小学数学教学评课稿(通用4篇)
小学数学教学评课稿 篇1
通过听八位老师的讲课,总的来说,给我的感觉是这几位老师对新课标掌握的比较好。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在这几位教师的作课中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健康、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我认为做的很好: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一下我的看法:
1、这几位教师的教育观念都比较新,注重了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创设了亲切、自然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用学生身边感兴趣的事例做为教学内容,如《面积单位》这一节引入了奥运知识,由国家大事入手,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分数的意义》这节用蛋糕、苹果、熊猫做为学习的材料,讲西游记的故事等等,这些都是学生感兴趣的,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真正体现了“生活——数学——生活”的教学思路,这正是新课标中所提倡的。
2、这几节课都把学生放在了主体,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各位教师都能将学数学和用数学有机地联系起来,如有的老师让学生拿出学具亲动手实践,操作,拼一拼,摆一摆,量一量,看一看等等,并且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小主人”的作用,使他们在获取新知的同时,享受到了成功的愉悦,也体验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同时也体现了教师只是数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
3、课堂教学过程比较紧凑、严密,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比较融洽,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数学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4、部分教师从练习题的设计来看,形式多样,而且层层深入,这样做为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提供了活动的机会,促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注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5、充分发挥了课件的优势,版式多样,色彩比较明亮,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
另外,我认为有些内容学生自己能解决的,或通过小组交流能完成的,教师不要代替学生。上课学生回答出错时,教师不能把学生放在一旁不理,可以让别的学生来帮助他或教师来引导。从这几位教师的讲课中,我们老师也能看到自己在课堂中的不足之处,我希望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总之,各个教学节我们教师都是充分相信学生,充分尊重学生自主活动意愿的基础上教学的,在整个课堂中我们都能看到学生在学习中更乐于表现自我,更乐于探究创造。
小学数学教学评课稿 篇2
上课语言生动精练,课堂组织很好,教学上紧密围绕着教学目标组织教学,通过课件让学生形象的体验到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特点,并与生活相联系,用了许多生活中的照片,让学生去进行判断,加深了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教学效果很好。
从教学目标来看体现出了认知,技能,情感的多元教育视角;从学习内容看,重点突出了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能力,符合二期课改的教学新理念;从设计的环节来看,整个活动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和学习特点,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用生动形象的分类,取名等教学手段巩固学生所学知识,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虽然没有制作华丽的课件,但是她的每一个知识,每一个练习的呈现都很体,自然,而且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这就是在数学中所要求的实在的课堂教学。本堂课从对角的认识引发并过渡到新授三角形的分类,既复习巩固旧知,又引出了新知识。而且始终遵循着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已知到无知,从简单到复杂。在课堂上时刻体现出学生是真正学习的主人,每一个知识点的引出都是由学生或从学生的思维角度来引出,同时还很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联系生活实际,使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动手实践,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让学生在操作中发展数学能力;鼓励猜想,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合作学习,让交流擦出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在发展的共同体中共同发展;这些都是这堂课中的闪光点。所以我觉得这是一节好课,值得我们学习!优点:
1、整体感觉是学习过程逻辑清晰,小组分工明确,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充分,学生配合好,课堂气氛活跃;
2、学生充分小老师角色非常到位,有讲有问,学生回答积极配合;
3、教师穿插点评、补充、总结、讲解,少好精;
4、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四部分:基本知识、知识应用、扩展部分、总结部分。前后紧密相连,由易而难,步步推进;
5、充分体现了杜郎口模式的10+35原则、学生为主体原则、分作协作原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课。
建议:
1、第5组在提出如何用简单的办法画函数图像是,老师不应代为回答,动员其他学生回答,并把结论板书在黑板上;
2、第6组有个同学在讲解不清楚,老师不应代为讲解,应动员其他学生来讲;
3、扩展的题目有点偏难过繁,拔的太高。评课过程:
各位领导及教师点评
(1)对学生课前准备的习惯培养较好,重点把握好,学生都掌握好了,难点突破自然
(2)本节课难点在于正确进行计算,课堂环境好,使学生静下心来认真做、思考方法
(3)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到位,整节课贯穿其中
(4)学生对出错的地方能及时找到并谈一下,教师即发现了学生知识的薄弱点,也使学生总结了错误的原因,吸取教训
(5)整节课关注学生,题目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急不躁,教师具有亲和力,师生的交流融洽
(6)与小学时比较,学生的精力集中了,跟着教师思路走了,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严密的数学思维,解题习惯好了
(7)课堂驾驭能力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课时保证了学生能够参与课堂,学生主体参与是提高课堂实效性有了保证。
一、从教学程序上看
教学目标要在教学程序中完成,教学目标能不能实现要看教师教学程序的设计和运作。
1、看教学思路设计
这个教学思路由易到难,不断拓展。既完成了教学目标所规定的知识内容,又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方法和能力。在记忆三角函数值的过程中,让学生思考当时,正弦值是怎样变化的?利用这个结论,给出一个问题,比较和sin17°35′的大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三角函数值的变化规律。上课的脉络和主线清晰,他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案。做到各知识点的合理编排、组合、衔接、过渡。
2、看课堂结构安排
以课程目标为主线,教师采用复习、引导、启发、探究等教学方法,课堂安排紧凑。绕满远老师上课特点鲜明,节奏快语速并不快,不是给人以慌里慌张的感觉,相反却使听课老师感到轻松自然,没有担心感和压抑感。
教学过程中层次分明,语言稳重得体,不失诙谐和幽默。在课堂上既有老师的理论阐述,又有学生的独立思考,既有问题的不断抛出,又有学生的奇妙对唱,一曲和谐,给人一份享受。总体感觉这堂课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
二、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看
1、看是不是量体裁衣,优选活用
把关注学生放在第一位,时时处处以学生的课堂表现为自己下步教学的出发点。对于三角函数值的理解和记忆既能充分让学生暴露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又实时扑捉到学生存在的问题,发现学生的.思维缺陷。
2.学生的演板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最好方法。绕满远老师对此很重视,不惜利用宝贵的时间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矫正和耐心的指导。关注学生课堂表现,让学生充分暴露问题,暴露教师教学问题是绕满远老师特别设计和关注的。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将获取的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真正懂得将本学科的知识与其它相关的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并让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灵活运用到相关的学科中去,解决相关问题,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掌握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这节课有很多地方都是要联系生活实际,把生活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
能适时、适当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得以体现。
三、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看
板书设计科学合理、语言精练、言简意赅,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教态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交融。语言准确清楚,说普通话,精当简炼,生动形象有启发性。教学语言的语调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数学语言表达正确。
四、从教学效果上看
教学效果好。学生学到了知识,体会来思考问题的常用方法。使学生养成注重细节,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作风。同时学到了课本以外的许多知识方法和态度。教师的榜样作用得以体现。
小学数学教学评课稿 篇3
这次在我校举行的“小学数学课内比教学活动”采取了随即抽内容、现场备课、当场讲课的形式,使课堂教学更多的回归自然,更好的体现了教师的自身修养和教学功底。昨天和今天的8位教师的授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收获也挺多的。下面我就这几位教师的课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尊重学生的知识体验,找准学生新知的“最近发展区”
我们都知道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它是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来展开教学的,昨天的几位教师的教学导入,都注重了抓住新知的生长点设计新课导入,为新知的教学打下基础。例如:质数和合数的教学,教师以复习因数和倍数的有关知识为切入点;正方体的认识以复习长方体的有关知识为切入点;圆锥体的认识以复习圆柱体的有关知识为切入点;加法的运算定律则以能凑整十、整百的整数计算为切入点等,为新知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注重开展自主学习,教师定位不再“指手画脚”
我们知道自主学习的理念是现今提的最响的、研讨的最热闹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在我们这几位教师的课堂上,较以前相比,更多的体现了自主课堂的理念,更多的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是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对于每一个知识点的探究和生成都是放手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构建新的知识体系,进而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实现了由单一被动式接受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转化,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群体的积极性。例如:两节质数和合数的教学中,1~20的自然数分类、质数与合数概念的形成、100以内质数的寻找都是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完成的;正方体的特征教学中教师也是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实物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细心观察,自行寻找答案。加法交换律的得出、圆锥高的测量、其特点的找寻等等,教师都是通过放手,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让他们在数学活动中、在群体的互帮互学中形成新的数学知识体系。
三、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
数学思想的渗透和培养也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在这几节课中,都或多或少的渗透了一定的数学思想,例如:在教学加法交换律时,教师在得出结论时,要求学生再举例来验证验证这个定律是否正确,渗透了验证的数学思想,在几节几何课中,很多地方教师都是让学生猜一猜,再来证明证明所猜测的对不对,这不仅渗透了验证的数学思想,还渗透了猜想的数学思想。这都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当然一节课要想做到“踏雪无痕”几乎是不可能的,每一节课多多少少都会留下一些遗憾,看花容易绣花难啦!下面几个观点,纯属“一己之见”,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我们在教学中,要更注重挖掘教材,拓展所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新的教材的编排更具有开放性,它给了我们教师更多的发展和挖掘教材的空间,作为我们教师如何更好地对教材进行更好的选择、组合、再造,使学生在有限的40分钟内学到更多更有效地知识,进而体现用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便更显得有探讨价值。例如在质数和合数的教学中,是不是也有很多可以挖掘的知识呢?
①20以内连续的.合数有哪些?
②100以内所有质数的和、积是多少?
③合数中最小的奇数是多少?
④最小的合数与最小的质数的商是多少等等。
这样做对于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质数和合数的概念的理解和巩固是不是有一定的帮助呢?在圆锥的教学中,我们学习了观察物体,能不能让学生从不同的侧面去观察这个圆锥它分别是什么形状?在用直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旋转成一个圆锥时,最少旋转多少度可得一个圆锥?他们的各个部分分别作圆锥的哪个部分?这样为后面学习椎体的体积计算打下一定的基础。在教学正方体认识时,它是建立在对长方体认识的基础上,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既然是特殊的长方体,它就有很多长方体的特征,可以说是一节新而不旧,旧而不新的课,教师在教学中能不能再大胆的放一放手,让学生对其特征进行自主探讨,在把一个长方体变成一个正方体时,是不是随意变就可以得到一个正方体呢?它按什么规律变才能得到一个最大的正方体呢?这里面所蕴含的知识点是不是也应该把它挖掘挖掘呢?在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更牢固的掌握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我们是不是先让学生掌握好每个面面积的计算方法后,再掌握6个面的表面积,掌握好6个面的表面积后,能不能随机的让学生再掌握特殊的5个面的表面积。4个面的表面积?这所有的问题在此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探讨。
二、在教学中,更注重一点语言的准确,精炼,使其更具亲和力和儿童性。
三、教师平时要做到通览小学数学教材,进而更好地把握教材,提高自身课堂的调控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评课稿 篇4
教学过程中也注重了培养学生的探究,归纳及概括能力。在指导学生探究反比例函数性质及图像的过程中渗透分类讨论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思想。”
1、注重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如动手画反比例函数图象 一环节让学生绘画并交流图像的形状。
2、注重及时总结梳理知识,课堂上及时总结,使学生清楚地把 握并记忆重点知识。
3、注重分层指导。所设计的讲题、练题、作业题比较有梯度。
4、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如合作探究、分析研讨、设疑等
6、课堂气氛轻松愉快。
一、教学知识点
1.从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讨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似关系,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2.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领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二)能力训练要求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结合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所讨论的函数的表达形式,形成反比例函数概念的具体形象,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同时体验数学活动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教学重点
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领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教学难点
领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2.能判断一个给定的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并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
3.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
二、重、难点
1.重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函数解析式
2.难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3.难点的突破方法:
(1)在引入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时,可适当复习一下第11章的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等相关知识,这样以旧带新,相互对比,能加深对反比例函数概念的理解
(2)注意引导学生对反比例函数概念的理解,看形式,等号左边是函数y,等号右边是一个分式,自变量x在分母上,且x的指数是1,分子是不为0的常数k;看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由于x在分母上,故取x≠0的一切实数;看函数y的取值范围,因为k≠0,且x≠0,所以函数值y也不可能为0。讲解时可对照正比例函数y=kx(k≠0),比较二者解析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上一篇:《母亲的恩情》评课稿
下一篇:开幕式通讯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