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钟和小钟反思总结(精选33篇)
大钟和小钟反思总结 篇1
1.在课堂上努力体现“轻松愉快,活泼民主”的和谐音乐课堂教学理念。
在教学第二环节中先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发表自己对音乐的见解,只要孩子们能正确表达出自己对音乐作品的见解,我都是赞同的;在拍击节奏时,只要能体现出四二拍节奏的强弱特点的动作,我都是允许的;因为每个孩子对音乐的感受力是不同的,不能用同样的标准去规范格式化学生,有效避免了扼杀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想象力。在一贯的教学中我习惯于把音乐课堂当做一个舞台在这个舞台上由学生来尽情发挥,比如在第三环节学唱歌曲时,我引导学生来当小老师带领同学们学习歌曲内容,提倡他们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一直在等待学生慢慢地领悟和接受知识。
2.关于音乐素养的培养
每个学生的家庭文化氛围不同,视野的开阔性就不同,我在平日的教学中力求找到一个支点,尊重每个孩子音乐能力的同时,力求促进他们均衡发展。比如在第一环节的游戏中,节奏、旋律等等这些词完全可以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但我总是强调关注他们使用专业术语来表达意思,规范语言;最后合奏打击乐器丰富了孩子们的体验过程,也增强了学生的音乐技能。
当然,本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比如还可以针对内容对低年级学生进行珍惜时间光阴的德育渗透,我忽略了。
2也是我个人认为本课的最大败笔,普通话不标准,录音之后产生的效果更不尽人意。可见作为一名教师不光需要有丰富的知识经验,个人各方面素养也是极为重要的,需要我继续摸索、学习,从一次次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更加完善自己。希望不妥之处大家提出宝贵意见,使我的教学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
谢谢大家。
大钟和小钟反思总结 篇2
歌曲《大钟和小钟》是一首短小、简易的二部合唱歌曲,由五个乐句组成,F大调,四二拍。作者用简单的节奏和简洁的音符生动的表现了钟表“当当”的摆动声和小钟“滴滴答答”的走动声。大钟与小钟的音乐形象在歌曲中既相对独立有相互关联,显示大钟小钟分别唱歌,再由大钟小钟一起合唱。歌词简洁明了又生动形象,便于记忆,是一首优秀的儿童合唱启蒙歌曲。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二年级孩子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我制定了教学目标:能学会《大钟和小钟》这首歌曲,并能用简单的动作进行表演,体会大钟小钟不同的音乐形象。理解合唱,能用较和谐的声音与同学合作演唱《大钟和小钟》的合唱部分。小组合作创编节奏完成书本上的作业,并能模仿所创编的节奏。而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为学唱歌的合唱部分并参与综合表现。
大钟和小钟反思总结 篇3
1通过学习歌曲使学生感受合唱的魅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2通过聆听、感受、体验、表现等方式使学生融入到合唱学习中。3能用活泼有弹性的声音与同学合作演唱歌曲,做到两声部和谐、统一。
本课的亮点:
层次清晰,以感受为基础,独立探索和亲身体验为手段,层层递进式学习。我觉得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低年级孩子掌握扎实的知识技能是十分有效的。在教学第一环节,我先带领学生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本课歌曲的节奏训练,反复恒速击拍,从而有效避免了孩子们在后面的演唱中越拍越快或越唱越快的惯性。接着进行了本课主旋律音准的训练,我引导学生运用柯尔文手势来提示规范自己的音准,唱准1 3 5三个主音以及它们组成的和声音程。为后面的合唱歌曲奠定了基础,同时解决本课的难点。
大钟和小钟反思总结 篇4
这是四年级下学期课本中的一篇阅读课文,通过写父亲克服各种困难在山地上修建菜园的事,体现父亲执着、顽强,遇到困难不言退,不服输的品质。而这也是需要通过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领悟学习的教学重点。教案中,我设计了:走近菜园——看到诱人的翠绿;走向父亲——看到父亲的菜园;走进菜园——看到父亲的精神,这样循序渐进的三个教学环节,从对文字的理解,逐步深化提炼,引申出其中蕴涵的可贵精神。
以下是我教学本课后一些感受:
一、课堂容量需适宜。这节课的设计我还是考虑到三十五分钟的教学时间,对于课的容量反复修改了几遍。课上完后,自己还是感觉因为内容量大,导致某些环节处理的不够细致,特别是与学生交流的时间不够充裕,读的时间也无法充分的保证。对于篇目比较长的文章,能够在一节课的时间内比较麻利的处理完,我觉得还是有些困难。对于理解接受能力较差的孩子,还是很困难的。这也给自己提了个醒,设计内容一定要有针对性,宁缺毋滥,简洁明快。
二、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有待全面提高。从课堂上学生的总体表现来说,喜忧参半。有一部分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很快,积极性也高。相对的另一部分孩子的表现则不尽人意。我想这可能也与自己平时在课堂的训练中忽视这部分不太爱表达的孩子有关。在今后的课堂中,与学生间的口语交际训练得加强,争取大面积的提高孩子的说话能力。
三、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课堂学生的表现来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方面差距还是不小的。特别是很多孩子的表现是很被动的,在教师的引导下是一个样,自己学习的效果又是另外一个样。阅读理解方法的指导还需进一步总结提高。除了教师的引导要有方法外,学生自学的手段方法也要进一步规范。防止学生脱离教师这根拐棍就会站不稳或摔跟头。
从讲台走下来,我觉得需要总结的东西很多,一方面是针对于这节课的,更多的是对于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反映出来的很多纰漏,需要自己慢慢消化,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我想这比单纯的评价一节课的优劣要有意义的多。
大钟和小钟反思总结 篇5
法国最著名的牧师纳德 兰塞姆聆听过一万多人的临终忏悔,他说,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每个人最后的反思,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但是每个人都可以把反思提前几十年,做到了这点,便有50%的可能让自己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人。我们的教学中,多一份反思,或许会多一份清醒,多一份进步。
语文教师,我一直以为是最难当的。作为母语,似乎谁都知道都会理解都可以说上一二。前几年语文大讨论时,多少偏激之词言犹在耳,多少老教师感叹越教越不会教。我困惑,摸索,听了几位大师言谈,观摩了几堂优秀教师的公开课,偶有一些心得体验,聊且作为反思。
首先,语文教师的基本功必须过硬。听、说、读、写不必说样样精通,起码必须能镇住学生,在学生面前能有几分自信。我真正感到自己在课堂能闲庭信步,挥洒自如,是普通话培训之后。自己朗读能力提高之后,可以自如地范读,底气就足了。基本功过硬,语文教师本身就是语文。比如如果你善于听,学生课前三分钟演讲,你的评点,引申就有根据,有针对性。观摩一些优秀教师的公开课,往往会发现他们本身素质相当之高。可惜,大学、目前的培训机构对这方面的训练太少了。
其次课堂的成功,备课必须充分,要带有自己的思考见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的魅力就在于它是很有个性的,能紧密联系生活的。陆游教孩子:“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所以语文教师是一个杂家,必须不断地读书,不断地思考。学生如果会认为自己的语文老师知识渊博,上课能有一些新见解,就成功了一半。比如《项链》,未必就批判资产阶级虚荣心;《装在套子里的人》未必就一定要大谈揭露沙皇军警的黑暗。
教学中讲究一定的教学艺术。试看这样一个教学片段:同学们畅所欲言,对王权意识和奴性意识大加批判,我也加入他们行列,讲了几个小故事: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的专制时,有人质疑赫鲁晓夫为什么不在斯大林在任时指出他的过错,赫鲁晓夫拍着桌子:“谁在说话,给我站起来!”那人吓坏了,以为大祸临头。赫鲁晓夫幽默地说斯大林就是这样做的。高压专制下,必有奴性。随后讲了萨达姆的“万人坑”,讲了康熙、乾隆时代的文字狱,讲了孙志刚的遭遇。大家一下子陷入深思。这是我在教读《我若为王》一文时的一段“穿插”。将历史、现实和课文联系在一起,拨动着学生的心弦,不仅恰切的丰厚了教学内容,而且有力地烘托了课文的主题,强化了教学效果。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有机地适度地“穿插引入”,可以让行多行多的课表现得活泼灵动。教学艺术是需要学习总结的。这一点,湖北特级教师胡明道老师做得相当成功。她将课堂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加以分析,归纳了各种各样的应对方法,所以在课堂上她能游刃有余。而我们往往还凭经验驾御课堂,有时感觉很不错,有时感觉很失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潮下,我们要不断反思,与时俱进。
大钟和小钟反思总结 篇6
这是冯骥才先生写的《维也纳三个画面》中的一个画面,我自己很喜欢这篇文章。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一课时完成。第一次研读教材时,我发现这篇课文不难理解,通过多读课文,就能很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那么这节课应该让孩子们学会什么呢?说来惭愧,我想了很久,没有找到突破口,不知如何下手,后来在我们校长的指导下,我发现,其实这篇课文每段都有可供语言训练的点。基于它是一课时要完成文章,不可能每段都教。我选择了第一、第二、第七、第八四个自然段作为训练点,而前三个画面中对应地体现作者的内心感受,于是就抓住这条主线设计了今天这样一节课。
今天的教学,训练点基本上都完成了,基本目标都达到了,比如第一自然段中的缩句练习,及体会“非……不可”这组关联词,第二自然段的当堂背诵优美句子,第七自然段中学会用各种好词形容盛开的小花,第八自然段中的模仿最后一句话的作者写法,这些基本目标的顺利完成了,也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整堂课的学习气氛较好。
但在这节课中,我犯了一个常识性的毛病,就是忽视了讲解法运用。以前讲解法是传统教育的常用方法。这种方法有着不少的弊端,已不能适应当今的教育需要了。所以老师在课堂上都忽视这种方法,就怕被人评论成“填鸭式”教学方法,而多采用的指导学习法,自读自悟法,引导读书法等等。但我认为,学生毕竟还是孩子,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理解力还有一定的局限,遇到一些不明白的地方,就干瞪眼了。其实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老师就可以运用讲解法,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一些有关知识,例如,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指导学生完成把“辽阔”一词换成四个字词语的练习时,学生一下没有想到,不会回答,当时我也有些慌乱,就选择让孩子回家去想这种做法。而过后,我就在想,其实这个练习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为什么我不在课堂上就当场教给孩子一些跟“辽阔”意思相近的词语呢?比如“无边无际”“一望无际”等,再让他们把词放到句子中去读,去体会,这样孩子们不也能学到新的知识?显然,这比让他们回去想更有效,更能提高学习效率。下次再遇到这样的问题,就能很多地去运用了。
我想一节好的课,不能哗众取宠,不能只有空架子,而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去引导学生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学会理解语言,感悟语言,运用语言,使之成为言语的主人。
大钟和小钟反思总结 篇7
儿子,这个字眼里在妈妈的心里是神圣的。可是,妈妈这个字眼,在儿子的心里是怎样的呢?我们感动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而大力赞颂母爱的时候,是否应该引导孩子们读读“黄香温席”、“卧冰求鲤”,这些颂扬子孙孝心的文章呢?《三个儿子》是一篇生动感人的生活故事。课文通过三个妈妈对自己儿子的夸奖和三个儿子妈妈面前的具体表现的对比叙述,揭示了一个深刻而又厚重的道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本课教学中,我们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们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涵,只要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先抓住三个母亲对儿子不同的评价来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读出神,读出味,读出情感体验。
然后再抓住“明明有在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一问题引导孩子们带着自己强烈的情感体验去读书讨论,明白事理,并从中升华情感。
大钟和小钟反思总结 篇8
在执教十一册的十五课《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时,我感受到了学生通过收集资料信息,了解了课文的背景、印第安人的民族习性等,有效地加强了对文本的理解。
本文是由一位印第安酋长写给即将收买他们土地的白人领袖的精彩的演说稿,是有史以来在保护环境方面最感人置深的文章。但学生对这篇文章的背景缺乏了解,对印第安人的生活习俗不清楚,对西雅图这个地方一无所知,在预习课文时的朗诵中感情不到位。而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一是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体会印第安人对大地的热爱。为了更好地突破难点,明确提出预习要求:学生回家收集与课文相关的所有资料,并将资料读熟。
学习课文时,学生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在全班进行介绍,资料有文字的、有图片的、还有最震撼眼球的音像资料,通过一系列的资料学习,孩子们明白了印第安人是一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民族,他们至今仍然保存着自己所特有的一些习俗,如有自己部落的图腾,经常跳一种残忍的太阳舞向神灵祈祷,他们用最原始的方法进行狩猎,但同时他们非常热爱并尊重自己所生活的这片土地。这时同学们就能很容易地理解为什么西雅图在向白人移交他们的土地时,是那么地不舍,那么地眷念,同时对白人提出要他们保护好土地上的河流、空气、动物等的请求。学生在朗诵西雅图的话语时,能用心去读出文本的情感,读出空气的清新,读出河水的清澈,读出树木的清秀,读出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那么圣洁。课文的重点就在同学们的朗读中得以掌握。文后我特意问学生:“现在的西雅图是什么样子呢?她受到白人的爱护了吗?”有的同学猜肯定被破坏了,袁宝鑫赶紧举手,他向我们展示了一段美丽迷人的现代西雅图城市风景,那妩媚的海岸线让我们对这节课意犹未尽,下课铃声响了许久,我们还沉浸在对文本的理解之中。
大钟和小钟反思总结 篇9
在课堂上学生出现自读不领悟,讨论无结果探究无法深入下去的时候,教师不能观望,更不能等待,而要以一种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讨论,发表自己的个人见解,从而推动合作学习的深入,使学生受到积极情感,审美观念的教育。如在对课文第十六自然段“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事……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时,我引导学生先理解第十四自然段“我素不知道天下有着许多新鲜事……”有了这一个过度句的理解,学生再理解“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就容易多了。
当然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教室角色转换时有时做得不够好,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的学习,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大钟和小钟反思总结 篇10
《秋天》是一篇自读课文。当代诗人何其芳在诗中描绘了一个个生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风景图。诗的意境优美,语言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学习此文既可得到文学艺术的滋养,又可得到审美的陶冶,更能激发学生热爱美好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秋天》一课的教学,我通过多样化的朗读带学生走进课文的优美意境中。朗读对语文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各项语文活动都要由阅读文体开始,对于诗歌则尤为重要,只有反复朗读才能走进诗歌走进作者的心里。所谓多样化首先是指程序上的循序渐进,由识记生字到读顺诗歌到读出韵律以至读出感情,步步走来,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其次是指多种方式朗读,可以自读、同桌读、齐读、师生共读,形式多样化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课后看来,总觉读出韵律一节处理的不妥当。我本意是想通过四步读教给学生实实在在的方法,但由于诗歌节奏的划分本无定法,它和语感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教给学生划分节奏时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学生作一个范例,并不能真正教给学生一些规律性的方法,这不能不说是这一环节上的遗憾。
在品秋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从三幅画面中选择一幅自己最喜欢的画面展开想象,将诗中画面用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实际上是一个学生整体感知诗歌内容的过程,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这个问题的设置应该说有一定的难度,考虑到这一点,我同时在设计课时,准备了第二套方案来降低难度,也就是在学生回答有困难的时候,出示多媒体课件,根据极简单的景物,描述出一幅动人的画面,在这个过程中重在教给学生描写的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种降低难度的方法确实为学生打开了思路,也迸发了许多灵动的火花,出现了许多精彩的片断。但就总体而言,似乎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我想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年龄尚小,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可能更易于接受图片这种直观的形式,而对于诗歌凝炼的语言,似乎还嫌抽象。此外,提到的渔家、原野的秋天,这些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学生直接经验不足,间接经验又不够,理解起来自然困难。
在品析美词这一环节中,我着重请学生谈自己的看法,教师只做必要的指导。应该说,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品析的相对到位。但场面显得平静,过于有条不紊,没有适时激起学生之间的问题矛盾,没有形成激烈探讨的场面,这也限制了学生多角度的思考问题。
每一堂课我都认为应该给学生一个质疑问难的机会,因为“学贵有疑”,正所谓“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真正对课堂提出问题的学生才是真正走进文本,有着独立思考意识的。但由于时间的限制,很遗憾,我在这一节课上却缺少了这一环节。
总之,由于各种原因,总觉得这课的教学没达到预期的效果,课堂没有真正活起来。
大钟和小钟反思总结 篇11
今天用了两个课时跟孩子们一起把课文学完了。从教学策略的选择上,仍坚持“读议结合,以读为主”的原则,把大量时间放在了引导学生读课文上面。一般来说,诸如此类的课文理解起来障碍不大,只要多读几遍,就能把课文内容理解个八九不离十。然而,语文课的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孩子们理解了课文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借助教材提供的文章范例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提高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能力,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并逐渐学会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就本课教学而言,应该说只完成了初步理解文意的初级目标,语言文字训练不够,理解感受能力培养缺失,表达方法学习几乎没有涉及。因此,这样的语文课属于低效高耗。
究其原因,自认为首要的还是解读教材、研究教法不够。备课阶段没能深入解读教材,对文本的理解较为肤浅,关键词句领会不到位,掌握与课文有关的外围资料如昆虫学相关知识不够;上课过程中组织教学不够严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未被充分调动起来,读课文的形式不够多样化、缺少新意,课堂讨论参与范围较窄,发言者相对比较集中,大部分孩子依然属于“沉默的大多数”。其次,教学时间分配不尽合理,随意性较大。第一课时安排了前一篇课文的背诵检查,前后用去了近10分钟时间,再加上讲课过程中偶尔停下维持纪律、提醒个别走神儿的孩子也会占去一点时间,再有就是课堂上的一些废话,致使宝贵的教学时间白白浪费掉了。如果课前考虑周全,很多时间完全可以节省出来用于实质性的学习。
大钟和小钟反思总结 篇12
比如说“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课文中没交代有多长时间,一般学生也并不能从这里体会他的辛苦和坚持。为了体会盘古的力量,我在这个环节是引导那个读书的学生,“此刻,你头顶的是整个天空啊!脚下分开的是整片大地啊!”学生立刻领会了,再读时明显强调了力量。盘古顶天立地的漫长又用另外一种方式来体验。反问学生:盘古顶天立地有多长时间?100年?10000年?100万年?学生这么一问,反应过来了——不知过了多少年。用后文中的证据反驳了我的假设,自己体会到时间的漫长和艰难。再进行读句,果然是效果出色。
另外一个设计当时也存在争议,因为我要学生用数学的思维解决盘古的高度。我当时是这样设计的:在盘古的顶天立地之下,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100天过去?天升高多少丈?地下沉多少丈?10000天过去?天升高多少丈?地下沉多少丈?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升高多少丈?地下沉多少丈?学生回答的是:100丈。10000丈。不知有多少丈。很多人都被这时的高度推进弄得莫名其妙。马上,我问学生:当盘古就在眼前,仰望盘古,看得清全貌吗?学生达到:太高了,看不到。再追问他受得了这漫长的辛苦吗?前面的种.种铺垫在这一刻迎刃而解。用高度推进让学生明白这是太过于艰巨的任务,身为神的盘古也有支撑不住的时候,所以他积劳成疾的倒下了。
通过这次备课,我充分体会到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在这节课的轻松表象背后,包含了整个年级的多少思考、探索、劳动与付出。很多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和未展现的方面都有我们整个集体的智慧与劳动,这是一节锤炼出来的课。
大钟和小钟反思总结 篇13
今天,我上的是一篇略读课主,怎么算是略,很难把握。我觉得我还是领得很牢,设计上我是从课文的提示语出发,围绕商人丢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而这篇课文内容来讲非常清楚,语言上以对话为主,文章前半部分不急着讲老人是根据什么知道骆驼特点的,而是写老人十分详细描述骆驼特点,让人产生阅读的欲望。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达到读正确、读流利的目的。以老师的示范和指导来读出人物的证据,商人的关键、高兴、生气抓关键词语自读感悟,划一划等方式找出骆驼的特点以及老如何知道这些物点的原因,分析板书进行引导。
随机指导字音,作为略读课文,没有字词上的具体要求,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来指正,词语的一些意思通过像演一演、找近义词、换词的方法来理解。
课文的朗读以自读、同桌合作、齐读这几种朗读方式进行。
教学后有几个地方觉得另有想法。
初读完课文没有全部将学生的问题解答,对于课文的整体把握存在问题。直接提出问题讲骆驼的特点前后联系不大,或者产生另外的思路与想法。
谁找骆驼——找到了吗——怎么样找的。
谁找骆驼——为什么找骆驼——骆驼的样子——怎样找-结果,当学生的回答与自己的预设存在偏差,我要如何不慌不忙的引导。
今天从问题角度来说,回答的面还是比较广的,回答的质量也可以,回答的指导上我也尽量使他完整回答,对说好话,写好文,有一定的帮助。
评价语上一开始比较有把握,但慢慢走到后面就不知如何是好。
思绪有点乱,还要好好整理与思考。
大钟和小钟反思总结 篇14
上完了《送东阳马生序》,感想颇多。让我真切体会到,只有做了,才会认真的思考,才会有真正的收获。
应该说,这堂课还是按照我原先的设想完成了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也突出了我预设的重难点,但在抓住两个特点方面,对文章特点还把握得不够,对一些教学细节的处理上还有做得不够好。如在文章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和细节描写及对比的表现手法没有体现出来。
自认为具体存在以下的问题:
1、文章特点还没有分析到位。
在本节课中,计划是要体现出文体特点和文章特点来上的,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只注重了文体的特点,即根据文言文的教学特点,而将这篇文章的特点没有体现出来。这篇文章至少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选文以记叙为主,笔法简洁,但有些地方适当的加以渲染和描绘给文章增添了文采,使文章更加具体生动。同时也有议论和抒情;二是文章细节描写的对比手法的运用。文中将自己的生活和同舍生的豪华穿戴形成鲜明对比。这些细节的描写,给人印象深刻。不仅渲染了当时求学的种种苦况,也反衬出作者的朴素与艰苦和其求学精神的顽强。这些都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考试的指导意义也很大,可惜在教学中将之忽略了。
2、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不够活跃。
这也是我一直困惑的问题。很多同行都有这样的感叹:学生越是到了高年级,越是不爱在课堂上发言了。我们都有这样一个共识:七年级课堂热热闹闹,九年级课堂静悄悄。但如果课堂上没有学生的发言,总像缺少了点什么。这学期一开始,在九(1)班上课,学生也不怎么发言,我总是不厌其烦地启发、鼓励。还有一点效果。后来到九(4)班上课,学生可以说是启而不发,他们似乎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刀枪不入。仅管如此,我还是应该好好反思自身的问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还要加强学习。比如在八年级听吴老师的课时,课堂气氛就非常活跃,九(1)班吴老师上公开课的时候,学生的表现比在开学之初就要活跃多了,这些都是值得我学习的。
大钟和小钟反思总结 篇15
《一次成功的实验》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的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小学让三个小学生做“逃生”游戏。初读课文后,让学生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课文可分为实验的准备、实验的经过、实验的成功原因三个部分,下面的两个问题让学生读课文时思考讨论:教育家做了一个怎样的实验?这个实验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在组织讨论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抓一些关键词语来深化学生理解。例如,“顺利”“不假思索”两个词。“顺利”本意是指“在事物的发展中或工作的进行中没有或很少遇到困难”,教师可联系到最后一段中的一句话来帮助学生理解,“每次孩子们都争着往外拉铅锤,结果铅锤都堵在瓶口,一个也拉不出来。”这实际上是为“顺利”提供了相反的注解。因此,在课文的语境中,“顺利”实际上含有“迅速的,没有任何阻碍的”意思。“不假思索”在文中的意思是不经过思考,脱口而出的,学生通过上下文应该不难理解。教师应抓住这个词适当拓展,让学生想象女孩说话时的神态,并体会她的思想品质。
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领悟课文中一些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例如,“这位教育家激动地抱起女孩,好久才放下”。这句话主要讲了教育家被女孩的高尚品格深深感动了。由于句中使用了“激动”和“好久”等词语,才使句子表达的情感更加强烈。
课文有较强的现场感,可以在上课之前或上课之后,让学生按照教育家做实验的要求与方法演一演,也可以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通过亲身实践,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提高认识,进一步体验情感。通过这样的教学,同学们很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这就是我的教学反思。
大钟和小钟反思总结 篇16
《我希望有一支神笔》是一首清新感人的儿童诗,小作者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首小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适宜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产生共鸣,感受到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产生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美好愿望,产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针对文本语言及结构方面的特点,结合诗歌教学及阅读教学的规律,本节课,我坚持“以读为本”,将教学目标确定有感情地朗读,读中悟写、读后仿写,根据兴趣积累这样三条,旨在扎实地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
针对文本每个小节结构相似的特点,我以第一小节为处理的重点,扎扎实实地与学生一起展开“学”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既关注读法的引领(如,对“再也不会”的理解;再如,对比有了一双好腿前后的变化反差等,进入角色,体会心情),关注学法的提升,同时也渗透写法的总结。 在教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学法,体现扶放结合。但一节课下来还是感觉有好多的不足。
大钟和小钟反思总结 篇17
《世说新语》这两篇文言文的教学,在自己精心设计和准备下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感触较多,现简单介绍一下;
优点一.创设情景生动巧妙,善于导入激发兴趣。在《咏雪》中我们上课伊始和学生介绍:尽管大家都生活在江南,雪天没有北方常见,但是刚巧我在大学时期保留了很珍贵的雪景视频,给学生来了个尽情展示,我就问:你们看见那美丽的雪花纷纷扬扬的在空中飞舞,会想到可以把它们比作什么呢?学生由此产生各种各样的联想与想象.我们不失时机的和他们说"在古代有两个孩子也像大家一样打了两个特别好的比方,你们想知道么?
《陈太丘与友期》中的情景设计的效果就更加好了.我在上课精心设计了两个场景:我以某位同学的父亲朋友的名义给他家打电话:问:你父亲在家么?那位同学需回答不在家.然后我以一种和蔼一种侮辱的发牢骚,分别试探这位同学的反应,而同学们对侮辱一般的反应是不知所措或者准备与之对骂.同学们笑声大作,我不失时机的告诉同学们:古代可有一位小孩子处理的非常得当,大家想知道他是怎么做的?
优点二.综合探究紧扣教材,重点突出.按照教参的建议:本课的基本教学方式"诵读--讨论--诵读"在增加文言积累的同时,我同时加强了对文章思想意义的探究.《咏雪》中我在比较两种比喻的优劣时,我在明确写物首先追求形似的然后在此基础上追求神似,同时明确好的比喻要有意蕴.同时告诉学生做好人才有好文,如果没有一个美丽的心灵怎么会想到那浓浓春日里的柳絮呢?《陈太丘与友期》中元方入门不顾"中,我们知道待人要宽容,对人不应求全责备.更应明白我们现在的中学生更应该处理的善于从这件事中取长补短.力求尽善尽美.
大钟和小钟反思总结 篇18
文章不仅语言鲜活,而且符合儿童的语言特点。在设计整个教学环节时,我认真仔细的研究了教学参考书,反复朗读了本课教材,设计了种.种朗读形式,这种设计完全符合新课标要求,让学生在学习中以读为主,把文章读通、读顺、读出相应的语气,在读中感悟故事所蕴涵的意义。因此,在教学时我时刻没有忘记这一点。但是,由于上课时调控能力不当,读的遍数不少,但却没有达到我的要求。比如,在教学大海美极了这一段时,我力求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出大海的美来,但找了几名学生来读,都读的不怎么样,这时我应该范读再指导学生来读,共同感悟大海的美丽,但我害怕耽误时间,只是匆匆的一句“你读的很美”就打发过去了。语言是体现情感的符号,文章本身就是情感和思想的载体。一篇文章通过语言描述所塑造的动人情节或优美景色,往往会给学生情感的陶冶。我却轻而易举的就把这种“情感的陶冶”给抹杀了。
本次教学也有闪光之点。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方面,引导有方,学生的回答也很精彩。第一:小露珠到大海后会看到什么?学生的回答是:看到可爱的海豚,凶狠的鲨鱼,自由飞翔的海鸥……第二个精彩点是:少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很深,如:你从小露珠身上学到什么?答:学他的坚强、勇敢、历尽千辛万苦向自己的目标前进!
大钟和小钟反思总结 篇19
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全面实现教学目标,重视三维目标的整合。既教书,又育人。如:在阅读教学中,我把读放在首位,让学生把课文从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并使学生在读中掌握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人们的快乐、喜悦和自豪的心情,从而增强了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与此同时,我还重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如: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设计假如当时你就在人群中,你会高呼什么?有什么表现?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发展语言,增强民族自信心。
让语文教学,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还要拓宽学生的眼界,注重课内的积累和课外的拓展。因此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感悟语言的同时,把学生的目光牵引到课外。让他们学会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大事。因此,课后我又让学生交流了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奥运会和有关北京的资料,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和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当然,为了让这节课上得更加完美,我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课件,如在开始部分,出示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的讲话,就会更能把学生引领到当时的情景中来。还有文章结尾部分的课件能多出示几张20__年奥运会上优秀运动员比赛时的场景会更好,今后在制作课件上还要多下些功夫,使我们的语文教学锦上添花。
大钟和小钟反思总结 篇20
为了让学生能够尽快抓住文章的主线,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请学生边读边画出描写阮恒献血前、献血时动作、神态的句子。
我想让学生从阮恒的献血前、献血时的表现来感悟阮恒的心情是怎样的,阮恒的心情究竟是怎样的呢?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并归纳:阮恒的心情很复杂,一方面是害怕自己濒临死亡,另一方面为了朋友又坚决地要献血。但在这个环节的处理上有些乱,一是老师没有运用好所做课件,二是老师在对学生的引导上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特别是在处理阮恒献血时的表现时,这时侯老师有点依着课件而进行下去的感觉了,没有真正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从而导致课堂的死气沉沉。
因为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老师的意图是什么,只顾着自己的想法说了,而老师也在急,心想学生怎么光往别处跑啊!我不是在给他们指着路的吗?其不知老师的引导已经偏向了。如在学生画出表示阮恒献血时的动作的词时,老师只顾着出示自己的了,而舍弃了学生的一面。另外再让学生依此来提出问题时,学生不该从何而提,一脸恾然。
但这个环节还没有处理清楚呢,接着老师就转到下面的环节去了。为了让学生感受到阮恒在抽血中内心的痛苦,更好地感受阮恒害怕但却坚决献血救朋友的美好心灵,在学生还没有真正理解这几个自然段时,我就引导学生对这三句话中描写阮恒哭泣的词语进行一次梳理:阮恒在献血的过程中,从啜泣一下,到又开始呜咽,再演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说明了什么?让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到随着血液一点一点被抽出,阮恒感觉自己离死亡越来越接近,所以害怕越来越明显。
这样,在理解了句子所表达的内涵后,再来让学生模拟想象阮恒的心里具体是怎么想的?有了前面理解的铺垫,后面的语言说话训练就显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然后再通过入情入境的模拟演读,让学生把内心的触动通过感情朗读宣泄出来,深化理解和感悟。
大钟和小钟反思总结 篇21
存在的问题:
1、时间分配不合理。
因在指导学生朗读这一环节用时过多,导致最后一道想象题留在了课后。
2、划分句子节拍时指导不到位。
很多学生在划分句子节拍时错误,但因时间关系没有深入指导,使学生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
3、板书设计字迹大小不一。
总之,对于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我力求更新教学理念,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取长补短,不断探索尝试,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大钟和小钟反思总结 篇22
宋代的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教师应具有依据教材和学生实际设计课堂提问和在课堂中有效地实施提问的能力。设问它能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注意;反馈课堂教学信息,调控课堂教学过程;给学生提供参与机会,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把一切不懂弄懂,不知弄知,同时设计好关键问题和主要问题。
我在教学《难忘的一天》这课时,提了个问题:“小作者和邓小平爷爷见面,一开始心怦怦地跳个不停,为什么后来一下子就平静了下来?”学生马上说:“因为邓爷爷高兴地点点头,还和我握手。”这时孩子已经明白邓小平爷爷让小作者觉得很亲切,但是如何让学生充分地理解课文中的描写呢?我就让学生带着问题(还有哪些地方写出邓爷爷很亲切?请你读读第三自然段找出来。)再读第三自然段。读完以后就有学生找到“慈祥的微笑”一词,但是立即有人提出异议:“慈祥是什么意思?你怎么认为这个词就是写邓爷爷很亲切呢?”学生们对于“慈祥”的意思懵懵懂懂的,于是都把目光投向了我。这时我如果照搬词典的解释——和蔼安详,按二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可能都听不懂,于是我就先告诉他们这个词是专门用来形容老年人很亲切的,接着我让学生想想自己的爷爷奶奶,然后告诉他们,邓爷爷的神情就像你们的爷爷一样,所以用“慈祥”来形容他,通过与生活的联系,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慈祥的意思。课堂上发生的这个小细节也告诉我,课堂上师生双方信息交流出现情况,要懂得及时进行灵活处理,特别是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从学生角度来说,二年级了,应该具备一些基本的理解词句、圈圈划划的能力。所以,我决定把重点放在词句的品读。把圈圈划划能力的培养与课文的理解、朗读相结合。在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教师要求划出相应的词语,学生容易划成句子或短句。分不清神态和动作。
课后抽查学生的语文书,及时纠正错误,个别指导,也告诉孩子如果划错了在同学汇报后要及时改正。
本课不足:重点句段的朗读多以齐读为主,个别读缺乏,使得虽然词句理解都比较到位了,但是学生朗读的增量不明显。
大钟和小钟反思总结 篇23
本文注意锤字炼句,有时一个字,就含不尽之意。比如“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一句,一个“烧”字,道出了火烧云的范围之大,气势之宏,色彩之艳。文中还用了很多叠音词,如‘笑盈盈”“红通通”“金灿灿”“偏偏”以及“跑着跑着”“恍恍惚惚”等,不仅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感,而且形象地描绘出火烧云的色彩、形状变化及人物的情态。
所以,我在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注重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火烧云的红和“烧着”了整个天空后颜色之“变”:一会儿红通通,一会儿金灿灿,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白,一会儿葡萄灰、梨黄、茄子紫等等,还有叫不出名的颜色;之后是写火烧云形状之“变”:一匹头南尾西跪着的马只两三秒钟便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看的人正在找马的尾巴,马又变模糊了,来了一条大狗,后面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大狗小狗都不见了。
又来了一头大狮子,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采取不同方式的读,加入图片让学生欣赏,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火烧云乃至自然景观的喜爱。
大钟和小钟反思总结 篇24
本课教学我把朗读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强调“以读为本、以讲助读、以演练读”,我认为学习语言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外部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实现这一内化的过程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读。所以我鼓励学生自读自悟,避免老师讲的多,提问多,大力提倡“以读为主,以读代讲,以讲带动读、以问促进读”。让学生自读自悟、边读边思、相互讨论、边读边演中去学习朗读,去理解词语,去培养语感,去接受潜移默化的语言熏陶。“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因此“入境悟情”是我始终追求的教学境界。
学生对课文叙述的一切,只有在情境中调动起学生的各路感官,让他们在情境中积极地观察、感受、操作,才能实现对语文的感悟积累和运用。
大钟和小钟反思总结 篇25
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反映了为人毛泽东关心人民群众生活疾苦,与人民群众心连心的高尚情操。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说了课文主要讲了什么,通过朗读与概括很顺利知道了课文的三件事情,然后又学生训练学生根据事情给课文分段,把属于描写同一件事的自然段放在一起。这样的训练有利于学生不仅整体把握文章,而且从局部了解内容,锻炼了概括和分段的能力。
接着我让学生先阅读第一件事情,划出描写毛主席的句子,圈出最让你感动的字词,体会一下。学生回快找到,交流的时候发现学生很会找,很会扣。
文章细细读来,许许多多地方都能体现毛主席的品质,学生说到“皱眉、放下、任务、请”等词语,说毛主席关注细节,在细节上关心群众,我鼓励学生:“你们也很注重阅读,关注细节,找到很多细小的地方反映毛主席的品质。”在激励下,他们的阅读积极性更高,许多细小的地方都找出来,还提出了许多问题。效果比较好。
大钟和小钟反思总结 篇26
《爬山虎的脚》一文是一篇科学知识类的文章,知识性、教育性很强,如何引导孩子上好值得大家深思。如果等同于自然课、常识课就丧失了语文学科本来的魅力了,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尽可能的保护孩子求知、好奇的心理,激活孩子的人生情趣,把孩子的自然能力、好奇心、新鲜感转化为充满情趣的人生态度。
同时也要注重语言文字本身所蕴涵的深刻含义、学习遣词造句的方法。另外我们也要注意孩子的自尊心,表演固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感悟方法,但是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表演的不好,遭到大家的嘲笑,使孩子有深深的挫败感,那这个环节舍弃也罢,所以说在教学中教师的“导”是时时刻刻在变化的,教师要根据教学中每一个环节学生的学习状态来调整自己的教案甚至自己的状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把“情趣”带进课堂,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大钟和小钟反思总结 篇27
首先,学生成了班会的主人。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种形式的班会,之所以喜欢,主要是因为这次主题班会改变了以往教师主持,教师发言,教师结语的模式。而学生真正“当家做了主人”,他们自己尝试了策划、主持、互动、表演的全过程,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热情。
其次,学生已经被感动。从诗歌朗诵《我庆幸,我还活着》中,学生懂得了珍爱生命,明白了活着的意义:要有目标和追求。从歌曲《凝聚每份爱》中,学生感悟到了集体的力量: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就能渡过难关。在师生互动这一环节中,学生学会了感恩:珍惜拥有,珍惜现在!并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为四川人民祈福!
第三,学生也得到了历练。处于青春发育初期的初一学生比较腼腆,同时,他们也怕做错事,怕被嘲笑。因此,很少想主动表现自己。但通过这次班会,他们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展示了自己的风采,并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他们不但历练了自己的胆量,从而也发现了自己的闪光点,觉得自己很重要,并对自己越来越有信心。
有以上的收获,学生们很满足。但是,按照我的设想,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营造积极、乐观、上进的班级氛围的目标还没有达到。是学生不配合,还是我的组织过程出了问题?会后除了问卷调查,我又进行了认真的反思,查找原因:
一是,班会的准备还不够充分。这是导致班会流程不顺的原因。由于种.种原因,只能利用两个午休的时间来准备。另外,教师经验不足,对学情估计过高,是导致主持不到位的原因。以为他们在小学得到过锻炼,因此对他们期望很高,但实际情况是他们不懂,更不通。再次,害羞、腼腆,是导致学生参与不自然的一个原因。无论是歌手还是演员开始的时候都放不开,难以调动会场上的气氛。害羞、腼腆成了成功的绊脚石。
二是,班会的骨干人员比较紧张。经过仓促的准备,虽然主持人和演员还不能脱稿,但已经初具眉目。然而等我们的班会正式开始的时候,或许是由于紧张,出现了一些问题:主持人的表达不够流利,感情投入也不够,更不能调控全场的气氛。诗歌朗诵者声音不够响亮且还打颤,情感也不够投入,效果不是很佳。本来很好听,很动情的《凝聚每份爱》也开始跑调,也让音乐老师感到遗憾。师生互动环节,教师引导不得法,没能激发学生的热情,致使学生与老师的配合不密切,没有将学生真正凝聚在一起。导致气氛不够活跃,感情流露不够充分。
这次班会有得也有失。得,在于我认识到,紧密结合现实生活的德育教育比单调的说教更有效,也使学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尽管他们还有不如人意的地方。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在较短的时间内经过仓促的准备,能够达到这种效果已经很好了。失,在于我的经验不足,对学情了解不够,指导不利。对于我这位刚刚踏上教坛的老师来说,没有做到完美,留下了一点遗憾。但正是这点遗憾,使我增长了经验,促使我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努力。
大钟和小钟反思总结 篇28
以“春天的雨点,落在草原上,草原上正萌发勃勃生机。春天的雨点,仿佛也落在达丽玛心里。”为线索串联整堂课的教学。并让组织学生集体交流,通过点拨,使学生懂得前后两个“春天的雨点”所代表的含义是不同的,进而理解课题的双重含义:它既指大自然里的雨点儿,同时又用来比喻师生之间真挚的感情。
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鼓励学生自己提问、自己解决。在学习1—3自然段中,让学生在自己读书的基础上同学间相互提问,然后通过读书自己解决问题。学习4-6自然段依法进行小组学习。使学生在读书中养成爱问、会问、善问并能带着自己的问题读书、思考的良好习惯。注意对学生的及时评价和个性化评价,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和欣赏。
联系实际,表达情感。学完课文后,我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是否有跟达丽玛相类似的经历,能给大家说说吗?学生通过联系实际,进一步感受到老师真挚的爱,为拥有这份爱而感到幸福。
大钟和小钟反思总结 篇29
过去在阅读教学中,长期存在烦琐的内容分析和千篇一律的教学程式。使语文教学的情趣淡漠了,形象破碎了,美感削弱了,特有的魅力坠失了……《新课标》中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学生经过充分的朗读,获得了感知印象,并和已有的感知经验碰撞、接通,于是心有所悟,豁然开朗。由于语言文字隐喻性很强,许多词汇可意会不可言传,可体验而无法表达,有的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有的是“尽在不言中”。正是由于语言的模糊性,增强了语言的美感和表现力。使符号化的文字被重新贯注了生命的血肉,抽象化了的概念重新赋予了生活的感性力量。
为了提高学生评议朗读的质量,教师应相机教给学生一些评议方法。比如:评议别人的朗读时,先评优点,再论不足;先看是否做到正确流利,再看感情处理;从整体效果到局部语句;先自己读一读,与他人比较后再作评议;根据语句的意义,评议朗读时轻重缓急、语气语调是否恰当;推敲重点语句,从而确定朗读时重音、停顿等是否合适,等等。掌握了评议的方法,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才会进一步得到提高。
大钟和小钟反思总结 篇30
在设计《湖心亭看雪》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我想通过递进式的朗读,来不断加深学生对文章语言的品味,来深化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在读中质疑,在读中解疑,在读中体悟。“读”既是手段,又是目的。同是,为了避免一味朗读带来的枯燥乏味,我设计了不同的朗读方式,并且将朗读穿插在文章的讨论理解之间。对文章的理解,结合学生自身的体会,避免过度拔高,脱离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
在《湖心亭看雪》一文的教学中,我也注意到了教师自身角色的定位。在新课改过程中,有一种趋势,那就是淡化教师的角色,认为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课堂的主角是学生,课堂是学生的舞台等等。我认为这样的观念是偏颇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一定是主角,但一定要占重要的地位;教师的语言不一定要很多,但一定要起关键的作用。所以我在教学中,注意了几个问题的设计。一是提出“作者为什么偏要在清早到湖心亭去看雪?”二是“作者是真的痴,还是别人觉得他痴?”这两个问题,真正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产生浓厚的探究欲望。在课堂的讨论中,学生畅所欲言,讲出了很多颇具见解的想法,让老师也感到新鲜。
大钟和小钟反思总结 篇31
以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乐学、要学,是我在低年级计算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引入方法。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具体情境――解决长颈鹿大叔分房子的问题,这是一个既富有童话故事色彩,又是一个富有现实意义的数学问题,学生从内心产生了解决问题的兴趣,闪现了许许多多不同的想法和不同的解题策略,我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教材上的方法或教师认为比较好的方法可以作为解题的一种思路介绍给学生,不否定学生自己的想法,在后面的学习中,在学生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计算时,再渗透策略优化的思想。创设了这样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激发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树立学习的信心。
在让学生自由想像会飞来几只小鸟,要安排几间房这一环节的教学中,设置让学生进行“猜想―计算”的活动,使学生感到计算真正成为解决问题的需要,领悟到计算的现实意义,从而激发起主动参与计算的兴趣和愿望。重视学生个性的想法和算法,教学中重要的是应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交流的机会,而不是将统一的模式塞给学生。最后设置一个有余数的除法推理,更是将学生的思维推到高潮,鼓励不同的解题策略,切实了解不同学生的思维特点,恰到好处地促进他们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形成。
大钟和小钟反思总结 篇32
《童年的朋友》这篇课文,好几年前上过。当时总觉得学生学这篇课文时没有激情。怎样给学生一堂充满“激情”的课一直让我深思!今年又教三年级,我又一次研读教材,想借助文本的情感渲染、熏陶学生。
课堂上,我也试着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提出:“你们读读课文,觉得文中的小熊是一只怎样的玩具,你从哪里感受到的,你能通过朗读体现出来吗?”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在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我竟然要拿曾经给过我快乐的小熊来练拳时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我就创设了一个语境,学生真正领悟了作者的自责、内疚、惭愧,那种情很自然的溢于言表。
学生不只是课堂上可怜的倾听者,更应该是一个“交流”的演讲者。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上,我逐步引导让孩子们自己思考,你曾经和你的玩具有什么形影不离的情景,学生的想象竟超出了老师想象的空间,“当我乘凉时,我把小熊抱在怀里,和我一起欣赏月亮里的嫦娥”。当我踢足球时我也让他坐在旁边,他举着双手好似在为我鼓劲加油……只有让学生通过“说”和“读”把感情表达出来,课堂踩会在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进入高潮。
大钟和小钟反思总结 篇33
教师是课堂教学程序的引导者。我在让学生品味表现雪景的几个词语“一点、一痕、一芥、两三粒” 时,不是仅仅停留在书本上让学生讨论,而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去用心感受,设身处地地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感知当时的意境。在课堂中,这样的情感体验表面上看好像有点“虚”,并没有让学生学到实实在在的东西,但它为学生理解文章,为学生真正地与作者交流和共鸣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文言文教学不应该追求“毕其功于一役”,想在一篇课文教学中,穷尽其所有内涵,包括字词、句式、句子、情感、主旨等等。其实,学生是随着其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来不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的。短短一篇《静夜思》,从幼儿园就开始读,也许,一直到了五六十岁,当自己两鬓斑白,仍漂泊异乡,事业无成时,才真正读懂这首诗。所有,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有一点耐心,留一点余地。这篇文章未掌握的知识,也可以留到后面的文章去掌握;这篇文章未理解的思想,也可以到毕业以后,走上社会后去理解。
上一篇:员工上班考勤迟到检讨书
下一篇:只有一个地球反思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