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督查通报(精选3篇)
教师督查通报 篇1
关于对全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督查情况的通报
各中小学、中等专业学校: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xx年初,相城区教育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相教人〔20xx〕6号),全面启动“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一年来,相城区教育系统积极营造“上下同求,勇于担当”的“相城风气”,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增强教师职业的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以教师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崇高的人生追求引领学生健康成长。一是完善师德师风承诺和考核制度。在全体教师尤其是新教师中,进一步完善师德师风承诺制度。通过组织教师向学校、学生、家长作出师德师风承诺,促使教师不断规范从教行为。将师德师风考核作为评先评优、职务评聘、岗位设置、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全面落实苏州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实行“师德师风问题”一票否决制。二是组织开展师德建设系列主题活动。积极发挥党、政、工、团、妇等组织作用,在全区中小学全面开展了师德建设系列主题活动。区教育局相关科室根据师德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和自身职能,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师德宣讲、知识竞赛、师德征文、“中国好人”评选、家庭教育讲座、教师节表彰等活动,通过调研、座谈等形式,对教育活动进行指导和督查。各校根据活动主题和内容,紧密结合实际,提出具体的工作要求,切实解决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三是加大师德师风先进典型宣传力度。结合师德建设系列主题活动开展情况,区教育局评选了首批教育系统师德模范和师德先进个人,在教师节进行了宣传表彰。结合道德讲堂活动,组织了师德演讲、巡回报告活动,树立了一批无私奉献、清廉自守、爱岗敬业的师德榜样。充分发挥教育局网站和各学校校园网的导向作用,大力弘扬优秀教师的高尚师德和先进事迹,树立师德先进典型,展现当代教师的精神风貌,营造师德师风建设的良好氛围。四是健全师德建设的监督机制。区教育局和各中小学面向社会公开师德举报电话、设立师德师风举报箱,自觉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监督,通过教师互评、学生评议、家长反映等途径,及时掌握每位教师遵守职业规范和教书育人的工作情况,坚决杜绝体罚、有偿家教等损害教师队伍整体形象的不良行为。教育局组织了教师、学生、家长的满意度测评。五是认真做好来信来访的处理工作。对信访和群众举报电话提供的违背师德师风的情况进行认真调查,对核实的情况按有关规定坚决处理,从而着力解决师德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教育局年终对各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情况进行了测评。通过“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的开展,全区教师工作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全体教师严格以师表风范从严要求自己,没有出现违法违纪案件,从事有偿家教、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得到遏制,教师违反有关规定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和其他商品,索要或接受学生、家长财物的现象基本杜绝,教师形象和声誉得到全面提升。
为了解各校贯彻落实情况,根据《关于对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进行专项督查的通知》(相教教〔20xx〕51号)精神,12月2~9日区教育局、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对全区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开展了专项督查,通过听取汇报、查看材料、调查问卷、个别访谈等形式,全面了解各校师德师风建设情况。现把督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一)领导重视,分工明确
各学校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普遍成立了“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把师德师风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北桥中心小学把师德师风建设与学校校训“立德立才”相结合。实施了师德师风建设责任制,形成了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分管负责人具体抓,学校各部门齐抓共管的态势,做到活动开展计划可行、方案明确、措施得力,确保了师德建设工作顺利进行。湘城小学提出和实施了学校师德首问责任制;陆慕高级中学每个行政人员都有师德师风建设的任务和职责;御窑小学的每个科室都有师德师风建设的目标任务。
(二)完善制度,规范管理
各校都能结合实际,制定《师德师风建设制度》《师德建设实施方案》、《师德师风考核细则》等各项制度,将师德考核放在教师绩效考核的首要位置。建立健全监督保障机制,与教师签订师德承诺书,强化责任与监督。黄埭中学严格落实教师道德行为“十不准”;渭塘实验小学制订了师德师风建设“十条禁令”;澄阳小学制订了《教师规范用语100条》、《课堂忌语50条》,督促教师在课堂上规范自己的言行;蠡口中学、蠡口实验小学、阳澄湖小学等在加强学校测评的同时,主动接受学生和家长的监督,有效推动师德师风建设;东桥中学对师德师风进行量化考核,学生评、教师评、学校评的侧重点各有不同;相城实验中学细化师德师风建设的各项制度,完善师德考核机制,一票否决与百分考核相结合;望亭中学通过教代会制订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规定,对教师的义务、文明素养做出具体要求;陆慕实验小学制定了杜绝有偿家教实施方案,通过学习教育活动、组织大讨论、签订承诺书、设立举报电话等措施,制止有偿家教。
(三)强化学习,提升经验
各校普遍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通过专题讲座、论坛演讲、知识竞赛、心得交流等途径,丰富了活动形式,加强了经验总结。东桥中心小学定期编印《东小学堂——教师学习资料》;黄桥实验小学集结《师德风采录》已坚持十多年;湘城小学将学习心得汇编成《清灵若水——师德篇》;蠡口实验小学将校内师德先进人物事迹编辑成《“阳光”布德泽》发给全校教师学习;北桥中心小学开展“师德格言”征集评选活动;渭塘第二中学通过读书交流活动进行师德师风教育,中等专业学校邀请教师撰写“说说我的心里话”,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
(四)典型引领,弘扬正气
各校都能坚持正能量的传递,组织教师学习省市、国家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不少学校集中观看了相城区首届师德模范宣传片。太平中学、北桥中心小学、太平实验小学注重身边师德典型人物的挖掘和宣传;北桥中学、陆慕实验小学以征集身边优秀教师事迹为契机,评选校级“师德标兵”;黄埭中心小学将评选出的校级“师德标兵”事迹在全辅导区进行宣讲;渭塘实验小学每年进行校园感动人物评选活动,宣传师德高尚的教师;澄阳小学在校园网上开辟专栏,开展一周优秀教师秀。
(五)联系实际,创新形式
大部分学校能结合本校实际,不断创新师德建设的内容和形式,使师德建设工作不再空洞乏味。阳澄湖中学、黄桥中学制定“文明办公室”评比细则,积极倡导教师文明行为;黄埭中学倡导“厉行节约”光盘行动;实验中学、御窑小学发动党员教师与“学困生”一对一辅导活动;太平中学开展“净我校园”党员教师义务劳动;望亭中心小学组织教师书写“劝廉信”;东桥中心小学召开代课教师的座谈会,对师德师风提出规范要求;渭塘实验小学成立青年教师志愿者“放心班”护导小组;珍珠湖小学充分挖掘教师闪光点,“定向培养”优秀教师,成就每一位教师;中等专业学校开展戒勉谈话,制止师德师风中出现的不良问题;相城实验中学通过网络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分类汇总,抓住公众监督上反映的问题开展教育活动。
二、存在问题与不足
(一)个别学校对师德建设工作不够重视,对师德督查敷衍应付,提供材料有抄袭、拼凑痕迹。有少部分学校对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着思想认识上的误区,仅仅把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停留在纸面的方案和材料上,有些学校的方案是照抄局里的材料,没有结合实际制定可操作内容,没有认真把师德师风渗透到学校各项管理环节中去,只停留在学校主要领导的报告层面,停留在教职工大会上宣讲几次。
(二)部分学校师德考评仅仅停留在“一票否决”的口号上,缺乏量化的评价体系,考评工作还有走过场的迹象,没有真正唤起广大教职工的爱岗敬业精神。
(三)一些教师的政治素养、职业道德修养、敬业精神有待提高,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仍然存在,检查组在几所学校发现有教师让学生在教室内、走廊上或办公室罚站的现象。教师上班迟到、早退、擅自缺课现象时有发生,课堂上接打手机现象还普遍存在。有少部分学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还相对薄弱,校容校貌还有待加强,有些办公室物品堆放乱,不卫生、不整洁。
(四)教师的理念还需进一步提升。部分教师公平、公正、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意识还不强,还存在对学生进行讽刺、挖苦等不良现象,对学生的关爱程度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建议与要求
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是教育事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师德师风建设是教育系统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每一所学校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要常抓不懈。为此,提出以下建议和要求:
(一)深化内涵。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有效防止职业倦怠,提升职业幸福感。全区各学校要继续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有长远建设规划和目标,制订出切合自身特点的措施,创新载体,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教育部即将新修订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坚守优良传统,全力塑造教师良好形象,要将师德师风建设与群众路线实践活动相结合,与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与行风建设、行风测评相结合,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自觉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二)弘扬正气。各校要建立师德常规教育学习制度,在不断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重视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作为毕生的事业追求,自觉担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要引导和教育广大教师自觉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树立教书育人先进典型,大力宣传表彰,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和激励作用,弘扬高尚师德,不断增强广大教师的光荣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师德水平。
(三)注重实效。要进一步提高师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摒弃形式主义,多开展一些真正起作用的活动。要建立师德师风问题报告制度和社会监督机制,积极鼓励学生、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对教师职业道德状况进行监督和评议,形成社会、家长、学生、学校“四位一体”的师德师风建设监督体系,通过问卷、座谈、家校联系卡、家长会、校长信箱、监督电话等多种形式,及时了解、掌握教师的师德师风状况,进一步规范从教行为。对有违反师德规范的情况,认真做好整改,特别是对违纪、违规的教师,要根据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进行严肃的教育、批评和处理,决不姑息迁就。各学校要举一反三,既要借鉴和学习先进学校好的经验和做法,更要充分反思本校发现的问题,找出症结所在,抓实抓好今后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
(四)常抓不懈。要将师德建设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常抓常新。教育局师德师风领导小组将继续对此工作进一步督查和落实,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这项工作朝制度化、常规化、规范化的方向健康发展。要根据师德师风建设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新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的专题培训和主题教育。各学校要进一步完善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师德师风考评机制,推动师德师风考评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要以师德师风建设为契机,促进学校管理工作。
教师督查通报 篇2
省中小学师德师风专项督查情况通报
赣教督办字〔20xx〕40号
各设区市、省直管县(市)教育局: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打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全省中小学师德师风专项督查的通知》(赣教督办字[20xx]25号)精神,5月23日—27日,省督导办组成11个专项督查组,对各设区市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各督查组采取听取汇报、现场检查、问卷调查和外围走访等方式,对各地师德师风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明查暗访。督查组赴44个县(市、区)、走访中小学学校210所、组织召开了不同形式的会议150多场,发放和收回调查问卷3000多份。从专项督查情况看,我省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总体情况良好,未发现大面积违规集体补课、收受家长“红包”、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严重问题,但广大群众对有偿补课问题反映仍然较为明显。现将督查的情况通报如下:
一、 全省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主要情况
(一)高度重视,健全完善制度
各市、县(区)都能把师德师风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和健全工作机制,每年都要召开专题会议,制定实施方案和签订师德目标责任书,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同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相关制度,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了具体要求,使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层层推进。
(二)形式多样,注重教育引导
一是广泛宣传发动。各地普遍重视师德师风的宣传教育工作。鹰潭市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教师有偿家教严重的问题,对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有偿办班和推销教辅资料等违反师德师风问题进行专项治理,下发了《关于对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有偿办班和推销教辅资料专项治理的实施方案并》在媒体上公布;抚州市实验学校建立了礼廉教育馆,设有“师德建设展区”,为师德教育宣传提供了新平台;广丰区永直小学汇编《师德手册》下发教师,推动促进了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瑞昌市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玉梅老师巡回报告,树新风,扬正气,弘扬正能量。
二是创新工作载体。各地在完成师德师风建设“规定动作”的同时,都能打“创新牌”。南昌市成立了中小学生课余辅导中心,教师自愿服务,通过面授答疑、网络互动、移动互通等方式,免费为中小学生进行课程辅导,努力从工作源头上杜绝师德师风问题的出现;上饶市信州区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落实“春风阳光”行动,开展“三员三巡”活动,建设“爱心驿站”帮扶点等一系列爱心工程,将师德师风建设具体化、社会化。
三是开展特色活动。在师德师风建设上,有些设区市每年都能确立一个主题开展特色活动。宜春市挖掘和选树一批师德高尚、深受学生家长尊重的优秀教师典型,成为了全市“好人文化”中一道亮丽风景,被媒体誉为“宜春好人半教育”。赣州市在全市中小学教师中印发了职业道德文明用语和禁忌用语,对师德师风工作产生了良好反响。新余市今年开展了以“新形象、新风采”为主题的师德案例、“身边师德故事”征集活动和“身边师德故事”讲述会三大比赛活动等,传递师德师风的正能量。
四是纳入专题培训。各设区市在师德师风建设上注重丰富学习形式,开展专题培训。赣州市每年争取市本级100万专项经费,用于心理健康教师提高培训,取得了较好成效。景德镇市每年对新任教师进行师德师风专题培训,规定每学年师德培训不少于10个课时。
五是主动接受监督。多数市、县(区)都能结合实际,通过召开学生家长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征求教师职业道德中存在的问题和师德建设方面的意见建议,不断完善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四位一体”的师德师风监督网络。余江县聘请了“两代表一委员”和退休老干部、家长代表、社会人士等10名代表为师德师风督查员。鄱阳县采取“签订承诺、组织宣誓、开展家访、自查自纠、暗访督查、强化监督、严处违纪”多种措施,主动公布举报电话,确保师德师风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示范引领,营造良好氛围。各地各学校广泛开展了系列师德宣传活动,通过弘扬先进典型,激发广大教师潜心育人的坚定信仰和职业情怀。南昌市坚持开展了“感动洪城”十大最美教师评选,“四个一百”(即百名师德标兵、百名优秀教师、百名优秀教育工作者、百名优秀班主任)、“三个十佳”(十佳教师、十佳班主任、十佳校长)评选与表彰活动。萍乡市积极开展“学习龚全珍,传递正能量”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吉安市将教师队伍中涌现出来的优秀教师代表的先进事迹汇集成册,组织编写了《井冈师魂》,作为学习师德教育的生动教材。
(四)强化警示,严惩违规行为。
各设区市贯彻落实师德师风违规行为惩处机制,将师德师风建设纳入对学校考核的重要内容,将师德表现纳为教师考核的主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对于敢踩师德“红线”的教师,一律从严从重处理,决不姑息。上高县对发现的教师违规补课行为,及时从严处理。星子县坚持将师德考核结果与教师职称评聘和评优评先直接挂钩。安福县成立了教育、公安、监察等部门联合组成的教育执法大队,是我省第一家在教育系统内成立的综合执法机构,执法大队实施规范管理、严格教育执法,营造了良好的依法办学氛围,有效推进了依法治教工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师德建设活动开展还不平衡,区域和校际差异明显。督查发现,少数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对师德师风建设认识还不足、重视程度不高,敷衍应付,活动不实,措施不力,方式简单,缺乏特色。部分学校没有真正把师德师风渗透到学校各项管理环节中去,仅仅把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停留在方案和材料上,在教师队伍中没有形成共识,不能真正唤起广大教职工的认同。一些校长的“师德建设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意识和“依法治校”的法律意识还有待加强,在处理违反师德教师时害怕影响学校形象,有“投鼠忌器”的心理和“护短”行为。督查期间,督查组共受理电话、邮箱专项举报58起,其中信访举报较多的有:宜春市7起,其中宜丰县 2 起;吉安市6起,其中遂川县、吉水县各2 起。
二是师德建设监管机制还不健全,有效办法不多。督查发现,一些地方和学校在师德评议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且不注重对考核评议结果的运用,大多是奖励多、惩处少。一些学校将教师师德考核仅仅停留在“一票否决”的口号上和通知上,缺乏具体的量化评价体系,存在“考而不究”、“考用两张皮”的问题。有的地方和学校问责机制落实不到位,造成监管不力、推诿隐瞒的现象。个别地方和学校思想认识存在一定偏差,师德师风教育、监管存在时紧时松现象,个别教师心存侥幸心理等导致师德师风问题时有发生。今年以来,省教育厅收到各地涉及师德师风的信访举报22起,信访反映较多的有都昌县4 起、石城县3起,东乡县 2 起,乐平市2起等。
三是对师德举报查证不严、处理不力。在督查过程中,督查组发现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处理群众来信来访上,态度不明确,调查不及时。对群众多次强烈反映的问题的处理结果得不到群众的认可,甚至推诿、敷衍。在一些已经明确的违规问题处理上缺乏刮骨疗毒的决心和一查到底的勇气,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其它师德失范行为。同时社会上及部分家长对有偿家教认识上不统一,座谈会上有的家长明确表示希望补课,使得有些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督查组的检查工作有畏难抵触情绪,不能勇于直面问题。
三、落实整改情况
本次专项督查组共带去师德师风的问题线索44起和在督察期间受理的电话、邮箱专项举报58起。在督查期间结案办理了36起,督查组对66起信访举报下发了整改通知单并移交给当地市、县教育局办理,至7月1日,各整改单位将整改情况已基本上书面上报了省教育厅师资处。
从各地整改结果看,吉安县、东乡县、景德镇市和安福县非常重视整改工作,对整改单位采取积及时督查督办,处理非常及时。吉安县就永和中学有偿补课采取了有力措施,把上万元违规费用退返给家长,并责成该校长做深刻检查并在全县通报;东乡县就东乡二中初三收取资料费问题进行了积极的专项跟踪督查,共计退费33万多元,并对该校校长进行约谈并在全县通报;景德镇市就市第一中学八年级丁丽霞和洪燕华2位教师违规补课,进行了严肃处理并在全市通报;安福县开展整改工作非常扎实,对县城关中学集体有偿补课情况,该局及时成立了局长为组长的督查整改领导小组,整改效果非常明显,共计退返给家长违规补课费23万多元,并对该校校长进行约谈并在全县通报,得到了群众好评。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1.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各地各校要按照省教育厅的工作部署,深入开展中小学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强化对师德师风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建立健全师德建设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和考核体系,形成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师德师风建设水平,真正做到领导重视、措施得力、成效明显。
2.要形成工作合力。各地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对师德师风建设的关心和重视,争取宣传、财政、监察、公安等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对师德师风建设的支持和监督。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上下联动,共同推进,各级学校也要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和工作局面,共同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3.要完善监控网络。各地各学校要组织全体教师向社会公开作出“师德承诺”,并将承诺内容公布在学校宣传橱窗的醒目位置,告知家长和社会,形成学校、教师自我教育、自我治理、自我约束、家长和社会共同参与的纵横交错的监控网络。各县(市、区)教育局要在官方网上设立局长信箱,在各学校校门口悬挂公示牌,公布市、县(区)、校行风监督举报电话,畅通举报渠道,强化监督。
4.要建立追责机制。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业务必须管行风”的原则,建立健全违反师德行为的惩处制度,明确“一把手”负责及问责机制。对存在师德问题并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学校,要追究校长监管不力的责任。对监管不严、问题频发、查处不力、推诿隐瞒并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地方,要从严、从重追究学校校长及教育行政部门主要领导连带责任。
5.要创新督查方式。各地各校要进一步强化督查,建立经常性的督查制度。对一些隐蔽性的违规行为,要充分发挥社会群众的监督作用。对群众反映强烈、产生恶劣影响的问题线索,省教育厅将采取“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的形式,直奔基层、直插现场调查核实,对事实确凿的违反师德行为从快严肃处理,并向社会公布处理结果,起到震慑作用。
各地各学校要以此次专项督查活动为契机,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查缺补漏,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我省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江西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
20xx年8月8日
教师督查通报 篇3
近期,市督考办会同市扶贫办、市财政局,组成3个督查组,采取实地查看、座谈交流、查阅资料等方式,对各县区精准扶贫重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了督查。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总体情况看,各县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会议精神,以精准扶贫为主线,以增收减贫为核心,以特困片区为主战场,深化拓展“1236”扶贫攻坚行动,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有效的行动,推动扶贫政策向特困片区聚集、扶贫资金向贫困村贫困户聚焦、帮扶力量向贫困对象聚合,真扶贫、扶真贫,各项工作推进有力、成效明显。
(一)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全面完成。从督查来看,各县区都严把入户调查、申请评议、公示公告、抽查核查、信息录入“五大关口”,按照贫困户底数清、问题清、对策清、责任清、任务清“五清”标准和贫困村有村情档案、有问题台账、有需求清单、有村级规划、有单位帮扶、有脱贫时限“六有”要求,扎实开展业务培训、信息采集、表册填写和审核把关等各项工作,精确定位扶贫区域,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对确定的贫困村、贫困户深入分析致贫原因,量身制定脱贫计划,逐户落实帮扶责任,做到了对象、任务、措施、责任四落实,全面完成了全市16.07万贫困户64.38万人的建档、采集、审核、录入等工作任务,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瞄准了靶标。
(二)精准扶贫小额贷款快速推进。按照省市《关于精准扶贫小额信贷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精神,各县区都及时明确责任领导和牵头部门,制定精准扶贫小额贷款工程实施方案,积极开展贫困户贷款需求调查摸底,探索创新放贷抵押模式,集中时间组织贷款发放,既按期完成了工作任务,又探索积累了有益经验。如两当县按照就近就地、平等自愿、合作共赢的原则,引导有意愿的企业(合作社、大户)与贫困户组建小康互助组381个,放贷106户465万元用于壮大经营,为全县2304户8558名贫困群众找到了脱贫路子。宕昌县哈达铺镇召藏村采取扶贫资金互助协会、村委会和信用社共同参与的“互助资金担保+‘三权’反担保”模式,率先开展了扶贫互助资金金融改革试点,全县累计建成互助资金协会83个,入会户数达4427户,累计发放互助资金1711.16万元。截止9月7日,全市精准扶贫小额专项贷款共发放8860户41657.8万元,其中:第一批放贷的西和县、宕昌县、两当县、礼县、成县、武都区共计发放8639户40585.8万元;第二批放贷的文县已经发放221户1072万元,康县、徽县完成了贫困户贷款需求摸底上报工作,待省财政厅、省扶贫办审批同意后将及时组织发放。
(三)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进展良好。各县区以“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为目标,坚持政府积极组织与群众主动参与相结合,整村推进、一事一议、农村电网改造、危房改造、交通水利等项目资金与易地搬迁相结合,积极争取专项扶持资金,有效整合各类项目资金,优先实施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易地搬迁项目建设进度明显加快。截止目前,今年计划新建的56个安置点,有8个已经建成,有29个动工建设,有19个尚未开工。
(四)专项扶贫项目有序推进。今年省上下达我市第一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4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16%。专项资金计划下达后,市县区按照特困片区重点扶贫与面上插花扶贫相结合、建档立卡精准扶贫到村与精准扶贫到户相结合、贫困村基本条件改善与贫困户增收产业培育相结合、培育增收产业带动扶贫与劳动力培训造血扶贫相结合“四个结合”要求和突出25个特困片区连片扶贫攻坚、坚持建档立卡精准扶贫、确保省统筹重点任务完成“三个重点”的原则,编制完成了第一批项目计划,其中:整村推进项目165个29657万元,村级扶贫互助社166个3320万元,安全饮水2151万元,到户贴息3162万元,“雨露计划”(两后生)培训1.84万人,双垄沟播推广26.2万亩。截止8月底,165 个整村推进项目已完成80个20982万元,总体形象进度75%;166 个村级扶贫互助社已完成105个2150万元;“雨露计划”(两后生)培训0.94万人;产业类、科技扶贫类项目正按计划实施。
(五)电商扶贫试点取得实效。各县区抢抓全国电商扶贫试点市建设和全省电商扶贫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的有利机遇,普遍制定了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筛选带贫能力强、示范引领作用突出的电商扶贫示范网店,在贫困村开展试点工作,电商促农增收效应逐步显现。截止8月31日,全市组建电商协会327个,有销售业绩网店达5231个,筛选命名的50家电商扶贫示范网店正逐步发挥帮扶带贫和示范引领作用。如武都区采取“协会+网店+农户”方式,引导网店与贫困村、贫困户签订了带贫协议,帮助贫困户建立网店,营销农户农特产品,代购生产生活用品等,通过增收节支,深受群众欢迎。成县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和电子商务融合发展,聚合了“电子商务富民、电子政务便民、电子农务惠民”的“新媒体扶贫效应”。西和县组织召开电商扶贫工作促进会暨网货供应授信对接会,引导全县网店店主和16家企业(合作社)进行了网货供应对接,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8月底,全市电商实现销售总额8.9亿元。
二、主要问题
(一)精准到户脱贫难度较大。一些区域特色产业扶持发展起来后,由于受市场因素影响,农特产品价格持续下滑,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真正有规模、效益好、能致富的特色产业短期内很难培育起来;贫困村劳力大量外出务工,留守妇女、儿童、老人,以及部分纳入扶贫范围的低保户、五保户,由于自身缺乏发展能力,造成精准到户项目难以实施;部分脱贫人口脆弱,加之因病、因灾、因学致贫群众大量存在,精准脱贫难度依然很大。
(二)扶贫项目进展不平衡。个别扶贫项目由于招投标等环节影响,前期工作时间过长,督查时才刚刚启动实施;有的项目虽然进展较快,但受验收、审计等因素影响,报账率普遍偏低;一些扶贫项目没有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尤其是20xx年全市56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中,有19个至今尚未开工,严重影响项目整体进度。
(三)率先脱贫县区困难较大。按照我市整体脱贫时间节点要求,成县、徽县、两当县要在20xx年实现整体脱贫,而省市项目指标是按20xx年脱贫目标制定的,造成各类项目、资金下达与三个县脱贫时间节点不相适应。如成县10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中,未实施整村推进项目的村有45个,占建档立卡村总数的44.1%,而每年该县实施整村推进项目在15个左右,按这个指标,到20xx年才能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村全覆盖,按期实现精准脱贫压力很大。
(四)项目资金投入总量偏少。由于我市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大部分贫困村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差、社会发育程度低的高寒阴湿区、浅山丘陵区、半山干旱区,群众的交通、住房、饮水、就医等基础服务设施欠账较大。目前,全市136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中,还有906个没有实施整村推进项目,且每个村200万元左右的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太少,即使整合其他相关资金,要想补齐发展短板仍然面临巨大资金缺口。
(五)电商扶贫制约因素较多。从督查来看,由于贫困户短期内产业发展难,农特产品种类有限,电商收入比重不高。加之贫困村大多地处偏远山区,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宽带网络接入建设成本又高,贫困村网络覆盖率普遍较底。同时现有电商人才队伍只能从事简单的商务办公和网络购物,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短缺,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电商扶贫的快速发展。
(六)基层工作力量比较薄弱。精准扶贫工作政策性和业务性很强,需要一支过硬的工作队伍。虽然我市率先在全省成立了乡镇扶贫工作站,但当前各县区普遍存在扶贫干部年龄偏大、职数偏少、力量薄弱、超负荷工作的现状,专干不专、流动性强、管理难度大,不能适应繁重的精准扶贫工作任务。
三、几点建议
(一)加强精准扶贫政策宣传。各县区要充分运用主流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省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议精神和“1+17”精准扶贫政策,总结推广典型事例和先进经验,着力提高群众的政策知晓率。各乡镇、村社干部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员要经常深入农户家中、田间地头,与他们面对面交流,解读各项惠农政策及办理流程,提高贫困对象自主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建立扶贫项目绿色通道。市县区各有关部门要优化扶贫项目招投标程序,建立优先办理机制,减少中间环节,减免相关费用;要高度重视竣工项目的审计、验收和资金报账拨付工作,避免资金滞留,确保项目早日发挥效益;要采取“一卡通”支付等各种便民措施,组织好“两后生”培训、小额贷款等到户项目资金发放工作,切实提高工作效率;要加快易地扶贫搬迁建设进度,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尽快启动19个未开工建设项目。
(三)支持有关县区率先脱贫。按照20xx年实现整体脱贫的时间节点,着力提高成县、徽县、两当县贫困村整村推进项目实施比例和扶贫财政资金额度,将扶贫贷款、专项扶贫等项目按率先脱贫时间节点提前下达三个县,或允许县上组织有资金、有资质的企业提前垫资实施,落实先干后补政策,确保按期完成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任务。
(四)加大电商扶贫推进力度。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加强示范带动,引导贫困户发展多元富民产业,努力提高农村的造血功能;要充分发挥电商扶贫示范网店的示范效益,不断总结推广成功模式和经验,积极探索电商扶贫增收机制,激发贫困群众参与电商营销的积极性;要加强宽带网络和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降低营销成本,方便群众出行。
(五)夯实基层扶贫工作基础。市县区“1+17”牵头部门要自觉担负起政策文件的落实重任,吃透弄通文件精神、找准政策抓手,积极加强汇报衔接,最大限度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各部门要自觉服从工作大局,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齐心协力推进各项工作任务。各县区要夯实县区扶贫部门力量,理顺乡镇扶贫专干管理体制,为高效开展工作提供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