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精选4篇)
第二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 篇1
第一节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学案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巴黎和会召开的背景;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对德《凡尔赛和约》;对奥、保、匈、土和约;凡尔赛体系的内容、影响和隐含的矛盾;国际联盟;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华盛顿体系的内容及影响。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的学习认识到: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分割世界和反苏的国际会议;《凡尔赛和约》是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基础上宰割德国的掠夺性条约;《九国公约》名义上尊重中国主权,实质上重新瓜分中国,进而提高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2.通过学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和实质,培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知识点拨】
(一)知识引导
1.巴黎和会的召开——凡尔赛体系的形成。
(1)时间:1919年1月~1919年6月28日 地点:法国巴黎凡尔赛宫
参加国:27个战胜国
(2)操纵者:英国劳合·乔治、美国威尔逊、法国克里孟梭
(3)大国意图:
美国: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和平计划”,企图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
英国:实行“势力均衡”政策,维护庞大的殖民帝国;
法国:最大限度削弱德国,重建欧洲大陆霸权,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意大利:扩大领土。
日本:企图使它战时从德国手里夺取的权益合法化。
(4)凡尔赛体系的形成
①巴黎和会上协约国先后同德国、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构成了所谓的“凡尔赛体系”。
②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
第一,重新划分德国的疆界。
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区由国联代管xx年,然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莱茵河西岸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军队占领xx年,东岸50千米以内德国不得设防;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承认波兰独立。
第二,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其中,非洲和中东部分归英法等国,太平洋岛屿被日本占有。
第三,军备上严格限制德国。
德国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只保留部分海军;不准拥有空军。
第四,德国要对协约国支付大量赔款。
(5)凡尔赛体系的影响
①对战败国德国进行了严惩和限制,建立起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体系。
②欧洲和中东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
首先,奥匈帝国解体。匈牙利分立,建立新的国家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南部领土被割让给意大利;巴尔干部分地区并入塞尔维亚,成为南斯拉夫,另一部分归还波兰。
其次,奥斯曼帝国解体,在欧洲仅保有伊斯坦布尔及其附近地区。
(6)评价:
构成“凡尔赛体系”的一系列条约,标志着战后列强在欧洲近东和非洲建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但也隐含着许多矛盾,这一体系不可能持久。
2.国际联盟
①成立:威尔逊在“十四点和平计划”里提出了建立国际联盟的建议。巴黎和会上起草了国联盟约,1920年初,国联正式成立。
②主要机构:会员国全体代表大会;国联行政院;秘书处。
③宗旨:盟约宣称它的宗旨在于: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
④性质:英法控制下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⑤操作国:英法(美国因巴黎和会的结果对其不利,拒绝参加)
⑥解散:二战期间,国联名存实亡。联合国成立后,1946年国联宣告解散。
⑦活动: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我国东北,国联进行调查,宣布日本为侵略国,却要对东北实行国际共管。1935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国联对其进行经济制裁,却不把石油等重要战略物资列入禁运范围。
3.华盛顿会议
(1)背景:一战后,美、英、日三国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相互争夺。为缓和它们之间的矛盾和重新分割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而召开这一会议。
(2)时间:1921年到1922年,参加国除美英日以外,还有中法意比荷葡。
(3)内容:
①《四国条约》:美、英、法、日相约: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英日同盟解散。
②《五国海军条约》:美、英、日、法、意分别规定各自的主力舰和航母的总吨位。
③《九国公约》名义上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实质上又使中国陷入几个帝国主义
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④中日协定:山东主权归还中国。
(4)影响:
①《四国条约》的签订是美国外交的胜利,它埋葬了英日同盟,消除了其在远东争霸的一个障碍;对英国来说,既维护了英日友谊,又促进英美关系,使英帝国主义在太平洋上的巨大权益暂时得到保障;对日本来说,日本的扩张野心受到美英法大国的制约。
②《五国海军条约》使英国正式承认美英海军的对等原则,标志着英国海上优势的丧失,并使日本的扩军计划受到限制,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美国外交上的胜利。
③《九国公约》的签订,是美国外交取得的重要成果。它使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在中国终于成为现实;它打乱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又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为美国进一步对华扩张和争夺亚太地区的霸权主义提供了条件。
(5)评价
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特别是中国地区的利益冲突,构成了“华盛顿体系”,标志着战胜国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基本上完成了战后列强关系的调整和对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凡—华体系形成。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示意图
(二)重点、难点
1.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
经过华盛顿会议,资本主义世界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秩序也得到了安排。它同凡尔赛体系一起,构成了战后资本主义国际新秩序,即通常所说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之后,资本主义列强对世界领土的再一次争夺。当这场大战已经严重影响到资本主义本身的稳定性时,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进行重新安排,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各大国都是带着各自的计划来到谈判桌前的,经过激烈的交锋和妥协让步,它们又不得不部分放弃自己的计划,接受两次会议对世界新秩序的整体安排。从凡尔赛和约到四国公约、九国公约,都是首先具有这种资本主义世界整体性安排的特点;而国际联盟和限制海军军备的规定,又是对世纪世界政治整体化趋势的一种最初的反映。
这种情况说明,战争和相对的联合,都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不同政策。而它们采取哪一种政策,取决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发展的特定形势。当涉及到不同利益国家或国家集团间的矛盾和冲突变得不可调解时,战争就不可避免了。而当战争危及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基础时,不同国家或国家集团间的相对联合就会取代战争。在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稳定国内的经济政治秩序,避免革命,也会加强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联合。在世界现代史上,这种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联合趋势,将越来越多地表现出来。但在一次大战后的国际环境下,这种资本主义的联合还仅仅开始,因而是不成熟和极不稳定的。
第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从根本上来讲并没有改变世界的基本格局,它仍然是资本主义列强剥削和压迫广大落后国家和地区的体系。因此,资本主义大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矛盾依然存在。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独立斗争更加成熟,在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建立之初,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运动已经开始冲击这种资本主义的新秩序。而处于资本主义包围下的苏联,却能打破外来干涉和颠覆,也说明了社会主义所具有的生命力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不稳定性。
第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最大问题是,它不但没有消除各大国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埋下了更大冲突的种子。特别是激起了德国人的复仇心理,30年代法西斯分子正是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取得统治和对外扩张。在战胜国中,对势力范围的再分配也造成了各大国间的深刻矛盾。这使得资本主义的新秩序从一开始就引起了种种的不满,20年代这个新秩序逐渐瓦解,到30年代又为新的国际危机所替代。正如福煦所预言的:“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2.一战后的世界主要矛盾
一战后的世界主要矛盾有下列四对矛盾:(1)帝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表现为协约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2)帝国主义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3)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4)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
关于凡—华体系的矛盾及结合点可图示如下:
【能力提高】
例 巴黎和会上,英国与法、美矛盾的根源是( )
a.法国与美国联合反击英国
b.在处置战败国问题上英国有自己的主张
c.英国在欧洲大陆推行的“均势”政策与法美外交政策矛盾
d.英国极力维护其在欧洲乃至世界的霸权地位
分析:a项和课本讲述不符,课本中涉及更多的是英法如何联手抗击美国的扩张。b项不仅英国如此,其它各国都怀有各自的野心,在和会上明争暗斗,所以不是根源。c项中英美应是共同反对法国称霸欧洲大陆的,故错误。d项点出了各国(包括英国)在巴黎和会上争斗的根源,即帝国主义自身的利益决定其外交政策的内容,故选d。考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点击思维】
例 美国提出成立“国际联盟”,但最终又没有参加,其主要原因是( )
a.它的外交重点在拉丁美洲
b.没有达到争霸世界的目的
c.它不愿负担重建欧洲的资金
d.它对巴黎和会的结果不满
分析:美国提出成立“国际联盟”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控制“国际联盟”进而控制世界,但在巴黎和会上遭到英法的联手阻击,目的未能达到,最终没有参加国联,由此可知选b。此题重在理清相关史实的因果关系,防止似是而非,张冠李戴。
【学科渗透】
例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版图,变化最大的是( )
a.德国的疆界
b.奥匈帝国地区
c.爱琴海沿岸
d.波罗的海三国独立
分析:此题不仅考查再认再现能力,更考查到史地学科的渗透。需要对欧洲的地理方位、一战后欧洲领土变化的插图相当的了解才能选出正确答案,变化最大的应在原奥匈帝国境内:波兰复国,奥匈分立,捷克斯洛伐克建立,南部巴尔干的一部分并入南斯拉夫,还有一部分割给意大利。故选b。
【高考巡礼】
例 1919年美、英、法、意、日在巴黎和会上都( )
a.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战败国
b.根据自身实力提出利益要求
c.分得了战败国的殖民地
d.赞同限制战胜国陆海军军备
分析:此题是xx年全国卷的第27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的能力,审清题干,分析各选项是解题能否成功的关键。a项更主要地体现了法国的目的和要求,c项是英国的主要目的,d项是华盛顿会议的内容,和此题无关,可排除,b项是上述操纵巴黎和会五国的共性,故选b。
【背景知识与课外阅读】
历史人物
巴黎和会的六位风云人物
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召开缔结和约的分赃会议。参加巴黎和会的国家有27个,与会的各国代表1000多人,其中全权代表70人,各类工作人员1万多人,中国是战胜国,也派出了外交总长陆徵祥、驻美公使顾维钧等5名“全权代表”参加。和会涌现了克里孟梭、劳合·乔治、威尔逊、奥兰多、牧野、顾维钧等六位风云人物,其中克里孟梭、劳合·乔治和威尔逊成了和会的主宰,被称为巴黎和会“三巨头”。
老虎克里孟梭(1841—1929)是法国顽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曾两度出任总理。他的政治手腕狠毒,发言咄咄逼人,富有煽动性,以残酷镇压工人运动和策划推翻过18个内阁而被称为“老虎”和“倒阁圣手”。巴黎和会召开时已有50年的从政历史,在和会上被推举为大会主席,为确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他竭力主张肢解德国,要求德国偿付巨额赔款。当其它国家提出异议时,他不是拍案反对,就是以退出会场相威胁,使会议多次陷入停顿和僵局。但是法国的实力有限,“老虎”也不得不向自己的盟国作出一些让步。
狐狸劳合·乔治(1863—1945)是英国自由党领袖,第一流的资产阶级政客,曾任首相。因其老谋深算、精明干练、语言犀利而荣膺“狐狸”之外号,列宁称他是“愚民部专家”。巴黎和会召开时已有30年从政经验,在和会上任副主席。这位机灵、矮小的威尔士人实
在令人难以捉摸,他为维护欧洲大陆的均势,让法德两国相互牵制,玩弄各种手段,使英国
的企图基本得逞。他还伙同法、美、日等国,策划对苏俄的武装干涉。
百灵鸟威尔逊(1856—1924)是一个固执己见的资产阶级理想主义者,民主党人,曾连任两届美国总统。小时候他被认为是一个迟钝的初学者,9岁时还不识字,且难于掌握基本算法。但17岁以后通过努力学习,成绩进步很快,1886年获哲学博士学位,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博士学位的总统。他本人也因博学多才,善于辞令而享有“百灵鸟”之称。1918年1月,大战即将结束前,他就提出“十四点”和平原则,俨然以世界领袖自居。他打破美国总统不离开本国的一贯做法,亲自跑到巴黎参加和会。在巴黎和会上,他极力想使美国登上第一大国的宝座,称霸世界。但美国在国际舞台上毕竟根基不深,它的海军不如英国,陆军不如法国,美妙的幻想一旦碰到“老虎”讲求实际的强硬主张和狐狸斤斤计较的商人政策,百灵鸟顿时章法大乱,变成了“一个十足的傻瓜”、“又聋又哑的唐吉·诃德”。
无足轻重的伙伴奥兰多(1860—1952),毕业于巴勒莫大学,曾执教于摩德纳大学和罗马大学,进入政界后历任教育大臣、司法大臣、意大利首相等职。在巴黎和会上担任副主席,他对意大利利益有关的问题谈起来是滔滔不绝,对其他问题则少开尊口。由于美、法反对意大利的要求,奥兰多一气之下退出会场,但时隔不久,他惟恐和会签订的和约将使意大利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又悄悄地返回和会,拣起中断了的谈判话题。
沉默的小伙伴牧野(1861—1949),日本内阁大臣。幼时留学美国,回国后任驻意大利公使、文相、外相等职。1919年,他和西园寺公望等以全权代表身份出席巴黎和会。在和会上,他对涉及远东的问题争吵不休,毫不相让,对欧洲事务则漠不关心,为的是不致引起欧洲列强的反感,因此他被称为“沉默的小伙伴”。
据理力争的顾维钧(1888—1985),中国职业外交家。早年赴美留学,曾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进入外交界任职,27岁出任驻美公使,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使节。他作为中国全权代表之一出席了巴黎和会,会议上,针对日本代表对中国山东的无理要求,他据理力争,从历史、地理、文化等各方面驳斥了日本代表的种种狡辩。最后他斩钉截铁地说:“即令日本有驱逐山东德国势力之功,中国亦断不能以天赋之权利为报酬,而播将来纷争之种子。”顾维钧一席话使日本代表狼狈不堪。他那坚决的态度,流利的口才,有力的论辩,博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许多代表纷纷与他握手祝贺。但最后,美、英、法三国首脑不顾中国代表的强烈抗议,仍然宣布让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
外交政策
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
“十四点原则”的主要内容是:(1)杜绝秘密外交,签订公开的和约;(2)确保平时和战时海上航行的绝对自由;(3)取消一切经济壁垒,建立贸易平等条件;(4)裁减军备;(5)公正地处理殖民地问题,在决定一切有关主权问题时,既要顾及到殖民地人民的利益,也应考虑殖民政府的正当要求;(6)外国军队撤出俄国,保证俄国可以独立地决定其政治发展和国家发展,欢迎俄国在自己选择的制度下,进入自由国家的社会;(7)德国军队撤出比利时,恢复比利时的主权;(8)德国军队撤出法国,法国得到在普法战争中失去的阿尔萨斯和洛林;(9)根据民族分布的情况,调整意大利疆界;(10)允许奥匈帝国境内的各民族实行自治;(11)恢复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的领土;(12)承认奥斯曼帝国内的土耳其部分有稳固的主权,但土耳其统治下的其他民族在自治的基础上有不受干扰的发展机会,同时规定达达尼尔海峡在国际保证下要永远开放为自由航道;(13)重建独立的、拥有出海口的波兰国家,并以国际条约保证波兰的政治经济独立和领土完整;(14)根据旨在国家不分大小、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特别盟约,设立国家联合机构。
思考:
①概括材料中一、二、三点的主要内容,其矛头指向哪一国家?目的是什么?
②威尔逊在领土和殖民地问题上提出了怎样的主张?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③“成立一个一般性的各国联合组织”是指什么?这个组织成立后美国参加没有?为什么?
④威尔逊“十四点原则”的实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不能实现?
参考答案
①主张公开缔结和约;航行自由;贸易自由;裁减军备。把矛头指出了世界霸主英国。目的是在重新瓜分世界中争得战利品;利用经济优势夺取海上霸权、贸易霸权等;集中体现了美国在战后进行扩张的要求。
②分赃战败国的殖民地,允许奥匈帝国、俄罗斯帝国和土耳其国统治下的一些民族小国实现独立。削弱苏俄和德国缔结和约的影响;也促进了欧洲新兴民族国家的建立。
③国际联盟。没有,美国试图通过控制国联来实现统治全世界的目的因英法的反对而未能达到,故没有参加国联。
④“十四点原则”是美国对长期以来欧洲列强主宰世界的格局,以及英国世界霸权地位的挑战,是美国夺取世界领导权的纲领。在争霸斗争中,由于美国的军事实力尚不能与英法抗衡,因而受挫。
问题聚焦
华盛顿会议英美日三国利益的争夺
材料一:英国于19xx年与日本结成英日同盟,并在19xx年和19xx年两度续订,由于持续了近20年的英日同盟给日本带来了巨大好处,它自然希望维持该同盟,使其继续作为日本对外扩张的国际支柱。美国力图拆散英日同盟,向英国施加压力。华盛顿会议开幕前,在美英日三国代表的秘密会议上,英国曾提出美英日三国缔结一个涉及亚太地区的、包括防御性军事条款的协定代替英日同盟的方案,美国坚决予以反对。
材料二:1921年12月,美英日法签订了《四国条约》。条约规定:缔约各国同意相互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如上述权利遭受任何国家侵略行为的威胁时,缔约各国彼此之间应全面地和坦白地进行协商,以应该采取的最有效措施达成协议:本条约生效后,英日同盟协定应予终止。
材料三:1922年2月签订的英美法意日《五国海军条约》规定:五国主力舰总吨位的限额分别为:美英各52.5万吨,日本31.5万吨,法、意各17.5万吨(即5∶5∶3∶1.75∶1.75的比率);另规定各国航空母舰总吨位限额为美、英各13.5万吨,日本8.1万吨,法、意各6万吨。条约还规定:美、英、日三国在太平洋岛屿及领地和要塞维持现状;美国不得在菲律宾、关岛、萨摩亚和阿留申群岛,英国不得在香港及太平洋东经110度以东的岛屿修建海军基地和新的要塞。
——上述材料均摘引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
《世界史·现代史篇》
回答:
①“持续了近20年的英日同盟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好处”的含义是什么?请列举有关史实予以印证。
②《四国条约》对美英日三国的影响如何?
③《五国海军条约》引起了美英日三国力量的哪些变化?
分析:①含义:英日同盟有利于日本在东亚的侵略扩张。史实:在英日同盟支持下,日本发动日俄战争,把我国东北的南部变成日本的势力范围;吞并朝鲜;出兵占领胶济线和青岛;强迫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
②美国不仅埋葬了英日同盟,消除了在远东争霸的一个障碍,而且成功地使条约只有外交协商的性质而非军事同盟。英国保住了在东亚的既得利益。日本丧失了支持它扩张的国际支柱,但也保住了它在亚太地区的既得利益。
③美国的海军力量同英国并驾齐驱,日本扩充海军计划受到限制。但日本也迫使美英在海军基地问题上作出了让步,保住了在太平洋的有利战略地位。
历史地理
奥地利、匈牙利、奥匈帝国
新编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和地图册中多次出现“奥地利”、“匈牙利”、“奥匈帝国”这一组历史概念,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奥地利原是多瑙河上游的一个公国,14xx年起称大公国,成为德意志诸邦中最大的一个公国。1438年,奥地利的阿布勒喜特五世当选为德意志国王,此后长期处于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之下。
匈牙利原是属于芬兰——乌格尔人的一个游牧部落群,共有七个部落,其中马札尔部落最强。9xx年,在马札尔酋长阿尔帕德率领下占据斯洛伐克。10世纪中期,逐渐过渡到定居的农业生活。约于公元10xx年,斯蒂芬一世经罗马教皇加冕称王,建立王国,此后不断向外扩张。1526年,大肆向外扩张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摩哈赤战役中大败匈牙利和捷克联军,匈牙利灭亡并被瓜分,其西部并入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奥地利。
1848年,欧洲爆发了一场空前规模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3月15日,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爆发革命,反对奥地利的殖民统治。起义大军顽强地抗击了奥地利军队的多次进攻,并于1849年4月14日正式宣布匈牙利独立。然而,在沙皇俄国的干涉下,8月13日,匈牙利革命被绞杀,匈牙利又重新沦为奥地利帝国的属邦。
1866年,为了统一德意志,普鲁士王朝发动了第二次王朝战争——普奥战争,结果奥地利战败,被排挤出德意志。奥地利统治者决定向匈牙利自由主义贵族妥协。1867年,奥匈二元帝国建立,分别设立独立的议会和政府,奥地利皇帝兼匈牙利国王。一战期间,奥匈帝国的统治阶级加强了对匈牙利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并驱使他们去当炮灰。匈牙利全国满目疮痍,民不聊生。1918年10月,匈牙利爆发了“秋玫瑰革命”,推翻了哈布斯堡王朝在匈牙利的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奥匈帝国土崩瓦解。
二战期间,在德国法西斯胁迫下,匈牙利加入轴心国联盟。1945年4月,苏联红军解放全境。1946年2月,匈牙利宣告成立人民共和国。1989年10月,改匈牙利人民共和国为匈牙利共和国。
二战前夕,1938年3月,法西斯德国借口保护日耳曼人,武装入侵并吞并奥地利。二战结束后,奥地利及其首都维也纳由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1955年,苏联主动与西方国家合作,签订了对奥和约,结束了四大国对奥地利的占领。
第二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 篇2
第一节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教案
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巴黎和会召开的背景;美、英、法等国参加和会的目的;对德《凡尔赛和约》;对奥、保、匈、土和约;凡尔赛体系;凡尔赛体系的影响和矛盾;国际联盟;华盛顿会议的背景;《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华盛顿体系;华盛顿体系的影响。
二、要求学生认识
1.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分割世界和反对苏俄的国际会议,《凡尔赛和约》是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宰割德国的掠夺性条约。华盛顿会议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在亚太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帝国主义战胜国在共同宰割战败国、瓜分殖民地和反对各国人民革命的过程中所达成的暂时妥协。随着各国实力的发展变化,战胜国之间、战败国和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能长久。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通过学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和实质,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一、本课重点: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华盛顿会议和《九国公约》。
二、本课难点;正确认识和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
教学设备
自制投影片、教学挂图等
教学要点
第一节“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巴黎和会
背景:一战改变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力量对比,为重新瓜分世界和共同反苏创造了条件
时间:1919年1月~6月
地点:法国巴黎凡尔赛
操纵国:美国、英国、法国等
内容:对德《凡尔赛和约》;对奥、保、匈、土和约
影响:欧洲和中东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矛盾:战败国和战胜国的矛盾;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工具:国际联盟
华盛顿会议
背景:美日在亚太地区的争夺与冲突;美、英、日三国海军军备竞赛
时间:1921年~1922年
参加国: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意大利、中国、比利时、荷兰、葡萄牙九国
内容:《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
影响:暂时调整帝国主义国家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冲突;美英海军力量并驾齐驱;抑制日本势力的膨胀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的新纪元。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垮了四大帝国,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战后初期,帝国主义战胜国为重新瓜分世界,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暂时调整了它们在欧洲和亚太地区的关系,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学习这一内容之前,我们必须先把握这一时期的主要阶段特征:
1.1919—1922年,帝国主义战胜国为重新瓜分世界,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它们在欧洲和亚太地区的关系,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进入相对稳定发展时期。苏联在经济恢复发展的基础上,1928年开始了社会主义五年计划建设,并取得了伟大成就。
3.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美国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经济,暂时缓和了危机带来的灾难。德国和日本则先后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
4.20世纪30年代,世界局部反法西斯战争开始。但是,在英、法、美绥靖政策的纵容下,法西斯势力日益猖撅,战争危机迫近。一、巴黎和会1.巴黎和会召开的背景第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冲破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使世界分裂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既对立又共处的社会体系。第二,1918年11月,德国为首的同盟国战败投降,成为战胜国宰割的对象。战败国和战胜国之间的矛盾由此产生并发展。第三,战胜的协约国之间,实力对比发生了新的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垮了四大帝国,严重削弱了英法等国力量;美国大发战争横财,经济实力急剧膨胀,妄图支配世界。2.巴黎和会的召开1919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对战败国媾和的会议,在法国巴黎附近的凡尔赛宫召开,27个战胜国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但是美、英、法三国政府的首脑操纵了和会,德国等战败国和苏俄被排斥在会议之外。(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8页大字部分内容,然后用投影仪打出一道xx年全国高考题)1919年美、英、法、意、日在巴黎和会上a.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战败国 b.根据自身实力提出利益要求c.分得了战败国的殖民地 d.赞同限制战胜国陆海军军备(学生解答后,教师说明)参加巴黎和会的各国代表目的不同,美国总统威尔逊带着“十四点原则”参加会议,企图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英国奉行“势力均衡”政策,既要削弱德国海军力量,剥夺它的海外殖民地,勒索战争赔款,维护其庞大的殖民帝国及海上优势,又要防止法国势力过分膨胀,因此英国不主张过分削弱德国。法国为重建欧洲霸权,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索取尽可能多的战争赔款,坚决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意大利希望落实参战时协约国的承诺,扩大领土。日本企图使它战时从德国手中夺取的太平洋岛屿和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合法化。尽管各国心怀鬼胎,但都根据自身的实力提出切身利益要求,所以b项是正确选择。3.《凡尔赛和约》和凡尔赛体系巴黎和会的中心问题是对德和约问题,经过长时期激烈的争吵,1919年6月28日,对德的《凡尔赛和约》正式签订。(指导学生阅读、讨论教材19页内容,然后归纳《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第一,关于领土问题。和约重新划定德国疆界,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萨尔煤矿区由国际联盟代管xx年,期满后由当地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1935年公民投票以压倒多数决定归属德国);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军队占领xx年,东岸50千米以内为不设防的非军事区;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不得和它合并;承认波兰独立,把原属波兰的领土基本归还波兰,德国保留东普鲁士,但泽被宣布为国际联盟管理下的“自由市”;西里西亚部分领土划归捷克斯洛伐克。总之,德国丧失了约1/8的领土。第二,关于德国海外殖民地问题。根据国联盟约规定的“委任统治”制度,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由英、法、日、比等国加以瓜分,其中,非洲和中东的部分地区归英、法等国所有;太平洋上的岛屿大多被日本占有。和会无视中国的主权和战胜国的地位,把德国原在中国山东攫取的一切特权让给日本。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和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引发了中国“五四”反帝爱国运动,中国代表最终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第三,关于军事问题。德国要接受严格的限制,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陆军不得超过十万人,海军只能保留一些轻型水面舰艇,不得拥有主力舰和潜水艇,不准拥有空军。第四,关于赔款问题。由于战胜国在这个问题上的激烈矛盾,所以和约只在原则上要求德国承担战争责任并对战胜国支付大量赔款,但赔偿总额及各战胜国应得的赔款数额的比例,由赔款委员会在1922年5月1日以前予以确定。在此之前,德国应偿付200亿金马克。此外,巴黎和会把处理“俄罗斯问题”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和会决定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保留德国在东线的军队,建立由波兰、爱沙尼亚等国组成的“防疫地带”,防止苏俄革命影响的扩展。和会还批准了武装干涉苏俄、匈牙利苏维埃政权的计划,划分了各国在苏俄的行动范围。巴黎和会实际成为帝国主义武装干涉苏俄的司令部。对德和约签订后,1919年9月10日,协约国在巴黎圣日耳曼宫同奥地利签订了《圣日耳曼和约》;11月27日,在巴黎近郊同保加利亚签订了《纳依和约》;1920年6月4日,在凡尔赛的特里亚农宫同匈牙利签订了《特里亚农和约》:8月10日,在巴黎附近的色佛尔同土耳其签订了《色佛尔和约》。《凡尔赛和约》和这些条约构成了战胜国列强在战后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国际关系的新体系,即凡尔赛体系。4.凡尔赛体系的影响和矛盾(对照挂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和中东领土的变化》,用投影仪打出一道1999年全国高考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从原奥匈帝国获得领土的新成立的国家是a.波兰 b.罗马尼亚 c.捷克斯洛伐克 d.保加利亚(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在凡尔赛体系下,欧洲和中东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多数欧洲国家的领土基本上在民族自决的基础上重新划定。在欧洲,德国失去了一切非日耳曼人的地区。奥匈帝国解体,匈牙利分立;在奥匈帝国原来的属地上建立新的国家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南部的一些领土被割让给意大利;巴尔干的一部分领土并入塞尔维亚,成为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1929年改为南斯拉夫王国;另一部分领土归还波兰。由此可见,c项是正确选项。在中东,奥斯曼帝国解体,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属地,在欧洲部分只保留伊斯坦布尔及其附近的地区。思考:为什么列宁说:“靠《凡尔赛和约》维系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学生回答后,教师分析)第一,凡尔赛体系是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上,必然导致战败国和战胜国矛盾的加剧。遭受宰割而拥有极大经济潜力的德国不会忍受《凡尔赛和约》的压抑,随着力量的恢复和增长,必然会激起德国民众对《凡尔赛和约》的愤怒和复仇情绪。第二,帝国主义侵略特征和战胜国内部分赃不均,使得战胜国列强之间矛盾重重。凡尔赛体系是帝国主义战胜国妥协分赃的产物,它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争夺世界的矛盾,必然引起国际政治力量的重新组合。第三,由于凡尔赛体系的帝国主义性质,它遭到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对。中国“五四”爱国运动、土耳其凯末尔革命等,有力冲击了凡尔赛体系的基础。5.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国际联盟根据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巴黎和会上列强经过激烈争吵,1919年4月28日,通过了国际联盟盟约,并被列入《凡尔赛和约》的第一部分。1920年1月,《凡尔赛和约》生效,国际联盟正式成立。主要机构有:会员国全体代表大会、行政院和秘书处等,还设有国际法庭和国际劳工局等常设机构。国际联盟的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并且声称要裁减军备,制裁侵略。但其具体规定对各国并没有什么约束力。由于攫取世界霸权的计划落空,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这样,国际联盟从建立后就为英法所操纵。二、华盛顿会议l.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第一,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在欧洲和中东的关系,而在亚太地区,美日两国发生了严重的利益冲突。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海军力量已被消灭,美国经济实力膨胀,从战前的债务国变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1921年,美国的黄金储备为世界黄金储备的40%,并大力扩充了海军力量。大战期间,日本利用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的时机,乘机在中国和太平洋地区扩大侵略势力,战后,通过巴黎和会,日本把既得利益加以确定。日本的扩张同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发生了严重的冲突,也威胁到英国在东亚的利益。第二,美、英、日三国的海军军备竞赛。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英、日三国为夺取太平洋地区的霸权,展开了疯狂的造舰竞赛。1919年,美国国会批准了扩充海军的计划,到1924年,美国主力舰的数量计划达到38艘,超过英国当时的32艘。1920年,日本不顾经费缺乏的困难,也实施扩大海军的计划,要把它的海军力量保持在美国海军的70%左右,美、英、日三国的矛盾日益尖锐。由于大战刚刚结束,各国反战情绪高涨,加之英日同盟的存在,美国急于召开一次新的国际会议,试图通过外交途径来限制竞争对手,拆散英日同盟,在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夺取新的权益。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发起召开华盛顿会议。2.华盛顿会议的召开1921年11月—1922年2月,华盛顿会议开幕。参加会议的除美国、英国、日本外,还有中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葡萄牙等共九个国家。会议被美、英、日三国所操纵。3.华盛顿会议的主要内容(指导学生阅读教材21~22页内容,然后用投影仪打出思考题。)下列条约中涉及到中国的有①《凡尔赛和约》 ②《四国条约》③《五国海军条约》④《九国公约》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第一,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巴黎和会的有关内容,知道《凡尔赛和约》中,把德国原在中国山东攫取的一切权益让给日本。第二,华盛顿会议上经过激烈的较量,美、英、法、日四国签订了《四国条约》。条约规定:缔约各国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一旦这种权利遭受任何国家侵略行为的威胁时,缔约国应进行协商,以便就应采取的最有效措施达成协议。条约还规定:在本条约批准生效后,英日同盟终止。《四国条约》是美国外交的一大胜利,它以体面的方式埋葬了英日同盟,为美国垄断资本家在东亚及太平洋地区的扩张扫除了一大障碍。第三,在华盛顿会议上,美、英、日、法、意签订了《五国海军条约》,即《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分别规定了它们各自的主力舰和航空母舰的总吨位。《五国海军条约》是美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的又一胜利,头号海军强国英国的海上优势丧失,日本扩充海军的计划受到限制。第四,《九国公约》。中国问题是华盛顿议的中心议题,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亚及太平洋地区的争夺,中心就是争夺在中国的霸权。由于中国代表的坚持斗争,在有关国家的干预下,中国在会外同日本就山东问题签订了条约,中国收回山东,但胶济铁路由中国赎回。《凡尔赛和约》中有关中国山东问题的不公正条款,这时才得到纠正。1922年2月6日,与会九国签订了《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即《九国公约》。公约在形式上宣称“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但实际上中国关于取消治外法权、撤退外国军警、恢复关税自主权、取消势力范围等要求,一概未列入公约。公约再次确认了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实际上“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由此可见c项是正确选择。4.华盛顿会议的影响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补充和继续,会议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构成了“华盛顿体系”。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它的海军力量同英国的海军力量并驾齐驱,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又达到抑制日本势力膨胀的目的。从而形成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但是,由于这一体系是建立在掠夺和奴役战败国及被压迫民族的基础上,它并没有解决列强在欧洲和亚太地区的矛盾。随着各国实力对比的变化和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必然导致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的新战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因而不可能长久存在下去。本课小结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有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的内容。1919年~1922年,英、法、美等帝国主义战胜国先后在巴黎和华盛顿召开会议,通过了一系列条约,形成了战后帝国主义的“和平”体系,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个体系巩固了帝国主义大国的既得利益,维持了资本主义世界的暂时和平。由于这一体系既是战胜国强加给战败国和被压迫民族的,又是战胜国之间妥协的产物,因此这一国际关系体系就不可能持久。20世纪30年代,由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治危机的加剧和资本主义国家间发展的不平衡性规律,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后,它们在欧洲、亚洲和非洲的一系列侵略扩张,逐渐破坏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瓦解。我们将在以后的课程中学习这些内容。课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性质的是①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 ②莱茵河西岸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军队占领③以“委任统治”形式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 ④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④2.在下列国际事务中,英美态度不一致的是a.国际联盟领导权问题 b.日本归还中国山东问题c.限制德国海军军备问题 d.德国赔款问题二、问答题概括指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并举例说明。试分析这一体系为什么不能长久维持世界和平?
第二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 篇3
第二节 20世纪20年代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教案
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20年代英国的经济状况;英国自治领的分离运动;威斯敏斯特法的颁行;20年代法国的经济状况及外交政策;意大利法西斯统治的建立;20年代美国的经济状况;金元外交;战后日本的经济及其内外政策;鲁尔危机;道威斯计划;杨格计划;洛迦诺公约。
二、要求学生认识 1.通过对英国殖民统治政策变化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被压迫民族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所具有的进步性,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通过对战后德国赔款问题的分析和战后德国经济和政治地位恢复问题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帝国主义会采取各种手段以达到其争夺霸权的目的。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1.通过引导学生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观点,对20世纪20年代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状况和其外交政策进行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20世纪20年代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状况的学习,提高学生运用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的观点,把握同一时期不同国家历史发展特点的能力。 3.通过学习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围绕德国赔款问题和解决欧洲安全保障问题而进行斗争的历史,提高学生透过历史现象揭示事物本质的能力。
重点、难点
一、本课重点:英、法、美、日等国的经济和外交政策;德国赔款问题的解决;洛迦诺公约。
二、本课难点:英国的自治领分离运动;围绕德国赔款问题和解决欧洲安全保障问题,美、英、法、德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 教学设备 多媒体课件(7个思考提纲,2幅照片,2幅地图)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经过数年的明争暗斗,调整了它们在欧洲和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关系,最终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出示复习提纲:①什么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②在巴黎和会上经过激烈争吵也未能解决的问题有哪些?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有何作用?)。(学生回答)所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指战后初期帝国主义战胜国为重新瓜分世界,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先后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调整它们在欧洲和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关系所形成的体系。在巴黎和会上未能解决的问题主要有德国赔款问题和战后欧洲安全保障问题。这一体系的形成构成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故而从1923年起,资本主义世界进入了相对稳定时期,直至1929年大危机爆发。 请同学们思考:(出示思考提纲ⅰ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时期有何特点?)思考时,要注意:第一,资本主义世界的概念。它应该包括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世界的国际关系两部分内容。第二,“稳定”是通过经济、政治等方面体现的。第三,“相对”表明,在“稳定”的背后隐藏着危机。请大家思考回答。(学生回答后,强调指出)它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各国经济复苏,接近或超过战前水平。(2)资产阶级统治得到巩固。(3)在国际关系方面,经济竞争和谈判对话取代武力对抗。(4)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并未消失,存在着新的危险因素。再请大家思考,都有哪些危险因素呢?(学生回答后,总结)主要存在着经济危机的威胁、一些国家为了稳定统治采取极端手段,导致世界性战争爆发的威胁、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的国际关系新格局被打破的危险等等。下面就让我们展开这一历史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发展状况的画卷,学习本课内容,看看上述的危机因素是如何发展,如何影响世界的发展趋势的。 讲授新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各国都带来巨大的灾难。不但战败的同盟国集团各国遭到了巨大打击,而且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各国也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英法在战后的经济衰退就说明了这一点。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20年代的英、法是如何面对战后的经济困难,又是如何调整其对外政策的。
一、20年代的英国、法国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一目,思考下列问题:(出示思考提纲ⅱ①英国和法国在战后经济状况方面有何共同特点,造成这一特点的根源何在?②战后英帝国的殖民体系开始出现瓦解的趋势,其原因和表现各是什么?③20年代法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速度较快,其原因是什么?④20年代法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英法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的主要成员国,他们“赢得了战争,输掉了优势”,战后经济地位衰退,损失严重,由债权国变成了债务国,世界金融地位也发生动摇。无疑,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造成英法两国经济衰退的根源。由于英国经济实力的下降,对殖民地的统治力量削弱,难以维持庞大的世界殖民体系,殖民地和附属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兴起,爱尔兰和自治领的分离运动也大大加强,英帝国的殖民体系出现了瓦解的趋势。请大家阅读《英联邦的一些成员》图(出示25页的地图,并出示问题1),指出英联邦的自治领有哪些地区?1921年和1931年分别发生了什么事件?(学生回答,然后说明)英联邦的殖民地按照与宗主国之间关系的不同,分成了自治领、附属国、直辖地三种类型。战后,直辖地和附属国兴起了民族解放运动,自治领的分离运动也如火如荼。1921年爱尔兰南部26郡脱离英帝国统治,成立“爱尔兰自由邦”,就是这一阶段自治领分离运动的突出事件。(出示25页地图局部,说明英国本土和爱尔兰的位置关系)至此,英国在对待自治领的政策方面作了重要调整。请大家回答威斯敏斯特法的内容是什么?(学生看书24、25页回答)这表明英国失去了对自治领的实质性政治控制,各自治领都可以以独立国家的面貌出现在世界舞台上,英帝国殖民体系的瓦解趋势加强了。 战后,法国经济也呈现出凋敝景象。但20年代法国经济恢复很快,有了快速发展。原因是什么呢?(学生看书25页回答,然后总结)其快速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个:(1)得益于对世界的重新瓜分。在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的过程中,法国收回了阿尔萨斯和洛林,取得萨尔煤矿的开采权,得到德国的部分赔款,扩大殖民版图,为法国经济复苏提供了有利条件。(2)法国政府实行了有效的经济政策的调整。具体内容有:实行财政改革,增加赋税收入,减少开支,稳定法郎等。在外交政策方面,主要表现为两点:(1)严格执行《凡尔赛和约》,削弱德国。(2)构建在欧洲大陆的安全保障体系,以共同防御德国。请大家注意26页地图的左下角部分,看看法国是如何寻求安全保障的?(出示26页地图,使之随着问题的要求着色,并出示问题2:①法国先后和哪些国家结成了同盟?②法国在哪里修筑了著名的马奇诺防线?)(学生回答)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英法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意大利这样一个相对贫弱的帝国主义国家更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请阅读第二日:
二、意大利法西斯的上台 思考:(出示思考提纲ⅲ①战后意大利面临着怎样的危机?②意大利资产阶级是如何解决战后严重危机的?)(学生看书回答)面对战后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为了稳定统治秩序,意大利资产阶级选择了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不同的道路——法西斯的极权统治。(出示墨索里尼的照片)他,墨索里尼便是在当时的背景下出现的法西斯专制统治代表。请同学们归纳总结回答下列问题。(出示思考提纲ⅳ①什么是法西斯统治?②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统治的经过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后,强调指出)法西斯统治即指对内独裁、对外扩张的专制统治形式。从1919年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组织开始,到了1929年法西斯统治在意大利全面确立。要特别注意建立的“经过”不仅包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也应该包括墨索里尼上台后采取措施,强化法西斯统治的内容。这些措施充分体现了法西斯对内独裁的本质。再想想看:意大利法西斯统治的建立对世界和平产生怎样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还使得一些国家帝国主义从中受益,这些国家在战后出现了经济的繁荣局面,其代表是美国和日本。
三、20年代的美国、日本 请同学们阅读第三目,思考下列问题:
(出示思考提纲ⅴ①美国战后出现经济繁荣局面的原因是什么?繁荣时期潜伏着哪些危机?②什么是金元外交?20年代美国推行金元外交的原因、目的是什么?其重点是什么?③战后日本经济遭受了怎样的打击?对此,日本政府采取了什么对策?)
(学生回答,然后总结)战后美国的经济繁荣主要表现在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上,繁荣的原因包括四方面:(1)在大战中积累了巨额资本,战后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2)通过技术革新、提高生产管理水平等手段,迅速提高了生产效率。(3)普遍推广分期付款的销售方式,刺激国内销售市场的表面活跃。(4)扩大对外商品输出。但是,农业长期不景气,旧工业部门开工不足,贫富差距扩大,大批农民、工人失业等方面的因素,使美国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日趋严重,在繁荣的背后,经济危机的威胁十分巨大。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美国在外交政策上推行金元外交,以达到其支配世界事务的目的。金元外交的重点首先是拉丁美洲,其次是东亚,再次为欧洲。其中,美日在亚洲的争夺构成了一战后世界的主要矛盾之一。 与美国一样,日本也大发战争横财,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受益国。但是,战后日本经济遭受了巨大打击:发生经济危机,1923年又发生关东大地震。对此,日本政府对内实行恐怖政策,对外加紧武装扩张。1927年召开的“东方会议”以及“田中奏折”就充分体现了它的外交政策。请大家阅读课文28页上的内容后回答(出示问题3:“田中奏折”的内容是什么?)(学生看书回答),据此,日本加速了侵华的步伐。 在《凡尔赛和约》上悬而未决的问题是德国赔款问题和欧洲安全保障问题,战后,在欧洲的国际关系中它成为斗争的焦点。
请大家阅读课文第三、四目内容。
四、德国赔款问题 回答(出示思考提纲ⅵ:德国赔款问题是怎么形成的?在这个问题上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矛盾?)请注意;德国赔款问题是出现在《凡尔赛条约》签订之后的,考虑一下,《凡尔赛条约》对此是如何规定的?以后它又是如何发展的?(学生回答)条约规定德国应在1921年5月1日前交付200亿金马克,协约国成立赔款委员会解决赔款总额及分配比例问题。1921年,法国操纵下的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赔款总额为1320亿金马克,限42年还清。德国则在支付了10亿金马克后以财政危机为由,要求延期支付。在巴黎和会后,法国最先在赔款问题上处于领导地位,它积极推行削弱德国的政策。美英出自自身商品输出的需要,希望复兴德国经济,提出了减少赔款总额和延期偿付的新方案,遭到法国的坚决反对。因此,英法矛盾、德法矛盾激化。 请大家思考下列问题,想一想德国赔款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出示思考提纲ⅶ:①什么是“鲁尔危机”?“鲁尔危机”是如何解决的?②“道威斯计划”的内容是什么?有何作用?③“杨格计划”的内容是什么?)(出示“法军占领鲁尔”的照片,由学生看书回答问题①,然后指出)所谓“鲁尔危机”是指法国和比利时在1921年1月出动军队占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而德国采取“消极抵抗”政策,企业一律停工,国家补偿企业主的损失,救济失业工人。法国必须支付高额的占领费才能维持对鲁尔的占领。所以,“鲁尔危机”是德法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是德法双方的危机。它的发生不仅使德国经济受到严重打击,也使法国自身因受其累难于解脱,同时也引起美英两国的不安。在这一复杂的背景之下,1924年“道威斯计划”出台了。请大家阅读课文,回答问题②(由学生看书29页回答②,然后出示课文29页的漫画,提问)这个漫画说明了什么问题?请大家各抒己见。(学生讨论发言,然后总结指出)所谓“道威斯计划”是指由美国银行家道威斯为首的专家委员会提出的新的赔款计划。这一计划最突出的特点是:(1)没有规定德国赔款的总额;(2)规定了赔款的来源;(3)提出由英美向德国提供贷款,帮助德国恢复经济,以支付赔款。对此,斯大林曾经指出,“这个由美国制定的道威斯计划的内容,就是要欧洲各国利用德国所应偿付欧洲各国的赔款,去偿还积欠美国的贷款”。这一计划一方面大大减轻了德国的赔款负担,有利于德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也为美国资本大量涌入德国扫清了道路,是美国插手欧洲事务的重要步骤。同时也表明,美国成了欧洲国际关系中的大赢家,而法国却进一步失去了称霸欧洲的优势。1929年,由美国操纵的专家委员会又在道威斯计划的基础上,修改出台了“杨格计划”,它的内容是什么?(学生回答,然后指出)“杨格计划”规定德国赔款总额为1139亿金马克,59年内付清,大大减轻了德国赔款的负担。1932年,德国以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为契机,宣布无力支付赔款,赔款问题不了了之。在英美的扶植下,1929年,德国重新成为欧洲经济大国。
五、洛迦诺公约 大战后的欧洲安全保障问题,是又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1925年的洛迦诺会议就是针对这个问题召开的。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最后一目,回答:(出示思考提纲ⅷ:①参加会议的国家有哪些?②洛迦诺公约的内容是什么?其实质怎样?有何作用?)(学生回答,强调指出)洛迦诺公约实质上是纵容德国向东发展,推动它侵略苏联的帝国主义条约。它的签订具有两个重要作用:(1)改善了协约国尤其是法国同德国的关系,为20年代中后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使欧洲国际关系进入相对稳定时期。(2)提高了德国的国际政治地位。德国恢复了欧洲政治大国的地位,不久参加了国际联盟,并取得国联行政院常任理事的席位。 本课小结 在本课中,我们主要选取了20世纪2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三种不同类型的国家,了解这些国家在20年代的经济状况和外交政策。我们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的正确性。20世纪2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根据自己国家的经济现状调整了外交政策。但是,帝国主义侵略他国,称霸世界的本质并未发生什么变化,世界和平所面临的威胁也从未消失过。此外,我们还学习了20年代欧洲国际关系的特点和其中最复杂最微妙的“赔款”、“安全”问题的“解决”过程。通过学习,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帝国主义的侵略性及其处理国际事务的原则。深刻了解这一点,能够帮助我们在面对当今更加复杂的国际关系时,保持清醒的头脑,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更大的贡献。
布置作业
1.比较英国和美国在20世纪20年代采取的外交政策的不同,说明其不同的原因。 2.20世纪20年代欧洲国际关系的特点是什么?用史实加以说明。
第二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 篇4
第二节 20世纪20年代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学案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20年代英国的经济状况,自治领的分离运动,威斯敏斯特法的颁行;20年代法国的经济状况及外交政策;意大利经济危机及法西斯上台;20年代美国的经济状况,金元外交;战后日本的经济状况及其内外政策;鲁尔危机;道威斯计划;杨格计划;洛迦诺公约。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20世纪20年代各资本主义国家历史状况的学习,运用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的观点,把握同一时期不同国家历史发展特点的能力。
2.通过对20世纪20年代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状况及内外政策的分析,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的观点,提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围绕德国赔款问题和欧洲安全保障问题而展开的一系列斗争的历史的学习,培养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知识点拨】
(一)知识引导
1.一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状况
20年代英法美日等国的经济状况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受大战影响经济走向衰退的英法;二是受经济危机和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影响走上法西斯专政道路的意大利;三是战争的受益国美国和日本。
(1)英国由盛转衰
经济下降:由债权国变为债务国,伦敦不再是世界唯一的金融中心。
殖民体系:①遭受打击,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和自治领分离运动。
②调整政策:a.1921年承认爱尔兰南部独立。
b.1922年承认埃及有条件独立。
c.1931年颁布威斯敏斯特法。
(2)法国:
经济:①由债权国而成为债务国② 战争的胜利者和获益者,有很大恢复 ③进行成功的财政改革
外交:重点防御德国,寻求安全保障。如主张严格执行凡约、削弱德国,与比、波、捷等国结盟防德,但英拒绝加盟。
(3)意大利:
经济:出现危机导致阶级矛盾尖锐(但不属于世界性危机)。大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极权政治。
政治上:法西斯上台,1922年,墨索里尼进军罗马,建立法西斯专政。
(4)美国:
经济繁荣:原因:①一战中大发战争横财 ②相对稳定的局面提供了良好的国家政治环境 ③开展生活合理化运动和开拓市场 ④战后各国经济的恢复发展为美资本输出创造条件。
表现:掌握世界经济霸权,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工业生产仍居世界首位(繁荣)
外交政策:①金元外交 a.内容:重点是拉美,其次是亚洲,再次欧洲 b.实质:凭借经济实力,妄图支配世界事务
②美日争霸:争夺东亚特别是中国的尖锐矛盾。
(5)日本
经济:①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 ②经济危机激化阶级矛盾
政治:镇压工人运动,残杀旅日朝鲜人和中国人。
外交:①加紧侵华,制造“济南惨案”和“皇姑屯事件”;炮制《对华政策纲领》,明确提出占领东北和内蒙古。
2.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关系
(1)赔款问题
背景:①协约国打败同盟国 ②巴黎和会对德赔款总额未达成协议
经过:①巴黎和会:德先付20亿金马克
②1926年赔偿委员会会议,确立总数为1320亿金马克,42年年限。
③1922年鲁尔危机:法得不偿失,失去赔款主动权。
④道威斯计划:规定德近期赔款数额及赔款来源。(内容略)
影响:a.德:使其经济复兴,为进一步摆脱凡尔赛和约束缚打下基础。b.法:进一步丢失称霸欧洲的优势。c.美英:美“金元外交”和英“势力均衡”政策成功。
⑤杨格计划:1932年德停止赔款,赔款问题不了了之。
(2)欧洲安全问题——洛迦诺会议
背景:①凡尔赛体系不能解决欧洲安全问题 ②“洛迦诺”会议的召开
内容:①德法、德比边界保证条约 ②德与比、法、波、捷仲裁条约
③法与波、捷防德保证条约。
影响:①对世界:凡尔赛体系的又一次调整,使欧洲国际关系进入相对稳定的时期,为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条件。
②对德国:进一步提高了德国的政治地位
③对法国:法在欧洲的地位再次遭到削弱。
(3)20世纪20年代国际关系的图示如下:
【重点难点】
1.一战对协约国集团的国家在经济方面造成的不同后果
(1)不同结果:
第一种情况:经济濒于崩溃。以俄国和意大利为典型。①俄国爆发了二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坚决地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②意大利战后初期的经济危机,引起了工人夺取工厂、农民夺取土地的革命运动。垄断资产阶级支持墨索里尼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对外侵略扩张。
第二种情况:经济衰退。以英国和法国为典型。①战后的经济困难,使英国的政党政治发生变化,自由党势力衰微;工党势力大增,并与保守党轮流执政。对殖民地的统治削弱,被迫承认其自治领在内政外交方面拥有独立地位。②法国被迫进行财政改革,对外主张严厉处分德国,在德国赔款问题上态度强硬。
第三种情况:经济实力增加。以美国和日本为典型。①美国利用向交战双方出售军火,大发横财,逐渐掌握了经济霸权。利用经济实力,推行“金元外交”。②日本是一战的受益者,由战前的债务国变为战后的债权国。因而大肆扩张,一战中几乎独霸中国,侵占了德属太平洋群岛,并通过巴黎和会把侵略权益合法化,积极与美国争夺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2.一战后初期资本主义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成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东、西方反帝斗争相继被镇压,资本主义体系得以巩固。二十年代的西方围绕赔款和安全问题进行了国际关系调整,资本主义世界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3.英国的自治领分离运动
(1)英国的殖民地依照其与英国本土之间的法律关系可分为三类,即直辖殖民地、保护国、自治领。自治领有本国的议会和责任政府,有较大的自主权。一战后,这三种殖民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民族解放运动,当时对英帝国殖民体系影响最大的是自治领的分离运动。
(2)出现原因:①一战使英国由债权国变为债务国,经济实力下降,殖民统治力量大大削弱。②大战后,英国殖民地现代化进程加快,日益发展的民族经济与其所形成的共同的民族心理,使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愈加尖锐,因此战后三种殖民地爆发了民族解放运动,沉重打击了英殖民统治。③20世纪20年代,自治领分离运动大大加强。这一切促使英对自治领政策作出调整。
(3)结果:1931年,英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明确宣布各自治领在内政外交上拥有完全独立地位,但又要求自治领效忠英国国王。这是英国被迫顺应殖民体系瓦解这一客观历史趋势的法律文件。
4.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政策
一战前后法在对德问题上不同的结盟政策
问题:近现代史上,法国对付德国的传统办法是在欧洲范围内结盟。一战前后法国对外结盟的特点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两次结盟的相同目的是什么?实际效果有什么不同?原因何在?从中你会得出哪些认识。
不同:①一战前与欧洲大国英国、俄国结成同盟,建立三国协约军事集团,一战后与欧洲大陆中小国家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比利时结成同盟。②一战前,德国崛起,改变了欧洲政治格局,威胁或损害了英俄两国利益,它们与法国都有共同对付德国的愿望;一战后,俄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与法国社会制度根本对立,而英国则推行“势力均衡”政策,反对过分削弱德国,并拒绝与法国结盟,这样法国只有同德国周围的中小国家结盟,以限制和包围德国。
目的、效果及原因:①两次结盟的相同目的都是为了限制或打击德国,争夺和维护其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地位。②第一次结盟获得成功,一战中打击了德国,实现了复仇的目的。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对德国实行严厉制裁;第二次结盟的目的没有实现,在二战期间遭到亡国的命运。③第一次结盟成功主要是由于结盟对象是欧洲强国,三国的力量超过德国,结盟使德国处于两线作战的境地;第二次结盟的对象为弱小国家,加上法国为了自身利益,实行绥靖政策,纵容了法西斯德国侵略的发展,也难以团结抵抗德国。
认识:①帝国主义国家对外结盟,一切以维护自身利益为中心,这是由资产阶级的本质所决定的。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结盟是暂时的,矛盾和斗争是长久的。③帝国主义国家推行强权外交,害人害己。
5.一战前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
一战前后资本主义各国的兴衰和市场变化之间的关系:
英国:战前,它拥有世界上最广阔的国外市场,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战后,由于各
国购买力锐减,美、日商品竞争的影响,国外市场萎缩,导致英国经济衰退,丧失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法国:战前是借贷资本市场广阔的国家。战后,法国资本投放的主要地区俄、奥匈、土耳其瓦解,法国由此丧失了大量的海外投资,同时,借贷资本市场面临美国的“金元外交”而大大缩小,法国一度陷入严重的财政恐慌,虽然经过财政改革,形势好转,但很难恢复到战前的地位。
德国:战后丧失了全部海外殖民地——海外市场,又由于战后国内购买力锐减,财政陷入破产,经济混乱,反而成了外国资本尤其是美国资本投资的场所。
美国:一战初期利用中立地位,大力扩展其在世界市场上的商务活动,供应交战各国的粮食、武器,取代欧洲列强占领落后国家的市场。市场的迅速扩大,使它聚积了大量财富,富甲天下,取代英国成为世界主要金融中心。战后,凭借经济实力,推行金元外交;在国内通过生产合理化运动和积极的信贷政策扩大市场。因此出现了“柯立芝繁荣”。
日本:一战期间,垄断了东亚市场,并向东南亚和印度等拓展商务市场。由于海外市场急剧扩大,使经济迅速发展,实力猛增,与欧美列强相差无几。
在世界市场的争夺过程中,德国丧失了海外市场,英法海外市场缩小,因而经济衰退。美日国外市场迅速扩大,导致经济繁荣,国力显著增强。事实说明,市场对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政治地位提高有着巨大的影响和作用。
6.美英世界霸权地位的变化
概括指出并结合史实简要说明英美先后确立世界霸权地位的共同点,扼要说明美取代英的主要原因。
概况
说明
国内安全的政治局面
英: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美:独立战争、内战、两党政治
有利的国际环境
英:处于大西洋航路的有利位置,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比较早
美:两次大战本土远离战场,大发战争财
先进的科技与强大的经济实力
英: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处于“世界工场”的地位
美:第二、第三次科技革命,一战后掌握了世界的经济霸权
强大的军事力量
英:拥有强大的海军
美:取得与英相等的制海权,二战中军事力量膨胀
对外扩张与争夺霸权
英:到18世纪中期先后打败荷、法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
美:运用大棒、金元外交在西半球确立霸权,一战后推行“金元外交”,二战后通过“冷战”“热战”确立世界霸权
主要原因:
(1)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必然规律,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这种不平衡性大力加强。
(2)英国在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后对更新技术和设备采取了消极态度,经济发展缓慢;而美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积极开发和利用新技术,加上市场、资源、劳动力、资本等有利条件,经济飞速发展。
(3)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损失惨重,力量削弱;而美国则靠发战争财使经济军事实力大为加强。
7.战后欧洲国家关系的焦点问题
(1)鲁尔危机。
1923年至月11日,法国联合比利时,以德国不履行赔款义务为借口,出动10万军队占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酿成“鲁尔危机”。对此,德国实行“消极抵抗”的政策。英美两国害怕德国经济陷于崩溃导致社会危机甚至引起革命,要求尽快结束鲁尔危机。此时,德、法双方也都难以坚持原来的政策。鲁尔冒险的失败导致法国在德国赔款问题上丧失优势,开始受英美的摆布。
(2)德国的赔款问题
德国的赔款是凡尔赛条约中悬而未决的最复杂的国际问题之一,成为20年代国际关系中的斗争焦点,反映出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及战胜国与战败国德国之间的尖锐矛盾,各帝国主义国家都力求使这一问题的解决对自己有利。法国要求获得最大限度的赔款,以削弱德国,增强本国的经济力量;英美则希望复兴德国经济促进欧洲经济发展,以利于海外贸易增长,并以德国牵制法国,削弱法国的霸权地位。
与德国赔款问题密切相关的道威斯计划
1924年8月,伦敦会议通过的“道威斯计划”,使帝国主义各国在赔款问题上达成了暂时的妥协。从这个计划的内容可以看出:第一,着眼于赔款的近期有效支付,在最重要的赔款总额、付款年限上没有明确规定,实际上这是一个为期五年的临时性计划,德国赔款负担大大减轻。第二,把索要赔款与提供贷款、扶持经济发展联系起来,为英美资本大量涌入德国扫清了道路。道威斯计划的通过与实施是协约国对德赔款政策的转折点,从削弱德国的政策转变为复兴德国的政策。
(三)典型问题分析
仔细阅读和观看下幅漫画,从背景、过程和影响三个方面论述一战后德英法和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
分析:
背景:一战期间,美国发了横财,成为英法的债权国,战后推行金元外交。德国战败,英法要德国支付巨额赔款。德国无力偿付,抵制赔款,酿成普尔危机。
过程:道威斯计划提出后,德国利用美国贷款向英法赔款,英法利用德国赔款偿还美国战债。
影响:使德国成为美国资本输出国,加速了英法经济的发展,将削弱德国的政策变成
复兴德国的政策。
欧洲安全问题
欧洲的安全保障问题。是凡尔赛体系未能完全解决的问题。德国及其周边国家都很关注。从法国来说,虽与一些小国结盟防德,但力量有限;鲁尔冒险的失败和道威斯计划的实施。加强了法国的孤立和不安全感。鲁尔危机的爆发,也使德国要求用条约保证国家的安全。英国担心德国战败国的地位,不仅会有利于法国称霸欧洲大陆,还会使德国与苏联接近,因此努力成为法德之间的仲裁者,使自己在欧洲处于支配地位。基于这些原因,1925年召开了洛迦诺会议签订了洛迦诺公约。
洛迦诺公约,是协约国通过和平外交手段,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做的一次较大调整,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①暂时缓解了欧洲安全问题,改善了法德关系,使欧洲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为20年代中后期资本主义经济相对稳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②德国的国际政治地位提高了。德国作为平等国家签订了洛迦诺公约,这成为摆脱战败国地位,恢复政治大国地位的重要一步③英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在政治上扶植德国的目的,事实上成为法德关系的仲裁者,并进一步巩固了在欧洲的领导权。④洛迦诺公约没有保证德波、德捷边境的安全,为德国向东扩张埋下了隐患。
【能力提高】
例 20世纪30年代初,英国调整对自治领政策的主要原因有
a.战后经济衰退,已失去全面控制能力
b.工党执政后,奉行开明的对外政策
c.战后殖民地独立运动高涨
d.为了缓和矛盾,应付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分析:此题考查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三十年代初英国面临着内外双重危机,一方面受战争影响经济衰退,未能完全恢复又遭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综合国力明显下降;二是广大殖民地人民经受战争洗礼,独立运动高涨,沉重打击英国的殖民统治,英国政府不得不调整外交政策。b项与史实不符;c项是外因;d项是原因之一,强化帝国内的经济协作是英国的反危机措施之一,a项是最主要的原因,表述也全面。此题应联系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进行思考。
点击思维
一战后美日在亚太地区矛盾的实质是( )
a.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继续
b.金元外交政策的推行
c.帝国主义争夺霸权
d.独立侵华政策的开始
分析:考查有关实质问题的分析能力在选择题中比较常见。一般来说,政治角度的题目可从其阶级性和真实目的来看,美日争夺的表象是中国,而本质则在于帝国主义对亚太地区霸权的争夺。正确答案c。
学科渗透
材料:英国政治家帕默斯顿说:“我们没有永恒的盟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这话概括了英国长期以来的外交思想。
请回答:
(1)结合帕默斯顿的话,指出国际关系变化的原因。
(2)题中观点反映了一种怎样的人生观?
(3)举出20世纪20年代体现这一外交思想的两项史实。
分析:这是一道跨学科的综合题。国际关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涉及面较大,要求学生能对知识点进行灵活迁移。其变化的原因可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角度来分析,一国的对外政策是属于上层建筑范畴;20年代的英国外交突出表现在欧洲问题上,即“大陆均势”政策,以确保其原有的地位。
答案:
(1)国际关系是指人类社会中国家、政党、国际组织等诸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其中主要是国家之间的关系,分离聚合还是亲疏冷热,是由各国的国家实力和国家利益决定的。由于各国的力量对比与国家利益是不断变化的,导致国际关系不断变化,此外,国家性质也对其产生影响。(2)这反映了一种利己主义与拜金主义的人生观。(3)20年代,英国在处理德国赔款问题和法国渴求的欧洲安全保障问题上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德国不利于法国的行为,对欧洲国际关系也产生了不利影响。
高考巡礼
根据1931年的威斯敏斯特法,英国( )
a.承认爱尔兰南部26郡享有自治权
b.放松了对自治领的政治控制
c.削弱了与自治领的经济联系
d.允许自治领脱离英帝国
分析:此题是1997年全国卷第26题。该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辩析能力。a项发生于1921年,与题干无关;c项应该是英国加强了帝国内部的经济联系;d项是不允许各自治领脱离英帝国,各自治领仍须承认自己是英联邦的成员,并宣布效忠英王。只有b项符合题干之意,b项是正确答案。
上一篇: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下一篇: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