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环境(通用16篇)
生物与环境 篇1
教学目标 1、 了解种群、群落、植被的概念
2、 了解天气和气候的涵义,气温、降水和降水量的概念,季风的涵义和成因
3、 解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貌对气候的影响
4、 生物因素的概念、生物系统的概念、成分和生态平衡、食物链和食物网
重 点
难 点 理解种群、群落;天气、气候、生态系统;食物网;生态平衡等
教学过程:1、种群、群落、植被的概念
种群是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群落是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全部生物个体的总和
5、 天气、气候的涵义
某个地区在较短的时间里的大气状态及其变化,叫天气
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特征,叫气候
6、 气温(最高气温、最底气温、平均气温;日较差、年较差)
降水和降水量的概念,季风的含义和成因
7、 理解纬度位置(受热不均)、海陆分布、地貌(垂直变化、水平差异)对气候的影响
8、 理解我国气温(6个温度带)和降水的特点
降水特点:一是大部分地区降水比较丰富,二是各地降水量差别很大,三是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且年际间也不稳定
9、 理解生态因素的概念,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态因素(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
10、 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
11、 了解进行生态系统成分调查的方法、
12、 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理解保持生态平衡的意义
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具有特点:
1、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的稳定
2、 具有比较稳定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 各组成成分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保持相对平衡
例子:室温20左右的夏季,在实验室的玻璃缸中放入含有单细胞绿藻的水、金鱼藻、小的扁卷螺、泥沙等,然后用一块玻璃盖上,设法使玻璃缸完全封闭,将它放在窗台上,在密闭后的一段时间内,整个装置、
a、 是一个生态系统,质量保持不变
b、 是一个生态系统,质量逐渐增加
c、 不是一个生态系统,质量保持不变
d、 不是一个生态系统看来,质量逐渐增加
解析: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与它所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的总和。在密闭的玻璃缸,含有单细包绿藻和金鱼藻(生产者)、扁卷螺(消费者)、泥沙和水中的分解者,他们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阳光(窗台上有光照)、空气、水等属于非生物因素,因此该装置是一个生态系统。在装置中虽然各种生物都在进行新陈代谢,生物间在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传递,但由于玻璃缸处于密闭状态,内外物质不能交换,因此整个装置的质量保持不变。
板 书 设 计
课 后 小 结
种群、群落、植被
天气、气候
气温、降水和降水量、季风
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貌对气候的影响
生态因素、生态系统的成分、概念
生态平衡
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态系统成分调查的方法、
生物与环境 篇2
生物生存的环境
教学目的:能举例描述生物生存的环境。并尝试对生物生存的环境进行归类;初步学会图文资料及其它信息进行分析的能力;关爱生命,从保护生物生存环境做起。
教学重点:分析、描述生物生存的环境并归类。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对资料及信息进行分析的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
1、你知道地球上的生物生存在哪些环境中吗?举几个例子。
2、仔细观察书本上的六幅图,填写书上的表格,然后请几位同学在全班交流观察结果。
3、讨论书本的三个问题,然后回答问题。
4、阅读书本上的diy和小资料。
5、到校园内观察植物生长的环境,注意区别乔木和灌木。
第二节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
教学目的: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举例说明生物之间有制约和联系。初步体验探究活动的一般方法;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能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教学难点:探究活动中实验变量的控制和对照实验的设置。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哪些环境因素能影响到生物的生存?分别举例说明。
2、探究实验:光照和水分对植物生存的影响。
3、讨论:书上p6讨论题。
4、观察书上的图片资料,分析影响这些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有哪些
5、为什么北方的人长得高大,而南方的人却长得小巧?
6、讨论diy中的二题。
7、阅读资料:说出资料中所述动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8、分析书上的图片资料,讨论生物之间存在着哪些关系?种间关系:互助、竟争、寄生、捕食。种内关系:互助、竟争。分别举例说明。
第三节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一、学情分析
教学重点:描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尝试收集和处理数据的科学探究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全班分成4-5小组。课前认识干湿计并掌握其用法。各小组在一天内,选择早、中、晚的时间分别测试3种环境(灌木丛、草坪、裸地)的湿度,并按照课本11页表格将测得的数据记录下来。
教师:收集相关资料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描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2、能力目标:学会使用干湿计,尝试收集和处理数据的多种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生物对环境具有不同的影响,意识到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学生活动
引 入提出疑问:生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那么生物对环境会产生影响吗?举例说明。学生举例说明:生物对环境会产生影响。
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组织各小组学生展示课前测得的数据,共同分析从数据中能得出什么结论。小组按一定的顺序展示测得数据,并对自己所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归纳各小组结论;完成讨论1,得出:同一时段(如早晨)不同植被湿度不同,裸地最小,灌木丛最大。从整天来看,仍然是裸地湿度最小,灌木丛湿度最大。可见。植物越多,空气湿度越大。说明植物能增加空气湿度。全班交流并总结出最后的结论:植物越多,空气湿度越大。说明植物能增加空气湿度。(对于个别测量结果不准确的小组,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
提出问题:为什么要选择3种不同的植被环境进行测试?为什么不能在有水源的地方进行测试?(讨论2)讨论、回答提出的问题。
得出:选择不同的植被,才能正确的找出植物与湿度的关系。如果旁边有水源,就会增加空气中水分的来源,干扰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关系的测定。
组织学生思考讨论3:在整个测试过程中,哪组数据起对照作用?讨论、回答提出的问题。
得出:裸地作为对照(无植物)
组织学生讨论:植物对环境还能产生哪些影响?(讨论4)
并布置学生课后查阅与“植物对环境还能产生哪些影响?”的相关资料。讨论、回答提出的问题。得出:植物对环境影响很多,如制造氧气固定二氧化碳、吸收毒物、杀灭病菌、减弱噪音、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加速降尘,调节气候、增加降水,监测环境,美化环境。
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相关知识。
分析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组织学生阅读课本第十页的资料,并思考讨论题。结合书本资料回答讨论题。
组织学生分析讨论1:牛、蜣螂各自对环境产生什么影响?讨论总结出:大量牛粪污染了澳大利亚的草原,破坏了植被,还导致苍蝇等害虫的孳生,容易传染疾病,该地区生态失去平衡。中国屎壳郎以牛粪为食,清除了牛粪,还草原以生机,也切断了苍蝇等害虫孳生的场所,环境变得清新美丽。
组织学生分析讨论2:澳大利亚政府为什么要引进蜣螂,而不用人工方法清除牛粪和喷洒灭蝇的杀虫剂?说说其中的道理。思考、讨论并总结出:澳大利亚的屎壳郎不以牛粪为食,若人工处理大量牛粪将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使用杀虫剂杀蝇会带来环境污染问题,从我国引进屎壳郎处理牛粪是一种生物防治方法,可以既节约人力物力,又减少污染。
提出问题(讨论3):根据事例,你认为生物对环境有影响吗?并结合课前的探究活动说明理由。综合资料及课前的探究活动得出:生物对环境有影响。举例:蚯蚓能松土,增加土壤肥力;植物能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秃鹫是自然界清洁工等。
小结反思拓展组织学生回顾本节所学知识,反思探究活动心得。布置查阅“生物对环境产生影响”的相关资料。小结本节内容;
谈谈探究活动心得,自我评价本节的收获和不足;
课后查找相关资料充实所学知识。
第四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一、学情分析
教学重点: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的。
教学难点:模拟实验的能力,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1、课前将全班学生分成4-5小组,并要求各小组自带捕捉和盛放生物的器具,如捕虫网、小盒子以及记录本、笔等。
2、师生共同收集相关资料,可以做成powerpoint或其他形式展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认识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是与环境相适应的。
2、能力目标:通过实际观察,收集、分析图文资料,培养学生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模拟实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坚持“合理规划,确保可持续发展”原则,防止不合理行为破坏环境而导致生态灭绝。
三、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引入以“寻找校园内的小生物”的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以及对学生捕到的各种颜色的小生物进行分析和讨论过程引出课题。明确活动目的及任务。
寻找学校附近的小生物将学生分成4-5组,带到校内草坪附近或树林周围等地。提出有关活动注意事项,如注意安全、认真捕捉等。在老师的带领下各小组带齐工具
前往活动地点捕捉生物。
组织各组同学统计所捕到生物的数量,然后将生物放回大自然。统计所捕生物数量并做记录。后将
生物放回大自然。
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回到班级,分析产生所得结果的原因。得出:颜色、形态与周围环境差异大的生物容易被发现,反之不易被发现,这样的生物能更好的生存繁衍。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探究产生所得结果的原因,找出答案。
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组织学生讨论、分析课本12-13页图
片资料。讨论、分析图片资料,并回答课本13页讨论1。答案详见教学参考书44-45页。
提出问题:除书上介绍的资料外,你还能列举一些有关“生物如何与环境相适应”的例子吗?(即讨论题2)组织学生展示各组课前准备的资料
(然后教师可以用自己收集的资料加以补充)。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各自作品。(作
品形式可由学生自定)
提问:生物的适应现象都表现在哪些方面?引导学生对生物的适应现象
做更具体的分析。总结生物的适应现象表现在哪些方面。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1)表现在形态和结构方面如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等;(2)表现在生理和行为方面如动物具有与其运动方式(如飞等)相适应的器官。
小结及习题巩固组织学生思考:生物适应环境的特点对生物本身有什么意义?让学生深刻理解各种生物都遵循着“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自然规律。思考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
组织学生共同思考diy的第一题。与学生共同得出结论。并布置课后完成diy的第二题。讨论分析diy的第一题。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白色瓷盆里的金鱼体色变浅一些,深色瓷盆里的金鱼体色变更深些。这种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体色以适应环境的本领,利于它的生存。有能力的学生课后完成diy的第二题。
第五节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一、学情分析
教学重点:学会使用显微镜。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进一步提高探究能力。
教学难点:发现问题、提出课题、进行假设、控制变量、开展实验探究。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准备:显微镜、载玻片、擦镜纸、纱布、临时或永久装片、2-3条金鱼/组、鱼网、温度计、小鱼缸、冰块、热水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实验常用的工具,熟记显微镜的结构名称,初步学会使用显微镜。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课题、开展实验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勇于实践与创新的精神,逐步确立以爱护小动物为原则来设计探究性实验。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走进我们的实验室)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概述:科学探究是揭开自然界奥秘、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学习生命科学必须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而实验是一切探究的基础,认识和学会使
用生物实验工具是非常重要的。初步了解本节学习任务及学习目
的。
学习使用实验常用工具组织学生对照课本14页各实验工具图示,识记各种实验工具实物。(建议提前交代操作规则及注意安全问题。)期间教师到学生中间巡视、指
导。认真对照书中图示识记各种工具。
认识显微镜的结构概述:显微镜是一种常用的精密光学仪器,用于观察肉眼无法看见的微小生物或结构。我们今天认识的是一种光学显微镜。还有更先进的如电子显
微镜。从整体上认识显微镜的功能及结
构。
首先重点介绍镜头(目镜、物镜),反光镜,粗、细准焦螺旋的作用和操
作方法,并做准确示范。认真观察老师的示范和讲解过程,
初步掌握部分结构的功能和操作
方法。后自己尝试操作。
组织学生对照课本15页的图示及文字,自学显微镜的各部分名称和作用。期间到学生中巡视、指导。然后利用课件播放、总结显微镜的结构和
作用。自学显微镜的各部分名称和作用。
以小组为单位,同组同学相互纠正,组间也可相互帮助,或向老师求助。
学习使用显微镜
按照课本16-17页顺序,边演示边和学生共同操作,并回答相关问题。然
后指导学生自行练习。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逐步学习操作步骤。之后自己练习,组员间相互纠正。发现问题可向老师求助。
找学生到讲台前,用事先准备好的装片(如人的血液涂片)或其它物体(如头发)示范如何用显微镜观察。然后
请同学加以纠正。部分同学参与台前演示,其余同学
参与纠正。
小结、习题巩固指导学生小结本节内容,并完成讨论题目以巩固所学知识。(习题答案详
见参考书49页)小结本节内容。
讨论分析课本17页讨论题目。有能力的同学课后完成diy。
第二课时(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提出问题:如果让你设计一个实验(如探究肉汤是否变质),你知道怎样操作吗?思考科学探究需要哪些步骤。
科学家是怎样进行探究的
以设计“探究肉汤是否变质”为例,组织学生首先自行设计探究方案。小组讨论、设计“探究肉汤是
否变质”的探究方案。
组织学生阅读课本19页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过程的资料。阅读、学习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过程的资料。并和自己设计的过程比较有何不同。
指导学生总结科学探究过程包括哪些步骤,完成课本20页讨论1。(答案详见参考书50页)完成讨论1。学习信息库相关知识,识记科学探究的六个过程即观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
小结反思习题巩固指导学生完成讨论2、3(答案详见参考书50-51页)。布置学生设计“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的探究方案。完成讨论2、3题。尝试设计“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的探究方案。。
第三课时(探究实验)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复习科学探究过程的基本步骤组织学生回顾科学探究过程包括哪些基本步骤。回顾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包括哪些,为本节探究实验做准备。
尝试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提出问题、激发尝试:影响金鱼呼吸次数的因素很多,而水温发生变化,金鱼的呼吸次数是否会受到影响呢?
引导学生做出自己的假设。分析提出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假设。如,金鱼呼吸的次数会随水温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或呼吸次数不会随水温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组织各小组学生按照自己的假设,讨论并制定探究计划。
首先使学生正确掌握记录呼吸次数的方法,以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同时,提出一些各组学生都需要讨论的问题。如,如何设计实验组与对照组?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什么?如何控制实验变量?如何改变水温?如何在实验中不使金鱼受惊吓,以保证所得数据可靠?为什么要在同一温度下重复多次测试呼吸次数?如何使用温度计?该设计怎样的统计表?全班分成若干组,每组4-5人为宜,并选出一名组长。各小组按照自己的假设,讨论、制定探究计划。同时,认真讨论、回答老师提出的需要讨论的问题,在老师的帮助下找到相应答案,确保计划能顺利实施。小组间也可以相互讨论,或求助老师。
指导学生按照各自制定方案实施实验计划,并分析实验结果。(建议提前教育学生爱护金鱼,尽量不惊扰金鱼。实验结束后,将其放进鱼缸饲养起来。并交代相关注意事项,如不随意走动、不大声喧哗、组内团结互助等。)期间对学生加以巡视、指导。按照各自制定方案实施实验计划,并重复几次。然后分析实验结果,尝试找出温度变化和呼吸次数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如果出现问题及时求助老师或与其他小组商榷。
组织各小组将自己的实验结果制成统计表。然后将全班各个小组的实验数据合并起来,算出平均数。各小组将自己的实验结果制成统计表。
组织学生对照实验结果与先前作出的假设是否一致,得出结论。各组对照实验结果与先前作出的假设是否一致,得出最后结论。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尝试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组织全班同学讨论交流各组实验结果。请部分同学谈谈实验活动的心得体会。全班共同交流实验结果和心得体会。自我评价本节课学习的收获和不足。
小结反思拓展
与学生共同讨论课本21页讨论题目。布置diy。讨论、完成讨论题。有能力同学课后完成diy
生物与环境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学会探究的一般过程,通过探究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探究方法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根据“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引领者、组织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指导教学,创设情景,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
(2)教学过程包括课前充分准备,课题的选择,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记录结果,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的成果展示、汇报、提高,课后实验探究的延伸。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的分工合作,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责任感与团队精神;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和难点
1、非生物因素,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2、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
(一)以实验小组为单位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二)完成下列题目。
1.生物的生存空间统称为_________。生物生存_________离不开_________,同时受到_________。_________生物能_________,也能_________。
2.环境中_________的因素,叫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对于生活在池塘水底同一处的两种水草来说,它们的_________因素相同,_________因素不同。
3.非生物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因素。
4.探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某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_________。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变量是_________,对照实验的实验条件分别_________是_________。
5.对于生长在农田中的青蛙来说,它的环境是指( )
a.农田中的植物、蛇、昆虫等 b.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c.上述a和b的总和 d.上述a和b的总和加上其他的青蛙
6.海湾浅水处长绿藻,稍深处长褐藻,再深处长红藻。影响海洋植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阳光 d.温度 c.气体 d.盐度
7.大雨过后蚯蚓常常爬到地面上,影响蚯蚓生活的因素是( )
a.温度 b.空气 c.水分 d.阳光
8.我国从东到西森林覆盖率逐渐减少,起主要作用的非生物因素是( )
a.水分 b.温度 c.阳光 d.大气
9.“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
a.光 b.水分 c.温度 d.湿度
10.仙人掌适宜生活在沙漠里,而不适宜生活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影响它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 )
a.水分 b.空气 c.温度 d.土壤
12.生物因素是指( )
a.所有的环境因素 b.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
c.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d.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一切因素
13.在农田中,对田鼠有直接影响的生物因素是( )
①青蛙②蚯蚓③黏虫④蛇⑤甘薯⑥猫头鹰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⑤⑥ d.④⑤⑥
14.下列生物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a.水稻和稗草 b.猫和老鼠 c.人和猪 d.蚂蚁和蚱蜢
15.下列这些相互关系中,属于寄生现象的是( )
a.一只鸟在树上筑巢 b.蝙蝠给仙人掌传授花粉
c.蚊子吸人血 d.血吸虫在人体内生活
16.沙漠里的一种鼠白天躲在洞里并且将洞口封住,夜间才出来活动。能正确解释这种现象的是( )
a.鼠类对外界刺激产生的一种本能反应 b.鼠类捕食行为的一种方式
c.鼠类白天在为繁殖工作作准备 d.鼠类对沙漠环境的一种适应
17.北极熊体色为白色,这是它对环境的( )
a.影响 b.适应 c.改变 d.影响和适应
18.下列实例哪项不能反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
a.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相像 b.壁虎身体的颜色与环境色彩几乎融为一体
c.企鹅、北极熊生活在寒冷的极地,它们的皮下有厚厚的脂肪
d.鱼离开了水一段时间后就会死亡
二、课堂探究
(一)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霉菌生活的影响(以小组为单位的探究成果展示汇报)
1、汇报之前明确:日常生活中见没见过发霉?在哪儿见过?学生们争着抢着发言。什么时候,什么环境中物品容易长霉菌?.谁知道影响霉菌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哪些?
2、汇报你们的探究成果与大家共同分享
3汇报结束后,其他组成员可针对实验设计或结果进行质疑、评价。
(二)下面大家把书翻到第16页,快速阅读16页至17页的课文,思考从书上的文字和图片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根据我们所做的实验探索共同归纳一下:
1.实验法应包括哪几个步骤?
2.进行实验设计时最关键的是要注意什么?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与收获?
三、知识反馈
1.海水深处也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五彩世界,形态各异的海生动物应有尽有,但唯独不会有绿色植物。请你解释这一自然现象。
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你能对诗中所描述的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吗?
3.“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日出江 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你能对这两句话 描述的自然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吗?
4.将生物现象与其所表现出来的关系用线连起来。
狮子捕食斑马
田里的水稻与杂草 合作关系
猫捉老鼠 竞争关系
蚂蚁搬家 捕食关系
雄梅花鹿争夺配偶 共生关系
海葵与蟹互惠互利
四、拓展延伸
1.葫芦藓只能生长在背阴、潮湿的环境中,起决定作用的生态因素是( )
a.阳光 b.温度 c.空气 d.水分
2.松、杉、小麦等植物在强光下生长得好,人参、三七等植物在弱光下生长得好。对此有影响的环境因素是( )
a.光照 b.温度 c.空气 d.土壤
3.农民种水稻的田里经常长一种叫“稗”的杂草,在相同条件下,其种子的萌发率比水稻高,长势好,成熟早,因此,很难把它从水稻田里驱除干净。从中可以得知,稗和水稻之间的关系是( )
a.合作关系 b.竞争关系 c.捕食关系 d.共生关系
4.在实验设计中,下列选项不能作为一组对照的是( )
a.25℃和0℃ b.有光和无光 c.有空气和无空气 d.温度和水分
5.到了寒冷的冬天,法国梧桐树的叶纷纷落下,而松树依然郁郁葱葱。这表明( )
a.法国梧桐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b.松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c.它们都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d.它们都适应寒冷的环境
第1章第2节第一课时答案
一、1.环境 环境 环境的影响 适应环境 影响和改变环境
2.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 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 非生物 生物
3.阳光 空气 水分 土壤 温度 湿度
5.对照实验 温度 低温潮湿和温暖潮湿
6.d(青蛙的环境不仅指它的生存环境,而且还指影响它生活的各种生物因素。)
7.a(不同藻类植物对光的需求量不同。)
8.b(大雨过后,土壤板结,空气不流通,土壤中缺少氧气。)
9.a(错选b。因为影响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水分而不是温度。)
10.c(考查影响开花的外界因素。因为山寺温度较低,所以开花较晚。)
11.a 12.c
13.d(考查了田鼠与农田中其他生物的关系。田鼠被蛇和猫头鹰吃,田鼠又吃甘薯,不吃蚯蚓和青蛙。)
14.a(竞争关系是同种生物间为争夺食物、空间和配偶而发生争斗的关系。)
15.d 16.d 17.b 18.d
三、1.海水深处没有阳光。绿色植物的生存需要阳光,所以海水深处没有绿色植物。
2蝶黄与菜花颜色相近,不易被人或其他动物发现,是生物适应环境的一种表现。
3橘只适于生活在温暖的地方;春天到来气温升高,水中的藻类大量繁殖。(考查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4.
狮子捕食斑马
田里的水稻与杂草 合作关系
猫捉老鼠 竞争关系
蚂蚁搬家 捕食关系
雄梅花鹿争夺配偶 共生关系
海葵与蟹互惠互利
四、1.d(错选a。影响葫芦藓生存的决定因素是水,因为它的形态、结构和生理都离不开水。)
2.a
3.b(“稗”与水稻争夺空间和养料。)
4.d(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不能有两个变量。)
5.d(错选a。法国梧桐落叶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有利于度过寒冷的冬季。)
生物与环境 篇4
预习提示
1、在自然环境中,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 环境,同时也 环境。
2、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一般步骤有哪些?应该注意思考哪些问题?得出的结论是什么?你还能再举出例子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测量、分析、归纳了解植物对环境的影响;
(2)经过小组合作,探究认同生物影响环境的观点;
(3)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阅读产品说明书和实际使用,掌握干湿计的使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测量和数据统计,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运用处理数据的不同方法,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不同环境的测量和调查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养成坚韧的品质;
(2)通过调查研究,树立环境意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3)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体验合作学习,养成关爱他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植物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那么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举一个生活中我们熟悉的生物,说说它的生存都受哪些环境因素的影响吗?
生:学生会说出自己家中养的花,要受到阳光、空气、水、土壤以及其他生物的影响等例子。
师:回答得很好!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我们已经知道了,生物离不开它生存的环境,那么当环境发生变化时,生物又是如何面对的呢?生物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呢?
生:适应环境,在适应环境的过程又在影响着环境。
师:同学们说的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二、进行新课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师:请同学们看投影屏幕,分别出示1、沙漠中的骆驼;2、沙漠中的骆驼刺;3、寒冷海域中的海豹;4、旗形树的树冠——四个图片资料,让学生分析每一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活方式特点,展开讨论。
生:对图片1的讨论如下:沙漠炎热缺水,骆驼和别的动物不一样,它有高高的驼峰储藏大量的脂肪,当它又渴又饿的时候,脂肪会慢慢分解,变成它需要的营养和水;骆驼平时不出汗,只有体温达到46℃才会出汗;骆驼平时一次能喝下100多升的水,而每天排出的尿不到一升,来保持体内的水分,即使在沙漠上行走一个月也不会感觉渴,这些特点是动物对干旱的适应。
对图片2的讨论如下:沙漠地区降雨量少,能生长植物是因为它生活的区域有地下水源,骆驼刺的根长得非常长,而且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因而骆驼刺在荒漠中也能得到水,这是植物对于旱的适应。
对图片3的讨论如下:海豹是哺乳动物,在寒冷的海域生活,要保持体温,就得有件厚衣服,海豹的皮下脂肪非常发达,可以达到60 mm,这是动物对寒冷的适应。
对图片4的讨论如下:树的枝条偏向一侧,是长期受一侧风向的作用,使得树冠的形态改变,看起来像一面旗帜,故得名旗形树,这是树对风的适应。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对,由于生物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生物在多变的环境条件中表现出多种多样的适应性。这种适应是生物通过漫长的年代,不断和环境磨合,自身不断进化,生存了下来,就形成它现在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同学们还能找到生物适应环境的其他例子吗?
生:动物的警戒色,壁虎的“苦肉计”,长颈鹿的颈,刺谓的刺,雪莲花的叶,沙漠植物仙人掌,等等。
师:同学们非常聪明,现在我请同学们看一组图片。
图片(一)鸟类骨骼质薄,有的中空,适于空中飞翔;
图片(二)乌贼的墨囊,有利于它逃避敌害;
图片(三)尺蠖的拟态。
师:在学生为生物各种各样惟妙惟肖
的适应现象惊叹不止时,告诉学生生物的生存斗争是非常残酷的,或风吹雨打、天寒地冻,或被抓捕,或饥肠惋辅,只有适应环境的,才能生存下来。所以说,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具有普遍性的,适应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其实生物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也在影响着环境。让同学交流课前布置的探究植物影响空气湿度的测量结果。
2、课前探究活动的交流
师:首先老师要间你们,为什么我们测量时要选择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这样三个环境测量空气的湿度?
生:a、因为这三个环境植物的种类、数量不一样;b、用不同的环境可以作对比。
师:分析得很对,如果在不同植被环境同一时间测量湿度结果不一样,就说明植物影响环境,是不是?现在请各个小组汇报一下你们测量的结果。
生:第一小组:测量时间早上,裸地、草地、灌丛——灌丛的湿度最大。
第二小组:测量时间中午,裸地、草地、灌丛——灌丛的湿度最大。
第三小组:测量时间晚上,裸地、草地、灌丛——灌丛的湿度最大。
师:如果在同一个地方测量,不同的时间,它的湿度是不是一样呢?
生:第四小组:也不一样,早上湿度最大,中午湿度最小。湿度最大的地方是早上的灌丛。
学生展示他们的测量结果坐标曲线图,讨论比较后,用科学探究的方法,验证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师:同学们这次合作得非常好,而且还能对你们的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你们不但亲身验证了生物也可以影响环境这一结论,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习了科学探究的方法。
3、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师: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很多,请同学们看这两幅图片,然后思考下列问题。
1、“地下的耕耘者”是指哪种动物?它对自然界有什么益处?
2、为什么我国开发西部强调要退耕还林和还草?
生:蚯蚓没有眼睛,善于钻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它的排泄物还有大量的氮、磷、钾,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它每天吃的食物是土壤中的有机杂质,帮助我们处理了垃圾,改善了环境,是人类的好帮手。
师:很好,通过蚯蚓沃土,我们看到生物也能影响环境。那么,在我国西部退耕还林和还草、沙漠植树又是为什么呢?
生:我国的西部现在沙化越来越严重,在沙地上栽种植物,可以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师:对,生物改善环境的例子很多,谁还能举出一些?
4、技能训练
师:同学们看本节教材的技能训练,你们观察一下猫和兔的双眼长在头部的什么位置?
生:讨论后学生回答,兔子的眼长在两侧,猫的眼睛长在正前面。
师:眼睛的位置与它们的生活方式有关系吗?
生:有。兔子双眼长在两侧,视觉的范围大些,便于发现周围敌害,及时逃避敌害。猫捕食老鼠,它的双眼长在前方,利于捕食。它们的形态与生活方式有关。
师:非常好!同学们对这个解释满意吗?如果还有其他的想法,同学们在课下继续交流探讨。最后,我们一起总结一下今大学的知识。
5、课堂小结
师生:本节教学内容:生物的生活受环境的影响,生物又能适应环境并能影响、改变环境,它们是一个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由此,我们应该认识到,人类也生活在生物圈中,对环境的破坏必将回报给人类,所以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是多么的重要啊!
课堂测试
1、 在绿草地中生活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 )
A、灰色 B、绿色 C、黄色 D、褐色
2、 判断:每种生物都能永远适应环境( )
巩固练习
1、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 )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
2、下
列现象中,属于与温度变化相适应的现象是 ( )
A、蛾类夜间活动 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C、候鸟的迁徙 D、山顶的旗形树
反馈测试答案:1、B 2、×
巩固练习答案:1、B 2、C
生物与环境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测量、分析、归纳植物对环境的影响;
(2)经过小组合作,得出生物影响环境的观点;
(3)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阅读产品说明和实际操作,掌握干湿计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测量和数据统计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运用处理数据的不同方法,具有初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不同环境测量和调查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养成坚韧的品质;
(2)通过调查研究,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3)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体验合作学习,养成关爱他人的情感。
〖课程资源分析〗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这节课包括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两课时,现从第2课时的内容进行分析,教材包括“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探究活动;小资料:我国的自然保护法规;课外读:湿地生态系统;思考与练习;章的小结等内容。教材的基本资源较丰富,尤其是“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探究活动,是继“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后的第二个探究活动,这个探究活动完成的程度直接影响下一个探究活动,即“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顺利进行,因此这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活动能力的关键。本节课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如我市的气候特征(刮风),学校周围环境,市一中校园植被的调查等都是本节课应开发的课程资源,为此在深入研究教材资源的基础上确立三维教学目标。
〖设计思路〗
根据以上分析,本节课分课内、课外两部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实施探究。首先设计测量计划,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结果,分工合作,全班为一个整体,分成6个小组分别测量裸地、草坪和灌丛的空气温度和湿度;通过测量、分析、归纳,使学生认同生物影响环境的观点,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我市风沙大气候干燥的问题),完成课内知识重组与能力创新的过程;通过收集资料了解生物对环境还有哪些影响,在实践、探究和合作中完成本节拓展提升的学习。
设计意图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探究式学习是我们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因此要为学生营造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氛围,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励学生勇于探究,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及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情感,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合作中成长。
教学建议
1.对各小组长进行干湿计使用的培训,指导学生阅读干湿计说明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学会利用产品说明;
2.建议学生分工合作,实事求是;
3.测量时应注意安全;
4.测量时不能让阳光直射到干湿计;
5.在裸地、草丛测量时,干湿计应直立地面,测灌丛时应到枝叶茂密的地方测量。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思想活跃、好奇心强,合作意识淡薄,但学习热情高,对本节内容了解不够,但是对于统计数据的方法(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等)在小学有所接触,只是运用得少,从没接触过干湿计,不知如何使用。大部分学生有室内养花等经验常识。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利用多媒体演示风景如画的西双版纳、郁郁葱葱的长白山和滚滚大漠的景象,让学生观察思考不同地区气候不同的原因。学生分析认为与植物有关,下面请同学们汇报调查结果。
(二)活动
王晓贞走上讲台,大屏幕上展示了小组的调查报告。她用精练的语言向同学们汇报。她说:我组由聪明伶俐的9人组成,分成三组分别测量裸地、草地、灌丛的温度和湿度,然后把记录的结果汇总并形成结论。请看我们的实验报告。
测量嫩江公园不同植被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调查人:王晓贞、曾雪、王浩博、孟繁志、容宇、郭丹、张鑫鑫、张旭
时间:xx年9月15日 天气:晴
调查目的:通过测量裸地、草地、灌丛中的温度和湿度,说明植物对空气湿度和温度的影响。
提出问题:植物对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有影响吗?
作出假设:植物对空气温度和湿度有影响。
裸地
我们的探究结果是:裸地一天内的温度和湿度变化最明显,中午湿度最小;草地、灌丛的湿度较大,灌丛的湿度大于草地的湿度;草地、灌丛中午湿度较大。中午裸地温度高于草地温度高于灌丛温度。我们的探究结论是:植物影响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同学们对她的汇报报以热烈的掌声。她谦虚地说:“同学们对我们的探究有何问题,请批评指正。”思维敏捷的孟月说:“你们调查的是植物对空气的影响,为什么还要测量裸地温度和湿度?”王晓贞说:“这是与草地和灌丛作对比。”于是我趁机指出科学研究应有对照实验,才能保证结论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实验前应确定变量而且保证变量只有一个。你们组是如何保证变量只有一个呢?”“出发前我们共同对表,定好测量时间、间隔时间和次数。”“不同的组所测的数据不太一样,那么以谁为准呢?”孙子豪问。这时我没有说话,而是用鼓励的目光看着同学们。活泼的张明朗说:“每一个组的数据都可能有误差,应该计算小组的平均值,这样误差会小些。”他的观点得到同学们的认可。我乘机引导“那么全班的测量结果呢?”于是各小组纷纷汇报数据,并很快计算出全班的平均值,并得出结论。“同学们如实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处理数据是科学工作者必须有的科学态度。处理的方法很多,同学们用图表、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等进行处理,老师要祝贺你们又掌握了一项本领。为什么草地、灌丛中午的湿度大于早晚?哪位同学能解答?”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观点。于天乐说:“是因为植物会吐水。”“因为植物会吸收光。”同学们争论不休。于是一场讨论又开始了。经过老师的引领和激烈的争论最后形成结论,即植物通过蒸腾作用由叶子散失水分,中午温度高,水分散失快,空气中含水量多,所以空气湿度大。
我接着又真诚地说:“同学们,于天慧是一个非常善于观察的学生,让我们来听一听他们小组的论点。”于天慧等来到讲台前,她说:“我们测量的结果与前几个组大体相同,但是在我们测量探究的时候发生一件事,请同学们帮我分析一下原因。上周六我组准备到市一中校园测量,我们刚出教学楼,一阵大风刮来,尘土飞扬,夹杂着纸屑。顿时校园内一片灰暗。我们赶紧捂着嘴跑到了学校对面的市第一中学,那里却是另一种景象――几乎没有风,而且空气让人觉得很舒服。而我们自己的校园呢,校门前风沙卷着废纸、废塑料袋打着旋,我们往返两次对比两处的场景。我校与市一中只一道之隔,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差异呢?谁能帮我们分析一下?”同学们跃跃欲试,高举小手,有的甚至站起急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希望于天慧能叫到他。我没有阻止。这时荣宇迫不及待地自己站起就说:“那是因为我校校园内没有植物,而一中校园内四周都是植物。”于天慧高兴地说:“你说对了。那么如何解决呢?”孟繁志说:“多植树,多种花草。”“你的建议很好。”“我组除测量干湿度外,因以上原因又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我校与一中的植被差异:
通过调查我们进一步了解到植被除增加空气湿度外,还可防风,绿化环境。为此我们设计了未来校园的绿化方案。”于是他们把未来校园模型抬到台前,并描绘未来的校园,重在突出环保理念(绿草地、隔音墙、体育馆、生物园等),并体现了中华民族龙的精神(龙头喷泉)。同学们为他们的执著精神所感动。我也激动地拥抱了这些可爱的孩子们。
第6组的代表梁雪来到台前说:“我同意以上各小组的观点。我组的测量数据就可以证明。我们的题目是测量室内空气湿度和温度与植物的关系。我们分别测量了不同居室的温度和湿度,结果如下:
所以我们的结论是植物能增加空气的湿度。我建议居室内应放些植物。”张强突然站起来说:“我不同意你们的观点,据我所知居室内养花并不好,花与人争夺氧气。”这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反对,有的赞成。那么究竟好不好呢?我灵机一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通过巡视发现学生对植物是吸氧还是放氧搞不清楚,于是适时点拨,最后终于达成共识,认为白天卧室内可以放植物,因为植物不仅能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而且还能增加空气湿度;晚间不放植物是因为植物晚间只进行呼吸,与人争夺氧气。心灵的交融、智慧的碰撞拉近了师生关系,丰富了课程资源,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我激动地说:“我祝贺你们学会了思考,学会了交流,懂得尊重他人,并能坚持自己的观点,你们逐渐成熟了。”“老师,我还有不同的观点,我认为植物不仅能影响空气的湿度,还有许多作用。”“那好,你来说一说吧。”“我在少儿百科全书中看到圆柏这种植物能分泌杀菌素,能净化空气。”张文轩的观点又启发了更多人的思维……
〖小结〗
同学们又将自己收集的资料与小组同学讨论、交流和分享。然后归纳出植物能维持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吸收灰尘、杀灭细菌、阻降噪音等。学生通过亲自测量、质疑、讨论,认同了生物影响环境的观点。最后通过开放式作业(常听人说:齐市一年刮两次风,一次刮6个月,你如何认识?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留下了进一步探究的空间。
〖教学反思〗
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设计并实施了本节教学,使我对探究式教学及对学生都有了新的认识。我的感悟很多,其中最深刻的有三点。
第一,教师的教学理念决定着教学方式,而教学方式又决定学生的学习方式,要真正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必须彻底更新观念,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使自己成为帮助者、指导者。教学就是使学生更好地生活。
第二,不要低估学生的潜能,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和可塑性极强,而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是学生潜能发挥的前提。应给他们充分的空间和时间,积极参与学习和探究活动,让他们进入社会、接触自然、感悟人生,从而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第三,在使用教材上应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应多层次开发教学资源,本节课开发和挖掘了学生生活资源(居室内空气与植物的关系)、社会资源(本市及我校气候干燥现象及解决办法)及教学资源中潜藏的人文资源等,尤其是课堂上新生成的资源更是可贵。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交流、研讨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形成了许多新的观点,并从不同的层面探究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处理测量数据。极大地丰富了课程资源,拓展了教学的空间,使学生增长科学知识的过程也成为人格健全、发展和塑造的过程。
〖教学点评〗
一、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
“生活中蕴藏着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本教学设计课程资源是丰富且具有开放性的,它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探究。教者从探究“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入手,深入挖掘和整合教材的基本课程资源,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家庭背景和知识积累――家里养花与空气湿度的关系、对第一中学和本校四十二中植被的调查、感受和建议等基础性的课程资源,特别是教师注重捕捉在互动质疑中生成的问题、观点和方法――草丛和灌丛中午的湿度为什么大于早晚的湿度、有误差时怎么办、实验变量的设计、数据统计的方法和同一风力下的两种环境等等新生成的课程资源及挖掘潜在的人文课程资源,引导学生从书本世界走向生活世界,促使两个世界的交汇,使学生成为课程资源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植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的意义构建,形成解决“校园风沙干燥”“室内干燥”等实际问题的心向和能力,而且还可以激发联想、生成创意――合理化的建议等,更使他们深深地意识到自己学习的责任和价值。在探究第一中学校园植被对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的影响时,却发现“成旋涡的风沙校园”,这个问题促使学生参与探究,实地进行对比观察、交流讨论、寻找解决的办法,这无不说明孩子们学习的责任和已形成的环境意识,这不就是学生人生价值的实现吗!这定会增强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使学习不再是枯燥无味必须完成的义务,而是一种乐在其中的有趣的探究了。可见,教师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帮助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在社会大环境中学习和探索,在愉悦的体验中增长知识,发展能力,陶冶情操,形成环保道德价值观。
二、科学探究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生命科学教育要引导学生亲历科学,这成为本教学设计的突出特点。案例中石老师引领孩子们亲历探究的过程,而不是在意其结论,她关注的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尝试操作将有可能形成哪些探究的意识,获得哪些探究的方法,体验哪些情感,提升哪些价值观。这样学生在探究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问所解均在讨论与交流、批判与质疑、经验与享受中展现出来,不时碰撞出思想火花――居室和校园环境问题、中午草丛和灌丛的湿度等问题的发现、辨析及解决……这样的一个“过程”经历,不仅会使他们感受和理解“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知识的产生与发展,掌握探究“测量不同环境的植被对空气湿度和温度的影响”的方法和策略,而且又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这样的探究、体验使学生的学习进入到了生命领域,没有孩子们亲自去嫩江公园、第一中学等地的探究,没有开发与孩子们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课程资源,又怎么能拨动情感的琴弦,引起心灵的共鸣,感受探究与创造的快乐呢?
生物与环境 篇6
预习提示
1. 影响生物的非生物因素有 、 和 。
2. 实验方案的设计一般设计 个变量。
3.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说明了什么对生物的生活有影响?你知道哪些例子可以证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生活有影响?
教学目标
①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②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③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④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教学重点
①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②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教学难点
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引导学生根据经验举出影响生物生存的例子,并通过分析,帮助或引导学生归纳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学生根据经验举例并做出分析,从而归纳出结论。)
二、 探究的一般过程
可直接以鼠妇为例来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从而帮助其归纳出探究的一般过程。(各小组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各自收集鼠妇为背景,分析、讨论、归纳出探究的一般过程。)
三、 制定实验方案及设计实验方案时的注意事项
教师通过引导,各小组制定实验方案,并利用在相互讨论中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懂得设计实验时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的重要性。(各组讨论并制定方案,根据方案中出现的问题引出变量和对照实验。)
充分放权,让学生自学,但注意把握学生对变量和对照实验的理解。(学生自学,互相答疑,从而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变量和对照实验。)
四、 实验探究
班额适中的,可在班级中由各组同学按方案进行。若班额大,可以在室外由各组自己选择实验地。(教师巡回指导。教师可在巡回指导中选出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后面的结果交流。)
五、 结果交流
非生物因素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因素
光
空气
温度
水分
捕食关系
竞争关系
合作关系
各小组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报告,并与其他组进行交流。有代表性的小组展示报告并与其他同学交流。(教师引导同学从各组的报告中发现问题,吸取经验。教师选出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交流,并引导其他同学发现问题,吸取经验。
六、板书设计
七、课堂测试
1. 在研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所用鼠妇的数量是( )
A. 一只 B. 两只 C. 三只 D.十只以上
2.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 开始的,然后可根据自己的 和 尝试对这一问题的答案作出 。
巩固练习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 )
A.光 B.水 C.温度 D.湿度
2.海洋中绿藻多分布于上层,褐藻在中下层,红藻则分布于底层。影响海洋
中藻类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
A. 盐度 B.温度 C.阳光 D.水分
3.大鱼吃小鱼所包含的生物因素是 ( )
A.捕食 B.竞争 C.种内斗争 D.捕食或种内斗争
反馈测试答案:1.D 2.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知识 生活经验 假设
巩固练习答案:1 2 3.D
生物与环境 篇7
第一章 生物与环境
【知识梳理】
1、地球上有各种不同的环境,有水域,有陆地,有炎热的地方,也有寒 冷的地方,几乎到处都有生物存在。
2、对于每种生物来说,影响它的环境因素有:生物因素 和 非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主要有阳光、空气、土壤、水、温度等。如极地狐与大耳狐的形态不同,主要受温度影响;短日照可以促进菊花提早开花。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一个生物生活的同种或其他种类的 生物。
3、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同种生物之间的影响可以是互助也可以是斗争,如蚂蚁间的互助,公羚羊之间为配偶争斗。异种生物之间的影响也是如此;(种间关系:竞争、互助、共生、捕食、寄生等。)如蝴蝶与开花植物(互助),菟丝子与大豆(寄生)。
4、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牛产粪便污染环境,影响牧草生长;蜣螂清除粪便,改良土壤;不同植被对空气的湿度影响不同;树木可净化空气减少噪音;蚯蚓疏松土壤。
总之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 一种生物都具有适应环境的能力(适者生存),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形态和结构方面,还表现在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如形态上适应的有拟态、保护色等;结构上适应的有鸟有鸟翅、鱼有鳍等;生理、行为上适应的有:鸟类迁徙、夏眠等。
6、科学探究的的基本方法
一、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1、认识显微镜
观察上图的显微镜,辨认显微 镜的每一部分,弄清每一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1) 机械部分:镜座、镜柱、镜臂、镜筒、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转换器、载物台、通光孔、压片夹。
(2) 照明部分:反光镜(含平面镜和凹面镜)、遮光器、光圈。
(3) 光学部分:目镜、物镜(低倍镜、高倍镜)。
2、 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放大原理)
光线→反光镜→遮光器→通光孔→标本(一定要透明)→物镜(第一次放大成倒立实像)→镜筒→目镜(再放大成虚像)→眼。
3、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 取镜和安放:用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镜座,正确取出显微镜,放在实验桌上,略偏左,使镜臂对着身体,镜筒向前。
(2) 对光: (三转)
a.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b. 转遮光器,选一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c.左眼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3) 低倍镜观察:
a. 放玻片标本,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使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b.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注:此时实验者的眼睛应侧面看着物镜头和玻片之间,以免压碎)
c. 左眼看目镜内,同时反向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物像,再稍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4) 高倍镜观察:(做到先低后高)
a. 移动玻片,在低倍镜下需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动到视野的中央。
b. 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勿提升镜筒)
4、收镜 (两后,两旁,一垂,一降)
取下载玻片,擦干外表,压片夹转后,反光镜垂直,物镜偏到两旁,镜筒下降最低处,送进镜箱,放回原处。
二、科学探究有三个要素:明确的目标、探究过程、结果。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 提出问题
• 作出假设
• 制定计划
• 实施实验
• 实验结果和得出结论
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水温升高,金鱼的呼吸次数加快;水温降低,金鱼呼吸次数减少。
【即时巩固】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写的是( )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a.温度 b.湿度 c.阳光 d.水分
2.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 b.南橘北枳 c.雨露滋润禾苗壮 d.草盛豆苗稀
3.在雅鲁藏布大峡谷,植物的分布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情况是:下层为热带雨林,中层为常绿阔叶林,上层为针叶林,顶层为高山草甸。决定该地区植物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温度 b.水分 c.阳光 d.海拔高度
4.沙漠里的一种鼠白天躲在洞里并且将洞口封住,夜间才出来活动。正确解释这种现象的是( )。
a.鼠类对外界刺激产生的一种本能反应 b.鼠类捕食行为的一种方式
c.鼠类白天在为繁殖工作做准备 d.鼠类对沙漠环境的一种适应
5.下面三图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t )推移而发生的数量(n)变化的不同情况,甲、乙、丙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
a.共生、捕食、竞争 b.竞争、捕食、共生 c.竞争、共生、捕食 d.捕食、竞争、共生
6.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时,若是在光线很强的条件下,为了控制进光量,应选用的光圈和反光镜依次是 ( )
a、较大的光圈、平面镜 b、较 大的光圈、凹面镜
c、较小的光圈、平面镜 d、较小的光圈、凹面镜
7.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用下列哪一物镜和目镜的组合看到的物象最 大 ( )
a、目镜为5×,物镜为5× b、目镜为10×,物镜为15×
c、目镜为5×,物镜为15× d、目镜为5×,物镜为15×
8.在影响显微镜视野亮度的因素 中,一般要仔细调节的是 ( )
a、光源方向 b、光圈孔的大小 c、目镜与物镜的组合 d、反光镜与光源的适合度
4、在载玻片上写下一个小小的字母“d”用显微镜观察时,会看到放大的图象形状是 ( )
a、b b 、d c 、q d 、p[来源:第一范文网]
9.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如果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都未能把视野中的污点移走,则可以判定污点在 ( )a、玻片上 b、目镜上 c、物镜上 d、反光镜上
10.使用显微镜的低倍镜观察装片的步骤是 ( )①②③④⑤
① 将装片放在载物台上
② 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到适当高度
③ 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到一定高度
④ 转动转换器, 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⑤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取得明亮视野
a、①②③④⑤ b、⑤④③②① c、②④①⑤③ d、②④⑤①③
11.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第一次使用5×目镜、10×物镜,第二次使用10×目镜、40×物镜,那么第二次观察到的情况与第一次相比 ( )
a、视野亮,细胞数目多 b、视野亮,细胞数目少
c、视野暗,细胞数目多 d、视野暗,细胞数目少
12.若不动显微镜的其他部分,只是转动转换器,将物镜由10×转换成45×,光线将( )
a、变亮 b、变暗 c、无变化 d、变化无规律
13.让显微镜的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的部位是 ( )
a、目镜 b、物镜 c、反光镜 d、转换器
生物与环境 篇8
生物与环境
第一课时 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教学目标:
1. 通过种子发芽实验,启发学生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2. 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学习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言条件;
3. 了解设计实验、制订实验计划的步骤和内容,能按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
教学重点:能设计种子发芽的实验。
教学难点:会提出种子发芽实验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教学准备:
设计实验用的表格。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 引导学生阅读p1上的文字。
2. 谈话引入。
师:“上学期同学们学习得很认真,还记得种凤仙花吗?科学研究通常通过实验进行,首先要制订周密的实验计划,现在我们先来研究哪些条件影响绿豆种子发芽,好吗?”
二、探究内容:
1. 讨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1) 让学生说说绿豆种子怎样才能发芽。
2) 归纳学生所说的绿豆种子发芽的条件。(板书:要浇水,要种到土里,要有合适的温度。)
3) 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可能会有什么结果?说说可以改变什么条件?(板书:少浇一点水行不行呢?不种在土里行不行呢?让它受到光照行不行呢?温度低一些或放到冰箱的冷藏室里能不能发芽呢?)
2. 讨论怎样用实验证明。
让学生通过下面五方面进行讨论:
1) 你想研究什么问题,你打算怎样做?
2) 你猜想做的结果会是怎样?
3) 像你那样做是改变了什么条件?
4) 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
5) 改变了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了影响,我们怎样知道?
3. 确定研究的问题,并写出实验计划。
1) 小组讨论准备选择什么问题进行研究。
2) 对学生选择的课题进行调整和平衡,使每个项目都有学生进行研究。
3)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举例和表格,弄清内容要求,然后着手写实验计划。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查找有关种子发芽的资料。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种子发芽实验
教学目标:
1. 通过交流实验设计,让学生全面了解制订实验计划的步骤和主要内容;
2. 让学生亲身经历种子发芽实验的全过程,体验需要控制一定条件的对比实验方法;
3. 培养学生按照实验计划持续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过程和时间的能力。
教学重点:交流实验计划。
教学难点:修改实验计划。
教学准备:
种子发芽实验盒(每盒两格),注有“1”、“2”的标号纸,绿豆种子,纸巾、实验记录表格。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设计了种子发芽实验,现在哪个小组愿意发表一下?”
二、探究内容:
1. 交流实验计划。
① 请一个学生向大家报告他的实验计划。
②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简要板书:改变的条件、不改变的条件、实验方法。
③ 再请其他学生报告其他两项实验计划,教师板书。
④ 大家发言,补充完善。
2. 配备实验装置。
① 认识教材上的材料,让学生说说怎样做实验。
② 明确用哪一个实验盒做实验组,用哪一个实验盒作对照组。
• 准备实验盒;
• 把纸巾折成同实验盒的格子一样大小的厚块,嵌入格子里;
• 往纸巾上滴水;
• 用手按出一个小洞种进绿豆。
3. 猜测实验结果。
① 猜一猜绿豆播种以后到发芽,可能发生哪些变化。(归纳成种子膨大、种皮开裂、出现根、长出叶等四项。)
② 猜一猜发生每项变化可能要多少小时,几天以后可以看到绿豆长出叶。
③ 讨论:种子膨大的时间怎样算,怎样及时发现变化。
4. 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① 阅读观察记录表上有哪些项目。
② 让学生说说怎样记录。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坚持做好观察记录,写观察日记。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从实验中获得信息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2. 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3. 会运用对比实验的思维方式,思考和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重点:汇集实验组获得的数据和对照组获得的数据。
教学难点:运用对比实验的思维方式,思考和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准备:
汇集数据、得出结论用的表格。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哪个同学愿意说说记录了哪些数据?”
二、探究内容:
1. 汇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
(1)汇集各组数据。
(2)看看收集的时间数据是否一样?
(3)讨论数据为什么会不同,该怎样处理?
2.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各实验小组报告实验数据,每人在表格中做记录。
(2)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有什么不同?讨论数据不同说明什么问题。
(3)“实验结果能证明我们的猜想吗?讨论数据不同说明什么问题。
(4)综合说明光、温度和水对绿豆种子发芽的影响。
3. 扩展与思考。
(1)让学生说说p7的四项内容。
(2)填好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
三、全课总结。
师生评价各小组的数据记录。
四、课后拓展。
继续观察绿豆的生长并做好记录。
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 秋冬季的生物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几种生物在秋冬季的生活,了解气候环境怎样影响生物的生活,生物怎样适应环境的变化;
2. 学习跟踪观察几种生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3. 学习把植物、动物的生长变化和季节变化联系起来观察生物的生活。
教学重点:观察动、植物怎样过冬。
教学难点:会做资料收集,明确观察对象。
教学准备:
观察秋冬季的生物记录表格。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春天,蝴蝶的卵变成了小毛虫,小树长出了嫩叶,嫩叶正好是小毛虫的食物。到了夏天,小树变了,小树开了花,小毛虫长成了蝴蝶。小毛虫、小树随春、夏季节的变化发生着变化。”
问:(1)一年中气候怎样变。
(2)春天,小毛虫和小树是什么样的?小毛虫从哪里来?
(3)夏天,小毛虫和小树是什么样的?
(4)从春天到夏天,气候发生了什么变化?如果小毛虫不变,它还有嫩叶吃吗?
二、探究内容:
1. 说说我们对九月里的植物、动物有哪些了解。
(1)九月里,小树怎么样了?蝴蝶怎样生活?
(2)冬天呢?蝴蝶怎样过冬?小树怎样过冬?明年春天还有小毛虫吗?
(3)别的植物、动物怎样过冬?九月里它们怎样生活?
师:“现在已经是秋天了,冬天很快就要来临了,让我们去了解秋冬季里的动物和植物发生了哪些变化。”
2. 观察秋冬季的生物。
(1)猜测这些植物、动物在秋冬季受哪些环境条件的影响,它们怎样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
(2)说说自己知道的植物、动物过冬的故事。
(3)我们可以选择哪些植物、动物进行长期的跟踪观察?
(4)指导学生看教材上记录表,明确怎样观察、记录。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选择一种常见的动物、植物进行跟踪观察。
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 动物的栖息地
教学目标:
1. 通过分析鱼、蚯蚓的生活环境,了解这两种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建立人工气息地做知识、材料方面的准备;
2. 通过阅读资料,用科学家对待科学观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教学重点:会比较鱼和蚯蚓的生活需要和生活环境。
教学难点:找出鱼和蚯蚓的是生活环境的相同和不同。
教学准备:
建立气息地需要材料的记录表格。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我们将要观察动物的生活,动物是怎样生活的呢?我们对鱼和蚯蚓的生活知道些什么?”
二、探究内容:
1. 交流、讨论鱼和蚯蚓的生活环境里有些什么。
(1)让学生逐一列举生活在鱼和蚯蚓周围的各种生物及非生物。
(2)小组活动:区分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3)让学生阅读资料,知道鱼和蚯蚓周围的各种物体就是它们的生活环境。
(4)让学生说说生物和非生物同鱼和蚯蚓的关系。
2. 比较鱼和蚯蚓的生活需要、生活环境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1)鱼和蚯蚓的生活需要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鱼和蚯蚓的生活环境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3)讨论鱼和蚯蚓的身体构造与它们的生活需要、生活环境有怎样的关系。
3. 为建立人工栖息地做好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准备。
(1)对照资料,在记录表的左栏中写出自然栖息地里有些什么,在右栏中写出建立栖息地所需要的材料。
(2)学生填写建立栖息地需要材料的记录表。
4. 了解科学家怎样观察动物。
(1)说说我们所了解的关于科学家观察动物的事情。
(2)介绍法布尔、珍妮•古德尔等科学家研究动物的事例。
(3)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科学家观察研究动物的活动?从中我们能学习到什么?”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准备建立鱼和蚯蚓栖息地的材料。
教学后记:
第六课时 建立栖息地
教学目标:
1. 经历建立和管理鱼和蚯蚓栖息地的过程;
2. 通过观察栖息地内生活的鱼和蚯蚓,增强学生对动物研究的兴趣;
3. 学习观察动物行为的方法。
教学重点:会建立鱼和蚯蚓的栖息地。
教学难点:选择观察内容制订观察计划。
教学准备:
纸盒、水槽等建立鱼和蚯蚓栖息地的资料。
动物观察研究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能说说你了解的动物园里大熊猫、猴子的栖息地、养鱼场、养虾池或学校附近的其他养殖场所,为了满足动物的生活需求采取的措施?这些地方的动物生活得怎么样?动物健康、鱼虾产量高说明什么?动物不健康、鱼虾产量不高说明什么?”
(我们要为动物建一个好的栖息地,并且要管理好,让动物在栖息地里健康生活。)
二、探究内容:
1. 建栖息地。
让学生说说准备怎样为动物建一个好的栖息地,需要什么材料?
建好栖息地后,讨论以下问题:
(1)怎样给本组的栖息地做上标记?
(2)栖息地放在哪里?
(3)怎样进行每天不间断的记录?
(4)怎样分工合作给动物喂食、保持栖息地洁净、管理好栖息地?
2.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观察。
通过了解可以进行的观察活动内容,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建立动物栖息地目的。讨论:
(1)你对哪一项观察内容感兴趣?
(2)你还准备选择教材提示
以外的什么内容进行观察?
(3)猜测你准备观察的动物在你选择的观察方面会有怎样的表现?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继续观察本组建立的动物栖息地的变化。
教学后记:
第七课时 记录动物的特征
教学目标:
1. 学习运用图画和文字补充说明的方法记录观察到的动物特征;
2. 学习从动物的器官与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上去观察动物;
3. 学习像科学家那样细致、准确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教学重点:用图画记录动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用图画记录观察到的事实,用文字补充说明图画不容易表达的特征。
教学准备:
几种动物的图画和文字说明、生活在栖息地的鱼和蚯蚓。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我们应该怎样科学准确地记录观察结果,让大家共享呢?让我们看看科学家是怎样记录观察到的事实的。”
二、探究内容:
1. 看科学家的记录。
(1)向学生概括性地介绍科学家用图画准确地说明动物的特征,用文字补充说明图画不容易表达的特征的方法。
(2)引导学生对教材中呈现的图画和文字进行阅读、思考。
•科学家运用图画记录了动物的什么特征?
•科学家怎样运用图画记录动物的特征?
•科学家运用文字补充说明了动物的哪些特征?
•科学家怎样运用文字补充说明动物的特征?
2. 说说我们怎样学着科学家那样进行观察和记录。
指导学生看教材上的举例,着重说明什么是动物的特征。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查找有关动物的资料。
教学后记:
第八课时 观察到了哪些特征
教学目标:
1. 能以表格的形式、简要的语言总结整理出观察到的动物特征;
2. 能采用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研究动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
教学重点: 会设计实验方法研究栖息地里动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
教学难点: 观察到动物的特征。
教学准备:
动物特征记录表。
动物实验设计记录表。
闪光灯(或大功率白炽灯)、生活在栖息地的鱼和蚯蚓、水。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通过对动物的进一步观察,我们有哪些发现?下面我们来整理观察到的动物特征。”
二、探究内容:
1. 交流整理观察到的动物特征。
(1)交流各自在探究活动中的发现。
(2)按照教材中所列举的项目对观察中的发现进行整理。
(3)总结在观察活动中的发现。
2. 设计实验研究动物。
选择本组有兴趣研究的问题,设计实验。
3. 扩展。
讨论:气温降低了,我们会多穿衣服。这时,鱼和蚯蚓的行为会有什么变化?在什么温度条件下,它们开始发生变化?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继续观察栖息地的动物。
教学后记:
第九课时 “原来是相互关联的”
教学目标:
1. 通过比较鱼、蚯蚓和人的相同行为,整合前8课的学习,了解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互关联的;
2. 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动植物的身体结构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找出动物的形态、习性与它们生活环境相互关联的地方。
教学准备:
香蕉、松树、仙人掌叶的实物或图片;天鹅、白鹤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展示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实物或图片。
师:“你们认识这些植物是什么植物吗?知道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的关系吗?我们这节课来研究一下。”
二、探究内容:
1. 讨论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1)比较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叶有什么不同?
(2)香蕉、松树、仙人掌本来生长在什么地方?
(3)这三种植物的叶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2. 讨论天鹅、白鹤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1)向学生介绍这两种鸟。
天鹅主要吃水生植物,也吃水中的软梯动物和昆虫,在水面游动获取食物。白鹤主要吃鱼、虾,在浅水中行走获取食物。它们都是候鸟。
(2)找出这两种鸟身体结构的不同。
天鹅的啄扁而短,颈长,脚短,脚趾间有蹼。天鹅身体浮在水面上,会游泳,捕食时头伸进水里。鹤的啄长而尖,颈长,脚长,啄食水中的小动物。
(3)分析它们的身体构造与获取食物之间的联系。
(4)想一想它们的数量的减少,可能同什么因素有关系?
板书:生存空间变小、食物环境受到污染和非法捕猎。
3. 找相互关联的地方。
(1)选择鱼、蚯蚓和人的一种行为,填在表格中,进行比较。
(2)鱼、蚯蚓和人感到危险时怎样做出反应?
(3)鱼和蚯蚓的哪些特点,使它们能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生存?
(4)鱼、蚯蚓和人有各自的特点,让它们的生活环境互换,它们还能生存吗?
(5)现在能说出动物与它们的生存环境相关联的地方吗?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观察我们生活的环境。
教学后记:
第十课时 讨论会——生物的生活需要
教学目标:
1. 整合本单元前几课的学习;
2. 了解动物、植物、人的基本生活需要;
3. 了解人的栖息地是整个地球,要爱护我们周围的有生命的环境和没有生命的环境;
4. 通过比较人和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了解人能运用科学技术帮助自己适应环境。
教学重点:收集我们的栖息地资料,了解人类生活环境。
教学难点:区分植物、动物、人的基本需要。
教学准备:
整理前几课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们认识了动植物的栖息地,那我们的栖息地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二、探究内容:
1. 讨论哪里是我们的栖息地。
(1)师:“家是我们的栖息地吗?学校是我们的栖息地吗?”
(2)“我们在家里进行哪些活动?家里能满足我们的哪些生活需要?”
(3)我们在学校里进行哪些活动?学校能满足我们的哪些生活需要?
(4)家有“栖息地”的特征吗?家和动物的“避难所”有哪些相似之处?
2. 比较植物、动物、人的基本生活需要。
(1)分别说说植物、动物、人的基本生活需要。
(2)把动物、植物、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归纳成生物的基本生活需要。
(3)比较人和植物、动物在适应(气候)环境方面的不同之处。
•植物、动物怎样过冬?
•人怎样过冬?
•人和植物、动物在适应(气候)环境方面有什么不同?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设计未来人类的栖息地。
教学后记:
生物与环境 篇9
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生物因素。
2.举例说明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3.感受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 性。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这一重要概念。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到生物的生存 会受到阳光、空气、水、土壤和温 度等因素的影响。
设疑:生物与生物之间有没有影响?
小组讨论:
以月季(或其它生物)为例,说说影响它生存的环境因素有哪些?这些环境因素可以分成哪两类?
总结:
环境因素:
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 素
生物因素:
如:阳光、空气、水、 土壤、温度 等
非生物因素:
由 周围其他生物构成
独立思考后回答:
生物与 生物之间应该也有影响。
阅读课本“探 究光照或水对植物生存的影响”
探究活动:
(一)探究光照或水对植物生存的影响
1、小 组讨论:要使一棵植物的幼苗 健壮生长,需要哪些条件?这些条件都是植物生存必需的吗?
讨论1:实验结果说明了什 么问题?
讨论2:第一组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
讨论3:如果要探究温度对幼苗生长的影响,你怎样设计实验:如何设置对照组?
课堂反馈:
1.宋代诗人苏轼在《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中描写影响鸭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 ( )
A.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2、生物生存的环境是指其周围对生物有影响的( )
A.非生物因素 B.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C.一切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 D.以上都不是
3、对 于一只生活在田野里的蝗虫来说,它的生 活环境就是( )
A.田野中植物和蛇、蛙等动物 B.阳光、空气、温度、土壤等非生物因素
C. A与B的总和 D. A与B的总和再加上田野里的其他蝗虫
生物与环境 篇10
1.探究光照或水碓植物生存的影响 (七上p6)
2.分析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七上p7)
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大气、土壤等);
3.分析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七上p8)
生物因素(种内关系、种间关系)
种内关系:指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关系(种内互助、种内斗争)
种间关系:指不同种生物个体或种群之间的关系。(捕食、竞争、共生)
4.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七上p11) 如不同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5.生物对环境适应:保护色(昆虫、北极狐、熊等)警戒色(毒蛇、黄蜂等),拟态(竹节虫)。
6.生物与环境之间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
7.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七上p16整节内容都做考试要求)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
镜筒:上端按装目镜,下端安装转换器。
粗准焦螺旋:转动时,可以大幅度升降镜筒。
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可以使物像更清晰。
目镜和物镜:目镜是用眼观察的镜头,物镜是接近物体的镜头。物像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做光圈。用不同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光线强时用),一面是凹面镜(光线弱时用)。转动反光镜可以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
(一)学习使用显微镜
1.取镜、安放
2.对光: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约2厘米;
②转动转换器(转动转换器的转动板,不要用手直接推物镜),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③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 同时画图)。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
3.观察:(先用低倍镜,此时只能用粗准焦螺旋,再用高倍镜,此时只能用细准焦螺旋)
观察任何标本都必须先用低倍镜。
思考:①降低镜筒时,操作者最关键的姿势应该是什么?其重要性是什么?
答:从侧面看着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直到接近玻片为止。(注意:应缓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不能用力过猛,以免损坏机件,使粗准焦螺旋调节失灵。)
②p在视野中看到的是什么字,看到的是正像还是倒像?答:d,倒像
③如果看到的字偏在视野的左上方,怎样才能将它移到视野中央?答:左上方(在哪个方向就往哪个方向移动)
④如果是把字写在不透明的纸上,观察的结果是否相同?答:不相同
4.收镜
(二)引导学生注意有关生物实验器材的用途及注意事项
(1)酒精灯:用于加热
注意事项: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另一酒精灯;熄灭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
(2)烧杯:用于存放及加热液体
注意事项:加热时烧杯外壁要擦干;加热时要用石棉网间接加热。
(3)盖玻片和载玻片:用于制作临时玻片标本。
注意事项:盖玻片很薄、易碎,应做到轻取、轻放。
(三)引导学生分析科学家探究肉汤变质的过程包括了哪几个步骤?
科学探究过程
基本要求
提出问题
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并表达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
作出假设
应用已有的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并估计假设的可检验性。
制定计划
拟定探究计划,列出所需的材料与用具,选出控制变量,设置实验组与对照组。计划必需合理、严密、可行。
实施计划
按计划进行研究,并收集所得数据、实验现象等资料。
得出结论
分析所得数据、现象等实验资料,经缜密的推理。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
表达交流
撰写探究报告,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
1.探究光照或水碓植物生存的影响 (七上p6)
2.分析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七上p7)
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大气、土壤等);
3.分析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七上p8)
生物因素(种内关系、种间关系)
种内关系:指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关系(种内互助、种内斗争)
种间关系:指不同种生物个体或种群之间的关系。(捕食、竞争、共生)
4.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七上p11) 如不同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5.生物对环境适应:保护色(昆虫、北极狐、熊等)警戒色(毒蛇、黄蜂等),拟态(竹节虫)。
6.生物与环境之间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
7.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七上p16整节内容都做考试要求)
初中会考复习(二) <wbr> <wbr> <wbr> <wbr>生物与环境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
镜筒:上端按装目镜,下端安装转换器。
粗准焦螺旋:转动时,可以大幅度升降镜筒。
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可以使物像更清晰。
目镜和物镜:目镜是用眼观察的镜头,物镜是接近物体的镜头。物像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做光圈。用不同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光线强时用),一面是凹面镜(光线弱时用)。转动反光镜可以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
(一)学习使用显微镜
1.取镜、安放
2.对光: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约2厘米;
②转动转换器(转动转换器的转动板,不要用手直接推物镜),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③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 同时画图)。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
3.观察:(先用低倍镜,此时只能用粗准焦螺旋,再用高倍镜,此时只能用细准焦螺旋)
观察任何标本都必须先用低倍镜。
思考:①降低镜筒时,操作者最关键的姿势应该是什么?其重要性是什么?
答:从侧面看着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直到接近玻片为止。(注意:应缓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不能用力过猛,以免损坏机件,使粗准焦螺旋调节失灵。)
②p在视野中看到的是什么字,看到的是正像还是倒像?答:d,倒像
③如果看到的字偏在视野的左上方,怎样才能将它移到视野中央?答:左上方(在哪个方向就往哪个方向移动)
④如果是把字写在不透明的纸上,观察的结果是否相同?答:不相同
4.收镜
(二)引导学生注意有关生物实验器材的用途及注意事项
(1)酒精灯:用于加热
注意事项: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另一酒精灯;熄灭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
(2)烧杯:用于存放及加热液体
注意事项:加热时烧杯外壁要擦干;加热时要用石棉网间接加热。
(3)盖玻片和载玻片:用于制作临时玻片标本。
注意事项:盖玻片很薄、易碎,应做到轻取、轻放。
(三)引导学生分析科学家探究肉汤变质的过程包括了哪几个步骤?
科学探究过程
基本要求
提出问题
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并表达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
作出假设
应用已有的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并估计假设的可检验性。
制定计划
拟定探究计划,列出所需的材料与用具,选出控制变量,设置实验组与对照组。计划必需合理、严密、可行。
实施计划
按计划进行研究,并收集所得数据、实验现象等资料。
得出结论
分析所得数据、现象等实验资料,经缜密的推理。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
表达交流
撰写探究报告,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
生物与环境 篇1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探究实验和测量,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尝试搜集和处理数据等多种方法。
(3)干湿温度计,学会测量方法,培养学生处理数据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提高学生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热爱大自然,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体验探究知识的乐趣。
二、重点难点
重点
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难点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三、课前准备教师
准备有关生物适应环境的图片资料和影像光碟。配合本节教学的补充资料。学生课前探究校园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导入: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绪论课中,我们学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回答:略
讲述:今天我们就来深入地研究一下生物的第六个特征。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引导:请同学们欣赏动物植物的图片的同时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①举例说明生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②除这些图片以外,结合你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初中所学知识,举一些生物体对环境适应的例子。
③把有疑惑的问题记下来。
组织学生回答第①个问题。
学生1回答:仙人掌的叶变成刺,茎肉质就是适应沙漠干旱环境的结果。
学生2回答:绿豆果实成熟后,在豆荚急剧裂开时,可将种子弹出去,有利于传播。
学生3回答:葫芦藓的叶极薄,这是适应阴湿环境的表现。
总结:刚才几位同学举的例子都很好,很贴切,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当然适应的例子还很多,我们就不再一一列举讲述了:下面我们来研究第②个问题,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请另外一些同学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所举例子,最好是课本外的。
学生1回答:鲸由于长期适应水中生活的环境,身体与鱼相似。家鸽的流线型身体与飞行生活相适应。
评价:
学生1说得非常好,举例很贴切。谁接着发言。
学生2回答:蜥蜴有自动断尾、躲避敌害的本领;乌贼能释放墨汁,染黑海水,保护自己。这些都是动物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性表现。
学生3回答:青蛙与捕食行为相适应,舌头很长,而且前端分叉。
总结:以上同学的发言都很好。
总结:综上所述,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生物和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五、课堂小结
前面一节课和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环境对生物有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着环境,所以,生物圈中的生物和环境是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知识来解答下面问题。
生物与环境 篇12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初中
2:学科:生物
3:课时:1课时
4: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能够选取多方面的事例来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说明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2、尝试收集、处理数据的方法。
3、学习通过测量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渗透环保意识。
2、树立“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观点。
3、利用技能训练,鼓励学生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难点:1、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2、鼓励学生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精神。
四、教材分析:
由于本节内容知识点清晰,一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另一就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呈现的方式也直观,前者就四幅图片,后者是一个探究活动,非常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逻辑严谨,内容看似简单,但要能让学生尤其是初一学生建构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多采用直观手段,认真组织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这个基本的生物学观点。
五、教学方法:
观察、讨论、分析等方法,并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一些有关生物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的例子,以此加深学生对生物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的理解。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老师:在前一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有关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的知识,请你举出生活中熟悉的生物,说出它的生存都受到哪些环境因素的影响?
学生:比如班级的盆栽植物会受到阳光,空气,水,温度和土壤等非生物因素以及其它生物因素的影响等一些常见例子。
老师:回答的很好!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我们知道生物离不开它所生存的环境,那么当环境发生变化时,生物又是如何面对的呢?生物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学生:适应环境,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又在影响着环境。
老师:同学们说得对,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二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二)、探究新知: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老师:请同学们共同观看幻灯片:
1、沙漠中的骆驼;
2、沙漠中的骆驼刺;
3、寒冷海域中的海豹;
4、旗形树的树冠。让学生分析每一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活方式特点,展开讨论。
对幻灯片1的讨论如下:沙漠炎热缺水,骆驼和别的动物一样,需要有足够的能量来维持生命,但它有高高的驼峰储蓄大量的脂肪,当它又喝又饿的时候,脂肪会慢慢分解,变成它需要的营养和水:骆驼平时不出汗,只有体温达到46℃时才会出汗:骆驼平时一次能喝下100毫升的水,而每天排出的尿不到一升,来保持体内水分,即使在沙漠中行走一个月也不会感觉渴。这些特点是动物对干旱的适应。
对幻灯片2的讨论如下:沙漠地区年平均降雨量少,能生长植物是因为它生活的区域地下有水源,骆驼刺的根长得非常长,而且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因而骆驼刺在荒漠中也能得到足够的水。这是植物对干旱的适应。
对幻灯片3的讨论如下:海报是哺乳动物,能够在寒冷的海域生存,要保持体温,就得有件“厚衣服”,海豹的皮下脂肪特别发达,可以达到60mm。这是动物对寒冷的适应。
对幻灯片4的讨论如下:树的枝条偏向一侧,是长期受另一侧风向作用的结果,使得树冠的形态发生变化,看起来像一面旗帜,因此称为旗形树。这是树对风的适应。
老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准确,由于生物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生物在多变的环境中表现不同的适应能力。这种适应是生物通过漫长的年代,不断和环境磨合,自身不断进化,最终生存了下来,就形成它现在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同学们还能举出一些有关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吗?
学生:动物的保护色,壁虎断尾,热带植物的叶宽大,刺猬的刺,沙漠里的植物等等。
老师:同学们回答得真好,现在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和幻灯片。学生:(共同观看配有解说词的影像片段)
镜头1乌贼的墨囊,有利于它逃避敌害。
镜头2含羞草的叶与多暴雨的环境相适应。
镜头3鸟类骨骼质薄,有的中空,适于空中飞翔。镜头4尺蠖的拟态,有利于逃避敌害。
老师:我们了解生物对不同环境的适应同时,也在感叹经过环境的长期选择,各种生物产生了不同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而生存了下来。因此,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其实生物在适应环境是同时也在影响着环境。接下来让同学们交流课前布置的探究植物影响空气湿度的测量结果。
2、植物影响空气湿度
老师:为什么我们测量时要选择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这样三个环境测量空气的湿度?
学生1:因为这三个环境植物的种类、数量不一样。
学生2:用不同的环境进行比较。
老师说得很对,如果不同植被环境同一时间测量湿度不一样,就说明植物影响环境,是不是?现在请各小组汇报一下你们的测量结果。
老师:如果在同一个地方测量,不同时间的湿度一样吗?
学生:不一样,早上湿度最大,中午湿度最小。湿度最大的地方是早上的灌丛。
学生出示他们的实验报告单,从实验的数据和坐标曲线图可以看出:生物对环境是有影响的。
生物与环境 篇13
【教材分析】
20xx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内容。在学完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明确了“什么是生物生活的环境”、“环境中有哪些因素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生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生物能适应环境”等问题后,随之自然转入到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的学习,对生态问题的学习和探究就水到渠成。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之一,内容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三大部分。其中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是重点,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是难点,教材通过资料分析、观察与思考突出重点,通过具体事例突破难点,旨在培养学生对于生物圈这个所有生物的家的认识和爱护,从情感上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以及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说出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为什么说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
2.能力目标 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教师提供生态系统图片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推理能力,表演及形象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让学生认同人类是生物圈中的一员,只有保护生物圈才能使我们的生存环境更加美好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食物链的特点。
难点 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传递的特点,食物网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设计思路】
本节课通过情境创设,进入生态系统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在课上组织一系列的学生活动,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充分体现课改的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从身边的事情谈起,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的情操。
本届课采取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即按照“情境导入—目标展示--自主学习—巩固小结—任务探究—达标检测”程序设计教学流程。
【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好几种生物头饰,包括树、兔、狐狸、老虎、细菌、真菌(蘑菇),六位同学各自扮演一个角色;收集生态系统相关资料,小组分工合作做好汇报准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6位同学佩戴好生物头饰,上台表演课本剧,导入新课。
旁白:在一片森林里,生活着许多生物,有活泼的小兔子,狡猾的狐狸,凶猛的老虎……,你们看,他们来了。
小草边唱边出场:“没有花香,没有树高……”(充满热情)我是小草,我长大需要水,需要空气,太阳公公每天照的我暖洋洋的,我可以自己制造营养,我所制造的营养物质,不仅能养活我自己,而且能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我是快乐的(面带悲伤)但是我也有伤悲……
兔子蹦跳出场:(快乐状)我不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但是我的嘴可谗了(面对草)这绿油油的小草正合我意,我要把你吃掉,我是草食动物。
狐狸左顾右盼的出场(狡黠,悄声)我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可我要生存(面对兔子)正好这是一顿美餐,我要把你吃掉。
老虎:别在那狐假虎威了,我才是森林之王,我要把你们统统吃掉。
兔(惊恐状):不好了,老虎来了,快逃啊。
真菌、细菌(搀扶出场)我是真菌,我是细菌。
细菌:你们能看见我吗?其实我很小,你们是看不见的,但是我无处不在。
真菌、细菌:(得意状):别看我们微不足道,但我们也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面对其他生物)我们能把你们的尸体分解,供植物重新利用,如果没有我们,世界会是怎样的?(摇头叹息)你们的尸体,将会堆积如山,你们还有生存空间吗?
师: (表演完毕)这是一片森林中的6种生物。在一定的范围内,它们为自己活着,它们似乎又为别的生物二活着,好像谁也离不开谁。这是为什么呢?进入今天的学习内容──《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二、目标展示
教师和学生一道阅读课本23页“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然后学生带着问题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思考题。
1.什么是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是怎样的?
3.什么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4.为什么说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
三、自主学习
任务──什么是生态系统
师:(播放幻灯片 )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23页图片和“想一想,议一议”,小组讨论:为什么加罩网后草籽生长不好,而未加罩网的天然草原生长良好呢?
生:小组【想一想,议一议】
(小组答) 因为食虫鸟以食草昆虫为食,食草昆虫已草籽为食。加罩网后,隔离了食虫鸟和食草昆虫。食草昆虫大量繁殖,啄食草籽,致使草原生长不好。
结论: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 整体 ,这个整体就是 生态系统 。
师: 那么,你认为哪些区域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呢?
生1:我家的一块农田。
生2:我家里承包的一片树林。
生3:三峡大坝水库。
师:那么,这些生态系统包括哪几部分呢?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角色分别起着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分析课本“资料分析”。
生: 分析课本第20页中“资料分析”, 讨论回答相关的3个问题。
1、啄木鸟以昆虫幼虫为食,昆虫幼虫以树为食。
2、树桩腐烂是因为细菌和真菌的作用,腐烂的树桩最终会被细菌真菌分解掉。
3、在生态系统中,植物扮演生产者,动物扮演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扮演分解者。
师: 请同学们梳理一下本部分内容。
生: 【读一读,填一填】,完成下列目标任务。
1.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 生物 与环境 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 生态系统 。比如 一片森林 , 一块农田 , 一个湖泊 , 一条河流 等等都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
2.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属于 生产者 ,动物属于消费者 ,细菌和真菌属于 分解者 。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的关系。
3.生态系统除了生物部分还有 非生物部分,如 阳光 、 土壤 和 水 等。
生: 小组归纳,得出结论。
结论: 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
任务二──食物链和食物网
师: (问题引入)你听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谚语吗?怎么解释这些谚语呢?
生: 说明生物之间存在吃鱼被吃关系。螳螂吃蝉,黄雀吃螳螂,相互制约着。
生:【读一读,填一填】,完成下列目标任务。
3.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顺序叫做 食物链 ,起始环节是生产者 ,草、兔、狐构成的食物链是:草→兔→狐。
师:(播放幻灯片)那么,请同学们观察“观察与思考”图片。试一试,你能链接几条食物链呢?你依据什么连接的?
生:我们小组连接了9条。我们依据的是它们吃与被吃的关系。比如……
师: 说得很好。如果把人也添加到这个图中,你认为人该放在食物链的哪一端呢?
生:人应该在食物链的最顶端,也就是最后一级。
师: 如果人们在农作物上喷洒农药,农药最终到哪种食物体内了?由此,你想到了什么问题呢?
生1:农作物最终到人体内积累最多。
生2:我觉得应当少打农药。
生3:…
共同归纳结论: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 流动的。
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最终威胁到人类 。
任务三──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师:(创设情境) 在上述生态系统中,假如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哪些生物的数量可能发生变化?发生怎样的变化?
生:【想一想 议一议】青蛙数量大量增多,猫头鹰数量大量减少。
师:那么,青蛙的数量会无限制的增加吗?猫头鹰的数量会无限制的增加吗?
生: (小组讨论交流) 因为青蛙受到蛇和食草昆虫的限制,不会无限制增加。猫头鹰受到蛇、鼠、兔等限制,也不会无限制增加。
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说明生态系统有自动调节能力。
师:是不是生态系统有自动调节能力,就可以任意捕杀生物呢?你想到了什么问题?
生1: 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 相对稳定的 。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自动调节 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 限度 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 破坏 。
生2: 我想到了保护生态平衡问题。为了生态平衡,我们不能随意捕杀某种动植物。
四、巩固小结
师: 通过本节课学习,关于生态系统的知识知道那些呢?你能把本节知识进行一个梳理吗?
生1: 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
生2: 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生3: 生态系统由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的限度的。
生4: 因为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限,所以我们不能随意捕杀青蛙和蛇等野生动物。
生5: 我把本节课知识归纳成下列网络。
生物与环境 篇14
一、基础知识
1. 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环境,只有当环境满足它们需要的时候,它们才能够生存下来。
2. 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主要包括(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空气)。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 做对比实验时,我们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都相同,否则实验就无法对比不科学了。
4. 植物生长需要(水分、阳光、空气、温度、土壤、养分)等条件。
5. 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改变。说明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能力。
6. 绿豆芽的根会朝着(有水)的方向生长;绿豆芽的叶会朝着(有阳光)的方向生长。
7. 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对于一个生物来说,周围的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生物环境有动物、植物、微生物等,非生物环境有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8. 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9. (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俗话说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啃泥底”,就生动而形象地比喻了这种相依为命的食物链关系。
10. 生产者: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 消费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
11. 食物网: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
12. 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13. 写食物链:草、兔、鸟、蛇、蝗虫、鹰
1)草→兔→鹰 2)草→蝗虫→鸟 3)草→鸟→蛇
4)草→鸟→蛇→鹰 5)草→兔→蛇→鹰 6)草→蝗虫→鸟→鹰
其中草→兔→鹰这条食物链中生产者是(草),消费者是(兔和鹰) 。
14. 生态瓶中的植物(水草)为动物(鱼)(提供食物和氧气),动物(鱼)为植物(水草)提供(二氧化碳和养料)。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或植物会引起生态瓶的变化。
15. 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16. (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的整体叫生物群落;)如果生态系统的一个环节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7. 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威胁)。
18. (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防治沙尘暴的方法(还林还草)。
19. 所有动物的生存最终都离不开(植物),一些动物离不开另一些动物。
20.自然保护区: ①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美国黄石国家公园;②1956年,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我国的几个主要自然保护区。它们分别是:①红树林保护区;②三江源保护区;③四川王朗自然保护区;④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⑤广东湛江红树林保护区;⑥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
二、问答题:
1. 动植物怎样适应环境?举例说明
答:如:仙人掌生长在热带荒漠地区,叶退化成刺,茎肥厚多汁,既减少水分蒸发,又能贮存大量的水,适应沙漠干旱的环境。长颈鹿前肢长、颈长,是对生活环境的适应,因为颈长才能从高大的树上吃到树叶,而那些前肢短、颈短的短颈鹿,因为不易获取食物被淘汰。 还有青蛙冬眠、候鸟迁徙 、狼狐换毛、企鹅皮厚多脂等,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度过寒冷的冬天,都是适应环境的结果。
2. 人类的活动会引起了生态系统的失衡,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人类应该做些什么?
答:①爱护动植物,不伤害它们。②保护森林,不乱砍滥伐。③多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珍稀的动植物。④保护草原,合理放牧。……
3. 人类的什么行为会造成鹰、兔子、草的减少?
答:乱捕滥猎;过度放牧;破坏植被;砍伐森林;环境污染等。
4. 在“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实验中,仔细观察根的生长情况,你发现了什么?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我发现绿豆芽的根都向纸潮湿的一端生长。说明植物生长需要水。出现这种现象体现了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5. 在“减少生态瓶里的水”实验中,生态瓶里的小鱼在水多时和水少时一分钟内浮到水面上来的次数有什么不同?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水多时,小雨浮出水面的次数少甚至没有;而水少时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较多。这是因为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就空间减少了,氧气量也跟着减少,所以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较多。
6. 在“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实验中,生态瓶里的小鱼在动物多时和动物少时一分钟内浮出水面的次数有什么不同?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动物多时,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增多。这是因为由于小鱼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增多。如果小鱼增加两倍或四倍,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越来越多,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越来越多,甚至会因缺氧而死亡。
7. 在“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实验中,生态瓶里的小鱼在植物多时和植物少时一分钟内浮出水面的次数有什么不同?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在植物多时,生态瓶里的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减少,这是因为水草增多,产生的氧气量增多。但是,生态瓶里的植物并不是越多越好。多到一定程度,影响了植物对光的吸收,还会减小动物的活动空间,对生态系统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8. 经过实验,你认为要想让生态瓶里的生物生活得更好,应该注意些什么?
答:①生态瓶里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要平衡。②必须有足够的氧气。
9. 草原上的牧民为了增加收入,饲养的牛羊的数量增加了5倍。照这样下去,草原将会发生什么现象?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
答:草原将会退化,可能会变成沙漠,牛羊缺少食物会饿死,草原上的其他动物也会受此影响而迁走,草原整个生态系统被破坏,人类也无法生存。我认为要禁止牧民过度放牧。
10. 破坏生态平衡对人类将会有什么影响?
答:破坏生态平衡,将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动植物数量失衡,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食物减少、疾病增加,严重的将导致人类无法生存。
11. 为什么做对比实验要设对照组和实验组?
答: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检验对比实验的效果,没有对照组,实验组的实验结果将无法确定。
三、实验设计。
1. 实验名称: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吗?
我们的猜想: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
实验材料:两个一次性塑料杯子、绿豆种子、纸巾、滴管、水、标签
相同条件:温度、空气、相同大小的绿豆种子各三粒
不同条件:水分
实验方法:①在两个杯子底部垫上纸巾,各放入3颗绿豆种子;
②实验组:在一个杯子中加入水,保持湿润。
③对照组:在另一个杯子中不加水,保持干燥;
④过一段时间观察记录。
实验现象:实验组杯中的绿豆种子发芽了,对照组杯中的绿豆种子没有发芽。
实验结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
2. 实验名称: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光吗?
我们的猜想: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光。
实验材料:两个塑料种植盒、绿豆种子、纸巾、滴管、水、标签、黑色塑料袋。
相同条件:水分、温度、相同大小的绿豆种子各三粒
不同条件:光
实验方法:①在两个杯子底部垫上纸巾,各放入3颗绿豆种子,都加入水,保持湿润;都放在同一室内;
②实验组:让一个杯子用透明塑料袋罩住,保持光亮的环境;
③对照组:让另一个杯子用不透明的塑料袋罩住,保持黑暗的环境;
④过一段时间观察记录。
实验现象:实验组杯中的绿豆种子发芽了,对照组杯中的绿豆种子也发芽了。
实验结论:绿豆种子发芽不一定需要光。
举一反三:孩子们,你们能写出其他实验的设计吗?
实验名称: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空气吗? 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土壤吗?绿豆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吗?
3. 实验名称:绿豆芽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
我们的猜想: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
实验材料:发芽的绿豆种子、两个花盆
我们要改变的条件:阳光
我们不改变的条件:水分、空气、温度、土壤、绿豆芽各两株。
实验方法:①把种有相同绿豆芽的两个花盆中的其中一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
②另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
③保持其他条件相同,过一段时间观察。
实验现象: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的花盆绿豆芽长得茁壮且颜色深绿,放在黑暗地方的花盆中的绿豆芽比较嫩且颜色浅。
实验结论: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
4. 实验名称:蚯蚓喜欢明亮的环境还是黑暗的环境?
实验材料:水槽、蚯蚓10条、吸水纸
相同条件:温度、湿度
不同条件:光
实验过程:①找一个水槽,底部铺上湿润的土壤,一端用黑色塑料袋套上,另一端不套②将捉来的蚯蚓10条一组放在盒子中间,
③盖好盖子,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做好记录。反复做几次。
实验现象:蚯蚓爬向纸盒阴暗的一边。
实验结论:蚯蚓喜欢阴暗的生活环境。
5. 实验名称:蚯蚓喜欢干燥的环境还是潮湿的环境?
实验材料:水槽、蚯蚓10条、干土和湿土。
相同条件:温度、空气、光线
不同条件:土的干湿
实验过程: ①找一个水槽,在水槽的两端分别铺上一层泥土,一端铺湿润的,一端铺干燥的。②将捉来的蚯蚓10条一组放在盒子中间,盖好盖子,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做好记录。反复做几次。
实验现象:蚯蚓会爬向湿土的一边。
实验结论:蚯蚓喜欢潮湿的生活环境。
生物与环境 篇15
种子发芽实验(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对比实验中控制某个条件的方法,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教学难点】能根据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
【教学准备】绿豆种子若干,实验计划单(参考书3面),实验记录表(参考书4面)。
【教学过程】
一、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
1、谈话导入: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那么,你觉得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
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摘要板书。(预设:要种到土里获得养料,需要浇水,需要合适的温度,需要阳光,需要空气等。这时候教师不要给予取舍,保留学生的各种观点)
3、进一步引导(拿起一颗绿豆种子):这是一颗完好的绿豆种子,如果要让它发芽,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条件是不是都需要呢?哪些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呢?(说明:从种子发芽过渡到具体的绿豆种子发芽,这样的讨论更有针对性,而且更合理,因为不同种子需要的条件是有些区别的。)
4、师:大家的意见不一样,看来我们必须通过实验来判别了。
二、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1、师:该怎样用实验来证明呢?大家说说要注意什么?(预设:制订周密的实验计划,只能改变一个条件等。)
2、师点拨:为了把实验做好,建议大家选择自己最想研究的一个条件进行研究,而且在研究之前要设计好实验方案。
3、学生自由选择研究内容,及时进行统计。(预设:水组,光组,温度组,土壤组等,可在此适当排除不适合课堂研究的内容。)
4、以其中一个组为范例,集体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计划。
(1)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你们计划怎样做?
(2)你们预测结果会是怎样的?
(3)你们的研究中,改变了什么条件?
(4)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
(5)怎样知道改变的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了影响?
(6)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什么?
5、分发实验计划单,学生完成自己的实验方案设计,教师巡回指导,鼓励选择相同条件的同学互相交流。
三、阅读书4面种子发芽实验内容:
1、进一步阅读教材上的举例,教师引导关注其中的注意点,比如绿豆的大小应该差不多,为什么要在每个盒子分别放入2-3颗绿豆,为什么要垫纸巾等。
2、教师提供表格,共同讨论如何进行记录。
四、布置实践作业和下节课内容提示:
1、鼓励学生回家认真完成实验,并做好观察记录。
2、下节课将对我们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请大家准备好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将对认真完成实验的同学加星评价。
3、有能力、有条件的同学还拍摄绿豆种子发芽各个变化的照片,尝试撰写研究报告。
种子发芽实验(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过程与方法: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对比实验、严格控制实验、重复实验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教学难点】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教学准备】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实验信息统计表(参考书5面)
【教学过程】
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1、我们种下的绿豆种子都发芽了吗?其他小组的绿豆种子呢?
二、整理分析实验信息:
1、教师分发实验信息统计表,由组长负责收集相同实验小组的实验信息。
2、分析实验信息:
(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有什么不同?
(2)从实验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吗?
(3)实验结论和我们实验前的猜测一致吗?
三、交流实验信息:
1、认真听取其他不同实验小组介绍他们的实验方法和获取的信息。
2、和其他的小组交流,了解他们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听听他们怎样用数据来解释实验结果的。
3、汇集全班同学的实验,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对大家有异议的内容进行辨析。
4、小结: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温度、水分和空气。
四、种植绿豆芽:
1、引导:已经发芽的绿豆芽怎么处理?
2、确定任务:把绿豆芽种植在花盆中,放到适合的地方,让绿豆芽生长一段时间。
3、预测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
4、建议对绿豆芽的生长做观察日记或者记录。
参考资料: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是:
一是温度。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6-7℃,12-14℃能正常发芽,最适温度为20-25℃,为35℃。
二是水分。一般需吸收相当于种子自身风干重的120-140%的水分才能萌发。
三是充足的氧气。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当环境条件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思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参考书7面),三四天前做好的绿豆芽对水的需要的实验。
【教学过程】
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1、说说自己种下的绿豆芽生长的怎样了。
2、为什么大家的绿豆芽生长的不一样呢,怎样才能让绿豆芽生长的更好呢?
3、讨论影响绿豆芽生长的因素,教师随机板书。
二、实验一: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1、讨论: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那么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
2、该怎样来设计对比实验呢?
重点指导:
(1)我们只能改变哪些条件?不改变哪些条件?
(2)两组的绿豆芽需要一样多吗?
(3)改变了条件是不是对绿豆芽生长产生了影响,我们怎样才能知道?
3、学生完成实验方案,交流。
4、提供实验记录表,引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采用图画和文字记录下绿豆芽的高度、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等)
三、实验二: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1、拿出事前做的绿豆芽对水需求的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教师介绍实验: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终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2、讨论:这5粒绿豆种子的生存的环境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环境对绿豆种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什么我们这样推测?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
3、概括: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观察更多的植物适应环境的图片(书8面):
1、比较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叶的不同。
2、香蕉、松树、仙人掌分别生长在什么地方?
3、这三种植物的叶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4、说说平时还看见有关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蚯蚓的选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过程与方法: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每组一份:长方形扁纸盒两个,黑布、塑料薄膜、玻璃片、蚯蚓15条、干土、湿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见过蚯蚓吗?一般在什么地方见到它们?你们觉得蚯蚓喜欢怎样的环境?
2、学生自由发表。
二、实验一: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
1、我们先来研究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该怎样设计实验呢?
2、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进行对比实验,并注意控制条件。
3、出示实验器材,讨论实验步骤:
(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
(3)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4)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察和记录。
(5)再做2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三、实验二: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
1、过渡:那么,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呢,让我们也来设计一个对比实验。
2、学生设计实验,自由发表。
3、教师随机出示材料,在交流中概括出比较合理的实验步骤:
(1)在另外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干燥,一边湿润。
(2)把10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3)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记录。
(4)再做2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
四、动物对环境的需要和适应:
1、让学生归纳:蚯蚓适合怎样的生活环境?
2、过渡:跟蚯蚓一样,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3、学生看书11面的图片,说说这些动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4、拓展:当环境不适应动物生存的时候,它们会重新选择合适的环境生活,否则它们将难以生存。谁能说说相关的例子吗?
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目标:
1、 通过讨论、分析活动,认识生态系统中的食物联系——食物链。学会正确使用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食物网等词语描述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
2、 通过画、找食物链,认识食物网,意识到食物网反映了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之间的复杂的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3、 经历讨论分析的活动过程,提高归纳综合思维能力,注意在讨论分析活动中及时吸收别人的学习成果。
教学重点:
建立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食物网的概念,并会画简单的食物链。
教学难点:
理解食物网所反映群落和生态系统中动植物间的关系。
教学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这堂科学课先请5位小助手来帮个忙。
2、菜青虫与青菜这两种生物之间有什么关系?我们用一个箭头表示吃与被吃的关系(青菜 菜青虫)。注意:箭头的方向,从被吃的生物指出来。
3、安排其他同学的生物头饰。
二、探究活动
(一)食物链概念
1、五位同学代表的生物以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来排个队,排头朝着老师。
2、谁来说说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食物链)
3、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下有趣的食物链。板书:有趣的食物链——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生物学家给起名叫做食物链。
4、回忆下,自然界中还有没有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呢?
5、成语中的食物链:“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中有没有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谁来说说看。怎么用书面的形式表现出来?(蝉 螳螂 黄雀)
6、蝉要吃什么?黄雀又会被谁吃?将食物链补充完整。
7、比较两条食物链,总结出食物链的特点。(完整的食物链一般从植物开始,到凶猛的食肉动物结束。)
(二)生产者和消费者
1、植物是如何获取食物的?除了植物其他生物是如何获取食物的?食物链中,我们按照获取食物途径的不同给它分成:生产者和消费者(自己能制造食物的叫做生产者,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叫做消费者。 )
做一个生态瓶
【教学目标】
1.观察池塘里生物环境资料,认识自然环境下的生态系统,以此为蓝本设计生态瓶的建造方案。
2.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3.能相互听取意见、共同协作制作生态瓶,并分工进行管理观察。
【教学重点】
设计制作生态瓶方案。
【教学难点】
每天坚持观察生态瓶里发生的变化及时记录。
【教学准备】
建生态瓶需要的材料:大可乐瓶、剪刀、水、适合在生态瓶里生活的生物。
生态池塘的图片或录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池塘里的生态系统
1.出示生态池塘图片,师:竹林村的同学们观察了水田里的生物,老师在郊外找到了一个池塘,我们来看看这个池塘,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可能会回答:池塘里有水草、鱼、小虾、螺蛳、鸭子、河蚌、荷花、荷叶、青蛙。他们会说出池塘里的一些生物,教师逐步引导学生说出池塘里的非生物。
·这些生物中哪些是水生植物?(水草、荷)
·它们的生存需要哪些条件?(泥沙、水)
·这些水生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帮助?(食物、栖息地、躲避动物的攻击等)
·池塘里的非生物对生物又有哪些帮助?
2.原来自然环境下的生态池塘存在这么多生物和非生物,那我们自己能建造一个这样的小池塘吗?
二、设计建造生态瓶
(出示玻璃鱼缸)用这个可以建一个小池塘吗?
1.小组讨论设计建生态瓶的方案。
我们的生态瓶
设计方案
准备用什么材料
哪些生物来生活?
生物
非生物
为生物的生活考虑哪些问题?
生态瓶模型图
2.组际交流设计方案。
三、做一个生态瓶
1.准备相应的制作材料,如透明的玻璃缸、玻璃瓶,也可以是大可乐瓶剪去上半部分。
根据小组讨论决定的方案制作生态瓶,贴上标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给生态瓶取一个有创意的名字,如“小金鱼”号、“咕噜噜”号等,增加趣味性,吸引其他同学观赏。
生态瓶标签样本
生态瓶名称
瓶内生物
制作者
管理者
2.小组商量生态瓶的放置与管理,观察与记录。
·放在什么地方比较合适,方便管理?
·如果放在教室里,双休日怎么办?
·组内每个同学都是观察者,记录由每个观察者单独完成。
·要求每天至少观察两次。
四、总结:有什么收获
改变生态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发生态群落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控制条件进行实验,细致、准确地记录到的现象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准备若干鱼、水、水草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交流生态瓶,确定实验方案:
1、交流:生态瓶里的生物生活得还好吗?
2、展示,比一比哪些生态瓶里的动植物生活的比较好。
3、思考:如果改变生态瓶中的一些条件会怎样呢?
4、引导:减少生态瓶里的水是改变生态瓶的非生物环境,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是改变生物的数量。
5、学生小组自由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案。
二、实验一:减少生态瓶里的水:(参17面记录单)
1、实验方法:选择2个生态瓶,尽量一样的,一个生态瓶的水减少一半,另一个水量不变,两个生态瓶的生物数量都不变。
2、引导:要观察生物有什么变化,我们可以采用记录小鱼在改变前面一分钟浮出水面上来的次数。
3、进行实验和观察记录。实验结果:由于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减少,氧气量减少,水少的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比较多。
三、实验二: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参18面记录单)
1、实验方法:选择2个生态瓶,尽量一样的,一个生态瓶的水草增加一倍,另一个的小鱼数量增加一倍,其他条件不变。
2、预测生态瓶里会发生什么变化。
3、同样采用记录小鱼在改变前面一分钟浮出水面上来的次数。
3、进行实验和观察记录。实验结果:水草增加,产生的氧气量就增加,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减少;小鱼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增多。
4、讨论:如果小鱼增加2倍或者是4倍又会怎样呢?(小鱼浮出水面次数更多,甚至会缺氧死亡)。是不是植物越多越好呢?(植物过多,影响植物对光的吸收,还会减少动物的活动空间,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四、总结拓展:
1、讨论:要让生态瓶里的生物生存的更好,我们要注意什么?
2、回家继续观察生态瓶,尝试写科学观察报告。
维护生态平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必须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即生态系统。
过程与方法: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沙尘暴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回顾知识,引入新课:
1、学生自己的话举例说明食物链、食物网、生态群落的含义。
2、说明: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3、提问:如果生态系统中的某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会怎样呢?
二、草原的生态平衡:
1、现在让我们以草原为例来研究有关生态系统的平衡问题。草原上常见的生物有鹰、兔和草,那么,这三种生物之间的食物链是怎样呢?(学生画出)
2、设想一下:
(1)如果鹰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2)如果兔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3)如果草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每个设想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然后再发表意见。
3、人类的哪些行为会造成鹰、兔或者草减少呢?在书19面表示出来。(可启发;为了经济发展,人们会采取哪些手段。)
三、是什么引起了沙尘暴:
1、阅读书20面有关沙尘暴的资料。教师可进行适当的补充。
2、引导学生分析草原生态系统失衡的原因,提示:
(1)人类的哪些行为引起草原生态系统失衡?
(2)这些行为的后果是什么?
(3)最终结果是什么?
3、小结:生态系统配合发展是不十分不易的,人类的许多行为都在破坏着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4、拓展:大家深入分析一下目前许多的做法,并讨论为了保护生态平衡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生物与环境 篇16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教学目标①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②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③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④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
难点和重点①生态系统的组成。②食物链和食物网。③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讨论法 讲解法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生态系统的概念
①通过观察家庭水族箱,分析问题,寻找答案。②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思考: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什么关系。
①教师列举生活中常见实例,如家庭水族箱。②教师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朗读一段充满诗情画意的文章,创造一个愉悦的氛围。
生态系统的组成
①学生进行资料分析(教材提供的资料),找出生态系统的组成,并且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②分组扮演动物、植物、细菌和非生物,并寻找四者之间的关系。
①教师引导:下面大家分析一下书中的资料,看看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②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扮演角色,并且帮助他们寻找其中的关系。
食物链和食物网
①把最近一段时间所吃的食物,通过一系列箭头连接成食物网,观察自己在食物网中的位置。②学生观看录像,讨论分析动物、植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探究。②教师播放一段录像,其中有动物和植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学生进行资料分析,通过分析了解食物链中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同时了解营养物质在食物链中的流动。
教师播放课件,引导学生分析淡水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并且讨论:a、如果这些积累了很多有毒物质的鱼被人吃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b、为什么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越多?
环保教育
学生观看课件,讨论分析环保意义。
作业:
教学反思:
上一篇:传染病的预防
下一篇: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