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小数》教案(精选13篇)
《认识小数》教案 篇1
第三单元:认识小数 单元分析
一
单元教材分析
1. 以两、三位小数的意义为教学重点,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小数概念和计数方法。
十进分数除了可以写成分母是10、100、1 000……的分数形式外,还可以写成另一种形式,即小数。具体地说,分母是10的分数还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分母是100的分数还可以写成两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教学小数的意义,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关系,这就是学生需要建立的小数概念。
教学小数的概念编排了四道例题。前两道例题联系具体的数量复习一位小数,引出两位、三位小数,初步概括小数的意义。后两道例题教学小数的计数单位、数位顺序和计数方法,进一步加强小数的概念。
2. 教学小数的性质,突出对性质的体验。首先体验性质的合理,然后体验性质的应用。
小数的性质是小数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学小数的性质,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又为教学小数四则计算作必要的知识准备。教材分两段教学小数的性质,第一段是理解性质的内容,第二段是应用性质改写小数。
3. 比较小数的大小,淡化统一的法则,鼓励个性化的思考。
学生已经掌握的比较整数大小的知识,有些可以应用于比较小数的大小,也有些需要在认识上作必要的调整。如,在整数中,位数多的数一定比位数少的数大(四位数大于三位数)。而在小数中未必一定如此(三位小数不一定比两位小数大)。因此,从比较整数的大小到比较小数的大小,不是单纯的认知同化和方法迁移。
以前教学比较小数的大小,重点是比较的法则,教材里列出若干方法与规则,要求学生理解和应用。本单元把比较小数的大小作为小数概念教学的一部分,比较时的思考是根据小数意义展开的,并通过比较大小进一步充实小数的概念。这部分教材设计成三个层次。
4. 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教学改写较大的整数和求小数的近似数。
学生已经能够把整亿、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亿”或“万”为单位的数,并体会了这些改写方便读数和写数,有助于理解较大数的意义。他们还初步学会了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整数的近似数。本单元的例8,要把非整万、非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数。例9教学求小数的近似数。新旧知识有密切联系,已有的改写较大整数的经验和求近似数的方法,都可以应用于新知识。新旧知识也有不同的地方,在改变数的单位和求近似数时,还要应用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因此,教材既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突出新旧知识的不同。
二
单元目标要求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记数单位,能正确读写小数;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够比较小数的大小。 3、能够利用小数将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以亿作单位的数。 4、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能按要求正确地求出小数的近似数。 5、使学生经历小数概念的抽象和小数性质的探索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的能力。
三
单元设计意图
在一至四年级,“数与代数”领域主要教学整数的知识,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十进制计数法。本单元系统地教学小数知识,将使学生建立比较完善、比较深刻的小数概念,内容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比较小数的大小、把非整万(亿)的数改写成以“万”“亿”为单位的数等四部分编排,表现出四个主要特点。
第一,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教学小数的知识。这些经验包括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所表示的金额,以米为单位的小数所表示的长度等,都是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初步认识了的。这些经验能支持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发现小数的性质,进行比较小数大小的活动,从而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第二,数形结合,教学小数的知识。小数的意义是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小数的性质也是抽象的数学规律,小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是有一定困难的。如果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的图形联系起来,挖掘和利用概念中的直观成分,能有效地降低教学的难度。教材编写时充分注意了这一点,如用大正方形表示整数“1”,它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分别表示成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依托直尺显示几厘米是百分之几米,是零点零几米;在数轴上建立点与相应的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联系……这些都有助于学生领会小数的知识。
第三,始终把小数的意义作为教学重点。本单元编排的四部分教学内容是循序渐进的,小数的意义是进一步教学小数性质、比较小数大小的规则、改写大数的方法的基础,后面三个内容的教学又促进了小数概念的逐步清晰、逐渐深化。
第四,选择大量有意义的现实数据。如普通食品、常用物品的价钱,我国部分大城市的人口数,反映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数据,集知识性、应用性、思想教育为一体。
四
单元目标达成分析
课题: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生通过在分数的基础上认识小数,知道什么是小数,学会分数、小数的互化。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学会读、写小数,体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理解小数的意义,进一步认识小数和分数,会进行小数、分数的转化) 2、 学生通过在用小数表达的过程中,感受小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3、学生通过学习,培养理解空间想象能力,训练思维的灵活性。重点与难点:小数的意义及小数与分数的联系课前准备:挂图、小黑板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复习 一、复习用分数表示下面的数。 1角=( )元 2角=( )元 1分=( )元 1分米=( )米 1厘米=( )米 1毫米=( )米 通过复习用分数表示小数,唤起旧知为新授作准备。 二、教学例1: 教师板书: 1分=1/100元=0.01元 5分=5/100元=0.05元 4角8分=48/100元=0.48元 以1分以1元的百分之一位突破口,学生能较为顺利地得出0.05元是1元的百分之5, 0.48元是1元的百分之48 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
理解什么是一位小数,什么是二位小数。 会读写小数。 学生自己看尺取长度,巩固两位小数知识,同时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通过1毫米、7毫米、15毫米写成分数和小数,体会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从而抽象概括、类比推理出小数的性质。 学生通过“试一试”,理解小数的性质。
三、教学例2 板书: 1厘米=1/100米=0.01米 4厘米=4/100米=0.04米 9厘米=9/100米=0.09米 1毫米=1/1000米=0.001米 7毫米=7/1000米=0.007米 15毫米=15/1000米=0.015米 小结 出示小数的性质。 4、教学“试一试” 四、练习巩固练一练 第1、2题 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小数的意义知识,理解小数的意义。 全课总结
教学
反思
课题: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生通过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的计数单位,掌握小数数位顺序表以及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 2、学生通过探索,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喜爱数学的情感重点与难点:知道小数的计数单位,掌握小数数位顺序课前准备:挂图、小黑板、数为顺序表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复习导入 一、复习导入 1、 10280是由( )个万、( )个百和( )个( )组成的;2所在的数位是( ),它的计数单位是( ) 2、 整数数位顺序表 3、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小数 1分米=( )米 1厘米=( )米 1毫米=( )米 1角=( )元 1分=( )元 学生回顾数的组成、用小数表示数以及整数数位顺序表,为下面学习新知铺垫。 二、教学计数单位及进率 学生涂色理解1里面有几个0.1,0.1里面有几个0.01,0.01里面有几个0.001。 学生学习小数部分的数位及计数单位,明白相邻计数单位进率是十。 学生明白完整小数由小学部分和整数部分组成。 三、教学数位顺序表及数的组成 学生通过讨论344.725的数的组成, 掌握小数数位顺序表以及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通过试一试,练习数的组成知识。 四、巩固练习练一练 练习五第6~9题 学生明白有几个涂色的正方形,整数部分就表示几。 掌握方法:整数部分的几和小数部分合起来就是几点几。 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自主理解带小数的意义,从而形成对小数更加完整的认识。五、全课总结,布置作业
教学
反思
课题:小数的性质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生通过在分数的基础上认识小数,知道什么是小数,学会分数、小数的互化。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学会读、写小数,体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理解小数的意义,进一步认识小数) 2、 学生通过在用小数表达的过程中,感受小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3、培养理解空间想象能力,训练思维的灵活性。重点与难点:小数的意义及小数与分数的联系课前准备:挂图、小黑板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说出下列小数的含义 回顾小数的意义,为学习新旧做准备。二、教学性质 试一试 10厘米=100毫米=100/1000米=0.100米 10厘米=10/100米=0.10米 10厘米=1分米=1/10米=0.1米1、 涂色0.5=0.50 2、 例5 0.3=0.30 3、 试一试 猜想“0.3和0.03的大小”,在建立猜想、验证猜想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中,理解小数的性质。 通过“试一试”,学生合理猜想、大胆验证,透过现象,发现规律,不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通过“练一练”2,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再次明确小数末尾的0才能去掉。 三、应用性质例6 学生会应用小数的性质把末尾有0的小数进行化简及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 四、练习提升练一练第1题练习六第1~5题 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五、全课总结。
教学
反思
课题:小数大小的比较
第4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生通过经历小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探索过程,理解、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能正确进行小数大小的比较,并能用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学生通过学习,培养迁移类推的能力,以及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感悟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重点与难点:理解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能正确进行小数大小的比较课前准备:挂图、小黑板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复习导入 一、复习导入 1、数的组成: 7.96由( )个一,( )个0.1,( )个0.01组成,也可以由( )个0.01组成。 2、比较整数的大小: 675 ○ 549 1200 ○ 990
通过复习数的组成以及整数大小的比较(位数相同从高位比起;位数不同,数位越多。数越大),为学习小数大小的比较作铺垫。
二、教学方法 例7引出多种方法比较大小。 突出用小数的意义比较大小。 通过试一试,突出整数部分不同,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相同比百分位…… 三、及时巩固与提升 通过练一练,学生能从具体数量多少和观察数位 上的数来比较大小。第7题先看清每一小格代表0.01再填数。并说说如何比较。第8题选几题说说理由。第9题除身高外,还可比体重、视力等。第10题学生有序思考,交流发现。第11题看清要求,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填写。 四、总结与作业
教
学
反
思
课题:数的的改写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现实情境,知道把非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改写(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2、学生通过在出现的较大整数都是有意义的数的改写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丰富科学知识。 3、培养类推与迁移能力,逐步养成认真审题、细心解答的习惯重点与难点: 重点:知道把非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能正确改写 难点:数位不足时的改写方法课前准备:挂图、小黑板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简单回顾整万、整亿数的改写 回顾整万、整亿数的改写,为新课作铺 垫。二、教学例8 384400= 万 5500= 万 500= 万 通过探究、交流,归纳出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只要在万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在数的后面添写“万”字。末尾的0一般应去掉。 利用知识的迁移,将一个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方法和前面一样,学生自主探究,总结出方法。 三、巩固练习 通过试一试,学生知道:一个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如果这个数不足这个单位,就应该在前面添“0”。 交流改写时的注意点。 通过练一练进一步明确改写的方法。 通过练习七的1-3题学生进一步感受用“万”或“亿”用单位表示大数的作用。 四、全课总结
教学
反思
《认识小数》教案 篇2
题:认识小数 本课初备
课时
共6课时,本课第1 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在分数的基础上认识小数,知道什么是小数,小数的意义,学会分数、小数的互化。 2、培养学生的理解空间想象能力。 3、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重点难点: 小数的意义及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用分数表示下面的数。 1角=( )元 1分米=( )米 2角=( )元 1厘米=( )米 1分=( )元 1毫米=( )米 二、新授 1、出示例1:用“角”或“分”作单位,说出下面物品的价钱。 橡皮的单价0.3元是3角;信封的单价0.05元是5分,练习簿的单价0.48元是4角8分或48分。 2、教学小数的读法: 你能读出下面的小数吗?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0.05 读作:零点零五 0.48读作零点四八 方法是什么? 3、初步感受两位小数的含义。 想一想:0.3元是1元的几分之几?0.05元是1元的几分之几?0.48元呢?
提问:为什么: 思路: 1元=100分,1元平均分成100份,1份是1分,1分就是1元的__;0.05元是5分,是5个__,也就是1元的___。 根据上面的思路,让学生说明0.48元是1元的__,1元的 1元的 。 观察板书: 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看到0.05和0.48都是两位小数,都表示百分之几。 4、“试一试” a、理解:1厘米是 米, 米可以写成0.01米。 指名理解1厘米为什么是 米。 重复回答,弄清为止 b、用米为单位的分数和小数分别表示4厘米与9厘米。 c、观察板书: 这三个分数都是什么样的分数? 这三个小数呢? 我们知道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那两位小数又表示什么呢? 三、延伸 1、出示例2: 把什么看作“1”? 看着图形将 和 写成小数。 提问:0.1表示什么?0.01又表示什么? 2、试一试: 在下面每个正方形中涂上颜色,分别表示 、 和 ,并把它们写成小数,填在括号里。 3、思考: 观察前面出现的小数与分数的关系,你有什么发现?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观点。 结论: 分母是10、1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4、想一想: 写成小数是多少? 呢?你能写一写、读一读吗? 四、练习 五、总结 六、课堂作业 写成小数是多少? 呢?你能写一写、读一读吗? 练习五的1—5题。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五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认识小数 本课初备
课时
共 课时,本课第 2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巩固小数的意义。 2、使学生认真掌握小数数位顺序表,知道数位、记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知识过程的能力。 4、训练学生思维灵活性,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品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数位顺序表、记数单位及之间关系。 教学难点:记数单位的理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卡片0、0、1、2和小数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新授 提问:小数分为哪几部分? 整数部分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 记数单位是什么? 出示例3:你能举例说说1和0.1的关系吗? 1、引导学生把1和0.1都看成相同单位的数量。 如:1米和0.1米,0.1米是1分米,1米=10分米,也就是1米是10个0.1米,或者说10个0.1米是1米。 1元和0.1元、1分米和0.1分米等。 可不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探索1和0.1的关系? 2、你能用类似的方法探索0.1和0.01有什么关系?0.01和0.001呢? 3、小结:每相邻两个记数单位之间的关系都是10。整数部分的1和小数部分的0.1之间的进率也是10,同整数一样,小数的记数单位也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小数的数位。 4、教学小数部分的数位顺序和记数单位,整理出数位顺序表。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记数单位是十分之一(0.1); 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记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01); 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千分位,记数单位是千分之一(0.001)。 …… 每相邻两个记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5、提问: (1)小数部分有一个数位,叫几位小数? 三、练习 (2)小数部分有4个数位,叫几位小数? 小结:小数部分有几个数位,叫做几位小数。 提问:(1)0.7表示什么? (2)0.26表示什么? (3)0.008表示什么? 反复口答练习,增强识记。 结论:一位小数的小数点右边有一位,这一位是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是几表示几个十分之一,十分位的记数单位是十分之一(0.1)。两位小数的小数点右边有两位,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百分位上的数是几表示几个百分之一,百分位的记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01)…… 6、把书上的数位顺序表填写完整。填完后,交流。 提问: (1)顺序表里整数部分的数位从各位起往什么方向排列,小数部分呢? (2)小数点左边第一位是什么,右边第一位呢? (3)百位和百分位分别是小数点哪边的第几位? (4)1个千是几个百?10个10是几个百? (5)0.1是几个0.01?10个0.001是几个0.01? (6)1里面有几个0.1,10个0.1是多少? 1、练习五第6题。 2、练习五第7题。 四、总结 五、课堂作业 3、练习五第9题。 4、练习五第10题。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板书设计: 认识小数 每相邻两个记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五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认识小数 本课初备
课时
共3课时,本课第3 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自己发现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探索的精神。 重点难点: 发现小数的性质并对小数的性质作出抽象概括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准备题 (1)1元 =( )角=( )分 (2)在下面( )里填适当的小数。 3角 =( )元 30分=( )元 100毫米=( )米 (3)0.4里面有( )个0.1 0.40里面有( )个0.01 2、引入:今天继续研究小数。 二新授 1、课件出示例4:为什么? a、0.3元和0.30元都是3角,所以0.3元=0.30元。 b、画图理解。 c、从小数的意义解释。0.3是3个0.1,也就是30个0.01,0.30也是30个0.01,所以0.3=0.30。 这两个相等的小数,小数部分有什么不同? 提问:小数部分末尾的0添上或去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2、课本试一试:先看图填一填,再比较0.100米、0.10米和0.1米的大小。 总结:小数的末尾填上“0”或去掉“0”, 三、延伸 四、练习 小数的大小不变。这是小数的性质。 1、 课件出示例5: 提问:这些小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指名回答。 (着力于对小数“末尾”的理解。) 结论: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学生尝试做“练一练”第1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试一试。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0.4=( ) 3.16=( ) 10=( ) 交流: (1)改写这三个数时应用了什么知识? (2)为什么给三个数添上的“0”的个数不同? (3)“10”是整数,怎样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 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进一步体验小数性质的应用。 3、练一练第2题。 学生自主比较,得到结果,并运用学过的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进行阐明。 练习六的1—5题。 第1、2两题巩固并深化对小数性质的理解,突出去掉或添上“0”必须是小数末尾的0。 第3、4、5题都是应用小数的性质改写小数,其中有去掉末尾“0”化简小数,也有在末尾添“0”增加小数部分的位数;有改写小数,还有改写商品的单价。 五、总结 六、课堂作业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 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 数化简。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五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认识小数 本课初备
课时
共 课时,本课第4 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重点难点: 使学生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能熟练比较小数的大小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演示动画“小数大小的比较”. 提问:三角尺和练习簿,那个贵一些?你是怎么想的? 小数如何比较大小呢?(板书课题) 2.大胆猜测: 举例说明整数是如何比较大小的?(当整数的位数相同的时候,从高位比起;位数不同的时候,位数越多,数越大) 3.比较下面整数的大小: 提问:根据你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你对小数的了解,能试着说一说小数怎样比大小吗? 二、新授 1.提问:根据你的猜测,用你的方法比较下面两组小数的大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1)9.7元 和5.9元 (2)6.79 米和6.85米 2.提问:这两组小数是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的? (比较时是从整数部分开始比较,整数部分大,这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大,这个数就大.) 3.比较下面各小数的大小,你又有什么发现? (例6) 0.6元和0.48元 4.归纳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以此类推. 5.我们归纳出来的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与你最初的猜测相比,有什么不同? 三延伸 1、完成“试一试”的练习,在小组里说说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2.两个同学一组,一人任意说出两个小数,另一人比较小数的大小.要求小数的位数不超过四位。 1、完成“练一练”的题目。 四、练习 2、比较下面小数的大小. 7.9○8.2 0.51○0.509 1.374 ○ 1.3 5.7 ○5.8 0.6 ○ 0.60 1.23○1.32 2.把下面的小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 0.8 0.807 0.078 0.87 0.78 0.087 重点指导学生说一说比较的方法. 3、判断: (1)6.809>6.799( ) (2)5.1>5.1002( ) (3)38.748<38.75( ) (4)0.009>0.010( ) 五、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已经掌握了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希望能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六、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比较小数的大小
0.6>0.48 7.96<8.32 0.13>0.19 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以此类推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五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数的改写 本课初备
课时
共6课时,本课第5 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1、掌握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改写。 2、使学生经历用小数描述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真切感受小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掌握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改写。 课前准备: 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答:3840000=( )万 34900000000=( )亿 说说是怎样把这些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 2、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方便,我们常常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来表示一些大数目。今天,我们要继续研究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来表示一些大数目。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7(1) 读题后出示要求(1):把3844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多少? 让学生思考后先说一说,也可以把遇到的困难说一说。 如有困难,师可启发: (1)读读这个数。想想:384400接近多少万?如果把这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得到的结果是整数还是小数? (2)如果学生认为是38万,可追问:这个结果是准确数还是近似数? 从而明确:按要求改写的结果应该是一个小数。 (3)再问:这个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应该是多少? (4)得出结论后,强调:小数后面应添写“万”字。 2、比较改写前后的两个数: 思考讨论: (1)改写后得到的小数的小数点是在原来整数哪一位的右边? (2)今后在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时,还可以怎样做? 3、 学习例7(2) 出示要求:把1496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多少? (1)让学生独立尝试,说说怎样想的。 (2)归纳方法: 问: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4、“试一试” 出示题目,学生读题后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明确:改写后的数比“1”小时,整数部分写“0”。 5、p40/练一练1和2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校对,说说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 强调:如果原数的位数不够,改写时要用“0”补足。 6、归纳把一个数改写成用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 问: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吗? * 明确: (1)改写时可以直接在原数的万位或亿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同时要在改写的小数后面添上“万”或“亿”字。 (2)如果原数的位数不够,改写时要用“0”补足。 三、巩固反思: 练习七/1——3 (1)学生根据每道题的具体要求分别进行改写练习。 (2)引导学生将改写前后的数进行比较,说说自己的体会,进一步感受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表示大数目更加简洁,增强数感。 四、看书质疑 五、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想要提醒大家的?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五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小数的近似数 本课初备
课时
共6课时,本课第6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1、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会用近似数描述生活中常见事物的数量。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 重点难点: 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会用近似数描述生活中常见事物的数量。 课前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用“四舍五入法”求下列各数的近似数。 7936(精确到百位) 16493(精确到个位) 学生回答后说说是怎样想的。 2、导入:我们已经回用“四舍五入”法求整数的近似数。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求小数的近似数。(板题)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8。 出示例8: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大约是1.496亿千米。(1)精确到十分位是多少亿千米?(2)精确到百分位是多少亿千米? (1)讨论第一个问题 依次说说:精确到十分位要保留几位小数?要看小数的哪一位?怎样确定近似数? 明确: ①精确到十分位就是要保留一位小数,只要看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9”大于5,所以向十分位进1。 ②得到的1.5是近似数,所以要用连接。 (2)讨论第二个问题 让学生回答后说说是怎么想的,再次强调得数用“≈”连接。 (3)思考讨论: 比较近似数1.5和1.50,哪一个更精确一些?近似数1.50末尾的“0”能去掉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结合例题中取近似数的过程说说体会。 明确: 1.5是精确到十分位的结果,而1.50是精确到百分位的结果。所以1.50要比1.5更精确一些,正因为如此,所以近似数1.50末尾的“0”是不能去掉的。 2、“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说是怎么想的。 3、归纳方法: 问: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觉得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要注意些什么? * 明确: (1)先要弄清楚保留几位小数;(2)根据要求确定看哪一位上的数;(3)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得结果。 * 强调:要正确使用“≈”。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1, 独立完成。 强调:把2.962精确到十分位时,不能丢掉结果末尾的“0”。 2、练一练/2,出示 (1)指导学生审题。明确题目的两个要求。先改写再求近似数。 (2)学生在书上完成。指名板演。(3)集体交流,分别说说改写的方法和求似数的方法。 想想:为什么前面用“=”,后面用“≈”。 (4)把改写后的小数和求出的近似数分别放入原来的语言环境中读一读,比一比,再说说自己的感受,体会用“万”作单位的小数及其近似数的应用价值。 3、练习七/4。 出示,指名板演,其余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注意把9.9674分别保留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结果,根据情况适当加以指导。 4、练习七/6 (1)出示题目,学生独立完成左边一组后交流,说说怎样比的,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2)独立完成右边一组。集体交流。 5、练习七/7。 (1)提醒学生看清要求,独立完成前两项。指名板演。 (2)集体交流,注意格式和单位。 6、练习七/8 提醒学生看清要求。指导完成总产量的改写,并保留一位小数。注意格式。 四、看书质疑 五、总结: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想对大家说些什么? 六、作业:练习七/5、7、8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认识小数》教案 篇3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认识小数,它是国标版小数数学第九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一位小数,初步认识了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的性质,小数四则运算打下基础。
本课教材的内容主要是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教材先出示了几件商品的价格,通过“说”,激活学生已有的对小数的认识,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心理需求。同时利用学生对元、角、分关系的认识,分别介绍把1分、5分和4角8分改写成以元作单位的分数和小数的方法,引导学生初步理解两位小数的含义,初步掌握读写方法。接着教材通过在直尺上分别用分数、小数来表示4厘米和9厘米的长度,进一步明确几个百分之一可以用两位小数来表示,再让学生在直尺上表示7毫米和15毫米的长度,类推出几个千分之一可以用三位小数来表示。在次基础上,引导学生初步抽象出小数的意义。随后的试一试帮助学生在比例题更为抽象的层次上理解小数与相关分数的关系。最后安排了相应的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理解。
根据教材内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读写小数,体会小数与分数的关系。而理解小数的意义是本课的难点。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结合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读写小数,体会小数与分数的关系。
2、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索过程,学会讨论交流,与人合作。
3、使学生在用小数进行表达的过程中,感受小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我准备按如下环节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创设一个买卖商品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说出用“角”、“分”作单位,图中各种商品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学生集体交流说说每种商品的具体价格。接着引导学生思考,你已经知道了哪些关于小数的知识呢?学生集体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小数:认识小数。这部分教学通过创设一个学生所熟悉买卖商品的情境,建构了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对已有小数知识的回顾,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的动机。
二、讨论交流,探索新知。
例1,我首先让学生知道1元=100分,1分是1元的1/100,可以写成小数0.01元。接着引导学生讨论:那么5分,4角8分分别是1元的几分之几,写成小数是多少元呢?学生小组讨论,分别说说自己的想法,集体交流得出5分是1元的5/100,还可以写成0.05元;4角8分是1元的48/100,还可以写成0.48元。最后指导学生两位小数的读写方法,先让学生试着读给同桌听一听,再交流读法,特别是0.48不能读成0.四十八。这部分教学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两位小数表示的是百分之几,培养了学生知识类推的能力。
例2,我首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怎样用“米”作单位表示1厘米的长度?学生观察直尺,讨论交流得出1厘米是1米的1/100,也就是1/100米,写成小数是0.01米。再引导学生独立写一写:4厘米和9厘米用分数和小数可以怎样表示呢?学生独立写一写,并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集体交流:4 厘米是1米的4/100,也就是4/100米,写成小数是0.04米……通过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交流自己的想法,进一步突出了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长1毫米。1毫米是几分之几米呢?写成小数是多少?学生根据两位小数的意义独立思考,集体交流得出1毫米是1/1000米,可以写成0.001米。随后我引导学生独立写一写7毫米、15毫米写成分数和小数各是多少?学生独立思考,尝试写数,交流得出7毫米是7/1000米,即0.007米;15毫米是15/1000米,是0.015米。在交流的过程中适时指导三位小数的读写方法。这部分教学通过采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独立思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知识的类推,使学生逐步对小数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最后,我引导学生结合例1、例2,同桌讨论自己是怎样理解小数的?同桌互相说一说,交流自己的想法。经过学生充分讨论并交流得出了小数的意义。通过学生的讨论和自主探究,结合例题,使学生对小数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三、实际应用,巩固新知。
根据以上内容,我准备在实践练习中安排以下内容。
1、读出或写出下面各数,并说说表示几分之几。学生互相读一读,集体交流自己的想法。通过练习,进一步使学生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2、试一试。我先让学生说说每个图形分别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涂色部分是这样的多少份?学生先交流,再独立填写并交流自己的想法。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巩固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3、练一练。引导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并集体交流。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分母与进率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4、单位换算的题目。我先让学生说出单位之间的进率,学生回顾交流。再引导学生独立填空,集体交流自己的想法。通过练习,让学生明白单位换算的思考过程,改写时进率的重要作用,特别像23毫米=米这样的题目,更应让学生多讨论理解。
综合这节课的教学程序,本课的教学特色是:
(1)以学生发展为本开展课堂有效教学。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创设买卖商品这一生活情境,激发学习欲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
(2)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在认识小数的意义时,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和交流时间,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在练习中,逐层深入,各有侧重点。
(3)注重与生活的联系。以学生最熟悉的商品价格作为学习素材,学生在观察,讨论与交流中,体验到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和数学的价值。
《认识小数》教案 篇4
一、说教材
《认识小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中的内容。认识小数是传统教材四年级的教学内容,实验教材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这部分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学习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我在理解教材、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把教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借助生活素材,如:超市里商品的标价,学生自己找到的带有小数的物品、资料等等,把学习内容再具体化,拉近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小数,体现教学生活化。
依据课标要求和具体的教学内容,体现三维目标的整体落实,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
2、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通过观察、比较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类推能力。
4、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1、知道小数的实际含义
2、 掌握小数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的方法
3、正确读写小数
教学难点:
掌握小数的含义及表示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完成目标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组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谈话法、直观演示法、启发法、尝试法、引导发现法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小数的含义较为抽象,根据学生对概念的认知规律,教学时我创设了帮小朋友读出价格的情景,使学生在充满爱心的情境中直观地认识了小数。通过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迁移出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含义,通过对分数的认知引导、类推出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表示分数的方法。教学中多次让学生交流、合作,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活动中体会数学的魅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三、说学法
教学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诱发其内在的潜力,独立主动地探究知识,使他们不仅学会,而且会学。把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诱发为活动状态,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生的比较、分析、概括出小数的含义,培养了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采用小组讨论、同桌交流等方法各抒己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以学生为中心,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四、 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一开始我便与学生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几月吗?(三月)对,三月是学雷锋活动月,你们愿意做小雷锋吗?(愿意)有个小朋友聪聪到百和超市买文具,可他看不懂标签上的价格,大家能不能帮帮他?(能)大家一起帮他读出这些文具的价格是多少好吗?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充满爱心和自信心走进课堂。然后请学生仔细观察黑板上的数,跟我们以前学的整数一样吗?那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呢?通过小组同学交流发现这些数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从而引出小数的概念。
2、认识小数点
通过师生交谈:我们以前学习的分数中间有一条线叫什么?(分数线)那么小数中间的小圆点叫小数点让学生经历知识迁移的思考过程,认识了小数点。
3、教学读法
我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和知识广度。聪明的学生可能一下子就能读出小数,有的学生家长教过或听到过小数怎样读,所以我让学生大胆试一试,然后经过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出小数的读法。
(2)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认识以元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
小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即便是儿童,也经常会接触到一些小数,尤其是超市里随处可见的价格。因此,我充分利用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充分相信儿童的能力,让他们通过小组讨论,自己总结出以元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
2、认识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这一部分内容既是全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我利用课件演示帮助学生回忆分数的知识,告诉学生1分米除了可以用分数表示以外,还可以用小数表示为0.1米。然后由学生自己得出3分米用小数表示的方法,进而延伸到5分米以及0.8米表示几分之几米的方法,学生通过自己探索深切感知一位小数与十分之几的关系。然后利用知识迁移探索出两位小数与百分之几的关系,并了解到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又通过学生自己的测量活动、汇报身高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1、为进一步强化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感知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我把练习安排成小动物的跳远比赛成绩,促使学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练习,在练习中巩固,从而巩固了对小数含义的认识。我又以猜谜语的形式展开练习第二题,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到更多关于小数的知识。
(四)课堂小结,寄于希望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如果满分为10分,你给自己打多少分?用我们今天学的小数给自己打一个合适的分数。
师:今天,大家学到了这么多知识,还发现了许多生活中的数学,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留心观察,勤于思考,就能发现更多数学的奥妙!
又一次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首尾呼应,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认识小数》教案 篇5
《认识小数》教学反思
“认识小数”是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
《认识小数》教学反思。虽然学生第一次学习小数,但是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中却已经不止一次的接触过小数,所以说,学生对小数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它的表示形式,陌生的是它的含义,因此,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一、课前调查——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小数
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小数的存在,超市里,商场里,饮料瓶,书,自动笔的铅,身高,体重……等等。因此,我设计了一份调查表,主要是调查超市里的商品价格,并记录下来,希望让学生体会到小数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如实调查并认真记录,为课上的知识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导入环节——创设情景引入小数
如何将学生的调查与课堂知识的学习有机结合呢?于是,我创设情景,由数引入,回顾以前学过的整数和小数,从而激起孩子认识小数的欲望。在进入孩子们爱去的超市,顺利将小数引入课堂。通过这个情景设置,还让学生区分了整数和小数,认识了小数点,知道了什么样的数是小数,达成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三、学习过程——联系实际认识小数
1、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教学反思《认识小数》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中,充分地展示生活中的数学。从新课引入到新课的展开,再到练习巩固,无不结合生活实际,从学生自己“看到过”、“用到过”、“听到过”、“查到过”的经历中,唤起学生对生活经验的回忆,使学生初步感悟小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比如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超市中的商品,介绍自己收集的商品价格,介绍自己的身高等,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承载着小数,现实中孕育着小数,体现了新课程重视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理念。
2、还学生课堂的主动权。
1)先认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含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最多的小数就是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理解起来就相对容易一些。教学时,我先让学生理解情境中的三个小数的含义,再独立完成课本88页的题目,然后说一说自己调查的商品表示的是几元几角几分,学生理解的就比较扎实了。在了解了小数的含义之后,我让学生找了找身边还有什么地方出现过小数,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小数无处不在,作用重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小数的兴趣。
本课在教学中,充分的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让学生通过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00份,自主地建构起小数与分数的联系,进而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认识了小数,明白了小数的含义。通过读、想、议、说等活动,使学生在动口、动脑中参与了学习过程,为学生营造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对于难点知识,有效地引导学生去完成,不仅把学习的时间、空间留给了学生,而且教学内容得到了多次的反馈强化,拓展了知识的宽度,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教学效果。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课,却有不断进步的课。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不断反思,不断提高,让自己的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认识小数》教案 篇6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九册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小数的认识,能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会比较小数的大小,能正确读、写小数,并能用小数描述一些简单的事物,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学难点:求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达标检测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堂,揭示课题。
孔子是我国古代大教育家,他的许多观点成为了我们后人学习和借鉴的典范,如他的主张:温故而知新。意思是说温习已学的知识,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强调了复习的重要性,指引我们学习的同时不要忘记及时的复习。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回顾我们学过的第三单元《认识小数》。(板书课题:认识小数的整理与复习)
二、交流预习。
1.打开课本p44,讨论订正“回顾与整理”的问题。
2.权力大派送:小组长选出你认为最优秀的预习卡。
三、反馈信息。
1.谁来说说本单元你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指名两位同学说,评价后全班口述,老师板书。
2.下面请各小组长把最优秀的预习卡拿到上面来展示供大家学习和欣赏,让其中的几个同学说说为什么选这张。
3.总结。我们同学的预习卡不但做得精美而且内容丰富,把本单元的内容详细地整理出来了。我建议回到教室把它们粘贴在黑板下方。下面我们深入一些来复习这些内容。
四、深入复习各个知识点。
(一)小数的意义、读写和性质。
1.谁来举例说说什么是小数的意义?
2.小数怎么读?比如……
3.小数的性质是什么?能举个例子吗?
4.打开书本p44—45,马上做第1、3题,检测一下自己。
(二)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
1.说到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老师想借用电脑和大家一起回忆,好吗?
2.电脑随机出示,全班齐回忆,老师提问:小数和整数的相同点是什么?
(三)比较小数的大小、改写、求近似数。
1.下面还剩下3个知识点了,你想选哪个内容举例说说?
2.随机质疑。如:小数的改写有什么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地方吗?求小数的近似数呢?又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出示幻灯片)
五、质疑。
本单元中你认为哪个知识点最难?学生回答。经过今天的整理,这些问题是否还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呢?下面的补充题是老师给你们量身定做的,做完之后求小数近似数这问题就不难了。
六、巩固练习,克服难点。
1.幻灯出示习题,学生做题。(不用抄题)
2.小组长做好了,帮老师批改组员的检测。
3.老师收集各小组的情况,总结评讲。
七、达标检测。
刚才的练习还有些同学有点小错,不要紧,练多会有进步的,小雏鹰也能搏击长空,雏鹰们,你们是否愿意到更广阔的天空去大展身手呢?下面有两个阶梯的题目,阶梯一稍微容易些,阶梯二难一点,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其中的一个阶梯来做。
1.组长做好给老师批改。
2.组长帮组员批改。
八、总结学情。同学们,你觉得自己在这节课上的表现怎样?如果最多能获五颗“☆”,你认为自己能获几颗?用手指来表示?今天同学们的表现让老师非常满意,大家积极思考,动作迅速,思维敏捷,构建了一个灵动的课堂。
九、布置部分学生的作业。
选做阶梯一的同学回去尝试做阶梯二,不是很难,老师相信你们也能达标。
教后反思:
在这节课中,我觉得自己有几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地方:让学生提前预习做好预习卡,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自己整理知识,并且设计了有层次的练习,还在课堂中安排了达标检测。
学知因,教知不足。这节课也留下很多遗憾:
1.在展示优秀预习卡时,如果我也能把自己整理的预习卡拿出来与学生的比对一下,或让小组长说说为什么选这张,学生评判更有标准。
2.在整理小数时,如果能加强一下它与整数的联系,能达到新旧知识的融汇更好。
3.学生提出的难点(求小数的近似数),教师要更着重强调一下。
4.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教师应该多一些激励的语言,不要怕耽误进度而让气氛沉闷下去而不作为。
5.课前预见性不足。做课本练习没想到花时太多,而做达标检测时学生答题那样迅速,是我忘记本班学
生特点而估计不足,否则有一些学生能当堂完成检测就显得课堂完整些。
6.小组合作学习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认识小数》教案 篇7
1.小数的认识与读法。
教科书第88页上面的插图画了食品商店的一角,货架上有三种食品及其单价。图下留空的表格,让学生填写每种单价的具体含义。在此基础上,引入“小数”和“小数点”。
然后由聪聪提出两个问题:你会读小数吗?你还在哪里见过小数?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小数,并尝试读出。
为了拓展课堂教学的空间,课前可布置学生跟随家长购物,注意观察商品的标价。教学时,可让学生看图试着说出三种商品的价格。学生可能读作几元几角几分,也可能采用小数的读法。教师可采用互教互学的方法,让其他同学跟着学习小数的读法。
引入小数并指出小数点后,可以让学生说说日常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小数。
2.例1。
例1以一组同学测量身高为题材,教学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含义及其写法。
我们知道,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学生已经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又学过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有了这些基础,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一位、两位小数的具体含义。
“做一做”安排了两道题,让学生运用元、角、分的知识,把7角、7分改写成以元作单位的小数。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报出自己的身高是1米多少厘米,然后提出问题,只用米作单位,该怎样表示?接下去可让学生看书或组织讨论。先讨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怎样用分数表示,还可以写成什么;然后讨论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怎样用分数表示,怎样用小数表示。最后解决前面提出的问题。
“做一做”可让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并让他们说说是怎样想的。第1题如有学生写成7角=70/100元,也是对的。这里可以不要求学生化简。
3.例2。
例2教学小数的大小比较。教材给出了四位同学参加跳高比赛的成绩,都是以米为单位的小数,要求学生根据这些成绩给他们排出名次。学生一般都有参加跳高运动的经历,因此都知道表示跳高成绩的小数越大,成绩就越好。例题下面的插图提示了几种学生比较容易想到的方法。一种是根据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具体含义来比较,另一种是化成厘米来比较,还有一种利用卷尺,根据四个成绩在卷尺上的位置来比较大小。至于比较的结果,则留给学生自己填写。
“做一做”让学生看图比较两组小数的大小。图中用一个正方形表示1,用正方形中的涂色部分表示小数。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说说各自跳高的成绩。然后给出例题,并提出排名次的要求。要使学生明确名次先后与米数大小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寻找比较的方法,通过交流,相互启发。除了课本插图提示的几种方法之外,学生还很容易想到,直接看到小数比大小。实际上是把整数比大小的方法,迁移到小数中来。教师可以出示皮尺,让学生找出四个成绩在皮尺上的位置,以此验证直接比较的结果是否正确。
完成“做一做”的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说说,一个正方形表示什么,然后让学生自己看图在空格里填上关系符号。
4.关于练习二十一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是练习看图写小数和分数,旨在巩固对小数含义的认识。
第2题,是读小数的练习,题目的内容富有知识性,且为儿童所喜闻乐见。
第3~5题都是比较小数的大小。其中第3题让学生借助数轴看图比大小。第4题是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和以米、分米为单位的小数比大小。第5题是让学生根据给出的成绩分别比较得出四位学生的跳远名次和50米跑的名次。练习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清楚表示跳远成绩的小数越大,名次就越前,而表示跑步成绩的秒数越小,成绩就越好。如果学生不注意审题,就很容易搞错。
第6题,要求学生到商店了解指定商品的价钱,用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旨在促进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小数。
第7题,要求学生动手测量,并把测量的结果用小数表示出来。
第9、10题都是比较小数大小的综合练习,区别在于第10题要求学生先提出问题再作比较。通过练习,能使学生看到我国人均绿地面积与国际水平的差距。
《认识小数》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2、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4、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小数
1、生出示商品标价牌交流价格。师在黑板上贴出这些商品的标价牌。
2、区别整数与小数:移动黑板上的标价牌把这些数分成两类。
3、引入课题:右边这组数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象这样的数叫做小数,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些关于小数的初步知识。(板书课题。)
二、认识小数
1、小数里的这个小圆点我们把它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部分是小数部分。你会读小数吗?
生试读标价牌上的小数。注意整数与小数部分读法的不同。
2、认识以元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
哪些同学已知道这此小数分别表示多少钱?(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完成课本第88页表格中的填空。
4、你还在哪里见过小数?
三、教学例1
1、学生交流自己的身高是1米多少厘米?
2、只用米作单位,该怎样表示?生先看书,再跟小组同学讨论。
3、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一位小数。
想:为什么小数点的前面写0?什么样的分数能改写成一位小数?
3、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两位小数。(让学生把答案填写在课本上。)
想:0.03米、0.18米,小数点后面第一位数表示什么?第二位呢?什么样的分数能改写成两位小数。
4、小组讨论:王东身高1米30厘米,写成小数是米。
全班交流,写成1.30米和1.3米都是对的。
5、学生完成课本第89页做一做。
四、实践应用
1、完成课本练习二十一第1题,巩固对小数含义的认识。
2、完成练习二十一第2题,巩固小数的读法,并让学生说说,在这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五、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
2、师总结。
《认识小数》教案 篇9
1、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量,理解和掌握一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的含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2)在探索与交流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类推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渗透不变中有变,变中有不变的辩证思想。
2、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初步认识了分数,学习了常见的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好这部分知识,是学生今后系统学习小数的基础。三年级的学生,都有过购物的经验,生活中学生对小数有大量丰富的感知,但是缺少理性的认识。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接触到的、体验到的,都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宝贵资源,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课上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与交流的空间,抓住生成的教学资源,利用学生丰富的原有认知,在交流对比和辨析中自主建构。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初步感受分母是十、一百的分数与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的联系。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一、活动引入:
1.用3、4两个数字,可以组出哪些数?(组出整数、分数、小数)
2.出示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
3.生活中你在哪最常见到小数?(价签)
活动2【讲授】
二、初步认识
1、出示购物小票:介绍小数点、小数组成
师:老师带来一张购物小票,上面有小数吗?从哪看出是小数?
教师介绍:小数点把小数分成了两个部分,小数点左边的部分叫整数部分,右面的部分叫小数部分。
2、介绍小数读法、表示的钱数
对于这几个小数,你还知道它的什么知识?(学生读、介绍表示的钱数)
小结:以元为单位时,小数点左边表示(元)小数点右面第一位表示(角),第二位表示(分)
3、师:除了在商品价格上见到过小数,生活中你还在哪见到过小数?(学生举例)
4、老师也找了一些生活中的小数,出示
(1)饮料:1.25升瓶
(2)学生身高:1.53米,体重:37.25千克
(3)电影:约1.5小时场
(4)教室:48.48平方米间(强调: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读法不同)
活动3【活动】
三、深入理解小数含义:
1、认识一位小数
(1)师:看,这是1把米尺。多长?
小蜗牛向前爬了1小段,估一估这段有多长?(1分米、米)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估得对不对呢?到米尺上比一比,请大家边看边数一数(课件演示)
把1米平均分成多少份,1份就是1分米。
这一段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米),米什么意思?
米还可以写成小数,米=0.1米
0.1米什么意思?
小结:1分米以米为单位时,即可以写成米,也可以写成0.1米,这三个数之间是什么关系?(相等)
(2)继续观察米尺,你还能找到0.1米吗?(巩固对0.1的认识,渗透1里面有10个0.1。)
(3)你还能找到零点几米?怎么想的?(渗透零点几就是几个零点一。)
2、认识两位小数(自主迁移)
借着刚才的经验,猜一猜,0.01米表示什么?(1厘米、米)
从我们熟悉的1厘米入手,把1米长的尺子平均分成多少份,1份就是1厘米。
1厘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米),米什么意思?
米还可以写成小数,米=0.01米
0.01米什么意思?
小结:1厘米以米为单位时,即可以写成米,也可以写成0.01米,这三个数之间也是相等的关系?。
照这样的思路想下去,15厘米写成分数是,写成小数是;20厘米写成分数是,写成小数是;
3、观察这些小数,有什么不同?
读一读左边的这三个小数,我们把小数部分只有一位的叫一位小数。回忆一下,我们刚才把1米平均分成多少份得到了一位小数。一位小数就是十分之几的分数。
再读一读右边的三个小数,我们把小数部分有两位的叫两位小数。把1米平均分成多少份就得到了两位小数。两位小数就是百分之几的分数
4、反馈内化
打开书第89页例1,阅读并填空
活动4【练习】
四、拓展应用
1、书p911,学生独立完成,订正
2、摆硬币写小数
3、介绍小数的产生
活动5【作业】
五、课堂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想学习有关小数的哪些知识?
2、出示课后思考题:这是一条线段的0.3,你能把这条线段画完整吗?
《认识小数》教案 篇10
在一至四年级,“数与代数”领域主要教学整数的知识,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十进制计数法。三年级(下册)曾经教学了一位小数,初步体会了一位小数与十分之几的分数间的联系。这些都是继续教学小数知识的必要基础。本单元系统地教学小数知识,将使学生建立比较完善、比较深刻的小数概念,内容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比较小数的大小、把非整万(亿)的数改写成以“万”“亿”为单位的数等四部分编排,表现出四个主要特点。
第一,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教学小数的知识。这些经验包括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所表示的金额,以米为单位的小数所表示的长度等,都是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初步认识了的。这些经验能支持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发现小数的性质,进行比较小数大小的活动,从而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第二,数形结合,教学小数的知识。小数的意义是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小数的性质也是抽象的数学规律,小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是有一定困难的。如果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的图形联系起来,挖掘和利用概念中的直观成分,能有效地降低教学的难度。教材编写时充分注意了这一点,如用大正方形表示整数“1”,它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分别表示成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依托直尺显示几厘米是百分之几米,是零点零几米;在数轴上建立点与相应的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联系……这些都有助于学生领会小数的知识。
第三,始终把小数的意义作为教学重点。本单元编排的四部分教学内容是循序渐进的,小数的意义是进一步教学小数性质、比较小数大小的规则、改写大数的方法的基础,后面三个内容的教学又促进了小数概念的逐步清晰、逐渐深化。
第四,选择大量有意义的现实数据。如普通食品、常用物品的价钱,我国部分大城市的人口数,反映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数据,集知识性、应用性、思想教育为一体。
1. 以两、三位小数的意义为教学重点,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小数概念和计数方法。
十进分数除了可以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形式外,还可以写成另一种形式,即小数。具体地说,分母是10的分数还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分母是100的分数还可以写成两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教学小数的意义,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关系,这就是学生需要建立的小数概念。
教学小数的概念编排了四道例题。前两道例题联系具体的数量复习一位小数,引出两位、三位小数,初步概括小数的意义。后两道例题教学小数的计数单位、数位顺序和计数方法,进一步加强小数的概念。
(1) 例1从已有经验切入,先教学两位小数的读法,再感受两位小数的含义。
例题呈现三种物品的单价,都是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其中0.3元在三年级(下册)教材中已经认识,0.05元和0.48元都是两位小数,它们的读法与意义都是新知识。例题里设计了三项教学活动。第一项是把0.3元、0.05元、0.48元这三个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用“角”或“分”作单位说出来。这是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以旧引新,既消除对两位小数的陌生感,又为下面体会小数的意义埋下伏笔。第二项活动是以0.05和0.48为例,教学两位小数的读法。教材在正文里写出“0.05读作零点零五,0.48读作零点四八”,让学生感受小数的读法是从左往右依次读出各位上的数。要注意的是,关于小数的读法是陆续教学的,这里先读整数部分是0的两位小数,在后面的教学中还会继续读整数部分不是0的两位小数以及三位小数。第三项活动是通过“1分是1元的1/100,可以写成0.01元;5分是1元的5/100,可以写成0.05元;4角8分是1元的48/100,可以写成0.48元”感受两位小数的含义,这是例题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为此,提出三点教学建议:第一,可以先让学生说说0.3元是1元的十分之几,通过对十分之几的分数还可以写成一位小数的回忆,推动对百分之几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的认识。第二,有条理地展开“0.05元是1元的几分之几”的过程。1元=100分,1元平均分成100份,1份是1分,1分是1元的1/100;0.05元是5分,是5个1/100,是1元的5/100。至于0.48元是1元的几分之几,可以让学生照这样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述。第三,提取两个问题的答案,在1元的5/100是0.05元、1元的48/100是0.48元这两个实例中,看到百分之几的分数还可以写成两位小数,初步感受两位小数的意义。
(2) 例2在新的素材中继续体验小数的含义,初步建立小数概念。
虽然例1已经展开了写出两位小数的过程,但对两位小数意义的体验还不够深刻,而且位数更多的小数尚未教学。因此,例2选择长度的改写继续教学小数,让学生在例1的基础上获得对小数的更多体验,初步形成小数的概念。
例2的教学分成三段进行。第一段继续教学两位小数,先是1厘米还可以写成0.01米,在直观的刻度尺图上,从米与厘米间的进率想到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从而理解1厘米是1/100米,1/100米还可以写成0.01米,突出这里的“1”必须写在小数点右边第二位上。然后要求学生把4厘米和9厘米分别先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分数,再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从中体会不仅是“元”为单位的百分之几可以写成两位小数,其他百分之几的分数都可以写成两位小数。第二段教学三位小数,与前一段的教学相似,先示范了1毫米写成0.001米,并展开了改写时的思考:1米是1000毫米→1毫米是1/1000米→1/1000米写成0.001米。再要求学生把7毫米、15毫米分别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分数和小数,感受三位小数的含义。首次教学三位小数,教材未出现读法,让学生把读两位小数的经验迁移到三位小数上,感受读小数的方法与要领。第三段初步概括小数的意义,回顾和反思两道例题中的改写以及三年级(下册)里的感受,先指出“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揭示了这些特殊的十进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联系。再联系具体的改写活动,从一位小数是根据十分之几的分数写成的,理解“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从两位小数是根据百分之几的分数写成的,理解“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从三位小数是根据千分之几的分数写成的,理解“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试一试”和“练一练”都围绕小数意义而设计,要注意的是这里把整数“1”平均分成10、100、1000份,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其中的若干份,使小数概念更抽象、概括,并初步沟通整数与小数的联系。在“试一试”里数形结合,一个正方形或一个正方体表示整数“1”,有助于例题教学的知识迁移、认识提升。“练一练”第2题解释三个小数的意义,在演绎推理中清晰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3) 例3和例4教学小数的计数单位、相应的数位以及数位顺序。
整数和小数都使用十进制计数法。学生在四年级已经知道整数是十进制计数法,本单元例3教学的内容是小数也使用十进制计数法。十进制计数法的本质特征是“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例3分两步教学这一点:首先在表示整数“1”的正方形里涂颜色表示0.6和0.06,在涂色时感受0.6里面有6个0.1,0.06里面有6个0.01,从而明白0.1与0.01都是小数的计数单位。学生已经知道0.1和0.01分别是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分别表示1/10和1/100,在此基础上能够接受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并由此联想得出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千分位,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然后看看表示整数“1”的正方形,思考“1里面有几个0.1”“0.1里面有几个0.01”这两个问题,理解1和0.1、0.1和0.01等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类推出0.01和0.001间的进率,从而形成“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认识,把十进制计数法从整数扩展到小数。这道例题安排的0.6和0.06是两个不同且具可比性的数,有利于巩固小数的意义,形成计数单位及数位的认识。
例4里的小数的整数部分不再是0。在写三百四十四点七二五之前,要分析这个数,分清它的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三百四十四(整数部分点)小数点七二五(小数部分)。在写出这个数以后,要体会小数部分与整数部分的读法是不同的。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要说出各个数字的计数单位;小数部分只要顺次读出各个数位上的数,不必说出计数单位。例题还要求说说344.725每一位上的数各是几,各表示什么。要从它的最高位开始依次一位一位地说,从而理解这个小数的意义。教材从学生的分析中选择“百位上是3,表示3个百”“百分位上是2,表示2个百分之一”通过比较进一步清楚百位与百分位是不同的数位,处于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计数单位。类似地还可以对十位与十分位、千位与千分位作比较,为独立填写数位顺序表作充分准备。
教材把数位顺序表留给学生填写,是考虑到亲自填表比看现成的表格效果要好得多。其中整数部分已经写出的个位及计数单位,能引起对整数数位顺序的回忆。小数部分写出的两个数位及计数单位,体现了前面教学的数位顺序,学生能够继续写出其他数位及计数单位。把数位顺序表填写完整后,可以围绕下面两点组织练习:一是数位的排列顺序和各个数位的所在位置。如顺序表里整数部分的数位从个位起往什么方向排列,小数部分呢?又如小数点左边第一位是什么位,右边第一位呢?再如百位和百分位分别是小数点哪边的第几位?二是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如整数部分,1个千是几个百?10个十是几个百?又如小数部分的0.1是几个0.01?10个0.001是几个0.01?再如个位与十分位的计数单位,1里面有几个0.1?10个0.1是多少?
“试一试”和“练一练”里的都是两位小数或三位小数,整数部分一般都不是0。选择这些小数,是为了巩固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的知识,尤其是个位与十分位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练习五配合四道例题的教学,以小数意义为重点,把小数的读、写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习题的设计与编排有三个特点:一是从形象到抽象地写出小数,从说出小数的计数单位到分析小数的组成,有一条渐进的序线。如第1题看图、涂色、写出小数;第4题在没有图形的情况下把六个分母是10、100或1000的分数写成小数;第5题直接写出“元”或“米”为单位的小数。这三题都是写出小数,在要求上是递进的。又如第2题分别说出一位、两位或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和各表示几分之几,第6题则分析小数的组成或根据组成写出相应的小数,要求也是递进的。上面的练习在教学例题时一般都进行过,教材把它们再次有序地组织起来,重温认识小数的过程,更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二是联系实际读、写小数,如第7、8题。在知识与技能训练的同时,体会小数的现实应用。三是提出挑战性的要求,激发热情、激励思维。第9题在数轴上标出五个小数的位置,要根据小数的意义进行推理。第10题用数字卡片摆出符合要求的数,熟练小数的读、写方法。
2. 教学小数的性质,突出对性质的体验。首先体验性质的合理,然后体验性质的应用。
小数的性质是小数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学小数的性质,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又为教学小数四则计算作必要的知识准备。教材分两段教学小数的性质,第一段是理解性质的内容,第二段是应用性质改写小数。
(1) 让学生在许多事实里体验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教材里的小数性质,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的,而是让他们在数学现象中体验并发现的。这样的体验,不是一次两次,而是多次。有些安排在得出小数性质之前,有些安排在得出小数性质之后。
例5通过“橡皮与铅笔的单价相等吗”这个实际问题,抽象出比较0.3元和0.30元的大小这个数学问题,联系小数的意义,得到0.3= 0.30。紧接着例5的“试一试”,看图比较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由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得到0.1=0.10=0.100。例5和“试一试”为小数的性质提供了具体的感性材料,教材支持学生独立思考得到这两组等式,增强对等式的感受,体验等式的合理性,从而发现小数的性质。
例6是为了进一步理解小数性质的内涵而设计的,着力于对小数“末尾”的理解。情境中的食品价钱都是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各个小数里都有“0”,有些“0”在小数的末尾,有些“0”不在小数的末尾。让学生判断“哪些0可以去掉”,有助于准确理解和把握小数“末尾”的含义。在这道例题中学生还能体验到,去掉小数末尾的“0”不改变小数的组成。如2.80元是2元8角,2.8元也是2元8角;2.80是2个一和8个十分之一,2.8也是2个一和8个十分之一。从而确信小数的性质是合理的。
第35页“练一练”是发现小数性质以后使用的,两道题都数形结合,加强对小数性质的理解。其中第1题通过0.1和0.10、0.2和0.20、0.3和0.30……每组里的两个数对应于数轴上的同一个点,又一次证实小数的性质。第2题通过涂色时的感受,体会0.6和0.60的大小相同,0.6和0.06的大小不等。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如果添上或去掉的“0”在小数末尾,不会改变原来数的大小;如果添上或去掉的“0”不是小数末尾的0,小数的大小随之发生变化。
(2) 让学生通过改写小数,体验小数性质的应用。
应用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化简了小数,在小数末尾添上“0”增加了小数部分的位数,都是在不改变小数的大小的前提下进行的。教材让学生在改写小数的活动中,获得这些体验。
第35页“试一试”,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三个数都写成三位小数。这三个数中有一位小数0.4、两位小数3.16和整数10。把改写这些数安排在“试一试”,是锻炼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改写以后,要抓住三点进行交流:一是改写这三个数时应用了什么知识?二是为什么给三个数添上的“0”的个数不同?三是10是整数,怎样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
练习六第1~5题是围绕小数性质设计的。第1、2题巩固并深化对小数性质的理解,突出去掉或添上的“0”必须是小数末尾的0。第3、4、5题都是应用小数的性质改写小数,其中有去掉末尾的“0”化简小数,也有在末尾添“0”增加小数部分的位数;有改写小数,还有改写商品的单价。这些练习题使学生在应用中掌握小数的性质。
3. 比较小数的大小,淡化统一的法则,鼓励个性化的思考。
学生已经掌握的比较整数大小的知识,有些可以应用于比较小数的大小,也有些需要在认识上作必要的调整。如,在整数中,位数多的数一定比位数少的数大(四位数大于三位数)。而在小数中未必一定如此(三位小数不一定比两位小数大)。因此,从比较整数的大小到比较小数的大小,不是单纯的认知同化和方法迁移。
以前教学比较小数的大小,重点是比较的法则,教材里列出若干方法与规则,要求学生理解和应用。本单元把比较小数的大小作为小数概念教学的一部分,比较时的思考是根据小数意义展开的,并通过比较大小进一步充实小数的概念。这部分教材设计成三个层次。
(1) 详细地展开比较的过程,鼓励方法多样化。
这个层次里教学例7和它下面的“试一试”,有一位小数与两位小数的比较、两位小数与三位小数的比较,有整数部分都是0的小数相比较,也有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相比较。教材鼓励学生按自己的思路去比,在例7里可以联系实际数量,比0.6元与0.48元的大小。还可以把0.6和0.48变成相同计数单位,比含有单位的个数;喜欢形象思维的学生,可以在相同的正方形里分别表示出0.6和0.48,看谁的图形大些。如果学生使用其他方法,也是允许的。各人比较时选用的具体方法虽然不同,本质上都是根据小数的意义展开思路的,学生在完成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小数的概念得到了加强。教学“试一试”也要让学生在交流中展示自己的思考,鼓励创新。如7.90比8小,8.32比8大,所以7.90<8.32。这样,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就不是教材或教师告诉学生的,而是他们自己建构的。
(2) 在比较大小的练习中,压缩思考过程,掌握比较要领。
在这个层次里要完成“练一练”和练习六第6~9题。学生在上一个教学层次里,初步接触了比较小数大小时经常遇到的一些情况,并详细地体验了比较的方法。这个教学层次,要应用初步获得的经验,通过一定数量的练习,进一步体验比较的方法,掌握比较大小的要领。练习的题量比较大,要从中选择一些题,让学生说说“应该抓住哪一点进行比较”。如比较2元和1.9元,只要想1.9元不满2元。又如比较3.45米和3.54米,只要想4个十分之一小于5个十分之一。再如比较36.9千克和37.4千克,只要想36<37。这样的练习,能引导学生压缩思考过程,体会比较的要领,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锐程度。
(3) 在开放的问题中,发现并掌握一些规律,提升比较小数大小的能力。
练习六第10题,在7.31> □.4的方框里可以填0、1、2……6等数,通过填这些数,学生可以发现:两个小数中,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比较大。在0.542<0.5□3的方框里,学生可能先想到的是填5、6、7、8或9,于是发现:如果两个小数的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百分位上数小的那个小数比较小。学生还会想到方框里还能填4,这时,他们把刚才的发现又发展了一步。练习六第11题把组成的6个两位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到表格中,学生又一次体验了在第10题的发现。这些发现就是比较小数大小的一般法则,掌握这些法则,就能迅速比较小数的大小,正确作出判断。
4. 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教学改写较大的整数和求小数的近似数。
学生已经能够把整亿、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亿”或“万”为单位的数,并体会了这些改写方便读数和写数,有助于理解较大数的意义。他们还初步学会了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整数的近似数。本单元的例8,要把非整万、非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数。例9教学求小数的近似数。新旧知识有密切联系,已有的改写较大整数的经验和求近似数的方法,都可以应用于新知识。新旧知识也有不同的地方,在改变数的单位和求近似数时,还要应用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因此,教材既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突出新旧知识的不同。
(1) 改写较大的整数,先教学思考与方法,再教学特殊情况的处理。
例8以行星之间的平均距离为教学素材,所出现的较大整数都是有意义的数。意义在于学生有兴趣,能丰富他们的科学知识。而且感到这些数比较大,读与写都不大方便,乐意改变这些数的单位。教学分三个层次进行。第一个层次把3844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在这个层次里着力教学改写时的思考,并得出改写的方法。384400是一个较大的数,通过读数能够知道它是38个万和4400个一组成的数。所以,用“万”作单位表示这个数时,“38”应该是整数部分里的数,“4400”应该是小数部分里的数。教材给384400里的“4400”和38.44里的“44”加上同样的色块,显示了这一思考过程,从而得出改写的方法:在万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至于改写后的数要用“万”为单位,以及根据小数性质化简,都是学生能够解决的,教材不作过多强调。第二个层次是把1496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在上一层次“扶”的基础上,这里采取了“放”,让学生完成改写。教材只是通过问题“在哪一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提示改写的方法。教学的时候要注意两点:一是抓住“为什么在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组织学生讨论,理清改写时的思路。二是组织两个层次的改写的比较,找到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使学生全面掌握改写的方法。第三个层次是第40页的“试一试”,把5791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小数的整数部分是0。这是改写时遇到的特殊情况,教材让学生在改写中遇到矛盾并想办法解决它。可以让学生从两个角度去体会:一是这个数比1亿小,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整数部分应该是“0”。二是这个数的最高位是千万位,在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缺少整数部分,应该用“0”补足,使写出的小数完整。“练一练”里把46411、4476、1433、409等数改写成用“万”为单位的数,让学生继续练习对上面情况的处理方法。特别是409的改写,不仅要添整数部分的 “0”,还要在十分位上写“0”。
(2) 求小数的近似数,教学的着力点放在理解精确程度上。
学生已经具有求整数的近似数的能力,初步会应用“四舍五入法”。例9的教学内容首先是理解近似数的精确程度,即理解“精确到十分位”“精确到百分位”的含义。教材通过“精确到十分位要保留几位小数”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联系有关的小数概念,体会近似数的精确程度:十分位是小数点右边第一位,精确到十分位就是保留一位小数。对“精确到百分位”,也采用了相同的教学方法。然后是用“四舍五入法”写出近似数,教材在尾数的最高位上加色块,指导学生在求近似数时 “要看小数的哪一位”,便于“四舍”或“五入”。例9的第三点教学内容是,近似数1.5和1.50“哪一个更精确一些”,这是让学生体会精确程度。1.5保留了一位小数,1.50保留了两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比精确到十分位的精确程度高。虽然1.5和1.50从小数性质的角度上看,大小是相等的,但在精确度上看,它们表示了不同的精确程度。所以,近似数1.50末尾的“0”一般不能去掉。
《认识小数》教案 篇11
一、认真思考,仔细填写(43分)。
1、48.073读作( ),它是由( )个1和( )个千分之一组成的。
2、四百二十点六三五写作( ),保留整数约是( )。
3、整数部分最小的计数单位是( )。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 ),这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
4、把1吨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一份写成小数是( )吨,其中56份用小数表示是( )吨,其中的129份用小数表示是( )吨。
5、0.672表示( )分之( ),其中“6”在( )位上,表示( ),“7”在( )位上,表示( ),“2”在( )位上,表示( )。
6、4.5里面有( )个0.1,0.45里面有( )个0.01。
7、一个小数是由9个1,3个0.1和6个0.01组成,这个数是( ),读作( )。
8、一个数的百位、个位和百分位上都是5,其余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
9、0.05米是把1米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 )份,写成分数是( )。
10、把下列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并保留两位小数。
279380000≈ 7986540000≈
11、一个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是4.0,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
12、整数部分是0的最大的两位小数是( ),最小的一位小数是( )。
13、3米2厘米=( )米; 3.4分米=( )分米( )厘米;
9千米50米=( )千米; 8元3角=( )元;
14、据统计,2005年11月1日零时,全国总人口为1306280000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总人数相比,增加40450000人。在全国人口中,流动人口为147350000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2960000人,跨省流动人口增加5370000人。你会按要求把横线上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吗?
1306280000=( )亿 40450000=( )万
147350000=( )亿 2960000=( )万 5370000= ( )万
二、我当小裁判(8分)。
1、比1大而比2小的小数只有9个。………………………( )
2、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
3、0.3元和0.30元都表示3角。……………………………( )
4、7个十分之一和8个百分之一组成的数是0.78。………( )
5、3.05和3.0599保留一位小数都是3.1。…………………( )
6、5.69在自然数5和6之间,它更接近6。 ………………( )
7、431.575精确到十位是431.6。……………………………( )
8、用1,2,3这三个数字和小数点组成的一位小数中,最小的是12.3。…………………………………………………………( )
三、慎重选择,填写序号(10)。
1、3.002读作( )。a、三点二 b、三点零二 c、三点零零二
2、10个0.1是( )。a、1 b、0.10 c、0.01
3、50.090化简后是( )。a、5.9 b、50.9 c、50.09
4、0.27的计数单位是( )。
a、十分之一 b、百分之一 c、千分之一
5、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 )。
a、十分位 b、百分位 c、千分位
6、一个三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后,得到的近似数是4.72,这样的三位小数可能有( )。a、4 b、5 c、9
7、10个十分之一和( )个百分之一。a、1000 b、100 c、10
8、大于0.06而小于0.07的三位小数有( )个。
a、4 b、5 c、9
9、0.04( )0.4 a、> b、< c、=
10、0.998精确到十分位约等于( )。
a、0.9 b、1 c、1.0
四、在○里填入“>”、“<”或“=”(10分)
3.090○30.9; 7.85○7.58 ; 3.98○4;
900米○0.9千米; 5元6分○5.60元。
五、把相等的两个数用线连一连(5分)
0.76 1.200 2.05 3.4万
0.21 2.050 0.760 1.2 34000
六、用0,0,8,2这四个数字和小数点分别写出符合要求的数(8分)。
1.只读出一个“零”的两位小数: ( )
2.读出两个“零”的三位小数: ( )
3.最大的三位小数: ( )
4.最小的两位小数: ( )
七、走进生活(16分).
1. 从1.75,4.5,0.2,0.01中选择合适的小数填在括号里。(8分)
爸爸的身高是( )米; 一块橡皮的价钱是( )元;
一本书的厚度是( )米;一个西瓜重( )千克;
2.学校运动会上,五年级有6位同学参加立定跳远比赛,他们的成绩如下表:
姓 名 : 李明 张 强 王 俊 吴昊 李军 陈霖
成绩(米): 1.72 1.95 1.84 1.98 1.81 1.88
(1) 谁跳的最远?谁跳的最近?(2分)
(2) 把这些成绩按从远到近的顺序排列起来。(3分)
(3)前三名分别是谁?(3分)
《认识小数》教案 篇12
一、【说教材】
1、分析教材: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三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学生在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这里,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学好这部分内容,能为以后系统的学习小数的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材先安排认识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再认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最后介绍小数各部分的名称。第一个例题认识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从测量长度的实际问题引入,第二个例题认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从文具用品的价格引入,每一个例题的呈现都是从具体的生活情境出发,从而使学生更生动更具体也更自然的学习数学。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地位,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认知目标:联系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会写一位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知道自然数和整数。
(2)、能力目标:在理解小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数的发展,感受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他们热爱数学的情感。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商品的价格标签。
3、教学重难点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概念中较抽象,难理解的内容。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学生虽然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学过长度单位、货币单位之间的进率,但理解小数的含义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同时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小数方面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是属于小数的概念不清。因此,理解小数的含义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完成目标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组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直观演示法为主,辅以谈话启发法、尝试法、引导发现法、生生互动法、讲练结合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以教材定教法,以教法定学法”的策略告诉我们,学法和教法是和谐统一的,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诱发他们内在的潜力,使他们不仅学会,而且会学。
钱学森曾经说过:科学与人文精神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如果说数学教学的科学性是刚性的话,那么人文性就是它的柔性。人文精神需要的是渗透,需要的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落地无痕”。为了使数学教学脱去僵硬的外衣,显露出生机,洋溢着情趣,充满着智慧,在教学中我营造的是一种平和的宽松的学习氛围,师生平等的对话和交流,把数学教学定位在有意和无意之间。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1、创设超市“社会小调查”情境
多媒体展示:超市调查情境图
师:昨天,郑老师去超市购物,看见两个小朋友拿着笔和本子在记录着什么。出于好奇,我就上前询问了一下,原来他们在做“社会小调查”——了解一些商品的价格。我看了看,发现他们是这样记录的——
多媒体展示:两张记录单
师:看得懂吗?(懂)你更喜欢哪张记录单?说说你的看法。
师:是呀,这两种记录各有所长,不过小女孩的这样记录单更简单、明了、方便,很值得我们来研究。
多媒体展示:突显以“元”为单位的记录单
2、初识小数,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5.98、0.85和2.60这三个小数
师:老师把这些数提了出来,像(5.98、0.85、2.60)这样的数,我们叫做——(小数)
师:这些小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多媒体展示:小数点变红
师:“.”叫做小数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关于小数的知识。
板书:小数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身边的数学,体现学习数学的现实意义,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我在设计本课的时候发现,我们教科书的价格都是以小数的形式呈现的。因此,教学设计以数学课本的价格作为本课课题的切入点。通过让学生猜一猜,再看一看的形式,引出生活中的小数,揭示出本节课的课题:《认识小数》】
(二)、联系实际,探究新知
1、小数读写学习
(1)读小数
师:这些小数你会读吗?读给你的同桌听听。
(学生指名读,再读的同时指导要注意的地方)
多媒体展示:即时展示三个小数的读法
(2)写小数
师:我们已经会读这些小数了,那这些小数是怎么写的呢?让我们动手来试一试。
板书:5.98元、0.85元、2.60元
设计意图: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是比较简单的,这里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直接解决。不拖泥带水,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到下面小数现实含义的建构上。
2、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现实意义建构
师:谁知道,这些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分别表示多少钱?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板书:5元9角8分、0元8角5分、2元6角0分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设计意图:这里不要求学生尽全尽美地回答,只要学生能提到点自上,就说明他对于小数价格的实际含义有所了解,但也要注意学生表达的逻辑性,培养准确完整的表述能力。
小结:这些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小数点的左边表示几元,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示几角,小数点右边第二位表示几分。
3.小练
师:从大家的发言中,看得出来你们已经懂得用小数表示价格的方法,那我要考考你们了。你能把下面的价格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吗?
多媒体展示:几元几角几分的题目,并适时根据学生的回答展示答案
4.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现实意义构建
(1)生活例举
师:通过钢材的研究,小朋友们对价格的小数记法已经很清楚了,那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用到小数呢?
(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在哪里见过小数,老师加以肯定)
师:庄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动物界的小数信息,一起来读一读吧。
多媒体展示:书上第91页的第2题
师:看来,小数不仅可以表示价格,而且还可以表示身高、体重、速度、路程……生活中的小数真实无处不在!说到身高,你们了解自己的身高吗?想知道郑老师的身高吗?(想)我的身高是1米82厘米。
板书:1米82厘米
师:猜猜郑老师的身高1米82厘米,用“米”作单位怎么表示?
师:小朋友们猜得非常准确,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郑老师的身高1米82厘米为什么能用1.82米来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小数,引出猜想老师身高用小数表示的方法,从而过度到本节课的另一核心环节——以米、分米、厘米为素材的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含义和写法。此处采用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2)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
多媒体展示:标有1—10的米尺
师:这是一张1米长的尺子,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每份是1米的几分之几?
多媒体展示:1分米长的线段和1分米字样
师:1分米师1米的几分之几,也就是几分之几米?
师:对了,1分米是1米的,也就是米。米写成小数是0.1米。
多媒体展示:1分米=米=0.1米
多媒体展示:3分米长的线段
师:这一段是3分米,那3分米等于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呢?
多媒体展示:3分米=米=0.3米师:你还能在尺子上找到0.7米吗?上来指一指。
设计意图:以形象的课件,唤起学生对分数的记忆。通过长度单位建立分数与小数的联系,让学生知道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而且,对于1分米、3分米和7分米的不同呈现方式,可以避免课堂的单一枯燥,也为下一环节过渡提供铺垫。
(3)感知“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来表示
师:小朋友们,面对同样的事物,我们只要换个角度,就会有新的发现。
多媒体展示:标有1—100的米尺
师:现在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每份的长度是多少?(1厘米)
师:1厘米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0.01米)
多媒体展示:1厘米=米=0.01米
师:3厘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米)用小数表示呢?(0.03米)
多媒体展示:3厘米=米=0.03米
师:那18厘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呢?(0.18米)
板书:18厘米=0.18米
师:你是怎么想的?(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小结:小数点前面的数表示几米,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示多少分米,小数点右边第二位表示厘米。
板书:米、分米、厘米
5.巩固小练
师:现在知道老师的身高1米82厘米为什么能写成1.82米了吗?
多媒体展示:丽丽测量身高的情境
师:有位小朋友在测量身高,我们去看看。
师:丽丽的身高是1米20厘米,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是多少米?
师:如果有位小朋友的身高是1.42米,那是几米几厘米?(1米42厘米)
设计意图:本环节回应前面的猜想,可以使课堂结构更富整体性。通过自己的身高写成小数的的形式,来让学生进行应用练习,巩固所掌握的知识。让学生反过来思考“1.42米是几米几厘米?”,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小数含义的理解。
(三)、运用拓展
1.小数的古今表示法比较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在我国古代小数是怎么表示的吗?一起来看看。
多媒体展示:p94的古今小数
师:你觉得用哪种方法表示小数点比较好?
2.价格竞猜游戏
师:下面我们用今天学习的小数计数法来玩一个“价格竞猜”游戏吧!
多媒体展示:玩具汽车师:玩具汽车的价格在100元——120元之间,有小数的。
设计意图:这两个拓展的应用,第一个是让学生了解古今的小数的表示方法和小数点的设计者,让学生在学习构建小数的意义的同时,了解数学的文化。第二个价格精彩游戏设计是为了综合运用小数的知识,不仅设计了小数的读法,还间接拓展了小数的大小比较,为今后学习小数的大小比较打下伏笔,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感。
(四)、总结延伸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小数,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师:其实,关于小数还有很多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让我们在生活中多观察,挖掘更多关于小数的奥秘吧!
(五)、板书设计
小数的初步认识
元角分
5.98元5元9角8分1米82厘米=1.82米
0.85元0元8角5分米分米厘米
2.60元2元6角0分18厘米=0.18米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指出:练习,要使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创新思维。为了使课内的练习起到促进掌握知识,锻炼能力的双重效果,我在组织练习的时候注意了以下两点:一是练习的形式多样,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是练习的难度逐步加深,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认识小数》教案 篇13
一、说教材:
本课教学内容为《人教版实验课程小学三年级(下册)》。为了更好地把握教材,我对新课程的编排体系作了一些了解,小数的认识是建立在分数的初步认识和人民币、常用长度单位的认识的基础之上的,(人民币在一下年级学过,长度单位米、厘米在二上年级学过,分米和分数的初步认识在三上年级学过),而且是以元、角、分,米、分米、厘米等常用单位的知识作为学习小数的形象支撑。本单元认识小数都是结合元、角、分或常用的长度单位出现,以便于学生联系实际来初步认识小数的含义,有关小数的后续知识,在四下年级开始系统地学习小数的知识。
通过学习,我认为作为小数的初步认识,应注意把握以下三点:一是本单元不要求离开现实背景和具体的量,抽象地讨论小数,在本单元中,无论是认识小数,还是比较大小和加减法,都是结合分数、结合米尺、结合人民币、长度单位来认识;二是小数的认读写限于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小数;三是简单的小数加减法,限于一位小数,且是结合元、角、分进行计算。
二、说教学思路:
本课在教学中,我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从日常生活中的有关小数信息,让学生初步认识了小数,并为进一步探究小数的意义提供素材,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中激发学生的探究知识的欲望,使学生认识小数,知道小数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了解小数的念义,会读写小数,感受数学就是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认识小数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经历丰富多采的数学学习活动,就是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和自我体验,获得、理解和应用知识、技能,并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方面都得到发展。
三、说教法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实际含义。
2、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4、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
使学生正确理解小数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
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与几元几角几分的相互改写;以米为单位的小数与米、分米、厘米的相互改写
四、说教学流程:
(一)、引入小数
1、出示文具标价牌。
师:开学了,妈妈给小华买了一些文具:
书包 45.00元, 文具盒 12.80元, 圆珠笔 12元,圈笔刀 26元,
铅笔 0.25元, 橡皮 1.50元, 笔记本 3元。
(在磁性黑板上依次贴出这些商品的标价牌。)
2、区别整数与小数。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不能把这些文具标价中的数分成两类?怎样分?
根据学生的回答,移动磁性黑板上的文具标价牌分成两类:
圆珠笔12元 书包45.00元 铅笔0.25元
圈笔刀 26元 文具盒12.80元 橡皮1.50元
日记本3元
左边这组数12、26、3,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都是整数。
3、引入课题。
右边这组数它们有一个什么特点?(数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像这样的数叫做小数。(拿走磁性黑板上的三个整数标价牌。)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些关于小数的初步知识。(板书课题:认识小数)
(二)、认识小数(读法)
1、探索小数的读法。(课件2)
小数里的这个小圆点我们把它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部分是小数部分。你会读小数吗?
①、让学生试读标价牌上的小数。
②、反馈,并板书。
③、问:小数怎么读?(提醒学生注意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读法的不同。)
④、巩固练习(课件3—6)
2、认识以元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
哪些同学已知道,它们分别表示多少钱?(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元 角 分
45. 5 0 45元5角
10.5 0 10元5角
0.2 5 2角5分
1.5 0 1元5角
3、填单位名称。(课件7)
(1)、一本故事书的价格是:8.64元=8( )6( )4( )
(2)、跨栏运动员刘翔身高:1.93米=1( )9( )3( )
(三)、探索一位、两位小数(写法)
1、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一位小数。
出示米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用分数表示是 米,还可以写成0.1米。
3分米是几分之几米,还可以写成零点几米?
2、巩固对小数含义的认识。(课件8,作业1)
想一想:为什么小数点的前面写“0”?什么样的分数能改写成一位小数?
3、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两位小数。
指着米尺问: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厘米?用分数表示是 米,还可以写成0.01米。
3厘米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18厘米呢?
4、探索小数的写法。
让学生把答案填写在课本上。(课件9)
想一想: 0.03米、0.18米,小数点后面第一位数表示什么?第二位呢?什么样的分数能改写成两位小数。
5、小组讨论。
王东身高1米30厘米,写成小数是( )米。
全班交流,写成1.30米和1.3米都是对的,(因为30厘米也就是3分米)。
6、把自己的身高写成小数是( )米。(课件10 作业3)
7、小结:
(1)、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
(2)、今天认识的小数与整数比较有什么不同?同桌同学互相说说。
(四)、课堂练习
1、给商品做价格标签(课件11,作业2)
2、思考题(课件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