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阻器》(精选15篇)
《变阻器》 篇1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①熟悉常用的滑动变阻器的结构,能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
②会用滑动变阻器来控制电路中灯泡的亮度。
◆ 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对比、探究等方法,学习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电压。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使学生乐于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以及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原理。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滑动变阻器、可调台灯、电位器。
学生:滑动变阻器、铅笔芯、灯座、小灯泡、3v电源、开关、导线、实验报告单(共计12组,每4人一组。)
【教材教法】
“提出问题──实验探究──交流评价”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约3分钟)
采用演示实验引入新课。(应用演示实验,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其感到惊奇,产生疑问,引起思维,激发兴趣,从而顺利引入新课)。具体做法是:教师出示调光台灯实物,并当堂演示调光台灯亮度的变化,并引导学生观察的同时提出问题:
①这种台灯与其它的台灯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②调节旋钮,台灯的亮度有什么变化?
③它能够改变亮度的原理是怎样的?
二、变阻器原理的学习:(约5分钟)
提出问题 教师引导:灯泡亮度的变化是由通过的电流引起的,而电流的变化则是由电阻的变化引起的。启发学生猜想:调光台灯的电阻变化是由改变导体电阻的什么因素引起的?
实验探究 用铅笔芯使电路中的电流连续的变化
方案目的(改变长度):如图所示,在导线间夹入一段铅笔芯,使一端在铅笔芯上自由滑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铅笔芯的长度来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大小,观察并记录小灯泡的亮度变化,并加以比较。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础,是提出问题获得证据或数据的来源。在观察到现象后及时做出记录,这是科学研究的最基本方法。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揭示科学的神秘面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交流评价 让学生动手完成并在小组相互交流,归纳筛选出这样一个结果:改变导体的长度能改变小灯泡的亮度。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出:调光台灯,实质上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台灯的亮度的。要想弄清其原理,我们先来学习一种能改变电阻的器件──变阻器。其实,实验室所用的变阻器也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器件。
原理:变阻器就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器件。(板书)
三、学习正确使用变阻器(约25分钟)
①变阻器结构的学习(约5分钟)
教师首先要求学生结合实验桌上滑动变阻器的实物认识变阻器的主要构造,并重点强调观察4个接线柱和表面涂有绝缘漆的合金线所绕成的线圈,猜想这种结构的设计有什么理由。然后打出投影:
◆ 电阻丝什么位置的绝缘漆被刮去了?为什么要刮去?
◆ 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是不变的?
◆ 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很小,几乎是零?
教师结合投影片介绍其构造,理解铭牌上数据的物理意义;并要求学生学会画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简图和电路符号。(板书)
结构:瓷筒、电阻线、金属棒、金属滑片、接线柱
符号:
(该部分内容简单,让学生观察,师生共同解决,教学中主要采用问题法和讲授法。)
②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20分钟)
※该部分是本节的重点与难点,为了化解难点突出重点,我在此设计了一个学生实验,让学生动手去探究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
提出问题 (投影)
◆ 要使灯泡和变阻器中的电流大小相同,变阻器应该与灯泡串联还是并联?
◆ 要能控制电流的大小,应该使用变阻器上的哪两个接线柱?
◆ 要使灯泡由暗变亮,接通电路前应将滑片放到什么位置上?
◆ 移动滑片时,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随着改变?向哪个方向移动时电阻变大?
◆ 滑动变阻器上有4个接线柱,怎样把这些接线柱接入电路?共有几种接法?
实验探究 学生相互讨论,首先,设计出实验电路如图所示,接着根据各自制定的计划进行操作,尝试控制灯泡的亮度。同时,教师巡视,并指导各实验小组将变阻器的实物连接、电路图连接、及电路符号连接进行对照,研究电阻变化的原理和规律。
交流评价 各小组分别结合各自的实验结果相互讨论,共同归纳出:(并板书)
使用:①能使变阻器电阻变化的接法有4种(“一上一下”);
②不能使变阻器电阻变化的接法有2种,其中“同下”电阻总是很大,而“同上”电阻总是很小。
③滑片越靠近下端的接线柱,接入电路的电阻越小。
(本环节中以教材内容和设计好的实验报告为主,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实验探究──交流评估”这一个性化的过程,去主动突破“变阻器”这一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歌:
串入电路,调流控压;
一上一下,作用最大;
同上同下,没有变化;
接入电路,拨到最大。
四、变阻器的实际运用──油量表(5分钟)
(设计本题目旨在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运用,更重要的是拓宽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观看油量表动画。
这里的“表”实际上是一个什么“表”?
这里的r1和浮子、指针实际上是一个什么装置?这里的r2可否去掉?它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这里的表可否改换成电压表?应如何改装?
五、学生质疑与作业设计(7分钟)
【板书设计】
变阻器
1.原理:利用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长度来改变电阻。
2.结构:瓷筒、电阻线、金属棒、金属滑片、接线柱等。
3.符号:
4.使用:
①能使变阻器电阻变化的接法有4种(“一上一下”);
②不能使变阻器电阻变化的接法有2种,其中“同下”电阻总是很大,而“同上”的电阻总是很小。
③滑片越靠近下端的接线柱,接入电路的电阻越小。
【教学反思】
一、课堂教学过程回顾
关于“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我采用了以下教学:
(一)讨论问题
(1)滑动变阻器有4个接线柱而接入电路时,如果只需接两个,共有几种接法?
(2)每种接法中滑动变阻器上哪些部分有电流流过?
(二)学生分组实验
实验分两大组,一组同学连(a、c)、(a、d)、(c、d)接线柱;另一组连(b、c)、(b、d)(a、b)接线柱,进行实验,并记录现象。
(三)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1)先请一组中的同学代表汇报结果,再请另一组同学代表汇报结果。
(2)由学生发现,接法不同,结果完全相反的结论。
(结论:使用方法是一上一下接入,串联在电路中。)
(四)介绍铭牌,引出注意事项:
(1)介绍铭牌含义,我采用先让学生先试说,再由师生共同纠正不准确词句的方法,最后得出准确含义。
引出注意事项:
(a)电路中的电流不能超过滑动变阻器通过的最大电流。
(b)使用前应将电阻调到阻值最大端。
二、--意图:
本设计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要求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大胆猜想与实验。本节课侧重点并不是放在知识结论上,而是放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上。让学生模仿科学家的探究途径,体验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设计中以问题的提出为起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并设计实验方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感到这样的课“很有劲!”。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精神。这一点也正体现了新课程的新理念。
三、教学反思:
一个仪器,讲清它的构造、原理、作用并不十分困难。怎样使学生在较短时间里,由感性的肤浅认识──到理性的理解──再到熟练得使用?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我受到启发。我认为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设计方案、实施实验,让学生感觉知识离自己并不远,努力思考就能想出好办法,设计会更加合理。学生自己想、自己做、自己改进,印象会更深,应用起来会更亲切、更熟练。
教师即促进者,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根本变化,是教师角色转变过程中的一次飞跃与突变。美国的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早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加开放的要求:“教师必须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而非传统的只注重‘教’的教师”。
新的课程观更强调课程是一种活动,因为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科学方法的掌握,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形成,都必须通过具体而生动的活动来实现。
本节课教师给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活动提供了一个展示的机会,作为教师,只是起到了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整节课45分钟学生自主动手参与实验探究占30分钟之久),教师没有越俎代苞。教师对学生的探究活动只是积极地看,积极地听,感受学生的所想所做,考虑如何恰当地指导,积极寻找学生的思想火花,遵循“不干涉”原则。比如在讲授变阻器的原理时,教师引领学生分析与电阻有关的几个要素为后面的教学设伏,并通过用铅笔芯改变小灯泡亮度的实验,让学生自主得出应该改变导线的长度。接着教师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将铅笔芯换成变阻器演示实验,运用“类比”的方法因势利导突破难点,揭示变阻器的原理,事实证明运用此法效果十分的好。在教授变阻器的使用时,教师又是让学生自主讨论分析、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实验,进而总结出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对于这一部分的教学教师切忌不要操之过急,一定要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进行实验(本人用了25分钟)。从课后的调查与作业效果来看,此处的教学十分成功。对于此处的探究教学而言,并不是说教师在课堂上就不能对学生进行指导,而是要根据具体的学情进行适度的指导,既不能全部包办代替,更不能放手不管。要求老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巡视到位、发现到位,并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恰当地点拨,适度地指导,既体现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又适当地放手让学生分析、探究、讨论,从而更好地实现了师生的“交流互动”。
课堂教学的好坏,并不在于教师是否把概念、规律讲清讲透讲活,而是看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勤于思考、乐于探究进而总结出规律揭示其概念。从这个意义上说,鄙人认为这是一节成功的探究课。
《变阻器》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滑动的构造和作用,能改变电阻的原理.
2.知道滑动所标规格的含义,会识别滑动规格,会把滑动连入电路使之改变电路中电流.
3.知道电阻箱用途,会读出电阻箱示数.
4.知道和变阻箱电阻变化的区别和特点.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培养学生依据物理事实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使用电学仪器的技能和良好习惯.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从理论在实践应用出发,由一个实际问题的提出引入新课.
本节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滑动的构造及其使用,由于的部件较多,接法又有多种,因此是初中电学教学的难点之一,为此,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教学方案已作过调整,在电学问题中不出现三个接线柱同时接入电路的情况,这一点在教学过程 中也常加以注意.
本节的另一内容电阻箱由滑动特点引出.
教法建议
本节宜采用联系实际,注意观察,对照和思考,仔细观察,做到实物、结构示意图和符号三者相对照.
教师引导、启发、示范,学生观察、亲自操作.师生共同讨论分析,归纳出的使用规则.
引入本节课题时,创设奇趣的物理情境很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突出的作用,有效地减小教学坡度,加深学生对的构造、原理的认识.可以由滑动特点引出电阻箱,滑动和电阻箱的特点等对比教学.
教学设计方案
引入新课
演示1 出示收音机,选择某一台,调节音量控制旅扭,音量发生变化.
为什么调节音量开关时,喇叭音量会变化?
1.旋电视机的亮度旋钮,荧光屏上的图像会变明变暗.
2.一幕话剧开始了,剧场里的照明灯是怎样由亮变暗?
演示2 出示滑动,告诉学生它叫滑动,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将滑动、小灯泡串联后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让学生观察小灯泡亮度,指出亮度变化都是由于滑动起作用.
教师指出:上述生活中例子,都有一个相当于滑动的元件.
这节我们就研究滑动的作用、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
一、滑动
滑动的作用
滑片移动可改变音量、亮度.收音机音量大小,灯泡亮度变化都是由于通过它的电流大小不同引起的,所以滑动是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元件.
我们知道,在电压不变的条件下,要减小电流,应增大电阻,要增大电流,应减小电阻.
滑动的构造
滑动是靠改变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电流的,那么滑片移动是怎么改变连入电路成电阻的呢?
让学生观察每组桌上的两组滑动,看谁能说明滑动构造.
教师出示观察提纲.
1.几部分组成,每部分是由什么材料做的?
2.这些部分是怎样组合在一起的?
3.有几个接线往?连入电路后电流的路径如何?
4.它铭牌上标志有什么?
学生观察后,找同学表述,互相补充,后教师明确介绍滑动构造,明确各部分名称.
引导学生从构造入手分析滑动能改变电阻的原理,上绕的电阻线是固定不变的,那么怎样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呢?
决定导体电阻大小因素是什么?
根据这些因素,可以有哪些方法减小电阻.
学生讨论:
总结出四种方法:减小导体长度,增大横截面积,选用电阻率小的材料,降低温度.
这四种方法中,哪种从实践的角度更简便可行?(减小长度)那么怎么减少?
演示实验3.
是根较长镍铬合金电阻线,其中 是金属做成的触头,当 向右滑动, 示数变小,当 向左滑动时, 示数变大.
同学分析:
这个实验是靠什么来改变连入电路电阻的(靠触头在电阻线上移动,来改变连入导线长度),教师指出这就是最简单的“滑动”.这种最简单的“滑动”与我们手中的有什么不同?实验中为什么用我手中,它有什么优点?让学生分析,总结(改变电阻效果明显,节省空间,减小仪器体积)
结构示意图和符号
概括上述分析,滑动原理是通过移动滑片与电阻线的接触点来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 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流的.
根据上述分析,简单地说滑动就是一个带可滑动滑片的电阻,作为一个重要电学元件可用符号
表示,其结构可以简单示意为
滑动使用
滑动是一种重要的电学元件,如何使用呢?
1.接法.如何把接入电路才能起到改变电流的目的?
首先要使成为电流的必经之路,即要串联连入电路.
(1)要将两柱接入电路,导线接在滑片上或支架上,都不能使它连入电路.
(2)要串联在电路中.
让学生实验,每组按下图连好电路,并根据你的连法说出哪部分电阻线连入了电路.在这里解决“想想议议”
四柱有几种正确接法?并总结规律“一上一下”.
2.指导学生将滑片移到离下端接线柱最远的一端闭合开关.
(1)分析猜测滑片右移, 表示数和灯泡亮度变化,再动手操作,观察验证.
(2)分析猜测滑片左移, 表示数和灯泡亮度变化,再动手操作,观察验证.
(3)分析猜测移动滑片,使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的情况,再动手操作,观察验证.
(4)分析猜测移动滑片,使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小时情况再动手操作,观察验证.
从上面实验可以看出滑动的滑片位置不同,闭合开关在电路中电流大小不同,电阻最大时,电流最小,电阻最小时电流最大.电学实验为了闭合开关时防止电流的过大而烧坏元件,要求滑动在闭合开关前要将滑片置于阻值最大的位置—即离下端接线柱最远的位置.
3.前面观察滑动铭牌上标有什么?其含义是什么?“ ”是什么意思?
滑动和一切电学仪器一样有自己的规格参数,每个电阻器都有规定的最大电阻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即使用前要了解铭牌,电流不允许超过允许最大电流值.
二、电阻箱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告诉大家,前面听收音机时,调节音量时,相当于滑动的那个东西,是无线电技术中常用的,叫电位器(出示实物,让学生观察)但这些有一个缺点,虽能改变电阻,但不能读出电阻具体数值,有没有能读出阻值的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电阻箱相关内容后回答
(1)电阻箱与滑动电阻变化有什么不同?(滑动电阻是一圈线一圈线地改变,逐渐改变电阻,电阻箱随旋扭转动是“跳跃式”的改变)
(2)它们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3)怎么读数?
学生回答后总结
滑动
电阻箱
不同点1
逐渐改变电阻
跳跃式改变电阻
不同点2
不能读出该电阻值
能读出电阻值
读数方法:各旋钮“△”所对数乘以倍率之和.
学生总结读数方法
各旋钮对应的指示点的示数乘以面板上标记的倍数,然后加在一起.
探究活动
【课题】自制滑动
【组织形式】个人或小组
【活动方式】
1、弄清滑动的原理.
2、搜集有关材料.
3、动手制作并进行实验.
《变阻器》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作用,能改变电阻的原理.
2.知道滑动变阻器所标规格的含义,会识别滑动变阻器规格,会把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使之改变电路中电流.
3.知道电阻箱用途,会读出电阻箱示数.
4.知道变阻器和变阻箱电阻变化的区别和特点.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培养学生依据物理事实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使用电学仪器的技能和良好习惯.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从理论在实践应用出发,由一个实际问题的提出引入新课.
本节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及其使用,由于变阻器的部件较多,接法又有多种,因此变阻器是初中电学教学的难点之一,为此,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教学方案已作过调整,在电学问题中不出现变阻器三个接线柱同时接入电路的情况,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也常加以注意.
本节的另一内容电阻箱由滑动变阻器特点引出.
教法建议
本节宜采用联系实际,注意观察,对照和思考,仔细观察变阻器,做到实物、结构示意图和符号三者相对照.
教师引导、启发、示范,学生观察、亲自操作.师生共同讨论分析,归纳出变阻器的使用规则.
引入本节课题时,创设奇趣的物理情境很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突出变阻器的作用,有效地减小教学坡度,加深学生对变阻器的构造、原理的认识.可以由滑动变阻器特点引出电阻箱,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的特点等对比教学.
教学设计方案
引入新课
演示1 出示收音机,选择某一台,调节音量控制旅扭,音量发生变化.
为什么调节音量开关时,喇叭音量会变化?
1.旋电视机的亮度旋钮,荧光屏上的图像会变明变暗.
2.一幕话剧开始了,剧场里的照明灯是怎样由亮变暗?
演示2 出示滑动变阻器,告诉学生它叫滑动变阻器,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将滑动变阻器、小灯泡串联后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让学生观察小灯泡亮度,指出亮度变化都是由于滑动变阻器起作用.
教师指出:上述生活中例子,都有一个相当于滑动变阻器的元件.
这节我们就研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
一、滑动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滑片移动可改变音量、亮度.收音机音量大小,灯泡亮度变化都是由于通过它的电流大小不同引起的,所以滑动变阻器是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元件.
我们知道,在电压不变的条件下,要减小电流,应增大电阻,要增大电流,应减小电阻.
滑动变阻器的构造
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电流的,那么滑片移动是怎么改变连入电路成电阻的呢?
让学生观察每组桌上的两组滑动变阻器,看谁能说明滑动变阻器构造.
教师出示观察提纲.
1.几部分组成,每部分是由什么材料做的?
2.这些部分是怎样组合在一起的?
3.有几个接线往?连入电路后电流的路径如何?
4.它铭牌上标志有什么?
学生观察后,找同学表述,互相补充,后教师明确介绍滑动变阻器构造,明确各部分名称.
引导学生从构造入手分析滑动变阻器能改变电阻的原理,变阻器上绕的电阻线是固定不变的,那么怎样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呢?
决定导体电阻大小因素是什么?
根据这些因素,可以有哪些方法减小电阻.
学生讨论:
总结出四种方法:减小导体长度,增大横截面积,选用电阻率小的材料,降低温度.
这四种方法中,哪种从实践的角度更简便可行?(减小长度)那么怎么减少?
演示实验3.
是根较长镍铬合金电阻线,其中 是金属做成的触头,当 向右滑动, 示数变小,当 向左滑动时, 示数变大.
同学分析:
这个实验是靠什么来改变连入电路电阻的(靠触头在电阻线上移动,来改变连入导线长度),教师指出这就是最简单的“滑动变阻器”.这种最简单的“滑动变阻器”与我们手中的变阻器有什么不同?实验中为什么用我手中变阻器,它有什么优点?让学生分析,总结(改变电阻效果明显,节省空间,减小仪器体积)
结构示意图和符号
概括上述分析,滑动变阻器原理是通过移动滑片与电阻线的接触点来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 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流的.
根据上述分析,简单地说滑动变阻器就是一个带可滑动滑片的电阻,作为一个重要电学元件可用符号
表示,其结构可以简单示意为
滑动变阻器使用
滑动变阻器是一种重要的电学元件,如何使用呢?
1.接法.如何把变阻器接入电路才能起到改变电流的目的?
首先要使变阻器成为电流的必经之路,即变阻器要串联连入电路.
(1)要将两柱接入电路,导线接在滑片上或支架上,都不能使它连入电路.
(2)要串联在电路中.
让学生实验,每组按下图连好电路,并根据你的连法说出哪部分电阻线连入了电路.在这里解决“想想议议”
四柱变阻器有几种正确接法?并总结规律“一上一下”.
2.指导学生将滑片移到离下端接线柱最远的一端闭合开关.
(1)分析猜测滑片右移, 表示数和灯泡亮度变化,再动手操作,观察验证.
(2)分析猜测滑片左移, 表示数和灯泡亮度变化,再动手操作,观察验证.
(3)分析猜测移动滑片,使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的情况,再动手操作,观察验证.
(4)分析猜测移动滑片,使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小时情况再动手操作,观察验证.
从上面实验可以看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同,闭合开关在电路中电流大小不同,电阻最大时,电流最小,电阻最小时电流最大.电学实验为了闭合开关时防止电流的过大而烧坏元件,要求滑动变阻器在闭合开关前要将滑片置于阻值最大的位置—即离下端接线柱最远的位置.
3.前面观察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标有什么?其含义是什么?“ ”是什么意思?
滑动变阻器和一切电学仪器一样有自己的规格参数,每个电阻器都有规定的最大电阻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即使用前要了解铭牌,电流不允许超过允许最大电流值.
二、电阻箱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告诉大家,前面听收音机时,调节音量时,相当于滑动变阻器的那个东西,是无线电技术中常用的变阻器,叫电位器(出示实物,让学生观察)但这些变阻器有一个缺点,虽能改变电阻,但不能读出电阻具体数值,有没有能读出阻值的变阻器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电阻箱相关内容后回答
(1)电阻箱与滑动变阻器电阻变化有什么不同?(滑动变阻器电阻是一圈线一圈线地改变,逐渐改变电阻,电阻箱随旋扭转动是“跳跃式”的改变)
(2)它们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3)怎么读数?
学生回答后总结
滑动变阻器
电阻箱
不同点1
逐渐改变电阻
跳跃式改变电阻
不同点2
不能读出该电阻值
能读出电阻值
读数方法:各旋钮“△”所对数乘以倍率之和.
学生总结读数方法
各旋钮对应的指示点的示数乘以面板上标记的倍数,然后加在一起.
探究活动
【课题】自制滑动变阻器
【组织形式】个人或小组
【活动方式】
1、弄清滑动变阻器的原理.
2、搜集有关材料.
3、动手制作并进行实验.
《变阻器》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滑动的构造和作用,能改变电阻的原理.
2.知道滑动所标规格的含义,会识别滑动规格,会把滑动连入电路使之改变电路中电流.
3.知道电阻箱用途,会读出电阻箱示数.
4.知道和变阻箱电阻变化的区别和特点.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培养学生依据物理事实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使用电学仪器的技能和良好习惯.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从理论在实践应用出发,由一个实际问题的提出引入新课.
本节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滑动的构造及其使用,由于的部件较多,接法又有多种,因此是初中电学教学的难点之一,为此,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教学方案已作过调整,在电学问题中不出现三个接线柱同时接入电路的情况,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也常加以注意.
本节的另一内容电阻箱由滑动特点引出.
教法建议
本节宜采用联系实际,注意观察,对照和思考,仔细观察,做到实物、结构示意图和符号三者相对照.
教师引导、启发、示范,学生观察、亲自操作.师生共同讨论分析,归纳出的使用规则.
引入本节课题时,创设奇趣的物理情境很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突出的作用,有效地减小教学坡度,加深学生对的构造、原理的认识.可以由滑动特点引出电阻箱,滑动和电阻箱的特点等对比教学.
教学设计方案
引入新课
演示1 出示收音机,选择某一台,调节音量控制旅扭,音量发生变化.
为什么调节音量开关时,喇叭音量会变化?
1.旋电视机的亮度旋钮,荧光屏上的图像会变明变暗.
2.一幕话剧开始了,剧场里的照明灯是怎样由亮变暗?
演示2 出示滑动,告诉学生它叫滑动,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将滑动、小灯泡串联后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让学生观察小灯泡亮度,指出亮度变化都是由于滑动起作用.
教师指出:上述生活中例子,都有一个相当于滑动的元件.
这节我们就研究滑动的作用、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
一、滑动
滑动的作用
滑片移动可改变音量、亮度.收音机音量大小,灯泡亮度变化都是由于通过它的电流大小不同引起的,所以滑动是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元件.
我们知道,在电压不变的条件下,要减小电流,应增大电阻,要增大电流,应减小电阻.
滑动的构造
滑动是靠改变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电流的,那么滑片移动是怎么改变连入电路成电阻的呢?
让学生观察每组桌上的两组滑动,看谁能说明滑动构造.
教师出示观察提纲.
1.几部分组成,每部分是由什么材料做的?
2.这些部分是怎样组合在一起的?
3.有几个接线往?连入电路后电流的路径如何?
4.它铭牌上标志有什么?
学生观察后,找同学表述,互相补充,后教师明确介绍滑动构造,明确各部分名称.
引导学生从构造入手分析滑动能改变电阻的原理,上绕的电阻线是固定不变的,那么怎样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呢?
决定导体电阻大小因素是什么?
根据这些因素,可以有哪些方法减小电阻.
学生讨论:
总结出四种方法:减小导体长度,增大横截面积,选用电阻率小的材料,降低温度.
这四种方法中,哪种从实践的角度更简便可行?(减小长度)那么怎么减少?
演示实验3.
是根较长镍铬合金电阻线,其中 是金属做成的触头,当 向右滑动, 示数变小,当 向左滑动时, 示数变大.
同学分析:
这个实验是靠什么来改变连入电路电阻的(靠触头在电阻线上移动,来改变连入导线长度),教师指出这就是最简单的“滑动”.这种最简单的“滑动”与我们手中的有什么不同?实验中为什么用我手中,它有什么优点?让学生分析,总结(改变电阻效果明显,节省空间,减小仪器体积)
结构示意图和符号
概括上述分析,滑动原理是通过移动滑片与电阻线的接触点来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 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流的.
根据上述分析,简单地说滑动就是一个带可滑动滑片的电阻,作为一个重要电学元件可用符号
表示,其结构可以简单示意为
滑动使用
滑动是一种重要的电学元件,如何使用呢?
1.接法.如何把接入电路才能起到改变电流的目的?
首先要使成为电流的必经之路,即要串联连入电路.
(1)要将两柱接入电路,导线接在滑片上或支架上,都不能使它连入电路.
(2)要串联在电路中.
让学生实验,每组按下图连好电路,并根据你的连法说出哪部分电阻线连入了电路.在这里解决“想想议议”
四柱有几种正确接法?并总结规律“一上一下”.
2.指导学生将滑片移到离下端接线柱最远的一端闭合开关.
(1)分析猜测滑片右移, 表示数和灯泡亮度变化,再动手操作,观察验证.
(2)分析猜测滑片左移, 表示数和灯泡亮度变化,再动手操作,观察验证.
(3)分析猜测移动滑片,使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的情况,再动手操作,观察验证.
(4)分析猜测移动滑片,使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小时情况再动手操作,观察验证.
从上面实验可以看出滑动的滑片位置不同,闭合开关在电路中电流大小不同,电阻最大时,电流最小,电阻最小时电流最大.电学实验为了闭合开关时防止电流的过大而烧坏元件,要求滑动在闭合开关前要将滑片置于阻值最大的位置—即离下端接线柱最远的位置.
3.前面观察滑动铭牌上标有什么?其含义是什么?“ ”是什么意思?
滑动和一切电学仪器一样有自己的规格参数,每个电阻器都有规定的最大电阻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即使用前要了解铭牌,电流不允许超过允许最大电流值.
二、电阻箱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告诉大家,前面听收音机时,调节音量时,相当于滑动的那个东西,是无线电技术中常用的,叫电位器(出示实物,让学生观察)但这些有一个缺点,虽能改变电阻,但不能读出电阻具体数值,有没有能读出阻值的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电阻箱相关内容后回答
(1)电阻箱与滑动电阻变化有什么不同?(滑动电阻是一圈线一圈线地改变,逐渐改变电阻,电阻箱随旋扭转动是“跳跃式”的改变)
(2)它们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3)怎么读数?
学生回答后总结
滑动
电阻箱
不同点1
逐渐改变电阻
跳跃式改变电阻
不同点2
不能读出该电阻值
能读出电阻值
读数方法:各旋钮“△”所对数乘以倍率之和.
学生总结读数方法
各旋钮对应的指示点的示数乘以面板上标记的倍数,然后加在一起.
探究活动
【课题】自制滑动
【组织形式】个人或小组
【活动方式】
1、弄清滑动的原理.
2、搜集有关材料.
3、动手制作并进行实验.
《变阻器》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滑动的构造和作用,能改变电阻的原理.
2.知道滑动所标规格的含义,会识别滑动规格,会把滑动连入电路使之改变电路中电流.
3.知道电阻箱用途,会读出电阻箱示数.
4.知道和变阻箱电阻变化的区别和特点.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培养学生依据物理事实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使用电学仪器的技能和良好习惯.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从理论在实践应用出发,由一个实际问题的提出引入新课.
本节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滑动的构造及其使用,由于的部件较多,接法又有多种,因此是初中电学教学的难点之一,为此,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教学方案已作过调整,在电学问题中不出现三个接线柱同时接入电路的情况,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也常加以注意.
本节的另一内容电阻箱由滑动特点引出.
教法建议
本节宜采用联系实际,注意观察,对照和思考,仔细观察,做到实物、结构示意图和符号三者相对照.
教师引导、启发、示范,学生观察、亲自操作.师生共同讨论分析,归纳出的使用规则.
引入本节课题时,创设奇趣的物理情境很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突出的作用,有效地减小教学坡度,加深学生对的构造、原理的认识.可以由滑动特点引出电阻箱,滑动和电阻箱的特点等对比教学.
教学设计方案
引入新课
演示1 出示收音机,选择某一台,调节音量控制旅扭,音量发生变化.
为什么调节音量开关时,喇叭音量会变化?
1.旋电视机的亮度旋钮,荧光屏上的图像会变明变暗.
2.一幕话剧开始了,剧场里的照明灯是怎样由亮变暗?
演示2 出示滑动,告诉学生它叫滑动,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将滑动、小灯泡串联后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让学生观察小灯泡亮度,指出亮度变化都是由于滑动起作用.
教师指出:上述生活中例子,都有一个相当于滑动的元件.
这节我们就研究滑动的作用、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
一、滑动
滑动的作用
滑片移动可改变音量、亮度.收音机音量大小,灯泡亮度变化都是由于通过它的电流大小不同引起的,所以滑动是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元件.
我们知道,在电压不变的条件下,要减小电流,应增大电阻,要增大电流,应减小电阻.
滑动的构造
滑动是靠改变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电流的,那么滑片移动是怎么改变连入电路成电阻的呢?
让学生观察每组桌上的两组滑动,看谁能说明滑动构造.
教师出示观察提纲.
1.几部分组成,每部分是由什么材料做的?
2.这些部分是怎样组合在一起的?
3.有几个接线往?连入电路后电流的路径如何?
4.它铭牌上标志有什么?
学生观察后,找同学表述,互相补充,后教师明确介绍滑动构造,明确各部分名称.
引导学生从构造入手分析滑动能改变电阻的原理,上绕的电阻线是固定不变的,那么怎样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呢?
决定导体电阻大小因素是什么?
根据这些因素,可以有哪些方法减小电阻.
学生讨论:
总结出四种方法:减小导体长度,增大横截面积,选用电阻率小的材料,降低温度.
这四种方法中,哪种从实践的角度更简便可行?(减小长度)那么怎么减少?
演示实验3.
是根较长镍铬合金电阻线,其中 是金属做成的触头,当 向右滑动, 示数变小,当 向左滑动时, 示数变大.
同学分析:
这个实验是靠什么来改变连入电路电阻的(靠触头在电阻线上移动,来改变连入导线长度),教师指出这就是最简单的“滑动”.这种最简单的“滑动”与我们手中的有什么不同?实验中为什么用我手中,它有什么优点?让学生分析,总结(改变电阻效果明显,节省空间,减小仪器体积)
结构示意图和符号
概括上述分析,滑动原理是通过移动滑片与电阻线的接触点来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 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流的.
根据上述分析,简单地说滑动就是一个带可滑动滑片的电阻,作为一个重要电学元件可用符号
表示,其结构可以简单示意为
滑动使用
滑动是一种重要的电学元件,如何使用呢?
1.接法.如何把接入电路才能起到改变电流的目的?
首先要使成为电流的必经之路,即要串联连入电路.
(1)要将两柱接入电路,导线接在滑片上或支架上,都不能使它连入电路.
(2)要串联在电路中.
让学生实验,每组按下图连好电路,并根据你的连法说出哪部分电阻线连入了电路.在这里解决“想想议议”
四柱有几种正确接法?并总结规律“一上一下”.
2.指导学生将滑片移到离下端接线柱最远的一端闭合开关.
(1)分析猜测滑片右移, 表示数和灯泡亮度变化,再动手操作,观察验证.
(2)分析猜测滑片左移, 表示数和灯泡亮度变化,再动手操作,观察验证.
(3)分析猜测移动滑片,使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的情况,再动手操作,观察验证.
(4)分析猜测移动滑片,使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小时情况再动手操作,观察验证.
从上面实验可以看出滑动的滑片位置不同,闭合开关在电路中电流大小不同,电阻最大时,电流最小,电阻最小时电流最大.电学实验为了闭合开关时防止电流的过大而烧坏元件,要求滑动在闭合开关前要将滑片置于阻值最大的位置—即离下端接线柱最远的位置.
3.前面观察滑动铭牌上标有什么?其含义是什么?“ ”是什么意思?
滑动和一切电学仪器一样有自己的规格参数,每个电阻器都有规定的最大电阻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即使用前要了解铭牌,电流不允许超过允许最大电流值.
二、电阻箱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告诉大家,前面听收音机时,调节音量时,相当于滑动的那个东西,是无线电技术中常用的,叫电位器(出示实物,让学生观察)但这些有一个缺点,虽能改变电阻,但不能读出电阻具体数值,有没有能读出阻值的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电阻箱相关内容后回答
(1)电阻箱与滑动电阻变化有什么不同?(滑动电阻是一圈线一圈线地改变,逐渐改变电阻,电阻箱随旋扭转动是“跳跃式”的改变)
(2)它们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3)怎么读数?
学生回答后总结
滑动
电阻箱
不同点1
逐渐改变电阻
跳跃式改变电阻
不同点2
不能读出该电阻值
能读出电阻值
读数方法:各旋钮“△”所对数乘以倍率之和.
学生总结读数方法
各旋钮对应的指示点的示数乘以面板上标记的倍数,然后加在一起.
探究活动
【课题】自制滑动
【组织形式】个人或小组
【活动方式】
1、弄清滑动的原理.
2、搜集有关材料.
3、动手制作并进行实验.
《变阻器》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滑动的构造和作用,能改变电阻的原理.
2.知道滑动所标规格的含义,会识别滑动规格,会把滑动连入电路使之改变电路中电流.
3.知道电阻箱用途,会读出电阻箱示数.
4.知道和变阻箱电阻变化的区别和特点.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培养学生依据物理事实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使用电学仪器的技能和良好习惯.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从理论在实践应用出发,由一个实际问题的提出引入新课.
本节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滑动的构造及其使用,由于的部件较多,接法又有多种,因此是初中电学教学的难点之一,为此,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教学方案已作过调整,在电学问题中不出现三个接线柱同时接入电路的情况,这一点在教学过程 中也常加以注意.
本节的另一内容电阻箱由滑动特点引出.
教法建议
本节宜采用联系实际,注意观察,对照和思考,仔细观察,做到实物、结构示意图和符号三者相对照.
教师引导、启发、示范,学生观察、亲自操作.师生共同讨论分析,归纳出的使用规则.
引入本节课题时,创设奇趣的物理情境很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突出的作用,有效地减小教学坡度,加深学生对的构造、原理的认识.可以由滑动特点引出电阻箱,滑动和电阻箱的特点等对比教学.
教学设计方案
引入新课
演示1 出示收音机,选择某一台,调节音量控制旅扭,音量发生变化.
为什么调节音量开关时,喇叭音量会变化?
1.旋电视机的亮度旋钮,荧光屏上的图像会变明变暗.
2.一幕话剧开始了,剧场里的照明灯是怎样由亮变暗?
演示2 出示滑动,告诉学生它叫滑动,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将滑动、小灯泡串联后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让学生观察小灯泡亮度,指出亮度变化都是由于滑动起作用.
教师指出:上述生活中例子,都有一个相当于滑动的元件.
这节我们就研究滑动的作用、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
一、滑动
滑动的作用
滑片移动可改变音量、亮度.收音机音量大小,灯泡亮度变化都是由于通过它的电流大小不同引起的,所以滑动是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元件.
我们知道,在电压不变的条件下,要减小电流,应增大电阻,要增大电流,应减小电阻.
滑动的构造
滑动是靠改变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电流的,那么滑片移动是怎么改变连入电路成电阻的呢?
让学生观察每组桌上的两组滑动,看谁能说明滑动构造.
教师出示观察提纲.
1.几部分组成,每部分是由什么材料做的?
2.这些部分是怎样组合在一起的?
3.有几个接线往?连入电路后电流的路径如何?
4.它铭牌上标志有什么?
学生观察后,找同学表述,互相补充,后教师明确介绍滑动构造,明确各部分名称.
引导学生从构造入手分析滑动能改变电阻的原理,上绕的电阻线是固定不变的,那么怎样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呢?
决定导体电阻大小因素是什么?
根据这些因素,可以有哪些方法减小电阻.
学生讨论:
总结出四种方法:减小导体长度,增大横截面积,选用电阻率小的材料,降低温度.
这四种方法中,哪种从实践的角度更简便可行?(减小长度)那么怎么减少?
演示实验3.
是根较长镍铬合金电阻线,其中 是金属做成的触头,当 向右滑动, 示数变小,当 向左滑动时, 示数变大.
同学分析:
这个实验是靠什么来改变连入电路电阻的(靠触头在电阻线上移动,来改变连入导线长度),教师指出这就是最简单的“滑动”.这种最简单的“滑动”与我们手中的有什么不同?实验中为什么用我手中,它有什么优点?让学生分析,总结(改变电阻效果明显,节省空间,减小仪器体积)
结构示意图和符号
概括上述分析,滑动原理是通过移动滑片与电阻线的接触点来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 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流的.
根据上述分析,简单地说滑动就是一个带可滑动滑片的电阻,作为一个重要电学元件可用符号
表示,其结构可以简单示意为
滑动使用
滑动是一种重要的电学元件,如何使用呢?
1.接法.如何把接入电路才能起到改变电流的目的?
首先要使成为电流的必经之路,即要串联连入电路.
(1)要将两柱接入电路,导线接在滑片上或支架上,都不能使它连入电路.
(2)要串联在电路中.
让学生实验,每组按下图连好电路,并根据你的连法说出哪部分电阻线连入了电路.在这里解决“想想议议”
四柱有几种正确接法?并总结规律“一上一下”.
2.指导学生将滑片移到离下端接线柱最远的一端闭合开关.
(1)分析猜测滑片右移, 表示数和灯泡亮度变化,再动手操作,观察验证.
(2)分析猜测滑片左移, 表示数和灯泡亮度变化,再动手操作,观察验证.
(3)分析猜测移动滑片,使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的情况,再动手操作,观察验证.
(4)分析猜测移动滑片,使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小时情况再动手操作,观察验证.
从上面实验可以看出滑动的滑片位置不同,闭合开关在电路中电流大小不同,电阻最大时,电流最小,电阻最小时电流最大.电学实验为了闭合开关时防止电流的过大而烧坏元件,要求滑动在闭合开关前要将滑片置于阻值最大的位置—即离下端接线柱最远的位置.
3.前面观察滑动铭牌上标有什么?其含义是什么?“ ”是什么意思?
滑动和一切电学仪器一样有自己的规格参数,每个电阻器都有规定的最大电阻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即使用前要了解铭牌,电流不允许超过允许最大电流值.
二、电阻箱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告诉大家,前面听收音机时,调节音量时,相当于滑动的那个东西,是无线电技术中常用的,叫电位器(出示实物,让学生观察)但这些有一个缺点,虽能改变电阻,但不能读出电阻具体数值,有没有能读出阻值的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电阻箱相关内容后回答
(1)电阻箱与滑动电阻变化有什么不同?(滑动电阻是一圈线一圈线地改变,逐渐改变电阻,电阻箱随旋扭转动是“跳跃式”的改变)
(2)它们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3)怎么读数?
学生回答后总结
滑动
电阻箱
不同点1
逐渐改变电阻
跳跃式改变电阻
不同点2
不能读出该电阻值
能读出电阻值
读数方法:各旋钮“△”所对数乘以倍率之和.
学生总结读数方法
各旋钮对应的指示点的示数乘以面板上标记的倍数,然后加在一起.
探究活动
【课题】自制滑动
【组织形式】个人或小组
【活动方式】
1、弄清滑动的原理.
2、搜集有关材料.
3、动手制作并进行实验.
《变阻器》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滑动的构造和作用,能改变电阻的原理.
2.知道滑动所标规格的含义,会识别滑动规格,会把滑动连入电路使之改变电路中电流.
3.知道电阻箱用途,会读出电阻箱示数.
4.知道和变阻箱电阻变化的区别和特点.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培养学生依据物理事实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使用电学仪器的技能和良好习惯.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从理论在实践应用出发,由一个实际问题的提出引入新课.
本节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滑动的构造及其使用,由于的部件较多,接法又有多种,因此是初中电学教学的难点之一,为此,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教学方案已作过调整,在电学问题中不出现三个接线柱同时接入电路的情况,这一点在教学过程 中也常加以注意.
本节的另一内容电阻箱由滑动特点引出.
教法建议
本节宜采用联系实际,注意观察,对照和思考,仔细观察,做到实物、结构示意图和符号三者相对照.
教师引导、启发、示范,学生观察、亲自操作.师生共同讨论分析,归纳出的使用规则.
引入本节课题时,创设奇趣的物理情境很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突出的作用,有效地减小教学坡度,加深学生对的构造、原理的认识.可以由滑动特点引出电阻箱,滑动和电阻箱的特点等对比教学.
教学设计方案
引入新课
演示1 出示收音机,选择某一台,调节音量控制旅扭,音量发生变化.
为什么调节音量开关时,喇叭音量会变化?
1.旋电视机的亮度旋钮,荧光屏上的图像会变明变暗.
2.一幕话剧开始了,剧场里的照明灯是怎样由亮变暗?
演示2 出示滑动,告诉学生它叫滑动,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将滑动、小灯泡串联后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让学生观察小灯泡亮度,指出亮度变化都是由于滑动起作用.
教师指出:上述生活中例子,都有一个相当于滑动的元件.
这节我们就研究滑动的作用、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
一、滑动
滑动的作用
滑片移动可改变音量、亮度.收音机音量大小,灯泡亮度变化都是由于通过它的电流大小不同引起的,所以滑动是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元件.
我们知道,在电压不变的条件下,要减小电流,应增大电阻,要增大电流,应减小电阻.
滑动的构造
滑动是靠改变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电流的,那么滑片移动是怎么改变连入电路成电阻的呢?
让学生观察每组桌上的两组滑动,看谁能说明滑动构造.
教师出示观察提纲.
1.几部分组成,每部分是由什么材料做的?
2.这些部分是怎样组合在一起的?
3.有几个接线往?连入电路后电流的路径如何?
4.它铭牌上标志有什么?
学生观察后,找同学表述,互相补充,后教师明确介绍滑动构造,明确各部分名称.
引导学生从构造入手分析滑动能改变电阻的原理,上绕的电阻线是固定不变的,那么怎样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呢?
决定导体电阻大小因素是什么?
根据这些因素,可以有哪些方法减小电阻.
学生讨论:
总结出四种方法:减小导体长度,增大横截面积,选用电阻率小的材料,降低温度.
这四种方法中,哪种从实践的角度更简便可行?(减小长度)那么怎么减少?
演示实验3.
是根较长镍铬合金电阻线,其中 是金属做成的触头,当 向右滑动, 示数变小,当 向左滑动时, 示数变大.
同学分析:
这个实验是靠什么来改变连入电路电阻的(靠触头在电阻线上移动,来改变连入导线长度),教师指出这就是最简单的“滑动”.这种最简单的“滑动”与我们手中的有什么不同?实验中为什么用我手中,它有什么优点?让学生分析,总结(改变电阻效果明显,节省空间,减小仪器体积)
结构示意图和符号
概括上述分析,滑动原理是通过移动滑片与电阻线的接触点来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 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流的.
根据上述分析,简单地说滑动就是一个带可滑动滑片的电阻,作为一个重要电学元件可用符号
表示,其结构可以简单示意为
滑动使用
滑动是一种重要的电学元件,如何使用呢?
1.接法.如何把接入电路才能起到改变电流的目的?
首先要使成为电流的必经之路,即要串联连入电路.
(1)要将两柱接入电路,导线接在滑片上或支架上,都不能使它连入电路.
(2)要串联在电路中.
让学生实验,每组按下图连好电路,并根据你的连法说出哪部分电阻线连入了电路.在这里解决“想想议议”
四柱有几种正确接法?并总结规律“一上一下”.
2.指导学生将滑片移到离下端接线柱最远的一端闭合开关.
(1)分析猜测滑片右移, 表示数和灯泡亮度变化,再动手操作,观察验证.
(2)分析猜测滑片左移, 表示数和灯泡亮度变化,再动手操作,观察验证.
(3)分析猜测移动滑片,使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的情况,再动手操作,观察验证.
(4)分析猜测移动滑片,使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小时情况再动手操作,观察验证.
从上面实验可以看出滑动的滑片位置不同,闭合开关在电路中电流大小不同,电阻最大时,电流最小,电阻最小时电流最大.电学实验为了闭合开关时防止电流的过大而烧坏元件,要求滑动在闭合开关前要将滑片置于阻值最大的位置—即离下端接线柱最远的位置.
3.前面观察滑动铭牌上标有什么?其含义是什么?“ ”是什么意思?
滑动和一切电学仪器一样有自己的规格参数,每个电阻器都有规定的最大电阻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即使用前要了解铭牌,电流不允许超过允许最大电流值.
二、电阻箱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告诉大家,前面听收音机时,调节音量时,相当于滑动的那个东西,是无线电技术中常用的,叫电位器(出示实物,让学生观察)但这些有一个缺点,虽能改变电阻,但不能读出电阻具体数值,有没有能读出阻值的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电阻箱相关内容后回答
(1)电阻箱与滑动电阻变化有什么不同?(滑动电阻是一圈线一圈线地改变,逐渐改变电阻,电阻箱随旋扭转动是“跳跃式”的改变)
(2)它们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3)怎么读数?
学生回答后总结
滑动
电阻箱
不同点1
逐渐改变电阻
跳跃式改变电阻
不同点2
不能读出该电阻值
能读出电阻值
读数方法:各旋钮“△”所对数乘以倍率之和.
学生总结读数方法
各旋钮对应的指示点的示数乘以面板上标记的倍数,然后加在一起.
探究活动
【课题】自制滑动
【组织形式】个人或小组
【活动方式】
1、弄清滑动的原理.
2、搜集有关材料.
3、动手制作并进行实验.
《变阻器》 篇8
教学目标1.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作用,能改变电阻的原理.2.知道滑动变阻器所标规格的含义,会识别滑动变阻器规格,会把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使之改变电路中电流.3.知道电阻箱用途,会读出电阻箱示数.4.知道变阻器和变阻箱电阻变化的区别和特点.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2.培养学生依据物理事实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使用电学仪器的技能和良好习惯.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教材分析从理论在实践应用出发,由一个实际问题的提出引入新课.本节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及其使用,由于变阻器的部件较多,接法又有多种,因此变阻器是初中电学教学的难点之一.本节的另一内容电阻箱由滑动变阻器特点引出.教法:本节采用联系实际,注意观察,对照和思考,仔细观察变阻器,做到实物、结构示意图和符号三者相对照.教师引导、启发、示范,学生观察、亲自操作.师生共同讨论分析,归纳出变阻器的使用规则.引入本节课题时,创设奇趣的物理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突出变阻器的作用,有效地减小教学坡度,加深学生对变阻器的构造、原理的认识.可以由滑动变阻器特点引出电阻箱,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的特点等对比教学.教学设计方案一、引入新课生活经验:1.听收音机,调节音量控制按扭,音量发生变化.为什么调节音量开关时,喇叭音量会变化?2.旋电视机的亮度旋钮,荧光屏上的图像会变明或变暗.3.一幕话剧开始了,剧场里的照明灯由亮变暗;而结束时又有暗变亮。上述生活中例子,都有一个相当于滑动变阻器的元件.这节我们就研究它的作用、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二、滑动变阻器1.探究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和作用问题:自己动手设计电路图将干电池、灯泡、铅笔芯、开关、导线连接起来,之后观察灯泡是否会亮,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变灯泡的亮度。学生基本上能够将电路连接起来,在探讨改变亮度上,很多学生都能够想到改变电阻的大小,但是改变的方法有所不同,有的学生说可以改变干电池的个数,有的学生想到改电阻的长度。这时老师就告诉学生实际生活的电源的电压220v是确定的,不能改变的,所以只能改变电阻(铅笔芯)的长度。下面请学生自己动手连接电路,并将连接铅笔芯的导线一端打开,并使其在另一端滑动,观察灯泡的亮度与接入的铅笔芯的关系。发现问题:连入电路的铅笔芯越长,灯越暗,连入电路的铅笔芯越短,灯越亮(接入铅笔芯的长度不能太长)。先请学生思考然后回答,最后老师总结:电源的电压不变(控制变量法),铅笔芯越长,电阻大,电流小;铅笔芯越短,电阻小,电流大,所以通过改变铅笔芯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的电流,这就是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改变电阻→改变电流──变阻器的原理。)紧接着,进一步引导学生不断地改进,将一个长电阻线逐步改装成一个变阻器。2、讨论滑动变阻器的构造(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问题1:材料选择:镍铬合金线为了滑动变阻器的调节范围更大,我们还需更长的电阻线,应该选择什么材料最合适?引导学生参阅书本“几种金属导线的电阻值”,让学生充分讨论。最后得出结论:相同长度和横截面积的条件下,镍铬合金线的电阻比较大点,容易调节。问题2:导线太长──绕成线圈有同学指出解决办法是将导线绕成线圈,有的同学说,平时我们见到的缝纫机线,弹簧就是这样的,我很满意。(课件演示)我又开始引导:导线较软,线圈没有支架,容易散乱。问题3:支架──绝缘材料(瓷筒)首先,我提示大家,选导体作支架的,是导体还是绝缘材料,学生基本一致认为:绝缘材料。进一步引导:众多的绝缘材料用什么材料较好呢?同学提出了很多方案,硬纸筒,圆木棒,塑料棒(没有同学提瓷筒)我为了鼓励同学们说:“很好,这些绝缘材料都可以做支架”。但我想提醒同学们,如果用这些材料作变阻器线圈支架的话,它也有的缺点,比如,线圈中通过的电流较大时,因导体发热,容易出现什么不好的结果?这时,就有部分学生开始小声地议论:会烧起来。这时,很多同学都醒悟过来,我让同学们继续找既能绝缘,又不会出现因电流过大而引导事故的绝缘材料。最终确定用瓷筒。问题4:线圈短路──涂油漆绝缘紧密排绕的镍铬合金线线圈横向之间会导电,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同学们提出用塑料以绝缘的时候,我作了一此引导,塑料、油漆等绝缘都可以,但塑料绝缘比油漆绝缘线圈占用的空间大,所以常用油漆绝缘。当绝缘问题解决后,我又提出新的问题,导线夹在密绕的被绝缘的导线上移动时,电路会出现什么问题?电路是否是通路?经过启发、讨论,采用部分刮漆的办法解决达成了共识。问题5:怎样改变镍铬合金线的长度──滑片引导学生回忆刚才做的实验,导线一端在铅笔芯上自由滑动。(课件演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和金属杆)问题6:滑片靠在绝缘油漆上,不能跟镍铬合金线上接触──将与滑片接触的镍铬合金线绝缘油漆刮掉。问题7:连接导线夹的导线→金属棒(固定滑片)问题8:为了使之连入电路→加接线柱。接着介绍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3.教师并明确介绍滑动变阻器构造,明确各部分名称.4结构示意图和符号概括上述分析,滑动变阻器原理是通过移动滑片与电阻线的接触点来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 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流的.根据上述分析,简单地说滑动变阻器就是一个带可滑动滑片的电阻,作为一个重要电学元件可用符号表示,其结构可以简单示意为5.滑动变阻器使用滑动变阻器是一种重要的电学元件,如何使用呢?a.学生实验,每组按图连好电路.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如课件)从上面实验可以看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同,闭合开关在电路中电流大小不同,电阻最大时,电流最小,电阻最小时电流最大.电学实验为了闭合开关时防止电流的过大而烧坏元件,要求滑动变阻器在闭合开关前要将滑片置于阻值最大的位置—即离下端接线柱最远的位置.b.接法.如何把变阻器接入电路才能起到改变电流的目的?首先要使变阻器成为电流的必经之路,即变阻器要串联连入电路.(1)要串联在电路中.(2)要将“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6.观察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标有什么?其含义是什么?“ ”是什么意思?滑动变阻器和一切电学仪器一样有自己的规格参数,每个电阻器都有规定的最大电阻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即使用前要了解铭牌,电流不允许超过允许最大电流值.7. 变阻器的应用a.调光台灯b.调温电熨斗c.调速器二、电阻箱
听收音机,调节音量时,相当于滑动变阻器的那个东西,是无线电技术中常用的变阻器,叫电位器。这些
变阻器有一个缺点,虽能改变电阻,但不能读出电阻具体数值,有没有能读出阻值的变阻器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电阻箱相关内容后回答 (1) 电阻箱与滑动变阻器电阻变化有什么不同?(滑动变阻器电阻是一圈线一圈线地改变,逐渐改变电阻,电阻箱随旋扭转动是“跳跃式”的改变)(2)它们的优缺点各是什么?(3)怎么读数?学生回答后总结
滑动变阻器
电阻箱
不同点1
逐渐改变电阻
跳跃式改变电阻
不同点2
不能读出该电阻值
能读出电阻值读数方法:各旋钮“△”所对数乘以倍率之和.学生总结读数方法 :各旋钮对应的指示点的示数乘以面板上标记的倍数,然后加在一起.探究活动【课题】自制滑动变阻器
《变阻器》 篇9
当我们学完电流,电压这些知识点后,就要开始认识电阻了。对于电阻不少同学会做题真正理解比较少。因为前面学习电流电压的时候,我们可以用电流表,电压表很直观的测出来。这电阻这里它就没有这么明显了。它要用到我们物理试验方法里面的转换法来研究它,认识它。思维上转不过来那就麻烦了。通俗的话就是前面是直接认识,后面是间接认识。
关于电阻和变阻器的知识点我们要核心掌握的知识点是以下这些:
1、电阻的定义
我们是这样定义电阻的,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那么我们怎么去知道它阻碍作用的大小呢?直接测是测不出来的。
我们课本中是这样来辅助我们理解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通过做如上的实验观察小灯泡的亮度,越亮那么通过的电流越大,因而我们认为它的电阻比较小。显然这样的认识还不够,于是我们为了很直接的看出电流的大小,我们接下来把电流表连接进去了。
所以我们认识电阻是借用电流表的示数大小变化来看的,以及观察小灯泡的亮度来一个直观对比。
2、电阻的单位
单位有:欧姆、千欧、兆欧,单位符号分别是:Ω、kΩ、MΩ。电阻的单位我们必须要熟悉,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一定要熟练掌握好。
3、电阻的符号
电阻的符号和电阻的单位千万不要搞混了。一个讨论的是单位,一个讨论的是物理量。这种根本性区别一定要弄明白。
电阻的符号就是一个长方框,一边长了一只手。
4、影响电阻的因素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影响电阻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这些影响因素的发现也不是突然间就发现了。而是通过做很多的实验,发现当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材料他们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不同的。进而得到结论,材料会影响电阻的大小。
我们就是选出一些铜丝以及镍铬合金丝,让铜丝的长度和镍铬合金丝的长度相同、粗细相同。观察它们接入相同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再来一个长度相同的粗细不同镍铬合金丝的组合,最后是一个长短不同,粗细相同的镍铬合金的组合。
比如像上图的,ABC组合就是长度相同、材料相同,横截面积不同。CFG组合就是长度、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DE组合就是横截面积相同、材料相同,长度不同。我们如果去做这样的实验,会发现他们测出的电流值不同的。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电阻的影响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关于温度的影响没有特别拿出来说,但我们可以从课本的科学世界里面得到结论。
半导体和超导现象就是最好的证明了。它告诉我们温度是可以影响电阻的大小的。
5、滑动变阻器的设计原理
我们很容易忽略变阻器的设计原理。造成我们在使用滑动变阻器时需要去花时间记忆,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式,对一些动态电路题的分析时就会比较痛苦。其实滑动变阻器就相对于一根电阻丝,我们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改变的方式就是通过滑动滑动变阻器来完成的。我们先是对一根铅笔芯先一端固定,然后移动另一端发现灯泡的亮度会发生变化。灯泡亮度发生了改变,而整个过程我们只是改变了铅笔芯的长度。这样我们通过这个启发开发出了妖孽的滑动变阻器。关于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法一定要注意,一定是“一上一下”的方式。以上图举例,如果全接上面CD,它就是等于只连接了金属杆CD了。它就相当于一根导线,此时滑动滑片P是无法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流的大小的。如果全接下面AB接线柱。那滑动变阻器就是一个定值电阻了。这肯定也是不行的。如果是“一上一下”的方式,那我们就要注意的是,看下面这个接线柱,因为核心是要找到滑动变阻到底是哪一部分连接进去了。还是上图为例,如果下面这个接线柱接的是A接线柱,那么以滑片P为分界点,滑动变阻器左边这部分接入电路了,此时滑片P向右移动,接入的电阻会变大。如果下面接线柱接的是B接线柱,那么以滑片P为分界点,滑动变阻器右边这部分接入电路了。此时滑片P向右移动,接入的电阻会变小。
6、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式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式,与电压表的使用方式是相同的,与用电器串联。
7、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在中考必考的一个知识点,出现的表较多的是实验中,它的作用是:
①改变电路中的电流,②调节部分导体两端的电压,③对电路有保护作用。
这样介绍完以后,对于电阻和变阻器的认识还觉得陌生吗?
《变阻器》 篇10
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在电路中的符号,理解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2.会把滑动变阻器正确地连入电路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过程方法:在探究滑动变阻器使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变阻器改变电阻的道理,激发学生的发明创造热情。
学习重点
变阻器的原理及使用
学习难点
正确连接与使用变阻器
教学方式
演示法、观察法、讨论法
课型
问题探究
教具与
媒体
演示用电流表、干电池组、开关、导线若干、小灯泡、滑动变阻器、电阻箱、调光台灯、半导体收音机一台、电位器、投影仪。
教
学
程
序
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依据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5min)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电阻的有关知识,知道了导体中有一种阻碍电流的性质,我们把它叫做电阻。如果在某个简单电路中,接有一个小灯泡,如何改变小灯泡的亮度呢?
老师连接实验电路。并演示灯泡的发光情况。
启发学生。
学生:连一个电阻。
〖师〗如果想让灯泡的亮度不断变化,该如何办呢?
学生:连一个阻值可以变化的电阻。
【视频1】演示滑动变阻器在声音、亮度等方面的控制。它是如何改变阻值大小的?它的原理是什么?
今天我们就学习阻值可以发生变化的装置──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板书课题)
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
(一)变阻器及其构造(10min)
1.变阻器:电阻大小可以发生变化的装置。
2.变阻器的原理
【问题】(1)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有长度、横截面积、材料和温度。
(2)利用这些因素如何改变电阻的大小呢?
(3)靠改变哪个因素改变电阻容易一些呢?
【结论】靠改变长度改变电阻的大小比较容易,其它的因素都比较麻烦。
学生观察、思考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
用小实验引入情景,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通过讨论认识到改变长度的好处才好,不是教师强加的
3.变阻器的构造
(1)如何改变导体的长度呢?
(2)要增大导线电阻的可调范围,该怎么做?
电阻线必须做得很长。
(3)如何使之小巧、轻便呢?
要将电阻线绕在绝缘瓷管上,并使各线圈间互不接触。
(4)怎样保证不互相接触呢?
电阻丝外面要涂绝缘层。
(5)滑片滑动时又如何保证滑片与电阻丝接触呢?
把滑片与电阻丝接触地方的绝缘皮擦掉。
【观察】大家观察滑动变阻器的构造,重点看电阻线的绕法、绝缘皮的是否刮掉,滑片如何与电阻线连接的。
(6)电阻丝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为使变阻器的可调范围变大,导线用电阻丝代替,它是用电阻率较大的合金线制成的,这种合金线又叫电阻线。
【结论】变阻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导体的长度来改变其电阻的
4.变阻器的结构
5.变阻器的铭牌
变阻器滑片上还有一个铭牌,上面写有“50ω 1.5a”是什么意思呢?“最大阻值”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为了防止烧坏变阻器,通过变阻器的电流,不能超过允许的最大值。
二、探究“怎样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10min)
【提出问题】如何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灯泡的亮度呢?
【观察分析】
(1)电阻丝什么位置的绝缘漆被刮去了?
(2)哪两个接线柱问题的电阻是不变的?
(3)哪两个接线柱间的电阻很小?几乎是零?
(4)移动滑片时,哪两个接线柱间的电阻随着改变?向哪个方向移动时电阻变大?
【设计实验】
(1)灯泡应该串联在电路中,还是并联在电路中?
(2)要控制灯泡的亮度,应该接哪两个接线柱?
(3)闭合开关前,为保护电路,滑片应该处于什么位置?
(4)如何设计你的实验电路图?
【实验操作并观察现象】
根据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情况,先判断滑片向哪个方向移动,电路中的电流会增大还是减小,然后再通过实验判断是否正确。
【学生交流】
(二)电阻箱(6min)
1.分类:旋盘式电阻箱、插入式电阻箱
2.介绍其构造并观察练习读数。
【动画展示】
(三)课外拓展(5min)
【失误中的发现—导电塑料】在上世纪70年代的一天,日本的一位科学家在实验室里用常规方法,获得一种具有金属光泽的银灰色薄膜。而按经验,用同样方法得到的应当是聚乙稀黑色粉末。他发觉得奇怪。于是就回过头来检查他的实验过程有没有差错,结果发现添加的催化剂规定数量多出了1000多倍。但是,测试结果显示这种产物确实是聚乙稀塑料,并且它能够导电。就这样,导电塑料在这次意外的操作中诞生了。
导电塑料兼具塑料和金属的优点,密度比金属小得多,不需要冶炼,也不需要在高温条件下加工,而制取导电塑料的资源也十分丰富,造价低廉。因此,导电塑料的出现,将会给21世纪的材料科学带来新的生机。
三、练习(略)
学生思考、交流、探究
初步学会观察、分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观察学生练习画符号图
带着问题观察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回答、讨论
学生观察、思考
学生读数练习
学生练习
培养学生良好的发散思维和问题意识
有目的的观察会大大提高观察效果
由实物图到符号,体现了建立模型的思想
培养任何装置都有使用限度的意识
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小
节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能改变电阻大小和装置──滑动变阻器,它的原理是通过改变导体的长度改变电阻大小的,其构造是把较长的电阻丝绕在瓷筒上以减小电阻丝所占的空间,电阻丝都涂上绝缘漆,在滑片与电阻丝接触的地方,将绝缘漆刮去,使滑片与电阻丝接触良好。
变阻器也有规格,我们使用时也不能超出其规格使用,所以使用前要观察滑动变阻器的铭牌。
实际变阻器接入电路时,只需要两个接线柱即可,一般采用一“上”一“下”的方式,开关闭合前,变阻器在调到阻值最大的位置,以保护电路不至于电流过大。
作
业
p21 1t、2t
教
学
流
程
板
书
设
计
第三节:电阻(2)──变阻器
一、变阻器:能够改变电阻大小的装置
二、滑动变阻器
1.原理:通过改变导体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2.构造:电阻丝绕成的线圈、绝缘管、金属棒、滑片
3.电路图中的符号
4.滑动变阻器的铭牌
三、探究:怎样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
问题:
观察:
实验电路图:
实验结论:
课
后
反
思
该课是继上节课后的第2个课时,主要讲变阻器,由于学生对变阻器不熟悉,所以我发了一些变阻器让学生观察,发现再让他们回答相关问题时,比光看书回答问题效果好得多。
该实验不难做,主要是让学生连好变阻器,在电路比较完全的情况下(二节干电池、一个2.5v灯泡),完全可以放手发动学生,不必但心烧坏灯泡的问题,就是学生连接错误也有自己更正的机会,这样就能真正实现让学生在探索中提高、在疑问中进步。
电阻箱的知识用多媒体播放效果较好,特别是练习读数,它是许多读数的基础,多练习一下是比较好的,学生在此出现的问题并不多,相反,他们的学生兴趣还非常容易激发。
《变阻器》 篇11
【教材分析】
一、该节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变阻器》是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电学部分的重要内容,是上节电阻知识的实际应用,又是后面“欧姆定律”的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在电学实验占重要地位,学好变阻器,即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电阻的概念,又为今后的学习特别是做电学实验必要的准备。根据三维教学目标及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结合当前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现有的知识水平,通过课本的学习来实现以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①熟悉常用的滑动变动器的结构,能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
②会用滑动变阻器来控制电路中灯泡的亮度。
◆ 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对比、探究等方法,学习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电压。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使学生乐于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学情分析:由于变阻器的部件比较多,接线柱多,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又是动态变化的,而课本一下子就提到一个叫滑动变阻器的装置,对初二学生来说,在变阻原理的理解上感到起点较高,学生难于接受。根据学生以上特点确定以下重、难点。
重点、难点: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以及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原理。
【教材教法】
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们提出“提出问题──实验探究──交流评价”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它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对身边物理现象的已有观察、对生产技术的已有感性认识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和猜想,进而自行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交流评价最后归纳出物理概念和规律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把科学知识的获得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主动获得对科学的理解,达到获取物理知识、培养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探究性教学模式。
【教学程序】
一、新课引入:(约4分钟)
采用演示实验引入新课。应用演示实验,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其感到惊奇,产生疑问,引起思维,激发兴趣,从而顺利引入新课。具体做法是:教师出示调光台灯实物,并当堂演示调光台灯亮度的变化,并引导学生观察的同时让学生提出问题:(投影)
①这种台灯与其它的台灯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②调节旋钮,台灯的亮度有什么变化?
③它能够改变亮度的原理是怎样的?
(“导入”中创设了物理情景,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二、变阻器原理的学习:(约16分钟)
提出问题 教师引导:灯泡亮度的变化是由通过的电流引起的,而电流的变化则是由电阻的变化引起的。启发学生猜想:调光台灯的电阻变化是由改变导体电阻的什么因素引起的?
实验探究 学生会根据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三个因素(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和长度)去猜想,其中不排除有其它的想法。教师将持有不同意见的学生分成不同的探究实验小组,启发学生设计出以下3种类型的实验方案:
方案一(改变导体的材料):如图所示,在a、b间分别接入不同材料的导体电阻,如铜丝和铅笔芯,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观察并记录小灯泡的亮度变化,并加以比较。
方案二(改变横截面积):如图所示,在a、b间改变导线横截面积(分别接入1根笔芯与2根笔芯),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观察并记录小灯泡的亮度变化,并加以比较。
方案三(改变长度):如图所示,在a、b间(有鄂鱼夹)夹入一段铅笔芯,使一端在铅笔芯上自由滑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铅笔芯的长度来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观察并记录小灯泡的亮度变化,并加以比较。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础,是提出问题获得证据或数据的来源。在观察到现象后及时作出记录,这是科学研究的最基本方法)
交流评价 让完成以上3种不同类型的小组相互交流,并归纳筛选出这样一个结果:改变导体的长度能较方便地改变小灯泡的亮度。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出:调光台灯,实质上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台灯的亮度的。要想弄清其原理,我们先来学习一种能改变电阻的器件──变阻器。其实,实验室所用的变阻器也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器件。
6.4 变阻器(板书)
原理:变阻器就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器件。(板书)
三、正确使用变阻器的学习(约20分钟)
①变阻器结构的学习(约3分钟)
教师首先要求学生结合实验桌上滑动变阻器的实物认识变阻器的主要构造,并重点强调观察4个接线柱和表面涂有绝缘漆的合金线所绕成的线圈,猜想这种结构的设计有什么理由。然后打出投影:
◆ 电阻丝什么位置的绝缘漆被刮去了?为什么要刮去?
◆ 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是不变的?
◆ 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很小,几乎是零?
教师结合投影片介绍其构造,理解铭牌上数据的物理意义;并要求学生学会画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简图和电路符号。(板书)
结构:瓷筒、电阻线、金属棒、金属滑片、接线柱
符号:
(该部分内容简单,让学生观察,师生共同解决,教学中主要采用问题法和讲授法。)
②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
该部分是本节的重点与难点,为了化解难点突出重点,我们在此设计了一个学生实验,让学生动手去探究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
提出问题 (投影)
◆ 要使灯泡和变阻器中的电流大小相同,变阻器应该与灯泡串联还是并联?
◆ 要能控制电流的大小,应该使用变阻器上的哪两个接线柱?
◆ 要使灯泡由暗变亮,接通电路前应将滑片放到什么位置上?
◆ 移动滑片时,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随着改变?向哪个方向移动时电阻变大?
◆ 滑动变阻器上有4个接线柱,怎样把这些接线柱接入电路?共有几种接法?
实验探究 学生相互讨论,首先,设计出实验电路如图所示,接着根据各自制定的计划进行操作,尝试控制灯灯泡的亮度。同时,教师巡视,并指导各实验小组将变阻器的实物连接、电路图连接、及电路符号连接进行对照,研究电阻变化的原理和规律。
交流评价 各小组分别结合各自的实验结果相互讨论,共同归纳出:(并板书)
使用:①能使变阻器电阻变化的接法有4种(“一上一下”);
②不能使变阻器电阻变化的接法有2种,其中“同下”电阻总是很大,而“同上”
电阻总是很小。
③滑片越靠近下端的接线柱,接入电路的电阻越小。
(本环节中重组了教材内容,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实验探究──交流评估”这一个性化的过程,去主动突玻“变阻器”这一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所以然。”)
【板书】
板书将教学内容系统化、条理化,使学生易于掌握知识的重点、分散教学难点,加深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认识,便于学生笔记和复习,易于在学生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6.3 变阻器
1.原理:利用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长度来改变电阻。
2.结构:瓷筒、电阻线、金属棒、金属滑片、接线柱。
3.符号:
4.使用:
①能使变阻器电阻变化的接法有4种(“一上一下”);
②不能使变阻器电阻变化的接法有2种,其中“同下”电阻总是很大,而“同上”的
电阻总是很小。
③滑片越靠近下端的接线柱,接入电路的电阻越小。
《变阻器》 篇12
(一)教材 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册
(二)教学目的
1.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原理.
2.知道滑动变阻器上所标规格的含义.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3.知道电阻箱的构造,会读出电阻箱的示数.
(三)教具
1.学生实验:学生电源一个,学生电流表一只,滑动变阻器一个,开关一个,小灯泡一只,导线若干条.
2.演示实验:电源一个,演示电流表一只,滑动变阻器一个,小灯泡一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条,电阻箱一个,有四个接线柱的滑动变阻器一个.
(四)教学过程
1.复习
提问:
(1)导线电阻的大小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2)“长导线比短导线的电阻大”,这种说法对吗?应该怎么说?
2.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剧场里的照明灯是怎么逐渐变暗的?(将滑动变阻器、小灯泡串联后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做演示实验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
在不改变电源电压的条件下,在电路中串联了一个叫滑动变阻器的元件,移动滑片就能使小灯泡的亮度改变.这节课研究的课题就是变阻器.
3.进行新课
提出问题:滑动变阻器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
分析演示实验的电路:小灯泡的亮度变亮,说明通过它的电流变大,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应当减小电路中的电阻.
提出问题:根据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可以采取哪些方法减小导体的电阻?哪种方法简便?
(有四种方法:减小导体的长度、增大导体横截面积,选用电阻率更小的材料制成导体,降低导体的温度.其中用改变导体的长度来改变导体的电阻简便可行.)
做演示实验:将一根较长的镍铬合金电阻线AB、小灯泡、电源、开关和演示电流表按图4所示电路串联起来.其中P是金属夹制成的触头,当P向左滑动时,电流表示数逐渐变大,灯逐渐变亮;P向右滑动时,电流表示数逐渐变小,灯逐渐变暗.
提问:触头P移动时出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分析:当触头P向左滑动时,电阻线AB接入电路部分变短,接入电路部分的电阻变小,电源电压一定,所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电流表示数变大,灯变亮.
用触头在电阻线上滑动,改变接入电路部分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变阻器”.
提出问题:怎样改进,以方便实验的操作?
改进方法:把电阻线绕在绝缘的瓷管上,并且瓷管上各匝线圈之间互相不接触,使触头P在线圈上滑动.
出示自制教具(图5),并用它替代图7—4电路中的AB部分,做演示实验.移动触头P,观察电流表示数和灯泡亮度的变化情况.并请同学上来分析.(分析过程同上,略)
用自己桌上的滑动变阻器实物跟图7—5所示的自制教具对比,弄清变阻器的构造和原理.
变阻器的构造要介绍瓷管、线圈是电阻率较大的合金线绕制而成,电阻线表面涂着绝缘漆,所以制成的线圈各匝之间相互绝缘,滑片就是自制教具中的触头P,为使滑片P跟电阻线接触良好,线圈上接触滑片的地方,绝缘漆被刮去,为了便于接线,将滑片套在金属棒上,金属棒右端安装有接线柱.
注意:要强调滑片滑动时,改变的是线圈中A—P部分的长度.来达到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的目的.
小结:一、滑动变阻器
1.原理:利用改变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强度.
2.构造、结构示意图和元件符号(图6).
提出问题:怎样使用滑动变阻器?利用投影幻灯片,也可以用电脑设计程序模拟电流流经变阻器的路径.同时配合演示实验.
接法:将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要将变阻器的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常见错误有两个:一是将导线接到滑片上;二是将导线接到支架上,要注意纠正.)
分析过程要有序: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是哪一段电阻线?清片向右滑动时,这段电阻线的长度怎样改变?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怎样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怎样改变?电流表的示数和灯的亮度怎样变化?
学生实验:将滑动变阻器、小灯泡、学生电流表接入电路.做下面实验:
(1)滑片向右移动时,观察电流表示数和灯的亮度的变化.先分析再动手实验、观察.
(2)移动滑片使电流表示数变大,灯的亮度变亮.先分析再做实验.
(3)移动滑片使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先分析再做实验.
观察变阻器滑片上的铭牌,说明铭牌上的一组数值表示的含义.用投影幻灯表示出铭牌,见图7。
3.使用:
(1)串联在电路中.
(2)弄清滑片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阻线长度怎样变化,电阻怎样改变,电路中电流怎样变化?
(3)使用前应将滑片放在变阻器阻值最大位置.
(4)使用前要了解铭牌.铭牌上标有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值和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
提出问题:变阻器不能表示出连入电路的电阻值,能否有一种可以表示出阻值的变阻器呢?引出电阻箱.
出示挂图,说明电阻箱的构造和读出电阻箱示数的方法.同时展示电阻箱的实物.
用投影幻灯片练习电阻箱读数三次.
小结:二、电阻箱
1.能表示出接入电阻值大小的变阻器.
2.读数:各旋扭对应的指示点的示数乘以面板上标记的倍数,它们之和就是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
练习题:
如图8所示的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是电阻线的______段,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______,电路中的电流变______,电流表示数变______,灯泡变______.
发给每人一个有四个接线柱的滑动变阻器,请学生先观察它的构造和接线柱.结合它的结构示意图(课本上有此图)进行讨论:
(1)若将变阻器的B、C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变阻器的哪段电阻线连入电路?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怎样变化?做实验验证一下.
(2)把它连接在电路中,能有几种正确接法?说出每种接法所用的是哪一段电阻线?
4.小结
这堂课的重点是滑动变阻器.要知道它的构造、原理和作用.会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其中包括了解它的铭牌,使用前把滑片放在变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置上,要把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并能判断滑片移动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怎样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怎样变化.此外,要会读出电阻箱的示数.
(五)说明
1.旧教材中使用的滑动变阻器有四个接线柱,连入电路的方法有四种.新教材用的是只有两个接线柱的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方法只有一种,跟旧教材相比,新教材的内容和要求都降低了,有利于教学.但在实验中往往用有四个接线柱的滑动变阻器.因此,为了将知识阔展,使有条件的学生会使用有四个接线柱的变阻器,可以增加这一内容.
2.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关键是弄清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是哪一段电阻线,常见的错误是把金属棒接入部分也当成是电阻,这里应指出金属棒电阻几乎为零.
3.在滑动变阻器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逆向思维的能力.使学生不但知道滑片移动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怎样改变,电路中电流怎样变化?反之,给出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化或电路中电流的变化情况,也应会判定变阻器的滑片怎样移动?
4.关于电阻箱,新教材跟旧教材相比,突出了实用性,从道理上说明它的读数方法,只要求记住怎样读出电阻箱的示数就可以了.
《变阻器》 篇13
教学目的:进一步深化对电阻概念的认识,掌握电阻率的物理意义。
教学过程:复习引入:
(1)欧姆定律是如何表述的?
(2)不同导体的电阻大小不同,那么,导体电阻的大小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呢?我们这堂课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讲授新课:演示实验: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保持BC间的电压不变
① BC间接入同种材料制成的粗细相同,但长度不相同的导线。
现象:导线越长,电路中电流越小。
计算表明:对同种材料制成的横截面积相同的导线,电阻大小跟导线的长度成正比。
② BC间接入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但粗细不相同的导线。
现象:导线越粗,电路中的电流越大计算表明:对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的导线,电阻大小跟导线的横截面种成反比。
即:导体的电阻跟它的长度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这就是电阻定律。R∝L/SR=ρL/S………………
(1)式中的ρ是个比例系数.当我们换用不同材料的导线重做上述实验时会发现:不同材料的ρ值是不相同的,可见, ρ是个与材料本身有关的物理量,它直接反映了材料导电性的好坏,我们把它叫做材料的'电阻率. ρ=RS/L………………
(2)注意:⑴电阻率ρ的单位由(2)式可知为:欧姆米(Ωm)各种材料的电阻率在数值上等于用该材料制成的长度为1米,横截面积为1平方米的导体的电阻.但电阻率并不由R S和L决定.
(3)引导学生阅读P30表格思考:
①哪些物质电阻率小,哪些物质电阻率大?纯金属的电阻率小,合金的电阻率较大,橡胶的电阻率最大.
②电阻率相差悬殊各有什么用途?电阻率小用作导电材料,电阻率大的用作绝缘材料.
③表中说明“几种材料在200C时的电阻率”,这意味着什么?材料的电阻率跟温度有关系.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随温度而变化.a,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用这一特点可制成电阻温度计(金属铂).b,康铜,锰铜等合金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很小,故常用来制成标准电阻.c,当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附近时,某些材料的电阻率突然减小到零,这种现象叫做超导现象,处于这种状态的物体叫做超导体.综上所述可知:电阻率与材料种类和温度有关.(对某种材料而言,只有温度不变时ρ才是定值,故(1)式成立的条件是温度不变)在温度不变时,导线的电阻跟它的长度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这就是电阻定律。
巩固新课:提出问题1:改变导体的电阻可以通过哪些途径?
回答:改变电阻可以通过改变导体的长度,改变导体横截面积或是更换导体材料等途径。最简单的方法是通过改变导体的长度来达到改变电阻的目的。(以P31(5)题为例介绍滑线变阻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提出问题2:有一个长方体的铜块,边长分别为4米,2米,1米(如图所示),求它的电阻是多大?(铜的电阻率为1.7×10-8欧米).通过本例注意: R=ρL/S中S和L及在长度L中,导体的粗细应该是均匀的.提出问题3:一个标有“220V,60W”的白炽灯泡,加上的电压U是由0逐渐增大到220V,在此过程中,电压U和电流I的关系可用图线表示,在下图中的四个图线中,肯定不符合实际的是(ACD)
提出问题4: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当加2V电压时,通过的电流强度为4A。现把此电阻丝均匀拉长,然后加1V的电压,这时电流强度为0.5A.求此时电阻丝拉长后的长度应原来长度的几倍?(2倍)提出问题5:一立方体金属块,每边长2cm,具有5×10-6欧的电阻,现在将其拉伸为100米长的均匀导线,求它的电阻?(125欧)
作业:1.高二物理课本P30(1)~(4) 2.《基础训练》第三节电阻定律
《变阻器》 篇1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变阻器的构造,在电路中的符号。
2.理解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3.通过探究怎样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知道正确使用变阻器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变阻器的使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
3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变阻器改变电阻的道理,产生动手操作使用变阻器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
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原理以及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
师:实物投影、电路示教版、灯泡、三节干电池、导线若干、铅笔芯(约10厘米长)、亮度可变台灯、电位器。
生:滑动变阻器、小灯泡3.8v、4.5v电源、开关、导线、实验报告单(共计12组,每4人一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实验引入
师:展示连接的灯泡电路。由一节电池改为两节电池串联供电,观察灯泡亮度变化,回答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电压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就会改变。
师:再出示调光台灯,演示调光台灯亮度的变化情况,引导学生观察然后思考:引起灯泡亮度变化的原因?
二、展开新授
(一)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师:要解释台灯亮度的变化,我们看下面的实验:在电路中加入一段铅笔芯,在一端自由移动金属夹,使连入的铅笔芯长度改变,观察现象
生:讨论交流。改变铅笔芯的长度,使其电阻变化,从而改变了电路中的电流。
师:(总结)利用金属夹在铅笔芯上移动来改变电阻就构成了一个简单的变阻器。变阻器一般分为滑动变阻器和变阻箱两类,重点学习滑动变阻器。
师:展示滑动变阻器实物,点拨:实验室所用的变阻器也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器件。板书原理。
(二)学习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
1.变阻器结构的学习
师:观察实验台上的变阻器,完成活动一:认识滑动变阻器(展示活动内容)
(1)滑动变阻器的构造。
(2)电阻丝什么位置的绝缘漆被刮去了?为什么要刮去?
(3)铭牌标注的两个数字表示什么物理意义?
生:观察并回答
(板书)结构:瓷筒、电阻线、金属棒、金属滑片、4个接线柱
电路元件符号:
2.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
师:现在我们一起探究如何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的亮度。出示探究问题:
活动二 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设计实验,思考下面的问题
1.要改变通过灯泡的电流大小,变阻器应与灯泡串联还是并联?完成电路图。
2.变阻器上有4个接线柱,连入电路时可能有几种接法?
3.这些接法是否都能起到改变电路中电流的作用?
生:思考讨论前两问,然后师生矫正。
师:在学生明确第二问答案后,将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进行实验探究,提示滑片先放中间。
分析交流:实验发现,正确连入变阻器的方法是 。移动变阻器的滑片,阻值不变的连接是 。
师生总结,板书:变阻器连接要一上一下,同上同下阻值不变化。
师:移动滑片,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如何变化呢?展示探究问题
活动三 1.为防止刚接通电路时电流过大损坏电路元件,应把滑片置于阻值 处,即 下方接线柱(远离还是靠近)。
2.在滑片移动过程中,每种连接中连入电路的电阻如何变化?有无规律可循?设计一个实验表格,如图所示。
学生分成两大组进行实验探究。
交流评价:各小组分别结合各自的实验结果相互讨论,共同归纳。
师:在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应用了变阻器?试举例说明。
生:举例,电视、收音机的音量调节器等。
师:补充介绍,展示电位器。
三、小结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和疑惑。
四、思考练习
1.在本次实验探究中你经历了哪些环节?
2.试写本次实验的探究报告。
3.节后练习
五、板书设计
第四节 变阻器
1.原理:利用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流。
2.结构:瓷筒、电阻线、金属棒、金属滑片、接线柱等。
3.符号:
4.使用:
①变阻器连接要一上一下,同上同下阻值不变化。电阻变化的接法有4种。
②滑片越靠近下端的接线柱,接入电路的电阻越小。
六、教学反思
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讨论交流,教师起提示引导作用。为节约时间,进行分组实验,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让学生去分析总结。
《变阻器》 篇15
【教材分析】
一、该节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变阻器》是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电学部分的重要内容,是上节电阻知识的实际应用,又是后面“欧姆定律”的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在电学实验占重要地位,学好变阻器,即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电阻的概念,又为今后的学习特别是做电学实验必要的准备。根据三维教学目标及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结合当前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现有的知识水平,通过课本的学习来实现以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①熟悉常用的滑动变动器的结构,能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
②会用滑动变阻器来控制电路中灯泡的亮度。
◆ 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对比、探究等方法,学习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电压。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使学生乐于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学情分析:由于变阻器的部件比较多,接线柱多,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又是动态变化的,而课本一下子就提到一个叫滑动变阻器的装置,对初二学生来说,在变阻原理的理解上感到起点较高,学生难于接受。根据学生以上特点确定以下重、难点。
重点、难点: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以及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原理。
【教材教法】
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们提出“提出问题──实验探究──交流评价”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它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对身边物理现象的已有观察、对生产技术的已有感性认识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和猜想,进而自行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交流评价最后归纳出物理概念和规律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把科学知识的获得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主动获得对科学的理解,达到获取物理知识、培养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探究性教学模式。
【教学程序】
一、新课引入:(约4分钟)
采用演示实验引入新课。应用演示实验,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其感到惊奇,产生疑问,引起思维,激发兴趣,从而顺利引入新课。具体做法是:教师出示调光台灯实物,并当堂演示调光台灯亮度的变化,并引导学生观察的同时让学生提出问题:(投影)
①这种台灯与其它的台灯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②调节旋钮,台灯的亮度有什么变化?
③它能够改变亮度的原理是怎样的?
(“导入”中创设了物理情景,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二、变阻器原理的学习:(约16分钟)
提出问题 教师引导:灯泡亮度的变化是由通过的电流引起的,而电流的变化则是由电阻的变化引起的。启发学生猜想:调光台灯的电阻变化是由改变导体电阻的什么因素引起的?
实验探究 学生会根据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三个因素(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和长度)去猜想,其中不排除有其它的想法。教师将持有不同意见的学生分成不同的探究实验小组,启发学生设计出以下3种类型的实验方案:
方案一(改变导体的材料):如图所示,在A、B间分别接入不同材料的导体电阻,如铜丝和铅笔芯,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观察并记录小灯泡的亮度变化,并加以比较。
方案二(改变横截面积):如图所示,在A、B间改变导线横截面积(分别接入1根笔芯与2根笔芯),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观察并记录小灯泡的亮度变化,并加以比较。
方案三(改变长度):如图所示,在A、B间(有鄂鱼夹)夹入一段铅笔芯,使一端在铅笔芯上自由滑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铅笔芯的长度来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观察并记录小灯泡的亮度变化,并加以比较。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础,是提出问题获得证据或数据的来源。在观察到现象后及时作出记录,这是科学研究的最基本方法)
交流评价 让完成以上3种不同类型的小组相互交流,并归纳筛选出这样一个结果:改变导体的长度能较方便地改变小灯泡的亮度。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出:调光台灯,实质上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台灯的亮度的。要想弄清其原理,我们先来学习一种能改变电阻的器件──变阻器。其实,实验室所用的变阻器也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器件。
6.4 变阻器(板书)
原理:变阻器就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器件。(板书)
三、正确使用变阻器的学习(约20分钟)
①变阻器结构的学习(约3分钟)
教师首先要求学生结合实验桌上滑动变阻器的实物认识变阻器的主要构造,并重点强调观察4个接线柱和表面涂有绝缘漆的合金线所绕成的线圈,猜想这种结构的设计有什么理由。然后打出投影:
◆ 电阻丝什么位置的绝缘漆被刮去了?为什么要刮去?
◆ 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是不变的?
◆ 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很小,几乎是零?
教师结合投影片介绍其构造,理解铭牌上数据的物理意义;并要求学生学会画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简图和电路符号。(板书)
结构:瓷筒、电阻线、金属棒、金属滑片、接线柱
符号:
(该部分内容简单,让学生观察,师生共同解决,教学中主要采用问题法和讲授法。)
②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
该部分是本节的重点与难点,为了化解难点突出重点,我们在此设计了一个学生实验,让学生动手去探究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
提出问题 (投影)
◆ 要使灯泡和变阻器中的电流大小相同,变阻器应该与灯泡串联还是并联?
◆ 要能控制电流的大小,应该使用变阻器上的哪两个接线柱?
◆ 要使灯泡由暗变亮,接通电路前应将滑片放到什么位置上?
◆ 移动滑片时,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随着改变?向哪个方向移动时电阻变大?
◆ 滑动变阻器上有4个接线柱,怎样把这些接线柱接入电路?共有几种接法?
实验探究 学生相互讨论,首先,设计出实验电路如图所示,接着根据各自制定的计划进行操作,尝试控制灯灯泡的亮度。同时,教师巡视,并指导各实验小组将变阻器的实物连接、电路图连接、及电路符号连接进行对照,研究电阻变化的原理和规律。
交流评价 各小组分别结合各自的实验结果相互讨论,共同归纳出:(并板书)
使用:①能使变阻器电阻变化的接法有4种(“一上一下”);
②不能使变阻器电阻变化的接法有2种,其中“同下”电阻总是很大,而“同上”
电阻总是很小。
③滑片越靠近下端的接线柱,接入电路的电阻越小。
(本环节中重组了教材内容,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实验探究──交流评估”这一个性化的过程,去主动突玻“变阻器”这一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所以然。”)
【板书】
板书将教学内容系统化、条理化,使学生易于掌握知识的重点、分散教学难点,加深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认识,便于学生笔记和复习,易于在学生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6.3 变阻器
1.原理:利用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长度来改变电阻。
2.结构:瓷筒、电阻线、金属棒、金属滑片、接线柱。
3.符号:
4.使用:
①能使变阻器电阻变化的接法有4种(“一上一下”);
②不能使变阻器电阻变化的接法有2种,其中“同下”电阻总是很大,而“同上”的
电阻总是很小。
③滑片越靠近下端的接线柱,接入电路的电阻越小
下一篇:声音的产生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