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课后练习(精选13篇)
《记承天寺夜游》课后练习 篇1
班级 姓名 学号 等第 1.填空:(1).本文选自《 东坡志林 》,作者 苏轼 。(2)文章描绘了苏轼在承天寺夜里见到的月下美景 ,同时也抒发了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3)描写承天寺优美夜景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为我们描绘了一个 冰清玉洁清澈透明 的美好境界。(4)文中表现兴奋和喜悦的句子是欣然起行,它与“ 解衣欲睡 ”一句相照应,显得一起一伏,一沉闷,一活跃。(5)文章“记”的要素是: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地点:承天寺 人物:苏轼、张怀民事件: 夜游承天寺 (6)“月色入户”意思是 月光照进堂屋的门户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2、选择(1)、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c.怀民亦未寝(睡觉)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a.本文写在作者贬职期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一致。b.文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等句都与“闲”字相关。c.苏轼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d.本文写景较为简洁,用素描的笔法,写月色,写景物,给人清静雅致的感觉。(3)、本文的构思角度是(b )a、托物言志 b、即景生情 c、类比象征 d、以物喻人(4)、选出句子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d )a.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c.但少闲如吾/两人者耳。d.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5)、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a.哪里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们两个这样的赏月的“闲人”罢了。b.表现了作者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而产生了异常欣喜的心情。c.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挤,心情苦闷,只好去大自然中寻找快乐和解脱。d.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3.翻译下列句子:⑴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散步。⑵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草交*错杂,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浦阳郑君仲辨,左手之拇指有疹焉,隆起而粟。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既三日,聚而如钱。忧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又三日,拇指大盈握①,近拇之指皆为之痛,肢体心膂②无不病者。惧而谋诸医,医视之,惊曰:“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身。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③。终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将延乎肝膈④,否亦将为一臂之忧。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之。”君从其言,日服汤剂,而傅⑤以善药,果至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复。余因是思之: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当其易也,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及其既成也,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方孝儒《指喻》)[注]①握:四寸为一握。②膂:脊骨。③瘳:病愈。④肝膈:泛指人体内脏。⑤傅:涂。(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两项是(a c )a、惧而谋诸医(谋划) b、甚将延乎肝膈(蔓延)c、疾未易为之(变换) d、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消除)(2)、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 b )a、以:日服汤剂,而傅以善药 徐以杓酌油沥之b、且:不速治,且能伤身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c、虽: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d、而:终日而愈,艾可治也 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解释错误的一项是(c )a、忧之滋甚,又以示人(指代“拇指疾患”)b、余因是思之(指代“引发的道理”)c、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指代“各种疾病”)d、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指代“祸患”)(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①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 郑君不能确定它是什么,把它给别人看,看的人大笑,认为不值得担忧。②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 开始认为不值得整治,最终到了不能够整治。(5)、本文写郑君医治拇指疾患一事是为了说明一个什么道理?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世上的事情,常起于极细小的地方。但不加关注,就可能酿成无可挽救的大祸。 5、片断写作练习:你是否注意观察了月夜的景色,请用200字以上的文字描写一段月景。
《记承天寺夜游》课后练习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生平以及他的文学成就
2、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能背诵全文
3、理解作者的情感
4、文言积累
教学设计:
一、导入:
悠扬的古琴曲就像时光机一样,把我们带到了一千多年前的那个夜晚,皓月当空,引发了古人无限情思,我们似乎听到有两个人在月下聊天。那又是谁呢?他们又在谈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借着这琴声和苏轼的这篇文章,带着我们的疑问向古人要答案去!
先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看谁了解苏轼的有关资料最多。
(请学生发言汇报了解的资料,然后展示课件,补充文章的写作背景)
二、朗读,整体感知
1、请学生自由朗读,尽量大声的读,然后请学生说说自己读的怎么样?(读的不大好,或者读的不错……引到录音朗读)
2、听录音朗读,对照自己的朗读找距离(引到翻译理解文章内容上来)
3、借助手头的工具、注释和自己的文言积累,合作译读文章(请学生提出讨论过程中的疑问,课堂讨论,教师提出文言积累要求)
4、出示课件,提供参考译文
三、背诵
1、展示课件中,图文结合,请学生配乐朗读(四个不同的图文)
2、听录音朗读,自己试着背诵或者跟读
3、背诵
四、品味
出示课件问题:
1、文中写了何人、何事、何景、何情?(用文章里的词、句回答)
2、文中作者抓住了庭院中怎样的景物特征,怎样描写的?
3、揣摩文字所寄托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里哪些语句是作者感叹的句子,这些句子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4、教师总结:
苏轼在自己的政治观点不被人认同,出狱被贬后,还能以这种豁达的心胸写下如此优美的文章,试问我们也有如此心境么?那么让我们借着音乐和美丽的景色,也来学学古人吧。
五、拓展延伸
欣赏月夜图,倾听古曲,可以学着古人,激发情思也写一个短文或者写一两句自己想对苏轼说的话。
《记承天寺夜游》课后练习 篇3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课题是《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教材解读
《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伟大的文学家苏轼的一散文。主要记录了苏轼一次月下漫步的经历,虽只短短85个字,却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空明澄澈,恍若仙境的美妙境界。抒发了作者沉醉其中的喜悦心情,同时也表达己在政治操守上能坚持自我的自得,充分表现了苏轼的旷达胸襟。
我认为文中有三处需重点解读
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苏轼对月情有独钟,月总能勾起他的游性,让他感受到人生的快乐,激发他的创作灵感。他的文作中有很多写月的句子在此不一一赘述。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如果只是从修辞的角度表明月色的美妙未免肤浅,我觉得应该读出作者的心情。应该这样解读:苏轼与张怀民在月下的庭院中漫步,仿佛自己在赏水中美景,他沉醉其中,宁静而愉悦,怡然自得。偶一回神,才感知月色的空明澄澈。文中的“盖”不仅揭示“月”之真相,更是作者苏轼一次情感体验到理性升华的过程。正如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所说“苏东坡主张在上,内容决定形式的道理,也就是说一个人作品的风格只是他风格的流露,我们可以看出,若打算写出宁静欣悦,必须先由此宁静欣悦的心境”。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而。这句话究竟传达了苏轼怎样的心情?”“闲人”如何理解?要分析这个问题,还得从开头的时间说起。“元丰六年”即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第4个年头。他被贬黄州,官职微小,且不得“签署公事“在经历“乌台诗案”死里逃生之后,苏轼并没有向生活低头。在黄州,他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开始沉思自己的,考虑如何才能获得心情的真正安宁,也就是找到内心与现实的平衡点。于是他把注意力转向了宗教,他开始研究佛道。并练习瑜伽和炼丹术。此后他的文章都带上了佛道的色彩。他从来不沉湎于苦难和挫折,而总是能以一种超脱的心态对待。或许在苏轼看来这一切都是上天注定的安排。如果注定了不能如《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所向往的那样“杀敌报国”,如果注定要来到黄州做一名“山野村夫”那么就尽情享受大自然的赐予吧。这种平和达观的心态,我们在他很多诗文中都可见。比如《水调歌头》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比如《定风波》中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防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如《前后赤壁赋》中不仅表现了人在浩瀚宇宙之中的渺小,还表明了人在这个红尘生活里可以享受的大自然的丰厚赐予。这些作品都写于《记承天寺夜游》之前,也就是说,他的`心态已趋于平和,人生的苦痛和磨难他都能淡然待之,而随遇而安。他就是诗,他就是音乐,他就是风景,总是以空灵,洒脱的姿态站立在朴素的,黑暗的,残酷的现实之上。因此根据以上分析,““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而。“这句话传达了苏轼赏月的宁静愉悦,为自己能坚守政治操守的一份自得,也或许还多了一份自嘲。那么“闲人”则理解清闲的人,具有闲情雅致的人。
1、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记承天寺夜游》位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本单元主要编辑了我国古代几优秀的山水诗文,歌咏了自然山水的美好。主题在于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的文化积累。
2、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特确定如下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整体把握,识记相关重点实词,如:月色入户的“户”欣然起行的“行”;“念无与为乐者”的“念”;相与步于中庭的“相与”“步”,感受作者在景物描写中所融入的性感
(2)能力目标:训练学生诵读出文言味,体会景物描写的妙处,学习以景抒情的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感受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3、重难点的确定
(1)教学重点:体会文中精妙的写景,体会景物中渗透的情感。
(2)教学难点:体会“闲人”在文中含义,由此体会诗人的情感
二、教学策略(说教法,学法)
课改以来,教育教学理念层出不穷,我们一直带着思考在摸索,在前进。特此,我关注了一下几个关键词“主体”“健康”“高效”“创造力”。这四个概念既有相通的部分,也各有侧重点。所谓“主体”大家都知道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给予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关于“健康”一说,来源于我们湖北省不久前提出的“健康课堂”这个课题,其中在教学活动环节中“以学生为本,依需施教”这个概念强调的是充分尊重学生的需要而进行教学,也就是围绕本课文,学生所展示出来的疑问,他想知道什么,他想了解什么,这里用“他”是代表每一个学生。我对于“高效”的理解是不在于课堂上我们课堂节奏多么紧凑,不在于老师传输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是否充分的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训练,解决了多少问题。关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我认为主要体现在“质疑训练”上,课堂上应该有学生质疑这一环节,让学生学会思考,懂得思考,我想这一点是最符合“培养学生的探究”的。那么与之相应的就是创造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基于以上指导,在教法上我主要从诵读,质疑,对比阅读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习,引导他们读出文言味,引导他们学会质疑,学会思考,引导他们学会将所学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质疑”由两部分构成,浅层疑问用“是什么”的方式构架,深层疑问用“为什么”来构架。
而学生的“学”主要是小组合作探究,即小组内提出疑问,解决一部分浅显易懂的,对小组内所提问题进行归纳,留下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三、教学过程
教学以“学生想知道什么”和“老师该教授什么”为主,过程主要由四步构成
(1)激趣导入
(2)诵读训练
(3)质疑释疑
(4)创造性表演,领悟作者情怀
1、导入我是这样设计的
乌台人独坐,烟雨任平生。松岗明月夜,缺月挂疏桐。惜哉仕途窘,惊矣文路兴。大道有行时,千载一唯此君!并请学生用一句话说说对苏轼的认识。
2、朗读训练分三个部分一自由读,画出生字词。二再读,达到熟练流畅,三配乐示范读,学生把握轻重缓急并概括的主要内容。
3、质疑释义
按照教学策略中所要求的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准备
(1)词语类
a、月色入户:户,门
欣然起行:欣然,高兴的样子
念无与为乐者:念,考虑
遂至承天寺:遂,于是,就
相与步于中庭:相与,共同,一起。于,在
b、欣然起行:行,快步走,表现苏轼出门赏月的急切心情
相与步于中庭:步,漫步,表现苏轼,张怀民陶醉于月夜,悠闲,怡然自得的心情。
(2)解读类
苏轼赏月为什么选张怀民同伴?出示张怀民相关信息:
张怀民,名梦得,一字偓佺。河北清河人,宋神宗元丰六年(西元一零八三)贬黄州,初时寓居承天寺(今湖北省黄冈县南方)。曾筑亭於住所之旁,以纵揽江山之胜概,苏轼名之为“快哉亭”。
可以说是同是天涯沦落人,言语自然投机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说说其中融入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月下美景
此处是本课的重点,运用比较法来突破
盖竹柏影也
盖一癞虾蟆
盖以诱敌 “盖”是“原来是”的意思。可是在三句话中有所区别,“盖以诱敌”只表现揭示真相,但盖竹柏影也,盖一癞虾蟆却包含了丰厚的情绪,即由感性的出神到理性的恢复神智的状态。要求学生在描绘月下美景中融入作者陶醉其中的心情。此处是读与说的训练。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而。这句话究竟传达了苏轼怎样的心情?”“闲人”如何理解?
这是的难点,采用分析材料,讨论的方式来突破。
《记承天寺夜游》课后练习 篇4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
授课人:张学新 地点:深圳华侨城中学八年级(6)班
一、借月导入新课,音乐进入课堂:
伴随着清脆的上课铃声,老师走进教室,拿起粉笔,“唰唰唰”一下子就把所有同学的目光吸引过来,黑板上马上出现了一轮明月正挂在树梢的粉笔画。
生:(马上就有人在小声低语):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师(喜)(马上转过头来):对,这句诗正是这幅月光图的最好注解。古往今来,月光始终是文人画士青睐的对象,大家想一想,古诗中还有哪些写月的名句?它们反映了作者当时怎样的思想感情?(放贝多芬的《月光曲》))
(整个教室仿佛浸在月光里,教室里月光处处,学生抢着举手)。
生1: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思乡之情
生2: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美好的祝福
生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真挚的祝福
生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刘禹锡——对朋友的思念。
……
师(笑):一缕月光能勾起文人对亲人的思念,一轮月光更能引起文人们对亲人的美好祝福,为什么平凡的月光竟有如此的魅力牵动着那么多人的情肠?
生(抢着):人的雅兴。
师:不错,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文章也是写人的雅兴,什么雅兴呢?”
师(板书):记承天寺夜游
二、学生自主学文,师生互动启发
师:大家看书上的注解,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这样有利于大家理解诗人的雅兴。
生(悉悉嗦嗦的翻书声)。
《月光曲》还在播放。
教师巡视。
师:作者在什么背景下写的这片文章?用自己的话概括。
生:说了句公道话却被贬到黄州。
师:大家可以猜想当时作者的心情怎样?
生1:悲伤。
生2:不对,应该是悲哀和无奈。
师(快速):为什么呢?
生2(不服气的):他即使是对的,但皇帝要贬他,治他的罪,他又有何办法呢?总不能去控告北宋皇帝吧”(教室里笑声一片)。
生3:不对,应该是轻松的坦然的,因为他从此再也不必‘案牍劳形’了。
师:用文章的原话就是 ——”
生(齐声):闲人。
师:作者愿意做‘闲人’吗?
生1:愿意。”
生2不愿意”
生3:要是愿意,干吗睡不着觉,起来夜游?
师:很好,作者为什么要夜游呢?
生4:寂寞呗!
生:都是月亮惹的祸!(众生大笑)
生5(补充):是因为‘月光入户’,所以作者‘欣然起行’。
生:应该是不甘寂寞,当看到月色后,便欣然起行。。
师(放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好!先寂寞后欣然,看来月能解忧。如果我们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们会像苏轼一样见月起行吗?
生(齐笑着摇头):才不呢!
师(笑):为什么古人有此习惯呢?
生1:古人都是神经病。(其他生笑)。
师(笑):是神经病吗?
生2:不是,这是古代文人多愁善感的表现。
师:说具体点。
生2:因为‘月’在古诗里给人的感觉就是温柔多情的。要么是谦谦君子,要么是窈窕淑女;要么象征着团圆,要么暗示着分离,给人的感觉不正是一种淡淡的柔弱的清凉的味道?而这正迎合了文人的雅兴和追求平淡的心理,所以……(掌声)
师:不错,吟风弄月正是古人追求诗意和浪漫生活的表现,但更多的是借月抒怀,表达心绪,我们来看看作者月夜赏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众生翻书)
生1:庭下如积水空明。
生2(反驳):那是写水。
师(笑):是写水吗?
生3:不对,是写月光像水。
师: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来不是写水?
生3:‘如’字。
师:好!那水中藻、荇又作何解?
生4:院中种的植物呗。。
众生(大笑):是竹子、柏树。
师:看见这幅“月下竹柏图”揣想一下作者当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呢?(众生举手)
生5:开心。
生6:平静。
生7:坦然。”
生8:不对,应该是不平静。。
师:你为什么这样想?
生8:因为竹柏有投影说明月色很清,月光很亮,确实给人一种静的感觉。但是作者此时身在异乡又被贬。心里不可能宁静!(掌声)。
师:言之有理,言之有理。静中又突然不静,感情变化很快嘛!(众生笑)这叫什么写法?
生:反衬。
三、学生即兴表演 合作体会感情
师(关掉了《春江花月夜》笑):大家体会得很不错,假若让你们借助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作者的感情变化怎样?
生:老师,你该不会让我们来‘模仿秀’吧?
师:对!小组内确定人选,可自行设计台词和动作,可以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生4人一组讨论,师放舒伯特的《小夜曲》。(师分别选了4组同学上台表演)
师生评价表演。
四、学生齐背课文 师布置课外拓展
师:看来大家确实体会了苏轼当时寂寞、欣喜、宁静、不宁静的心态,下面我来齐背。
生齐背。
师:好,短短84字就传达作者这么多的情感,可见作者用笔的老到,下节课请同学们上网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包括他的诗词,看谁收集的全面。下课。
生:老师再见。
(下课了,教室里依然琴声悠悠,学生似乎还陶醉在《小夜曲》悠扬的旋律中)
课例分析:
此课例打破以往古文由教师一句一句教的窠臼,在充分激发学习主体的学习动机的情况下,发挥其自主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对文意的理解把握,更为重要的由以往简单的启发诱导过渡到探究思考、自主合作、师生互动的新颖模式,实现学生探究之乐、成功之乐、学习之乐和合作之乐,让学习主体在自我的思考中增强人文素养。教师的在整个过程中充当组织者、领导者、引导者和评价者的双重身份,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张老师没有平白的说教,没有断然的否定,没有牵强的附会,`全由学生的见解出发,层层递进,水到渠成,充分的尊重学生主体,由此及彼,挖掘作品深层次的意义;尤其是学生在分析“月光图”时得出:以写“月”之静来反映主人公内心的“不静”。这是个独创,它打破了教科书的标准答案,让人耳目一新,很有创意。张老师没有否定,而是给以嘉许。另外,让音乐介入课堂,不能不说是个大胆的尝试,夜的静谧,月的清朗,人的豁达,都被那优美的旋律诠释的淋漓尽致,所选的乐曲也恰到好处,体现了语文课程资源的合理运用。既能怡情,又能制造氛围,可谓一石两鸟。
评价:
当然,任何一课都有遗憾。本课也有值得讨论的地方。是先让学生收集苏轼的材料再欣赏课文好呢,还是先上课文,抛砖引玉,再收集资料好,孰优孰劣?值得我们讨论;另外,让音乐介入课堂也值得探讨,不过,从视、听两方面对学生进行刺激也不为过分,但时机如何把握也需要研究。无论怎样,形式是次要的,但形式也是必须的。古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更是人文性的完美体现,采用怎样的形式更好更快的让学生从这本厚厚的文化宝藏里挖掘出闪亮的珍珠则是我们广大的同行共同的追求。
作者简介:张学新,男,1972年12月生,湖北襄樊人,湖北大学中文本科毕业,中学语文一级教师。1995年宜城龙头中学任教,2000年襄樊外国语中学任教,2002年深圳华侨城中学任教,倡导“成功教育”,主张“语言与思维同步发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至今发表的论文20余篇。
做人做事的体会是:谦虚谨慎,博采众长,勤于思考,努力创新。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教学实录
师:上课。
班长:起立。
师:请同学们齐背苏轼的《明月几时有》。
生:(生齐背)明月几时有……
师:一首《明月几时有》道出了对天下所有人的美好祝愿。明月几时有?何夜无月?只不过很少有人有那一份闲情逸致去欣赏罢了。但宋朝的文学大家苏轼却对月情有独钟。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公元1083年10月12日的夜晚,和苏轼作一次心灵的交流吧。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板书课题 :记承天寺夜游)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齐读)记承天寺夜游。
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将注释中的字音抄在文中,如有不认识的字请做出记号。
生:(看书、注音、做记号)
师:有不认识的字吗?
生:没有。
师:那好,我请一位同学试读一下。(请一生)
1生:(读课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师:他读得怎样?有没有读错的。
生:有。柏应读作băi。
师:(板书 柏băi)再请一位同学读读,我想一定会读得更好了。
2生:(读课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师:这回读得很好。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一遍。(师读课文)请同学们齐读课文。
生:(齐读课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师:下面请同学们对照注释疏通文义,同时完成课后练习2。如有不理解的请作出记号,等一会大家再讨论一下。
生:(看课文约4分种)
师:请同学们就刚才在看书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交流一下。
生:(生讨论、交流)
师:同学们在交流之后还有没有问题,如果有,请提出来,咱们再集体讨论。
1生:“欣然”是什么意思?
2生:高兴的意思。
师:对,《春》一文中有“欣欣然张开了眼,”其中的“欣欣然”就是高兴的意思。
3生:“亦未寝”的“亦”是什么意思?
4生:“亦”解释为“也”。
5生:“步于中庭”的“步”是什么意思?
6生:作“散步”讲。
师:还有不清楚的吗?(见没有)那好,请几个同学口头翻译一下,看是否真的掌握了。
1生:(翻译第一句)
师:他的翻译有没有问题?(有学生说有)问题在哪?
生:“遂”字没有翻译,它的意思是“于是”。
师:你说得很正确。(继续请学生翻译)
2生:(翻译第二句)
3生:(翻译第三句)
4生:(翻译第四句)
师:刚才几位同学翻译得很好,说明同学们真的掌握了。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课文。同学们,文章的题目是“记承天寺夜游”,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到承天寺夜游呢?
1生:“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月色非常的美好,所以他想欣赏一番。
师:这是讲“夜游”的原因,他为什么要到承天寺去呢?
2生:“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寻张怀民。”
师:请同学们看注释,能不能找到有关本文背景的材料。
1生:(找材料)注释7有。
2生:注释2也有。
师:同学们能不能结合这个背景谈谈苏轼为什么要到承天寺夜游。
生:因为他被贬到黄洲,做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感到很寂寞,于是想找个好朋友一起聊天。
师:说得很好。在苏轼的眼里,那是怎样的一个夜晚呢?
1生:“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师:非常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品味写景的句子。(板书品味写景)请同学们齐读一遍。
生:(齐读)
师:这一句写的是什么景?
生:夜色。
师:准确地说是什么?
生:是月色。
师:很好。(板书月色)作者笔下描写的月色是怎么样的呢?(板书怎么样)请同学们再齐读。
生:(齐读)
师:月色是怎么样的呢?
1生:澄清
2生:透明
3生:清亮、空灵
师:(赞许的)同学们说得很好,今晚的月色多么的澄澈透明呀!(板书澄澈透明)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再请同学们齐读。
生:(齐读)
师:请同学们把“如”和“盖竹柏影也”去掉读一遍。
生:(齐读)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师:如果这样写,会给人怎样的感觉呢?
生:这样写,让人感觉是写水的。
师:但实际上课文是月色的。可见作者上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写的?
1生:是比喻。
师:非常正确。(板书比喻)既然是比喻,那么就让我们这样来写:“庭下如积水空明,竹柏影如水中藻荇交横。”比较这两者,课文的“盖竹柏影也”的“盖”给人怎样的感觉?
生:给人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师:是的,原来先前所看到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是一种幻觉,文章先虚写,再实写,虚实相生,为读者描绘了一幅亦真亦幻的美妙月景。(板书虚实)这样美妙的夜晚,这样澄清透明的月光,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呢?(板书意境)请一位同学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描绘一下月色。
生:庭院中明亮的月光洒落下来,整个院子就像是一个透明的水潭,潭中各种水草千姿百态,摇曳多姿,仔细一看,原来是竹柏的影子。
师:这是怎样的一种意境呢?
1生:淡雅。
2生:幽静。
3生:清雅。
师:清丽淡雅,不错。请同学们齐读一遍这一段,边读边体会。
生:(齐读)
师:一部照相机,如果装入黑白底片,那它照出的照片一定是黑白的,装入彩色底片,那它照出的照片是(指一生回答)
生:彩色照片。
师:一个人的心灵就是一张底片,如果用快乐的底片去照自然界的景物,得到的是什么?
生:快乐的照片。
师:如果用痛苦或忧伤的底片去照得到的是什么?
生:痛苦、忧伤的照片。
师:平时,你是用什么样的底片去照世界的?
生:快乐的。
师:很好,我们永远都要用快乐的心情去感受一切。现在,苏轼用他的心灵为我们拍摄了一幅照片,请同学们透过这张照片,体会作者的心境。要透视作者的内心情感,必须要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知人论世。(板书知人论世)前面同学们已经了解了本文的写作背景。请同学们阅读第三自然段的内容,结合文章的景物描写和写作背景,思考讨论:此时的苏轼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呢?教师吟诵第三自然段)
生:(讨论、交流约3分钟,教师吟诵第三自然段)
师:请各小组谈谈你们讨论交流的情况。
1生:作者虽然被贬官,但从景物描写来看,色调明朗,可见他心胸比较豁达,乐观。
2生:一个“闲”字,说明他很幽闲。
3生:他赏月时高兴的心情,课文用了一个“欣然”。
4生:作者借明月抒情。明月尚且有人欣赏,怎么作者没有人欣赏呢?
师:(翘起大拇指)真棒。是啊!明月尚且有人欣赏,想我苏轼是何等英才,为何没有人欣赏我呢!刚才同学们说得很精彩,我们在阅读文章的时候,不仅要知人论世,还要根据文章作者用心灵所拍摄的照片,缘景析情(板书缘景析情)。根据所描写的景物的特点,分析作者的内心情感。再请同学们齐读全文。
生:(齐读课文)
师: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体会到苏轼笔下的美妙月夜,初步掌握了学习文言写景散文的一些方法。(板书学习方法) 掌握了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课。
板书: 是什么 月色
品味写景 怎么样 澄澈透明
学习方法 怎样写 虚实 意境 比喻
体会心境 知人论世
缘景析情
(简评:一、学生学习方式改变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自读、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二、教师的教学方法改变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加以点拨、引导,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由过去的“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凸现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合肥四十七中语文教研组。)
《记承天寺夜游》课后练习 篇5
有目标,才有动力。
1、反复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疏通文句,熟读成诵。
2、在读的过程中赏析文章,欣赏文中月景,理解作者特殊心境。
抓重点,突难点。
1、重点:结合课文来理解一些词和句的含义。
2、难点: 理解作者的特殊心境。
讲方法,提效率。
朗读、讨论、赏析
教学过程:
(一)文学积累引入:古人有这样一句话“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大家知道说这句话的'人是谁吗?(苏轼)哪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苏轼?(指生介绍,并把重点内容写在黑板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他被贬黄州时所写的小短文《记承天寺夜游》(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1、本文选自《 》。作者( ),字( ),号( ),北宋( )家,( )家。他是( )之一。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2、根据拼音写汉字。
Zǎo ( ) xìng ( ) suì( )
(三)、指导生朗读课文。
(1)指生检查读。(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读,找出读错的字音。)
(2)教师范读。(听准读音,注意停顿和断句。)
(3)学生自由读。 (读准字音、断句、节奏,试着读出感情
(4)展示读。 (5)齐读。
(四)、再读课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从原文中找出“记”的要素:时间( ),地点( ),
人物( ),起因( )。
2、本文共分为三层:第一层,记事,交代了( )。
第二层,写景,写了( )的景色。
第三层,抒情,抒发了( )的感情。
3、根据课下注释结合自己的理解翻译课文。把重点字、词、句的翻译写一写,记一记。
(五)、研读课文,提难质疑。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
(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想去赏月)
2.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去一去关键词,品修辞)
(绘景:月色—积水空明 ,竹柏—藻荇交横
把“如”、“盖……也”去掉,和原文相比,句子的意思有无改变?
变了。原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如临其境)
3.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添一添,品意境)
皎洁 、空灵、清丽、淡雅
在“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后加上“丛中蛙鸣起伏,空中流萤飞舞,寺中人语喧哗,院外狗吠连绵。”一段话,好不好?
不好。改变了原文明净幽闲,清丽淡雅的味道。
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文章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贬官的悲凉、落寞,赏月的欣喜,自我解嘲的达观
(六)、拓展迁移
1、从《记承天寺夜游》中,我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苏轼。
2、再读课文,写一句阅读小结(启示或收获):“读《记承天寺夜游》,我懂得了……。”
(七)、课堂检测 阅读语段完成各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加黑字。
(1)欣然起行 (2)遂至承天寺
(3)盖竹柏影也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2.用“/”给下列句子划节奏。
(1)念无与为乐者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选择与“相与步于中庭”中“于”的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
A.何有于我哉 B.达于汉阴
C.责任重于泰山 D.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4.翻译。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译: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
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板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
事: 夜游-——记叙
苏轼 景: 空明——描写
情:赏月的欣喜(自得)
被贬的悲凉(自嘲)
“闲”——豁达乐观
人生的感慨(自解)
自遣的豁达(自乐)
《记承天寺夜游》课后练习 篇6
【课程标准】
1、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2、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
【评价设计】
1、通过对不同形式句子的朗读,落实学生文言文诵读能力的积累。
2、通过对品读、分析重点词语、句子提升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3、通过三个设问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况,落实情感目标。
【教学设想】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写的一篇小短文,意蕴丰厚,字字有玄机。本设计试图引导学生立足文言之“言”,抓住重点词语敲击文本,以期走进苏轼细腻丰富的心灵,感悟苏轼空明的心境,豁达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境界。本设计不强调课前的自主预习,让学生对文本保持适度的陌生感,围绕真实问题阅读文本,用自己的思维实实在在地一点点掘进文本,走近苏轼。
【教学目标】
1.理解文意,能把握作者的情感波澜,掌握几个重点文言词语。
2.解读“乐”“闲”两字的丰富内涵,走进苏轼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品读关键词、句,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理解“乐”和“闲”的内涵;
难点:对“念无与为乐者”中“乐”的理解。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苏轼,做好解读文本的相关铺垫
1.请学生谈自己对苏轼的了解。
2.引导学生关注课下注释1,同时补充相关资料,初步感受苏轼的生活态度。
(PPT补充:苏轼被贬的有关资料及《临江仙》(上阕):夜饮东坡醉复醒,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请学生齐读并谈谈对词意的理解。
二、感知文章大意,掌握部分重点文言词语
在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教师从能否读准字音、读通句读、读懂文意三个方面检查朗读情况。
1.指名不同层次学生朗读,检查能否读准、读通。
①引导理解三个句子的朗读节奏: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②用不加标点的课文检查学生节奏把握情况。
2.检查学生能否读懂文意。
①请学生尝试用一个主谓短语简洁概括文章所写的这个生活片段。
②检查重点词语、句子的理解。
引导学生注意词语间的联系。(PPT出示:重点词语:欣然 户 念 遂至 寝 步 盖 )
(PPT出示:句子大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念无与为乐者)
引导学生注意两句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生成下一步教学的基础性资源。
三、理解苏轼,感受作者精神境界
(一)品“乐”之内涵。
通过设问一学习文章记叙部分:
我认为,这里的“为乐”,不仅仅是课下所注释的“交谈取乐”,还有更丰富的内涵。不知道同学们意见如何?请同学们依据文本讨论对这个“乐”字的理解,有理有据的陈述你的观点。
学生通过交流、探讨体会:“乐”之多重含义,这份快乐藏在“欣然”“遂”“亦”“步”四个字眼里。
齐读记叙部分,体会苏轼的这份赏月之乐,分享之乐, 读出几个关键字所传达的快乐。
(二)探“闲人”心境。
1.通过设问二学习写景部分,感悟景物写法及特点:
我认为作者在这句话中漏了一个主语:“月色”。我补出来了,同学们认为是补出来好还是不补好呢?
(PPT出示:庭下( 月色 )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想象体验:请同学们试着在这句话的空白处填两个感叹词把作者的情感波澜补出来。
齐读(背)写景句:读出一份发现的快乐,读出一种恍然大悟的味道。
2.通过设问三学习议论部分,感悟作者的精神境界:
我认为苏老夫子这两问实在太绝对。昨夜无月,我校即无竹柏嘛。怎么理解这句话呢?
追问:“闲人”如何理解?
齐读(背)议论部分,读出作者内心的感慨,一点自嘲,一点自赏。
追问:哪个词透露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呢?
司马迁有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也就是说,世俗之人庸常之人大都被琐碎或者欲望淤塞了心灵,穷者奔波于生计,满脸愁苦,富者追逐于利益,肠满脑肥。只有从种种生活的琐碎中超脱自己,才能拥有空明之心。
齐读(背)全文,体会苏轼的心境。
四、总结归纳文章内涵,深化认识。
苏轼确实是拥有生活艺术、生活能力的人,不仅能于敲门不应之时倚杖听江声,更能于贬谪之境遇看见如水月色。这有赖于他豁达超脱的人生境界。这才是更重要的财富。
最后还是把苏东坡的这句话送给大家:
(PPT出示: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苏轼《东坡志林?临皋闲题》)
愿同学们在未来的岁月里,也能耳聪目明,拥有闲情雅致,做江山风月之主人。
齐背全文。
五、板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为乐——赏月之乐,分享之乐,心有灵犀之乐
闲人——闲情雅致,自嘲、自赏
《记承天寺夜游》课后练习 篇7
教学目标:
1.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
2.欣赏文中的描写月色的句子,体会作者悠闲、超逸的心境。
3.体会文中起伏的情感,结合作者在黄州的经历,深入探究“闲人”的内蕴。教学重点: 1、教学重点:结合课文来理解一些词和句的含义。
难点: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1.交流有关描写月亮的诗词句。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刘禹锡西江月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长相思 [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2.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苏轼有不少随笔式的散文,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片段,或渲染出一种情调,或表现一片心境。本篇课文就出自苏轼的一部笔记《东坡志林》,仅83字的写景小品,看似单纯写景,实则是有寓意的,要耐心寻味。
3.有关背景
本文是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年)2月到达黄州贬所,名义是团练副使却有职无权,无事可做。写本文之时,他在黄州贬所已近四年,但苏轼的心胸却“很坦然”。累遭贬谪,仍然乐观,旷达。并不“悲伤憔悴”。另一方面,他有志用此,并不甘愿做“闲人”。因贬得“闲”,便“自放于山水之间”,虽在赏明月,观竹柏,自乐其乐,但并不得意,因此他的自适也包含了失意情怀的自我排遣。
二、初读感知内容
1.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子停顿。
2.听录音确定朗读的节奏,请一位同学范读,大家评价。
3.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合作翻译全文。学生质疑,讨论解疑,理解课文内容。
三、思读探究感情
合作探究,分小组讨论:
1. 试想苏轼为何要夜游?
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想起一同贬官到黄州的好友,想起一同赏月
2.为何寻张怀民?心有灵犀
3、作者用妙笔绘美景,请问作者用笔的巧妙之处体现在哪里?
虚实相生,联想巧妙,无一字提到月,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如临其境。 “背面敷粉”(即用视觉的错觉从反面敷墨)——水→水草→影
※作者眼中的月色是怎样的月色?——欣赏图片,品读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
(从具体的描写句中感受,在下面横线上写出一个比较恰当的词)
空灵、清丽、淡雅、皎洁 的月色
《记承天寺夜游》课后练习 篇8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优美的散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全文语言高度凝练,短短的84个字,作者描绘了在承天寺夜游时看到的月下美景,同时抒发了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文言文的教学首先应该引导学生疏通文意,在此基础上去理解、去把握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创作意图。鉴于学生在初一年级(七年级)已经学习了一定的文言篇目,积累了一些学习文言文的经验,再加上本篇课文篇幅较短并且文意比较浅显,学生又已做了较为充分的预习。所以在教学中我根据这次活动的主题,将重点放在鉴赏作品上。从授课过程中我感受到,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积累的文言文学习经验,充分利用课下注解,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同学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同学们去发现并合作(同学间的友情提示、同学给老师进行友情提示)去落实字词、去疏通文意、运探究重点问题,品赏课文重点内容,窥测作者复杂的情感世界。
古文朗读是学习古文的重点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我设置了多层次的朗读训练,如:听老师配乐范读,学生模仿老师自由朗读,自由读,抽学生个别读并点评,学生教读,学生齐读等形式。通过朗读,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受到作者的心境,来实现课前的设想。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朗读、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学,这是值得我注意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课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佳作,在景物描写中蕴含了作者苏轼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通过对字里行间的解析来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是我设计的这篇课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那么如何在教学中体现重点突破难点呢?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将课文中写景的名冤屈“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景也”进行多角度赏析来体现重点。因为这是文中的一段写景名句,作者用短短的18个字,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空明澄澈,疏景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这一句是文章的一个美点,也是教学的一个关键点,对它品得越深,悟得越透,文中作者寄寓的思想感情就越好把握。
如何引导学生领悟景中之妙呢?我的教学是:请学生自主发现并朗读美句,从读中去悟;请学生品修辞手法,从修辞角度去鉴赏散文的语言美;从分析景物特色入手,引导学生去感悟月色之美;从探寻写作手法入手,去体会作者写月不见月(侧面描写)、动景与静景相结合的写法的精妙运用;让学生充分调动想象,去再现庭院月色画面,实现对文中美的立体建构。这样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重点段落进行多层次鉴赏后,由学生瞬息万变主总结写景散文的一般鉴赏方法,从而形成阅读、鉴赏写景散文的能力。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析“闲人”闲情来突破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启发同学们从分析张怀民这一人物入手:由同是被贬之人的张怀民引出两个“闲人”,并结合写作背景感悟“闲人”“闲情”。从而要学生理解且掌握阅读文学作品,要透过作家的生平去窥测作家的内心世界,去和作家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更深刻的理解作家的创作意图,这又一散文鉴赏的方法。
这个两个环节的设置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感悟,适合八年级学生的学情,符合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认知规律。从课堂教学反馈的效果看,有效地调动了学生思维,通过与学生一起共同探究,授课班级的学生都能够深入苏东坡的内心世界,了解他的逆境中愤懑、旷达自适、自我排遣的心情。充分说明这个设计是非常成功的。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文学伤口的教学肩负着传承祖国优美文化传统,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综合的文学素养的重任。为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这一目标,结合我平时语文教学的经验,以及萝轼除了唐宋八大散文大家这一称谓外,他还在我国诗歌创作史上享有特殊的地位,加之苏轼文中所刻画的月色又是诱发诗人创作灵感的重要素材,所以我在教学安排上,紧紧抓住这一契机,激发学生诗歌创作的欲望,同时通过对学生的诗歌创作的积极评价,以及对他们创作的诗歌进行配乐诵读,既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的热情,又点燃了他们创作的火花,更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实现了对学生的文学熏陶和感染这一新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的基本要求。事实说明同学们创作的小诗月色意蕴浓,构筑的月色画面美,表达了思想感情深沉,使课堂教学形成了高潮。
这篇文章苏轼将自己的情感与景物描写浑然一体,为了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单纯简单的课文分析探究,在准备这堂课的时候,我设计用powerPoint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通过课件的展示,既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对苏轼笔下的承天寺的美景感受更加直观,如果仅仅通过语言的表达是很难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不过在准备与教学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如果一味的通过课件的展示,就会使得学生的思维受到画面的束缚。所以,在设计时,尽管我选用的都是非常美的月夜图,但我还是把幻灯控制为十张,这样一个适度的量上。教学的实践证明这样的设计也是很成功的:课堂上,同学们既有直观的感受,又有想象的空间,效果非常好。体现了对多媒体适时、适当、适度,贴近教学的需要,凸显了对教学资源的整合。
为了能更好的使学生进入情境,我还使用了音乐伴奏朗读课文来营造氛围。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我选择的是乐曲《平湖秋月》,温婉优雅的旋律非常切合课文的内容与主题,本来在准备过程中思考是否应该采用和月有关的音乐作品,如《春江花月夜》,怕时间太长,而《二泉映月》又过于凄凉,所以最后选择了《平湖秋月》这首名曲。从教学来看,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大教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诉我们:“在人的心里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明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给学生多一些参与机会;多一点参与的空间;就更多一次实现需要的满足。这节课我充分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在我看来,教学的出发点首先是活生生的学生,其次是教材,教师只是中间的搭桥者。重要的不是教师对课文的解读,而是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其在害又在于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从与同学们合作学习、探究的效果看,这一初衷已经实现,且受到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有人说得好:教学的艺术始终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现在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我认为在准备和教学过程中,仍然还有一点点遗憾:由于第一次参加这样大规模、高规格的全省的课堂展示,加上临时抽课、备课时间短,面对众多的教学教学专家、台下黑压压的教师我还是有些诚惶诚恐。
对文学作品,特别是文言散文的阅读鉴赏,应该是我们初中阶段第一个语文教师永远探究的话题,我作为一外语文教育战线的新兵,还需各位老师和专家不吝赐教。
《记承天寺夜游》课后练习 篇9
(要根据句子的意思划分朗读停顿,不要把句子的意思读破,领字后面需有一个小的停顿。)1.正音:藻( )荇( )2.划分朗读停顿:念 无 与 为 乐 者但 少 闲 人 如 吾 两 人 者 耳遂 至 承 天 寺 寻 张 怀 民庭 下 如 积 水 空 明水 中 藻 荇 交 横盖 竹 柏 影 也3.解释加粗的字欣然起行( )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 )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 盖竹柏影也( )4.翻译句子无与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⑤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5.下面对加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c.欣然起行(高兴地)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6.用现代汉语翻译“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本文集中写景的句子是第________句,其主要内容可用4个字概括为:□□□□。8.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________的心境。(须扣住“月”字概括。)(二)绍圣六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爱可畏。水崖有巨大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寐。书以付过。东坡翁。(文题:游白水,作者:苏轼)9.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1)殆可熟物( ) (2)循山而东( )(3)折处辄为潭( ) (4)俯仰度数谷( )10.指出下列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1)殆可熟物( )(2)雪溅雷怒( )11.翻译。(1)雪溅雷怒,可爱可畏________________。(2)击汰中流,掬弄珠璧________________。12.本文写于绍圣元年(1094年),是苏轼贬官惠州时所作。记叙了作者和儿子苏过从白天出游到晚上归家这一天的活动,着重写了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个片断。13.《记承天寺夜游》和《游白水》中都写到了月亮,且都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前文是以________喻月,后文是以________喻月,形象生动;两文共同的写作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抓住两文中的比喻句揣摩。) 参考答案 1.zǎo、xìng2.划分朗读停顿:念/无与为乐者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高兴的样子 想到 于是 睡觉 共同,一起 发语词,原来是4.(1)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2)缺少像我两个这样的闲人5.a6.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7.④(即“庭下……盖竹柏影也”)概括:庭中月色(或:月色如水、月色空明)(2分,只要能扣紧“月”来概括即可给满分,其余酌情给分)8.旷达(答“豁达”也对;答“怀才不遇”、“愤愤不平”、“乐观”、答“闲适”、“热爱自然”不对)9.(1)大概(2)沿,顺(3)就(4)走过10.(1)形容词的使动方法,使物熟(2)名词作状语,水花像雪溅,水声如雷怒11.(1)水花像雪溅,水声如雷怒,既可爱又可怕。(2)在江心划船,捧弄船桨击起的水滴,发亮似珍珠,圆月的影子沉浸的水里,洁白如宝玉。12.佛迹院、观山烧、玩江景13.比喻。水,璧;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记承天寺夜游》课后练习 篇10
教学目标
1、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文章韵味。
2、积累: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3、感悟: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1、诵读、积累。
2、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
诵读法、竞赛法,合作探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作者简介(略)
二、研读课文
(一)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节奏。
提示:
(1)念/无与无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学生听录音
要求:听准读音,听出停顿和节奏,听懂作者的感情。
3、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二)、再读课文
要求: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文,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含义,理解句子的意思。学生分组竞赛。(生译读,师巡回质疑)
抢答题(一):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含义
(1)念无与为采者:(思考、想到)
(2)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3)怀民亦未寝:(睡)
(4)积水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5)盖竹柏影也:原来是
(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罢了)
抢答题(二):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念无与为乐者
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2)庭下如积水空明
庭院中的月光像一泓积水一样清澈透明。
(3)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水中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那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不过缺少有像我们这样清闲逸致的人罢了。
师:通过精彩的比赛,我们初步读懂了课文。个别朗读开始。
(三)、三读课文,与文本对话。
1、生默读课文,并思考
抢答题(三):先思考,后分组讨论,再抢答。
(1)找出本文写景的句子,说说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四)四读课文,反复诵读,读出感情。
三、课堂小结(略)
四、拓展、积累
师:月在古诗里给人的感觉就是温柔多情的。要么是谦君子,要么是窈窕淑女;要么象征着团圆;要么暗示着分离,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淡淡的柔弱的清凉的味道?而这正迎合了文人的雅兴和追求平淡的心理,所以文人学者们常借月抒怀。你能说出有关描写月亮的诗句吗?
教师预设答案:
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2、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
3、举杯望明月,对成三人。
——李白
4、我寄愁心寸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
五、作业
请同学们也来写一段景色描写,不要直接出现写自己的心情的词语,但要能够让读者通过阅读你的描写看出你的心情,或是愉快的,或是郁闷的,等等,要体现“一切景语皆情语”。
《记承天寺夜游》课后练习 篇11
今天是到初中学段的第一节公开课,提前的确是很重视,也很紧张。提前准备的一些东西,当然课堂上也没有用到。比如,提前准备了为什么找张怀民,还有今天的时间是十月初九,和课文的时间接近,这样的季节去夜游,对于闲人,闲情逸致的理解和把握等等。
初中语文不同于高中,大部分需要我们去细细解读文本。初中生,正在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和高中生比起来,很多知识储备还不够。在针对初中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更需要的就是细致,细致,再细致。
本节课的教学,评课老师提出了一些很值得思考和借鉴的地方。比如,“闲人”这个词语的探究。文言文的学习,重要的就是学习“文”和“言”之间的联系。另外,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不够简洁,学习目标应该简单明了的给学生指引方向。拓展延伸部分,对于初中生而言,给对比阅读苏轼的《定》有点难度。拓展延伸,需要把握一个合适的度,控制在适当的难度范围。依托于文本,和文本有联系,又高于文本。
作为一个青年教师,刚刚接触初中语文,还有很多要学习和进步的地方。以后一定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慢慢成长,不骄不躁。语文,是文火出功夫,不断学习和更新的科目。那么语文教师,更是要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和课堂技巧的总结,需要厚积薄发。
《记承天寺夜游》课后练习 篇12
授课班级:八(10)班 授课时间:.11.6
学习目标:
1. 背诵并默写课文,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2. 在读中品味语言,理解作品意境,把握作者情感。
3. 学习作者在遭遇人生困境时的旷达胸襟。
学习重难点:
1.欣赏文中的描写月色的句子,体会作者悠闲、超逸的心境。
2.体会文中起伏的情感,结合作者在黄州的经历,深入探究“闲人”的内蕴。
导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
(古人借月抒怀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二、自学交流,整体感知
1. 走进作者
2. 背景资料
3. 听读课文,正字音,强节奏,试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①教师范读②放声自读③检查生字④齐声读
欣然( ) 遂( ) 寝( ) 藻荇( )( )
三、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1.解释加点的词语
(1)欣然起行 ( ) (2)遂至承天寺 ( )
(3)水中藻荇交横( ) (4)盖竹柏影也 ( )
(5)相与步与中庭 ( ) (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
2.结合课文注解,翻译课文
(1)相与步于中庭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四、合作探究,把握主旨
1.作者夜游的原因是什么?
2.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
(去一去,品修辞;添一添,品意境)
3.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4.怎样理解文中的“闲”字?
五、拓展延伸,小结反思
叙事、写景、抒情议论其实始终都是在写人,从文中我们读到了一个乐观豁达的苏轼,此刻,面队承天寺这轮空明的月亮,面对豁达的苏东坡,你想说些什么呢?
六、达标检测,巩固提高
七、作业设计
1.默写背诵这篇短文 2.完成本课学案
《记承天寺夜游》课后练习 篇13
张笑天——《记承天寺夜游》教学案
[教学目标]
1. 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以读入文,读通文句,读出韵味,熟读成诵。
2. 知人论世,联系文章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进一步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
3. 吟咏品味。文章富有诗情画意,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简练、布局的匠心所在。
[教学重点、难点]
联系作者当时的创作背景,通过文本的咬文嚼字,体会作者的心境,提高对于文章主旨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苏轼是我国古代的大文豪,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文都有很高的成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他所写作的小品文《记承天寺夜游》。
从文章的标题来看,是记叙夜晚到一家寺院游玩的经历,那么我们事先推测一下,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这篇文章会不会描述他游玩时的心情?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下面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我们的推测是否相符。
二、 读以入文
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读音、节奏、停顿。
提示:寝(qǐn)藻(zǎo)荇(xìng)
2.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清句中停顿。
3. 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并评价。
4. 齐读课文。
三、 翻译理解
学生小组合作,疏通理解文意。注意下列语句的翻译:
1.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尔。
四、 品味鉴赏
齐读课文,思考:
1. 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
2. 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
3. 作者描绘的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
4. 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这幅月夜图。
五、分析探究
再读课文,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请结合背景,说说作者的情绪。
五、 熟读成诵
教学反思:
本文精华在于学生能否理解文章的末句,因此采用“知人论世,披文入情”的教学方法。“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尔。”以平淡朴实的文字诉说了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其中固然表现了作者那种解脱世俗、忘情自然的恬然旷达的思想,一种享受自然美的自慰自得的欣慰,然而仔细品味,又何尝不深重的流露出作为“闲人”的惆怅和愤懑呢?因此,讲解当时背景,苏轼贬居黄州,政治上受排挤,不能不造成他内心的苦闷。也许,辗转难眠正是两个沦落人起行赏月、派遣郁闷的原因所在,所以做个“闲人”,在自然中去自娱自乐、寻求解脱便在情理之中了。
上一篇:《白杨礼赞》基础知识及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