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蝉》教案设计(通用17篇)
《螳螂捕蝉》教案设计 篇1
一、教学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语文 苏教版 六年级 下册
3.课时:1课时
二、教学课题
《螳螂捕蝉》
三、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预捕蝉,却不知被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劝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到身后的隐患是最危险的。全文分“准备攻打楚国-----少年巧妙劝说-----打消攻打念头”三部分,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
四、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 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朗读书写。
3. 理解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方法,明白不能织看中眼前的利益的道理。
五、教学方法
1.朗读感悟法。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体悟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2.师生共同探究法。在课堂上师生就寓言故事以及其要说明的道理进行交流、探讨,通过这样的形式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六、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同学们,请看——(师出示,图片,并出示天空螳螂捕蝉( )。
你们会填吗?
【百度搜索】图片
这是一个成语,同时也是一个寓言故事。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生交流)
寓言一般都是通过故事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么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会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让我们一起来学课文吧!
1. 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读正确,正音)
2. 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生自由回答,师指导,说清楚什么时间,谁怎么样)吴王不听大臣劝说,执意要攻打楚国,一位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让吴王改变主意。
3. 个别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并将意思相同的自然段合成一段,概括段意。强调:大臣为什么要反对吴王攻打楚国?(理解:乘虚而入、不堪设想的意思)
4. 默读课文,说说文中那几个自然段写的是“螳螂捕蝉“的故事?
生字指导
1. 读拼音,记拼音。
2. 指导写字
合作探究
请大家读这三段话,说说大臣们和少年的劝有什么共同之处?为什么大臣们的劝说失败了,而少年的劝说却成功了?(生自由讨论回答)
师小结:因为大臣们是直接劝,说话比较直白,而少年则是引用一个故事委婉的劝,那么少年到底说了什么故事,让吴王转变了想法呢?
一、 解惑
1. 生找出少年所说的那个故事(读相关的句子)
2. 出示课件:蝉—— (学生描述: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喝露水);螳螂——(学生描述:拱着身子 举起前爪);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
3. 思考:少年说这些,是想告诉大王什么道理?(生回答)
4. 书中是如何说的?(生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5. 思考:它们眼前的利益是什么?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是什么?
眼前的利益
身后隐伏着的祸患
蝉
喝露水
螳螂要去捕蝉
螳螂
捕蝉
黄雀要啄食螳螂
黄雀
啄食螳螂
人正用弹弓对着它
补充:现在我们把其称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吴王
攻打、占领楚国
其他国家会乘虚而入,进攻吴国。
6. 听力少年的话,吴王明白了吗?从哪里看出来的?(生读相关句子:吴王恍然大悟,连声说:“对,对……)想象:吴王第二天怎样告诉大臣们自己的决定呢?(生自由想象回答)我们可以看出吴王是个怎样的人?(知错就改)
小结:少年说的故事终于改变了吴王的想法,你认为少年是个怎样的人?(生概括:聪明机智)
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的聪慧与机智呢?(生找相关句子说说)
出示课文一起找:第三自然段(读一读)
7. 这位少年劝说的巧妙之处就在于不仅引入了故事,还选择了合适的时间与地点,让我们一起把少年与吴王的对话来演一演吧 (生合作表演)
二、 反馈
1.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生说螳螂捕蝉的道理,劝说要用合适的方法)
2. 是的,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仅懂得了螳螂捕蝉的道理,还明白了劝说别人要选择适合的时间、地点和方法,也就是说话要讲究艺术。例如,我们可以用《鹬蚌相争 》的故事来告诉别人 ……,用《掩耳盗铃 》的故事来告诫大家 自欺欺人是不对的……用《亡羊补牢》的故事来告诉大家知错就改还来得及。
三、 作业:复述“螳螂捕蝉”的故事
四、 板书设计:
螳螂捕蝉
吴王----------楚国 (赵国在后)
螳螂---------- 蝉 (黄雀在后)
只顾眼前利益 身后隐伏祸患
五、 教学反思: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下令不准别人劝阻,这时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我在教《螳螂捕蝉》时,并没有“循规蹈矩”地逐段教学,而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特点,大胆的重组教学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教学环节:1、让学生讲讲《螳螂捕蝉》的故事,最好能用上几组词语;2、完整的读课文,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讨论一个问题:那个少年为什么对吴王讲这个故事?由此感受到少年是智劝,并体会人物形象。这堂课我感觉(1)容量很大,学生的阅读准备还不够充分。(2)本文的寓意揭示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感觉印象还不够深刻,我应该以这个为线索,多次反复,循序渐进,让中心更加明显。
《螳螂捕蝉》教案设计 篇2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少年的勇敢精神和机智品质,并懂得“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后患”的道理。
3、复述课文中的寓言故事。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既是文章的重点,也是文章的难点。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我们上堂课初步学习了《螳螂捕蝉》这篇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这位少年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劝说吴王的?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3、指名读吴王说的话。
二、学习第二段。
过渡:尽管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但是这位侍奉吴王的少年,仍要想去劝说吴王。他究竟是怎么劝说吴王,并使吴王取消攻打楚国的念头的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讨论这两个问题。
1、讲读第3自然段。
出示:“第二天清晨,他拿着弹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就这样,一连转了三个早晨。”
(1)指名朗读。
(2)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从“转来转去”一词,可看出少年想引起吴王的注意。从“毫不介意”、“一连转了三个早晨”等词语,可看出少年一定要等到吴王的决心。)
(3)转了三天,少年仍未见到吴王。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启发学生想象,再次感受少年冒死劝说吴王的决心。)
[句意理解的引导得法,尤其是启发想象少年的内心,有利于提高少年的形象,很有创意。]
2、讲读第4-11自然段。
(1)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少年非常婉转地与吴王交谈。通过“看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引发吴王的好奇心,从而很自然地讲述“螳螂捕蝉”这个故事。……)
(2)同桌分角色练读:吴王与少年的对话。要求:注意读好吴王、少年对话的语气,体会他们各自的心情。指名分角色朗读。
(3)少年究竟给吴王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根据学生讲述出示故事内容)
①用划出故事,并练说。
②指名讲故事。提示:讲故事要生动。
③你觉得故事中,哪句话讲得最有道理?
④讨论:你觉得少年所讲得“它们”表面上指什么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⑤引读故事。
⑥少年讲这个“螳螂捕蝉”的故事,真正的用意是什么呢?
三、学习第三段。
1、指名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2、理解“恍然大悟”。(一下子明白了)
3、吴王到底明白了什么?
四、深入探究。
五、总结全文。
六、作业。
复述寓言故事。
《螳螂捕蝉》教案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联系实践和语言环境理解运用“乘虚而入”“不堪设想”“恍然大悟”“自由自在”“毫不介意”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给课文分段,并拟定小标题。
4、学习课文第一段,了解大王与大臣们看待问题的不同。
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给课文分段,并拟定小标题。
教学过程:
一、 由图及文,导入新课。
1、 分别出示螳螂和蝉的图片。生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动物?
2、 板书并简介、认读生字“螳螂” “蝉”(预习准备:了解螳螂和蝉)
3、 螳螂捕蝉是一个寓言故事,整个故事可用八个字概括: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呢?
二、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理解词语意思。
3.想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检查自学:
(1)文章中有些字一字多音,在下列词语中,你能读准吗?
打着鸟 转来转去 禀报大王
弹弓 举起前爪 乘虚而入
(2)想想下列词语的意思,有感情地读一读。
乘虚而入 不堪设想 毫不介意 恍然大悟
(3)指名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让吴王取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3、明明是一个历史故事,却为何用“螳螂捕蝉”作题?这是一个历史故事中蕴含一个寓言故事,是一个大故事套小故事,我们把他称为历史寓言故事。
4、让我们先走进寓言版的“螳螂捕蝉”。
三、了解故事
1、指句读。出示语段,再指名读,读出“精彩”“有趣”
2、蝉、螳螂、黄雀有什么共同之处?(他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及到自己的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蝉眼前的利益是: ,隐伏的祸患是:
螳螂眼前的利益是: ,隐伏的祸患是:
黄雀眼前的利益是: ,隐伏的祸患是:
3、可是为什么蝉、螳螂、黄雀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不知道自己身后隐伏的祸患呢?让我们一起再来细读这段文字。
4、交流
生:我觉得蝉非常悠然自得,只顾喝自己的露水,因为它自由自在,也就没有意识到身后的危险。
师:不错,你是从哪个词看出蝉很悠然自得的?
生:“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悠闲、自由自在”表明蝉很悠然自得。
生:那螳螂的眼里只有蝉,所以它一心只想如何把蝉捕到手。
师: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生: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从这个“拱”字我感受到螳螂势在必得的心态。
师:说得很好,有谁来说说黄雀的?
生: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弹弓在瞄准它呢。“伸长脖子”表明黄雀对螳螂的渴望,急切地想要吃到螳螂。
师:说得真好!因为黄雀对螳螂的渴望,所以黄雀也就对身后的危险放松了警惕。接下来让我们走进历史版的“螳螂捕蝉”。
5、齐读第一自然段,。
(1)引读: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大臣们劝阻的理由是—— (师述:当时楚国国力确实较吴国弱,吴王又有称霸的雄心。可当时的地理位置是吴国南面是越国,西边是楚国且较远,北方其他诸侯国还有很多,攻打楚国对吴国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大臣的反对是非常有道理的。)
(2)可是吴王呢?——这句话该怎么读?(读出吴王的固执、权威)
(3)吴王为什么会如此固执呢?难道他不明白如果其他国家乘虚而入偷袭吴国的惨重后果吗?
生:吴王之所以执迷不悟,是因为他利令智昏,在利益面前丧失了理智。
师:说得真好。如此看来,吴王之所以执迷不悟,是因为他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他只觉得胜券在握,因此下了死命令,这样当然就不再有人敢冒死相谏了。
6、那么,少年是如何改变吴王的决定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螳螂捕蝉》教案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情意目标: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
2、认知目标: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明白吴王打消攻打楚国念头的原因。
3、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会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表现课文内容、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1、 理解螳螂捕蝉这个故事内容,并领会故事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2、 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体会,了解吴王为什么会听了少年的话,同时体会少年的计谋巧妙在哪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学习课文
1、初步感知,复述故事。
①少年讲了件有意思的什么事呢?请大家先读一读课文9—11小节,再想一想能不能也讲一讲这个故事。
②指名讲这一故事。
2、理清关系,领悟道理。
①少年通过这一挺有意思的事,要告诉吴王什么道理呢?请在文中找出直接说明的一句话。
②(出示“蝉、螳螂、黄雀……祸患呢!” )指名读。围绕这句话,有什么问题要提?
③它们“眼前的利益”分别是什么?“隐伏着的祸患”又分别是什么呢?先结合课文,根据表格提示自学,再分小小组交流讨论。
眼前的利益
隐伏的祸患
蝉
螳螂
黄雀
④指名交流(边说边操作演示多媒体)。
⑤“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完全没有顾到自己身后隐伏的祸患,他们可真大意啊!人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那么作为旁观者的你们,你想对它们说些什么?
〔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入手,对课文进行重组,直接切入第一个教学重点。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理清了蝉、螳螂、黄雀和少年之间的关系,为下面的学习做了铺垫。利用表格辅助课堂教学,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理清关系,掌握重点。而以旁观者的角度来对它们进行忠告,则从另一个角度加深了学生对“不能为了眼前利益,而忽视了身后隐伏的祸患”这个道理的认识。〕
⑥练读“蝉、螳螂……祸患呢!”
⑦吴王明白了少年要告诉他的道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理解:“恍然大悟”;练读吴王说的话)
⑧你能说说吴王明白了什么吗?
(重点抓住“乘虚而入”“不堪设想”两个词)
⑨这样看来大臣们一开始对吴王的劝告并没有错啊,那吴王为什么不听大臣们的劝告,却听了少年的话了呢?请大家默读课文想一想,你可以在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地方做上记号,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简单地写在旁边。
a 小组讨论交流
b 品读课文体会从课文的哪些细节描写让你感受到少年的计谋巧妙。
〔在这部分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即在默读课文时可以在书上勾勾画画,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简单写在旁边。作为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不仅要抓住文本,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更要把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有意识地潜移默化地灌输在每一堂语文课上。通过品读课文,感受少年的计谋巧妙,则进一步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体会,逐步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同时使学生的理解不仅仅再停留在刚才对故事的理解上,而是能联系具体的事件来体会道理的深刻。〕
2、小结
原来少年表面是在讲故事,实际上是——(生接:暗劝吴王不要攻打楚国),所以少年的劝和大臣们的劝有所不同,如果说大臣们的劝是“直劝”“力劝”的话,那少年的劝就是——(生接:“巧劝”“智劝”)
(板书:巧劝 智劝)
3、练习分角色朗读对话
三、总结课文,巩固练习
1、今天通过我们共同的学习,我们不仅知道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还认识了一位有勇有谋,智劝吴王的少年,我想此时此刻同学们心里一定都有很多想说的话,老师就给你一个一吐为快的机会吧!
(多媒体出示练习)
我从吴王身上体会到了
我从少年身上体会到了
螳螂捕蝉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
少年智劝吴王这件事让我想到了
3、 那么如果请你给课文换一个题目,你会换什么题目?
〔设计这样两道练习,不仅仅是为了巩固教学的训练,更是为了引导学生能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谈感悟,唤起学生原有生活积累与现时感悟的冲突,激活思维。并且鼓励学生有独特的见解,从多角度去评价课文,感受课文,理解课文。因为阅读教学中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教材中的名家名篇,从某种角度上来讲,感悟、欣赏比理解内容更重要。〕
(少年智劝吴王)
四、布置拓展小练笔
(多媒体出示练习)
你来编故事:
第二天,上早朝时吴王当即宣布:“攻打楚国一事暂缓不议。”众大臣听了大惊不已,议论纷纷。吴王扫视了一眼群臣,微笑着说:“事情是这样的……”
你知道吴王会怎么和大家说吗?动动你的小脑袋,回家把故事写完吧!
《螳螂捕蝉》教案设计 篇5
《螳螂捕蝉》课堂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中,给学生留存充分的独立理解和感受的空间。教师只须作适当提示,巧妙点拨,精要总结。
【设计特色】开放、有情趣地解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升华。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别出心裁入新课
1.歌星—→刀郎—→刀螂—→螳螂—→螳螂捕蝉。(其中简介昆虫:“螳螂”和“蝉” )
2.理解“捕”字。(换成“捉、逮、抓、啄、吃、杀”等来读)
过渡:“螳螂捕蝉”是一个寓言故事。寓言就是通过一个假托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大家认认真真地读读课文就会明白的。
(设计理念:导入要自然 、亲切、不露斧凿痕迹,学生要在轻松愉快、兴奋不已的氛围中开始学习,才能真正地寓教于乐,才能达到“课未始,情已浓”的效果。)
二、初读课文知大意
1.自由读课文。教师引导: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读不顺的句子重复几遍就顺了。读书要学会做记号,留下你思考的痕迹。写得特别好的地方,感受特别深的地方,还有不懂的地方都可做记号。
2.读后交流:课文主要讲了怎样的一件事?
① 指名说;②同学之间互相说;③再概括些怎么说?④点拨:课文主要讲了谁和谁?把内容再“减肥”怎么说?⑤想一想,吴王和侍卫官,主要又写谁?为什么?用一句话来说。⑥过渡小结:一篇500字的课文,同学们一句话就把它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了。这就叫把书读薄。这对于我们六年级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下面,我还要让大家把书读厚。既然课文主要写的是侍卫官,那我们就仔仔细细地读一读,看课文是怎样描写他的,你认为这位侍卫官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前面加一个什么词语?并说出理由来。从课文哪些句子当中找出这些理由?这一遍我建议大家细细地读,边读边画边思考。
(设计理念:强化初读,要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去跟文本从容对话。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只有强化初读,才能为他们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景,才有利于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减肥”运动,有利于学生整体感知文本,有利于训练整体把握的能力,从而发展语言。)
三、细读课文话侍卫
1.细读课文,教师巡视。
2.大家话侍卫官。
板书:侍卫官是一个( )的人。
①完成上述填充。估计答案有:非常勇敢、为国分忧、关心国家大事、有耐心、爱动脑子、足智多谋、有勇有谋、有胆有识、机智勇敢、粗中有细、爱和平等等。
② 师问:侍卫官的劝叫什么劝?(智劝、妙劝、巧劝、拐弯抹角地劝、旁敲侧击地劝等)大臣们的劝又是一种怎样的劝呢?(直劝、正劝、笨劝等)侍卫官是怎样劝的?劝说内容是什么?引导学生个性化地朗读(你们觉得应该怎么读:胸有成竹地读,不慌不忙地读,沉住气地读、不紧不慢地读等),自由练读、指名读、引读、齐读等。
(设计理念:多元解读课文,答案应该是多元的。归纳,演绎,演绎,归纳,学生反复玩味,看似多余,其实学生在这种循环往复,盘旋上升的思维过程中逐步对语言进行感悟、积淀到内化,让人感受到语文课里有语文。)
四、品读课文悟关系
1.过渡:你们觉得侍卫官的哪句话最关键?那么“蝉、螳螂、黄雀”之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谁来读读书上的话?
2.谁能用简短的话来概括一下蝉、螳螂、黄雀之间的关系?上台用符号表示。讲讲你的设计。
3.根据课文内容,能不能把板书的内容替换一下?(吴国、楚国、诸侯国;我们、玩耍、荒废学业等)说他们之间的关系。
4.师问:国家灭亡,遭殃的是谁呀?(那些打仗的士兵、那些无家可归的人民、手无寸铁的平民、无辜的老百姓、可怜的儿童和老人等等)所以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板书: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设计理念:提倡自主学习,绝不排斥教师的必要指点。放任自流,自然就失去了教师的引领作用。“自主”不是“自流”,“放手”不是“放任”。)
五、玩味词语掀波澜
1.师问:联系上下文理解什么叫“恍然大悟”?吴王明白了什么?悟出了什么?(感悟到:自己愚笨的想法,侍卫官的机智勇敢,国家需要安宁,不要战争等等)
2.师总结:对!不战,不去侵犯别人,不去一心贪图眼前不该拥有的利益,这才是百姓之福,国家之福,也才是帝王之福啊!(板书:不战)
(设计理念:学生可以自由感悟,只要基本合理即可。要给学生阅读活动留下个性化解读的空间,引发学生个性化阅读感悟。总之,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板书设计】
螳螂捕蝉
?←—蝉←—螳螂←—黄雀←—?
?←—楚国←—吴国←—诸侯国←—?
玩耍←—我们←—荒废学业
附阅读短文:螳螂捕蝉
春秋时期,吴王想派兵攻打楚国。他已经下定决心,于是就对身边的大臣们说:“谁要是来劝阻我,我就把他处死!”
有一个年轻的侍卫官,想劝吴王不要派兵进攻楚国,但是又不敢直说。于是他每天早晨拿一把弹弓,在王宫的后花园中转来转去。衣服都被露水浸湿了,也毫不在乎。他就这样连续在花园里转了三天。
吴王听说他这样,觉得挺奇怪,就问他:“你每天早晨跑到花园里去干什么?”
侍卫官回答说:“我在花园里看到一桩有趣的事情。您看,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这蝉在高高的树枝上得意地鸣叫,并且喝着露水,可是它却不知道有一只螳螂正在它的身后;螳螂弯着身子,举起前爪打算捕捉蝉,但它却不知道有只黄雀正在它的身旁;黄雀伸长了脖子想去啄食螳螂,然而它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已经瞄准了它。它们三个都是只想到要取得眼前的利益,而没考虑到隐藏在身后的危险呀!”
吴王听了这话,恍然大悟,就说:“你讲得很有道理!”于是,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后人根据这个故事概括出“螳螂捕蝉”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只见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
“螳螂捕蝉”还常与“黄雀在后”一起连用,即“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1、那个年轻的侍卫官是怎样劝说吴王不要派兵进攻楚国的?他这样劝说妙在哪里?
2、你从“螳螂捕蝉”这个故事中想到了什么?
《螳螂捕蝉》教案设计 篇6
言语智慧 哲理人生--解读《螳螂捕蝉》
资源提供:泰州市城东中心小学 刘齐丰
新课程背景下的文本样式应是开放的、多元的或给人以丰富的知识积累,或给人以愉悦的审美体验,或给人以深刻的思想启迪。文以载道,书以传情,我们在充分发挥好文本工具性的同时,还要充分挖掘展示文本丰富的人文内涵。所以教者,作为文本的探路者,教学前他是文本的忠实读者,教学过程中,他又是一位高明的导游,是学生阅读实践的引路人。
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必然是广泛而深刻的,这就要求教者必须悉心钻研文本,让教者的心、作者的心、学生的心走得更近些,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少走弯路,最大限度地领略无限风光,所以教者在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要学会把书读薄、把书读厚。把书读薄即单刀直入,去其枝蔓,深入文本内涵;也就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统筹把握。把书读厚,即对文章外延的补充,对文本开发性的阅读,酿百花而后方成佳蜜。今天我谨以《螳螂捕蝉》一文为例,对文本解析作一探索与尝试。
一、 文本概述
《螳螂捕蝉》是一则极富理趣的历史寓言故事,典出西汉刘向的《说苑》。
故事讲述了一位少年以螳螂捕蝉的故事,劝阻吴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是非常危险的。故事中的少年利用譬喻的手法,巧妙地采取智劝的策略,打消了吴王攻打楚国的念头。
文章采用对话,叙述故事生动传神。注意前因后果的交待照应,脉络分明,如果说吴王攻楚是因,那么少年智劝是果;如果说少年智劝是因,那么吴王取消攻楚又是结果。文章前后勾连,一线贯通,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文本特色
1、多重的性格,丰满的形象
在《螳螂捕蝉》一文中,故事比较集中,人物并不复杂,但人物刻画却不单一,形象也较为丰满。如吴王这一角色,他有着专横、骄纵的一面,这一点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人物的语言描写上,面对众大臣的直言进谏,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王者的霸气一览无余。但当他听了少年的故事后,又表现得极为谦逊明智,恍然大悟:“你讲得太有道理了!”可见人物的性格是具有多重性的,他既不是高大全,也不是一无是处,而是真实的人。这里作者通过生动简洁的语言,前后态度的鲜明对比,少年其智,吴王其人,跃然于纸上。
如果说文中吴王的刻画是片言只语显精神的话,那吴国少的描写则是多种
手法见智慧。如对比手法的运用,同样是劝可谓是目的相同,效果迥异。众大臣直言相谏,最终吴王龙颜大怒,少年则寻求机遇,因势利导,晓以利害,最终吴王恍然大悟,对比之中高低不辩自明。文中还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少年为了寻求机会,引起吴王的注意,在王宫花园,“一连转了三个早晨”,“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也毫不介意”其智慧、其胆识、其耐心无不令读者为之动容。另外少年的语言描写也较有特色,极为生动。
2、睿智的语言 巧妙的说理
学习本文,我们就要学习少年的言语智慧,学习他巧妙的说理方式。同样是劝,为何效果迥异呢?俗话讲,文死谏,武死战,空洞的说教往往过于乏味,不能令人信服,而文中少年则创设情境,通过故事晓以利害,说者虽不露声色,听有却步步入局,待时机成熟,权衡利害,道理不言自明。这是智劝,是曲劝,是巧劝,是妙劝,是语言智慧,人生智慧。文中少年利用譬喻的手法借事说理,表面看是在讲故事,但事理不言自明,如果读者徘徊于寓意之外,流连于故事之间,则舍本求末了。
在历史长河中,还有很多类似的故事,如唇亡齿寒、一鸣惊人等,说理而
不空洞,睿智而不显锋芒,极富人生智慧和处世哲学,不争而善胜,不辩而自明。
3、深刻的意义 深远的影响
《螳螂捕蝉》虽是一篇历史寓言故事,我们不必计较,追求故事本身的真
实性,但他的现实意义是深刻的,是富有指导性和针对性的。在利益面前我们往往会利字当头,失去理智,利令智昏或利欲熏心,不顾自身安危。我们也可以此来解释当今的一些社会现象,如环保问题、道德问题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我们要充分挖掘出文字背后的东西,文章的内容是有限的,但内涵却是深远的。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把书读薄的基础上,把书读厚,加强对学生知识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引导。
三、潜心反思
语文教材中有大量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及主观色彩的内容,但人们对语文教材更有着理解一致的地方,否则人际交流则无法进行,这也是我们进行文本解读的前提和价值依据。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我们又特需要提倡师生间的平等对话,也特别需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独创性的理解, 尊重阅读的主体,表现在教者不应把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强加给学生,给吴王、少年外贴标签。吴王武断、固执、知错就改,少年机智勇敢也是在引导学生潜心阅读课文中逐步认识的。角度不同,方式不同,收获也不尽相同。
阅读教学应从“悦读”开始,激活学生的阅读需求,通过教者文本解读,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读书思路。读有所疑,疑有所解,“提领而顿,百毛皆顺”。阅读过程中还要注意“相似阅读”既活化文本内容,创设相似情境,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既理解了文本内容,又内化了文本内涵。在阅读过程中,还要注意充分挖掘文本资源,补白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策略。
总之语文是工具的、审美的、人文的,而语文教学又是精彩的、生动的、鲜活的,我们要重视文本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提高语文教育的效益,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兴趣和创新意识。总之智慧的语文教学来自敏感的心灵,来自深刻的思考,来自鲜活的学习,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吾将上下而求索。
《螳螂捕蝉》教案设计 篇7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联系实践和语言环境理解运用新词的意思。
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拟定小标题。
3、把握文中人物性格,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 课前谈话:成语引入,激发兴趣。
1、作为六年级的学生,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成语故事就是其中璀璨的一颗明珠。比如“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这样的成语你能接一接吗?
2、你也能说吗? 根据学生所说板书课题:螳螂捕蝉。理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意思。
一、解析课题,质疑激趣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0课-------螳螂捕蝉。
出示课题《螳螂捕蝉》的图片和文字图。(字理析字词:螳螂、捕、蝉)
2.请大家读一读课题。(生读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认为课文会写些什么呢?
生自由谈。
3. 师:这个故事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一篇寓言故事,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它到底写了什么。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
(1)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顺。(2)划出不会读的字和不理解的词。(3)遇到较难读、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朗读情况。
(1)出示课文中的部分词语,指名认读后齐读。
(2)文章中还有什么字不会读的吗?
(3)读了这些词语,你觉得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能用上其中的词语来说说吗?
3.这个故事是怎么发生的?经过呢?结果怎么样?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分别用四字小标题来概括出来。(板书:起因经过 结果)
根据学生回答来板书:(固执攻楚 巧妙劝说 打消念头)
谁能用自己的话具体来说说这件事讲了什么?
三、品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品“不堪设想”,明后果危险
1.同学们,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不堪设想”这个词语。谁能读一读呢?读到这个词语,你会想到什么呢?
2.是什么不堪设想呢?课文里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找找看,是哪句呢?读句子: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1)这句话中有一个生字是——“侯”。看到这个“侯”字,你想到了哪个字? (字理析字:候、侯)
生自由谈。用什么方法来区分这两个字? 我们先来看看它们的古文字是怎么写的。
3.在中国古代,进入春秋时期以后,基本为混战时期,诸侯国实力不均,春秋五霸就是在这个时期产生的。让我们穿越时空,看看当时的形式。
4.其他的诸侯国乘虚而入的后果怎么样?
(事情的后果很危险,很难想象。)
所以“不堪设想”的意思就是不能想象、很难想象最后的结果会怎么样。
5.想到不堪设想的后果,该有多少人去反对啊!可是吴王还是——固执攻楚。
(二)品“恍然大悟”,识少年机智
1.过渡:后来仗打起来了吗?(没有)
什么原因呢?(因为吴王听了少年的话后恍然大悟。)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出(恍然大悟)。
它是什么意思?聪明的你们可能知道了。如果我们了解了他们的字理,相信你们印象更深。
2.文中谁恍然大悟了呢?(吴王)是谁有这么大的本事让他恍然大悟啊?(少年)
3.这少年就这么轻松地一劝说,就能够让吴王打消念头,你觉得他是个怎么样的人啊?能够用什么词语来夸夸他吗?(板书:机智勇敢)
从哪里看出来的呢?文中哪些语句告诉了我们呢?生交流。
生甲:“少年连露水打湿他的衣裳和鞋子,也不在意。还一连转了三个早晨。”(师相机提问:少年为什么在那转来转去?还连续转三个早晨?)
师:从这里可以感觉少年劝说吴王的决心很大,是个顾大局的人。连续转三个早晨就是为了引起吴王对他的关注。他只是一个侍奉吴王的下人,这样吴王才能注意到他啊!这个办法想得真好、真聪明 !
生乙:他说:“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妙在他说“一件挺有意思的事。”这样,就把吴王给吸引过来了。因为既然是挺有意思的事,肯定人人都想听,吴王当然不会例外的。
师:少年故意卖个关子,把吴王的好奇心给调起来。而且做得含而不露,确实高明!)
生丙:“吴王问:‘你打着鸟了吗?’少年说:‘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吴王来了兴趣,问:‘什么事啊?’”从这段对话可以看出少年确实是足智多谋。他表面上说是打鸟,好像很悠闲的样子,我觉得这是他故意不让吴王发现他劝说的用意,因为前面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不允许别人来劝他。
师:不动声色、晓之以理
生丁:说故事巧。
师:故事从头到尾都没讲到攻打楚国有危险,但是却让吴王取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真是妙,智慧啊!
师:还你发现了什么?你找到了什么?还有什么不同的意见?
生戊:少年善于观察。有耐心。不是直接劝说吴王……
是少年的——巧妙劝说让吴王恍然大悟的啊!
(三)品“死命令”,解吴王固执
1.过渡:这到底是个怎样的吴王呢?我们可以从两句话中去了解他。这两句话都有一个“死”字,快速浏览课文找到它们。
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
2.这两个“死”的意思一样吗?怎么不一样?我们先来看看“死”的古文字是怎么样的就明白了。(字理析字:死)
生自由答这两句话中“死”的意思。(1)失去生命;(2) 不可更改。
3.由此可见吴王真的很固执!(板书:固执)还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他?(专横 暴君 顽固 暴躁……)
我们来练读这两句,读出这样的感受。 指名读。指导:在表现吴王的专横时,要注意哪个字呢?(处死 死命令)
4.谁敢劝谏谁就——死!这个时候,一个少年却巧妙劝说了吴王,更突出了他的——(勇敢爱国)(板书:勇敢)这就是大智慧、大爱啊!
《螳螂捕蝉》教案设计 篇8
一、设计理念:
注重教材的整体性,以学生为主,引导自读自悟,将读、写、议紧密结合,注重课内向课外延伸,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二、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布置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到深厚的隐患是危险的。吴王听后明白过来,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三、教学思路:
注重课文的整体性,突出重点,理解寓意,感悟人物形象,以“谈话导入—初读课文,理清故事内容把握课文重点—感悟少年形象—拓展延伸”四个部分组成。
四、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能联系课文的语言环境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
3、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体会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五、教学重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会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表现课文内容、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六、教学难点:
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
七、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中国古代文化历史悠久,光辉灿烂,是世界文化的一大瑰宝。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节选自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明代小说《西游记》的《三打白骨精》,欣赏了词《如梦令》、《渔歌子》,今天我们继续接触中国古代寓言《螳螂捕蝉》。板书课题,指导学习生字“螳”、“螂”并让学生描红。
2、补充课题,明白出处。
这是一个八字成语。你能将它补充完整吗?
螳螂捕蝉指名说。
指明出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出自《韩诗外传》,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它原文:(课件出示)
“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
指导学生理解,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的精确与简练。
你还能说一个来自寓言故事的八字成语吗?(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3、小故事,大道理。
“螳螂捕蝉”是一个寓言故事。寓言就是通过一个假托的故事来说明某一个深刻的道理。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大家认认真真地读读课文就会明白的。
【设计意图注重教材的衔接,注重整个单元课文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感受祖国古代文学的魅力。】
(二)初读课文,理清故事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弄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在书中做上记号。
2、指名说说故事内容,用上自己的话来概括课文。
3、指名读课文,进一步了解故事内容,随机学习生字,理解词语。(侯与候的区别要讲清,理解“诸侯”的意思。禀的读音和字形要注意。)
(三)把握课文重点,感悟少年形象。
1、默读课文思考:面对吴王伐楚,大臣们的意见和少年的意见一致吗?结果分别是怎样的?
①指名交流。理解‘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和“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理解两个“死”的不同含义。想象众臣劝说的场景,感受吴王的固执和暴戾。
②面对如此暴戾的吴王,大臣束手无策。他们散朝之后会私下丽议论什么呢?少年听了大臣们的议论后,他会怎么想?怎么做的呢?指名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抓住关键词语“拿着”、“转来转去”、“毫不介意”、“就这样”、“一连”朗读体会少年的机智。
2、少年怎样巧谏的呢?你从中又能感受这是一位怎样的少年呢?
①给人物加上合适的提示语,想象人物的神情,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指名交流,并分角色朗读。
继续想象人物的内心想法,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对话,丰满人物形象,并能用适当的成语来概括少年的形象。(机智勇敢、胸有成竹、毫不畏惧)
【设计意图抓住课文的空白,想象人物的神情、动作和内心想法,丰满人物形象的同时,也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爱学语言故事。】
②理解“螳螂捕蝉”的寓意。
课件出示“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自由读,读出蝉的“自由自在”,用这个词语说话。
指名朗读,读出螳螂的雄心勃勃。
默读这段话,在书中写一写,蝉、螳螂、黄雀的眼前利益和身后的隐患,交流,教师板书。朗读这段文字。
3、听了少年的话,吴王为什么就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课件出示句子:“蝉、螳螂、黄雀,它们搜一心香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这祸患呢!”齐读。
吴王听了这番话,他明白了什么?作为一个国家的君主,他的心里想到了什么?指名交流,说说吴王的内心想法。齐读课文第十二自然段。理解“恍然大悟”。吴王悟到了什么?指名说,教师相机补充评价。
创设情境:第二天早朝,吴王在大殿上会对大臣们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呢?请人表演。(想象人物的动作、神情和语言,并要求能用上课文中出现的成语。)
【设计意图联系螳螂捕蝉的故事,分角色并加上动作创造性地朗读,这样,学生自然“感”得多,“悟”得深。】
(四)拓展延伸。
1、总结课文,引出话题:生活中、学习中,你有没有发现“螳螂捕蝉”的事情存在呢?指名交流。(如人们只顾开矿挣钱,不注重环保,山体植被被严重破坏;盲目引进化工项目,周边环境被污染,给老百姓的生活造成困扰;学习时贪玩,一知半解,留下学习的隐患等。)
九、教学结束:
学习课外阅读《中国古代寓言》,继续积累成语。
《螳螂捕蝉》教案设计 篇9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十一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50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十一
教学内容:《螳螂捕蝉》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故事内容,能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明白不能只重视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板书:螳螂这是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指名读,齐读
2. 故事:话说有一天,这只螳螂来到一个花园里,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这只螳螂一看,馋坏了,它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边补充完整题目)
请问:这只螳螂吃到蝉了吗?为什么?你怎么知道?
3. 小结
这是一条成语,你知道它来源于什么呢?(寓言故事)
上一个练习中,我们复习了几个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你能说几个吗?
你知道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吗?(借一则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那么,课文中的这则寓言想借螳螂捕蝉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
二、自学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读通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想一想:文章借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道理,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朗读体会。
三、学习课文第一节:
1、 如果也按螳螂、蝉和黄雀这说法,那么它们在课文中分别指哪些呢?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讨论并出示
“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1) 吴王为什么攻打楚国?你知道当时的情况吗?把你找的资料告诉给大家
(2) 乘虚而入是什么意思?诸侯国怎么乘虚而入?
(3) 堪的意思是什么?那么不堪设想呢?你来帮它设想一下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吧。
2、 指导朗读,注意突出乘虚而入,不堪设想
3、 这种情况,吴王设想过没有?他是怎么说的?
指导读出吴王凶残、固执的口气
4、 你觉得吴王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5、 齐读课文第一节。
四、学习课文最后一节:
1、 那么吴王最后有没有攻打楚国呢?你从哪儿知道的?
2、 出示课文最后一节
什么叫恍然大悟?你能读读吴王的话,读出恍然大悟的口气来吗?
3、这番话是哪些话?
五、学习第二至十一节。
1、画出少年的话,同桌一起读读,边读边想,哪句话最使吴王恍然大悟?
2、交流,出示句子。指名读,想想:吴王悟出了什么?
板书:不能只顾眼前利益
3、齐读这句令吴王恍然大悟的句子
4、吴王从没设想后果的固执到恍然大悟,你觉得这个少年怎么样?
5、在读读2---11节,你觉得哪些地方反映出少年的机智?
6、师:如果说大臣的谏是直谏、力谏,那么少年的谏就是智谏巧谏
齐读2-----11节,体会少年的机智
你能读读吴王的话,读出恍然大悟的口气来吗?
3、 现在,你再来看看吴王又是个怎么样的人呢?(知错就改)
五、总结课文:
1、小结:
吴王看到楚国过力较弱,想要去攻打楚国,他没想到其他诸侯国对他虎视眈眈,可算一个没远见的人;还听不进大臣的劝说,可算是个固执的人。然而,一个侍奉他的少年却让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个少年是怎么做的 呢?我们下一堂课继续学习。
2、布置作业:
(1) 朗读课文,体会螳螂捕蝉的含义
(2) 抄写词语
(3) 理解不堪设想,乘虚而入,恍然大悟的意思,并练习用恍然大悟说一句话。
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的关键字搜索!
《螳螂捕蝉》教案设计 篇10
一、说教材
《螳螂捕蝉》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寓言故事。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被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劝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得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
全文分准备攻打楚国→少年巧妙劝说→打消攻打念头三部分,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
本单元课文的主题是诗文精粹,要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语言文字的训练。
结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和教学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
3、理解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
4、能复述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来体会寓言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有感情地读好吴王和少年的对话,能复述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
二、说学情
由于农村六年级的学生都认识螳螂、蝉、黄雀,也有些甚至玩过它们,对之觉得有趣,只要上课时出示有关图片、课件,他们会有跃跃欲试的心理,就容易完成教学目标。
三、说教法、学法
教师的教学,应做到心中有本,目中有人,我结合教材及教学对象的特点,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如下手段和方法:
1、重组课文,落实重点。
我打破了文章的序,根据教材本身的特点,重组教学内容,从看故事入手,让学生对螳螂捕蝉这个故事有一个整体形象的感知。再让学生读故事、讲故事、议故事、演故事。整个课堂教学,以发展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主线,安排了听、说、读、写、思等语文实践活动,把朗读、感悟、想象、复述等整合成几个生动活泼的板块,力求使学生在层次分明的实践中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整体的发展。
2、训练语言,注重创造。
螳螂捕蝉是一个经典故事,很有文化含量,因此让学生复述、表演这个故事,借此发展学生语言,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学生的复述准确、流畅,而且有创新,加入了自己独特的理解,这便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所感悟的表现。在训练中,学生对语言有了感悟、积累和运用,基本技能也得到了训练。
3、训练思维,凸现主体。
我在设计时,突出了学生的思维训练,并把探究的权利还给了学生,注意了对学生质疑问难的探究精神的培养。读完故事后,我引导学生质疑,并讨论关键问题:那个少年为什么不直接劝吴王,而要用讲故事的方式?要求学生讨论,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发表独立见解,主动地获取知识,并相机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去探究人物的性格特点,再次让学生回顾全文、整体把握。
四、说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由图及文,导入新课。
1、分别出示螳螂和蝉的图片。生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动物?
2、板书并认读生字螳螂蝉
3、指出他们属于左形右声字,便于识记。
(这三步设计从具体的图象到抽象的文字,并且点出了螳螂二字的构成特点,从而增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这样在课题中就让学生轻松识记了本课的两个生字。)
4、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呢?
(在这里教师设置疑问激活了学生的阅读期待,从而也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理解词语意思。
(3)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并做上记号。
2、指名逐段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
3、交流:你通过读,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还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不明白?
(这儿,主要通过学生自问自答的形式并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生词的意思,为感悟课文扫除了障碍。)
4、指名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再读课文,看看你能否知道各自然段写什么,课文按几部分内容写,各写什么?
(四)学习第一段(第1自然段)。
1、齐读。
2、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为何遭到一些大臣的反对?勾画有关语句。
3、对此,你有何看法?
(五)指导书写。
螳、螂的结构和笔画笔顺。
(六)作业。
1、抄写生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听写铺垫。
1、师生同写课题,齐读课题。
2、听写五组词语要求学生认真听、用心记,想想每组三个词之间有什么联系。
3、教师依次念五组词:
(1)蝉 悠闲 自由自在
(2)螳螂 拱着身子 举起前爪
(3)黄雀 伸长脖子 正要啄食
(4)侍奉吴王的少年 拿着弹弓 瞄准
(5)不堪设想 隐伏着祸患 恍然大悟
(这儿,通过默写五组词语,不仅是检查与巩固生词的掌握情况,更是在暗暗帮助学生记住螳螂捕蝉这个故事的`梗概,为后面地复述课文埋下伏笔。)
4、学生对照屏幕出示的词语,进行自我批改。
5、齐读五组词语。
(二)学习第二、三段。
1、投影出示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让学生心中有标)
2、自由朗读第二段(211节)、第三段(第12节)内容。
3、从转来转去、毫不介意、一连转了等词句中,体会到什么?(让学生体会出少年的决心、勇气和智慧。)
4、指名朗读。(了解学生是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学生练讲故事。
(这个设计面向全体学生,是在上面听写五组词语作为铺垫和根据挂图进行练说,这是一个具有梯度的教学流程。)
6、指名复述故事,师生边听边评。
(学生在上面第5点已有练讲的技能,在此便在轻松愉悦之中就完成了本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复述。)
7、同桌互讲互评。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体,训练学生说、评的能力。)
教师总结。(略)
8、同学们说说蝉、螳螂、黄雀、少年之间的关系。
(出示图片5。让学生演示螳螂等事物的动作,感悟到蝉、螳螂、黄雀它们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
9、默读全文,看看你能否发现课文中还有哪些角色之间存在着类似螳螂捕蝉的关系?
(训练学生发现能力,让学生明白吴国的眼前利益是什么?而隐伏的祸患又是什么?明白故事与现实之前的共同之处。这样,学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主干,训练了评析文章的能力。)
(三)品析人物。
1、那个少年为什么不直接劝吴王,而要用讲故事的方式?
2、小组讨论之后,集中交流。
3、大臣们指出攻楚的利弊,得到的结果是什么?(勃然大怒)少年说了螳螂捕蝉故事,得到的结果是什么?(恍然大悟)从这个对比中,你认为少年是个怎样的人?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在这里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评价人物的机会,学生表达肯定个性鲜明,但这一切都要依赖于学生对文章的正确解读,做到有理有据。)
4、你认为吴王是个怎样的人呢?
(这里又给学生搭建了表达的一个平台,让学生再去回归课文认真读书从而对吴王有个准确的评价,学生除了可以感悟到吴王的专制蛮横,当然也可以体会到他的可爱之处。)
(四)表演深化。
(表演仅仅是一个形式,关键是在通过表演能让学生在语文层面上能得到发展和提高。在这里,我设计了合作表演的环节,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深化体验内化语言,并在此基础上有创造性的表现。)
1、激趣。
我可以这样说:一个好主意要想成功,还得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计谋。我们可以看出这少年有勇有谋,充满智慧。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把这个智慧少年演出来,有兴趣吗?(用上这样的导语学生的表演积极性自然就被调动起来了。)
2、组织。
寻找合作对象,练台词。(这儿的台词主要是课文中人物的对话)
3、设计。
在练台词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下人物的表情、语言和动作。
4、演练。
5、表演。
在表演过程中请下面的学生做导演进一步帮助他们演好人物的动作、神情、语气等。
6、评价。
(五)链接名著。
1、《伊索寓言》
2、《中国古代寓言》
(有人说过:下课是新一轮读书的开始。在这里我借本课的文章特点因势向学生推荐一些关于寓言的读物,把学生的阅读兴趣向课外延伸,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拓展延伸。
在生活中,你遇见或听说过类似寓言中的故事吗?请举例谈你的看法。
(七)总结全文。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不知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得身后隐患是危险的。吴王听后,明白过来,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八)布置作业。
回去写一篇简短的寓言故事。
五、说板书
10、螳螂捕蝉
捕 啄食 打
蝉 螳螂 黄雀 少年
攻打 乘虚而入
楚国 吴国 其他诸侯
不能只想着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及眼前的祸患。
好的板书设计,既能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又能帮助学生质疑解难,加深对课文的认识与理解。这一板书设计就吻合了这些方面,并体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
《螳螂捕蝉》教案设计 篇11
《螳螂捕蝉》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被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劝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到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全文分“准备攻打楚国→少年巧妙劝说→打消攻打念头”三部分,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对寓言这一体裁,学生并不陌生。但学生往往只注意故事的情节,不善于思考蕴含的道理。因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抓住揭示寓意的语句,围绕具体形象的故事,理清 “蝉、螳螂、黄雀、少年”间的关系,探究“眼前的利益”和“隐伏的祸患”,从而深刻理解文章内容,领悟告诉人们的道理。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结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和教学实际情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进行考虑,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 能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本课教学需要两课时。第一课时解决生字词问题,理清文章脉络,初步整体感知课文,理解相关词句。第二课时是本文的教学重点,通过指导学生复述课文,
让学生凭借课文内容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为了配合这篇课文的教学我主要设计制作了与课文相配套的课件,主要以图片文字和音乐为主要构件。
二、说教法、学法
教师的教学,应做到心中有本,目中有人,在理解、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我结合教材及教学对象的特点,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如下手段和方法:
一、重组课文,落实重点。我打破了文章的序,根据教材本身特点,重组教学内容,从看故事入手,让学生对“螳螂捕蝉”这个故事有一个整体形象的感知。再让学生读故事、讲故事、议故事、演故事。整个课堂教学,以发展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主线,安排了听、说、读、写、思等语文实践活动,把朗读、感悟、想象、复述等整合成几个生动活泼的板块,力求使学生在层次分明的实践中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整体的发展。
二、发展语言,注重创造。
“螳螂捕蝉”是一个经典故事,很有文化含量,因此让学生复述、表演这个故事,借此发展学生语言,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学生的复述准确、流畅,而且有创新,加入了自己独特的理解,这便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所感悟的表现。在训练中,学生对语言有了感悟、积累和运用,基本技能也得到了训练。
三、
训练思维,凸现主体。我在设计时,突出了学生的思维训练,并把探究的权利还给了学生,注意了对学生质疑问难的探究精神的培养。读完故事后,我引导学生质疑,并讨论关键问题:那个少年为什么不直接劝吴王,而要用讲故事的方式?要求学生小组讨论,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发表独立见解,主动地获取知识,并相机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去探究人物的性格特点,再次让学生回顾全文、整体把握。
三、说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 由图及文,导入新课。
1、 分别出示螳螂和蝉的图片。生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动物?
2、 板书并认读生字“螳螂” “蝉”
3、 指出他们属于左形右声字,便于识记。
(这三步设计从具体的图象到抽象的文字,并且点出了“螳螂”二字的构成特点,从而增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这样在课题中就让学生轻松识记了本课的两个生字。)
4、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呢?
(在这里教师设置疑问激活了学生的阅读期待,从而也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理解词语意思。
3.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2. 指名逐段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
3、交流:你通过读,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还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不明白?
(这儿,主要通过学生自问自答的形式并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生词的意思,为感悟课文扫除了障碍。)
4、指名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再读课文,看看你能否发现课文中还有那些角色之间存在着类似“螳螂捕蝉”的关系?
2、集体交流。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
蝉(捕)螳螂(啄食)黄雀(打)少年
楚国(攻打)吴国(乘虚而入)其他诸侯
四、三读课文,理解词句。
1、这些角色,它们是在什么情况下捕捉或者攻打自己的目标的呢?默读课文,看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2、学生默读课文,勾画相关句子。
3、集体交流:
蝉(捕)螳螂(啄食)黄雀(打)少年:
在交流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抓住各个角色的动作,品读描写它们动作的语句,通过扎实的朗读训练,让学生真切感悟到“蝉、螳螂、黄雀”它们“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
楚国(攻打)吴国(乘虚而入)其他诸侯”
这部分主要让学生明白吴国的眼前利益时什么?而隐伏的祸患又是什么?从而很自然的让学生明白故事与现实之前的共同之处。
在再读当中,学生抓住了各个角色之间的关系,把握住了文章的主干,在这一遍品读当中,就引导学生循着这些线索,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句。理解的过程中,着重训练学生紧扣重点词语评析文章的能力。
五、指导书写。
1、出示 “侯”、“候”
2、学生观察,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启示?(通过观察学生自然会明白多一竖少一竖就是两个不同的字)
3、同样观察一下其它生字,想想书写时要注意什么,然后描红临写。
(虽是高年级但也不能摈弃写字教学,这里以“侯”字为材料,鼓励学生细心观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并归纳记忆方法应该是一种明智的做法。)
五、作业。
1. 抄写生词。
2.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听写铺垫
1、师生同写课题,齐读课题。
2、听写五组词语要求学生认真听、用心记,想想每组三个词之间有什么联系。
4.教师依次念五组词:
(1)蝉 悠闲 自由自在
(2)螳螂 拱着身子 举起前爪
(3)黄雀 伸长脖子 正要啄食
(4)侍奉吴王的少年 拿着弹弓 瞄准
(5)不堪设想 隐伏着祸患 恍然大悟
(这儿,通过默写五组词语,不仅是检查与巩固生词的掌握情况,更是在“暗暗”帮助学生记住“螳螂捕蝉”这个故事的梗概,为后面地复述课文埋下伏笔。)
5、学生对照屏幕出示的词语,进行自我批改。
6、齐读五组词语。
二、师领复述
1、教师边讲故事,边出示图画和词语。
2、学生根据画面,练讲故事,尽可能地用上刚才听写的几组词语。
3、指名讲述故事,师生边听边评。
4、同桌互讲互评。
5、总结:这个故事就叫——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这个板块的设计意在无痕迹地为学生铺设一个台阶让每位学生都能走上去,从先前默写五组词语,暗中帮助学生记住故事的梗概到教师联系五组词语,示范讲述再到学生自己根据词语和挂图进行复述,最后再在大组评析的基础上进行小组练说。这一系列具有梯度的教学流程让学生在不知不觉轻松愉悦之中就完成了本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复述。这不就是我们语文教学所追求的一个美好的境界吗?)
三、品析人物
1、 那个少年为什么不直接劝吴王,而要用讲故事的方式?
2、 小组讨论之后,集中交流。
3、大臣们指出攻楚的利弊,得到的结果是什么?(勃然大怒)少年说了“螳螂捕蝉”的故事,得到的结果是什么?(恍然大悟)从这个对比中,你认为少年是个怎样的人?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在这里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评价人物的机会,学生的表达肯定个性鲜明,但这一切都要依赖于学生对文章的正确解读,做到有理有据。)
4、你认为吴王是个怎样的人呢?
(这里又给学生搭建了表达的一个平台,让学生再去回归课文认真读书从而对吴王有个准确的评价,学生除了可以感悟到吴王的专制蛮横,当然也可以体会到他的可爱之处。)
四、 表演深化
(表演仅仅是一个形式,关键是在通过表演能让学生在“语文”的层面上能得到发展和提高。在这里,我设计了合作表演的环节,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深化体验内化语言,并在此基础上有创造性的表现。)
1、激趣:我可以这样说:“一个好主意要想成功,还得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计谋。我们可以看出这少年有勇有谋,充满智慧。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把这个智慧少年演出来,有兴趣吗?
”用上这样的导语学生的表演积极性自然就被调动起来了。
2、组织:寻找合作对象,练台词。(这儿的台词主要是课文中人物的对话)
3、设计:在练台词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下人物的表情、语言和动作。
4、演练。
5、表演:在表演过程中请下面的学生做导演进一步帮助他们演好人物的动作、神情、语气等。
6、润色:学生即兴写旁白、画外音。
(好的文章像书法,有时密不透风,有时又疏可走马,“疏可走马”处自然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语境动动笔。这儿让学生以写台词的形式补一补,在学生表演时做旁白用,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是读写结合的好形式。)
7、再演
8、评价
五、链接名著
1、《伊索寓言》
2、《克雷洛夫寓言》
3、《中国古代寓言》
(有人说过:下课是新一轮读书的开始。在这里我借本课的文章特点因势向学生推荐一些关于寓言的读物,把学生的阅读兴趣向课外延伸,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螳螂捕蝉》教案设计 篇12
在备课过程中,我考虑到学习古诗文与现代文的不同,因此在课上先讲述了学期古诗文要注意的几点要求,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会感到生疏。
在备课过程中,我还考虑到螳螂捕蝉与打仗的联系,如果老师只运用语言去描述,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出示了一张地形图,使学生很容易的理解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明白了文章要说明的道理:考虑问题要周全,同时也使文章主要人物(年轻人)的特点:机智、勇敢、以国家利益为重出现在学生的眼前。文章的重难点得到解决。
在讲课过程中我还注重朗读的指导,教给学生朗读古诗文的方法,并运用多种方法读课文,从而激发学生朗读古文的兴趣。
《螳螂捕蝉》教案设计 篇13
薛法根老师是江苏省特级教师。他在上《螳螂捕蝉》第二课时,大气而不失精细,轻松而富有智慧,令人耳目一新,又颇多启迪。
一、“重组”课文,构建板块
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实践为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笔者以为,落实这一点的关键是对教材的重组。教材上的每一篇课文,都应该根据学生情况,或大胆取舍,或切换段落,或从课外补充……在课文基础上设计简明流畅的教学流程,使学生能主动、充分、自由而有创意地学习。而不是一概从头到尾,每篇课文都细细给学生“梳理一回”。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下令不准别人来劝阻,这时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薛法根老师教《螳螂捕蝉》并没有“循规蹈矩”逐段教学,而是从学生阅读心理出发,根据教材本身特点,大胆地重组教学内容,一节课就那么几个教学环节,十分简洁,却又“针针见血”,把教学重难点—一落实解决:(1)默写四组词语(分别是:①蝉
悠闲自由自在;②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③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④侍奉吴王的少年
拿着弹弓瞄准),然后听老师讲“螳螂捕蝉”的故事并进行复述,最好能用上默写的几组词语;③)完整地读课文,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学生质疑后讨论一个问题:那个少年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吴王讲这个故事?由此感悟到少年是智劝;(3)课文表演,先练读对话,再每个人就当时情境写台词,两位学生上台做“吴王”和“少年”,其他人做导演。整个课堂教学环节安排新颖独特,虽然改变了课文的“序”,但以发展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主线,科学合理地安排了听、说、读、写、思等语文实践活动,特别是匠心独具地把朗读、感悟、想像、复述等整合成几个生动活泼的综合的板块,使学生在层次分明的实践中得到了全面的训练和整体的发展,真正地达到了以简驭繁、以一当十、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训练思维,培育智慧
薛法根老师一向重视思维训练,他认为现在的语文教学有一个问题就是“让学生记忆知识,而忽视了让学生运用知识去探究未知的世界,忽视了学生质疑问题的探究精神的培养,问号的消失标志着智慧火花的熄灭”。的确,不但是语文教学,现在的中小学教学普遍存在重知识传授轻智慧培育的问题。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一个人可能学富五车,但他不一定是智慧之人,因为他完全可能千万次地重复人家的思想,自己却不善思考,不去探究,更不会发明创造。在今天的背景下谈发展学生思维的问题,首先要考虑让谁提问,这牵涉到谁是教学的主体,第二考虑的是问题的多少和价值。问题过多,对时间固定的课来说,就意味着学生疲于应付,就意味着学生仍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如果一堂课就只有那么几个问题,而且都有思考价值,我们认为,即使由教师提出,也完全可以使学生活跃起来。
薛老师在上《螳螂捕蝉》时,不是简单地读、读、读,不是机械地记课文语言,而是非常注意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整节课,薛老师只提了一个半问题。一个问题是在学生创造性地复述“螳螂捕蝉”的故事,接着又熟读课文后,薛老师问:故事的结尾说吴王恍然大悟,这“恍然大悟”怎么理解?显然,这个问题需回顾全文、整体把握方能解决。请看学生的交流情况:
生:吴王从这个故事一下子想到了自己要攻打楚国的事。他明白了自己就像那蝉和螳螂、黄雀一样,只顾眼前的利益,而没想到攻打楚国所隐伏的祸患。
师:(鼓励地)这里用逗号,请讲下去。
生:如果其他诸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师:(接话)国破家亡啊!
生:吴王明白了大臣们的劝说是有道理的,心里一定很后悔,就自己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我觉得吴王还是一个明君。
师:明白事理、改正错误的大王还是个好大王嘛!(众笑)
接下去就是那半个问题,为什么说是半个问题呢?因为是薛老师先让学生自己质疑,学生提出的两个问题也不算容易,但都指向吴王,薛老师在此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提出了一个更有价值的问题,引学生走进那位少年的世界,这样的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显然在挑战学生的智慧。请看实录:
师:学到这儿,你还有什么问题?
生:少年所讲的事在生活中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吴王怎么就相信了呢?
生:吴王没有听大臣们的劝告,为什么会听那个少年的话?
师:这两个问题提得都很有道理。但是只要认真读读课文的第三小节和最后两段话,你就会明白的。老师现在想到一个问题:那个少年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吴王讲这个故事呢?
生: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谁再劝说就杀谁。少年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这个故事,用意就是劝说吴王,吴王一定不会听的。
生:那样做会使吴王觉得很没面子,一生气反而会把少年杀掉的。
生:如果在大臣们面前讲这个故事,吴王一定不会相信这个故事是真的,以为是少年编出来的,就不会想到故事中的道理。
生:那少年在花园里一连站了三天,为的就是等吴王。少年装出打鸟的样子,是让吴王相信(螳螂铺蝉)这件事是真的不起疑心。这样,少年就可以通过讲这个故事,让吴王自己明白其中的道理。
师:少年表面上是讲故事,实际上是一
生:暗劝吴王不要攻打楚国。
生:暗示攻打楚国隐伏的祸患。
师:所以,少年的劝与大臣的劝有一点不同。如果说大臣们的动是“直劝”、“力劝”的话,少年的劝称得上是——
生:(纷纷抢答)智劝、巧劝。
师:一个好主意要想成功,还得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计谋。我们可以看出这少年有勇有谋,充满智慧。
只有读书,没有问题,这是目前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当中暴露出的一大问题。矫枉难免过正,凡事过了头就会走向反面。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此早有告诫:“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让孩子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才是应当在学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的最美好的事物。”
三、发展语言,注重创造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语言,读熟是前提,离开这个,勿谈语言的发展。所以薛老师是很重视学生把课文读熟、读好的。读熟还只是学习语言的第一层次,准确来讲还不到位。薛老师在以下两个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是依据课本的语言发展学生的语言。“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当然也是学习语言的例子。完全跳开书本去学习语言,往往是低效的,“螳螂捕蝉”是一个经典故事,很有文化含量,因此让学生在自然而然间能复述这个故事,借此发展学生语言,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只不过薛老师做得了无痕迹,铺设的台阶很适合学生走上去,而且还能别出新意,有所创造。他先通过默写四组词语,“暗暗”帮助学生记“螳螂捕蝉”这个故事的梗概,然后联系这四组词语,教师边示范讲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要求学生边听边记。学生再根据四组词语和挂图复述故事,最后才是指名复述故事。实践证明,几位学生的复述不但准确、流畅,而且有创新,如把“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说成了“蝉趴在高高的枝干上,悠闲地唱着歌,自由自在地吮吸着甘露”,显得更为生动。
二是让学生创造性地弥补课文空白。好的文章像书法,有时密不透风,有时又疏可走马,“疏可走马”处自然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语境动动笔。比如课文写这位少年为了劝说吴王,拿着弹弓一连在王宫花园里转了三个早晨才觅得机会,碰到吴王。花园里此时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薛老师就让学生以写台词的形式补一补,在学生表演时做旁白用,结果学生写有目的,十分成功。这里不妨抄录一位学生的练笔:清晨,朝霞映红了吴王花园。郁郁葱葱的树木、五颜六色的鲜花都被镀上了一层金黄色。几只黄雀躲在树丛里欢快地鸣叫着。这时,一位手拿弹弓的少年,正在花园的小路上徘徊。他不时地朝吴王的寝宫东张西望,似乎在等什么人,却又装出一副专心打鸟的样子。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他也浑然不知。这时……(学生开始上场表演。)
四、用语活泼,充满欢乐
教师的课堂用语非常重要,它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效果等都紧密联系。在共性之外,特级教师在课堂用语上又有个性,薛老师的教学用语轻松幽默,他的语文课充满笑声,所以有人曾以“教得轻松,学得扎实”来形容他的教学艺术。
我们不妨来欣赏一下他的某些课堂用语:
在学生默写完四组词语后,薛老师说:“同学们听写得很认真,老师奖励大家一组词。”此时,学生都开心地笑了。其实第五组词语:“不堪设想、隐伏着祸患、恍然大悟”本来也要默写,只是薛老师这么一强调,学生紧张的情绪马上得以缓解。本该默写,现在成了“奖励”,奖励是虚的,实是体现薛老师的育人之道:“听写得认真”,才有奖励,才能多默写一些。
在学生复述“螳螂捕蝉”的故事时,薛老师表扬那位用上了“唱歌、吮吸甘露”的学生,说:“看来,你很有文学细胞。”多么形象有活力的评价!多么有激励作用的评价!当第二位学生发生口误“黄雀伸长脖子……却不知道有个侍奉吴王的少年正站在它身后……”时,薛老师没有否定和生硬批评,而是以“能站在黄雀背后的是超人”这样儿童化的语言巧妙地启迪学生。
在学生成功表演后,薛老师又真诚地说:“看了你们的表演,我想中国电影拿奥斯卡金奖的日子真的不远了!”既是在肯定学生正确理解了课文,准确地把握了人物形象,又饱含真情,寄予厚望,颇为“煽情”,轻松的话语,实在又很深刻!
精彩的有智慧的语文课,不在于教师讲授无数个知识点,而在于学生提出更多的为什么;不在于教师运用什么方法,而在于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有大量的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不在于设计的课堂有无其基础型、拓展型或研究型之分,而在于学生是否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通过学习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不在于学生从课本中接受了多少,而在于他们质疑和评判了多少,在于他们是否展开想像的翅膀,拓展广阔的心灵,在于学生对自己的发展是否有足够的自信。
《螳螂捕蝉》教案设计 篇14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四
作者:赵建华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76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四
第二课时
泗港小学赵建华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被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劝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到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全文分“准备攻打楚国→少年巧妙劝说→打消攻打念头”三部分,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
学情分析:
对寓言这一体裁,学生并不陌生。但学生往往只注意故事的情节,不善于思考蕴含的道理。因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抓住揭示寓意的语句,围绕具体形象的故事,理清“蝉、螳螂、黄雀、少年”间的关系,探究“眼前的利益”和“隐伏的祸患”,从而深刻理解文章内容,领悟告诉人们的道理。
设计理念:
在本课教学设计中,一是突出了探究性学习,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二是体现了合作式学习,学生对故事的复述、表演等,都以同桌或小小组的形式进行;三是倡导了个性化学习,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表现课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作繁琐的分析,力求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协调者、合作者和激励者。
教学目标:
1、情意目标: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
2、认知目标: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明白吴王打消攻打楚国念头的原因。
3、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会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表现课文内容、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既是文章的重点,也是文章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学习课文
1、初步感知,复述故事。
①少年讲了件有意思的什么事呢?请大家边听边看边想,能不能也讲讲这个故事,最好有所创新。(学生听故事录音、看多媒体演示。)
②同桌讲讲这一故事。指名讲这一故事,组织评议。
2、理清关系,领悟道理。
①少年通过这一挺有意思的事,要告诉吴王什么道理呢?请在文中找出直接说明的一句话。
②(出示“蝉、螳螂、黄雀……祸患呢!”)指名读。围绕这句话,有什么问题要提?
③它们“眼前的利益”分别是什么?“隐伏着的祸患”又分别是什么呢?先结合课文,根据表格提示自学,再分小小组交流讨论。
眼前的利益
隐伏的祸患
蝉
螳螂
黄雀
④指名交流(边说边操作演示多媒体)。
⑤“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它们可能是怎样想的呢?你想对它们说些什么?练读“蝉、螳螂……祸患呢!”
⑥吴王明白了少年要告诉他的道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a理解:“恍然大悟”;“乘虚而入”,蝉、螳螂、黄雀,分别乘什么“虚”?其他诸候国乘什么“虚”?“不堪设想”,蝉、螳螂、黄雀分别有什么“不堪设想”的后果?b引读:所以,吴王打消了……)
3、理解“方法”,体会特点。
①对4-12节,大家通过提出问题、结合课文研究问题,读懂了。请默读第3节,想想看什么问题要提?
②像刚才那样,同桌商量商量,能解决这些问题吗?(随机点拨,“毫不介意”,他“介意”的是什么?)
③练读第3节。
④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少年?吴王又是个怎样的人呢?
4、选择方式,表现课文。
①你们觉得可以用哪些方式来表现课文的内容,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②分小组准备后(分角色读,表演,画示意图等)组织交流、评议。
三、布置作业
将《螳螂捕蝉》这一故事讲给家人或低年级同学听。
板书设计:
蝉 ← 蟑螂 ← 黄雀
不能只顾眼前利益 ↑
少年
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的关键字搜索!
《螳螂捕蝉》教案设计 篇15
教学这一课时,我参照薛特的教学设计,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本着简单、务实的原则,设计了以下教学思路:(拟二课时)
1、由课题引出学生字“螳螂”“侯”“堪”“奖”,通过范写提醒、描红、临写把字写正确、美观;通过同学友情提醒,区分形近字,知生字“侯”“堪”的字义,准确运用。
2、读课题,知课题是一个成语的前半部分,板书后半部分(黄雀在后)。知道这个故事来源于一个寓言故事。
3、自读寓言故事。开火车读课文,读准音,读通课文。
4、说说成语中螳螂、蝉、黄雀之间发生的有意思的事。先自读文中描述,圈画出讲述时应该注意的字词,然后指名讲述。
5、说说三种动物的共同点,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这句话。说说三种动物想着的眼前利益各是什么?隐伏着的祸患又各是什么?明白“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的喻义。
6、阅读课文第1节,说说少年为什么要把螳螂捕蝉的事讲给吴王听?想像大臣们劝说吴王的话,剖析吴王的心理。
7、阅读课文2-11自然段,说说少年是怎么劝的,感悟少年的智劝。
8、阅读课文第12自然段,说说吴王听了少年的话,为什么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明白《螳螂捕蝉》这一寓言故事的寓意,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读了课文后的感想。
9、浏览全文,说说《螳螂捕蝉》这一课的内容及叙述条理,复述课文。
10、分角色朗读3-12自然段,有兴趣的把此段改编成独幕剧,并表演。
感想:对于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我感觉研究的太狭隘了。我们往往截取一个面(一个课时),来研究语文如何来教与学,这如何能全面、客观地反映我们的语文教学呢?我觉得教材是以一篇篇课文来编写的,那么我们的教学研究也应该以一篇课文的教学为单位,来研究一个学段语文教学的目标与任务如何落实于一篇篇课文教学中。这样我们的研究会比较全面、比较客观,会更多地从学生的学情去考虑,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去训练学生语文学习的基本能力,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做到为了学生的学而教。所以我们要多讨论一篇课文几个课时该如何节时、高效地去指导学生学语文。
《螳螂捕蝉》教案设计 篇16
【学习目标】
1.理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故事的含义。
2.学会有条理地复述故事。
3.能够用这个故事所揭示的道理理解生活中类似的事例。
【课文提示】
1.作者刘向(约前77—前6)名刘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著《九叹》等辞赋33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
2.选自《说苑》。《说苑》按类编辑了先秦至西汉的一些历史故事和传说,并夹有作者的议论,借题发挥儒家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带有一定的哲理性。
【词语积累】
悲鸣饮露委身曲附傍延颈务欲得其前利顾患
【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
原文:园中有树,其上有蝉。
翻译:园子里有(一棵)榆树,树上有一只蝉。
原文: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
翻译:蝉高高在上一边悲伤的鸣叫,一边吸饮露水,(它)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后面;
原文: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翻译:螳螂紧贴树枝弯曲前肢想捕食蝉,却不知道黄雀在它的旁边;
原文: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翻译: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吃螳螂,却不知道弹丸在它的下面(正要弹射它)。
原文: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翻译:这三种情况都是力求要得到自己眼前的利益,却不顾忌它们后面的灾祸啊。
【课文分析】
蝉、螳螂、黄雀在同一背景的舞台上,演出着相似的悲剧,而悲剧的根源却都在于贪图眼前小利而不顾及自己的生命安全。人如果这样,也免不了悲剧的结局。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目光短浅,只顾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潜伏的危机、杀机,最终是免不了要招致灾祸的。所以,居安思危、近忧远虑,应成为人们为人处事的一种原则。
【思考问题】
1.本故事给我们叙述了怎样一种场景?
(阅读课文,我们可以想象:拿着弹丸的人欲射黄雀——黄雀延颈欲啄螳螂——委身曲附的螳螂欲取蝉——蝉正得意洋洋地饮露。)
2.怎样描写蝉、螳螂、黄雀的?
(“蝉”、“螳螂”、“黄雀”都为眼前的利益而显示出得意忘形的神态:蝉——悲鸣饮露、螳螂——委身曲附、黄雀——延颈欲啄。然而它们不知道悲剧即将发生。)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这个故事,本来是告诫君王考虑问题和处理事情时,要瞻前顾后,通盘谋划,注意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现在用来讽刺那些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防备后患的人。)
六年级语文螳螂捕蝉教案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螳螂捕蝉。你以前听过这个成语吗?(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说你的理解。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与这个寓言故事有关。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借助课后生字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不知身后的黄雀要将它啄食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是危险的。吴王听后明白过来,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总结:少年以螳螂捕蝉劝吴王
3、少年讲这个故事给吴王听,是别有深意的——(想劝吴王放弃攻打楚国的计划。)
大臣与少年都劝说吴王,比较一下。出示结果对比。
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连声说:“对!对!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为何结果相差如此之大?
4、可是,纵观全文,少年与吴王的对话中有没有提到关于楚国的事呢?
只是说了个故事,只字未提楚国之事,却令固执的吴王改变了主意,这个故事太值得我们去研究了。
三、精读课文。
1、默读课文,找到少年所说的故事,再轻声读一读。
2、这就是少年讲的故事。(出示)指名读。
3、学习故事。
A自读课文,能理清里面的关系吗?作图:露水蝉螳螂黄雀少年
B蝉、螳螂、黄雀有什么共同之处?(一心看到眼前的利益,却都不知道身后的祸患)
这几种动物都十分警惕,为什么都没发觉身后隐伏的祸患呢?
——“一心”,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
螳螂:供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
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
读读故事,你一定能揣测出它们当时的想法。
出示:望着眼前的,蝉心想:
螳螂
黄雀
——是啊,我们不难体会到正因为急于获取眼前的利益,才使它们放松了警惕,忽略了即将到来的危险。谁能读出它们的“一心”得利的心理。
——蝉身后隐伏的祸患是螳螂的捕食,螳螂身后隐伏的祸患是黄雀的捕食,而黄雀身后隐伏的祸患是少年手中弹弓的袭击。
5、这个故事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引读——其实我们应该想到一句老子的话:福兮,祸之所伏。
这个故事让吴王明白了什么?引读——攻打楚国是眼前的利益,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是身后隐伏的祸患。千万不能因为贪图眼前的利益,而忽略身后的祸患,板书:(别因)眼前的利益(忽视)身后的祸患
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理解不堪设想。堪,可以,能够。不能够想像。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各霸一方,彼此之间虎视眈眈。倘若被诸侯国乘虚而入,我们不妨想像一下会有怎样的后果?(国家被灭,人民被奴役……)
6、然而大臣们的反对、苦劝得到的是——出示——引读,少年的故事令吴王恍然大悟,—
—引读。
为什么同一个出发点,却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呢?请再读读课文,课文中的一些细节会帮你找到答案。
——大臣是直劝,少年是巧劝。
巧,体现在哪里呢?再浏览课文,你一定有话对少年说:少年,你的让我敬佩。
A智慧——不正面讲对错,用自然界里的故事,揭示道理,用故事启发吴王。
B勇气——冒死劝诫,勇气可嘉。联系到第二小节。
C讲话很有艺术,很有技巧。
语言看似寻常,却是精心设计,一步步地让吴王明白事理。练习对话朗读。语气应怎样?
D耐心——为了说服成功,耐心等待机会。(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就这样,一连转了三个早晨。)如果吴王仍然没有发现他,他会怎么办?(继续等,或想别的办法)
好一个令人敬佩的少年,用智慧、凭勇气,借螳螂捕蝉的故事巧劝吴王!
四、总结全文:
1、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寓言故事就是借故事来说明事理,我们会在生活中找到与之相似的例子,从而深受教育启发。课后,请大家去搜集一下,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存在着“螳螂捕蝉”的现象呢?
板书:少年以螳螂捕蝉劝吴王
(别因)眼前的利益(忽视)身后的祸患
反思:
这篇课文有许多名师开过公开课,所以在上这课时,我停犯难,因为有一个心结没有打开:尽量不要重复别人的设计,以免有邯郸学步之疑。因而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免有带着镣铐舞蹈的嫌疑。
综观这节课的设计,有几个亮点:
1、几个语言训练点设计较好。如“不堪设想”的理解,我先让学生理解这个词的意思,然后让学生想像一下会有怎样的后果,想象吴国的命运,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丰富了对词语的认识。
再如,“大臣会对少年说什么”?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的艺术,除了寓意的揭示,还让学生领略了说话的艺术与效果。
还有,为了走进文本,我还设计了一些口述训练,如望着眼前的,蝉、螳螂、黄雀心想:;少年,你的让我敬佩。
2、课外资料的补充较好地帮助学生突破了对重难点的理解。
当然,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值得我去反思。
1、要在相信学生上下工夫,用相对整合的问题让学生有表达的空间。
2、概括主要内容时,学生讲得很罗嗦时,教师要有指导,让学生用一句话来概括。
3、提问要相对集中,如故事的分析,突出“一心”,不要太琐碎。
《螳螂捕蝉》教案设计 篇17
泗港小学 赵建华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被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劝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到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全文分“准备攻打楚国→少年巧妙劝说→打消攻打念头”三部分,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
学情分析:
对寓言这一体裁,学生并不陌生。但学生往往只注意故事的情节,不善于思考蕴含的道理。因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抓住揭示寓意的语句,围绕具体形象的故事,理清“蝉、螳螂、黄雀、少年”间的关系,探究“眼前的利益”和“隐伏的祸患”,从而深刻理解文章内容,领悟告诉人们的道理。
设计理念:
在本课教学设计中,一是突出了探究性学习,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二是体现了合作式学习,学生对故事的复述、表演等,都以同桌或小小组的形式进行;三是倡导了个性化学习,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表现课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作繁琐的分析,力求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协调者、合作者和激励者。
教学目标:
1、情意目标: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
2、认知目标: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明白吴王打消攻打楚国念头的原因。
3、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会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表现课文内容、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既是文章的重点,也是文章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学习课文
1、初步感知,复述故事。
①少年讲了件有意思的什么事呢?请大家边听边看边想,能不能也讲讲这个故事,最好有所创新。(学生听故事录音、看多媒体演示。)
②同桌讲讲这一故事。指名讲这一故事,组织评议。
2、理清关系,领悟道理。
①少年通过这一挺有意思的事,要告诉吴王什么道理呢?请在文中找出直接说明的一句话。
②(出示“蝉、螳螂、黄雀……祸患呢!”)指名读。围绕这句话,有什么问题要提?
③它们“眼前的利益”分别是什么?“隐伏着的祸患”又分别是什么呢?先结合课文,根据表格提示自学,再分小小组交流讨论。
眼前的利益 隐伏的祸患
蝉
螳螂
黄雀
④指名交流(边说边操作演示多媒体)。
⑤“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它们可能是怎样想的呢?你想对它们说些什么?练读“蝉、螳螂……祸患呢!”
⑥吴王明白了少年要告诉他的道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a理解:“恍然大悟”;“乘虚而入”,蝉、螳螂、黄雀,分别乘什么“虚”?其他诸候国乘什么“虚”?“不堪设想”,蝉、螳螂、黄雀分别有什么“不堪设想”的后果?b引读:所以,吴王打消了……)
3、理解“方法”,体会特点。
①对4-12节,大家通过提出问题、结合课文研究问题,读懂了。请默读第3节,想想看什么问题要提?
②像刚才那样,同桌商量商量,能解决这些问题吗?(随机点拨,“毫不介意”,他“介意”的是什么?)
③练读第3节。
④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少年?吴王又是个怎样的人呢?
4、选择方式,表现课文。
①你们觉得可以用哪些方式来表现课文的内容,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②分小组准备后(分角色读,表演,画示意图等)组织交流、评议。
三、布置作业
将《螳螂捕蝉》这一故事讲给家人或低年级同学听。
板书设计:
蝉 ← 蟑螂 ← 黄雀
不能只顾眼前利益 ↑
少年
上一篇:《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