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易文君范文网!

立 意 与 选 材

小学作文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立 意 与 选 材pEz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立  意  与  选  材

【学习重点】

一  了解立意和选材的要求

二  在写作实践中能处理好立意与选材的关系
【写作指导】
【写作练习】
一 片段作文
【示例】
二 整篇作文
【借鉴实例】
【借鉴实例】

【写作指导】


文章的内容是由立意和选材决定的。意是内容的核心、灵魂,材料是内容的物质外壳,二者不可分离,而意是主导,材料要受意的指导和制约。因此,在实际的构思过程中,一般都是立意在先,选材在后。下面就按这个顺序来说。

立意

要使文思畅通,关键在于立意。我们大概都有这样的体验:作文之初,头脑里往往是乱纷纷的,想来想去,总觉得“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难下一字;有时似乎想出了一点眉目,可是刚写了一段话,又觉得写不下去。对于这种现象,推究其原因,大多是由于文意未立或虽立而不甚明朗。待到文意已明,文思也跟着旺盛起来,有时甚至妙绪泉涌,不吐不快,下笔千言也不见得是件难事。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立意之于文思,正是这样:立意越精细越明朗,写起来就越顺畅。这是文章写得成功的基本保证。

立意有哪些要求呢?

一是贵在创新。我们文章里所需要的“新”,不是尽人皆知的大道理,不是冠冕堂皇的套话、空话,而是那些既符合时代精神又闪耀着个性色彩的东西——这就是我们对周围事物独有的见解和体会,它们小得如同一滴水,却能照见太阳。“新”,又是发人之所未发。在现实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为人们所熟视无睹的事物,也会有一些习非成是的观念;这些都是未被开发的题材,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不难发现;发现了再经过深思熟虑,把自己的看法写出来,必能使人感到耳目一新。

立意上能创新,全在于思维活跃。这就要多读多看多思考。多读多看才能视野广阔,联类不穷;多思考才能辨析事理,有所发现。思维活跃起来了,就不会受制于旧的思维定式,而敢于创新。还要善于运用联想和想像,因为联想和想像常常能给我们带来新的启示,能使我们从普通事物上看出它们所包含的新的意义来。

〖1〗写作·第一单元二是要情意并重。思想和感情常常是同时发生的。我们在观察事物的时候就是这样:“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写文章的时候尤其是这样:我们歌颂新事物,揭露旧事物,我们赞扬真、善、美,批评假、恶、丑,怎么能不带着强烈的感情呢?情,可以使我们的意变得更加鲜明夺目,更有说服力。我们读过的许多好文章,不管它们属于哪一种体裁,也不管具体内容是什么,无一不是写得情深意浓的,就足以证明这一点。任何一篇文章里的情,其实是在立意的过程中就已经酝酿好了的。

立意也有技巧,常见的有借题发挥、小题大做、大题小做、画龙点睛、一字立骨、抑扬互用等等,名目繁多,不胜枚举。知道一点有好处,但切不可生搬硬套。技巧也是为内容服务的,抓住这个根本才能用得活,用得巧。

选材

选材服务于立意,但材料往往不完全受“意”的限制,好的材料往往可以丰富、扩展文章的主旨,给读者留下隽永的回味。

好的材料有三条标准:(1)切合文章的旨意。这一条至关紧要,也最难把握。材料和旨意的切合度怎样,凭直观感觉不易判定,最好是在材料初步选定后,就把文章的基本格局构想出来,再从这个格局出发来审视所选定的每一个材料。这样做,材料的切合度就比较容易显现出来,使用与否,也就有了把握。(2)有比较丰富的意蕴。意蕴,就是材料的内在含义。意蕴丰富才能引发读者的情思,给读者以某些启示。一件材料有无意蕴,要先用读者的眼光来看,要用心感受它,你果真动了情,那就是有。这种鉴别方法是很有效的,不妨一试。(3)要新一点。这一条不言自明,凡是别人没有用过的都可以算作新,有一点时代色彩自然更好。

按照这几条标准来选材本不是一件难事,因为中学作文命题一般都不会超出学生经历见闻和感受体验的范围,可供选择的材料决不会少;说难,其实另有原因。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有些同学听老师在班上念优秀习作后,总这样说:“这些材料连同它们的细节我全知道呀,为什么当时竟然没有想到?”有些同学刚把作文交上去,就暗自埋怨起来:“唉!可惜有一个材料没有写上。”这种情况相当普遍,在限时作文里尤其显得严重。从表面看,这是由一时的紧张心态造成的;但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你还没有占有这些材料,你不占有它们,它们怎能听从你的调遣呢?

要想占有材料,就得做个有心人,遇事都要问个“为什么”,要往深处想。这样,许多非常平常的事物就会带着奇异的闪光奔向你的笔端,成为你的写作材料。材料也需要不断地积累,办法是平时多写点札记,把自己见到的和想到的随手写下来,因为既经写过,就不容易忘记,用起来就会方便得多。

一 片段作文


以某件实物为写作对象,写一个片段,300字左右。

要求:(1)取其象征意义来立意;

(2)以该物的形状、结构、用途等方面的特点做写作材料。

【示例】


红  缨

红缨在农村经常可见,它最重要的用途是装饰高骡大马。

红缨的构造并不十分复杂,只要把麻劈成缕缕细丝,染成红色,剪裁整齐,扎成大把、小把就行了。小把的叫红缨花,大把的叫火把花。在骡、马的鞍子上、扇尾上,栽上一朵红缨花,额头上扎上一炬火把型的红缨絮,像火红的榴花,像一片朝霞。它是美的象征。

骡、马头上扎一朵红缨,在行进中,眼前似乎燃烧着一团火。它能热了马的心,提起骡的神,使它们越走越带劲,越走越精神。它是军列前边迎风招展的“旗帜”。

当骡、马行进在大道、公路上,自行车、拖拉机、汽车来来往往,川流不息,闹闹哄哄,这时它们头上的红缨来回摆动,可以分散注意力,减少外界的干扰,避免骡、马受惊发生意外。它是定神静心的“安神丸”。

烈日炎炎的盛夏,潮湿闷热的天气,那苍蝇、蚊子,讨厌的小昆虫,时常封锁道路,在骡、马的眼前飞来舞去。这时那红缨随着牲口的头来回摆动,上下左右驱赶着,扑打着这些小玩意儿,保护它的主人不受其害。它是一把理想的“扇子”。

当人们光景富裕,日子红火时,为了图个喜庆,这时不免要把那高骡大马打扮一番,所以红缨就成了必不可少的装饰品。它是一朵“富”字花。

红缨,虽然很普通,但是它却象征了我们这个黄金时代,象征了当代农民的富丽年华。

(选自《全国优秀语文教师评作文》,作者张晓华)

 

本文立意十分鲜明,第二段结末说红缨“是美的象征”,这是泛泛的提示,目的在于引出对红缨的具体描述和说明;到最后一段再顺理成章地指出,红缨“象征了我们这个黄金时代,象征了当代农民的富丽年华”。这样一来立意就有了一定的思想高度。

材料既单纯而又丰富多彩。文章主要是写骡马行进中红缨的动态,却又把它跟骡马的姿态和四周的环境联在一起,再分别用“旗帜”“安神丸”“扇子”三个比喻来概括红缨的作用,使本来很简单的事物变得不那么简单了。

二 整篇作文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600字。

1.学习语文要下苦功夫

提示:要正确理解“苦功夫”的内涵;事例不宜过多,要以说理为主。

2.从下面这件事说起,题目自拟。

世界球王贝利一生共踢进两千多个球,其中不乏精彩绝伦的射门,可是当人们问他所进的球中哪一个最漂亮时,他总是说:“下一个。”

【借鉴实例】


【借鉴实例】

听说有一位导演,在反驳别人的批评时说:“不管怎么说,反正我是让观众落了泪。”反驳当然是你的权利,但这样的反驳很无力,让人落泪就一定是好艺术吗?让人哭,让人笑,让人咬牙切齿、捶胸顿足,都太容易,不见得非劳驾艺术不可。而真正的好艺术,真正的心路艰难,未必都有上述效果。

我听一位批评家朋友说过一件事:他去看一出话剧,事先掖了手绢在兜里,预备哭和笑,然而整个演出过程中他哭不出也笑不出,全场惟鸦雀无声。直到剧终,掌声虽也持久,但却犹豫。直到戏散,鱼贯而出的人群仍然没有什么热烈的表示,大家默默地走路,看天,或对视。我那朋友干脆找个没人的地方坐下来发呆。他说这戏真好。他没说真像。他说看戏的人中有说真好的,有说不好的,但没见有谁说真像或者不像。他说,无论说真好的还是说不好的,神情都似有些愕然,加上天黑。他说他在那没人的地方坐了很久,心里仍然是一片愕然,以往的批评手段似乎都要作废,他说他看见了生命本身的疑难。这戏我没看。

(选自史铁生《病隙碎笔》第三卷)

【借鉴实例】


“窝  囊”  说

也许是吴晗的《谈骨气》感染了我们青少年朋友,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同学常把“骨气”挂在嘴边,稍受委屈,或对方批评他时稍为严厉一点、粗暴一些,他就一触即发,大吵大闹,认为这才算是有“骨气”,这才不“窝囊”。其实,这样的同学并没有弄清,什么是骨气,什么叫窝囊。那不吃“嗟来之食”的饥民,宁死不屈的文天祥,拍案而起的闻一多,无一不是铮铮傲骨的铁血男儿,他们的确是有骨气的。那么,什么是窝囊呢?窝囊就是无能、怯懦、胆小怕事。面对猖獗的恶势力,只知躲避、退缩而不敢挺身而出,这是窝囊;失败后,一蹶不振,自暴自弃,这是窝囊;明明自己有理,可以力争,却畏畏缩缩,一味迎合他人、曲意奉承,这也是窝囊。正因为这样,谁若被冠以“窝囊”,人们就会不自觉地流露出鄙夷的神色,他就会深感屈辱,因而抬不起头来。

然而,面对种种侮辱,不是为了个人私利而一触即起,而能以大局为重、以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先,善于从容退让,这不是窝囊,而是大公无私;对非原则性的小错采取不加理会、不计较的态度,这不是窝囊,而是宽宏大量;失败后,忍受暂时的屈辱,却在暗地里默默积蓄力量、等候转败为胜的时机,这也不是窝囊,而是忍辱负重,是韬晦之计,是大智大勇的表现。

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将这几者混淆,认定忍受委屈就是窝囊,承担屈辱就是没有骨气,这是不对的。苏轼曰:“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远也。”无论是“引车避匿”的蔺相如,在下邳桥替黄石公拾鞋的留侯张良,还是脱衣露体迎接楚庄王的郑襄公,他们无不表现出一种常人所不能及的大气度,以小失换大得,我想,“将相”与“庸人”的区别也就在这儿了。而自叹怀才不遇的贾谊,不善于在逆境中生活,不懂得要成就大功业就必须忍耐,结果过分悲伤,英年早逝。两相对比,我们应该反对无能、怯懦而造成的窝囊,但应该学会以大局为重,并体现大智大勇的那种暂时的“窝囊”,以成就今后的大业。

中国有句古话:大丈夫能屈能伸。意思是成就大事业的人既要能忍受屈辱,又要能伺机而发。人们往往接受“伸”,却难以容忍“屈”,尤其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往往认为“屈”太窝囊。可是,我们既要有接受光明与成功的坦荡,也要有勇敢面对厄运与挫折的能耐,像韩信少年时从市井流氓的胯下爬过、勾践在被俘时忍受夫差的种种折辱,这种一时的“窝囊”,能“忍小忿而就大谋”,反而成为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颂的大智大勇的表现。

(选自《全国中学生一等奖作文精选》,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作者张晓煜)

 

这篇文章从当前中学生普遍不能稍微受一点委屈的现象出发,提出在强调“骨气”的同时,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种种看似“窝囊”之举的问题。作者的用意很明确,就是帮助同学们形成正确认识。

文章从正反两方面展开论述,既肯定了铮铮铁骨、宁死不屈的文天祥、闻一多,也赞扬了宽宏大度、克己谦让的蔺相如、张良等古今贤人,并引用苏轼的名言进一步深化论述。论证充分,说理透彻。

精选图文

15313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