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社会复习学案(精选3篇)
文化与社会复习学案 篇1
班级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
【知识整合】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一、体味文化
(一)文化万花筒⑴文化现象: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2)文化现象: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
(3)文化生活:各具特色, 有不同的文化环境。
(二)文化是什么: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的实质)含义: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 、 、而言的人类全部 及其产品。
意识形态部分 非意识形态部分 。
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 的产物, 是 特有的现象,纯“ ”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3、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1)文化素养的形成: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 ,特别是通过 、 逐步培养出来的。
(2) 文化活动是一种离不开 的精神性活动,人们的精神活动 ,精神产品离不开 [注意] 文化修养水平的高低与知识水平的高低并不是等同的。
4、正确理解文化的内涵(1)广义的“文化”: (2)狭义的“文化”: (3)我们所讲的“文化” 是指
(三)文化的力量(作用)1、文化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静态)形式: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艺术、科学等。(动态)活动: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2、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1)文化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文化的教化作用),(2)文化对国家、民族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注意]:①文化的转化性:可转化为物质力量②文化的两重性; 具有阻碍和推动作用。
二、文化与经济、政治
(一)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1.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内在联系(1)经济是______,政治是经济的________,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_____。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_____、_______所决定。(2)、文化___________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2.不同的文化,对 的影响不同,对 的作用也不同,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 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则 。
(二)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
1.文化与经济、政治 的特点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a: b: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a: b:
(三)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1、国际竞争的实质: 归根到底:
2.文化的力量 成为综合国力的标志。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一、感受文化影响(一)、文化影响面面观
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来自于特定的 ,来自于
2、文化影响人们的 (1)影响因素:
(2)文化差异见诸于 (3)不同时代占统治地位的的价值观念不同,
3、文化影响人们的 (1)影响因素:
(2)思维方式在实践、认识活动中形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又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二)文化影响的特点
1、文化影响具有 的特点(1)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不仅 而且
(2)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 的过程。
2、文化影响具有 的特点
(1)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 。“三观”是在长期的学习和生活中形成,是 的结果(2)“三观” 一经形成具有 。
二、文化塑造人生
(一).丰富精神世界(1)、文化与人的关系:人 文化,文化 人(2)、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①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是 的途径;②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是对 的追求,也是塑造 的过程;③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二)增强精神力量1、文化对人的塑造还表现在 ;2、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2、人的全面发展的表现在 、 和 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提高3、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优秀文化
【单元训练】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为了给中国和平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国际环境,我们必须向世界说明中国,花大力气向世界介绍中华文化。这表明 ( )
a.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b.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起基础性作用
c.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d.文化对政治、经济能产生重大影响
2.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这样做是由 决定的。( )
a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b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c 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精神力量 d 我国文化事业的落后状况
中央有关部门联合组织开展“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该“双百”评选活动已经尘埃落定。有人说:“优秀的英雄形象,是一个民族精神的缩影。”据此回答3~4题。
3.在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其中许多思想和精神至今仍然熠熠生辉,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这说明 ( )
a.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c.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文化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4.中国之所以在金融危机袭来之际逆势前行,不仅在于拥有“中国道路”,也在于拥有“中国精神”。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这个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机的魄力。这说明 ( )
①文化决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变迁,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文化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前进方向 ③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晚会开始,4028棵多彩“发光树”组成9 000平方米的“光立方”交替组合出“国庆”“祖国万岁”等字样和金色的五星、枝繁叶茂的森林、巍峨壮观的长城等图案。壮美的画面和丰富的内涵通过现代通讯技术和各种媒体,传播至世界各地,并深深打动着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心。这体现了( )
①文化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文化与经济的相互决定、相互交融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④现代大众传媒超越了时空局限,显示了强大功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该句诗可以体现( )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③文化具有继承性 ④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看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有人喜欢懒羊羊,说要学习懒羊羊聪明机智、临危不乱的作风;有人喜欢灰太狼,说要学习灰太狼屡败屡战、不言放弃的精神。这说明( )
a.文化构造了人的本质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c.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d.文化对人的影响不是无形的、强制的
8.XX年9月1日 ,开学的第一天,中央电视台播出大型公益课《开学第一课:知识守护生命》。教育部要求在全国中小学生准时收看,通过互动、讲述等寓教于乐的形式,以切身体验来阐明浅显又深刻的应急避险道理,让生命教育深入人心。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的这一举措说明( )
①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与行为方式
③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很多学校利用庆祝建国六十周年的大好机会,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艺术节,陶冶了学生的爱国情操。这表明(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b.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
c.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先进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
10.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军事题材、谍战题材的影视作品陆续上映。《建国大业》《风声》等影视作品,颂扬的革命精神使人们的精神境界得到了升华。这主要说明( )
a.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c.以优秀作品鼓舞人,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保证
d.我们要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11.“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
①文化环境决定人的发展②人的成长受环境影响③文化影响是潜移默化的④文化可以塑造人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博物馆作为人类遗产的保护和传播机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播和展示其文明成就和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阵地。材料表明:( )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③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文化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反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抗战初期,毛泽东所著的《论持久战》,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的决心和信心,为中国人民最终夺取抗战胜利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这说明( )
a.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决定着社会的发展 b.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c.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d.文化作为精神力量是物质力量的反映
14.在“八荣八耻”教育中,北京某中学在圆明园开展了“弘扬民族精神”、“使命与责任”、“奥运与中国责任”、“航天精神与中国梦”等专题讨论,还为高三学生在这里举行成人仪式。圆明园承载了国家和民族太多的屈辱,我们必须从废墟与耻辱中站起来!让学生从自己的亲身体验中去感悟,才能更深入人心。材料表明( )
①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有利于提高人的道德修养 ②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文化素质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④青年学生需要主动感悟文化的熏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穿梭在都市的大街小巷,打量着身边来往的人与物,享受着都市的文明生活,这身边的一切,都是一种潜在的文化。这说明( )
a.文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b.文化与世界相伴而行,是自然形成的
c.文化与文明是同一的 d.文化是一种潜在的精神生活
16.“重男轻女”本来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意识,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财产继承关系的反映,但时至今日,这种思想依然残留在一些人的头脑里。这说明( )
a.文化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b.文化是经济的附属品
c.文化可以脱离经济而存在 d.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
17.在一次中美校长论坛上,一位美国校长说:“美国学生忙着参加各种课外活动,美国父母努力地把孩子培养成为全能全才的人,而不仅仅体现在学业上。”一位中国校长说:“中国的孩子被学业压坏了,中国父母要求孩子各科成绩优秀,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才’。”这种差异表明( )
a.文化环境决定人们的价值取向
b.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只能产生一种思维方式
c.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优越
d.不同的文化环境影响人们的目标确定和行为选择
18.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这是因为( )
①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②文化对社会发展及个人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 ③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 ④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个人成长、社会发展产生巨大促进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这一名言,激励无数身处逆境的人走出逆境,走出光明的前途。对此,我们如何理解:
a.优秀文化能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b.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c.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0.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
①XX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 ②XX年12月,河南省举办“中原文化宝岛行”活动 ③XX年9月9日,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等部门主办“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礼仪知识电视大赛④XX年10月8日,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在比利时开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21.美国前总统布什在《美国复兴日程》计划中提出:“我们的政治和经济联系由于美国文化对全世界的吸引力而得到补充。这是一种我们可以利用的软力量。”文化工作的特殊作用就在于采取对方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交流,用潜移默化、使人容易接受的方式征服对方。正如古代哲学家老子所言,这是“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往往能够起到政治、经济手段难以达到的作用。文化的征服是人心的征服,人心的征服才是真正的征服。正如《孙子兵法》所言,是可谓“不战而屈人之兵”。
(1)如何理解“文化的征服是人心的征服,人心的征服才是真正的征服”?
(2)这对当前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有何启示?
答案:daadc ccaab cbbda dcccb
17、答案:(1)文化对人有重要影响,文化能塑造人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的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对人的活动起支配作用。不同文化的影响,可使人们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念,产生不同的行为活动。所以,文化的征服是人心的征服,人心的征服才是真正的征服。(12分)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我们应该大力发展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加强国际文化交流,抵制腐朽文化的影响和西方价值观念的侵蚀,防止国外文化侵略,维护我国文化安全。(14分)
文化与社会复习学案 篇2
《文化生活》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复习学案
班级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
【知识整合】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一、体味文化
(一)文化万花筒⑴文化现象: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2)文化现象: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
(3)文化生活:各具特色, 有不同的文化环境。
(二)文化是什么: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的实质)含义: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 、 、而言的人类全部 及其产品。
意识形态部分 非意识形态部分 。
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 的产物, 是 特有的现象,纯“ ”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3、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1)文化素养的形成: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 ,特别是通过 、 逐步培养出来的。
(2) 文化活动是一种离不开 的精神性活动,人们的精神活动 ,精神产品离不开 [注意] 文化修养水平的高低与知识水平的高低并不是等同的。
4、正确理解文化的内涵(1)广义的“文化”: (2)狭义的“文化”: (3)我们所讲的“文化” 是指
(三)文化的力量(作用)1、文化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静态)形式: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艺术、科学等。(动态)活动: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2、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1)文化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文化的教化作用),(2)文化对国家、民族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注意]:①文化的转化性:可转化为物质力量②文化的两重性; 具有阻碍和推动作用。
二、文化与经济、政治
(一)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1.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内在联系(1)经济是______,政治是经济的________,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_____。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_____、_______所决定。(2)、文化___________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2.不同的文化,对 的影响不同,对 的作用也不同,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 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则 。
(二)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
1.文化与经济、政治 的特点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a: b: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a: b:
(三)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1、国际竞争的实质: 归根到底:
2.文化的力量 成为综合国力的标志。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一、感受文化影响(一)、文化影响面面观
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来自于特定的 ,来自于
2、文化影响人们的 (1)影响因素:
(2)文化差异见诸于 (3)不同时代占统治地位的的价值观念不同,
3、文化影响人们的 (1)影响因素:
(2)思维方式在实践、认识活动中形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又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二)文化影响的特点
1、文化影响具有 的特点(1)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不仅 而且
(2)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 的过程。
2、文化影响具有 的特点
(1)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 。“三观”是在长期的学习和生活中形成,是 的结果(2)“三观” 一经形成具有 。
二、文化塑造人生
(一).丰富精神世界(1)、文化与人的关系:人 文化,文化 人(2)、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①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是 的途径;②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是对 的追求,也是塑造 的过程;③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二)增强精神力量1、文化对人的塑造还表现在 ;2、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2、人的全面发展的表现在 、 和 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提高3、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优秀文化
【单元训练】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为了给中国和平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国际环境,我们必须向世界说明中国,花大力气向世界介绍中华文化。这表明 ( )
a.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b.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起基础性作用
c.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d.文化对政治、经济能产生重大影响
2.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这样做是由 决定的。( )
a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b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c 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精神力量 d 我国文化事业的落后状况
中央有关部门联合组织开展“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该“双百”评选活动已经尘埃落定。有人说:“优秀的英雄形象,是一个民族精神的缩影。”据此回答3~4题。
3.在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其中许多思想和精神至今仍然熠熠生辉,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这说明 ( )
a.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c.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文化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4.中国之所以在金融危机袭来之际逆势前行,不仅在于拥有“中国道路”,也在于拥有“中国精神”。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这个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机的魄力。这说明 ( )
①文化决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变迁,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文化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前进方向 ③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晚会开始,4028棵多彩“发光树”组成9 000平方米的“光立方”交替组合出“国庆”“祖国万岁”等字样和金色的五星、枝繁叶茂的森林、巍峨壮观的长城等图案。壮美的画面和丰富的内涵通过现代通讯技术和各种媒体,传播至世界各地,并深深打动着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心。这体现了( )
①文化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文化与经济的相互决定、相互交融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④现代大众传媒超越了时空局限,显示了强大功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该句诗可以体现( )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③文化具有继承性 ④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看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有人喜欢懒羊羊,说要学习懒羊羊聪明机智、临危不乱的作风;有人喜欢灰太狼,说要学习灰太狼屡败屡战、不言放弃的精神。这说明( )
a.文化构造了人的本质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c.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d.文化对人的影响不是无形的、强制的
8.XX年9月1日 ,开学的第一天,中央电视台播出大型公益课《开学第一课:知识守护生命》。教育部要求在全国中小学生准时收看,通过互动、讲述等寓教于乐的形式,以切身体验来阐明浅显又深刻的应急避险道理,让生命教育深入人心。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的这一举措说明( )
①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与行为方式
③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很多学校利用庆祝建国六十周年的大好机会,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艺术节,陶冶了学生的爱国情操。这表明(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b.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
c.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先进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
10.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军事题材、谍战题材的影视作品陆续上映。《建国大业》《风声》等影视作品,颂扬的革命精神使人们的精神境界得到了升华。这主要说明( )
a.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c.以优秀作品鼓舞人,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保证
d.我们要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11.“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
①文化环境决定人的发展②人的成长受环境影响③文化影响是潜移默化的④文化可以塑造人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博物馆作为人类遗产的保护和传播机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播和展示其文明成就和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阵地。材料表明:( )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③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文化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反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抗战初期,毛泽东所著的《论持久战》,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的决心和信心,为中国人民最终夺取抗战胜利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这说明( )
a.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决定着社会的发展 b.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c.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d.文化作为精神力量是物质力量的反映
14.在“八荣八耻”教育中,北京某中学在圆明园开展了“弘扬民族精神”、“使命与责任”、“奥运与中国责任”、“航天精神与中国梦”等专题讨论,还为高三学生在这里举行成人仪式。圆明园承载了国家和民族太多的屈辱,我们必须从废墟与耻辱中站起来!让学生从自己的亲身体验中去感悟,才能更深入人心。材料表明( )
①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有利于提高人的道德修养 ②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文化素质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④青年学生需要主动感悟文化的熏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穿梭在都市的大街小巷,打量着身边来往的人与物,享受着都市的文明生活,这身边的一切,都是一种潜在的文化。这说明( )
a.文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b.文化与世界相伴而行,是自然形成的
c.文化与文明是同一的 d.文化是一种潜在的精神生活
16.“重男轻女”本来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意识,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财产继承关系的反映,但时至今日,这种思想依然残留在一些人的头脑里。这说明( )
a.文化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b.文化是经济的附属品
c.文化可以脱离经济而存在 d.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
17.在一次中美校长论坛上,一位美国校长说:“美国学生忙着参加各种课外活动,美国父母努力地把孩子培养成为全能全才的人,而不仅仅体现在学业上。”一位中国校长说:“中国的孩子被学业压坏了,中国父母要求孩子各科成绩优秀,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才’。”这种差异表明( )
a.文化环境决定人们的价值取向
b.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只能产生一种思维方式
c.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优越
d.不同的文化环境影响人们的目标确定和行为选择
18.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这是因为( )
①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②文化对社会发展及个人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 ③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 ④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个人成长、社会发展产生巨大促进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这一名言,激励无数身处逆境的人走出逆境,走出光明的前途。对此,我们如何理解:
a.优秀文化能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b.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c.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0.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
①XX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 ②XX年12月,河南省举办“中原文化宝岛行”活动 ③XX年9月9日,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等部门主办“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礼仪知识电视大赛④XX年10月8日,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在比利时开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21.美国前总统布什在《美国复兴日程》计划中提出:“我们的政治和经济联系由于美国文化对全世界的吸引力而得到补充。这是一种我们可以利用的软力量。”文化工作的特殊作用就在于采取对方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交流,用潜移默化、使人容易接受的方式征服对方。正如古代哲学家老子所言,这是“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往往能够起到政治、经济手段难以达到的作用。文化的征服是人心的征服,人心的征服才是真正的征服。正如《孙子兵法》所言,是可谓“不战而屈人之兵”。
(1)如何理解“文化的征服是人心的征服,人心的征服才是真正的征服”?
(2)这对当前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有何启示?
答案:daadc ccaab cbbda dcccb
17、答案:(1)文化对人有重要影响,文化能塑造人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的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对人的活动起支配作用。不同文化的影响,可使人们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念,产生不同的行为活动。所以,文化的征服是人心的征服,人心的征服才是真正的征服。(12分)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我们应该大力发展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加强国际文化交流,抵制腐朽文化的影响和西方价值观念的侵蚀,防止国外文化侵略,维护我国文化安全。(14分)
文化与社会复习学案 篇3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下列是XX年9月开学后,某校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其中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
①学校办工厂为同学们生产练习本 ②学校举办运动会 ③学生会举办演讲会、辩论会 ④总务处购买蔬菜水果 ⑤同学们参加文学社、书画协会、读书俱乐部 ⑥校合唱团、舞蹈队进行表演 ⑦同学们在微机课上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 ⑧校工维修课桌椅
a. ①③⑤⑦ b. ②④⑥⑧
c. ②③⑤⑥⑦ d. ①②④⑦⑧
2. (•汕头模拟)农历“兔”年到来之际,不少商家推出各类产品展现传统生肖“兔”文化,深受百姓喜爱。这说明( )
①文化是指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文化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④文化传承离不开一定物质载体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3. 原生态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丰富人们文化消费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 )
a. 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b. 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
c. 文化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
d. 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4. (•长沙模拟)有种说法是“十个福建人,一人念‘茶经’”。这其中,安溪乌龙茶功不可没,“中国茶都”就是对它们最好的赞赏。实践表明,利用茶都优势,发展茶文化旅游,把茶文化与经济建设有机结合,促进了社会和谐与进步。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①茶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③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④茶文化提升了文化品味,决定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5. XX年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大力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党和国家之所以如此重视思想道德文化建设,这是因为( )
①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②文化对社会发展及个人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
③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
④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的发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6. XX年9月是第七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教育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和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做好XX年的民族精神月教育活动。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是因为( )
a. 思想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
b. 精神能够决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
c. 只有先进的思想文化才能反作用于事物
d. 错误的思想文化不以一定的经济、政治为基础
7. 以“轨道交通与长三角城市一体化” 为主题的“长三角一体化论坛”于XX年3月18日在江苏常州市举行,会议发布了被称为中国第一份区域性政府间“信用宣言”的《共建信用长三角宣言》。长三角16个城市市政府之所以要联合建设“信用长三角”,是因为( )
①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能够保证经济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
②国家要积极发展教育、科技、文化事业
③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④国家需要对国民经济进行济调节、市场监管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XX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对推进我们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加速全面推动我们的文化复兴,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不仅需要用经济的复兴来建设物质文明,用政治的进步来建设政治文明,同时也需要用文化的发展来建设精神文明。因为,经济和社会的复兴需要文化的复兴作为支持、动力和保证,如果没有文化的复兴,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据此回答8~9题。
8. 上述论断集中阐述了( )
a. 经济复兴是民族复兴的基础
b. 政治文明是民族复兴的保证
c. 文化复兴是民族复兴的灵魂
d. 民族复兴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三位一体,不可偏废
9.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主要强调了( )
a. 经济复兴是民族复兴的基础
b. 政治文明是民族复兴的保证
c. 文化复兴是民族复兴的灵魂
d. 民族复兴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三位一体
10. (原创)XX年中国社会调查所进行的“公众过圣诞节状况”调查显示: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深圳等14个城市,电话访问了2 000名公众,近9成受访青年表示XX年会过圣诞节。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我们必须( )
a. 抵制外来文化,传承民族文化
b. 弘扬先进,抵制腐朽
c. 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文化融合
d. 明确发展方向,提高文化竞争力
11. (•温州模拟)XX年12月7日,在刚刚落幕的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山西13家文化企业找到合作伙伴,签订合作项目,签约总额达15亿元。这表明( )
a. 文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
b. 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c. 文化生产力在现在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d. 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精神力量
12. (•中山模拟)“企业是树,文化是根。”文化的发展根植于企业的发展,同时又反作用于企业的发展;没有优秀的文化,企业的发展就很难登上更高的台阶。这表明( )
a. 文化对企业经济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b.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c. 优秀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d.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13. (•合肥模拟)皖南菜肴讲究火功,以善于烹制山珍海味而闻名,芡大油重,朴素实惠,保持原汁原味。近年来安徽省通过弘扬“饮食文化”、“小吃文化”,拉动经济增长达4.27%。这说明( )
a. 文化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突出
b. 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c. 不同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同
d. 经济与文化已经毫无区别
14. (•中山模拟)XX年1月20日,在访美期间,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在美国播放,引起美国热烈反响。这表明( )
a.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b. 文化发展决定社会发展
c. 文化实质是一种精神力量
d.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15. 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广东人民创作了《赛龙夺锦》、《旱天雷》、《步步高》、《雨打芭蕉》等一大批富有岭南特色的经典音乐,享誉中外。这说明( )
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③文化就是人类的精神产品
④人民群众需要健康有益的文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 XX年3月26日,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中国人”为主题的河南省首届传统文化论坛在郑州开讲。与会者对管子的名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展开热烈讨论。
有人认为,经济上去了,社会文化就发展,社会文明程度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22分)
17. (•烟台模拟)电影《阿凡达》引发了国人对中国文化新的忧虑,山东省某校为了让学生感知自身肩负的文化责任,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我为山东文化振兴做贡献”的主题研讨会,下面是一位同学搜集的资料:
材料一 ——XX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情况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信息?结合材料一请你分析山东省提出文化强省战略目标的原因。(11分)
材料二 近年来,浙江省政府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经济上,着力改变传统工业层次低、布局散、竞争力弱的状况,推进新兴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培育各类专业市场,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和转移支付的力度,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和城镇化建设,力推“家电下乡”,建立和健全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等。在文化上,实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电影放映“2131”、送戏送书下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等一系列文化工程,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2)有人认为:“统筹城乡发展,政府只要多出钱就行了,不必搞什么文化工程。”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7分)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泰安模拟)与亚运会开幕式主要给民众带来震撼、惊喜有所区别的是,XX年12月12日的亚残运会开幕式则自始至终让人沉浸在“祝福”与“感动”之中。这表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④优秀文化能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 (•汕头模拟)英国人与人讲话时总会刻意保留一段距离,而阿拉伯人与朋友在一起时总不由自主地靠近朋友,引发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a. 两国文化的差异
b. 两国政治经济的不同
c. 个人思维方式的不同
d. 两国人的文化素养的不同
3. (•浏阳模拟)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下列诗句的寓意符合这一特点的是( )
a.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b.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c.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d.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 主旋律作品赢得了青少年观众的广泛喜爱,剧中的人物、故事、主题成为他们思考讨论的热点,人生的价值、生活的意义等严肃的话题又一次激荡起他们的热情与信念、理想与责任。这表明( )
①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 “经典的儿童歌谣少了,被篡改的经典名句多了”,现如今由于受到各种动画片的影响,在青少年日常的用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动漫语言和动漫名称,这说明( )
a.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b. 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 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d. 文化影响人的实践、认识和思维
6. 山东省近日启动XX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要求XX年“三下乡”把成效落实到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上,落实到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上,落实到解决农民就医难题、提高全民健康素质上。上述要求的《文化生活》依据是( )
①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③健康向上的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有利于提高人的道德修养
a. ①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③
7. 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以及产品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④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享受者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 虽然以前我国只把春节设为公众节假日,但中国人历来也十分重视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这是因为文化对人具有________的影响。( )
a. 深远持久 b. 潜移默化
c. 积极向上 d. 消极被动
近日,文化部精心组织国家京剧院、中央歌剧院等10个艺术团体,分赴北京、天津、辽宁等百余所高校,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取得良好成效。据此回答9~10题。
9. 把优秀文化经典送进校园,使学生“足不出校”地享受高层次艺术盛宴,提高自身艺术修养,这表明( )
①文化会促进社会发展
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个人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④文化可以促进人的成长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0. 众多学子对优秀文化经典的感受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有的学生萌生了进一步触摸传统文艺、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愿望,有的学生激发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个别学生却兴趣并不太高,这是因为( )
a. 文化影响人是深远持久的
b. 文化影响人是潜移默化的
c. 文化影响人是主动感悟的
d. 文化影响人是形式各异的
11. (•厦门模拟)“烽烟滚滚唱英雄”、“总想对你表白,我的心情多么豪迈”……每当这些红歌旋律响起,总会让人们热血沸腾,豪情满怀。这说明( )
a. 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强制性
b. 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 优秀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
d. 优秀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12. (•淄博模拟)XX年9月份山东省在全省开展了“经典伴我成长”圣人故里诵读中华经典系列活动。安徽省开展了“经典美文明心智”读书活动。两大活动所体现的共同文化生活道理是( )
a. 开展有益文化活动,提升公民文化素养
b. 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实现文明健康交往
c. 传播祖国传统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 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推动经典文化发展
13. 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每一个人。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的影响是多种多样的,从人的发展看( )
a. 一定的文化给予经济和政治重大的影响和作用
b.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
c. 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
d.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14. 阅读文学作品、欣赏艺术表演、外出旅游观光、参加体育活动等,或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或产生思想的困惑、精神的失落。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总是通过一定的文化形式来实现
③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④文化消极地影响人的思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④ d. ①③④
15. (•温州模拟)XX年9月23日,在第7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期间。各地中小学相继开展了“了解新中国建立历程”、“感受祖国变化”、“我为祖国服务”等活动。之所以在中小学开展各种形式的弘扬民族精神活动,是因为( )
a.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b. 不同民族的文化会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道路
c.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d. 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 截至XX年,我国网民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位。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许多问题,一些格调不高甚至低俗的内容在网上传播,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围绕网络文化建设问题展开探究调查,并搜集到以下资料:
材料一
某市青少年上网情况调查表
患网络成瘾症的中学生占中学生的比例 54%
受网络暴力影响诱发的犯罪占青少年犯罪的比例 14.8%
受色情文化影响诱发的犯罪占青少年犯罪的比例 57%
材料二 强调指出,要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为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国家开展了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1)结合材料,请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对“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网络文化”重要性的认识。(12分)
(2)有人认为,只要国家净化了网络文化环境,青少年一代就能健康成长。请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6分)
17. 探究题: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提升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安徽安庆市某中学高三(1)班学生为了深化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来到怀宁县月山镇对当地农民文化生活进行调查研究。
材料一 调查中同学们了解到,“文化户”赵方向,利用自己学到的摄像和光碟制造技术在周边村民们举办庆生、婚娶等喜事时为他们提供文艺表演和礼仪服务,为他们摄像并制作出精美的vcd光盘,成了当地的农村文化带头人。
材料二 同学们发现,随着农村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以前那种放下农活、除了吃饭就是打牌的日子一去不复返,现在的村民大都参与到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中去,生活水准日益提高。
材料三 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指导和支持。同学们发现,资金不足、技术落后、秩序混乱等许多问题正困扰着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1)上述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什么道理?(6分)
(2)材料体现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哪些作用?(8分)
(3)请就上述问题给当地政府提出建议。(8分)
参考答案
第一课
7. a 【解析】建设“信用长三角”就是要创设良好的文化软环境,以更好地吸引投资,促进经济的更快发展。通俗地讲,“信用”的目的在经济。因此,这体现的是信用建设的作用,故①③应选。
8. d 【解析】材料的总体思想是强调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共同进步,三者缺一不可,故a、b、c三项,无论选哪一项都是不全面的。
9. c 【解析】“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这表明文化是“灵魂”。
10. d 【解析】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本民族文化发展,排除a。此题没有体现落后与腐朽文化的影响,排除b。文化交流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而不是强调中外文化的融合,排除c。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应该通过发展本民族文化,提高本民族文化的竞争力,故答案为d。
11. c 【解析】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排除a。此题没有凸显文化的超前与落后发展,排除b。此题强调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故c正确。此题没有凸显文化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排除d。
12. b 【解析】文化植根于企业发展之中,同时又反作用企业发展,可见文化与企业经济发展的关系,故答案为b。
13. a 【解析】只有先进文化才能推动经济发展,故b错误。此题没有涉及多种文化,故c脱离题干。经济与文化有着明显的界限,故排除d。饮食文化,拉动经济增长,可见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的突出作用。
14. a 【解析】通过国家形象宣传片,沟通中美关系,可见文化对政治的反作用,故答案为a。文化只能反作用社会发展,排除b。此题没有凸显文化的实质,排除c。经济是综合国力的基础,排除d。
15. c 【解析】本题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本题必须把握在生产和生活中,人民创作经典音乐,说明了文化来源于生产与生活实践,同时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认为文化就是人类的精神产品是错误的。
16. 【解析】文化的内容是多层次的,有的受经济的制约大,有的受经济的制约小。比如,教育的规模与涵盖面大小、医疗卫生事业的规模与涵盖面大小,要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但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医学家的出现,又可以超越经济的制约。因此,对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需要做具体分析,不可绝对化。
【答案】 从整体上讲,经济是基础,经济的发展会决定或带动文化的发展。但是又不能认为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绝对同步的,两者的发展既有同步性,也有不同步的情况。(6分)
(1)一方面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强调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水平。从这种意义上说,此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8分)
(2)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同步。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那种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是不正确的。(8分)
17. 【解析】第(1)问主要立足文化的实质与意义。图表主要反映了文化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可见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山东提出文化强省战略,我们可以从文化与社会,文化与人的关系来分析。第(2)问,此题属于评析类的材料题。此题主要考查了对文化与经济关系的认识。统筹城乡发展,需要出钱,因为经济决定文化。更好地加强文化建设,因为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反作用。
【答案】(1)反映信息:①文化产业增加值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逐年提高。(1分)②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虽然XX年国内生产总值走低,但是文化实现了逆势上扬。(1分)
原因: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文化强省战略能够为山东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3分)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文化强省战略有利于带动山东经济的发展;提高整体竞争力。(3分)③文化可以影响人、塑造人,文化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推动科技进步。(3分)
(2)①经济是文化的基础,然而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实施一系列农村文化建设工程,可以为农村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3分)②文化建设既需要物质载体,也需要正确引导。实施文化工程,不仅有助于农村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也有利于保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方向。因此,统筹城乡发展,政府既要给钱,也要加强文化工程建设。(4分)
第二课
6. d 【解析】题干主要讲了文化对经济及对人的作用,②③符合题意要求;①④尽管本身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故选d。
7. d 【解析】①表述不完整,在材料中未体现,故选d。
8. a 【解析】“潜移默化”是指每时每刻、不知不觉,是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过程方式来说的;“深远持久”指经年累月,难以抹去,是从文化对人影响的结果、效果上说的,传统节日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应选a项。
9. b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作用。把优秀文化经典送进校园,使学生“足不出校”地享受高层次艺术盛宴,提高自身艺术修养表明了自觉创造良好文化环境对于育人的作用,②③符合题意。文化有性质的不同,其作用有积极与消极之分,①④观点错误。故选b项。
10. c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从总体上看,材料分析了不同的人对文化感受存在着差异性,其原因在于人的自身因素,而不是文化影响人的形式、特点,排除a、b、d,选c。
11. b 【解析】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不具有强制性,是人主动探求的过程,故排除a。此题没有涉及文化与社会的关系,排除c。任何文化都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排除d。红歌给人以力量,可见优秀文化对人生的塑造,故答案为b。
12. a 【解析】诵读经典属于一种健康的文化活动,这一活动能够提升公民的文化素养,故答案为a。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主要体现在对腐朽和落后文化的整治上,故排除b。诵读经典是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故排除c。此题没有涉及文化传播方式的创新,排除d。
13. b 【解析】体会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不同作用。一定要注意设问要求“从人的发展”看文化的影响,可排除a、c、d项。
14. a 【解析】文化消极地影响人的思想不够确切,文化影响人的思想应该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含④的b、c、d三项排除。
15. d 【解析】优秀的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排除a。此题只涉及我国文化建设,没有体现不同民族文化,排除b。只有参加积极的、健康的文化活动,才能给人以积极的影响,故排除c。开展弘扬民族精神活动,有利于塑造人生,故答案为d。
16. 【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文化的作用,此题可以立足文化与社会的关系、文化与人的关系来分析。第(2)问,属于评析类的材料题,此题主要立足正反两面来分析,一是肯定良好文化环境对人健康成长的作用。二是要看到文化对人影响是人自觉学习和主动探究的过程。
【答案】(1)①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发展和传播健康的网络文化,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3分)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传播和发展健康网络文化,有利于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推动社会民主政治建设。(3分)③文化可以影响人,传播和发展健康网络文化有利于打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给人以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3分)④文化塑造人生,传播和发展健康的网络文化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分)
(2)①文化对人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净化网络文化环境,有利于以优秀的文化影响人,塑造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分)②文化对人的影响,不是消极被动,无目的接受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青少年只有主动感知和学习优秀文化,抵制腐朽和落后文化的侵蚀,才能真正做到健康成长。(3分)
17.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作用和影响,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第(1)问从宏观上考查文化对经济的作用;第(2)问从微观上考查文化对人生的影响;第(3)问意图帮助学生巩固《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达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
【答案】(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村民们举办庆生、婚娶等喜事时举行文艺表演和礼仪服务活动,体现了农村文化产业迅速发展,文化消费日益丰富,文化生产力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6分)
(2)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使人们落后的生活习惯发生改变。随着农村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以前那种放下农活、除了吃饭就是打牌的日子一去不返的现象体现了这一道理。(8分)
(3)比如,可以制定相关保护政策;投入必要的资金;对“文化户”进行技术培训;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整顿农村文化市场等。(8分)
上一篇: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
下一篇:《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