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教案(2.6 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精选2篇)
高二教案(2.6 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篇1
2.6 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理解: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是要把事物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也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还要有创新精神,支持新事物的成长。
运用:运用发展的观点,比较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历史地位,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能力方面
掌握用发展的观点观察问题的方法,增强应用这个方法去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怎样认识社会制度的进步、个人生活、工作、学习中的暂时挫折等。
觉悟方面
通过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学习,树立战略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树立拥护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思想。在比较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
教学重点
用发展观点看问题,在实践中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教学难点
用发展观点看问题要求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
教学方法
讲、读、议结合法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l)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2)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设计以上两个问题的目的是为了今天讲授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做知识准备,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事物、对待事物。)
导入 新课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之一就是发展的观点。它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所以我们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三、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这是方法论。它对指导学生运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意义重大。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必须做到以下三点:首先,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其次,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再次,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三点是从不同的角度分别进行论述的。当我们运用发展的观点去观察、分析实际问题,特别是比较复杂的问题时,往往需要把各个方面综合起来,具体地、灵活地加以运用。
教师提问:在《孙权劝学》故事里,吕蒙讲:“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们分别了一段时间,再见面时就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人和事。这句话说明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没有僵死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永恒变化发展的世界。我们只有如实地反映、正确对待这种处于运动、变化、发展的事物,才能做出正确决策。
(学生阅读教材上的黑体字,首先概括地了解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必须做到那三点,然后再逐条分析。)
1.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要了解事物的“来龙”,以深刻理解事物的现状;要看到事物的“去脉”,以正确把握当前的行动。
请同学们结合书上的照片内容,说明为什么不了解过去,也就不能理解现在?
图片中的浮雕表示昨天的历史,母亲表示今天,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表示明天。
因为客观事物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都有其过去、现在和未来,现在都是由过去发展而来的。我国今天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社会,是过去无数先烈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结果。不了解中国的过去,特别是中国的近现代史,就不知道今天是怎样发展而来的,也就不会理解现在。所以,我们研究任何事物,都不能割断其发展的历史过程。
提问:今天,我国为什么要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思考这个问题,更加认识到,只有了解了祖国的昨天,才能正确认识祖国的今天,才能理解正是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才确立了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学生可以运用历史课学习的知识回答。)
事物是过程,过程意味着时间。正确认识时间,对于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我们的事业、我们年轻人的成长,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现在,世界各方面的发展越来越快。慢走一步,差之千里;耽误一时,落后多年。时不我与,时不我待,时不再来,“过时没商量”。我国必须抓住机遇,提高综合国力;个人也要把握有利时机,发展自我。
2.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
提问:为什么我们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步骤问题上,提出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要分三步走?
(学生议论,教师归纳。)
由于事物在每个发展阶段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状况不同,所以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就要正确对待和处理事物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关系。学会照应事物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立足今天,面向未来,确定发展目标。我国的“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确定正是正确地把握了发展的观点,从我国现有的基础和条件出发,既注意了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原因,又充分考虑到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地为我国经济发展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即从温饱到小康再到中等发达国家。我国经济的这种发展既坚持了不断上新台阶,又是一步一步攀登;既坚持未来的发展,又是立足今天的基础。这种经济发展的方案会使我国的经济沿着健康道路发展。
不仅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我国经济的发展问题,在今天世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同样也存在着如何确立适应当代世界经济发展需要的新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问题就是这样一种新的发展观,首先要看到今天存在的“人口剧增、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是昨天的发展带给今天的不利方面,因此,要重新审视昨天所走过的道路,为明天的发展记取教训;其次还要看到,今天的发展一定要寻求一条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可以不断地持续的发展的道路。
以上是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的方面说明: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有什么重要意义呢?
讨论:你认为中学阶段在人生发展过程中,处于什么样的阶段和地位?你应该怎样度过这个阶段?(目的是引起学生思考人生问题,明确此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是长身体、学知识、形成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应珍惜时间,认真读书,积极上进,为人生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3.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多媒体显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
——在xx大报告中的讲话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才,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
——陶行知《创造宣言》
提问:什么是创新精神?为什么要勇于创新?怎样才能培养创新精神?中学生的创新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试举一些改革开放以来勇于创新的人物和事迹,谈一谈你应该向他们学些什么?
教师在学生举例的基础上,可再补充举例。如:改革开放以来勇于创新的人物首推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看录像《邓小平》,向学生介绍邓小平为我国改革开放作出的伟大贡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
1920年,留法勤工俭学时的 1937年,抗日战争初期的
邓小平,时年16岁。 邓小平,时年33岁
om:office:word" />
左上图:1958年12月,邓小平在武汉钢铁公司视察。
右上图:1974年底,毛泽东称赞邓小平“政治思想强,人才难得”。1975年1月,邓小平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周恩来病重住院,邓小平主持党政军日常工作。
左下图: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是邓小平在会议上。
右下图:1981年6月,邓小平任中央军委主席后,提出必须把人民解放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队。图为邓小平在华北某地观看北京部队和空军部队举行的大规模军事演习,检阅陆海空军部队。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左上图:1984年1月,邓小平视察深圳蛇口工业区,鼓励干部勇于开拓进取。
右上图:1984年1月,邓小平乘炮艇到珠海经济特区视察,受到热烈欢迎。
左上图:1989年11月,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批准了邓小平的退休申请,邓小平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这是邓小平同亲切握手。
右上图:1987年10月,邓小平出席中共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左下图:1992年2月7日,邓小平在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吴邦国陪同下,考察上海杨浦东工地,听取指挥部负责人的情况汇报。
右下图:1992年10月19日,邓小平与出席中共十四大的全体代表亲切见面。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位于深圳市中心的大型宣传画《小平同志在深圳》
我国的改革事业是一项复杂的、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新情况不断出现、新问题层出不穷。中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未来的建设者,就要积极的拥护改革、关心改革,对改革的新的进展、新的突破有所了解,才能更好的投身到改革的伟大事业中去。改革已经到了关键性的阶段。从认识到实践,都应当有一个新的突破。唯有新的突破,才能巩固、完善既有的改革成果,才能在新体制的建立中有更大的进展,有更大的作为。突破,还要坚持大胆创新,大力探索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所谓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主要指公有资产的经营方式或组织形式。我们应该大胆利用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一切有利于公有制发展壮大、一切能够使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效结合的经营方式或组织形式。目前正在探索的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并能够聚集社会分散的资金。新近兴起的股份合作制,则是以合作制为基础、兼有股份制特点,实行劳动合作与资本合作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这些都可以大胆尝试。计划与市场,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具体的企业财产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私有制可以用,公有制也可以用。不少地方“放小”放得很成功,奥秘也就在这里。本世纪末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既定目标,任务很重,时间很紧。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这是我们应有的改革意识。
美国鲑鱼市场上,红鲑鱼与粉红鲑鱼竞争十分激烈,多年不分胜负,但两方销售商的广告都说自己的略胜一筹。其实,初期的赢家是销售粉红鲑鱼的销售商,知名度和利润都要比对手高,红色鲑鱼的销售商立即开会,总经理声色俱厉地训斥推销人员:给你们90天时间,缩短这个距离,否则我让你们摔个全身粉红。销售人员苦苦思索,终于想了一条妙计,只在罐头上多设计了一条标签。3个月后,红色鲑鱼的销售量大大回升。开始以为是偶然现象,又过了3个月,仍然直线上升。总经理十分高兴,召见了推销人员。人们向他汇报,全是那条标签上的字起的作用。原来,那标签上写的是:“正宗挪威红鲑鱼,保证不会变成粉红。”这句广告语不仅暗示自己的正宗,而“保证”一句既贬低了对方,又不使对方抓到把柄。这个有趣的例子可以告诉学生无论是社会经济发展,还是日常的学习、工作,创新精神对于取得成功都是十分必要的。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学习,我们掌握了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点的基本内容,更重要的是我们明确了要正确地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课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有一组题为“可持续发展”四幅漫画,分别道出了被定为“某开发区”的经历,狩
猎中心、木材超市、根雕蕊苑和沙漠公署我。这组温画告诉人们的哲理是 ( )
a.任何事物都是发展的
b.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
c.违背客观规律就必须遭到惩罚
d.联系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指出:“新陈代谢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任何组织,任何事业,只有不断地吐故纳新,才能生生不已,保持旺盛的活力。”这一论断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
①新陈代谢是万事万物发展的动力 ②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③旧事物总要被新事物所代替 ④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④
3.邓小平同志说:“不要拒绝变化,拒绝变化就不能进步。”这一观点反映了如下哲学道理 ( )
a.事物的变化就是进步
b.事物只有在运动变化中才能实现发展
c.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由于人的推动
d.只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能实现事物的发展
4.资本主义在长达几百年的发展中,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我们所以说资本主义是旧事物,这是因为 ( )
a.又产生了比它更先进的社会主义社会
b.它已经有了几百年历史
c.它已经暴露出许多缺陷
d.它自身具有无法解决的矛盾
5.恩格斯提出:“所谓‘社会主义’,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这一论述说明 ( )
a.社会主义制度和其他社会制度相同
b.社会主义制度可以变成别的社会制度
c.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社会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是经常变化的
二.辨析题
发展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就是发展。
参考答案
1.c 2.b 3.b 4.d 5.c
6.①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因此,发展体现了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②并不是一切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都是发展。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有前进的、向上的,也有倒退的、向下的,由旧到新、由新到旧,由坏到好、由好到坏,由落后到进步、由进步到落后等,都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只有那些上升的、向前的和进步的根本性质的变化才是发展。所以,发展的实质是指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即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③题中观点肯定发展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正确的,但误以为一切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都是发展,又是不科学的。
高二教案(2.6 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篇2
2.6 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理解: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是要把事物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也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还要有创新精神,支持新事物的成长。
运用:运用发展的观点,比较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历史地位,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能力方面
掌握用发展的观点观察问题的方法,增强应用这个方法去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怎样认识社会制度的进步、个人生活、工作、学习中的暂时挫折等。
觉悟方面
通过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学习,树立战略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树立拥护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思想。在比较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
教学重点
用发展观点看问题,在实践中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教学难点
用发展观点看问题要求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
教学方法
讲、读、议结合法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l)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2)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设计以上两个问题的目的是为了今天讲授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做知识准备,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事物、对待事物。)
导入 新课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之一就是发展的观点。它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所以我们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三、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这是方法论。它对指导学生运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意义重大。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必须做到以下三点:首先,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其次,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再次,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三点是从不同的角度分别进行论述的。当我们运用发展的观点去观察、分析实际问题,特别是比较复杂的问题时,往往需要把各个方面综合起来,具体地、灵活地加以运用。
教师提问:在《孙权劝学》故事里,吕蒙讲:“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们分别了一段时间,再见面时就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人和事。这句话说明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没有僵死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永恒变化发展的世界。我们只有如实地反映、正确对待这种处于运动、变化、发展的事物,才能做出正确决策。
(学生阅读教材上的黑体字,首先概括地了解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必须做到那三点,然后再逐条分析。)
1.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要了解事物的“来龙”,以深刻理解事物的现状;要看到事物的“去脉”,以正确把握当前的行动。
请同学们结合书上的照片内容,说明为什么不了解过去,也就不能理解现在?
图片中的浮雕表示昨天的历史,母亲表示今天,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表示明天。
因为客观事物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都有其过去、现在和未来,现在都是由过去发展而来的。我国今天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社会,是过去无数先烈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结果。不了解中国的过去,特别是中国的近现代史,就不知道今天是怎样发展而来的,也就不会理解现在。所以,我们研究任何事物,都不能割断其发展的历史过程。
提问:今天,我国为什么要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思考这个问题,更加认识到,只有了解了祖国的昨天,才能正确认识祖国的今天,才能理解正是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才确立了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学生可以运用历史课学习的知识回答。)
事物是过程,过程意味着时间。正确认识时间,对于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我们的事业、我们年轻人的成长,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现在,世界各方面的发展越来越快。慢走一步,差之千里;耽误一时,落后多年。时不我与,时不我待,时不再来,“过时没商量”。我国必须抓住机遇,提高综合国力;个人也要把握有利时机,发展自我。
2.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
提问:为什么我们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步骤问题上,提出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要分三步走?
(学生议论,教师归纳。)
由于事物在每个发展阶段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状况不同,所以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就要正确对待和处理事物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关系。学会照应事物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立足今天,面向未来,确定发展目标。我国的“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确定正是正确地把握了发展的观点,从我国现有的基础和条件出发,既注意了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原因,又充分考虑到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地为我国经济发展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即从温饱到小康再到中等发达国家。我国经济的这种发展既坚持了不断上新台阶,又是一步一步攀登;既坚持未来的发展,又是立足今天的基础。这种经济发展的方案会使我国的经济沿着健康道路发展。
不仅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我国经济的发展问题,在今天世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同样也存在着如何确立适应当代世界经济发展需要的新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问题就是这样一种新的发展观,首先要看到今天存在的“人口剧增、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是昨天的发展带给今天的不利方面,因此,要重新审视昨天所走过的道路,为明天的发展记取教训;其次还要看到,今天的发展一定要寻求一条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可以不断地持续的发展的道路。
以上是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的方面说明: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有什么重要意义呢?
讨论:你认为中学阶段在人生发展过程中,处于什么样的阶段和地位?你应该怎样度过这个阶段?(目的是引起学生思考人生问题,明确此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是长身体、学知识、形成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应珍惜时间,认真读书,积极上进,为人生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3.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多媒体显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
——在xx大报告中的讲话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才,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
——陶行知《创造宣言》
提问:什么是创新精神?为什么要勇于创新?怎样才能培养创新精神?中学生的创新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试举一些改革开放以来勇于创新的人物和事迹,谈一谈你应该向他们学些什么?
教师在学生举例的基础上,可再补充举例。如:改革开放以来勇于创新的人物首推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看录像《邓小平》,向学生介绍邓小平为我国改革开放作出的伟大贡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
1920年,留法勤工俭学时的 1937年,抗日战争初期的
邓小平,时年16岁。 邓小平,时年33岁
左上图:1958年12月,邓小平在武汉钢铁公司视察。
右上图:1974年底,毛泽东称赞邓小平“政治思想强,人才难得”。1975年1月,邓小平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周恩来病重住院,邓小平主持党政军日常工作。
左下图: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是邓小平在会议上。
右下图:1981年6月,邓小平任中央军委主席后,提出必须把人民解放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队。图为邓小平在华北某地观看北京部队和空军部队举行的大规模军事演习,检阅陆海空军部队。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左上图:1984年1月,邓小平视察深圳蛇口工业区,鼓励干部勇于开拓进取。
右上图:1984年1月,邓小平乘炮艇到珠海经济特区视察,受到热烈欢迎。
左上图:1989年11月,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批准了邓小平的退休申请,邓小平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这是邓小平同亲切握手。
右上图:1987年10月,邓小平出席中共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左下图:1992年2月7日,邓小平在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吴邦国陪同下,考察上海杨浦东工地,听取指挥部负责人的情况汇报。
右下图:1992年10月19日,邓小平与出席中共十四大的全体代表亲切见面。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位于深圳市中心的大型宣传画《小平同志在深圳》
我国的改革事业是一项复杂的、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新情况不断出现、新问题层出不穷。中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未来的建设者,就要积极的拥护改革、关心改革,对改革的新的进展、新的突破有所了解,才能更好的投身到改革的伟大事业中去。改革已经到了关键性的阶段。从认识到实践,都应当有一个新的突破。唯有新的突破,才能巩固、完善既有的改革成果,才能在新体制的建立中有更大的进展,有更大的作为。突破,还要坚持大胆创新,大力探索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所谓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主要指公有资产的经营方式或组织形式。我们应该大胆利用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一切有利于公有制发展壮大、一切能够使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效结合的经营方式或组织形式。目前正在探索的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并能够聚集社会分散的资金。新近兴起的股份合作制,则是以合作制为基础、兼有股份制特点,实行劳动合作与资本合作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这些都可以大胆尝试。计划与市场,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具体的企业财产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私有制可以用,公有制也可以用。不少地方“放小”放得很成功,奥秘也就在这里。本世纪末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既定目标,任务很重,时间很紧。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这是我们应有的改革意识。
美国鲑鱼市场上,红鲑鱼与粉红鲑鱼竞争十分激烈,多年不分胜负,但两方销售商的广告都说自己的略胜一筹。其实,初期的赢家是销售粉红鲑鱼的销售商,知名度和利润都要比对手高,红色鲑鱼的销售商立即开会,总经理声色俱厉地训斥推销人员:给你们90天时间,缩短这个距离,否则我让你们摔个全身粉红。销售人员苦苦思索,终于想了一条妙计,只在罐头上多设计了一条标签。3个月后,红色鲑鱼的销售量大大回升。开始以为是偶然现象,又过了3个月,仍然直线上升。总经理十分高兴,召见了推销人员。人们向他汇报,全是那条标签上的字起的作用。原来,那标签上写的是:“正宗挪威红鲑鱼,保证不会变成粉红。”这句广告语不仅暗示自己的正宗,而“保证”一句既贬低了对方,又不使对方抓到把柄。这个有趣的例子可以告诉学生无论是社会经济发展,还是日常的学习、工作,创新精神对于取得成功都是十分必要的。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学习,我们掌握了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点的基本内容,更重要的是我们明确了要正确地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课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有一组题为“可持续发展”四幅漫画,分别道出了被定为“某开发区”的经历,狩
猎中心、木材超市、根雕蕊苑和沙漠公署我。这组温画告诉人们的哲理是 ( )
a.任何事物都是发展的
b.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
c.违背客观规律就必须遭到惩罚
d.联系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指出:“新陈代谢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任何组织,任何事业,只有不断地吐故纳新,才能生生不已,保持旺盛的活力。”这一论断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
①新陈代谢是万事万物发展的动力 ②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③旧事物总要被新事物所代替 ④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④
3.邓小平同志说:“不要拒绝变化,拒绝变化就不能进步。”这一观点反映了如下哲学道理 ( )
a.事物的变化就是进步
b.事物只有在运动变化中才能实现发展
c.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由于人的推动
d.只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能实现事物的发展
4.资本主义在长达几百年的发展中,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我们所以说资本主义是旧事物,这是因为 ( )
a.又产生了比它更先进的社会主义社会
b.它已经有了几百年历史
c.它已经暴露出许多缺陷
d.它自身具有无法解决的矛盾
5.恩格斯提出:“所谓‘社会主义’,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这一论述说明 ( )
a.社会主义制度和其他社会制度相同
b.社会主义制度可以变成别的社会制度
c.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社会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是经常变化的
二.辨析题
发展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就是发展。
参考答案
1.c 2.b 3.b 4.d 5.c
6.①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因此,发展体现了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②并不是一切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都是发展。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有前进的、向上的,也有倒退的、向下的,由旧到新、由新到旧,由坏到好、由好到坏,由落后到进步、由进步到落后等,都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只有那些上升的、向前的和进步的根本性质的变化才是发展。所以,发展的实质是指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即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③题中观点肯定发展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正确的,但误以为一切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都是发展,又是不科学的。
上一篇:求索真理的历程
下一篇: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