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说理散文就是以描写、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某个观点,阐述一定的道理。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话题说理散文写作图式及运用,供大家欣赏。
话题说理散文写作图式及运用一:说理散文的特质及历史沿革
何为说理散文?简而言之就是以描写、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某个观点,阐述一定的道理。议论某种现象,阐述某种道理,重在说理,形散神聚,有散文形式,兼有议论文说理特色,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哲理性等特点。说理散文最早要追溯到殷商时代,那时有了文字,也就有了说理的散文。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各种学术流派纷纷著书立说,百家争鸣。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先秦诸子的说理散文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风格上,都对后世散文的发展产生了显而易见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玄言诗的盛行对说理散文有一定的促动。唐宋以韩柳为首的古文运动,树立了一种摆脱陈言俗套,自由抒写的新文风,大大提高了散文的抒情、叙事、议论、讽刺的艺术功能,使散文更切合实用,南宋时大量出现的笔记杂文便是一个明证。洪迈的《容斋随笔》、王明清的《挥尘录》是笔记杂文中的佳作,此外,朱熹的古文长于说理,造诣非浅。明清时期唐宋派、桐城派、公安派、竟陵派等对说理散文的发展也起到一定的作用。新文化运动以后说理散文担任了反封建的先锋,它所议论的对象紧贴生活,具体细微,风格各异,样式不一,呈现一派繁荣景象。就形式而言,有记叙、写景、抒怀、言志、评述;风格上形成了鲁迅的峻冷峭拔,周作人的平和冲淡、朱自清、冰心等的清新雅致,郭沫若、郁达夫等人的豪迈挥洒,叶圣陶、许地山的朴素平直,徐志摩的浓艳绚丽等。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新中国成立后说理散文更具有一定的知识性、趣味性和怡人的书卷气,在文章关键处总会出现一些含义深刻、意蕴丰富的语句,厚重耐读,在各类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中也常被选作命题材料。相应地,作文教学改革在高考指挥棒下也逐渐突破技术主义的樊笼,关注社会现实,重视理性思辨,解决实际问题已经成为作文考查的主要方向。随着以现实生活为背景的材料型作文命题的盛行,具有思辨性强的说理散文大量出现在考场中也便理所当然。
在说理散文写作训练中,笔者经常引导学生运用生活坐标系图式来对材料型作文题目加以审题立意。在这个生活坐标中,横向由个体生命、群体阶层到人类、民族、国家、历史以及自然宇宙,呈现出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纵向由具体的物质层面的人、事、物、景以及有着内在联系的生活现象到抽象的精神层面的思想、情感以及文化价值、社会主流观念等,体现着由实到虚的思维方向。好的材料作文题,在思想引领和道德拷问上,往往切合社会主流价值。而主流价值观正是培育健康的社会文化心态的基石,是维系国家和民族发展不可或缺的纽带。这个坐标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水平是起着定式作用的,也是作文本质的形象化的图式。
说理散文一般的写作规律是对生活坐标系中的言语、人物、事件、物件、场景等突然有了感悟,感悟深入升华,敷衍成文。说理散文与一般议论文最大的不同是有“触发源头”。有“触发源头”是一般说理散文的共性,这言、事、人、物、景等就是说理散文的触发源头,这感悟就是说理散文的意味之本,是中心立意。事件触发谓之“因事”,场景触发谓之“因景”,物件触发谓之“因物”,人物触发谓之“因人”,言语触发谓之“因言”。为此,笔者把说理散文大致分为因言说理散文、因人说理散文、因物说理散文、因事说理散文和因景说理散文等几种类型。
话题说理散文写作图式及运用二:因言说理散文的构思及其图式
因言说理散文的“触发源头”是言语,可以是名人名言,也可以是凡人凡言;可以是警策之言,也可以是民俗之言;可以是某人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也可以是某人无意中一句让听者感受到特别意义的话,等等。所“因”之“言”只要能触发思考,思想意象能贯穿全篇即可。“理”是文章的核心,“理”要让人信服,意蕴深广,给人启示,就要“说”,要“说”得让人信服,就得讲逻辑,讲论证;讲逻辑,讲论证还要不落入一般议论文的窠臼。
因言说理散文往往以联想为核心,分为三个构思环节:选好关键话语——联想印证话语——还原话语情景。“关键话语”是一个“由头”,“由头”是引发思索感悟的一个“触发点”。精准选择好“由头”非常重要,因为“言”要能引发说“理”之“理”,没有一定含义的“言”就无法让文章展开。所以,选好“关键话语”是因言说理散文良好的开端。而联想印证话语则是文章的核心部分,关键在“由言及理”。“由言及理”后还要再联系相关事例、名言(论据)进行分析印证。当然,“关键话语”也可以是错误的,这时候的“印证”就有了批驳的意味。主体部分是“放”,行文到最后要“收”,既回到话语情景,在情节描述中结束全篇。
下面以罗兰的散文《入世与幽隐》为例来加以说明:
你说你很矛盾,一方面想要隐居,一方面又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光耀的名人,受人注目。你说:“想隐居是因为世界太浮华,想受人注目大概是因为自己有这份才情吧!”
其实,你一点也不例外。林语堂博士就曾有名句,嘲笑自己“踟蹰闹市说隐居”。
我也正如林博士所说,一年到头向往山林幽隐,却极少时间真的去看看山林,别说到山林去居住了。
原因是什么呢?为什么人们经常是一面喜欢幽隐,一面卷入繁华呢?
我想,这就正是人的天性了!
我们的天性有此两面。一面想要表达自己并得到别人的认可,一面想要摆脱这种无形的催迫,而希望遗世独立以求得心灵的自由。
事实上,我们无论有多高的才华与才干,如果这世界只剩了自己,也就证明不了自己的价值,我们必须在人群之中,通过别人的评价,得到别人的接纳,才会显出个人的价值。而这对个人价值的肯定,是每个人先天的需求。如果说,人生有什么意义,那么,这一肯定,就是使人觉得有意义的力量之一。否则,穿衣吃饭,以终余年,岂不枉来一世?
我们“踟蹰闹市”的原因,就是在寻求这份肯定。因此所谓的人世,它基本的动机,其实是在要求“付出”。当他有收获的时候,所得到的无论是钱或是名,都是一种被肯定的象征。这就会使我们觉得快乐,觉得不白活,也觉得安全。
所以,入世并不是虚荣,也并不违背我们所向往的超然于世俗之外的那另一种完成。
幽隐是另一种找到自己、面对自己的方式,单是在人群中得到肯定,往往并不能使我们觉得满足。我们还时常需要有机会面对自己,认识自己,并且有机会冷眼旁观,独立思考。事实也是如此,在人群中,我们往往不太有机会静下来思想;也不太有机会使自己继续充实,未免有点担心自己会失去了独特的价值,因而也失去了被人接纳与认可的条件。因此,认真说来,要求幽隐的基本动机也是在于对自己个人价值的要求肯定,要求稳固,为免在人群中失去了有所贡献的能力,才希望“退而结网”。
这两者,在基本出发点上并不矛盾 ,是不是?
既然幽隐的内在动机并不完全是逃避,而很可能是“以退为进”的另一种求取被别人肯定,也被自己肯定的方式,那就不是消极,而是积极的了。
竹林七贤至今传名,他们也是在用隐遁的方式来求取至少自己对自己的肯定。而他们的特立独行,也使世人用另一种心情接纳。因为他们代表了人们时或也会有的一种对遗世独立的神往。
事实上,“遗世独立”也只要神往一下,就足能产生“清燥热,止烦渴”之效了。谁能真的“遗世独立”呢?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叫“寄给梦想”的,内容就是写我自己想去七星山外买地造屋去幽隐,但最后却醒悟,自己根本不可能到那儿去住。大概这一境界也只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而已吧!
能满足这份遁世之念的,大概还是旅行。我常觉得旅行就是在摆脱日常琐务的牵绊,就是最好的方法在找到自己,面对自己,而用“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心情,来回顾自己奔波其中的这世界。旅行不是消极的,但它有“逃离”的作用。这旅行,最好是一个人走,当实在不能一个人走的时候,也至少是参加一个谈得来的团体,让大家一致同心地“逃离”现实一段时间。这是很好的一种治疗;也是很有效的一种“充实”。能有机会重新整理自己,辨认方向,了解人间世界。然后,你将发现,它会使你非常想要回到原先你所厌倦的那个日常的、烦嚣的、机械的、平淡的或浮华的世界,去为别人做事,也接受无数的别人,直接间接,为你所做的服务。
这是一篇典型的因言说理散文。仅一千多字的文章,就以言语作为说理的材料支撑。开篇精当恰切的选好能贯穿全文的“话语”:人们惯常的言语和林语堂的名句“踟蹰闹市说隐居”。从结构上说这是一个回环,这回环的首尾都围绕这两则话语进行叙述说理,有力的支持和加强了文章的立论和论述,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主体部分,两则话语相当于一个讨论的话题,分析层次的展开结合自己的心境进行探因分析,得出人的天性是一面喜欢幽隐,一面卷入繁华的观点。然后分别对入世与幽隐的动机进行逐层分析,得出二者的基本出发点并不矛盾的道理。印证话题,选取有生活意义的关联性很大的场景,以“寄给梦想”的内容来还原言语情景,找到入世与幽隐的平衡点——旅行,回环的生活情景解决了一个“生活味”的问题,从而增强了文章说理的力度。
如果用图式加以呈现,可以这样表示出来:
两则言语开头引出话题+探因分析引出“人的天性”并阐述+联系现实探讨入世与归隐的内在动机+提出观点+素材印证+联系自我还原生活情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
这一图式也是对因言说理散文三个构思环节的精彩运用。
话题说理散文写作图式及运用三:因言说理散文的考场运用
笔者对近几年各省市公布的高分作文进行整理时,发现不管是何种类型的作文题目因言说理散文所占比重都还是极为可观的。就拿20xx年江苏考生写的《何必“不朽”》为例:
辛夷坞说:“旷阔的时间面前,青春脆薄得像一张纸。”任时光匆匆逝去,当昔日美人成今日的红粉骷髅,在时间面前,我们渺小如尘埃,化为一抔尘土,何来不朽?
然而古今之人,求医问药妄多驻几年容颜者不胜枚举。昔有汉武帝听信道士之言,大兴炼丹之术;今有明星打肉毒杆菌,妄得一夕的美貌。却在时间面前,一次次被讥笑着肤浅与愚蠢,这种“不朽”真的有必要吗?
窃以为:真正的不朽,不在于青春的永驻,而在于青春价值的实现,我来过,我活过,我努力过,我在世上存在过,便足矣。
张爱玲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即使生命破败如爬满虱子的袍,随时“腐烂”,仍要在生命中实现自我价值。“我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赶紧去死,要么好好活着。”他是刘伟,在失去双臂后毅然选择了后者,几度寒暑几度秋,他用汗水与坚持书写了生命的绚烂华章。又有刘大铭者,打小患病,在病床上度过短暂的一生,却坚持每天十万字的阅读量,不断丰富自己。虽然早早病逝,但他那自强不息的生命力量却“不朽”地感染着我们。
有位哲人曾说:“青春不是生理的一段时期,而是一种心理状态。”若将青春这一状态,终期地维持下去,又何必追求那老去的不朽。一生风骨凝成诗的牛汉,用自己的心自己的血呕出了史一样的诗歌,描绘真正的历史,八十高龄却说:“我以前是热血青年,如今是热血老年。”长期维持那份对生活热爱的他,谁又可以说,他的青春早已腐朽?不,在他永不停息的脉搏中,“青春”永存。
昔日,晋代王右军兰亭上书“俯仰之间,已成陈迹”来感慨青春生命的易逝;苏东坡在赤壁之下也曾书道“渺沧海之一粟”来感叹生命之渺小。可我更倾情那句“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我们又何必妄求青春的永驻,岁月的不朽,若是不断实现人生价值,拓宽自己生命的宽度,那什么青春的朽与不朽,何有于我哉?
我坚信,我生存过,我来过,我见过日出与朝阳,我听过清风,我爱过世间美好,我怜过大地悲音……这些已使我的生命丰满,使我的青春绚丽,我不需要什么所谓的“不朽”,但这已足够。
引用言语是本文进行说理的支柱。这篇文章看似反弹琵琶实则合乎主流价值判断,引用了辛夷坞、张爱玲、刘伟、某哲人、牛汉、王羲之、苏轼等七则名言,从来源上看,这些言语,有的出自作家,有的出自达人秀,有的出自哲学家,有的出自文学家、诗人等。从作用上看,这些言语多数引作论据,有的作观点,有的既作论点又作论据。本文在引用言语中透露出一个信息就是平时要多积累一些有品位,意蕴丰富的精辟言论,并能在考场上加以精准运用。
从结构而言,本文开篇释题,以辛夷坞的一则精辟言语引出感慨:在永恒的时间面前何来不朽?但古今往来的人却偏偏追求青春容颜永驻,岂不是肤浅愚蠢?然后顺理成章地提出:“真正的不朽,不在于青春的永驻,而在于青春价值的实现。”掷地有声。更可贵的是,作者没有让观点停留在空洞的言语层面,而是用大量详实充分的论证,进一步诠释了如何才能实现青春的价值,使观点饱满具体,文章也有了鲜明的层次感。叙例张弛有度,分析切中肯綮,显示了出色的驾驭语言的能力。从字里行间能够读解到作者心智的深邃,理解青春不朽的本义。这就是因言说理散文美之所在。如果用图式来表示,本文行文思路应该是这样的:
名言开头点题并阐述+材料述评+提出观点+素材印证+深度分析+群材印证+联系自我总结全文
因言说理散文写作过程中,还要注意三点:一是要特别关注材料型作文题目的写作要求。根据材料写作文,其中“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尤其要引起关注。所以运用因言说理散文写作图式时,我往往也会要求学生在引用话语并阐述后,接下来一般是对材料的内容进行概述,接着提出文章观点。在行文倒数第二段往往还要对材料的含意进行阐述,提炼出深刻意蕴并联系中心观点加以阐述,最后言简意赅总结全文。二是因言说理散文所有叙述描写的比重最好不要超过全文的三分之一,文章的主体部分也要围绕关键话语展开,文章的核心在于“说理”。“说理”由关键话语引入,凝结出一个论点,进而围绕这个论点展开分析。分析是对关键话语的“印证”,论据也是对关键话语的“印证”。第三就是因言说理散文整体上还要注意协调“情”与“理”的关系,要较好地体现出“情”,不是靠无病呻吟的抒情,而是靠有人情味的场景的呈现,在场景中推出关键话语,在关键话语中传递核心观点。
※本文作者:※
上一篇:《哲理散文》短篇励志散文精选3篇
下一篇:《哲理散文》教育孩子感悟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