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这一段昆曲雅文,出自《牡丹亭》。诞生于16世纪末的《牡丹亭》是一出古代爱情大戏。它最早脱胎于话本短篇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而杜丽娘的形象却完全是大戏剧家汤显祖在《牡丹亭》中的一个光辉创造:
她才貌端妍,从师读书。由《诗经?关雎》诗章而伤春寻春,从花园回来后在昏昏睡梦中见一书生持半枝垂柳前来求爱,两人在牡丹亭旁幽会。丽娘从此愁闷消瘦,一病不起。她在弥留之际要求母亲把她葬在花园的梅树下,嘱咐丫鬟将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下,其父委托丽娘的老师陈最良葬女并修建《梅花庵观》。三年后,柳梦梅赴京应试,借宿梅花观中,在太湖石底下拾得丽娘的自画像,正是他的梦中佳人。杜丽娘魂游后园,与柳梦梅相会,并指点柳梦梅掘墓开棺。杜丽娘在爱情的感召下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妇。临安考试,梦梅考中状元,丽娘之父拒不认婿,并以拷打而治柳盗墓之罪,却无法改变丽娘选择柳梦梅的婚姻自由。一对恋人终成眷属。
就是这株戏曲大观园里的牡丹曾经打动了多少人的心灵。因为它遭遇不幸的冯小青写下了的七言绝句: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因为它曹雪芹在未竟的巨著《红楼梦》里,写到了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偶然在悠扬的笛韵里听出了几句昆曲,惹得她一阵伤心落泪,不能自持的正是前面提到《牡丹亭?惊梦》的名句。更值得特别一说的是,我国五四时期曾经与老舍先生共同写下话剧剧本《春风桃李》的女作家赵清阁,在解放前根据不同戏曲版本改编成了小说《杜丽娘》轰动一时,后来重版时再次改为《牡丹亭》。这位一生未婚独居的女作家,将白话文的小说《牡丹亭》留给我们,却将她坎坷青春往事中与丽娘性格极其相近的寄寓其中。而她与老舍之间珍贵情谊的书信,在她的生前,焚之一炬成了永远的谜。
又是这株戏曲大观园里的牡丹,让它新世纪到来之初又重新大放异彩。在2001年的5月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头即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2年,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也开始了他的昆曲拯救之旅。他从中国台湾来到大陆首先风尘仆仆来到苏州昆剧院。一面挑选新人,一面找名家设计灯光、舞美、音乐,给《牡丹亭》这部经典剧目加上现代视觉审美。两年后的2004年,著名作家白先勇领衔指导的青春版《牡丹亭》在台北首演。再然后是美国、南京、苏州、北京,老先生带领着他的《牡丹亭》各处巡演,然后青春版的昆曲,一场比一场引起轰动。
很多人都知道,这位以写作闻名海内外的老先生一辈子最爱《牡丹亭》。先生曾经说:“我的确热爱昆曲,但我不是在做一出戏,也不单是为了昆曲,我希望把民族文化的力量唤回来。”三年的奔波中,牡丹亭的演出看的全靠着赞助人提供的资金,前前后后老先生募集到3000万人民币。而作为文化人,白先生也说:“最痛苦的就是为了演出去跟别人伸手要钱。”但是他从没有放弃过任何一场《牡丹亭》的演出,因为只为了寻回渐渐削弱的民族魂。
“20多岁时我往西方走,看人家什么都好,看了四十多年,一回头才发现最美的还是自己园里的那株牡丹。”白先勇老先生如是说。
※本文作者:静荷之恋※
上一篇:《心情散文》女人的美丽
下一篇:《心情散文》尘花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