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自己励志文章
我们每个人想要突破自己就要学会给自己励志,多看一些励志文章,那么突破自己励志文章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突破自己励志文章:两分钟改变自己
「美好的人生没有时间让我们闷闷不乐。每天改变1%,三个月后,就可以迈向前后判若两人的巨大成长。能够改变第一个1%的人,当然也可以坚持到最后,改变最后的1%。踏出改变1%的第一步,是改变人生的秘诀」。
两分钟改变自己,借由以下七个思考打破原有的常识。
一、体验抛开常识的快感
常识有一定的重要性,有了常识你才能辨别什么行为是正常的,才能辨别是非对错。但是常识绝对不是绝对,许多你看似不可能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但如果你相信了常识告诉你它不可能达成,那么你也就真得无法达成。
试着抛去过去习以为常的常识,当你发现常识不再是常识,你便能够体验当中的喜悦。
二、「辛苦总有一天会获得回报」是谎言
许多成功人士告诉你:「辛苦付出,一定会有回报的一天。」,这句话只对了一半,真正重要的关键是你正在做的这件事情必须是你热爱的,当你做的事情并非你热爱的事,即使你付出千分万分的努力,仍然很难成功。
三、让自己成为成功的案例
要堵住别人的嘴最好的方式便是让自己成为成功的案例,一旦你成功了,过去那些怀疑你的人所说的话便会烟消云散。
别试图模仿他人,而是要选择走自己的路,只有走自己的路你才有可能开创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四、用身体去感受,比用头脑思考更重要
当你成为一个领域的佼佼者时,你便会开始进入用身体感受的境界,碰到问题时,你可以不用思考,身体便会让你自动感觉可能是哪个地方出错了。
身体的感觉是一种直觉,而这仰赖你变成出类拔萃的那一天,要将自己训练到用身体就可以做出反应的专家。
五、能拥抱更出色的信念,才是真正的勇气
「真正的勇气,是在遇到更理想的信念时,可以毫不犹豫地改变原来的信念」。
别抱持着食古不化的僵固思想,而是要懂得适时转弯,让自己像个变形虫一样,可以随时适应外在的环境。
六、不要当唯一,立志成为第一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这样的思考有时反而会让自己受害,一旦你常常抱持着「我要成为唯一」的思考方式,便很容易让你说服自己安于原本的现状,「我是唯一」的思想常常会让人以为自己不需要改变。
换句花说,你应该以「立志成为第一」为目标,绝对不要为了逃避成为「第一」,而利用「唯一」当成阻碍自己的借口。
七、做自己很不喜欢的事,可以发现自我
人一定要做自己喜欢也热爱的事,但有时候去做那些你讨厌的事可以让你发现自我,去做那些不喜欢的事可以会让你发现自己更适合什么、不适合什么。
「做自己不喜欢的事,你必定会有新发现。也许原本认定是自己的优点,其实只是误会一场」。
突破自己励志文章:别拿你拥有的,去限制你无限的可能
作者:李尚龙
如果你手上拿了一杯水,接下来你要干什么
这个问题,最先是从一本书上看到的。我觉得特别有意思,于是问了很多人,他们的回答无非就是:喝了、倒了、泼了、撒了。于是,忽然想到了身边一个哥们儿故事。
第一次遇见C,是在网上。那时我还在当老师,抽风想要去拍一部微电影,于是我在网上发了一个帖子,说如果你想拍电影,无论你是否有专业,只要你还有演员梦,都希望你能加入我的团队。
C是一所酒店大学的学生,那里的学生几乎大学四年的状态,都在玩着游戏或者昏昏欲睡,他也是一样,无聊的刷着网页,然后思考着毕业后要去哪家酒店干活。
C给我投了一份简历,然后很快的,我们就坐在了一起聊剧本。起初他只是想跟女一号搭戏,但因为他长的好看,我们几个讨论过后,坚定地认为男一就是他。就在他加入我们剧组的第一天,他开始勤勤恳恳的跟着剧组跑戏,一次半夜拍到了两点多,寒风瑟瑟下,我和两个摄像带着他,拍天桥的戏,冻得手不停地发抖。进宾馆后,很快,我们的手已经不能动了。他点了一根烟,淡淡的说了一个字:操。
我说,不行了吧。不行了以后就别走这条路了。
他说,冻得真爽。
半年后,我们成功开启了第二个项目,拍摄第二部电影。C从主演,变成了幕后监制,他开始筹划着前前后后的事情:地点、时间、物资分配,偶尔,他还会提出一些分镜头的建议。再过了半年,我们成立了龙影部落工作室,C成为了合伙人,做起了真正和电影有关的事情。
第二年,C从酒店学校毕业,那一年,所有人都在讨论去哪个大酒店当服务员,去哪个小酒店当经理,去哪个国家申请相同专业的时候,C毅然的开始走进电影圈,走进了博纳,当上了制片人。因为之前大学四年有过一些电影底子,于是很快就被电影界认可。
过了很久,我们在一家酒店拍戏,看到了他的朋友,已经当上了经理。经理看到他,大喊,这不是C吗?怎么开始拍电影了!
C笑着应付了两句,回到路上,他跟我说,要不是他当时来剧组实习拍戏,说不定也在做酒店。真的不知道现在的自己在哪里。
我说,做酒店也挺好啊。
他说,那毕竟我不是太喜欢啊。
曾经有很多大学生问过我,我学法律的,以后能不能当主持人;我学美学的,以后能不能当历史学家;我学电气的,以后能不能当导演。看似完全不相干的职业,但我的回答都是,能。
因为这三个例子,分别是撒贝宁、易中天和高晓松。
我们走进大学校门,原本是想让我们的视野变得更广,可惜的是,当我们被迫或者不得不选择一个专业的刹那,忽然发现,自己的视野变小了。我们做的所有事情,都是要为专业课服务;我们的未来,一定要和专业有关;甚至找工作的时候,别人第一个问的是你是什么专业。可是,谁规定,一个人大学被分配的专业就一定是自己以后要做的路。谁规定,一个人上的大学种类,就一定要从事相关的工作。
没人。
或许,你学的是机械,可如果你喜欢英语,为什么不在大学四年去自学英语,多参加英语社团的活动,去参加大家都能够参加的英语比赛去证明自己的失利,然后通过这些比赛,认识一些圈里面的朋友,从而淡然跨界。
或许,你学的是英语,但你喜欢影视,那为什么不去让自己多去剧组实习,多认识一些圈内的牛人,或者,趁着别人都在玩的时候,准备考一个电影学院的研究生。
我本科学的和英语没有任何关系的专业,那年我参加英语演讲比赛,现场几乎都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当我胜过他们的时候,他们开始问,你又不是英语专业的,怎么英语学的这么好。
我说,因为我肯花功夫。你们每天学五个小时,我就学八个小时;你每天背一百个单词,我就背三百个。
路是自己的,越走越宽,或者,越走越窄,是你自己决定的,跟你所拥有的无关。
既然如此,为何要用现有的东西,去限制自己的选择和未来呢。
回到开篇的问题,如果你有一杯水,接下来你要干嘛?答案很简单,你要做你自己想做的事情,和水没关。这杯水,可以是我们的工作、是我们的专业,是我们的学校,总之,是我们现有的东西,可是,多少人都只是盯着这杯水,而忘记了自己真正生活的目的。
的确,当你有杯水的时候,你完全可以放下,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去跑去追去放肆去流浪去走南闯北,而不是因为一杯水,而停止了步伐,限制了你有的界限。
生命既然有无数的可能,那么,为何要一杯水限制自己的步伐呢。
突破自己励志文章:要怎样努力,才能成为厉害的人?
因为要招聘的原因,我会跟很多在校生、应届生、工作几年的人交流。在跟不同年龄人接触的过程中,有一个事实让我感到可惜——从离开学校的那一天起,很多人就失去了继续学习的意识。
学业结束,心安理得地过上“自己赚钱自己花”的自由日子,然后过两年,发现这个行业没有晋升空间,转行又缺乏经验,于是再呆上两年,又没有积累到新的经验,却把胆子养小了,把习惯养懒了,雄心壮志也就泯灭了。这就掉入了一个负循环,因为没有机会而没有经验,又因为没有经验而没有机会……
对于一个学习能力强的人,循环恰好相反,因为学习而获得经验,因为更多经验而获得更多机会,因为更多机会而更开心地学习……说起来很虚,但你会发现身边充满热情的人,往往在这个正循环里,而天天抱怨吐苦水的,通常处于负循环里。
对于MK来说,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它不是复习计划,而是一种一次又一次的征服和试探。譬如,坚持用Photoshop去P图而不是美图秀秀,遇到问题去百度去维基百科,坚持看只有英文字幕的电影,我真的在这些事上获益良多。
大部分的学习,是从模仿开始
我大学读的是工科,因为喜欢看美剧,而被报社招进去了,同时被安排了一个任务,写一篇美剧《广告狂人》和职场相关的稿件。然而,我从来都没有写过超过20xx字文章。
于是,我翻出了这个职场专栏之前所有的文章,研究一篇5000字文章的结构。最后,我找到了模仿对象,终稿的段落数跟样板完全一样,开头铺陈,中间分论,再来个转折都是一样的。这就是我第一篇稿,它没有经过大改就发表了。
看起来很顺利,但如果没有模仿对象的话,我是写不出一篇符合要求的稿件的。我更可能是一个人呆呆地坐在电脑前,看完一篇又一篇的资料,不知从何开始,打字又删掉,然后开始抱怨没有人教,或者向主编推托“我都没写过”。
这只是个很普通的经历,但几年以来,它形成了一种信念,每一次遇到从未做过的事情,使得我可以始终保持淡定,找到模仿的对象,在这个基础上修改和发挥。
你的同龄人往往就是你的老师
大人物的成功,都有着时代背景的原因,但同龄人不同,我们经历的是同一个时代,我们受到的阻碍和启发都非常相似。所以每一次当我遇到比我优秀的同龄人,我都会问自己为什么我没有达到,为什么我没有想到,他是怎么达到的。
也因为互联网的存在,那些优秀同龄人的辨识度非常高,去了解他们在不同时期的想法,借鉴他们最终解决问题的方案,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过程。我的方法是,成为他们微博和博客的常客,反复思考他们面临的困境,反复理解他们所做出的决策。通过这样的思考,将他们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经验,将他们犯的错误用来警惕自己,磨砺自己对大方向的判断力。
当你一个人在奋斗的时候,跟同龄人交流,向同龄人学习,更容易找到参照物,找到老师,排解孤独,破除不必要的迷茫。
不要对老师要求太高,老师只是帮你入门,进阶要靠自己
对于我来说,真正把我引进门的老师,在那个领域未必是最优秀的,只是他刚好懂一点,也刚好愿意分享,也刚好在我想学的时候出现了。
我记得,我第一次接触社交媒体,懂得社交媒体的所有概念和意义,是因为一个所谓的“营销导师”。他组织了一个沙龙,为了拓展他的客户,他当时说的很多社交媒体的观点,震撼了我很久。现在回想,这些观点不无夸大。但就是这一次沙龙,对一个还没毕业、从未接触过互联网世界的女生来说,已经足够脑洞大开的了。
再举一个例子,我是通过很正规的培训班学的,但我的老师只是告诉了我化妆的整个流程,他们的精力大部分都投入在怎么向学生兜售化妆品。最后,我依然学会了化妆,并且以化妆师的身份出现在微信上。
这不是为了说明我有多牛,而是老师的功能往往只是帮助你入门,进阶是要靠自己的。不要认为跟着一个不好的老师,就学不到东西。
自信,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跟性格无关
很多很多的人,认为自己不自信,认为这是一个性格缺陷。你遇到困难就退缩,你面对新的情况就束手无策,这不是缺乏自信,而是缺乏学习能力。
对于MK来说,自信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艰难的学习中,一次又一次征服了新领地,逐渐形成的一种“自己能行”的信念。自信,是由一个又一个里程碑确立起来的,是由一次又一次的死磕之后得到承认支撑起来的。没有自信,很多时候只是一句借口。
学习学习,这是我对自己打气,也常常跟团队共勉。我以前以为创业是由拼搏组成的,但更多时候它是由学习和等待组成的。学习一件没做过的事情,然后,等待它被做得越来越熟练,越来越出彩。
上一篇:让人励志的文章精选
下一篇:有哪些适合挂在客厅的对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