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易文君范文网!

盛静生:被“红帮”推到台前的总裁

小学作文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盛静生:被“红帮”推到台前的总裁MDh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002年11月11日,带着《赢周刊》对宁波、对奉化、对中国服装业、对“红帮”裁缝和对罗蒙集团的关注与敬仰,“《赢周刊》探访中国标杆企业华东行”采访车开进了宁波罗蒙集团的大院……

  这里是中国近代服装的发祥地,这里是“红帮”裁缝的故乡,罗蒙就诞生在这个不平凡的地方……

  1984年,老一辈的“红帮”传人纷纷告老还乡叶落归根。改革开放后的奉化人决定承袭“红帮”裁缝的传统,用服装再塑奉化的优势产业。奉化的江口镇决定成立一个服装厂的意向出笼后,便四处物色人才,盛家村的盛军海成为最终人选。

  于是,罗蒙成立了,这只是一个拥有几十个工人,2万元资金的小型加工厂。而建厂后,罗蒙第一件事就是聘请“红帮”第三代传人余元芳等老师傅担任高级技术顾问。当时,盛厂长的工资是28元一个月,而请师傅的月薪却是1000元。正是这些老师傅,教授了罗蒙“红帮”裁缝的绝技,把罗蒙这个刚刚起步的小厂一下子拉入了品牌制造和规范化经营的轨道上来。

  创业是艰难的。罗蒙主要业务是为上海一些著名服饰公司做服装的来料加工,加工的成衣打着别人的牌子经销,罗蒙只收加工费。就是这样,竞争也十分激烈,罗蒙人深知,只有依赖“红帮”裁缝的绝活才能争夺一席之地。“红帮”传人余元芳、高级名师董龙清、陆成法等是罗蒙的老一代技术顾问。罗蒙为了从师傅们那里学到技艺,没有汽车就用拖拉机到上海接师傅们回乡授艺。师傅们手把手地指导罗蒙职工掌握“红帮”技术,创造出了“一挺、二平、三直、四服、五窝、六圆、七顺……”的技术要诀。

闯关

  到了1986年下半年,第一次西服热开始降温。与罗蒙挂钩的上海培罗蒙西服公司提出由包销改为经销,“能为罗蒙推销多少就推销多少”这样一来,罗蒙至少有三分之二的业务得靠自己解决。盛军海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走自己的路,推出自己的牌子——“罗蒙”商标。

  盛军海在商场里既诚实又精明。为了闯出自己牌子来他认准了一点,那就是老老实实从模仿开始。培罗蒙进什么料,罗蒙也进什么料;培罗蒙用哪种工艺,罗蒙也用哪种工艺;外面有好多技术师傅被盛军海的忠诚和诚信吸引到罗蒙来,如董龙清、陆成法等帮助罗蒙把关。盛军海还精打细算,降低成本,同样的质量,而罗蒙的服装价钱却要比别人便宜30%。1987年罗蒙牌的西服被宁波市评为优质产品,男大衣被国家农业部评为部优产品。罗蒙在同行中脱颖而出,终于成功地闯过了“成名关”。

  罗蒙虽然在同行中逐步树立了一定名气,但实力还不稳固。盛军海深思熟虑后又劈了一斧头:提出“先造庙后请菩萨”的战略,加大技改投入,吸引外商投资,借鸡生蛋,进军国际市场。围绕这一目标,在技改上实施“短、平、快”的方针。1991年市场上开始流行“轻、薄、挺、软”的现代风格西服,盛军海想方没法筹集了2000万元资金,建造了30000平方米的新厂房,引进了先进的生产流水线,及时满足了市场需求。

  企业生产硬件上了高档次,漂亮的厂房和现代生产设备,吸引了一些国际客商的注目。当时两家日本客商要收购罗蒙,一家法国客商想出高价买下罗蒙商标都给盛军海婉言拒绝。盛军海虽3次拒绝出让“罗蒙”品牌,但从不拒绝世界,外国人信服了,并开始与罗蒙合作合资办厂。1992年罗蒙与日本三泰衣料株式会社共同投资122万美元开办了中日合资宁波罗蒙三泰时装公司,1993年又获得中美合资富贝特制衣公司的40%股权。1994年与日本三洋株式会社合资办起了宁波罗蒙三洋时装公司,从1990年至1994年,盛军海采取“借船出海”战术连续搞起了10家合资企业。当年罗蒙外贸出口交货值已接近1亿元大关。1996年400套打着“罗蒙”牌西服还出口美国,受到美国客商和消费者的青睐,开创了我国以自己民族品牌打入美国市场的先河。从而罗蒙闯过了并走出了“国门关”。

  三招数实现三突破

  经营罗蒙,盛静生实施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略。

  招数之一:实行改制与革新。

  在整合罗蒙实力的同时,全面提升红帮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文化含金量。一上任,盛静生就把镇办工厂改制为股份制企业,将十余家核心企业紧密联合在一起,壮大了经济实力。

  在此基础上又投资8000万元人民币对流水线生产装备进行全新的改造,引进了日本的自动电脑上袖机、剪切攀丁机、意大利仿手工制边机、面料预缩机、立体整烫机等国际一流的生产专用设备;2001年又投入3600万元从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引进300多套当今国际一流智能化精品西服制作设备。使“红帮”传统工艺与现代化高科技设备制作工艺再一次得到了最完美结合,保证了西服360多道制作工序的高质量,实现了西服制作史上的一场革命。

  工在机,艺在人,盛静生能领悟到两者皆优,质量更为上乘的道理。为此,他不但加紧培养自己的设计师,还出重金聘请了国内外顶尖设计师加盟罗蒙,如刘洋、张肇达等人为罗蒙所用。在罗蒙,“红帮”技艺传人与来自日本、意大利、韩国的国际设计师同处一室,各运匠心,以其天赋和想像力为罗蒙开创了服饰领域的新天地。盛静生采纳了国内外设计师的一条重要建议,即生产的服装要体现人格化。为此他与意大利有关厂商接洽订购了3套价值近300万元的电脑激光量体设备,率先在北京等三大城市开展定制高档绅士西服的业务,并建立了客户电脑档案,在3年中发展10万位终身客户。这举措使罗蒙成为中国最大的职业服装生产基地之一打下基础。

  招数之二:实施“圈点”战略。

  改变过去由门市部加分公司的传统销售模式,构筑专卖店、店中店、代理商“三位一体”的市场销售体系,由点带面,进一步扩大罗蒙产品的辐射半径。上任不久,盛静生大刀阔斧地砍掉了6个年销售额不到200万元的分公司,让大公司兼并,并实施每年10%淘汰率竞争机制。同时投入5000万元资金实施“三个一百”营销管理工程,即在全国新开100家专卖店、100座专卖厅、100个代理商。如今罗蒙在全国已有68家分公司,1500余个营销网点,600多家代理商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同时在美国、意大利、日本、法国等国设有6家分支机构,“罗蒙”商标已在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马德里条约国等20多个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注册,累计出口“罗蒙”品牌西服400万套,使集团融入国际经济一体化浪潮中。营销面积已突破5万平方米,近4年销售额递增率基本保持在40%以上,2001年销售额达破13亿元,创利税1.5亿元,综合市场占有率已从3年前的第六位,跃居为第二位,取得了量的突破。

  招数之三:实施“品牌”战略。

  众所周知,自1987年罗蒙品牌价值逐年飞速提升以来,经过几十年的深度打造和精心培育,罗蒙品牌价值已完成了由品牌到名牌的过渡。可谓是服装界的典型成功范例,而品牌文化和企业文化这两个支撑点正是缔造罗蒙品牌成功的灵魂和核心。

  盛静生认为,一个品牌,其实就是传统、文化、时尚的三位一体。要提升品牌,就应该紧跟时代前沿,用崭新的视角不定期审视自我。盛静生就是循这一游戏规则变革创新,终于实现了新的突破和跨越。

  名牌+名师工程。自罗蒙1994年获得“首届中国十大名牌西服”后,罗蒙品牌有了相当的名气,盛静生1998年一接掌帅印,就走出了几步别人不曾走过的模式,首先出重金聘请国内顶尖服装设计师刘洋担任企业总设计师。因为设计是产品的灵魂,一个好的品牌背后肯定有一个好的设计师领衔。二是成立罗蒙服装研究中心,及时解决技术的难题难关,近两年来已经研发了360多个新款的时尚产品。三是吸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罗蒙与意大利著名设计师挂钩,成立男装设计工作室,与国家服装设计中心和服装质量总监督中心联姻解决质量技术课题,与韩国大邱金佑仲女装公司合作成立女装设计工作室,从而不断设计出引领服饰新潮的时尚服装。从此罗蒙西装连获殊誉:1998年中国十大著名男装品牌、国家公安部99式新警服设计制作获一等奖、国家海关总署2000款海关制服设计获一等奖、2000年中国服装市场成长最快十大品牌、中国国际时装周最佳男装设计奖等使罗蒙品牌知名度在业内飞速提升。

  名牌+明星工程。为了启动形象代言人工程,盛静生聘请了当前好男人形象濮存昕出任罗蒙形象大使,还聘请香港影视巨星方中信出任罗冠(罗蒙二线品牌)形象大使。明星与名牌,珠联璧合,彼此交辉,罗蒙首创了国内影视明星演绎名牌服饰文化的先河。自从形象代言人工程运作以来,罗蒙的利润同比增长了50%,1999年罗蒙品牌被评为全国市场畅销品牌。用一位消费者的话说,罗蒙品牌带给人们浓厚的中国情结。

  文化孕育品牌工程。以罗蒙百年服饰文化为底蕴与世界新的服饰文化相融合,全面提升罗蒙品牌的文化内涵。2000年罗蒙服饰万里行,在全国20多个省会城市展示罗蒙服饰,达到了宣传服装感性消费文化效果,营造罗蒙服饰健康消费文化氛围。

  践行“罗蒙,我们自己的品牌”的品牌理念。达到经营战略明确化,市场营销透明化、视觉识别系列化、连锁经营规范化、企业文化深入化和企业品牌推广化的良好效果。2001年盛静生斥巨资请了美国著名品牌策划公司——科尔尼为罗蒙进行了全方位战略策划,全面提升罗蒙品牌形象。

  2002年2月罗蒙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评为“中国驰名商标”。标志着罗蒙实施品牌战略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盛静生的作为还正在酝酿孕育新的品牌扩展思路:进一步提升品牌的核心竞争力。目前罗蒙将在品牌“扩新”上下功夫。首先是加强对“罗冠”(罗蒙二线品牌)品牌的开发管理,面向大众,使名牌走向民众;二是组建罗蒙鞋业公司,研制开发中高档皮鞋,以适应消费者对罗蒙品牌服饰系列产品的消费需求;第三与韩国一家最大的“迪可”女装公司联手推出女装时尚品牌,总投入达到500万美元,以此实现以西服为主页的多品牌系列服饰产品,全面提升罗蒙品牌的内涵。

  背景

  谁是“红帮”?

  宁波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港口城市,早在7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河姆渡文化。宁波在这样深厚的文化沉淀中先后出现了黄宗溪、包玉刚、安子介等学人、商子。宁波是一个古老的商埠,唐宋以来,一直是我国的重要贸易口岸。宁波的制衣业历史更是源远流长,而今,服装产业已经成为宁波的支柱产业。2001年全市有服装企业1800家,总产值达到280亿元,产量13.5亿件。

  说起宁波的服装业,其故乡是宁波的奉化,这里是中国“红帮”裁缝的故乡。传说的“红帮”裁缝也叫包袱裁缝,一把剪刀、一杆尺子、一柄熨斗,所有的家当都可以用一个包袱包起来。当年的“红帮”裁缝就是挽着这么一个包袱,闯天下的……

  在中国服装历史上,奉化的“红帮”裁缝有着五个第一:中国第一套西服、中国第一套中山装、中国第一家西服店、中国第一部西服理论著作、中国第一所西服工艺学校。关于这五个第一,又有着许多美丽的故事。第一家西服店,其创始人便来自奉化,并与罗蒙有着联系。19世纪末,日本明治维新,经济快速发展,奉化的王睿谟师傅为了生计,离乡赴日本学习西服裁剪技艺。6年后,熟艺回国,携带13岁的儿子王才运到上海谋生。1900年,父子在上海浙江路创办了中国有史以来首家名为王荣泰的西服店,并因其精湛的制作工艺而遐迩闻名。1916年王才运分业自立,以10万银元之巨独资经营西服,兼营衬衫、皮鞋等附属品。王才运的西服装店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家上规模的西服店。后来奉化人纷纷到上海学习西服制作技术,并在上海陆续开办了较有规模的西服店有16家。

  中国的第一件中山装,也是出于王才运之手。1916年4月某一天,孙中山拿着一件日本陆军士官服,笑容可掬地走进王才运的店铺。孙中山对王才运说:“改革此服,为吾所用,请做一件中国衣。”

  于是,王才运和其他师傅采纳西服的特点,吸收日本军服的外形,按孙总统的架势剪裁了国服。孙中山看过样衣后,又做了修改,把7粒扣改为5粒,意为五权宪法,把胸前两贴袋改为倒山形的笔架式,意为革命需要知识分子,这便是中国的第一件中山装。

来源: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精选图文

172038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