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如何二次创业
民营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的主体,是拉动经济增长、解决就业问题的主力军。当前,民营经济总量约占到我国GDP的65%,并创造出2/3的就业岗位,许多地区的财政收入70%依赖于民营企业的贡献。
民营企业往往缺乏政策优势,难以进入垄断性行业,只能在竞争性市场中摸爬滚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所以民营企业在客户导向、需求诱致的技术、产品和市场创新上具有极强的天赋;同时由于民营企业往往创业于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企业股权也主要属于民营企业家而不是国有资本或外资,所以,企业分配中无论是劳动性收入还是资本性收入都能做到藏富于民。可以说,无论从创新供应的角度,还是从拉动内需的角度,民营经济继续健康快速的发展,对于今日之中国,既有微观层面的积极意义,也有宏观层面的重要作用。
然而也正是由于民营企业市场导向、从无到有、摸着石头过河的发展特点,使得民营的制造和流通企业往往没有战略或战略不清晰,缺乏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组织架构不够健全,管理不够规范,业务流程不尽合理,研发、设计、营销等增值环节缺乏高素质、经验丰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某种程度上说也缺乏吸引、培养、激励这种人才的文化和环境。
在中国的低端制造业在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大浪潮中还可以依赖价格优势粗放式快速增长的阶段,这些问题没有成为明显的隐患,但在金融危机下国际市场需求缩减、国内要素成本上升等多重压力的倒逼之下,这些不足马上就成为制约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短板,甚至在激烈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残酷的竞争条件下,如果不能尽快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曾经取得一定成功的民营企业不进则退,曾经的‘船小好掉头’可能马上就会连维持和生存都成为问题。
危机危机,任何危机中都蕴含着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只有在危机中锐意变革,进行业务模式、组织结构、企业文化、核心能力的重塑,才能在危机过后的下一波发展浪潮中占据优势地位。这就是所有成功的中国民营企业当下都面临的‘二次创业’的命题。
那么二次创业从何入手呢?“首先是要改变仅从事单一的生产制造的业务模式,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价值链的上游环节延伸,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其次是对于基础业务之本的生产、销售环节进一步加强管理,实现业务流程化、管理规范化和考核精细化;再次通过做大‘企业总部’,完善组织结构和管理职能,雇用和培养受过高等教育的职业白领,引入经验丰富的职业经理人,重塑新的企业文化,打造知识型组织。”知识型组织专家骆永华归纳了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三大任务。
走向价值链上游
作为制造业大国,长期以来我国在全球贸易中扮演着制造出口、加工贸易的角色,这个角色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最低端,导演这一角色的就是我国实体经济中的民营企业。举例来说,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乃至全球的一个服装生产基地,工厂以较低的薪资雇佣大量的工人在生产线上生产,而设计、品牌则来源于国外品牌,工厂生产的服装被源源不断地运往中国各地、世界各地。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就曾经屡次大声疾呼:我国的民营企业不能继续只专注于制造环节,而脱节于产业链的其它环节——设计、仓储、物流、批发等,长期满足于加工制造环节非常微薄的利润。以超市一只售价9.9美元的芭比娃娃为例,其制造成本是1块钱,中国制造企业从中只能盈利2毛钱,其余的8.9美元,则由芭比娃娃和零售商分享。又比如,出厂成本为1欧元的毛衣,贴上欧美的品牌在欧洲商场可以买到50欧元甚至100欧元。
由于价值增殖少,利润空间低,所以企业进一步发展、扩大盈利的路径选择就很容易导向扩大规模,而这又导致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竞争加剧,最后毁的还是整个中国制造的议价能力和市场空间。而毛利过低也导致当原材料成本上升、汇率波动等外部因素变化时,企业抗风险能力弱,很容易就扭盈为亏了。共2页,当前第1页12
上一篇:经营店铺懂得“承上启下”
下一篇:30个被风投看好的网络创业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