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单元作文八年级下册鲁教版作文:孔子为何博学
孔子一生受人敬仰,那他的博学从何而来呢?5单元作文八年级下册鲁教版作文告诉您,详情请看以下内容。
5单元作文八年级下册鲁教版作文:孔子为何博学
因为孔子是圣人,所以他的智慧、他的思想、他的博学乃至于他的一切言论,一直以来总是带上了“天才”式的光环,连他的得意门生颜渊也由衷地感叹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我时常在想,早在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何以会是一个如此博学而又睿智的人?为何在历代人们的心目中,他总是以一个充满了光辉的“圣人”形象出现,让后人景仰、膜拜?
近来再读《论语》,从字里行间,我似乎渐渐走近了孔子。
孔子的博学来自于他对苦难生活的真切感受。他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当有人认为孔子的多才多艺是上天安排时,他不仅不同意,并且指出,正是自己小时候的苦难生活,才学会了那些“君子”所无法接触因此也就不可能获得的技能。
孔子的博学来自于他的“学无常师”。他的一句老少皆知的名言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有人曾对孔子如何学习心存疑惑,他的弟子子贡回答说:“莫不有文武之道。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意思是说,文武之道无处不在,我的老师到哪里不可以学?还用得着一个固定的老师吗?孔子渊博的知识正是得益于他在民间广泛的学习和不懈的积累。
孔子的博学离不开他潜心学习、每事必问的研究精神。孔子来到太庙(鲁国之君周公旦庙)参加祭祖活动,虽然已经有了博学的声闻,但遇到每件不懂的事情还是要向人虚心请教。他认为学无止境,无论地位多高,名气多大,“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应该不懂装懂。他在齐国时研究《韶》乐,沉浸其中,竟“三月不知肉味”,他说:“想不到音乐竟有这般的力量啊!”凭着这种近乎痴狂的钻研精神,孔子成为一个博学的人也就不足为怪了。
孔子的博学还来自于他老而好学的人生态度。司马迁说“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就是说,孔子是直到晚年才开始学习并喜欢上《易经》的,由于反复阅读和研究,以致于编连竹简的皮条都多次断掉。他自己也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意思是说,多给我几年时间(使光阴倒转),五十岁时开始学习《易经》,我便可以没有大的过失了。《易经》深奥,孔子认为一个人五十岁左右研究《易经》比较合适,因为这时的人有了足够的社会生活经历,对于自然和社会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能够较好地把握《易经》的精华和意蕴。虽然“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的说法未免夸大了《易经》的作用,但孔子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为我们树立了一座终生学习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