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的蔬菜散文
天空纷飞着雪花,山野披着银装。一个普通的冬日,在暖烘烘的屋子里,我和妻儿们围着饭桌,桌上摆着韭菜炒鸡蛋、青椒炒肉丝、酸辣白菜和凉拌蕨菜、乌龙头。在当今农村,这是一顿极为普通的饭菜,是任何一户农家都能随手做来的便饭,但它洋溢着生活的温馨和甜蜜。
饭桌上的韭菜、青椒是从洛门蔬菜市场买来的,白菜是自己地里种的,蕨菜和乌龙头是春天时节亲手从太皇山采来,冷藏在冰箱里的。无公害,纯天然,原汁原味,咀嚼,大自然的凄风苦雨、阳光雨露、泥土馨香、农人的智慧勤劳皆在其中。能在寒冬腊月间吃上新鲜的蔬菜,在我们这一代人的青少年时代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南山有句话说:“老妖怪,十月里想吃苦苣菜。”那是办不到的事儿。然而今天,何至苦苣菜,天下蔬菜应有尽有,想吃的,哪受季节限制,都能摆上饭桌。翻阅华夏文明史,是前所未有的。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盛况空前的文明盛世。
“春寒还料峭,春韭入菜来。”当我动筷子享用这新鲜菜肴时,便想起《诗经》中“献羔祭韭”的诗句来,它证明了在三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掌握了韭菜的栽培技术。之后,两千年前的汉代也有利用温室生产韭菜的思路与技术,到了北宋便有韭黄生产,三百年前的农民已掌握了利用风障畦进行韭菜覆盖栽培技术。然而,今天的武山人更是将韭菜栽培技术探索到了极致。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当我放下筷子,收拾碗碟时,不光是吃饱肚子后的安逸,心中生出的是无限的敬畏。对菜,对种菜的人。
一盘普普通通的菜摆上饭桌,要经历多少艰辛的劳动和探索,尤其在数九寒天吃着新鲜的蔬菜,是不能够用一个“反季节种植”“四季有鲜”轻描淡写而不了了之的。季节是自然规律,反季节就是逆天行事,武山人做到了“人定胜天”,使一个靠天吃饭的穷乡僻壤成了不靠天生活的、更甜蜜的富庶之地。
甜蜜的生活来自于蔬菜——甜蜜的蔬菜。
武山蔬菜规模化、产业化种植是从韭菜开始的,于是我就又想起了儿时母亲从山野地埂间折来的野韭菜、野韭黄。炒一小碟山野韭菜或韭黄咸菜,全家人围着吃,那股香味,是只能意会不好言语的。韭菜味辛、甘,入肝、胃和肾经,温中行气,散瘀解毒,难怪人们那么喜欢它,有那么大的市场潜力。
“三月里的乌龙头,四月里的蕨,五月里的韭菜镰刀割。”这是南山的一句谚语,老少妇孺挂在嘴边。太皇山的蕨菜和乌龙头是被称做山珍的野菜,每到三四月间,山村男女都要进山折一趟蕨菜,扳一回乌龙头的。有的人是自己享用,有的人拿到集市上去卖。于是,有人就将乌龙头树移植到了自己的菜园子里,和当初人们驯化野韭菜一样,开始栽培乌龙头了。
蔬菜,我的甜蜜的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