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易文君范文网!

综合读写活动:走近伟人

未知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综合读写活动:走近伟人t5q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话题引入这里所谈的伟人并不等同于“名人”,因为名之所得,途径甚多,在传媒发达甚至泛滥的时代,“名人”更容易被批发制造;同时,这里所谈的伟人也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大人物”,因为他们其中的大多数,是依靠权杖成就其“大”的。伟人,应该在社会变迁中主动发出与众不同的声音,其事迹足以感动彼时的群众,其力量足以影响一时的世风,其言行能够为人类的文明作出特有的贡献!一个缺乏伟人的时代是不幸的,一个不能从伟人身上汲取力量的人更容易因缺钙而显得虚脱。伟人是上天恩赐我们的天然阳光,今天,让这暖阳将照亮我们的心灵,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读写活动活动1:与伟人亲密接触1.收看“感动中国2004年年度人物颁奖晚会”录象,摘抄人物颁奖辞。2.如果要评选“感动中国五千年”的十大历史人物,你会推荐谁做候选人?请写出自己心中的人选,任选其中一位入选人物,写一则100字左右的颁奖辞。3.读名人传记,可以帮助我们确定人生的坐标,校正前进的方向。选取几位古今中外的伟人,读读他们的传记,写一则读后感。活动2:对伟人“品头论足”1.人们总喜欢对伟人“品头论足”,发表评论。如项羽,李清照赞扬他“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杜牧善意地批评他,“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王安石则嘲讽他,“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选择几位伟人,搜集摘抄后人对他们的评价,并谈谈自己的看法。2.怎样看待伟人?这也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有人将伟人抬得很高,如托马斯·卡莱尔就说:“伟人是自身有生命力的光源……这光源灿烂夺目,照亮了黑暗世界。”也有人把伟人贬得很低,认为“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你跪着看他们”。而按照拿破伦这位无论怎么样看也算得上是一位伟人的法兰西帝王的愤激之辞,则是“在庸人眼中没有伟人”。你怎样看待伟人在历史中的作用?你认为凡夫俗子应怎样看待伟人?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资料链接感动中国2004年年度人物颁奖辞(节选)任长霞她是中原大地上的又一个女英雄。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一个弱女子能赢得百姓的爱戴,是因为,在她的心里有对百姓最虔诚的尊重!徐本禹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让我们泪流满面。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也许一个人力量还不能让孩子眼睛铺满阳光,爱,被期待着。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袁隆平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桂希恩他清贫而充实,温和而坚定。仁者的责任让他知难而上。他让温暖传递,他让爱心汇聚,直到更多人向弱者张开双臂,直到角落里的人们看到春天。他不惧怕死亡,因为他对生命有更博大的爱。刘翔12秒91,他实现了一次伟大的跨越,100年来的记录成了身后的历史,十重栏杆不再是东方人的障碍,因为中国有刘翔,亚洲有刘翔!这个风一样的年轻人,他不断超越,永不言败,代表着一个正在加速的民族。他身披国旗,一跃站在世界面前。佳作欣赏颁奖辞大禹:置亲情于不顾的人是最绝情的人,那么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他应该是最绝情无爱的,但正是他——禹,辟波斩浪,开山破地,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水退陆升,天下太平,他——禹,才是真正伟大的人。司马迁:有一种苟且偷生是高尚的,它叫忍辱负重;有一种低头弯腰是无奈的,只为高尚的追求。为了《史记》,他抛开尘世的繁琐,放下了个人荣辱,献出了自己的一生。他让人们明白了什么叫坚忍,什么叫崇高。他记录了历史,历史也将他永远铭记。诸葛亮:巧舌灵动战败群儒,羽扇一挥东风四起,三把火起,天下鼎分,武侯诸葛神机妙算;无论是在南蛮腹地,还是在江夏城中,抑或是在五丈原前,始终不忘的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卧龙孔明赤胆忠心,他用自己的行动对“忠诚”做出了最好的诠释。屈原:美人、鲜花、香草、鸷鸟……他拥有着纯洁的品质,却偏偏降生在那个混浊不堪的时代。世态的炎凉,人心的险恶,让他愤恨,更让他无奈,只恨自己无力回天,无法为国尽忠。“常叹息,以掩涕息,哀民生之多艰”,屈原这样吟唱着投入滚滚江流,用生命为我们阐释了什么叫做“冰清玉洁”。解读项羽项羽身后向来不寂寞,宋人李清照“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名句当为其评价最力者,然而只涉及其生其死而不及其它。待到李宗吾先生的《厚黑学》直评项羽因不厚不黑而败,这就牵涉到刘项优劣论。时下汹涌的不平之气,或许就是对不黑不厚说的呼应。其实,不论人们对项羽怀有何等情感,事实总是事实。细读《史记》就不难发现,项羽绝非人们心目中的直肠汉,也不可能与厚黑无涉。有关项羽的历史功过得失,学界论之甚详。笔者只想对一些一向为研究所忽略、又关系项氏成败并对后世有启示意义的项羽现象略作归纳。第一,项羽的个人品质造成了他的失败。首先项羽绝非智力低下,正相反,司马迁认为他才气过人。刘邦也认为在勇悍仁强方面自己非项羽可比,对此韩信亦有同感。但项羽这种过人才华并没有给他带来帮助,反而使他成为直继暴秦的统治者。项羽的本性是极度自负。陈平对其鉴定为“不能信人”“意忌信谗”。在项羽眼里,他人均不足道,所以他事必躬亲,弄得自己很辛苦。这使人联想起秦始皇。侯生、卢生有言:“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以为自古莫及己……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项羽也是逢战必到,疲于奔命,最后又中了陈平的反间计,更加形单影只,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独夫。司马迁评秦始皇曰:“自以为功过五帝,地广三王,而羞与之侔。”评项羽曰:“奋其私智而不师古。”其次是苛察。苛察大概是项氏家风。其叔项梁起义后不久拒绝一门人求职时指责对方某时未办好某事,是为其证。日后,殷王司马卬叛楚,项羽派陈平等击降之。不久,司马卬降汉,项羽就要追究上述军事行动的参与者,导致陈平归汉。相形之下,刘邦的部属中有许多人曾反对过他或投降过项羽,均未受追究。所以,项羽虽常胜,人却越打越少;刘邦虽常败,人却越战越众。又其次,项羽继承了赵高的一套统治术。赵高曾献计于秦二世,说欲巩固其统治,唯有贱者贵之,贫者富之,远者近之。项氏在分封时正是这样干的。他将原来的齐燕之王分别贬为胶东王、辽东王,而将齐燕之将分别封为齐王、燕王。正是这种统治术,迅即酿成了不安定因素,并最终断送了项氏统治。经历过暴秦统治的广大人民是绝不能忍受项氏统治的。天份反成事业之累,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第二,项羽现象提出了历史人物作用的阶段性命题。彼得原理有无能极一说,即某个系统里的人达到其力难胜任的岗位,不称职现象便随之产生。项羽的情况正合此理。可以说,在反秦风暴中,如果没有项羽的摧枯拉朽之力,其成功是不可想象的。他在夺权前对形势的正确判断,在救赵时的果敢绝决,奠定了其历史地位。但以此为限,其后的局面就非项羽所能胜任。归降的二十余万秦军,既是项羽的最辉煌胜利,也成了他失败的开端。这些与诸侯联军人数相去不远的俘虏,如果不杀,总是心腹之患。而一旦杀降,项羽就失去了道义上的支持,并且无法在关中立足。又如分封,也非项羽份内事,项羽挟威势强行包办,弄得怨声载道。于是,项羽就从顺应历史潮流走向了反面。对此,项羽本人固然有推卸不了的责任。他以为自己既然在军事上有一套,其它方面估计也差不了。耐人寻味的是,时过两千年,项羽的思维方式在中国仍可以大行其道。生活中经常能看到某些领域的成功人士,情不自禁地要对各种事物指点江山。那么,项羽同时代的人默认了他的自负就不足为奇了。但事实让天下及项羽本人大失所望。如果项羽当时不去争夺支配权,他肯定不会迅即覆灭。或许应了老子的一句话,“知止可以不殆”(王弼《老子注》)。可惜,项羽及其它情形相类者当时绝不会有这份自觉。人类注定要在错误中成长。最后,项羽蔑视知识或代表了一定的中国社会情绪。少年时代,项羽学书学剑学兵法均浅尝辄止。在项羽眼里,“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可见,知识在其心目中一文不值。项羽抹杀义帝的功绩一事更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国社会对知识的情绪。他说:“身被坚执锐首事,暴露于野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之力也。”话虽说的有力,可却不是事实。义帝是在项梁败死,楚国受重创之后出面主持大计的,他亲自布署了攻秦的两路人马,完成了陈胜、项梁未能完成的大业——灭秦。设想,如果印刷厂厂长出面否认一本畅销书作者的作用,建筑队长出面否认一个杰出建筑的设计师的作用,一定没有人会信以为真。但项羽的上述言论却能深得人心。甚至司马迁或者都被其骗住,《史记》就没为义帝立传。无独有偶,刘邦定天下论功行赏厚封萧何,遭到武将们的一片反对之声:“臣等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看看,项羽心态有多么大的市场啊。但刘邦不是项羽。他以猎为譬:“夫猎,追杀兽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刘项原来不读书。”然刘邦对待知识的功用能深明大义如此,刘胜项败,固其宜矣。项羽先抹杀义帝之功,后杀义帝之身,此等行径岂是与厚黑无涉。按刘邦的上述说法,项羽之谋杀义帝无疑是功狗噬功人。其厚其黑,天地共鉴。深究起来,对项羽的歧读皆源于司马迁的记叙。特别是将刘项二人相互参看时尤其如此。当司马迁着力描摹时,项羽总是威武雄壮, t5q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精选图文

131993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