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瑶里导游词(精选4篇)
景德镇瑶里导游词 篇1
瑶里,古称“瑶里”,因是景德镇陶瓷的发源地而得名。早在唐朝中期,这里就有生产陶瓷的手工作坊。瑶里位于世界闻名的瓷都东北端,世界三大文化遗产(黄山、庐山、西递村、宏村)的中心。被誉为“瓷都、茶乡、林海”,是江西省省级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目前规划面积195平方公里。景区气候宜人,终年森林茂密,覆盖率达94%以上。该地区有180多种珍稀动植物,如红豆杉。市长、银杏树、香榧、豹子和娃娃鱼。中国最高峰五花山海拔1618.4米,是景德镇长江东线的源头。
瑶里何瑶河流域是景德镇陶瓷工业的发祥地,景德镇陶瓷的主要原料高岭土产于瑶里附近的高灵山。在姚河沿岸的山川之间,有许多瓷器生产基地——矿山、窑址和作坊,为它们服务的交通系统——水运码头和古驿道,以及由瓷器工业及其贸易支持的定居系统——商业码头、城镇和村庄。瑶里,原名窑,以窑命名。近代以后,瑶里因为地处山区,远离任何现代交通线路——公路、铁路,进一步衰落。她曾经拥有的辉煌历史逐渐被固化和封存,被世人遗忘。但正因为她被遗忘了,她的自然环境和聚落风貌保存完好,极具观赏性。怪石瀑布、原始森林、江南古刹、明清建筑、古窑遗址、革命老宅,都让你流连忘返。
瑶里古建筑:瑶里村古建筑规模巨大,明清商业街、祠堂、金石地、大夫地、翰林院、老房子、石岗胜兰至今保存完好。其中,步岭建筑群最具代表性,集中在步岭牌楼、老房子、大夫底、石岗胜兰等。瑶里是历史上景德镇陶瓷材料的产地之一,是皖浙赣边区米、柴、茶、茶油的集散地,是景德镇通往浙皖的古道。1938年,陈毅同志在瑶里组织改编著名新四军。瑶里峡谷有一处雄伟的高积山瀑布。一个30米宽的瀑布从60米的悬崖上倾泻而下。银纱飘渺,云蒸腾,声悔谷。水石相斗,珠玉飞溅,风光万千。瑶里也是放暑假的好地方。这里生产的尧尧仙芝绿茶是中国十大文化名茶之一,瑶里雅玉绿茶是’94北京中国国际饮料科技博览会金奖。
景德镇瑶里导游词 篇2
各位游客:
瑶里位于举世闻名的瓷都东北端,地处三大世界文化遗产(黄山、庐山、西递和宏村)的中心,素有“瓷之源,茶之乡,林之海”的美称,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级风景区、国家矿山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
瑶里,古名“窑里”,因是景德镇陶瓷发祥地而得名,远在唐代中叶,这里就有生产陶瓷的手工作坊。
目前规划面积195平方公里。景区四季气候宜人,森林茂密,覆盖率达94%以上。区内有南方红豆杉、银杏树、香榧树、金钱豹、娃娃鱼等国家珍稀动植物180多种。境内最高峰五华山海拔1618。4米,是景德镇昌江的东河源头。
瑶里物华天宝,人才辈出,是西汉长沙王吴芮、南宋开国侯李椿年、清朝工部员外侍郎吴从至等历史名人的故里和邻里。开国元帅陈毅曾在此工作和生活过,并领导了新四军改编。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地方,既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又是人们享受大自然的绿色仙境。她集自然与人文为一体,融历史与民俗为一身,是旅游休闲、访古修学、寻幽探奇的。绝佳之地。
景德镇瑶里导游词 篇3
女士们先生们:
瑶里位于世界著名瓷都的东北端,世界三大文化遗产(黄山、庐山、西递、宏村)的中心。被誉为“瓷都、茶乡、林海”,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矿山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自然文化双重遗产。
瑶里,古称“瑶里”,以景德镇陶瓷发源地命名。早在唐朝中期,这里就有生产陶瓷的手工作坊。
目前规划面积195平方公里。景区气候宜人,终年森林茂密,覆盖率达94%以上。该地区有180多种珍稀动植物,如红豆杉。市长、银杏树、香榧、豹子和娃娃鱼。中国最高峰五花山海拔1618.4米,是景德镇长江东线的源头。
瑶里人才济济。是西汉长沙王、南宋开国侯李春年、清代工部外侍郎吴从之等历史名人的故乡和聚居地。开国元帅陈毅曾在此工作生活,领导新四军改编。这个古老而神奇的地方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而且是人们欣赏自然的绿色仙境。她融合了自然与人文,融合了历史与民俗。这是一个旅行和放松、参观古代学校和探索陌生地方的绝佳场所。
景德镇瑶里导游词 篇4
水碓主要由水轮、传动轴、扳头、碓杆、碓头和碓坑等部分组成。水轮下面是排水沟,设闸板来控制水流,水轮在转动过程中通过传动轴将动力传到同步运动的扳头,扳头与碓杆的一头相搭,依靠其下压力量将碓杆扳起。扳头随水轮轴转动,将碓杆扳至一定高度后与之脱离,碓杆前端则自由下落,顶端的碓嘴落入碓坑,靠由重力作用所引起的冲击力将碓坑内的瓷石击碎。碓杆和碓头均为木制,碓嘴是套在碓头下端的,由河石制成,重约10公斤。碓臼四壁的外面三方都用石块垂直砌成,而里面一方用的是栗木板斜打入土中。木材比石材容易发生振动,碓嘴上下运动成弧线形总是向碓臼里面一方拨动石块,每舂下一次,里面一方的石块受到了反作用力,向碓臼中心推一下,就这样使石块上下翻动,最后全部被舂细。将瓷石舂成粉状大约需要12小时,陶工们称之为“熟土”。通常一天可以出两次熟土。我们还可以看到传动轴非常长,于是陶工们只要在传动轴的中间用木架控制,可是木架和传动轴长期摩擦会摩擦生火,于是在用上面的竹子从水轮处引水长期滴在木架和传动轴接触的地方,一为了降温,二为了加强润滑度。这整个工序溶合了水利动力学、机械学、力学、液体力学和陶瓷工艺学等诸多学科巧妙结合的产物,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当时陶工们的聪明智慧。
工人们把“熟土”挑至对面的釉里作坊,经过淘洗池、沉淀池、稠化池和泥床制作成釉不子。说的这么简单,到底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位老师傅是怎么做的吧。瓷石舂细后,陶工用闸板截住水流,使水碓停止工作,然后用铲子将舂细后的瓷石粉铲入淘洗池中搅拌淘洗。由于不同大小的颗粒在水中的沉降速度不同,大颗粒如石英颗粒等很快沉到池底,而瓷石细颗粒则水化为乳白色的悬浊液,这里要提到的是,为有利于瓷粉沉淀,在舂碎瓷石时陶工们已在碓臼中加入了0.05%的石膏。淘洗后,用木桶舀入排砂沟,其中较粗的颗粒再次沉降在排砂沟底。悬浊液流入沉淀池,经过一定时间沉淀以后,上部清液放回淘洗池淘洗,然后把沉淀池中的浆体舀入稠化池进一步沉淀浓缩,上面的清液放回沉淀池。再将稠化池中浓缩的稠浆舀到泥床上,待水分挥发至一定程度后,再用脚踩踏,这样做是为了排除泥料中的空气,同时进一步使泥料中的水分分布均匀。踩完泥,用铁铲将其铲切成块状,再将瓷石泥分别放入预制好的一定规格的具有砖形内壁的木制模具内,制成形似砖状的泥块,俗称“不子”,又叫“白不”。然后放在通风架上阴干,一般至五成干就可以了。每块不子约重2公斤,六面光滑,棱角分明。在这样的作坊里每天大约可以做出80个不子,即160公斤釉果。
在生产瓷器时为便于瓷器表面施釉,还要将釉果配制成釉浆,其配制方法一般是先将釉灰用水淘细,再配以釉果调和成浆状。釉灰也是一种传统的制釉原料,由石灰石与狼萁草或凤尾草烧炼而成,主要起助熔作用。俗话说:“无灰不成釉”。并且,加多少釉灰也是非常有讲究恶的,适量釉灰的加入可以使釉面透明光滑,但过多则会使釉面发青甚至发灰,有损制品的美观;而用得过少,又会使釉面出现波浪纹等毛病。一般的十盆细泥、一盆灰称为上等釉,而七八盆泥、两三盆灰就称为中等釉了,泥灰各半或灰较多则称为下等釉。瓷石是不是制釉的唯一原料呢?不是的,不同的釉需要不同的物质,有的还需要像长石,石英,高岭土这样的制釉原料。并且,釉果本身也会因环境变化而各有不同,釉果一般为石英岩风化而成,粉碎加水调制后才具有可塑性,它们因产地、种类及风化程度的差异,化学组成便不尽相同,用途也不一样。打个比方,如果一种瓷石中的氧化钾(K2O)、氧化钠(Na2O)含量高,它一般用于制釉,又称釉石;而二者含量低的就会用来
制瓷胎。当然,不只是用单一的瓷石制瓷胎了,它还要加入一定的高岭土,两者混合之后,即可做瓷了。
看完我们的古水碓跟古釉果作坊我将带大家去参观我们的古龙窑遗址,去往龙窑遗址的途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一座庞大的窑柴垛,远看就象埃及金字塔。之前我已经给大家介绍过烧造瓷器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想必大家还记得吧。其中一个条件就是要有充分的'燃料资源,而现在看到的就是松柴,我国古代烧窑用的燃料,主要是松柴和槎柴,统称窑柴。之所以建成这种形状,是为了使落在柴垛上面的雨水迅速流走,且不渗入柴垛里面,这样柴不易湿,干燥起来也很快,烧窑时就能提高热效率。
在景德镇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里窑,十里焦。”意思是说烧一窑瓷器,要耗费十里的树林,由此可见烧窑的不易。据有关文献记载,明代窑小,一窑要用柴180担(约合9吨);清代窑大,一窑烧掉的柴竟达500担(约合25吨)。经过我们的金字塔形柴垛我们可以看见两处未经开发的龙窑遗址,它们都是元代的斜坡式龙窑。
现在我们参观的是一号龙窑遗址,这座龙窑为了有效保护,还没有发掘。该窑也是南宋时期的斜坡式龙窑,从一侧的护坡和堆积的物表上看说明当时的瓷业是多么的繁荣。该窑为南宋时期的斜坡式龙窑,总长19.2米,坡度18.5度,分为火膛、窑床和烟口三部分。窑床斜长18.6米,宽1.9米。窑壁厚0.3米,窑壁内面有一层厚0.05米左右的烧结窑汗,窑壁残高平均为1.3米。窑床底部用碎石块铺就而成。烟口为梯形。
龙窑的西侧是一个古窑造型的茶楼——龙脉茶楼,坐在茶楼里,背后是大片的古陶瓷依存,对面是奔腾不息的瑶河,在这里所品尝的不是一般的茶,而是生长在千年窑址上的茶,这茶吸收了陶瓷的精华,饱含着悠久陶瓷文化,品这样的茶,可以充分领会古园、古窑、古风和古韵的意境。
往前走的圆亭子下面就是我们的二号龙窑遗址,它烧窑始于南宋后期,终止于明代中叶,是瑶里境内至今发现的烧造年代最长的瓷窑之一。曾经一度被盗墓分子怀疑成宝藏古墓,因而被挖走部分瓷器,不尽完美。该窑为南宋时期的斜坡式龙窑。据了解,它总长11米,坡度20度,分为火膛、窑床和烟口三部分。窑床斜长9.5米,宽2米。窑壁残高平均为1.5米,该窑床不大的原由是龙窑向马蹄窑转型的小型龙窑。
我们可以看到龙窑四周到处都是破损的瓷片,而这些瓷片的内底部都有一个
没有上釉的圈,叫涩圈。它的形成是将器物重叠在一起装烧,其优点是产量高、成本低。为了防止器物之间发生粘结,于是陶工们在碗或盘的内心刮去一圈釉,这样碗盘重叠的部位就不会粘在一起。才形成涩圈,涩圈叠烧法即由此得名,其缺点也恰恰在于有一个涩圈。在涩圈的中间还可以看到有“福、禄、寿”之类的字或数字,因这些窑都是几户人家共同烧用的,为知道窑内的瓷器是谁家的,而写上了这些字来区分。
上一篇:瘦西湖导游词怎么写
下一篇:三峡导游词精选800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