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教案(精选2篇)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昭君出塞。
2.掌握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的条件。
3.掌握昭君出塞的背景和意义。
4.初步掌握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中匈奴族在中间起到的作用。
能力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和昭君出塞所起的历史作用,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学习西汉汉武帝前对匈奴的不同政策及其原因,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3.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对古诗词的运用,培养学生从文学作品中寻找历史、感知历史的能力。
德育目标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虽然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的社会发展并不平衡,但中华文明具有非常强大的凝聚力。尽管各民族之间有战有和,但统一、和睦、融合始终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西汉封建经济繁荣,国家统一强盛,与各族人民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教学重点
1.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2.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3.昭君出塞。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民族关系。
教学方法
1.诗词导入法。关于描写王昭君出塞的古诗词很多,可以用诗词导入,增强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2.讲解法。对于匈奴生活的习性,匈奴族的演变这些学生不太熟悉的内容,要以教师讲述为主。
3.分析法。对于匈奴与汉的和战,如何给予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怎么样正确看待,都可用此法。
4.比较分析法。对于汉初和汉中期对待匈奴的不同政策,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分析。
5.讲述法。对于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的过程,教师可用讲述的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具准备
1.昭君墓图片、《昭君怨》磁带。
2.西汉和匈奴战争示意图、投影仪。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例示一]
同学们先看课本上的插图昭君墓(或者让学生看昭君墓图片)。我们知道历史上有昭君出塞的故事。这个昭君墓的主人和昭君出塞里的主人是一个人。昭君墓位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郊10公里处,墓上草色青青,四季不变,所以又叫“青冢”。墓前树立着董必武《谒昭君墓》的诗碑,诗的内容为“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见识高。词客名摅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前两句高度赞扬了王昭君促进汉族和匈奴族友好相处的历史贡献。这里的胡,指匈奴。匈奴是怎样兴起的?兴起后与汉关系怎样?昭君出塞是怎么回事?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会解决这些问题的。
[导入语例示二]
同学们,我们在讲新课前,先来看一首诗:“周阁堪垂也,明妃冠汉宫。一生连朔漠,数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论,几与霍卫同。人皆悲远嫁,我独羡遭逢。纵使承恩宠,怎能保始终。至今青冢在,绝胜赋秋风。”这首诗是清朝道光年间一个叫彦德的诗人写的,诗中对王昭君充满了羡慕之情。那么,王昭君是什么人?历史上广为流传的王昭君出塞的故事又是怎么回事?诗中提到的霍、卫又是什么意思?我们通过本课的学习,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导入语例示三]
同学们,在梁朝吴均的《西京杂记》里,讲了一个故事。其梗概为汉元帝后宫有许多美女,元帝常常难以选择。后来汉元帝让宫廷一个画师叫毛延寿的为每一个美女画像,以便按图索骥召见。许多宫人为了见上皇帝一面,向毛延寿行贿,希望毛延寿笔下添花。一个叫王昭君的宫人自恃貌美,不肯向毛延寿行贿。因此被画得丑陋不堪。自然,王昭君也不得元帝召见。后匈奴派人到汉朝求亲,元帝决定王昭君出塞。在王昭君出宫前,元帝才见到了真正的王昭君,追悔莫及,一气之下杀了毛延寿。后来,毛延寿被看作是心地邪恶奸侫之徒。后来,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马致远以此为题编成戏剧《汉宫秋》。那么,昭君出塞的真实情景如何?我们应该如何来看待这个历史事件,它在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及现代民族关系中占的地位如何?学完这一课后,我想会对你有所启发的。
[导入语例示四]
同学们,我们先听一首乐曲(教师放《昭君怨》)(过程略)同学们刚才听到的是古典名曲《昭君怨》,这首曲子表现的是汉代宫女王昭君和亲的心情。昭君出塞以后,山高水远,南望故土方向,心情忧郁哀伤。曲子分为“辞汉”“跨鞍”“望乡”“奔云”“入林”等段落。描写王昭君被迫入宫,又被迫远嫁,后化为飞鸟,奔向云中的悲惨遭遇。历史上的昭君出塞实际情况如何?我们应该怎样评价昭君出塞?在学完本课后,我们会受到启发的。
[板书]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一、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1.匈奴的兴起
[教师讲解]匈奴是我国北方草原上的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商代时称鬼方,西周时称
狁(xiàn yùn),战国时称匈奴(或胡)。长期以来,他们活动于南达阴山,北至贝加尔湖之间(可以用地图配合),以畜牧业为主,逐水草而居,迁徙不定。匈奴人的习俗和中原地区不同,从小孩开始就骑羊,射鸟、鼠,成人后以骑射为长技。父亲死了,异母子可以娶其母,兄死,弟弟可以娶其妻。以畜肉为食,以畜皮为衣。春秋时期,匈奴开始使用铜器,到战国中期,匈奴逐步强盛起来,并不断向南扩张。当时的秦、赵、燕三国都曾筑长城抵御。大约在秦灭六国之际,头曼统一了匈奴各部,建立了国家,自称单于。头曼建国后,多次南侵,掠夺财富和牲畜。并占据了河南地。当时,为消除匈奴对秦的威胁,秦朝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秦朝时对匈奴采取了什么政策?
[学生回答]秦朝建立后,为安定北边,维护国家的统一,秦始皇对北边匈奴的进扰,采取了积极防御的策略。他命蒙恬大举反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并把内地民众移居到那里垦田戍边。后来又让蒙恬负责,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来阻挡匈奴的南下。
[教师讲解]秦二世胡亥元年(公元前2XX年),匈奴头曼单于被其子冒顿射杀,冒顿自立为“撑犁孤涂单于”(副板书),并开始实行世袭制度。势力迅速强大起来。打败了东胡、丁零、大月氏等少数民族,重新占领了河套地区,控制了中国北方、东北、西北的广大地区。拥有骑兵30万,兵强马壮。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
[板书]2.统一蒙古草原
[教师引导]同学们可以看一下第一子目里的小字内容,思考:冒顿为什么统一蒙古草原?统一对匈奴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看书]……
[学生回答]冒顿励精图治,严格治军。他训练了一支纪律严明,听从指挥的骑兵队伍,逐渐征服了周围的游牧民族。统一了蒙古草原。
[教师引导]再看第二段大字内容,回答第二问。
[学生看书]……
[学生回答]统一使匈奴族的生产迅速发展起来,畜牧业兴旺发达。冶铸业也发展起来,铁器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和军事。在同中原的交往中,一些匈奴人从汉族那里学会农耕,开始垦田种谷。匈奴的势力不断壮大,进入鼎盛时期。
[教师讲解]匈奴政权是我国历史上北方民族所建立的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它的出现,结束了我国北方有史以来上百个游牧集团互不相属的长期的分散局面,实现了我国北方地区的统一,为整个匈奴地区统一于全中国创造了条件。强大的匈奴政权的建立和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北方地区畜牧业经济以及其他各种经济的发展,在长期的交往中,有力地以畜力和皮毛产品支援了中原地区农业和的手工业的经济的发展。
[教师引导]同学们根据我刚才讲到的匈奴统一蒙古草原的意义和你们看书的内容,回答“动脑筋”下的问题:匈奴族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做出了哪些贡献?在今天56个民族中有匈奴族吗?
[学生回答]今天56个民族中没有匈奴族。匈奴族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做出的贡献有:开发了祖国的北疆地区,实现了蒙古草原的统一,为以后全国性的统一创造了条件,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匈奴族与汉族间的密切交往,共同缔造了祖国光辉灿烂的历史。(此问题可在教师逐步引导下完成。)
[教师总结]这就是我们所讲到的“匈奴势力的壮大”。
[板书]3.匈奴势力的壮大
[教师过渡]冒顿单于在秦末汉初,抓住中原发生战乱,无力顾及北方边境的时机,乘机再次夺取河套地区,并且继续南下。自此,汉与匈奴的和战关系开始。
[板书]二、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1.汉高祖到汉景帝时的“和亲”政策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第二子目里第一段小字内容,了解西汉初年对匈奴实行的“和亲”政策。
[学生看书]……
[教师提问]西汉初年,汉朝为什么要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学生回答]限于国力。
[教师引导]能结合前边学过的内容具体一点吗?
[学生回答]西汉初年,经过秦的暴政,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的破坏,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谷物奇缺,物价昂贵,再加上诸侯王割地称雄,没有力量抵御匈奴的进攻。
[教师提问]“和亲”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回答]“和亲”就是把皇室女子作为公主,远嫁给匈奴单于为妻。每年还送给匈奴大量的谷物和纺织品,并开放边境市场,与他们进行贸易。
[教师提问]这种“和亲”政策是否起到了阻止匈奴南下的作用?
[学生回答]没有,在“和亲”政策下,匈奴依然年年挥师南下,经常威胁着黄河流域人民的生产与生活。
[教师引导]那么,汉朝实行的“和亲”政策是否完全失败了?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和亲”政策?请同学们先记住这两个问题。
[教师讲解]公元前2XX年秋,匈奴围攻马邑(今山西朔县),驻守马邑的韩王信投降了匈奴。接着,冒顿又继续南下,兵至晋阳(今太原市西南)。公元前2XX年冬天,汉高祖刘邦亲率32万大军抵御匈奴南下。但被匈奴围困在平城白登山达七天之久。汉高祖用陈平计,使人暗中以厚礼贿赂冒顿的妻子,才得以脱险。刘邦战败之后,遣使到匈奴结和亲之约。同学们刚才回答了,“和亲”即以宗室公主嫁给单于,并赠给金钱、絮、缯、酒、米、食物等,以换取边境的安宁。对西汉王朝来说,这是一种不得已的政策。由于汉初社会秩序尚待恢复,无力对匈奴进行大规模的军事反击,。因而“和亲”政策从高祖起,经惠帝、吕后、文帝、景帝,维持六七十年的时间。这期间,汉前后嫁出七个公主,糜费了无数钱财,但匈奴南下侵扰始终没有停止过。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和亲”政策的实行,毕竟避免了汉与匈奴进行大规模的战争,为中原地区经济恢复和发展赢得了一个相对安宁的环境。这六七十年里,双方的关系还是比较缓和的。这为汉以后进行大规模的反击赢得了准备的时间,文景之时,采取移民实边,鼓励养马,在长城沿线囤积军粮,驯练骑兵等措施的采取,就是为反击匈奴作准备的。
[教师小结]现在再来看前边我们提出的对“和亲”政策的评价问题,应该明白了吧!正因为有了这六七十年的准备,才有了我们将要学习到的汉武帝时大破匈奴。
[板书]2.汉武帝时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教师指导]请同学们结合“西汉和匈奴战争示意图”看课本上关于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的内容。
[学生看书]……
[教师提问]请大家把看过的内容简单复述一次。
[学生回答]汉武帝时,由于国力强盛,开始对匈奴实行大规模反击,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分别出击匈奴,在漠北大败匈奴,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
[教师讲解](结合“西汉与匈奴战争示意图”讲解):汉武帝时反击匈奴的战役主要有三次。第一次在公元前127年,汉武帝派卫青、李息沿黄河北岸前进,采取避实击虚的战略,迂回到陇西,对河套及其以南的匈奴军进行了包围,完全收复了河南地区,解除匈奴对长安的威胁。第二次在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入匈奴境千余里,和匈奴兵短兵相接,大获全胜,并攻到祁连山,再次大破匈奴军,俘虏3万多人,河西的匈奴贵族损失惨重。第三次在公元前119年,卫青和霍去病分东西两路进军,深入到漠北作战,这是规模最大的一次远征。卫青北进千余里,霍去病深入XX余里,使匈奴主力全部被歼。经过这次战役,匈奴力量大大削弱,已无力大举南下,再也无力与汉对抗。西汉北部边界的危险彻底解除。
[教师引导]现在我们讲了汉武帝时在军事上取得了反击匈奴的重大胜利。那我们结合前面学过的内容,想一想,汉武帝的大一统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回答]汉武帝的大一统表现在:政治上削弱诸侯王权力,先是推行“推恩令”即允许诸侯王把封地分给子弟,使王国封地变小,无力对抗中央,加强中央集权。紧接着找借口剥夺王国封号,彻底解决王国问题。经济上:将地方铸币权收归中央,颁行五铢钱,并实行盐铁官营,抑制商人势力发展。在军事上大力反击匈奴,进一步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教师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四方面引导学生回答。回答过程中允许学生翻书。)
[教师总结]下面我们用表格的形式把这个内容再梳理一下,请同学们看屏幕。
[投影显示]
汉武帝的大一统表现
政治方面 实行削藩,加强中央集权,打击王国势力
经济方面 统一货币,盐铁官营,重农抑商
军事方面 反击匈奴,巩固和发展了国家统一
思想方面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根据课后“活动与探究”的内容,说一下在分析汉武帝前后西汉在对待匈奴不同政策的原因上,谁说的更有道理?
[学生回答]……
[教师分析]汉武帝以前,对匈奴实行退让和亲的政策,到汉武帝时期,则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武力反击。这种政策变化,自然和汉武帝的雄才大略有关,但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西汉国力的变化。因为国力的强盛与否,是决定战争胜负的物质基础。如果不具备国力强盛的条件,汉武帝不可能多次对匈奴大规模用兵,并取得战争的胜利。
[教师过渡]汉匈战争后,双方处于和平状态。宣帝时,匈奴内乱,五个单于争夺统治权。彼此攻杀不休,结果是郅支单于打败呼韩邪单于,占领了漠北广大地区,呼韩邪单于占据漠南,要求归附汉朝。这就出现了呼韩邪单于附汉和昭君出塞的故事,下面我们看具体内容。
[板书]三、昭君出塞
1.呼韩邪单于归汉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上所引《汉书》史料:“汉与匈奴合为一家,世世勿得相诈相攻。”这时,呼韩邪单于要求归附汉朝。前面我们提过:呼韩邪单于要求归附汉朝。在公元前51年,呼韩邪单于首次到长安,对汉宣帝称臣。汉朝热情接待,并颁给他“匈奴单于玺”金印,承认他为匈奴最高首领。在西汉王朝的帮助下,呼韩邪单于重新统一了匈奴。公元前43年,呼韩邪单于北归漠北单于庭,临行时与汉使者订立了这份盟约。下面请同学们看课本上昭君出塞的内容。看后,请复述出来。
[板书]2.昭君出塞
[学生看书]……
[学生复述]汉元帝时,呼韩邪单于入朝请求和亲。宫女王昭君自请前往,汉元帝把她嫁给了呼韩邪单于。此后,边境安定了较长一段时间。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把昭君出塞的故事具体讲一下,观点可以和课本上不同。
[学生讲解]呼韩邪单于为了表示要与汉朝世代友好下去。请求汉元帝答应他跟汉朝结亲。汉元帝同意了他的请求。
过去,汉朝与匈奴和亲,都得选个公主或者宗室的女儿。这次汉元帝决定挑选个宫女代替公主。他吩咐太监到后宫传话:“愿意到匈奴去的,皇上就把她当公主对待。”
当时后宫有一个宫女叫王嫱,出身于小康家庭,幼年念过几年书,学名叫做昭君。她刚被选入宫中不久,还没见过皇帝。叫说匈奴要与汉朝和亲,觉得这是关系到匈奴和汉朝友好的大事,便报上了名。经办这件事情的官员,禀明了元帝。元帝吩咐为王昭君准备嫁妆,并且找了匈奴女人给王昭君讲解匈奴的生活习惯,教她学习匈奴语言,演奏琵琶、胡琴等西域地方乐器。王昭君不久就全学会了。
呼韩邪单于按照汉朝的风俗习惯,亲自来接王昭君。汉元帝设宴为他们饯行,文武百官一直送到十里长亭。王昭君抱着琵琶,骑在马上,内心交织着欢乐和忧愁。并很快把这种矛盾的心情谱成了一首曲子,一边走一边弹奏起来,人们把这首曲子称为《昭君怨》。其实,这首曲子的内容并不完全是忧愁怨恨的情绪。后来有人把王昭君叫做汉明妃,《昭君怨》又被人叫做《明妃曲》。
王昭君到匈奴后,帮助呼韩邪单于发展匈奴的生产事业,改革了一些牧民的风俗习惯。从王昭君到匈奴开始,匈奴人学会了使用从汉朝输入的农业生产工具,逐步发展了农业生产,基本上解决了粮食自给,出现了人畜两旺。
王昭君出塞以后更加思念家乡,可又不能回到汉朝,年老的时候,她立下遗嘱。要求在她死后安葬在归化(呼和浩特)郊外,坟墓要坐北朝南,让她能够遥望自己的父母之邦。她去世后,她的子女们在归化郊外选了一块向阳的水草丰茂的小坡地,为她修建了坟墓。沙漠地区寒冷干燥,大多数地方只在夏季很短的一段时间才长青草。可据说昭君墓上的草却是四季常青。因此,后人就把昭君墓称为“青冢。”
(学生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可由教师讲解或者布置下去,让学生自己找书看)
[投影显示]
1.昭君和亲后,“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亡(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边关的城门很晚才关闭,牛马布满原野,好几代人听不见报警的狗叫声,百姓没有拿武器打仗的任务)。
2.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见识高。
词客各摅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董必武)
3.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
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翦伯赞)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结合上面三则材料,说出昭君和亲的历史作用。(教师解释:烽烟:指战争。鸣镝:响箭,鸣镝无声,指匈奴没有入侵)
[学生回答]王昭君出塞后,极力维护汉朝与匈奴的友好关系。匈奴与汉和睦相处,很长时间没有发生过战争。
[教师补充]昭君出塞还密切了汉朝与匈奴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匈奴社会的进步和经济文化的发展。
[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这一节课讲匈奴与汉的关系。我们先讲了匈奴的兴起和统一蒙古草原,这是汉匈关系发展的一个前提。匈奴与汉的关系主要有三个阶段,一为汉高祖到汉景帝时期的“和亲”;二为汉武帝时期的兵戎相见;三为昭君出塞后的和睦相处。希望同学们把它理顺,加深理解,关于东汉与匈奴的关系,请同学们自己下去看书,了解一些即可。在这里就不作统一要求了。
[布置作业]
1.统一蒙古草原的是
a.头曼单于 b.冒顿单于 c.郅支单于 d.呼韩邪单于
答案:b
2.汉武帝从匈奴手中夺取了
a.河套地区 b.河西走廊地区
c.漠北地区 d.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答案:d
3.汉武帝派遣打败匈奴的将领是
a.卫青、霍去病 b.卫青、窦固
c.窦固、窦宪 d.蒙恬、蒙毅
答案:a
板书设计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一、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1.匈奴的兴起
2.统一蒙古草原
3.匈奴势力的壮大
二、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1.汉高祖到汉景帝时的“和亲”政策
2.汉武帝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三、昭君出塞
1.呼韩邪单于归汉
2.昭君出塞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教案 篇2
活动目的:
1.通过组织学生在课堂中办“话说匈奴,走近昭君”主题小报的活动,巩固学生对匈奴的兴起和对我国古代历史所做的贡献,匈奴与两汉的关系,呼韩邪归汉、昭君出塞等基础知识的掌握。
2.通过此活动,培养学生对各种信息的筛选、加工等处理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一定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通过此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昭君出塞促进了汉甸的友好相处,受到后人的称赞。也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祖国历史是由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民族友好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活动准备:教师:1.拟定好本课所办小报的主题:“话说匈奴、走近昭君”。选择与小报主题相关的各类资料三十份左右。按下述相关要求打印整理好,每组学生各一套。教师提前为学生准备好办主题小报的资料,是活动开展的关键,资料中包含有四种类型:
一是直接为学生巩固重、难点知识服务的资料,二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趣味性和拓展性的资料,三是与小报主题有关的资料,四是主题小报中报头、栏目、各类标题的多种设计(字体的不同选择、字号的大小、排列的方式等)。同一种资料的文字字体、大小、排列方式均采用多种格式,以供学生选用。
2.提前向学生介绍课堂办主题小报活动的方法:学生以组为单位,把教师提供的相关资料,以及学生课前自己准备的资料,进行筛选后,用小剪刀把选中的材料及标题等剪下来,贴在8开的纸张上,在课中迅速的完成办一份主题小报的任务。各小组完成小报制作后,由教师和同学共同评比和总结。
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在课堂中进行,节约了学生办报的时间,培养学生信息的处理能力,体现了团队互助精神,同时办出的小报均有一定的质量,可读性、存例性高。学生:了解办小报的一些基本知识;还可以自己搜集部分与主题相关的资料用于办报。(最好是打印好,如果无条件打印,也可以手抄,但一定要整齐美观,以免破坏小报的整体水平。)以小组为单位,结合组员的特长,每组推选主编一人、美工、编辑多人。
活动步骤:
1.教师用二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新课的讲授后,开展课堂办主题小报比赛。
2.学生分为6组,每组有组员7—8人。组长领取办报资料,分发给组员快速阅读并筛选资料。将符合小报主题的资料挑选出来,再根据小报的版面,将选择的报料进行剪辑、粘贴;还可用彩色笔进行美术加工。
3.最后用五分钟进行小报评比、展示。
活动过程:
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通过进行“话说匈奴、走近昭君”课堂办小报比赛活动来巩固和加强本课知识的掌握。请各小组长领取办报资料。
全班六个组长迅速领取资料后,各组按计划进行活动。
下面介绍办报过程的几个片断:
片断一:主题的确定
第一组的主编a同学将材料迅速分发给组员,同时组织大家明确办报主题:“话说匈奴、走近昭君”。然后要求组员分头阅读材料,根据办报主题,挑选出自认为符合要求的材料。
第二组的主编b同学与组员讨论后,结合他们自己的部分资料,经请示教师同意,自定小报主题为:逝去的民族──匈奴
第三组受第二组启发,很快确定了主题:昭君在线
学生自己重新给小报命题超出了教师的设想,故资料中没有给学生准备打印好的报头,学生们决定自己绘制报头;
片断二:版面的安排
第二组同学早有准备,负责美工的同学在小报中间绘制好报头后,马上把一位组员准备好的二篇题为“崇尚武力的匈奴族”、“匈奴古城统万城将全面恢复绿色”圆形排版的资料剪下来,对衬地贴在报头下方。
与此同时,主编和组员商量后,选择了一幅竖排隶书体栏目小标题:“人物传奇”贴在主编安排的位置,资料中提供有三种不同字体和排列方式的“冒顿杀父夺权”的故事,他们稍加商量就选了其中一幅剪下来贴到小报上。
第五组主编c同学,事先就找了一份本地晚报做样板,参照晚报一版的排版格局,组织同学们在教师所提供的资料中选择合适的报头、栏目、文章标题的字体、字号等。
片断三:内容的舍取
第四组的同学争吵了起来。原因是究竟用哪一则资料来说明“祖国历史是由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民族友好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这一观点,有三位同学主张用“汉匈两族人民的友好交往”这则资料,而另外三个同学主张用“汉匈文化交流”这则资料,短暂争吵后他们做出了选择。
第六组的同学为一个小栏目的设置与否,也进行了商量,同学d主张在小报上发表一则“看图作文”的征文启示,图就是课本74面的《昭君出塞》图,文体不限。但其他同学反对,理由是征文活动他们无力组织。d同学向老师求援,老师果断的支持,决定搞这个活动,同学们在课后写的征文可以交给老师,由老师评选后在课堂上进行表扬,同时建议此组在办下一期的主题小报时,可以开出一个小栏目发表征文中最好的一篇,使征文活动成为此组今后办小报的一个特色栏目。d同学马上在其他同学配合下拟定征文内容。
片断四:最后的加工
小报的内容基本剪贴完了,各组的美工同学用彩色笔在小报上绘制各种美丽的线条和插图,还有的同学用面巾纸轻轻的擦拭小报上多涂的胶水等,更有同学跑到其他小组去侦察“敌情”。
整个办报过程中,学生分工合作,紧张有序,争先恐后。
各小组完成小报制作后,直接贴在指定的位置。在教师组织下,师生共同点评。在点评中教师从小报的选材、版面的设计等方面对各小组的小报进行了简单的比较,同时重点表扬了各组同学在活动中的创造性。如第二、三组同学自定义小报报头(主题)、第六组同学开展“看图作文”征文活动,把历史课堂知识延伸到课外、延伸到作文写作等。
学生天地:
8开纸数张、剪刀、胶水、彩笔、自备资料。
背景资料:
1.崇尚武力的匈奴族
匈奴是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原先分布在蒙古草原上,他们逐水草而迁徙,以游牧为业,兼营狩猎;住毡帐,食畜肉,是强壮凶悍的马背民族。
匈奴人从幼年时期起,便开始训练骑马和射箭。匈奴人发明了马蹬,拥有桥状的马鞍,可以长时间骑行而不感到劳累。匈奴的战术特点是惊人的闪电式攻击,他们是一支由轻骑兵组成的军队,一天之中可以几次更换坐骑来保持高速的行军速度,这点使敌人对他们感到十分惧怕。匈奴特有的弯弓尤其令敌人害怕,他们站在马蹬上,可以向前、向两边或向后射箭,有效攻击距离可以达到六十米,远远超过普通的弓箭和投掷武器,而且箭头呈三楞状,可以轻而易举穿透敌人的鳞甲。
匈奴,是惟一对当时的三大帝国──汉、波斯、罗马均构成过直接威胁的民族。
2.冒顿杀父夺权
冒顿是头曼的儿子。当他已被定为继承人的时候,头曼单于宠爱的阏氏生的少子,欲废冒顿,送冒顿到月氏为人质。此后,头曼发兵攻月氏,欲激怒月氏而杀冒顿。月氏果然欲杀冒顿。在紧急关头,冒顿盗其善马,亡归匈奴。头曼见冒顿勇壮,觉得杀了可惜,遂改变主意,命他为万骑将领。
冒顿日夜练兵,教士卒射猎鸟兽。他以鸣镝为号令,规定:“鸣镝所射,而不悉射者斩之。”以鸣镝射自己的善马。有些将士不敢发箭,冒顿便把他们统统斩杀。而后,冒顿又鸣镝射其爱妃。将士仍有犹豫未射者,冒顿又把他们杀掉。不久,冒顿以鸣镝射其父的善马。将士皆随鸣镝发箭,至此,将士已养成绝对服从军纪的习惯。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XX年),冒顿率将士随其父狩猎。突然,冒顿鸣镝射其父头曼单于。将士皆随鸣镝放箭,头曼单于被乱箭射死。冒顿既杀头曼单于,随即尽杀其后母与弟以及大臣中不服从者,自立为单于。
冒顿意思是“英雄”、“圣者”,冒顿单于在公元前2XX年至174年在位,是我国匈奴族著名的政治家。
3.昭君家乡的传说
在王昭君的故乡,千百年来留下了许许多多关于昭君的美好传说。有一则关于香溪的传说是这样的:一天,昭君在溪中沐浴,不慎将一颗珍珠遗落水中,从此溪水变得清澈透明,香气四溢,因而得名“香溪”,亦称“昭君溪”。香溪中那美丽珍奇的桃花鱼,也伴随着王昭君的传说。桃花鱼是一种罕见的腔肠动物,正规名称是桃花水母。它手指大小,体若伞状,色泽透明。游动时,若伞之张收。三月桃花水中,它们浮游于碧波上下,与岸上桃花相映成趣。有古诗单咏此鱼“春来桃花水,中有桃花鱼。浅白深红画不如,是花是鱼两不知。”传说昭君出塞之前,汉元帝特许她回乡省亲。探亲期满,告别亲友时,正值桃花三月天。她乘舟沿香溪而出,自知此一别乡,再无归期,不禁泪如雨下,泪珠落入溪中,与水面落花相合,化为桃花鱼。
4.汉匈两族人民的友好交往
尽管匈奴贵族和西汉中央政府之间经常发生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但是汉匈两族人民之间却保持着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秦末汉初,匈奴族居住在阴山以南到黄河之间一带,同汉族人民杂居,双方建立了亲密的关系,互通关市。匈奴的马匹、牲畜大量运进内地,先进的养马技术也传到中原;汉族穿井、筑城、和统计人口、牲畜的方法也传到匈奴。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不仅丰富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内地各民族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同时也促进了匈奴族文化经济的发展,部分匈奴地区已出现了农耕和定居生活。
上一篇:《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案
下一篇:《鸦片战争》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