茎的结构(精选12篇)
茎的结构 篇1
茎的结构
教学目标
1.掌握木本植物(这里指双子叶植物中的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理解草本植物(这里指单子叶植物中的草本植物)茎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理解年轮形成的道理,了解草本茎倒伏的原因及防止倒伏的措施。
2.通过用显微镜观察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茎的横切装片,进一步巩固使用显微镜的技能和在显微镜下识别生物体结构的观察能力。
3.通过分析“木本茎年轮的形成”,使学生树立生命物质的发展变化观点和内、外因辩证观点。通过介绍我国科学工作者在“抗倒伏”方面做出的贡献,弘扬他们献身科学的精神。
重点、难点分析
1.“本本植物茎的结构”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因为:
(1)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可作为其它植物茎结构的代表,弄清木本茎的结构,为了解其它植物的茎奠定基础。
(2)只有掌握了木本茎的结构,才能更好地理解茎的功能和年轮形成的原因。
2.对维管束概念的理解和年轮概念的理解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因为:
(1)维管束是对茎结构整体而言,是茎的立体结构。它指的是:茎内,由韧皮部、形成层、本质部三部分合起来构成的结构。课本上维管束的图和茎的横切装片,都是一个平面的结构。如何使学生对维管束的理解形成立体概念,教师可参看教参,自制维管束教具加以说明,避免学生对维管束的理解形成片面性。
(2)年轮的形成是多年生木本植物茎的形成层在外界环境条件影响下进行周期性活动的结果。学生能够理解年轮是植物的生长线,但容易把年轮的概念与年轮线的概念混淆,造成理解上的误差。为了避免这种误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结合挂图、模型或自画板图配合相应的文字进行说明。准确地把握年轮的概念及年轮线的概念。
3.组织学生观察木本植物茎和草本植物茎结构的横切、纵切装片,也是教学内容的难点。因为:学生对茎结构的认识还只停留在书本和教师的挂图上,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茎结构在认识上存在差距,需要有一个“重新认识”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中,要耐心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把观察到的结构特点与教科书中的挂图相结合,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过程设计
一、本课题的参考课时为一课时。
1.关于引言:教师可以以复习提问的形式,从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引出茎的功能,从而导出茎的结构。也可以准备好一些种类的植物茎(2~3年生),直接提问学生:①茎是怎么发育而成的?②茎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会有这些作用?③茎的结构又是怎样的?在学生回答这问题的基础上,说明不同的植物,茎的形态虽不一样,但其基本功能却是相同的。有支持植物体、输导营养及繁殖的作用。茎的这些功能与它的结构密切相关。茎的结构究竟是怎样的,接下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茎的结构进行研究。2.关于“木本植物茎的结构”的教学,应采取实验与教学同步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好一些植物的茎,有草本植物的茎(小麦、玉米),也有木本植物的茎(椴树、杨树、柳树)。首先用准备好的材料,使学生明确木本茎和草本茎的区别(概念)。然后再以木本茎为例进行研究。研究的方法可采取:
(1)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按步进行。首先发给每位学生一小段(约5cm)椴树茎,让学生动手剥一剥茎的外皮,这一层是很容易剥掉的。再引导学生往里剥就不那么容易了,很硬。然后让学生用刀片或竖刀把茎横切,观察茎横切面的结构,并用解剖针扎一扎茎横断面,哪部分硬,哪部分疏松。
在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后,教师可以提问:①茎的结构可以分成几部分?②最硬的结构在哪,最软的结构在哪?③为什么会这样?并组织学生讨论。
然后根据讨论的结果,教师对不清楚的问题或不易观察的结构进行补充讲解。如:关于树皮,它的结构实际上是很复杂的。韧皮部是树皮中的重要结构,它主要是由筛管和韧皮纤维组成的。教师可以用挂图或投影片说明筛管的结构,也可以自制筛管模型或画板图进行讲解。强调筛管是由许多管状的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的。这些细胞中含有细胞核和细胞质。上下连接的两个细胞结合处叫筛板,上有许多小孔叫筛孔,筛管细胞之间靠筛孔进行物质传递,筛管是运输有机物的通道。关于韧皮纤维,可参看教材。关于木质部,可以与韧皮部进行对比讲解。导管的结构可以复习提问,由学生自己说明(第三章已讲)。木纤维的结构和功能可对比韧皮纤维,强调木纤维的坚硬、无弹性、强大支持力的特点。不同的植物茎中的木纤维和韧皮纤维的数目是不一样的。如亚麻茎中的韧皮纤维很丰富,可以用来编织亚麻布和帆布,很结实。红松的木材质地优良,耐腐蚀力较强,是建筑、车辆、造船、家具的上等优质用材。
在讲解形成层的结构和功能时,教师可以这样设间:木本植物的茎逐年生长、加粗,所以茎中肯定有些细胞具有产生新细胞的能力,那么这些细胞在哪里呢?学生可能回答不准确或不知如何回答,教师需进一步提示: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属于什么组织?这种组织细胞具有什么特点,经过提示,学生会想起来,分生组织的细胞特点,这样就可以在图中找到形成层的位置了。形成层的位置决定了它能不断地向外分裂产生新的韧皮部,向内分裂产生新的木质部,使茎逐年加粗。
在学生掌握了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后,教师给出维管束的概念,并组织学生讨论:木本植物的茎维管束呈什么状态。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用自制教具或模型(参看教参)说明维管束呈筒状。
最后,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椴树茎(或其它木本茎)的横切片,帮助学生在镜下识别茎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如果有显微投影仪最好把椴树茎永久横切片投放到大屏幕上,引导学生认识真实的结构,并能根据这些特点判断相应的结构和位置。如判断筛管,就可以从找筛孔人手;判断髓的位置,可以从细胞特点人手:细胞体积大、壁薄、排列疏松(营养组织的特点)。也可以找碗口大小的一段木头(细点也可以)横锯开,纵锯一半如图所示,示意茎横、纵结构,并且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对茎结构的立体认识和记忆。
(2)在教师的设计下,学生发挥主动性。
课前把实验材料和用具都发给学生,课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权和想象力,让他们想方设法把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弄清楚。课本可以做为参考依据,教师可以作为他们中的一员,帮助出主意、想办法,并把握住学生的思路,使之朝着正确的方面进行。当然,对学生自己不能搞清楚的结构或不易发现的问题,教师也要进行说明、解释和讲解。但要注意,学生已经搞懂的内容,教师就没有必要再重复了。
这种教学方式的好处是: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他们可以不受故有框框的限制,想方设法观察到茎的结构就可以。②经过学生自己“动脑”的操作,会更深一步地加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茎的结构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掌握木本植物、草本植物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理解年轮形成的道理。
能力目标
通过用显微镜观察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茎的横切装片,进一步巩固使用显微镜的技能和在显微镜下识别生物体结构的观察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分析“木本茎年轮的形成”,使学生树立生命物质的发展变化观点和内、外因辩证观点。
2、通过介绍我国科学工作者在“抗倒伏”方面做出的贡献,弘扬他们献身科学的精神。
教学建议
知识体系图解
教材分析
1、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是木本植物。木本植物,可作为其它植物茎结构的代表,弄清了木本,可以更好地理解茎的功能和年轮形成的原因,并为了解其它植物的茎奠定基础。
2、对维管束概念的理解和年轮概念的理解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
(1)维管束是对茎结构整体而言,是茎的立体结构。是由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三部分合起来构成的结构(木本植物茎)。课本上维管束的图和茎的横切装片,都是一个平面的结构。如何使学生对维管束的理解形成立体概念,教师可自制维管束教具或利用多媒体制作三维立体图像加以说明,避免学生对维管束的理解形成片面性。
(2)年轮的形成是多年生木本植物茎的形成层在外界环境条件影响下进行周期性活动的结果。学生能够理解年轮是植物的生长线,但容易把年轮的概念与年轮线的概念混淆,造成理解上的误差。为了避免这种误解,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应注意结合挂图、模型或自画板图配合相应的文字进行说明。准确地把握年轮的概念及年轮线的概念。
3、组织学生观察木本植物茎和草本植物茎结构的横切、纵切装片,也是教学内容的难点。因为:学生对茎结构的认识还只停留在书本和教师的挂图上,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茎结构在认识上存在差距,需要有一个“重新认识”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中,要耐心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把观察到的结构特点与教科书中的挂图相结合,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法建议
一节,由于名词较多,可以用两课时讲授。本节是这一章带有关键性内容的一节。
关于木本植物,教师可以利用杨树或柳树的枝条或木本植物茎的立体结构模型进行教学。教学时,可以按层次观察。使立体感增强,形象清楚,学生容易理解。而韧皮纤维,可以准备一些麻的纤维(剪几段麻绳,搓开后备用),让学生体会到韧皮纤维的柔韧性。
关于草本植物,要指出它在结构上的特点,一是要指出它在表皮以内有几层机械组织;二是要指出它的维管束分散排列,而且它的维管束里没有形成层。在指出这些特点的时候,还应该与木本植物相比较,以便使学生获得鲜明的印象。
由于要求学生用肉眼观察木本植物的茎,课前应该采集1~3年生的新鲜的椴树茎,切成长约5厘米的茎段,供学生观察。如果没有椴树,杨树、柳树、木槿、泡桐、臭椿、月季等都可以代用。杨树、柳树的树皮易于剥开,便于观察形成层。泡桐、臭椿、月季等颜色较深。认清三部分结构以后,可以让学生剥下一部分树皮,看到木质部表面粘滑的一薄层,这就是形成层。因为形成层只有几层细胞厚,所以用肉眼在横断面上看不到。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将树皮内层和木质部从上到下撕下一些纤维状细丝,从而为讲述韧皮纤维和木纤维打下基础。
关于用显微镜观察木本植物的茎,因为复杂,课前可以培训实验小组长,以便课上帮助学生顺利地进行观察。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用显微镜幻灯机打出茎横切面的放大图像或挂出相应的挂图,帮助学生观察。关于树皮的外侧,只要看到一些个体较小、排列紧密、细胞壁较厚的细胞,能联系到树皮的保护作用就可以了,重点是观察筛管和韧皮纤维。显微镜下的形成层并不难看到。在木质部中,要看到导管和木纤维。
由于要求学生用肉眼观察草本植物的茎,应该事先收集好玉米茎,并切成约5厘米的茎段。如果材料不好找,可以用甘蔗代替(每人有半节即1/2个茎段即可)。玉米茎外层的硬皮,可以让学生用手剥开,体会到它有保护和支持作用。包埋在薄壁细胞之间的一条条细长的“筋”,就是维管束。
用显微镜观察草本植物的茎时,要引导学生找一找茎的横切面上有没有形成层,从而为讲述有关的知识打下基础。
在显微观察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时,启发学生认识某种组织结构应关注存在位置、细胞形态、细胞结构特点和生理特征(如死亡)等。在学生讨论基础上,让学生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并以表格形式写出板书。
在讲述年轮的时候,要讲清形成年轮的条件:内在条件是形成层,外在条件是气候的定期变化,主要是冷热的定期交替。
关于年轮的标本,可以把生长多年的松、杉、杨、榆、槐等树木的枝条锯成小段。为了便于观察和保存,可以把断面磨光并涂上一薄层蜡。
年轮的形成过程是比较费解的内容。要讲清为什么年轮之间的界限在去年的秋材与今年的春材之间。要明确地指出,在同一年里,从春到秋所产生的木材是逐渐致密的,因而中间没有明显的界限;而秋季所产生的木材最致密,春季所产生的木材最疏松,于是在当年的秋材与下一年的春材之间就出现了明显的界限。注意,年轮之间的界限叫年轮。不要将年轮线误认为是年轮。学生容易把形成层的位置看成是不动的,误认为由形成层细胞分裂而形成的木质部永远是向内延伸,树干的长粗完全依靠韧皮部细胞的向外扩展。其实,由于木质部的加厚,形成层在不断的外移,树干的长粗主要依靠木质部的增长。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这部分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采用活动的剪贴图来进行教学。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木本植物茎、草本植物茎的主要结构、功能和区别。
难点:木本植物、草本植物维管束的结构、功能和区别;年轮的形成。
手段: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的教学方法。
设计思想:
本节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对茎进行宏观和微观的观察,经过分析,总结出植物体。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知识。
教学过程 :(参考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
提问:1、茎是怎样发育而成的?
2、茎的作用是什么?
总结:植物的茎是由芽发育而成的,茎是植物体内不可缺少的结构。它能输导营养物质,还有支持、贮藏、繁殖等功能,茎这所以有这些功能是与密切相关的。那么是怎样的呢?
二、讲授新课:
(一)引入:
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各种植物(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茎的实物。
组织学生观察,明确木本植物茎和草本植物茎的区别。
(二)木本植物:
组织学生完成实验:观察木本植物。
1、宏观观察木本植物茎的外部形态特征。
2、显微观察茎的永久横切片。
3、对照挂图或课本中的图认识木本植物茎的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和功能。
组织个别学生根据挂图讲解木本植物。
利用显微投影展示导管和筛管的永久切片,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导管和筛管的特征。
(三)树木的年轮:
利用实物投影展示树干的横切面。
组织学生观察树干上由不同深浅木材组成的年轮。
提问:年轮是如何形成的?
组织学生分析、思考。
总结:年轮是木本植物茎横切面上的同心轮纹。每一个同心轮纹是木本茎在一年中形成的木质部。因为形成层的活动受季节的影响,春夏季所生木质部色淡而宽厚,细胞大,壁薄,称春材(早材);夏季至秋季所生木质部则色深而狭窄,细胞小,壁厚,称秋材(晚材)。当年春材与秋材逐渐过渡,组成一轮,而春材与次年秋材之间,界线分明,出现轮纹。年轮线只指春材与次年秋材之间的分明界线。根据树干基部的年轮数,可推测出树木年龄。
(第二课时)
一、导入 :
复习提问:木本植物是什么?
组织学生回答。
二、讲授新课:
(一)草本植物:
组织学生完成实验:观察草本植物。
1、宏观观察草本植物茎的外部形态特征。
2、显微观察草本植物茎的永久横切片。
3、对照挂图或课本中的图认识草本植物茎的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和功能。
组织个别学生根据挂图讲解草本植物及功能。
提出问题:1、草本植物的茎为何不能无限加粗?
2、为何多数草本植物长不高?
组织学生讨论。
讲解:
1、单子叶植物基本都一样,不同的是有的植物薄壁组织发达,如玉米、甘蔗;而有的植物的薄壁组织不发达,茎是中空的,如小麦、水稻。
2、机械组织发达程度也不同,因此抗倒伏能力就不一样。种植过密,浇水过多,施钾肥少,机械组织就不发达,抗倒伏能力就弱。
(二)木本植物茎和草本植物的比较:
出示投影:木本植物茎的横切、草本植物茎的横切。
组织学生分析木本植物茎和草本植物茎相同点和不同点。
组织学生填写下表。
木本植物茎
草本植物茎
维管束组成
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
韧皮部、木质部
维管束排列
呈筒状
散生在薄壁细胞中
茎的加粗
可以逐年加粗
不能逐年加粗
板书设计 :
第二节
探究活动
实验目的:认识茎有向光生长的特性
材料用品:豌豆或小麦种子、有通光孔的暗箱、花盆、园土。
方法步骤:
1、把豌豆或小麦种子播在盛有湿润园土的花盆中,把花盆放在温暖、黑暗处,促使种子萌发。
2、幼苗长出后,把花盆置于一侧开有通光孔的暗箱里,保持园土的湿润,观察幼苗生长状况有何特点?
3、把花盆转动180度,再观察幼苗的生长状况有无变化?
实验结果:
幼苗被放到一侧开有通光孔的暗箱后,可发现幼苗朝着小孔方向弯曲。把花盆转动180度,幼苗的顶端又慢慢转向有阳光 的小孔,幼茎出现了显著的弯曲。
实验结论:茎有向光生长的特性。
茎的结构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掌握木本植物、草本植物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理解年轮形成的道理。
能力目标
通过用显微镜观察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茎的横切装片,进一步巩固使用显微镜的技能和在显微镜下识别生物体结构的观察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分析“木本茎年轮的形成”,使学生树立生命物质的发展变化观点和内、外因辩证观点。
2、通过介绍我国科学工作者在“抗倒伏”方面做出的贡献,弘扬他们献身科学的精神。
教学建议
知识体系图解
教材分析
1、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是木本植物。木本植物,可作为其它植物茎结构的代表,弄清了木本,可以更好地理解茎的功能和年轮形成的原因,并为了解其它植物的茎奠定基础。
2、对维管束概念的理解和年轮概念的理解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
(1)维管束是对茎结构整体而言,是茎的立体结构。是由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三部分合起来构成的结构(木本植物茎)。课本上维管束的图和茎的横切装片,都是一个平面的结构。如何使学生对维管束的理解形成立体概念,教师可自制维管束教具或利用多媒体制作三维立体图像加以说明,避免学生对维管束的理解形成片面性。
(2)年轮的形成是多年生木本植物茎的形成层在外界环境条件影响下进行周期性活动的结果。学生能够理解年轮是植物的生长线,但容易把年轮的概念与年轮线的概念混淆,造成理解上的误差。为了避免这种误解,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应注意结合挂图、模型或自画板图配合相应的文字进行说明。准确地把握年轮的概念及年轮线的概念。
3、组织学生观察木本植物茎和草本植物茎结构的横切、纵切装片,也是教学内容的难点。因为:学生对茎结构的认识还只停留在书本和教师的挂图上,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茎结构在认识上存在差距,需要有一个“重新认识”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中,要耐心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把观察到的结构特点与教科书中的挂图相结合,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法建议
一节,由于名词较多,可以用两课时讲授。本节是这一章带有关键性内容的一节。
关于木本植物,教师可以利用杨树或柳树的枝条或木本植物茎的立体结构模型进行教学。教学时,可以按层次观察。使立体感增强,形象清楚,学生容易理解。而韧皮纤维,可以准备一些麻的纤维(剪几段麻绳,搓开后备用),让学生体会到韧皮纤维的柔韧性。
关于草本植物,要指出它在结构上的特点,一是要指出它在表皮以内有几层机械组织;二是要指出它的维管束分散排列,而且它的维管束里没有形成层。在指出这些特点的时候,还应该与木本植物相比较,以便使学生获得鲜明的印象。
由于要求学生用肉眼观察木本植物的茎,课前应该采集1~3年生的新鲜的椴树茎,切成长约5厘米的茎段,供学生观察。如果没有椴树,杨树、柳树、木槿、泡桐、臭椿、月季等都可以代用。杨树、柳树的树皮易于剥开,便于观察形成层。泡桐、臭椿、月季等颜色较深。认清三部分结构以后,可以让学生剥下一部分树皮,看到木质部表面粘滑的一薄层,这就是形成层。因为形成层只有几层细胞厚,所以用肉眼在横断面上看不到。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将树皮内层和木质部从上到下撕下一些纤维状细丝,从而为讲述韧皮纤维和木纤维打下基础。
关于用显微镜观察木本植物的茎,因为复杂,课前可以培训实验小组长,以便课上帮助学生顺利地进行观察。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用显微镜幻灯机打出茎横切面的放大图像或挂出相应的挂图,帮助学生观察。关于树皮的外侧,只要看到一些个体较小、排列紧密、细胞壁较厚的细胞,能联系到树皮的保护作用就可以了,重点是观察筛管和韧皮纤维。显微镜下的形成层并不难看到。在木质部中,要看到导管和木纤维。
由于要求学生用肉眼观察草本植物的茎,应该事先收集好玉米茎,并切成约5厘米的茎段。如果材料不好找,可以用甘蔗代替(每人有半节即1/2个茎段即可)。玉米茎外层的硬皮,可以让学生用手剥开,体会到它有保护和支持作用。包埋在薄壁细胞之间的一条条细长的“筋”,就是维管束。
用显微镜观察草本植物的茎时,要引导学生找一找茎的横切面上有没有形成层,从而为讲述有关的知识打下基础。
在显微观察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时,启发学生认识某种组织结构应关注存在位置、细胞形态、细胞结构特点和生理特征(如死亡)等。在学生讨论基础上,让学生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并以表格形式写出板书。
在讲述年轮的时候,要讲清形成年轮的条件:内在条件是形成层,外在条件是气候的定期变化,主要是冷热的定期交替。
关于年轮的标本,可以把生长多年的松、杉、杨、榆、槐等树木的枝条锯成小段。为了便于观察和保存,可以把断面磨光并涂上一薄层蜡。
年轮的形成过程是比较费解的内容。要讲清为什么年轮之间的界限在去年的秋材与今年的春材之间。要明确地指出,在同一年里,从春到秋所产生的木材是逐渐致密的,因而中间没有明显的界限;而秋季所产生的木材最致密,春季所产生的木材最疏松,于是在当年的秋材与下一年的春材之间就出现了明显的界限。注意,年轮之间的界限叫年轮。不要将年轮线误认为是年轮。学生容易把形成层的位置看成是不动的,误认为由形成层细胞分裂而形成的木质部永远是向内延伸,树干的长粗完全依靠韧皮部细胞的向外扩展。其实,由于木质部的加厚,形成层在不断的外移,树干的长粗主要依靠木质部的增长。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这部分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采用活动的剪贴图来进行教学。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木本植物茎、草本植物茎的主要结构、功能和区别。
难点:木本植物、草本植物维管束的结构、功能和区别;年轮的形成。
手段: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的教学方法。
设计思想:
本节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对茎进行宏观和微观的观察,经过分析,总结出植物体。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知识。
教学过程 :(参考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
提问:1、茎是怎样发育而成的?
2、茎的作用是什么?
总结:植物的茎是由芽发育而成的,茎是植物体内不可缺少的结构。它能输导营养物质,还有支持、贮藏、繁殖等功能,茎这所以有这些功能是与密切相关的。那么是怎样的呢?
二、讲授新课:
(一)引入:
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各种植物(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茎的实物。
组织学生观察,明确木本植物茎和草本植物茎的区别。
(二)木本植物:
组织学生完成实验:观察木本植物。
1、宏观观察木本植物茎的外部形态特征。
2、显微观察茎的永久横切片。
3、对照挂图或课本中的图认识木本植物茎的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和功能。
组织个别学生根据挂图讲解木本植物。
利用显微投影展示导管和筛管的永久切片,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导管和筛管的特征。
(三)树木的年轮:
利用实物投影展示树干的横切面。
组织学生观察树干上由不同深浅木材组成的年轮。
提问:年轮是如何形成的?
组织学生分析、思考。
总结:年轮是木本植物茎横切面上的同心轮纹。每一个同心轮纹是木本茎在一年中形成的木质部。因为形成层的活动受季节的影响,春夏季所生木质部色淡而宽厚,细胞大,壁薄,称春材(早材);夏季至秋季所生木质部则色深而狭窄,细胞小,壁厚,称秋材(晚材)。当年春材与秋材逐渐过渡,组成一轮,而春材与次年秋材之间,界线分明,出现轮纹。年轮线只指春材与次年秋材之间的分明界线。根据树干基部的年轮数,可推测出树木年龄。
(第二课时)
一、导入 :
复习提问:木本植物是什么?
组织学生回答。
二、讲授新课:
(一)草本植物:
组织学生完成实验:观察草本植物。
1、宏观观察草本植物茎的外部形态特征。
2、显微观察草本植物茎的永久横切片。
3、对照挂图或课本中的图认识草本植物茎的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和功能。
组织个别学生根据挂图讲解草本植物及功能。
提出问题:1、草本植物的茎为何不能无限加粗?
2、为何多数草本植物长不高?
组织学生讨论。
讲解:
1、单子叶植物基本都一样,不同的是有的植物薄壁组织发达,如玉米、甘蔗;而有的植物的薄壁组织不发达,茎是中空的,如小麦、水稻。
2、机械组织发达程度也不同,因此抗倒伏能力就不一样。种植过密,浇水过多,施钾肥少,机械组织就不发达,抗倒伏能力就弱。
(二)木本植物茎和草本植物的比较:
出示投影:木本植物茎的横切、草本植物茎的横切。
组织学生分析木本植物茎和草本植物茎相同点和不同点。
组织学生填写下表。
木本植物茎
草本植物茎
维管束组成
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
韧皮部、木质部
维管束排列
呈筒状
散生在薄壁细胞中
茎的加粗
可以逐年加粗
不能逐年加粗
板书设计 :
第二节
探究活动
实验目的:认识茎有向光生长的特性
材料用品:豌豆或小麦种子、有通光孔的暗箱、花盆、园土。
方法步骤:
1、把豌豆或小麦种子播在盛有湿润园土的花盆中,把花盆放在温暖、黑暗处,促使种子萌发。
2、幼苗长出后,把花盆置于一侧开有通光孔的暗箱里,保持园土的湿润,观察幼苗生长状况有何特点?
3、把花盆转动180度,再观察幼苗的生长状况有无变化?
实验结果:
幼苗被放到一侧开有通光孔的暗箱后,可发现幼苗朝着小孔方向弯曲。把花盆转动180度,幼苗的顶端又慢慢转向有阳光 的小孔,幼茎出现了显著的弯曲。
实验结论:茎有向光生长的特性。
茎的结构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掌握木本植物、草本植物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理解年轮形成的道理。
能力目标
通过用显微镜观察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茎的横切装片,进一步巩固使用显微镜的技能和在显微镜下识别生物体结构的观察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分析“木本茎年轮的形成”,使学生树立生命物质的发展变化观点和内、外因辩证观点。
2、通过介绍我国科学工作者在“抗倒伏”方面做出的贡献,弘扬他们献身科学的精神。
教学建议
知识体系图解
教材分析
1、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是木本植物。木本植物,可作为其它植物茎结构的代表,弄清了木本,可以更好地理解茎的功能和年轮形成的原因,并为了解其它植物的茎奠定基础。
2、对维管束概念的理解和年轮概念的理解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
(1)维管束是对茎结构整体而言,是茎的立体结构。是由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三部分合起来构成的结构(木本植物茎)。课本上维管束的图和茎的横切装片,都是一个平面的结构。如何使学生对维管束的理解形成立体概念,教师可自制维管束教具或利用多媒体制作三维立体图像加以说明,避免学生对维管束的理解形成片面性。
(2)年轮的形成是多年生木本植物茎的形成层在外界环境条件影响下进行周期性活动的结果。学生能够理解年轮是植物的生长线,但容易把年轮的概念与年轮线的概念混淆,造成理解上的误差。为了避免这种误解,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应注意结合挂图、模型或自画板图配合相应的文字进行说明。准确地把握年轮的概念及年轮线的概念。
3、组织学生观察木本植物茎和草本植物茎结构的横切、纵切装片,也是教学内容的难点。因为:学生对茎结构的认识还只停留在书本和教师的挂图上,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茎结构在认识上存在差距,需要有一个“重新认识”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中,要耐心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把观察到的结构特点与教科书中的挂图相结合,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法建议
一节,由于名词较多,可以用两课时讲授。本节是这一章带有关键性内容的一节。
关于木本植物,教师可以利用杨树或柳树的枝条或木本植物茎的立体结构模型进行教学。教学时,可以按层次观察。使立体感增强,形象清楚,学生容易理解。而韧皮纤维,可以准备一些麻的纤维(剪几段麻绳,搓开后备用),让学生体会到韧皮纤维的柔韧性。
关于草本植物,要指出它在结构上的特点,一是要指出它在表皮以内有几层机械组织;二是要指出它的维管束分散排列,而且它的维管束里没有形成层。在指出这些特点的时候,还应该与木本植物相比较,以便使学生获得鲜明的印象。
由于要求学生用肉眼观察木本植物的茎,课前应该采集1~3年生的新鲜的椴树茎,切成长约5厘米的茎段,供学生观察。如果没有椴树,杨树、柳树、木槿、泡桐、臭椿、月季等都可以代用。杨树、柳树的树皮易于剥开,便于观察形成层。泡桐、臭椿、月季等颜色较深。认清三部分结构以后,可以让学生剥下一部分树皮,看到木质部表面粘滑的一薄层,这就是形成层。因为形成层只有几层细胞厚,所以用肉眼在横断面上看不到。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将树皮内层和木质部从上到下撕下一些纤维状细丝,从而为讲述韧皮纤维和木纤维打下基础。
关于用显微镜观察木本植物的茎,因为复杂,课前可以培训实验小组长,以便课上帮助学生顺利地进行观察。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用显微镜幻灯机打出茎横切面的放大图像或挂出相应的挂图,帮助学生观察。关于树皮的外侧,只要看到一些个体较小、排列紧密、细胞壁较厚的细胞,能联系到树皮的保护作用就可以了,重点是观察筛管和韧皮纤维。显微镜下的形成层并不难看到。在木质部中,要看到导管和木纤维。
由于要求学生用肉眼观察草本植物的茎,应该事先收集好玉米茎,并切成约5厘米的茎段。如果材料不好找,可以用甘蔗代替(每人有半节即1/2个茎段即可)。玉米茎外层的硬皮,可以让学生用手剥开,体会到它有保护和支持作用。包埋在薄壁细胞之间的一条条细长的“筋”,就是维管束。
用显微镜观察草本植物的茎时,要引导学生找一找茎的横切面上有没有形成层,从而为讲述有关的知识打下基础。
在显微观察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时,启发学生认识某种组织结构应关注存在位置、细胞形态、细胞结构特点和生理特征(如死亡)等。在学生讨论基础上,让学生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并以表格形式写出板书。
在讲述年轮的时候,要讲清形成年轮的条件:内在条件是形成层,外在条件是气候的定期变化,主要是冷热的定期交替。
关于年轮的标本,可以把生长多年的松、杉、杨、榆、槐等树木的枝条锯成小段。为了便于观察和保存,可以把断面磨光并涂上一薄层蜡。
年轮的形成过程是比较费解的内容。要讲清为什么年轮之间的界限在去年的秋材与今年的春材之间。要明确地指出,在同一年里,从春到秋所产生的木材是逐渐致密的,因而中间没有明显的界限;而秋季所产生的木材最致密,春季所产生的木材最疏松,于是在当年的秋材与下一年的春材之间就出现了明显的界限。注意,年轮之间的界限叫年轮。不要将年轮线误认为是年轮。学生容易把形成层的位置看成是不动的,误认为由形成层细胞分裂而形成的木质部永远是向内延伸,树干的长粗完全依靠韧皮部细胞的向外扩展。其实,由于木质部的加厚,形成层在不断的外移,树干的长粗主要依靠木质部的增长。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这部分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采用活动的剪贴图来进行教学。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木本植物茎、草本植物茎的主要结构、功能和区别。
难点:木本植物、草本植物维管束的结构、功能和区别;年轮的形成。
手段: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的教学方法。
设计思想:
本节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对茎进行宏观和微观的观察,经过分析,总结出植物体。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知识。
教学过程 :(参考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
提问:1、茎是怎样发育而成的?
2、茎的作用是什么?
总结:植物的茎是由芽发育而成的,茎是植物体内不可缺少的结构。它能输导营养物质,还有支持、贮藏、繁殖等功能,茎这所以有这些功能是与密切相关的。那么是怎样的呢?
二、讲授新课:
(一)引入:
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各种植物(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茎的实物。
组织学生观察,明确木本植物茎和草本植物茎的区别。
(二)木本植物:
组织学生完成实验:观察木本植物。
1、宏观观察木本植物茎的外部形态特征。
2、显微观察茎的永久横切片。
3、对照挂图或课本中的图认识木本植物茎的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和功能。
组织个别学生根据挂图讲解木本植物。
利用显微投影展示导管和筛管的永久切片,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导管和筛管的特征。
(三)树木的年轮:
利用实物投影展示树干的横切面。
组织学生观察树干上由不同深浅木材组成的年轮。
提问:年轮是如何形成的?
组织学生分析、思考。
总结:年轮是木本植物茎横切面上的同心轮纹。每一个同心轮纹是木本茎在一年中形成的木质部。因为形成层的活动受季节的影响,春夏季所生木质部色淡而宽厚,细胞大,壁薄,称春材(早材);夏季至秋季所生木质部则色深而狭窄,细胞小,壁厚,称秋材(晚材)。当年春材与秋材逐渐过渡,组成一轮,而春材与次年秋材之间,界线分明,出现轮纹。年轮线只指春材与次年秋材之间的分明界线。根据树干基部的年轮数,可推测出树木年龄。
(第二课时)
一、导入 :
复习提问:木本植物是什么?
组织学生回答。
二、讲授新课:
(一)草本植物:
组织学生完成实验:观察草本植物。
1、宏观观察草本植物茎的外部形态特征。
2、显微观察草本植物茎的永久横切片。
3、对照挂图或课本中的图认识草本植物茎的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和功能。
组织个别学生根据挂图讲解草本植物及功能。
提出问题:1、草本植物的茎为何不能无限加粗?
2、为何多数草本植物长不高?
组织学生讨论。
讲解:
1、单子叶植物基本都一样,不同的是有的植物薄壁组织发达,如玉米、甘蔗;而有的植物的薄壁组织不发达,茎是中空的,如小麦、水稻。
2、机械组织发达程度也不同,因此抗倒伏能力就不一样。种植过密,浇水过多,施钾肥少,机械组织就不发达,抗倒伏能力就弱。
(二)木本植物茎和草本植物的比较:
出示投影:木本植物茎的横切、草本植物茎的横切。
组织学生分析木本植物茎和草本植物茎相同点和不同点。
组织学生填写下表。
木本植物茎
草本植物茎
维管束组成
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
韧皮部、木质部
维管束排列
呈筒状
散生在薄壁细胞中
茎的加粗
可以逐年加粗
不能逐年加粗
板书设计 :
第二节
探究活动
实验目的:认识茎有向光生长的特性
材料用品:豌豆或小麦种子、有通光孔的暗箱、花盆、园土。
方法步骤:
1、把豌豆或小麦种子播在盛有湿润园土的花盆中,把花盆放在温暖、黑暗处,促使种子萌发。
2、幼苗长出后,把花盆置于一侧开有通光孔的暗箱里,保持园土的湿润,观察幼苗生长状况有何特点?
3、把花盆转动180度,再观察幼苗的生长状况有无变化?
实验结果:
幼苗被放到一侧开有通光孔的暗箱后,可发现幼苗朝着小孔方向弯曲。把花盆转动180度,幼苗的顶端又慢慢转向有阳光 的小孔,幼茎出现了显著的弯曲。
实验结论:茎有向光生长的特性。
茎的结构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掌握木本植物、草本植物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理解年轮形成的道理。
能力目标
通过用显微镜观察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茎的横切装片,进一步巩固使用显微镜的技能和在显微镜下识别生物体结构的观察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分析“木本茎年轮的形成”,使学生树立生命物质的发展变化观点和内、外因辩证观点。
2、通过介绍我国科学工作者在“抗倒伏”方面做出的贡献,弘扬他们献身科学的精神。
教学建议
知识体系图解
教材分析
1、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是木本植物。木本植物,可作为其它植物茎结构的代表,弄清了木本,可以更好地理解茎的功能和年轮形成的原因,并为了解其它植物的茎奠定基础。
2、对维管束概念的理解和年轮概念的理解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
(1)维管束是对茎结构整体而言,是茎的立体结构。是由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三部分合起来构成的结构(木本植物茎)。课本上维管束的图和茎的横切装片,都是一个平面的结构。如何使学生对维管束的理解形成立体概念,教师可自制维管束教具或利用多媒体制作三维立体图像加以说明,避免学生对维管束的理解形成片面性。
(2)年轮的形成是多年生木本植物茎的形成层在外界环境条件影响下进行周期性活动的结果。学生能够理解年轮是植物的生长线,但容易把年轮的概念与年轮线的概念混淆,造成理解上的误差。为了避免这种误解,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应注意结合挂图、模型或自画板图配合相应的文字进行说明。准确地把握年轮的概念及年轮线的概念。
3、组织学生观察木本植物茎和草本植物茎结构的横切、纵切装片,也是教学内容的难点。因为:学生对茎结构的认识还只停留在书本和教师的挂图上,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茎结构在认识上存在差距,需要有一个“重新认识”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中,要耐心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把观察到的结构特点与教科书中的挂图相结合,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法建议
一节,由于名词较多,可以用两课时讲授。本节是这一章带有关键性内容的一节。
关于木本植物,教师可以利用杨树或柳树的枝条或木本植物茎的立体结构模型进行教学。教学时,可以按层次观察。使立体感增强,形象清楚,学生容易理解。而韧皮纤维,可以准备一些麻的纤维(剪几段麻绳,搓开后备用),让学生体会到韧皮纤维的柔韧性。
关于草本植物,要指出它在结构上的特点,一是要指出它在表皮以内有几层机械组织;二是要指出它的维管束分散排列,而且它的维管束里没有形成层。在指出这些特点的时候,还应该与木本植物相比较,以便使学生获得鲜明的印象。
由于要求学生用肉眼观察木本植物的茎,课前应该采集1~3年生的新鲜的椴树茎,切成长约5厘米的茎段,供学生观察。如果没有椴树,杨树、柳树、木槿、泡桐、臭椿、月季等都可以代用。杨树、柳树的树皮易于剥开,便于观察形成层。泡桐、臭椿、月季等颜色较深。认清三部分结构以后,可以让学生剥下一部分树皮,看到木质部表面粘滑的一薄层,这就是形成层。因为形成层只有几层细胞厚,所以用肉眼在横断面上看不到。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将树皮内层和木质部从上到下撕下一些纤维状细丝,从而为讲述韧皮纤维和木纤维打下基础。
关于用显微镜观察木本植物的茎,因为复杂,课前可以培训实验小组长,以便课上帮助学生顺利地进行观察。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用显微镜幻灯机打出茎横切面的放大图像或挂出相应的挂图,帮助学生观察。关于树皮的外侧,只要看到一些个体较小、排列紧密、细胞壁较厚的细胞,能联系到树皮的保护作用就可以了,重点是观察筛管和韧皮纤维。显微镜下的形成层并不难看到。在木质部中,要看到导管和木纤维。
由于要求学生用肉眼观察草本植物的茎,应该事先收集好玉米茎,并切成约5厘米的茎段。如果材料不好找,可以用甘蔗代替(每人有半节即1/2个茎段即可)。玉米茎外层的硬皮,可以让学生用手剥开,体会到它有保护和支持作用。包埋在薄壁细胞之间的一条条细长的“筋”,就是维管束。
用显微镜观察草本植物的茎时,要引导学生找一找茎的横切面上有没有形成层,从而为讲述有关的知识打下基础。
在显微观察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时,启发学生认识某种组织结构应关注存在位置、细胞形态、细胞结构特点和生理特征(如死亡)等。在学生讨论基础上,让学生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并以表格形式写出板书。
在讲述年轮的时候,要讲清形成年轮的条件:内在条件是形成层,外在条件是气候的定期变化,主要是冷热的定期交替。
关于年轮的标本,可以把生长多年的松、杉、杨、榆、槐等树木的枝条锯成小段。为了便于观察和保存,可以把断面磨光并涂上一薄层蜡。
年轮的形成过程是比较费解的内容。要讲清为什么年轮之间的界限在去年的秋材与今年的春材之间。要明确地指出,在同一年里,从春到秋所产生的木材是逐渐致密的,因而中间没有明显的界限;而秋季所产生的木材最致密,春季所产生的木材最疏松,于是在当年的秋材与下一年的春材之间就出现了明显的界限。注意,年轮之间的界限叫年轮。不要将年轮线误认为是年轮。学生容易把形成层的位置看成是不动的,误认为由形成层细胞分裂而形成的木质部永远是向内延伸,树干的长粗完全依靠韧皮部细胞的向外扩展。其实,由于木质部的加厚,形成层在不断的外移,树干的长粗主要依靠木质部的增长。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这部分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采用活动的剪贴图来进行教学。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木本植物茎、草本植物茎的主要结构、功能和区别。
难点:木本植物、草本植物维管束的结构、功能和区别;年轮的形成。
手段: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的教学方法。
设计思想:
本节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对茎进行宏观和微观的观察,经过分析,总结出植物体。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知识。
教学过程 :(参考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
提问:1、茎是怎样发育而成的?
2、茎的作用是什么?
总结:植物的茎是由芽发育而成的,茎是植物体内不可缺少的结构。它能输导营养物质,还有支持、贮藏、繁殖等功能,茎这所以有这些功能是与密切相关的。那么是怎样的呢?
二、讲授新课:
(一)引入:
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各种植物(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茎的实物。
组织学生观察,明确木本植物茎和草本植物茎的区别。
(二)木本植物:
组织学生完成实验:观察木本植物。
1、宏观观察木本植物茎的外部形态特征。
2、显微观察茎的永久横切片。
3、对照挂图或课本中的图认识木本植物茎的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和功能。
组织个别学生根据挂图讲解木本植物。
利用显微投影展示导管和筛管的永久切片,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导管和筛管的特征。
(三)树木的年轮:
利用实物投影展示树干的横切面。
组织学生观察树干上由不同深浅木材组成的年轮。
提问:年轮是如何形成的?
组织学生分析、思考。
总结:年轮是木本植物茎横切面上的同心轮纹。每一个同心轮纹是木本茎在一年中形成的木质部。因为形成层的活动受季节的影响,春夏季所生木质部色淡而宽厚,细胞大,壁薄,称春材(早材);夏季至秋季所生木质部则色深而狭窄,细胞小,壁厚,称秋材(晚材)。当年春材与秋材逐渐过渡,组成一轮,而春材与次年秋材之间,界线分明,出现轮纹。年轮线只指春材与次年秋材之间的分明界线。根据树干基部的年轮数,可推测出树木年龄。
(第二课时)
一、导入 :
复习提问:木本植物是什么?
组织学生回答。
二、讲授新课:
(一)草本植物:
组织学生完成实验:观察草本植物。
1、宏观观察草本植物茎的外部形态特征。
2、显微观察草本植物茎的永久横切片。
3、对照挂图或课本中的图认识草本植物茎的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和功能。
组织个别学生根据挂图讲解草本植物及功能。
提出问题:1、草本植物的茎为何不能无限加粗?
2、为何多数草本植物长不高?
组织学生讨论。
讲解:
1、单子叶植物基本都一样,不同的是有的植物薄壁组织发达,如玉米、甘蔗;而有的植物的薄壁组织不发达,茎是中空的,如小麦、水稻。
2、机械组织发达程度也不同,因此抗倒伏能力就不一样。种植过密,浇水过多,施钾肥少,机械组织就不发达,抗倒伏能力就弱。
(二)木本植物茎和草本植物的比较:
出示投影:木本植物茎的横切、草本植物茎的横切。
组织学生分析木本植物茎和草本植物茎相同点和不同点。
组织学生填写下表。
木本植物茎
草本植物茎
维管束组成
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
韧皮部、木质部
维管束排列
呈筒状
散生在薄壁细胞中
茎的加粗
可以逐年加粗
不能逐年加粗
板书设计 :
第二节
探究活动
实验目的:认识茎有向光生长的特性
材料用品:豌豆或小麦种子、有通光孔的暗箱、花盆、园土。
方法步骤:
1、把豌豆或小麦种子播在盛有湿润园土的花盆中,把花盆放在温暖、黑暗处,促使种子萌发。
2、幼苗长出后,把花盆置于一侧开有通光孔的暗箱里,保持园土的湿润,观察幼苗生长状况有何特点?
3、把花盆转动180度,再观察幼苗的生长状况有无变化?
实验结果:
幼苗被放到一侧开有通光孔的暗箱后,可发现幼苗朝着小孔方向弯曲。把花盆转动180度,幼苗的顶端又慢慢转向有阳光 的小孔,幼茎出现了显著的弯曲。
实验结论:茎有向光生长的特性。
茎的结构 篇6
第五章 营养物质的运输
第二节 茎的结构
濮阳市第五中学 李艳红
教学目标
1.掌握木本植物(这里指双子叶植物中的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理解草本植物(这里指单子叶植物中的草本植物)茎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理解年轮形成的道理,了解草本茎倒伏的原因及防止倒伏的措施。
2.通过用显微镜观察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茎的横切装片,进一步巩固使用显微镜的技能和在显微镜下识别生物体结构的观察能力。
3.通过分析“木本茎年轮的形成”,使学生树立生命物质的发展变化观点和内、外因辩证观点。
重点、难点分析
1.“本本植物茎的结构”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因为:
(1)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可作为其它植物茎结构的代表,弄清木本茎的结构,为了解其它植物的茎奠定基础。
(2)只有掌握了木本茎的结构,才能更好地理解茎的功能和年轮形成的原因。
2.对维管束概念的理解和年轮概念的理解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因为:
(1)维管束是对茎结构整体而言,是茎的立体结构。它指的是:茎内,由韧皮部、形成层、本质部三部分合起来构成的结构。课本上维管束的图和茎的横切装片,都是一个平面的结构。如何使学生对维管束的理解形成立体概念,教师可参看教参,自制维管束教具加以说明,避免学生对维管束的理解形成片面性。
(2)年轮的形成是多年生木本植物茎的形成层在外界环境条件影响下进行周期性活动的结果。学生能够理解年轮是植物的生长线,但容易把年轮的概念与年轮线的概念混淆,造成理解上的误差。为了避免这种误解,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应注意结合挂图、模型或自画板图配合相应的文字进行说明。准确地把握年轮的概念及年轮线的概念。
3.组织学生观察木本植物茎和草本植物茎结构的横切、纵切装片,也是教学内容的难点。因为:学生对茎结构的认识还只停留在书本和教师的挂图上,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茎结构在认识上存在差距,需要有一个“重新认识”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中,要耐心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把观察到的结构特点与教科书中的挂图相结合,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过程 设计
本节课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复习巩固上节课内容:
1.看图识记叶芽的各结构的名称及作用。
2.幼叶叶腋里的突起将来发育成什么?
3.叶芽、花芽和混合芽的区别。
4. 侧芽、顶芽是由叶芽中的什么发育成的?
5.植物的顶端优势原因是什么?
6.茎的功能是_____和______,茎是由____发育成的。
7.杨树的顶芽属于_____。
8.下列关于叶芽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叶芽中具有大量分生组织细胞 B离生长点越远的幼叶越早发育成叶
C生长点及周围部分将发育成顶芽 D芽原基着生在未来枝条上节的位
新课讲授:
1.关于引言:教师通过复习提问的形式,从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引出茎的功能,从而导出茎的结构。也可以准备好一些种类的植物茎(2~3年生),直接提问学生:①茎是怎么发育而成的?②茎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会有这些作用?③茎的结构又是怎样的?在学生回答这问题的基础上,说明不同的植物,茎的形态虽不一样,但其基本功能却是相同的。有支持植物体、输导营养及繁殖的作用。茎的这些功能与它的结构密切相关。茎的结构究竟是怎样的,接下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茎的结构进行研究。
2.关于“木本植物茎的结构”的教学,应采取实验与教学同步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好一些植物的茎,有草本植物的茎(小麦、玉米),也有木本植物的茎(椴树、杨树、柳树)。首先用准备好的材料,使学生明确木本茎和草本茎的区别(概念)。然后再以木本茎为例进行研究。研究的方法可采取:
[在实验课上进行](1)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按步进行。首先发给每位学生一小段(约5cm)椴树茎,让学生动手剥一剥茎的外皮,这一层是很容易剥掉的。再引导学生往里剥就不那么容易了,很硬。然后让学生用刀片或竖刀把茎横切,观察茎横切面的结构,并用解剖针扎一扎茎横断面,哪部分硬,哪部分疏松。
在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后,教师可以提问:①茎的结构可以分成几部分?②最硬的结构在哪,最软的结构在哪?③为什么会这样?并组织学生讨论。
然后根据讨论的结果,教师对不清楚的问题或不易观察的结构进行补充讲解。如:关于树皮,它的结构实际上是很复杂的。韧皮部是树皮中的重要结构,它主要是由筛管和韧皮纤维组成的。教师用挂图说明筛管的结构。强调筛管是由许多管状的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的。这些细胞中含有细胞核和细胞质。上下连接的两个细胞结合处叫筛板,上有许多小孔叫筛孔,筛管细胞之间靠筛孔进行物质传递,筛管是运输有机物的通道。关于韧皮纤维,可与木质纤维对比学习。关于木质部,可以与韧皮部进行对比讲解。导管的结构可以复习提问,由学生自己说明(第三章已讲)。木纤维的结构和功能可对比韧皮纤维,强调木纤维的坚硬、无弹性、强大支持力的特点。不同的植物茎中的木纤维和韧皮纤维的数目是不一样的。如亚麻茎中的韧皮纤维很丰富,可以用来编织亚麻布和帆布,很结实。红松的木材质地优良,耐腐蚀力较强,是建筑、车辆、造船、家具的上等优质用材。
在讲解形成层的结构和功能时,教师可以这样设问:木本植物的茎逐年生长、加粗,所以茎中肯定有些细胞具有产生新细胞的能力,那么这些细胞在哪里呢?学生可能回答不准确或不知如何回答,教师需进一步提示: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属于什么组织?这种组织细胞具有什么特点,经过提示,学生会想起来,分生组织的细胞特点,这样就可以在图中找到形成层的位置了。形成层的位置决定了它能不断地向外分裂产生新的韧皮部,向内分裂产生新的木质部,使茎逐年加粗。
在学生掌握了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后,教师给出维管束的概念,并组织学生讨论:木本植物的茎维管束呈什么状态。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用自制教具或模型说明维管束呈筒状。
最后,教师根据自制教具或模型一层层地认识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加深学生对茎结构的立体认识和记忆。
(2)在教师的设计下,学生发挥主动性。
课前把实验材料和用具都发给学生,课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权和想象力,让他们想方设法把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弄清楚。课本可以做为参考依据,教师可以作为他们中的一员,帮助出主意、想办法,并把握住学生的思路,使之朝着正确的方面进行。
当然,对学生自己不能搞清楚的结构或不易发现的问题,教师也要进行说明、解释和讲解。但要注意,学生已经搞懂的内容,教师就没有必要再重复了。
这种教学方式的好处是: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他们可以不受故有框框的限制,想方设法观察到茎的结构就可以。②经过学生自己“动脑”的操作,会更深一步地加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课堂练习
1.杨树的茎由外向内的组成是( )
A.表皮 形成层 木质部 薄壁细胞 B.表皮 机械组织 薄壁细胞 维管束
C.树皮 机械组织 薄壁组织 维管束 D.树皮 形成层 木质部 髓
2.木本植物的茎中,细胞具有分裂能力的结构时( ),它可使茎不断加粗.
A.树皮 B.形成层 C.木质部 D.髓
3.木本植物的茎中髓的作用是______.
4.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中,树皮的内侧部分叫( )
A. 髓 B.形成层 C.木质部 D.韧皮部
5.木本植物的茎中,维管束的构成是
A.木质部 髓 B. 木质部 韧皮部 C.木质部 韧皮部 形成层 D韧皮部 髓
6.木质部的组成是( )
A.木纤维 导管 B.韧皮纤维 筛管 C.木纤维 筛管 D.韧皮纤维 导管
7.韧皮纤维与木纤维的区别?
第二课时
复习巩固上节课内容:
1.韧皮部中有支持作用的是_____,其结构与木质部中的____相似.
2._____与_____都属于输导组织,但前者是由于_____________消失而相通,且细胞内没有______和_______,而后者通过______上的筛孔相通,是活细胞,前者主要运输______,后者主要运输_______。
3.温带地区的树木,由于形成层活动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形成_____
和_____两类不同的木材,相间排列而形成_______。
4.铁轨下的枕木,人或车辗过而不会折断,其支持作用的主要是
A韧皮纤维 B髓 C导管筛管 D木纤维
5.木材中,木质部远比韧皮部厚,是因为______向___分裂的细胞还比向____分裂的细胞多
6.在树木的年轮中,木质最坚硬的部分形成于( )
A 春季 B 春夏之间 C夏季 D秋季
7.柳树枝条可以柔软下垂,因为它的茎内( )
A 只有韧皮纤维 B 只有木纤维 C 韧皮纤维发达 D 木纤维发达
8.下列四种细胞中,属于活细胞的是( )
A导管 B筛管 C木纤维 D韧皮纤维
新课讲授:
1.第二课时开始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上节课研究和讨论的问题,如木本茎的结构中维管束的作用?在茎的结构中有几种组织、名称?茎为什么能够长粗?形成层的活动一年四季是否都一样?在学生回答这些问题时,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并为引出新课内容奠定基础。
2.新课引言:出示学习目标(1.草本植物茎的结构特点;2.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茎的结构比较。)及自学指导(自学课本P96—97,知道草本植物茎的结构特点,并总结它与木本植物茎的结构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在完成上述过程后,教师可以指着三年生木本植物茎横切图或投影片问学生:“这是几年生植物茎横切图?”(如果没有挂图和教具可看书上彩图八或寻找木菜墩)学生一般能够答对是三年生的。追问为什么?也能提到“年轮”,当再问什么是年轮,年轮是如何形成的?一般就很难说对或说准了,需要教师进一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3.关于“年轮的概念与形成的原因”的教学过程 ,开始可组织学生讨论有关形成层的活动情况,用实物(木菜墩)或挂图、模型引导学生分析,自然而然地得出年轮的概念。同时要强调指出:年轮与年轮线不是一回事。年轮是木本植物茎横切面上的同心轮纹。每一个同心轮纹是木本茎在一年中形成的木质部。因为形成层的活动受季候的影响,春夏季所生木质部色淡而宽厚,细胞大,壁薄,称春材(早材);夏未至秋季所生木质部则色深而狭窄,细胞小,壁厚,称秋材(晚材)。当年春材与秋材逐渐过渡,组成一轮,而春材与次年秋材之间,界线明显,出现轮纹。年轮线只指春材与次年秋材之间的分明界线。根据树干基部的年轮数,可推测树木年龄。
可以告诉学生,年轮的宽度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每因气候、虫害或其他因素一年内可产生若干假年轮。热带乔木常终年生长,多不具明显的年轮。
4.关于:“草本植物茎的结构”的教学,可采取与木本植物茎结构对比的方式进行,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具体过程:先让学生观察草本植物茎的结构(图片、茎横切片、实物),认清茎的各部分细胞特点和结构名称。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对比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和草本植物茎的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这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①草本植物的茎为何不能无限力加粗呢?②为何多数草本植物长不高呢?以便能更好地加强学生对草本植物茎结构的理解。同时可以补充说明:草本植物茎中的机械组织,除了有支持作用夕卜还有一定的柔韧性。如有的农村利用玉米秸编织成美丽的工艺品,给农民带来丰厚的收益。在农业生产方面,我国农业科学家很早就开始研究、培育优良的抗倒伏品种,避免由于机械组织的不发达,造成的粮食减产。实践证明,一般小麦的株高在80~85cm最为合适,过矮也不利于小麦的生长和结穗。有时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还需施加一些矮壮素(多效哇),促进茎干的粗壮。最后,可让学生整理出木本植物茎和草本植物茎在结构上的异同对照表,便于学生记忆。
草本植物茎
木本植物茎
维管束组成
韧皮部、木质部
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
维管束排列
散生在薄壁细胞中
呈筒状
茎的加粗
不能逐年加粗
可以逐年加粗
课堂练习:
1.单子叶草本植物茎中,起支持作用的主要是( )
A韧皮部 B木质部 C表皮 D机械组织
2.草本植物茎的薄壁细胞属于
A分生组织 B机械组织 C保护组织 D营养组织
3.草本植物的维管束组成是( )
A韧皮部 木质部 B形成层 韧皮部
4.在木本植物茎和草本植物茎中都具有的结构是( )
A树皮 B韧皮部 C筛管 D韧皮纤维 E木质部 F导管 G木纤维
H叶绿体 I 形成层 J维管束 K薄壁细胞
5.木本植物茎的维管束由( )组成,排列呈____,而草本植物茎中的维管束主要由( )组成,没有_____,并且分散在________中间.
茎的结构 篇7
教学目标
1.掌握木本植物(这里指双子叶植物中的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理解草本植物(这里指单子叶植物中的草本植物)茎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理解年轮形成的道理,了解草本茎倒伏的原因及防止倒伏的措施。
2.通过用显微镜观察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茎的横切装片,进一步巩固使用显微镜的技能和在显微镜下识别生物体结构的观察能力。
3.通过分析“木本茎年轮的形成”,使学生树立生命物质的发展变化观点和内、外因辩证观点。通过介绍我国科学工作者在“抗倒伏”方面做出的贡献,弘扬他们献身科学的精神。
重点、难点分析
1.“木本植物茎的结构”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因为:
(1)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可作为其它植物茎结构的代表,弄清木本茎的结构,为了解其它植物的茎奠定基础。
(2)只有掌握了木本茎的结构,才能更好地理解茎的功能和年轮形成的原因。
2.对维管束概念的理解和年轮概念的理解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因为:
(1)维管束是对茎结构整体而言,是茎的立体结构。它指的是:茎内,由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三部分合起来构成的结构。课本上维管束的图和茎的横切装片,都是一个平面的结构。如何使学生对维管束的理解形成立体概念,教师可参看教参,自制维管束教具加以说明,避免学生对维管束的理解形成片面性。
(2)年轮的形成是多年生木本植物茎的形成层在外界环境条件影响下进行周期性活动的结果。学生能够理解年轮是植物的生长线,但容易把年轮的概念与年轮线的概念混淆,造成理解上的误差。为了避免这种误解,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应注意结合挂图、模型或自画板图配合相应的文字进行说明。准确地把握年轮的概念及年轮线的概念。
3.组织学生观察木本植物茎和草本植物茎结构的横切、纵切装片,也是教学内容的难点。因为:学生对茎结构的认识还只停留在书本和教师的挂图上,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茎结构在认识上存在差距,需要有一个“重新认识”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中,要耐心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把观察到的结构特点与教科书中的挂图相结合,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过程 设计
一、本课题的参考课时为一课时。
二、第一课时:
1.关于引言:教师可以以复习提问的形式,从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引出茎的功能,从而导出茎的结构。也可以准备好一些种类的植物茎(2~3年生),直接提问学生:①茎是怎么发育而成的?②茎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会有这些作用?③茎的结构又是怎样的?在学生回答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说明不同的植物,茎的形态虽不一样,但其基本功能却是相同的。有支持植物体、输导营养及繁殖的作用。茎的这些功能与它的结构密切相关。茎的结构究竟是怎样的,接下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茎的结构进行研究。
2.关于“木本植物茎的结构”的教学,应采取实验与教学同步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好一些植物的茎,有草本植物的茎(小麦、玉米),也有木本植物的茎(椴树、杨树、柳树)。首先用准备好的材料,使学生明确木本茎和草本茎的区别(概念)。然后再以木本茎为例进行研究。研究的方法可采取:
(1)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按步进行。首先发给每位学生一小段(约5cm)椴树茎,让学生动手剥一剥茎的外皮,这一层是很容易剥掉的。再引导学生往里剥就不那么容易了,很硬。然后让学生用刀片或竖刀把茎横切,观察茎横切面的结构,并用解剖针扎一扎茎横断面,哪部分硬,哪部分疏松。
在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后,教师可以提问:①茎的结构可以分成几部分?②最硬的结构在哪,最软的结构在哪?③为什么会这样?并组织学生讨论。
然后根据讨论的结果,教师对不清楚的问题或不易观察的结构进行补充讲解。如:关于树皮,它的结构实际上是很复杂的。韧皮部是树皮中的重要结构,它主要是由筛管和韧皮纤维组成的。教师可以用挂图或投影片说明筛管的结构,也可以自制筛管模型或画板图进行讲解。强调筛管是由许多管状的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的。这些细胞中含有细胞核和细胞质。上下连接的两个细胞结合处叫筛板,上有许多小孔叫筛孔。筛管细胞之间靠筛孔进行物质传递,筛管是运输有机物的通道。关于韧皮纤维,可参看教材。关于木质部,可以与韧皮部进行对比讲解。导管的结构可以复习提问,由学生自己说明。木纤维的结构和功能可对比韧皮纤维,强调木纤维的坚硬、无弹性、强大支持力的特点。不同的植物茎中的木纤维和韧皮纤维的数目是不一样的。如亚麻茎中的韧皮纤维很丰富,可以用来编织亚麻布和帆布,很结实。红松的木材质地优良,耐腐蚀力较强,是建筑、车辆、造船、家具的上等优质用材。
在讲解形成层的结构和功能时,教师可以这样设问:木本植物的茎逐年生长、加粗,所以茎中肯定有些细胞具有产生新细胞的能力,那么这些细胞在哪里呢?学生可能回答不准确或不知如何回答,教师需进一步提示: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属于什么组织?这种组织细胞具有什么特点?经过提示,学生会想起来,分生组织的细胞特点,这样就可以在图中找到形成层的位置了。形成层的位置决定了它能不断地向外分裂产生新的韧皮部,向内分裂产生新的木质部,使茎逐年加粗。
在学生掌握了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后,教师给出维管束的概念,并组织学生讨论:本植物的茎维管束呈什么状态。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用自制教具或模型说明维管束呈筒状。
最后,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椴树茎(或其它木本茎)的横切片,帮助学生在镜下识别茎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如果有显微投影仪最好把椴树茎永久横切片投放到大屏幕上,引导学生认识真实的结构,并能根据这些特点判断相应的结构和位置。如判断筛管,就可以从找筛孔入手;判断髓的位置,可以从细胞特点入手:细胞体积大、壁薄、排列疏松(营养组织的特点)。也可以找碗口大小的一段木头(细点也可以)横锯开,纵锯一半如图所示,示意茎横、纵结构,并且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对茎结构的立体认识和记忆。
(2)在教师的设计下,学生发挥主动性。
课前把实验材料和用具都发给学生,课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权和想象力,让他们想方设法把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弄清楚。课本可以做为参考依据,教师可以作为他们中的一员,帮助出主意、想办法,并把握住学生的思路,使之朝着正确的方面进行。
当然,对学生自己不能搞清楚的结构或不易发现的问题,教师也要进行说明、解释和讲解。但要注意,学生已经搞懂的内容,教师就没有必要再重复了。
这种教学方式的好处是: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他们可以不受故有框框的限制,想方设法观察到茎的结构就可以。②经过学生自己“动脑”的操作,会更深一步地加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三、第二课时:
1.第二课时开始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上节课研究和讨论的问题,如木本茎的结构中维管束的作用?在茎的结构中有几种组织、名称?茎为什么能够长粗?形成层的活动一年四季是否都一样?在学生回答这些问题时,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并为引出新课内容奠定基础。
2.新课引言:在完成上述过程后,教师可以指着三年生木本植物茎横切图或投影片问学生:“这是几年生植物茎横切图?”(如果没有挂图和教具可看书上彩图八或寻找木菜墩)学生一般能够答对是三年生的。追问为什么?也能提到“年轮”,当再问什么是年轮,年轮是如何形成的?一般就很难说对或说准了,需要教师进一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3.关于“年轮的概念与形成的原因”的教学过程 ,开始可组织学生讨论有关形成层的活动情况,用实物(木菜墩)或挂图、模型引导学生分析,自然而然地得出年轮的概念。同时要强调指出:年轮与年轮线不是一回事。年轮是木本植物茎横切面上的同心轮纹。每一个同心轮纹是木本茎在一年中形成的木质部。因为形成层的活动受季候的影响,春夏季所生木质部色淡而宽厚,细胞大,壁薄,称春材(早材);夏末至秋季所生木质部则色深而狭窄,细胞小,壁厚,称秋材(晚材)。当年春材与秋材逐渐过渡,组成一轮,而春材与次年秋材之间,界线明显,出现轮纹。年轮线只指春材与次年秋材之间的分明界线。根据树干基部的年轮数,可推测树木年龄。
可以告诉学生,年轮的宽度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每因气候、虫害或其他因素一年内可产生若干假年轮。热带乔木常终年生长,多不具明显的年轮。
4.关于“草本植物茎的结构”的教学,可采取与木本植物茎结构对比的方式进行,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具体过程:先让学生观察草本植物茎的结构(图片、茎横切片、实物),认清茎的各部分细胞特点和结构名称。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对比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和草本植物茎的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这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①草本植物的茎为何不能无限加粗呢?②为何多数草本植物长不高呢?以便能更好地加强学生对草本植物茎结构的理解。同时可以补充说明:草本植物茎中的机械组织,除了有支持作用外,还有一定的柔韧性。如有的农村利用玉米秸编织成美丽的工艺品,给农民带来丰厚的收益。在农业生产方面,我国农业科学家很早就开始研究、培育优良的抗倒伏品种,避免由于机械组织的不发达,造成的粮食减产。实践证明,一般小麦的株高在80~85cm最为合适,过矮也不利于小麦的生长和结穗。有时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还需施加一些矮壮素(多效唑),促进茎干的粗壮。最后,可让学生整理出木本植物茎和草本植物茎在结构上的异同对照表,便于学生记忆。
【板书设计 】
茎的结构
一、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和功能(椴树)
4.髓:贮存营养物质(营养组织)。
年轮:
二、草本植物茎的结构和功能(玉米)
小资料
一、怎样识别草本植物的年龄?
草本植物中,有许多是属于一年生植物,就是说它们从种子发芽到开花结果而死亡,不超过一年时间。对这类植物就不必去辨认它们的年龄了,如玉米、水稻、荠菜等。
有些草本植物是二年生的,第一年只生长,第二年开花、结果,然后死亡。它们的年龄也是容易识别的。不是一岁,就是二岁,只要看它们有没有开花结果就知道了,如青菜、白菜、萝卜等。
对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如何判断它们的年龄呢?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根一般比较粗壮,有时还长着块根、块茎、球茎、鳞茎等器官。冬天地上的草枯萎了,地下部分仍安静地躺着睡觉,到第二年气候转暖,它们又发芽生长。这样一年一年地生长,地下的根或茎也会慢慢肥大起来,有时还会发生分枝。这就给我们提供了识别它们年龄的根据:可以从地下茎或根的大小、长短、粗细、有没有分枝、分枝多少等特点,来推测它们的年龄。当然,这需要有丰富的经验。许多经常挖药草的农民,就有很丰富的经验。刨起一棵药草,看看它的根部,就能说出药草的年龄。如人参的年龄,就是根据根部的大小、形状来推断的。
二、为什么有些植物的茎中间是空的?
从茎的结构看,茎最中心的部分是髓,有些植物髓占的面积很大,都是由一些很大的薄壁细胞组成,有贮藏养料的作用。
有些植物,如小麦、水稻、竹子、芦苇、芹菜等等,茎的中间都是空的,这是因为:这些植物的茎中央的髓部很早就已萎缩消失了。那么,茎中空对植物有利吗?实践证明是有利的。因为:植物茎中的厚壁组织和维管束,就好像钢筋混凝土建筑物中的梁架,髓就好像是建筑物中的填充物。有了这些,就可以支持植物直立起来而不致倒伏。
如果没有髓,就像建筑物一样,造成许多中空的工字形结构,它的支持力既大,又节省了材料。所以那些茎中空的植物是很不容易折断或倒伏的。
禾本科植物如小麦、水稻、芦苇、竹子等是最先进的植物,所以大部分禾本科植物的茎都是中空的。
有些农作物的品种也容易倒伏,是因为它们的机械组织不发达,就好像梁架没有搭好似的。所以我们要选择抗倒伏的作物品种,就像选择那些坚固的梁架一样。
茎的结构 篇8
教学目标
1.掌握木本植物(这里指双子叶植物中的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理解草本植物(这里指单子叶植物中的草本植物)茎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理解年轮形成的道理,了解草本茎倒伏的原因及防止倒伏的措施。
2.通过用显微镜观察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茎的横切装片,进一步巩固使用显微镜的技能和在显微镜下识别生物体结构的观察能力。
3.通过分析“木本茎年轮的形成”,使学生树立生命物质的发展变化观点和内、外因辩证观点。通过介绍我国科学工作者在“抗倒伏”方面做出的贡献,弘扬他们献身科学的精神。
重点、难点分析
1.“本本植物茎的结构”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因为:
(1)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可作为其它植物茎结构的代表,弄清木本茎的结构,为了解其它植物的茎奠定基础。
(2)只有掌握了木本茎的结构,才能更好地理解茎的功能和年轮形成的原因。
2.对维管束概念的理解和年轮概念的理解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因为:
(1)维管束是对茎结构整体而言,是茎的立体结构。它指的是:茎内,由韧皮部、形成层、本质部三部分合起来构成的结构。课本上维管束的图和茎的横切装片,都是一个平面的结构。如何使学生对维管束的理解形成立体概念,教师可参看教参,自制维管束教具加以说明,避免学生对维管束的理解形成片面性。
(2)年轮的形成是多年生木本植物茎的形成层在外界环境条件影响下进行周期性活动的结果。学生能够理解年轮是植物的生长线,但容易把年轮的概念与年轮线的概念混淆,造成理解上的误差。为了避免这种误解,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应注意结合挂图、模型或自画板图配合相应的文字进行说明。准确地把握年轮的概念及年轮线的概念。
3.组织学生观察木本植物茎和草本植物茎结构的横切、纵切装片,也是教学内容的难点。因为:学生对茎结构的认识还只停留在书本和教师的挂图上,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茎结构在认识上存在差距,需要有一个“重新认识”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中,要耐心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把观察到的结构特点与教科书中的挂图相结合,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过程 设计
一、本课题的参考课时为二课时。
二、第一课时
1.关于引言:教师可以以复习提问的形式,从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引出茎的功能,从而导出茎的结构。也可以准备好一些种类的植物茎(2~3年生),直接提问学生:①茎是怎么发育而成的?②茎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会有这些作用?③茎的结构又是怎样的?在学生回答这问题的基础上,说明不同的植物,茎的形态虽不一样,但其基本功能却是相同的。有支持植物体、输导营养及繁殖的作用。茎的这些功能与它的结构密切相关。茎的结构究竟是怎样的,接下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茎的结构进行研究。
2.关于“木本植物茎的结构”的教学,应采取实验与教学同步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好一些植物的茎,有草本植物的茎(小麦、玉米),也有木本植物的茎(椴树、杨树、柳树)。首先用准备好的材料,使学生明确木本茎和草本茎的区别(概念)。然后再以木本茎为例进行研究。研究的方法可采取:
(1)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按步进行。首先发给每位学生一小段(约5cm)椴树茎,让学生动手剥一剥茎的外皮,这一层是很容易剥掉的。再引导学生往里剥就不那么容易了,很硬。然后让学生用刀片或竖刀把茎横切,观察茎横切面的结构,并用解剖针扎一扎茎横断面,哪部分硬,哪部分疏松。
在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后,教师可以提问:①茎的结构可以分成几部分?②最硬的结构在哪,最软的结构在哪?③为什么会这样?并组织学生讨论。
然后根据讨论的结果,教师对不清楚的问题或不易观察的结构进行补充讲解。如:关于树皮,它的结构实际上是很复杂的。韧皮部是树皮中的重要结构,它主要是由筛管和韧皮纤维组成的。教师可以用挂图或投影片说明筛管的结构,也可以自制筛管模型或画板图进行讲解。强调筛管是由许多管状的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的。这些细胞中含有细胞核和细胞质。上下连接的两个细胞结合处叫筛板,上有许多小孔叫筛孔,筛管细胞之间靠筛孔进行物质传递,筛管是运输有机物的通道。关于韧皮纤维,可参看教材。关于木质部,可以与韧皮部进行对比讲解。导管的结构可以复习提问,由学生自己说明(第三章已讲)。木纤维的结构和功能可对比韧皮纤维,强调木纤维的坚硬、无弹性、强大支持力的特点。不同的植物茎中的木纤维和韧皮纤维的数目是不一样的。如亚麻茎中的韧皮纤维很丰富,可以用来编织亚麻布和帆布,很结实。红松的木材质地优良,耐腐蚀力较强,是建筑、车辆、造船、家具的上等优质用材。
在讲解形成层的结构和功能时,教师可以这样设间:木本植物的茎逐年生长、加粗,所以茎中肯定有些细胞具有产生新细胞的能力,那么这些细胞在哪里呢?学生可能回答不准确或不知如何回答,教师需进一步提示: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属于什么组织?这种组织细胞具有什么特点,经过提示,学生会想起来,分生组织的细胞特点,这样就可以在图中找到形成层的位置了。形成层的位置决定了它能不断地向外分裂产生新的韧皮部,向内分裂产生新的木质部,使茎逐年加粗。
在学生掌握了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后,教师给出维管束的概念,并组织学生讨论:木本植物的茎维管束呈什么状态。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用自制教具或模型(参看教参)说明维管束呈筒状。
最后,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椴树茎(或其它木本茎)的横切片,帮助学生在镜下识别茎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如果有显微投影仪最好把椴树茎永久横切片投放到大屏幕上,引导学生认识真实的结构,并能根据这些特点判断相应的结构和位置。如判断筛管,就可以从找筛孔人手;判断髓的位置,可以从细胞特点人手:细胞体积大、壁薄、排列疏松(营养组织的特点)。也可以找碗口大小的一段木头(细点也可以)横锯开,纵锯一半如图所示,示意茎横、纵结构,并且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对茎结构的立体认识和记忆。
(2)在教师的设计下,学生发挥主动性。
课前把实验材料和用具都发给学生,课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权和想象力,让他们想方设法把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弄清楚。课本可以做为参考依据,教师可以作为他们中的一员,帮助出主意、想办法,并把握住学生的思路,使之朝着正确的方面进行。
当然,对学生自己不能搞清楚的结构或不易发现的问题,教师也要进行说明、解释和讲解。但要注意,学生已经搞懂的内容,教师就没有必要再重复了。
这种教学方式的好处是: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他们可以不受故有框框的限制,想方设法观察到茎的结构就可以。②经过学生自己“动脑”的操作,会更深一步地加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三、第二课时:
1.第二课时开始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上节课研究和讨论的问题,如木本茎的结构中维管束的作用?在茎的结构中有几种组织、名称?茎为什么能够长粗?形成层的活动一年四季是否都一样?在学生回答这些问题时,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并为引出新课内容奠定基础。
2.新课引言:在完成上述过程后,教师可以指着三年生木本植物茎横切图或投影片问学生:“这是几年生植物茎横切图?”(如果没有挂图和教具可看书上彩图八或寻找木菜墩)学生一般能够答对是三年生的。追问为什么?也能提到“年轮”,当再问什么是年轮,年轮是如何形成的?一般就很难说对或说准了,需要教师进一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3.关于“年轮的概念与形成的原因”的教学过程 ,开始可组织学生讨论有关形成层的活动情况,用实物(木菜墩)或挂图、模型引导学生分析,自然而然地得出年轮的概念。同时要强调指出:年轮与年轮线不是一回事。年轮是木本植物茎横切面上的同心轮纹。每一个同心轮纹是木本茎在一年中形成的木质部。因为形成层的活动受季候的影响,春夏季所生木质部色淡而宽厚,细胞大,壁薄,称春材(早材);夏未至秋季所生木质部则色深而狭窄,细胞小,壁厚,称秋材(晚材)。当年春材与秋材逐渐过渡,组成一轮,而春材与次年秋材之间,界线明显,出现轮纹。年轮线只指春材与次年秋材之间的分明界线。根据树干基部的年轮数,可推测树木年龄。
可以告诉学生,年轮的宽度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每因气候、虫害或其他因素一年内可产生若干假年轮。热带乔木常终年生长,多不具明显的年轮。
4.关于:“草本植物茎的结构”的教学,可采取与木本植物茎结构对比的方式进行,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具体过程:先让学生观察草本植物茎的结构(图片、茎横切片、实物),认清茎的各部分细胞特点和结构名称。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对比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和草本植物茎的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这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①草本植物的茎为何不能无限力加粗呢?②为何多数草本植物长不高呢?以便能更好地加强学生对草本植物茎结构的理解。同时可以补充说明:草本植物茎中的机械组织,除了有支持作用夕卜还有一定的柔韧性。如有的农村利用玉米秸编织成美丽的工艺品,给农民带来丰厚的收益。在农业生产方面,我国农业科学家很早就开始研究、培育优良的抗倒伏品种,避免由于机械组织的不发达,造成的粮食减产。实践证明,一般小麦的株高在80~85cm最为合适,过矮也不利于小麦的生长和结穗。有时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还需施加一些矮壮素(多效哇),促进茎干的粗壮。最后,可让学生整理出木本植物茎和草本植物茎在结构上的异同对照表,便于学生记忆。
【板书设计 】
茎的结构
一、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和功能(椴树)
1. 树皮 外侧:主要起保护作用(保护组织)
内侧:韧皮部筛管:运输有机物(输导组织)。韧皮纤维:起支持作用,有 弹性(机械组织)
2. 形成层 向外产生新的韧皮部
向内产生新的木质部(分生组织)
3. 木质部 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输导组织)
木纤维:起支持作用,有硬度(机械组织)。
4. 髓:贮存营养物质(营养组织)。
年轮:
第一年:春材 逐渐交化 一个年轮
秋材 界线明显,形成年轮线
第二年:春材 逐渐交化 一个年轮
秋材
二、草本植物茎的结构和功能(玉米)
与木本植物茎不同点 1.维管束中无形成层。
2.维管束散生在薄壁细胞中.
茎的结构 篇9
教学目标
1.掌握木本植物(这里指双子叶植物中的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理解草本植物(这里指单子叶植物中的草本植物)茎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理解年轮形成的道理,了解草本茎倒伏的原因及防止倒伏的措施。
2.通过用显微镜观察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茎的横切装片,进一步巩固使用显微镜的技能和在显微镜下识别生物体结构的观察能力。
3.通过分析“木本茎年轮的形成”,使学生树立生命物质的发展变化观点和内、外因辩证观点。通过介绍我国科学工作者在“抗倒伏”方面做出的贡献,弘扬他们献身科学的精神。
重点、难点分析
1.“本本植物茎的结构”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因为:
(1)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可作为其它植物茎结构的代表,弄清木本茎的结构,为了解其它植物的茎奠定基础。
(2)只有掌握了木本茎的结构,才能更好地理解茎的功能和年轮形成的原因。
2.对维管束概念的理解和年轮概念的理解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因为:
(1)维管束是对茎结构整体而言,是茎的立体结构。它指的是:茎内,由韧皮部、形成层、本质部三部分合起来构成的结构。课本上维管束的图和茎的横切装片,都是一个平面的结构。如何使学生对维管束的理解形成立体概念,教师可参看教参,自制维管束教具加以说明,避免学生对维管束的理解形成片面性。
(2)年轮的形成是多年生木本植物茎的形成层在外界环境条件影响下进行周期性活动的结果。学生能够理解年轮是植物的生长线,但容易把年轮的概念与年轮线的概念混淆,造成理解上的误差。为了避免这种误解,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应注意结合挂图、模型或自画板图配合相应的文字进行说明。准确地把握年轮的概念及年轮线的概念。
3.组织学生观察木本植物茎和草本植物茎结构的横切、纵切装片,也是教学内容的难点。因为:学生对茎结构的认识还只停留在书本和教师的挂图上,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茎结构在认识上存在差距,需要有一个“重新认识”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中,要耐心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把观察到的结构特点与教科书中的挂图相结合,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过程 设计
一、本课题的参考课时为二课时。
二、第一课时
1.关于引言:教师可以以复习提问的形式,从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引出茎的功能,从而导出茎的结构。也可以准备好一些种类的植物茎(2~3年生),直接提问学生:①茎是怎么发育而成的?②茎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会有这些作用?③茎的结构又是怎样的?在学生回答这问题的基础上,说明不同的植物,茎的形态虽不一样,但其基本功能却是相同的。有支持植物体、输导营养及繁殖的作用。茎的这些功能与它的结构密切相关。茎的结构究竟是怎样的,接下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茎的结构进行研究。
2.关于“木本植物茎的结构”的教学,应采取实验与教学同步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好一些植物的茎,有草本植物的茎(小麦、玉米),也有木本植物的茎(椴树、杨树、柳树)。首先用准备好的材料,使学生明确木本茎和草本茎的区别(概念)。然后再以木本茎为例进行研究。研究的方法可采取:
(1)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按步进行。首先发给每位学生一小段(约5cm)椴树茎,让学生动手剥一剥茎的外皮,这一层是很容易剥掉的。再引导学生往里剥就不那么容易了,很硬。然后让学生用刀片或竖刀把茎横切,观察茎横切面的结构,并用解剖针扎一扎茎横断面,哪部分硬,哪部分疏松。
在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后,教师可以提问:①茎的结构可以分成几部分?②最硬的结构在哪,最软的结构在哪?③为什么会这样?并组织学生讨论。
然后根据讨论的结果,教师对不清楚的问题或不易观察的结构进行补充讲解。如:关于树皮,它的结构实际上是很复杂的。韧皮部是树皮中的重要结构,它主要是由筛管和韧皮纤维组成的。教师可以用挂图或投影片说明筛管的结构,也可以自制筛管模型或画板图进行讲解。强调筛管是由许多管状的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的。这些细胞中含有细胞核和细胞质。上下连接的两个细胞结合处叫筛板,上有许多小孔叫筛孔,筛管细胞之间靠筛孔进行物质传递,筛管是运输有机物的通道。关于韧皮纤维,可参看教材。关于木质部,可以与韧皮部进行对比讲解。导管的结构可以复习提问,由学生自己说明(第三章已讲)。木纤维的结构和功能可对比韧皮纤维,强调木纤维的坚硬、无弹性、强大支持力的特点。不同的植物茎中的木纤维和韧皮纤维的数目是不一样的。如亚麻茎中的韧皮纤维很丰富,可以用来编织亚麻布和帆布,很结实。红松的木材质地优良,耐腐蚀力较强,是建筑、车辆、造船、家具的上等优质用材。
在讲解形成层的结构和功能时,教师可以这样设间:木本植物的茎逐年生长、加粗,所以茎中肯定有些细胞具有产生新细胞的能力,那么这些细胞在哪里呢?学生可能回答不准确或不知如何回答,教师需进一步提示: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属于什么组织?这种组织细胞具有什么特点,经过提示,学生会想起来,分生组织的细胞特点,这样就可以在图中找到形成层的位置了。形成层的位置决定了它能不断地向外分裂产生新的韧皮部,向内分裂产生新的木质部,使茎逐年加粗。
在学生掌握了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后,教师给出维管束的概念,并组织学生讨论:木本植物的茎维管束呈什么状态。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用自制教具或模型(参看教参)说明维管束呈筒状。
最后,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椴树茎(或其它木本茎)的横切片,帮助学生在镜下识别茎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如果有显微投影仪最好把椴树茎永久横切片投放到大屏幕上,引导学生认识真实的结构,并能根据这些特点判断相应的结构和位置。如判断筛管,就可以从找筛孔人手;判断髓的位置,可以从细胞特点人手:细胞体积大、壁薄、排列疏松(营养组织的特点)。也可以找碗口大小的一段木头(细点也可以)横锯开,纵锯一半如图所示,示意茎横、纵结构,并且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对茎结构的立体认识和记忆。
(2)在教师的设计下,学生发挥主动性。
课前把实验材料和用具都发给学生,课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权和想象力,让他们想方设法把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弄清楚。课本可以做为参考依据,教师可以作为他们中的一员,帮助出主意、想办法,并把握住学生的思路,使之朝着正确的方面进行。
当然,对学生自己不能搞清楚的结构或不易发现的问题,教师也要进行说明、解释和讲解。但要注意,学生已经搞懂的内容,教师就没有必要再重复了。
这种教学方式的好处是: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他们可以不受故有框框的限制,想方设法观察到茎的结构就可以。②经过学生自己“动脑”的操作,会更深一步地加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三、第二课时:
1.第二课时开始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上节课研究和讨论的问题,如木本茎的结构中维管束的作用?在茎的结构中有几种组织、名称?茎为什么能够长粗?形成层的活动一年四季是否都一样?在学生回答这些问题时,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并为引出新课内容奠定基础。
2.新课引言:在完成上述过程后,教师可以指着三年生木本植物茎横切图或投影片问学生:“这是几年生植物茎横切图?”(如果没有挂图和教具可看书上彩图八或寻找木菜墩)学生一般能够答对是三年生的。追问为什么?也能提到“年轮”,当再问什么是年轮,年轮是如何形成的?一般就很难说对或说准了,需要教师进一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3.关于“年轮的概念与形成的原因”的教学过程 ,开始可组织学生讨论有关形成层的活动情况,用实物(木菜墩)或挂图、模型引导学生分析,自然而然地得出年轮的概念。同时要强调指出:年轮与年轮线不是一回事。年轮是木本植物茎横切面上的同心轮纹。每一个同心轮纹是木本茎在一年中形成的木质部。因为形成层的活动受季候的影响,春夏季所生木质部色淡而宽厚,细胞大,壁薄,称春材(早材);夏未至秋季所生木质部则色深而狭窄,细胞小,壁厚,称秋材(晚材)。当年春材与秋材逐渐过渡,组成一轮,而春材与次年秋材之间,界线明显,出现轮纹。年轮线只指春材与次年秋材之间的分明界线。根据树干基部的年轮数,可推测树木年龄。
可以告诉学生,年轮的宽度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每因气候、虫害或其他因素一年内可产生若干假年轮。热带乔木常终年生长,多不具明显的年轮。
4.关于:“草本植物茎的结构”的教学,可采取与木本植物茎结构对比的方式进行,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具体过程:先让学生观察草本植物茎的结构(图片、茎横切片、实物),认清茎的各部分细胞特点和结构名称。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对比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和草本植物茎的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这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①草本植物的茎为何不能无限力加粗呢?②为何多数草本植物长不高呢?以便能更好地加强学生对草本植物茎结构的理解。同时可以补充说明:草本植物茎中的机械组织,除了有支持作用夕卜还有一定的柔韧性。如有的农村利用玉米秸编织成美丽的工艺品,给农民带来丰厚的收益。在农业生产方面,我国农业科学家很早就开始研究、培育优良的抗倒伏品种,避免由于机械组织的不发达,造成的粮食减产。实践证明,一般小麦的株高在80~85cm最为合适,过矮也不利于小麦的生长和结穗。有时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还需施加一些矮壮素(多效哇),促进茎干的粗壮。最后,可让学生整理出木本植物茎和草本植物茎在结构上的异同对照表,便于学生记忆。
【板书设计 】
茎的结构
一、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和功能(椴树)
1. 树皮 外侧:主要起保护作用(保护组织)
内侧:韧皮部筛管:运输有机物(输导组织)。韧皮纤维:起支持作用,有 弹性(机械组织)
2. 形成层 向外产生新的韧皮部
向内产生新的木质部(分生组织)
3. 木质部 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输导组织)
木纤维:起支持作用,有硬度(机械组织)。
4. 髓:贮存营养物质(营养组织)。
年轮:
第一年:春材 逐渐交化 一个年轮
秋材 界线明显,形成年轮线
第二年:春材 逐渐交化 一个年轮
秋材
二、草本植物茎的结构和功能(玉米)
与木本植物茎不同点 1.维管束中无形成层。
2.维管束散生在薄壁细胞中.
茎的结构 篇10
教学目标
1.掌握木本植物(这里指双子叶植物中的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理解草本植物(这里指单子叶植物中的草本植物)茎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理解年轮形成的道理,了解草本茎倒伏的原因及防止倒伏的措施。
2.通过用显微镜观察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茎的横切装片,进一步巩固使用显微镜的技能和在显微镜下识别生物体结构的观察能力。
3.通过分析“木本茎年轮的形成”,使学生树立生命物质的发展变化观点和内、外因辩证观点。通过介绍我国科学工作者在“抗倒伏”方面做出的贡献,弘扬他们献身科学的精神。
重点、难点分析
1.“木本植物茎的结构”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因为:
(1)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可作为其它植物茎结构的代表,弄清木本茎的结构,为了解其它植物的茎奠定基础。
(2)只有掌握了木本茎的结构,才能更好地理解茎的功能和年轮形成的原因。
2.对维管束概念的理解和年轮概念的理解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因为:
(1)维管束是对茎结构整体而言,是茎的立体结构。它指的是:茎内,由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三部分合起来构成的结构。课本上维管束的图和茎的横切装片,都是一个平面的结构。如何使学生对维管束的理解形成立体概念,教师可参看教参,自制维管束教具加以说明,避免学生对维管束的理解形成片面性。
(2)年轮的形成是多年生木本植物茎的形成层在外界环境条件影响下进行周期性活动的结果。学生能够理解年轮是植物的生长线,但容易把年轮的概念与年轮线的概念混淆,造成理解上的误差。为了避免这种误解,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应注意结合挂图、模型或自画板图配合相应的文字进行说明。准确地把握年轮的概念及年轮线的概念。
3.组织学生观察木本植物茎和草本植物茎结构的横切、纵切装片,也是教学内容的难点。因为:学生对茎结构的认识还只停留在书本和教师的挂图上,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茎结构在认识上存在差距,需要有一个“重新认识”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中,要耐心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把观察到的结构特点与教科书中的挂图相结合,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过程 设计
一、本课题的参考课时为一课时。
二、第一课时:
1.关于引言:教师可以以复习提问的形式,从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引出茎的功能,从而导出茎的结构。也可以准备好一些种类的植物茎(2~3年生),直接提问学生:①茎是怎么发育而成的?②茎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会有这些作用?③茎的结构又是怎样的?在学生回答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说明不同的植物,茎的形态虽不一样,但其基本功能却是相同的。有支持植物体、输导营养及繁殖的作用。茎的这些功能与它的结构密切相关。茎的结构究竟是怎样的,接下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茎的结构进行研究。
2.关于“木本植物茎的结构”的教学,应采取实验与教学同步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好一些植物的茎,有草本植物的茎(小麦、玉米),也有木本植物的茎(椴树、杨树、柳树)。首先用准备好的材料,使学生明确木本茎和草本茎的区别(概念)。然后再以木本茎为例进行研究。研究的方法可采取:
(1)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按步进行。首先发给每位学生一小段(约5cm)椴树茎,让学生动手剥一剥茎的外皮,这一层是很容易剥掉的。再引导学生往里剥就不那么容易了,很硬。然后让学生用刀片或竖刀把茎横切,观察茎横切面的结构,并用解剖针扎一扎茎横断面,哪部分硬,哪部分疏松。
在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后,教师可以提问:①茎的结构可以分成几部分?②最硬的结构在哪,最软的结构在哪?③为什么会这样?并组织学生讨论。
然后根据讨论的结果,教师对不清楚的问题或不易观察的结构进行补充讲解。如:关于树皮,它的结构实际上是很复杂的。韧皮部是树皮中的重要结构,它主要是由筛管和韧皮纤维组成的。教师可以用挂图或投影片说明筛管的结构,也可以自制筛管模型或画板图进行讲解。强调筛管是由许多管状的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的。这些细胞中含有细胞核和细胞质。上下连接的两个细胞结合处叫筛板,上有许多小孔叫筛孔。筛管细胞之间靠筛孔进行物质传递,筛管是运输有机物的通道。关于韧皮纤维,可参看教材。关于木质部,可以与韧皮部进行对比讲解。导管的结构可以复习提问,由学生自己说明。木纤维的结构和功能可对比韧皮纤维,强调木纤维的坚硬、无弹性、强大支持力的特点。不同的植物茎中的木纤维和韧皮纤维的数目是不一样的。如亚麻茎中的韧皮纤维很丰富,可以用来编织亚麻布和帆布,很结实。红松的木材质地优良,耐腐蚀力较强,是建筑、车辆、造船、家具的上等优质用材。
在讲解形成层的结构和功能时,教师可以这样设问:木本植物的茎逐年生长、加粗,所以茎中肯定有些细胞具有产生新细胞的能力,那么这些细胞在哪里呢?学生可能回答不准确或不知如何回答,教师需进一步提示: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属于什么组织?这种组织细胞具有什么特点?经过提示,学生会想起来,分生组织的细胞特点,这样就可以在图中找到形成层的位置了。形成层的位置决定了它能不断地向外分裂产生新的韧皮部,向内分裂产生新的木质部,使茎逐年加粗。
在学生掌握了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后,教师给出维管束的概念,并组织学生讨论:本植物的茎维管束呈什么状态。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用自制教具或模型说明维管束呈筒状。
最后,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椴树茎(或其它木本茎)的横切片,帮助学生在镜下识别茎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如果有显微投影仪最好把椴树茎永久横切片投放到大屏幕上,引导学生认识真实的结构,并能根据这些特点判断相应的结构和位置。如判断筛管,就可以从找筛孔入手;判断髓的位置,可以从细胞特点入手:细胞体积大、壁薄、排列疏松(营养组织的特点)。也可以找碗口大小的一段木头(细点也可以)横锯开,纵锯一半如图所示,示意茎横、纵结构,并且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对茎结构的立体认识和记忆。
(2)在教师的设计下,学生发挥主动性。
课前把实验材料和用具都发给学生,课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权和想象力,让他们想方设法把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弄清楚。课本可以做为参考依据,教师可以作为他们中的一员,帮助出主意、想办法,并把握住学生的思路,使之朝着正确的方面进行。
当然,对学生自己不能搞清楚的结构或不易发现的问题,教师也要进行说明、解释和讲解。但要注意,学生已经搞懂的内容,教师就没有必要再重复了。
这种教学方式的好处是: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他们可以不受故有框框的限制,想方设法观察到茎的结构就可以。②经过学生自己“动脑”的操作,会更深一步地加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三、第二课时:
1.第二课时开始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上节课研究和讨论的问题,如木本茎的结构中维管束的作用?在茎的结构中有几种组织、名称?茎为什么能够长粗?形成层的活动一年四季是否都一样?在学生回答这些问题时,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并为引出新课内容奠定基础。
2.新课引言:在完成上述过程后,教师可以指着三年生木本植物茎横切图或投影片问学生:“这是几年生植物茎横切图?”(如果没有挂图和教具可看书上彩图八或寻找木菜墩)学生一般能够答对是三年生的。追问为什么?也能提到“年轮”,当再问什么是年轮,年轮是如何形成的?一般就很难说对或说准了,需要教师进一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3.关于“年轮的概念与形成的原因”的教学过程 ,开始可组织学生讨论有关形成层的活动情况,用实物(木菜墩)或挂图、模型引导学生分析,自然而然地得出年轮的概念。同时要强调指出:年轮与年轮线不是一回事。年轮是木本植物茎横切面上的同心轮纹。每一个同心轮纹是木本茎在一年中形成的木质部。因为形成层的活动受季候的影响,春夏季所生木质部色淡而宽厚,细胞大,壁薄,称春材(早材);夏末至秋季所生木质部则色深而狭窄,细胞小,壁厚,称秋材(晚材)。当年春材与秋材逐渐过渡,组成一轮,而春材与次年秋材之间,界线明显,出现轮纹。年轮线只指春材与次年秋材之间的分明界线。根据树干基部的年轮数,可推测树木年龄。
可以告诉学生,年轮的宽度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每因气候、虫害或其他因素一年内可产生若干假年轮。热带乔木常终年生长,多不具明显的年轮。
4.关于“草本植物茎的结构”的教学,可采取与木本植物茎结构对比的方式进行,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具体过程:先让学生观察草本植物茎的结构(图片、茎横切片、实物),认清茎的各部分细胞特点和结构名称。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对比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和草本植物茎的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这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①草本植物的茎为何不能无限加粗呢?②为何多数草本植物长不高呢?以便能更好地加强学生对草本植物茎结构的理解。同时可以补充说明:草本植物茎中的机械组织,除了有支持作用外,还有一定的柔韧性。如有的农村利用玉米秸编织成美丽的工艺品,给农民带来丰厚的收益。在农业生产方面,我国农业科学家很早就开始研究、培育优良的抗倒伏品种,避免由于机械组织的不发达,造成的粮食减产。实践证明,一般小麦的株高在80~85cm最为合适,过矮也不利于小麦的生长和结穗。有时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还需施加一些矮壮素(多效唑),促进茎干的粗壮。最后,可让学生整理出木本植物茎和草本植物茎在结构上的异同对照表,便于学生记忆。
【板书设计 】
茎的结构
一、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和功能(椴树)
4.髓:贮存营养物质(营养组织)。
年轮:
二、草本植物茎的结构和功能(玉米)
小资料
一、怎样识别草本植物的年龄?
草本植物中,有许多是属于一年生植物,就是说它们从种子发芽到开花结果而死亡,不超过一年时间。对这类植物就不必去辨认它们的年龄了,如玉米、水稻、荠菜等。
有些草本植物是二年生的,第一年只生长,第二年开花、结果,然后死亡。它们的年龄也是容易识别的。不是一岁,就是二岁,只要看它们有没有开花结果就知道了,如青菜、白菜、萝卜等。
对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如何判断它们的年龄呢?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根一般比较粗壮,有时还长着块根、块茎、球茎、鳞茎等器官。冬天地上的草枯萎了,地下部分仍安静地躺着睡觉,到第二年气候转暖,它们又发芽生长。这样一年一年地生长,地下的根或茎也会慢慢肥大起来,有时还会发生分枝。这就给我们提供了识别它们年龄的根据:可以从地下茎或根的大小、长短、粗细、有没有分枝、分枝多少等特点,来推测它们的年龄。当然,这需要有丰富的经验。许多经常挖药草的农民,就有很丰富的经验。刨起一棵药草,看看它的根部,就能说出药草的年龄。如人参的年龄,就是根据根部的大小、形状来推断的。
二、为什么有些植物的茎中间是空的?
从茎的结构看,茎最中心的部分是髓,有些植物髓占的面积很大,都是由一些很大的薄壁细胞组成,有贮藏养料的作用。
有些植物,如小麦、水稻、竹子、芦苇、芹菜等等,茎的中间都是空的,这是因为:这些植物的茎中央的髓部很早就已萎缩消失了。那么,茎中空对植物有利吗?实践证明是有利的。因为:植物茎中的厚壁组织和维管束,就好像钢筋混凝土建筑物中的梁架,髓就好像是建筑物中的填充物。有了这些,就可以支持植物直立起来而不致倒伏。
如果没有髓,就像建筑物一样,造成许多中空的工字形结构,它的支持力既大,又节省了材料。所以那些茎中空的植物是很不容易折断或倒伏的。
禾本科植物如小麦、水稻、芦苇、竹子等是最先进的植物,所以大部分禾本科植物的茎都是中空的。
有些农作物的品种也容易倒伏,是因为它们的机械组织不发达,就好像梁架没有搭好似的。所以我们要选择抗倒伏的作物品种,就像选择那些坚固的梁架一样。
茎的结构 篇11
详细介绍:第五章营养物质的运输
第二节茎的结构
濮阳市第五中学李艳红
教学目标
1.掌握木本植物(这里指双子叶植物中的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理解草本植物(这里指单子叶植物中的草本植物)茎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理解年轮形成的道理,了解草本茎倒伏的原因及防止倒伏的措施。
2.通过用显微镜观察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茎的横切装片,进一步巩固使用显微镜的技能和在显微镜下识别生物体结构的观察能力。
3.通过分析“木本茎年轮的形成”,使学生树立生命物质的发展变化观点和内、外因辩证观点。
重点、难点分析
1.“本本植物茎的结构”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因为:
(1)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可作为其它植物茎结构的代表,弄清木本茎的结构,为了解其它植物的茎奠定基础。
(2)只有掌握了木本茎的结构,才能更好地理解茎的功能和年轮形成的原因。
2.对维管束概念的理解和年轮概念的理解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因为:
(1)维管束是对茎结构整体而言,是茎的立体结构。它指的是:茎内,由韧皮部、形成层、本质部三部分合起来构成的结构。课本上维管束的图和茎的横切装片,都是一个平面的结构。如何使学生对维管束的理解形成立体概念,教师可参看教参,自制维管束教具加以说明,避免学生对维管束的理解形成片面性。
(2)年轮的形成是多年生木本植物茎的形成层在外界环境条件影响下进行周期性活动的结果。学生能够理解年轮是植物的生长线,但容易把年轮的概念与年轮线的概念混淆,造成理解上的误差。为了避免这种误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结合挂图、模型或自画板图配合相应的文字进行说明。准确地把握年轮的概念及年轮线的概念。
3.组织学生观察木本植物茎和草本植物茎结构的横切、纵切装片,也是教学内容的难点。因为:学生对茎结构的认识还只停留在书本和教师的挂图上,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茎结构在认识上存在差距,需要有一个“重新认识”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中,要耐心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把观察到的结构特点与教科书中的挂图相结合,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复习巩固上节课内容:
1.看图识记叶芽的各结构的名称及作用。
2.幼叶叶腋里的突起将来发育成什么?
3.叶芽、花芽和混合芽的区别。
4.侧芽、顶芽是由叶芽中的什么发育成的?
5.植物的顶端优势原因是什么?
6.茎的功能是_____和______,茎是由____发育成的。
7.杨树的顶芽属于_____。
8.下列关于叶芽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叶芽中具有大量分生组织细胞b离生长点越远的幼叶越早发育成叶
c生长点及周围部分将发育成顶芽d芽原基着生在未来枝条上节的位
新课讲授:
1.关于引言:教师通过复习提问的形式,从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引出茎的功能,从而导出茎的结构。也可以准备好一些种类的植物茎(2~3年生),直接提问学生:①茎是怎么发育而成的?②茎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会有这些作用?③茎的结构又是怎样的?在学生回答这问题的基础上,说明不同的植物,茎的形态虽不一样,但其基本功能却是相同的。有支持植物体、输导营养及繁殖的作用。茎的这些功能与它的结构密切相关。茎的结构究竟是怎样的,接下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茎的结构进行研究。
2.关于“木本植物茎的结构”的教学,应采取实验与教学同步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好一些植物的茎,有草本植物的茎(小麦、玉米),也有木本植物的茎(椴树、杨树、柳树)。首先用准备好的材料,使学生明确木本茎和草本茎的区别(概念)。然后再以木本茎为例进行研究。研究的方法可采取:
[在实验课上进行](1)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按步进行。首先发给每位学生一小段(约5cm)椴树茎,让学生动手剥一剥茎的外皮,这一层是很容易剥掉的。再引导学生往里剥就不那么容易了,很硬。然后让学生用刀片或竖刀把茎横切,观察茎横切面的结构,并用解剖针扎一扎茎横断面,哪部分硬,哪部分疏松。
在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后,教师可以提问:①茎的结构可以分成几部分?②最硬的结构在哪,最软的结构在哪?③为什么会这样?并组织学生讨论。
然后根据讨论的结果,教师对不清楚的问题或不易观察的结构进行补充讲解。如:关于树皮,它的结构实际上是很复杂的。韧皮部是树皮中的重要结构,它主要是由筛管和韧皮纤维组成的。教师用挂图说明筛管的结构。强调筛管是由许多管状的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的。这些细胞中含有细胞核和细胞质。上下连接的两个细胞结合处叫筛板,上有许多小孔叫筛孔,筛管细胞之间靠筛孔进行物质传递,筛管是运输有机物的通道。关于韧皮纤维,可与木质纤维对比学习。关于木质部,可以与韧皮部进行对比讲解。导管的结构可以复习提问,由学生自己说明(第三章已讲)。木纤维的结构和功能可对比韧皮纤维,强调木纤维的坚硬、无弹性、强大支持力的特点。不同的植物茎中的木纤维和韧皮纤维的数目是不一样的。如亚麻茎中的韧皮纤维很丰富,可以用来编织亚麻布和帆布,很结实。红松的木材质地优良,耐腐蚀力较强,是建筑、车辆、造船、家具的上等优质用材。
在讲解形成层的结构和功能时,教师可以这样设问:木本植物的茎逐年生长、加粗,所以茎中肯定有些细胞具有产生新细胞的能力,那么这些细胞在哪里呢?学生可能回答不准确或不知如何回答,教师需进一步提示: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属于什么组织?这种组织细胞具有什么特点,经过提示,学生会想起来,分生组织的细胞特点,这样就可以在图中找到形成层的位置了。形成层的位置决定了它能不断地向外分裂产生新的韧皮部,向内分裂产生新的木质部,使茎逐年加粗。
在学生掌握了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后,教师给出维管束的概念,并组织学生讨论:木本植物的茎维管束呈什么状态。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用自制教具或模型说明维管束呈筒状。
最后,教师根据自制教具或模型一层层地认识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加深学生对茎结构的立体认识和记忆。
(2)在教师的设计下,学生发挥主动性。
课前把实验材料和用具都发给学生,课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权和想象力,让他们想方设法把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弄清楚。课本可以做为参考依据,教师可以作为他们中的一员,帮助出主意、想办法,并把握住学生的思路,使之朝着正确的方面进行。
当然,对学生自己不能搞清楚的结构或不易发现的问题,教师也要进行说明、解释和讲解。但要注意,学生已经搞懂的内容,教师就没有必要再重复了。
这种教学方式的好处是: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他们可以不受故有框框的限制,想方设法观察到茎的结构就可以。②经过学生自己“动脑”的操作,会更深一步地加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课堂练习
1.杨树的茎由外向内的组成是
a.表皮形成层木质部薄壁细胞b.表皮机械组织薄壁细胞维管束
c.树皮机械组织薄壁组织维管束d.树皮形成层木质部髓
2.木本植物的茎中,细胞具有分裂能力的结构时,它可使茎不断加粗.
a.树皮b.形成层c.木质部d.髓
3.木本植物的茎中髓的作用是______.
4.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中,树皮的内侧部分叫
a.髓b.形成层c.木质部d.韧皮部
5.木本植物的茎中,维管束的构成是
a.木质部髓b.木质部韧皮部c.木质部韧皮部形成层d韧皮部髓
6.木质部的组成是
a.木纤维导管b.韧皮纤维筛管c.木纤维筛管d.韧皮纤维导管
7.韧皮纤维与木纤维的区别?
第二课时
复习巩固上节课内容:
1.韧皮部中有支持作用的是_____,其结构与木质部中的____相似.
2._____与_____都属于输导组织,但前者是由于_____________消失而相通,且细胞内没有______和_______,而后者通过______上的筛孔相通,是活细胞,前者主要运输______,后者主要运输_______。
3.温带地区的树木,由于形成层活动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形成_____
和_____两类不同的木材,相间排列而形成_______。
4.铁轨下的枕木,人或车辗过而不会折断,其支持作用的主要是
a韧皮纤维b髓c导管筛管d木纤维
5.木材中,木质部远比韧皮部厚,是因为______向___分裂的细胞还比向____分裂的细胞多
6.在树木的年轮中,木质最坚硬的部分形成于
a春季b春夏之间c夏季d秋季
7.柳树枝条可以柔软下垂,因为它的茎内
a只有韧皮纤维b只有木纤维c韧皮纤维发达d木纤维发达
8.下列四种细胞中,属于活细胞的是
a导管b筛管c木纤维d韧皮纤维
新课讲授:
1.第二课时开始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上节课研究和讨论的问题,如木本茎的结构中维管束的作用?在茎的结构中有几种组织、名称?茎为什么能够长粗?形成层的活动一年四季是否都一样?在学生回答这些问题时,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并为引出新课内容奠定基础。
2.新课引言:出示学习目标(1.草本植物茎的结构特点;2.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茎的结构比较。)及自学指导(自学课本p96—97,知道草本植物茎的结构特点,并总结它与木本植物茎的结构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在完成上述过程后,教师可以指着三年生木本植物茎横切图或投影片问学生:“这是几年生植物茎横切图?”(如果没有挂图和教具可看书上彩图八或寻找木菜墩)学生一般能够答对是三年生的。追问为什么?也能提到“年轮”,当再问什么是年轮,年轮是如何形成的?一般就很难说对或说准了,需要教师进一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3.关于“年轮的概念与形成的原因”的教学过程,开始可组织学生讨论有关形成层的活动情况,用实物(木菜墩)或挂图、模型引导学生分析,自然而然地得出年轮的概念。同时要强调指出:年轮与年轮线不是一回事。年轮是木本植物茎横切面上的同心轮纹。每一个同心轮纹是木本茎在一年中形成的木质部。因为形成层的活动受季候的影响,春夏季所生木质部色淡而宽厚,细胞大,壁薄,称春材(早材);夏未至秋季所生木质部则色深而狭窄,细胞小,壁厚,称秋材(晚材)。当年春材与秋材逐渐过渡,组成一轮,而春材与次年秋材之间,界线明显,出现轮纹。年轮线只指春材与次年秋材之间的分明界线。根据树干基部的年轮数,可推测树木年龄。
可以告诉学生,年轮的宽度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每因气候、虫害或其他因素一年内可产生若干假年轮。热带乔木常终年生长,多不具明显的年轮。
4.关于:“草本植物茎的结构”的教学,可采取与木本植物茎结构对比的方式进行,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具体过程:先让学生观察草本植物茎的结构(图片、茎横切片、实物),认清茎的各部分细胞特点和结构名称。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对比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和草本植物茎的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这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①草本植物的茎为何不能无限力加粗呢?②为何多数草本植物长不高呢?以便能更好地加强学生对草本植物茎结构的理解。同时可以补充说明:草本植物茎中的机械组织,除了有支持作用夕卜还有一定的柔韧性。如有的农村利用玉米秸编织成美丽的工艺品,给农民带来丰厚的收益。在农业生产方面,我国农业科学家很早就开始研究、培育优良的抗倒伏品种,避免由于机械组织的不发达,造成的粮食减产。实践证明,一般小麦的株高在80~85cm最为合适,过矮也不利于小麦的生长和结穗。有时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还需施加一些矮壮素(多效哇),促进茎干的粗壮。最后,可让学生整理出木本植物茎和草本植物茎在结构上的异同对照表,便于学生记忆。
草本植物茎
木本植物茎
维管束组成
韧皮部、木质部
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
维管束排列
散生在薄壁细胞中
呈筒状
茎的加粗
不能逐年加粗
可以逐年加粗
课堂练习:
1.单子叶草本植物茎中,起支持作用的主要是
a韧皮部b木质部c表皮d机械组织
2.草本植物茎的薄壁细胞属于
a分生组织b机械组织c保护组织d营养组织
3.草本植物的维管束组成是
a韧皮部木质部b形成层韧皮部
4.在木本植物茎和草本植物茎中都具有的结构是
a树皮b韧皮部c筛管d韧皮纤维e木质部f导管g木纤维
h叶绿体i形成层j维管束k薄壁细胞
5.木本植物茎的维管束由组成,排列呈____,而草本植物茎中的维管束主要由组成,没有_____,并且分散在________中间.
营养物质的运输茎的结构
茎的结构 篇12
第五章 营养物质的运输
第二节 茎的结构
濮阳市第五中学 李艳红
教学目标
1.掌握木本植物(这里指双子叶植物中的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理解草本植物(这里指单子叶植物中的草本植物)茎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理解年轮形成的道理,了解草本茎倒伏的原因及防止倒伏的措施。
2.通过用显微镜观察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茎的横切装片,进一步巩固使用显微镜的技能和在显微镜下识别生物体结构的观察能力。
3.通过分析“木本茎年轮的形成”,使学生树立生命物质的发展变化观点和内、外因辩证观点。
重点、难点分析
1.“本本植物茎的结构”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因为:
(1)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可作为其它植物茎结构的代表,弄清木本茎的结构,为了解其它植物的茎奠定基础。
(2)只有掌握了木本茎的结构,才能更好地理解茎的功能和年轮形成的原因。
2.对维管束概念的理解和年轮概念的理解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因为:
(1)维管束是对茎结构整体而言,是茎的立体结构。它指的是:茎内,由韧皮部、形成层、本质部三部分合起来构成的结构。课本上维管束的图和茎的横切装片,都是一个平面的结构。如何使学生对维管束的理解形成立体概念,教师可参看教参,自制维管束教具加以说明,避免学生对维管束的理解形成片面性。
(2)年轮的形成是多年生木本植物茎的形成层在外界环境条件影响下进行周期性活动的结果。学生能够理解年轮是植物的生长线,但容易把年轮的概念与年轮线的概念混淆,造成理解上的误差。为了避免这种误解,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应注意结合挂图、模型或自画板图配合相应的文字进行说明。准确地把握年轮的概念及年轮线的概念。
3.组织学生观察木本植物茎和草本植物茎结构的横切、纵切装片,也是教学内容的难点。因为:学生对茎结构的认识还只停留在书本和教师的挂图上,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茎结构在认识上存在差距,需要有一个“重新认识”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中,要耐心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把观察到的结构特点与教科书中的挂图相结合,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过程 设计
本节课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复习巩固上节课内容:
1.看图识记叶芽的各结构的名称及作用。
2.幼叶叶腋里的突起将来发育成什么?
3.叶芽、花芽和混合芽的区别。
4. 侧芽、顶芽是由叶芽中的什么发育成的?
5.植物的顶端优势原因是什么?
6.茎的功能是_____和______,茎是由____发育成的。
7.杨树的顶芽属于_____。
8.下列关于叶芽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叶芽中具有大量分生组织细胞 B离生长点越远的幼叶越早发育成叶
C生长点及周围部分将发育成顶芽 D芽原基着生在未来枝条上节的位
新课讲授:
1.关于引言:教师通过复习提问的形式,从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引出茎的功能,从而导出茎的结构。也可以准备好一些种类的植物茎(2~3年生),直接提问学生:①茎是怎么发育而成的?②茎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会有这些作用?③茎的结构又是怎样的?在学生回答这问题的基础上,说明不同的植物,茎的形态虽不一样,但其基本功能却是相同的。有支持植物体、输导营养及繁殖的作用。茎的这些功能与它的结构密切相关。茎的结构究竟是怎样的,接下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茎的结构进行研究。
2.关于“木本植物茎的结构”的教学,应采取实验与教学同步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好一些植物的茎,有草本植物的茎(小麦、玉米),也有木本植物的茎(椴树、杨树、柳树)。首先用准备好的材料,使学生明确木本茎和草本茎的区别(概念)。然后再以木本茎为例进行研究。研究的方法可采取:
[在实验课上进行](1)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按步进行。首先发给每位学生一小段(约5cm)椴树茎,让学生动手剥一剥茎的外皮,这一层是很容易剥掉的。再引导学生往里剥就不那么容易了,很硬。然后让学生用刀片或竖刀把茎横切,观察茎横切面的结构,并用解剖针扎一扎茎横断面,哪部分硬,哪部分疏松。
在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后,教师可以提问:①茎的结构可以分成几部分?②最硬的结构在哪,最软的结构在哪?③为什么会这样?并组织学生讨论。
然后根据讨论的结果,教师对不清楚的问题或不易观察的结构进行补充讲解。如:关于树皮,它的结构实际上是很复杂的。韧皮部是树皮中的重要结构,它主要是由筛管和韧皮纤维组成的。教师用挂图说明筛管的结构。强调筛管是由许多管状的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的。这些细胞中含有细胞核和细胞质。上下连接的两个细胞结合处叫筛板,上有许多小孔叫筛孔,筛管细胞之间靠筛孔进行物质传递,筛管是运输有机物的通道。关于韧皮纤维,可与木质纤维对比学习。关于木质部,可以与韧皮部进行对比讲解。导管的结构可以复习提问,由学生自己说明(第三章已讲)。木纤维的结构和功能可对比韧皮纤维,强调木纤维的坚硬、无弹性、强大支持力的特点。不同的植物茎中的木纤维和韧皮纤维的数目是不一样的。如亚麻茎中的韧皮纤维很丰富,可以用来编织亚麻布和帆布,很结实。红松的木材质地优良,耐腐蚀力较强,是建筑、车辆、造船、家具的上等优质用材。
在讲解形成层的结构和功能时,教师可以这样设问:木本植物的茎逐年生长、加粗,所以茎中肯定有些细胞具有产生新细胞的能力,那么这些细胞在哪里呢?学生可能回答不准确或不知如何回答,教师需进一步提示: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属于什么组织?这种组织细胞具有什么特点,经过提示,学生会想起来,分生组织的细胞特点,这样就可以在图中找到形成层的位置了。形成层的位置决定了它能不断地向外分裂产生新的韧皮部,向内分裂产生新的木质部,使茎逐年加粗。
在学生掌握了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后,教师给出维管束的概念,并组织学生讨论:木本植物的茎维管束呈什么状态。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用自制教具或模型说明维管束呈筒状。
最后,教师根据自制教具或模型一层层地认识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加深学生对茎结构的立体认识和记忆。
(2)在教师的设计下,学生发挥主动性。
课前把实验材料和用具都发给学生,课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权和想象力,让他们想方设法把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弄清楚。课本可以做为参考依据,教师可以作为他们中的一员,帮助出主意、想办法,并把握住学生的思路,使之朝着正确的方面进行。
当然,对学生自己不能搞清楚的结构或不易发现的问题,教师也要进行说明、解释和讲解。但要注意,学生已经搞懂的内容,教师就没有必要再重复了。
这种教学方式的好处是: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他们可以不受故有框框的限制,想方设法观察到茎的结构就可以。②经过学生自己“动脑”的操作,会更深一步地加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课堂练习
1.杨树的茎由外向内的组成是( )
A.表皮 形成层 木质部 薄壁细胞 B.表皮 机械组织 薄壁细胞 维管束
C.树皮 机械组织 薄壁组织 维管束 D.树皮 形成层 木质部 髓
2.木本植物的茎中,细胞具有分裂能力的结构时( ),它可使茎不断加粗.
A.树皮 B.形成层 C.木质部 D.髓
3.木本植物的茎中髓的作用是______.
4.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中,树皮的内侧部分叫( )
A. 髓 B.形成层 C.木质部 D.韧皮部
5.木本植物的茎中,维管束的构成是
A.木质部 髓 B. 木质部 韧皮部 C.木质部 韧皮部 形成层 D韧皮部 髓
6.木质部的组成是( )
A.木纤维 导管 B.韧皮纤维 筛管 C.木纤维 筛管 D.韧皮纤维 导管
7.韧皮纤维与木纤维的区别?
第二课时
复习巩固上节课内容:
1.韧皮部中有支持作用的是_____,其结构与木质部中的____相似.
2._____与_____都属于输导组织,但前者是由于_____________消失而相通,且细胞内没有______和_______,而后者通过______上的筛孔相通,是活细胞,前者主要运输______,后者主要运输_______。
3.温带地区的树木,由于形成层活动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形成_____
和_____两类不同的木材,相间排列而形成_______。
4.铁轨下的枕木,人或车辗过而不会折断,其支持作用的主要是
A韧皮纤维 B髓 C导管筛管 D木纤维
5.木材中,木质部远比韧皮部厚,是因为______向___分裂的细胞还比向____分裂的细胞多
6.在树木的年轮中,木质最坚硬的部分形成于( )
A 春季 B 春夏之间 C夏季 D秋季
7.柳树枝条可以柔软下垂,因为它的茎内( )
A 只有韧皮纤维 B 只有木纤维 C 韧皮纤维发达 D 木纤维发达
8.下列四种细胞中,属于活细胞的是( )
A导管 B筛管 C木纤维 D韧皮纤维
新课讲授:
1.第二课时开始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上节课研究和讨论的问题,如木本茎的结构中维管束的作用?在茎的结构中有几种组织、名称?茎为什么能够长粗?形成层的活动一年四季是否都一样?在学生回答这些问题时,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并为引出新课内容奠定基础。
2.新课引言:出示学习目标(1.草本植物茎的结构特点;2.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茎的结构比较。)及自学指导(自学课本P96—97,知道草本植物茎的结构特点,并总结它与木本植物茎的结构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在完成上述过程后,教师可以指着三年生木本植物茎横切图或投影片问学生:“这是几年生植物茎横切图?”(如果没有挂图和教具可看书上彩图八或寻找木菜墩)学生一般能够答对是三年生的。追问为什么?也能提到“年轮”,当再问什么是年轮,年轮是如何形成的?一般就很难说对或说准了,需要教师进一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3.关于“年轮的概念与形成的原因”的教学过程 ,开始可组织学生讨论有关形成层的活动情况,用实物(木菜墩)或挂图、模型引导学生分析,自然而然地得出年轮的概念。同时要强调指出:年轮与年轮线不是一回事。年轮是木本植物茎横切面上的同心轮纹。每一个同心轮纹是木本茎在一年中形成的木质部。因为形成层的活动受季候的影响,春夏季所生木质部色淡而宽厚,细胞大,壁薄,称春材(早材);夏未至秋季所生木质部则色深而狭窄,细胞小,壁厚,称秋材(晚材)。当年春材与秋材逐渐过渡,组成一轮,而春材与次年秋材之间,界线明显,出现轮纹。年轮线只指春材与次年秋材之间的分明界线。根据树干基部的年轮数,可推测树木年龄。
可以告诉学生,年轮的宽度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每因气候、虫害或其他因素一年内可产生若干假年轮。热带乔木常终年生长,多不具明显的年轮。
4.关于:“草本植物茎的结构”的教学,可采取与木本植物茎结构对比的方式进行,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具体过程:先让学生观察草本植物茎的结构(图片、茎横切片、实物),认清茎的各部分细胞特点和结构名称。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对比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和草本植物茎的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这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①草本植物的茎为何不能无限力加粗呢?②为何多数草本植物长不高呢?以便能更好地加强学生对草本植物茎结构的理解。同时可以补充说明:草本植物茎中的机械组织,除了有支持作用夕卜还有一定的柔韧性。如有的农村利用玉米秸编织成美丽的工艺品,给农民带来丰厚的收益。在农业生产方面,我国农业科学家很早就开始研究、培育优良的抗倒伏品种,避免由于机械组织的不发达,造成的粮食减产。实践证明,一般小麦的株高在80~85cm最为合适,过矮也不利于小麦的生长和结穗。有时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还需施加一些矮壮素(多效哇),促进茎干的粗壮。最后,可让学生整理出木本植物茎和草本植物茎在结构上的异同对照表,便于学生记忆。
草本植物茎
木本植物茎
维管束组成
韧皮部、木质部
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
维管束排列
散生在薄壁细胞中
呈筒状
茎的加粗
不能逐年加粗
可以逐年加粗
课堂练习:
1.单子叶草本植物茎中,起支持作用的主要是( )
A韧皮部 B木质部 C表皮 D机械组织
2.草本植物茎的薄壁细胞属于
A分生组织 B机械组织 C保护组织 D营养组织
3.草本植物的维管束组成是( )
A韧皮部 木质部 B形成层 韧皮部
4.在木本植物茎和草本植物茎中都具有的结构是( )
A树皮 B韧皮部 C筛管 D韧皮纤维 E木质部 F导管 G木纤维
H叶绿体 I 形成层 J维管束 K薄壁细胞
5.木本植物茎的维管束由( )组成,排列呈____,而草本植物茎中的维管束主要由( )组成,没有_____,并且分散在________中间.
上一篇: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下一篇:动物运动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