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群落的动态(精选2篇)
第2节 群落的动态 篇1
第2节群落的动态【学习目标】知识方面1.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2.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3.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关注人的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2.认同国家“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重难点】群落的演替过程。【导学过程】1、观看录像:火山喷发的过程小组讨论:火山喷发后,地面上的植物发生怎么变化(较长一段时间)?群落演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阅读课本请写出裸岩上的演替的几个阶段:裸岩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再看下面一个例子:我国东北科尔沁草原地区的农田,耕作前的原始植被为贝加尔针茅草原,开垦后种了几年玉米,后因产量下降而弃耕。弃耕后的1~2年内以黄蒿、狗尾草、猪毛菜、苦荬菜等杂草占优势;2~3年后,黄蒿占优势;3~4年后,羊草、野古草、狼尾草等根茎禾草入侵,并逐渐占优势,进入根茎禾草阶段;7~8年后,土壤变坚实,丛生禾草开始定居,并逐渐代替了根茎禾草,恢复到贝加尔针茅群落。这一过程需要经历10~xx年,根据耕作时期长短,土壤侵蚀程度,以及周围原始物种的远近而有所不同。 小组讨论:火山喷发后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有何异同呢?(1)初生演替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面,或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方发生的演替。(2)次生演替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组分析并讨论: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是否一定会向教材中所描述的那样发展呢?为什么?3、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回忆日常生活中人类的哪些活动影响了群落的演替,怎样影响的呢?【巩固练习】1.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 )a.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b.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c.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d.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2.在桦木林中,常出现云杉的幼苗,云杉长大后,高度超过华木,华木因不如云杉耐阴而逐渐死亡,最终为云杉所代替,这种群落演替表明( )a.种内斗争有利于物种延续 b.适者生存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 c.从进化上看云杉比华木低 d.从结构上看云杉比华木高3.在出生演替过程中,苔藓能够取代地衣的原因是 ( )a.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有机物 b.苔藓比地衣长的高,在与地衣争夺阳光的竞争中处于优势c.苔藓的生长比地衣快 d.苔藓能够忍受极端的干旱环境4.20世纪末期,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过多、河道堵塞 b.环境污染严重,废水流入河道c.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垦殖活动,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d.过多的退耕还林、还草5.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重要原因是( )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 c.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6.由一片长由马尾松和山毛榉的针阔叶混交林,逐年对两个树种的存量的比值记作c,作出如下图的曲线。请根据图回答:0 a b c d e 年份c值 1
(1)两个树种处于竞争状态的年份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两个树种处于竞争平衡状态的年份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a年的优势种是_______,在d年的优势种是_________。排除气候条件的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可能是随着单一种群的繁盛,逐步改变了当地的____________,使之反而适应后一种群的生存需求。
第2节 群落的动态 篇2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群落的演替属于理解层次水平,即在知道的基础上,把握知识内在的逻辑联系,并能对群落演替的动态过程进行分析解释。教科书首先从火灾破坏原有群落开始,逐步引导学生进入群落是变化的观点之中,并以探究活动“云杉林群落的演替”让学生理解群落演替的动态规律。通过对群落的动态规律研究,使学生懂得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环保意识。二:教学目标1. 分析群落的动态演替的过程,学会运用系统分析和推理的方法作出合理的判断,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树立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观念。2. 通过探究“云杉林群落的演替”过程,加强理论知识的运用,初步学会应用现实生活理解理论知识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正确理解科学、社会、技术之间的关系三:重难点1. 阐明群落的演替的过程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2. 群落演替的影响因素及结果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四:教学方法和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群落演替有关的录象,为学生展示生动形象的自然景象,增强直接感受,领悟群落的动态变化及稳态调节的重要意义。教学过程中先结合火灾后的美国黄石国家森林公园的变化,引入“群落是变化的”的观点,得到群落演替的概念,再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分析探究活动“云杉林群落的演替”材料。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推导出不同阶段生物的变化,从而深刻理解群落演替的动态过程及控制因素五:具体教学过程(一课时)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有关群落演替图片或录象或播放教科书美国黄石公园同一地点大伙前后照片,引出群落是处于变化之中的,进而得出群落演替的观念 群落演替 问题导入“既然群落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演替,那么演替如何进行?其过程又受哪些因素影响和控制呢?”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云杉林群落的演替”解决这些问题。探究之前先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得出“生物即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并以此为线理解探究活动。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将图中文字总结归纳成图解形式: 云杉林 ↑云杉定居阶段 (云杉、杨、桦混交群落) ↑ 小叶树种阶段 (桦树、小叶杨群落) ↑ 杂草群落 ↑ 采伐迹地分析讨论:1。云杉林被采伐后所发生变化的速度和方向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内外两个因素:①各种外界环境气候条件主要是光照,水分,温度等其他环境因素②与自身有关,即有机体本身的活动有一定关系)2。成的云杉林和采伐前的云杉林是否一样?说明理由(不一样。群落时刻处于一种动态演替中,随时间变化,相同地点的环境条件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这种改变和其他若干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生物种类和数量均发生变化,各种不同生物竞争生态位,导致群落发生变化) 综上,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演替是群落朝着一个方向连续变化的过程,它是群落内部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与外界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3) 控制演替的主要因素 通过探究活动及多媒体播放生态问题,让学生总结出控制演替的主要因素三类:一类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和动物的活动性等二类是外界环境因素,如气候变化,大规模的地壳运动等三类是人类活动。并引导学生得出人类活动是影响最大的(举例 人工顶极群落) (4)群落的稳定性 强调一点:群落演替到同环境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演替不再进行,此时,群落的结构最复杂,最稳定,既而得出群落稳定性的概念(举例强调理解稳定性的两方面)六:本节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1. 尽量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整个演替的过程,让学生看图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为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学中应广泛联系观察生活,列举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如砍伐森林,围湖造田,治理沙漠,封山育林等,使学生理解我国政府提出的退耕还林,还湖,还草的政策,树立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上一篇:遗传的基本规律
下一篇:《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