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二定律的教案示例(之一)
一、教学目标
1.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牛顿第二定律,并使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有初步的理解.
2.通过学生分组实验,锻炼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3.渗透科学的发现、分析、研究等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
1.牛顿第二定律本身是力学的重点内容,所以在学生最初接触这个规律时就应打好基础.
2.由于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在课堂密度加大的情况下如何完成教学进度,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点.
三、教具
1.学生分组实验牛顿第二定律器材(木板、小车、打点计时器、电源、小筒、细线、砝码、天平、刻度尺、纸带等).
2.计算机及自编软件,电视机(作显示).
3.投影仪,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复习提问: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快慢用什么物理量来描述,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与何因素有关?关系是什么?(学生回答: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快慢用加速度来描述;加速度与物体质量及物体受力有关,关系是:物体受力越大,物体加速度越大;物体质量越大,物体加速度越小.)
2.引课提问: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外力及物体的质量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如果存在,其关系是什么?请同学猜一猜.(当学生提出物体加速度可能与物体受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时,教师予以表扬.)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需要用实验来检验.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牛顿第二定律.
(二)教学过程
1.实验介绍
投影:实验装置图
讲解:我们用小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小车上增减砝码可以改变小车质量.在小车上拴一根细线,细线通过定滑轮挂一个小桶,小桶内可以放重物,这时小车受到的拉力大致是小桶及重物的重力,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小桶内的重物来改变小车受到的拉力.我们研究小车的加速度a与拉力f及小车质量m的关系时,可先保持m一定,研究a与f的关系;再保持f一定,研究a与m的关系.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下面我们先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拉力f取几次不同的数值,测出每一次小车的加速度a,从而研究a与f的关系.
提问:如何测出小车的加速度?(学生回答:可用打点计时器.)再追问:测加速度的公式是什么?(学生回答公式,若学生回答不清时,可帮助其答出.)
讲解:怎样才能直观地反映出a与f是否成正比呢?我们可以借助图象:用横轴表示拉力,用纵轴表示加速度,若加速度随拉力的变化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就可以说明a与f成正比.我们改变几次拉力的大小,并测出每次拉力所对应的小车加速度,就可以得到几组数据,每组数据对应图象中的一个点,根据这几个点就可以连出加速度随拉力变化的图象,并根据图象作出是否成正比的判断.
板图:
讲解:在小车运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这个摩擦力也会影响到小车的加速度,如何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呢?我们可以把木板的一端垫高,使小车在没有受到拉力时恰能够在木板上做匀速运动,就是用重力的下滑分力与摩擦力平衡,这时再加拉力,小车的加速度就只由拉力而产生了.
由于一节课时间有限,所以我们共同完成这个实验:每组只做一个拉力作用下小车产生加速度的情况,但不同的组取的拉力值不同,如第一组拉力为0.1n、第二组拉力为0.2n、第三组拉力为0.3n……而我们所用的小车质量是相同的,这样我们把大家的数据综合起来,就得到质量相同的小车在若干个不同拉力作用下的加速度了.共2页,当前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