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风景(精选4篇)
多彩的风景 篇1
美术教案-多彩的风景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 ( 湘版 ) 教材八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是运用风景画为载体来学习写生色彩的知识。七年级上册《向日葵》对主观色彩的运用进行了学习,而本课则把重点放在了对客观色彩的观察和认识上。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也为进行色彩写生奠定基础。
教材虽然全面介绍了写生色彩知识、色彩的情感和风景画写生的步骤,但其重点应摆在对写生色彩知识的观察与认识上。
注意选择能充分体现条件色的资料图片,让学生确实感受到条件色对固有色的影响,最好结合现场演示的方法,将条件色展现出来。
在调色练习中,教师与学生可以共同练习调色,力求把颜色调准确。
在进行风景画的写生练习中,应降低难度使学生在训练中,将重点放在写生色彩的表现上。
在体会色彩的情感练习中,可借助一些音乐作品来烘托画面的意境,让学生明白色彩写生,并不拘泥于真实的再现,同是还能表达作者的主观情感。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自然界丰富的色彩变化,理解光源色、环境色对物体产生的影响。
2 .引导学生体会色彩风景画与音乐作品的情感、意境。
教学难点:如何调配颜色,如何画一幅色彩风景画。
教学重点:条件色对固有色的影响;体会色彩风景画的情感。
教学手段:示范、观察、讨论、作业、多媒体演示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引入课题:
欣赏风光片:
①提出问题:雪为何会呈现出黄色和蓝色 ?
②演示、观察环境色、光源色对白色石膏体色彩的影响。
③分析风景画中, 白色物体的色彩变化。
二、讨论:
如果物体的固有色不是白色,而是红色、蓝色或其他的颜色,那它的色彩会呈现怎样的变化 ?
①得出结论:
1 .受光面:固有色 + 光源色
2 .中间面:固有色为主
3 .背光面:固有色加暗 + 环境色的反光
4 .投影:固有色加暗 + 环境色
②总结:大自然是我们色彩的宝库, 自然界丰富的色彩是由于不同的固有色在不同的环境、在不同光源的影响下,所呈现出来的颜色。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一幅幅多彩的风景画,,
三、练习从景物中提取色、彩,并讲述它的色彩变化。
四、教师指导:
主要针对调色问题进行演示。
第二课时
一、引入
同学们都知道,音乐作品能以它特有的方式来感染人们的情绪,其实美术作品尤其是色彩画,也能让人触景生情,现在让我们
把它们结合在一起,体会一下两者是否有某种联系。
二、欣赏民乐合奏,并体会能受到何种感染。
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会:
①节奏 ( 欢快 ) ;
②旋律的起伏 ( 起伏大 ) ;
③是否有多种乐器合奏 ( 多种不同音色交织在一起 ) 。
三、欣赏风景画《夏日》,分析色彩,体会情感。
1 .回答问题:
①跳跃的笔触;
②响亮、纯净的色彩对比;
③色彩的明暗对比。
2 .欣赏同类型的风景作品。
3 .欣赏不同类型的风景作品《三片云》,分析色彩,体会情感,回答问题。
①笔触柔和、细腻;
②纯度低的色彩对比变化细微,对比不强。
4 .为《三片云》配上合适的音乐,来烘托画面的意境。
5 .欣赏同类型的作品。
四、小结:美术作品中不同的色彩、不同的色调、不同的表现手法,都能给人带来不同的情感感受。
五、作画步骤:
1 .取景、构图。
2 .大色块的铺垫。
3 .调整完成。
多彩的风景 篇2
一、 说教材
1、 教材所处的地位及前后联系
本课是湘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的第八单元课程,属于“造型•表现”类型课。编写意图主要是借助自然风景及表现自然风景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掌握观察自然色彩变化的方法,获得表现自然色彩关系的能力,提高学生对自然界色彩变化与关系的审美感受与认识,并直接为第8课《绚丽的阳光》中印象派风景画作品的欣赏做技术准备。
2、教学目标
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观察和研究自然色彩现象中,分析自然界丰富的色彩变化,并思考它们形成的原因。引导他们感受、体会和解释自然色彩造成的视觉印象,领悟艺术表现与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根据初中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当前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为:
(1)知识目标
*感受大自然丰富的色彩之美,初步了解自然色彩形成的原因和规律。
(2)能力目标:
*学习写实绘画中色彩运用的基本方法,掌握一定的色彩工具性能与调和技巧。
(3)发展目标:
*在临摹或写生色彩练习中体现出一定的色彩空间关系。
(4)情感目标:
a.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b.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观察事物,感受生活,看待社会。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在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观察自然色彩变化的方法,获得表现自然色彩关系的能力。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明确并建立色彩空间的秩序感,即分析同一色彩在不同的空间前后产生的色彩差异,分析不同色彩在不同空间前后产生色相、纯度、明度的对比强度。]攻破这一难点,在教学中我运用多种方式讲解:和展示大量的自然风光图片和优秀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并展开讨论。从而获得理性的认识。
通过以上教材分析,才能使学生达到教学目标 ,我准备用下列教法和学法:
二、 说教法
这一课的首要任务是观察自然色彩,了解写实绘画中色彩表现的问题。在第一课时中,首先把重点放在感受、分析自然色彩上,为理解绘画色彩作铺垫。通过图片观察自然色彩,有感情地描述色彩景物,引导学生进行色彩感受并运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随着分析的深入,教师引导学生逐步转向对写实绘画作品的欣赏。从对画面整体的感受入手,描述对作品表现出的情绪、色彩和画面效果的理解。然后选取局部色彩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色相、明暗和纯度的变化和笔触的运用,讲解自己对作品主题的认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尝试欲,并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主要采用的教法和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观察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和创造作业法。
三、 说学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为了加强学生对自然界色彩变化与关系的审美感受与认识,本课大量采用作品局部抽取放大法。在回顾知识的基础上,分析色彩对比所产生的感觉,如强烈、柔和、平静、明快、沉闷等;(明暗关系、冷暖关系),
引导学生体会、理解写实绘画作品中色彩表现的方法,获得的色彩观察方法与经验,然后,尝试利用参考图片或外出写生,画一幅写实性的色彩风景画。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学生比较棘手的问题,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最后同学生一起总结归纳。这一环节中,教师应充分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始终以学生的朋友身份出现,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使学习活动成为一种享受。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基本教学程序如下:
1、创设情景激趣活动导入
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借助自然风景与摄影、绘画作品,分析不同光源下的色彩关系。并思考它们形成的原因。引导学生进行色彩感受并运用语 言描述自己的感受。在描述过程中,启发学生讨论诸如光源、物体和环境之间的色彩关系,结合物理学的一般知识,分析光、大气层和照射角度,不同季节植物的色彩特点以及环境的反射光等问题。如:早晨和傍晚的色彩呈现暖色;阳光下景物,受光面与背光面形成冷暖色对比;雪地上的背光面呈现天空的颜色;叶子上的高光 受到天空色彩的影响等等。对不同季节、时间的风景图片进行较细致的色彩比较研究,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景物色彩产生的原因。
2、讨论绘画作品或摄影作品为什么总是倾向某种颜色?
对这个问题,通过活动来回答:
学生尝试用各种方式改变白纸盒的颜色。
①. 教师用光源色来改变白纸盒的颜色。
②. 教师用环境色彩来改变白纸盒的颜色。
③. 师生共同总结:白色物体的受光面受光源色的影响,背光面受环境色的影响。
3、切入正题
①. 欣赏风景图片(播放音乐)。
②. 请学生分析风景画中白色物体的色彩倾向。
⑴. 提出问题:学生观察思考,景物中物体的色彩往往多种多样,如果景物的固有色不是白色,而是其他的颜色,它的色彩会发生变化吗?
⑵. 教师从风景画中同一景物的受光面、背光面、中间面中拖出色块,请学生来判断、分析,教师及时肯定学生并总结规律。
①受光面:固有色+光源色。
②中间面:固有色为主。
③背光面:固有色+环境色的反光。
3、教师提供风景图片,并标出同一景物的受光面、中间面、背光面。
4、深入分析
引导学生逐步转向对写实绘画作品的欣赏。同样,从对画面整体的感受入手,描述对作品表现出的情绪、色彩和画面效果的理解。然后选取局 部色彩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色相、明暗和纯度的变化和笔触的运用,讲解自己对作品主题的认识。
5. 欣赏不同意境的画面。
对不同作品进行比较,如《迷人的夏日》和《三朵 云》两幅作品运用不同的手法表现了不同的情绪。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作品:
1、说出画面的色彩倾向;(色调)
2、 归纳两个不同色相,比较面积的大小;(整体的对比关系)
3、分析色彩对比所产生的感觉,如强烈、柔和、平静、明快、沉闷等;(明暗关系、冷暖关系)
6、绘画步骤:
(教师演示,多媒体播放)
1. 安排构图(展示几种不同的构图方式)。
2. 画出主要色块。
3. 适当补充和调整细节。
7、尝试表现
参考图片或写生,选择适合的画面,运用颜色和画具,画一幅色彩风景画
(要求注意轻重、干湿、运笔的变化,)
8、展示与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完成的作品,教师积极引导同学之间的相互信评价与交流。探讨各自作品的特点与不足所在。
五、说板书设计 :
美术课的板书应融画与一体,因此,在教学中,应将欣赏范画与板书相结合,将范画、多媒体课件相对应,做到直观清楚,突出主题,照顾全面。
多彩的风景 篇3
一、教材分析 《多彩的风景》
本课《多彩的风景》属于“造型·表现”类型课。《多彩的风景》编写意图主要是借助自然风景及表现自然风景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掌握观察自然色彩变化的方法,获得表现自然色彩关系的能力,提高学生对自然界色彩变化与关系的审美感受与认识,并直接为第8课《绚丽的阳光》中印象派风景画作品的欣赏做技术准备。
教材《多彩的风景》以观察和研究自然色彩现象入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自然界丰富的色彩变化,并思考它们形成的原因。引导他们感受、体会和解释自然色彩造成的视觉印象,领悟艺术表现与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 初中美术教案8年级上:07课 多彩的风景
让学生体会、理解写实绘画作品中色彩表现的方法,以及作者所表达的审美意境。对作品中的色彩、笔触进行仔细地观察、体会和比较,重点找出景物在色相、纯度和明暗上的差别和细微变化,尝试归纳不同景物的色彩倾向,分析这些颜色是怎样协调统一在同一画面空间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特定色彩关系表达出的情感倾向。
作业最后落实在尝试利用参考图片或外出写生,画一幅写实性的色彩风景画。教材积极倡导学生在户外色彩写生练习,为此,提供了户外写生作画的步骤和参考图片。
“活动一”的设置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观察力与感受力,引导学生借助自然风景与摄影、绘画作品,学会分析不同光源下的色彩关系。
“活动二”的设置更多立足于学生动手练习的过程中,在强化学生对自然色彩的观察与分析的同时,培养学生表现自然色彩关系的绘画表现能力。
两个活动都可以借助图片进行,也可以直接借助户外自然景物展开,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条件与环境可以灵活处理。
“评价建议”从观察自然界色彩,归纳绘画作品的主要色彩倾向,分析其中的色彩关系,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和情感体验几个方面对学习进行评价。
“资料库”提供了光谱与色相概念的有关资料,帮助学生了解色彩学的基础知识。
“学习大空间”选择了风景画的构图与色彩表现方法等内容作为写生练习的知识补充。
二、教学目标
*感受大自然丰富的色彩之美,初步了解自然色彩形成的原因和规律。
*学习写实绘画中色彩运用的基本方法,掌握一定的色彩工具性能与调和技巧。
*在临摹或写生色彩练习中体现出一定的色彩空间关系。
三、教学思路
这一课的首要任务是观察自然色彩,了解写实绘画中色彩表现的问题。课前应准备必要的色彩工具和有关资料。安排两课时以上的教学时量比较合适。绘画工具以水彩画工具最为理想,也可以使用色粉笔、油画棒或彩色铅笔等用具,纸张要稍微厚一些。如果需要写生,宜事先选好难度适宜的写生景点。
在第一课时中,首先把重点放在感受、分析自然色彩上,为理解绘画色彩作铺垫。通过图片观察自然色彩,有感情地描述色彩景物,引导学生进行色彩感受并运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在描述过程中,启发学生讨论诸如光源、物体和环境之间的色彩关系,结合物理学的一般知识,分析光、大气层和照射角度,不同季节植物的色彩特点以及环境的反射光等问题。如:早晨和傍晚的色彩呈现暖色;阳光下景物,受光面与背光面形成冷暖色对比;雪地上的背光面呈现天空的颜色;叶子上的高光受到天空色彩的影响等等。对不同季节、时间的风景图片进行较细致的色彩比较研究,往往更加易于理解景物色彩产生的原因。
色彩学习中极为重要的一点是帮助学生明确并建立色彩空间的秩序感,即分析同一色彩在不同的空间前后产生的色彩差异,分析不同色彩在不同空间前后产生色相、纯度、明度的对比强度。另一点则是培养学生观察与绘制色彩的比较习惯,即画面任何一块色彩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反复比较其在画面特定空间类似色彩的关系后确认的。
根据色彩的空间位置,有针对性地提取几块图片局部的色彩,获得更为具体的资料进行参照,更细致地分析理解色彩关系,理解画面由不同色相、明暗、冷暖关系的色彩组合而成。归纳整幅图片的色彩倾向,分析色彩的对比关系和特点。
随着分析的深入,教师引导学生逐步转向对写实绘画作品的欣赏。同样,从对画面整体的感受入手,描述对作品表现出的情绪、色彩和画面效果的理解。然后选取局部色彩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色相、明暗和纯度的变化和笔触的运用,讲解自己对作品主题的认识。教学中不可忽视对不同作品进行比较,如《迷人的夏日》和《三朵云》两幅作品运用不同的手法表现了不同的情绪。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作品:
1、说出画面的色彩倾向;(色调)
2、 归纳两个不同色相,比较面积的大小;(整体的对比关系)
3、分析色彩对比所产生的感觉,如强烈、柔和、平静、明快、沉闷等;(明暗关系、冷暖关系)
4、 联系题材内容,描述自己对图片的色彩感受,理解图片所表现的主题。
画一幅小的色彩稿,尝试把归纳出的结果表现在纸上。对画稿不作过高的要求,参照课本图片或选择局部,或自己设计一个简单的景物,用较整体的大块颜色概括完成。
这一课时结束的时候,可以布置一篇以某时某地的风景为题的小短文,如《城市的早晨》、《雨后乡村》等,让学生在课后观察自然景色,描写自然风光和自己的心情。
绘画表现的教学活动单独安排一个课时,采用模仿或写生的方法完成一幅风景画。教材上选用了一幅平面造型的绘画作品《桥》作为范例,考虑到适合学生绘画的技能水平,根据从整体到局部的绘画步骤进行模仿,首先按照画面的整体色调铺底色,然后逐步深入刻画,直到画面呈现出丰富的色彩效果。也可以鼓励有绘画基础的学生,利用作品的构图改变画面色彩,表现阳光下的效果。
四、教学选择
“活动一”的学习内容可以脱离资料图片,直接在自然环境中借助自然景物为研究对象展开讨论。或许这样更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一些地处偏远的学校,或许电教设备的条件比较差些,但是学校附近的自然景色却往往是城市学校难以比拟的。因此,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在大自然中直接引导学生观察自然中的色彩现象,是一种远远胜过借助多媒体展示图片的教学选择。
对于城市里的学生,户外写生的条件或许没有自然风光的优势,但是,校园内建筑为主的风景同样是很美的。操场四周同样可以成为户外写生的理想场地。尤其对于初次尝试以写实方法来表现色彩变化时,相对选取的场景越小,就越易于找出景物的色彩关系。
本课的核心是落实在对色彩的观察方法与表现技能上,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感受色彩与情感主题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能够站在更高的起点上认识色彩在艺术表现中的作用。但是,在教学处理中不宜过分强调情感主题的升华,本末倒置,从而忽视了对教学核心的把握。
五、教学建议
在“活动一”的色彩分析中,如果教学中有电脑设备与图形软件的支持,教师利用photoshop软件中滤镜马赛克效果处理原作,就可以更加直观明确地展现色彩的构成关系。
如果安排写生活动,必须在教学组织上比课堂教学提出更加明确的要求,以保证户外写生活动的顺利进行。可以采用学习小组管理的机制,教学常规管理实行小组长负责制。每个学习小组在同一区域对同一景物进行写生,也便于教师教学辅导的相对集中。
户外写生前教给学生一些有关画面构图的美术知识是必要的,在“学习大空间”栏目中有简单的要点介绍。写生活动一般就可以安排在校园内某个区域进行,选择一棵树、一堵墙或花园一角等小的场景组合即可,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己观察、表现自然的机会,切忌不可贪图复杂的画面场景。初次写生建议学生普遍使用蜡笔工具,纸张不宜大于16开,也不宜小于32开。
在写生过程中,教师注意强调要求学生画出自己对自然景物的感受,注意尝试概括自然界的色彩现象与关系。
如何调色是学生作业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材料、工具、方法和要求上降低难度标准,使用蜡笔工具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选择了水粉材料,务必在学生动手练习前强调甚至演示一些基本的水粉调和技巧,比如:为了保证色彩一定的纯度与色彩倾向,一般不宜使用三种以上的颜色来调和出一种色彩,也不宜把锡管里的颜料没有调和就直接画在画面上;为保证调出明度很高的色彩,一般是先挑出一块高明度的色作为基色,再尝试加入少量低明度的颜色;应该提示学生注意怎样保证画笔的清洁与水分的控制技巧。
另外,教师可以提示学生练习中先画深色,再画浅色,提高明度就用白色,降低明度就用黑色,忌讳在画面一片颜色没有干透时反复涂抹色彩。
必须指出,尽管本课具有较强的技法特点,感受体验仍然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在设置情境和组织教学时,应该时刻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使他们的想像和体会得到充分的表现。
教学评价围绕学习活动中学生的感受认识和表现技能展开。利用评价建议引导、激励学生深入细致地观察、分析问题,充满激情地表现自然之美。
[教案]长沙市二十九中学向莲老师教案
课目
第7课 多彩的风景
年级
8 年级上册
执教
向莲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第一课时)
学生探究
演示导入
学生尝试用各种方式改变白纸盒的颜色。
1. 教师用光源色来改变白纸盒的颜色。
2. 教师用环境色彩来改变白纸盒的颜色。
3. 师生共同总结:白色物体的受光面受光源色的影响,背光面受环境色的影响。
教师布置学生课前准备一些白色纸盒备用。
投影仪、不同颜色透明色纸及不同色彩衬布。
切入正题
1. 欣赏风景图片(播放音乐)。
2. 请学生分析风景画中白色物体的色彩倾向。
多媒体播放音乐。
深入探究
1. 提出问题:学生观察思考,景物中物体的色彩往往多种多样,如果景物的固有色不是白色,而是其他的颜色,它的色彩会发生变化吗?
多媒体同时展示多幅有白色色块的风景画。
证实总结
2. 教师从风景画中同一景物的受光面、背光面、中间面中拖出色块,请学生来判断、分析,教师及时肯定学生并总结规律。
①受光面:固有色+光源色。
②中间面:固有色为主。
③背光面:固有色+环境色的反光。
教师提供风景图片,并标出同一景物的受光面、中间面、背光面。
多媒体展现自然风光照片资料。
多媒体演示从景物中拖出的色块。
多媒体展示拖出色块的构成色相。
多媒体先展示教师演示用蜡笔调色的方法。
练习讲评
①请学生上台演示用蜡笔调和色彩的方法。
②学生在座位上练习用蜡笔调色。教师随堂辅导并讲评。
(第二课时)
情感体验
一、让学生感受一段乐曲的情景。让学生谈体会。
二、教师改变原乐曲的节奏和乐器,用古筝演奏一段,请学生谈体会。
切入主题
三、总结:改变乐曲的节奏,乐器可改变乐曲的形象。学生感受画面的意境。
1. 《迷人的夏日》(原作)
2. 《迷人的夏日》(改变笔触与色彩对比)
3. 总结:不同的色彩对比和笔触能体现作者的心境、情绪,也能给观者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
多媒体展示风景画《迷人的夏日》原作以及改变后的效果。
运用知识
4. 欣赏不同意境的画面。
绘画步骤:
(教师演示,多媒体播放)
1. 安排构图(展示几种不同的构图方式)。
2. 画出主要色块。
3. 适当补充和调整细节。
多媒体展示不同意境的画面。
练习
学习活动:
1. 学生选择图片,选择适合的构图方式,运用蜡笔绘制一幅色彩风景画。教师随堂辅导。
多媒体播放教师的绘画步骤。展示不同的构图方式。
评价
2. 学生互评,教师总结。
讲评
3. 展示、评析学生作业,并将优秀作业镶入镜框挂在教室里。
知识拓展
4. 展示各个艺术流派的风景画,初步比较一下不同的表现手法,为《绚丽的阳光》一课作铺垫。
多媒体播放各个艺术流派的风景画。
初中美术教案8年级上:07课 多彩的风景
多彩的风景 篇4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 ( 湘版 ) 教材八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是运用风景画为载体来学习写生色彩的知识。七年级上册《向日葵》对主观色彩的运用进行了学习,而本课则把重点放在了对客观色彩的观察和认识上。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也为进行色彩写生奠定基础。
教材虽然全面介绍了写生色彩知识、色彩的情感和风景画写生的步骤,但其重点应摆在对写生色彩知识的观察与认识上。
注意选择能充分体现条件色的资料图片,让学生确实感受到条件色对固有色的影响,最好结合现场演示的方法,将条件色展现出来。
在调色练习中,教师与学生可以共同练习调色,力求把颜色调准确。
在进行风景画的写生练习中,应降低难度使学生在训练中,将重点放在写生色彩的表现上。
在体会色彩的情感练习中,可借助一些音乐作品来烘托画面的意境,让学生明白色彩写生,并不拘泥于真实的再现,同是还能表达作者的主观情感。
教学目标 :
1 .使学生了解自然界丰富的色彩变化,理解光源色、环境色对物体产生的影响。
2 .引导学生体会色彩风景画与音乐作品的情感、意境。
教学难点 :如何调配颜色,如何画一幅色彩风景画。
教学重点:条件色对固有色的影响;体会色彩风景画的情感。
教学手段:示范、观察、讨论、作业 、多媒体演示等。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1 .引入课题:
欣赏风光片:
①提出问题:雪为何会呈现出黄色和蓝色 ?
②演示、观察环境色、光源色对白色石膏体色彩的影响。
③分析风景画中, 白色物体的色彩变化。
二、讨论:
如果物体的固有色不是白色,而是红色、蓝色或其他的颜色,那它的色彩会呈现怎样的变化 ?
①得出结论:
1 .受光面:固有色 + 光源色
2 .中间面:固有色为主
3 .背光面:固有色加暗 + 环境色的反光
4 .投影:固有色加暗 + 环境色
②总结:大自然是我们色彩的宝库, 自然界丰富的色彩是由于不同的固有色在不同的环境、在不同光源的影响下,所呈现出来的颜色。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一幅幅多彩的风景画,,
三、练习从景物中提取色、彩,并讲述它的色彩变化。
四、教师指导:
主要针对调色问题进行演示。
第二课时
一、引入
同学们都知道,音乐作品能以它特有的方式来感染人们的情绪,其实美术作品尤其是色彩画,也能让人触景生情,现在让我们
把它们结合在一起,体会一下两者是否有某种联系。
二、欣赏民乐合奏,并体会能受到何种感染。
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会:
①节奏 ( 欢快 ) ;
②旋律的起伏 ( 起伏大 ) ;
③是否有多种乐器合奏 ( 多种不同音色交织在一起 ) 。
三、欣赏风景画《夏日》,分析色彩,体会情感。
1 .回答问题:
①跳跃的笔触;
②响亮、纯净的色彩对比;
③色彩的明暗对比。
2 .欣赏同类型的风景作品。
3 .欣赏不同类型的风景作品《三片云》,分析色彩,体会情感,回答问题。
①笔触柔和、细腻;
②纯度低的色彩对比变化细微,对比不强。
4 .为《三片云》配上合适的音乐,来烘托画面的意境。
5 .欣赏同类型的作品。
四、小结:美术作品中不同的色彩、不同的色调、不同的表现手法,都能给人带来不同的情感感受。
五、作画步骤:
1 .取景、构图。
2 .大色块的铺垫。
3 .调整完成。
上一篇:第10课 玄妙的星——我们的太阳
下一篇:中国画的笔墨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