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家(通用14篇)
可爱的家 篇1
《可爱的家》一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可爱的家观察生活的意识。2培养学生的家庭可爱的家意识。二教学重点:家具的表现。三教学难点:各种家具可爱的家的画法。四教学用具:1教师:范画、白纸、彩笔。2学生:白纸、彩笔。五教学设计:可爱的家 教学结构教师指导学生学习阶段目标一引入新课1师生谈话。我们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家,今天我们局要把这个天天看到,天天生活的家画下来。专心听讲。引入新课 2回忆自己的家什么样。大家比上眼睛想一想,自己的家都有什么?它们都摆放在什么位置?学生开始闭眼想。回忆自己的家什么样。 3介绍自己的家。请几个同学说一说,大家想一想,他们说的家具你家有没有?或你见到过么?学生开始说、并思考。练习语言表达能力。 4出示范画。看!这是我画的家,通过画面你就能看到张老师的家什什么样了。再看看这几为小朋友的家什什么样。学生欣赏范画。通过欣赏范画开阔学生的思路。 5分析家的画法。 1柜子以方居多,再放上面画画上门和抽屉。2演示沙发、床的画法。谈谈你将怎样画家具? 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通过分析家具来了解家具的结构。三学生作业 6作业内容:画一画自己的家。1尽量按家里的原貌去画,以便大家认识你家。2家具可以稍有些变动。3可画些小动物和人物。 学生开始构思画面。认真作画。了解上色的步骤。和方法。四课堂小结 将构图好的作业展示到前面来。 五板书设计 《可爱的家》范画 学生范画 六课后小结 分析上色的方法。 认真观看。 《可爱的家》(二)一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的意识。2培养学生的家庭意识。二教学重点:家具的表现。三教学难点:各种家具的画法。四教学用具:1教师:范画、白纸、彩笔。2学生:白纸、彩笔。五教学设计: 教学结构教师指导学生学习阶段目标一引入新课1谈话法引入课。上节课我们一起画了我们的家,许多的同学画的都很好,把家画的非常美。今天我们要给它添些色彩。学生认真的看自己的画。提出本课的目的。二讲授新课2分析上色的方法。1家具的颜色可以不按实际生活的染。2背景的颜色要与家具的颜色分开。图色后勾黑边。学生看范画,听老师的讲解。通过分析进一步熟悉上色的方法。三学生作业3作业内容:将自己的家上颜色。1帮一些学生选择颜色。2提醒大家勾匀。3最后用黑色涂。学生作业教师指导。通过本节课练习上色。四板书设计 《可爱的家》范画 学生作业五课后小结
可爱的家 篇2
一、教案设计:
幼儿分析:
这堂课来源于《我爱我家》主题背景下,对孩子来说家就是意味着全家几口人开开心心地居住在一幢房子里。因此我选择了让幼儿学画房子,而单纯平面的三角形屋顶、方形的墙壁对幼儿没有一点挑战性。因此在活动中,我运用了现代中国画家――吴冠中的《人之家》作品,利用“人”与“口”这两个简单的汉字组合巧妙地表现出各种造型的房子,来诠释了“家”的含义。
目标设计:
1、尝试利用简单的汉字组合,涂画出自己想象中不同的房屋。
2、关注我们周围居民小区,体会大家友好的居住在一起真快乐。
过程设计:
一、导入情景,观察表现步骤
1、我知道,中2班的小朋友本领可大了,可聪明了。今天黄老师带来了一幅非常有趣的画。请你们仔细看哦。
2、出示ppt“人”
哎?这个像什么?那么它像哪个汉字呢?(人)对啊。出示字卡“人”,像个人字一撇一捺。(字卡展示在展板上)
3、出示ppt“口”
那么这个像哪个汉字?(口)你们知道“口”是什么吗?(是我们的嘴巴)对呀,嘴巴有什么用?(可以唱歌)哦,可以唱好听的歌曲。(可以吃饭)恩,可以吃许多好吃的食物让我们有营养。(可以说话)哦,还可以说甜甜的话呢。刚才我们就用甜甜的,有礼貌的话和客人老师打招呼了对吗?
4、哎?“人”字,“口”字会变成什么呢?你们可要看清楚哦(演示ppt)人伸出两条长长的腿。(演示ppt)给他穿上一件衣服,(演示ppt点两下)铺上地板,哇,变成了什么?(变成了房子)(演示ppt)对呀,变成了一幢漂亮的房子。(教师要激情些,带动幼儿的情绪,让他们也融入到情绪中。)
小结:刚才的“人”字变成了房子的屋顶,“口”字变成了房子的窗户,穿上衣服,原来汉字可以变成一幢房子。
5、哎?小区里只有一幢房子,住在里面的人打开窗户看看,外面没有人,听听声音,也没有。他们心里会怎么样?(觉得很孤单)怎么办呢?(要是有邻居就好了)。
6、(演示ppt)就在这个时候,旁边搬来了一户新邻居。老房子里的人可开心啦。他们探出脑袋迫不及待地向新房子里的人问好:新邻居你们好!
7、(演示ppt)小区里有两幢房子了,你能找到新房子的“人”字和“口”字吗?(请幼儿上来指一指)对呀,一瞥一捺。老房子的“人”字在右边,新房子的“人”字在哪边?(左边)哎,这个时候又搬来一户新邻居,你找到这幢房子和刚才两幢房子不一样的地方了吗?(有楼梯)对呀,有了楼梯楼上楼下住的人就更多了。
二、示范操作
1、真有趣,用“人”、“口”字可以变出一幢漂亮的房子,我们也来试试看。
2、教师示范:画上“人”字,“口”字,“人”伸出两条长长的腿,穿上衣服(衣服可以穿在左边,也可以穿在右边),衣服就是房子的屋顶,然后砌上一面墙,铺上地板,一幢漂亮的房子就画好了。
3、谁也想来试一试,变出一幢漂亮的房子。请个别幼儿操作。(重点指导幼儿变换不同的位置,衣服穿在左边或穿在右边。)
4、呀!小区里的房子多了,人也多了,空气不新鲜了,赶快种上树让空气更新鲜,这样大家住在一起才会健康,才会快乐。
三、创作表现
1、原来汉字中的“人”、“口”字可以变变变,变出一幢漂亮的房子。我们也来动手画一画有人字和扣子的房子好吗?好,现在轻轻的搬起你的小椅子,一起来动手吧。(提醒幼儿不要忘记穿衣服)
2、幼儿创作,重点指导:
1)鼓励幼儿变换屋顶方向和汉字的组合变化。
(你住的房子“人”字在左边还是右边呢?你住的小区里还有谁呢?)
2)引导幼儿在空白处可添加绿化。
四、分享交流
1、幼儿相互欣赏
2、幼儿介绍
1)哎,这个小区空气真好,你发现了吗?种了那么多的树。
2)哎?这是谁住的小区呀?这个小区叫什么名字呢?
3)看看哪幢房子最特别?(观察不一样的房子,或者哪些房子没有穿好衣服。)资源设计:
选取画家吴冠中的画《人之家》,在进行课件演示时先出现“人”、“口”字地组合、再出现一幢房子、最后出现更多地房子,能循序渐进地进行展示、整堂课逐渐推进。同时在范画的提供上比《人之家》略微简单些,考虑到幼儿能力地差异性。
评价设计:
利用ppt逐步演示用“人”、“口”字造的房子,这样的形式,幼儿很感兴趣,但在课件的选择上教师可以再做修改,因为从局部—全部的呈现,对幼儿有很大地难度,里面不仅仅包括立体的房子,还有房子与房子之间的空间布局问题,因此对课件稍作修改,只呈现2-3幢不同的房子结构,让幼儿便于观察与学习模仿。
二、课堂实录:
一、情景导入
1、教师:今天黄老师带来了一幅非常有趣的画。请你们仔细看哦。
2、出示ppt“人”
教师:哎?这个像什么?
幼儿:屋顶、动物的耳朵等。
教师:对呀,都是尖尖的,三角形的。那么它像哪个汉字呢?出示字卡“人”,像个人字一撇一捺。(字卡展示在展板上)
3、出示ppt“口”
教师:那么这个像哪个汉字?
幼儿:口。
教师:你们知道“口”是什么吗?
幼儿:是我们的嘴巴。
教师:嘴巴有什么用?
幼儿:唱歌(唱好听的歌曲)、吃饭、说话
教师:“人”字,“口”字会变成什么呢?你们可要看清楚哦(演示ppt)人伸出两条长长的腿。(演示ppt)给他穿上一件衣服,(演示ppt点两下)铺上地板,哇,变成了什么?(变成了房子)(演示ppt)对呀,变成了一幢漂亮的房子。教师小结:刚才的“人”字变成了房子的屋顶,“口”字变成了房子的窗户,穿上衣服,原来汉字可以变成一幢房子。
教师:小区里只有一幢房子,住在里面的人打开窗户看看,外面没有人,听听声音,也没有。他们心里会怎么样?
幼儿:觉得很孤单
教师:那怎么办呢?
幼儿:要是有邻居就好了。
教师:(演示ppt)就在这个时候,旁边搬来了一户新邻居。老房子里的人可开心啦。他们探出脑袋迫不及待地向新房子里的人问好:新邻居你们好!
教师:(演示ppt)小区里有两幢房子了,你能找到新房子的“人”字和“口”字吗?(请一名幼儿上来指一指)对呀,一瞥一捺。老房子的“人”字在右边,新房子的“人”字在哪边?这个时候又搬来一户新邻居,你找到这幢房子和刚才两幢房子不一样的地方了吗?
幼儿:有楼梯
教师:对的,有了楼梯楼上楼下住的人就更多了。
二、示范操作
教师:真有趣,用“人”、“口”字可以变出一幢漂亮的房子,我们也来试试看。
教师示范:画上“人”字,“口”字,“人”伸出两条长长的腿,穿上衣服(衣服可以穿在左边,也可以穿在右边),衣服就是房子的屋顶,然后砌上一面墙,铺上地板,一幢漂亮的房子就画好了。
教师:谁也想来试一试,变出一幢漂亮的房子。请个别幼儿操作。(
教师:小区里的房子多了,人也多了,空气不新鲜了,赶快种上树让空气更新鲜,这样大家住在一起才会健康,才会快乐。
三、创作表现
教师:原来汉字中的“人”、“口”字可以变变变,变出一幢漂亮的房子。我们也来动手画一画有人字和扣子的房子好吗?好,现在轻轻的搬起你的小椅子,一起来动手吧。
幼儿创作,重点指导:
四、分享交流
教师:看看哪幢房子最特别?(观察不一样的房子,或者哪些房子没有穿好衣服。)三:专家点评:
1、对目标进行了一些修改,使得活动活动环节与目标的衔接上进行了更贴切。
2、活动的难点突显不够,难点抓出来,然后在活动的各个环节给予重点突显。如衣服是怎样穿的?
3、活动的最后评价环节没发挥好它的作用,需要有选择重点地进行评析。
四、自我反思:
通过高老师的指导,对活动的各个环节给予了建议及修改:
1)初稿时,制定了这样的一个目标,目标就是活动的方向,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为目标在服务。但在活动中,我主要还是运用了一些看看、说说的教学方法,让幼儿在这个过程中知道通过利用“人”“口”字的组合可以勾画出不同的房子。因此高老师在听评活动后,基于的修改,使得目标与环节更紧扣。
2)活动的难点突显不够。因为通过汉字组合勾画立体的房子对中班刚上来的幼儿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活动中要把难点抓出来,然后在活动的各个环节给予重点突显。如衣服是怎样穿的?通过老师说、幼儿说、反复说让幼儿在头脑中有一个牢固的印象。
3)作为青年教师,对活动中情绪的带动作用做的还不够,缺少些激情,显得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平平,没有高潮起伏地层次感,需要在这方面做些改变。
4)美术活动中,免不了要教师的示范,因此教师范例的规范性很重要,这次活动我就犯了这个错误,在以后的活动中,知道了避免再有这样的不规范。
5)讲评环节是活动的最后环节,往往我们不够引起重视而草草了事,也因此在讲评环节不善于抓住评析重点。在这个活动的讲评环节,我只是关注了幼儿画面中的结构、布局。而高老师一针见血就把一名幼儿作品中存在的问题抓出来进行一起讨论(这名幼儿只画出了平面的房子)——没有给房子穿好衣服。发现问题、共同修改问题,又把活动中的重点和难点巩固了一遍。
通过高老师的听课、评课活动,我也有了更多的感悟,以前自己去听别人课的时候,只知道把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提问给记下来,但关键的如何去评价一堂课的好坏没有一个理论上的标准。现在略有所知:1、看活动时,要先看活动目标及在环节中的达成度。2、看孩子活动时的行为表现。3、看活动中的环节、结构,重难点有没有突显与解决。4、时间的分配比例也很重要,要把握好一堂课的时间范围。
可爱的家 篇3
第二单元可爱的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小船》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4/4拍歌曲优美的意境,感受家庭的温暖,深情地喧唱歌曲。指导学生声断气连地歌唱,并准确唱好弱起拍。
引导学生认识全音符、了解4/4拍的含义和强弱规律,并能用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4/4拍的强弱规律。
教学过程
1 导人。
听歌曲《小小的船》“弯弯的用儿,小小的船”。学生听辨歌曲名字,并跟着轻声演唱。
导语:《小小的船》里唱的小船是指弯弯的月亮,今天老师再请你们听一首歌曲《小船》,听一听歌中的小船指的什么?歌曲演唱的什么内容?
2、学唱歌曲《小船》。
(1) 分别听歌曲《小小的船》和《小船》第一段歌词,熟悉歌曲旋律。
1) 提问:请你感受一下这两首歌曲有什么民同(从情绪、节拍、速度等方面)?
2) 复习3/4拍号的含义,学生思考或讨论总结出4/4拍号的含义。
3) 再次听歌曲感受4/4拍的韵律,身体随之做微小的律动,感受4/4拍的强弱规律。
动作提示:见教材图示或音乐材料分析提供的动作。
(2) 学习歌曲《小船》的曲谱。
1) 可分两组采用接唱的方式,师生接唱或每组演唱一个乐句的接唱方式学习曲谱。
2) 在曲谱中找出你没学过的音符:认识全音符、掌握全音符时值。
3) 指导学生演唱好弱起拍,休止符处声断气连,注意倚音的演唱。解决方式:可采用示范对比法,或是教师以动作引导学生演唱准确。
(3) 学习歌曲《小船》的歌词。
1)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教师音乐伴奏。
2) 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歌曲,学生轻声跟唱。
3) 学生轻声演唱歌曲,教师及时纠正错误的演唱。
4) 学生演唱歌词。
提问:这首歌曲表现的是小主人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得到父母关爱后对爸爸妈妈的爱的。你的爸爸妈妈是不是也这样的关心爱护你呢?你感觉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对爸爸妈妈的爱呢?
还可以采用哪些方式演唱歌曲?
全体演唱、小组演唱、个别演唱、领唱与齐唱齐,互相倾听和进行评价,并再次演唱。
3 教师提问:你还会唱哪些歌唱爸爸妈妈的歌曲,给大家唱一唱。
4.课后小结。
教学评价
1、 学生参与程度、参与率和情感反应。
2、 能否准确而有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 能否用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4/4拍的强弱规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歌曲《内依巴河》
教学目标
欣赏《内依巴河》,了解拉丁美洲民族特色的歌曲,感受作者对内依巴河旁充满爱的,温暖的小草房的眷恋之情。
教学过程
1、 音乐游戏:我来唱----“七色迷宫”
(1)有多少条路可以走出迷宫?
游戏规则:找到一条路线时,必须把这条路线经过的音演唱准确,小组形式找路线,比一比哪一个小组找的路线最多,唱的最准确。为小组加分。
(2)谁能听出老师弹奏的路线?
游戏规则:教师弹奏钢琴,学生听辨模唱,并且在迷宫中找到老师弹奏的路线,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一次机会,看哪组唱得准找得快。为小组打分。
2、 复习演唱歌曲《小船》。
分小组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歌曲汇报展示活动,师生共同进行评价,为每组打分。
3、 欣赏歌曲《内依巴河》。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节拍和歌曲情绪。
提问:歌曲是几拍子的?表现的什么情绪?
(2)欣赏歌曲了解歌曲表现内容、演唱形式。
看歌篇心里默唱歌词、欣赏歌曲录
提示:歌曲的演唱形式有几种?歌曲表现的是什么内容?为什么说“小草屋如同天堂”?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回答交流老师的问题。
教师介绍词曲作者及哥伦比亚的简况,分析歌曲的风格特点。
(3.)欣赏歌曲轻声跟唱,进一步感受歌曲风格。
师生朗诵歌词。
学生轻声跟歌曲录音演唱歌曲。
(2) 编配打击乐伴奏。
学生分小组为歌曲编配打击乐伴奏。
4、课后小结。
教学评价
1、 学生参与程度、参与率和情感反应。
2、 学生在游戏中的视唱和听音能力是否有提高。
3、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歌曲的分析是否准确恰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可爱的家》
教学目标
以饱满的声音演唱歌曲《可爱的家》,表达对家的热爱,并用口风琴吹奏旋律片段。准确地演唱歌曲的弱起节奏和附点节奏。
教学过程
1. 音乐游戏:七色迷宫
(1) 谁能听出老师弹奏的路线(规则同上节课)?
(2) 音乐游戏:节奏、视唱。
2、复习演唱歌曲《小船》、复习欣赏《内依巴河》。
歌曲《小船》和《内依巴河》都表现了对家的依恋、对父母的爱。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英国歌曲《可爱的家》,我们来听一听。
4、 学习歌曲《可爱的家》。
(1)学习曲谱。
教师范唱曲谱。
学生直接跟琴演唱第一、二乐句曲谱。
第三至六句学生小组形式学习曲谱,以口风琴畏助演唱。
(2)学习歌词。
1、 教师简述歌曲《可爱的家》词、曲作家的小故事。
提问:你觉得这首歌曲应该以怎样的声音来演唱?
2、 学生朗诵第一段歌词了解歌词意思,并跟琴小声演唱第一段歌词。
提问:你觉得哪一句不好唱?谁为帮助他?教师引导学生准确演唱。
全体演唱第一段歌词。
分两组互相倾听和演唱,并且师生共同作出点评。
3、 学生朗读和演唱二、三段歌词。
4、 演唱整首歌曲。
(3)口风琴吹奏歌曲。
学生自己伴奏和演唱歌曲《可爱的家》。
5、 课后小结。
教学评价
1、 学生参与程度、参与率和情感反应。
2、 是否能饱满的声音演唱歌曲《可爱的家》,表达对家的热爱。
3、 是否能用口风琴吹奏歌曲等旋律片段。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布娃娃》
教学目标
欣赏《布娃娃》,感受乐曲令人伤感的旋律和歌词,了解领唱、合唱的演唱形式,同时启发孩子们珍惜自己的幸福并且关爱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教学过程
1、 复习演唱,演奏歌曲《可爱的家》。
我们都有一个温暖的家,有爸爸妈妈的关爱,但是还有一些没家的孩。。。。。。
2、 欣赏歌曲《布娃娃》。
(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教师声情并茂地自弹自唱歌曲(谭件展示与之相符的画面:天上雪花花飞舞,一个孤单的小女孩儿走在孤寂的街头,地上躺着一个布娃娃。。。。。。)。
提问: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思考回答。
(2)欣赏歌曲,轻声跟唱、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词,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3)欣赏歌曲,了解歌曲的演唱形式,速度等音乐要素对音乐情绪的影响。
听录音范唱,学生心理默唱。
提问:歌曲是哪种演唱形式?是什么速度的?以怎样的声音表现的?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回答。
提问:
为什么用中速稍慢的速度演唱?可以用其他速度演唱吗?
为什么用国家队中贯柔和的声音演唱,可不可以变化?
师生变化演唱速度和声音进行对比,感受音乐要素对音乐情绪的决定作用。
(4)欣赏歌曲(最好是声像都有的课件)、学生演唱歌曲。
(5)分小组进行表演。
学生分小组进行表演。
小组进行歌表演的展示(教师课前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带一些道具)。
3、 课后发散思考:
欣赏日本歌曲《星仔走天涯》,可放动画片欣赏。
请学生(或老师)简述《咪咪流浪记》的故事。
再欣赏一遍,学生可以跟着演唱歌曲。
4、 欣赏并演唱歌曲《布娃娃》。
5、 课后小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的学生使你想到了什么?
教学评价:
1、 学生参与程度、参与率和情感反应。
2、 是否能理解歌曲的演唱形式、速度等音乐要素对音乐情绪的影响。
3、 能否分辨和表现歌曲《布娃娃》令人伤感的旋律和歌词。
第二单元教学反思:这一单元的歌曲同学们都非常的喜欢,都是表达家庭温暖的,歌曲都是非常的优美的,学生们都接受的很好。还可以及时的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
可爱的家 篇4
作者宋曦 教材:沿海版第一册,第八课
课题:《可爱的家》
年级:初中一年级
执教:北大附中南山校 宋曦
一、 教学内容:
(1) 音乐知识:弱起小节,反复跳跃记号
(2) 欣 赏:《可爱的家》的MTV
(3) 学唱歌曲《可爱的家》
二、 教学目的:
(1) 通过欣赏,培养和激发出学生的内心感受。
(2) 学唱歌曲《可爱的家》,使学生能用情来演唱歌曲并了解英国歌曲的结构特点。
三、 教学重点: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
四、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 师生问好,讲这节课所要学的内容和目的。
二、 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部MTV.(背景有英国的风光,一些有趣的家庭生活照片全家照等,音乐用《可爱的家》。)
三、 导入 新课:
1. 教师问:同学门刚刚看完这部MTV,请同学们结合自己谈一下家庭生活,并给这部片起一个名字。
2. 学生发言后,教师作出小结,并引入今天的课题《可爱的家》。
四、 简介《可爱的家》的曲作者创作经过:
1. 利多媒体把英国作曲比肖普的肖像及英国的风光展示给学生看。
2. 放出《可爱的家》的音乐。
3. 给学生讲述它的创作过程:这首歌是作曲家比肖普为歌剧《克拉里——米兰姑娘》写的主题歌,并把这部歌剧的大概内容讲一下,歌曲采用英国西西里尼民歌的音调写成的。
五、 分析《可爱的家》的旋律线条及情绪:
1. 用投影仪把歌曲的旋律显现出并请一位同学上来用彩色的笔把旋律线条勾画出来,教师在旁边加以指导,然后请他回到座位上。
2. 教师问:这首歌的旋律线条是平淡还是起伏跌宕的?
学生回答:是平稳的。
教师问:我应以什样的情绪来演唱呢?
启发学生回答。
3. 教师通过提问总结出,这首歌我们应用美好的心情来演唱,要唱出对家庭的眷恋。
六、 分析《可爱的家》曲式结构并讲解弱起小结反复跳跃记号:
1. 请学生们把这首歌的结构画出,相同的乐句用相同颜色的笔画出。
2. 教师小结,此曲是A-B-C三段体的结构
3. 讲解弱起小结及反复跳跃记号:
弱起小结:歌曲开始的第一个音起于小结的弱拍(或强拍的弱位置)
反复跳跃记号: : : 在 :: 记号内的音乐要反复两遍,第三遍则越过 : 接唱
七、 熟悉歌曲
1. 请学生把电子琴调到风笛的音色,一起来演奏。
2. 教师把电子琴的节奏调成4/4拍,要求学生跟着节奏用事打节拍,做试唱练习,可以变化多种变化多种形式,知道熟悉乐谱。
3. 请一位女同学配乐朗诵歌词,教师要求,用自己的情感来朗诵,下面同学来欣赏。
4. 再请一位男同学来朗诵,下面的学生一部分用电子琴伴奏,另一部分用哼名伴唱。
5. 请同学们边演唱边弹琴。
6. 请同学们再欣赏一遍MTV,要求同学们闭上眼睛听音乐,用心来感受,同时要回想一下自己的家庭生活,听完音乐后再来唱这首歌,用“情“唱。
八、 表演
1. 请同学根据歌曲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来做即兴小品表演,下面的同学做背景音乐。
2. 全体用合唱的形式来唱这首歌,分声部,加表演动作,用轮唱,伴唱的形式来演唱。
九、 教师作课堂总结。
来源北大附中南山校
可爱的家 篇5
可爱的家乡
教学目标:
1、能用优美的声音学会演唱《蓝色的雅特朗》,并能分别参与高、低声部的演唱;能积极参与“唱一唱”的活动,逐步养成良好的合唱习惯。
62、能正确识读拍号,知道其含义和强弱规律;能随琴哼唱歌曲《蓝色的雅特朗》合8
唱部分的旋律。
3、能安静地聆听《还乡》,感受和体验音乐的情绪。
4、能随乐跟唱歌曲《故乡的亲人》。
教学重难点:
歌曲的二部合唱。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引导学习
1、播放音乐《刘阳河》。
2、交流:这是我们家乡的闻名全国、全世界的民歌。她使我们感受到了可爱的家乡山美、水美、人更美。
3、揭题:可爱的家乡。
二、创设情境,体验学习
1、听一听《还乡》
(1)介绍作者:喜多郎。
(2)初听全曲。
(3)复听全曲。
2、唱一唱《家乡美》
(1)分声部学唱。
(2)两部合唱。
三、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习《家乡美》
二、学唱歌曲《蓝色的雅特朗》
1、音乐知识:八六拍子
(1)回忆八六拍子的强弱规律。
(2)用击掌表示拍子。
(3)学生用手势感受节拍的韵律感。
2、学唱歌曲
(1)感受旋律;
①模唱;
②突破难点
附点八分符:1.; 切分音:6 5 5. ;
(2)学唱旋律
①学唱齐唱部分;
②分声部学唱;
③依琴轻声、完整练唱旋律;
④小组之间合作练习。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习演唱歌曲旋律。
二、继续学唱歌曲
1、学唱歌词:
(1)朗读歌词;
(2)轻声分声部演唱;
(3)师生合作演唱;
(4)小组合作演唱; 前倚音:
(5)全体演唱。
三、听赏与跟唱《故乡的亲人》
四、课堂小结
可爱的家 篇6
第二单元 可爱的家第三、四课时
第三课时
课 题:《可爱的家》
教学目标:以饱满、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可爱的家》,表达对家的热爱。
重点难点:准确的演唱歌曲的弱起节奏和附点节奏。
课前准备: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音乐游戏:七色迷宫
1、有多少条路可以走出迷宫?
游戏规则:找到一条路时,必须把这条路线经过的音唱准确,小组形式找路线,比一比哪个小组找的路线最多,唱的最准确。
2、谁能听出老师弹奏的路线?
游戏规则:教师弹奏钢琴,学生听辨模唱,并且在迷宫中找到老师弹奏的路线。
二、学唱歌曲
1、听《可爱的家》录音范唱。
2、学习曲谱,教师范唱曲谱。学生随琴学唱第一、二乐句曲谱。
4/4 1 2│3 . 4 4 5│5—3 5│4 . 3 4 2│3—0
4/4 1 2│3 . 4 4 5│5—3 5│4 . 3 4 2│1—0
3、教师弹奏第三至第六乐句,学生模唱。
4、朗诵歌词。
5、轻声随琴演唱歌曲。
6、讲述自己“可爱的家”,感受体会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和家庭的温暖。
7、小组讨论: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歌曲?
三、为歌曲伴奏
1、编配打击乐伴奏。
碰 钟:×―×―│×―×―│
双响筒:││
2、歌表演《可爱的家》。
第四课时
课 题:《布娃娃》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布娃娃》启发孩子们珍惜自己的幸福并且关爱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重点难点:感受乐曲令人伤感的旋律和歌词,了解领唱、合唱的演唱形式。
教学过程:
一、音乐游戏:七色迷宫
1、有多少条路可以走出迷宫?
游戏规则:找到一条路时,必须把这条路线经过的音唱准确,小组形式找路线,比一比哪个小组找的路线最多,唱的最准确。
2、谁能听出老师弹奏的路线?
游戏规则:教师弹奏钢琴,学生听辨模唱,并且在迷宫中找到老师弹奏的路线。
二、导入
1、复习歌曲《可爱的家》。
2、我们都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有爸爸妈妈的关爱,但是还有一些没家的孩子……
三、欣赏歌曲《布娃娃》
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2、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受?
3、复听歌曲,轻声跟唱,进一步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词。
4、了解歌曲的演唱形式、速度等音乐要素对音乐情绪的影响。
5、再次欣赏并演唱歌曲《布娃娃》。
可爱的家 篇7
第四课 可爱的家
教学目标:
1、本课中的中外歌曲,反映以 “家”为题材的作品,其音乐的风格、题材、身材、体裁均各有特点,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家”的可爱,“家”的乐趣。
2、改编也是一种创作活动,我们从改编《牧场上的家》中获得创作的经验 。
教学重难点:
1、小切分音的演唱要准确
2、能听出两首歌曲之间情绪的不同。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聆听器乐曲《可爱的家》
2、演唱时表达出对这是一首叙述歌曲。
教学重点:
1、节奏的掌握和切分音演唱的准确性。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授
。
发声练习
(1)连音练习
1=d→g 2/4
5 4 ∣ 3 - ∣ 3 2 ∣ 1 - ‖
lü ya
li la
要求:声音连贯,圆润,流畅,甜美,呼吸要有支托,初步体会头声(声音的高位置)的感觉.
(2)顿音练习
1=#d→g 3/4
3 0 2 0 1 0 ∣ 3 0 2 0 1 0 ‖
mi mi mi ma ma ma
要求:声音明亮,集中,短促而富有弹性.
2、聆听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3、边听边体会歌曲的特点。
4、再次聆听《外婆的澎湖湾》,细细的品味。
5、教唱《外婆的澎湖湾 》.
6、对演唱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范唱。
7、师、生共同随琴唱旋律。
8、学生随琴唱歌曲旋律。(困)
9、聆听《回家》
10、讨论这首歌的情绪与《可爱的家》有什么不同。
11、在乐曲的伴奏中,唱自己编的词。
课后反思:这首歌曲同学们都很喜欢,学习情绪也很高,可以借着这点,多介绍歌曲中包含的乐理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聆听歌曲《可爱的家》,聆听器乐曲《让爱住我家》
2、感受两首聆听曲的异同之处。
教学重点:
1、感受两首曲子情绪。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授导入新课:
1. 教师问:同学门刚刚看完这部mtv,请同学们结合自己谈一下家庭生活,并给这部片起一个名字。
2. 学生发言后,教师作出小结,并引入今天的课题《可爱的家》。
三、 简介《可爱的家》的曲作者创作经过:
1. 利多媒体把英国作曲比肖普的肖像及英国的风光展示给学生看。
2. 放出《可爱的家》的音乐。
3. 给学生讲述它的创作过程:这首歌是作曲家比肖普为歌剧《克拉里——米兰姑娘》写的主题歌,并把这部歌剧的大概内容讲一下,歌曲采用英国西西里尼民歌的音调写成的。
四、 分析《可爱的家》的旋律线条及情绪:
1. 用投影仪把歌曲的旋律显现出并请一位同学上来用彩色的笔把旋律线条勾画出来,教师在旁边加以指导,然后请他回到座位上。
2. 教师问:这首歌的旋律线条是平淡还是起伏跌宕的?
学生回答:是平稳的。
教师问:我应以什样的情绪来演唱呢?
启发学生回答。
课后反思:通过欣赏,培养和激发出学生的内心感受。 学唱歌曲《可爱的家》,使学生能用情来演唱歌曲并了解英国歌曲的结构特点。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掌握歌曲《牧场上的家》的基本旋律
2感受歌曲中,对自己在牧场上家的赞美。
教学重难点:
1、注意弱起拍的节奏及换气处。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3、发声练习。
二、新授
1、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家,“家”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港湾,是我们生活的依托,在自己温暖的家里生活是非常幸福的,我们每一个人都热爱自己的家。在美国的乡村有个同样温暖的家庭,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这个美国小朋友家做客,老师也不知道他们家在哪儿?那我们就顺着导游去①看他们家到底在哪里?②他们家有什么美景?
观看课件(一)
2、师生观后交流。(他们家在草原,他们家有水牛、小鹿、羚羊;那里是快乐的天堂)
3、是呀!这位美国小朋友的家真是快乐的天堂啊!瞧!他们还在小院里唱起了家乡的歌。我们和他们一起学吧!出示课题:牧场上的家
聆听范唱。老师范唱,让学生感受歌曲。
〈一〉学习曲调。
1、观察曲调。向同学提出学习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弱起小节、连音线、付点四分音符等)。
讲解不完全小节和弱起小节:第一个小节同我们以前认识的有什么不同?(第一小节 不完全……..) 想想这样的小节应该弱唱还是强唱?它的不完全部分上哪儿去了?(末尾) 这样的小节就叫弱起小节。
2、想想以前我们在音乐课中唱过或听过的歌曲、乐曲有哪些是从“弱起小节”开始的?举几个例子。如:(本期的〈晚风〉)
3、先学第一部分。
(1) 听琴、划拍、自学曲调。
(2) 老师有重点地辅导。
(3) 听一遍唱一遍。第一遍:听琴、划拍、心里唱;第二遍:听琴、划拍、唱出声。(培养学生认真聆听的习惯,以听促唱)。
(4) 完整唱一遍。
4、 学第二部分。用同样方法学习。
5、 完整、准确唱全曲。
课后反思:这是一首广泛流传的美国田园牧童歌曲。四三拍,大调式,旋律优美、流畅。歌曲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通过对歌词的学习,让学生说出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演唱这首歌。
可爱的家 篇8
一、 教学内容:
(1) 音乐知识:弱起小节,反复跳跃记号
(2) 欣 赏:《可爱的家》的mtv
(3) 学唱歌曲《可爱的家》
二、 教学目的:
(1) 通过欣赏,培养和激发出学生的内心感受。
(2) 学唱歌曲《可爱的家》,使学生能用情来演唱歌曲并了解英国歌曲的结构特点。
三、 教学重点: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
四、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师生问好,讲这节课所要学的内容和目的。
二、 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部mtv.(背景有英国的风光,一些有趣的家庭生活照片全家照等,音乐用《可爱的家》。)
三、 导入新课:
1. 教师问:同学门刚刚看完这部mtv,请同学们结合自己谈一下家庭生活,并给这部片起一个名字。
2. 学生发言后,教师作出小结,并引入今天的课题《可爱的家》。
四、 简介《可爱的家》的曲作者创作经过:
1. 利多媒体把英国作曲比肖普的肖像及英国的风光展示给学生看。
2. 放出《可爱的家》的音乐。
3. 给学生讲述它的创作过程:这首歌是作曲家比肖普为歌剧《克拉里——米兰姑娘》写的主题歌,并把这部歌剧的大概内容讲一下,歌曲采用英国西西里尼民歌的音调写成的。
五、 分析《可爱的家》的旋律线条及情绪:
1. 用投影仪把歌曲的旋律显现出并请一位同学上来用彩色的笔把旋律线条勾画出来,教师在旁边加以指导,然后请他回到座位上。
2. 教师问:这首歌的旋律线条是平淡还是起伏跌宕的?
学生回答:是平稳的。
教师问:我应以什样的情绪来演唱呢?
启发学生回答。
3. 教师通过提问总结出,这首歌我们应用美好的心情来演唱,要唱出对家庭的眷恋。
六、 分析《可爱的家》曲式结构并讲解弱起小结反复跳跃记号:
1. 请学生们把这首歌的结构画出,相同的乐句用相同颜色的笔画出。
2. 教师小结,此曲是a-b-c三段体的结构
3. 讲解弱起小结及反复跳跃记号:
弱起小结:歌曲开始的第一个音起于小结的弱拍(或强拍的弱位置)
反复跳跃记号: : : 在 :: 记号内的音乐要反复两遍,第三遍则越过 : 接唱
七、 熟悉歌曲
1. 请学生把电子琴调到风笛的音色,一起来演奏。
2. 教师把电子琴的节奏调成4/4拍,要求学生跟着节奏用事打节拍,做试唱练习,可以变化多种变化多种形式,知道熟悉乐谱。
3. 请一位女同学配乐朗诵歌词,教师要求,用自己的情感来朗诵,下面同学来欣赏。
4. 再请一位男同学来朗诵,下面的学生一部分用电子琴伴奏,另一部分用哼名伴唱。
5. 请同学们边演唱边弹琴。
6. 请同学们再欣赏一遍mtv,要求同学们闭上眼睛听音乐,用心来感受,同时要回想一下自己的家庭生活,听完音乐后再来唱这首歌,用“情“唱。
八、 表演
1. 请同学根据歌曲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来做即兴小品表演,下面的同学做背景音乐。
2. 全体用合唱的形式来唱这首歌,分声部,加表演动作,用轮唱,伴唱的形式来演唱。
九、 教师作课堂总结。
省略
可爱的家 篇9
第二单元 可爱的家第一、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 题:《小船》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4/4拍歌曲优美的意境,感受家庭的温暖,深情的演唱歌曲。
2、引导学生认识全音符、了解4/4拍的含义和强弱规律。
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声断气连的歌唱。
2、用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4/4拍的强弱规律。
课前准备:《小小的船》歌曲录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音乐做律动(播放《小小的船》歌曲录音)。
2、刚才歌曲里唱的小船是指弯弯的月亮,今天老师再请你们听一首歌曲,听一听这一首歌曲里的小船指的什么?
二、教唱歌曲
1、分别听歌曲《小小的船》和《小船》第一段歌词,熟悉歌曲旋律。
(1)提问:感受一下两首歌曲有什么异同(从情绪、节拍、速度等方面考虑)?
(2)复习3/4拍号的含义和强弱规律,引导学生学习4/4拍号的含义和强弱规律。
(3)用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4/4拍的强弱规律。如第一拍拍手;第二拍手打开;第三拍拍腿;第四拍手打开。
2、完整聆听《小船》的范唱录音,让学生再次感受4/4拍的韵律,进一步熟悉4/4拍的强弱规律。
3、用哼鸣模唱歌曲旋律。
4、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教师音乐伴奏。
5、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歌曲,学生轻声跟唱。
6、学生随伴奏演唱歌曲。
三、歌曲处理
1、指导学生演唱好弱起拍,休止符处声断气连,注意倚音的演唱。
2、结束音要唱满四拍,讲解全音符,让学生了解全音符的形状和时值。
3、这首歌曲表现的是小主人公感到了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爱,你们觉得我们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达呢?
第二课时
课 题:《内依巴河》
教学目标:欣赏《内依巴河》,了解拉丁美洲民族特色的歌曲,感受作者对内依巴河旁充满爱的、温暖的小草房的眷恋之情。
重点难点:
课前准备:幻灯片、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小船》
二、复习乐理知识
1、用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4/4拍的强弱规律。
2、全音符的形状和时值。
3、课后练习“把车厢中的节拍改正就可以出发了”,引导学生通过延长或缩短音符的时值,使这一节车厢节拍准确,进一步巩固对4/4拍含义的理解和运用。
三、欣赏歌曲《内依巴河》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节拍和情绪。
2、简介歌曲的风格特点(拉丁美洲民族特色)。
3、复听歌曲,看歌片心里默唱,进一步感受歌曲风格。
4、分组讨论:为什么说“小草屋如同天堂”?
四、音乐创造
1、师生朗读歌词。
2、轻声跟着歌曲录音演唱歌曲。
3、编配打击乐伴奏。
可爱的家 篇10
教学内容:可爱的家乡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通过介绍、交流家乡的风景名胜和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智育目标]:通过学习,热爱自己的家乡。
[素质发展目标]: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
[学生活动]
1.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搜集我省一些风景名胜和物产资料。
2.让学生搜集自己家乡的景色照片或图片,以及一些物产实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让大家欣赏图片“河北”。)
1.同学们,大家知道图片上展示的是什么吗?
2.这幅图片展示的是我们河北省的地图,河北是我们的家乡。可你了解她吗?
3.我们这节课就来让大家简单认识一下我们的家乡,先来看家乡的风景名胜。
二、讲授新课
一、家乡的风景名胜
(一)我省的风景名胜
1.大家打开课本第三十页,认真看一看,这些地方的风景美吗?它们都在哪里?然后给同学们说一说。
2.这里主要展示了五幅图片,它们都是我省的名胜风景区:秦皇岛的北戴河海滨;承德、张家口的坝上草原;承德的避暑山庄;石家庄赵县的赵州桥;还有保定的白洋淀。
(让学生欣赏视频“河北风光”、“避暑山庄”、“承德避暑山庄”、“赵州桥(一)”、“赵州桥(二)”、“石家庄旅游”,加深对这些名胜的了解。)
3.大家都去过这些地方吗?有什么感受呢?给同学们讲一讲。
4.大家还知道哪些我省的名胜景区呢?
(让大家欣赏图片“白云古洞”、“保定直隶总督署”、“沧州铁狮子”、“定州清真寺”、“定州文庙”、“山海关”、“西柏坡”、“清东陵”等。)
5.这些是我省(大家乡)的一些风景名胜,下面大家一起来夸一下,自己的村、镇、县(小家乡)等的风景名胜,好吗?
(二)夸夸自己家乡的美丽风光
1.我们打开课本第三十一页,大家看一看图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夸自己的家乡的。
2.我们的家乡可能没有什么名胜古迹,但只要是我们喜欢的,受当地人喜爱的景色就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
(让大家展示自己收集的自己家乡的照片或图片,并做简单的介绍。)
老师:大家这回知道了我们家乡的一些名胜,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我们家乡的物产资源。
二、家乡的物产
1.大家打开课本第三十二页,看一看图上画的都是什么?
2.这些都是我省著名的特产,有沧州的金丝小枣;迁西板栗;赵县雪梨;还有张家口口蘑,大家都吃过这些吗?
3.下面大家把自己知道的其它的我省的著名特产,介绍给大家听。
(让大家欣赏图片“大名杏”、“河北鸭梨”、“京东板栗”、“巨鹿‘01’血杞”、“深洲蜜桃”。)
4.下面大家把自己搜集的自己家乡的物产拿出来展示给大家看,并作简要的介绍。
(同学们展示介绍自己的物产。)
5.我们的家乡是多么的美丽、富饶,我们是不是该热爱自己的家乡呢?
(最后,带领同学们一齐读一读,课本第三十二页的儿歌。)
6.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介绍、交流了家乡的风景名胜和丰富的物产,使大家知道了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可爱的家 篇11
《可爱的家》是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的内容。第二单元是以“亲情”为主线,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和谐温馨,其乐融融的感人情景。从热闹的动物王国,到拟人化的植物伙伴,再到身边熟悉的幸福的小家,处处流露出热情、友善、关爱的浓浓亲情。在设计教案时我运用音乐中听、唱、拍奏、律动、编创等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活动来体会“爱”的付出与获得同样快乐,学生如何与大家分享喜悦,引导学生关心、帮助他人。下面谈谈我设计这节课的一些想法:
一、 挖掘教材中的情,从情入手。
欣赏曲《可爱的家》是首让人感到亲切,温暖的歌曲,朴实无华的旋律中洋溢出对亲人深深的怀念,对故乡无尽的忧思,使人眷恋那份浓浓的、难以割舍的亲情。所以我在设计教学时,充分挖掘歌曲中透露出的浓浓情意,以培养学生音乐听觉为目标,充分运用教学中的各种环节,通过“情”来拨动学生的心弦。于是我以这首乐曲作为背景音乐围绕“家”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学生在这首轻柔音乐的伴奏下从竹子宝宝的家谈起,到个别学生通过照片介绍自己所熟悉的小家,让全体学生引起共鸣,体会到家的温暖。当然班上也有一些特殊家庭的孩子,为了让他们也体验到家的感觉,我便再由“姐妹兄弟”一词引伸到团结友爱的班级大家庭,在这个家庭里可以得到更多地关怀。通过运用讨论、谈话式的教学方法,拓展了学生对“家”的认识,使他们从被家里长辈万分宠爱的小宝贝成长为班级中其他小伙伴的姐妹兄弟,更让他们懂得与他人相处要和气、友善,要学会照顾关爱他人。在随后的欣赏过程中,学生就会将自己的感受,全身心的融入音乐作品之中,从而使其得到美的享受。
二、以情导创,以创拓情。
音乐创造是培养、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它能激发学生创作音乐的情趣和积极参加音乐创作的意愿,唤起其音乐情感,启发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我在设计欣赏歌曲《可爱的家》时,通过各种欣赏活动,使学生产生出积极的情感反应,以情导创,以创拓情,把“情”作为一条主线。首先是以《可爱的家》作为背景音乐,通过师生间的相互交流切入本课主题,引起每一位学生心灵深处的共鸣。这是一种完全放松和无意识的听赏方法,以此来渲染一种柔美、恬静的氛围。接着是将学生通过语言交流所体会到的对“家”的点滴感受融入到静听乐曲之中,随着音乐的进行,进入回忆、联想或想象,这是一种联想想象式听赏,是学生自身感受与音乐情感的交融。然后,我在交流“家”和聆听关于“家”的音乐基础上,和学生共同创设了一个生活化的音乐情景,通过即兴创作表演,以身体动作来对音乐做出反应,称为运动式听赏。第一步无意听赏是引起学生欣赏的动机和兴趣,第二步静听是激发起学生对音乐强烈的情感反应,第三步是组织学生参与体验、创设有关音乐中所体现的浓浓亲情与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使他们的审美情感、道德情感、理智情感进一步升华,最后就是将先前学生体验到的音乐情绪,落实、内化到歌曲的演唱上,使他们在演唱中身心得以愉悦,情感得以抒发。在学生对歌曲《可爱的家》理解与创作时,我认为既要营造好他们“参与音乐活动”的氛围,深化“进入情境”的心理诱导,也要尊重学生自己的创造,放手让他们根据创设的情境开展想象并结合自己的内心感受,大胆地进行音乐创作的尝试。
三、以情激趣,以趣促情。
人们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要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节课中我将上学期学生非常喜爱演唱的歌曲《音乐是好朋友》作为进教室的音乐,让他们喜爱do、re、mi,喜欢音乐,踏着这首熟悉的乐曲步入音乐课堂,从而激起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随后我再让学生用歌声来和可爱的竹子宝宝打个招呼,他们顿时觉得很新鲜,平时都是和小伙伴,和老师打招呼,这次却和拟人化的植物朋友问好,他们对演唱《竹子冒尖尖》这首歌曲的兴趣一下子提升了很多,而且不用老师多提要求,他们也会凭自己的生活经验以亲切、活泼的歌声和竹子宝宝对话,和大自然交朋友。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符合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容易产生亲切感,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促进他们美好感情的抒发。
通过此次上课,备课,也使我深刻地领悟到:《唱游》教学应该面向全体,服务全体,是具有普及性的音乐教育。作为音乐老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把音乐知识与技能融于活动之中,并隐性成线,让学生在音乐实践中逐步获得浅显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情感的激发,忽略音乐教学的基本技能、技巧,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永远只是有丰富表情但无实质内涵的人,无法让学生真正得到美的享受和熏陶。
可爱的家 篇12
一、教学内容:
(1)音乐知识:弱起小节,反复跳跃记号
(2)欣赏:《可爱的家》的MTV
(3)学唱歌曲《可爱的家》
二、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培养和激发出学生的内心感受。
(2)学唱歌曲《可爱的家》,使学生能用情来演唱歌曲并了解英国歌曲的结构特点。
三、教学重点:
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
四、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讲这节课所要学的内容和目的。
二、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部MTV.(背景有英国的风光,一些有趣的家庭生活照片全家照等,音乐用《可爱的家》。)
三、导入新课:
1.教师问:同学门刚刚看完这部MTV,请同学们结合自己谈一下家庭生活,并给这部片起一个名字。
2.学生发言后,教师作出小结,并引入今天的课题《可爱的家》。
四、简介《可爱的家》的曲作者创作经过:
1.利多媒体把英国作曲比肖普的肖像及英国的风光展示给学生看。
2.放出《可爱的家》的音乐。
3.给学生讲述它的创作过程:这首歌是作曲家比肖普为歌剧《克拉里——米兰姑娘》写的主题歌,并把这部歌剧的大概内容讲一下,歌曲采用英国西西里尼民歌的音调写成的。
五、分析《可爱的家》的旋律线条及情绪:
1.用投影仪把歌曲的旋律显现出并请一位同学上来用彩色的笔把旋律线条勾画出来,教师在旁边加以指导,然后请他回到座位上。
2.教师问:这首歌的旋律线条是平淡还是起伏跌宕的?
可爱的家 篇13
教学目标:
1、能用优美的声音学会演唱《蓝色的雅特朗》,并能分别参与高、低声部的演唱;能积极参与“唱一唱”的活动,逐步养成良好的合唱习惯。
2、能正确识读 拍号,知道其含义和强弱规律;能随琴哼唱歌曲《蓝色的雅特朗》合唱部分的旋律。
3、能安静地聆听《还乡》,感受和体验音乐的情绪。
4、能随乐跟唱歌曲《故乡的亲人》。
教学重难点:
歌曲的二部合唱。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引导学习
1、播放音乐《刘阳河》。
2、交流:这是我们家乡的闻名全国、全世界的民歌。她使我们感受到了可爱的家乡山美、水美、人更美。
二、创设情境,体验学习
1、听一听《还乡》
(1)介绍作者:喜多郎。
(2)初听全曲。
(3)复听全曲。
2、唱一唱《家乡美》
(1)分声部学唱。
(2)两部合唱。
三、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习《家乡美》
二、学唱歌曲《蓝色的雅特朗》
1、音乐知识:八六拍子
(1)回忆八六拍子的强弱规律。
(2)用击掌表示拍子。
(3)学生用手势感受节拍的韵律感。
2、学唱歌曲
(1)感受旋律;
①模唱;
②突破难点
附点八分符:1.; 切分音:6 5 5. ; 前倚音:
(2)学唱旋律
①学唱齐唱部分;
②分声部学唱;
③依琴轻声、完整练唱旋律;
④小组之间合作练习。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习演唱歌曲旋律。
二、继续学唱歌曲
1、学唱歌词:
(1)朗读歌词;
(2)轻声分声部演唱;
(3)师生合作演唱;
(4)小组合作演唱;
(5)全体演唱。
三、听赏与跟唱《故乡的亲人》
四、课堂小结
可爱的家 篇14
案例背景:
小朋友在《可爱的动物》这个主题中,萌发出了对各种动物的喜爱之情。这次要来制作纸版画的“大肥猪”,小朋友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非常喜欢胖乎乎的大肥猪。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2、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过程:
一、出示玩具小猪,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胖胖的小动物,你们猜:它是谁呀?”请几位幼儿猜一猜,然后出示玩具猪。(华夏飞一看就说了出来,大声说:“是一只猪”,周琦马上接着说:“是一只胖乎乎的大肥猪”。)看来小朋友们对猪这种动物是很熟悉的,从它的外形特征一眼就看了出来,而且还知道它是一只胖乎乎的大肥猪。
二、引导幼儿观察猪,并观看老师的示范,进一步了解、认识大肥猪的外形特征。
提问:
1、大肥猪是什么样子的?
2、圆圆的头上有什么?是什么形状的?(小小的圆圆的眼睛、象三角形一样的耳朵、圆圆的翘翘的鼻子。)
3、身体像什么形状?(椭圆形)
4、身体的后面有什么?下面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细细的尾巴,四条粗粗的短腿,脚上有尖尖的蹄子。)
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用剪刀剪出猪的各部分,并组合起来用胶水贴在纸上。
(我边剪边向幼儿提问,猪的身体各部分是什么样的,应该怎样剪?费科杰说:“猪的头是圆圆的,大大的,眼睛也是圆圆的,不过是小小的,剪大的圆和小的圆。”赵凌越说:“猪的耳朵是三角形的,尖尖的,剪出两个三角形。”——
幼儿们纷纷说着,讨论着怎样来剪出大肥猪的身体各部分,知道用什么图形来表示猪的哪个部位,并能够正确的选择图形剪出图形。)
5、介绍一种新的涂色拓印的方法。(把白色的底版用回形针把剪好的大肥猪纸板固定住,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蜡笔在底版上进行涂色,直至出现大肥猪的轮廓。)
(周琦和费洁雅在下面轻轻地议论着:“这样涂色很漂亮的,要用到几种颜色的蜡笔。”周琦说:“我看见老师选了红色、黄色和兰色三种颜色,很漂亮的。”“好象比以前的简单,只要按住了一条一条的涂就可以了”,费洁雅又说道。)
小朋友们在观察老师涂色的时候很细心,知道老师选择了什么颜色的蜡笔进行涂色,也知道了老师是怎样来涂色的,在观看老师制作的过程中,直接学到了制作的方法。
三、幼儿进行操作,启发幼儿想象添画充实画面的背景。
1、在幼儿进行大肥猪的制作,教师交待制作要求:底版和大肥猪纸板在涂色是不能移动,涂色是注意力度,以防底版画破。
2、教师用提问的方法(你想让大肥猪住在什么地方?你的大肥猪在什么地方呢?)鼓励幼儿添加相应的事物(如:农场里的房子、田野里的树木和草地),丰富画面的北京,使画面更加充实。
(添画时,沈奕棋说:“我想给大肥猪画一幢房子,让它住在里面。”徐乐说:“我想画一片草地,大肥猪在吃草。”徐振宇说:“我想画草和许多许多的树”)
在给印好的大肥猪画面添画时,幼儿们的想象力很丰富,能根据大肥猪的生活习性来给它相应的添画,而且能够合理的选择颜色,注意了画面的协调。
四、展览幼儿作品。
请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猪住在什么地方,在做什么?
五、音乐活动:“小猪睡觉”。
教师和幼儿一起随着音乐表演“小猪睡觉”,感知体验小猪快乐的情趣。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幼儿们都非常感兴趣,有了上一次制作纸版画《熊猫》的经验,这一次小朋友们在剪贴的过程都比较的熟练,能够很快地剪出大小不一的圆形和三角形,并边剪边贴,避免了上一次剪好后又找不到剪的东西的麻烦。但是,我发现许多剪的作品比例不够协调,有的头很小,眼睛又太大;有的身体太小了,耳朵却很大,有的剪的看看像熊猫,不像猪了。在讨论的时候,幼儿们都知道如何来剪各部分,但是在剪贴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各种错误,我觉得关键是幼儿的剪贴技能太弱,剪贴的技能还需要在平时的活动中加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