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倒歌》教学设计(精选16篇)
《颠倒歌》教学设计 篇1
《 颠 倒 歌 》教学设计
无锡市锡山区张泾中心小学 万红
年级:小学二年级
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颠倒歌》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2、通过创编歌词和歌名,学习正确的自然知识。
3、通过各种形式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难点、重点:学习歌曲,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
教具准备:钢琴、大歌纸、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森林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故事导入,创设情境
师: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老师带小朋友到动物王国去走一走,那里可热闹了,都有哪些小动物呢?
生:(听赏全曲,老师不做任何暗示性动作)听完回答。
师:动物王国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情,是什么呢?
生:(再听赏全曲)听完回答。
师:你们对这些现象有什么想法呢?是啊,动物之间的现象全反了,所以歌曲的名字就叫《颠倒歌》。(出示歌名)。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导入及情境创设,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通过听(欣赏歌曲)和说(交流感受)来引导学生发现歌曲中动物之间的颠倒现象,从而揭示歌名。】
三、多听音乐,表现歌曲
师:这首歌听起来怎么样?(好听、快乐……)有什么办法让它变得更好听呢?
生:(分若干组,分组进行讨论)随音乐分别展示一番:如歌表演,用打击乐器伴奏,画图谱,快板书……
【设计意图:音乐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音乐教育的所有内容,都具有体验性和操作性,不仅包括音乐知识传授等外显方式,尤为重要的是体现在音乐与学生生理、心理相互作用而产生内在的音乐感受上。学生在进行对歌曲的多种形式的体验时,不仅留给了学生自主体验的大量空间,驱使他们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合作的机会,体验到与他人合作的愉悦。】
四、学唱歌曲,感受歌曲
师:小朋友可真能干,想学会这首歌吗?
生:想。
1、随着钢琴声轻声哼唱歌词若干遍。
2、歌曲处理:引导学生唱出强弱,富有表情。
“扛大树”要用怎样的力气?
(力度:强“f”)
“称大王”的心情怎么样?
“害怕”该用怎样的声音唱?
(力度:弱“p”)
“没力气”又该用怎样的声音唱?
3、引导学生除了用歌声唱出来,还可用肢体动作等音乐元素表现出来。
4、随着伴奏带轻松、愉快地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学生在多次听赏和表现歌曲的过程中,已渐渐熟悉歌曲,因此,在进行歌曲教学时氛围轻松、愉悦。】
五、歌词创编,开拓知识
师:学了这首歌,小朋友有什么想法?
生:……
师:对,为了让我们知道正确的自然知识,那你们能否把歌词变一变,让歌曲符合正确的自然现象呢?
生:一一说出正确的现象,老师贴上相应的歌词卡片。再请学习唱一唱新歌。
师:现在歌名还能叫《颠倒歌》吗?
生:不行。(分组讨论,并安排一名学生执笔写出歌名)
师:(点评学生起的歌名)小朋友,你们还能说出其它各种正确的自然现象呢?
生:(一一举例)
【设计意图:创造是发挥学生想像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创编歌词和歌名,引导学生了解正确的自然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动手布置,回归自然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走进大自然,用你们灵巧的双手把它打扮得更漂亮吧。
生:按小组进行,把每人准备的景物一一粘贴在森林图上。(伴随着音乐有秩序地进行)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兴致盎然地贴各自准备的动物图片,让他们自己探索自然界中其它动物的生活习性、特征等等,增长知识,开拓眼界。】
七、教师总结,放飞希翼
今天,老师觉得你们都特别棒,不仅学会了歌曲,而且还了解了许多自然知识。希望小朋友以后能用自己聪明的脑袋,明亮的眼睛去观察了解更多的知识,学会更多的本领,好吗?
【教学评析:通过学唱歌曲和用各种形式表现歌曲的形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并通过创编歌词和歌名,学到了更多的自然知识,学会了更多的本领。】
《颠倒歌》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完成
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幼儿学唱颠倒歌的第二段。通过这一独特的儿歌形式,培养幼儿演唱诙谐歌曲的兴趣,增强其细致观察生活的能力。鼓励幼儿与同伴一起根据歌词内容,创编滑稽动作,从而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体验音乐的快乐和美。
教学亮点
《颠倒歌》这首歌曲的第二段讲述的是幼儿非常喜欢的几种动物的故事,小小鱼儿在蓝天上;小鸟游在大海里------所有事物都颠倒了,孩子们听到这首歌曲后都不由笑出声来,当唱到这首歌时他们还会自己编出动作来。从而也发挥了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启示
我用讲故事和绘画的形式来激发幼儿学习歌曲的兴趣,幼儿特别易于接受。
这首歌曲选材很好,都是幼儿的动物形象,幼儿很容易记忆歌词,并且自如的表演和表现。
歌曲的旋律很好听,充分体验幼儿那种愉快的心情,所有的幼儿都融入到整节课中,充分体现了音乐带给孩子那种愉悦。
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表情和动作把整首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段音乐欣赏让幼儿有自我表现美的空间,从而进一步培养幼儿感受音乐美的能力。
问题与分析
课中应加一段有关动物的音乐游戏,这样一来可以使人感到一种和谐和亲切。
在学唱歌曲部分应以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教学,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颠倒歌》教学设计 篇3
活动目的:
1.感受幽默风趣的歌词内容,学唱歌曲。
2.了解“颠倒”这个词的意思,尝试自己仿编颠倒歌的歌词。
3.观察、发现逗乐别人的方法,试着自己做一做。
活动准备:PPT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孩子们,你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故事里,乌龟和兔子赛跑谁赢了呀?今天,丁老师带来了搞笑版的《龟兔赛跑》,想听吗?
2.讲述搞笑版《龟兔赛跑》。
3.这个故事好笑吗?听完故事你们的心情怎样?
二、幼儿欣赏歌曲第一段
1.这首歌的歌词你觉得哪句很搞笑?为什么搞笑呢?(幼儿说的歌词用PPT分别点开)
2、这首歌里唱的和我们平时听的、见到的事情有什么不一样的呢?
3、理解“颠倒”的意思。
三、幼儿尝试用夸张的动作表达歌词的意思。尝试将表演更好玩呢?
四、出示歌曲第二段的PPT,幼儿尝试仿编歌曲。
尝试用夸张的动作表演第二段歌词内容。将歌曲完整演绎。
五、引导幼儿邀请客人老师一起表演歌曲!
《颠倒歌》教学设计 篇4
颠倒歌是一首带有诙谐、幽默曲风的歌曲童谣,歌曲活泼有趣,并有韵律感,深受幼儿的喜欢。结合“动物世界”这一主题活动,我根据我班幼儿的实际,运用日常活动中的内容设计了这一具有特色的童谣——《颠倒歌》。整个活动分了三个层次展开教学。
一是引出主题,激发兴趣。
猜谜语:什么动物森林里称大王?什么动物力气最大?(狮、大象)接着播放FLASH课件,你们要仔细地听才能听出特别在那儿”来吸引幼儿,每个孩子都抱有好奇心认真地听《颠倒歌》,培养了幼儿的注意力,锻炼了幼儿的倾听能力。在仔细倾听的基础上,幼儿发现了许多有趣的、不合事理的事情,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小老师称大王”“大狮子很害怕”“蚂蚁扛树”“大象没力气......“真滑稽、真奇怪、真好笑、怎么都是颠倒的。”
反思:在幼儿发表自己看法的同时,我只是老师初浅的表面性地回应了幼儿,没有抓住机会让幼儿进一步理解颠倒的含义,当幼儿说到颠倒时,应该抓住“颠倒”两字,让幼儿说出颠倒的意思或句子,当幼儿提到某句时,应逐句讲解此句的含义,让幼儿真正理解颠倒,为创编做好铺垫,而不是直接告诉儿歌的名称。
二是学念学唱儿歌,感受韵律。
当我出示图谱边念儿歌边贴出儿歌中相应的事物时,就让幼儿为我拍节奏,目的是让幼儿通过拍节奏感受儿歌的韵律。幼儿学念时采取了多种方式:集体念、个别念等,念时边引导有节奏地拍手念歌词。
反思:让幼儿再次倾听目的是让幼儿感受儿歌韵律和节奏,但由于能力弱的几位幼儿还没有熟悉儿歌, 节奏把握也不是很好,使得这些幼儿对于歌曲掌握程度不佳。可以适时出示下节奏图谱方便弱的幼儿掌握节奏,也方便音乐感强的幼儿巩固。
三是重点的创编的环节,
出示了小鱼儿、天空、海洋、小鸟、公鸡还有母鸡等图组,让幼儿根据颠倒国的世界来创编。小鱼儿原来是生活在哪里的?在颠倒国它又该呆在哪里呢?
反思:部分幼儿由于在中班老教材中接触过这个歌曲,一下子就说出了小鸟儿游泳在海洋里,小鱼儿飞在蓝天里。而其他的幼儿也能都感受并理解颠倒国的世界中的颠倒。并学着把歌词填进去。
总之,由于有了先前的经验与理解,孩子们的回答就像一个精彩纷呈的世界:小鱼飞在蓝天中;小鸟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他们口中的颠倒世界是如此稀奇,不受拘束的孩子个个都是创造美的天使,激发了孩子们的潜在能力。
《颠倒歌》教学设计 篇5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颠倒歌》,唱准切分音和休止符。
2.通过理解歌词内容表演歌曲,体会歌曲的幽默、风趣。
3.体验合作演唱歌曲时,让别人开心的乐趣,享受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制作《颠倒歌》课件。
活动过程:
一、说相反的游戏,引入主题。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玩一个说相反的游戏吧。
·师:我说上,我说左,我说男生,我说黑······
生:我说下,我说右,我说女生,我说白······
·师:你们真厉害,都说对了呢,今天有一群小动物也想玩这个游戏,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出示颠倒的树林)
生:倒着的树林。
·师:小动物们到了这个神奇的树林里会发生哪些神奇的事儿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欣赏歌曲第一段并学唱歌曲。
1.教师演唱,通过提问熟悉歌词。
·师:你听到了什么?(通过幼儿的回答完整地念一念歌词,理解颠倒的意思。)
2.出示图谱,有节奏地念歌词。
·师:这些奇妙的事儿都被图片记录下来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小动物们到了这个颠倒树林里,所有的事情都怎么样啦?你们想把这些有趣的事儿唱出来吗?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一句一句唱一遍,再跟唱一遍)
3.练习休止符。
·师:这么快你们就会跟着我唱出来了,真不错!你们看,图谱上多了什么呀?
·师:你们知道这个0是什么意思吗?
生:要停下来。
·师:对,这是休止符,就是要停顿的意思。有哪几个地方有休止符呢?
·师:我们一起来试一试这三个地方。我们看着新图谱再来唱一次吧。
三、完整地学唱歌曲的第二段。
1.出示小鱼、小鸟的图片。
·师:还有哪些小动物会到这个颠倒树林里来探险呢?
生:小鱼和小鸟。
·师:如果它们颠倒了会发生什么事儿呢?
2.出示公鸡图片。
·师:公鸡听说了这件事儿也很想去呢,它会邀请谁?它们进入颠倒的树林又会发生什么呢?
3.学唱第二段。
·师:我都忍不住想把它们发生的事儿也唱到歌里去了,你们想吗?
生:想。
a. 休止符的地方若是唱的不好。
·师:你们还记得这是什么吗?注意唱休止符的地方要停顿。
b. 若是注意到了就稍微提一下。
·师:注意哦,这边还有休止符呢!
4.把图谱上的事情去掉,演唱第二段歌曲。
·师:我来考验一下你们,只有小动物的提示,你们还会不会唱呢?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能唱对休止符,如果唱的时候再神气些、活泼些,那就更好了。
四、鼓励幼儿看着图谱,完整学唱整首歌曲。
1.完整学唱歌曲。
·师:接下来呀,我们把这些可笑的事儿连起来唱一唱,这个有点难哦,你们能接受挑战吗?
教师小结:他唱的时候真神气。她不仅唱的好,表情也很有趣呢。他的声音控制的真好,很活泼、很跳跃。
2.男女分组演唱一二两段。
·师:刚才你们挑战了自己,现在想挑战一下你们的朋友吗?
·师:我们要分成两队来比,你们想怎么比呢?
(分组或者男女,看幼儿的想法来定)
教师小结:女生或者这边的表情很好,男生或者另一边的唱的很活泼、很有趣。这边的小朋友休止符的地方唱的很好,这边的小朋友注意了表情和声音,真是好样的!
4.师幼轮唱。
·师:我也想来和你们挑战一下呢,你们敢接受我的挑战吗?
·师:看来还是你们人多力量大,想不到你们不仅歌唱得好,动作也编的那么好看呢,你们成功了!
五、创编歌曲并演唱,表演歌曲。
1.启发幼儿把其他的小动物创编进去。
·师:除了这些小动物,还会有其他的小动物也想到这个奇妙的树林里来呢,你们看,它们都是谁呀?
生:小兔、蛐蛐、老虎和老牛。
·师:它们之间又会发生哪些颠倒的事儿呢?请你们赶快想一想。
·师:先是哪个小动物?
2.把幼儿创编的歌词编到歌曲里,唱一唱。
·师:我们一起来你们想到的事情编到歌词里唱一唱吧!
六、活动延伸。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编的不错唱得更加棒,你们现在可都是小小音乐家了哦!还有许多许多的小动物会来到颠倒树林里呢,大家可以把自己想到的画出来,像我们刚才那样编成一首完整的曲子,以后和大家一起来分享。活动反思: 颠倒歌是一首带有诙谐、幽默曲风的歌曲童谣,歌曲活泼有趣并有韵律感。我和郑晓燕都属于慢条斯理型的人,比较适合唱抒情一些的歌曲,但这次,我们想挑战一下自己,试一试活泼的歌曲。 第一次试教时,老师们对我们俩的感觉就是都像个老奶奶一样,一首很诙谐、有趣的歌曲,愣是被我们俩教成了抒情歌曲,孩子的活泼样一点都没有。后来邱老师每天晚上都为我们弹琴,让我们俩练习唱这首歌曲。在第二次试教的时候,我们在师范唱这首歌曲时总算有了一些进步的地方,可是在上课的体态、语气方面离有趣、诙谐有很大的差距,这个只能靠我们自己慢慢琢磨感觉。 老师们还不厌其烦地听我说课,我把每一句需要修改的地方都记下来,旁边备注着用什么样语气、什么样的表情,包括一个眼神应该怎样都不能漏掉。就这样我按照最后的教案,每天回去把老公当成小朋友练习。在最后一次试教中我终于摆脱了老奶奶的软绵绵,有了年轻人的活力。 在教唱的过程中,我利用图片吸引幼儿对学习歌曲的兴趣,由于歌词让孩子很感兴趣,所以孩子们对于歌词的理解和记忆比较快,而且歌曲容易上口,所以孩子们学唱的很快,而且在歌唱时能保持愉快的情绪,也理解了休止符的意义。但是在创编歌词的环节上,我准备的不够充分,幼儿的兴趣就降低了许多,而且能创编出歌词的孩子比较少。我将吸取教训,不断反思,争取在今后的创编环节中能有所提高。
《颠倒歌》教学设计 篇6
活动目标: 1.能仔细地找出儿歌中语句错误的地方,并修改。 2.感受儿歌的幽默风格带来的乐趣,学习朗诵儿歌。 3.体验学习《颠倒歌》的乐趣,有兴趣参加听听、想想、改改活动。活动准备: 课件,幼儿已获得一些正确的认知知识,认知经验。活动过程:
一、律动游戏
二、导入:
师:今天啊,我们要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地方旅行,想去吗?(出示城堡图片)那我们一起去看看城堡有什么特别吧。
三、活动过程
1、师边播放ppt,与幼儿一起找找哪儿特别。
师提问:这是什么树?那应该结什么什么果子?出示桃子图片。
师提问:这是什么树?(柳树)那看看长着什么啊?
师逐个提问,引导幼儿说出奇怪的地方。
2、师结合ppt,完整读儿歌《颠倒歌》.
3、学念《说颠倒》,进一步体验活动的乐趣。 幼儿学念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幼儿念准字音。四、活动延伸:
修改儿歌中的错词,编出正确内容的儿歌。
在集体交流时,教师根据幼儿修改的正确内容及时的出示、变化教具。
《颠倒歌》教学设计 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理解歌词的含义,能尝试用诙谐有趣的声音表现歌曲。
2、在理解“颠倒”一词含义的基础上,仔细观察图片,尝试用“按常理反推”的方法匹配相应的歌词。
3、能大胆的表述出自己的对歌词的理解,体验探索、匹配歌词的快乐。
活动过程:
幼儿回答教老师反馈
一、故事导入,激发幼儿观察图片的兴趣。
1、提问:“在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他们每天都愉快的生活着。有一天,有个小仙女用了根魔棒一点,森林里就发生了很多变化,到底有哪些变化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教老师范唱第一遍)
2、老老师出示大图片,幼儿观察讲述趣事,老老师按孩子们讲述的顺序将幼儿讲到的趣事用相应的小图片进行展示,并按歌词帮助孩子进行归纳,帮助幼儿熟悉歌词。
老师:“现在请你们告诉我你在歌曲中听到了什么?”
幼:“我听见老鼠变成了森林里的大王/我听见了小鱼在天上飞,”
老师:“你们听的可真仔细呀,现在请你们再来听我唱一遍,看看有没有小朋友要补充的?”(教老师范唱第二遍)
二、引导幼儿匹配歌词图谱。
1、出示空缺大图谱(教老师进行第三遍范唱)
(1)提问:你觉得这首歌完整吗?为什么?
怎么才能把歌唱完整呢?
这些图片该怎么放呢?
(2)引导幼儿讨论:这两张图片为什么放在一起?(教老师引导幼儿观察第一句“小小老鼠森林里面称霸王,大狮子害怕那个小老鼠”的两张图片。)
(3)幼儿尝试匹配空缺处的图片,完成自己的小图谱。(教老师进行第四遍范唱)
(4)幼儿交流匹配情况,老老师在大图谱中进行记录。老老师逐句进行第五遍范唱,到空格出停下,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匹配说出来。
(5)幼儿随老老师边唱边检查图片的匹配是否合适。
幼:“不完整。”
“因为有好多地方都空着。“
“把这些图片放上去。”
“把小老鼠的图片放在这个王冠的前面。”
幼:“因为小老鼠是森林里的大王,狮子害怕小老鼠。”
教老师小结:“两个物体间的某些方面反过来了,就是颠倒了。那你们现在能不能帮我把剩下的这些小图片们都找到自己的家呢?”
三、老师生完整学习演唱歌曲,从看图到不看图,逐渐增加难度挑战。
1、老师幼共同学习演唱歌曲。
老师:“现在小朋友们都已经帮自己的小图片找到了家,真能干,那现在你们能不能和我一起把这首颠倒歌给唱出来啊?”
2、拿掉几个小图片,让幼儿挑战歌曲演唱。
老师:“唱得真不错,现在我要考验考验你们,看看我拿掉几个小图片以后你们还能不能把歌词都唱出来啊?”
3、拿掉全部的图片,让幼儿不看图片完整演唱。
老师:“现在我要把整个图片都拿掉了,你们不看图片还能不能唱出来啊?”
4、用诙谐有趣的声音将歌曲演唱给客人老老师听。
老师:“好,现在请小朋友轻轻起立,身体向后转,把我们好听的歌曲演唱给客人老老师们听,好不好?”
幼:“能!”
“好!”
老师:“好,那我们先一起来试一遍。”
“你们太棒了,这样都难不倒你们。”
“小朋友们真是厉害,我们一起给自己鼓鼓掌。”
《颠倒歌》教学设计 篇8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颠倒歌是一种趣味性强,幽默诙谐的文学作品形式,它的创作风格类似于打油诗体,说起来朗朗上口,其典型特点是运用“故错”手法,把自然界的某些规律、某些常见现象来个颠倒,让想象力自由驰骋。大班幼儿言语发展能力很快,模仿力强,并且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缺乏逆向思维的锻炼和逆向思维情景下进行语言表达。颠倒歌这种儿歌形式恰恰能够满足幼儿的这一发展需求,因此它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在活动中幼儿能够感受活动带来的开心和快乐,展开丰富的文学想象,同时又能锻炼逆向思维和灵活的反应能力,幼儿还能在创编过程中学会合作和分享。
【活动目标】
1.体验颠倒儿歌诙谐、幽默的语言特点,感受语言颠倒带来的快乐。
2.感受颠倒儿歌语言的节奏韵律,锻炼逆向思维和灵活的反应能力。
3.了解颠倒儿歌颠倒常理的特点,能与同伴合作创编各种形式的颠倒话儿歌。
1.PPT课件、颠倒摄影展场景布置、图片若干。
2.丰富生活中常见事物的特征及常见现象的一些基本常识。
与同伴合作创编各种形式的颠倒话儿歌。
【活动难点】
准确理解颠倒儿歌把事物的特征、现象颠倒说的特点。
【活动过程】
一、教师创设“颠倒王国”的情境导入
(听《颠倒歌》音乐入场)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非常好玩的地方——颠倒王国,颠倒王国和正常的世界哪里不同呢?我们先来听一首非常特殊的儿歌,请仔细听。
二、幼儿欣赏颠倒儿歌《老鼠抓个猫》,了解颠倒儿歌的特点,理解“颠倒”的含义。
1.欣赏颠倒儿歌《老鼠抓个猫》,了解颠倒儿歌诙谐幽默的特点。
师:听了这首儿歌,你有什么感受?心情是什么样的?
小结:这种颠倒儿歌的语言非常有趣、幽默,让我们听后心情愉悦。
2.用思维导图帮助幼儿理解儿歌中的颠倒之处,理解“颠倒”的含义。
师:儿歌中哪里颠倒了?
小结:原来在颠倒王国的所有事物的特征、或者自然现象都是颠倒的。
3.看图谱再次欣赏儿歌,加深对儿歌的理解,引导幼儿熟悉儿歌的句式特点并感知押韵规律。
师:这么有趣的儿歌想不想再听一遍?
师:(出示图谱下规律符号),你们看这三句都是这样的句式,很有规律。并且儿歌每句的最后一个字发音很接近,猫、跑、包、倒,这叫做押韵,这样儿歌读起来就会特别朗朗上口
3.幼儿和教师一起配图片朗诵儿歌。
师:请大家和我一起尝试着用好听的声音朗诵一遍儿歌吧。
(评析:教师用“颠倒王国”的情境贯穿整个活动的组织过程,把孩子带入一个诙谐有趣的“颠倒王国”场景中,调动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和愿望。“颠倒”对幼儿来说是个比较抽象、复杂的词汇,借助思维导图让幼儿直观地看到事物或现象颠倒的过程,能够帮助幼儿准确理解“颠倒”的含义,使幼儿更好的体会颠倒儿歌的典型特点。看图谱听赏儿歌这种视听结合的方式帮助幼儿用多种感官通道体验感知儿歌的句式特点及押韵规律,并可以帮助幼儿快速记忆儿歌内容。)
三、引导幼儿多形式仿编。
1.欣赏颠倒王国作品摄影展,并尝试用儿歌句式的语言简练地表达。
师:有趣的颠倒儿歌欣赏完了,现在来欣赏一下国王为大家准备的颠倒王国摄影作品展,请仔细观察哦。请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你能试着用刚才听过的儿歌里的句式说说摄影展的内容吗?
师:我们把大家说的颠倒话合起来,就是一首好听的颠倒儿歌。
2.分三组,自由选择图片创编颠倒儿歌。
师:孩子们你们觉得颠倒王国有趣吗?即使是生活中正常的有联系的事物或现象我们也可以颠倒一下或故意说错,编成有趣的颠倒儿歌,这里有许多图片,大家五人一组,合作编一首颠倒儿歌。
分小组展示创编好的儿歌。
师:你们商量一下,可以小组成员一起说,也可以推选一位组长代表你们组来说。小朋友记得要为你们的儿歌取个名字。
(评析:创编环节教师设置了两个不同梯度的环节。第一梯度是欣赏颠倒王国作品摄影展,并尝试用儿歌句式的语言表达,进行仿编。
幼儿初次接触逆向思维的语言表达训练,直接仿编儿歌有一定难度,摄影展呈现给孩子的图片都是颠倒之后的,这样孩子在图片的提示下,很轻松地仿编出和《老鼠抓个猫》句式结构相同的颠倒儿歌。第二梯度是分组自由选择图片创编颠倒儿歌。这一环节为幼儿提供多种不同题材的主题图片,启发幼儿想象力,引导幼儿天马行空地去大胆颠倒,体验活动的愉悦,达成仿编目标。)
活动结束:把你学到的和自己编的颠倒歌回家说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开心一下好吗?再见!(放《颠倒歌》音乐离场)
【活动延伸】
区域中投放不同生活、科学常识的图片,进一步丰富幼儿知识经验,请幼儿继续创编颠倒儿歌,并尝试将有关画面画下来。
(评析:区域活动作为集体教学活动的补充与延伸,给了幼儿自由创编、探索的空间,满足幼儿继续创编的需要。)
附儿歌:
老鼠抓个猫
黄昏后,做早操,看见老鼠抓个猫。
狗吃草,马长角,吓得板凳满街跑。
吃牛奶,喝面包,背着汽车上书包。
你说颠倒不颠倒。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被颠倒儿歌这一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所吸引,从始至终都非常积极投入,活动过程层层递进,在体验、欣赏、创编的过程中基本实现了本次活动的预设目标。
不足与改进措施:
一、游戏性和趣味性不够。如果再设计个相关的颠倒话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提前做一些逆向思维练习,为仿编做更好的铺垫,可能仿编效果会更好。
二、仅仅借助《老鼠抓个猫》这一首颠倒歌来学习,没有让孩子感受到颠倒歌形式上的多样化。如果让幼儿感知、欣赏两到三首不同形式的颠倒歌,开拓幼儿思维,会有利于幼儿多角度进行各种形式的创编。
大班语言优质详案教案《颠倒歌》含反思
《颠倒歌》教学设计 篇9
活动目标:
1、能仔细地听音辨义,找出儿歌中语句错误的地方,并修改。
2、念准儿歌中的“眨”、“展”、“专”等字的翘舌音。
3、体验学习《颠倒歌》的乐趣,有兴趣参加听听、想想、改改活动。
活动准备:
相关图片、幼儿已获得一些正确的认知知识,认知经验。
活动过程:
1、倾听《颠倒歌》,初步感知内容。
设问:这首儿歌听上去有什么感觉?我们再来仔细听听,儿歌错在哪里?(边说边出示教具)
2、分析讨论,找出儿歌中错误的地方。
你认为儿歌中的那句话错了?为什么?(幼儿找出儿歌中的错误后,集体说《颠倒歌》)
3、修改儿歌中的错词,编出正确内容的儿歌。
这首《颠倒歌》能不能变成一首《正确歌》呢?怎么变?幼儿自由讨论对儿歌内容进行修改,教老师启发幼儿只要修改原句中的词即可。在集体交流时,教老师根据幼儿修改的.正确内容及时的出示、变化教具,如:星星——月亮,鱼儿换在水里游,飞机放在天空“展翅飞”等。
4、学念《颠倒歌》和《正确歌》,进一步体验活动的乐趣。
幼儿学念过程中,教老师可与幼儿轮换念《颠倒歌》和《正确歌》,并要提醒幼儿念准字音。在《正确歌》中,最后两句可以改为:“大家现在想一想,我们说得对不对?”
四、活动延伸:
1、在语言角里,教老师引导、指导幼儿编出新的《颠倒歌》,念给别人听,并请别人修改。
2、听听画画《颠倒歌》。
《颠倒歌》教学设计 篇10
一设计意图:
我平时在与幼儿的谈话交往中,发现有许多孩子都有过这样的行为:就是故意将一句话或者一个词说反而后与同伴哈哈大笑、乐在其中。其实在生活中酸甜苦辣样样都有,需要我们以宽广平和的心态来应对。艺术活动中的幽默、夸张等手法既可以博得人们的灿烂一笑,也可以陶冶人们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我设计的本节课就是以一部幽默风趣的艺术作品为主线,让幼儿通过听、说、逗、看、唱等多元途径来体验作品所带来的身心愉悦。在本次教学中我选择使用了课件教学,作为一种探讨及追求进步的一种教学新形势来请各位领导和老师观摩,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二活动目标
1、感受幽默风趣的歌词内容,学唱歌曲及歌曲中的空拍。
2、感受《颠倒歌》所带来的快乐,尝试自己仿编颠倒歌的歌词。
3、观察、发现逗乐别人的方法,试着自己做一做。
三活动准备
1教学课件
2、教师在课前将歌曲内容改编成一个小故事。
四活动过程
1、以“森林里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引起幼儿注意后,讲述故事。
2、请幼儿看课件图片,结合故事来找找有哪些地方奇怪、不合理。
3、幼儿发表自己看法的同时,教师念出歌词。
4、让幼儿说说歌词的可乐之处。
5、教师引出《颠倒歌》请幼儿欣赏。
6、听音乐看课件指示跟教师一起学唱歌曲。
7、引导幼儿尝试仿编歌词但不作进一步学习。
8、和幼儿讨论其他逗乐别人的方法。
9、请幼儿尝试着大胆的做一个逗乐别人的动作,在欢笑声中结束活动。
《颠倒歌》教学设计 篇11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理解歌词的含义,能尝试用诙谐有趣的声音表现歌曲。
2、在理解“颠倒”一词含义的基础上,仔细观察图片,尝试用“按常理反推”的方法匹配相应的歌词。
3、能大胆的表述己的对歌词的理解,体验探索、匹配歌词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幼儿观察图片的兴趣。
1、提问:“在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他们每天都愉快的生活着。有一天,有个小仙女用了根魔棒一点,森林里就发生了很多变化,到底有哪些变化呢?我们一一看”。(教师范唱第一遍)
2、老师出示大图片,幼儿观察讲述趣事,老师按孩子们讲述的顺序将幼儿讲到的趣事用相应的小图片进行展示,并按歌词帮助孩子进行归纳,帮助幼儿熟悉歌词。
师:“现在请你们告诉我你在歌曲中听到了什么?”
二、引导幼儿匹配歌词图谱。
1、出示空缺大图谱(教师进行第三遍范唱)
(1)提问:你觉得这首歌完整吗?为什么?
怎么才能把歌唱完整呢?
这些图片该怎么放呢?
(2)引导幼儿讨论:这两张图片为什么放在一起?(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第一句“小小老鼠森林里面称霸王,大狮子害怕那个小老鼠”的两张图片。)
(3)幼儿尝试匹配空缺处的图片,完成自己的小图谱。(教师进行第四遍范唱)
(4)幼儿交流匹配情况,老师在大图谱中进行记录。老师逐句进行第五遍范唱,到空格出停下,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匹配说出来。
(5)幼儿随老师边唱边检查图片的匹配是否合适。
三、师生完整学习演唱歌曲,从看图到不看图,逐渐增加难度挑战。
1、师幼共同学习演唱歌曲。
师:“现在小朋友们都已经帮自己的小图片找到了家,真能干,那现在你们能不能和我一起把这首颠倒歌给唱出来啊?”
2、拿掉几个小图片,让幼儿挑战歌曲演唱。
师:“唱得真不错,现在我要考验考验你们,看看我拿掉几个小图片以后你们还能不能把歌词都唱出来啊?”
3、拿掉全部的图片,让幼儿不看图片完整演唱。
师:“现在我要把整个图片都拿掉了,你们不看图片还能不能唱出来啊?”
4、用诙谐有趣的声音将歌曲演唱给客人老师听。
师:“好,现在请小朋友轻轻起立,身体向后转,把我们好听的歌曲演唱给客人老师们听,好不好?”
反思:
颠倒歌是一首带有诙谐、幽默曲风的童谣,歌曲活泼有趣,并有韵律感,深受幼儿的喜欢。鹿老师在这堂课的整体把握上,思路很清晰,流程也很顺畅,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但是我觉得也有两个方面需要改进一下:第一点是音乐活动是需要加入一定的表情与情绪的,鹿老师的动作语言有一点单一,没有波动起伏,表情不丰富,没有把幼儿的活跃气氛带动起来;第二点是在图谱的指图方面,教师进行范唱时,手指所指的图片一定要与歌词相对应,音乐活动的重中之一便是节奏,节奏卡对了,才会更加有效地帮助幼儿更快的学会歌曲,掌握歌曲的节奏韵律!
《颠倒歌》教学设计 篇12
本次开展的活动《颠倒歌》曲风诙谐、风趣,带给孩子们一种不同的情感体验,是孩子们喜欢的作品,能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在一研、二研活动中,我们课题组发现本活动的难点是对歌词的掌握,幼儿如果没能很好地理解、掌握歌词,对后面的学唱环节与“对歌”游戏环节都有影响。因而,我们根据前两次活动中的不足,再次对《颠倒歌》这一活动进行了梳理。首先在本次的活动中更注重幼儿的倾听,在幼儿倾听活动过程中配合ppt范唱歌曲,借助ppt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再用图谱来梳理记忆歌词。其次每次的倾听环节都让幼儿带着问题来倾听,并提针对性的问题对幼儿进行提问,这样能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帮助理解、记忆歌词;幼儿有充分的倾听机会和学唱时间,有了利于幼儿掌握歌曲。活动中幼儿兴趣浓厚,富有激情,能积极主动地发言,思维活跃,对歌曲中的动物颠倒对应的关系理解掌握得很好。会大胆表现自己对歌曲内容的理解。最后在三研试教活动中还发现最后一句没有图谱的支持,幼儿对歌词的记忆也不是很好,因而在三研活动中给最后一句加上的图谱。这样的设计是让幼儿在充分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熟悉歌曲,为后面的学唱环节做好了铺垫。所以,三研活动中孩子们学唱效果不错,幼儿能连贯演唱歌曲就为后面的“对歌”游戏环节打下了基础,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主动性。在本次活动中,有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关注集体参与的同时也关注幼儿的个性参与。活动中幼儿参与游戏的愿望强烈,在游戏中表现得兴致高涨,尤其与听课老师互动的环节更是充分激发了孩子的斗志。
但在活动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之处:
1。由于担心幼儿对歌词掌握不好,在理解、记忆歌词环节运用的较长时间进行引导,导致整个活动的时间偏长,建议小组对歌环节可以省略。
2。讨论环节的“你觉得这首歌曲里哪只小动物发生颠倒的事情最有趣?”个别幼儿表演,其他幼儿集体演唱这一单句,幼儿的表现出的兴趣很高,但教师这一环节给幼儿表现的时间不多,建议在幼儿对歌曲掌握不够好时,教师调整策略引导幼儿学唱歌曲时,如果能将利用图谱学唱改成“个别幼儿表演,其他幼儿集体演唱这一单句”,学唱形式上增加了趣味性,相信效果会更好。
《颠倒歌》教学设计 篇13
活动目标:
1.感受语言的节奏韵律,学习《颠倒歌》。
2.了解,《颠倒歌.》。古错的手法,尝试仿编颠倒歌。
3.通过有趣的儿歌,体会幽默与滑稽给周围人到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颠倒歌中动物的图片)。水瓶、汽车玩具。歌曲颠倒歌。
重难活动点:
引导幼儿感受语言的节奏韵律,了解颠倒歌的语言形式,掌握其特点。尝试仿编颠倒歌。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老师口渴了,先喝口水。(老师故意把水瓶颠倒做喝水的动作)
幼:(笑)老师,你把水瓶拿颠倒了,怎样能喝到水呢?
教师:哦,你看老师渴的不行了,把瓶子都拿颠倒了,看,老师带来了几个玩具,我请你们玩具好吗?
幼:好。
教师用同样的方法。
幼:老师你怎么又拿颠倒了,
教师:哦,老师今天怎么这么糊涂,一直拿颠倒了。今天老师这里有好多小动物也像老师一样,事情全颠倒了,老师把它编成了一首儿歌叫《颠倒歌》。
二、打开课件,让幼儿看图自己说说里面有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老师和幼儿互动。
1、小鸟在水里游
2、小鱼在天上飞
3、青蛙吃掉狐狸
4、蚂蚁踩死老母鸡
5、山羊追着狮子跑
6、兔子吓跑恶老雕
三、你们刚才看到的图片,老师把它们放在一起,变成了一首儿歌叫《颠倒歌》。小朋友们都想听吗?(幼:想)那么,请你们竖起耳朵仔细听。
小鱼摆尾天上飞。
小鸟展翅水中游。
青蛙吃掉小狐狸。
蚂蚁踩死老母鸡。
山羊追着狮子跑。
兔子吓跑恶老雕。
四、教师引出完整的颠倒歌后,边做模仿小动物的动作边让幼儿一起跟着老师学一遍
五、老师这里还有一首好听的歌曲,你们想听吗?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歌曲。
六、教师让幼儿将图片上颠倒的地方重新组合,使其符合事物的本身特征。
七、咱们刚才学习了颠倒歌,那么,我们开动小脑筋自己想一想,也编一编。教师可以请小朋友上台自己编。幼儿想不到的教师可以引导一下。比如说个正确的,让幼儿颠倒过来。例如;路上遇到狗咬人、妈 妈送宝宝上幼儿园、小猫吃鱼、公鸡会打鸣,母鸡会下蛋。等等。
八、小朋友编的真棒。但是老师告诉你们,在平时生活中可千万别学小动物们这么马虎,总把事情弄颠倒,不然会闹出笑话的。
九、结束活动
小朋友,我们今天学习了颠倒歌都开心吗?那么,你们今天回家后和爸爸妈 妈做个游戏叫逗你乐,给他们说说平时生活中颠倒的事物,让他们在劳累的一天也开心一下。
《颠倒歌》教学设计 篇14
一、设计意图
教给幼儿一些简单的唱歌技能是音乐教育的任务之一。我们不能一味追求单纯的技能技巧。我们进行唱歌教学的目的是为了给幼儿提供享受美的机会,使幼儿获得快乐的源泉,掌握表达感情的工具,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使幼儿能在快乐的唱歌活动中得到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根据以上的指导思想,我设计以下活动。
二、说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能享受唱歌的乐趣,并初步知道歌曲的名称,理解歌曲的内容。
2、学习用歌声表达歌曲的幽默、风趣。
3、教唱歌曲《颠倒歌》,并能跟唱整首歌曲。
三、说教材
《颠倒歌》这首歌曲旋律有个性,歌曲形象、生动,歌词幽默、风趣,词曲结合得比较好,唱起来上口,它十分真实地描述诙谐逗乐的动物场面。幼儿对这些描述既新奇又熟悉,所以很容易理解、掌握,使幼儿在唱歌时感到十分愉快,有利于形成他们乐观、开朗的性格。
《颠倒歌》音域为6度(1=d)最高音b,歌曲的旋律主要在儿童最感舒适的音域内进行,比较合适幼儿唱,速度为中速,节拍为2/4拍,节奏平稳,幼儿易于掌握。
《颠倒歌》的重点在于在活动中能享受唱歌的乐趣。因为我们进行唱歌教学的目的是为了给幼儿提供享受美的机会,使幼儿获得快乐的源泉。使幼儿能在快乐的唱歌活动中得到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难点在于学习用歌声表达歌曲的幽默、风趣。要求唱歌时有表情,这种情意的产生应出自幼儿的内心,表现在幼儿的歌声中。这就要求幼儿不仅要理解歌词,掌握歌曲,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自内心的表现出来。这对幼儿有一定的难度。
四、说教法、学法
教歌曲的方法不能公式化,方法要为目标服务,因此根据歌曲的特点及幼儿的具体情况,运用了游戏法和直观法,最终达到教学目的,培养了幼儿音乐感受力,音乐想象力,音乐记忆力。
游戏法在幼儿学习中起着重要的动力作用。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则不会使幼儿感到枯燥无味,同时让幼儿体验在集体活动中的乐趣。老师通过设置疑问,配以色彩鲜艳的图片,把幼儿带入一个诙谐有趣的场景中;视听的结合,有助于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老师的整体教学法及分段教学法加深了幼儿对歌曲的印象,进一步学唱整首歌曲,而在表演歌曲中,老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及感受力,让幼儿通过自己的理解来表现歌曲的风趣,同时也提供给幼儿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
五、说学具准备
贴绒教具:狮子、老鼠、大象、蚂蚁、小鸟、小鱼、公鸡、母鸡。老师出示了颠倒的图片,使幼儿马上形成鲜明的对比。图片直观形象,提高了幼儿的兴趣。
六、说教学程序
根据大班幼儿学习音乐活动的特点和本活动的目标要求,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1、导语、引起兴趣(复习律动)兴趣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强有力的动力之一,尤其是幼儿兴趣可以吸引幼儿去参加各种活动,积极学习各种知识,从而发展各种能力,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开始部分主要是要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发他的兴趣,为以下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老师导语:“今天森林里发生了一件大事,有好多动物都来参加森林大会,看,第一个跑来参加的是小马。”幼儿听音乐做骑马动作进教室。老师:“谁第二个来了?”幼儿学做小猴子动作。
2、节奏训练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的生命力源泉,因此,我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结合语言的节奏、动作的节奏来训练和培养幼儿的节奏感,为学习一首歌曲打下坚实的基础。
3、练声音优质美是唱歌的基本要求,应从小培养幼儿习惯于用自然的声音唱歌,而练声是最好的方法,它可以让幼儿的声音得到一定的放松及锻炼。
4、教唱新歌曲《颠倒歌》
(1)、设疑、提问
老师说:“森林仙女告诉小动物们,今天森林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请小动物仔细听,你们能不能听出哪些地方发生奇怪的事。”老师范唱,幼儿回答。激起幼儿听歌曲的情趣,启动幼儿的思维。
(2)、视听结合,观察对比,加强感知出示贴绒教具,老师将大狮子与小老鼠,大象和蚂蚁的力气进行比较,然后范唱第一段歌曲,再将小鱼与小鸟,母鸡和公鸡的特点进行比较,并范唱第二段歌曲,加强幼儿对歌曲内容的理解及记忆。
(3)、幼儿学唱歌曲老师通过整体教唱法进一步加强幼儿的音乐记忆,学会唱整首歌曲。
(4)、歌曲表演大班的幼儿已经积累了一定唱歌的经验,又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会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因此,可以进一步向幼儿讲讲为什么自己这么唱,这一首歌自己想怎么唱,这样会使幼儿在学唱的过程中,在情感的表达上既有模仿,也有创新,同时也注意到音色的变化。老师说:“这首歌王老师觉得非常有趣、好玩,所以在唱的时候,脸上带着笑容,声音不能太慢,要轻快活拨,你们觉得这首歌应该怎么唱呢?”引导幼儿用幽默、风趣的歌声及表情来表达。5、复习舞蹈《猜拳游戏舞》利用舞蹈结束自然又轻松,可以让整节课推向高潮,令人意犹未尽。
《颠倒歌》教学设计 篇15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颠倒歌》,唱准切分音和休止符。
2.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感受歌曲滑稽、可笑。
3.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
4.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1. 电脑、投影仪、幕布。
2.多媒体课件、图谱。
3.男、女孩分开坐好。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
1.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教室里来了许多的小动物,一起看看它们是谁?(播放课件逐个出示歌曲中的八个动物:老鼠、狮子、蚂蚁、大象、鱼、鸟、公鸡、母鸡)
2.问:它们中间谁是树林之王?(狮子)谁力气最(大象)鱼儿在哪里生活?(水里)鸟儿在哪高飞?(蓝天里)小朋友每天吃的鸡蛋是谁生的?(母鸡)谁每天早上喔喔啼?(公鸡)谁怕大狮子?(小老鼠)蚂蚁力气大吗?(没力气)
评析:提问的目的是引导幼儿对这八个小动物基本认识的回忆,为下一环节欣赏颠倒的画面作铺垫。
二、熟悉旋律,理解歌词内容。
1.播放课件
——八副颠倒的自然现象图片,请幼儿仔细观察,引出歌词。
师:今天树林里发生了奇怪的事情,一起来看看吧。(幼:小老鼠称自己是大王,大狮子怕小老鼠,蚂蚁扛大树,大象没有力气,鱼在天上飞,小鸟在大海里游,公鸡会生蛋,母鸡喔喔啼)
师总结:我们看到的画面跟生活中真实的现象不一样,正好反了是不是?反了我们还可以说怎么样了?(颠倒)
评析:此环节目的为让幼儿理解歌词。
2.播放课件
——让幼儿视听结合,完整欣赏一遍歌曲。
师总结:有一首歌就唱到了这些,名字就叫《颠倒歌》,一起来欣赏吧。
评析:此环节目的为幼儿通过视、听结合,既熟悉了旋律,又进一步理解了歌词。
3.引导幼儿说出歌词。
师问:刚才你们听到了什么?(鼓励幼儿说出歌词,要说别人没说过的。)
三、进一步熟悉旋律并记住歌词。
1.教师清唱,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旋律和歌词。
师:刚才还有小朋友没太听清楚,现在老师唱一遍,认真听哟,一会儿告诉我你还听到了什么。
评析:此环节让幼儿不受画面的干扰,仔细倾听老师的清唱,从而更清楚地听出还有哪些歌词。
2.出示图谱,巩固歌词。
师总结:其实你们刚才听到的就是这首歌的歌词,我把它们写了下来,不过都是用一个一个的叉(X)表示的。
(1)教师手指图谱,幼儿边念歌词边拍出节奏,强调其中的切分音和休止符。
师:小朋友,想要把一首歌唱好听节奏准确很重要喔。汪老师手
指歌词,你们边念边拍出节奏。一个X拍一次手(即一个四分音符为一拍),两个X连在一起下面还画了一条线我们也拍一次手(即两个八分音符为一拍),看到O就空一拍,三个X在一起,前后两个X下面还有线,我们就拍两次手(即切分音为两拍)。
评析:此环节目的为幼儿唱准切分音和休止符做准备。
(2)教师边拍节奏边演唱歌曲,幼儿再次倾听。
评析:此环节是让幼儿感知切分音和休止符的唱法。
四、幼儿学唱新歌曲。
1.放课件,幼儿视、听结合整曲跟唱,要求幼儿通过歌声表达出歌曲的滑稽、可笑。
师:小朋友,这首歌这么好玩,你们一定也想学吧,那我们就一起来学唱这首歌吧!
评析:此环节借助课件提醒幼儿记得歌词,整曲跟唱学唱这首歌。
2.再次播放课件,幼儿视、听结合整曲跟唱,并要求幼儿边唱边拍出节奏。
师:小朋友,我们再学着唱一遍,不过要边唱边拍出节奏哟!
评析:此环节目的为让幼儿唱准歌曲中的切分音和休止符。
3.听音乐,幼儿边拍手边整曲跟唱,提醒幼儿唱准切分音和休止符。
师:小朋友,你们刚才唱得非常好。不过我们是大班的孩子,应该给自己增加一些难度了。这一遍我们只放音乐,跟着音乐我们一起边唱边拍出节奏好吗?
评析:此环节目的让幼儿自己学习记着歌词整曲跟唱这首歌。
五、看图谱,男、女生对唱的形式学唱歌曲。
师:刚才小朋友都是一起唱,现在我们换一种方式,也就是有的地方男孩唱,有的地方女孩唱,有的'地方一起唱,好吗?
师:那要学会看老师的指挥哟,我的手指向女孩那谁唱?(女孩)
指向男孩谁唱?(男孩)我的两只手都指了应该怎样?(男孩女孩一起唱)
(男、女互换角色,连唱两遍)
评析:此环节的目的为打破全体幼儿一起跟唱的枯燥,变换一下唱歌的形式(即对唱),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并初步学习看指挥的手唱歌。
六、播放课件。
——幼儿视、听结合,男、女生对唱(交换角色,两遍)。
七.播放课件,幼儿视听结合,鼓励幼儿创编动作完整演唱歌曲。
师:小朋友,我们站起来,加上一些你喜欢的动作一起来唱这首歌好不好?可以做跟老师不一样的动作哟!
评析:活动中幼儿已经坐了不少时间了,此环节为了让幼儿活动一下身体,并在活动中有机会自由探索,创编自己喜欢的动作。
七、歌词创编,开拓知识。
1.教师先示范创编。
师:这首歌真意思我很喜欢,我也会创编这样的歌词,还能把它唱出来耶,想听吗?(红红太阳挂在那个夜晚里,弯弯的月亮挂在白天里,夏天穿棉袄,冬天扇扇子,事情全颠倒,哈哈你说多可笑。)
2.幼儿尝试创编歌词,并鼓励幼儿唱出来。
师总结:今天小朋友学会了一首很有意思的歌曲,那今天我们就回家唱给爸爸妈妈听,并且和和爸爸妈妈一起创编这样的歌词好吗?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传统的大班唱歌活动,歌词风趣、诙谐,幼儿喜欢。活动环节设计合理、紧凑,层层递进,易于幼儿理解和接受。课件在活动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利用课件让幼儿观察颠倒的自然现象,这样幼儿更容易理解和记住歌词;播放课件,让幼儿视听结合学唱歌曲,比以往老师弹琴或放磁带让幼儿跟唱歌曲效果要好得多。通过活动可看出:有时不用传统的钢琴也可以完成一节唱歌教学的任务。通过活动还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听音乐的习惯,如听音乐让幼儿说出歌词。
《颠倒歌》教学设计 篇16
颠倒歌是一首带有诙谐、幽默曲风的歌曲童谣,歌曲活泼有趣,并有韵律感,深受幼儿的喜欢。结合“动物世界”这一主题活动,我选择了这一首具有特色的童谣——《颠倒歌》。整个活动分了三个层次展开教学。
一是引出主题,激发兴趣。带幼儿进入颠倒王国参观,播放ppt课件,“你们要仔细地听才能听出特别在那儿”来吸引幼儿,每个孩子都抱有好奇心认真地听《颠倒歌》,培养了幼儿的注意力,锻炼了幼儿的倾听能力。在仔细倾听的基础上,幼儿发现了许多有趣的、不合事理的事情,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小老鼠称大王”“大狮子很害怕”“蚂蚁扛树”“大象没力气......“真滑稽、真奇怪、真好笑、怎么都是颠倒的。”
反思:这一部分,我故事用的时间较长。
二是学念儿歌,感受韵律。我根据幼儿的回答贴出儿歌中相应的物,然后让幼儿跟着我边念边拍节奏,目的是让幼儿通过拍节奏感受儿歌的韵律。
反思:这部分进行的较快,只拍了一遍,未让幼儿学念时采取多种方式:集体念、个别念等。通过反复念可加强幼儿对歌词的记忆和熟悉儿歌的节奏感。
让幼儿倾听感受儿歌韵律和节奏,学唱儿歌。
反思:这一部分,我根据图谱在幼儿会念歌词的基础上教唱了儿歌,但这部分同样进行的较仓促,未在幼儿学唱时采取多种方式:集体唱、男女唱、抽走几幅图让幼儿唱。还有事先准备的休止符也没有贴出来,未告诉幼儿几个需要休止的地方,导致幼儿对于歌曲掌握程度不佳。
三是让幼儿创编动作。
反思:这一部分,幼儿在会唱歌曲的基础上,都能想象出相应的动作,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很高,大多数幼儿都学会了相应动作。但是第二、三部分,我上的比较吃力,最后导致唱不动的尴尬局面,是因为我大部分都是自己唱,未让幼儿真正的参与进来,让幼儿自己分多种形式来演唱歌曲。
总之,这节音乐课虽说课前准备较充分,但上的还是比较失败的,大多都没有按照我的教案来,还是对教案的不熟悉,导致一紧张就什么都忘了。还有就是最后游戏环节未让幼儿把颠倒的事情改过来,自己上课时间安排的不理,导致教案还没有上完。教学目标2没有达到。
我将吸取教训,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善自己,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