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开天辟地 教案(精选15篇)
12开天辟地 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 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3、了解文章大意,初步感受神话想象丰富的特点和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和对策
重点:重视朗读,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难点:初步感知故事的主要情节;感受神话故事的特点。
对策:让学生充沛地自读课文,有条理地加以交流。
教学准备: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我们先来玩个游戏,好吗?这个游戏是看图片猜故事,看看谁的眼睛最敏锐,赛赛上的脑子想得最快。
(依次屏显图片和故事名:嫦娥奔月、后弈射日、女娲补天、夸父追日)
2、揭示“神话故事”
(1)你们知道这些故事都是什么故事吗?(屏显:神话故事)
(2)说说这些故事与别的故事有什么区别?(指名学生交流)
在远古时候,科学不发达,一些简单的自然现象,人们还无法做出科学的解释,于是古人就用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发明出一些具有超凡能力的“神”,与这些"神"有关的故事就成了神话故事。
3、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有关天地是怎么形成的神话故事“开天辟地”,古人就用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塑造了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英雄形象,一直流传至今。你知道这个巨人英雄是谁吗?(出示:盘古开天辟地)
(2)读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话世界,来认识这个开天辟地的巨人盘古吧。
(卡纸:开天辟地 辟:记一记字形,就是开的意思。也就是开辟天地)齐读课题,读出气势来。(贴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同学们课前已经能够预习了文章,你们认识文中的生字了吗?我们就一起来自由大声朗读全文,读准生字字音,读准重点词语,读通读顺句子。好吗?
2、检测预习和自读情况。
(1)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前,天和地是怎样的?用文中一个词语说
卡)合拢。天和地合拢时,当时的宇宙是(卡)黑暗混沌、混沌一团。
后来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喀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卡)裂开。后来这个大鸡蛋完全“崩裂”了.(卡)崩裂。哪一个裂得厉害?指名交流。(卡)巨石崩裂。想象一下,当时是怎样的情景,指名交流。裂的太厉害了,以至整个“大鸡蛋”都(卡)破碎。
(屏显:合拢——裂开——崩裂——破碎)练习读出不一样的语气来。齐读。
(2)盘古用他的力量分开了天和地,我们来学习一组表示动作的词。(屏显:辟、凿、撑)你能将这些动作扮演出来吗?自由扮演,指名扮演,(点:左手持凿,右手握斧,我们来使劲凿一凿)分大组读,体会动词的意思。
(3)在盘古持凿握斧,猛辟猛凿之下,宇宙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屏显)“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指名读句,(出示:冉冉、慢慢)。它们一组什么词?与它们意思相近的词还有哪些?(卡:缓缓、渐渐、徐徐)
(4)盘古真了不起!但最后盘古也(卡)精疲力竭。我们以前还学过(卡)疲惫不堪。你觉得哪一个更疲惫?怎么感受到的?
(5)再来看这两个词语,老师想来读一读,好吗?(卡)光芒万丈、皎洁明媚。这两个词语都是形容光亮的,但这两种光亮有什么不一样?光芒万丈,强烈一些。皎洁明媚,光线要柔和一些,读的时候就要温柔一些。分男女生读
文中还有一个带有“万”字的词语,是什么?(卡)万倾良田。这里的“万倾”就是一块连着一块,面积大。一顷等于一百亩。万顷说明什么?读词,这个词还可以说成(卡)良田万顷。
(6)这一切都是 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带来的。(卡)巍峨:巍峨的巨人。怎样才称得上是巍峨?(十分高大,两个字都是山字部,一般是用来形容高山的,巍峨的高山,也可以用来形容建筑物,巍峨的高楼大厦,巍峨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但这这里是形容盘古的高大)高大到怎样的程度呢?读第5小节。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根(卡)长柱子似的,有人说是有9万里长,撑在天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齐读第5小节(屏显第5小节),感受盘古的高大。
3、小结:盘古真的是个了不起的巨人啊!
三、分节读通课文,概括课文内容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考虑:盘古为什么要开天辟地?他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屏显)
2、指名分别回答问题
结合学生回答分别出示:黑暗混沌、开天辟地、顶天立地、化生万物。
3、现在你能依照这种顺序把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简洁地说一说吗?自由练说,指名交流。(点:假如能说得更简洁一些就更好了:假如这里你能用一句话说,或者用一个词来概括,就会简洁许多:如“持凿握斧”)
4、小结:刚才我们就依照故事的先后顺序简要的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同学们真了不起,说得真好。
5、其实,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还有一种方法呢,有时候,文章中就有现成的句子可以用来概括重要内容的,这篇文章就有这样的句子,你找到了吗?齐读(屏显:就这样,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
6、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一下字就学会两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身手,(屏显:一、依照故事的先手顺序简要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二、文章中现成的一句话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恭喜你们!
7、课堂练习(练习册上第四题)
(屏显:读了〈开天辟地〉这则神话,我们知道了天和地起源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____,宇宙混沌一团,像___,是___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___,化生出___。)
学生练习,指名学生交流答案
四、描红练习
1、斧 丈 厚 柱 拢 竭 液 错 肤
请同学们看清字形,好好记一记,每个字是怎么写的?你觉得最不容易记的字就动笔描一描,写一写。
2、完成看拼音写词语
3、屏显正确答案,自由校对
pan gu (盘古) jihou(极厚) zhuzi(柱子) guangmangwanzhang(光芒万丈) xueye(血液) pifu(皮肤) helong(合拢) jingpilijie(精疲力竭)
板书设计
开天辟地
化身万物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资料,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和对策
重难点:感受神话故事的特点;感受神话中人物的特点。
对策:有效体会文中词句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我们继续学习---(读题:开天辟地),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两种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一种是根据故事的先后顺序简要地概括,另一种方法是用课文中的语言来概括。
2、那文中能概括主要内容的一句话就是---(投影出示:齐读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
12开天辟地 教案 篇2
一、 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开天辟地》
1、出示 混沌 巍峨 开天辟地 冉冉上升
雷霆 合拢 精疲力竭 纵横交错
(指导读好词 )
2、谁来说说课文主要 讲了什么神话故事?这些词可供你选择 。
二、学习第一 段
通过昨天的朗读,我们知道是盘古开辟了天地,那么为开辟之前,天地是怎样的?(混沌一团,像个大鸡蛋。) 板书 盘古
那是什么样的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
谁能通过朗读向人们传达这样一个世界。(指名读 )
二、 学习2-5
1、过渡:就在这个浑沌一团的大鸡蛋中,昏睡了一万八千年的盘古醒来了,看到周围黑乎乎一片,他感到(彷徨,茫然),它多么渴望见到光明阿!于是开始了他的开天辟地。 板书(开天辟地)
请你大声读读第2自然段,看看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
从中你可以看出盘古是个怎样的神?请把相关语句划出来。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2、指名说。
(1)出示“他一使劲 ……破碎了”
一使劲,一翻身就能让宇宙裂开一条缝,说明了什么?(高大 力大 )
你有这个力量吗?只有盘古才有这个神力。 板书:神力
(男同学把他的神力读出来)
你们读的太好了,特别是“咔嚓”太生动了,仿佛就在我的耳边响起。(女生读)
一丝微光 对醒来就处在黑暗之中的盘古来说,这是一丝怎样的光啊!(生命之光,理想之光)(这一丝光让他看到……)
让我们一起朗读读出他追求光明的决心。
(2)这是个普通的鸡蛋吗?是个巨石累积而成的,你怎么知道的,
“巨石崩裂” 电影电视中你见过这样的场面吗,能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吗?(指名读)你让我看到了石块飞溅的场面,你让我听到了山崩地裂的巨响。
请你把词语放在句子里朗读,(男生读)读出开天辟地的气势
你们读的太棒了!通过你们的朗读让我仿佛感到整个宇宙都在振动,让我感到盘古真是神力无比!
(3)还有哪些地方体现了他的神力? “ 猛劈猛凿 ”
怎样的凿和劈阿!谁来读。能读的更猛一些吗?
请你把词语放在句子里朗读,把他威武神勇的样子读出来。
(4) 你们读的真好!你们的朗读让我仿佛看到一个“左手持凿,右手握斧”的盘古正在“ 猛劈猛凿 ” “ 猛劈猛凿 ” “ 猛劈猛凿 ”大鸡蛋终于破碎了,同学们大鸡蛋破碎容易吗?
是啊,为了开天辟地盘古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啊!
(5)齐读这一段,体会一下盘古开天辟地的艰难。
6、过渡:盘古就靠这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
出示“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指导朗读。这句话在描绘天地的变化时用词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对反义词形象的描绘了天地分离的情景。)(字数相等/琅琅上口)
课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类似的句子,在下面的学习中自己要留意。以后在写作中,我们也可以尝试运用对仗这种方法,那会让文章增色不少。
(二)、学习3-5
1、过渡:盘古用他的神力开辟了天地,天和地 分开以后,又是怎样做的呢 ?
“头顶着天,脚踏着地,”可以用个成语来形容。(顶天立地)(看图)
盘古上要支撑着天,下要抵住地,防止天地的合拢,你试试,(学生做姿势一分钟) 学生说感受突出盘古的时间长、累
“一万八千年”说明了什么,(持之以恒、高大有力)读的慢
出示第4 小节“ 这样又经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极高了,地变得极厚了” (朗读)
2、从朗读中你觉得盘古是个怎样的神?(意志坚定、顽强毅力)
3、我们一起来朗读,想象一下在漫长岁月中盘古意志坚定是何等的不易啊!
所以书中还称盘古是个―――巍峨的巨人
巍蛾原来是形容山的,现在用来形容盘古长得大。仅仅是身躯大吗?说明盘古在人们心中是(高大)的。盘古真的是个了不起的巨人啊!
4、让我们一起朗读第5段,把这个巍峨的巨人记在心中。
1、 再读题目,读出你的敬佩之情,读出了不起的感觉。
三、 学习6-7
(一)学习第6段
1、引读:就这样盘古顶天立地过去了几千年,天不再---升高,地不再---加厚,而盘古也已-(精疲力竭),就含着微笑倒下了。
什么叫筋疲力竭?为什么倒下了还要微笑?
盘古之所以“倒下”,是因为他已精疲力竭;他之所以“微笑着倒下”,是因为他知道天地再也不会合拢,宇宙再也不会黑暗,一个崭新的光明世界降临了。盘古具有一颗多么伟大的心灵啊!面对死亡,他是那么坦然,那么无畏,请你再读第6段,读出盘古的无怨无悔(朗读)
2、过渡:盘古倒下了,为开天辟地耗尽了心血,流尽了汗水,在临死前他还把自己的身躯化成了世间万物。
3、 板书:身躯 化生万物
(二)学习第7段
1、读第7自然段,让我们看看他的身躯都变成了什么。出示第7段
a、 朗读句子,说说什么变成了什么。
b、 好好读读第7自然段,看看他的身躯与所化成的事物有什么关系?(相似)
所以说想象不是瞎想,所想象的事物与原来的事物之间必有其相似之处,这样的想象才是合理的。
你觉得这段文字描绘的美吗?谁能把美通过读展示出来,其他同学想想为什么会写的这样美?
(1)写出了事物特点。如:万丈光芒的太阳,皎洁明媚的月亮……
光芒万丈、皎洁明媚。这两个词语都是形容光亮的,但这两种光亮有什么不一样?光芒万丈,强烈一些。皎洁明媚,光线要柔和一些,读的时候就要温柔一些。分男女生读
如:“万倾良田”这里的“万倾”就是一块连着一块,面积大。一顷等于一百亩。万顷说明什么?(朗读)
(2)通过这样优美词汇的描写 让我们感受到这个世界是多么美好。
①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看谁读得最有感情,读得最美。
(指名读)(接力读)
过渡:同学们这样美好的世界是谁给予我们的?是他用自己的身躯换来的。所以当我们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时,不要忘了我们的大神---盘古。
2、 这时你心中又产生了怎样的情感?自己再深情的读一读把自己的所思所感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简要地写在书旁。
3、学生读书感悟,教师巡视指导
4、组织交流
5、小结:同学们你们不但读得好,说的也好!各人有各人的感受,有的感谢盘古,感谢盘古给我们带来这么美好的宇宙空间:有的为盘古的无私献身而深深感动:有的为盘古就这样离去而难过,心头有着一丝悠悠的怀念。
6、看!这就是盘古为我们开创的美丽的世界(看图,出示一些美丽山河的图片)
让我们一起怀着对盘古的崇敬之情再来感受一下盘古给我们留下的美丽宇宙吧!配乐背诵图片展示
四、学习第8段
就这样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让我们再一次怀着感动,怀着对他的敬佩之情朗读最后一段。
四.拓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宇宙并不是因为盘古开天辟地而形成的,那么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领略一下神话的魅力所在吗?
(学习盘古开天辟地的精神,敢于创新,勇于奉献的精神)
1、现在许多商品都以“盘古”而命名,老师网上搜索了一下,有
盘古文化网 盘古科技有限公司 盘古集团 内蒙古盘古羊绒集团等等,这说明了什么?
2、“开天辟地”既是个神话故事也是个成语,
常比喻空前的,自古以来没有过的。
颂扬开创伟大事业,称“开天辟地”。
如:毛开天辟地,成立了新中国!
3、 再次朗读题目,祝愿同学们也学习盘古的敢于创新,勇于奉献的精神,长大以后也能开天辟地,干一番大事业。
课件:作业:背诵课文第6、7、8自然段
将自已搜集到的神话故事展示给自已的小伙伴们看
12开天辟地 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盘古开天辟地》是我国古代非常有名的神话故事。这个故事充满了人们美好的想象,读起来非常引人入胜。我们以这个故事慢慢切入“了不起的中国人”这个站点,让孩子们充分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想象和智慧。
本节活动共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让孩子们自由想象天和地的由来,在孩子们的猜想中引出故事;第二环节,让孩子们完整欣赏故事,并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内容;第三环节,让幼儿讨论中国古代还有哪些英雄,拓展经验。让孩子们在神话故事中,对中国的文化产生进一步的认知。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画面,安静的倾听并理解故事内容,了解传说中的天和地是怎么分开的。
2、感受中国古典神话充满想象力的特点。
重点:仔细观察画面,倾听理解故事内容,知道传说中的天和地是怎么分开的。
难点:仔细观察画面,倾听理解故事内容,知道传说中的天和地是怎么分开的。
活动准备:图书ppT
活动过程:
一、谈天说地
1、你知道“天和地”是怎么来的吗?
2、太阳、山脉、河流、星星、月亮又是怎么来的呢?
3、是不是像你们说的那样呢?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盘古开天辟地》,故事里就有答案。
二、故事欣赏《盘古开天辟地》
1、播放ppT,幼儿完整倾听故事。
提问:
(1)你喜欢这个故事吗?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盘古是谁的孩子?
(3)传说中的天和地怎么会分开的?
2、播放ppT,幼儿分段倾听故事。
提问:
(1)盘古让自己呼出的气变成了什么?
(2)盘古让自己的声音变成了什么?
(3)太阳、月亮、星星又是他的什么变成的?
(4)还有哪些也是盘古变的?
3、第三次自主阅读故事
(1)你觉得盘古是一个怎样的人?
(2)世界上究竟有没有女娲娘娘和盘古呢?
(3)天和地是不是真的是盘古变的呢?
4、小结:这个故事是古代人们想象的神话故事,虽然神话故事不是真的事情,但是直到现在人们还喜爱这个神话故事,把勇敢的人称作顶天立地的英雄汉。
三、延伸活动
1、你还知道哪些了不起的人,哪些顶天立地的英雄汉呢
12开天辟地 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七自然段。
2、抓住关键理解句子,掌握含有反义词的句子,指导个性化阅读。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悟盘古勇敢、无私的献身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展示课文插图)看图,用自己的话描述图上的情景。
用一个词概括你心目中的盘古形象。(勇敢、无私)
二、引导阅读课文第一部分。
1、你从课文中哪些地方读出了盘古的勇敢?自由读,划出有关句子。
2、同桌间相互交流。
3、指名读出所划的句子,引导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4、重点句指导:
①大神见身边有一把板斧、一把凿子,他随手拿来,左手持凿,右手握斧,对着眼前的一片混沌,猛劈猛凿,只见巨石崩裂抓住关键词,读出自己的理解。
②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让学生揣摩和发现句子的特点,朗读体会。
三、引导阅读和背诵第二部分。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精疲力竭含着微笑化成了万物等词语悟出盘古的无私奉献,展开想象练读,指导背诵第七自然段。
四、拓展练习。
我想把手放在茂盛的花草上,去抚摸盘古的汗毛;我想把头枕在宽阔的平原上,去倾听学生模仿句式,作拓展练习。
五、作业。搜集中华民族堪称开天辟地的伟绩,准备在班内交流。
盘古开天辟地作者袁珂简介
盘古开天辟地作者袁珂简介
袁珂,生于1916年,神话学家。四川省新繁县人,现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论著有《中国古代神话》《古神话选释》《山海经校注》《神话论文集》《中国神话传说辞典》。《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国第一部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作者对浩瀚的古文献资料,考辨真伪,订正讹误,加以排比综合,把中国汉民族片段的古神话资料熔铸成一个有系统的整体,提供了一部具有汉民族古神话特色与风格的文学作品。
七年级《盘古开天辟地》语文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有关神话的知识;体会联想、想象、夸张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
2、训练按时间顺序,抓住文中关键语句进行复述的能力
3、认识古代劳动人民企图了解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
教学要点
1、丰富而奇特的想象
2、按时间顺序组材,清晰的条理
3、生动形象的叙述语言
教学方法
反复阅读课文,在掌握课文内容基础上,训练学生按宇宙起源的历史顺序,复述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并引导学生抓住文章关键语句,体会清晰的条理和叙事生动形象的特点及文章丰富的想象。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步骤
△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
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神话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力的抗争和对提高人类自身能力的渴望。神话借助于幻想、想象和夸张进行创作,按照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形象,创造各种各样的“神”。
正音解词:
混沌(dùn)巍峨(wēi)(é)冉冉(rǎn)甘霖(lín)霹雳(pī)(lì)
①混沌:我国传说中指宇宙形成以前世界模糊一团的景象。
②四极:四方的边际。
③五方:东、南、西、北、中。
④湿润:
⑤甘霖:适时的,有利于庄稼的雨。
⑥清露:
作者介绍:袁珂,神话学家,现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论著有《中国古代神话》、《古神话选释》、《山海经校注》、《神话论文集》、《中国神话传说辞典》,其中《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国第一部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
课文分析
1、宇宙开始时是什么样的?
(很久很久以前,宇宙只有混沌一团)
2、天地是怎样形成的?
(盘古抓过大板斧有力一挥,大混沌破裂开来,其中轻而清的东西上升变成天,重而浊的东西下沉变成地。盘古头顶天,脚踏地,撑在天地间,天不断升高,地不断加厚,经过了十万八千年,天和地逐渐形成了。)
3、自然界中的万物是怎么来的?
(天地形成后,盘古实在需要休息休息,他终于倒下了。这时候,他的周身突然发生了很大变化:身上的一切,变成天地间万物,使这个新诞生的宇宙变得如此丰富而美丽。)
按课文书后练习一概括段意。(见教参)
①宇宙最初是混沌的,后来盘古为什么,又是如何“开天辟地的”?
〈在书上划出表示形态、心情、动作……的语句〉(见书)
②文章是按什么顺序组织材料的?划出表示时间概念的语句。
(时间顺序)(见书)
③盘古的全身变成了自然界的哪些事物?(见书)
课文在这段文字中用了几个“变成”?(十二个)想象非常丰富奇特。
做书后练习。
写作特点:
1、想象丰富奇特
2、文章的条理性,形象性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开天辟地》的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S版)
建议学时数:2学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辅导学生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盘古开天辟地并用身体孕育万物的神勇和伟大。
二、内容分析
这是一个古老的神话故事,讲的盘古开天辟地孕育万物的故事。从奶奶讲的故事,可以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这位远古英雄的神勇和伟大。重点难点:朗读课文,感悟盘古的神勇和伟大。
三、学生分析
喜欢神话,想探究宇宙是怎么形成的,是孩子们的天性。本课的设置就是想通过让孩子们的好奇心,探究这些秘密的同时激发他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四、设计思路
减少繁琐的分析讲解环节,给学生充分探索、发现的机会,使其感受中国古代民间文学的精华,领悟古代劳动人民认识和探索自然奥秘中丰富的想像和无穷的智慧。
五、教具准备
盘古开天辟地的图画或动画课件;本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
1、谈话:佳佳是和我们同龄的小朋友,他平时特别爱提问题,比如天上为什么会有星星?地上为什么会有河流?有一天,她问奶奶,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从哪来的?奶奶就给她讲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神话故事,佳佳都听得人迷了,你们想知道是什么故事吗?
2、出示课题:开天辟地。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圈出本课生字,对照课后的生字表,把生字读准确)
2、小组合作学习,纠正读音。(读一读生字所在的词语或句子,并悄悄告诉同桌小伙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3、交流识字方法,认读生字。
教师范读,边听边画出“开天辟地”的句子。
4、指导学生从整体理解“开天辟地”的过程。
(1)故事中,天地最早什么样?(板书:大鸡蛋躺巨人)
(2)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出示挂图或播放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板书:开天辟地顶天立地)
5、读最后一自然段,发挥想像力,感悟神话的创作过程。
(1)奶奶最后告诉我们什么?一起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发挥你的想像力,说一说盘古还创造了宇宙中的哪些事物?
四、小结拓展
故事中,宇宙是因为盘古开天辟地而诞生的,你相信这种说法吗?你还想通过什么办法知道些什么呢?让我们都为揭开宇宙的奥秘而努力探索吧!
附:板书设计:
30开天辟地
大鸡蛋——开天辟地——创造宇宙万物
躺巨人顶天立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朗读感悟,复述课文,指导写字。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读了《开天辟地》这个神话故事,了解了古代人民想像的盘古开天辟地、创造宇宙的过程,还认识了许多生字娃娃,这一节我们接着学习课文。
二、巩固识字
1、同桌小伙伴互相认读课后生字。
2、认读生字卡片,试着给生字组词。
三、朗读感悟
1、再读课文,说说盘古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引导学生理解盘古的勇敢、献身精神。)
2、从文章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盘古勇敢、很伟大,愿意牺牲自己,造福人类?找出有关句子多读几次。
3、怎样读才能体现出盘古的勇敢和你对他的敬佩?自己先试一试,然后小组互读互评。(重点指导学生朗读二、三自然段,适当评价。)
四、讲述故事
1、看图或板书讲《开天辟地》这个故事。试着给同桌小伙伴讲一讲,哪一部分讲不好,还可以再看看书后再讲。
2、各小组推选出代表,开展“故事大王”比赛。
五、指导写字
1、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两个独体字,两个左右结构的字,四个上下结构的字。)
2、指导书写。
(1)指导“丈”:强调撇捺要舒展开,引导学生自己观察“止”,描红,练习。
(2)指导“抓”:强调左窄右宽的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停”,描红,练习。
(3)指导“突”:强调上下呼应、结构匀称等注意事项;引导学生观察“盘”、“蛋”,描红,练习。
六、拓展延伸
1、你还听过或看过其他的神话故事吗?讲给同学们听。
把你搜集到宇宙诞生的其他资料讲给小伙伴听。
教学反思:
1、本课以孩子们常见的听长辈讲故事的方式导入,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2、重视自主学习,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阅读了解课文内容。
3、做到从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生从生活中主动学习,主动了解传统文化。
4、不足之处,应该让孩子了解神话是人们以前无法解释宇宙形成的原理,自己想出的一些合理解释,并不事实上如此。
《盘古开天辟地》教案设计
古时候,科学不发达,劳动人民看见一些大自然现象,像日月出没、电闪雷鸣等等,得不到解释,以为有“神”在支配这些现象,就创作了许多神话。接下来,小编为您介绍了《盘古开天辟地》教案设计,感谢您的阅读!
一、预习
1.读准下列字的注音。
浊混沌孕育霹雳冉冉上升巍峨雷霆骨髓甘霖
2.正确解释下列词语.
(l)盘古:我国神话中的开天辟地的人物。
(2)开天辟地:古代神话说盘古氏开辟天地后方有世界。因此用“开天辟地”指有史以来。
(3)宇宙:本课指~切物质及其存在的形式的总体。
(4)霹雳:云和地面之间发生的一种响声很大的强烈的雷电现象。
也叫落雷。
(5)冉冉:本课指慢慢地。
(6)湿润:本课指(玉、石等)质地柔和、细腻光滑。
(7)甘霖:指久旱以后所下的雨。
3.朗读课文,思考自读提示。
二、导入
1.作者作品简介:袁柯,生于1916年,神话学家。四川人,现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论著有《中国古代神话》、《古神话选释》、《山海经校注》、《神话论文集》、《中国神话传说辞典》。《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国第一部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
2.关于神话。
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的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的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3.导语。
创世神话,也称开辟神话,是关于天地开辟、人类和万物起源的神话。创世神话是人类幼年时期用幻想的形式对自然、宇宙所作的幼稚的解释和描述,反映出原始古代人对天地宇宙和人类由来的原始观念。
天地开辟神话,大体可以分为由神来开辟天地,由巨人化生万物和自然演化形成世界等三大类。属于由巨人化生万物这一类。
三、讲解
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听课文录音均可)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划分开了”。
总写盘古分开了天地。
第二部分:从“天和地分开以后”到“终于倒下了”。
写盘古顶天立地使天地成形的过程。
第三部分:从“就在这时候”到“也变成清露和甘霖”。
详写盘古的整个身体变成了宇宙万物。
第四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
写盘古开天辟地的献身精神。
3.是根据课后练习二的1、2则神话改编而成的,试对照是怎么改写的。
讨论并归纳:第1节写“天地混沌如鸡子”。第2节写“盘古生其中”。第3节写“万八千岁”,增加了“呼呼地睡着觉”的动作描写。第4节到第5节写“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增加了盘古醒来的动作和感受,写出盘古开天辟地的原因。还增加了开天辟地的工具和动作,写得有血有肉,有声有色,形象具体。第6节写“盘古在其中”增写了盘古在天地间的作用。“一月九变,神于天,圣于地。”没有写。第7节写“天日高一九地日厚一文,盘古日长一文,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第8节和第9节神话中没有。作者增加了盘古身长的推测及他在天地间吃力的工作情景,最后写天地造成,盘古也累得倒下了。第删节是根据练习二的第2小题改写的。第11节是作者的总结、议论,点出盘古与自然作斗争的献身精神。
4.作者改写古代神话基本忠实于原来的材料,但作了综合、整理和增添细节的工作。作者在必要的地方增添细节根据什么?试举例说明。
讨论并归纳:根据原来材料并加以想象。如写混沌初开,想象为企古用大板斧一挥,还听得一声霹雳巨响,大混沌忽然破裂开来。再如写盘古在天地间吃力地工作的形象之高大,气势之豪壮、威力之巨大是任何想象都无法企及的'。
四、小结
1.改写要注意综合性。关于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古代是若干片断。作者经过综合、连缀、加工,使这个神话完整化了。
2.改写要注意条理性。从混饨初开到天地成形,再到自然界一切的形成,按照宇宙起源的历史为顺序加以编排,条理清楚。
3.改写要注意形象性。改写也是再创作的过程。作者并不是单纯的用现代汉语翻译古文,而是进一步展开了种种想象,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生动。
12开天辟地 教案 篇5
原文
很多很多年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的景象只是混沌的一团。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这个其大无比的巨人,就孕育在这混沌之中。
他在混沌中孕育着,成长着,呼呼地睡着觉,一直经过了十万八千年。
有一天,他忽然醒过来。睁开眼睛一看,哎呀,什么也看不见,眼前只是模糊的一片,闷得怪心慌。
他觉得这种状况非常可恼,心里一生气,不知道从哪里抓过来一把大板斧,用力一挥。只听得一声霹雳巨响,大混沌忽然破裂开来。其中有些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天;另外有些重而浊的东西,沉沉下降,变成地——当初混沌不分的天地,就这样划分开了。
天和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要合拢,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的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
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子也每天增长一丈。这样又过了十万八千年,天升得极高了,地变得极厚了,盘古的身子也长得极长了。
盘古的身子究竟有多长呢?有人说有九万里长。这巍峨的巨人,像一根长柱子似的,直挺挺地撑在天和地当中,不让它们有重归于混沌的机会。
他孤独地站在那里,坚持着把天和地分开,又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年代。到后来,天和地的构造似乎已经逐渐成形了,他不必再担心它们会合拢了,他实在也需要休息休息,终于倒下了。
就在这时候,他周身突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口里呼出的气变成风和云,他的声音变成轰隆的雷霆,他的一只眼睛变成太阳,另一只眼睛变成月亮。他的手足和身躯变成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江河,他的筋脉变成道路,他的肌肉变成田土,他的头发变成天上的星星,他浑身的汗毛变成花草树木,他的牙齿、骨头、骨髓等,也都变成闪光的金属、坚硬的石头、温润的宝玉,就是那最没有用处的身上出的汗,也变成清露和甘霖。
总之一句话: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整个的身体使这新诞生的宇宙丰富而美丽。
12开天辟地 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第6~8自然段。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
盘古怎样开天辟地,又怎样化生出世间万物这两部分内容,体会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课前一分钟
我们班同学平时积累了很多成语,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你会说天( )地( )的成语吗?(交流)
出示:翻天覆地、开天辟地、欢天喜地、顶天立地、昏天黑地,改天换地
齐读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2课开天辟地,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这个世界上什么也没有,没有我们看见的花草树木,没有山水鸟兽,甚至没有天,没有地,于是世间流传了这样一个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叫开天辟地。
齐读题目。多么有力量的题目啊,再读,(好像没有把力量读出来)范读,再齐读(很有力量)。
开和辟的意思是一样的,所以开天辟地又可以说成开辟天地。
二、精读指导
(一)说清课文大意
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默读一遍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出示:昏天黑地 开天辟地 顶天立地 化生万物
同学们,你们看,看到这四个词语,我们就像看到了这个神话故事的发展过程,能用上这四个词语用几句连贯的话来说说看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吗?(学生交流)
(这篇课文讲了天地还是混沌一团的时候,有个叫盘古的大神醒来,他拿起斧子和凿子开天辟地,最后他化生万物)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盘古,走进盘古开天辟地时那样一种惊心动魄的场面。(出示文章第二自然段)(板书:开天辟地)(自由读)
2.出示: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大神见身边有一把板斧、一把凿子,他随手拿来,左手持凿,右手握斧,对着眼前的黑暗混沌,一阵猛劈猛凿,只见巨石崩裂,“大鸡蛋”破碎了。
指读
同学们,你们看,盘古是怎么劈的,怎么凿的?揭示猛劈猛凿。(点红两个“猛”)狠狠地劈,狠狠地凿。谁再来读(比较有力量)
谁再来(恩,你自由了,你可以看到天地了。)
3.从这里,你想到盘古怎么样?
(1)向往光明
“左手持凿,右手握斧”“猛劈猛凿”“巨石崩裂”想象盘古开天辟地的情景,感受开天辟地的艰难,体会盘古对光明的无限向往,以及创造崭新新世界的决心。
(2)力量大
同学们,盘古是个大神,力量大不大。(大)
“一使劲”“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体会盘古不是一般的神,他有着无穷的力量与高大的身躯,这也是盘古能够开天辟地的条件。
他还是一个沉睡了一万八千年的大神,一万八千年,他该积蓄了多大的力量啊,这一刻他要爆发了,他要凿出一片新天地来,来,让我们像盘古一样爆发一次。(生齐读)(很有气势)
4.同学们,你们看天地出现了。引读: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读过了有什么感觉?(轻的东西往上飘,重的东西往下落,天地就形成了,太奇怪了。)是啊,这是一种多么壮观的景象啊。
5.师引导学生比较。轻而清,重而浊
老师读上半句,请大家注意听。老师将哪些词语稍稍强调了一下,等下你读的时候,把下半句相应的词语也强调一下。(师读)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突出了“轻、清、上升、天”等词语)
(指读)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将“重、浊、下降、地”等词语读重音)
6.同学们,这句话越读越有味道!为什么呢?再仔细读读,你发现了什么?对偶,许多对应的反义词,近义词)
对偶:字数相等,内容相对 你能找找其他地方有没有对偶句了?(左手持凿,右手握斧。 头顶天,脚踏地。)
反义词:你说说有哪些?(清对浊,轻对重,上升对下降,天对地)
老师读上排的词语,你们读下排与它们相反或相对应的词语。(师生合作对句)
清——浊 轻——重 上升——下降 天——地
这些意思相反的词语放在上下半句里,读起来特别有味道。来,我们有滋有味地再来读读这句话。
7.其实,这句话中,还有一组意思相近的词语,大家发现了吗?(缓缓和慢慢)
这两个词语什么意思? (都是速度很慢的意思)
缓缓和慢慢既然都是速度很慢的意思,那么能不能将句子这样改: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缓缓下降,变成了地。你觉得这样改好吗? (不好!感觉读起来重复了!)
是啊,重复了,读起来感觉就不好了。同学们你们再读读这两个词语,能不能从中感受到一些什么?(感受到作者写文章很注意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同一个意思。还感觉到天地分开真的很不容易。盘古很艰辛!我感觉到天地形成的时间太漫长了。)
是啊,大家感受得真好,这些感受我们都是从文字中来的,你看,学语文可真有意思啊。
8.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课文的第二小节。
(三)学习第三~六自然段
1.天和地分开后(出示顶天立地的图)看到了什么?(生交流)
老师不但看到了天地出现了,还看到了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站在中间。他就是盘古。(出示第三~五自然段)(指读)
盘古顶天立地了多长时间(一万八千年 几千万年),这样做是为了什么?你准备用什么样的词语形容他?(坚定不移)
盘古为了人们有一个光明世界,坚定不移的顶天立地了几千万年。
2.同学们,天高的不能再高了,地不能再厚了,而盘古也不能再长了,天地就这样形成了。而这时盘古也倒下了。指读第六自然段。
听了朗读,有没有什么地方特别让你感动?
“精疲力竭”(引导体会盘古顶天立地的艰辛)
“含着微笑倒下去” (引导体会盘古高尚的思想,伟大的献身精神)他胜利了,成功地把宇宙分开了;天地再也不会合拢,他死的无怨无悔。
齐读。这是多么伟大的心灵呀!面对死亡,盘古是那么坦然,那么无畏,那么乐观。
(四)学习七自然段
1.出示第七自然段,生自由朗读
除了把天和地分开之外,盘古还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尊敬?自读第七自然段,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临死的时候,他的身躯化成了万物)
那么他的身躯化成了什么?(指读)(点红9个“变成了”)
发现这句话是这一节的总起, 后面做了具体介绍。
懂得盘古全身所有的一切都化成了对人类有用的东西,自己什么也没有留下。
再读想说什么?(伟大)
有时候伟大是需要付出沉重代价的(盘古的身体化成了万物)
同学们,能从这里的某一句或两句谈一谈为什么你觉得盘古伟大吗?(生答)
齐读
下面请你们根据老师提供的上句,请你回答下句。
2.同学们,盘古悲壮地倒下了,他死而无憾,虽然他不是真实的,但我们不得不说,他就是一个英雄,一个立于天地之间的真英雄。因为:(教师引读)
3.变成了,变成了,变成了,九个变成了,句式多整齐啊,想象多丰富啊,也许只有这样的句子才能让我们感受到盘古虽然悲壮地倒下了,但世界不会忘记,天地不会忘记,人们也不会忘记,他仍然活在天地当中。不信,你看,那风和云就是盘古呼出的气;你听,那轰隆的雷霆就是盘古发出的声音;你感受到了吗?那奔腾的江河就是盘古流淌的血液。
4.背诵第七自然段
(五)学习第八自然段
就这样,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
1.“就这样”,承接上文。“这样”指上文讲述的盘古所做的一切。
2.理解第八自然段照应全文。
三、总结全文
1.开天辟地是个神话,演变到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成语,为人们熟知,并赋予了他新的内涵,在这里开天辟地还是开辟天和地的意思吗?(学生交流)
3.只要我们有信心,有勇气,有信念,相信在学习中甚至是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也能开辟出一番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四、课外作业
回家后,将这个美丽的神话传说讲给身边的人听
五、板书设计
12 开天辟地
开天辟地 向往光明
顶天立地 坚定不移
化生万物 造福人类
12开天辟地 教案 篇7
教学要求:
知识技能: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六、七、八自然段。
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过程方法:
指导学生抓住主要词语,边读边想象,理解课文内容。
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情感态度价值观: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抓住主要词语,边读边想象,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感受盘古的伟大形象,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课前准备: 搜集神话故事,尤其是中外有关创世纪的神话故事。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看图片猜故事。(依次出示图片及故事名: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夸父追日)
2、揭示“神话故事”
(1)你们知道这些故事都是什么故事吗?(出示:神话故事)
(2)在远古时候,科学不发达,人们对一些简单的自然现象,还无法做出科学的解释,于是古人就用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了一些具有超凡能力的“神”,与这些“神”有关的故事就成了神话故事。
3、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英雄,就是——(盘古)
学习一则与他有关的神话故事——“开天辟地”。
(2)解题。齐读课题。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古人认为原来的宇宙是怎样的?(混沌一团 昏天黑地 黑暗)
出示:混沌一团 指导读好 理解词义
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导读好。
三、初读课文
1、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改变这个混沌的世界的?
2、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2-8自然段,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词语。
4、默读课文,找出文中的一句句子回答。
5、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
6、分段: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盘古以神力和身躯开辟天地,哪几个自然段又写了化生万物?
四、学习2-5小节
1、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万物。板书:开辟天地 化生万物
2、盘古是怎样以自己的神力和身躯开辟天地的?请你默读课文的2-5自然段,划出有关的句子。
(1)出示: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神力无穷)
一个翻身就能让宇宙裂开一条缝,你有这个力量吗?
看到一丝微光,盘古会怎么想?(一定要把光明留住,改变黑暗混沌的世界。)
(2)“大神见身边有一把板斧、一把凿子,他随手拿来。左手持凿,右手握斧,对着眼前的黑暗混沌,一阵猛劈猛凿,只见巨石崩裂,“大鸡蛋”破碎了”。(神力无穷)
理解词语:
“猛劈猛凿,巨石崩裂”:盘古的神力无穷。
一阵:时间长。
指导朗读: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小结出示图片:描绘同学们的想象还真丰富,通过你们的描述,我仿佛真的看到了盘古:随着他的猛劈猛凿,只见一道道斧光凿影,火花飞溅;耳边回响着那呼呼的风声;你听,巨石崩裂时,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响着那震耳欲聋的声音,整个宇宙在剧烈地震动着。让我们感觉到盘古真是 神力无穷!
再次朗读:谁能看着图,结合我们刚才的想象,把盘古神力无穷的样子和坚持不懈精神读出来?
盘古就靠这神力,把天地劈开来了,于是——引读下文,屏幕出示: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引导读出上下两句的变化。)
(3)引读
——出示图,盘古以自己的神力终于将天地分开。这就是天地分开后的盘古(教师引读:天和地分开后,盘古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天和地的变化而变化。
(4)理解:课文第四自然段:
“一万八千年”:这么长的时间,盘古过得容易吗?可能会发生什么呢?
一万八千年时间是多么漫长,盘古是多么不容易啊!还有哪儿也可以看出盘古很不容易?(三个“极”)
指导读好。
4、教师过渡:为了不让天地重新合拢,盘古就这样在天地间苦苦支撑着。此时课文称他为“巍峨的巨人”,这是为什么?还仅仅指盘古身躯的高大吗?(盘古的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使他的形象更高大了。)
5、齐读课文1-5小节,感受一下盘古的巨人英雄形象。
五、作业。
1抄写生词。2、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用上面的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化生万物”
1、出示图:这就是巍峨的大英雄盘古,为了改变这个黑暗混沌的世界,他在天地之间整整支撑了着,引读第6自然段
理解:精疲力竭
微笑着倒下:此时盘古心里在想些什么?
2、说得好啊,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在临死的时候,还把自己的身躯化成了万物。请大家读读第7自然段,读着读着,你心中产生了怎样的情感?把自己的所思所感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简要地批注在书旁。
2、学生读书感悟,教师巡视指导
3、组织交流
(1)“就连……”说明什么?
(2)练习说话:( )变成了( )
4、小结:同学们谈得真是太好了!各人有各人的感受有的感谢盘古,感谢盘古给我们带来这么美好的宇宙空间;有的为盘古的无私献身而深深感动;有的为盘古就这样离去而难过,心头有着一丝悠悠的怀念。
5、指导背诵。
三、总结全文,齐读全文。
四、认识对仗
1、这个神话故事,不仅情节感人,而且文字优美,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我们先来看这个句子:
2、出示:左手持凿,右手握斧。你有什么发现?(初步认识对仗)
3、出示第二句:“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这是怎样对仗的呢?(师生对读,初步感受对仗的好处)
4、引导学生从书中第7自然段找一找对仗的句子,组织交流
5、总结引导:以后在写作中,我们也可以尝试运用对仗这种方法,那会让文章增色不少。五、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第6、7、8自然段
2、兴趣题:把下面不是很对仗的句子改一改,让它读起来更优美。
(1)、隆起的肌肉变成了三山五岳, 流淌的血液变成了奔腾的江河。
(2)、筋脉变成了纵横交错的大道,皮肤变成了万顷良田。
3、读《拓展阅读》——《天地造物》
板书:
12、开辟天地(盘古)
开天辟地 化生万物
无私奉献
12开天辟地 教案 篇8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六、七、八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
教学重点:理解盘古怎样开天辟地和化生出世间万物,体会盘古伟大的献身。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形象。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准备:搜集神话故事,尤其是中外有关创世纪的神话故事。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板书课题,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开天辟地》
1、出示混沌不分昏天黑地大刀阔斧开天辟地
与日俱增顶天立地变化万端改天换地
2、谁能用以上的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昨天的朗读,我们知道盘古开辟了天地,那么未开辟之前,天地是怎样的?(混沌一团,像个大鸡蛋。)(板书盘古)谁能通过朗读向大家传达这样一个世界。(指名读)
二、学习2-5自然段。
过渡:就在这个浑沌一团的大鸡蛋中,昏睡了一万八千年的盘古醒来了,看到周围黑乎乎一片,他会感到怎么样?(彷徨、茫然),它多么渴望见到光明啊!于是开始了他的开天辟地。
请你大声读第2自然段,看看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画出有关句子,想想:从中你看出盘古是一个怎样的神?
(一)、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说。
(1)出示“他一使劲……破碎了。”齐读。
盘古一使劲,一翻身就能让宇宙裂开一条缝,说明了什么?(高大力大)你们有这个力量吗?老师也没有,只有盘古才有这个神力。(板书:神力)请男同学读第一句,把盘古的神力读出来。
你们读得太好了,特别是“咔嚓”太生动了,仿佛就在我的耳边响起。
(2)哪个词最能体现盘古的神力?(“猛劈猛凿”是什么意思?谁能把“猛劈猛凿”的状态读出来,能加上动作来读就更好了。
(3)盘古是个昏睡了一万八千年的大神,一万八千年,他该积蓄了多大的力量啊!这一刻,他要爆发了,他要凿出一片新天地来。来,我们一起读。
于是,宇宙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4)出示“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个别读,指导朗读。这句话在描绘天地的变化时用词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对反义词形象地描绘了天地分离的情景。)(字数相等/琅琅上口)
课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类似的句子,在下面的学习中自己要留意。以后在中,我们也可以尝试运用对仗这种方法,那会让文章增色不少。
(二)学习3-5自然段
1、过渡:盘古用他的神力开辟了天地,为了不让天和地合拢,他又是怎样做的呢?默读3—5自然段。
指名做动作说。看插图,一顶就是一万八千年!累不累?
这时候的天、地、盘古有哪些变化?个别说
这时的盘古也变成了一个……(巍峨的巨人)
(屏幕出示: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根长柱子似的,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2、“巍峨”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这个词一般用来形容山峰,可在这儿却是用来形容盘古,说明什么?齐读。
3、作者在这3段话里用了哪些对仗?
出示:头顶天天每天升高一丈天升得高极了天不再升高
脚踏地地每天加厚一丈地变得极厚了地不再加厚
齐读,感受它们的对称美。
三、学习6-7自然段
(一)学习第6自然段
1、指名读。
什么叫筋疲力竭?为什么倒下了还要微笑?(因为他知道天地再也不会合拢,宇宙再也不会黑暗,一个崭新的光明世界降临了。盘古具有一颗多么伟大的心灵啊!面对死亡,他是那么坦然,那么无畏,请大家齐读第6段,读出盘古的无怨无悔
2、过渡:盘古为开天辟地耗尽了心血,流尽了汗水,在临死前他还把自己的身躯化成了世间万物。板书:身躯化生万物
(二)学习第7自然段
1、读第7自然段,让我们看看他的身躯都变成了什么。齐读。
出示第7段(变化方式)(打字不同颜色)
师引读。
多么整齐的句式,多么神奇的画面啊!让我们合作朗读,共同分享这段美妙的文字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
2、下面请大家放飞你丰富的想象,想想盘古的牙齿、鼻子、耳朵、头发、眉毛、手指头等等会变成什么?
你从中体会到盘古的什么?(板书:无私、伟大的奉献)
(三)学习第8自然段。
1、齐读。
:同学们,今天这样美好的世界是盘古用自己的神力和身躯换来的。所以当我们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沐浴着温暖的阳光的时候,不要忘了我们的大神———盘古。
四、拓展延伸,升华认识
如果大家有什么话要对盘古说,请你把它写在小练笔上。
板书设计:
12.开天辟地
神力开天辟地
盘古无私、伟大的献身
身躯化生出万物
12开天辟地 教案 篇9
教学要求
1、 正确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纵横交错"、"开天辟地"等词语。
2、 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6、7、8自然段。
3、 认识神话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
教学重、难点
1、 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2、 认识神话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
教具准备
录音带、小黑板(关于这个故事的光碟)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收集神化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质疑揭题
1、齐读课题
2、生质疑谁开天劈地?为什么要开天辟地?怎样开天辟地?结果怎样?)
4、 用词素分析开天辟地什么意思。
二、检查预习
1、 生汇报生字、词语的自学情况。
2、 汇报词语的理解情况。
3、 汇报预习中的困难和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师指导学生解决困难)
4、 汇报读课文的情况。
5、 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了解故事
1、生自由读文。
2、在小组讲述这个故事,看谁讲得最具体。
3、 指名讲述。
四、指导识记并书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激发兴趣、语言积累
1、课文中讲到的天地以及世间万物的形成,你认为对吗?你能介绍这方面的知识吗?
2、"开天辟地"是一个神话故事。神话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对美的向往。这课文主要是对哪些自然现象的天真的解释呢?(天地的形成和世间万物的形成)
4、 这个神话是怎么解释天地的形成的?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左手持凿,右手握斧"(头顶着天,脚踏着地)
"轻而清的东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口中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云……)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你还能从课文中找出这种类型的句子吗?
5、 师相机出示第七自然段,指导朗读背诵。
6、 背诵六、八自然段。
二、理解"开天辟地"的意思
"开天辟地"是一个带有神话故事的成语,学习了这个神话故事,你知道"开天辟地"意思了吗?(在这之前从来没有过,有史以来)
三、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把你知道的神话故事讲听一听。
四、作业
继续收集神话故事
12开天辟地 教案 篇10
本课文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整篇课文脉络清楚,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文章在表达上的这些特点,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
教学目标:
1.认识竭、液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宇宙、混沌、冉冉上升、慢慢下沉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68自然段。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4.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形象。
教学时间:
两课时
课前准备:
搜集神话故事,尤其是中外有关创世纪的神话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2.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一、故事导入
①简介中国的神话故事。
②我记忆中的神话故事。交流课前部分资料:选择一个自己印象最深的神话故事讲给同学听。
③揭题:12开天辟地。
二、初读感知
①识记生字。/article/
a.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b.同座互相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②读通课文。
a.自由练读课文。
b.同座合作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③感知文意: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研读交流。
①学生自读课文,谈谈对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的印象,并说一说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印象。
②重点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读一读,想一想,你有什么新发现?
③重点研读课文第七自然段。
a.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人类的老祖宗给我们创造的宇宙的美丽样子。
b.让学生根据教学挂图介绍盘古创造的美丽宇宙。
c.选择感受最深的部分读一读。
四、作业
1.练读课文。继续搜集有关神话故事的资料。
2.看拼音写词语。
3.扩词。
厚竭
12开天辟地 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教法、德育渗透点)
知识与能力:
1、学会十个生字,理解“混沌、孕育、筋脉、甘霖”等词语。
2、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像,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理解、想像、思维、表达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以奇特而合理的想象为主线,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语言的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盘古与自然作斗争的献身精神,激发学生对阅读古代神话故事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奇特而合理的想像。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像,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
3、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能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挂图
第1课时
教学设计:
一、走近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一)激趣谈话
同学们,你听过或读过哪些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学生自由发言)
预设:《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夸父逐日》、
《牛郎织女》、《女娲造人》、《神笔马良》等。
(二)动情简介——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起源
神话故事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神话并非现实生活,而是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的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因此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奇特、大胆、合理的想象把自然界拟人化,创造了神话。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板书:奇特、大胆、合理的想像)中国神话学专家袁珂先生撰写了一部全面叙述中国古代神话体系的专著《中国古代神话》。全书从世界是怎样开始的,黄帝和蚩尤的战争,帝俊、帝喾和舜,后羿和嫦娥的故事,鲧和禹治理洪水,远国异人,夏以后的传说等几个方面对支离破碎中国神话作了最全面、完整、通俗的讲述。
(三)引出课题
让我们穿过时光隧道,来到远古时代,人们百思不得其解,那蓝天、大地从何而来?为什么天清澈如水?大地浑浊厚实?啊!人们开始想像了,原来是人类的祖先“盘古开天辟地”呀!(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请同学们翻开书55页,走入这神奇的故事之中,感受那奇特、大胆、合理的想象吧!
二、走进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轮读课文,相机正音,互相评价.
(注意:混沌hùndùn冉冉rǎn上升可恼nǎo)
3、读完故事后,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预设:学生可能对故事中的盘古印象深刻,也可能认为盘古用大板斧划分开天地印象神奇无比,还可能对盘古倒下后周身发生的变化感到惊叹┅┅总之,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感受。
三、品读神话故事,感悟想像
1、同学们初读故事后,有这么多新鲜的感受,真好!看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给大家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作者也用了一句话来评价“盘古”,你能找出来读一读吗?(指名朗读——随机出示句子“总之一句话: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整个的身体使这新诞生的宇宙丰富而美丽。”——齐读)
2、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是怎样使这宇宙变得丰富而美丽的?用波浪线将故事中自己认为具有奇特而合理的想像之处划下来,多读读!
3、交流分享读书感受
A、“他觉得这种状况非常可恼——当初混沌不分的天地就这样划分开了。”
感受:在远古时代的人们看来,天和地是平行的,一个在上,一在下,一个“轻而清”,自然会向上升,一个“重而浊”,自然会向下沉。混沌不分的天地原来是由盘古一个霹雳大板斧劈开的呀,难怪叫“开天辟地”!作者的想像是这么奇特!
2)学生自主发表看法(预设:这也是一种奇特的想像,“每天”“一丈”反复出现,突出表现天地是如何分离的,三个“极”,更说明天升高到了尽头,地也达到了最厚,盘古的身子也长到了最长。)
3)指导朗读:看来,恰当地运用词语的重复,能达到增强神奇想像的效果。怎么读才能表现出这奇特的想像呢?(自由读——指名读)
评语设计:你的朗读的确让我们感受到了“天高地厚”。
C、“盘古的身子究竟有多长呢?┅┅终于倒下了。”
感受:从“直挺挺”、“撑”、“不让”、“孤独”、“坚持”、“实在”、“终于”可以体会出盘古与自然坚持斗争的献身精神。
引导:同学们,读着这些句子,再看看这幅图画吧!你能从图上感受到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这就是人类的老祖宗盘古,作者用生动的笔调把他描绘得真切而神奇,人类不正是发扬着盘古的这种精神吗?与大自然的一切灾害做着不懈地斗争。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吧!
D、“就在这时候——清露和甘霖。”
1)预设感受:盘古倒下后,全身发生了变化,使宇宙变得丰富而美丽。
2)导语设计:这是多么奇特的想像啊!宇宙就这样变得迷人了。奇特的想像之所以有魅力,还因为这想像并非天马行空,也有它的“合理性”,再读读,体会一下!(作者是根据事物的特征展开想象的。)
3)指导朗读:用你们甜美、富有变化的语调去表现这奇特的变化吧!
4)语言拓展
读读下面的文字,如果你是一名“神话家”,你会怎么写?
出示文字:
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以后,这个世界上就变得丰富而美丽。女神女娲觉得这一切都那么新奇,那么美好。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她句的这个世界上缺了点什么。一天,她在黄河岸边坐下来,看见自己在水里的倒影。“哦!我知道了!世界上还缺少一种长得和我一样的东西。”女娲大声叫了起来。女娲给这些小泥娃娃取名叫“人”。看着这些人这么可爱,女娲觉得很满足。她想:“我应该多造一些人出来,这样才热闹呢!”可是女娲累坏了,她想:“能不能找一个简单一点的办法,可以一下子就造出好多人来呢?”这时,她刚好看到身边有一根柳条,于是灵机一动,这个世界上又多了很多很多的人。因为女娲是用黄泥做人,所以中国人的皮肤都是黄颜色的。
12开天辟地 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盘古开天辟地并用身体孕育万物的神勇和伟大。
教学重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
朗读课文,感悟盘古的神勇和伟大。
教具准备:
盘古开天辟地的图画或动画课件;本课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教学目标:
掌握生字新词。
重点难点:
正确认读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简介中国的神话故事。
2、出示课题:开天辟地。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2、小组合作学习,纠正读音。
3、交流识字方法,认读生字。
教师范读,边听边画出“开天辟地”的句子。
4、指导学生从朗读中整体理解“开天辟地”的过程。
三、作业
熟读课文、生字。
第二、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
正确书写7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同桌小伙伴互相认读课后生字。
2、认读生字卡片,试着给生字组词。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说说盘古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2、从文章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盘古勇敢、很伟大,愿意牺牲自己,造福人类?找出有关句子多读几次。
3、怎样读才能体现出盘古的勇敢和你对他的敬佩?自己先试一试,然后小组互读互评。
(重点指导学生朗读二、三自然段,适当评价。)
四、讲述故事
1、看图或板书讲《开天辟地》这个故事。试着给同桌小伙伴讲一讲,哪一部分讲不好,还可以再看看书后再讲。
2、各小组推选出代表,开展“故事大王”比赛。
五、指导写字
1、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指导书写。
(1) 指导“丈”:强调撇捺要舒展开,引导学生自己观察“止”,描红,练习。
(2) 指导“抓”:强调左窄右宽的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停”,描红,练习。
(3) 指导“突”:强调上下呼应、结构匀称等注意事项;引导学生观察“盘”、“蛋”,描红,练习。
六、总结课文。
学习了课文,你从中有什么收获?
七、作业
你还听过或看过其他的神话故事吗?讲给同学们听。
12开天辟地 教案 篇13
课时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生字,理解词语。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两种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游戏“看图猜故事”,出现四个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夸父追日
2、引导学生初步说说神话故事的特点
3、揭示课题:开天辟地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1、读准读通课文
2、带领学生学习6组词语
(1)合拢、裂开、崩裂、破碎(混沌一团、黑暗混沌)
(2)劈、凿、撑
(3)精疲力竭(疲惫不堪)
(4)光芒万丈、皎洁明媚万顷良田(良田万顷)
(5)巍峨
三、再读课文,学习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1、分节读文,思考:盘古为什么要开天辟地?他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后来又发生了什么?
2、指名回答,教师归纳,相机板书:黑暗混沌开辟天地顶天立地化生万物
3、指导学生按顺序简洁地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在文中找出能概括主要内容的一句话
5、小结概括主要内容的两种方法
四、识记生字
1、出示本课9个生字,默记
2、完成看拼音写词语
3、校对五、布置作业用两种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开天辟地》课文说明
上古时候,科学不发达,人们看见一些自然现象,像日月出没、电闪雷鸣等,得不到解释,以为有“神”在支配,就创作出了神话。神话最初是口头流传的,从中可以看到古代劳动人民朴素的思想观念;神话里的英雄形象,反映了人类对战胜自然的信念和向往。
本文是根据古代神话传说改写的。宇宙是怎样起源的?天地是怎样成形的?大自然的一切是从哪里来的?古人思考着这些问题,用他们丰富的想象,创造了巨人盘古这个英雄形象。
作者将古代有关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资料收集起来,加以综合整理,按照盘古开创世界的过程改写成了这篇通俗生动的神话故事。
改写后的神话,结构清晰,条理清楚,情节丰富而生动。
神话按照宇宙起源的历史顺序,从混沌初开到天地成形,再到自然界万物的产生,条理分明。
先写混沌初开。巨人盘古在一片混沌中孕育、成长,醒来时,眼前模糊一片。他顺手抓来一把大板斧,用力一“挥”,天和地就在这挥动之间被分开了。
再写天地成形。天和地虽然分开,但盘古怕它们再合上,就“头顶天,脚踏地”,随着天和地的变化不断变化,直到天地基本成形,他也倒下了。在这里,作者极写盘古的高大:或用数字,“有人说是有九万里长”;或用比喻,“这巍峨的巨人,一根长柱子似的,直挺挺地撑在天和地的当中”,向读者展示了盘古高大威武的英雄形象。
最后写天地万物的产生。作者一连用了12个“变成”,把自然界的万物与盘古身体的各个部位联系起来,想象夸张而奇特。
文章在叙述宇宙起源时,时间的推移交代得很明确,如“很多很多年以前”“一直经过了十万八千年”“有一天”“这样又经过了十万八千年”“又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年代”等,不仅显示了宇宙产生的漫长过程,而且使得全文条理清楚,脉络十分清晰。
作者在改写过程当中,并不是完全按照神话本身的样子,而是融入了自己丰富的想象。
比如关于宇宙起源,古书上只是说:“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作者并不是单纯地用现代汉语翻译古文,而是进一步展开了种种想象。关于混沌初开,作者想象是盘古用一把大板斧劈开了世界;关于天地的成形,想象是盘古“头顶天,脚踏地”,随着天地不断增长,经过漫长的岁月而逐渐成形;关于自然界的一切,作者竟想象是盘古的整个身体变成的:雷霆、太阳、月亮、大地的四极、五方的名山、江河和道路等等,无一不和盘古的身体发生了联系,无一不是盘古的化身。真是想象到了极点,令人叹为观止。
想象本身也使盘古这个英雄形象变得有血有肉,更加丰满。在万八千岁的漫长岁月中,盘古怎样“生其中”呢?作者想象他“呼呼地睡着觉”,在睡觉中孕育、成长。盘古为什么要开辟天地,天地是怎样开辟出来的呢?作者想象盘古醒来后,“闷得怪心慌”,“他觉得这种状况非常可恼”,心里很“生气”,这种心理描写不仅赋予盘古人的感情,使这个形象有血有肉,而且也说明了开辟天地的原因。于是,盘古“抓”过来一把大板斧,“用力”这么一“挥”,这几个动作,把这个英雄形象写活了,就好像站在读者面前一样。下边写盘古“头顶天,脚踏地”,写他“直挺挺地”撑在天地当中,写他“孤独地”站在那里,都赋予了盘古以普通人的感情,使得这一形象丰富生动,具有感染人的力量。
12开天辟地 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用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理清课文条理.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4,能结合文中的具体句子,理解体会对仗的写法;
5,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盘古创造的美丽世界,体会他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盘古创造的美丽世界,体会他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资料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用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理清课文条理.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理清课文条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故事导入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三,指导学习生字词语
1,简介中国的神话故事.
3,揭示课题.
2,指导朗读,了解课文内容.
教师巡视指导
1,示范生字的写法.
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课前部分资料:选择一个自己印象最深的神话故事讲给同学听.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动手画出生字词语,同桌互读,正音,并交流如何记住这些生字.
自由练读课文.同桌合作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小组交流: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课文主要讲了盘古开天辟地,用他的身体创造出美丽世界的故事.)
3,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加深理解和感悟.
练习描红,抄写生字.
3,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并在小组内交流.
1, 练读课文.
2,继续搜集有关神话故事.
采取多种方式朗读课文,尊重学生的选择,充分体现了自主性.
作业设计
1抄写生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能结合文中的具体句子,理解体会对仗的写法;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盘古创造的美丽世界,体会他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2,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献身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二,研读交流
三,朗读回味
四,课后拓展
1,听写词语.
2,复述课文内容.
1,读了课文之后,盘古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印象
2,重点研读第二自然段.
(1)多媒体资料出示: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读一读,想一想,你有什么新发现
(2)引导读书思考:从这篇课文中,你还能找到类似的句子吗 请在书上画出来,并和小组同学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适时予以点拨指导
3,重点研读第七自然段.
教师巡视指导
将自已搜集到的神话故事展示给自已的小伙伴们看.
复述课文内容
生自由朗读课文,交流自己对盘古的印象.
(重点在于体会"对仗"的写法."轻"对"重","清"对"浊","上升"对"下降",两句句式相同,字数相等.)
默读课文,画出"对仗"句子,并和小组同学交流是如何对仗的.如:
①左手持凿,右手握斧.
②头顶天,脚踏地.
③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
(3)集体交流.
(1)认真读课文,体会盘古给人们创造了一个怎样的美丽世界.
(边读边展开想象,体会世间万物是如何形成的.)
(2)根据教学挂图介绍盘古创造的美丽世界.
(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集体交流.)
(3)选择感受最深的部分读一读.
①展示读.看谁读得最有感情,读得最美.
②记忆读.看谁能记一些优美的词,如"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
在朗读中感悟课文表达的情感,提高对文字的鉴赏能力.
作业设计
《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12,开天辟地
分开天地
精疲力竭——生化万物
不让合拢
教学反思
12开天辟地 教案 篇15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六、七、八自然段。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重、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2.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有关段落,感受盘古的伟大形象。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课前准备
搜集神话故事,尤其是中外有关创世纪的神话故事。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简介中国的神话故事。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我国著名的神话传说,讲的讲的是一个名叫盘古的大神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世间万物的故事。
板书课题:12。开天辟地
3.盘古究竟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呢?请大家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 读准生字的读音。
(2) 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 画出生字新词。
2.检查字词学习情况。
(1) 出示生字新词。
一类字词:板斧 一丈 极厚 柱子 合拢 精疲力竭 血液
纵横交错 皮肤
二类字词:开天辟地 昏睡 翻身 破碎 重而浊
(2) 正音
“丈、柱、浊”是翘舌音,“丈、拢、精:是后鼻音,“斧”与“肤”只是调号不同,“血液”的“血”读xuè。
(3) 理解词语。
精疲力竭:形容十分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皓洁:(月亮等)明亮而清白。
纵横交错:横一条竖一条相互交*。
三、再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随机进行字音及断句的指导。
2.感知文意: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再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1.观察9个生字分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师强调:
“纵”的右半边第二笔是点,不是捺。
“拢”不能少一撇,否则就变成了“扰”。
“竭”右下角不能写错。
3.生练习书写,师巡视。
五、作业设计
(一) 拼音写词语。
xuè yè bǎn fǔ hé lǒng
( ) ( ) ( )
(二) 扩词。
厚( )( )( )
竭( ) ( )(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第六、七、八三个自然段。
2.凭借语文文字,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课前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词。
混沌 巍峨 开天辟地 冉冉上升
雷霆 合拢 精疲力竭 纵横交错
3.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精读课文
1.在盘古还未开天地前,天地是什么样子?指名读引。
(抓住“混沌一团”,“大鸡蛋”两格词然让学生想像天地合一,宇宙一片黑暗的情景)
2.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呢?默读第2~5自然段,感受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给你留下的印象。
(1) 交流。
(从“一使劲”、“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等处体会到盘古身躯的高大及力量的无穷;从“左手持凿,右手握斧”、“猛劈猛凿”、“巨石崩裂”等词体会盘古对光明的向往及创造新世界的决心,同时体会开天辟地的艰难,从“也跟着长高”、“一万八千年”等处体会到盘古意志的坚定,形象的高大。)
(2) 指导朗读,出示句子。
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这两个句子有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句子中有反义词,分别是“轻而清-重而浊”,“冉冉上升-慢慢下沉”、“天-地”等,这样大家能一眼看出天与地的变化,形象地写出了天与地的不同。)
3.导说话、朗读,记忆文中的优美词语。
4.老师很喜欢这一段,尤其是读到“精疲力竭”、“含着微笑”、“临死”这几个词时就特别感动,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你为什么感动呢?
(盘古面对死亡显得那样乐观、无畏、坦荡。还把自己的身躯化成世间万物,多么伟大的心灵呀!)
5.齐读全文。
三、拓展升华
1.盘古开天地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不是真实的故事,那么人类为什么会编出这样的神话呢?从中你又有何想法呢?
板书:丰富的想象
2.仿写诗句
我想把手抚在茂盛的花草树木上
这样就能摸摸盘古的汗毛。
我想( ),
这样就能( )。
四、指导背诵第六、七、八三个自然段
1.熟读课文。
2.理解描写顺序;身躯化成了万物;气――》声音――》眼睛――》肌肉――》血液――》筋脉――》汗水边读边想象这些部分所化生的事物。
3.熟读成诵
五、作业设计
一、多音字组词。
chuán( ) sì( )
传 似
zhuàn( )shì( )
dǎo( ) xiě( )
倒 血
dào( ) xuè( )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盘古的身躯化成了万物:变成了风和云,发出的声音变成了( ),左眼变成了( ),右眼变成了( ),隆起的肌肉变成了( ),变成了奔腾的江河,筋脉变成了( ),皮肤变成了( ),就连流出的汗水也变成了( )。
2.就这样,盘古以他的( )和( ),开辟了天地,( )。
六、板书设计
10.开天辟地(神话传说)
神力 开辟了天地
盘古
身躯 化生出时间万物
学习与思考:
第一课时中的第二个环节设计得较好,能充分地利用教学内容组织语言实践活动,特别是词语教学很有新意。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同学们课前已经能够预习了文章,你们认识文中的生字了吗?我们就一起来自由大声朗读全文,读准生字字音,读准重点词语,读通读顺句子。好吗?
2、检测预习及自读情况。
(1)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前,天和地是怎样的?用文中一个词语说:(卡)合拢。天和地合拢时,当时的宇宙是(卡)黑暗混沌、混沌一团。
后来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喀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卡)裂开。后来这个大鸡蛋完全“崩裂”了.(卡)崩裂。哪一个裂得厉害?指名交流。(卡)巨石崩裂。想象一下,当时是怎样的情景,指名交流。裂的太厉害了,以至整个“大鸡蛋”都(卡)破碎。
(屏显:合拢——裂开——崩裂——破碎)练习读出不一样的语气来。齐读。
(2)盘古用他的力量分开了天和地,我们来学习一组表示动作的词。(屏显:辟、凿、撑)你能将这些动作表演出来吗?自由表演,指名表演,(点:左手持凿,右手握斧,我们来使劲凿一凿)分大组读,体会动词的意思。
(3)在盘古持凿握斧,猛辟猛凿之下,宇宙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屏显)“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指名读句,(出示:冉冉、慢慢)。它们一组什么词?与它们意思相近的词还有哪些?(卡:缓缓、渐渐、徐徐)
(4)盘古真了不起!但最后盘古也(卡)精疲力竭。我们以前还学过(卡)疲惫不堪。你觉得哪一个更疲惫?怎么感受到的?
(5)再来看这两个词语,老师想来读一读,好吗?(卡)光芒万丈、皎洁明媚。这两个词语都是形容光亮的,但这两种光亮有什么不一样?光芒万丈,强烈一些。皎洁明媚,光线要柔和一些,读的时候就要温柔一些。分男女生读
文中还有一个带有“万”字的词语,是什么?(卡)万倾良田。这里的“万倾”就是一块连着一块,面积大。一顷等于一百亩。万顷说明什么?读词,这个词还可以说成(卡)良田万顷。
(6)这一切都是 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带来的。(卡)巍峨:巍峨的巨人。怎样才称得上是巍峨?(十分高大,两个字都是山字部,一般是用来形容高山的,巍峨的高山,也可以用来形容建筑物,巍峨的高楼大厦,巍峨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但这这里是形容盘古的高大)高大到怎样的程度呢?读第5小节。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根(卡)长柱子似的,有人说是有9万里长,撑在天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齐读第5小节(屏显第5小节),感受盘古的高大。
3、小结:盘古真的是个了不起的巨人啊!
第二课时的第二环节设计得也很好:
二、学习“开天辟地”
1、那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1、2自然段,划出描写盘古开天辟地是最能体现他神力无穷的句子。
2、教师巡视,投影出示:
“大神见身边有一把板斧、一把凿子,他随手拿来,左手持凿,右手握斧,对着眼前的黑暗混沌,一阵猛劈猛凿,只见巨石崩裂,“大鸡蛋”破碎了。”
3、指导朗读
4、(1)练习一下,试着把盘古的神力无穷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2)评价引导,点拨重点词语:
“猛劈猛凿,巨石崩裂”加点,再读读这句话,特别注意这两个词,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先自己想,再到小组里说,然后全班交流,引导结合生活经历来谈)
(3)组织交流,教师适时度评价渲染:
(4)出示图,加以小结描绘
同学们想相象还真丰富,通过你们的描述,我仿佛真的看到了盘古:随着他的猛劈猛凿,只见一道斧光凿影,火花飞溅:耳边回回响着那呼呼的风声:你听,巨石崩裂时,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响着那震耳欲聋的声音,整个宇宙在剧烈地震动着。让我们感觉到盘古真是 神力无穷!
(5)再次朗读:
谁能看着图,结合我们刚才的想象,把盘古神力无穷的样子读出来?
(6)男生齐读
5、引读其他句子:
(1)在这一小节中还有一个句子也能体现盘古的神力无穷,不知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
(2)出示: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喀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
(3)引导学生先说一说,再读。
(4)一个翻身就能让宇宙裂开一条缝,你有这个力量吗?只有盘古才有这个神力,他就靠这神力,把天地辟开来了,后来又发生了一系列奇妙的变化--引读下文,屏幕出示:
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读不好的打断指导,引导读出上下两句的变化。)
三、学习“顶天立地”
1、天和地分开后的盘古又是怎样的呢?---出示图,这就是天地分开后的盘古(教师引读:天和地分开后,盘古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天和地的变化而变化。那到底是怎样变的呢?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读书。)
2、引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1)天是怎么变的?地---- 盘古的身体---- 这样------
(2)点拨:同学们,盘古在天地间支撑了多少年?(一万八千年)时间是多么漫长,盘古是多么不容易啊!所以注意这个“一万八千年”和三个“极”,也许你会读得更好,要不要试一试?
(3)出示:头顶天,脚踏地---用个成语来概括,这就叫---顶天立地(教师板书:顶天立地,引导学生读出其高大雄伟)
3、引读第5自然段
4、教师过渡:为了不让天和地重新合拢,盘古就这样在天地间苦苦支撑了几千万年,直到含着微笑倒下。这时你对这个“巍峨”又有什么新的理解?还仅仅指盘古身躯的高大吗?
教学过程中一要突出课文叙述时的顺序,二要注意课文关键字词教学的落实,三是适当的地方可以再进行拓展练习,特别是盘古开天辟地时的情景。”巍峨“一词的教学设计有匠心。
二、学习“开天辟地”
1、那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1、2自然段,划出描写盘古开天辟地是最能体现他神力无穷的句子。
2、教师巡视,投影出示:
“大神见身边有一把板斧、一把凿子,他随手拿来,左手持凿,右手握斧,对着眼前的黑暗混沌,一阵猛劈猛凿,只见巨石崩裂,“大鸡蛋”破碎了。”
3、指导朗读
4、(1)练习一下,试着把盘古的神力无穷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2)评价引导,点拨重点词语:
“猛劈猛凿,巨石崩裂”加点,再读读这句话,特别注意这两个词,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先自己想,再到小组里说,然后全班交流,引导结合生活经历来谈)
(3)组织交流,教师适时度评价渲染:
(4)出示图,加以小结描绘
同学们想相象还真丰富,通过你们的描述,我仿佛真的看到了盘古:随着他的猛劈猛凿,只见一道斧光凿影,火花飞溅:耳边回回响着那呼呼的风声:你听,巨石崩裂时,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响着那震耳欲聋的声音,整个宇宙在剧烈地震动着。让我们感觉到盘古真是 神力无穷!
(5)再次朗读:
谁能看着图,结合我们刚才的想象,把盘古神力无穷的样子读出来?
(6)男生齐读
5、引读其他句子:
(1)在这一小节中还有一个句子也能体现盘古的神力无穷,不知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
(2)出示: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喀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
(3)引导学生先说一说,再读。
(4)一个翻身就能让宇宙裂开一条缝,你有这个力量吗?只有盘古才有这个神力,他就靠这神力,把天地辟开来了,后来又发生了一系列奇妙的变化--引读下文,屏幕出示:
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读不好的打断指导,引导读出上下两句的变化。)
三、学习“顶天立地”
1、天和地分开后的盘古又是怎样的呢?---出示图,这就是天地分开后的盘古(教师引读:天和地分开后,盘古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天和地的变化而变化。那到底是怎样变的呢?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读书。)
2、引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1)天是怎么变的?地---- 盘古的身体---- 这样------
(2)点拨:同学们,盘古在天地间支撑了多少年?(一万八千年)时间是多么漫长,盘古是多么不容易啊!所以注意这个“一万八千年”和三个“极”,也许你会读得更好,要不要试一试?
(3)出示:头顶天,脚踏地---用个成语来概括,这就叫---顶天立地(教师板书:顶天立地,引导学生读出其高大雄伟)
3、引读第5自然段
4、教师过渡:为了不让天和地重新合拢,盘古就这样在天地间苦苦支撑了几千万年,直到含着微笑倒下。这时你对这个“巍峨”又有什么新的理解?还仅仅指盘古身躯的高大吗?
教学过程中一要突出课文叙述时的顺序,二要注意课文关键字词教学的落实,三是适当的地方可以再进行拓展练习,特别是盘古开天辟地时的情景。”巍峨“一词的教学设计有匠心。
授后小结
今天的第一课时我从一个小游戏导入,这个小游戏是看图片猜故事.那些图片都是一些孩子们熟知的神话故事,因为带一定趣味性,所以同学们回答也都很踊跃.之后我又跟同学们讲了神话故事与别的故事的区别,让同学们对神话有一个明确的概念,知道我们本课学的也是一篇神话.这节课我花了比较多的时间在字词的教学上.让学生们注意了生字的平翘舌音还有前后鼻音,还有几个难字我示范写给学生看,强调一些该注意的笔画,因为我觉得有些小朋友们在写字的时候还是很粗心的.希望可以改掉这样的坏毛病.生字中有几个动作词我还请同学表演出来,通过生动直观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字义,加深印象.在揭示课题的时候我也让同学们提了三个主要问题,这些问题通过学生的自渎,指名分节读也基本理清了思路,只需要学生自己细心点阅读就能了解文章大意.本课上下来我觉得我的语言组织还有待加强,有些话还要说的明确清晰点,不能含糊其词,否则四年级的小朋友不容易理解,在日后我还要改进.
课前思考:
这是一篇神话传说,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故事。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课前思考:
本文一共八个自然段,处处充满神话的想象,语言优美,且盘古开天辟地的全过程脉络非常清晰,使得故事显得生动精彩,尤其是第七自然段描写盘古身躯的变化十分传神。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于让学生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此外还需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培养语感,同时为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本文只是篇内容较简单,易理解的神话故事,教学时我以“读”为主,讲读结合,通过多样的读来让学生在了解这个神话故事的同时,也捕捉到课文的优美之处。尤其是第2、7自然段更是重点引导学生去体会。此外,神话的一大特点是想象力丰富,我亦打算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结合课文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教学反思:(第一课时)
课文《开天辟地》是一篇中国著名的神话传说。课文主要讲的是一个名叫盘古的大神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歌颂了盘古无私的献身精神。学生本来就喜欢读神话故事吧,所以,还没有教这篇课文时,我班的学生就迫不及待地阅读了。
在备这篇课文时,我也将整个单元的其余两篇课文和练习四的“读读背背”一起看了一下,这时发现在练习四的读读背背中,刚好有八个成语是和这篇课文有关的,于是,在教学中,我将这八个成语一起调上来一并上了,结果显示,教学的效果还是可行的。
练习四的八个成语就是:混沌不分、昏天黑地、大刀阔斧、开天劈地、与日俱增、顶天立地、变化万端、改天换地。我又有进一步发现,其实将这八个成语连起来讲一段话,就是课文《开天辟地》的主要内容了。我在教学中让学生根据这八个成语,将课文分成了四个部分。
教学反思:(第二\三课时)
逐段学习课文时,我采用“启发思考—自主阅读—交流体会—适当点拨—理解想象”的方法教学。教学第二段的时候,设计这样的问题:盘古是如何用神力和身躯开天辟地的?开天辟地后的情况怎样?然后让学生自主阅读,交流读后的体会,在此基础上作适当的点拨。如:“左手持凿,右手握斧”“猛劈猛凿”可以感受盘古开天辟地的艰难,“巨石崩裂”可以感受盘古的力大无穷,“盘古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感受盘古意志坚定,矢志不移。“微笑地倒下”感受盘古面对死亡,坦然无畏,对自己所做的一切无怨无悔、无比乐观的精神,让盘古高大巍峨的形象在学生的心中树立起来。
教学第三段时,主要让学生反复朗读,了解盘古的身躯化成万物的经过。引导学生把世间事物美好的特点,跟盘古美好的心灵联系在一起,体会盘古把一切都无私地献给人类的崇高的思想境界。然后设计一个想象说话:发挥想象力,说说盘古还创造了宇宙中哪些事物?
这节课我觉得有几个不足的地方:1、学生读,说的机会很多,但我没能很好利用老师点评、学生点评的方法,激励手段利用不够,未能把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很好地调动起来。2、通过一节课的教学,盘古的人物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不够丰满,盘古能开天辟地,化生万物,学生认为都是因为他有无与伦比的神力,而忽视他的意志坚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3、最后安排的想象说话没有指导到位。应先指导想象的方法,让同学透彻理解书上最后一段的写法,有相似特点的两种事物方可变换,在此基础上在让学生想,也许效果会好些。
授后小记(第一课时)
每篇课文的生字新词教学都是令人感觉头疼且枯燥无味的,如何上得有趣且能让学生迅速掌握,这篇课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看了吴老师的教案,让我豁然开朗,于是,我就照着这个教学设计,上了第一课时,感觉还不错。我把课文当中的重点词语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配合着课文的主要内容,教授给学生,他们也更容易接受,不觉得这些词语很突兀,而是边理解词语在课文当中的的意思边学习,在掌握生字词语的同时,对课文内容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我想,这也是一种情境教学吧,比如在理解“合拢——裂开——崩裂——破碎”这几个词时,单独拿出来讲,他们或许对这几个词所有表现的破裂的程度并不十分清楚,而放到课文当中,放到具体的句子中,孩子们就很容易理解程度那是一步一步加深的。我想,对于生字词语的教学,也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一个环节,因为这毕竟是语文学科中最基础的。
授后小记(第二课时):
这堂课,我承接上一堂课的训练重点——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由文章的中心句“就这样,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展开教学。
在学习“开天辟地”这一部分时,就引领学生直间找出描写盘古“开天辟地”的句子加以体味,抓住重点“猛劈猛凿”“巨石崩裂”,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展开想象,在头脑里浮现画面,让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而读好这个句子,感受盘古的神力无穷。而对同样能体现盘古神力的另一个句子“他一使劲翻身坐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则进行略处理。
在学习“顶天立地”这一部分时,则通过教师的引读渲染、画面呈现及对重点词语(如:“又经过了一万八千年”、三个“极”)的点拨,想象这漫长的岁月里,盘古意志坚定,矢志不移,从而进一步领悟“巍峨”的内在含义,在品悟重点词语的同时感悟盘古的形象之高大,受到情感的熏陶。
而课文的第七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主要讲了盘古用自己的身躯化生出世间万物,这是盘古伟大精神的升华。这段话语言优美,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盘古临死时所生化出的美好世间。给学生潜心感悟的时间,通过批注的形式简要写下自己的感悟,从而通过交流,引导读出自己的感受。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在发挥学生自主作用的同时,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教师朗读的示范引导,让学生的朗读能力得以有效的提高。在如今的教学中我们不难看到只强调、只关注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和放弃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导作用的现象。其实学生自主和教师主导并不矛盾,相反是有机的统一。在十分关注学生这个学习主体的今天,并不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所以我觉得该示范的就示范,该教的还是要教,该说的还是要说。
课文还要求背诵这第七自然段,我尽量创设给学生充分读书的机会,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朗读中加深感悟,升华情感,深入体验 ;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朗读中积累内化,并通过教师对背诵方法的点拨指导,引导学生抓住盘古身躯的不同部分的顺序,边读边想象这些部分所化生的事物,熟读成诵。因为记忆这一段掌握这顺序是难点,通过教师这样的引导,就能有效地化解记忆的难点,在课堂上熟读成诵,从而减轻学生的课外背诵的负担。
书后作业还要求学生认识“对仗”这一写作特点,这种语法知识如果只是教师给予也许显得太单调乏味,于是,在教学时,试着通过学生通过读,自己去发现,自己去体会,从而初步认识这一写作手法。
授后小记(第三课时):
练习4的读读背背中有以下八个词语:
混沌不分 昏天黑地 大刀阔斧 开天辟地
与日俱增 顶天立地 化生万物 改天换地
这八个词语不仅概括了《开天辟地》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词语的排列顺序也与课文描述的先后顺序完全一致。基于这一发现,我决定将这一内容的教学渗透到课文的学习中去,一方面结合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这八个词语的意思,另一方面又通过这八个词语使学生加深对课文有关语句的描写及内容的理解。同时我决定就将这八个词语作为本课教学的一个板书,使学生可以很清晰地了解故事发展的一个完整的过程。
比如“昏天黑地”一词,文中相对应的句子是:一天,大神醒来,睁眼一看,四周围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见。再如“大刀阔斧”一词,文中句子是: 大神见身边有一把板斧、一把凿子,他随手拿来,左手持凿,右手握斧,对着眼前的黑暗混沌,一阵猛劈猛凿,只见巨石崩裂,“大鸡蛋”破碎了。
这样,结合文中语句,通过朗读、感悟、想象,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自然会更形象更深刻。理解深刻了,记忆及背诵的效果自然也会有明显提高。
上一篇:人教版《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下一篇:《爬山虎的脚》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