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案(通用3篇)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识记:联系的含义,联系普遍性、客观性含义
②理解:联系的多样性
③运用:运用所学知识,剖析生活实例,探究建德草莓发展的对策。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初步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认识和发现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内在的联系,初步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树立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孤立观。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确信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是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事物,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家乡经济发展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联系的客观性,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三、教学方法:案例法、归纳法、探究法等。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课前播放首届新安江•中国草莓节主题曲《新安江的草莓
红了》。欣赏完以后,就歌词内容提问“为什么你也来,他也来新安江”
——因为草莓红了,草莓熟了。“为什么你又醉了他又醉了”——因为草
莓的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联系的一种形式。
一曲《新安江的草莓红了》让我们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了首届新安
江•中国草莓节上,这次草莓节将持续一个月。(图片)这是草莓节上评选出来的“草莓王”,它有半个手掌大。今天我们就从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角度谈谈建德草莓的发展问题。
2、【新授】:本节课我们一起用3个篇章,对我市草莓发展进行探讨。——成果篇、发展篇、探究篇。
(1)成果篇: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建德草莓发展取得的成果(文字材料)。
①问:你认为我市草莓取得如此成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气候条件、农民、政府、党的政策…(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角度或教师提示角度)
教师:这些因素都和我市草莓的发展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问:你还能列举实际生活中事物相互联系的例子吗?(把学生答案归纳为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三角度;注意引导学生寻找事物的内部联系,而非仅停留在现象的联系)
教师:以草莓为例总结学生的发言,得出联系的内涵(哲学上把这种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就叫做联系)。就某一事物而言,联系不仅体现在事物之间,还体现在事物内部。我们仍以草莓为例,看看材料体现了哪些事物的联系?(草莓和人)
草莓作为自然界中的一类植物,其独特的营养成分对促进人体健康有积极作用(这体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联系);人类通过实践活动,对草莓的营养价值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自然界和人的思维之间的联系);人类反过来利用这种认识指导人们的生活,是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之间的联系)。
→得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是相互联系的。不仅如此,自然界内部(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人类社会内部(政治、经济、文化、人口、资源、环境间的联系),人的思维内部(各种观点、思想、理论都是相互联系的)也是相互联系的。从而得出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联系具有普遍性,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任何一个具体事物都是世界联系之网上的一个部分、环节。
②请学生从世界观与方法论角度小结联系普遍性哲理。(引导学生回顾: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方法论是人们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③问:联系是普遍的,是不是意味着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呢?(请学生简要回答,不管对错)带着问题引出下一个环节。
(2)发展篇:建德草莓的发展经历了露天栽培、大棚设施种植、规模化
产业化发展三个阶段。以建德和“中国草莓之乡”荣誉称号两事物间的
联系为例。——条件性
①教师:虽然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是有联系的。但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因为世界上每一具体联系都是有条件的,是具体的。由于条件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及其性质、地位、作用也各不相同,是多种多样的。
问:建德草莓的发展历程体现了哪些具体联系?(有利—不利,内部—外部,必然—偶然,因果联系)——联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刚才同学们提到的联系,还有很多具体联系,如……
问:你觉得我们的成长中要注意哪些条件,重视哪些联系?(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要重视那些间接的、本质的、长远的联系,重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中间环节。)——方法论意义
②通过上述学习,我们知道联系是普遍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因为联系是有条件的。事实上不仅如此,每一具体联系的条件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我们仍以建德草莓的发展历程为例,虽然在第一、二阶段我们也很想获得“中国草莓之乡”的荣誉称号,想打响建德草莓的知名度,造福建德人民。但是客观条件不允许,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因为联系是客观的。
a、 联系客观性的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消灭,也不能臆造。)
教师:原来有的联系我们不能忽视,原来没有的联系我们不能强加。
b、 就事物联系与人类实践的关系来说,联系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那么这些联系都是客观的吗?我们首先来看自在事物的联系。
问:请学生举例自在事物的联系有哪些?——自然规律。
教师:这些联系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已经存在了,它们当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教师:这告诉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遵循自然界固有的联系,否则就不会成功。如永动机(不消耗能量而能永远做功的机器),为什么不能制造成功?——违背能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 。
教师: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人为事物的联系。
问:人为事物的联系的对象是什么?——自在事物的联系。
问:人为事物的联系是通过什么途径实现的?——人类实践活动。
教师:我们说人为事物的联系,以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基础,并且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够形成,所以也是客观的。
举例:大棚设施种植草莓,它以草莓生长和温度、湿度间的联系为基础,通过实践,做成草莓大棚,控制草莓生长和成熟的时间。
→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思考:学习了联系的客观性以后,请同学们来判断这种联系是真实联系吗?—主观臆造的联系。
生活中还有类似的例子吗?(所以,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区分客
观真实联系和主观臆造联系)
c、 联系客观性原理小结。
d、 思考:联系是客观的,是否意味着人在客观联系面前是无能为力的?(请学生举例,有困难时教师举例:杭千高速公路的开通,使杭州、
苏州、南京、上海等城市都能吃到建德当天采摘的草莓;计算机网络使两会代表、委员们与民众的联系更加密切、迅速和便捷;近视眼镜使同学们获取知识时更轻松了……)
教师:联系是客观的,但并不是说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是无法改变的。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引出下一环节:请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针对建德草莓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你对家乡草莓的了解,为其发展提建议。
(3)探究篇:
教师引导学生可从政府、莓农、协会与合作社、新闻媒体等角度思考。
学生回答完一个角度后,教师链接图片加以小结。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建德草莓的发展与莓农的努力、政府的支持、党的政策领导等分不开,因为联系是普遍的。
建德草莓的发展需要我们从建德的实际情况出发,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因为联系是客观的。
建德草莓的发展需要我们具体分析建德草莓发展存在的各种条件,改变不利条件,创造有利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因为联系是有条件的、多样的。
3、【课堂小结】: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今天这节课所学的内容。
原理 原理内容 方法论
联系的
普遍性 a、一切事物和周围事物联系着
b、事物内部各部分、要素相互联系
c、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的
客观性 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联系的
多样性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 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为转移。
4、【课后作业】:我们每个人都很热爱自己的家乡,都希望能为家乡的发展做一份贡献。课后请同学就近调查本地(寿昌、航头、梅城、杨村桥、乾潭等)草莓发展状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写一篇500字左右的小论文。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案 篇2
第七课 第一框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识记:联系的含义,联系普遍性、客观性含义、联系的多样性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初步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认识和发现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内在的联系,初步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树立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孤立观。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重点和难点】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
【教学过程】
【学习过程】 【导学设计】
1、联系的含义
联系就是 之间以及 之间的相互 、相互 和相互 。
2、联系的普遍性
(1)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
。
(2)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 、 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3)世界是一个 的有机整体。
辨析: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
3、联系的客观性
(1)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 的,不以 为转移。
思考:为什么联系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联系的客观性的方法论意义:
(3)举例说明:联系是客观的,但并不意味着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是无能为力的。
4、联系的多样性:
(1)事物的联系多种多样,有 联系和 联系、 联系和 联系、 联系和 联系、 联系和 联系等。
(2)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 。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 的,即使人们改变条件、创造条件的活动,也是 的。总之,要一切以 、 和 为转移。
【巩固提升】
【学习过程】 【导学设计】
1.对联系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a.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b.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c.事物和事物内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d.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2.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普遍的,联系的普遍性表现在( )
①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是互相联系的②任何事物都与它周围的其他事物互相联系着③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④任何两个事物都无条件地联系着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的客观性是( )
a.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b.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不能强加给事物
d.联系是客观存在的,是人们无法改变的
4.为满足北京奥运会期间各国运动员对蔬菜种类与营养的不同需求,中国农艺师引进了多种新品种洋菜,根据北京地区及周边省市的海拔高度来确定各种蔬菜的种植与运输方案,使洋菜“本土化”。农艺师能使洋菜“本土化”,是因为( )
a.联系有自在事物联系与人为事物联系之分
b.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一种主观联系
c.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改变事物固有的联系
d.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5.气象学家洛伦兹提出,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导致其身边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引起四周其他系统的相应变化,可能两周后在美国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表明( )
a.事物的联系具有必然性 b.事物的联系具有直接性
c.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d.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6.一个男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父亲、儿子、学生、教师、管理者、被管理者等不同角色。这种现象从哲学上说反映了( )
a.联系的主观性 b.联系的客观性
c.联系的多样性 d.联系的普遍性
7.“喜鹊报喜”、“乌鸦叫丧”这个观点( )
a.看到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
b.看到了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c.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是主观臆造的联系
d.是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8.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对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对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国防;对于实现国家的整体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体现了( )
①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不可改变的②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各种联系都是积极有利的 ③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④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9.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我国面临着资源缺乏和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在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某企业利用当地丰富的小麦资源生产味精,形成了四次增值和生态循环,构建起粮食加工和养殖产业链,实现了生态农业产业化。这四次增值和生态循坏是:①生产味精带动小麦种植,小麦加工成味精、氨基酸、面粉等;②对生产废水、副产品进行生物技术加工,变成优质饲料和肥料;③用加工处理后的饲料养牛;④将牛肉、牛奶和皮革制品销往国内外。
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材料中实现资源循环与价值增值的哲学依据。
中学生应如何正确认识互联网?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对中学生既有利,又有弊的。
(1)利的方面:①以较快的方式获取最新的信息。②开辟另一种人际交往方式,对人际关系有良好的影响。③能增强动手能力,有利于探究学习和发现学习
(2)弊的方面:①上网占用了学习、休息的部分时间,造成学习压力大、时间分配紧张等情况;②部分学生由于深陷网络的虚拟世界,以至于在日常生活中,如上课、睡眠等,也常常想着网上空间,造成了精神不集中等情况。③在身体健康上也受到了很大影响,视力大幅下降。
因此中学生应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
一、积极学习网络知识,学会利用网络;网络是查询信息的途径之一,但我们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网络信息.
二、合理控制上网时间、不上网聊天、不玩网络游戏,坚决反对无节制上网。
三、要文明上网,做文明网络人。
四、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免受网络伤害。
正确对待上网,要做网络的主人,不要成为网络的奴隶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案 篇3
《生活与哲学》第七课 第一框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导学案
【课前延伸学案】
【学习目标】
1、识记联系的含义、联系普遍性、客观性。
2、理解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以及联系的多样性。
3、重难点把握: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知识梳理】
一、联系的普遍性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2.联系的普遍性
(1)联系的含义:
(2)联系的普遍性表现在:
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 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事物之间)
②每一事物 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事物内部)
③ 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整个世界)
(3)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二、联系的客观性
1、联系的客观性:
2、联系的客观性分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
(1)
(2)
3、联系的客观性方法论要求:
(1)我们要从事物 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2)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 联系,改变 ,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三、联系的多样性
1、事物的联系是 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2、联系的多样性方法论要求:
(1)要求我们 。
(2)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 ,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 ;既要把握事物的 ,又要关注事物的 ;既要认识事物的 ,又要重视事物的 。总之,一切以 、 、 为转移。
四、易错点理解:
1、不要把联系的普遍性理解为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1)所谓联系的普遍性,有两方面的含义:①每一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从内部构成要素看,是普遍联系的;从与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看也是普遍的;从事物发展的历史趋势看,该事物与过去和将来的联系也是普遍的。②联系这种关系在世界万物中是普遍存在、大量具有的,因而是普遍的。
(2)每一事物与其周围事物的联系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相对的。不能把联系的普遍性理解为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联系着的。而应当从事物普遍联系的客观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来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所以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的观点是错误的,它忽视了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
2、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们在客观事物的具体联系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1)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联系的客观性告诉人们,不能用主观臆想的联系代替客观事物本身的联系,但并不是说人们在联系面前无能为力,实际上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并不违背联系的客观性。
(2)所谓人们可以改变事物联系的状态,只是改变了事物联系的具体形式,并不是从根本上取消了事物自身的客观联系。如果否认了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任何新的具体联系都不可能建立。所以,联系具有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们不能改变联系。
3、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答案见书55页)
【课内探究学案】
【合作探究1】材料:地球孕育了生命,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21世纪地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乱砍乱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物种退化。
结合材料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态问题。
【合作探究2】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我国面临着资源缺乏和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在探索解决该问题的过程中,某企业利用当地丰富的小麦资源生产味精,形成了四次增值和生态循环,构建起粮食加工和养殖产业链,实现了生态农业产业化。这四次增值和生态循环是:①生产味精带动小麦种植,小麦加工成味精、氨基酸、面粉等;②对生产废水、副产品进行生物技术加工,变成优质饲料和肥料;③用加工处理后的饲料养牛;④将牛肉、牛奶和皮革制品稍往国内外。
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材料中实现资源循环与价值增值的哲学依据。
课堂有效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一场波及世界的金融危机,全球都卷入金融危机的漩涡中。没有哪个经济体能够独善其身,中国也不例外。这一事件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作用 b、联系具有普遍性
c、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d、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2.只要你对着飞驰的流星许个愿,你的愿望就能够实现。”这种说法
a.肯定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b.揭示了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c.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d.忽视了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
3.一个男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父亲、儿子、学生、教师、管理者、被管理者等不同角色。这种现象从哲学上说反映了
a.联系的多样性 b.联系的客观性 c.联系的主观性 d.联系的普遍性
4、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将会使世界进一步联结成为一个整体,以至于有人说,我们居住的地球变小了,成了地球村,这说明了 ( )
a.人们可以根据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b.事物固有的联系是人们创造出来的
c.人们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建立任何联系 d.这种说法违背了客观性
5、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传统经济是 “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流程,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不.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分析说明循环经济所倡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如何体现联系观点的。
【课后拓展学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事物联系的普遍性,主要表现在( )
①任何事物的内部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是相互联系的 ②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 相互联系着 ③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④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唯物辩证法所说的普遍联系是指
a、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都和周围的其他事物无条件地联系着
b、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都和周围的其他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
c、任何事物之间都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
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想怎么联系就怎么联系
3. 1吨废报纸=850公斤再生纸=少砍17棵树。废报纸的循环再利用与树木、环境、经济、社会的关系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是
a.复杂多样的 b.不可捉摸的 c.因人而异的 d.固定不变的
4.我国目前兴建的四大工程——南水北调、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将会继续加强地区经济之间的联系,推动全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段材料说明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b.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c.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法改变
d.人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改变事物的联系,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创造出来的
5.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藏库。这段话告诉我们
①自然界是客观的,人不能违背自然的客观性 ②要正确对待联系的客观性 ③在把握事物时不能仅看到那些直接的、表面的和眼前的联系,而忽视那些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 ④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6.西藏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较丰富的地区之一。藏戏、藏纸、唐卡绘画、藏医藏药、卡垫藏毯制造等,都承载着藏民族延续千年的文化和智慧。随着青藏铁路开通带来的投资潮和旅游热,西藏一些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在商业开发中焕发新生,藏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得以有效地传承和发展,也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和促进了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比如,经过十几年的探索,目前在藏纸方面已研制出适合市场需求的兽皮纸、彩绸纸、印花纸等十几种藏纸新品种,并根据各种纸的性能制作出壁画、雨伞、灯笼、贺卡、日历等工艺品,深受中外游客欢迎,也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西藏地区在发展和保护藏文化进程中如何体现了联系的观点?
第一框 世界是普遍联系 参考答案
【合作探究1】(1)从联系的普遍性看,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利用自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与人类没有重视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是孤立存在的有直接关系。
(2)从联系的客观性看,地球生态系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联系。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须从事物客观联系中把握事物,不能肆意掠夺、破坏自然。
(3)从联系的多样性看,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千差万别,人们往往从短期利益出发,只看到直接的、表面的、眼前的联系,忽视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这加剧了地球生态环境的危机。
【合作探究2】(1)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小麦、味精、废弃物、饲料、牛羊、市场处于普遍的联系之中。四次加工中的废弃物既有废弃物的特性,同时也有资源的特性。一次循环过程中的废弃物可以成为下一次循环过程的资源。
(2) 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小麦-味精-废弃物-饲料-牛羊-市场的产业链形成的过程,体现了在正确认识联系的规律性和条件性的前提下,可以改变某些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从而达到目的。
【课堂有效训练】1—4:bdaa
5、(1)联系具有普遍性. 循环经济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它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
(2)联系具有多样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体现了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循环经济的流程还体现出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开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3)联系具有客观性,循环经济表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以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课后拓展】1-5 ababd
6.(1)联系具有普遍性,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西藏文化产品的开发、制造延续和促进了藏文明的不断发展。
(2)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随着青藏铁路全线开通,带来了投资热潮,为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及进一步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促进了藏文化及文化产业的发展。
(3)联系具有多样性,事物之间存在因果联系。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已研制出符合市场需要的藏纸等新品种,并制成性能各异的新产品,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7、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的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的交织起来的图画。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这句名言说明了什么哲学观点,应如何理解?
(1)恩格斯的这段话说明了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2)联系是事物自身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其普遍性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是相互联系的。第二,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第三,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3)联系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还有客观性和多样性。
上一篇:《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
下一篇:《生活处处有哲学》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