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我梦中的呼唤。在人生的旅途上走了半个世纪的我,才得以实现这个梦想,来到这有口皆碑的人间天堂!尽管只有一天的时间,我们只去了以下几个景点,但是她留给我的是永远的感动和美好的回忆。
严家花园
怀着兴奋的心情走下我们旅游团的汽车,随大家来到严家花园。美丽如画的苏州园林将要在这里得到印证。严家花园位于木渎镇山塘街王家桥畔,门对香溪,背倚灵岩,为江南名园之一。严家花园的前身是清乾隆年间苏州大名士、《古诗源》编者沈德潜的寓所。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沈氏后人将院落让给木渎诗人钱端溪。钱氏叠石疏池,筑亭建楼,有友于书屋、眺农楼、延青阁诸胜,一时题咏颇盛。龚自珍对此园有“妙构极自然,意非人意造”、“倚石如美人”等溢美之句。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木渎首富严国馨(中国台湾政要严家淦先生祖父)买下端园,重葺一新,更名“羡园”。因园主姓严,当地人称“严家花园”。
严家花园占地16亩。中路为五进主体建筑,依次为门厅、怡宾厅、尚贤堂、明是楼和眺农楼。其中位居第三进的尚贤堂为苏州罕见的明式楠门厅,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木础石质,典雅古朴;楠木直柱,圆润柔和;雕刻简洁疏朗,色调淡雅素净,具有实用和审美功能。尚贤堂和明是楼前各有清代砖雕门楼一座,所雕人马戏文玲珑剔透,意趣隽永,虽依附于厅堂,却是一件独立的艺术品,极富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严家花园的厅堂建筑宏敞精丽,堂堂高显,显示出严正的气度和性格。而进入园区,其建筑则显得精巧活泼,丰富多彩,楼阁亭轩廊榭错落有致,富于变化,体现出造园者精湛的造园艺术。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在如画的园林中观赏。叶圣陶笔下的《苏州园林》一文不再是想像,鲜活地出现在我的面前。我们无论站在哪里,眼前都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假山池沼的配合、近景远景的层次、亭台轩榭的布局、花草树木的映衬都那么讲究。 尤其是植物花草的布局配置方面颇具特色,巧妙栽植四季花木,构成春夏秋冬四个各具特色的小景区。
从尚贤堂右边门穿越一条幽长的备弄,即进入以古广玉兰为中心的“春景区”。古广玉兰为羡园旧物,每逢春夏,千葩万蕊,满园花光。邻近的友于书屋则为羡园旧名,是严家藏书之所,严静波(家淦)先生幼年曾在此通览经典古籍。
出友于书屋,进入绵延假山的洞穴之中,便是“夏景区”。假山尽头,视野顿显开阔,但见碧水清天,荷风四面,心中的暑气俗尘早已随着清风清散殆尽。
随着曲廊向北延伸,过池塘,即进入“秋景区”。闻木樨香堂四周遍植桂花,丹桂飘香,芬芳馥郁,闻之令人坦怀若荡,心旷神怡。
环山草庐似乎已是园之尽头,孰料经东北角一侧门右折竟是别有洞天,此乃“冬景区”。这里建筑密度很高,曲廊厅堂,交叉搭接,形成多处特色鲜明的小庭院。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景致都是拍照的最佳背景,我的儿子说:“妈妈,你坐在‘美人靠’上拍一张”!“咔嚓”一声,然后又风趣地撂出一句“‘美人靠’上H老师”。我们四人笑了起来。园林的美景,令人频频回眸。难怪叶老说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的标本!
香溪
匆匆间,我们在导游的催促下告别严家花园,对面就是有名的香溪。我们便坐小乌篷船在香溪里游览观赏。听着导游讲关于越王勾践和美人西施的历史传说,仿佛嗅到西施的胭脂香味。关于西施的传说很多。据说苏州西郊灵岩山顶的灵岩寺,便是当初西施居住所在,吴王曾名之“馆娃宫”。听说还有“西施迹”、“玩月池”、“吴王井”……可惜我们没有去。对西施的评说褒贬不一,不过到今天,她终归是一个美丽女子的代名词。这些我们都无暇顾及。我们这些来自北方的“旱鸭子”最感兴趣的是这里的水,一个个发出由衷的赞叹——“这里的溪水真美!”平静的水面飘过点点的青萍,抚平满池的清澈。两岸郁郁葱葱的树木倒映在水中,前面不远处有一座石拱桥,似长虹卧波,又如新月初照。伴着吴音软语,迎着越曲扬调,桥简直凝成了水上的诗。粉墙黛瓦的姑苏人家,曲折成趣的小桥流水,与水中游览的小船构成一幅绝妙的江南水乡图,成全了江南所有的画意。游人最懂得这些诗情画意,争先举起相机。可就在此时,我们的船只上有了一段小小插曲。一位发福的中年男子为了拍下这江南水乡特有的风韵,把家人定格在这秀丽的图画中。从左面挪到右面,使我们的船大摇大摆,吓得大家惊叫起来,幸亏及时复位,才稳住船身。但却留下了“后遗症”。我女儿到了哪里再也不敢坐小船了,给我们出了个小小的难题。共2页,当前第1页12
严家花园
怀着兴奋的心情走下我们旅游团的汽车,随大家来到严家花园。美丽如画的苏州园林将要在这里得到印证。严家花园位于木渎镇山塘街王家桥畔,门对香溪,背倚灵岩,为江南名园之一。严家花园的前身是清乾隆年间苏州大名士、《古诗源》编者沈德潜的寓所。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沈氏后人将院落让给木渎诗人钱端溪。钱氏叠石疏池,筑亭建楼,有友于书屋、眺农楼、延青阁诸胜,一时题咏颇盛。龚自珍对此园有“妙构极自然,意非人意造”、“倚石如美人”等溢美之句。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木渎首富严国馨(中国台湾政要严家淦先生祖父)买下端园,重葺一新,更名“羡园”。因园主姓严,当地人称“严家花园”。
严家花园占地16亩。中路为五进主体建筑,依次为门厅、怡宾厅、尚贤堂、明是楼和眺农楼。其中位居第三进的尚贤堂为苏州罕见的明式楠门厅,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木础石质,典雅古朴;楠木直柱,圆润柔和;雕刻简洁疏朗,色调淡雅素净,具有实用和审美功能。尚贤堂和明是楼前各有清代砖雕门楼一座,所雕人马戏文玲珑剔透,意趣隽永,虽依附于厅堂,却是一件独立的艺术品,极富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严家花园的厅堂建筑宏敞精丽,堂堂高显,显示出严正的气度和性格。而进入园区,其建筑则显得精巧活泼,丰富多彩,楼阁亭轩廊榭错落有致,富于变化,体现出造园者精湛的造园艺术。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在如画的园林中观赏。叶圣陶笔下的《苏州园林》一文不再是想像,鲜活地出现在我的面前。我们无论站在哪里,眼前都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假山池沼的配合、近景远景的层次、亭台轩榭的布局、花草树木的映衬都那么讲究。 尤其是植物花草的布局配置方面颇具特色,巧妙栽植四季花木,构成春夏秋冬四个各具特色的小景区。
从尚贤堂右边门穿越一条幽长的备弄,即进入以古广玉兰为中心的“春景区”。古广玉兰为羡园旧物,每逢春夏,千葩万蕊,满园花光。邻近的友于书屋则为羡园旧名,是严家藏书之所,严静波(家淦)先生幼年曾在此通览经典古籍。
出友于书屋,进入绵延假山的洞穴之中,便是“夏景区”。假山尽头,视野顿显开阔,但见碧水清天,荷风四面,心中的暑气俗尘早已随着清风清散殆尽。
随着曲廊向北延伸,过池塘,即进入“秋景区”。闻木樨香堂四周遍植桂花,丹桂飘香,芬芳馥郁,闻之令人坦怀若荡,心旷神怡。
环山草庐似乎已是园之尽头,孰料经东北角一侧门右折竟是别有洞天,此乃“冬景区”。这里建筑密度很高,曲廊厅堂,交叉搭接,形成多处特色鲜明的小庭院。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景致都是拍照的最佳背景,我的儿子说:“妈妈,你坐在‘美人靠’上拍一张”!“咔嚓”一声,然后又风趣地撂出一句“‘美人靠’上H老师”。我们四人笑了起来。园林的美景,令人频频回眸。难怪叶老说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的标本!
香溪
匆匆间,我们在导游的催促下告别严家花园,对面就是有名的香溪。我们便坐小乌篷船在香溪里游览观赏。听着导游讲关于越王勾践和美人西施的历史传说,仿佛嗅到西施的胭脂香味。关于西施的传说很多。据说苏州西郊灵岩山顶的灵岩寺,便是当初西施居住所在,吴王曾名之“馆娃宫”。听说还有“西施迹”、“玩月池”、“吴王井”……可惜我们没有去。对西施的评说褒贬不一,不过到今天,她终归是一个美丽女子的代名词。这些我们都无暇顾及。我们这些来自北方的“旱鸭子”最感兴趣的是这里的水,一个个发出由衷的赞叹——“这里的溪水真美!”平静的水面飘过点点的青萍,抚平满池的清澈。两岸郁郁葱葱的树木倒映在水中,前面不远处有一座石拱桥,似长虹卧波,又如新月初照。伴着吴音软语,迎着越曲扬调,桥简直凝成了水上的诗。粉墙黛瓦的姑苏人家,曲折成趣的小桥流水,与水中游览的小船构成一幅绝妙的江南水乡图,成全了江南所有的画意。游人最懂得这些诗情画意,争先举起相机。可就在此时,我们的船只上有了一段小小插曲。一位发福的中年男子为了拍下这江南水乡特有的风韵,把家人定格在这秀丽的图画中。从左面挪到右面,使我们的船大摇大摆,吓得大家惊叫起来,幸亏及时复位,才稳住船身。但却留下了“后遗症”。我女儿到了哪里再也不敢坐小船了,给我们出了个小小的难题。共2页,当前第1页12
※本文作者:雨晴868※
上一篇:《写景散文》泰国见闻
下一篇:《写景散文》阳朔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