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我看鲁迅
第一篇:我看鲁迅
鲁迅无疑是近百年中国文坛中最具份量的作家,然而对我们而言,却象是一个“戴着面具的陌生人”。
怎么会这样呢?中学课本中鲁迅的文章是所有作家中最多的,选修中又有萧红详细写鲁迅先生生活状态的文章,“陌生”又从何谈起呢?
首先看对鲁迅的评价。我们所熟知的评价无外乎“尖锐”、“批判黑暗”,剩下的就是一些溢美之词。这些评价固然很准确,可千篇一律的评价并不能加深我们对作品的理解。何况对于文学作品而言,思想远重于内容,这些对内容的评价只触及血肉而无法深入骨髓。而作品的思想性又可分为时代性和永恒性。时代性并不是重点,因为相隔几十年,毕竟不同。只有那些体现人性中种种善恶的文字才会永远闪耀。“作品完成的时候,作者就死了”。我们看文字作品不应该仅局限于那个时代的背景,也不能仅仅探索作者写作时是怎么想的。伟大的作品会使不同的读者产生各种各样的细微感受。说白了,这些评价,成了鲁迅作品的一张厚厚的面具,阻挡我们的视线。
其次看课本中所选的文章。几篇文章中只有《祝福》是小说。各种文学体裁中,我认为最能体现思想的是小说。对于散文,可能更多地抒发什么情感,或说明什么道理。而小说可以在一个半架空的世界里使作者更自由地设置重重“机关”,蕴含深意,进而造就不朽的杰作。所以我觉得理解小说对理解一位作者尤为重要。而课本选文也许是为了降低难度,只有一篇小说。
最后要看读者。无论你爱或不爱,作品毕竟就在那里,而读一遍与读十遍的效果肯定大相径庭。除了读者主观的原因外,客观因素也不容忽视。毕竟每个人的经历、志趣、爱好不同,再加上读几十年前的文章,自然会感到生疏,不适应,没多大兴趣。(这点朱自清的《背影》更突出,很多学生都认为文章并不很好)
我一开始读鲁迅也是如此,不仅觉得他的文字晦涩,而且出于一种反抗权威的心理,认为他只是徒具虚名。相比于鲁迅,徐志摩那样的文字显得更亲切,更容易抓住初次见面的读者的心。后来知道鲁迅与徐志摩、梁实秋等人均有“交锋”,语文课本甚至不录梁实秋的文章,这令我又平添了几分厌恶,当然那时并不知道他们因何而交锋,也不了解文字与政治、阶级、立场挂钩。后来看了《狂人日记》,课本中学了《藤野先生》,又看了《朝花夕拾》,逐渐认可了鲁迅的文字。然而真正的转折却在《祝福》。
《祝福》里冷冷的笔调,祥林嫂凄惨的经历,“我”优柔而纠结的内心。这篇小说是可以真正让不同的读者从自己内心产生不同共鸣的文章,昭示出的人性善恶才是可以不朽的东西。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也许我们与鲁迅相距太远,经历相差太多,又隔着迷雾与面具。用心读,总会读出与他人不同的感受。
第二篇:我看鲁迅
我是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鲁迅先生的文章的,从《三味书屋》到《藤野先生》再到现在的《药》,算算大概也有五六个年头了:以前年纪还太小,不能完全明白文章的韵味,只是人云亦云地跟着老师说,说当时社会的黑暗,说人性的丑恶。可是,现在自己也真的能够明白那是一个多么黑暗的社会,心中有恨,恨民众的麻木,很人性的冷漠,更恨自己没有生在当时,也同样为医国医民奉献热血与青春。
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用笔来拯救中国的人,他所面对的社会是我们所不能想像的,是那样的阴暗、凄清与恐怖,可仍义无反顾地用笔在写,用心在呐喊。虽然曾经也有过彷徨,但内心的信念最终战胜了一切。
也许最难过的不是“醉生梦死”的麻木,而是“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唯我独醒”这是一种何等的寂寞啊!能够战胜孤独的人也许才是真证的勇者,想到这不禁让我对鲁迅先生肃然起敬,
在先生的众多文章巾我是最喜欢《朝花夕拾》这本散文集子,这里的文章大多都是记述鲁迅先生幼年时期的生活,故事平淡,却让人感到一种淡淡的温暖,一种家的温暖。这里没有杀戮,没有争斗,有的只是那平缓的心境。这也许是一种趋利避害的天性,让我总是不由得去偏爱那些舒适祥和的文章。
什么是传世的孤寂?胸膛里大开大合的悲痛,像拉动的风箱一般沙哑地呼唤起来;一丝光线涌出,把所有沉睡的过往轻轻唤起。这也许就是鲁迅先生当时的心情,可正是我现在的心情。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离三月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第三篇:我看鲁迅
鲁迅这个名字多么与众不同,没有父母给他的孩子取这个名字。它的由来,是一个在上上个世纪末到上个世纪初在旧中国黑暗动荡的社会里,想要借助文学来呐喊的作家周树人,所用的一个笔名。
从小学到高中,鲁迅先生的文章先后有数十篇进入了语文教材书,这恐怕是教材中其他作家所无法媲美的吧。因此,学生们对鲁迅的印象也自然比较深刻。
老师教我们不要光说不练,所以我尊敬鲁迅,因为他是实际行动的倡导者,身先士卒——有梦想,并不是想想就算了,而是要用行动来搏取。一旦目标确定,就奋斗终身。
老师教我们要爱国,所以我尊敬鲁迅,因为他是民族是国家的好英雄,在那个动荡混乱的年代,有钱人花天酒地,无乐不做;没钱人只想混口饭吃,得过且过。只有鲁迅,是的,只有他,以及与他共同奋斗的那帮热血青年们,在为整个民族着想,想着怎么才能让麻木的大众醒过来,看清事实。
由于我了解的鲁迅,都是书上教给我的,所以我尊敬的鲁迅,也是书上的。
可我又想,鲁迅先生是否一直都在革命呢?他在革命之余,有没有想过其他事情呢?而由于想其他事情,而写出来的文章,是否至今都保留着呢?
回头看教科书中鲁迅所写的文章,似乎每一篇都蕴含着“政治的观念”。如鲁迅曾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写过一句“我打了个哈欠”,却被评论家解释为“鲁迅长期与反动派做斗争,有疲倦感”,这让我感到一丝凉意:斗争斗争,又是斗争,哪有人可以无时无刻的斗争呢?如果鲁迅泉下有知,发现他“打个哈欠”之前都要为后果考虑良久的话,恐怕要先淡淡一笑,再拿起笔来对着发评论的人批判嘲弄一番了。
鲁迅活着时,民国政府害怕他激烈的文字,对他的生活施压,相信他的物质生活应该不是很丰裕;如今,鲁迅作古了,我们这些后人却对他的文章灌以我们需要的定义,使得它或多或少变了些味,再继续教给我们后人的后人,让所有人都以为鲁迅是个革命机器——一提到鲁迅,大家的第一反应: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所写所思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在革命哦!鲁迅的精神被我们一味地格式化了,大家一起把他推进了革命的大池子,却没有人打算把他拉出来。
如果鲁迅活在现代,而且一样那么有名的话:某日,累了,歇歇吧,做回周树人;写些关于生活的文字,可刚写完,甚至还没来得及校对,就被一直在催稿的编辑夺了去。编辑a拿给编辑b,然后cdefg……,他们一轮一轮地实行轰炸战,非要把鲁迅的一篇小感想变成革命的“文言文”。倘若鲁迅说:“我喜欢兔子,不喜欢狗。”那么兔子就变成“革命的道路”,狗就变成“革命的绊脚石”……诸如此类。
我们学老舍,知道他家的花猫很可爱,下雨天他要搬花;我们学朱自清,知道他看过爸爸的背影,欣赏过荷塘的月色……
唯独鲁迅,我们不能单纯地认为他喜欢在百草园玩,而不喜欢在三味书屋上课;他对藤野先生的思念、追忆,在我们看来似乎根本没有他发现麻木的中国人而弃医从文重要;鲁迅,是否成了我们教育的牺牲品?但是,数来数去,作为牺牲品的,除了那些反面材料里面的角色,像鲁迅这样的,还就他一个!“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鲁先生怀着我佛慈悲的心,甘愿做范例了。
值得欣慰的是,鲁迅并不是一个真人物,它只是一个笔名,他的真身周树人并没有成为革命机器,也没有为了革命无所不为、不择手段,而是一个有情感有血肉的人。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我们的周先生才会将鲁迅喊起床,继续他革命的大作。
如果可以的话,我想考察一下:在周先生一生中,“鲁迅”存在的时间是多少,“周树人”存在的时间又是多少;我更想建议周树人先生把革命文章的署名用鲁迅,其它文章就换一个笔名。可惜,我的建议无法传达给他。
上一篇:高中写人的作文800字
下一篇:一个人开车的父亲高中写人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