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节征文:读书唤起我儿时的回忆
于每一个静静的夜晚,我们全家各取所需读书,这已成为一种习惯,我和老公笑称为“红袖添香夜读书”
六一的晚上,我们照例准备好几样水果,几杯白开水,或端坐在椅子上,或倚在沙发上遨游在书籍的海洋里。其实,这只是无数个这样的夜晚中的一个,许是因为这一天是儿童节,看着熟悉的镜头,却忽然感慨万分,一种莫名的感动涌上心头,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儿时的一幕幕……
儿时的我们,娱乐活动非常贫乏,没有电视机更别提什么游戏机与电脑,就连听收音机或者看场老机器放映的不甚清楚的电影都是那么奢侈。
炎炎夏日,吃完晚饭,家家都倾巢出动走上街头。大人们侃着大山,我们小孩子时而顽皮地骚扰几下惹来几声无伤大雅的呵斥声,时而到村头的小溪里打个滚,时而静静地听村里的老人们讲过去的故事,时而又玩起“过家家”……那时的我们,单纯而快乐。
北方的冬日干冷干冷,没有了外出蹦跳玩耍的乐趣,很多孩子都早早地躲进了被窝,无聊地睡起了大觉,但我们家却时时充满了欢乐和惊喜。我的父亲是一名教师,有很多很多厚厚的、拿着压手的书籍。那时的我刚上小学,识字量少得可怜,最大的本事就是“山东的秀才念半边”,碰到生字胡猜一气,曲解经文。两个姐姐年级稍高,但总是为争某一本书大打出手。聪明的父亲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读书。此读书可非彼读书,意即所有大部头的书籍都由父亲读给我们听。
于是,每一个冬日的夜晚我们几乎都是这样度过的。早早吃完饭,收拾停当,妈妈就会盛出一箩筐花生,我们姐妹三人和妈妈围坐在四周剥着花生,父亲则就着微弱的煤油灯有板有眼地用略带家乡音的普通话为我们读故事。书中的每个人物形象和人物之间的对话,全部在父亲的声音中演绎着。慢慢地,我知道了为取真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师徒四人,我知道了“生的伟大,死得光荣”的,我知道了有着小资产阶级情怀却一心向往革命和自由的林道静,也知道了人间的真善美……日子就在父亲的读书声中行走着,我们也在读书声中长大,在读书声的熏陶下渐渐地学会了自己看书。
感谢父亲的读书声为我们送走了一个个寒冷的冬夜,为我们打发了一个个无聊的夜晚,引领我们品味中华的历史和文化,带给了我们受益终身的文学修养和良好的品质。让我们姐妹受益一生,温暖一生,富有一生。
如今我们姐妹携夫带子回家团聚,吃完晚饭还是如儿时般团坐在父母的周围,听父亲或针砭时弊,或再忆当年,或哼哼几句当地吕剧。天伦之乐,其乐融融。
“爸爸,帮宝宝念念这一段!”女儿稚嫩的声音把我从回忆中拽回现实。听着老公虽“z c s”与“zhi chi shi”不分,但仍感情丰富地为孩子读着书,我不禁笑了。是啊!中华美德,薪火相传。父辈的一条为解决姐妹矛盾的妙计,到今天却演变成再自然不过的一道亲子阅读的风景。女儿长大了,再忆当年读书的情景,一定也会如我般心生感动的。
在这物欲横流、稍显浮躁的年代里,能将儿时读书的点点滴滴仍视为珍宝,能洗却铅华与家人静静分享读书的乐趣,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