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实施方案(精选4篇)
糖尿病实施方案 篇1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饮食与糖尿病。为有效争强群众对糖尿病的知识的认识,并且要健康饮食合理膳食,我院决定于xx年11月14日开展联合国糖尿病日活动。安排如下:
一.活动目的:
1.提高糖尿病的防范知识,要健康饮食,低糖饮食。
2.宣传糖尿病的易患因素和早期症状,提高群众对糖尿病的认知能力。
3.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力度,减少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二.活动地点:
苇河镇中心路。
三.活动时间:
x月x日上午9点到11点30分。
四.活动内容和形式
1现场咨询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和健康饮食。
2.电子版横幅宣传。
3发放糖尿病宣传资料。
糖尿病实施方案 篇2
一、 活动时间
20xx年11月14日
二、 活动名称
大安山乡卫生院20xx年“联结国糖尿病日”宣传活动 糖尿病教育与预防
三、 活动主题
糖尿病教育与预防
四、 活动安排
1、 在大安山乡政府举行“健步走”活动。
2、 在大安山乡卫生院设立咨询点,免费发放糖尿病防治知识宣传资料。
3、 在医院大厅播放“应多糖尿病,立即举动”的字幕。
4、 选派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为前来参加活动的咨询人员解答无关糖尿病地防治知识。
5、 张贴标语,并要求村卫生室张贴。
五、宣传标语
1、病教育与预防
2、应答糖尿病,立即举动
六、组织实施
本次活动由大安山乡慢病防治领导小组担任组织实施。
糖尿病实施方案 篇3
为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重大疾病,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的重要指示精神,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将健康服务重心由后端的医疗向前端的预防转移,建立“一手做预防,一手开处方”制度,加快形成防、治、管紧密服务链条,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坚持预防为主方针,进一步推进健康三明建设,健全健康管护体系下的医防协同、融合发展,为群众提供疾病预防、诊断、治疗、营养、康复、护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连续性医疗卫生与健康服务,控制疾病危险因素,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慢性病人群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残率、死亡率,筑牢群众生命健康的“上游筑坝”。
二、主要措施
(一)完善医防融合运行新机制
1.健全服务项目融合机制。各地要建立医防融合项目清单,确定本辖区医防融合项目清单并签订服务协议,做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传染病防治、免疫规划、妇女儿童保健、性病艾滋病防治、麻风病防治、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疾病相关监测等工作,为公众提供多层次、多维度的疾病防治服务。
2.健全医防资源融合机制。推动总医院(医联体)与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妇幼保健等资源融合发展,落实区域慢性病防治、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医养结合、免疫规划管理和预防接种服务、筛查与体检平台、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与医疗资源一体化管理,提升实验室检查检测能力,推进实验室共享、检查检测结果互认。
3.健全医防融合工作机制。完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与医疗机构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业务融合的合作机制。开展常见病、多发病和重大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加强综合防控干预;切实承担常见病、多发病和重大疾病病例登记报告、危急重症病人诊疗工作,推动医疗资源、医疗及公共卫生人才、疾病病种“三下沉”,实施人群健康促进、高危人群发现和指导、患者干预和随访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及医疗服务,推进常见病、多发病和重大疾病的防、治、管融合发展。
(二)落实全天侯健康知识普及
强化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多样性、实效性和长效性,提高居民医疗保健常识和自我保健能力,让“每个人是自己健—48—康第一责任人”理念深入人心。利用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慢性病防治宣传教育;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医疗机构共同组建健康科普讲师团,以基本医疗、妇幼保健、中医养生、心理健康、慢性病和传染病防治等内容为核心,编制有关健康教育讲座课题清单,采取“你点我讲”菜单方式,针对不同人群特点和健康需求,选择健康教育授课专家和授课内容;建设健康科普网络直播平台,定期开展健康知识宣讲直播;提高城乡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进一步提升我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三)加快推进全覆盖健康筛查
以健康管理团队为主,采取“1+N”模式,融合公共卫生、街道社区等人员,采取网格化方式,全面摸排居民健康状况,建立规范的健康档案,健康筛查覆盖率达到100%,辖区内重点人群和重点疾病人群,包括老年人、儿童、孕产妇、残疾人,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建档率达100%;落实妇女“两癌”检查、新生儿疾病筛查等妇幼健康公共卫生服务;加大对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和规范管理。
(四)推进全过程健康干预
1.加强健康筛查、健康体检和健康问卷等结果运用,进行健康分类、风险分级,对生活方式不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等分类制定健康管理方案。开展对超重肥胖、血压血糖升高、血脂异常等慢性病高危人群的患病风险评估、干预指导、定期回访,实施合理饮食、科学运动、中医养生保健、体质辨识等咨询措施,降低高危人群比例。
2.推广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工作,加快预防接种门诊数字化建设,改善接种环境。鼓励重点人群和高危人群接种成本效益较好的肺炎、流感、手足口病等非免疫规划疫苗,适时推广适龄女性HPV疫苗接种,降低疾病发病率。在知情自愿接种的前提下,推进非免疫规划疫苗(流感、肺炎等)总量逐年提升,其中流感疫苗全人群接种率达到2.8%,肺炎疫苗60岁以上人群和3岁以下人群接种率不低于1.2%。
3.加强妇儿保健全程管理服务,做实0—6岁儿童健康管理,推进儿童早期发展促进服务;阻断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以科学备孕、孕产期保健、安全分娩为重点,降低孕产妇、婴幼儿死亡率。
4.强化医校协作,贯彻零级预防理念,设立校园健康讲堂,全面加强幼儿园、中小学营养均衡、口腔保健、视力保护、肥胖、龋齿等健康知识和行为方式教育,将健康宣教和疾病预防融入学生实践培训活动中,实现预防工作的关口前移。
5.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服务网络,搭建基层服务平台,落实社会心理服务疏导和危机干预等管理措施,强化对重点人群科学、规范服务,积极培育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常见精神障碍防治和心理行为问题识别、干预水平,降低心理相关疾病发生。
6.加快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构建一个集信息收集、综合健康评估和健康管理服务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医防数据共享、慢性病数据互联、疫情监测数据互通,提高医防信息利用率和对各类疾病发病趋势的预警监控能力。
(五)强化全人群健康管控
1.打好慢性病一体化管理攻坚战,完善“分区、分级、分类、分标”和“积分制”慢性病管理,做细做实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成立公共卫生人员与医疗人员组成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团队,增加与居民面对面服务时间,加强主动随访、健康检测、健康档案的.管理和居民健康信息的收集,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化水平,保障和增强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降低人群发病风险。
2.实施“一病多方”制度,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同病异治原则,开展风险评估,使用相对应的处方(即用药、疫苗、运动、饮食、心理等处方),进行个性化的综合治疗和健康指导,控制患者病情发展和减少慢性病并发症发生。
3.建立集预防、治疗、康复等综合健康服务为一体的标准化示范门诊(高血压、糖尿病等),配备必要设施、设备,通过标准化的诊疗规范和技术指标,提高患者区域内就诊率和疾病控制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4.深化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模式,推进疾控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预防、治疗、康复等“三位一体”防治服务融合,实现早发现并全程规范治疗。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达到50%以上,成功治疗率达90%以上;新病原学阳性肺结核耐药筛查率不低于80%;耐多药肺结核高危人群耐药筛查率达95%以上;降低肺结核传播蔓延风险,减少全人群感染率。
5.加快重点疾病课题研究,推进常见病、多发病和重大疾病防治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转化医学研究,重点对全市疾病谱前几位的病种及其危险因素筛查进行课题研究,掌握其危险因素的流行状况和变化趋势,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6.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制定慢性病病种中医健康干预方案与服务项目。大力推广传统养生健身法,为人民群众提供全周期中医健康服务。
(六)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按照国家要求和省里的部署,及时调整市、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能设置,适时挂牌成立市、县疾病预防控制局。完善全市疾控机构综合改革,落实疾控机构实施“公益一类保障、公益二类管理”,推进疾控机构标准化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和实验室装备,加快市疾控中心迁址建设。推进市皮肤病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台江医院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薪酬制度改革,实施院长目标年薪制;完善公共卫生专业机构与医疗机构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业务融合的工作机制,激发内生活力,增强工作动力,助推医防融合。
三、组织保障
(一)强化人员保障。由各总医院(医联体)牵头,当地疾控中心派驻人员,共同设立“医防融合办公室”,统一调度总医院(医联体)及各基层分院和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精神卫生等医疗卫生机构相关人员,协同推进医防融合。
(二)强化工作融合。各总医院(医联体)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与公共卫生机构共同制定服务清单,并开展相关医防融合工作,购买服务的经费从总医院(医联体)结余资金中列支。
(三)强化经费支持。将医保基金与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资金整体打包,由总医院(医联体)统筹使用。各总医院(医联体)按参保人数每人每年10元预留,年终由市医改领导小组组织考核后确定,由各级卫健行政部门作为绩效工资增量拨付给各级公共卫生机构。
糖尿病实施方案 篇4
为进一步推进我县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深度融合,优化常见多发慢性疾病的基层诊疗和健康管理流程,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设基层医防融合服务模式,努力实现预防保健、疾病诊疗和健康管理的有效融合,决定在全县基层医疗机构推进医防融合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在实施“XX省高血压和糖尿病综合防治行动计划”的基础上,以“优质服务基层行”创建为依托,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健康管理为切入点,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载体,推进“理念、职责、管理、队伍、服务、场所、流程、考核、绩效、信息”十个方面医防融合,努力提高基层门诊就诊率、慢性病健康管理率与控制率,降低重大疾病发生率,切实增强居民获得感。
二、重点任务
(一)强化理念融合。
坚持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按照“大卫生、大健康”要求,牢固树立并积极践行“医防融合”理念。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牢固树立并积极践行“医防融合”理念,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推行“医疗”和“预防”融合服务的发展模式,改进管理理念、改变职责分工、改善服务流程,完善管理制度,强化绩效考核。
(二)强化职责融合。
强化政府办医责任,完善县级医疗机构、疾病控制机构、基层医疗机构的职责分工,健全县域内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基层。建立以村卫健室为基础,乡镇卫生院为主体,二级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基层医防融合工作责任体系。
(三)强化管理融合。
统筹规划、调配和管理县域内医疗、公共卫生资源,保障基层医疗机构医防功能定位,保证县域内医防融合政策协调、管理协同、工作联动。按照基层首诊、双向转诊要求,建立健全基层慢性病“防、治、管、教”四位一体服务模式。加强政策协同,落实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纳入医保门诊统筹基金支付。完善“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长期处方制度,保障患者用药需求。
(四)强化队伍融合。
健全医防融合组织架构,组建由全科医生(中医医生)、上级医生、护士、公共卫生医师、药剂师等共同组成的医防融合服务团队,有条件的地方可引乡镇干部、志愿者、健康管理师等加入团队。医防融合服务团队的主要职责是:承担门诊和住院医疗服务,以及按社区、行政村划分的老年人、孕产妇、0-6岁儿童、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精神病患者、结核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服务,并为重点人群提供中医药服务。
(五)强化服务融合。
医防融合服务团队作为一个整体提供服务,日常工作模式以“团队”方式开展,进行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工作,做到患者一次门诊既满足患者诊疗需求,又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衔接,团队中的临床医生在日常诊疗过程中,及时将诊疗信息通报团队中公共卫生人员,公共卫生人员为就诊患者建立、完善和更新健康档案,按规定纳入相应人群健康管理;公共卫生人员充分利用智慧百乡千村健康医养扶贫工程进行健康随访与健康管理,及时将服务对象的异常随访结果与临床医生沟通,由临床医生为该人群提供冶疗方案与健康指导;团队中其他人员做好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组织协调、建档、统计分析和后续随访管理等工作,实现疾病预防、发现、治疗、随访、健康管理的全过程连续服务。
(六)强化场所融合。
医防融合服务场所按照“两室三站”要求设置。“两室”是指设置家庭医生工作室和慢病联合门诊室。家庭医生工作室负责门诊和住院医疗服务及高血压、糖尿病、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开展签约履约服务;慢病联合门诊室由基层医疗机构的全科医生与上级医院派驻专家组建,形成以疾控中心为指导、综合医院为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主体,村卫生室为网底的“四位一体”服务模式,实现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优先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和全程健康管理。“三站”是指在门诊大厅设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站,在接种门诊设置妇幼保健工作站,在体检中心设置健康体检服务站。“三站”要配齐相应设备,明确相应了职责,营造医防融合氛围。
(七)强化流程融合。
改变“挂号—候诊—就医”医疗服务流程,建设“登记/挂号—候诊—公共卫生服务—就医”医防融合新流程。所有来院患者及居民必须经过“三站”才能进入家庭医生工作室就诊或接受预防接种或免费体等服务。公共卫生人员在工作站负责登记/挂号服务,同时完成预约、签约、建档、体格检查、项目宣传、健教咨询、履约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生命体征测量及分诊工作。
(八)强化考核融合。
建立切实可行的医防融合工作考核机制,以医防融合服务团队为单位,对其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公共卫生补助经费拨付挂钩。考核内容由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医疗和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情况等组成,考核指标根据各乡镇卫生院的实际进行细化量化,主要包括家庭医生有效签约、有效服务,以及签约居民数量、门诊工作量、服务质量、居民满意度等。
(九)强化绩效融合。
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方案的基础上,突出医防融合绩效考核分配机制,以医防融合服务团队为单元实行绩效分配,团队成员共享绩效分配结果,团队绩效分配因素由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基本医疗等构成,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十)强化信息融合。
加强医防融合工作管理信息建设,促进管理系统互联、服务数据互通。逐步将基本公共卫生系统、家庭医生签约系统、智慧百乡千村健康医养扶贫工程等系统数据的互联共享和实时更新,做到一次数据采集,多环节共享利用,有效提高电子健康档案利用率,切实减轻基层工作人员重复工作量,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三、有关要求
各地要充分认识建立医防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加强组织领导,细化政策措施,加强培训指导,强化督导考核,组织推进基层医防融合工作。
上一篇:小学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