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一、教学内容
本章的主要内容就是引导学生学习以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该理论可以构建概念图如下:
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则是本章的重点,本节--为3个课时。第1课时主要是在分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到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说明基因频率的概念以及影响基因频率的五个主要因素。
二、教学目标
1.解释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说明基因频率的概念,学会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
3.说明影响基因频率的条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基因频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
(1)基因频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影响基因频率的条件。
四、教学过程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观点,请同学们利用该学说分析案例。
案例:假如生活在绿色树丛中的某种灰色翅昆虫的群体(基因型为aa)中,偶然出现一个绿色翅的变异个体(基因型为aa)。那么,该种昆虫的翅色将怎样变化?
生复习旧知识,运用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
师结合学生的讨论进一步提出问题:
1.该变异对于昆虫的存活有什么影响?
2.该绿色个体能一直生存下去吗?
3.该绿色个体怎样才能把它体内的基因a传递下去?
4.该个体的后代还是绿色翅吗?
生讨论回答:
1.该变异有利于昆虫躲避天敌,增加生存并繁殖后代的机会;
2.生物个体总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死亡,例如天敌的捕食、疾病、衰老等等;
3.生物只有通过生殖繁殖后代才能将自己的基因传递下来;
4.根据孟德尔的遗传定律,该个体的后代是灰色翅(aa)。
总结:个体的生命周期是有限的;有利于变异的基因只有在群体中通过生殖才能延续;有利于变异的个体不一定能真实遗传。因此研究生物的进化,仅仅研究个体的表现型是否与环境相适应是不够的,还需要研究整个群体基因组成的变化,这个群体就是种群。
(通过讨论,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对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修正是有必要的,另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研究进化必须研究该基因在整个种群中的变化规律。)
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种群的概念,强调“一定区域”“同种生物”“全部个体”三个限定词,并举例让学生判断,深化概念。
生通过阅读、分析、理解种群的概念,并结合概念对教师列举的生物群体是否为种群进行判断。
师研究种群基因的组成变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种群基因的组成;二是每个基因所占的比例。
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叫做基因频率。
生根据教师介绍理解基因库和基因频率的概念。
师提出问题:对于一个种群,如何才能知道某个基因频率的大小呢?
生讨论回答:调查检测(有多种答案)。
基因频率的计算往往采用抽样统计的方法。师提供例题,引导学生计算。
例1 假设从某个昆虫种群中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分别是30、60、10,计算基因的频率。
生进行计算,并对计算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说明。
a基因的频率=(60+60)/200=60%;
a基因的频率=(20+60)/200=40%。
抽样统计结果的呈现方式有两种。一种以基因型个数的方式呈现,还有一种以基因型的频率出现(说明基因型频率的概念)。师提出问题:如何根据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共2页,当前第1页12
上一篇:第三节 人类遗传病
下一篇:DNA可在土壤中保存40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