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一摆(精选15篇)
摆一摆 篇1
教学目标:
1.探索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初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
2.引导学生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
教学重点: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1.师: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你知道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你能够比划一下吗?
2.师:如果要表示教室的面积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如果要表示这张卡片的面积呢?
(教师出示一张小卡片。)
3.揭示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二)探究悟理
1.估计“卡片”的面积
师:同学们估计了很多答案,到底这张卡片的实际面积是多少,你们有办法测量吗?请你试着测量出卡片的实际面积,可以利用老师给你带来的工具。
2.学生动手操作,用自己的方法测量出卡片的实际面积(教师巡视指导)
3.反馈交流,形成猜想
教师板书学生的各种方法。
找出其中最简便的:先用尺量出卡片的长和宽,然后用长乘以宽计算这张卡片的面积,这种方法对于其他的长方形是否也适用呢?我们来举例验证,探索一下。
小组合作研究:用事先准备了的几个长方形,小组分工,其中三人每人选一个图形验证,用长乘以宽的方法测量计算面积,再用其他方法验证一下,把有关数据记录下来。
(学生实践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汇报研究结果,并举个例子来说明是怎么验证的。
4.小结并得出计算公式
教师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5.p46试一试
小结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也用长乘宽来算,只是是正方形不分长和宽,都叫边长,所以,正方形面积=边长乘边长。
(三)尝试运用
p46 2、3、4
(四)总结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都可以用“长×宽”计算。
只是是正方形不分长和宽,都叫边长,所以,正方形面积=边长乘边长。
摆一摆 篇2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5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在数位表上摆圆片的活动,加深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巩固数位和位值的概念。
2.通过探究圆片个数与所摆出的数的个数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学会发现规律,并能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体会有序思考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养成倾听、有条理地表达想法的习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感受到数学“好玩”,喜欢数学并愿意学习数学。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巩固数位及位值思想,加深对10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难点: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与有序思考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数位表、圆片、记录单、百数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演示铺垫
(一)激趣引思。
1.同学们喜欢变魔术吗?今天啊,老师也想和大家一起来变变数学魔术,你们想玩吗?
2.呈现魔术道具:数位表与小圆片。你们想知道今天这个魔术是怎么变的吗?
(二)演示铺垫。
1.教师演示:将一个小圆片摆在数位表的个位上,问学生:这是多少?
2.教师演示:将一个小圆片摆在数位表的十位上,问学生:这又是多少?
3.教师:我们还得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带领学生一起完成记录单。
填一填:用个圆片可以表示和两个数。
4.师:神奇吗?
(1)一张小小的圆片,能摆出几个不同的数?
(2)为什么同样都是一个小圆片,却能摆出两个不同的数来呢?
引导学生回答:把圆片摆在个位上表示1个一,摆在十位上表示1个十,让学生初步感受:把圆片摆在不同的位置上就表示不同的数。
5.你们也想玩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摆一摆,想一想”。
二、动手操作,活动探究
(一)自主探究,初步感知:
1.用2个小圆片摆数:
(1)教师说明操作要求:先思考,再摆圆片,最后填写记录单。
(2)学生独立完成。
(3)学生汇报:可以多让几人汇报一下,并展示他们的记录单。
(4)重点让是以下记录单同学汇报,让他们说一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5)师追问:指着其中的一个记录单,如表一:
①是怎么知道这个数就是2的?
②是怎么知道这个数就是11的?
③是怎么知道这个数就是20的?
④从“2”到“11”你是怎么变化的?
⑤从“11”到“20”你又是怎么操作的?
2.小结:这个魔术很神奇吧?看来珠子在数位表中摆放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把珠子摆在不同的数位上,它表示的意义就不一样,我们就可以得到不同的数。
(二)合作探究,探寻方法。
1.用3个小圆片摆数:
(1)同伴互助,合作完成:教师说明分工合作的'要求,一人摆数,一人记录,最好是能按一定的顺序摆。在学生合作过程,教师巡视,加以引导。
(2)小组汇报:选取两组有序摆放的小组汇报,边汇报边摆数,并读出自己摆的数,展示其记录表。
(3)汇报完成后,共同呈现两组记录单:
2.观察比较:这两组同学的摆法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引导学生发现:
(1)相同点:这两种摆法都是先把所有的珠子都放在一个数位上,然后再一个一个地往另一个数位上移动。
(2)不同点:第一种是从个位移到十位,表示的数是从小到大排列的;第二种是从十位移到个位,表示的数是从大到小排列的。
3.小结:
(1)像这样摆数有什么好处?你更喜欢哪种摆法?
(2)你还有什么发现?让学生自由地说一说,对于学生的发现,只要是有价值的,都要给予肯定。
(3)如果有学生能发现利用圆片个数3的组成来摆圆片,就能做到不重复也不遗漏,如果没有学生提出,教师可以参照记录表进行引导:
即利用3=0+3、3=1+2、3=2+1、3=3+0,就能又对又快地摆出各个数。
(三)分工协作,发现规律:
1.分工协作:
(1)将全班学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学生用4个圆片来摆数,一部分学生用5个小圆片摆数。小组合作的人员及分式不变。教师明确提出要求:用刚才我们发现的方法去摆,看哪组同学摆得又对又快。教师巡视,引导学生用有序的方法来操作。
(2)汇报交流:教师在用4个小圆片和5个小圆片摆数的小组中,各选一组进行汇报。
①们组是用几个小圆片来摆数的?
②你们组摆出了几个数?
③分别是哪几个数?
④在摆第一个数的时候,你用到小圆片个数的组成的哪个算式?第二个数呢……
⑤你有什么发现?
2.适当延伸:如果给你6个小圆片,你能摆出几个数?你能想到的第一个数是多少?你能不用小圆片摆就能说出是哪几个数吗?
3.归纳方法:
(1)呈现以下表格:
(2)学生汇报,教师整理,完成表格。
(3)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
①摆出数的个数总是比小圆片的个数多1个;
②在用圆片摆数时,我们只要知道圆片的个数,想圆片个数的组成,就可以想到能摆成的数了。
4.及时反馈:学生口答出:7、8个小圆片摆出的数,教师整理填入表格。
(四)应用规律,发现问题。
1.说一说:你直接说出用9个圆片能摆出的几个数吗?分别是哪几个数?学生回答,教师将所得结果填入以上表格中。
2.想一想:
(1)如果给你10个圆片,你能想到的第一个数是多少?
(2)如果我们在个位上或十位上摆10个圆片,这样的数能读出来吗?
三、融合贯通,拓展提高
(一)快速整理,制成表格。
1.教师呈现一张10行10列的空白表格,让学生快速回答出从用1个小圆片到用9个小圆片所能摆出的数,教师一斜行一斜行地填入表格。如下:
2.接下来的一斜行应该是用几个圆片摆成的,你能快速的说出这一斜行上的数吗?请几个学生说出各斜行上的数,教师填写整理成完整的表格。
(二)拓展提高,能力提升。
1.用19个圆片能摆一个两位数吗?为什么?
2.(出示8、17、26、35、44、53、62、71、80)你知道它们是通过摆几个圆片得到的吗?。
3.(出示9、18、27、36、45、54、□、72、81、90)方框里的数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4.小精灵家的门牌号是7个圆片摆成的,个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大1,你能找到小精灵的家吗?
四、回顾总结,适当延伸
(一)回顾总结。
这节课你们觉得开心吗?你们通过动手摆一摆,动脑想一想,发现了奇妙的规律。希望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学会观察,积极动脑,你会发现生活中到处都藏着数学的奥秘。
(二)知识延伸。
1.你能用1个圆片摆出一个更大的数吗?
2.虽然我们用19个圆片摆不出一个两位数,但我们能用19个圆片摆出一个更大的数,你想试试吗?
摆一摆 篇3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45-46页的“摆一摆”。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发现过程,并理解算理。
2、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并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质疑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样性。
4、在教学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让学生在探索中体验快乐。
5、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操作、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发现过程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并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若干,制作20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大小不同的长方形,直尺、卷尺。
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提问题----激发情趣
师说:今天老师在路上看见熊家三兄妹正在绿化它们的家园。有青青的草地,五颜六色的花,非常漂亮。我们听它们正在说话呢。
熊妹妹说:“我绿化的比你们的多。”
熊弟弟说:“不对,不对,我的才比你们的大。”
熊哥哥:“你们说的都不对。”
教师说:它们为谁的面积多而争起来,到底是谁的面积大呢?你们有办法?
二、组织活动,建构新知
三、活动一:观察图形,进行估计---增强估计意识
出示第45页的三个长方形。
让学生估计三个图形的面积,并把学生估计的数量板书在黑板的角落。同时要学生记录估计的数量。
四、活动二:动手操作,解决问题--谁绿化的面积大
五、分工合作,测量出面积
学生分工操作并完成第48页的统计表
六、汇报结果,完成黑板的统计表
测量的结果与黑板的估计数比较,谁估计的较准确。
七、展示方法,发现方法
学生各抒已见,说说自己的操作的方法。
并利用表中的数据,让学生归纳出计算长工方形的面积的方法。
师:你们真了不起,通过自己操作发现了一个计算长方形的面积的方法。这个方法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八、活动三:分组验证,确定计算方法
1、各组进行验证
师:先用刚才的方法计算出结果,再用以前的方法进行验证。并交流验证结果。
2、学生自己动手画一个长宽都是整厘米的长方形再进行验证。并在小组内说一说。师生共同确定计算方法,并板书。
3、回顾这个方法是怎样找到的?
师说:你们说得真好,“操作、观察、发现、验证”这种学习方法对我们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希学新本领时常想一想这种方法。
九、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1、第46页的试一试和练一练
2、帮熊家解决几个问题,你们愿意吗?
(1)熊爸爸说:“你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那帮我算算客厅的面积吧。”
(长5米,宽3米)
(2)熊妈妈说:你们太棒了,我正想买一块桌布,可我不知该买多大,帮我算算吧。(长15分米,宽10分米。
(3)熊妹妹说:椅子的坐板面有多大吗?(边长是40米)
学生汇报
有少数同学做的是:40×4=160(平方厘米)
大多数同学做的是:40×40=160(平方厘米)
通过比较,得出正方形面积的正确的计算方法。
十、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十一、实践活动--实践测量,巩固深化
测量一下我们身边的一些长方形和下方形的面积。比如黑板的面、门等。
学生动手操作
十二、:
学生交流这堂课的体会和收获,如何?
十三、反思
摆一摆 篇4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摆一摆想一想》课堂实录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摆一摆想一想》课堂实录
经验的确不等同于体验。就词性而言前者大多被作为名词使用,后者常常表现为动词;在汉语中前者被当作认识论的概念、知识或技能,后者则往往作为得到知识技能的一种过程、一种途径;前者指向的是真理世界,后者指向价值世界。
经验与体验又常常被大家混淆。其实一个简单的例子能凸显两个概念的区别:一位教师执教“摆一摆,想一想”一课数遍,但没有引起他内心的感受、反应和联想,对他来说只是拥有关于这节课的经验;另一位教师执教同样内容的课后通过自己的感悟、辩别与反思,形成了对这节课的独特的、具有个体意义的感受、情感和领悟,他拥有的不仅是关于这节课的经验,还有更多的是体验。
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舞台。那么,在课堂学习中学生需要的是经验还是体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妨以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一下)实践活动“摆一摆,想一想”一课细细揣摩。
一、拟定教学目标
如果纯粹以“经验”为目的,这节课的目标(以下称目标一)可以这样陈述: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巩固数位及数值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100以内数的特点及排列的规律,同时发展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如果以“体验”为最终目的,那么目标(以下称目标二)则要重新定位:(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独立操作、交流等活动,巩固100以内数位及数值的概念;(2)经历观察、操作、比较、猜想、验证、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悟100以内数的特点及排列规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合理性的同时,发展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3)用教师对数学及课堂的情感塑造学生的情感,用教师对数学及课堂的态度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如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并主动参与数学活动中,在交流反思中发现自己数学活动中的错误或别人的好方法,能及时改正或采纳。
两个目标不仅仅是字数的差别,更重要的是一种理念的差异,这正是体验与经验的质的区别。在目标一中,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会有自己关于这个知识的经验,这个经验偏重于单纯的认知性理解,即以往教学中最强调的知识技能。叶澜教授曾说:“把课堂教学从整体生命中抽象隔离出来,是传统教学观的致命缺陷。”但是,如果这个“经验”是一个情感的生命体,课堂便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因此在目标二中加大了情感的融入,特别指出了“用情感塑造情感,用态度影响态度”。
我们可以非常感性地欣赏这样一句话:“体验是经验中见出深入、诗意与个性色彩的那一种形态;是一种注入了生命意识的经验。”
二、体验数学课堂
体验数学课堂的维度是多向的: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体验数学概念间的联系、体验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体验数学的思维方式及方法价值、体验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还可以体验课堂里的教师、同伴、环境与氛围……每一项体验的内容不可能完全孤立,但可以从一些片断中有侧重地加深对体验的理解。片断(一)至片断(五)实际上是一个完整的数学流程,这里人为地分割只想借一个片断说明一个问题。
片断(一)——体验数学方法的价值。
师:请大家用三颗围棋摆在数位表上,摆1次顺便把这个数写下来。(学生独立尝试摆棋,并写下摆出的数)
师:现在不急着上台演示,先在4人小组里交流一下,你一共摆出了几个数,分别是怎么摆的?通过比较,推荐出小组中的最佳摆法。(学生交流)
师:哪一个小组愿意上台介绍一下你们组的最佳摆法。
生:我们组最好的摆法是这样的:(演示)先把3颗棋都摆在个位上,是3;再移一颗到十位,是12;再移一颗到十位,是21;再移一颗,三颗都在十位上是30。
师:老师做你的小助手,把你刚才摆的4个数写下来(板演:3、12、21、30)
生:老师,我发现这些数正好一个比一个大9。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
生:我们组的摆法正好和他们相反,我们先把3颗棋全放在十位上,再一颗一颗移过去。
师:那你们摆出的数分别是哪几个呢?
生:是30、21、12、3。
师:很好,还有其它不同的摆法吗?
生:我们组先摆12,再交换位置是2
1,摆一个3,再换位置30。
师:请你上台把它们摆出来。(生上台演示,师板演12、21、3、30)
师:原来你们是交换了十位和个位上的棋子颗数。
师:你比较喜欢哪一种摆法?说说理由。
生:我喜欢第一种和第二种方法,这样一颗一颗移不会忘记,而且4个数的排列也是有规律的,它们一个个大起来。
生:我喜欢第三种摆法,只要摆好一个数,交换它们的位置,就成了另一个数。
生:这种摆法有时候会忘记已经摆了哪些数。
师:每一个同学都有心目中适合自己的好方法,不管用哪种方法来摆,摆出的都是4个数。
从独立操作到小组交流并非在“追风”,学生在摆的过程中从无序到有序,最终有了自己心目的最佳摆法,让认识活动本身与学生的认知需要(如好奇心、求知欲)发生了关联,而选择最佳方法让学生的愿望和喜好也介入了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中,这正是经验升华为体验的转折点。
片断(二)——体验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
师:还想继续摆棋子写数吗?你们可以从1、2、4、5颗棋中选,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摆一摆,记一记。(学生活动)
师:我们还是不急着说,请你帮你的同桌先检查一下,他摆对了吗?(学生活动)
师:谁愿意介绍一下你是怎样帮助同桌检查的。
生:我的同桌摆的是4颗棋子,我用4颗棋子重新摆了1遍和他摆的一样。
师:这位同学是用重摆一遍的方法来检查的,好办法。
生:老师我是用眼睛看的,我发现它少写了一个41。
师:你是怎么看的。
生:5颗棋子分成两部分就是5、14、23、32、41、50
师:老师听懂了,你把分解数5的本领用到这儿了,同桌改正了吗?(同桌点点头)谢谢你!
师:你们刚才在摆的时候,老师选了6颗棋,不过没有摆,脑子里想了想,写了这几个数(板演:6、15、24、34、33、42、51、60)你们帮我检查一下。
生:34不对。
师:你怎么一眼就发现了老师不对。
生:用6颗棋子是摆不出34的。
师:为什么?
生:因为34个位和十位上的数之和是7,而不是6。
师:谁听明白了?
生:我听明白了,用6颗棋摆的7个数,它们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加正好等于6,0+6=6,1+5=6,2+4=6……,不可能等于7。
师:加一加,也是检查的好办法!太谢谢你了!
体验的出发点是情感。这个片断中摆棋子的方法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让学生从已有的先在感受出发去参与、体验多角度检查的策略,很显然学生对摆棋写数的知识有了自己的态度,他们亲近或排斥某种方法,特别是在检查的过程中对知识有了更深的感受与领悟。
片断(三)——体验数学的思维方式
师:刚才我们分别用1-6颗棋摆出了相应的数(演示)。现在老师想请你们猜一猜,如果用7、8、9颗棋各能摆出多少个数呢?
生:各能摆出8、9、10个数。
师:谁赞同他的猜想,说说你的理由。
生:用1-6颗棋摆出的是2、3、4、5、6、7个数,所以用7、8、9颗棋就能摆出8、9、10个数。
师:一定吗?
生:一定。
师:这毕竟是我们的猜想,想要变成现实只有通过验证。接下来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不过这一次你可以选择摆一摆,也可以不摆,在脑子里想,分别写出摆的这些数。(学生活动)
师:通过验证,你们的猜想正确吗?
生:我用9颗棋写出了10个数:9、18、27、36、45、54、63、72、81、90。
生:我用8颗棋写出了9个数:8、17、26、35、44、53、62、71、80。
生:我选7颗,写了8个数:7、16、25、34、43、52、61、70。
师:事实证明你们的猜想完全正确。
这里,学生的活动是以自身的需要为动力而展开的,在摆与猜测之间是否能建立学生想象中的关联,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猜想与验证是一种科学的思想方法,猜想不是凭空,验证也不只是一种模式,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验证各自的结论,此时摆与想会以一种全新的意义融入学生生命之中。这正好说明了体验的结果不仅仅是产生情感或对所学知识的喜好,更重要的是生成新的意义,即学生在已有基础上对这一知识有更新的思考,并把这种思考提升为一个数学方法或一种数学思想。
片断(四)——体验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师:突然想起一件事,我的年龄和我女儿的年龄正好都可以用7颗棋子摆出来,你能猜出我和女儿各几岁吗?
生:老师70岁,女儿7岁。
师:是吗,你们看见过70岁还这么年轻的老师吗?
生:老师不可能70岁,我猜你25岁,女儿16岁?
师:25-16=9,说明老师9岁的时候就生女儿了?
生:这不可能,我猜老师34岁,女儿——?
师:给你一个提示,你在猜年龄的时候,可以参照你和你*年龄。
生:我知道了,老师34岁,女儿7岁。
生:我和我*年龄可以用9颗棋子来表示,我妈妈36岁,我9岁。
“70岁与7岁”这种丰富的联想,不再是学生的生活、意识或生命中无关的东西,在这个片断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认知结构、价值取向或自己已有的经历去理解、感受、建构知识,从而生成自己对知识的独特感受、领悟和意义,所以会有36与9岁的“对话”,在学生各自的生命中有了一次更深刻的体验。
片断(五)——体验数学的魅力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用1-9颗棋摆出的这些数(演示),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活动)
生:我们发现这组数是有规律排列的,第一行是1、2、3、4、5、6、7、8、9。
第二行是十几,第三行是二十几,第四行是三十几的数……
生:我们发现竖的看这些数都是9个9个增加的。
生:还可以斜的看,它们是10个10个增加的。
师:真棒,还可以从多种角度观察,比如说横的看、竖的看、斜的看。
生:我们还发现摆出的数比棋子要多1!
师:谁和他们的发现是相同?你能反过来说说吗?
生:棋子的颗数要比摆出的数少1。
师:也可以说摆出的数的个数和棋子颗数相差1。
师:你能顺便估计一下我们今天一共摆了几个数吗?
生:100个
生:50个
生:80个
师:有什么好办法能验证一下吗?
生:只要1+2+3+4+5+6+7+8+9+10就可以了。
师:结果是多少呢?
生:55
师:你为什么算得那么快?
生:1+9是10,2+8是10,3+7是10,4+6是10,一共是40。再加上10是50,再加上5是55。
师:你们听明白了吗?
生:听明白了!
师:100以内的2位数一共有99个,如果老师让你们回家把其它的数全摆出来,你要准备多少颗棋?
生:100颗。
生:不对,20颗。
生:是18颗。
师:能说说为什么吗?
生:100以内最大的两位数是99,用18颗棋摆。
师:真聪明。
师:如果用10颗、11颗、12颗……来摆,你们再来猜想一下,分别能摆出几个数?
生:分别能摆出11、12、13、14……个数。
师:真的吗?
生:一定是的。
师:很遗憾告诉大家你们的猜测错误!有时规律是不变的,有时规律只适合某一段,到了另一阶段规律就会发生变化。
师:至于用10颗以上的棋能摆出多少个数,留给大家课后去证明。
体验的归结点是产生新的情感。这里观察的方法、估算、简算、规律的永恒与变化等。“所有”的知识在这一刻全部融合在一起,学生和这些知识也不可分割也融合在一起,学生可以全身心地进入知识之中,而知识又以全新的意义和学生构成了新的关系。
我们可以再一次感性地品味这句话:“我听到过,过眼去烟;我看到过,历历在目;我做到了,铭记在心.
摆一摆 篇5
教学内容:
摆一摆、想一想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摆小圆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观察、猜想等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3.体会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间合作能力、探究精神。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在数位表中,右边起第一位叫什么位?(个位)第二位叫什么位?(十位)
教师拿出一个数字卡片1放在个位表示多少?(一个一)
若数字卡片1放在十位上表示多少?(一个十)
教师强调:1放在不同的数位就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可以表示一个一,一个十,一个百
二、新课
1.出示两个小圆片,(学生拿出相应学具)现在大家四人一小组进行分工协作,三个人摆不同的数,一个人负责记录,然后每组派代表汇报。
2.为什么两个圆片放人不同的地方,表示的数不同?
因为放在不同数位表示的数不同,个位上的两个小圆片表示2十一,十位上的两个小圆片表示2个十。如果一个小圆片放在个位、一个放在十位表示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数是11。
3.出示三个小圆片,(学生拿出相应的学具)分小组学生动手操作,摆出的数各表示什么?
4.若4个小圆片呢?(学生继续动手摆)摆出的数各表示什么。
5.小结
教师提问
(1)两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3个数)
(2)三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4个数)
(3)四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5个数)
(4)谁能说一说五个小圆片可摆出不同几个数?(6个数)
教师:圆片的个数和所摆出的数的个数有什么联系呢?
圆片的个数十l=摆出的数的个数
提问:用8个小圆片,可以摆出几个不同的数?(9个数)
三、课堂作业
在○里填上、或=。
35○53
78○69
13○31
70 9○79
63-3○70
80○81
65○65+5
37○37-1
100○90+9
四、课外实践作业
每个同学回家后分别拿9个和10个小圆片,摆出不同的数给爸爸、妈妈看,看谁摆的又快又对。
教学反思:
今天的这堂课,我为各小组准备了学具卡片,小组内分好工后便开始了学习,我到各组查看时,也发现了许多问题,但是这一次,我不在直接指出知识上的错误,而是指导各组怎样更好的合作交流,换句话说,我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留下的是过程性的点评。在集体汇报环节,我请一组同学汇报,其他组倾听,并及时给出意见,虽然可能还有个别小组会出现不愿参与别的小组现象,但整体上,却有了进步,一个小组汇报时,其他小组会指出意见不统一的地方,汇报不在是说给老师听,我想,我们的学本式又有了一些进步。
摆一摆 篇6
授课教师:安徽省芜湖市育红小学 陈严
教学目标:
1.认知:对前面所学的观察物体、平面图形、乘法计算等内容进行复习巩固。
2.能力:学生能在开放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想像力,提出各种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通过看一看、摆一摆、拼一拼、说一说等,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用科学的眼光观察事物,找出事物间的联系。
3.情感:结合党的xx大召开,对学生进行爱党爱国的教育;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通过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形象感知只有多站在别人角度看待问题才能和大家友好相处的生活哲理;同时渗透美育。
教学重点:复习巩固观察物体、平面图形等知识内容。
教学用具:课件;各种玩具、头饰;学生每人准备20根小棒、1个活动角、1把三角尺等。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渗透德育
1.(事先让一名学生藏起来)昨天下午,全校都放学了,我看见一位同学还一个人默默的捡着花坛里的垃圾,他是谁呢?(这名同学背对大家出现,让学生猜测……)
2.我们要确定他是谁,还必须怎样呢?
3.换一个角度,再看一看(让这名同学转过来,面对大家。同时揭题:“看一看”)。
二、看看摆摆,引导发现
1.(出示课件,图片1:xx大会场全景照片。)
这是什么地方?这里正在干什么?对,2002年11月8日,党的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召开,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主席台上就坐,率领全国各地的代表们,正在商讨着国家大事。
2.(出示图片2:xx大会场代表席照片。)
这又是什么地方呢?
(图片3、图片4依次出示……xx大会场不同角度的照片。)
3.(4张图片同时出示)
同样一个地方,在照片上的形状怎么不一样呢?
对,记者们站在不同的位置,从不同角度拍下了xx大召开的盛况。
4.想像:每一张照片记者们站在什么位置拍下的?
5.小结:站在不同的位置,所观察到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6.(出示小屋)老师带来什么?
你们在不同的位置上,分别看到小屋哪些面?
7.(出示课件)
你能将你所看到的形状用小棒摆出来吗?
8.(反馈)如果每边的同学都硬要说小屋就是自己摆成的这个形状,行不行呀?
不仅观察事物是这样,看待一件事情也是这样,我们要学会多站在别人角度看待问题,这样大家才能团结、友好相处。
9.小结:刚才我们通过看一看,摆一摆,复习了“观察物体”的有关知识。(揭题:摆一摆)
三、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出示课件:蓝猫和它的伙伴们出现在屏幕上)
蓝猫和它的伙伴们听说我们在这里开展“摆一摆”的活动,它们也赶来了,就请各个代表队来介绍自己吧!
(各组组长戴上头饰,一一作介绍。)
2.蓝猫提出第一个问题:你们认识过哪些平面图形?能用小棒摆一摆吗?
3.动手操作后,让部分学生代表将摆出的图形展示在黑板上数学问题。
(上台展示的学生提问,大家回答。)
复习关于等有关图形的特征。
4.淘气也摆了一个图形,看!(出示课件)
他摆了一个什么图形?用了几根小棒?摆这样的3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怎么知道的?
你能用9根小棒摆出更多这样的三角形吗?
小组操作比赛。
按计算,摆出4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减少了几根?为什么?
分组讨论后,反馈。
5.摆出6个,最少用多少根小棒?
6.菲菲摆了一个。
(菲菲摆小棒图。)
他摆的是什么图形,用了多少根小棒?
摆这样的两个,最少需要多少根?为什么?
比较两种不同的摆法:
质疑讨论:为什么两种摆法所用的小棒根数不一样?
四、拓展深化,有机整合
1.出示课件:外星人将每组桌内放入了一个武器,我们要记录下它们的形状,向羊博士汇报。可是,手头的材料只有小棒。
2.6个组进行比赛。分组活动:先观察,分析从哪个角度去摆最像,最后合作完成。
3.反馈,汇报是从哪个角度观察的;互相评价。
五、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和蓝猫家族的小伙伴们一起,通过看一看,摆一摆,学会了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数学王国里奇妙的问题可多了,同学们想不想知道的更多呀?数学王国的大门专门为爱动脑筋的人敞开着。让我们共同努力,去探究,去发现,不断取得进步!
摆一摆 篇7
教学内容:
教材第51页的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摆小圆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观察、猜想等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3.培养学生间合作能力、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感悟位值思想。
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感悟有序思考的价值。
教具准备:
两位数的数位表,4个小圆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我们用珠子和数位表上一节数学课。
2.复习。
[教师:在数位表中,右边起第一位叫什么位?(个位)第二位叫什么位?(十位)
教师拿出一个数字卡片“1”放在个位表示多少?(一个一)
若数字卡片“1”放在十位上表示多少?(一个十)
教师强调:“1”放在不同的数位就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可以表示一个一,一个十,一个百……]
二、在操作中感受位值思想
1.出示两个小圆片,(学生拿出相应学具)现在大家四人一小组进行分工协作,三个人摆不同的数,一个人负责记录,然后每组派代表汇报。]
2.为什么两个圆片放人不同的地方,表示的数不同?
因为放在不同数位表示的数不同,个位上的两个小圆片表示2十一,十位上的两个小圆片表示2个十。如果一个小圆片放在个位、一个放在十位表示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数是11。
看来小圆片在数位表中所在的位置太重要了,我们把圆片挪来挪去就表示大小不同的三个数,分别是2、11和20。
3.出示三个小圆片,(学生拿出相应的学具)分小组学生动手操作,摆出的数各表示什么?
[学生小组合作后汇报:用3个圆片可以摆出5个数。分别是3、12、21和30。你知道怎样摆能表示最小的数吗?怎样摆能表示的数?]
4.若4个小圆片呢?(学生继续动手摆)摆出的数各表示什么。
5.在操作中学生体会有序思考
教师提问,学生摆后回答
(1)两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3个数)
(2)三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4个数)
(3)四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5个数)(4)谁能说一说五个小圆片可摆出不同几个数?(6个数)
教师:圆片的个数和所摆出的数的个数有什么联系呢?
圆片的个数十l=摆出的数的个数
提问:用8个小圆片,可以摆出几个不同的数?(9个数)
提问:不用摆,你能说出用9个圆片可以表示出哪些数吗?]
6.教师小结:刚才我们摆一个圆片表示2个数,2个圆片表示3个数,3个圆片表示4个数。。。。。。摆9个圆片表示了10个数,那么摆10个圆片能表示几个数?学生猜测,
教师:这个问题留给大家,请学生课外去进行探索。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虽然只用几个圆片和一个数位表,但却进行了一些深入的探索,如果让大家给这节课起个名字,你们打算叫圆片。其实,这节课叫什么名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够从这节课中学到什么,悟出什么。
四、课堂作业
在○里填上”>”、“<”或“=”。
35○53 78○69 13○31 70+9○79 63-3○70 1+80○81 65○65+5 37○37-1 100○90+9
五、课外实践作业
每个同学回家后分别拿9个和10个小圆片,摆出不同的数给爸爸、妈妈看,看谁摆的又快又对。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鉴于学生的年龄特点,该实践活动能够充分利用儿童喜欢动手操作的心理,设计一些有层次的“玩法”:尝试摆、探究摆、运用摆、模仿写,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悟100以内的数和相关的基础知识。在让学生体验知识的过程中,不仅注重了“基础知识的感悟”,而且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一些数学的意识,如猜想、验证等。学生在猜测用“不用摆,你能说出用9个圆片可以表示出哪些数吗?”后,教师质疑:“到底对不对,我们可以怎么办?”、“那好就动手摆摆看。”……设计的意图并不在于让学生掌握这个知识,而是有一种“验证”的体验,逐步培养学生检验的意识。
摆一摆 篇8
“摆一摆,想一想”就是先摆后想,边摆边想,在摆的过程中想,在想的过程中摆。本节课教师的教学设计充分安排了不同的摆学具,也不失时机地点拨学生的想规律。在摆和想的过程中,巩固了对100以内数的认识;加强了对数位的认识;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索意识、形象思维、归纳能力、抽象思维等都不同程度地得到培养和提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本节课的设计让孩子们在玩学具的基础上引导在数位上摆数,这是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方式。适当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更有利于学生探索规律,寻找事物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本节课在这方面体现得较为突出。如:本节课中进行了多次活动,学生通过摆一摆、记一记、找一找、说一说等活动,在一种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找到了规律,我觉得更为成功的是学生获得了学习的快乐。
2、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学具为材料体验学习过程。如:第一次活动:学生用1个圆片、2个圆片、3个圆片摆数。摆数时要动脑筋,怎样才能摆的既快又不遗漏,为学生发现摆数规律作铺垫。第二次活动:学生用4个圆片、5个圆片摆数,课上安排让各小组介绍摆得快的经验,激发学生探索摆数规律的欲望。当学生用6个圆片、7个圆片8个圆片……摆数时,我就抓住时机提出,不摆圆片,能直接写出个圆片7个摆出的数吗?这时学生的兴趣高涨,继续探究的欲望更加强烈,使摆数的规律自然而然的产生,不仅注重学生的动手和动脑密切相连,而且学生的思维也非常活跃,几乎都发现用圆片在数位上摆数的规律,这看似简单的合作探究活动,却蕴涵着丰富的既不重复又不遗漏的排列组合方法,这不正是一种有价值的数学实践活动吗?
摆一摆 篇9
课题:看一看 摆一摆
教学内容:p92~93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对前面所学的观察物体、平面图形、乘法计算等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使学生学会用数字的眼光观察事物,找出事物间的联系。
2、在开放的活动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各种玩具、学生每人准备20根小棒、一个活动角、一把三角尺等。
教学过程 :
一、 设疑激趣,导入 新课
1. (出示课件)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
再看一看、
看来,要确定一个物体是什么,就必须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一看。(揭题:看一看)
二、 看看摆摆,引导发现
2. 这是什么地方?这里正在干什么?对,2002年11月8日,党的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召开。(用课件出示图片2)
3. 这又是什么地方呢?
依次出示图片3、图片4。
4. 同时出示4张图片。
同样一个地方,在照片上的形状怎么不一样呢?
对,记者们不同的位置,从不同角度拍下了xx大召开的盛况。
4、想象:每一张照片记者们站在什么位置拍下的?
5、小结:站在不同的位置,所观察到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6、(出示小屋)老师带来了什么?
7、(出示课件)从你们的位置上仔细观察这个小房子,你们所看到的小房子的形状像几号图形?
你能把你所看到的形状用小棒摆出来吗?(揭题:摆一摆)(学生各自摆)
8、(反馈)将摆好的作品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三、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出示课件:蓝猫和它的伙伴们出现在屏幕上)
蓝猫和它的伙伴们听说我们在这里开展"摆一摆"的活动,它们也赶来了,就请各个代表来介绍自己吧!
(各组组长戴上头饰,一一作介绍)
2、第一轮比赛:摆平面图形,说一说平面图形的特征。
动手操作后,让部分学生代表将摆出的图形展示在黑板上,并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
(上台展示的学生提问,大家回答)
3、第二轮比赛:摆三角形。
这是一个什么图形?用了几根小棒?摆这样的3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怎么知道的?
你能用9根小棒摆出更多这样的三角形吗?
小组操作比赛。
将操作的结果展示在黑板上。
按计算,摆出4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减少了几根?为什么?
(出示课件)分组讨论后,反馈。
四、 拓展深化,有机整合
1、(出示课件):外星人想和我们地球人类做朋友,圣诞节快要到了,外星人将每组桌内放入了一件礼物,我们第三轮比赛就是要把这些礼物的形状用小棒摆出来。
2、6个组进行比赛,分组活动:先观察,再分析从那个角度去摆最像,最后合作完成。
3、反馈,汇报是从哪个角度观察的;互相评价。
五、 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和蓝猫家族的小伙伴们一起,通过看一看,摆一摆,学会了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数学王国里奇妙的问题可多了,让我们共同努力,去探索,去发现,不断进步!
摆一摆 篇10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把某一数量的圆片分别摆在座位表的十位和个位上,得到不同的数,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
2.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组数的特点,探索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能力。
3.通过活动,使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能力,通过找规律发展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教具、学具准备
计数器,数位表,百数表,汇总表,圆片20个。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
1、哪个同学愿意上来给同学们写出两个100以内的两位数?你来读这个数字好吗?(引导学生说出读数和写数都从位起)我们再来看看它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数位表中,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
3、如果老师想把这两个数字放在数位表的下面,他们应该放在哪?引导学生小结:因为放在不同的数位就有不同的表示方法,数字摆在个位上表示有几个一,放在十位上表示有几个十,放在百位上表示有几个百。
二、创设谈话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1、请同学们把眼光都集中到老师这里,看看我从袋子里面拿出了什么?(1个小圆片)
2、同学们,别小看这小小的圆片,它非常神奇,它能在这张数位表上变魔术,想不想玩?
3、今天陈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玩一个数学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摆一摆、想一想》
4、出示课题:摆一摆想一想。
看谁能利用老师手中的小圆片在数位表中摆一摆,谁在摆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谁就获得我手中的红苹果。愿意试一试吗?
三、激趣体验。
(一)初次摆。(摆1个圆片)
1、你能把这个圆片摆在个位上吗?它表示的数是几?(1)
2、你能把这个圆片摆在十位上吗?它又表示什么数?(10)
3、刚才,我们已经看到一个圆片可以摆出1和10两个数,那么2个、3个圆片,能摆出哪些数呢?你们想不想自己来摆一摆、试一试?
4、生活动,师指导。
请同学们拿出已经准备好的学具与同桌合作,一个摆、一个记,再互换。
5、汇报。(学生边摆,边解说)
2个●2,11,20共(3)个数
3个●__3,12,21,30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4)个数;
(二)再次摆(摆4个圆片)
1.师:刚才小朋友自己摆了,也看几位同学摆了,大家都摆得很仔细,但还是有漏数的,有的小朋友却摆得又对又快,只是他们摆的顺序有些不同,是不是有什么好方法呢?
2.独立尝试,边摆边想:同学们再拿出4个圆片试着边摆边想,怎样摆,不遗漏又快。
4个●_4,13,22,31,40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5)个数。
3.反馈、演示,引导学生归纳方法。
(1)从十位一颗一颗往个位移;
(2)从个位一颗一颗往十位移;
(3)一组一组成对移。
(三)三次摆──熟悉方法(摆5个圆片)
1.师:刚才,我们每人都摆了圆片,还自己找到了不遗漏、摆得快的好办法,同学们真能干。看,老师把刚才小朋友摆的数也进行了整理,那么5个圆片能摆几个数呢?请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摆一摆6个圆片。
2、学生依次汇报,师同步演示。
5个●__5,14,23,32,41,50_________________共(6)个数。
(四)探索规律
这张表格里面隐藏着许多秘密,仔细观察,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1.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加起来=圆片的个数;
2.横行看:十位上的数一个个大起来,个位上的数一个个小下去;
3.圆片的个数越多,摆出的数也越多;
4.圆片的'个数+1=摆出的数的个数。
5.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6.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7.把个位和十位上两个数交换一下位置。
8.摆出来的数比小圆片多1个。
四、应用规律
(一)不摆圆片,直接写数
1、老师这回不摆圆片,直接写出6个圆片可以表示的数,你们帮我看看有什么意见。()
2、不摆圆片,任选7、8个圆片写出它可以表示的数,再与同桌说说是用哪一条规律写的。
7个●共个数,_________________;
8个●共个数,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外延伸:
用9或10颗以上的棋子摆一摆,看能分别摆出几个数。
六、板书设计:
摆一摆想一想
●110
●●21120
●●●3122130
●●●●413223140
●●●●●
●●●●●●
●●●●●●●
●●●●●●●●
●●●●●●●●●9
摆一摆 篇11
教学内容:p92~93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对前面所学的观察物体、平面图形、乘法计算等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使学生学会用数字的眼光观察事物,找出事物间的联系。
2、在开放的活动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各种玩具、学生每人准备20根小棒、一个活动角、一把三角尺等。
教学过程 :
一、 设疑激趣,导入 新课
1. (出示课件)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
再看一看、
看来,要确定一个物体是什么,就必须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一看。(揭题:看一看)
二、 看看摆摆,引导发现
2. 这是什么地方?这里正在干什么?对,2002年11月8日,党的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召开。(用课件出示图片2)
3. 这又是什么地方呢?
依次出示图片3、图片4。
4. 同时出示4张图片。
同样一个地方,在照片上的形状怎么不一样呢?
对,记者们不同的位置,从不同角度拍下了xx大召开的盛况。
4、想象:每一张照片记者们站在什么位置拍下的?
5、小结:站在不同的位置,所观察到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6、(出示小屋)老师带来了什么?
7、(出示课件)从你们的位置上仔细观察这个小房子,你们所看到的小房子的形状像几号图形?
你能把你所看到的形状用小棒摆出来吗?(揭题:摆一摆)(学生各自摆)
8、(反馈)将摆好的作品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三、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出示课件:蓝猫和它的伙伴们出现在屏幕上)
蓝猫和它的伙伴们听说我们在这里开展"摆一摆"的活动,它们也赶来了,就请各个代表来介绍自己吧!
(各组组长戴上头饰,一一作介绍)
2、第一轮比赛:摆平面图形,说一说平面图形的特征。
动手操作后,让部分学生代表将摆出的图形展示在黑板上,并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
(上台展示的学生提问,大家回答)
3、第二轮比赛:摆三角形。
这是一个什么图形?用了几根小棒?摆这样的3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怎么知道的?
你能用9根小棒摆出更多这样的三角形吗?
小组操作比赛。
将操作的结果展示在黑板上。
按计算,摆出4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减少了几根?为什么?
(出示课件)分组讨论后,反馈。
四、 拓展深化,有机整合
1、(出示课件):外星人想和我们地球人类做朋友,圣诞节快要到了,外星人将每组桌内放入了一件礼物,我们第三轮比赛就是要把这些礼物的形状用小棒摆出来。
2、6个组进行比赛,分组活动:先观察,再分析从那个角度去摆最像,最后合作完成。
3、反馈,汇报是从哪个角度观察的;互相评价。
五、 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和蓝猫家族的小伙伴们一起,通过看一看,摆一摆,学会了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数学王国里奇妙的问题可多了,让我们共同努力,去探索,去发现,不断进步!
摆一摆 篇12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51页综合与实践活动“摆一摆,想一想”。
教学目标:
1、通过把一定数量的圆片分别摆在数位表上不同的位置得到不同的数的活动,巩固100以内的数的认识。
2、通过在数位表上摆出不同的数的过程,发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的摆法,感悟摆出的数的个数与所用圆片个数之间的关系。
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感受有序思考的重要性,在合作交流中养成倾听、有条理表达想法的.习惯和意识,学会思考,感受到数学的奥妙,富有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摆数的过程中探索数位不同引起数的变化的简单规律。
教学难点:观察发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的排列方法,感受有序思考的价值。
教学准备:数位表,记录单,汇总表,磁性圆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师(分别板书1、10):这是几和几?
生:这两个数是1和10。
师:老师手里有1个圆片,你们能不能用这一个圆片分别表示出1和10呢?
生:不能表示。
师:如果老师给你们一个数位顺序表,能用这个圆片分别表示出1和10吗?
生:这就能表示了。(学生在数位顺序表上摆圆片。)
师:1个圆片放在个位上表示多少?如果把它放在十位上呢?
生:1个圆片放在个位上表示1个1,放在十位上表示1个十(10)。
小结:把1个圆片放在不同的数位上就能表示不同的数,如果有更多的圆片,又能表示多少个不同的数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动手“摆一摆,想一想”(板书课题)从中探索有趣的数学知识吧!
二、独立操作,感知有序性
1、学生试摆。
师:刚才我们用1个圆片在不同的数位上摆出了1和10,下面请同学们把老师发给你的2个圆片,试着在数位表上摆一摆,并且把摆出的数填在记录单上。
2、交流摆法。
预设一:生1:我摆出了2、20、11三个数。
师:你是怎样摆的?
生1:我是先摆个位,把2个圆片都放到个位上得到数2,再把2个圆片都放到十位上得到数20,最后十位上放一个、个位上放一个,就得到数11。
师:请这位同学上台摆给大家看一看,一边摆,一边把摆的数记录下来。
师:看明白了吗?谁再来摆一摆?(指名重复)
师:还有不同摆法吗?
预设二:生2:我摆出了20、11、2三个数。
师:你是怎样摆的?上来摆给大家看看。
生2:我是先摆十位,把2个圆片都放到十位上得到数20,再从十位拿一个圆片放到个位就得到数11,再从十位拿一个放到个位就得到数2。(学生一边说一边摆。)
追问:这位同学是从哪位摆起的?
生:从十位摆起。
预设三:师:还有没有不同的摆法?
生3:我是先摆个位,把2个圆片放到个位上得到数2,又从个位拿一个放到十位得到数11,最后从个位拿一个放到十位就得到数20。
3.小结摆法。(略)
三、合作体验,理解有序性
1、熟悉方法:用3个圆片摆数
师:用3个圆片,同桌合作摆一摆,看你能不能把所有的数都摆出来。要求左边的同学摆,右边的同学边看边在记录单上填写摆出的所有的数。
(摆完后请两组同桌到黑板上演示,讲述摆的方法,引导有序思考和有序摆的方法。)
2、巩固方法:用4个圆片摆数
师:请同学们继续合作用4个圆片摆数。要求右边的同学摆,左边的同学边看边在报告单上填写摆出的所有的数。
四、深入探索,逐步提升
师:请同学们回忆刚才的操作过程,大家一起思考。用1个圆片摆出了哪几个数?(1、10)
师:那么,用2个圆片摆出了哪些数?(20、11、2)用3个圆片、4个圆片呢?(生答略)
师:刚才我们用圆片摆数,请观察摆出的这些数(教师手指汇总表),你们发现有什么规律?(教师根据学生的发现适时引导、归纳)
预设:生1:把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
师:观察得很仔细,我们把掌声送给这位同学。你们还有什么发现?
生2:我发现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加起来都等于圆片的个数。比如,用3个圆片摆出的数:3=033=123=213=30。
生3:我发现摆出的数的个数比圆片数多1.
五、尝试讨论,运用规律
1、运用规律摆数。
师:下面请利用你们自己发现的这些规律,直接写出用5个圆片摆出的数。学生写,指名汇报。
生:我是把5个圆片都放到个位上得到数字5,然后移动一个到十位上是14,再移动一个到十位上是23,像这样依次移动圆片,得到32、41、50。
师:写出用5个圆片摆出的数。写完后全班交流。
2、拓宽运用。
师:你们能不能继续利用前面总结出来的规律,很快说出用7个圆片、8个圆片、9个圆片所摆出的数呢?
六、总结归纳,课外延伸
师:通过这堂课的活动,老师相信你一定学到了不少知识,能跟大家说一说吗?
生1:我学会用一个或几个圆片摆出不同的数。
生2:我学会了摆数的时候要有顺序,才不会遗漏。
生3:我学会了摆数的时候要么从个位开始摆,要么从十位开始摆。
生4:我还学会了先从个位开始摆,然后逐渐向十位移动一个圆片。
师:在以后的学习中,只要小朋友们认真观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就会发现许多规律。正确应用规律就会使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板书设计
圆片个数摆出的数数的个数
11、102
22、11、203
33、12、21、304
44、13、22、31、405
55、14、23、32、41、506
66、15、24、33、42、51、607
77、16、25、34、43、52、61、708
88、17、26、35、44、53、62、71、809
摆出的数的个数比圆片个数多1。
摆一摆 篇13
案例片断
片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师:给你3个小圆片,你能在数位表上摆出哪些数?请小朋友们四人合作,三位小朋友摆数,一位同学记录他们摆的数。摆完后,把这些数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并讨论一下,有什么规律?
(学生分四人小组摆小圆片,讨论)
师:哪个小组派一位代表来说说你们摆了哪些数?是怎么摆的?
生1:我们摆了3,12,21,30四个数,我们是先摆好后,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生2:我们也摆了这四个数,我们是从大到小排列的,是30,21,12,3。
生3:我们摆了3,30,12,21,是把个位和十位上两个数交换一下位置。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那你们喜欢哪种顺序呢?为什么?
生1:我喜欢第1种,因为从小到大排列,看起来比较顺一点。
生2:我喜欢第3种,这样摆起来比较有规律一点。
师:哦!摆起来有规律一点?能一边摆一边给同学们说说吗?
生2:(边投影演示边说)就是先把这3个小圆片全都放在个位上,这样是3;然后再把这3个小圆片全都放在十位上,这样是30;再把1个小圆片放在个位上,2个小圆片放在十位上,这样是21;再把2个小圆片放在个位上,1个小圆片放在十位上,是12。
生:说得真好!小朋友们看清楚他是怎么摆的吗?
生齐:看清楚了。
生3:老师,我的摆法也是有规律的。
师:是嘛!来!边摆边说给大家听听!
生3:(边投影演示边说)我先在个位上摆3个小圆片,这样表示的是3;然后从个位上拿1个小圆片到十位上,这样就是12;再从个位上拿1个小圆片到十位上,就是21;再把个位是的小圆片拿到十位上,就是30。
师:讲得太棒了!你们比老师讲得还好!其他小朋友看清楚了吗?
生齐:看清楚了!
……
片断:深入探究、模仿写数
师:小朋友们,用3个小圆片可以摆出四个数,用4个小圆片可以摆出五个数。从这两次摆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新发现吗?
生1:我发现摆出来的数比小圆片多1个。
生2:我发现这些数加起来都等于小圆片的个数。
师:哦?!你能举个例子吗?
生2:比如,12这个数,1+2=3, 21是2+1=3。说明它们都是用3个小圆片来摆的。
师:哦!是这样的。你真会动脑筋!
师:下面请小朋友们想一想,用5个小圆片,可以摆出几个数?如果不摆,你能写出这些数吗?请同学们写一写。
(学生写数)
师:哪个小朋友愿意把自己写的数和大家分享?
生1:我写的数是5、50、14、41、23、32六个数。
师:能说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吗?
生1:我是把个位和十位上的数交换一下写出来的。
生2:我写的数是5、14、23、32、41、50,这六个数。
师:你又是怎么想的呢?
生2:我是想,先在个位上摆5个小圆片,然后每次从个位上拿一个小圆片到十位上,这样就得到了六个数。
师:太棒了!那么6个小圆片可以摆几个数呢?
生齐:7个!
师:那么10个小圆片呢?
生齐:11个!
师:是吗?到底对不对,我们可以怎么办?
生齐:用小圆片来摆一摆。
师:那好就动手摆摆看。
(学生用小圆片在数位表上摆数)
生:老师,我只摆出了9个。
(下面开始自言自语:是9个,是9个。)
生:老师,怎么会只有9个了呢?
师:是呀!怎么会只有9个了呢?请小朋友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继续摆下去看看,好吗?
三、反思和讨论
本节课围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发现一些规律。具体表现在:
1、情景式的复习,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笔者在活动开始前,设计了“帮助蓝猫介绍计数器”的复习环节,提出了一个极具开放性的问题,“哪位小朋友能帮蓝猫认识一下计数器呢?”可以让每个小朋友都有话说。这样,学生自主复习的效果明显比教师复习要好的多。表现在:(1)数位位置:左边的是十位,右边的是个位。(2)数位位值:个位上摆一颗表示一个一,十位上摆一颗表示一个十。(3)数位上表示数:如果个位放一颗,十位放两颗就表示21。(4)数位表的好处:表示数很方便。……事实上这些“介绍”都为后面教学的展开作了铺垫,学生在向自己喜欢的动画人物介绍自己所学的本领时,自信心得到了提升,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2、操作式地探究,经历学习的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我们不能将事实的真相轻易地告知学生,而要让他们通过操作、猜想、验证等活动,引起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从而产生认知冲突,唤起学生讨论的积极情感,让他们的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天生其人必有才”,乐于探究是儿童的天性。学生身上蕴藏着自主学习的潜力,教师要大胆放手,尊重他们探究的需要,创设可供探究的条件,引导他们在探究中学习、感悟。
这是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鉴于学生的年龄特点,该实践活动能够充分利用儿童喜欢动手操作的心理,笔者设计一些有层次的“玩法”:尝试摆、探究摆、运用摆、模仿写,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悟100以内的数和相关的基础知识。在让学生体验知识的过程中,笔者不仅注重了“基础知识的感悟”,而且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一些数学的意识,如猜想、验证等。学生在猜测用“10个圆片可以摆11个数”后,教师质疑:“到底对不对,我们可以怎么办?”、“那好就动手摆摆看。”……设计的意图并不在于让学生掌握这个知识,而是有一种“验证”的体验,逐步培养学生检验的意识。
3、开放式地评价,用喜欢的方式学。
“以学生为本”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发扬个性,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进行探究、学习。如在展示“3”个圆片摆法的时候,笔者设计了一些评价的问题:摆了哪些数?你是怎么摆的?你喜欢哪个小组的顺序,为什么?……等问题,引导“生生评价”,从而进行自我的建构和完善。再如在“探究规律”和“模仿写”这些环节的设计上也都有体现,抓住“你有什么新发现”和“这些数你是怎么想出来的”两个问题,留给了学生无限的思考空间。
摆一摆 篇14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二册。
教材分析:
“摆一摆,想一想”是一个纯数学探索实践活动课。活动通过让学生把某一数量的图片分别摆在数位表的十位和个位上,得到不同的数,巩固对100以内的认识,还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组数的特点,探索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能力。
设计理念:
1.通过实践活动,重视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和探求知识的欲望,培养合作意识和竞争心理,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2.通过探索活动,注重学生合作意识和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初步的归纳和抽象思维能力。
3.通过这个活动,巩固100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归纳整理。
教学目标:
1.巩固100以内数的认识。
2.观察数的特点,探索规律,初步培养归纳能力。
3.在操作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能力,通过找规律发展学生初步抽象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黑白围棋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课件演示)小朋友,我们看到大屏幕有一颗什么吗?
生:棋子。
师:(出示数位图)是啊,你看你看,棋子跑到数位表上去了。他在哪了?
生:个位。
师:表示什么数?
生:1。
师:哎……这颗棋子还真调皮,又跑到哪了?
生:十位。
师:又表示什么数?
生:10
师:真聪明!这么说来,一颗小小的棋子在数位表中可以表示哪些数吗?
生:1和10两个数。(板书)
师:哎,同样是一颗棋子,为什么一会儿表示1,一会儿表示10呢?
生:位置不一样。
师:是呀,一颗棋子在不同的数位上可以表示不同的数。
(课件演示2颗棋子的动画效果)教师描述情景:
师:一颗棋子自己觉得很寂寞,又招来了一个小伙伴。他们可亲热了,一起跑到了……(个位),表示什么数了?
真挤啊!一颗棋子一脚把另一颗棋子踢到了哪里?(十位)表示什么数?
这时,个位上的棋子有意见了,同样是一个棋子,他表示10,我却只表示1,我也要跑过去,现在表示多少?师问:那么,2颗棋子可以表示哪些数了呢?(板书:2、12、20)
二、摆棋探秘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边玩棋子边学习,在玩的过程中发现更多的秘密,小朋友想玩吗?
1.初次摆──交代做法。
师:拿3颗棋子,在你的数位表上摆出不同的数,摆一个,记录一个数。比一比,看谁最会动脑筋,摆得方法最多。
(学生摆,教师观察。)
师:摆好的小朋友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么摆的?
师:谁来说说你摆出了哪些数?
生:3、12、21、30。
师:有不同摆法吗?
生:12、21、30、3。
师:比较黑板上2位小朋友的摆法,你认为哪种摆法比较好?为什么?
生:第一种好。因为他摆得有顺序……
生:后面一种好。
师:还有意见不同的小朋友吗?
师:是呀,我们小朋友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啊,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去思考,这样你摆出的数既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如果不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思考啊,你可能会重复或遗漏了。
(电脑演示:摆3颗棋子的过程。)你看,就象我们刚才摆3颗棋子的时候,可以先把所有棋子都放在个位上,表示3;接着从个位上挪一个过去在十位,就表示12;再挪一个给十位,表示21;最后当所有棋子都挪到了十位,就表示30。
2.再次摆──熟悉方法。
师:那么小朋友,想不想继续玩啊?
生:(高兴地)想!
师:请小朋友拿出4颗或5颗棋子在数位表中摆一摆,可以摆出哪些数?
(你怎么没有动手摆啊?遇到什么问题了?)只有3颗棋子!!!
怎么办?谁来想个好办法帮助大家完成这个任务?
哎,哪个小朋友最遵守纪律,能够听清楚老师的要求:首先同桌先商量好摆4颗还是5颗,然后一人摆,一人做记录。明白了吗?看一看,哪一组同桌合作得最成功!
(学生摆,教师观察。)
师:摆好了的小朋友请举手!
师:你们选择摆几颗的?
生:4颗。
师:摆出了哪些数?
生:4、13、22、31、40。
师:谁也是摆4颗的?还有不同的意见吗?
师:这样的方法好吗?
师:介绍一下经验,你是怎么摆的?
生:把所有棋子放在个位……(学生说,教师一边在黑板上演示。)
师:那摆5颗的呢?可以摆哪些数?
生:5、14、23、32、41、50。(黑板上直接板书)
三、勇于想象,探索规律
1.猜想6、7、8颗棋子可以摆几个数?
师:看来这些还难不倒大家,接下来有个机会让大家当回小小猜想家,尽情发挥你们的想象,能不能在脑子里用想摆棋子的方法,猜一猜摆6颗、7颗、8颗棋子可以摆几个数?
生:6颗可以摆7个数。
生:7颗摆8个数。
生:8颗摆9个数。
师:谁愿意再来说一说?
生:6颗可以摆7个数。
生:7颗摆8个数。
生:8颗摆9个数。
师:你们是怎么猜的?猜想也得有依据的哦!
生:摆几个数比棋子的颗数多1。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1颗摆2个,2颗摆3个,3颗摆4个……,6颗就摆7个。
师:(鼓励:哦,你观察得真仔细啊,竟然有那么大的发现啊!连老师也佩服你!)是的,“摆出的数的个数”比“棋子颗数”多1。(作手势,慢慢说。)
师:那老师想,用6颗棋子可以摆出这些数:6、15、24、34、42、51、60。你们觉得老师写对了吗?
生:不对。34写错了。
师:为什么?
生:34是7颗棋子。
师:那应该是多少?
生:应该是33。
师:多仔细啊,帮助老师发现了错误,真能干!(随手在黑板上改正这个数。)
师:那7颗棋子可以摆哪些数?你能把他在纸上写下来吗?
师:你说!
生:7、16、25、34、43、52、61、70。(黑板表格上板书)
师:大家同意他说的吗?
生:同意。
师:滕老师看到这些数,想起了一件有趣的事,想听吗?我的一个外甥女和你们的年龄差不多,刚巧,她的年龄和她年龄可以用这7颗棋子摆出的数表示,你猜我的外甥女和她年龄分别是多少?
生:外甥女7岁,妈妈43岁。(板书这些数)
生:妈妈70岁,女儿7岁。(全场大笑,老师摸摸脸,笑弯腰说:你那么大,你年龄有70岁那么老吗?不过,说的数是在这些数里边的。)
生:女儿7岁,妈妈34岁。(板书这些数)
师:大家认为哪一组比较合适?
师:那8颗、9颗可以摆那些数?你们能直接说吗?
生:8颗:8、17、26、35、44、53、62、71、80
9颗:9、18、27、36、45、54、63、72、81、90
师:这么快的速度就能把他们说完整,用的是什么好方法啊?
生:后面一个数是前面一个数加9;
竖的一列列都是一个一个多起来的;
……
师:(鼓励)这是你的发现呀!真会观察呀!
3.总结:那么,一节课下来,你学会了什么吗?你是怎么来学的?
四、课外延伸(电脑显示:想一想,假如摆10颗、11颗、12颗甚至更多,棋子的时候,它会不会也是这样的规律呢?)
师:那么,想一想,假如摆10颗、11颗、12颗甚至更多,棋子的时候,它会不会也是这样的规律呢?
摆一摆 篇15
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把某一数量的圆片分别摆在数位表的十位和个位上,得到不同的数,巩固对100以内数的的认识。让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归纳整理。
2、2、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组数的特点,探索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能力。
3、3、通过活动,使学生在操作实践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和探求知识的欲望,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二册第45页。
教具学具准备:数位顺序表,汇总表,圆片10个,实物投影仪,课件等。
教学设计:
一、谈话激趣
今天有那么多的老师来听我们一(2)班小朋友们上课,大家高兴吗?我们应该怎样表示一下?(鼓鼓掌)。拍几下好呢?(出示数位顺序表)在个位摆两个珠子。
问:这样应该拍几下?(2下)你是怎样想出来的?
移动珠子到十位。问:现在应该拍几下?你又是怎样想的?
师:刚才大家说的好,拍的也很整齐,老师真高兴。下面把小圆片和数位顺序表准备好,我们来搞一个有趣的活动。这个活动我们就叫“摆一摆,想一想”(出示 课题)。在这个活动中大家要善于动脑筋,使我们的活动进行的又快又好。
二、学生动手实践
(一)、用3个圆片摆数
师:用3个圆片在数位顺序表上摆数,并把摆的数填在横线上。
1、 学生摆数。
2、 同桌交流你是怎样摆的?
3、 学生汇报。
谁来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摆的?学生上台在实物投影仪上边摆边说。
(1)生:把三个圆片放在个位上,就是3;移一个到十位就是12;再移一个到十位就是21;再移一个就是30。
(2)生:先把三个都放在十位就是30,再都放在个位就是3,一个放在十位,两个放在个位就是12,掉一下就是21。
4、不管怎样摆,摆出的都是几个数?怎样摆才能作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
(二)、自选1、2、4、5个圆片中的两种摆数,并做好记录。
1、 学生摆数。
2、 汇报摆数情况。并用电脑汇总。
三、总结规律
从以上我们所摆的圆片个数和写出来的数来看,你发现了什么?
1、学生讨论发现的规律。
2、学生汇报发现的规律。
1、 1个圆片能表示2个数,2个圆片能表示3个数
得出:摆出的个数比圆片的个数多1。
2、 1个表示1、10,4个表示4、13、22、31、40
得出:个位上的数字和十位上的数字相加正好是圆片的个数。
四、运用规律
1、 根据刚才的发现,你能猜出6个圆片摆几个数吗?老没有摆,就写了出来你能帮我检查一对不对。
电脑中出示6、15、24、34、42、51、60、
2、 学生判并说明理由。
3、 学生猜7、8、9个圆片能摆出的个数。
4、 学生自选一种用你想用的方法写出他们的数?
5、 学生汇报能摆出的数,教师在电脑中填完表格。
6、 观察表格,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得出:横着看,个位数字从小到大,十位数字相同。
竖着看,个位十位数字相加的和就是珠子的个数。
斜着看,十位数字从小到大,个位数字相同。
观察所有的数,你猜猜一共有几个数?
五、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开心吗?你学到了什么本领?
如果10个圆片能摆几个数?11、12个呢?跟今天发现的规律一样吗。
上一篇:一年级下册 认识人民币 ,
下一篇:《7的乘法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