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打开一扇门》同步训练(精选17篇)
《为你打开一扇门》同步训练 篇1
1.填空题。
①《为你打开一扇门》的作者是________,根据课文内容,可知此处的“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________,是这个时代的________,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是这个时代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结晶。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并造句。
潜移默化——
造句:
憧憬——
造句:
3.解释加粗字在句中的含义
①当别人为大自然和人世间奇妙的景象惊奇迷醉时,他却在沉睡。
②只要愿意和你交朋友,你就会毫无保留地把心交给他们。
4.从语言表达的角度看,下面的广告词有没有毛病?请选择其中的一则作简单分析。
今年我家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艾琳洗面奶特别适合任何皮肤。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
a.这是自由诗,这是交响曲,这就是重庆的夜……
b.街上仿佛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了许多,空旷而没有一点凉气。
c.在这个白光里,每一个颜色都刺目,每一个声响都难听,每一种气味都掺和着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
d.我回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6.多义词“松懈”的含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
a.自以为对革命有功,摆老资格,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工作随便,学习松懈。
b.它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极,意见分歧。
c.为了搞好总复习,许多同学废寝忘食,毫不松懈。
d.刚才出力摇船犹如赛龙船似的那股劲儿,现在在每个人的身体里松懈下来了。
7.据拼音写出汉字。(02年无锡试题)
①恐____(hè) ②破____(zhàn)
③陶____(yě)情操 ④风雨如____(huì)
8.联系语言环境,仿照打波浪线句子的句式,续写出一个句子。(02年宿迁试题)
我长大了,逐渐远离曾给我带来欢乐的卡通片和童话,畅游在“大部头”的文学名著的海洋之中。我有时在环境恶劣的保尔筑路队里生活,有时在好汉林立的梁山泊中漫步,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学,成了我的良师益友。
9.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50字),把下面诗句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03年天津试题)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03年宁波试题)
成语:________ 人物及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语:________ 人物及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赵丽宏,文学的大门
②缩影,心声,社会风俗画,人文风景线,精神,情感
2.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性格和习惯,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无形中起了变化。
憧憬:向往。造句略。
3.沉睡:麻木,对文学不感兴趣;心:人类文化知识。
4.两句广告词均前后矛盾。第一句中前一分句否定,说“不收礼”,后一分句又肯定“只收”在性质上前后矛盾。第二句中“特别”一词适用于特定对象,而“任何”则适用于统指对象,在范围上属前后矛盾。
5.b b项中的“好像”并非比喻词,而只是表明自己的一种感受。因而此句中并无任何修辞手法。
6.b acd三项中的“松懈”都可以理解为“放松”,只有b项中的“松懈”理解成“涣散”。
7.①吓 ②绽 ③冶 ④晦 要注意识记字形,辨别形似字、多音字,要注意书写的工整、规范和美观。
8.在瀑布飞泻的花果山上嬉戏;在情感纠葛的大观园中思考。注意句式要与划波浪线的句子相一致,内容上紧扣住“大部头”的文学名著。
9.极目远望,一叶扁舟渐行渐远,终于消失在蓝天的尽头,只能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水天相接之处奔流而去。注意想像的内容要紧扣住诗句的内容,文字要有画面感。
10.如:三顾茅庐,刘备三请诸葛亮;身在曹营心在汉,徐庶人在曹营不献一策等。
《为你打开一扇门》同步训练 篇2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本文深入浅出、生动形象阐述道理的方法。
2.学习并掌握丰富多彩的语汇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3.认识阅读文学作品的重大意义,萌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优美丰富的语言,感受作者笔下的文字的魅力。通过朗读、欣赏等形式,把读者带入美丽如画的文学氛围中,品味丰富多彩的语汇,欣赏生动的修辞运用,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步入文学的殿堂该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
2.理解打开文学之门的重要性。优秀文学作品,是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更是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门外与门内的风景大相径庭。打开文学之门,我们不仅可以领略时代精神,更可以受到熏染,通过阅读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精彩。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一)、通览全书,激发兴趣。
今天是我们进入中学的第一堂语文课,面对陌生的老师,同学们的内心一定是既好奇又紧张。那就从这节课开始慢慢熟悉吧!
翻开第1页《目录》,请同学们浏览并思考:
(1)这本语文书分几个单元?每个单元的主题是什么?
【6个单元,分别是亲近文学、金色年华、民俗风情、多彩四季、关注科学、奇思妙想】
(2)每个单元里分设了哪些不同的内容?
【除了课文,还有诵读欣赏、写作、语文实践活动、口语交际、名著阅读与推荐等。】
通过目录的浏览,我们可以通览课本,还能发现这本语文书中所包含的内容之多、范围之广,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学好初中语文呢?
请同学们翻开扉页,朗读《致同学》,在文中划出你想要的答案。(学生朗读文字)
【学习语文要靠自己努力,要自己去探究、发现,相信你会用自己的智慧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独立地创造性地学习,在语文学习的天地里遨游。】
(二)、文章导入,初步识文。
1、同学们,在《一千零一夜》里有一个芝麻开门的故事,有谁知道的?跟大家分享一下。
今天著名作家赵丽宏先生将引领我们去打开一扇特殊的门。在这扇门里只要你愿意,你会发现任何你喜欢的东西,你会看到一个未曾体验过的世界。【板书课题:为你打开一扇门 并画上一扇门】
为你打开一扇门的教学设计
二、朗读大比拼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读音准确。
2.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朗读比赛,方法如下:
班级按位置分成若干小组,各小组成员毛遂自荐,在此基础上各推出一名代表参赛。组织学生评委,确立评分标准,评出优胜者并陈述理由。教师对未获优胜的同学予以鼓励,充分肯定他们大胆展示自我的精神。
3.重点字词:
诠释quán 憧憬chōng jǐng 裨益bì 危言耸听sǒng
广袤mào 跌宕dàng 真谛dì 瞬间shùn
三、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思考本文的思路是什么(围绕标题中的哪个字展开),展开小组讨论。
明确思路:议论大门——初识大门——打开大门。
【课文围绕一个“门”字,先议论大门(1—2段):各种各样的大门。再初识文学之大门(3-4段):缩小范围,介绍自己对文学之门的理解,认识文学之门。最后打开大门(5段):明确打开文学大门,便会有所收获。逐层深入,使读者渐入佳境。】
四、合作探究
1.第一部分(第1、2段)指名读第1-2节,分析思考:
(1)打开这些关闭着的门,我们会收获什么?如果不去开门探寻,又会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这儿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2)面对关闭的门,怎样才能打开呢?
(3)文章有没有开门见山就提“文学之门?
【(1)打开这些关闭着的门,我们可以浏览新鲜的景物、探求未知的天地,这是一个乐趣无穷的过程。如果不开门探寻,我们只能在门外徘徊,只能沉睡。
(2)只要我们愿意花时间、花功夫,只要对门里的世界有探索和了解的愿望,这些门就会洞开。
(3)文章没有开门见山就提“文学”二字,而是在1-2节先议论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大门,由无数关闭着的门中提到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即“文学之门”。】
(4)句子分析。
1)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这句话中的两个“世界”的含义各是什么?【第一个“世界”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的总和。第二个“世界”指:领域。】
2)第2节中运用了“只要……只要……一定会的句式,你能用这个句式说一段话吗?【 略,(只要语言组织合理、句式整齐便可)】
2.第二部分(第3、4段)学生自由朗读,思考:
(1)第3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给第4段标出句序、想一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自己对文学的理解的?
提示:所谓“文学”,根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生讨论,师巡视点拨。)
【(1):第3段过渡段,初步点题:缩小范围,由“无数”大门缩小为“一扇”文学之门,但未提及打开文学之门及如何打开。
(2)第4段从四个方面谈对文学的理解。
第一个方面(第1句):介绍文学的特征。
第二个方面(第2-4句):介绍文学的内涵。第2—3句回应第1句前半句,第4句回应第1句后半句。
第三个方面(第5-8句):介绍文学的功能,即文学对人的影响。
第四个方面(第9-13句):介绍文学的育人作用及不阅读文学作品的负面影响。
(此为教学难点,以教者讲解为主,发言中言之有理的应予表扬鼓励。)】
(三)、问题分析。
(1)怎样理解“高智商的野蛮人”?【“高智商的野蛮人”指有硕士、博士或更高的学位但不阅读文学作品,缺少修养缺乏情感的人。旨在让学生自觉地去掉“重理轻文”的思想,主动培养自己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2)第4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你能说说它的含义吗?【第4段的中心句是“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明确阅读文学作品的作用,引导青少年读者积极阅读。】
(3)第4段倒数第二句中有“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三个短语,前后次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颠倒,先增长知识,才能提高修养,也才能丰富情感;后者是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是递进关系。】
(4)第5段中说“文学确是一扇神奇的大门,只要你走进这扇大门,就不会空手而归。”为什么说我们不会空手而归?【略(学生只要能结合第4段内容说出自己的理解便可)】
针对以上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解疑,进而理解打开文学之门的重要性!
五、拓展延伸
我们之所以有如此多的感触,正是通过文学作品得到的。我们阅读文学作品是提高个人修养的重要途径,而接触文学作品的主要方法就是读书。许多大学问家都喜爱读书,并且在文学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你能给大家说说吗?
(学生可列举古今中外名人学语文轶事:爱因斯坦写出《相对论》,桥梁专家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气象学家竺可桢的《向沙漠进军》,地理学家郦道元同时又是散文家……)
六、本课小结
1.亲近文学,爱好文学,培养情感,是每一个人提高修养的必要途径。
2.总结所学,激励学生打开文学之门,打开世界上每一扇门,挖掘其中的宝藏,启示学生,只要肯探索,肯动脑,肯吃苦,总会有可贵的'收获。
七、布置作业
1.文章里作者把文学比作一扇门,在你的心中文学是什么呢?请用比喻的修辞形容出你心目中的文学。
文学是 ,文学是 。
2.背诵“文学是人类感情……灿烂的智慧”。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指名背诵“文学是人类感情……灿烂的智慧”,并适时进行鼓励性评价。
2.文章里作者把文学比作一扇门,在你的心中文学是什么呢?请用比喻的修辞形容出你心目中的文学。
文学是 ,文学是。
二、美点探寻
文学的殿堂处处充满瑰丽的色彩,每一文学珍品都闪耀着迷人的光环,请大家再一次浏览课文,画出你认为最精彩、最能表达感情的句子。并说明你喜欢的理由。
(学生精读课文,为精彩片段或句子做批注,然后在全班交流。)
(这一环节,教师应从词语运用与修辞两个角度引导学生学会赏析美点。)
例:(1)课文标题“为你打开一扇门”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即用“门”来比喻文学领域的入口处,生动形象。
(2)第4段的第3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一个时代优秀文学作品的价值。
三、拓展延伸
感谢赵丽宏先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神奇的大门,其实我们在此之前就多多少少窥到了门中的一些珍宝,请你选择记忆最深刻的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甚至一首诗,来交流交流阅读感受。
(教师参与学生小组活动,相互介绍精彩的作品。)
四、本课小结
作者借《为你打开一扇门》为广大的青少年读者打开了一扇文学之门,并阐述自己对文学的独到见解,怀着满腔热情希望青少年读者能够走进文学的殿堂,去领略文学的魅力。
文学的魅力无处不在,愿在座的每个同学都能深深地爱上文学,打开这扇神奇的大门,在文学的世界里尽情地遨游。
五、布置作业
读书习惯培养:做读书卡,标题《佳作共欣赏》,一周安排一节课时间交流一次。
《为你打开一扇门》同步训练 篇3
【学习目标】
1、感受第二人称的表达效果。
2、学习并掌握丰富多彩的语汇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学习重难点】
学习并掌握丰富多彩的语汇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这是一篇书序,作者凭借对文学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向读这部《文学卷》书的青少年读者介绍文学。课文用散文诗式的语句,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文学是什么,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文学的魅力,激起青少年读者对文学的浓厚兴趣,激励他们去打开文学这扇神奇的大门。这节课我们来看看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上的技巧。
二、自主预习
作者与青少年的对话运用了第二人称“你”,这样写有何好处?
明确:作者以和青少年对话的方式描绘文学的魅力,便于直接抒情,给人以亲切感,增强了的感染力。
三、合作探究
(一)品析语言
1、本文作者是当代散文家,善用修辞,文采飞扬,整篇生动形象,产生“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艺术效果。请就文中比喻、排比两种修辞各举一例,并说说它的作用。
明确:(1)比喻:“为你打开一扇门”,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并且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给人一种神秘感,产生探究的欲望。
(2)排比:“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的价值。
2、本文的词汇丰富多彩,用语灵活多变,这些是怎样体现的?
明确: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不同的意思。如“世界”一词在不同的语句中有不同的内涵,“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前一个“世界”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后一个“世界”则指领域。又如,第二人称代词“你”在课文中指代青少年读者,语气亲切,增强了的感染力。
(二)品味情感
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作者是当代散文家、诗人,对文学有着特殊的兴趣、喜爱和感悟。用文学的语言来描绘文学,关键在于对文学的深厚情感,这种情感的实质又在于作者对青少年读者的关心和信赖,由此而转化为亲切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使青少年读者爱不释手,备受鼓舞。
四、板书设计
词汇丰富多彩
抽象的概念人格化
亲切的语气
真挚的情感文学的.魅力
五、课外拓展
文学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之陶醉、沉迷。那么作者的哪些语句能引起你的共鸣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用文学作品实例来帮助理解。
明确:课文第四自然段开头两句,从不同侧面表现了优秀文学作品同“历史”“时代”之间的密切关系,例如:上古文学中的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就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生活的认识;《水浒传》是一部社会生活画卷,让我们了解了我国历史上农民从起义到失败的经过及起义失败的原因,看到了起义英雄的光辉形象,目睹了封建统治者的罪恶,感受了北宋末年市民阶层的社会理想等等。
《为你打开一扇门》同步训练 篇4
《为你打开一扇门》教学简案
张红旗
1.借助工具书完成生字词的辨识,多音多义词、成语的积累。
2.感知课文内容,品味和积累优美的文学语言。
3.理解文学的内容和阅读的意义。
4.欣赏名家优美诗文,萌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1.借助工具书完成生字词的辨识,多音多义词、成语的积累。
2.感知课文内容,品位和积累优美的文学语言。
3.解文学的内容和阅读的意义。
1.上课前粗读课文,圈出生字、生词。
2.教学器材:多媒体教学设施。
3.教学课件:古今中外著名作家的图片展示。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练笔:我心目中的文学
“打开”指拉开,使门洞开,“一扇门”世界有无数门,但作者要为你打开的是无数关闭着的门中的特定的一扇,可见其重要。用“门”来比作某一领域的入口,给人以丰富的联想。
含义:把你领进文学领域的入口处,让你由此登堂入室,尽情领略文学领域的无限风光。
什么是文学?
文学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怎样才能打开文学的大门?
分组研读讨论:指定组长,(组织讨论,控制音量)参加抽签确定本组讨论主要题目,推举汇报员。(组员可补充发言)
读课文,将接近题目答案的的句子画下来。仔细体会,加以归纳。提倡用具体的事例回答问题。
“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第四段)
把你最喜欢读的句子抄写在积累本上,并说说你喜欢它们的原因(引导学生体会修辞、句式的表现力)。
本段形象的阐述了文学的认识功能、审美功能、教育功能、和鉴别功能。(不要求学生从理性方面认识文学的这些特点,但可以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来谈谈自己的体会,答案应该是因人而异的,多种多样的。)
《为你打开一扇门》同步训练 篇5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体会课文优美丰富的语言。
【学习重点、难点】:
体会优美丰富的语言。
【布置预习】:
1、朗读课文2遍;
2、抄写文中优美的语句不少于10句;
3、抄写预习提示上的字词3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门”的意思导入。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文学常识,指名回答。
2、指名5个学生上黑板听写词语,其余的在下面听写。
憧憬裨益诠释斑斓真谛。
师生集体订正,组内互评。
三、新授:
1、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优美的语言。
(1)布置自学任务:
自由朗读课文,了解:
①作者为谁打开一扇门;
②作者要打开的是怎样的一扇门;
③作者认为怎样才能打开这扇门;
④联系全文看,题目的意思是什么;
⑤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进而思考文章的结构。
(2)学法指导: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随文圈点;然后小组讨论。
学生自学,教者巡视。
(3)讨论、启发。
题目中的“为”,引出行为的'对象——“你”(青少年),从中寄寓了作者的一片诚意和良好愿望。
②作者要打开的是一扇文学之门。
③从文中第2节可知打开文学之门的条件。
④题目是讲:把你领进文学领域的入口处。
⑤文章的、写作顺序,即作者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本文是:亲近文学、领悟文学的思路,可分两部分。
以上问题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经过启发,学生作答。
2、学习第一部分(1——4节)
(1)学习第1——2节:
自由朗读本部分,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①本段的话题是什么?(门)
②第1节中的1、2句的两个“世界”分别是何意思?(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的总合:领域)
③文中的“你”指什么人?(青少年读者)
④第4句与第5、6句分别写了哪两种情形?二者形成了什么?(“打开这些门”与“不想开门探寻”;对比,说明打开门的必要性)
⑤第2接中,作者认为怎样才能打开这些门?
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后指名回答。
(2)学习第3—4接: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讨论:
①第3节在文中的作用;(点题)
②文学的特点是什么?文学的内容、阅读的意义是什么?从第4节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序号)
③中心句;(第12句)
④怎样理解“高智商的野蛮人”?
方法指导:通过朗读,给句子标上序号,找出有关句子,再小组讨论、交流。
(3)点拨:作者、写作本部分的目的在于让青少年读者明白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所在。
(4)学生齐读第4节。
四、当堂训练:
完成《自主学习》第2页1—4题。
五、布置作业:(语言积累)
熟读第4节,力争背诵,并在组内过关。
《为你打开一扇门》同步训练 篇6
教学目标 :
1:认识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提高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2:熟悉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思路。欣赏课文题目。
3:欣赏、品味文章第四自然段。*
教学过程 :
一:学生自由说话练习导入 课文:“ 打开 的门,我看到了 ”。
二:简略介绍作者、写作背景、文体(序言)。讨论题目的含义、题目的特色、题目吸引人的重要原因。(学习分析、欣赏题目的方法)
三:作者为青年朋友打开的是一扇什么样的门?怎样才能打开这扇门呢?(欣赏第四小节有关文学之门的知识)
1:表情朗读第四自然段。(理解重要词语)
2:划出句子序号,按提示找出有关文学的特征、内涵和功能的语句。可以划分两层(提示:后一层先正面谈再反面谈,然后总结)(根据思路出题)
3:找出中心句。(根据结构、内容出题)
4:理解第十句难句,概括内容。(根据语言、内容出题)
5:这段议论性的语言有何作用?(根据文章立意出题)
6:背诵有关内容。
四:第四节主要谈了文学的功能,文章是有机的整体,全文的思路如何?作者的写作意图到底是什么?
1:出示课文重要词语。(音、形、义)
2:表情朗读全文,思考、讨论全文的结构思路。细心体会第四段中所背诵的文学的内涵。(理清每小节内容,找出写作思路:以无数关闭的门引出文学的话题-文学的特征、内涵和功能—文学的无穷魅力)
五:讨论作者的写作意图:让青年朋友了解文学的功能和魅力,培养对文学的浓郁兴趣,热爱祖国文学,激励青少年博览群书,打开神奇的文学大门,读书做人。
六:学生对1-4节内容自由质疑。
七:指导自学,归纳要点:要学会整体把握文章,如作者的写作意图(立意),文章的结构思路,文章中精华部分的分析理解。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甚至大胆对教材提出看法。
八:布置作业 :
1:抄写词语和需要背诵的内容。 2:介绍自己的读书情况,给《致文学》部分提出三个问题。 3:背诵第四段有关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欣赏评点《致文学》,学习丰富多彩的语汇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总结课文写作精华,学习用文章中的精彩词语造句。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巩固上堂课的内容:
1:作者为什么写这篇序文?对祖国的文学作者怀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说说文章的写作思路
二:欣赏文学的无穷魅力,认真考虑文章的6-11段和前文怎样在内容上相辅相成,结构上前后照应,浑然一体。
1:作者从不同的角度称道文学的奇特个性。依次表情朗读6-11段内容,归纳不同的侧面;文学内容的广阔性、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丰富性、文学内容时空的超越性、文学作品对读者的移情性、文学价值的永恒性、文学对人类的作用等。(形象表达文学的认识、审美、教育和鉴赏功能)。
2:找出关键语句例举书上的事例谈谈对他们的理解。说说为什么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比一般的表述好。(表情朗读,加深理解和体会)
3:依次结合重要语句朗读精彩的文学片段,老师读一段作品,学生读一段书上的内容,加深对文学作品奇特个性的理解)
4:第二部分和文章第四段有什么内在的联系?(理解文章思路的严谨:内容上相辅相成,结构上前后照应)
三;训练重要词语的口头造句(要求学生尽量在作文中运用)。
四;训练采用比喻的文章标题(出示投影;如岁月的美酒、人生开关、春风抚面等等)。
五:有感情朗读6-11小节内容。
六:理解全文的思想感情,综观全文说说作者要为你打开一扇怎样的门?门内有哪些奇特的风景?作者为什么要为你打开它?你愿意打开它吗?怎样才能打开它?(自由论坛)
七:学生总结这篇序言为什么能够给青年朋友留下深刻印象?
1:引用比喻,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使他们了解、亲近文学,热爱文学,走进文学的大门。 2:拟人手法和对话方式的运用。(1-4中的你指青年朋友,第二部分的你指代文学,给人亲切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3:亲切的语气和真挚的感情。(*学会整体把握文章还要体会作者的感情和文章的语言风格)
八:布置作业 :1:朗读背诵精彩段落 2:谈谈自己的阅读计划(日记) 3:完成练习册 4:预习第二课
《为你打开一扇门》同步训练 篇7
学习目标:通读课文,能结合自己阅读文学作品的收获去领会有关文学方面的理论阐述。
课前学习:阅读《为你打开一扇门》,解决生字词,做好批注。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精读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情境创设:门,是很神奇的东西,是封闭世界通向外界的出口,门后面永远是那么神秘,那么充满诱惑,当穿过那扇门,你会发现一个新的天地。今天著名作家赵丽宏先生将引领我们去打开一扇特殊的'门。请你快速阅读全文,想一想,作者为我们打开的是一扇什么样的门? 自由阅读、思考
2 组织交流、评价 发表见解
3 情境创设:阅读文章,在作者看来,打开了这扇门会有什么样的收获?你有过类似的收获吗?你能举些发生在你身上的例子吗? 阅读、勾画
4 组织活动、评价 思考、交流
5 学习评价:你的收获与作者相比,与其他同学相比有差异吗?你如何看待这样的差异? 思考、发表见解
6 组织活动、评价 思考、交流
课后学习:准备向同学推荐一部文学作品,让同学对你推荐的文学作品感兴趣,并很希望阅读。
第3课时 《为你打开一扇门》
学习目标:能领悟课文的内涵,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体会文章语言的优美,在诵读中积累。
课前学习:有感情阅读文章6-10小节,体会每小节所包含的内容。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精读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导入:作者对文学是那么的热爱,不由为它进行了一番真情的赞叹,请你选择6-10小节中你感受最深的一小节,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并谈谈你对它的体会。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谈体会 提醒学生多方面来赏析这些文字,语言、内涵、修辞等等
2 组织学生评价 讨论、评价
3 情境创设:你已经充分感受了文学的魅力,那你怎样才能打开这扇门呢?
4 组织活动、评价 个人思考、交流
第二块:语文活动:好作品,大家读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组织、参与活动 学生将自己喜欢的书籍向其他同学推荐
2 评价交流:你准备看什么样的书了?
课后学习:
1、 背诵你最欣赏的语段,并摘抄到你的读书笔记上。
2、 制定一个读书计划,养成进行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为你打开一扇门》同步训练 篇8
(一) 教学目的:
1. 引导学生运用自己阅读文学作品的收获去理解和领会有关文学的内涵。
2. 反复诵读,体会作者对文学的见解和满腔的热忱,并品味优美的语言,养成积累词语的习惯。
(二) 教学重点、难点:
1. 文学的内容和阅读的意义。
2. 找出并理解全文的中心句。
3. 引导学生理解题目的含义。
4. 学习并掌握丰富多彩的语汇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三)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预习: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诠释(quán) 憧憬(chōng jǐng) 裨益(bì yì) 广袤(mào)
跌宕(dàng) 真谛(dì) 徘徊(paí huaí) 肃穆(mù)
帷幕(wéi) 斑斓(lán) 热泪沾襟(jīn)
2. 解释下列词语。
诠释:说明,解释。诠,详尽解释、阐明。
憧憬:向往。
裨益:益处。
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性格和习惯受其他方面的影响、感化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
危言耸听:故意说吓人的话使听的人吃惊。
广袤:广阔,宽广。
跌宕:这里指起伏、上下。
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谛,佛教指真实而正确的道理,泛指道理。
敲门砖:比喻借以求得名利的初步手段,达到目的后就可抛弃。
二、 导入:
1. 引入:
教师--教;学生--学
教师先在黑板上画一个门的简图,问: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
学:这是一扇门。
教:很好。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门。但我们只要用心去感触,每扇门里都有一个神奇的小小世界。推开家里的门,和家人在一起,我们能感受到家的温馨;进入博物馆,琳琅满目的古代陈列品,又让我们感受到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相信你们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赵丽宏先生的一篇文章--《为你打开一扇门》,看看他要为我们打开一扇怎样的门。
2. 作者简介:
教: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赵丽宏先生。
赵丽宏,散文家,诗人。上海人,1951年出生于上海。期间曾下乡插队,1977年考入华东师大中文系,1982年毕业。从事多年文学编辑工作,1987年应聘为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现为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80年代以来,先后出版散文集、诗集、报告文学集等共30余部。作品多次获全国文学奖。
3. 解题:
教:大家来看一下,这里(题目中)的你指的是谁?
学:读者(明确:青少年读者)
教:对,关键是这一扇是什么样的门?别着急,在我们学习了文章之后自然会得到解答。
教:先听老师把课文朗读一遍,在我朗读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生词的读音与意思,另外在我读完以后,请你们告诉我题目中的门指的是什么。
明确:题目是一种形象化的说法,意思是把你领进文学领域的入口处。为字引出行为的对象--你(青少年),从中寄寓着作者的一片诚意和良好的愿望,打开指拉开,使门洞开,一扇门告诉读者,这只是无数门中的一扇,世界大着呢,但作者要为你打开的正是无数关闭着的门中特定的一扇,可见这扇门是何等的重要。用门来比作某一领域的入口,给人以丰富的联想。
三、 阅读课文,整体把握:
下面请同学的朗读全文两遍,边朗读边思考,文章共11小节,怎样分成两段。(讨论文章结构,概括段意)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全文共11段,按亲近文学、领悟文学的思路展开,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1-4),引入话题,阐述作者对文学的理解。
第二部分(5-11),以和文学对话的形式描绘文学的魅力,激励青少年打开文学之门。
四、 学习第一部分:
1. 下面请学生朗读,讨论层次结构。
这一部分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1-2),概述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强调打开这些门的必要性和充分条件。
第1自然段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生词:阅世:经历世事。
浏览:大略地看。
衰:衰弱。
教:同学们,打开这些门与不想打开这些门之间是什么关系吗?
学:(明确是对比关系)
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吗?
学:(明确揭示打开门的必要性)
明确:第1自然段由门引出话题。首句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给人一疑--哪来那么多的门?为什么都关闭着?接着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给人二疑--世界上有那么多未知的领域?然后用打开这些门与不想开门探寻形成鲜明而强烈的对比,给人三疑--二者所产生的感受和结果竟会那样的截然相反,这又是为什么?这种种疑团无疑会深深打动青少年读者的心灵,激起他们打开这些关闭着的门的强烈欲望。
第2自然段分析:
教:只要...只要...的句子,说明了什么?
学:(明确打开这些门的两个重要条件:一、花时间,花功夫;二、有探索与了解的愿望。)
教:这一节说明了打开这些门的可能性。
明确:第2自然段因势利导,告诉青少年读者这些门都能打开,接着话锋一转,用只要......只要......一定会......的句式,点明了打开这些门的两个充分条件。
这两段文字是引子,为下文亮出文学这扇大门的蓄势。
第二层(3-4),点题,阐明打开文学之门的重要性以及对文学的理解。
第3自然段节分析:
教:这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学:(明确:初步点题,引出下文)
门--文学之门
明确:第3自然段由无数转到一扇,初步点题,写明这扇门是文学之门。
第4自然段分析:
生词:
缩影:指可以代表同一类型的具体而微的人或事物。
心声:发自内心的声音;心里话。
结晶:这里比喻珍贵的成果。
裨:bì益:益处。
共识:共同的认识。
教:高智商的野蛮人,对立的概念,内涵深刻,道出了对文学一无所知者的本质特征。
修辞手法:
暗喻:本体与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
词是、成了、变成等连结。典型形式为:A是B。
举例:书是我们学习的伴侣。
书本例子:文学是......是......;一个民族的文学......是......是......等
教:暗喻的作用在形象化的比喻中更体现真情实感。(强调)
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
举例: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书本例子: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
明确:第4自然段简要阐述文学的特征、内涵、功能以及文学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全段共13句话。
教:⑴句阐述文学的特征,⑵-⑷句阐述文学的内涵,⑸-⑻句阐述文学的功能,⑼-⒀阐述文学与现代人的发展的关系。
这些议论性的语言,有助于青少年读者从理性的高度了解文学世界的概貌,明确阅读优秀文学作品、亲近文学对于现代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增强了打开文学之门的自觉性。
五、 训练巩固:
文章的题目特别吸引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用了恰当的比喻,作者把文学比作一扇门。这样的标题有什么好处?你知道还有人把一本好书比作什么吗?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题目为你打开一扇门的字面意思是为你(青少年)打开某一领域的入口,深层意思是让你由此登堂入室,尽情领略某一领域(指文学)的无限风光。这种说法形象生动。
人们还把一本好书比作窗口、阶梯、朋友等等。让学生积累名人名言。
六、 作业布置:
1. 背诵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一段文字。
2.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一、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诠释( ) 憧憬( ) 裨益( ) 广袤( )
跌宕( ) 真谛( ) 心弦( ) 肃穆( )
二、 按原文填空。
文学是人类感情的_____________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___________的诠释。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____________,是这个时代的 _______________,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 和_____________,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_____________。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
三、 选词填空。
1.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A、提高修养 B、丰富情感 C、增长知识)
2.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_______的积累,一种_______的积累, 一种______的积累,一种_______的积累。
(A、文化 B、感情 C、知识 D、智慧)
3.你是现实的回声,是梦想的________,是平凡的客观天地和________的`世界奇异的交汇。
(A、斑斓 B、折光 C、闪光)
四、 仿写。
例:只要你愿意花时间,花功夫,只要你对门里的世界有探索和了解的愿望,这些门一定会在你面前洞开,为你展现新奇美妙的风景。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课:
学生谈自己对文学的理解,可以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来谈谈自己的体会,答案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二、 继续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学生朗读课文,概括段意。
讨论、交流后,明确。
第5自然段,交代以下引文来历,点明这样写的目的。这是一个过度段,由此引入作者和文学的对话。
第6自然段,称道文学能形象地展现客观世界五光十色的景象,增长读者的知识。
生词:崇山峻岭:高而险峻的山岭。
肃穆:严肃安静。
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式样繁多。
第7自然段,称道文学能生动展现古往今来多姿多彩的人生,打动读者的心灵。
第8自然段,称道文学用艺术的手法跨越时空,交汇虚实,启迪读者自由地想象。
第9自然段,称道文学反映生活贵在求真,以此拨动读者的心弦,引起内心强烈的共鸣。
第10自然段,称道文学对人真诚而忠实,使读者反求诸己,提高自身修养。
第11自然段,称道文学神奇而圣洁,它爱憎分明,不容亵渎。照应文章题目,将对文学的认识深入一步,勉励青少年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待文学,告诫人们切不可将文学当作追名求利的敲门砖。
教:为什么在《致文学》中对文学的对话用了第二人称你?
学:(明确:这里是拟人的手法,把文学当作人来写,表现作者与文学的亲切关系,也强调文学与人生是相互贴切的。)
教:作者与文学的对话要告诉我们什么?
学:(明确:强调打开文学之门的必要性)
三、 品味语言:
学生阅读课文,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并谈谈理由。
学生交流、讨论。老师点拨,明确。
词汇丰富多彩,用语灵活多变,体现了作者驾驭祖国语言文字的高超水平。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不同的意思。如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前一个世界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后一个世界则指领域。又如,课文运用了第二人称代词你,在题目和第1-4自然段中的你指代的对象是青少年读者,从第5自然段开始到结尾中的你指代的对象则是文学。后者用拟人的手法,给人以亲切感,增强
文章的感染力。
同一意思用不同的语句来表达。如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对此,在6-9自然段中都有形象和生动的描述。又如第4自然段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后文则把它说成你只是为热爱你的人们默默奉献,把他们引入辽阔美好的世界,让他们看到世界上最奇丽的风景,让他们懂得人生的真谛。
教:本文语言表达凝练含蓄、形象准确。语言丰富多彩,灵活多变。
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积极运用,也使得文章语言表达更加优美,富于激情,给人以亲切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四、 概括中心意思:
这是一篇书序,作者凭借对文学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向读这部《文学卷》一书的青少年读者介绍文学。课文用散文诗式的语句,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文学是什么,形象生动描绘了文学的感染力,激起青少年读者对文学的浓厚兴趣,鼓励他们去打开文学这扇神奇的大门。
五、 小结:
文章以议论大门--初识大门--打开大门的思路展开,逐层深入,使青少年读者渐入佳境。第一部分重在阐述文学的功能,以理激人;第二部分重在描绘文学的魅力,以情感人。这两大部分在内容上相辅相成,结构上前后照应,语言风格上相互映衬,可谓珠联璧合,浑然一体。
六、 作业布置:
1. 课后练习二。
2.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作业设计
一、 填写短语。
潜移_____化 危言_____听 壮_____雄奇 _____纷热烈
深沉_____肃 喜怒_____乐 热泪_____襟 无拘无_____
跌_____命运 情不自_____ 追名_____利 人生真_____
二、 解释词语。
1. 裨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广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帷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仿写句子。
1. 你是广袤的大地,是辽阔的天空;你是崇山峻岭,是江海湖泊。
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
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
2. 不管是壮阔雄奇的,还是精微细致的,不管是缤纷热烈的,还是深沉肃穆的,你都能有声有色地展现。
不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你都能有声有色地展现。
四、 课文中说:你把生活的帷幕一幕一幕地拉开,让无数不同的角色在人生的舞台上演出激励人心的喜剧和悲剧。请你从读过的文学作品中说出几个不同的角色。
喜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悲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摘录三句有关书籍或读书的名人名言。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你打开一扇门》同步训练 篇9
为你打开一扇门
教学目标 :
1.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吐字清楚,读音准确。
2.了解文学的内容和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
3.体会课文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
1.文学的内容和阅读的意义。
2.优美丰富的语言。
3.拟人手法和对话方式。
教学难点 :
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谈谈自己对文学的看法
教学方法:
讲读法 讨论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同学们:现请大家猜一个词与:它用彩色的文字,描绘出世界上可能存在的一切美妙景象;它把生活的帷幕一幕一幕地拉开,让无数的角色在人生的舞台上演出激动人心的喜剧和悲剧;它是一个真诚而忠实的朋友;它是一扇神奇的大门,所有愿意走进这扇大门的人,都不会空手而归。
(打一两个字的与语文有关的术语。)
文学:你是广袤的大地,是辽阔的天空;你是崇山峻岭,是江海湖泊你用彩色的文字,描绘出世界上可能存在的一切美妙景象……。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当代作家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作者要为我们打开一扇什么样的门呢?(文学之门)“你”又是指谁呢?(青少年读者)对,作者是想把青少年读者领进文学领域的入口处,揭开文学神秘的面纱,让我们尽情领略文学的无限风光,从而深深地爱上文学,做文学的忠实读者。
二、检查预习:
1.指名学生默写字词,给加点字注音。
憧憬 危言耸听 潜移默化 诠释 裨益 无聊 浏览
2.解释部分词语的大意。
风俗画:用当时社会风俗以及日常生活作题材的绘画。
喜剧和悲剧:戏剧按照内容的性质可以分为喜剧、悲剧和正剧,喜剧的结局大多是圆满的,悲剧的结局大多是悲惨的。
求知:获得知识。
阅世:获得生活的经验。
憧憬:向往
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性格和习惯,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无形中起了变化。
危言耸听:故意说吓人的话使听的人吃惊。
诠释:说明,解释。
裨益:益处。
三、 作者简介
赵丽宏,散文家,诗人,上海人,1951年出生于上海。“文革”期间曾下乡插队,1977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82年初毕业。在《萌芽》月刊从事多年文学编辑工作,1987年应聘为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现为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80年代初出版第一本书,至今已著有散文集、诗集、报告文学集等共40余部,有多种著作在中国台湾和国外出版。他写的〈〈雨中〉〉一文收入苏教版初中语文自读课本第一册。
四、 介绍写作背景
课文是作者为语文出版社和天津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中国学生必读文库*文学卷〉〉写的序文,文学卷共分四卷(散文卷、小说卷、诗歌卷、戏剧卷),共200万字,由赵丽宏主编。序文写于1997年春季。这套文库2000年已出版。文库中,除文学卷外,还有艺术卷,社会卷,科学卷。
五、整体感知
1、题目含意。
题目“为你打开一扇门”是一种形象化的说法,意思是把你领进文学领域的人口处。“为”字引出行为的对象——“你”(青少年),从中寄寓着作者的一片诚意和良好愿望,“打开”指拉开,使门洞开,“一扇门”告诉读者,这只是无数门中的一扇,世界大着呢,但作者要为你打开的正是无数关闭着的门中特定的“一扇”,可见这扇门是何等的重要。用“门”来比作某一领域的入口,给人以丰富的联想。总起来看,“为你打开一扇门”的字面意思是为你(指青少年)打开某一领域的入口,深层意思是让你由此登堂入室,尽情领略某一领域(指文学)的无限风光。
2、中心意思及中心句:
中心意思:激起青少年读者对文学的浓厚兴趣,鼓励他们去打开文学这扇神奇的大门。
中心句:“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3、全文结构:
第一部分: (1、2 节) 由门谈起,引入话题。
第一节由“门”引出话题
第二节由门能打开及如何打开
第二部分:(3、4节) 论述打开文学之门的意义。
第三节 点明这是一扇文学之门
第1句 文学的特征
第四节 第2-4句文学的内涵
第5—8句文学的功能
第9-13句文学与现代人的发展关系
第三部分:(5 节)激励人们走进文学的大门。
六、研习课文第一部分
1、讨论:第一二节内容及在文中作用?
第1段由“门”引出话题。首句“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给人一疑——哪来那么多门?为什么都关闭着?紧接着“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给人二疑——世界上有那么多未知的领域?然后用“打开这些门”与“不想开门探寻”形成鲜明而强烈的对比,给人三疑——二者所产生的感受和结果竟会那样的截然相反,这又是为什么?这种种疑团无疑会深深地打动青少年读者的心灵,激起他们打开这些“关闭着的门”的强烈欲望。
第2段因势利导,告诉青少年读者这些门都能打开,接着话锋一转,用“只要……只要……一定会……”的句式点明了打开这些门的两个充分条件。
这两段文字是个引子,为下文亮出文学这扇大门蓄势。
2讨论:如何才能打开文学的大门
明确:只要 你愿意花时间花工夫
只要 你对门里的世界有探索和了解的欲望
3讨论: 快速阅读第一小节思考文中“门”指的是而什么?
明确:知识
4讨论:作者为什么建议我们打开门并走进去?
明确: 浏览新鲜的景物,…… 激动人心…… 乐趣无穷的过程
5讨论:这些关着的门能不能打开?怎样才能打开这些门?
明确:概括第二节
6讨论:不想进去的人结果会怎样?
明确:精神上贫困衰弱……沉睡
七、课堂巩固: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一、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quan)_____释 (chong)_____憬 (bi)_____益 (shun)_____间
广_____(mao) 真_____(di) 跌_____ (dang) 斑_____ (lan)
二、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情不自尽( ) 热泪粘襟( ) 千资百态( ) 追明逐利( )
无拘无书( ) 足不出护( ) 浅移默化( ) 祟山峻岭( )
三、根据课文填上适当的词语。
1、打开这些门,走进去,( )新鲜的景物,( )未知的天地,这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也是一个乐趣无穷的过程。
2、一个不想开门( )的人,只能是一个精神上贫困衰弱的人,只能在门外无聊地
( )。
《为你打开一扇门》同步训练 篇10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用普通话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吐字清楚,读音准确;
2、引导学生运用自身阅读文学作品的收获去理解和领会有关文学的内涵以和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
3、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本文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并且鼓励学生养成积累、运用新语汇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了解文学的内涵和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
2、品味本文优美丰富的语言。
教学方法:
探究与讨论相结合
教学课时:
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引用自身阅读过的文学作品去理解文学的内涵以和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
2、品味本文优美丰富的语言。
1、导入:
(师)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文苑中的瑰宝,千百年来一直为我们所传颂,南宋诗人叶绍翁所写的《游园不值》就是这文学瑰宝中的一株奇葩。哪位同学愿意为全班同学吟诵这首诗呢?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①(假如有学生吟诵就让学生吟诵,并给予肯定)
(师)那你能为大家解释一下这首诗的大意是什么吗?
②(假如没有学生吟诵,老师自身吟诵)这首诗讲的是,诗人衣着木屐,沿着长满青苔的小路,来到花园门口,轻轻的扣着柴门,但门始终没有打开,所以诗人没能进入花园里去欣赏满园的春色,他有点怅然,正要转身回去,突然望见一枝鲜艳夺目的红杏伸到墙外来,原本失望的他感到些许的抚慰,由衷地感叹到:“高高的院墙是挡不住春色的。”但是我想,诗人在惊喜之后会感到更加的失望,因为与园中的万紫千红、百花争艳相比,诗人看到的只是一枝孤零零的红杏。这仅仅是因为一扇门的阻隔。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门,门的里面充溢了诱惑和神秘,只要我们用心去探究,就会了解到一个个未曾体验过的世界。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为你打开一扇门》这篇课文,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赵丽宏将要为我们打开一扇什么样的门。(课件展示文题和作者)
2、进入新课:
(1)作者简介
(师)同学们知道赵丽宏是男的还是女的?
(生回答)
(师展示课件:作者简介以和写作背景)
(2)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师)昨天已经安排同学们预习这篇课文了,并且要求大家做好预习笔记,现在我随便拿几本笔记本给大家展示一下。
(对学生预习笔记给予评价)
(师)下面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把这篇课文再细读一遍,同时考虑以下三个问题。(课件展示三个问题)
作者为我们打开的是一扇什么样的门?为什么要打开这扇门?怎样才干打开这扇门呢?
——(师)在细读课文之前,老师提几点要求。“圈、点、勾、画读书法”大家有没有学过?
(课件展示“认识常用符号”)
(课件展示“圈、点、勾、画示范”)
(师)接下来请大家依照刚才的要求边读、边考虑,并做好圈点勾画的工作。
(师巡视)
(展示好的课本褒扬和鼓励:养成动笔读书的好习惯)
(师)谁来回答呢?
(生回答并给予鼓励)
(针对“为什么要打开这扇门”可做如下引导:无数关闭着的门中,文学之门是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为什么说文学之门是“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也就是为什么要打开这扇门呢?课文中是怎么说的呢?)
(生回答,主要是第四节内容,对相关语句请学生用文学作品实例来协助理解)
3、作业
(1)背诵第四自然段第1-4句
(2)继续预习第一课
4、教学反思
《为你打开一扇门》同步训练 篇11
授课者:南岗区第四十七中学 李霞
(宣布上课,师生问好)
导入:它是抽象的名词也是具体的概念。它是诗话的历史,是司马迁奋笔疾书的身影;它是细腻的情感,是朱自清眼中父亲慈爱的背影;它是质感的现实,是卖火柴的小女孩期盼的目光;它是流动的风景,是大千世界的文字再现。它贯穿天地古今,任人的心灵在里面自在逍遥;它横跨四方八极,任人的思想在里面急转急停。它就是文学。对于它,有一篇文章描绘得精准而又富有情感。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
(板书题目)
师:首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文章的《致文学》部分,找出与作者有同感的语段,并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和读书经历谈谈你对文学的理解。
(学生自由朗读5分钟,教师巡视期间)
师:好了,你对文学的切身感受与作者在哪个语段产生了共鸣?谁先来谈一谈。
生:我觉得作者说的这句话很有道理,“你是现实的回声,是梦想的折光,是平凡的客观天地和斑斓的理想世界奇异的交锋。”记得我曾经度过这样一篇文章,是科幻类的,有些像哈里波特,我觉得自己的想象在里面得到了很充分的展示,他让我真的感觉到读一本书就像是与几个知识丰富的人在谈话。
师(评):你不单单会借鉴别人的看法,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你这段话让我们大家都很感动,你是否在哪个作品当中深切的感受到了这点,能不能和大家具体的讲一讲?
生:嗯……
师:一时想不起来了,那我们听听下一位同学的看法,你觉得作者的那句话说出了你的切身感受?
生:我觉得“有时候,你展现漫长的历史;有时候,你只是描绘一个难忘的瞬间。”这句话我很有感触,在我看史书的时候,可以和关云长对话,并且了解了岳飞抗金打击侵略者的事迹,通过它让我了解了那段历史,我觉得作者写得很好。
师(评):看来你平时的阅读内容很丰富,他也使你增长了见识,很好,还有哪位同学愿意说说自己的看法?
生:作者说:“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者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的确如此,中国有很多伟人小时候阅读大量的书籍,这些是在课堂上不能掌握的,为他们以后的功成名就、著书立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师(评):你的思维很跳跃,而且有超前意识,已经比我们先看到前面的部分了,我们还是先把目光放在《致文学》上,看看那位同学还想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大家。
生:我觉得,人类的想象是无边无际的,空间很广阔,但文学可以在白纸上用方块字描绘出无边无际的海洋和天空,可以描绘世界上任何一种美丽的景色,让人身临其境,我在文章的第一自然段与作者产生了同感。
师:你能否用自己的声音融入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有感情的为大家朗读一下吗?(配图像音乐,学生朗读课文)
师:通过他的朗读,加上优美的画面,我们似乎真的足不出户便游览了大好河山,前面几位同学谈的都很精彩,还有那位同学愿意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生:我觉得读一部好的作品就像和一位品德高尚的人在谈话,可以无形中得到很多帮助,我记得在杂志上看到过一篇文章。是说一个女孩子遭遇到很大的不幸,几乎失去了生活的勇气,有一天她看到了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妮娜》从中得到了很多启示,帮助她度过了那段黑暗的日子。我觉得作者说的:“你使一个真诚而忠实的朋友,让人们懂得人生的真谛,只要愿意和你交朋友,你就会毫无保留的把心交给他们。”我从这句话中也得到了启示。
师(评):你不单单喜欢我们课文中的文章,而且对文学的爱好和执著,对其他文学形式的广泛涉猎给了你很多启示,老师很为你高兴。其他同学如果没有课外读书的经历,也可以从我们曾经学过的文章中搜索一下,谈谈你对文学的感受。
生:我觉得文学作品能够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审美理想,反映社会生活,是一定社会生活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我读过一些文章,我觉得在文学的海洋中,每一部文学作品不一定要反映概括整个社会,他可以是作者脑海中最深刻或者是最理想的一幕。所以我觉得作者说:“你只是描绘一个难忘的瞬间,是神的一双大手,拨动着无数人的心弦”这句话很有道理。
师:你说得很好,能不能给大家举个例子,让大家从当中感受到你的认识?
生:比如说好多同学都喜欢看的琼瑶小说,事实上根本没有那么完美的爱情,他所描绘的只是作家脑海中的理想情感,但却让我们非常感动。
师:也就是说他把我们感情当中细腻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表现了出来,这就是文学的魅力。
生:对,就是这样。
师:还有那位同学愿意谈自己的想法?
生:我同他的想法一样,我觉得人类的现实生活不是那么完美,而作家却可以通过自己手中的文字把它描绘成完美的,供大家欣赏和品味。所以作者说:“你告诉人们人生的色彩是何等丰富,人生的旅途又是何等曲折漫长.”我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
师:人的情感是细腻的难以捉摸的,而在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一定会有令你怦然心动、潸然泪下或黯然神伤的经历,你能否把他告诉给大家让大家体会一下。
生:我觉得我们每一天都在经历着不同的情感,比如说如果我们受到批评会伤心落泪,而得到表扬会开怀大笑,遇到烦恼的时候会紧缩眉头所以说,感情是最丰富的,而我觉得作者在第二段写了出来。
师:能否把你的情感融会其间给大家朗读一下这一部分。
(投影配乐)
生:朗读课文。
师(评):它的声音有些深沉,我想他与文章当中的语言产生了共鸣,回忆起了某些难忘的片断,所以比较压抑,但读得很流利,很好。
师:通过前面极为同学生动的朗读和细致入微的分析,我们了解到文学这扇包罗万象的大门里,既为我们展现了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又为我们演译了多姿多彩的五彩人生,更运用艺术的手法将时光交错把漫长的历史融会在薄薄的书页当中。
(板书)
师:世界上有那么多关闭着的门,作者为什么选择了文学这扇大门为我们打开他对于我们作文乃至于做人具有怎样的意义呢?经过感性的领悟我们下面进入理性的思考,请大家阅读文章的前半部分,以小组学习的形式讨论质疑,遇到疑难问题我们来共同解决。
(学生小组学习五分钟)
师:(出现比较压抑的气氛)大家不要拘束,畅所欲言,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互相帮助,运用集体的力量来解决。
(气氛逐渐活跃起来,教师深入其中共同研讨)
师:在刚才的巡视当中老师不断的发现同学们智慧的火花,有的很灿烂,有的转瞬即逝,在讨论中有些问题能够自行解决,有些问题却成了疑难,哪一组同学首先把自己自主学习的经过告诉给大家,或遇到了哪些问题我们来共同解决。
生:我们觉得第一句话中无数关闭着的门,指的是我们未曾了解的领域,作者告诉我们打开这些门的必要性和如何去打开他们。我在给大家提个问题,到底什么是文学?
师(评):你们的概括能力很强而且还提出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哪组同学能最先回答他们。
生:文学是人来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最形象的诠释。我的答案不知你是否满意。
师(评):你的目光很敏锐,还有同学想帮助他,也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
生:我觉得文学是人类精神的食粮他能让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师(评):你的比喻真好,既生动形象又突出了文学的重要性。还有同学要发表见解。
生:老师我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一个人不读文学作品即使他有很高 的学位却被称为“野蛮人”呢?
师:你把大家共同的想法提了出来,老师刚才也发现有很多同学对这句话产生了疑问。下面我们就着一个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学生讨论气氛热烈)
师:老师发现好多同学已经找到了满意的解释,谁来代表大家的心声。
生:我自己认为文学是一种思想,只有高的智商即使可以获得硕士博士或更高的学位,但是不读文学作品他就不会增长修养丰富感情,他只有智商没有情感所以他是“野蛮人”。
生:我觉得一个人要是不懂得文学的话他生命的意义就减少了十分之一。我刚才说过,文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一个人虽然有高智商可以获得很多的财富,但会失去更多令人感动的精彩片断,阅读文学作品可以丰富你的人生增长你的见识,文学作品是人和人情感、思想上的交流,如果一个人不读文学作品,他们错过很多美好的事情,而如果一个人喜欢读文学作品,他的人生会更加精彩,质量更高。
师:你的性格应该是很细腻的,而且很有自己的想法,能够紧密结合前面延续下去,能不能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曾经感动过的事例,是不是一时想不起来了?有同学愿意帮你举个例子。
生:我曾经学过一篇文章《渡》里面有个老船夫,整天在那里摆渡不要报酬,只是让人们能够赶路,追求自己的理想。给了我启示。在自己的生活中也应该向老船夫学习,乐于助人。
生:我觉得那个“高智商的野蛮人”是说这个人只有智商而没有情商,因为他只有最现实,最理智的一面。而文学是理想的反映,假如一个人活着只有现实的一部分,而没有对未来的憧憬,他不会活出生命的火花,不会有灿烂的一部分。而只会象一条直线一样一直走下去。
(不由得掌声响起)
师:你让老师和同学们深深地感动了,从同学们的回答中让我感受到,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生的既有丰富情感又有理智的还孩子,相同的未来在你们身上,老师感到很欣慰,那么你们只所以有这么多的感触,是通过什么途径得到的?对,是文学作品,我们阅读文学作品是提高一人的重要途径。而接触文学作品的主要方法就是,读书。,我们在读书中有怎样的感悟,先来看看作者谈读书的感受。看看对你有怎样的启示。找同学为大家读一下。
生:朗读赵丽宏谈读书。
师(评):非常感谢你的朗读,你把作者的感受运用到自己的声音中,老师更加钦佩的是你有勇气第一个举手,在这里老师也预祝你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是个强者。
师:作者把文学比作一扇门,在你的心目当中文学又是什么呢?或者你把书看作什么?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联想自由谈谈。
生:我们有时在生活中看到书感觉它是厌烦的,有时打开它去读,深悟其中,自己精神世界便会有丰富的感觉,所以说文学和书是最美好的。
生:我说文学是我精神上的一桌满汉全席,因为书的内容不同即是不同的菜。他说是食粮,而我说是满汉全席。
师(评):因为他的引导你有了自己更独到的见解,比前面的食粮更丰富了。
生:我认为书是一把钥匙,他把人生的大门打开把我们带进去,使我们懂得了人生的意义是生活更加美好,让我们具有更丰富的情感。
生:我觉得文学是一杯酒,假如你会品那么你尝到的是甜,假如你不会品那么你尝到的则是苦,假如你用心去品,你便会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假如你一口把它喝下那将是难以下咽的。因为文学作品包罗万象,它有美好的也有悲哀的,所以说不要光看美好的不看悲哀的,因为现实生活毕竟是客观的,苦要比乐多,应该学会同时品尝,这样你才会适应以后的社会。
师(评):你不单单是一个品酒的行家,更是品味人生的行家,我想你的人生也应该是五彩斑斓的。
生:我给他提个意见,我们现在还是学生,不应把文学比作酒,而应比作茶。我觉得我们应该做一个会品茶的人,把茶喝到最后,慢慢的品味,感觉到茶的余香,人生中的喜怒哀乐包含在文学中品文学应该和品茶一样。
师(评):你的生活应该是更有哲理的。
结束语:
通过前面几为同学自由洋溢的发言,我们感受到了文学丰富的内涵,并且也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似乎已经敲响了文学这扇大门。在世界上还有很多我们不曾了解的领域,只要同学们带上孜孜不倦的精神充满探索的渴望,我们一定会打开每一扇门,让我们共同努力推开每一扇关闭着的门,挖掘深陷其中的宝藏。把我们挖宝的经历记录下来互相交流。
下课,同学们再见!
《为你打开一扇门》同步训练 篇12
学习目标:通读课文,能结合自己阅读文学作品的收获去领会有关文学方面的理论阐述。
课前学习:阅读《为你打开一扇门》,解决生字词,做好批注。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精读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情境创设:门,是很神奇的东西,是封闭世界通向外界的出口,门后面永远是那么神秘,那么充满诱惑,当穿过那扇门,你会发现一个新的天地。今天著名作家赵丽宏先生将引领我们去打开一扇特殊的门。请你快速阅读全文,想一想,作者为我们打开的是一扇什么样的门? 自由阅读、思考
2 组织交流、评价 发表见解
3 情境创设:阅读文章,在作者看来,打开了这扇门会有什么样的收获?你有过类似的收获吗?你能举些发生在你身上的例子吗? 阅读、勾画
4 组织活动、评价 思考、交流
5 学习评价:你的收获与作者相比,与其他同学相比有差异吗?你如何看待这样的差异? 思考、发表见解
6 组织活动、评价 思考、交流
课后学习:准备向同学推荐一部文学作品,让同学对你推荐的文学作品感兴趣,并很希望阅读。
第3课时 《为你打开一扇门》(二)
学习目标:能领悟课文的内涵,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体会文章语言的优美,在诵读中积累。
课前学习:有感情阅读文章6-10小节,体会每小节所包含的内容。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精读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导入 :作者对文学是那么的热爱,不由为它进行了一番真情的赞叹,请你选择6-10小节中你感受最深的一小节,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并谈谈你对它的体会。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谈体会 提醒学生多方面来赏析这些文字,语言、内涵、修辞等等
2 组织学生评价 讨论、评价
3 情境创设:你已经充分感受了文学的魅力,那你怎样才能打开这扇门呢?
4 组织活动、评价 个人思考、交流
第二块:语文活动:好作品,大家读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组织、参与活动 学生将自己喜欢的书籍向其他同学推荐
2 评价交流:你准备看什么样的书了?
课后学习:
1、 背诵你最欣赏的语段,并摘抄到你的读书笔记上。
2、 制定一个读书计划,养成进行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作者邮箱:
[1]
《为你打开一扇门》同步训练 篇13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体会课文优美丰富的语言。
【学习重点、难点】:体会优美丰富的语言。
【布置预习】:
1、朗读课文2遍;
2、抄写文中优美的语句不少于10句;
3、抄写预习提示上的字词3遍。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由“门”的意思导入 。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文学常识,指名回答。
2.指名5个学生上黑板听写词语,其余的在下面听写。
憧憬 裨益 诠释 斑斓 真谛
师生集体订正,组内互评。
三、新授
1、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优美的语言。
(1)布置自学任务:
自由朗读课文,了解:
①作者为谁打开一扇门;②作者要打开的是怎样的一扇门;③作者认为怎样才能打开这扇门;④联系全文看,题目的意思是什么;⑤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进而思考文章的结构。
(2)学法指导: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随文圈点;然后小组讨论。
学生自学,教者巡视。
(3)讨论、启发。
题目中的“为”,引出行为的对象——“你”(青少年),从中寄寓了作者的一片诚意和良好愿望。
②作者要打开的是一扇文学之门。
③从文中第2节可知打开文学之门的条件。
④题目是讲:把你领进文学领域的入口处。
⑤文章的写作顺序,即作者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本文是:亲近文学、领悟文学的思路,可分两部分。
以上问题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经过启发,学生作答。
2、学习第一部分(1——4节)
(1)学习第1——2节:
自由朗读本部分,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①本段的话题是什么?(门)
②第1节中的1、2句的两个“世界”分别是何意思?(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的总合:领域)
③文中的“你”指什么人?(青少年读者)
④第4句与第5、6句分别写了哪两种情形?二者形成了什么?(“打开这些门”与“不想开门探寻”;对比,说明打开门的必要性)
⑤第2接中,作者认为怎样才能打开这些门?
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后指名回答。
(2)学习第3—4接: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讨论:
①第3节在文中的作用;(点题)
②文学的特点是什么?文学的内容、阅读的意义是什么?从第4节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序号)
③中心句;(第12句)
④怎样理解“高智商的野蛮人”?
方法指导:通过朗读,给句子标上序号,找出有关句子,再小组讨论、交流。
(3)点拨:作者写作本部分的目的在于让青少年读者明白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所在。
(4)学生齐读第4节。
四、当堂训练:
完成《自主学习》第2页1—4题。
五、布置作业 :(语言积累)
熟读第4节,力争背诵,并在组内过关。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感受作者笔下的文字的魅力,从而热爱文学;
2.体会文中优美丰富的语言。
【学习重点、难点】:通过阅读,感悟文学的魅力。
【布置预习】:
熟读6---11节,并抄写其中你最欣赏的一段,准备参加朗读比赛。
【教学过程 】:
一、检查复习:指名三个同学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每人一节)。
二、导入 本课的学习,揭示学习目标。
三、新授:
1、自学第5节,思考、讨论:本段的写作内容、作用。
指名回答。
2、学习第6---11节:
(1)学生齐读。
(2)布置自学任务:
①从内容上看,这一部分采用了什么方式写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的?有什么作用?
(对话方式,从文中第5节“我和文学的对话”可见;用了拟人手法;给人以亲切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便于读者接受)
②本部分的“你”指什么?(文学)
③这几段从哪几个角度分别写了哪几个内容,照应上文的哪一句话?
(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感情三个角度;写了文学的广阔性、反映社会生活的丰富性、文学内容的时间性、文学作品对读者的影响、文学作品的真诚和忠实、文学作品爱憎分明几个方面写的;照应第4节的中心句)
④作者写这几段的用意何在?
(引起青少年读者对文学的兴趣,鼓励他们去打开文学这扇大门)
(3)学法指导:通过反复的朗读,体会、感悟,先思考再讨论。
3、学生自由朗读,细细品味6—11节,欣赏文中优美丰富的语言。
四、当堂训练:
《自主学习》第2页的“语段研读部分”。先独立完成,后组内互评。
五、布置作业 :
1、写下你学了本文后对文学的感受;
2、预习《冰心诗三首》。
附:板书设计
为你打开一扇门
赵丽宏
议论大门 门 引出话题
以理激人
初识大门 文学之门 文学的内容、阅读的意义
打开大门 打开文学之门 对话式描魅力 ————以情感人
《为你打开一扇门》同步训练 篇14
一, 教学重点:
1, 文学的内容和阅读的意义。
2, 拟人的手法和对话方式。
3, 优美的语言。
二、教学难点 :
文学的内容,阅读的价值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预习要求:
1,对下列词语注音
诠释 憧憬 裨益 广袤 帷幕 跌宕 真谛 徘徊
2,阅读课文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第一课时
疏导:
赵丽宏,男,上海作家。
指导:
人称代词:第一人称 我
第二人称 你
第三人称 他(她它)
疏导: 拟人,对话的手法好处:形象,生动,给人以亲切感。
指导:过渡段分段的时候一般放在第二部分。
课文中还有那一小节作用和这一节作用相似?
明确:第三小节。
疏导:
求知——获得知识。
阅世——获得生活的经验。
获得知识的好处有哪些?
一, 导入 新课:
1, 找学生将课题写在黑板上。
2,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并思考:
课题中的“你”在文中指的是谁?
集体讨论明确:
青少年读者;文学
二, 讨论文章的结构:
课文中哪几段是围绕“读者”写的?那几段围绕“文学”写的?
明确:1-4 和读者对话
5-11 和文学对话
讨论5节的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明确: 交代“致文学”这段文字的来历
以及写作这段文字的目的。
结构上的作用:承上启下——过渡
齐读第五小节。
三, 讨论第一部分:
1, 快速阅读第一小节思考文中“门”指的是而什么?
明确:知识
2, 作者为什么建议我们打开门并走进去?
明确:
浏览新鲜的景物,……
激动人心……
乐趣无穷的过程
3,这些关着的门能不能打开?怎样才能打开这些门?
明确:概括第二节
4,下面我们就来打开一扇门:门上写着“文学”
四,总结第一课时:
1, 明确要记的词语:注意读音
诠释 憧憬 裨益 广袤 帷幕 跌宕 真谛 徘徊
2,第一部分作者写作目的。
引出除文学
五,布置课后作业 :
阅读第四节,思考其内容。
疏导:
不想进去的人结果会怎样?
精神上贫困衰弱……沉睡
指导:告诉打开的方法——努力,勤奋学习。
六,教学后记。
《为你打开一扇门》同步训练 篇15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注意字音、字形、词义)
诠( )释 真谛( ) 跌宕( ) 帷( )幕
bì( )益 广mào( ) liú( ) 览 chōnɡ jǐnɡ( )
2.填字成词。
无( )无束 ( )动人心 千( )百态 危言( )听
崇山( )岭 ( )不出户 五光( )色 热泪沾( )
追名( )利
3.解释下列词语及加点的字。
(1)诠释——
(2)人文——
(3)憧憬——
(4)裨益——
(5)广袤——
(6)帷幕——
(7)交汇——
(8)写照——
(9)跌宕——
(10)真谛——
(11)潜移默化——
(12)危言耸听——
(13)敲门砖——
4.填空。
(1)课文运用了第二人称代词“你”,其中标题和第一至四段中的“你”指代的对象是 _____ ,第五段至结尾中的“你”指代的对象是_____ 。后者用的是_____ 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给人以亲切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2)“为你打开一扇门”这句话运用了_____ 的修辞手法。本体是 ,喻体是_____ ,比喻的意思是:_____ 。 (理解加记忆)
5.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本文以“为你打开一扇门”为题目,新颖别致,生动形象。题眼是“门”,围绕它,文章以“议论大门——初识大门——打开大门”的思路展开。( )
(2)作者要为我们打开一扇“文学”的大门。只有热爱文学并通过广泛的阅读才能打开这扇大门。( )
(3)本文除了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外,还运用了对话的方式展开叙述,显得别具一格。
( )
6.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 (弄清修辞手法)
(1)你是广袤的大地,是辽阔的天空;你是崇山峻岭,是江海湖泊。( )
(2)而你对那些把你当作追名逐利的敲门砖的人,你会把门关得很紧。( )
(3)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
7.选词填空。
(1)打开这些门,走进去,__________(看看、观赏、浏览)新鲜的景物,探求未知的世界,这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也是一件乐趣无穷的过程。
(2)只要你对门里面的世界有探索和了解的愿望,这些门一定会在你面前__________(开启、洞开、打开),为你展现新奇美妙的风景。
(3)你用彩色的文字,__________(描绘、描写、描述)出世界上可能存在的一切美妙景色。 (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词)
二、阅读理解
(一)
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感情。如果对文学一无所知,而想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那是不可想象的。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
8.本段文字选自《为你打开一扇门》,作者是_____ 。
9.“形象的诠释”是什么意思? (关键词是“诠释”)
10.“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是因为 。
11.“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这里的“憧憬”和“理想”的前后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从语意角度入手)
12.什么是“高智商的野蛮人”?
13.“很多人的共识”是什么?
14.这段文字是分几个层次进行阐述的?主要阐述了几个方面的问题? (掌握层次结构及内容)
15.从表达上看,这段文字属于_____ 性文字。在阐述文学与人的关系时,明确表明了作者激励青少年读者走进文学大门不是最终目的,其真意在于:
。 (充分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
①她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读诗的音调,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
圆天盖着大海,
黑水托着孤舟,
远看不见山,
那天边只有云头,
也看不见树,
那水上只有海鸥……
②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③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
16.从第①段中可见老师读诗的特点是: 。
17.“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这两句诗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词写出天、海、舟的关系。两句诗运用了__________修辞手法。
18.简述第②段中的“接近”和“爱好”不能调换的理由。 (从语序与认识事物的规律角度考虑)
参考答案:
一、1. quán dì dànɡ wéi 裨 袤 浏 憧憬
2.拘 激 姿 耸 峻 足 十 襟 逐
3.(1)说明,解释。诠,详尽解释,阐明。
(2)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3)向往。 (4)益处。 (5)广阔,宽广。
(6)挂在较大的屋子里或舞台上用以遮挡的幕。帷,帐子。
(7)会合。 (8)真实的描写。
(9)这里指起伏、上下。
(10)真实的意义或道理。谛,佛教指真实而正确的道理,泛指道理。
(11)指人的思想、性格和习惯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
(12)故意说吓人的话使听的人吃惊。
(13)比喻借以求得名利的手段,达到目的后就可抛弃。
4.(1)青少年 文学 拟人
(2)比喻 文学领域的入口(或某一领域的入口) 一扇门(或:门) 为你打开文学的大门,让你领略文学的无限风光
5.(1)× (2)√ (3)√
6.(1)比喻、拟人 (2)拟人、比喻 (3)借代
7.(1)浏览 (2)洞开 (3)描绘
二、(一)8.赵丽宏 9.用生动的形象来解释、说明
10.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
11.不能。因为“憧憬”是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理想”则大多是指对未来事物的有根据的合理的想象或希望,两者在程度上有区别。
12.“高智商的野蛮人”是指那种具有某一学科的高深的知识,却从不阅读文学作品,因而不了解历史,不了解社会,不了解自然,不了解人生意义的人。
13.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重要的途径。
14.四层
①第1句:阐述文学的特征 ②第2~4句:阐述文学的内涵
③第5~8句:阐述文学的功能 ④第9~13句:阐述文学与现代人的发展的关系。
15.议论 引导青少年读者做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
(二)16.用歌唱的音调读诗
17.盖 托 对偶
18.因为先有接近,才有了解,进而爱好,这是认识事物的规律。
《为你打开一扇门》同步训练 篇16
范例1 (2002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题)阅读《书的征服》(节选),完成文后问题。
书的征服
蒋子龙
〈1〉假若这个世界上没有书,会是一种什么样子呢?
〈2〉精神失去了阳光,思想无法传播,知识不能保存,语言失去意义,人们的生活残缺不全,生命将变得无法忍受……
〈3〉书有说不尽的好处。正因为如此,书才有强大的征服性和侵略性。我怕搬家就是怕搬书,所谓搬家主要就是搬书。每次搬家在家人和帮忙者的一再怂恿下都不得不扔掉一些书。逢年过节,把屋子收拾利索,长了能维持几个月,短了不消几天,屋子里又乱了,主要是书在捣乱,到处是书堆。外出总忍不住要逛书店,逛书店就不可能不买书。新书、准备要看的书、看了一半的书、写作正用得着的书、有保存价值的书,占据了我的房子的绝大部分空间;而且还不断扩展,每时每刻都在蚕食供我存身的那块空间。这不是侵略是什么?我舒舒服服、自得其乐地接受这种征服和侵略。
〈4〉书不仅征服时间和空间,更征服人的大脑。但是,倘若一个人只是被书征服,而没有征服书,充其量也只能算个书虫。正如培根所说,把自己的大脑当成草地,任别人的思想如马蹄一般践踏。那样的话,再好的书也将失去其魅力和价值。
〈5〉会读书的人都懂得征服书。
〈6〉学生们有这样的体会:一册很厚的新书,会愈读愈薄,到期末考试的时候就剩下那么几道题了。这叫吃透了,掌握了,征服了知识。
〈7〉读其他的书也一样。即使先被书征服,最后还是要反过来把书征服。
〈8〉书能够给人提供多种选择:生命的选择,思想的选择,生活的选择。书里有各种各样的人生,使我们生活在自己选择的时代里。在自己的生命之外,还可以再补充别的自己所需要的人生,可以拥有多种人生经历。每看一本书就是进入那个作家的头脑之中,了解他的思想、感情、经验和智慧。
〈9〉读书需要选择。如果不善选择,一生什么事都不干,光读别人的书也读不完。那又有什么意义呢?读,失去了意义;书,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10〉我的办法是,翻遍所有能接触到的书,因为不亲自翻一翻就不知好坏,难以取舍;然后把那些没有什么价值的书扔掉——这种价值的评定是没有什么统一的惟一的标准的,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一本书就像一根绳子,只有当它跟系着或捆着的东西发生关系时,它才有意义。同是一本书,对有的人毫无价值,对另外一个人说不定就有点用处。
〈11〉读书的功夫要下在需要认真阅读、仔细品味的一类书上。这类书能满足你的精神需要,激发你的才智,帮助你完善自己。你要征服的也是这样的书。多好的书也不是供香客朝拜的祀奉物。
〈12〉还有一些是供你消遣、娱乐的书,可在沉闷无聊的旅途上,在紧张疲劳之后,在工作之余,以及在睡不着觉的时候去读,而不必用正规的时间。我现在真感到时间宝贵,浪费不起,好像一天不再有24小时,只剩下20小时或18小时,其余的时间被电视和其他一些不用动脑子的活动占去了。我的窗台上和写字台周围书刊堆得过高了,就反省自己是不是读书的时间减少了,于是拼上几个晚上,把功课补齐。
〈13〉当然,还有一部大书,每个人都需要终生不懈地精读粗读苦读喜读,它就是生活这部活书。读它不能代替读印刷的书;同样,读印刷的书也不能代替读它。
(1)作者说,书有“强大的征服性和侵略性”。书的“征服性”和“侵略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2)作者主张要“征服书”,请结合本文内容,概括出两种“征服书”的方法。
(3)第〈11〉段中写道:“你要征服的也是这样的书”。“这样的书”有哪些作用?
(4)说说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①把自己的大脑当成草地,任别人的思想如马蹄一般践踏。
②多好的书也不是供香客朝拜的祀奉物。
解析 第(1)题考查理解概括能力。文中第〈3〉段中有“这不是侵略是什么”一句反问,从中可知这以前的句子肯定在谈书的“征服性”和“侵略性”,而且第〈4〉段开头的“书不仅征服时间和空间,更征服人的大脑”就是最好的总结句,因此可以根据这些内容来概括第(1)题。
第(2)题要求概括“征服书”的方法,文中从第〈5〉段开始就在讨论如何征服书,因此只需将〈6〉~〈13〉段中的段落大意概括出来就可回答这一问题。
第(3)题考查对指示代词所指内容的理解。“这样的书”显然指此段中提到的“能满足你的精神需要,激发你的才智,帮助你完善自己”的书。
第(4)题考查理解能力。第①题中“草地”、“马蹄”的比喻是理解的关键,从这些比喻中,可见作者对此种读书方法的否定。第②题同样运用了比喻手法,从喻体“祀奉物”的特点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书的态度。
答案 (1)时间被书占用,空间被书占有,头脑被书左右。(意思正确即可)(2)抓住精髓,掌握规律,把厚书读薄;有选择地读书,不被书所累;认真品读有益的书;不让消遣、娱乐类的书占据正规时间;终生阅读生活这部大书。(只要答出其中两点即可)(3)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激发人们的才知识,帮助人们完善自己(4)①比喻盲目读书,被书征服。②比喻多好的书也不能迷信。
范例2 (2002年北京市中考题)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亲近自己的双腿(有删节)
……
③车前行着,我总觉得有点不大对劲,上好的马路,车身却微微颠簸,不像坐其他人的三轮车那么平稳,而是向前一冲,片刻的停顿之后,再向前一冲。我正觉奇怪,突然发现蹬车的人只有一条腿!他失去的是右腿。一截黄黄的裤管,挽一个疙瘩,悬在空中,随车轮向前“冲”的频率前后晃荡着。他的左腿用力地蹬着踏板,为了让车走得更快一些,臀部时时脱离坐垫,身子向左倾斜,以便把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左腿上。
④我猛然间觉得很不是滋味,眼光直直地瞪着他的断腿,瞪着悬在空中前后摇摆的那截黄黄的裤管。我觉得我很不人道,我才30出头,有130多斤的体重,体魄强壮……我的喉咙有些发干,心里被一种奇怪的惆怅甚至悲凉的情绪纠缠着,笼罩着。我想对他说,不要再蹬了,我走着去。我当然会一分不少地给他钱,可我又生怕被他误解,同时,我也怕自己的做法显得矫情,玷污了一种圣洁的东西。
⑤前面是一带缓坡,我说:“这里不好骑了,我下车,我们把车推过去。”他急忙制止:“没关系没关系,这点坡都骑不上去,我咋个挣生活啊?”言毕,快乐地笑了两声,身子便弓了起来,加快了蹬踏的频率。车子遇到坡度,便倔强地不肯前行,甚至有后退的趋势。他的独腿顽强地与后退的力量抗争着,车轮发出“吱吱”的尖叫,车身摇摇晃晃,极不情愿地向前扭动。我甚至觉得这车也是鄙夷我的!它是在痛恨我不怜惜它的主人,才这般固执的吗?车夫黝黑的后颈上高高绷起一股筋来,头使劲地向前耸,我想他的脸一定是紫红的,他那被单薄的衣服包裹起来的肋骨,一定根根可数。他是在跟自己较劲,与命运抗争!
⑥坡总算爬上去了,车夫重浊地喘着气。不知怎么,我心里的惆怅和悲凉竟然了无影踪了。我在为他高兴,并暗暗受到鼓舞。在我面前的,无疑是一个强者,他把路扔在了后面,把坡扔在了后面,为自己“挣”来了坦荡而快乐的生活。
⑦待他喘息稍定,我说:“你真不容易啊!”他自豪地说:“这算啥呢!今年初,我一口气蹬过80多里,而且带的是两个人!”“怎么走那么远?”我问。“有两个外国人来成都,想坐人力车沿二环路走一趟,看看成都的风景,恰巧坐了我的车。途中,他们想换车,以为我会半路出丑的,没想到,嘿,我这条独腿竟然一口气蹬到底!”
⑧我不知道说什么好,既心酸,又豪迈,是那种近乎悲壮的情感。不由自主地,我又看看他那条断腿。我很想打听一下他的那条断腿是怎么失去的,可终于没有问,事实上,这已经无关紧要了。那条独腿已经支撑起了他的人生和尊严,这就足够了。
⑨别墅到了。我下了车,给他5元钱,他坚决不收。“讲好的价,怎么能变呢?你这叫我以后咋个在世上混啊?”我没勉强,收回了他找给的两元钱。
……
⑩返回时,我徒步走过了那段40分钟的路程。我从来没有与自己的两条腿这般亲近过,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两条腿这般有力过。
(1)第③段画线句“我正觉得奇怪”中,“我”“奇怪”的是________。
(2)第④段中的省略号省略的是“我”的心理活动。请联系上下文,把“我”心里想的内容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段中加粗词语“挣生活”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从语言特点看,在第⑤段中有不少富有表现力的精彩语句。写出你最欣赏的一句,并陈述理由。
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⑥段画线句说“我心里的惆怅和悲凉竟然了无影踪了”。起先纠缠着、笼罩着“我”的惆怅和悲凉,为什么到此时“竟然了无影踪了”呢?
(5)第⑧段中说,车夫的那条独腿“支撑起了他的人生和尊严”。从全文看,车夫的“尊严”具体表现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全文看,题目“亲近自己的双腿”的含义是: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第(1)题结合第三段中画线句前“总觉得不大对劲”“不像坐其他人的三轮车”等语句可知“奇怪”的正是这些内容。
答案 上好的马路,车身却微微颠簸(或“上好的马路,车身却不平稳”;或“上好的马路,车身却微微颠簸,不像坐其他人的三轮车那么平稳,而是向前一冲,片刻的停顿之后,再向前一冲”)
解析 解答第(2)题时应抓住“我”与三轮车夫的强烈对比进行思考:文中的“我”30出头,体重有130多斤,而三轮车夫比我年长20多岁,而且还是个残疾人;“我”逍遥自在地坐车,他却在拼命拉车。因此心理活动应反映出“我”的惆怅甚至悲凉才行。
答案 抓住要点:他比我年长20多岁,又是残疾人;我坐车,他拉车。
解析 第(3)题前一个问题考查对有特定含义词语的理解。解答时联系车夫的身份特点和我们的生活常识可知,“挣生活”其实就是指“赚钱过活”或“挣钱过日子”。解答后一个问题应扣住本文的语言特点——具体、生动、形象展开。
答案 前一空:挣钱过日子(或“赚钱生活”;或“自食其力”);后两空答案略(需注意的是陈述理由时必须扣住语言特点——具体、生动、形象,并言之成理)
解析 第(4)题考查对语句含义的理解。解答时联系后文“为他高兴”“我暗暗受到鼓舞”等句可知此时“我”已被车夫的精神感动了,因此那种“惆怅和悲凉”才会“了无影踪”。
答案 要点:在爬坡过程中,“我”看到了车夫顽强地“跟自己较劲,与命运抗争”;“我”为车夫爬坡成功而高兴,为车夫的精神所鼓舞;
解析 第(5)题考查概括能力,解答时要抓住文中车夫叙述的内容思考。
答案 车夫说好的价就不会变;车夫制止“我”下车,用独腿顽强爬坡;车夫带着两个外国人一口气蹬了80公里。
解析 第(6)题考查对文章标题含义的理解,因此既要理解其表层含义:用自己的双腿走路,又要领会其深层含义:*自己的力量“挣”来快乐而富足的生活。
答案 用自己双腿走路;用自己的力量“挣”来坦荡而快乐的生活。
点评 本段阅读重点考查字词句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因此解答时,务必要围绕文章的中心以及具体的语境。
《为你打开一扇门》同步训练 篇17
为你打开一扇门
教学目标 :
1. 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吐字清楚,读音准确。
2. 了解文学的内容和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
3. 体会课文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
1. 文学的内容和阅读的意义。
2. 优美丰富的语言。
3. 拟人手法和对话方式。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 导入 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当代作家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作者要为我们打开一扇什么样的门呢?(文学之门)“你”又是指谁呢?(青少年读者)对,作者是想把青少年读者领进文学领域的入口处,揭开文学神秘的面纱,让我们尽情领略文学的无限风光,从而深深地爱上文学,做文学的忠实读者。
二. 检查预习:
1. 指名学生默写字词,给加点字注音。
2. 解释部分词语的大意。
三. 朗读训练: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读音准确。
2. 就课文第4节开展小组朗读比赛。
方法如下:各小组成员毛遂自荐,在此基础上各推出一名代表参赛。同学用心倾听,评出优胜者并陈述理由。教师对未获优胜的同学予以鼓励,充分肯定他们大胆展示自我的精神。
四. 研讨课文1—4节:
1. 理清思路:
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作者要为我们打开一扇文学之门,那么,作者是如何引出文学之门的?
讨论明确:
1、2两节由门谈起,引入话题,然后由“无数扇”门谈到“一扇”门指出这扇门就是文学之门,在此基础上论述打开这扇门的重要意义。
2. 学习1、2两节:
(1) 集体朗读
(2) 提问,学生讨论回答:
“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世界上没有打不开的门”各是什么意思?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明确:第一句,世界上有种种未知的领域。
第二句,世界上所有的学问都是可以探索并了解的。
以“门”为喻,生动形象。
3. 学习3、4两节:
(1) 在无数关闭着的门中,有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这就是文学之门,为什么说文学之门是“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试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回答。(学生踊跃发言,从第四节中找出了很多句子来理解文学之门的重要性。)
(2) 如何理解“高智商的野蛮人”?举例说明。
讨论明确:虽然智商很高,但缺乏修养,缺乏感情。学生举例,如电脑黑客,向黑熊泼硫酸的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等,他们就是“高智商的野蛮人”。
(3) 启发谈话:文学之门实在是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你以前意识到文学的重要性了吗?你是如何对待文学的?(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时引导,点燃学生对文学的热爱之情)
(4) 齐读第四节
五. 布置作业 :
1. 背诵“文学是人类感情……灿烂的智慧”。
2. 预习课文5—11节。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
一. 检查作业 :
1. 指名背诵“文学是人类感情……灿烂的智慧”。
2. 说说阅读5—11节的感受。
二. 学习“致文学”部分
1. 指导朗读:要读出字里行间饱含的作者对文学的热爱之情。
2. 教师范读第6节,学生感情朗读6—11节(分男女生配读)。
3. 理解拟人手法和对话方式的作用。
讨论明确:作者把文学这一抽象的概念人格化,以和文学对话的方式描绘文学的魅力,给人以亲切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4. 学生同座交流:“致文学”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绘文学的魅力的?
讨论明确:文学可以增长读者的知识
文学可以打动读者的心灵
文学可以启迪读者的想象
文学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
文学可以提高自身的修养
5. 找出这部分你最喜欢的句子并作简要分析。(学生思考片刻,相互交流)
6. “你把生活的帷幕一幕一幕地拉开,让无数不同的角色在人生的舞台上演出激动人心的喜剧和悲剧。”同学们能从读过的文学作品中说出几个不同的角色吗?(要求学生对所说的角色作一些简要分析)
7. 集体朗读6—11节,进一步感受文学的魅力。
三. 教师小结:文学的魅力无处不在,愿在座的每个同学都能深深地爱上文学,打开这扇神奇的大门,在文学的世界里尽情地遨游。
四. 布置作业
结合你平时阅读文学作品的感受,说说你心中的文学是什么。
上一篇:《卖油翁》七年级上册教案
下一篇:《卖油翁》自学阶梯评估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