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易文君范文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教案

作文网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教案(精选15篇)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教案 篇1

  周口市第九初级中学 李仲达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教学目标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一、理解诗的内容及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二、培养诗歌朗读能力,在诵读中进一步感悟。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三、培养关心他人、爱国爱民的优秀品德。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重点、难点: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一、重点:理解本诗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这种理解反馈到诵读之中。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二、难点:对“长夜”的理解,对诗人忧国忧民思想的理解。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教学设想: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一、安排一课时。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二、诵读讨论,师生互动,共同探究。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教学手段: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运用多媒体。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教学过程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知道杜甫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我们一般人看来,这样伟大的诗人生前一定过着非常舒适、安逸的生活,身居华屋,锦衣玉食。可事实远非如此。“文章憎命达”,无数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恰恰是作者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产物。对诗人杜甫来说,更是这样。他一生中,几乎没有享受过一天好日子。那是公元760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费尽周折,好不容易在成都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暂时结束了辗转飘零的流浪生活,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但是,老天好象故意要跟他作对似的,到了八月,一阵秋风掀去了屋顶上的茅草,大雨淋漓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不朽之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秋风吹破了自己的茅屋,肯定是一件让人不愉快的事,可诗人却要歌诗一首,这是为什么呢?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让我们一同走进“茅屋”,用心聆听诗人的心声。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二、师生互动,研读课文。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教师范读。(演示文稿1,音效,配乐)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然后概括每一节的内容。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3.研读第一节。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第一节写什么内容?(生答)能否用四个字概括出来?(秋风破屋)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这节中,你认为哪一词用得比较好?理由是什么?(怒,卷,飞……)指名朗读第一节,师生评议。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这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痛惜)你能把诗人的这种心情读出来吗?(生齐读)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4.研读第二节。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指名朗读第二节。这节写了什么内容?用四个字概括出来。(群童抱茅)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你认为群童抱茅的原因是什么?(修自家房屋,烧火,铺床……)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归来倚杖自叹息”,诗人叹息的是什么?(叹息自己遭天灾人欺,更叹息民不聊生,人情冷漠。)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提示:“不为困穷宁有此?”——《又呈吴郎》;“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陕西民歌:“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课堂上来不及提这些了,关于叹息什么,只以“诗人究竟叹息什么,读完全诗,大家自然会有全面的理解”带过。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5.齐读第三节。“长夜”仅指诗人笔下这凄风苦雨的秋夜吗?(“长夜”明指当时的苦雨长夜,暗喻当时动荡艰苦的时局。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请概括这节内容。(长夜沾湿、长夜难眠)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诗的前三节写出了诗人的不幸遭遇和沉重悲苦的心情,让我们再齐读前三节,体会诗人的感情。(生齐读)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6.面对这重重的不幸——秋风破屋,茅草被盗,大雨连绵,屋漏床湿,长夜难彻——如果面对这凄风苦雨、漫漫长夜的就是你,你此时会有什么样的感慨?什么样的想法?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7.而诗人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他仅仅是哀叹自己的不幸、发泄自己的不满吗?请同学们朗读诗的最后一节。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这节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怎样的愿望?(忧国忧民)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诗人从眼前长夜沾湿的痛苦生活,想到饱经磨难的千千万万的穷苦百姓,从风雨飘摇中的个人茅屋想到连年战乱中的整个国家。推己及人,由家到国。甚至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国家社稷,甘愿牺牲自己,这是何等恢弘的气度,何等博大的襟怀,何等崇高的思想境界!杜甫的这首诗之所以光焰万丈,千古不朽,原因就在于此。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可选环节:请同学们带着对这首诗的新的理解,饱含感情地朗诵全诗。)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三、拓展训练: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读诗,就是读作者的人,读作者的心。读作者的思想,读作者的人格。同学们,假如我们能够穿越时光的隧道,回到一千多年前,站在诗人杜甫的面前。你想对这位可敬的老人说些什么?(演示文稿:杜甫像)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四、小结: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伟大的诗人,总是把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与之同呼吸,共命运。著名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说过:“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扎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他们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这首诗里不是单纯地写自身之苦,而是通过个人的不幸来反映时代的不幸。在这狂风暴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跃然纸上,深深地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其实,具有这种伟大思想的又何止杜甫一人呢?从“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到杜甫之后“愿天下无饥寒”的白居易,从“先忧后乐”的范仲淹,到“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到“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从“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中国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一直秉承了这样一个优良传统。他们以天下人为念,执著追求着最高尚最完美的理想,正是这种思想,这种传统,使我们看到人性的闪光,看到了民族的未来,看到了人类的希望!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可选环节:欣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朗诵。)(演示文稿:杜甫诗意图,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书法作品,链接瞿弦和朗诵录音)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五、作业 :课下背诵这首诗。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说明:此设计严重参考了枇杷老师的说课稿:)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打包下载] [引用该文] [发表评论] [转寄该文] [关闭窗口]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此文章相关评论: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该文章有22个相关评论如下:(点这儿论坛方式查看)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絮影萍踪 发表于: 2004/10/14 07:58pm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市优质课验收的应急之作。集众家之长拼凑而成。由于规定只有三十分钟,压缩了再压缩,是现在这个样子。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真的不明白,讲语文课三十分钟的规定是如何考虑滴。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顶部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毓君 发表于: 2004/10/15 11:53am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是一堂设计精巧的课,但可能是出于公开课的考虑,单就设计而言,一二三节的逐段学习,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是将学生的思维框定在教师的教学意图中的。但作为公开课来说,对课堂的控制恐怕是在所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难免的。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若能在具体的教学中,让问题多从学生中来,而且老师能多一些追问,我想,这样控制的痕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迹会降低到最小。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顶部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华山混剑 发表于: 2004/10/16 11:54pm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茅屋为秋风所破,而非为政府强制拆迁,不幸中的万幸!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燕子去时,有再来的时候;茅屋破了,有再修的时候!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一屋不修,何以修天下?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顶部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东方雪 发表于: 2004/10/16 11:59pm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如果面对这凄风苦雨、漫漫长夜的就是你,你此时会有什么样的感慨?什么样的想法?”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我想问上课的老师,你让学生想想自己茅屋破了的想法,那么我也想问问该老师,你是怎么想的?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这个问题如果是我自己回答,我会说我不会想到其他类似与我一样受苦的人,我只会想先熬过这一夜,第二天修理,以后在打算去广东打工,挣点钱,争取造瓦房。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顶部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东方雪 发表于: 2004/10/17 00:01am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说上面的话不是为了引起矛盾,而是要关注教师人格魅力的建设。我认为,我们不能再说空话了,我们应该正视现实,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而不应设计类似的揭学生短的问题来理解文本。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顶部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碧天藉眼 发表于: 2004/10/17 00:06am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三、拓展训练: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读诗,就是读作者的人,读作者的心。读作者的思想,读作者的人格。同学们,假如我们能够穿越时光的隧道,回到一千多年前,站在诗人杜甫的面前。你想对这位可敬的老人说些什么?(演示文稿:杜甫像)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这部分很有创意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顶部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絮影萍踪 发表于: 2004/10/17 10:09am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下面引用由毓君在 2004/10/15 11:53am 发表的内容: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是一堂设计精巧的课,但可能是出于公开课的考虑,单就设计而言,一二三节的逐段学习,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是将学生的思维框定在教师的教学意图中的。但作为公开课来说,对课堂的控制恐怕是在所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难免的。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若能在具体的教学中,让问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半天要验收4节课,所以教师不敢恋栈不敢在提问和答问上纠缠的。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为了节省时间,甚至考虑过前三节一并说说大意而过,“叹息”“盗贼”“长夜”等“经典”的问题都不要了!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这节课实际中时34分钟。最后一个环节(朗诵欣赏)本是给“打住”准备的,验收组开恩,播放完毕了。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其他几位老师的课由于忽视了时间问题,准备内容太多,很多问题根本来不及展开,课件一闪一过。弄得很狼狈。哈!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顶部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絮影萍踪 发表于: 2004/10/17 10:17am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下面引用由华山混剑在 2004/10/16 11:54pm 发表的内容: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茅屋为秋风所破,而非为政府强制拆迁,不幸中的万幸!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燕子去时,有再来的时候;茅屋破了,有再修的时候!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一屋不修,何以修天下?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书中暗表,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要重买这些茅草,对杜甫来说,是个很大的负担。他在《王录事许修草堂资,不到,聊小诘》一诗中说:“为嗔王录事,不寄草堂资。昨属愁春雨,能忘欲漏时?”要修葺一下,也得朋友帮忙,如今要重盖,他哪能不急?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资料见萧涤非《杜甫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6月版。181页。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这个问题是考虑到了的。实际上,杜甫如果有足够的银子,干吗还住这破茅屋?住1.3亿的豪宅多舒服!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哈,学生不给面子,不提这样的问题,老师也就无用武之地喽~~~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顶部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絮影萍踪 发表于: 2004/10/17 10:25am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下面引用由东方雪在 2004/10/17 00:01am 发表的内容: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说上面的话不是为了引起矛盾,而是要关注教师人格魅力的建设。我认为,我们不能再说空话了,我们应该正视现实,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而不应设计类似的揭学生短的问题来理解文本。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不能把这个看作揭学生短。别说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我们大多数的成人——包括那些饱读诗书的人——恐怕都无法达到杜甫这种思想高度吧?大伙儿都这么想的话,我们的世界不知将会比现在美好上多少倍,而杜甫这诗怕也不会千载之下,依然光辉夺目。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这个问题如果展开,那么学生无论如何回答,都好处理。教师承认自己在这种情形下也只会想到自己,也不算矫情吧?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顶部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草 发表于: 2004/10/17 12:15pm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拜读了絮影老师的课。节奏很紧凑。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导语 采用聊天式是否更好。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其实学生应该很熟悉杜甫的,对于作者的情况 作品风格可由学生说出来。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秋风吹破了自己的茅屋,肯定是一件让人不愉快的事,可诗人却要歌诗一首,这是为什么呢?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让我们一同走进“茅屋”,用心聆听诗人的心声。”这句很好。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顶部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絮影萍踪 发表于: 2004/10/17 01:16pm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下面引用由草在 2004/10/17 12:15pm 发表的内容: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拜读了絮影老师的课。节奏很紧凑。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导语 采用聊天式是否更好。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其实学生应该很熟悉杜甫的,对于作者的情况 作品风格可由学生说出来。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感谢草老师的关注。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这是我同事上的课。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导语 在上课时作了部分修改,是从跟学生交流中秋节、国庆长假的感受谈起的。因为讲课不是在本校,老师跟学生第一次见面,课前与学生的交流必不可少。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相对于一节正儿八经的课,这节课缺少的东西太多了呢。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顶部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东方雪 发表于: 2004/10/17 05:19pm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絮影兄还没有达到我的思想境界.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教学问题的出发点是什么?是为了知识的顺利讲解,还是为了发展学生的健康心灵,还是其他?不管是什么吧,学生总是本.拿学生来作比较是老师自然而然的设想,基本上不带任何考虑的,但是这非常可怕.我想,还是应该换一种方式,免得学生幼小的心灵自惭而自残!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不跟你罗嗦了,大道理,你是不懂底~~~~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顶部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絮影萍踪 发表于: 2004/10/17 09:05pm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下面引用由东方雪在 2004/10/17 05:19pm 发表的内容: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絮影兄还没有达到我的思想境界.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教学问题的出发点是什么?是为了知识的顺利讲解,还是为了发展学生的健康心灵,还是其他?不管是什么吧,学生总是本.拿学生来作比较是老师自然而然的设想,基本上不带任何考虑的,但是这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是没有达到,但还可以想见其高度。:)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只是,说设计“你在彼时彼境会有怎样的感受和想法”这么一个问题:“基本上不带任何考虑的,但是这非常可怕”以至使“学生幼小的心灵自惭而自残”,真玄,而且真吓住老哥了。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不排除是哥哥错了的可能性,容我慢慢悟来。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顶部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010zhang 发表于: 2004/10/17 10:16pm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非常关注这个问题!!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引用:“若能在具体的教学中,让问题多从学生中来,而且老师能多一些追问,我想,这样控制的痕迹会降低到最小。”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请教:如何让学生自己提问,他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思考去提问??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顶部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毓君 发表于: 2004/10/17 10:38pm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新塘边初中 毛志远 俞明建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从而也就无从发现,无从探究,无从研究。问题意识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石;也是新课程标准理念下,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一个关键。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向学生提问,而很少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的能力,而学生也习惯了听记、读答,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他们从来(或很少)对老师和书本产生过质疑,问题意识严重缺乏,又如何谈得上创新呢?又如何能适应今后的社会生活呢?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因此,如何更好地让学生开展自主思考,养成问题意识,正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亟需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本人在平时教学中作了些初步的探索与尝试。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一、加强思想认识,使学生重问、好问。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根据学科特点,语文教学尤其应注重对学生自主思考质疑能力的培养。语文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开发学生思维,化大力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明朝陈献章提出: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应让学生认识这一点的重大意义,着力启发突破 。要让学生深知,“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习过程中不仅应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应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主动发问、积极探索是大胆创新的前提。“学者须疑”,学者必疑,学生在探索中不时产生疑问,才能不时地迸发出创新的火花。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而实际上,我们教师总习惯于把课前就设计好的问题在课堂上抛出来,好让学生理解,这客观上养成了学生被动、依赖的心理,而忽略了学生自己主动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爱因斯坦语),在语文教学中要着力诱发学生养成主动思索质疑的习惯。每篇课文的学习,课前预习阶段可要求学生至少提出两个问题;课中安排一些质疑环节;课后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里,从平凡无奇处,从司空见惯中,从理所当然间多加发问,去开启智慧之门。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要让学生懂得:经常发问,思维就会更加敏捷,反应就会更加迅速,理解就会更加透切,能力也会得到更快地发展提高。从而让学生养成重视发问、好于发问的习惯。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二、创设有利情境,使学生想问、敢问。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而问题就来自于好奇与思索。要利用好文本所拥有的丰厚博大的人文意蕴,感染熏陶,去吸引学生,感化学生,打动学生,激起学生心灵的涟漪。抓住小说的人情悬念,散文的思想意境,戏剧的场景冲突,诗歌的风韵音律,去激起学生兴趣,唤起学生好奇 ,引发学生 思考,使学生在学习中有很多的问题想问。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学生有问题想问了,但较多的是缺乏胆量,具有畏惧心理。这当中既有一向少于思索,不提(或很少提)问题的通病,也有惧怕一旦说错引来众人嘲笑的心理障碍。针对这一状况,应大胆鼓励学生,要有勇气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告诉学生:课堂本身就是出错的地方。一个人若要有发现,有创造,就不应当畏惧错误。课堂上谁都不提问题,谁都不出错误,那还需要老师吗?有问题师生一起来探讨,有错误大家一起来指正。对能大胆质疑,积极发言的同学,要细心呵护他们敢于质疑的心理。不论问题是深是浅,是否有价值,都应给予肯定;要多发现和挖掘学生质疑中的闪光点,不时地进行表扬激励。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与众不同的疑问、见解及异想天开的设想要表现出足够的耐心、宽容和尊重,并投以赞许的眼光和会心的微笑,而不能横加指责,更不能讽刺讥笑。从而构建心理安全区域,消除学生的心理恐惧,让学生养成敢于质疑的习惯。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教学大舞台的演员,是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只是个引导者、主持人,是学生疑难问题的解答者,不是什么权威。教师尊重学生,师生之间具有平等、民主、和谐、融洽的关系直接影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和创新意识的产生。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独立思索,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宽松、宽容、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创设活泼、互动、和谐的有利情境,还学生以主体。精心设计教学步骤 ,巧设疑问,以趣激疑,以问设疑,以疑导思。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诱发学生在阅读中质疑问难,促使学生能发现问题,想探究问题,让学生敢把自己对课文的感受、疑难和设想提出来,并能放心大胆地站起来,无所顾忌地说出来。这样,要比教师讲有效得多,而且更重要的是要看到,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本身就包含有创新的思维,这正是教学活动所追求的目标。同时,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引导学生查找思考、讨论解决,让每个学生都有畅所欲言、各抒已见的机会,而不是等什么权威来给他们做定论。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三、重视方法指导,使学生会问、善问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学生敢问了,多问了,我们呵扬并赞赏他们的积极性;同时我们又要重视问题的质量。要引导学生通过思考,研讨,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可以由教师适当进行筛选、整合,启发诱导学生来评鉴、判定;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比较、评议,去粗取精,看看哪些问题更有意义,更有价值。通过引导,让学生在不断地质疑问难中体会: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或不需要问,什么样的问题都有价值,怎样去求异思维,怎样“于疑处见疑”,等等。人时学生难免会说出个别逾越了道德底线,或有悖于正确的价值以观念的想法,教师应该说“不”。从而强化学生提问的质量意识,在元认知的层面上,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升自己的问题水平。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让学生走出单向思维的死胡同,学会进行多角度地发散思维。既能按定势、惯性思考,也能变向、换位思考。使学生既有“一江春水向东流”的顺向思维,也有“反弹琵琶成新曲”的逆向思维,更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多向思维。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讲解要得法、精当,更多的是要点拔、引导,激活学生思维,启发学生主动去思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见解,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知识,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本人尝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去诱发学生,引导学生发问。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课文题目开导思索。很多课文,我们可以单刀直入,抓住课题,让学生多作解析,引发一些问题;再围绕提出的几个好问题去阅读课文,使课文阅读更有目的性、针对性、连续性。例如《陋室铭》的教学,板书课题之后,让学生看着课题提几个有价值的问题。结果学生就提了“题目中的‘铭’怎样理解?”“文章是怎样描写陋室的?”“陋室有什么值得颂扬呢?”“作者笔下的陋室简陋吗?”、“作者有怎样的生活情趣?他是什么样的人?”等问题。显然,这些问题已经抓住了文章的学习要点。“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课文理解内容就简易快捷多了。这样,以题析文,能激起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为学习文章引路,引导学生探索。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课文内容展开自问。具体讲析内容时,教师不设置问题,让学生自己发问,提出问题,再共同开展讨论分析,作出解答。如《白杨礼赞》第七段的精读,分层之后让学生自提问题。第一层,学生就会提出:“‘好女子’与‘伟丈夫’各有什么样的内涵”、“作者为什么这样说‘白杨树’”、“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等问题;第二层,学生也提出了“白杨树有哪些象征意义”、“一步步(或一句句)是怎样揭示的”“这几句话为何能产生这么好的效果”、“为什么可以这样象征”等问题。尔后展开讨论,解决这些问题。这样课堂上学生讨论生疑、质疑索明,自主解决问题,学得主动、积极、有效、深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 [2] 下一页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教案 篇2

  仿 余映潮老师的 四读法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变其四步为   朗读  译读  说读   背读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一.朗读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听读 (录音机或老师读)注意字音、节奏、拖音。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学生自由朗读体会。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3.学生个读,老师指导.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4.齐读.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二.译读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因时间关系,一组一段,讨论准备译读.(没要求学生压韵)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两个学生一个吟读,一个译文,全班交流.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三.说读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学生自己揣摩诗歌,用“我读懂了这句......”说话 。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学生质疑,“对这首诗 你还有哪些地方没读懂,提出来,我们大家一起解决.”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学生提问,其余学生解答。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说明:说读这个环节 就是老师完成板书的环节了.要自己灵活掌握)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四.背读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用以往学过的方法背诵,这里略.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教案 篇3

  为迎接青岛市“青年教师基本功”讲课比赛,我们胶州市也组织了青年教师优质课评选活动。笔者有幸获得了高中组一等奖。事后,评委们谈起此事时说:如果每节课都这样讲,无论是对于老师还是学生,在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方面,都肯定会大有裨益。这在落实新课程标准、体现课程改革方面也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在此,我想结合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学大纲》中的一些精神,就所讲的课谈一点自己在体现新的教育理念、落实素质教育方面的做法及其感受和体会,以与各位同仁商榷。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以往的语文教学在观念、内容、方法等方面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陈旧”的问题,在具体的教学中常常把内容分解成上百个知识点、能力点,然后再围绕这些知识点、能力点设计大量习题,让学生反复机械地做练习。这样做,明显违背了语文教育的规律,造成了语文课程繁、难、深、多,而实际收效偏低的现象。笔者从事高中教学十几年,深刻意识到了这些弊端。鉴于此,我做了以下几个尝试: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一)讲课之前来了一段“开场白”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新颁布的《语文教学大纲》提出“要重视师生之间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我们是易校讲课。我的授课地点是胶州一中。学生是高二年级。我执教的是高三年级的课文——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讲课之前实行抓阄,老师学生互不见面。怎样跟学生快速沟通,并激发其学习兴趣,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和学的任务,为此,我决定临时来一段“开场白”。临近上课还有一分钟,我微笑着用平和的语气给学生说了这样一段话:“同学们好,我姓张,来自胶州三中。三中是一所新学校(注:2000年5月由胶州师范学校改制办普通高中),我们很注重向先进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学习。今天来到这里,就是向一中的老师和同学们学习的。很高兴和大家合作上这一堂课,希望我们合作愉快。课后,我将把同学们的良好学风和美好风范带回三中,传达给三中的同学们。”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这段话说完后,我发现很多学生微笑地看着我,很友好的样子。讲课结束以后,一些听课的老师对我说:这些话很管用,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心抓住了,挺创新的。说句实在话,创新谈不上,内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在“拉拢”学生,有跟学生套近乎的嫌疑。实际上,适当地跟学生“套近乎”,目的是为了缩短老师与学生在心理和感情上的距离,以便在课堂上能够很好地合作。新课程标准强调师生之间要建立一种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关系,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会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应该说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我的“演技”不算高明,一些优秀教师在一些大型的观摩课和讲课比赛中早已使用。但在这节课的教和学中,我明显感觉自己给学生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课堂上同学们踊跃回答问题,积极主动地探究,好几次看似尴尬的“冷场”均“化险为夷”,师生之间交流融洽、配合默契,很好地完成了教和学的任务。注重了师生之间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拘成规,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二)精心设计导语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我的导语 是这样设计的: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杜甫的一首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注:用多媒体在字幕上打出题目)大家都知道,唐朝有两位伟大的诗人,一位是李白,他是浪漫主义诗人,人们把他叫做“诗仙”;再一位就是杜甫,他是什么诗人?(学生回答:现实主义诗人。教师板书。)人们叫他为   ?(学生回答:“诗圣”。教师板书。)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982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杜甫命名为“世界文化名人”。杜甫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杜甫43岁的时候,爆发了一场有名的战乱,那就是    ?(学生回答:安史之乱。教师板书。)这是一场民族大灾难。当时是田园荒芜、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到处是饥饿哀号,到处是流血死亡。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这些诗篇因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人们称之为“诗史”——用诗歌写成的历史。我们刚学过他的诗歌《登高》。我起个头,大家一起背诵。(注:学生背诵完毕,教师用多媒体打出画面凄冷的字幕——《登高》全诗,并用异色突出“万里悲秋常作客”一句)是呵,万里悲秋常作客。“万里”不是一万里路,“作客”也不是到别人家里吃饭、聊天,而是“居无定所、到处飘泊、客居他乡”的意思。《登高》一诗即是诗人客居四川奉节时所写,抒发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公元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总算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茅屋的建造很不容易,事事都需要亲戚朋友的帮助。但茅屋建造的并不坚固,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这是一段看起来挺冗长的导语 ,在讲课中用了近五分钟,很容易有满堂灌之嫌。而我之所以仍坚持这样做,乃是为了营造出一种浓浓的学习诗歌的感情氛围,从而实现“熏陶感染”、情感教育的目的。新课程标准重视语文教育的丰富内涵,强调在语文教学中要靠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也提出了认知与情意的统一。传统的教学论研究忽视了教学中的情感问题,把生动、复杂的教学活动囿于固定、狭窄的认知主义框框之中。新制定的课程标准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的和谐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因此,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把它们有机地渗透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 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 的灵魂。对高二的同学来说,对杜甫的理解,以前也许只限于“三吏”“三别”的一鳞半爪的知识。补充“世界和平理事会”把杜甫命名为“世界文化名人”的内容,会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杜甫确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从而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对“这是一场民族大灾难。当时是田园荒芜、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到处是饥饿哀号,到处是流血死亡。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这一段描写“安史之乱”文字,我用了慷慨急昂的语调,抑扬顿挫、满含激情地进行了朗读。此时,我的心情很激动,同学们也被我的激情所感染。精心设计的导语 营造出了浓浓的学习诗歌的氛围,把学生带进特定的情境中,为下面我进一步顺理成章地提出学习目标做了很好的铺垫。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三)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朗读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抒情诗。我为学生设计了三个学习目标:①揣摩诗歌语言 ②品味思想感情 ③进行朗读训练。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无论是为深入理解体味本诗,还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都要求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诗歌朗读的指导训练。教学大纲中也要求诵读古典诗歌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经过考虑,我决定以“朗读训练”为切入点,再附以“揣摩语言”的方式,进而去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我运用诗歌朗读知识,为本诗朗读训练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首先,指导学生整体感知,领会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沉郁顿挫的风格,局部则要求学生把握四节诗的情感分别是:痛惜、痛心、痛苦和忧国忧民。以此确定全诗的感情基调与各节的语气。我先让学生齐读,并提醒学生在齐读时注意字的读音,注意领会这首诗的思想感情。齐读完后,我纠正了“俄顷”、“丧乱”、“突兀”、“见此屋”等几个字的读音,并且又进行了指导,强调如何深入领会诗的意境,读出感情来。然后又让学生齐读。连读二遍之后,我又让一个同学单独朗读,肯定了他能根据诗歌感情的需要处理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优点。最后,我进行了范读。我读得声情并茂、抑扬顿挫。读毕,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课堂气氛达到了一个小高潮。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其次,指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拍、层次和韵脚。本诗诗句以七言为主,结合诗意一般可按四三言节拍朗读;其余诗句根据字数和诗意可做如下安排:“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可读为四二三言节拍,“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和“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均可读为二四三言节拍,“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可读为四二三言节拍(注:“死亦足”三字决不可同前直连)。每小节之间有停顿,前三节与后一节之间停顿稍长。凡韵脚需读得响亮,这样读诗歌,层次清晰,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琅琅上口,情趣盎然。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再次,指导学生读出语调升降、语速快慢和语音轻重。前三节基本用降调,但降中有逐层递升,语速宜缓慢,诗中“怒” “三” “洒” “挂” “飘” “老” “忍” “抱” 等字须重读,读出风之大、茅草翻飞的意境;“呼——不得——” “自——叹——息——”等字须拖长读音,读出杜甫面对群童抱茅无可奈何的情状来。后一节用升调,语速适中,“安得” “千万” “大庇” “寒士” “呜呼” “何时” “受冻”等字须重读,“死——亦足”中“死”字须拖长读音。这样处理,能读出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来,较好地表达出诗歌的情意。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以上是我在执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所做的几点尝试,谈不上创新。通过进一步学习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我认识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所以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了。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并把它落实到每一节课当中,应该是每一个教师的任务。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教案 篇4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杜甫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上元二年(761)的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这首诗可分为四节。第一节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脚传来阵阵风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起势迅猛。“风怒号”三字,音响宏大,读之如闻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面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诗人好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故意同他作对似的,怒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怎能不使诗人万分焦急?“茅飞渡江洒江郊”的“飞”字紧承上句的“卷”字,“卷”起的茅草没有落在屋旁,却随风“飞”走,“飞”过江去,然后分散地、雨点似地“洒”在“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很难弄下来;“下者飘转沉塘坳”,也很难收回来。“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态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抽象地抒情达意,而是寓情意于客观描写之中。我们读这几句诗,分明看见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法,稀里哗啦地洒在江郊的各处;而他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也不能不激起我们心灵上的共鸣。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第二节五句。这是前一节的发展,也是对前一节的补充。前节写“洒江郊”的茅草无法收回。是不是还有落在平地上可以收回的呢?有的,然而却被“南村群童”抱跑了!“欺我老无力”五字宜着眼。如果诗人不是“老无力”,而是年当壮健有气力,自然不会受这样的欺侮。“忍能对面为盗贼”,意谓竟然忍心在我的眼前做盗贼!这不过是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侮的愤懑心情而已,决不是真的给“群童”加上“盗贼”的罪名,要告到官府里去办罪。所以,“唇焦口燥呼不得”,也就无可奈何了。用诗人《又呈吴郎》一诗中的话说,这正是“不为困穷宁有此”!诗人如果不是十分困穷,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群童”如果不是十分困穷,也不会冒着狂风抱那些并不值钱的茅草。这一切,都是结尾的伏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愿望,正是从“四海困穷”的现实基础上产生出来的。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归来倚杖自叹息”总收一、二两节。诗人大约是一听到北风狂叫,就担心盖得不够结实的茅屋发生危险,因而就拄杖出门,直到风吹屋破,茅草无法收回,这才无可奈何地走回家中。“倚杖”,当然又与“老无力”照应。“自叹息”中的“自”字,下得很沉痛!诗人如此不幸的遭遇只有自己叹息,未引起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则世风的浇薄,就意在言外了,因而他“叹息”的内容,也就十分深广!当他自己风吹屋破,无处安身,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的时候,分明联想到类似处境的无数穷人。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而密集的雨点即将从漠漠的秋空洒向地面,已在预料之中。“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两句,没有穷困生活体验的作者是写不出来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是写布被又旧又破,而是为下文写屋破漏雨蓄势。成都的八月,天气并不“冷”,正由于“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所以才感到冷。“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两句,一纵一收。一纵,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仍、残破不堪的国家;一收,又回到“长夜沾湿”的现实。忧国忧民,加上“长夜沾湿”,怎能入睡呢?“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而这种心情,又是屋破漏雨、布衾似铁的艰苦处境激发出来的。于是由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而表现阔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词儿如“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等,又声音宏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这种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咏歌之不足,故嗟叹之,“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这首诗里描写了他本身的痛苦,但当我们读完最后一节的时候,就知道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如果说读到“归来倚杖自叹息”的时候对他“叹息”的内容还理解不深的话,那么读到“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总该看出他并不是仅仅因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哀叹、而失眠、而大声疾呼吧!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读者的心灵,并发生过积极的作用。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上一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下一篇:白居易《观刈麦》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教案 篇5

  一、说教材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诗词五首》中的第一首,761年秋天,一场大风把他的茅屋茅草给卷走了,穷困的他屋漏偏逢连夜雨,他的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挨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使杜甫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不朽的诗篇。这首诗最能体现杜甫忧国有民的博大胸怀和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这课《诗词五首》,俱是见景抒情或遇事感怀之作,《茅》为其中的第一首,也是情感特征最为炽烈、内涵最为深刻的一首。能通过学习此诗掌握解诗之法,学生要学习其它四首诗词也就顺利得多。通过形象的语言呈现鲜明画面,寓情于描写之中。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值得鉴赏和学习。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八年级的学生对古代诗词格式、语感和朗读方法有一定的知识与诵读经历。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新课标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基于教材与学情的特点,根据新课标的“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我拟定教学目标如下: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通过反复吟咏,把握诗歌意象、意境。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3、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现实主义风格。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根据文本(内容和形式)的特点,及学生的`认知情感特点。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教学重点:品味诗歌语言特点。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教学难点:把握作者“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理解。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二、说教法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话说:教有常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学情、本课的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选择诵读指导法、问题教学法、情景教学法。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节奏、韵律,创设情境,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体会诗歌所蕴藉的感情内涵,培养学生的的能力。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三、说学法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在制订教法的依据上,考虑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及知识、能力水平的不平衡性。我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灵活采用诵读品味、讨论探究、圈点勾画、活动迁移等方法,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中,获得个性化阅读的体验,通过诵读和理解相结合,提高学生分析细节、品味语言与意象的鉴赏能力。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四、说教学过程。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本课分一个课时完成。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一)课前准备: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新课标要求拓展语文学习的领域和空间。课前让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搜集杜甫的一生资料,制成知识卡或幻灯片,作好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的准备。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二)教学过程本课时的主要教学环节有:情境导入——诵读品悟——活动迁移——小结—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等六个环节。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导入: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课件播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flash在线课文欣赏朗读,在音乐与画面中,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无奈生活,领略万千的感慨,从而导出课题。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这一环节是为学生学习本课营造气氛、激发兴趣。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新课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语文教学是师生与文本的平等对话,教师创设诵读情境,对学生的解读加以启发诱导。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诵读品悟:通过“感知性地读—按要求读—鉴赏性地读”这三个层次的诵读,在师生的双边活动中,借助于圈点勾画、探究讨论法等,突破重难点。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探究性地读——学生自由朗读:1找出文中难读的字词,师生一起正音、释义。2教师范读,指导句读、节奏、重音、语调3教师提点学生注意诗歌的韵脚。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在诵读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诗歌的朗读技巧、诗歌语言的特点,培养学生诵读诗歌的能力。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按要求读课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有目的地读。1这首诗是诗人在什么情形下作的?谈论诗人的创作风格。2说说诗中描写了几幅画面?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情怀?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查找的资料、学生很容易通过诗人的遭遇,得出现实主义风格的结论。培养学生知人论世,不“以意逆志”的文学批评法。第二小题学生通过圈点勾画,小组合作一般也能概括三幅画面来。引导学生明确忧国忧民的情怀。这一环节旨在分析细节、读出情感的能力。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3)赏析性地读: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a、赏析生动传神的一系列动词,这道题通过学生之间的探讨一般能解决。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b、把握作者“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理解。学生可能只会从文本的意思去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多方面理解。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c、朗读体会语言的美。最后一节,怎样读出情和意?这题有一定难度,师生可以一起探讨:这是无法实现的。“千万、大庇”重读;“安得、何时”要读得既悲哀又充满希望;“呜呼”要读得无可奈何;“死亦足”要读得坚定有力,并且拖长音。找生读后,评析,再读,最后齐读。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这个环节旨在突破重点,让学生融入文本,领悟鉴赏诗歌的方法,提高诗歌鉴能力。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3、活动迁移——“剧本改编”大会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这是授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再次播放flash动画,让学生各显神通,将课文改编为剧本。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潘新和老师说,以“表现(说、写)为本位”语文教学发展观将成为21世纪中国语文界的共识。此项设计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诗歌到写作,把握住情感,同时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4、小结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本文通过诵读带动鉴赏,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感情。品味语言,领会诗歌的意境。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标精神。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五、布置作业(依据大语文教学观和学生水平的不平衡性,使课堂上的知识得以拓展、延伸)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熟读成诵。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结合对作者的了解,办一份纪念他为主题的手抄报。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教案 篇6

  教学目标: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知识与技能: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 学习记叙、抒情想结合的写法。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3、 背诵全文。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过程与方法: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通过反复吟诵、联想,把握诗歌意象,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品味诗歌的语言。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体会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人的思想感情。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教学重点: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 了解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人的思想感情。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 学习记叙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教学难点: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个别语句的理解。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教学课时: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一课时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教与学互动设计: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对联激趣: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出示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请同学们从对联中找出相关的文学知识,看谁找得又多又快。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点拨] 学生自由回答,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课外积累的积极性。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的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最为的有“三吏”“三别”,还有我们学过的《春望》等等。今天,我们就再次感受一下“诗圣”的魅力,一起走进他的“草堂”。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二、 自读感知,整体把握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 听读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学生活动]:仔细听录音,注意个别字词的读音。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提  示]:可采用“二/二/三/”式停顿。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 自读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学生活动]: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想象、联想理解课文。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3、 审读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学生活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段意思。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提  示]: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A、秋风破屋的情景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B、群童抱茅的感叹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C、长夜沾湿的苦痛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D、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围绕“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三个话题,结合课文1、2、3段,将全班分为六个小组,按照“读原段——找特征——善想象”的步骤学习诗文。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学生活动]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第一、 二小组:感受秋天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提示]: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原文:“八月秋高风怒号”、“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特征:狂风肆虐、乌云密布、大雨将至、暗淡愁惨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想象:描写环境时不应仅仅局限于文中景物,可借鉴《在烈日和暴雨下》中的景物描写方法。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第三、四小组:踏访茅屋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提示]: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原文:“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公然抱茅入竹去”、“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特征:破烂不堪、不蔽风雨、千疮百孔、生活艰难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想象:重点表现茅屋的破烂,孩童的顽皮,可加入细节描写。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第五、六小组:走近杜甫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提示]: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原文:“老无力”、“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特征:年老体弱、孤苦无助、焦灼痛苦、彻夜难眠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想象:可从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心理、动作等方面进行描述。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小结: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以上三段主要通过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为我们描述了狂风破屋、群童抱茅、长夜沾湿的情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又遇顶头风。”此时此刻,诗人想到了什么?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探究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别林斯基说:“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杜甫被称为“诗圣”,结合文章第四段,你能说说他的伟大之处吗?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学生活动]:齐读最后一段,畅所欲言。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提示]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表现了作者舍己为人的济世情怀。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崇高的理想。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四、总结拓展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本文叙写了大风破屋、群童抱茅、草堂漏雨如注、诗人长夜难眠的情景,表露出诗人宁愿“吾庐独破”,受冻至死,也要得到“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感。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同学们,大家还知道哪些像杜甫一样的忧国忧民的文人,还记得他们的肺腑之言吗?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学生活动]:积累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提示]:柳宗元“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陆 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五、板书设计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狂风破屋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群童抱茅 ——- 推己及人 ——— 忧国忧民的崇高理想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长夜沾湿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记叙、描写  —————————   抒  情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六、作业设计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给加点字注音。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三重茅   沉塘坳   见此屋   大庇   布衾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杜甫草堂至今犹在,诗因秋风破屋而作,茅屋凭诗人高风亮节而佳,真是“     ,     。”(用《陋室铭》中的名句填空)千百年来,杜甫草堂是我们瞻仰的圣地,多少文人大家为此作诗题联,咏志赞叹,相信你一定有兴趣积累几句。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注明作者)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3、以小组为单位,将本文改写为课本剧。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备教手记:本节课我把它分为四部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读感知,整体把握——交流合作,解读探究——总结拓展。让学生由开始的读,渐入佳境,初会情感,整体感知全文。然后按照“读原段——找特征——善想象”的步骤学习诗文,这一阶段主要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尤其是想象这一环节,重在让学生身临其境般的感受作者所处的环境,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情感,并且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最后是探究,整堂课由浅入深,以新课程下的学习方式为依据,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教案 篇7

  一、教学目的: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了解杜甫推己及人,关心民生疾苦的进步思想。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学习精选材料以表达中心思想的艺术特点。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二、教学重点、难点: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重点: 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难点: 精选材料,平易质朴的艺术特点。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三、教学时数: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一课时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四、教学步骤 :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作者简介: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生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之家,应进士试,不第,困居长安十年,遂与现实接近,逐步观察到各种社会矛盾,获得丰富的创作题材。后任左拾遗,因故被贬。 759年,安史之乱未定,关内又大饥,乃弃官带领全家辗转西行,历尽险阻,备尝艰辛,亲眼看到人民的疾苦,先后写出诸如“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之类富有人民性、现实性的史诗。最后抵成都,由亲友帮助,在西郊浣花溪,用两年时间盖上一间茅屋 (即今“成都草堂”,总算得到一个安身之处。哪知次年的秋天,一阵狂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一夜暴雨,湿透了室内衣被,茫茫黑夜,百感交集。诗人由自己的遭遇,想到千千万万广大人民的疾苦,不禁产生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善良宏愿,于是写下流传久远脍炙人口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杜甫的诗题材丰富,内容深刻,十分真实地反映了劳动人民深受战乱之苦和颠沛流离的生活,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获得“诗史”的美称,又被称为“诗圣”。今有《杜工部集》存世,共收诗歌一千四百多首,本篇选自《杜少陵集详注》卷十。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解题: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为……所……”是一个被动句式。茅屋被风吹破,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全诗写风卷茅草,雨夜难眠等情景,以及由此产生的联想。歌: 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是乐府诗的一种体裁。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课文分析: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八月秋高(5)风 怒  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6)。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仲秋八月的狂风放声怒吼,把三重茅草从我屋顶上卷走。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怒号: 大声吼叫。三: 表多数。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分析: 天气突变,用比拟。“怒号”状风势之猛;“卷”“三重”表受害的严重程度。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茅飞渡江洒(7)江郊,     高者挂(8)长(9)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10)。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茅草飞过江去,洒满岸头,高的挂在大树的树梢,  低的飘转沉进水坳。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洒: 散落。江郊: 江边。者: ……的。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分析:“飞渡”、“洒”、“挂”、“飘转”、“沉”描述茅草七零八落,不可收拾的惨状。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风势猛烈而茅屋残破,茅屋残破又为大雨屋漏的缘由。这样写既让我们看到一幅风猛屋破、情景凄惨的图景,体会到诗人当时面对惨景的心情,又为下文准备了条件。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一、狂风屋破,茅草乱飞。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      对面      为盗贼(11)。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南村的儿童欺我年老,好忍心啊,当着我的面作强盗。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忍: 狠心。能: 如此。为: 作。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分析: “南村”表示距离之近。“欺”是一种戏谑方式,因为“我老无力”。“忍能”把欺的程度作了具体细致的刻画。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公然抱茅入竹(12)去,唇焦口燥呼不得,(13)      归来倚杖    自叹息。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公然把茅草抱入竹林,制止不住,叫得我唇干舌燥,回来扶着拐杖只好叹气。    竹: 竹林。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分析: 建造这间茅屋对杜甫来说,是建得太艰难,显得太宝贵了,所以才竭尽全力制止。“自叹息”表示戏谑之后的无可奈何。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二、群童抱茅,倚杖自叹。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俄顷(14)风定    云墨色,  秋天漠漠(15)向昏黑(16)。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不一会儿风止了,乌云如墨,秋天灰蒙蒙渐渐黑下来了。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定: 止、住。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分析: 顷刻间,再次面临双重威胁。狂风刚过,大雨又来,真是“屋漏偏遇连夜雨,(行船恰逢顶头风)”夜了,家家关门闭户。怎么办? 何处去? 哪里躲?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布衾(17)多年  冷  似铁,娇儿  恶卧      踏里裂。(1)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布被盖了多年,冰冷如铁,小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破了。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恶卧: 睡态恶劣。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分析: 布质被子,多年已“冷似铁”,失去了保暖价值。因小孩“恶卧”,蹬得大窟小眼,破烂不堪,由此可见诗人生活境遇的窘困。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床头屋    漏  无  干    处,  雨脚(2)如麻   未  断绝。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床头屋顶在漏雨没有干燥的地方,雨脚象麻线一般没有断绝。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分析: “无干处”指出造成的灾难。“雨脚如麻”状写雨之大,“未断绝”看出雨通宵达旦,持续久。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自经丧乱(3)   少  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4)!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自从战乱以来就很少睡眠,湿糟糟地,长夜漫漫何时明!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何: 如何。由: 到。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分析: 在国破家亡的灾难中,诗人忧国忧民,早已不能熟睡,何况此时此景呢? (更反映了安史之乱后广大人民生活的困境)为下文提问作铺垫。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三、屋漏衾裂,彻夜难眠。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安得(5)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6)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怎么才能得到高楼大厦千万间,让天下的寒士们住下,皆大欢喜,风吹不动,雨泼不进,安如泰山!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7)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什么时候眼前高耸地出现这些高楼大厦,我的茅屋破烂,自己冻死,也心甘情愿!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呜呼: 呵。突兀: 高耸。见: 通现,现出。足: 心足,心甘情愿。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分析: 诗人在自己经受生活上、精神上痛苦处境中想到的不是个人而是广大人民所遭受的风雨,强烈希望能尽力解决所有人的困难,这就是全诗的主旨。当然,在封建社会里诗人的愿望是不能实现的。也因为如此,作者进一步表示: 只要能解决或改善一下人民的生活问题,自己冻死、饿死也心满意足,就显示出诗人思想境界之高、胸襟之宽和他的人道主义的精神。当然,诗人所想到的主要是“寒士”,因此,不能与今天革命的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相提并论。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安得”二字语气贯至“……动安如山”为止,这种形似疑问实属慨叹的句式,往往放在结尾处,或抨击现实,或寄托理想,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如《病梅馆记》“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光阴以疗梅也哉! ”这种句式要注意一直管到哪里为止。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四、愿现广厦,大庇寒士。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小结: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全诗层次清晰,由上到下,由外到里,由自己推想到别人,条理分明。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描叙每一个中心时,选用精当材料,不枝不蔓,问题集中,主旨鲜明。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用语非常准确、生动、鲜明,“怒号”反映风的威力;“飞渡”、“洒”、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挂”、“飘转”、“沉”描写茅草被卷走的各种姿态,活灵活现。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全诗兼用长短句,打破七言束缚,作者思想更加无拘无束倾泻出来,加强感染力。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领会诗歌的内涵。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体会诗人推已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3、学习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二、教学设想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杜甫的这首借景抒情的诗,从内容到艺术都有很高的成就,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杜甫作为现实主义义诗人的伟大,而且可以从他关心人民的博大胸襟中接受诗人人道主义精神的陶染,在深入理解体味本诗和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方面,我打算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的训练,因此本节课我考虑以“朗读训练”为切入点,通过加强诵读训练,使学生充分领会诗歌的内涵及精髓,注重拓展延伸,促进学生从基础性学习到研究性学习的质的飞跃。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教学方法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朗读与鉴赏相结合。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交流、合作与探究相结合。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3、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杜甫的诗及资料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4、教学用具:多媒体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5、课时:一课时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三、教学过程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导入新课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整体感知课文,领悟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的沉郁顿挫的风格。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 查一查下面的加点字。(见多媒体)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 听一听录音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3)、 教师朗读指导,指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奏,停顿等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4)、 学生个人读,学生对朗读作简单评价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5)、 学生齐读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3、比一比(学生合作,讨论交流)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结合课文注释,疏通文义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请各用四个字概括每节诗歌的主要内容。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3)、请各用一个字概括作者当时的心情。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4)、以作者此时的心情为感情基调朗读,并对朗读作评价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4、品一品(学生再读课文,划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写好批注,与同学作交流并作汇报)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5、赛一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实行分组背诵竞赛)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6、议一议(学生合作,讨论交流)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结合全诗内容,谈一谈你认为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像杜甫这样具有伟大情怀和理想的古仁人还有很多,请列举两个。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7、教师总结,学生再读全诗。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8、理一理(用一句话说一说自已在这节课的收获。)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附板书设计: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叙事 抒情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秋风破屋 急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推已及人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顽童抱茅 叹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心忧天下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诗圣杜甫)屋破难眠 忧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忧国忧民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大厦庇寒 愿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教案 篇9

  这是一堂公开课,我抱着精心准备的教案,踌躇满志地走向教室。课堂上同学们一直兴致很好,沉浸在诗歌的魅力中。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在讨论诗的艺术构思时,同学们意见出现了分歧。有同学说“群童抱茅”是个败笔。理由是:“南村群童”中“群”说明不是个别;“欺我老无力”欺一个年迈老人,不仁;“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作盗贼之举,不义。把儿童刻画得这么丑陋,说明杜甫缺乏爱心,一个不爱儿童的人还会爱其他人吗?这个情节使他“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显得太矫情做作了。这个问题的提出,如同平静的湖面投下一块巨石,听课的老师和学生都开始议论起来。怎么办?我把这位同学的观点转化成一个讨论题抛给大家:“群童抱茅”的情节与作者“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理想矛盾吗?它是败笔吗?同学们听了,立即热烈地讨论起来。两分钟后,陆续有学生站起来发表他们的观点。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生:我认为这是个败笔,应去掉。记得初一的时候我们学过《皇帝的新装》,安徒生让一个小孩揭穿骗局,社会那样黑暗,安徒生还是把希望留给儿童。可在老杜笔下,儿童简直是无赖的化身。试想老杜对儿童都不宽容,他的“推己及人,忧国忧民”难道不虚伪吗?难道不是言不由衷吗?所以我认为这个情节是败笔。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生:(大声)我不同意,我不能接受这个观点。(挠头)可我又找不出有力的理由来驳倒他(堂下笑)。(迟疑地)好像是偷换概念吧!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生:我认为不是败笔。因为那些小孩子可能和杜甫一样贫穷。同病相怜是人的天性,何况是写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诗句的大诗人呢?所以我认为他由自己想到别人应该是自然的。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生:那也不应该用“盗贼”这样的字眼来写儿童,“诗言志”,说明他从心底里讨厌儿童,对儿童没有一丁点爱心,他可能爱天下人吗?不可能。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堂下出现短暂沉默)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师:请大家跳过“群童抱茅”的情节,把课文读两遍,再体味体味。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生:跳过去反倒真觉得老杜有点自私。因为这样一来通篇都是写他一家的情况,仿佛天下就他一家是穷人。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生:我也认为不矛盾,因为如果老杜是为拔高自己的形象,只需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就足够了,为什么还要加“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呢?只是我依然不能理解他为什么把儿童刻画得这么令人讨厌?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生:我认为在“群童抱茅”这个情节中,杜甫这样写的目的可能是为了让大家明白小孩子都知道破茅草的可贵,可见当时穷困的人很多,这样才会有下文的推己及人,并不是前后矛盾,也不是丑化儿童。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师:说得真好,这使我想起杜甫《又呈吴郎》中的一句诗:“不为困穷宁有此”(板书)如果不是十分困穷,杜甫会因风刮走茅草而心急如焚吗?如果不是十分困穷,群童会冒着狂风去抱被风刮走的茅草吗?这一切,都结尾的伏线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正是在“四海困穷”的现实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杜甫的痛苦,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历史的土壤,他是通过这样的描写来表现天下的苦难、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课结束了,然而留给我的思索却是长久的,石本无火,撞击发光;水本无华,击荡生波。教育的艺术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让学生冲破思维的抑制状态,在极主动中获取知识。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004-5-9 互联网络    来源:语文中考资源网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把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朗诵诗歌并理解诗歌的内容。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品析诗歌语言,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语言风格,培养学生对古诗文语言初步的鉴赏能力。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3、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以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博大胸怀。 教学重点:反复吟诵,把握诗歌内容,理解诗人情感,并把这种理解反馈到诵读中 教学难点:对诗人忧国忧民思想的理解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教学流程: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一、导入 (2')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背古诗《春望》导入课题,(PPT出示课题)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二、诗歌学法指导 (1')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问:学习古诗我们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呢?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析诗题 2、知作者 3、想画面(故事) 4、品语言 5、悟情感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三、分析诗题、简介作者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简介作者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解析诗题:(板书课题)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为”的读音,(2)“为-----所”被动句式(3)歌行体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歌行体,它的特点是不讲究格律,任由诗人创作兴致所至,抒发感情,句数多少不限,可以说是句式整齐的“自由体”诗。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4)从诗题看,这首诗写了什么事?你觉得作者会抒发什么感情?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四、初读,知内容。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过渡:带着这些猜测,让我们来读这首诗——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师范读,生画出朗读节奏,并注意把握重音和停顿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学生试读:(正音,纠正朗读中的问题)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思考:你读到了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秋风破屋的不幸)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你能不能用几个词或短句概括诗人都遭遇了那些不幸吗?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例:秋风破茅屋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指导归纳:秋风破茅屋 群童抱茅去 丧乱长夜苦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五、默读,想画面。(配乐)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过渡:很好。那么大家能把刚才概括的内容描述出来吗?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在前三节中找出你喜欢的一节读一读,边读边想象,然后描述出在你大脑里浮现的画面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例:略(PPT)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六、自读,品语言。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过渡:之所以能在我们的大脑里浮现出一个个画面,那是因为诗中那些生动传神的词,然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找出文中你认为写得很精彩的字、词、句进行赏析。并在班内交流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对比阅读: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卷我屋上三重茅 吹我屋上三重茅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 “三”是虚数,“几”的意思,那你认为在这里究竟表示多还是少,为什么?) 布衾多年冷似铁 布衾多年冷似冰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七、品读,悟情感。(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过渡:这些词语,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作者所遭遇的不幸,那么,作者写这些不幸遭遇的目的是什么呢?让我们结合背景来体会诗人的情感——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了解背景:(这首诗那个词暗示了时代背景?)(PPT 出示背景资料)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诗人写这首诗仅仅是为了发泄因秋风破屋的不幸而产生的不满吗?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3、换位思考:假如你有同样的处境:如5·12地震,地震家里房屋受损的举手!面对当时情景,你想到些什么?(——引导理解“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八、“杜甫很忙”之我见。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一度时期,人们很喜欢看穿越剧,也向往穿越。因此就有人想起了“诗圣”杜甫,现在的杜甫在忙什么呢,请看——“杜甫很忙”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一分为二看问题:放松,调侃,对传统文化的捍卫。)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看漫画,说看法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填诗句: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九、小结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记一记)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一年到头,都为老百姓发愁、叹息,想到他们的苦难,心里象火烧似的焦急。)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___韩愈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让学生了解杜甫的诗风,体会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境界;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教学方法:朗读与讨论相结合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教学过程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一、师介绍本诗写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杜甫生于盛唐,长于安史之乱。写此诗前,诗人刚刚结束了动乱、贬谪、流亡的生活,在成都浣花溪畔经求亲告友才盖起一所草堂赖以栖身,不料又遭风袭,凄风苦雨之夜,诗人百感交集,遂吟此诗。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二、朗读(师范读、生自读):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注意语调、节奏、重音和感情;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注意个别字词的读音。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三、诗歌内容简析: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自读讨论后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前三节的内容(提示:前三节所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写了哪几件事?)[秋风破屋、群童盗茅、破屋漏雨]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诗中倾注了诗人何种感情?(自由发言)[焦急、无奈、叹息、痛苦等]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3、延伸:素质教育的推行,使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学习更多的内容,也调动了学生的多向思维,还记得他们曾赋予孔已己“诚信君子”,范进“执着学子”的美誉。我就想借此机会测试一下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于是提问:假如生活中的你也遇到了类似杜甫这样的遭遇,你会怎么做?你认为诗人会怎么做?(有些学生的回答令我吃惊,甚至有些措手不及。他们的选择是“自杀”。听到他们如此脆弱的答案,我有几分心酸,又有几分震撼,于是就借此机会组织学生对这个问题展开了一场辩论。以下是辩论的有关内容。)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辩论双方:自杀派(甲方)和求生派(乙方)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辩论要求:陈述理由阐明本方观点,批驳对方观点。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精彩辩论实录: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甲1:一个人的力量相对于整个黑暗社会而言无疑于沧海之一粟,社会的变故,自然的无情已经让人不具备生存的条件和希望,与其苟且偷生,不如一死了之。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乙1:的确,一个人不可能改变社会,但是社会是由无数人组成的。面对社会的黑暗和黑暗的社会,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会迎来光明,历史上这样的例子还少吗?相反,如果人人畏惧困难,害怕挫折,个个都不“苟且偷生”,一死了之,我们岂不还在夏桀的皮鞭下饱受煎熬?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甲2:你能挡住暴雨?你能阻止狂风?你能为无米之炊?你能空手起家?你忍心看着一家老小忍饥挨饿?你不能,那活着还有何意义?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乙2:你虽不能抵挡狂风暴雨,但你可以凭自己的努力重建家园。古代愚公尚有移山精神,更何况生在新世纪,长在阳光下的我们!杜甫不会选择自杀,因为如果自杀,他就不是杜甫;如果自杀,早在多年前,他有太多的机会,太多的应该。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甲3:据某报纸报道:内蒙一女同学因老师对其错误核实不准,为维护“尊严”自杀;陕西一学生因估计自己中考成绩不好服毒自杀;另有某学生因与同学发生矛盾轻生;某中学生因父母的一顿批评自残等等。这些同学的境遇和杜甫相比简直是天上地下,他们尚且如此,所以我认为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有很多脆弱之人都会做此了断。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乙3:不错,在生活中我们是听说一些学生因一些生活小事不如意而轻生,但这种情况毕竟寥寥无几,而且有很多人事后都为自己的一时冲动后悔不已。请问对方:你认为他们这样做对吗?如果人人遇到挫折都选择轻生的话,那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还能有几个生灵?我认为:畏惧困难是弱者所为,逃避挫折是懦夫之举。请问各位同学,有谁甘做懦夫呢?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师小结:生命之价值不在于你成功地做了几件事,而在于你尽心尽力地做了几件事。在实际生活中,拥有挫折是一笔财富,经受挫折是一种磨练,战胜挫折是一种成功。在有些时候,人活着需要勇气,而创造活着的机会则需要勇气和智慧,生命之可贵就在于用心去体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很多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不懂,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所以人生真正的意义在于懂得的过程。为此,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生命吗?(教师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为这场精彩的辩论,更为这节终生难忘的教育课)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 趁机反馈)提问:这场辩论对你有何启示?(自由发言)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生1:懂得了生命的可贵。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生2:知道如何面队生活中的挫折。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生3:明白有阳光的日子真好!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生4:无论如何,我不会轻生。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生5:努力就有希望。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生6: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生7:笑迎困难!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生8:珍爱生活!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生9:善待生命……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4、遭遇这些之后,诗人杜甫究竟会作何感想?请速读第三节,用自己的话(或原文)回答。[由己之苦到大抒忧国忧民之情,感情得到升华。原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四、小结: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朗读训练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背诵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3、主旨及主旨句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4、启示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一、理解诗的内容及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二、培养诗歌朗读能力,在诵读中进一步感悟。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三、培养关心他人、爱国爱民的优秀品德。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重点、难点: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一、重点:理解本诗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这种理解反馈到诵读之中。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二、难点:对“长夜”的理解,对诗人忧国忧民思想的理解。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教学设想: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一、安排一课时。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二、诵读讨论,师生互动,共同探究。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教学手段: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运用多媒体。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教学过程: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一、导入:同学们,我们知道杜甫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我们一般人看来,这样伟大的诗人生前一定过着非常舒适、安逸的生活,身居华屋,锦衣玉食。可事实远非如此。“文章憎命达”,无数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恰恰是作者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产物。对诗人杜甫来说,更是这样。他一生中,几乎没有享受过一天好日子。那是公元760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费尽周折,好不容易在成都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暂时结束了辗转飘零的流浪生活,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但是,老天好象故意要跟他作对似的,到了八月,一阵秋风掀去了屋顶上的茅草,大雨淋漓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不朽之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秋风吹破了自己的茅屋,肯定是一件让人不愉快的事,可诗人却要歌诗一首,这是为什么呢?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让我们一同走进“茅屋”,用心聆听诗人的心声。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二、师生互动,研读课文。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教师范读。(演示文稿1,音效,配乐)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然后概括每一节的内容。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3.研读第一节。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第一节写什么内容?(生答)能否用四个字概括出来?(秋风破屋)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这节中,你认为哪一词用得比较好?理由是什么?(怒,卷,飞……)指名朗读第一节,师生评议。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这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痛惜)你能把诗人的这种心情读出来吗?(生齐读)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4.研读第二节。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指名朗读第二节。这节写了什么内容?用四个字概括出来。(群童抱茅)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你认为群童抱茅的原因是什么?(修自家房屋,烧火,铺床……)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归来倚杖自叹息”,诗人叹息的是什么?(叹息自己遭天灾人欺,更叹息民不聊生,人情冷漠。)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提示:“不为困穷宁有此?”——《又呈吴郎》;“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陕西民歌:“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课堂上来不及提这些了,关于叹息什么,只以“诗人究竟叹息什么,读完全诗,大家自然会有全面的理解”带过。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5.齐读第三节。“长夜”仅指诗人笔下这凄风苦雨的秋夜吗?(“长夜”明指当时的苦雨长夜,暗喻当时动荡艰苦的时局。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请概括这节内容。(长夜沾湿、长夜难眠)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诗的前三节写出了诗人的不幸遭遇和沉重悲苦的心情,让我们再齐读前三节,体会诗人的感情。(生齐读)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6.面对这重重的不幸——秋风破屋,茅草被盗,大雨连绵,屋漏床湿,长夜难彻——如果面对这凄风苦雨、漫漫长夜的就是你,你此时会有什么样的感慨?什么样的想法?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7.而诗人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他仅仅是哀叹自己的不幸、发泄自己的不满吗?请同学们朗读诗的最后一节。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这节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怎样的愿望?(忧国忧民)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诗人从眼前长夜沾湿的痛苦生活,想到饱经磨难的千千万万的穷苦百姓,从风雨飘摇中的个人茅屋想到连年战乱中的整个国家。推己及人,由家到国。甚至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国家社稷,甘愿牺牲自己,这是何等恢弘的气度,何等博大的襟怀,何等崇高的思想境界!杜甫的这首诗之所以光焰万丈,千古不朽,原因就在于此。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可选环节:请同学们带着对这首诗的新的理解,饱含感情地朗诵全诗。)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三、拓展训练: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读诗,就是读作者的人,读作者的心。读作者的思想,读作者的人格。同学们,假如我们能够穿越时光的隧道,回到一千多年前,站在诗人杜甫的面前。你想对这位可敬的老人说些什么?(演示文稿:杜甫像)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四、小结: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伟大的诗人,总是把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与之同呼吸,共命运。著名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说过:“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扎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他们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这首诗里不是单纯地写自身之苦,而是通过个人的不幸来反映时代的不幸。在这狂风暴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跃然纸上,深深地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其实,具有这种伟大思想的又何止杜甫一人呢?从“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到杜甫之后“愿天下无饥寒”的白居易,从“先忧后乐”的范仲淹,到“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到“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从“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中国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一直秉承了这样一个优良传统。他们以天下人为念,执著追求着最高尚最完美的理想,正是这种思想,这种传统,使我们看到人性的闪光,看到了民族的未来,看到了人类的希望!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可选环节:欣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朗诵。)(演示文稿:杜甫诗意图,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书法作品,链接瞿弦和朗诵录音)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五、作业:课下背诵这首诗。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教案 篇13

  教学目的: 忧国忧民思想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重点难点: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课型教法: 分析鉴赏相结合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课时安排: 一课时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幻灯片号: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教      学      过      程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 练习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下列对《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分析,正确的是:ABD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A、 本诗以七言为主,B、 句式多变,C、 节拍有缓急,D、 其目的是表达自由奔放的情感。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E、 本诗在构思和表现手法上,F、 类似楚辞,G、 极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H、 本诗反映了诗人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I、 积极面对人生与社会态度。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J、 本诗是借惜别的话题,K、 以游仙诗的形式,L、 表现自己的政治态度和生活理想。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 作者介绍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杜甫字子美,因居少陵,自称少陵布衣、少陵野老,因其做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称杜拾遗、杜工部,有《杜工部集》,其与“李白”同为唐代第一流诗人,并称“李杜”,因有别于杜牧,亦称“老杜”,因其生活在唐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3、 结构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一)秋风破屋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动词妙处:“怒号”“卷”“三重”“飞”“洒”“挂”“飘”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二)群童抱茅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动词妙处:“欺”“忍”“呼不得”“似叹息”;写出无可奈何心情。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三)长夜沾湿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长夜”一语双关,自己的处境,国家的处境(风雨飘摇之中)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何由彻”意味深长,一作结,二铺垫。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四)崇高思想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安得      欢颜      独破       受冻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秋风破屋    风    白天   室外  事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板书: 现实   群童论茅                            自己(生活、精神、痛苦)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长夜沾湿    雨    黑夜   室内  人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水到渠成                                     推已及人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理想        广厦千万间(点睛之笔)         他人(疾苦)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4、 小结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 主题:从推己及人中,2、 表达了关心民生疾苦,3、 忧国忧民的崇4、 高思想。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5、 层次分明清晰。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5、 升化主题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剑外忽传收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归心似箭)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杜甫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忧国)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忧民)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别林斯基: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 ,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系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朝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郭沫若题“成都杜甫草堂诗史堂”对联: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社会病态,振笔疾呼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百姓疾苦,震撼人心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6、 诗歌鉴赏练习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下边是晚唐诗人聂夷中的《伤田家》,对它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1-186)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二月卖新丝,五月新谷。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医得眼前疮,却心头肉。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不照绮罗错误!未定义书签。,只照逃亡屋。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A“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写“田家”虽然贫困,但尚有“丝”、“谷”可卖。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B“眼前疮”和“心头肉”是比喻的写法,“眼前疮”喻眼前急难,“心头肉”喻“丝”、“谷”等农家命根。这两句入木三分地提示出血淋淋的社会现实。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C“绮罗筵”与“逃亡屋”构成鲜明对比,更增强了诗的艺术力量。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D全诗言简意足,充满诗人对田家的同情、对君王的讽刺。 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教案 篇14

  一、教材分析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与前后教材知识体系的联系】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学生们在初一已经学习过古代诗词,对古诗词的格式、语感和朗读方法有一定的认识。对本诗的作者杜甫,学生并不陌生,他们在初一学过了杜甫的《春望》,对其人其诗有初步的了解。这课《诗词五首》,俱是见景抒情或遇事感怀之作,《茅》为其中的第一首,也是情感特征最为炽烈、内涵最为深刻的一首。能通过学习此诗掌握解诗之法,学生要学习其它四首诗词也就顺利得多。而且本诗是诗圣杜甫的名篇,千古传诵,学习本诗,学生对诗歌的形式特点会有进一步的了解,也对我国古代诗词名篇多了一分认识。学生还能在逐步感受杜甫忧国忧民、克己为人的博大胸襟的过程中,接受诗人人道主义精神的陶染。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本课的知识体系】字词(略)②本诗结构分明,语言朴素,感情浓郁,适于吟诵,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语感。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③本诗为七言古诗,但诗篇中的句型打破七言和骈偶的形式束缚,兼永长短句和奇句,便于刻画形象和抒发感情。通过形象的语言呈现鲜明画面,寓情于描写之中。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值得鉴赏和学习。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④诗歌所具有的深广的社会意义。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二、确定教学目标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依据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新课程标准主张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初中古诗文的教学,则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与语感为主,并适当积累一定的文言文字词句知识,使学生对中国古文学作品作家有所了解。我的个人理解,就是要使学生对古诗文要“想读”、“会读”、“熟读”、“解读”。至于本课,字词知识不多,语言通俗,淡中见奇,意蕴深厚,所以计划以“熟读”“解读”本诗为重点。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学生分析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新课改提倡以学生为学的主体,课堂上主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此,对学生现状的分析必不可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面对的学习群体是一群14岁左右的少男少女,他们成长在丰衣足食的20世纪九十年代,受经历与知识积累水平所限,对这首感慨个人经历,抒发社稷理想的古代诗歌要达到深层理解必然有一定难度。而且学生群体中按学习能力、感悟能力区分又有几个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班集体又有不同的个性,所以教师必须灵活设置教学过程,精心安排问题,巧妙使用类比手法启发学生思维,做到兼顾全体——“优等生吃好,中等生吃饱,次等生吃了”。比如简单的问题,可由全体学生同步完成;稍难的,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和启发,教师做点评;难点,则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探讨。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回应学生当堂提出的各种问题,就此或展开新讨论,或安排课后的研究活动,不一而足。(再举例来说,我教的两个班,两个班都很活跃,相比之下,a班里有独立见解的人多,b班的思考风格较“保守”的人多,所以在a班,我会鼓励有主见的学生个别发言,由他们去带动课堂;在b班,则多由我来对课堂进行整体性的启发和点拨。如此,两班学生都能围绕课堂积极地进行思考。)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确定基本教学目标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通过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内容: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掌握本诗正确的读法,在诵读中熟悉诗文,了解诗中所叙写的内容。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通过反复吟咏、联想,把握诗歌意象,进而了解诗中的意境。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3、联系诗人身世处境,结合诗中的描写抒情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4、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品味诗歌语言形象、生动与凝练。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教学重点:理解本诗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这种理解反馈到诵读当中。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教学难点:对“长夜”的理解;对诗人忧国忧民思想的理解。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三、教学思想: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基本原则】:围绕目标,注重知识迁移,引导阅读,读中感悟,探究研讨,因材施教,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如何发散学生的思维又不使学生的思维过于散漫?如何使理解力水平较低的学生也能实现对诗文的正确把握?如何处理学生提出的“意外”问题?很显然,教学目标必须明确,却不能死抓,教师更应该就学生实际的表现灵活调整课堂的进程。教师首先要激发全体学生对本诗的阅读兴趣,然后指导出大的探讨方向,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并主动质疑,教师在其中担导读、归纳、点评的任务,并对突发的问题有充分的心理准备。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学法指导——依据“三有利”原则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思维。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②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以利于学生终身可持发展。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③有利于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具体操作模式:自主探究,小组合作。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教学过程要突出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来提高读书人的素质,以适应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绝不可包办代替,而要让学生作为阅读主体,自主、积极、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最大限度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人生阅历、知识储备、艺术修养、阅读经验等)进行创造,进而形成对语言文化知识的系统性、综合性、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和逻辑把握,并把语言文化知识、经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信念和行为,最终升华为崇高的理想情操和健全的人格特征。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教法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①抓朗诵。诗歌的节奏、韵律要靠读来感受,诗歌所蕴藉的感情内涵也靠读来体会。读,不仅是自己的领悟所必需;读,也是感染他人,产生共鸣之所需。所以对诗歌不仅要求朗读,还应要求能朗诵,读出情和意。因此朗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本课教学按照学习的渐进性原则安排了四个层次的诵读,每个层次的诵读又带动对课文内容和感情四个层次的理解,层层深入,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诵读。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②坚持启发式。问题要精简,并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不同的点拨手法。在学生主动学习交流的基础上,适当点拨,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通过朗读,运用联想、想象,体会词的意境,理解词的感情。使学生学会阅读诗歌的方法。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③变教知识为教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与能力,教导他们养成配合工具书积极理解诗文内容的阅读习惯。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3)手段——以生为主体,以师为主导,结合多媒体电教设备辅助教学。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五、教学过程(两体现:a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b体现教法,学法)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具体过程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一)导入。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回忆杜甫的相关资料(朝代、字号、称誉等),并背诵《春望》,让学生说说杜甫所处时代的时局特征和社会状况。(投影相关图片及文字资料)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二)整体感知。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学生齐读课文,教师对其中的难辨字进行点拨。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教师做一般朗读,意在正音。学生边听边为难辨字注音。(投影部分字词注音和解释)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3.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点学生注意诗歌的韵脚。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投影本诗歌的基本节奏,标出压韵部分)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三)品味语言。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本诗有两个突出的语言特色,一是用词生动,形象鲜明;二是结构严谨,层次井然。重点让学生品味诗歌中的精彩用词与语音节奏随情感变化有致变化的特征。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询问学生:“这首诗你们至少读了两遍了,在语言上有什么感觉呢?里面有哪些字词使你特别留意的?为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再让代表发表观点。教师相机点拨。提点完毕后,全体朗读一遍诗歌。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四)师生讨论。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提示学生结合课文注释思考诗歌的内容意义。在其中贯通对难重点的把握。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把握诗歌的内容。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这里很多学生会问到“为”为何读wei的上声,教师可就这个问题解析诗歌的题目。〗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⑴问:由题目看,这首诗是诗人在什么情形下作的?(单独提问,学生举手回答)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点拨:由题目看,可初步了解到这是在八月的时候,诗人因茅屋被秋风刮破之后写的诗。“为”在这里是“被”的意思。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⑵问:诗人写这首诗,仅仅是发泄因茅屋被秋风吹破而产生的不满么?联系诗中所描写的情况推测作者的境遇和思想感情。(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观点并提出新问题)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点拨:诗人的不幸是接二连三的。秋风、群童、薄衾、夜雨使老杜甫的痛苦逐层加深。而这一切的背后,是战乱后国家由盛转衰的社会状况。诗人当时非常贫困,这些可以从居所的简陋、茅草的难得、寝具的陈旧等看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诗人的心情无疑是非常的沉重。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思考诗歌的意旨。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在这部分,学生很可能会提出一些问题,如:“杜甫怎么不寻求亲朋好友的帮助住好一点的房子?”“杜甫那么有才华,又做过官,为何会落到这样的境地?”“他为什么不马上把茅屋顶修好,却束手看着床头屋漏?”“杜甫自己都那么惨,为何还要忧国忧民?”——根据学生的年龄及阅历特征,他们会不大理解杜甫为何自顾不暇还要为天下寒士忧虑,也不明白“广厦千万间”的理想在当时来说不可能实现,诗人却还是要抱以希望。此时可以就手展开讨论,认识当时社会状况和诗人的心境,感悟诗人的思想境界。〗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⑶问:面对这重重的不幸,换了主角是你,你会有什么心理活动?而诗人的表现如何?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点拨:诗人的心情无疑十分沉重悲苦,“长夜”一句表现出诗人渴望苦难结束的迫切心情。“长夜”明指当时的苦雨长夜,暗喻当时动荡艰苦的时局。诗人由己及人,由个人的悲惨遭遇想到天下的穷苦之人,从而产生甘愿为天下穷苦人牺牲自己的愿望。诗人的大声疾呼,正是他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流露和克己为人的人道主义宽广胸襟的展示。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⑷这首诗先叙事,后抒情,表达诗人理想的句子是哪一句?抒情的高潮部分是哪一句?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学生集体找出答案,并朗读之)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点拨:(略)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⑸问:诗人的理想你们看来,在当时可以实现吗?那为何还要如此不切实际?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点拨:诗人的理想在当时是不能实现的。即使他甘愿自我牺牲也是一样。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他生出这样的愿望,是基于对人民困苦生活情况的深切体会,诗人个人所具有的人文关怀意识迫使他自己为民疾呼,这在于他是自然的,毫无功利色彩。而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一方面突出了现实的残酷,一方面也凸显出诗人“兼济天下”的情怀,那一颗热忱于百姓的赤子之心。诗人超人一等的博大胸襟,将个人与社稷命运紧密相连的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正是这首诗最大的艺术价值所在。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五)小结。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结合对本诗的理解,再次朗读诗篇。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①教师范读(富有感情的吟诵),并投影诵读要注意的节奏和重、拖音。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②学生借鉴教师的方法,自由吟读诗篇,同时背记内容。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③学生共同朗读。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六)能力拓展:时间允许的话,可安排学生对杜甫的其他现实主义风格的诗篇进行品读。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七)布置课后作业。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课后作业除了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还要体现延伸性学习思维,如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中的一次不幸或难过的遭遇仿《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诗;让学生结合更多的杜甫资料,为此诗写一个简短的读后感(本单元的写作教学内容便是指导学生写读后感)。所以,可安排如下作业: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①结合自己的理解反复吟咏本诗并背诵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②结合更多的杜甫资料,把你对此诗的感想写下来,200字左右。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③联系自己生活中的一次不幸或难过的遭遇仿《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诗。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六、几点说明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投影片内容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本诗相关的字词注音及解释;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诗篇的基本节奏;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本诗的相关背景资料;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结构及内容的板书;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相关的思考与练习题。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杜甫的其它诗篇的鉴赏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⑵朗读示范:教师亲自示范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⑶板书设计(略)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⑷时间分配:一课时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5)课堂教学特点:以读带解,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探讨式教学。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6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5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4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3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教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练习题)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上一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实录(1)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下一篇: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歌鉴赏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教案 篇15

  教学目标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理清诗歌思路,读懂诗歌内容。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把握人物形象,学习对比写法。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3.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教学重难点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重点: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理清诗歌思路,读懂诗歌内容。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把握人物形象,学习对比写法。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难点: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把握人物形象,学习对比写法。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教学时间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课时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教学过程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第一课时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一、课文导入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唐代诗歌谱写了中国古典文学的辉煌。唐代的诗人灿若繁星。今天大家就一起来学习其中最负盛名的大诗人之一杜甫的诗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精品课件】展示杜甫草堂图片、杜甫头像。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二、整体感知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精品课件】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作者简介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一生坎坷,终不得志。因其在诗歌创作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而被誉为“诗圣”,诗作流传至今约1400多首。代表作有“三吏(《潼关吏》《新安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等。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可参考【影音资源】《杜甫》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了解背景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杜甫43岁的时候,爆发了安史之乱。这是一场民族大灾难。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这些诗篇因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人们称之为“诗史”用诗歌写成的历史。上元二年(761)的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可参考【知识总汇】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3.初步感知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播放【音频课文】。声情并茂的朗读,唤起学生的情感,以便引导学生快速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要求注意:把握字音、节奏、停顿、重音等。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提示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①本诗以七言为主,可采用"二/二/三"式停顿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②挂罥(juàn)塘(táng)坳(ào)俄顷(qǐng)布衾(qīn)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丧(sāng)乱踏(tà)里(1ǐ)裂(1iè)庇(bì)突兀(wù)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可参考【知识总汇】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自己放声朗读,把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读出来。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3)结合注释,朗读诗歌,把握诗歌大意。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参考:深秋八月,狂风怒吼,卷走了我的草屋上的几层茅草。茅草飘飞,飞过浣花溪,散落在江边,高的挂在高大树林的枝头,低的落在水塘和水边地里。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南村的一群顽童欺负我年老无力,竟狠心这样当面做盗贼,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里去。我喊得唇焦口燥再也喊不出声来了,只好回来靠着手杖自己叹气。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一会儿狂风停息,乌云像墨一样黑,秋日的天色灰蒙蒙的接近黄昏。被子用了多年冷得像铁一样,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都蹬破了。因为屋顶漏水,床上没干燥的地方,而雨水还像麻线一样不断流。自从安史之乱之后,自己睡眠就不好,漫漫长夜浑身沾湿,如何才能捱到天亮呢?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如何才能得到千万间宽大的房子,彻底庇护天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都高高兴兴的,在狂风暴雨中也不会倾倒,安稳得像山岳一样呢?唉!什么时候,我的眼前能一下子出现这种宽大的房子,即使我的茅屋被狂风吹破,我自己被冻死了也心甘情愿!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三、重点探究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精品课件】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一)探究诗歌内容和感情。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下面,我们运用诵读法,逐节探究诗歌的内容和表达的感情。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逐节理解步骤: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①五个字概括诗节内容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②一个词概括诗人情感、心境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③哪些词语表达情感最形象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④应该怎样诵读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⑤尝试诵读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⑥师生点评。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思考探究,小组交流,展示,师生点评。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第一节]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概括内容:秋风破茅屋。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情感:凄惨。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3.如何读出这种惨烈的境况,诗人悲痛的心情?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参考:抓住那些最有表现力的词语“怒号”“卷”“三重茅”重读。对于茅草的命运,诗人的心情是关切的,心随飘转的茅草而动。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4.背景点拨:草屋的来之不易(安史之乱中流亡颠沛,流落四川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才完成,草屋的破败直接关系到全家的生活)。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5.找同学诵读,学生大声诵读,注意体会情感。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6.播放【影视课文】第一节,体会感悟。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第二节]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概括内容:群童抱茅去(力求与第一节押韵)。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情感:无奈。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3.如何读出这种无奈的情绪?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参考:放缓语气;“自叹息”加重并延长。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4.此时的杜甫四十几岁,何以至此(老无力、倚杖)?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参考:生活的困顿,内心的悲伤。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5.诗人在叹息什么?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参考:一叹息天公无情毁屋;二叹息儿童幼稚,不明作者苦衷;三叹息黎民生活困苦(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初显忧民思想。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6.学生齐读第二节,注意体会情感。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7.播放【影视课文】第二节,体会感悟。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第三节]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概括内容:丧乱长夜苦(长夜难眠苦)。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情感:哀伤、悲戚。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3.如何读出这种悲戚之感?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参考:重读“冷似铁”“无干处”“未断绝”“少睡眠”;重读并延长“长夜何由彻”。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4.自行诵读体会。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5.理解质疑:为何冷似铁,而非冷似冰?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参考:“铁”一是很凉、很硬(天寒冷),二是很破旧、很脏,只有一被,无法拆洗(贫穷)。换成“冰”只能表示寒冷,而无被子破旧之意。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6.为何长夜难眠,仅仅是屋破漏雨所致么?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参考:不是,是当时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造成的。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背景点拨:安史之乱前唐朝有5000多万人,安史之乱后人口从5000多万锐减到1000多万。在安史之乱前,唐朝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但是安史之乱后,土地荒芜,粮食短缺,物价飞涨,仅以米为例,物价涨了三四倍还多,可谓民不聊生。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8.播放【影视课文】第三节,体会感悟。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第四节]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概括内容:广厦庇寒士(受冻死亦足)。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情感:激昂(心潮澎湃,美好愿望)。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3.如何读出这种情感?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参考:语气:激昂、悲壮;重读“俱欢颜”“安如山”;重读加延长“受冻”“死”“亦足”。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4.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诵诗歌(配乐)。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可参考【影视课文】(无声配乐版)、【微教案】《“安得广厦千万间”赏析》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5.播放【影视课文】第四节,体会感悟。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二)探究诗人的形象。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请在心中勾勒杜甫的形象,可以将杜甫放在诗句的背景中,也可以是对杜甫身体、容貌、神态等等的联想。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可以用“在面前,杜甫是一个的人”的方式表述。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示例:在卷草破屋的狂风面前,杜甫是一个无可奈何心情愁苦的人。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参考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在公然抱茅的顽童面前,他是一个万般无助内心痛苦的人;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在床头无干的漏屋面前,他是一个寒湿交迫心中悲苦的人;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在忧国忧民的思虑面前,他是一个胸怀博大激情奔放希望崇高的人;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四、课堂总结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学生个人梳理总结。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可参考【微教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艺术特点》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然而杜甫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从眼前长夜沾湿的痛苦生活想到历经战乱折腾的千千万万的穷苦百姓,从风雨飘摇中的个人茅屋想到连年战乱中的整个国家,因此彻夜难眠,“忧”,忧风忧雨,忧国忧民,忧天下。面对这样的现实,诗人从自己痛苦生活体验中发出抑制不住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呼号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铮铮壮语。这样掷地有声的铿锵诗句,历史过去了已一千多年,但似乎仍在耳边回旋。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五、布置作业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背诵并默写全诗。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搜集杜甫的相关资料,做一期以“走近杜甫”的宣传墙报。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六、板书设计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杜甫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秋风破茅屋凄惨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群童抱茅去无奈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丧乱长夜苦哀伤忧国忧民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广厦庇寒士愿望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受冻死亦足胸怀63C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精选图文

15131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