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十二郎文》赏析(精选13篇)
《祭十二郎文》赏析 篇1
教案示例一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熟读课文,读懂文字,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较为准确、清晰的了解。
2.梳理课文层次脉络,感悟课文的抒情基调。
教学过程
1.解题
祭文是一种文体,古已有之。徐师曾在《文体明辨》中作如下界定:“祭文者,祭奠亲友之词也。古之祭文,止于告飨而已。中世以还,兼赞言行,以寓哀伤之意,盖祝文之变也。”古文写祭文有一套固定的格式,内容多为对死者生平的追述和赞颂,形式多为骈文或四言韵文。韩愈的打破了这一常规,此文的主旨不在于称颂于死者,而在于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通过对家常琐事的记叙,表现自己与死者的密切关系,表达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形式上突破四言押韵常规,破骈为散,不拘常规,或散或偶,或长或短,情至而文生,被后人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后世祭吊名作如李商隐的《祭小侄妇寄文》、袁枚《祭妹文》等都受其影响。
2.介绍作者及背景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 听录音或听教师范读,注意作者在文中倾注的深沉真挚的感情。
② 学生初读认准字音;再读体会感情。
③ 用一句话说出自己的感受。
④ 检查朗读,看学生对课文字、词、句的初步理解。
4.自读课文,理清脉络。
再读首先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然后给文章分段并归纳大意。
小组讨论明确。
(有条件的可利用实物投影,让学生直接展示成果。或者学生讨论明确,教师随之板书。)
5.总结文言知识
6.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重点体会融抒情于叙事的特点和破骈为散和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 。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具体研习课文。
2.鉴赏韩愈散文边诉边泣,于叙事中抒情的艺术手法。
3.体会作者融于字里行间的至真至切的亲情。
4.理解虚词在表达思想感情上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具体研习课文
1.提问:文章从哪些方面写了韩愈的家境身世?请从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指定一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多媒体显示:
(1)少年孤苦:“吾少孤”“惟兄嫂是依”“零丁孤苦”“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2)为谋生聚少离多:“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又四年,……遇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汝来省吾,止一岁”“吾云汴州,汝不果来”“吾佐戎徐州……汝又不果来”。
(3)未老先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我自今年来,苍苍者欲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欲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
(4)子女年幼:“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
2.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在这些看似平淡的家境叙述中抒发悲愤的?
同桌共同讨论后明确:作者写这篇祭文的目的不在称颂死者,而在于倾吐自己的至痛之情。他紧紧围绕着叔侄间生离死别这个中心,选取那些值得怀念、忧戚,或感到遗憾的生活琐事,写来如叙家常,但却充满着生活气息,让人深感真实、可信。作者又不是纯客观的叙事,而是在典型事件的叙述中,侧重抒写自己的无比哀痛之情,他以痛惜、遗憾、内疚之情来叙事,叙事中处处含情,使得叙事、抒情水乳交融。作者又充分运用第一人称的方便,尽情地把自己的一切感受都倾注到叙事之中,写得如泣如诉。
3.提问:本文写得至悲至痛,试思考作者在悲侄儿之死的同时,还抒发了哪些悲情?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引导。
明确:
(1)悲叹家族人丁不兴。封建社会门第家族观念极强。韩愈出身于小官吏家庭,家庭浓厚的儒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他,而人丁不兴,使他尤其看重家族成员。然而父母早亡,兄殁南方,两世一身等久已令他体会到家境凄凉之悲了,而如今侄儿又撒手西去,儿子、侄孙尚年幼,韩氏能支撑门面的只有韩愈自己,家庭之事连个商量之人也找不到。这无限的孤独怎不使他悲从中来,进而想到“无意于人世”呢?
(2)悲叹自己仕途失意。韩愈19岁便离家到京城求发展,但却多次应考落第,25岁中进士后还要到处请求权贵援引举荐(如《与于襄阳书》),29岁才开始入仕途。到35岁写作本文之时的几年间,却辗转迁徙,京城、汴州、徐州、宣城四处漂泊。他饱读诗书,才华出众,却不得施展,内心自然郁郁寡欢,而此时又得侄儿突然去世的消息,悲痛之中情不自禁地蕴含了自身无限的酸楚。于是他便喊出了“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的肺腑之言。
4.揣摩文章第5自然段中“邪”“也”“乎”“矣”的用法,体会它们在表达思想感情上的作用。
学生集体背诵第5段,然后找出这些虚词进行分析、讨论。
明确:作者悲伤之情无法抑止,又希望“传之非真”,因此在本段连用三个“邪”字,三个“也”字,表示不愿相信十二郎的死是真的。三个“乎”字,表示虽不愿相信而事实俱在的矛盾心情。后连用五个“矣”字,表明作者在理念上感到丧报书信决非误传之后的不情愿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二、艺术手法的体现
提问:本文作为一篇优秀的古代散文,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请归纳艺术手法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思考后明确:
1.破骈为散,自由多变的形式。祭文是一种古老的文体,形式上多采用四言韵文或骈文,篇幅短小,十分呆板。韩愈此文,完全突破了四言韵文和骈文的框框,用纯净的散文体自由抒写。为人们用祭文充分表达思想感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2.强烈的抒情性和巨大的艺术感染力。本文以生活琐事为依托,抒发了作者对侄儿之死的至悲至痛的情感,并且采用了反复直抒的方法,让人读其文能想见其为文时边哭边写,痛不欲生的情状,引起强烈的感情共鸣。
3.语言朴素自然,不事雕饰。《古文观止》评此文:“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韩愈写这篇祭文,不是有意做文章,而是为了倾吐自己的真情,边诉边泣,所以他能作到情至笔随,字字句句皆从肺腑中自然流出,毫无雕饰之痕迹。
第 1 2 3 4 页
《祭十二郎文》赏析 篇2
教案示例一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熟读课文,读懂文字,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较为准确、清晰的了解。
2.梳理课文层次脉络,感悟课文的抒情基调。
教学过程
1.解题
祭文是一种文体,古已有之。徐师曾在《文体明辨》中作如下界定:“祭文者,祭奠亲友之词也。古之祭文,止于告飨而已。中世以还,兼赞言行,以寓哀伤之意,盖祝文之变也。”古文写祭文有一套固定的格式,内容多为对死者生平的追述和赞颂,形式多为骈文或四言韵文。韩愈的打破了这一常规,此文的主旨不在于称颂于死者,而在于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通过对家常琐事的记叙,表现自己与死者的密切关系,表达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形式上突破四言押韵常规,破骈为散,不拘常规,或散或偶,或长或短,情至而文生,被后人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后世祭吊名作如李商隐的《祭小侄妇寄文》、袁枚《祭妹文》等都受其影响。
2.介绍作者及背景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 听录音或听教师范读,注意作者在文中倾注的深沉真挚的感情。
② 学生初读认准字音;再读体会感情。
③ 用一句话说出自己的感受。
④ 检查朗读,看学生对课文字、词、句的初步理解。
4.自读课文,理清脉络。
再读首先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然后给文章分段并归纳大意。
小组讨论明确。
(有条件的可利用实物投影,让学生直接展示成果。或者学生讨论明确,教师随之板书。)
5.总结文言知识
6.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重点体会融抒情于叙事的特点和破骈为散和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 。
[板书设计 ]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具体研习课文。
2.鉴赏韩愈散文边诉边泣,于叙事中抒情的艺术手法。
3.体会作者融于字里行间的至真至切的亲情。
4.理解虚词在表达思想感情上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具体研习课文
1.提问:文章从哪些方面写了韩愈的家境身世?请从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指定一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多媒体显示:
(1)少年孤苦:“吾少孤”“惟兄嫂是依”“零丁孤苦”“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2)为谋生聚少离多:“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又四年,……遇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汝来省吾,止一岁”“吾云汴州,汝不果来”“吾佐戎徐州……汝又不果来”。
(3)未老先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我自今年来,苍苍者欲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欲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
(4)子女年幼:“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
2.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在这些看似平淡的家境叙述中抒发悲愤的?
同桌共同讨论后明确:作者写这篇祭文的目的不在称颂死者,而在于倾吐自己的至痛之情。他紧紧围绕着叔侄间生离死别这个中心,选取那些值得怀念、忧戚,或感到遗憾的生活琐事,写来如叙家常,但却充满着生活气息,让人深感真实、可信。作者又不是纯客观的叙事,而是在典型事件的叙述中,侧重抒写自己的无比哀痛之情,他以痛惜、遗憾、内疚之情来叙事,叙事中处处含情,使得叙事、抒情水乳交融。作者又充分运用第一人称的方便,尽情地把自己的一切感受都倾注到叙事之中,写得如泣如诉。
3.提问:本文写得至悲至痛,试思考作者在悲侄儿之死的同时,还抒发了哪些悲情?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引导。
明确:
(1)悲叹家族人丁不兴。封建社会门第家族观念极强。韩愈出身于小官吏家庭,家庭浓厚的儒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他,而人丁不兴,使他尤其看重家族成员。然而父母早亡,兄殁南方,两世一身等久已令他体会到家境凄凉之悲了,而如今侄儿又撒手西去,儿子、侄孙尚年幼,韩氏能支撑门面的只有韩愈自己,家庭之事连个商量之人也找不到。这无限的孤独怎不使他悲从中来,进而想到“无意于人世”呢?
(2)悲叹自己仕途失意。韩愈19岁便离家到京城求发展,但却多次应考落第,25岁中进士后还要到处请求权贵援引举荐(如《与于襄阳书》),29岁才开始入仕途。到35岁写作本文之时的几年间,却辗转迁徙,京城、汴州、徐州、宣城四处漂泊。他饱读诗书,才华出众,却不得施展,内心自然郁郁寡欢,而此时又得侄儿突然去世的消息,悲痛之中情不自禁地蕴含了自身无限的酸楚。于是他便喊出了“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的肺腑之言。
4.揣摩文章第5自然段中“邪”“也”“乎”“矣”的用法,体会它们在表达思想感情上的作用。
学生集体背诵第5段,然后找出这些虚词进行分析、讨论。
明确:作者悲伤之情无法抑止,又希望“传之非真”,因此在本段连用三个“邪”字,三个“也”字,表示不愿相信十二郎的死是真的。三个“乎”字,表示虽不愿相信而事实俱在的矛盾心情。后连用五个“矣”字,表明作者在理念上感到丧报书信决非误传之后的不情愿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二、艺术手法的体现
提问:本文作为一篇优秀的古代散文,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请归纳艺术手法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思考后明确:
1.破骈为散,自由多变的形式。祭文是一种古老的文体,形式上多采用四言韵文或骈文,篇幅短小,十分呆板。韩愈此文,完全突破了四言韵文和骈文的框框,用纯净的散文体自由抒写。为人们用祭文充分表达思想感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2.强烈的抒情性和巨大的艺术感染力。本文以生活琐事为依托,抒发了作者对侄儿之死的至悲至痛的情感,并且采用了反复直抒的方法,让人读其文能想见其为文时边哭边写,痛不欲生的情状,引起强烈的感情共鸣。
3.语言朴素自然,不事雕饰。《古文观止》评此文:“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韩愈写这篇祭文,不是有意做文章,而是为了倾吐自己的真情,边诉边泣,所以他能作到情至笔随,字字句句皆从肺腑中自然流出,毫无雕饰之痕迹。
教案示例二
教学目的:
1.学习通过日常琐事的记叙表达对亡人的痛惜和怀念之情的写法。
2.通过本文的学习,掌握祭文的写法。
3.学习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以及常见的文言现象。
教学重点:在叙事中抒情的写法
教学难点 :祭文的写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分析理解导读法。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切最动人的文字都是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字字含泪,句句动情的抒情散文,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绝,成了祭文中的“千古绝调”。大家在读课文时要注意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深挚感情。
二、韩愈和他的作品: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常自谓“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因晚年曾为吏部侍郎,故也称韩吏部。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及其作品对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有深渊的影响。他主张文章要言之有物,反对六朝以来的单纯追求形式美的骈俪文章;语言要新颖流畅,“唯陈言之务去”,对古文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其散文与柳宗元齐名,并称“韩柳”,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代表作是《马说》《师说》等。
三、写作背景:
韩愈三岁丧父母,由兄嫂抚养成人,他和十二郎虽为叔侄,实际如同兄弟,从小生活在一 起,“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感情特别深厚。十二郎的死,使他悲痛欲绝,也勾起他的辛酸回忆。身世的不幸,家世的凄凉,父母的早逝,兄嫂的抚养,从前同十二郎一起生活的种种情景都一齐涌上心头;自己的衰病,子孙辈的幼小,这是眼前必须正视的现实。所有这一切,汇成一股感情的激流,作者悲感万端,百思萦集,情不能已,因而写成此文。
四、朗读课文:正音正句读
1.给下列词语注音:
不省( ) 所怙( ) 殁( )
汴( )州 孥( ) 薨( )
嗣( )位 殒( )生 奴婢( )
窆( ) 尚飨( ) 颍 ( )水
2.给下列句子断句:
①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②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
③今吾使建中祭汝,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
五、分析理解第一~三段:
(一)导析
1.一词多义辨析
①致
A 乃能衔哀致诚 B 致敬亭于幕府
C 将成家而致汝 D 何意致不厚
E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F 老妇前致词
G [蒋]干还,称瑜雅量高致
②就
A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 B 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C 指物作诗立就 D于是荆轲就车而去
③之
A 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B 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C佯狂不知所之者 D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E 告汝十二郎之灵
④始
A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
B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C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D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E 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
⑤舍
A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 B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C 至舍,四支僵不能动 D 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避之
E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F 屋舍俨然
2.理解文化现象
①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 ②告汝十二郎之灵
③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 ④请归取其孥
⑤明年,丞相薨 ⑥万乘之公相
(二)分析段落意义
1.概括这三段的意义:
答:第一段叙述我听闻侄儿去世准备祭奠的经过;第二段书写身世与家世之不幸的孤苦无 依;第三段叙述两人三别三会,终于不得会合而成永别,表现自己的悔恨和遗憾。
2.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为纪念十二郎,为什么要写自己的身世?
答:是为了表现自己和十二郎的之间的深厚亲情,从而表达自己的深深思念。
3.这几段总体是为了突出什么意义?
答:突出与十二郎的深厚情谊,即虽为叔侄,实为兄弟。
六、作业 :朗读课文,翻译前三段。
第二课时
一、分析四~六段
(一)导析
1.一词多义辨析:
①其
A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B 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C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D 齐国其庶几乎
E 汝其善抚之
②信
A 其信然邪?其梦邪? B 愿陛下亲之信之
C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 D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E 烟涛微茫信难求
③然
A 呜呼!其信然矣! B 虽然,我自今年来
C 吴广以为然 D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④穷
A 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固将愁苦而终穷 D孤灯耿霜夕,穷山读兵书
2.词类活用
①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②遇汝从嫂丧来葬
③而汝抱无涯之戚也 ④其传之非其真邪
⑤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 ⑥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
⑦苍苍者欲化而为白矣 ⑧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
3.区别古今意义:
①明年,丞相薨 ②去年,孟东野往
③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④未可以为信也
⑤几何不从汝而死也 ⑥其无知,悲不几时
(二)分析段落意义
1.概括这三段的段意。
答:第四段感叹命运不公,痛惜诸兄之死;第五段痛惜十二郎之死;表现对十二郎的深沉的思念。
2.第四段写的痛惜诸兄之死,与本文主旨有何关系?
答:烘托自己内心悲痛之甚。诸兄死悲,十二郎死更悲。
二、分析七~九段
(一)导析
1.一词多义分析
①书
A 汝去年书云 B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C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D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E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F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G 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②比
A 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 B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
C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D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E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
③以
A 未始以为忧也 B 其竟以此而殒其身乎
C 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 D 使者妄称以应之乎
④然
A 其然邪?其不然邪 B 其信然邪?其梦邪
C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D所谓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
⑤ 如
A 如耿兰之报,不知当言月日 B日初出大如车盖
C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D坐须臾,沛公起如厕
2.区别古今词义
①汝去年书云 ②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
③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 ④未始以为忧也
⑤东野与吾书,乃问使者
(二)分析段落意义:
1.概括段意
答:①第七段表现对十二郎的子女的怜悯;②第八段写自己对十二郎因软脚病不在意的惭愧之意; ③第九段写对十二郎之死的日期“无知”的愧疚之情。
2.这三段中,一段以感叹结尾,两段以问句结尾,作者是在叹什么?又在感什么?
答:均是感叹十二郎的去世,抒发自己的悲痛。
三、分析第十~十二段:
(一)导析
1.一词多义分析
①食
A 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
B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 敢会宾友
C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D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病
A 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 B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E君子病无能焉 F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③意
A 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B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C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D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E何意致不厚
④长
A 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 B 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
C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 D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E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F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 之多艰
G茅檐长扫净无苔 H府吏长跪告
I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2.下列各句中哪些字是通假字?怎样理解?
①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②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③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④终葬汝于先人之兆
⑤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⑥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⑦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3.区别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
①则待终丧而取以来 ②然后惟其所愿
③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二)分析段落意义:
1.概括段意
答:第十段写对十二郎子女家属的安排及改葬之事;第十一段写自己对不能与十二郎同生死的悲痛之情,以及替他教子养女的愿望;最后一段再次表现其内心的哀痛。
2.这几段从哪些方面体现出了作者对十二郎的深厚情谊?
答:替他处理家务后事;替他教子养女;反复表现愧疚之意。
四、分析篇章结构
全文开头几句是祭文开头的固定形式,正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呜呼!吾少孤”至“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写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先从身世和家世的不幸,写幼时孤苦相依;后叙两人的三别三会,终于不得会合而成永别,使作者悔恨无穷,抱憾终生。
第二部分(从“去年,孟东野往”至“其然乎?其不然乎”),写十二郎之死。先写对十二郎之死的悲痛,再详叙死因和死期。
第三部分(从“今吾使建中祭汝”至篇末),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交代迁葬及教养遗孤等事。
五、总结特点:
1.不拘常格,自由抒情
祭文偏重于抒发对死者的悼念哀痛之情,一般是结合对死者功业德行的颂扬而展开的。本文一反传统祭文以铺排郡望、藻饰官阶、历叙生平、歌功颂德为主的固定格式,主要记家常琐事,表现自己与死者的密切关系,抒写难以抑止的悲哀,表达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形式上则破骈为散,采用自由多变的散体。正如林野在《韩柳文研究法·韩文研究法》中所说:“祭文体,本以用韵为正格……至,至痛彻心,不能为辞,则变调为散体。”使全文有吞声呜咽之态,无夸饰艳丽之辞,为后世欧阳修《泷冈阡表》、归有光《项脊轩志》、袁枚《祭妹文》等开辟新径。清代古文家刘大櫆说:“文贵变……一集之中篇篇变,一篇之中段段变,一段之中句句变,神变,气变,境变,音节变,字句变,惟昌黎能之。”
2.感情真挚,催人泪下
作者写此文的目的不在于称颂死者,而在于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寄托自己的哀思。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调骨肉亲情关系。作者和老成,名为叔侄,情同手足,“两世一身,形单影只”。今老成先逝,子女幼小,更显得家族凋零,振兴无望。这在注重门庭家道的古代,引起韩愈的切肤之痛是理所当然的。二是突出老成之死实出意外。老成比作者年少而体强,却“强者夭而病者全”;老成得的不过是一种常见的软脚病,作者本来不以为意,毫无精神准备,因而对老成的遽死追悔莫及,意外的打击使他极为悲痛。三是表达作者自身的宦海沉浮之苦和人生无常之感,并以此深化亲情。作者原以为两人都还年轻,便不以暂别为念,求食求禄,奔走仕途,因而别多聚少,而今铸成终身遗憾。作者求索老成的死因和死期,却堕入乍信乍疑、如梦如幻的迷境,深觉生命飘忽,倍增哀痛。
3.边诉边泣的语言形式
作者采用与死者对话的方式,边诉边泣,吞吐呜咽,交织着悔恨、悲痛、自责等种种感情,似在生者和死者之间作无穷无尽的长谈。如写闻讣的情景,从“其信然邪”到“未可以为信也”,再到“其信然矣”,语句重叠,表现其惊疑无定的心理状态。末尾“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一段,多用排句,情绪激宕.一气呵成。这一切又都从肺腑中流出,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探究活动
1.祭文中“直抒胸臆”的常见方法研究
研究方法:
(1)泛读名篇:《祭妹文》(袁枚)、《祭石曼卿文》(欧阳修)、《哀盐船文》(汪中)。
(2)比较阅读:袁枚的《祭妹文》与韩愈的进行比较阅读。
(3)初步归纳:A.回忆与逝者交往之事;B.设想自己本应早亡,反跌出对逝者的悲痛之情;C.对逝者后事的交待和安排等。
参读篇目:
(1)同“方法(1)”。
(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散文部分)》,上海古籍出版社。
2.比较袁枚《祭妹文》与韩愈两段文字在写法上的异同
(一)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适先生奓入户,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连呼则则。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予弱冠粤行,汝掎裳悲恸。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悔当时不将嫛婗情状,罗缕纪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
——袁枚《祭妹文》
(二)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犹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韩愈
参考:
韩愈与袁枚《祭妹文》皆为中国文学史上有名的祭文。祭文是对死者表示崇敬和怀念的一种文体,一般多着重叙述死者的功业,往往浮夸不实,流于对死者的谀颂,而韩、袁两篇祭文,多从生活事件的叙述入手,抒发自己的悼念之情。韩文极写叔侄二人自幼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的患难经历,把非同一般的叔侄关系写得真切感人;袁文用强烈的抒情笔调叙写经过提炼的生活情事,亡妹儿时的音容笑貌、活泼之状如在眼前,唯其如此,作者的缅怀之情,也愈见真挚恳切。
相同点:都以叙述生活琐事为主,通过当时生活事件的真实再现,将自已的悲痛之心,怀念之情寓于叙述之中。
不同点:袁文回忆儿时的生活细节,以欢快之事为主,相反相成;韩文则侧重两代人之间的悲惨家庭环境和生活际遇,情深意惨。两文方法不尽相同,但可谓异曲同工,都将自己痛悍和怀念之情寓于叙事之中。
3.“性灵”的内涵与写性灵的标准探究。
研究方法:
(1)精读名家作品:如杨万里、姜白石的诗作,袁枚的散文以及韩愈的等,感知“性灵”就是创作要有真性情、真感情。
(2)比较分析:“性灵”派作家贵自然,反对做作;要推陈出新,反对仿古;要强调个性,反对随俗同流;讲求形式美,反对固定框子里的格调……可以此为标准来与其他流派的作品比较。
《祭十二郎文》赏析 篇3
教学要点
1.具体研习课文。
2.鉴赏韩愈散文边诉边泣,于叙事中抒情的艺术手法。
3.体会作者融于字里行间的至真至切的亲情。
4.理解虚词在表达思想感情上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具体研习课文
1.提问:文章从哪些方面写了韩愈的家境身世?请从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指定一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多媒体显示:
(1)少年孤苦:“吾少孤”“惟兄嫂是依”“零丁孤苦”“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2)为谋生聚少离多:“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又四年,……遇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汝来省吾,止一岁”“吾云汴州,汝不果来”“吾佐戎徐州……汝又不果来”。
(3)未老先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我自今年来,苍苍者欲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欲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
(4)子女年幼:“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
2.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在这些看似平淡的家境叙述中抒发悲愤的?
同桌共同讨论后明确:作者写这篇祭文的目的不在称颂死者,而在于倾吐自己的至痛之情。他紧紧围绕着叔侄间生离死别这个中心,选取那些值得怀念、忧戚,或感到遗憾的生活琐事,写来如叙家常,但却充满着生活气息,让人深感真实、可信。作者又不是纯客观的叙事,而是在典型事件的`叙述中,侧重抒写自己的无比哀痛之情,他以痛惜、遗憾、内疚之情来叙事,叙事中处处含情,使得叙事、抒情水乳交融。作者又充分运用第一人称的方便,尽情地把自己的一切感受都倾注到叙事之中,写得如泣如诉。
3.提问:本文写得至悲至痛,试思考作者在悲侄儿之死的同时,还抒发了哪些悲情?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引导。
明确:
(1)悲叹家族人丁不兴。封建社会门第家族观念极强。韩愈出身于小官吏家庭,家庭浓厚的儒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他,而人丁不兴,使他尤其看重家族成员。然而父母早亡,兄殁南方,两世一身等久已令他体会到家境凄凉之悲了,而如今侄儿又撒手西去,儿子、侄孙尚年幼,韩氏能支撑门面的只有韩愈自己,家庭之事连个商量之人也找不到。这无限的孤独怎不使他悲从中来,进而想到“无意于人世”呢?
(2)悲叹自己仕途失意。韩愈19岁便离家到京城求发展,但却多次应考落第,25岁中进士后还要到处请求权贵援引举荐(如《与于襄阳书》),29岁才开始入仕途。到35岁写作本文之时的几年间,却辗转迁徙,京城、汴州、徐州、宣城四处漂泊。他饱读诗书,才华出众,却不得施展,内心自然郁郁寡欢,而此时又得侄儿突然去世的消息,悲痛之中情不自禁地蕴含了自身无限的酸楚。于是他便喊出了“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的肺腑之言。
4.揣摩文章第5自然段中“邪”“也”“乎”“矣”的用法,体会它们在表达思想感情上的作用。
学生集体背诵第5段,然后找出这些虚词进行分析、讨论。
明确:作者悲伤之情无法抑止,又希望“传之非真”,因此在本段连用三个“邪”字,三个“也”字,表示不愿相信十二郎的死是真的。三个“乎”字,表示虽不愿相信而事实俱在的矛盾心情。后连用五个“矣”字,表明作者在理念上感到丧报书信决非误传之后的不情愿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二、艺术手法的体现
提问:本文作为一篇优秀的古代散文,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请归纳艺术手法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思考后明确:
1.破骈为散,自由多变的形式。祭文是一种古老的文体,形式上多采用四言韵文或骈文,篇幅短小,十分呆板。韩愈此文,完全突破了四言韵文和骈文的框框,用纯净的散文体自由抒写。为人们用祭文充分表达思想感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2.强烈的抒情性和巨大的艺术感染力。本文以生活琐事为依托,抒发了作者对侄儿之死的至悲至痛的情感,并且采用了反复直抒的方法,让人读其文能想见其为文时边哭边写,痛不欲生的情状,引起强烈的感情共鸣。
3.语言朴素自然,不事雕饰。《古文观止》评此文:“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韩愈写这篇祭文,不是有意做文章,而是为了倾吐自己的真情,边诉边泣,所以他能作到情至笔随,字字句句皆从肺腑中自然流出,毫无雕饰之痕迹。
《祭十二郎文》赏析 篇4
教学目标 :
1、 基础知识目标:以情动人的文笔,分析作者叙事陈情怎样逐层深入,准确反映笔者 思想境界。
2、 思想教育目标:亲情——真实 情感的展示。
3、 能力培养目标:指导学生体味其用词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
教学重点:
本课主要是以情动人,在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之后,让学生找出叙述作者亲情的语句,进而分析作者叙事陈情怎样逐层深入,达到抒情的目的。
教学难点 :祭文的情感。
教学方法:反复诵读的新授课。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世界最美的坟墓》等优秀的外国祭文,让我们领略了他们的文化特色,今天我们来看看自己的文化中颇受褒扬的祭文样式。
二、板书课题—— 《祭十二郎文》
三、介绍作者和该文的评价:
韩愈简介: 韩愈,字退之,也称韩昌黎,唐代著名文学家。尤以散文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他生活在中唐时期,在文学方面影响很大,他的主要贡献是与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恢复先秦、西汉的优秀散文传统,摒弃南北朝以来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他主张文章要有充实内容,学习古文应“顺其意而不顺其辞”,“惟陈言之务去”,力求“文从字顺”,这些主张是进步的积极的,并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作品收在《昌黎先生集》。宋代欧阳修、“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明清两代归有光、唐顺之、方苞、姚鼎等许多著名散文家都是继承了韩柳的文学传统或受其明显的影响在各自的散文创作中取得辉煌成就。
韩愈在散文创作中 , 实践了他的文学主张写了大量的政论、赠序、杂说、祭文、墓志铭 , 他的议论文很少引经据典地说教 , 而是以形象化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手法 , 写得很有说服力 , 《师说》是典型一例;记叙文也十分生动 , 写人、记事状物都很感人。 《 祭十二郎文》是一篇祭文 , 叙述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 , 抒发悲伤情感 , 悼念侄儿,写得情真意挚、凄楚动人 , 很有特色,后人评价很高。
韩愈三岁时就死了父亲,而后由兄嫂抚养长大。长兄韩会无子,次兄韩介有子韩圭成,在族中同辈排行十二,故称十二郎。按封建社会的规矩,十二郎过继给韩会为子,因此韩愈与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感情深厚,虽为叔侄,却情同手足。成年后,韩愈仕途不顺,二十五岁方登进士第,后做官又触犯权贵,触怒唐宪宗,多次遭贬,因四处漂泊很少与十二郎见面。后唐穆宗继位,韩愈官运好转,叔侄二人能够相聚之时,突然传来十二郎病亡的噩耗,使韩愈悲痛欲绝,也勾起他辛酸的回忆,于是写下这篇祭文。
在韩愈诸多优秀的抒情散文里,《祭十二郎文》当推为其中的佼佼者,该文在我国浩繁的古代散文作品中,亦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名篇,历来被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十二郎,是韩愈的侄子,名老成。
祭文通常是祭奠亲友的有固定形式的文辞,也有用以祭神祭物的。作为祭文,因为其内容和形式都容易公式化,所以为后人传诵的不多。但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却不拘格式,写得情真意切,生动感人,为后人传诵。韩愈的这篇《祭十二郎文》,不单在形式上用的是散句单行,在内容指向上也一任情感的激荡,通篇追叙他与十二郎的共同生活和深厚情谊,以及渲泄十二郎之死所带给他的莫大哀痛。这种对祭文体的创变,适应了作者情感表达的需要,进而也使该文形成了“以情胜”的鲜明艺术特色。
四、读文——( 20 分)
范读—正音—自读—齐读(录音:)
落实字词句及背景,做到能口译。参考网址:
五、课文分析(参考网址:)
(一)阅读讲析
1、鉴赏古代散文,要强调朗读,要以阅读为基础。读懂是前提,然后才能走进作者创造的意境,联想想象,体会作品内涵,与作者同悲同喜。
2、讲析:
《祭十二郎文》全文共十二自然段。
第 1 自然段交代了写祭文的时间,叔侄关系、远奠的方式。用第二人称写法,如与亡者衔哀面语,虽说此段是祭文固定格式,但饱含深情至哀,确立了全文的情感基调。
第 2 自然段诉说自己的家世的不幸,在不幸中叔侄二人“未尝一日相离”,情同手足。
第 3 自然段回忆与十二郎离别后的三次见面和三次见面未果的经历,痛惜成年后二人离聚不定,竟成永诀,为此抱恨终身。
第 4 自然段哀叹自己未老先衰本该早死而未死,十二郎年少康强,不该早死而竟死,两相对照极度悲哀。
第 5 自然段倾诉自己遭受巨大打击精神恍惚,对十二郎的死不愿相信又不得不相信的惨烈心情。
第 6 段表达自己希望“从汝而死”,死后与侄儿相见的愿望,倾诉视死为幸的至悲至痛。
第 7 自然段联想到自己的和侄儿的孩子,说他们难以健康成长,悲痛至极连忌讳和不吉利都不顾及了。
第 8 自然段推断侄儿猝然而死的病由,倾诉自己“未始以为忧”的痛悔之情。
第 9 自然段推测侄儿的死期,倾诉自己不能确知侄儿死期的悲哀。
第 10 自然段吊慰遗孤,为侄儿安排身后事,告慰侄儿在天之灵。
第 11 自然段为侄儿的死而归罪自己,恸哭长号,告诉侄儿自己已是万念惧灰,仅存替侄儿教子嫁女的心愿而已。
第 12 自然段全文结束,“言有穷而情不可终,为侄儿的死而痛伤不已。”
全文 12 段环环相扣,以悲痛之情为线索组织全文,体现思路的发展,先回忆叔侄相依为命,感情至深,这是前提;接着围绕侄儿的死叙写自己的惶惑、痛悔和强烈的感情震荡,为高潮奠定基础;最后诉说自己的心迹,在恸哭长号中伤痛之情达到高潮。全文写来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读后令人潸然泪下。
(二)鉴赏要点
对于本文,我们可以抓住以下几个要点进行鉴赏。
1、设疑:作者何以对侄儿的死悲恸欲绝?结尾的“言有穷而情无终”舒什么样的情?
明确:为世间少有的哀情——
( 1 )悲家事不幸;
( 2 )悔“旅食京师”;
( 3 )叹未老先衰;
( 4 )恨小病丧命;
( 5 )哀后辈孤苦;
( 6 )疚丧葬难周。
2 、在深沉的叙事中倾泻情感。
侄儿的突然死去使作者想到身世的不幸、家世的凄凉,父母早逝全赖兄嫂抚养,自己的孤独全凭有侄儿相依相慰;侄儿死后,其子女幼小无依而自己未老先衰,万念惧灰。
一幕幕一桩桩,回忆过去,面对现实,叙述时不加修饰,不做渲染,诉说琐事显得平淡,但字字句句发自骨肉至情,真实而且深沉。
在深沉的叙事中融着作者奔流起伏而倾泻的悲伤之情。开篇是含着眼泪的诉说,进而呜咽抽泣,进而泪流满面,安排侄儿身后事时已是号淘痛哭,直到罪己责己已竟是顿足捶胸,呼天抢地了。
在情感的倾泻中,有怀念、有感激、有悔恨、有哀愤、有自咎、有乞望,或徐或疾,或高或低,直至“言有穷而情不可终”仍是悲哭不已。可以想见,作者一面哭一面写,一面写一面哭,一边叙述一边抒情,百思萦集,情不能已,真是催人泪下。
3、汝吾相称,如对谈面泣,真切感人。
古代的祭文大多是公式化的,赞颂死者的功德,评说死者的一生,实际上是讲给活人听,叙事难免夸饰,抒情难免不实在。
本文却敢于打破常式,写得真切感人。作者祭奠与自己关系密切感情深厚的侄儿,抒发了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通篇汝吾相称,像是与侄儿对谈面语,异常真切。
开篇一个“告”字,让人感到全文都是向十二郎当面诉说,而亡者也正侧耳倾听:
叙家常琐事如与久别的侄儿共忆往事;
推测十二郎死的日期又像是叔侄二人共同核对;
安排十二郎身后事犹如共同商量,抚背安慰;
说起心中的惶惑,不时发出感问,真恨不得十二郎当面给予回应,听着二人说话,我们很容易感受叔侄情深,感受作者的悲感。
如果十二郎有知,也一定会与作者一起捶胸顿足,恸哭不止的。难怪本文被称为“至情”之作而千古传诵。
4 .独具特色的语言形式和语气词的运用,增强全文的感染力。
本文读来似叔侄二人之间,生者死者之间的无尽交谈,语言形式独具特色,文中多用重叠的语句和排比句,增强了语势,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的使用也增强了全文的感染力,多处接连不断地连用“而”,“邪”,“于”,“也”“矣”字。加重语气,强化情感,并使形为散体的这篇祭文,含有了韵味,节奏也更加顿挫有力,从而更能打动读者。
在这里作者独特的表现手法,是使其真挚、深沉的情感紧紧融注在日常平凡琐事的叙述之中。让绵密深沉的主体情感,直接投射于与十二郎有关的生活细节之中,反复抒吐,与之融铸成完整的审美意象,释放出强烈、隽永的感情光芒。
文章起首一小自然段,是祭文固有的开头形式。作者抑制着悲痛的情感,以循例的开头,为全文拉开序幕。
作者的笔触,以对过去的回忆为起点,“呜呼 ! 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韩愈三岁时丧失双亲,跟随长兄韩会夫妇生活。后韩会由起居舍人贬为韶州刺史 ( 治所广东省曲江县 ) ,不久死于任上,韩愈始十岁。
文章选择记叙了韩愈与十二郎幼年“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因三兄皆早世,嫂“抚汝指吾”感叹“韩氏两世,惟此而已”等充满坎坷、辛酸的生活境况、情形,充满感情地说明了叔侄二人从儿时孤苦相依发展起来的特殊深刻关系,以及两人在韩门“承先人后”的独特地位。
作者饱经沧桑的笔调挟带了身世、家世之悲来悼十二郎,令人在一开始就感受到其悲痛之情的绵远深重。
其后追忆延展,写两人成年后的几次见面和离别,特别点出近年间作者与十二郎几度约好会合又因变故使其“不果来”,突出了两人相互依恋的感情。夙愿终付虚幻,作者的痛悔不可自释。作者的一句“孰知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 ”深深表明了他心中的惊诧叹惋和无比痛惜,也在读者心里激起了强烈的震动。
下面对死讯生疑给被伤痛死死压住的心灵带来的瞬间、报丧书信反转来造成的更大绝望、伤心绝望至极而转生的悲愤,一系列急速变化的心理活动,都在作者毫无遮蔽的情感屏幕上清晰地显现出来。
及至文中回复谈到自己的神衰体弱,说是不久就会从十二郎而死 ( “几何不从汝而死也” ) ,因莫大的痛苦重负把这将死视为幸事,又由此想到他们的孩子都尚弱小,悲痛的情感越发汹涌,“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乎 ? ”此时作者的抒情围绕十二郎的生前身后事,犹如湖水被猛掷进巨石,波动的涟漪在尽力迅疾地扩大,又好似滔滔急流的江水,波波相拥。问十二郎究竟患何病,何时殁等语,表面语气较低缓,却令人觉着作者锥心的痛楚。
同时在行文中,造成了一种时起时伏、回旋跌宕的抒情效果。正如在艺术技巧上“抑”是为了“扬”,紧接着文中表现出无边无涯的死别的折磨,终于把作者的情感推向了最高潮,“呜呼 ! 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得抚汝以尽哀……”直到“彼苍者天,曷其有极 ! ”将作者最终未能面见死者的深深痛憾、因大恸而导致的深刻自责等一齐爆发出来,其罕见的激烈、深细与真实,使读者怀着战栗的心灵看到了人类生命情感的无尽深处。这种感受,一直延续到作者交待了“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后,合并入“言有穷而情不可终”的无限余韵之中。
《祭十二郎文》之所以能将诚挚的抒情与日常琐事的叙述紧密融合在一起,深切地表达出对亡故亲人的悼念和对人生浮沉离合的无限感叹,其另一个重要的艺术特点不能忽略,即成功的语言运用。作者首先善于极贴切、生动地使用语言,使其文字不但切情而且切“境”,即描写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场合,便用什么样的语言手法使之凸现出来、活动起来。其次是作者在用语方面擅长变化。
人的情感活动本来就处在时刻张驰起伏的规律之中,所用于表达的语言如果平板单调,就万不能表现好情感世界的微妙深奥。而韩愈这篇文章的语调句式随着自身情感的发展变化段段变、时时变。句式或长或短、或口语或雅句;语调则或急促或迂缓、或高亢或低回,真正做到了情至笔随。从而使文章收到了情文并生的最佳效果。
六、文言知识归纳——详见《明师对话》中《祭十二郎文》的“学法指南篇”。
七、拓展研究:
请将《祭十二郎文》与《祭妹文》作一个比较。参考文章:
作业 :
1、完成练习二、三、四。
2、完成同步练相关内容。
附:网络教室教学设计
一、自主学习:
1、听录音,跟着读
范读—正音—自读—齐读或听录音,自己读,录音资料网址:
2、落实字词句及背景,做到能口译。参考资料网址:
二、合作学习:
1、课文分析,理解内容,如有疑问可发短信质询,也可参考网络资料:
2、作者如何抒发情感?
三、深入探究
1、文言知识归纳
2、将《祭十二郎文》与《祭妹文》作一个比较。参考网络文章:
将自己的看法发到我的电子邮箱或网页“互动天地”:
[1]
《祭十二郎文》赏析 篇5
教学要点
1.熟读课文,读懂文字,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较为准确、清晰的了解。
2.梳理课文层次脉络,感悟课文的抒情基调。
教学过程
1.解题
祭文是一种文体,古已有之。徐师曾在《文体明辨》中作如下界定:“祭文者,祭奠亲友之词也。古之祭文,止于告飨而已。中世以还,兼赞言行,以寓哀伤之意,盖祝文之变也。”古文写祭文有一套固定的格式,内容多为对死者生平的追述和赞颂,形式多为骈文或四言韵文。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打破了这一常规,此文的主旨不在于称颂于死者,而在于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通过对家常琐事的记叙,表现自己与死者的密切关系,表达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形式上突破四言押韵常规,破骈为散,不拘常规,或散或偶,或长或短,情至而文生,被后人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后世祭吊名作如李商隐的《祭小侄妇寄文》、袁枚《祭妹文》等都受其影响。
2.介绍作者及背景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听录音或听教师范读,注意作者在文中倾注的深沉真挚的感情。
②学生初读认准字音;再读体会感情。
③用一句话说出自己的感受。
④检查朗读,看学生对课文字、词、句的初步理解。
4.自读课文,理清脉络。
再读首先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然后给文章分段并归纳大意。
小组讨论明确。
(有条件的可利用实物投影,让学生直接展示成果。或者学生讨论明确,教师随之板书。)
5.总结文言知识
6.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重点体会融抒情于叙事的特点和破骈为散和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
《祭十二郎文》赏析 篇6
教案示例一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熟读课文,读懂文字,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较为准确、清晰的了解。
2.梳理课文层次脉络,感悟课文的抒情基调。
教学过程
1.解题
祭文是一种文体,古已有之。徐师曾在《文体明辨》中作如下界定:“祭文者,祭奠亲友之词也。古之祭文,止于告飨而已。中世以还,兼赞言行,以寓哀伤之意,盖祝文之变也。”古文写祭文有一套固定的格式,内容多为对死者生平的追述和赞颂,形式多为骈文或四言韵文。韩愈的打破了这一常规,此文的主旨不在于称颂于死者,而在于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通过对家常琐事的记叙,表现自己与死者的密切关系,表达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形式上突破四言押韵常规,破骈为散,不拘常规,或散或偶,或长或短,情至而文生,被后人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后世祭吊名作如李商隐的《祭小侄妇寄文》、袁枚《祭妹文》等都受其影响。
2.介绍作者及背景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 听录音或听教师范读,注意作者在文中倾注的深沉真挚的感情。
② 学生初读认准字音;再读体会感情。
③ 用一句话说出自己的感受。
④ 检查朗读,看学生对课文字、词、句的初步理解。
4.自读课文,理清脉络。
再读首先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然后给文章分段并归纳大意。
小组讨论明确。
(有条件的可利用实物投影,让学生直接展示成果。或者学生讨论明确,教师随之板书。)
5.总结文言知识
6.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重点体会融抒情于叙事的特点和破骈为散和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 。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具体研习课文。
2.鉴赏韩愈散文边诉边泣,于叙事中抒情的艺术手法。
3.体会作者融于字里行间的至真至切的亲情。
4.理解虚词在表达思想感情上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具体研习课文
1.提问:文章从哪些方面写了韩愈的家境身世?请从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指定一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多媒体显示:
(1)少年孤苦:“吾少孤”“惟兄嫂是依”“零丁孤苦”“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2)为谋生聚少离多:“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又四年,……遇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汝来省吾,止一岁”“吾云汴州,汝不果来”“吾佐戎徐州……汝又不果来”。
(3)未老先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我自今年来,苍苍者欲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欲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
(4)子女年幼:“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
2.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在这些看似平淡的家境叙述中抒发悲愤的?
同桌共同讨论后明确:作者写这篇祭文的目的不在称颂死者,而在于倾吐自己的至痛之情。他紧紧围绕着叔侄间生离死别这个中心,选取那些值得怀念、忧戚,或感到遗憾的生活琐事,写来如叙家常,但却充满着生活气息,让人深感真实、可信。作者又不是纯客观的叙事,而是在典型事件的叙述中,侧重抒写自己的无比哀痛之情,他以痛惜、遗憾、内疚之情来叙事,叙事中处处含情,使得叙事、抒情水乳交融。作者又充分运用第一人称的方便,尽情地把自己的一切感受都倾注到叙事之中,写得如泣如诉。
3.提问:本文写得至悲至痛,试思考作者在悲侄儿之死的同时,还抒发了哪些悲情?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引导。
明确:
(1)悲叹家族人丁不兴。封建社会门第家族观念极强。韩愈出身于小官吏家庭,家庭浓厚的儒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他,而人丁不兴,使他尤其看重家族成员。然而父母早亡,兄殁南方,两世一身等久已令他体会到家境凄凉之悲了,而如今侄儿又撒手西去,儿子、侄孙尚年幼,韩氏能支撑门面的只有韩愈自己,家庭之事连个商量之人也找不到。这无限的孤独怎不使他悲从中来,进而想到“无意于人世”呢?
(2)悲叹自己仕途失意。韩愈19岁便离家到京城求发展,但却多次应考落第,25岁中进士后还要到处请求权贵援引举荐(如《与于襄阳书》),29岁才开始入仕途。到35岁写作本文之时的几年间,却辗转迁徙,京城、汴州、徐州、宣城四处漂泊。他饱读诗书,才华出众,却不得施展,内心自然郁郁寡欢,而此时又得侄儿突然去世的消息,悲痛之中情不自禁地蕴含了自身无限的酸楚。于是他便喊出了“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的肺腑之言。
4.揣摩文章第5自然段中“邪”“也”“乎”“矣”的用法,体会它们在表达思想感情上的作用。
学生集体背诵第5段,然后找出这些虚词进行分析、讨论。
明确:作者悲伤之情无法抑止,又希望“传之非真”,因此在本段连用三个“邪”字,三个“也”字,表示不愿相信十二郎的死是真的。三个“乎”字,表示虽不愿相信而事实俱在的矛盾心情。后连用五个“矣”字,表明作者在理念上感到丧报书信决非误传之后的不情愿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二、艺术手法的体现
提问:本文作为一篇优秀的古代散文,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请归纳艺术手法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思考后明确:
1.破骈为散,自由多变的形式。祭文是一种古老的文体,形式上多采用四言韵文或骈文,篇幅短小,十分呆板。韩愈此文,完全突破了四言韵文和骈文的框框,用纯净的散文体自由抒写。为人们用祭文充分表达思想感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2.强烈的抒情性和巨大的艺术感染力。本文以生活琐事为依托,抒发了作者对侄儿之死的至悲至痛的情感,并且采用了反复直抒的方法,让人读其文能想见其为文时边哭边写,痛不欲生的情状,引起强烈的感情共鸣。
3.语言朴素自然,不事雕饰。《古文观止》评此文:“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韩愈写这篇祭文,不是有意做文章,而是为了倾吐自己的真情,边诉边泣,所以他能作到情至笔随,字字句句皆从肺腑中自然流出,毫无雕饰之痕迹。
教案示例二
教学目的:
1.学习通过日常琐事的记叙表达对亡人的痛惜和怀念之情的写法。
2.通过本文的学习,掌握祭文的写法。
3.学习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以及常见的文言现象。
教学重点:在叙事中抒情的写法
教学难点:祭文的写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分析理解导读法。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切最动人的文字都是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字字含泪,句句动情的抒情散文,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绝,成了祭文中的“千古绝调”。大家在读课文时要注意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深挚感情。
二、韩愈和他的作品: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常自谓“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因晚年曾为吏部侍郎,故也称韩吏部。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及其作品对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有深渊的影响。他主张文章要言之有物,反对六朝以来的单纯追求形式美的骈俪文章;语言要新颖流畅,“唯陈言之务去”,对古文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其散文与柳宗元齐名,并称“韩柳”,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代表作是《马说》《师说》等。
三、写作背景:
韩愈三岁丧父母,由兄嫂抚养成人,他和十二郎虽为叔侄,实际如同兄弟,从小生活在一 起,“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感情特别深厚。十二郎的死,使他悲痛欲绝,也勾起他的辛酸回忆。身世的不幸,家世的凄凉,父母的早逝,兄嫂的抚养,从前同十二郎一起生活的种种情景都一齐涌上心头;自己的衰病,子孙辈的幼小,这是眼前必须正视的现实。所有这一切,汇成一股感情的激流,作者悲感万端,百思萦集,情不能已,因而写成此文。
四、朗读课文:正音正句读
1.给下列词语注音:
不省( ) 所怙( ) 殁( )
汴( )州 孥( ) 薨( )
嗣( )位 殒( )生 奴婢( )
窆( ) 尚飨( ) 颍 ( )水
2.给下列句子断句:
①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②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
③今吾使建中祭汝,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
五、分析理解第一~三段:
(一)导析
1.一词多义辨析
①致
A 乃能衔哀致诚 B 致敬亭于幕府
C 将成家而致汝 D 何意致不厚
E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F 老妇前致词
G [蒋]干还,称瑜雅量高致
②就
A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 B 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C 指物作诗立就 D于是荆轲就车而去
③之
A 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B 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C佯狂不知所之者 D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E 告汝十二郎之灵
④始
A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
B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C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D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E 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
⑤舍
A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 B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C 至舍,四支僵不能动 D 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避之
E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F 屋舍俨然
2.理解文化现象
①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 ②告汝十二郎之灵
③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 ④请归取其孥
⑤明年,丞相薨 ⑥万乘之公相
(二)分析段落意义
1.概括这三段的意义:
答:第一段叙述我听闻侄儿去世准备祭奠的经过;第二段书写身世与家世之不幸的孤苦无 依;第三段叙述两人三别三会,终于不得会合而成永别,表现自己的悔恨和遗憾。
2.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为纪念十二郎,为什么要写自己的身世?
答:是为了表现自己和十二郎的之间的深厚亲情,从而表达自己的深深思念。
3.这几段总体是为了突出什么意义?
答:突出与十二郎的深厚情谊,即虽为叔侄,实为兄弟。
六、作业 :朗读课文,翻译前三段。
第二课时
一、分析四~六段
(一)导析
1.一词多义辨析:
①其
A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B 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C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D 齐国其庶几乎
E 汝其善抚之
②信
A 其信然邪?其梦邪? B 愿陛下亲之信之
C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 D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E 烟涛微茫信难求
③然
A 呜呼!其信然矣! B 虽然,我自今年来
C 吴广以为然 D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④穷
A 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固将愁苦而终穷 D孤灯耿霜夕,穷山读兵书
2.词类活用
①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②遇汝从嫂丧来葬
③而汝抱无涯之戚也 ④其传之非其真邪
⑤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 ⑥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
⑦苍苍者欲化而为白矣 ⑧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
3.区别古今意义:
①明年,丞相薨 ②去年,孟东野往
③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④未可以为信也
⑤几何不从汝而死也 ⑥其无知,悲不几时
(二)分析段落意义
1.概括这三段的段意。
答:第四段感叹命运不公,痛惜诸兄之死;第五段痛惜十二郎之死;表现对十二郎的深沉的思念。
2.第四段写的痛惜诸兄之死,与本文主旨有何关系?
答:烘托自己内心悲痛之甚。诸兄死悲,十二郎死更悲。
二、分析七~九段
(一)导析
1.一词多义分析
①书
A 汝去年书云 B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C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D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E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F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G 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②比
A 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 B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
C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D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E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
③以
A 未始以为忧也 B 其竟以此而殒其身乎
C 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 D 使者妄称以应之乎
④然
A 其然邪?其不然邪 B 其信然邪?其梦邪
C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D所谓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
⑤ 如
A 如耿兰之报,不知当言月日 B日初出大如车盖
C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D坐须臾,沛公起如厕
2.区别古今词义
①汝去年书云 ②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
③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 ④未始以为忧也
⑤东野与吾书,乃问使者
(二)分析段落意义:
1.概括段意
答:①第七段表现对十二郎的子女的怜悯;②第八段写自己对十二郎因软脚病不在意的惭愧之意; ③第九段写对十二郎之死的日期“无知”的愧疚之情。
2.这三段中,一段以感叹结尾,两段以问句结尾,作者是在叹什么?又在感什么?
答:均是感叹十二郎的去世,抒发自己的悲痛。
三、分析第十~十二段:
(一)导析
1.一词多义分析
①食
A 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
B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 敢会宾友
C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D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病
A 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 B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E君子病无能焉 F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③意
A 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B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C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D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E何意致不厚
④长
A 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 B 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
C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 D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E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F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 之多艰
G茅檐长扫净无苔 H府吏长跪告
I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2.下列各句中哪些字是通假字?怎样理解?
①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②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③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④终葬汝于先人之兆
⑤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⑥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⑦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3.区别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
①则待终丧而取以来 ②然后惟其所愿
③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二)分析段落意义:
1.概括段意
答:第十段写对十二郎子女家属的安排及改葬之事;第十一段写自己对不能与十二郎同生死的悲痛之情,以及替他教子养女的愿望;最后一段再次表现其内心的哀痛。
2.这几段从哪些方面体现出了作者对十二郎的深厚情谊?
答:替他处理家务后事;替他教子养女;反复表现愧疚之意。
四、分析篇章结构
全文开头几句是祭文开头的固定形式,正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呜呼!吾少孤”至“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写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先从身世和家世的不幸,写幼时孤苦相依;后叙两人的三别三会,终于不得会合而成永别,使作者悔恨无穷,抱憾终生。
第二部分(从“去年,孟东野往”至“其然乎?其不然乎”),写十二郎之死。先写对十二郎之死的悲痛,再详叙死因和死期。
第三部分(从“今吾使建中祭汝”至篇末),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交代迁葬及教养遗孤等事。
五、总结特点:
1.不拘常格,自由抒情
祭文偏重于抒发对死者的悼念哀痛之情,一般是结合对死者功业德行的颂扬而展开的。本文一反传统祭文以铺排郡望、藻饰官阶、历叙生平、歌功颂德为主的固定格式,主要记家常琐事,表现自己与死者的密切关系,抒写难以抑止的悲哀,表达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形式上则破骈为散,采用自由多变的散体。正如林野在《韩柳文研究法·韩文研究法》中所说:“祭文体,本以用韵为正格……至,至痛彻心,不能为辞,则变调为散体。”使全文有吞声呜咽之态,无夸饰艳丽之辞,为后世欧阳修《泷冈阡表》、归有光《项脊轩志》、袁枚《祭妹文》等开辟新径。清代古文家刘大櫆说:“文贵变……一集之中篇篇变,一篇之中段段变,一段之中句句变,神变,气变,境变,音节变,字句变,惟昌黎能之。”
2.感情真挚,催人泪下
作者写此文的目的不在于称颂死者,而在于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寄托自己的哀思。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调骨肉亲情关系。作者和老成,名为叔侄,情同手足,“两世一身,形单影只”。今老成先逝,子女幼小,更显得家族凋零,振兴无望。这在注重门庭家道的古代,引起韩愈的切肤之痛是理所当然的。二是突出老成之死实出意外。老成比作者年少而体强,却“强者夭而病者全”;老成得的不过是一种常见的软脚病,作者本来不以为意,毫无精神准备,因而对老成的遽死追悔莫及,意外的打击使他极为悲痛。三是表达作者自身的宦海沉浮之苦和人生无常之感,并以此深化亲情。作者原以为两人都还年轻,便不以暂别为念,求食求禄,奔走仕途,因而别多聚少,而今铸成终身遗憾。作者求索老成的死因和死期,却堕入乍信乍疑、如梦如幻的迷境,深觉生命飘忽,倍增哀痛。
3.边诉边泣的语言形式
作者采用与死者对话的方式,边诉边泣,吞吐呜咽,交织着悔恨、悲痛、自责等种种感情,似在生者和死者之间作无穷无尽的长谈。如写闻讣的情景,从“其信然邪”到“未可以为信也”,再到“其信然矣”,语句重叠,表现其惊疑无定的心理状态。末尾“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一段,多用排句,情绪激宕.一气呵成。这一切又都从肺腑中流出,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探究活动
1.祭文中“直抒胸臆”的常见方法研究
研究方法:
(1)泛读名篇:《祭妹文》(袁枚)、《祭石曼卿文》(欧阳修)、《哀盐船文》(汪中)。
(2)比较阅读:袁枚的《祭妹文》与韩愈的进行比较阅读。
(3)初步归纳:A.回忆与逝者交往之事;B.设想自己本应早亡,反跌出对逝者的悲痛之情;C.对逝者后事的交待和安排等。
参读篇目:
(1)同“方法(1)”。
(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散文部分)》,上海古籍出版社。
2.比较袁枚《祭妹文》与韩愈两段文字在写法上的异同
(一)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适先生奓入户,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连呼则则。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予弱冠粤行,汝掎裳悲恸。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悔当时不将嫛婗情状,罗缕纪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
——袁枚《祭妹文》
(二)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犹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韩愈
参考:
韩愈与袁枚《祭妹文》皆为中国文学史上有名的祭文。祭文是对死者表示崇敬和怀念的一种文体,一般多着重叙述死者的功业,往往浮夸不实,流于对死者的谀颂,而韩、袁两篇祭文,多从生活事件的叙述入手,抒发自己的悼念之情。韩文极写叔侄二人自幼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的患难经历,把非同一般的叔侄关系写得真切感人;袁文用强烈的抒情笔调叙写经过提炼的生活情事,亡妹儿时的音容笑貌、活泼之状如在眼前,唯其如此,作者的缅怀之情,也愈见真挚恳切。
相同点:都以叙述生活琐事为主,通过当时生活事件的真实再现,将自已的悲痛之心,怀念之情寓于叙述之中。
不同点:袁文回忆儿时的生活细节,以欢快之事为主,相反相成;韩文则侧重两代人之间的悲惨家庭环境和生活际遇,情深意惨。两文方法不尽相同,但可谓异曲同工,都将自己痛悍和怀念之情寓于叙事之中。
3.“性灵”的内涵与写性灵的标准探究。
研究方法:
(1)精读名家作品:如杨万里、姜白石的诗作,袁枚的散文以及韩愈的等,感知“性灵”就是创作要有真性情、真感情。
(2)比较分析:“性灵”派作家贵自然,反对做作;要推陈出新,反对仿古;要强调个性,反对随俗同流;讲求形式美,反对固定框子里的格调……可以此为标准来与其他流派的作品比较。
《祭十二郎文》赏析 篇7
在韩愈诸多优秀的抒情散文里,《祭十二郎文》当推为其中的佼佼者,该文在我国浩繁的古代散文作品中,亦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名篇,历来被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十二郎,是韩愈的侄子,名老成,他在韩氏族中排行第十二,故称为十二郎。韩愈与十二郎从小生活在一起,情逾一般骨肉。唐德宗贞元二十年(804),在京城长安(今西安)任监察御史的韩愈骤闻十二郎死讯,悲不自胜,痛悼万分。在这种巨大的感情压力下,自他胸臆涌出了这篇千古至文。
祭文通常是祭奠亲友的有固定形式的文辞,也有用以祭神祭物的。韩愈的这篇《祭十二郎文》,却一改过去惯例,不单在形式上用的是散句单行,在内容指向上也一任情感的激荡,通篇追叙他与十二郎的共同生活和深厚情谊,以及渲泄十二郎之死所带给他的莫大哀痛。这种对祭文体的创变,适应了作者情感表达的需要,进而也使该文形成了“以情胜”的鲜明艺术特色。在这里作者独特的表现手法,是使其真挚、深沉的情感紧紧融注在日常平凡琐事的叙述之中。让绵密深沉的主体情感,直接投射于与十二郎有关的生活细节之中,反复抒吐,与之融铸成完整的审美意象,释放出强烈、隽永的感情光芒。文章起首一小自然段,是祭文固有的开头形式。作者抑制着悲痛的情感,以循例的开头,为全文拉开序幕。作者的笔触,以对过去的回忆为起点,“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韩愈三岁时丧失双亲,跟随长兄韩会夫妇生活。后韩会由起居舍人贬为韶州刺史(治所广东省曲江县),不久死于任上,韩愈始十岁。文章选择记叙了韩愈与十二郎幼年“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因三兄皆早世,嫂“抚汝指吾”感叹“韩氏两世,惟此而已”等充满坎坷、辛酸的生活境况、情形,充满感情地说明了叔侄二人从儿时孤苦相依发展起来的特殊深刻关系,以及两人在韩门“承先人后”的独特地位。作者饱经沧桑的笔调挟带了身世、家世之悲来悼十二郎,令人在一开始就感受到其悲痛之情的绵远深重。其后追忆延展,写两人成年后的几次见面和离别,特别点出近年间作者与十二郎几度约好会合又因变故使其“不果来”,突出了两人相互依恋的感情。夙愿终付虚幻,作者的痛悔不可自释。作者的一句“孰知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深深表明了他心中的惊诧叹惋和无比痛惜,也在读者心里激起了强烈的震动。下面对死讯生疑给被伤痛死死压住的心灵带来的瞬间、报丧书信反转来造成的更大绝望、伤心绝望至极而转生的悲愤,一系列急速变化的心理活动,都在作者毫无遮蔽的情感屏幕上清晰地显现出来。及至文中回复谈到自己的神衰体弱,说是不久就会从十二郎而死(“几何不从汝而死也”),因莫大的痛苦重负把这将死视为幸事,又由此想到他们的孩子都尚弱小,悲痛的情感越发汹涌,“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乎?”此时作者的抒情围绕十二郎的生前身后事,犹如湖水被猛掷进巨石,波动的涟漪在尽力迅疾地扩大,又好似滔滔急流的江水,波波相拥。问十二郎究竟患何病,何时殁等语,表面语气较低缓,却令人觉着作者锥心的痛楚。同时在行文中,造成了一种时起时伏、回旋跌宕的抒情效果。正如在艺术技巧上“抑”是为了“扬”,紧接着文中表现出无边无涯的死别的折磨,终于把作者的情感推向了最高潮,“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得抚汝以尽哀……”直到“彼苍者天,曷其有极!”将作者最终未能面见死者的深深痛憾、因大恸而导致的深刻自责等一齐爆发出来,其罕见的激烈、深细与真实,使读者怀着战栗的心灵看到了人类生命情感的无尽深处。这种感受,一直延续到作者交待了“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后,合并入“言有穷而情不可终”的无限余韵之中。
《祭十二郎文》之所以能将诚挚的抒情与日常琐事的叙述紧密融合在一起,深切地表达出对亡故亲人的悼念和对人生浮沉离合的无限感叹,其另一个重要的艺术特点不能忽略,即成功的语言运用。作者首先善于极贴切、生动地使用语言,使其文字不但切情而且切“境”,即描写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场合,便用什么样的语言手法使之凸现出来、活动起来。其次是作者在用语方面擅长变化。人的情感活动本来就处在时刻张驰起伏的规律之中,所用于表达的语言如果平板单调,就万不能表现好情感世界的微妙深奥。而韩愈这篇文章的语调句式随着自身情感的发展变化段段变、时时变。句式或长或短、或口语或雅句;语调则或急促或迂缓、或高亢或低回,真正做到了情至笔随。从而使文章收到了情文并生的最佳效果。
《祭十二郎文》赏析 篇8
18
●从容说课
明代茅坤评《祭十二郎文》为“祭文中千年绝调”。《古文观止》也评论说:“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
韩愈幼年丧父,靠哥嫂抚养成人。韩愈与其侄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感情特别深厚。但成年后,韩愈四处漂泊,与十二郎很少见面。正当韩愈官运好转,有可能与十二郎相聚的时候,突然传来他的噩耗。韩愈悲痛欲绝写下这篇祭文。
作者把抒情与叙事结合在一起,联系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反复抒写他对亡侄的无限哀痛之情。同时,也饱含着自己凄楚的宦海沉浮的人生感慨。全文以向死者诉说的口吻写成,哀家族之凋落,哀己身之未老先衰,哀死者之早夭,疑天理疑神明,疑生死之数,乃至疑后嗣之成立,极写内心的辛酸悲痛。第二段写初闻噩耗时将信将疑,不愿相信又不得不信的心理,尤其显得哀婉动人。文章语意反复而一气贯注,最能体现在特定情境下散文的优长,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这是一篇情文并茂的祭文。既没有铺排,也没有张扬,作者善于融抒情于叙事之中,在对身世、家庭、生活遭际朴实的叙述中,表现出对兄嫂与侄儿深切的怀念和痛惜,一往情深,感人肺腑。教学过程中,了解课文融抒情于叙事的特点,把握文章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体会作者悲哀痛切的思想情感是学习的重点。本文篇幅较长,叙事较为纷繁,行文中多有文意的转折,是学习的难点。应加强预习,反复诵读,斟酌文字,加深理解。抓住贯注全文的一个“情”字,疏理文章层次、脉络,以简驭繁。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文言词句。文言实词:孤、怙、孥、薨、辍、嗣、蒙、窆、尤等。文言虚词:其、抑、曷等。文言句式:“惟兄嫂是依”,(宾语前置) “呜呼!其信然矣”(感叹)等。
2.了解祭文的有关知识及本篇祭文破骈为散、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
能力目标
1.掌握本文叙事和抒情紧密结合的写作方法。
2.体会遣词用字的妙处,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领会此文散发出的浓浓悲情。
3.指导学生饱含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反复朗读,达到理解文意并背诵部分段落的目的。
4.培养学生感受悲剧美学魅力的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鉴赏本文,让学生体会作者融于字里行间的至真至切的亲情。
●教学重点
1.鉴赏韩愈散文的叙事中抒情的特点。
2.学习本文破骈为散、不拘常格的语言形式。
3.反复诵读,体会文章悲伤凄婉的感情基调。
●教学难点
体会“邪”“也”“乎”“矣”等虚词在表达感情上的作用。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反复诵读,注意作者感情的起伏变化,读出应有的感情波澜。
2.讨论法。讨论文中的关键内容及韩愈散文的艺术特色。
3.辩论法。通过正反方辩论的形式,体会《祭十二郎文》的现实意义。
4.比较法。比较本文与其他祭文的异同。
●教具准备
录音机、投影、多媒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介绍作者及文体。
2.朗读课文,积累字词句。
3.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思路,体会本文的抒情色彩。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上高中后,我们已学过两篇祭悼之文(学生七嘴八舌地回答),即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雨果的《巴尔扎克葬词》。这两篇文章都是从理性的角度对逝者的一生进行了高度的评价,而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被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的《祭十二郎文》却是完全从感性的角度,用边泣边诉的方式,抒发了韩愈对侄儿老成之死的至悲至痛的感情。
二、解题
1.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南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河北昌黎,又称韩昌黎。唐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士,任汴州、徐州幕府推官。贞元十八年(802)入烟子博士、监察御史,因议赈关中旱,贬阳山(今广东阳山县)令,后入为国子博士,累官至中书舍人、刑部侍郎。819年,因上《论佛骨表》贬潮州刺史。820年冬入长安,历任国子祭酒、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吏部侍郎等。
在文学上,他领导了著名的古文革新运动,反对浮艳华美的骈文,恢复散句单行、自由朴实的秦汉散文艺术,掀起了散文的新高潮,奠定了唐宋八大家古文的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祭十二郎文》就是一篇破骈为散的祭文。
2.文体介绍及本文与一般祭文的区别
(1)祭文(悼词)一般先简介死者逝世情况(职务、时间、地点、死因、享年等),表示哀悼之情;然后介绍死者生平事迹,评价其功德贡献;最后向死者亲属表示吊唁慰问,号召生者学习死者的品质精神。
(2)本文既不同于传统祭文,又不同于韩愈本人撰写的其他大量的哀辞、祭文、铭状、碑志。那些都是应约而写,是念给生者听的。而本文不为发表,是作者面对死者叙往事诉衷肠的肺腑之言,正所谓“未尝有意为文”却达到了“文无不至”的境界。《红楼梦》中“宝玉祭晴雯”的《芙蓉女儿诔》就属于这种真情自然宣泄的文字。
3.关于写作时间
又云:“去年,东野往,吾书于汝。”盖贞元十八年(802)有《送孟东野序》,则是年为十九年(803),此文必其秋冬作。十二月则公谪阳山矣。
(马其昶、马茂元《韩昌黎文集校注》第336页)
注:《文苑英华》定写作时间为“贞元十九年五月二十六日”,误。下文有“汝之书六月十七日也”语,而祭文又作于得老成死讯后七天,不可能是五月二十六日。时韩愈于京师长安任监察御史,十二郎死于宣州家中。
(《语文学习》XX年11月,作者何铭)
三、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1.梳理字句。
(1)听读。放古典音乐,教师伴随着音乐有感情地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感情的起伏变化。
(2)诵读。学生齐读全文,注意字音及字形的准确性。
出示投影:
①选出下列注音正确的一项( )
a.及长(chánɡ) 长者存(zhǎnɡ) 尚飨(xiǎnɡ)
b.不省所怙(shěnɡ) 省坟墓(xǐnɡ) 窆不临其穴(biǎn)
c.殒其生(yǔn) 夭其嗣矣(cí) 丞相薨(hōnɡ)
d.汴州(biàn) 归取其孥(nú) 殁南方(mò)
②指出下列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 )
a.万剩之公相 b.零叮孤苦 c.衔哀致诚 d.如耽兰之报
参考答案:
①d(a.及长zhǎnɡ;b.不省所怙xǐnɡ;c.夭其嗣矣sì。)
②c(a.剩——乘;b.叮——丁;d.耽——耿。)
2.学生自由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出示投影(注释词语,归纳特殊句式)
(1)吾少孤:幼年死去父亲。
不省所怙:依靠。《诗经•小雅•蓼莪》有“无父何怙,无母何恃”的句子,后因取“怙恃”为父母的代称,所怙,即指父亲。
请归取其孥:妻子和儿女的统称,即指家属。
丞相薨:古代称王侯死叫薨。唐代以后二品以上官员死亡也叫薨。
辍汝而就:停止,这里指离开。
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子息,后代。
不克蒙其泽乎:承受、蒙受。
窆不临其穴:葬时下棺入穴。
其又何尤:怨恨。
(2)惟兄嫂是依:宾语前置句。
其又何尤:宾语前置句。
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选择疑问句。
呜呼!其信然矣:感叹句。
3.自由发问,提出问题由师生共同解决。
四、理清思路,体味抒情色彩
1.问题:按祭文的一般格式,全文可分为哪几部分?
讨论后明确:全文除首尾两段是祭文的固定格式外,中间按“生前—身死—死后”来组织文章。第一段交代祭奠时间、祭奠对象,最后一段再抒悲情以祭文常用语结尾。中间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2~3段)写侄儿生前与自己孤苦相依的至厚亲情,为后文抒情作铺垫。第二部分(4~9段)写侄儿身死情况及自己的悲痛之情。第三部分(10段)交代侄儿死后安排,包括守丧、迁葬、抚养侄儿子女的情况,自责之情令人动容。
2.指导诵读。
(1)指定一名学生朗读课文。
(2)集体朗读第5、10两个抒情段。
明确:第5自然段是作者得到侄儿猝死消息的一段,作者连用了三个“邪”字,三个“也”字,三个“乎”字和五个“矣”字来抒发感慨,表示不愿相信十二郎的死是真的,又不得不信的矛盾心情。诵读时应读出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感情来。
(解说:本文在写法上采用了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方法,其中抒情的段落为2、5、10、11自然段,有标志性的词语,即段首的“呜呼”,叙述穿插于其间。多朗读,体味抒情色彩,为鉴赏作铺垫。)
五、课堂小结
本文是祭文中的“千古绝唱”,要想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就应多读课文,本节课的目的就是在反复诵读中理清作者的感情思路,初步学习了文章边诉边泣、波澜起伏的特点。
六、布置作业
1.课下自学《语文读本》所选丘迟的《与陈伯之书》和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这两篇文章与《祭十二郎文》都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感情,具有感人的力量。阅读时请注意体会。
2.熟读课文,背诵从“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到“而寿者不可知矣”和“呜呼!汝病吾不知时”到“如此而已”两部分。
3.揣摩第5自然段中“邪”“也”“乎”“矣”的用法,体会它们在表达思想感情上的作用。
《祭十二郎文》赏析 篇9
一、课文悟读
这篇祭文是作者祭奠一个30岁左右的侄子的文章。这样一篇哀悼一个普通年轻人的短文竟然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
祭文一般总是赞颂死者的功业或德行,而本文尽脱窠臼,没有一句赞颂的话(只是在文中顺便提到伯兄的“盛德”和十二郎的“纯明”),专从骨肉至情方面下笔。文章主体部分从儿时生活写起。作者3岁丧父,全靠兄嫂十二郎的父母抚养。这时家道中落,两个名为叔侄、实同兄弟的孩子孤苦相依,“未尝一日相离”,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接着写作者成年之后,由于谋官求禄,宦海沉浮,所以行踪飘泊不定,叔侄间别多聚少,可是关系并未疏远,彼此都盼望着能够长期相处,哪料十二郎过早天亡。然后作者又写了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交待迁葬及教养遗孤等事。从内容上看,祭文写的是一些亲人之间的日常琐事,但无不蕴涵一片真情。正如文章结尾所言:“言有穷而情不可终”。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主要是体会作者对十二郎深切的痛惜和怀念之情。同时,要领会文章借助叙事进行抒情的一些特点。当然,文章调子比较低沉,并且夹杂着一些封建道德观念。这是阅读时需加注意的地方。
二、亮点探究
1.叙事于琐细中见沉痛。
探究学习:本文作者在叙事时不是孤立地叙写琐事,而是善于把它们放在较宽阔的背景中来处理,以便于琐细中见沉痛,于联系中见深挚,比如十二郎英年早逝,这本身就足以使作者十分痛惜,联系到两人从小孤苦相依,成年后别多聚少,再加上家世凄凉,作者“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现在孙辈中惟一的十二郎也和三兄一样“不幸早世”,岂不是悲痛之情更加绵远深重,催人泪下吗?
本文的特点是直抒胸臆,但抒情又与叙事紧密结合,正如上述一样,在絮絮切切地诉说家常琐事的同时,感情也表达得曲折人微。再如作者写与十二郎幼年时孤苦相依的一段艰难生活,写的特别细致动人;而关于生死离别的反复重叠,说而又说的抒情,更显出哀痛的至深至切。所以,与其说是作者在写祭文,不如说他是在诉衷情。
2.运用多种手法抒发感情。
探究学习:本文虽说是直抒胸臆,但是,从写作的角度看,作者还是运用了多种手法来将自己的感情抒发得酣畅淋漓:一是从自身幼年讲起而又处处紧密联系十二郎的生活,突出叔侄孤苦相依、情深谊长;二是以“韩氏两世,惟此而已”强调十二郎之死的惨痛之情;第三,不厌其详地写叔侄相会又离别的经过,悔恨自己不该为求禄而使暂时相别竟成永别,以此加深抒发失侄之痛;第四,设想自己年老体弱本应早死,将会使十二郎忧伤万分,反跌出今日自己对十二郎早死的悲痛之情,使感情抒发又加深一层;第五,因为悲痛之极而产生不合常情的想法,想去“从死”,以此来摆脱痛苦,使感情的抒发到达顶峰;最后,作者以“呜呼!汝病吾不知时”一段,将上述种种悲痛作一总括,使人真正感受到作者“言有穷而情不可终”的哀痛之情。
3.借助文言虚词表达思想感情。
探究学习:本文除了借助叙事来表达思想感情,还极其准确地借助虚词来表达感情。以文章第5段为例:第5段一开始连用3个疑问句,引起下文层层抒发极度悲痛之情。句中3个“邪”表明作者难以接受十二郎之死的事实,反诘的语气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震惊的程度。接下去几句,“也”“乎”合用,写出作者不愿相信十二郎之死,以及不愿相信但事实俱在的矛盾心情。是啊,“吾兄之盛德”怎么会绝后呢?“汝之纯明”怎么不能承受父亲的福泽呢?为什么年轻力壮者早死而年老力衰者反而存在呢?但是,“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为什么又在我身边呢?5个带“矣”的句子,迫使作者由疑而信,不得不信,写出了作者哀痛不已的心情。最后,作者无力摆脱悲哀,只好归咎到天、神、理、寿,表示出对这噩耗的万般无奈。
文中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样连用连词和语气词的做法作用很大。第一可以加重语气,使表达的感情更强烈;第二可以押韵和增强文章的节奏,从而增强作品的感染力,更能打动读者的心。
三、选题设计
1.祭文中“直抒胸臆”的常见方法研究。
研究方法:
(1)泛读名篇:《祭妹文》(袁枚)、《祭石曼卿文》(欧阳修)、《哀盐船文》(汪中)。
(2)比较阅读:袁枚的《祭妹文》与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进行比较阅读。
(3)初步归纳:a.回忆与逝者交往之事;b.设想自己本应早亡,反跌出对逝者的悲痛之情;c.对逝者后事的交待和安排等。
参读篇目:
(1)同“方法(1)”。(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散文部分)》,上海古籍出版社。
2.“性灵”的内涵与写性灵的标准。
研究方法:
(1)精读名家作品:如杨万里、姜白石的诗作,袁枚的散文以及韩愈的《祭十二郎文》等,感知“性灵”就是创作要有真性情、真感情。
(2)比较分析:“性灵”派作家贵自然,反对做作;要推陈出新,反对仿古;要强调个性,反对随俗同流;讲求形式美,反对固定框子里的格调……可以此为标准来与其他流派的作品比较。
参读书目:
(1)袁枚《随园诗话》。
(2)郭沫若《读随园诗话札记》。
(3)何琼崖《袁枚评传》。
(4)《唐宋八大家名篇浅析》,湖南教育出版社。
[1]
《祭十二郎文》赏析 篇10
教学目标:
1、 基础知识目标:以情动人的文笔,分析作者叙事陈情怎样逐层深入,准确反映笔者 思想境界。
2、 思想教育目标:亲情——真实 情感的展示。
3、 能力培养目标:指导学生体味其用词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
教学重点:
本课主要是以情动人,在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之后,让学生找出叙述作者亲情的语句,进而分析作者叙事陈情怎样逐层深入,达到抒情的目的。
教学难点:祭文的情感。
教学方法:反复诵读的新授课。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世界最美的坟墓》等优秀的外国祭文,让我们领略了他们的文化特色,今天我们来看看自己的文化中颇受褒扬的祭文样式。
二、板书课题—— 《祭十二郎文》
三、介绍作者和该文的评价:
韩愈简介: 韩愈,字退之,也称韩昌黎,唐代著名文学家。尤以散文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他生活在中唐时期,在文学方面影响很大,他的主要贡献是与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恢复先秦、西汉的优秀散文传统,摒弃南北朝以来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他主张文章要有充实内容,学习古文应“顺其意而不顺其辞”,“惟陈言之务去”,力求“文从字顺”,这些主张是进步的积极的,并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作品收在《昌黎先生集》。宋代欧阳修、“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明清两代归有光、唐顺之、方苞、姚鼎等许多著名散文家都是继承了韩柳的文学传统或受其明显的影响在各自的散文创作中取得辉煌成就。
韩愈在散文创作中 , 实践了他的文学主张写了大量的政论、赠序、杂说、祭文、墓志铭 , 他的议论文很少引经据典地说教 , 而是以形象化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手法 , 写得很有说服力 , 《师说》是典型一例;记叙文也十分生动 , 写人、记事状物都很感人。 《 祭十二郎文》是一篇祭文 , 叙述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 , 抒发悲伤情感 , 悼念侄儿,写得情真意挚、凄楚动人 , 很有特色,后人评价很高。
韩愈三岁时就死了父亲,而后由兄嫂抚养长大。长兄韩会无子,次兄韩介有子韩圭成,在族中同辈排行十二,故称十二郎。按封建社会的`规矩,十二郎过继给韩会为子,因此韩愈与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感情深厚,虽为叔侄,却情同手足。成年后,韩愈仕途不顺,二十五岁方登进士第,后做官又触犯权贵,触怒唐宪宗,多次遭贬,因四处漂泊很少与十二郎见面。后唐穆宗继位,韩愈官运好转,叔侄二人能够相聚之时,突然传来十二郎病亡的噩耗,使韩愈悲痛欲绝,也勾起他辛酸的回忆,于是写下这篇祭文。
在韩愈诸多优秀的抒情散文里,《祭十二郎文》当推为其中的佼佼者,该文在我国浩繁的古代散文作品中,亦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名篇,历来被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十二郎,是韩愈的侄子,名老成。
祭文通常是祭奠亲友的有固定形式的文辞,也有用以祭神祭物的。作为祭文,因为其内容和形式都容易公式化,所以为后人传诵的不多。但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却不拘格式,写得情真意切,生动感人,为后人传诵。韩愈的这篇《祭十二郎文》,不单在形式上用的是散句单行,在内容指向上也一任情感的激荡,通篇追叙他与十二郎的共同生活和深厚情谊,以及渲泄十二郎之死所带给他的莫大哀痛。这种对祭文体的创变,适应了作者情感表达的需要,进而也使该文形成了“以情胜”的鲜明艺术特色。
四、读文——( 20 分)
(一)阅读讲析
1、鉴赏古代散文,要强调朗读,要以阅读为基础。读懂是前提,然后才能走进作者创造的意境,联想想象,体会作品内涵,与作者同悲同喜。
2、讲析:
《祭十二郎文》全文共十二自然段。
第 1 自然段交代了写祭文的时间,叔侄关系、远奠的方式。用第二人称写法,如与亡者衔哀面语,虽说此段是祭文固定格式,但饱含深情至哀,确立了全文的情感基调。
第 2 自然段诉说自己的家世的不幸,在不幸中叔侄二人“未尝一日相离”,情同手足。
第 3 自然段回忆与十二郎离别后的三次见面和三次见面未果的经历,痛惜成年后二人离聚不定,竟成永诀,为此抱恨终身。
第 4 自然段哀叹自己未老先衰本该早死而未死,十二郎年少康强,不该早死而竟死,两相对照极度悲哀。
第 5 自然段倾诉自己遭受巨大打击精神恍惚,对十二郎的死不愿相信又不得不相信的惨烈心情。
第 6 段表达自己希望“从汝而死”,死后与侄儿相见的愿望,倾诉视死为幸的至悲至痛。
第 7 自然段联想到自己的和侄儿的孩子,说他们难以健康成长,悲痛至极连忌讳和不吉利都不顾及了。
第 8 自然段推断侄儿猝然而死的病由,倾诉自己“未始以为忧”的痛悔之情。
第 9 自然段推测侄儿的死期,倾诉自己不能确知侄儿死期的悲哀。
第 10 自然段吊慰遗孤,为侄儿安排身后事,告慰侄儿在天之灵。
第 11 自然段为侄儿的死而归罪自己,恸哭长号,告诉侄儿自己已是万念惧灰,仅存替侄儿教子嫁女的心愿而已。
第 12 自然段全文结束,“言有穷而情不可终,为侄儿的死而痛伤不已。”
全文 12 段环环相扣,以悲痛之情为线索组织全文,体现思路的发展,先回忆叔侄相依为命,感情至深,这是前提;接着围绕侄儿的死叙写自己的惶惑、痛悔和强烈的感情震荡,为高潮奠定基础;最后诉说自己的心迹,在恸哭长号中伤痛之情达到高潮。全文写来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读后令人潸然泪下。
(二)鉴赏要点
对于本文,我们可以抓住以下几个要点进行鉴赏。
1、设疑:作者何以对侄儿的死悲恸欲绝?结尾的“言有穷而情无终”舒什么样的情?
明确:为世间少有的哀情——
( 1 )悲家事不幸;
( 2 )悔“旅食京师”;
( 3 )叹未老先衰;
( 4 )恨小病丧命;
( 5 )哀后辈孤苦;
( 6 )疚丧葬难周。
2 、在深沉的叙事中倾泻情感。
侄儿的突然死去使作者想到身世的不幸、家世的凄凉,父母早逝全赖兄嫂抚养,自己的孤独全凭有侄儿相依相慰;侄儿死后,其子女幼小无依而自己未老先衰,万念惧灰。
一幕幕一桩桩,回忆过去,面对现实,叙述时不加修饰,不做渲染,诉说琐事显得平淡,但字字句句发自骨肉至情,真实而且深沉。
在深沉的叙事中融着作者奔流起伏而倾泻的悲伤之情。开篇是含着眼泪的诉说,进而呜咽抽泣,进而泪流满面,安排侄儿身后事时已是号淘痛哭,直到罪己责己已竟是顿足捶胸,呼天抢地了。
在情感的倾泻中,有怀念、有感激、有悔恨、有哀愤、有自咎、有乞望,或徐或疾,或高或低,直至“言有穷而情不可终”仍是悲哭不已。可以想见,作者一面哭一面写,一面写一面哭,一边叙述一边抒情,百思萦集,情不能已,真是催人泪下。
3、汝吾相称,如对谈面泣,真切感人。
古代的祭文大多是公式化的,赞颂死者的功德,评说死者的一生,实际上是讲给活人听,叙事难免夸饰,抒情难免不实在。
本文却敢于打破常式,写得真切感人。作者祭奠与自己关系密切感情深厚的侄儿,抒发了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通篇汝吾相称,像是与侄儿对谈面语,异常真切。
开篇一个“告”字,让人感到全文都是向十二郎当面诉说,而亡者也正侧耳倾听:
叙家常琐事如与久别的侄儿共忆往事;
推测十二郎死的日期又像是叔侄二人共同核对;
安排十二郎身后事犹如共同商量,抚背安慰;
说起心中的惶惑,不时发出感问,真恨不得十二郎当面给予回应,听着二人说话,我们很容易感受叔侄情深,感受作者的悲感。
如果十二郎有知,也一定会与作者一起捶胸顿足,恸哭不止的。难怪本文被称为“至情”之作而千古传诵。
4 .独具特色的语言形式和语气词的运用,增强全文的感染力。
本文读来似叔侄二人之间,生者死者之间的无尽交谈,语言形式独具特色,文中多用重叠的语句和排比句,增强了语势,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的使用也增强了全文的感染力,多处接连不断地连用“而”,“邪”,“于”,“也”“矣”字。加重语气,强化情感,并使形为散体的这篇祭文,含有了韵味,节奏也更加顿挫有力,从而更能打动读者。
在这里作者独特的表现手法,是使其真挚、深沉的情感紧紧融注在日常平凡琐事的叙述之中。让绵密深沉的主体情感,直接投射于与十二郎有关的生活细节之中,反复抒吐,与之融铸成完整的审美意象,释放出强烈、隽永的感情光芒。
文章起首一小自然段,是祭文固有的开头形式。作者抑制着悲痛的情感,以循例的开头,为全文拉开序幕。
作者的笔触,以对过去的回忆为起点,“呜呼 ! 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韩愈三岁时丧失双亲,跟随长兄韩会夫妇生活。后韩会由起居舍人贬为韶州刺史 ( 治所广东省曲江县 ) ,不久死于任上,韩愈始十岁。
文章选择记叙了韩愈与十二郎幼年“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因三兄皆早世,嫂“抚汝指吾”感叹“韩氏两世,惟此而已”等充满坎坷、辛酸的生活境况、情形,充满感情地说明了叔侄二人从儿时孤苦相依发展起来的特殊深刻关系,以及两人在韩门“
《祭十二郎文》赏析 篇11
教学过程
一、题解
十二郎,名老成,韩愈之侄,本为韩愈次兄韩介之子,出嗣给长兄韩会为子。他在族中排行第十二,故称十二郎,祭文,祭奠死者了一种文体。
二、写作背景
韩愈幼年丧父,靠兄嫂抚养成人。韩愈与其侄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感情特别深厚。但成年以后,韩愈四处飘泊,下十二郎很少见面。正当韩愈官运好转,有可能叔侄相聚的时候,突然传来十二郎 病死的噩耗。韩愈悲痛欲绝,写下了这篇祭文。
三、内容结构
作者把抒情与叙事结合在一起,联系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反复抒写他对亡侄的无限哀痛之情,同时,也包含自己凄楚的宦海沉浮的人生感慨。全文以死者诉说的口吻写成,哀家族之凋落,哀自己未老先衰,哀死者之早夭,疑天理疑神明,死之数,乃至嗣之成立,极写内心的辛酸悲痛。第二段写初闻噩耗时将信将疑,不愿相信不得不信的心理,尤其哀婉动人。文章语决反复而一气贯注,最能体现在特定情景下散文的优长,具有抒情色彩。因而在艺术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成为“祭文中的千年绝调”(明代茅坤语)。《古文观止》的评论说:“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 。”苏轼说:“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当然,这些说法带有夸张的成份,但本文包含作者对十二郎的满腔真情,却是确定无疑。
全文开头几句是祭文开头的固定形式。
正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呜呼!吾少孤”至“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写人之间的浓厚情谊。
先从身世和家世的不幸,写幼年时的孤苦相依;后叙两人的三别三会,终于不得会合而成永别,使作者悔恨无穷,抱憾终身。
第二部分(从“去年,孟东野往”至“其然乎?其 不然乎”)写十二郎之死。
先写对十二郎之死的悲痛,再详叙死因死期。
第三部分(从“今吾使建中祭汝”至篇未)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交代迁葬及教养遗孤等事。
四、鉴赏要点
1、 不拘常格,自由抒情
祭文偏重于抒发对死者的悼念哀痛之情,一般是结合对死者功业德行的颂扬而展开的。本文一反传统祭文以铺排郡望、藻饰官阶、历叙生平、歌功颂德为主的固定格式,主要记家常锁事,表现自己与死者的密切关系,抒写难以抑止的悲哀,表达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形式上则破骈为散,采用自由多变的散体。正如林纾在《韩柳文研究法韩文研究法》中所说:“祭文体,本以用韵为正格……至《祭十二郎文》,至痛彻心,不能为辞,则变调为散体。”使全文有吞声呜咽之态,无夸饰艳丽之辞,为后世欧阳修《泷冈阡表》、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袁枚的《祭妹文》等开辟新径。清代古文家刘大魁说:“文贵变……一集之中篇篇变,一篇之中段段变,一段之中句句变,神变,气变,境变音节变,字句变,惟昌黎能之。”
2、 感情真挚,催人泪下
作者写此文主旨不于称颂死者,而在于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寄托自己的哀思。这主要表现三个方面。
一是强调骨肉亲情关系。作者和十二郎,名为叔侄,情同手足,“两世一身,形单影只”。今老成先逝,子女幼小,更显得家族凋零,振兴无望。这在注重门庭家道的古代,引起韩愈的切肤之痛是理所当然的。
二是突出老成之死实出意外。老成比作者年少而体强,却“强者夭而病者全”;老成得的不过是一种常见的软脚病,作者本来不以为意,毫无精神准备,因而对老成的死追悔莫及,意外的打击使悲痛达于极点。
三是表达作者自身的宦海沉浮之苦和人生无常之感,并以此深化亲情。作者原以为两人都还年轻,便不以暂别为念,求食求禄,奔走仕途,因而别多聚少,而邻铸成终身遗憾。作者求索老成的死因和死期,却堕入乍信乍疑,如梦如幻的迷境,深觉生命飘忽,倍增哀感的痛感。
3、 边诉边泣的语言形式
作者采用与死者对话的方式,边诉边泣,吞吐呜咽,交织首悔恨、悲痛、自责等种种感情,似在生者和死者之间作无穷无尽的长谈。如写闻讣的情景,从“其信然邪”到“未可以为信也”,再到“其信然矣”,语句重叠,表现其惊疑未定的心理状态。末尾“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一段,多用排句,情绪激宕,一气呵成。这一切都从肺腑中流出,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1]
《祭十二郎文》赏析 篇12
教学要点
1.熟读课文,读懂文字,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较为准确、清晰的了解。
2.梳理课文层次脉络,感悟课文的抒情基调。
教学过程
1.解题
祭文是一种文体,古已有之。徐师曾在《文体明辨》中作如下界定:“祭文者,祭奠亲友之词也。古之祭文,止于告飨而已。中世以还,兼赞言行,以寓哀伤之意,盖祝文之变也。”古文写祭文有一套固定的格式,内容多为对死者生平的追述和赞颂,形式多为骈文或四言韵文。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打破了这一常规,此文的主旨不在于称颂于死者,而在于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通过对家常琐事的记叙,表现自己与死者的密切关系,表达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形式上突破四言押韵常规,破骈为散,不拘常规,或散或偶,或长或短,情至而文生,被后人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后世祭吊名作如李商隐的《祭小侄妇寄文》、袁枚《祭妹文》等都受其影响。
2.介绍作者及背景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 听录音或听教师范读,注意作者在文中倾注的深沉真挚的感情。
② 学生初读认准字音;再读体会感情。
③ 用一句话说出自己的感受。
④ 检查朗读,看学生对课文字、词、句的初步理解。
4.自读课文,理清脉络。
再读首先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然后给文章分段并归纳大意。
小组讨论明确。
(有条件的可利用实物投影,让学生直接展示成果。或者学生讨论明确,教师随之板书。)
5.总结文言知识
6.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重点体会融抒情于叙事的特点和破骈为散和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 。
[板书设计]
《祭十二郎文》赏析 篇1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以及常见的文言现象。
能力目标:通过本文的学习,掌握祭文的写法。
情感目标:学习通过日常琐事的记叙表达对亡人的痛惜和怀念之情的写法。
教学重点:在叙事中抒情的写法
教学难点:祭文的写法
教学方法:分析理解导读法。
教学课时:2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切最动人的文字都是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祭十二郎文》就是一篇字字含泪,句句动情的抒情散文,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绝,成了祭文中的“千古绝调”。大家在读课文时要注意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深挚感情。
二、韩愈和他的作品: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常自谓“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因晚年曾为吏部侍郎,故也称韩吏部。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及其作品对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有深渊的影响。他主张文章要言之有物,反对六朝以来的单纯追求形式美的骈俪文章;语言要新颖流畅,“唯陈言之务去”,对古文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其散文与柳宗元齐名,并称“韩柳”,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代表作是《马说》《师说》等。
三、写作背景:
韩愈三岁丧父母,由兄嫂抚养成人,他和十二郎虽为叔侄,实际如同兄弟,从小生活在一 起,“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感情特别深厚。十二郎的死,使他悲痛欲绝,也勾起他的辛酸回忆。身世的不幸,家世的凄凉,父母的早逝,兄嫂的抚养,从前同十二郎一起生活的种种情景都一齐涌上心头;自己的衰病,子孙辈的幼小,这是眼前必须正视的现实。所有这一切,汇成一股感情的激流,作者悲感万端,百思萦绕,情不能已,因而写成此文。
四、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 听录音,注意作者在文中倾注的深沉真挚的感情。
② 学生初读认准字音;再读体会感情。
③ 用一句话说出自己的感受。
④ 检查朗读,看学生对课文字、词、句的初步理解。
五、分析理解第一~三段:
(一)分析段落意义
1.概括这三段的意义:
答:第一段叙述我听闻侄儿去世准备祭奠的经过;第二段书写身世与家世之不幸的孤苦无 依;第三段叙述两人三别三会,终于不得会合而成永别,表现自己的悔恨和遗憾。
2.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为纪念十二郎,为什么要写自己的身世?
答:是为了表现自己和十二郎的之间的深厚亲情,从而表达自己的深深思念。
3.这几段总体是为了突出什么意义?
答:突出与十二郎的深厚情谊,即虽为叔侄,实为兄弟。
第 二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分析四~六段
(一)分析段落意义
1.概括这三段的段意。
答:第四段感叹命运不公,痛惜诸兄之死;第五段痛惜十二郎之死;表现对十二郎的深沉的思念。
2.第四段写的痛惜诸兄之死,与本文主旨有何关系?
答:烘托自己内心悲痛之甚。诸兄死悲,十二郎死更悲。
二、分析七~九段
(一)分析段落意义:
1.概括段意
答:①第七段表现对十二郎的子女的怜悯;②第八段写自己对十二郎因软脚病不在意的惭愧之意; ③第九段写对十二郎之死的日期“无知”的愧疚之情。
2.这三段中,一段以感叹结尾,两段以问句结尾,作者是在叹什么?又在感什么?
答:均是感叹十二郎的去世,抒发自己的悲痛。
三、分析第十~十二段:
(一)分析段落意义:
1.概括段意
答:第十段写对十二郎子女家属的安排及改葬之事;第十一段写自己对不能与十二郎同生死的悲痛之情,以及替他教子养女的愿望;最后一段再次表现其内心的哀痛。
2.这几段从哪些方面体现出了作者对十二郎的深厚情谊?
答:替他处理家务后事;替他教子养女;反复表现愧疚之意。
四、分析篇章结构
全文开头几句是祭文开头的固定形式,正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呜呼!吾少孤”至“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写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先从身世和家世的不幸,写幼时孤苦相依;后叙两人的三别三会,终于不得会合而成永别,使作者悔恨无穷,抱憾终生。
第二部分(从“去年,孟东野往”至“其然乎?其不然乎”),写十二郎之死。先写对十二郎之死的悲痛,再详叙死因和死期。
第三部分(从“今吾使建中祭汝”至篇末),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交代迁葬及教养遗孤等事。
五、总结特点:
1.不拘常格,自由抒情
祭文偏重于抒发对死者的悼念哀痛之情,一般是结合对死者功业德行的颂扬而展开的。本文一反传统祭文以铺排郡望、藻饰官阶、历叙生平、歌功颂德为主的固定格式,主要记家常琐事,表现自己与死者的密切关系,抒写难以抑止的悲哀,表达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形式上则破骈为散,采用自由多变的散体。正如林野在《韩柳文研究法·韩文研究法》中所说:“祭文体,本以用韵为正格……至《祭十二郎文》,至痛彻心,不能为辞,则变调为散体。”使全文有吞声呜咽之态,无夸饰艳丽之辞,为后世欧阳修《泷冈阡表》、归有光《项脊轩志》、袁枚《祭妹文》等开辟新径。清代古文家刘大櫆说:“文贵变……一集之中篇篇变,一篇之中段段变,一段之中句句变,神变,气变,境变,音节变,字句变,惟昌黎能之。”
2.感情真挚,催人泪下
作者写此文的目的不在于称颂死者,而在于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寄托自己的哀思。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调骨肉亲情关系。作者和老成,名为叔侄,情同手足,“两世一身,形单影只”。今老成先逝,子女幼小,更显得家族凋零,振兴无望。这在注重门庭家道的古代,引起韩愈的切肤之痛是理所当然的。二是突出老成之死实出意外。老成比作者年少而体强,却“强者夭而病者全”;老成得的不过是一种常见的软脚病,作者本来不以为意,毫无精神准备,因而对老成的遽死追悔莫及,意外的打击使他极为悲痛。三是表达作者自身的宦海沉浮之苦和人生无常之感,并以此深化亲情。作者原以为两人都还年轻,便不以暂别为念,求食求禄,奔走仕途,因而别多聚少,而今铸成终身遗憾。作者求索老成的死因和死期,却堕入乍信乍疑、如梦如幻的迷境,深觉生命飘忽,倍增哀痛。3.边诉边泣的语言形式
作者采用与死者对话的方式,边诉边泣,吞吐呜咽,交织着悔恨、悲痛、自责等种种感情,似在生者和死者之间作无穷无尽的长谈。如写闻讣的情景,从“其信然邪”到“未可以为信也”,再到“其信然矣”,语句重叠,表现其惊疑无定的心理状态。末尾“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一段,多用排句,情绪激荡.一气呵成。这一切又都从肺腑中流出,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六、探究学习(作为学生课下自主探究之用)
1.祭文中“直抒胸臆”的常见方法研究
研究方法:
(1)泛读名篇:《祭妹文》(袁枚)、《祭石曼卿文》(欧阳修)、《哀盐船文》(汪中)。
(2)比较阅读:袁枚的《祭妹文》与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进行比较阅读。
(3)初步归纳:A.回忆与逝者交往之事;B.设想自己本应早亡,反跌出对逝者的悲痛之情;C.对逝者后事的交待和安排等。
2.比较袁枚《祭妹文》与韩愈《祭十二郎文》两段文字在写法上的异同
(一)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适先生奓入户,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连呼则则。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予弱冠粤行,汝掎裳悲恸。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悔当时不将嫛婗情状,罗缕纪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袁枚《祭妹文》
(二)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犹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韩愈《祭十二郎文》
参考:韩愈《祭十二郎文》与袁枚《祭妹文》皆为中国文学有名的祭文。祭文是对死者表示崇敬和怀念的一种文体,一般多着重叙述死者的功业,往往浮夸不实,流于对死者的谀颂,而韩、袁两篇祭文,多从生活事件的叙述入手,抒发自己的悼念之情。韩文极写叔侄二人自幼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的患难经历,把非同一般的叔侄关系写得真切感人;袁文用强烈的抒情笔调叙写经过提炼的生活情事,亡妹儿时的音容笑貌、活泼之状如在眼前,唯其如此,作者的缅怀之情,也愈见真挚恳切。
相同点:都以叙述生活琐事为主,通过当时生活事件的真实再现,将自已的悲痛之心,怀念之情寓于叙述之中。
不同点:袁文回忆儿时的生活细节,以欢快之事为主,相反相成;韩文则侧重两代人之间的悲惨家庭环境和生活际遇,情深意惨。两文方法不尽相同,但可谓异曲同工,都将自己痛悍和怀念之情寓于叙事之中。
3.“性灵”的内涵与写性灵的标准探究。
研究方法:
(1)精读名家作品:如杨万里、姜白石的诗作,袁枚的散文以及韩愈的《祭十二郎文》等,感知“性灵”就是创作要有真性情、真感情。
(2)比较分析:“性灵”派作家贵自然,反对做作;要推陈出新,反对仿古;要强调个性,反对随俗同流;讲求形式美,反对固定框子里的格调……可以此为标准来与其他流派的作品比较。
教学反思:
上一篇:《药》的主题、主要线索和主要人物
下一篇:荆轲刺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