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教案(精选9篇)
《诗歌鉴赏》教案 篇1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48 次) 时间:2004/11/24 02:36pm 来源:xiaoyanzi
时间:23日下午
学生:高三某班
教材内容:海子的《日记》,杜甫的《孤雁》,苏轼的《卜算子》课前准备:
投影仪投放,苏东坡的画像,字迹。
分组:引用李商隐(庄生梦蝶),辛弃疾(金戈铁马),柳永(冷月无声),日本学者对中国文学的评价(风花雪月)等等。
开始上课:
贾老师:上课
学生:老师好,我要努力学习。。。。。。
面向观众席
贾老师:为了感谢学校领导给予我们展示自己的机会,向老师们鞠躬。
学生鞠躬。
贾老师:我们讲诗歌,诗歌是个什么东西呢?看这个字(板书“诗”),诗:用现代语言解释,就是用语言建立起来的寺庙,放了几尊神,都是什么样的神呢?思考,人类为什么要祖祖辈辈写诗,读诗,欣赏诗歌?
诗歌是深沉的,我们祖先都没有说透,《尚书》说诗言志,为什么要借助诗呢?
是为了抒发情感,最难把握的东西,人类在语言发展中逐渐发现,诗歌是最好的安顿情感和心灵的方式。。。。。。
贾老师问:情感有几类呢,怎么划分?
有学生说:孤独。
有一学生站起回答:喜和悲
贾老师:非常聪明,快乐和悲伤,古希腊(喜剧和悲剧)。
为什么诗歌安顿的悲伤多呢?孤独。
我们就带着这样一种理解走进诗人的感情世界。
贾老师带着深情读海子的诗歌。
孤独是痛苦的,海子写出来的诗歌带着怎么样一种意向。
领读一遍
学生齐读(背景音乐古曲)
贾老师提示:孤雁,为什么要寻找,寻找什么?
贾老师提示:要带着一种蔑视一切的态度,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气魄。
卜算子 苏轼
一女生朗读 读的很有感情(声音微小)
贾老师提示:读诗是走进诗歌的第一步。歌诵言,所以我们国家的诗叫诗歌。
对于上面两首诗歌,进行整体的感受,有没有共同的情感走向(反复提示两遍,加深印象)开始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贾老师走下讲台和学生进行交流,与一组学生提出启发性的问题。
一分钟后
1,贾老师提问:这两篇文章有没有共同的情感走向?有没有?
庄生梦蝶组:孤独。
贾老师:同意不同意?
学生:还有悲凉。
贾老师:是不是进入了诗的境界。。。。。。
2,贾老师:有没有共同的意象?
孤雁------孤鸿
贾老师:在高考中比较阅读需要注意,上海卷有两年出到比较阅读的题目,可见。。。。。。
那么我们从形式方面和内容方面分析一下。
形式方面 内容方面 (板书)
体裁和表现形式 题材,内容,意境,意象
贾老师: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快速抢答。举手站起来,抢答。
一学生起身: 不同。孤雁是五言律诗,卜算子是词。
贾老师:诗歌意象方面的把握,方法是找意象,第一首诗里面的意象有什么?什么意象(问学生)?
一女生回答:
第一首1:孤雁;2:云;3:野鸭
第二首 1:缺月;2:疏桐;3:幽人;4:孤鸿;5:寒枝;6:沙洲
贾老师:意象包括四大类,植物,动物,人物,抒情主题
(对学生):展开想象,想象出画面,每一组都想,把意象想成画面,一组一个画面。
开始讨论。贾老师下讲台看学生想出来什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
几分钟后
一女生解题,描述一下诗歌描写的意想,一人一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一男生,不是概括而是描述。重新描述。
投影仪 画面
贾老师启发:他在想什么呢,想家吧,想朝廷吧,想。。。。。。
明代一个画家画的不是太清楚,在哪啊?
为什么要展示画面?他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呢?讨论,抓紧时间。
学生答,
贾老师总结
第一首诗歌:孤独不得志,对家的思念,对朝廷的思念。
第二首诗歌:没有知音,没有人理解,对故乡,亲人,朝廷都有,还有没有?还有更高的,对天下太平的那种忧国忧民的感情。
孤雁是一个孤独离群但是向往群体的形象。野鸭呢,反衬,是一个自鸣得意。
诗歌的本质是什么?
布置课后练习
最后一句话,诗歌是心灵的家园。
下课
[打包下载] [引用该文] [发表评论] [转寄该文] [关闭窗口]
此文章相关评论:
该文章有11个相关评论如下:(点这儿论坛方式查看)
------------------------------------------------------------
董隆 发表于: 2004/11/24 02:54pm
又让我得了第一。
我的心都要醉了,别认为我是谀词,尤其是这最后,让学生带这问题离开课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妙!
顶部
初雪霁 发表于: 2004/11/24 03:39pm
[这个贴子最后由初雪霁在 2004/11/24 03:40pm 第 1 次编辑]
省略部分多?其他组的解读情况?
顶部
szw6998 发表于: 2004/11/24 04:59pm
还要细看,然后再说
顶部
草 发表于: 2004/11/24 08:37pm
打印机有问题了,
先在这占个地方
顶部
xiaoyanzi 发表于: 2004/11/24 09:02pm
xiaoyanzi认真听了这节课,就不再评论了。
洗耳恭听各位的高见!
顶部
hbxfld 发表于: 2004/11/25 08:35am
不错啊
顶部
xiaoyanzi 发表于: 2004/11/25 10:10am
hbxfld
感谢参与!
顶部
天地一沙鸥 发表于: 2004/11/26 10:31am
看得不太懂啊,不好妄说。
顶部
臭虫 发表于: 2004/11/26 01:22pm
我来说两句,实在看不下去了^^^^^^^^
开始上课:
贾老师:上课
学生:老师好,我要努力学习。。。。。。
面向观众席
贾老师:为了感谢学校领导给予我们展示自己的机会,向老师们鞠躬。
学生鞠躬。
是语文课吗?怎么玩政治了?看来我也要鞠躬了:感谢给我看您的帖子。有手帕的吗?我感冒了。
贾老师:我们讲诗歌,诗歌是个什么东西呢?看这个字(板书“诗”),诗:用现代语言解释,就是用语言建立起来的寺庙,放了几尊神,都是什么样的神呢?思考,人类为什么要祖祖辈辈写诗,读诗,欣赏诗歌?
诗歌是深沉的,我们祖先都没有说透,《尚书》说诗言志,为什么要借助诗呢?
是为了抒发情感,最难把握的东西,人类在语言发展中逐渐发现,诗歌是最好的安顿情感和心灵的方式。。。。。。
诗歌不是东西,诗是生命的转移和存储的一种方式,它凝固在语句里。
贾老师问:情感有几类呢,怎么划分?
有学生说:孤独。
有一学生站起回答:喜和悲
贾老师:非常聪明,快乐和悲伤,古希腊(喜剧和悲剧)。
为什么诗歌安顿的悲伤多呢?孤独。
我们就带着这样一种理解走进诗人的感情世界。
感情的分类心理学有标准呀?!!!!
郁闷!!
顶部
elvis007 发表于: 2004/11/26 02:14pm
诗歌和散文同样难讲,
教有定法那就不是文学了
顶部
盖玉春 发表于: 2004/11/27 07:07pm
聆听着大家的高论。
[1]
《诗歌鉴赏》教案 篇2
一、教学目的
明确古代诗歌鉴赏的考试内容:
1、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掌握基本的鉴赏方法
二、教学方法:
分层探究法
三、教学程序:
导——练——矫——结
教程:
第一教时
方法提示一:抓诗眼——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是全诗意境展开的总纲,是情感的脉络。因此,抓住诗眼,就能扣住主旨答题,把握了诗歌的灵魂。
典题练习: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一)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诗歌一、三句写景,你认为哪两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解析及答案:“冷”和 “凉”用得最好。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写景,很好地衬托了一个失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心情。
(二)雪晴晚望 贾岛
倚仗望晴雪,溪云几万重。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闻打暮天钟”是不是全诗的诗眼?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解析及答案:是全诗的诗眼。因为,这句用在篇末起着点活全诗的作用。前七句都是写静景,是望景。“闻打暮天钟”写一声清脆的钟声,由视觉转到听觉。这钟声不仅惊醒了默默赏景的诗人,而且钟鸣谷应,使前六句所有景色都随之飞动起来。整个诗境形成了有声有色、生动活泼的局面。在这充满山野情趣的诗境中,似乎隐隐吐露出诗人“归卧故山”的思想。
方法提示二:析形象——诗歌中的形象往往指诗中的景物和人物,反映出诗歌的感情基调和作品风格,寄寓着诗人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和认识,融入历史文化内涵形成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或者情景交融拓展为具有深刻内涵的意境。阅读答题时要特别注意分析诗人描绘的生活图景,领悟蕴含在其中的情趣和理趣。
典题练习:阅读下面几首诗歌,然后按要求答题。
(一)山亭夏日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诗人用近乎绘画的手法,抓住了几个典型的画面,这些画面的特点是 。
解析: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
答案:色彩鲜丽、情调清和。
(2)通过这幅图画,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你用简洁的文字表述出来。
解析:夏日午时,烈日当空,树阴匝地;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亭台楼阁由于微风的拂动也随之晃动,让人感觉到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忽然飘来一阵花香,香气沁人心脾,使人精神为之一爽;至于晴空骄阳下,绿树浓阴间那悠长的蝉声,只有留待大家去玩味了。透过这幅清幽美丽的图画,我们仿佛看到那个充满情趣的山亭和那位悠闲自在的诗人。
答案:这是一幅描写夏日风光的图画,通过这幅图画让我们体会到诗人热爱山林的情趣,以及对闲适自在生活的追求。
(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注:①二十三年:指刘禹锡于永贞元年被贬出京,到宝历二年回京这段时间。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全诗的情感主旨所在,诗句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沉舟侧畔,有千帆竟发;病树前头,正万木逢春。表达了诗人一种乐观、豁达的精神。
(2)第三联是广为传诵的名句,但已赋予新的哲理,你认为今天它主要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新陈代谢是不可逆转的规律。
方法提示三:赏技巧——在诗歌鉴赏中,表达技巧主要指抒情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方法、风格流派、意境创造等。抒情方式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常见的表现手法为:烘托、用典、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点面结合。修辞方式为: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衬托(包括正衬和反衬)等。风格流派有清新飘逸、沉郁顿挫、平和冲淡、委婉含蓄、清新质朴、简洁明快、豪放、婉约等。了解了这些,有助于我们准确的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和创作意图,体会诗人的感情、气质、艺术素养以及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
典题练习:阅读下面几首诗歌,然后按要求答题。
(一)更漏子 温庭筠
玉炉香,红烛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是什么意思?在抒情上有什么特点?
解析:秋夜三更冷雨,点点滴在梧桐树上,这离情又有谁可以理解呢?这句词点示了全词的内涵。该句用人之所闻,描写景物,融情于景,情景交融。那一直滴到天明,没有休止的绵绵秋雨,正如主人公的离情连绵不断。
答案:秋夜三更冷雨,点点滴在梧桐树上,这离情又有谁可以理解呢?该句用人之所闻,描写景物,融情于景,情景交融。那一直滴到天明,没有休止的绵绵秋雨,正如主人公的离情连绵不断。
(二)鹧鸪 郑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阁,苦竹丛深日向西。
注:①青草湖,即巴丘湖,在洞庭湖东南。②黄陵庙,在湘阴县北洞庭湖畔。传说帝舜南巡,死于苍梧。二妃从征,溺于湘江,后人遂立祠于水侧,是为黄陵庙。这一带,历史上又是屈原流落之地,因而迁客流人到此最易触发羁旅愁怀。
因此诗,诗人被冠以“郑鹧鸪”的称号。简要分析诗人写鹧鸪有什么高妙之处。
解析及答案:全诗紧扣鹧鸪来写,不但写出了鹧鸪的形状、习性,而且将鹧鸪的叫声与帝舜二妃及屈原的悲愁故事相结合、与游子佳人的伤感情事相结合,放到一个荒江野庙、雨昏花落的环境中来描写,自然形成了一种凄迷悠远的意境,渲染出一种令人魂销肠断的氛围。在这里,人之哀情和鸟之哀啼,虚实相生,各臻其妙;而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这样就深刻地传达了鹧鸪这一形象在中国古典文化中的独特的悲剧意蕴,感人至深。
(三)菊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港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有人评这首诗写菊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简要说明。
答案:这是一首咏菊诗。通篇不着一菊字,但句句未离开菊花,开篇写菊花的貌不惊人(“比蓬蒿”、“近鬓毛”),写到人们爱菊,进而写菊花的高尚品质,点出咏菊的主旨。
(四)碧瓦 范成大
碧瓦楼前绣幕遮,赤栏桥外绿溪斜。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
【注】范成大,南宋著名诗人,曾作为南宋使者被派往金国。在金主面前“词气慷慨”,“全节而归”,为朝野称道。
简答: 这是一首纯粹的写景诗吗?为什么以“碧瓦”为题?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解析及答案:这是一首写景小诗,但又不全是。诗以《碧瓦》为题而不是以《暮春即景》为题,暗示由碧瓦想到雕梁画栋的豪宅。南宋王朝偏安一隅,在绣幕遮挡的碧瓦楼前,偏安江南的王侯显贵们醉生梦死,耽于享乐。末句“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人无计留春住,南宋王朝衰败的局面又是可以挽回的吗?诗人以景写情,含而不露,构思精巧。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比较鉴赏题的解答
方法提示:如果题材相同或艺术技巧相同,那么关键在于找出思想情感不同的地方,或找出艺术风格不同的地方,反之即使思想情感相异或风格也迥异,则可找出艺术技巧相同的地方。总之,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是基本方法。
典题练习
(一)比较鉴赏下面的唐诗和元曲,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注】①辽西:即辽河以西,今辽宁省西部。
〖中思·喜春来春思 胡祗適
残花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
(1)比较《春怨》中“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和《春思》中“谁唤起,窗外晓莺啼”两句写黄莺的目的和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答案:《春思》一句写黄莺是为了展现黄莺欢唱中的美好春景,表现了一种闲适、喜悦的心情。(从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角度答亦可)
《春怨》一句写黄莺是为了表现少妇不愿意让黄莺来惊扰她的美梦,抒发了她对征戌亲人的思念之情。(从“怨恨战争”方面答也可)
(2)《春怨》和《秋思》在语言上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答案:活泼生动,口语化。(意思相同即可)
(二)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红叶 唐·韩氏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行 宫 唐·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话玄宗。
(1)韩氏诗运用了 手法写宫女心事,显得 与韩愈诗中“还有小园桃李在,留花不发待郎归”的写法相近;元稹诗则采用了 手法写宫女命运,和陆游诗中“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写法相似。
(2)两诗中的主人公有相同的遭遇,而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不是完全相同呢?请简要说明。
答案(1):托物言情(寄情于物) 委婉、含蓄 乐景写哀(反衬)
答案(2):不完全相同。两首诗都表现了宫女寂寞、哀怨的感情。韩诗表现了宫女对自由生活的憧憬以及冲破樊笼的愿望,而元诗流露出无可奈何、怀旧度日以了残生的情绪。
(三)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中 王维
荊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山中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道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王诗中的“湿衣”和张诗中的“沾衣”含义相同吗?请作简要说明。
答案:王诗中的“湿衣”是幻觉、错觉,湿人衣的是山中的翠色,作者抒发了那浓翠的山色给人带来的浸染、滋润、细雨湿衣似的凉意美感。张诗的“沾衣”却为实写,是说大山云深之处,即使天晴无雨,也会因为湿气沉沉而打湿游者的衣服,它展示了云深雾锁的深山另一种美的境界。
(四)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农家望晴 壅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注】①早晚回:何时回。
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这两首诗的共同主题是什么?(答案不超过20个字)
答案:表现百姓生活的痛苦,表达诗人深切的同情。
(2)范诗多处运用对比取得强烈的艺术效果,请作具体说明。
答案:“江上”和 “舟中”两种环境,“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吃鱼人和捕鱼人两种生活的强烈对比,“一叶舟”和“风波里”的巨大反差,饱含了诗人对渔民的关切和同情之心。
(五)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①蝉声唱,南冠②客思深。那堪玄鬓③影,来对白头吟④。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⑤梗犹泛⑥,故园芜已平。烦君再相警,我亦举家清。
①西陆:指秋天。
②南冠:代指囚人,这里是诗人自指。
③玄鬓:古代妇女发式“蝉鬓”,又黑又光润,缥缈如蝉,故称。玄,黑色。这里代指蝉。
④白头吟:乐府曲名。鲍照等曾以此曲作诗,自伤清直却遭诬谤。
⑤薄宦:官职卑微。
⑥梗犹泛:《战国策·齐策》载土偶与桃梗对话,土偶曰:“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火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此处喻指四处漂泊。
(1)两首诗中蝉的形象与诗人各自的身世有哪些相似之处?两首诗的尾联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骆诗借秋蝉因露重风高而难飞难鸣,喻指自己忠直高洁而横遭诬陷,身陷囹圄。李诗以蝉的高栖难饱,悲鸣欲绝而无人同情,自喻高洁和因高洁而清贫的.困境,暗示环境的冷酷无情。(解答时注意“在狱”“白头吟”“薄宦”等词语的含义和提示作用。)
骆诗尾联写自己高洁而不能取信于人,抒发了强烈的悲愤和不平。李诗尾联以蝉自励,表明要坚持高洁的操守。
(2)两首诗运用了哪些相同的艺术技巧?
答案:以蝉起兴,以蝉自喻,直抒胸臆。
《诗歌鉴赏》教案 篇3
古代诗歌鉴赏教案一
——鉴赏诗歌的形象
一、能力要求
1、诗歌的形象往往指诗中的景物和人物,而形象又常常蕴藉了作者的情感。准确分析形象意味着我们应该能分析诗中的景物特征和人物特征。
诗歌景物特征的分析首先要明确诗人所写的景物对象,景物组合所体现的氛围特征,再分析其相互关系和传情效果,还要能分析写景方法。人物形象的分析则往往由整体界定和具体分析两步组成。整体界定时要能有效地从原诗撷取信息,要对人物的年龄等外貌特征和身份性格等内部特征以及社会阶级属性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断;具体分析则要求能结合原诗信息对整体界定中的定义来源作出阐释。
2、正确理解词句
回顾历年高考,正确理解词句一直是诗歌鉴赏的一项基础要求。正确理解词句首先要求把握“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语境、背景分析原则,其次要能正确分析句子结构和词性,有时还要注意词句的修辞。
3、鉴赏表现手法
这是一个庞大的阅读知识系统,它包括诗歌的整体写法结构和表达方式的具体运用情况,也包括修辞手法的判定及其效果分析以及联想、想象、象征等艺术表现手法的识别等内容。这是对古诗写作艺术技巧的赏析,也是高考必考的能力点。
二、鉴赏诗歌的形象
准确把握形象 明代诗人。字季迪,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元末曾隐居吴淞江畔的青丘,因自号青丘子。明初受诏入朝修《元史》,授翰林院编修。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拟委任他为户部右侍郎,他固辞不赴,返青丘授徒自给。后被朱元璋借苏州知府魏观一案腰斩于南京。高启为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合称“吴中四杰”。其诗雄健有力,富有才情,开始改变元末以来缛丽的诗风。学诗兼采众家之长,无偏执之病。但从汉魏一直摹拟到宋人,又死于盛年,未能熔铸创造出独立的风格。反映人民生活的诗质朴真切,富有生活气息。吊古或抒写怀抱之作寄托了较深的感慨,风格雄劲奔放。有诗集《高太史大全集》,文集《凫藻集》,词集《扣舷集》。
高启为人孤高耿介,思想以儒家为本,兼受释、道影响。他厌倦朝政,不羡功名利禄。因此,洪武三年(1370)秋,朱元璋拟委任他为户部右侍郎,他固辞不受,被赐金放还;但朱元璋怀疑他作诗讽刺自己,对他产生忌恨。高启返青丘后,以教书治田自给。苏州知府魏观修复府治旧基,高启为此撰写了《上梁文》。因府治旧基原为张士诚宫址,有人诬告魏观有反心,魏被诛;高启也受株连腰斩。
(2)赏析:梅具四德五福,又因风姿清峭孤高绝伦乃花中君子,文人骚客多清高自命与梅之品性暗合,故二者常相结缘。历来咏梅诗句,何止万千,自林和靖《山园小梅》后,吟咏基调已成,此后所作,多循定例,似难翻新。明初大家高青丘横跨两朝,文笔逸群才华横溢,一洗元诗纤柔侬丽之习气。此作以赋体咏梅铺陈出新独具一格,下笔飘逸绝纶,清雅超拔,实见梅之高韵,乃不可多得之佳作,实可传诵千古也。
首句破空,不同凡响。琼姿一词状极梅态。后一句反衬,疑中寓答,瑶台仙姿何以谪落江南,用意并非询疑解惑,而在于突出梅之仙灵气骨。拟梅喻仙并非高之独创,前人早有“梅花本是神仙骨,落在人间品自奇”之句,但正犯直叙未免显呆,青丘之妙,妙在手法灵活,故而引人入胜。律诗四联起承转合各有效用,首联破题手法如何往往奠定了全篇的基调。
首联高调若此,若是寻常作手文气不继,往往难以为承,有全篇一泻千里之虞,且看大家巨匠如何承接。山中雪林下月造境得力诗笔如画且蕴意深远,山中雪喻梅之风骨,林下月喻梅之品格,雪之晶魂月之皎华与山中隐士林下玉人相得益彰,境界融洽,类比精当,风雅兼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故而称其名句,试想如易境相处,何以显梅超拔之姿绝尘之气,效果一能如前否?后世曹公雪芹与冰心女士深爱此联,各自于行文中分别借鉴。
颔联两句另暗藏袁安卧雪与罗浮梦仙两典,知者一粲更得其厚处之妙,不知者也不碍欣赏其造境出尘高雅句法灵秀工巧之妙。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无深谷难显峰高,窃以为律诗全篇足气雕饰,四联箭拔弩张反而只见小气刻意,以上两联之强势,颈联不妨稍收,故而“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笔调从容若闲,行有余地,正是举重若轻的大家手笔。颈联视角转小,以小见大,进一步在细节上衬托梅的清峻形态与高洁品格。竹与梅同列岁寒三友及四君子,白石有句:“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故而诗人将竹梅并于一句中相互烘托,物虽各异,情亦无别。残香句见于放翁“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绝世风姿不见容于浊世,漫赢得残香漠漠。诗人借放翁酒杯浇个人胸中块垒,暗有怀才不遇书非所用之伤。想豺狗当道群氓毕集,宵小蠢碌辈即成时用,而门有弃妇野有遗贤,古今同概也,何日得见《礼运大同》所托之太平盛世哉。咏物诗要求“不即不离”此亦为例也。
中两联虚实交陈,全出于诗人想像铺称,但笔法开合吞吐,匠心独运,足以师之。
古人云:“合处要风回气聚,渊永含蓄,如剡溪之棹,自去自回,且须言有尽而意无穷”尾联回笔收束,因诗家公推南朝何逊为咏梅肇始,而诗人尾联自诩除何逊外不作第二人想,青丘才大如海,傲物之情溢于言表。“数去原无君傲世,算来唯有我知音。”文人若无傲骨,何以为天地立心?何以为生民立命?何以为往圣继绝学?何以为万世开太平?独立东风,自开自落,安处闾巷恪求其道不移大志,正是读书人本色。君不见时下文人多无傲骨,但余谄颜,如此敢笑高青丘乎?
3、《白梅》赏析《白梅》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这首诗歌咏了白梅的高洁品格。她生长在冰天雪地的严冬,傲然开放,不与桃李凡花相混同。忽然一夜花开,芳香便传遍天下。诗人既是咏物,也是歌咏人的精神品格。
白梅生长在冰天雪地的严冬,傲然开放,不与桃李凡花相混同。忽然一夜花开,芳香便传遍天下。
[注释〕 ①著:放进,置入。 ②混:混杂。芳尘:香尘。 ③乾坤:天地。
[赏析]从诗歌大的构思技巧来看,这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诗人以梅自况,借梅花的高洁来表达自己坚守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格远志。在具体表现手法中,诗歌将混世芳尘的普通桃李与冰雪林中的白梅对比,从而衬托出梅花的素雅高洁。通过阅读与分析,我们便知这首的主要的艺术手法是:托物言志,对比衬托。
[解说]这首诗歌咏了白梅的高洁品格。她生长在冰天雪地的严冬,傲然开放,不与桃李凡花相混同。忽然一夜花开,芳香便传遍天下。诗人既是咏物,也是歌咏人的精神品格。
[点评]描写的景物的特点:①耐寒、坚韧。首句中“冰雪”可见梅的生长环境极其恶劣,衬托出梅的耐寒品格和坚韧风骨;②自甘寂寞,高洁脱俗。首句中“林中”及第二句可见梅自甘寂寞,不同流俗,性情高洁;③报春。三四句写梅的报春,梅是有奉献精神,公而无私的。诗人以梅自况,表现了自己自甘寂寞、不慕荣华、高洁脱俗的志趣及公而无私的精神,反映了封建时代知识分子儒道一体的思想体系以及出世和入世的生活艺术 梅的创始,和文学有密切关系,先是北宋林和靖、苏东坡等诗人热情地歌颂梅花的丰神和风骨,使人们对梅花产生了无限珍爱的感情,“无声之诗”的画继之而起,侮花也就成为画坛上盛极一时的题材了。
当时对画梅最有创造和贡献的当推释仲仁和扬补之。仲仁又名华光和尚,一日,他因月光映梅影于窗纸上而得到启发,创作了用浓浓淡淡的墨水晕染而成的所谓墨梅。
王冕正是接受了华光、扬、汤一派的传统,孜孜不倦地学习梅花谱和梅花篇,在这基础上,发挥了他的艺术才能。
王冕的墨梅,是和他的思想感情分不开的。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此诗最大的特点是托物言志。诗先在一、二句描绘墨梅的形象,然后在三、四两句写墨梅的志愿,一个外表虽然并不娇妍,但内在气质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形象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4、《鹊踏枝·过人家废园作》赏析
《鹊踏枝过人家废园作》【清】龚自珍
漠漠春芜春不住, 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② 偏是无情偏解舞, 蒙蒙扑面皆尺絮。
绣院深沈谁是主?一朵孤花, 墙角明如许!莫怨无人来折枝, 花开不合阳春暮。③
(1)作者介绍:龚自珍(1792-1841),清末思想家、文学家。字尔玉,又字璱人,号定庵;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盦,又号羽琌山民。汉族,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是近代改良主义的先驱者。出身于世代官宦学者家庭。祖父龚禔身,官至内阁中书军机处行走,著有《吟朦山房诗》。父丽正,官至江南苏松太兵备道,署江苏按察使,著有《国语注补》、《三礼图考》、《两汉书质疑》、《楚辞名物考》等书。母段驯,著名小学家段玉裁之子,著有《绿华吟榭诗草》。龚自珍为晚近文学的疏凿开山手,其词亦光怪陆离,不为前贤藩篱所限。
(2)注释:①“鹊踏枝”即“蝶恋花”。此词原为唐教坊曲,调名取义简文帝“翻阶蛱蝶 恋花情”句。又名“凤栖梧”等。双调,六十字,仄韵。 ②漠漠春芜:茫茫 一片春草。春不住:春去了。 ③折取:杜秋娘《金缕衣》有“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3)赏析:经世致用,原是龚自珍青年时期即深怀的抱负,他的外祖父段玉裁也时以 “努力为名儒,为名臣,勿愿为名士”戒教之。然而时代却无情地偏偏要陷其于至多只能做“名士”的境地,龚自珍是慨然而愤懑了。对社会人生的感受和认识,首先来自人才选拔的科举制给予他的刺激。自幼即博通多才的龚定庵,嘉庆十五年(1810)应顺天乡试竟只中了个副榜,三年后再试又落榜,严峻的现实使敏锐于思的年轻的龚自珍省悟到时世与人才之间无可调和的冲突。这阕《鹊踏枝》就写于这一时期这样的心境中。不合时序,只能枉有痴情;“阳春” 已暮,必然名花无主。词人将“明如许”的“孤花”置于“藤刺牵衣”,春草 丛芜,飞絮漫舞的背景前,那种反差是如此鲜明。龚自珍二十二岁时作的《金缕曲》中曾强烈表示不愿做雕虫小技的匠工:“纵使文章惊海内,纸上苍生而已。似春水、干卿何事?”他何尝早早愿意“怨去吹箫,狂来说剑”,甚而去草野伴青灯?他的使命感,责任心是被现实剥蚀掉的。“无奈苍狗看云,红羊数劫,惘惘休提起!客气渐多真气少,汩没心灵何已?千古声名,百年担负,事事违初意”,后来他在《百字令·投袁大琴南》词中抒述的这番心声,正印合着“花开不合阳春暮”的这个痛苦的判断。“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和“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 写出了“废”。
文中“偏是无情偏解舞” 表现了作者不屑的情绪;“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 则表现了作者惊喜的情绪:而“莫怨无人来折枝,花开不合阳春暮。” 表现了作者无奈的情绪。
《诗歌鉴赏》教案 篇4
一.高考要求:
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复习内容:
诗歌鉴赏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也要从字词句篇入手。所谓的字,在诗歌鉴赏中地位特别重要,因为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所以必须弄清每一个字词的含义;同时,因为诗歌形式上的一些特点,有时候字词的运用涉及到上下文之间的对应,比如对仗等,意思有相反或者相对的关系,还有,诗歌语言因为是高度凝练的,所以经常会利用一些熟悉的意象来表达相对固定的意思,比如月亮,梅花等。诗歌的句不但是相对固定的,比如律诗中的起承转合,比如词中的过片,上下片之间内容上的分工等,都有一定的规范,为我们准确地理解诗歌提供了钥匙。任何一篇诗歌的鉴赏必须从具体的字词句入手。
在理解诗歌字词句的基础上,就要进一步鉴赏诗歌中的形象,表达技巧,以及思想内容。这些内容以下会详细讲解。
第一、二课时 鉴赏诗歌语言
关于诗歌的基本知识,我指的是体裁方面的知识,因为很少考及而且以前讲过,此地处不再涉及。
一. 鉴赏用词之妙
(一)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即要懂得“诗家语”,懂得诗歌对语言的变形。这是诗词鉴赏的基础。同时,也是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当然也是语言的艺术。诗歌艺术分析的依据首先就是语言。严羽说“诗有别材”,其实,诗也有“别语”。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中国诗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诗,一首诗里面的词语数量并不多,蕴含的意象却非常丰富。要借助非常俭省的语言外壳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还要符合音韵的需要,诗歌非对语言作出变形不可。实际上,很少有人用平常说话的语言来做诗,如果有的话,也是可笑的打油诗。(静夜思是个例外吧!)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等,主要目的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而这些地方,往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了解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就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
(1) 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要详加分辨。例如:
何逊“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 (前两句: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本篇描写与友人惜别的情景。 “夜雨”二句渲染与友人话别时的环境气氛,是历来傅诵的名句。前一句写室外:夜已深沉,一片寂静,唯有雨点滴落在台阶上,发出单调的音响。诗中虽然没有写人的活动和感受,但是通过“夜雨滴阶”的情景可以体察到离人心中的凄凉,冰冷的雨点仿佛滴在他们的心上。后一句写室内:天已破晓,油灯将要燃尽,充满离愁的屋子显得一片昏暗。破晓之际屋子感觉上比较暗,夜间与白天则不然,观察何其细致!从“夜雨”到“晓灯”,暗示一个不眠之夜过去了,“空阶”和“离室”,则渲染出人们心境的凄惶。
例1、王维“下马饮君酒”(《送别》王维: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这首诗写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王维笔下是一个隐士,有自己的影子,至于为什么不得意,放在老杜等人那里一定有许多牢骚,可在这里只是一语带过,更见人物的飘逸性情,对俗世的厌弃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例2、“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评析】这是一首写游览的诗,主要在于描写景物。题意在写山寺,但并不正面描摹,而用侧写环境,来表现山寺之幽胜。“云峰”、“古木”、“深山”、“危石”、“青松”、“空潭”,字字扣合寺院身分。最后看到深潭已空,想到《涅经》中所说的其性暴烈的毒龙已经制服,喻指僧人之机心妄想已被制服,不觉又悟到禅理的高深。全诗不写寺院,而寺院已在其中。构思奇妙、炼字精巧。“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历代被誉为炼字典范。)
《诗歌鉴赏》教案 篇5
古代诗歌鉴赏教案二
——鉴赏诗歌的语言
鉴赏古代诗歌作品的语言既是古代诗歌鉴赏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个主要的鉴赏方法。说它是一个重要内容,是因为高考就这方面本身会设置题目;说它是一个重要方法,是因为通过鉴赏语言能够帮助我们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诗歌形象和意境!高考要求的鉴赏作品的语言,与一般的文学鉴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高考要求的语言鉴赏主要着眼于一个“懂”字,即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达作用,并能体会语言美,作一定程度的评述,这里着重阐述如何理解诗歌的语言并作一定程度的评析。
一、鉴赏诗歌语言的途径
主要说以下三点:
(一)体会语言的风格特色
古代诗歌语言的风格特色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清新,有的古朴。人称李白的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便是一种清新美。有的诗绚丽多彩,有的诗却质朴无华。有的诗语言明朗,有的却含蓄,言此意彼。有的诗平易近人,有的却险怪奇特。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体会其风格特色,就是要体会语言的美,体会其内蕴。
(二)把握语言风格:清新 绚丽 平淡(质朴)
明快 含蓄 简洁(洗炼)
1、清新: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平淡(质朴、自然):其语言力求朴素,不追求辞藻的华丽,显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平淡之中蕴涵着深意。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人评其诗“平淡而思致”。
3、绚丽 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杜甫的《观山水图》“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每句开头的“红”“青”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
4、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本意在于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写出,而写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5、悲慨: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6、雄奇:气势雄伟,立意奇特:如李贺《梦天》中的“遥看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就是说九州小的象九个烟点,大海小的象杯中之水。
7、奔放:直率有气势: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词句,将滚滚长江与历史长河融为一体,凸现了历史荡涤千古风流的奔放气势,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
8、沉郁: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如,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三)把握诗歌语言的个人风格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顿挫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迈飘逸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王维的诗画一体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高适的悲壮苍凉
李清照的缠绵悱恻 陆游的悲壮爱国
(孟)郊寒(贾)岛瘦 “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
(四)品味语言风格
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3、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4、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二、母题迁移
1、《江西乐平县)人。《录鬼簿》说他「善卜术,任阴阳学正」。著杂剧《教女兵》、《村学堂》八种,均佚。散曲存小令二十九首。《太和正音谱》称其曲「如蓝田美玉」。
赏析:本曲以议论作结,点破兴亡,明快直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
燕子春来秋去,寒时搬走,热时飞回,唧唧喳喳忙个不停.有时落于王府华弟,有时歇于寻常巷陌.看朝代兴荣时多,亡时也多。
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农宴喜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本曲以议论作结,点破兴亡,明快直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
4、《葛溪驿》赏析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注释:葛溪:今江西省戈阳县。驿:驿站是古代官方设立的旅店。缺月:不圆的月亮。漏:漏壶,古代计时器。未央:未尽。明灭:忽明忽暗。岁月:时光。起:起来。行人:诗人自指
赏析:皇祐二年(1050)秋天,诗人从故乡江西临川赴杭州,途经弋阳,写下这首诗。这时的诗人正患着病,身体十分虚弱,诗中提到了这一点,所谓“病中最觉风露早”,写出了病中行役又值晚秋夜寒切肤透骨的感觉。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这两句是说梦中身体对冷风寒露更加敏感.而梦中回家,不觉得路途实际有多长.
全诗以客行为线索,从乡思到忧时,既贯穿一气,又推转变化。前半写景,感觉真切,后半抒情,笔力充沛,是王安石七律中的上乘之作。
5、《寒食 孟云卿》赏析
《寒食 孟云卿 》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作者介绍:孟云卿,字升之,平昌(商河县西北)人。约生于725年(唐开元十三年)。天宝年间赴长安应试未第,30岁后始举进士。肃宗时为校书郎。存诗17首。其诗以朴实无华语言反映社会现实,为杜甫、元结所推重。
孟云卿与杜甫友谊笃厚。758年(乾元元年)夏,杜甫出任华州司公参军,行前夜饮话别,并以诗相赠,即《酬孟云卿》。同年冬,他们在洛阳相遇,同到刘颢家中畅饮。杜甫又写了《冬末以事之东郊,城湖东遇孟云卿,复归刘颢宅宿,饮宴散因为醉歌》一诗,记叙此次邂逅相遇彼此喜悲交集的情景,表达了诗友间的诚挚感情。
元结极为推重孟云卿的诗。780年(乾元三年),他所编选诗集《箧中集》里,选入当代七位诗人的诗共24首,其中孟云卿诗5首。其诗作如实地描写了当时民众在战乱中的苦难,表达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感慨以及与亲朋故旧的情谊。766年(大庆元年),孟云卿远往南海,元结作诗赠别,题为《送孟校书往南海》。诗序中元结自称:“平昌孟云卿与元次山同州里,以词相友,几二十年。材业,次山不如云卿;诗赋,次山不如云岁,通和,次山不如云卿......云卿少次山六、七岁,孟云卿声名满天下,知己在朝廷。及次山之年,云卿何事不可至。”高度评价孟云卿的品德与才学,热情赞扬彼此兄弟般的真诚友谊。
孟云卿生活在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剧变时期,安史之乱中,他家境困顿,飘泊四方。其诗反于声病,藻绘,语言朴素。其《伤时二首》有“虎豹不相食,哀哉人食人”之句,颇能反映社会现实。其一生坎坷,卒年卒地不详。
赏析:孟云卿天宝年间科场失意后,曾流寓荆州一带,过着极为贫困的生活。就在这样的飘泊流寓生活中的一个寒食节前夕,他写下了这首绝句。
寒食节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当春二月。由于江南气候温暖,二月已花满枝头。诗的首句描写物候,兼点时令。一个“满”字,传达出江南之春给人的繁花竞丽的感觉。这样触景起情,颇觉自然。与这种良辰美景相配的本该是赏心乐事,第二句却出人意外地写出了“堪悲”。作者乃关西人,远游江南,独在他乡,身为异客;寒食佳节,倍思亲人,不由悲从中来。加之,这里的“寒食”二字,除了指节令之外,还暗含少食、无食之意,一语双关,因此“他乡寒食”也就更其可悲了。
诗中常见的是以哀景写哀情,即陪衬的艺术手法。而此诗在写“他乡寒食远堪悲”前却描绘出“二月江南花满枝”的美丽景色,在悲苦的境遇中面对繁花似锦的春色,便与常情不同,正是“花近高楼伤客心”,乐景只能倍增其哀。恰当运用反衬的艺术手法,表情也就越有力量。
下联承上句“寒食”而写到断火。寒食禁火的习俗,相传为的是纪念春秋时贤者介子推。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多外出游春,吃现成食物。野外无烟,空气分外清新,景物尤为鲜丽可爱。这种特殊的节日风物与气氛会给人以新鲜愉快的感受,而对于古代贤者的追思还会更使诗人墨客逸兴遄飞,形于歌咏。历来咏寒食诗就很不少,而此诗作者却发人所未发,由“堪悲”二字,引发出贫居寒食与众不同的感受来。寒食“无烟火”是为纪念子推相沿而成的风俗,而贫居“无烟火”却是为生活所迫的结果。对于富人来说,一朝“断炊”,意味着佳节的快乐;而对于贫家来说,“往往”断炊,包含着多少难堪的辛酸!作者巧妙地把二者联系起来,以“不独”二字轻轻一点,就揭示出当时的社会本质,寄寓着深切的不平。其艺术构思是别致的。将貌似相同而实具本质差异的事物对比写出,这也是一种反衬手法。
此诗借咏“寒食”写寒士的辛酸,却并不在“贫”字上大作文章。试看晚唐张友正《寒食日献郡守》:“入门堪笑复堪怜,三径苔荒一钓船。惭愧四邻教断火,不知厨里久无烟”,就其从寒食断火逗起贫居无烟、借题发挥而言,艺术构思显有因袭孟诗的痕迹。然而,它言贫之意太切,清点了一番家产不算,刚说“堪笑”、“堪怜”,又道“惭愧”;说罢“断火”,又说“无烟”。不但词芜句累,且嫌做作,感人反不深。远不如孟云卿此诗,虽写一种悲痛的现实,语气却幽默诙谐。其三、四两句似乎是作者自嘲:世人都在为明朝寒食准备熄火,以纪念先贤;可象我这样清贫的寒士,天天过着“寒食”生涯,反倒不必格外费心呢。这种幽默诙谐,是一种苦笑,似轻描淡写,却涉笔成趣,传达出一种攫住人心的悲哀。这说明诗忌刻露过火,贵含蓄耐味。而此诗也正由于命意新颖,构思巧妙,特别是恰当运用反衬手法,亦谐亦庄,耐人咀嚼,才使它成为难以数计的寒食诗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6、晚唐《寒食日献郡守》赏析
《寒食日献郡守 晚唐张友正》
入门堪笑复堪怜,三径苔荒一钓船。惭愧四邻教断火,不知厨里久无烟”
作者介绍:张友正[唐]作草书自云得汉人心法。其用笔过为锋长而力弱,殆不可持,故使笔常动摇,势若宛转。其书别构一体,自得成就。虽神明潜发不逮古人,然自然处正自过人。《广川书跋》
赏析;就其从寒食断火逗起贫居无烟、借题发挥而言,艺术构思显有因袭孟诗的痕迹。然而,它言贫之意太切,清点了一番家产不算,刚说“堪笑”、“堪怜”,又道“惭愧”;说罢“断火”,又说“无烟”。不但词芜句累,且嫌做作,感人反不深。远不如孟云卿此诗,虽写一种悲痛的现实,语气却幽默诙谐。其三、四两句似乎是作者自嘲:世人都在为明朝寒食准备熄火,以纪念先贤;可象我这样清贫的寒士,天天过着“寒食”生涯,反倒不必格外费心呢。这种幽默诙谐,是一种苦笑,似轻描淡写,却涉笔成趣,传达出一种攫住人心的悲哀。这说明诗忌刻露过火,贵含蓄耐味。而此诗也正由于命意新颖,构思巧妙,特别是恰当运用反衬手法,亦谐亦庄,耐人咀嚼,才使它成为难以数计的寒食诗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7、诉衷情 陆游)赏析
诉衷情 (宋)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①。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②。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③。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④!
[题解]作者四十多岁时曾到四川、陕西等地参加过军队,很有一番抱负,以杀敌救国为己任,但未能如愿。到老闲居家乡,仍感万分遗憾。从这首词中可以看出他晚年的苦闷心情。
[注释]①梁州——在今陕西汉中一带。作者曾在梁州军中工作过。 ②关河——关隘和河防,都是形势险要的地方。 ③鬓先秋——鬓发已象秋霜一样白。 ④天山句——天山,在新疆,这里借指南宋的西北边境。沧州,水边的地方,通常用来称隐士居住的地方,这里指作者晚年居住的故乡山阴(绍兴)城外的鉴湖。
[语译]
⊙想到年轻时为功名万里从军,
跨骏马,上梁州,保卫边疆。
旧时的关河在哪里,已如梦境,
穿过的貂裘,也变得暗淡无光。
⊙敌人未消灭,我的头发已白,
想到这,就要哭,但有何用?
谁能料这一生竟这样空过,
我的心在西北,身却要老死湖旁!
赏析:这首词是作者晚年隐居山阴农村以后写的,具体写作年代不详。
词中回顾自己当年在梁州参军,企图为恢复中原、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往事,如今壮志未酬,却已年老体衰,反映了作者晚年悲愤不已,念念不忘国事的愁苦心情。
上片前两句是当年作者在梁州参加对敌战斗心情与生活的概述。他胸怀报国鸿图,匹马单枪驰骋于万里疆场,确实想创立一番不朽的业绩。“觅封侯”不能单单理解为陆游渴望追求高官厚禄,因为在写法上作者在这里暗用了《后汉书·班超传》记载的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班超投笔“以取封侯”,后来在西域立了大功,真的被封为“定远侯”。陆游这样写,说明当年他在梁州的时候,也曾有过象班超那样报国的雄心壮志。可是,陆游的愿望并未变成现实,后两句便是眼前生活的真实写照:睡梦里仍然出现旧日战斗生活的情景,说明作者雄心未已,睁眼看看眼前,“关河”毋庸说已经无影无踪,当年的战袍却早就被尘土所封,满目是凄凉惨淡的景象。
下片紧承上片,继续抒发自己念念不忘国事,却又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郁闷心情。“胡未灭”说明敌寇依然嚣张;“鬓先秋”慨叹自己已经无力报国;“泪空流”包含作者的满腔悲愤,也暗含着对被迫退隐的痛心。
结尾三句,苍劲悲凉,寓意深刻。“谁料”二字感叹自己被迫退隐,流露了对南宋统治集团不满的情绪。“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是年迈苍苍的陆游血与泪的凝聚,它很容易让读者想起放翁那首常常使人热泪盈眶的《示儿》诗:“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这是因为,两者所表现的爱国主义思想完全是一致的。
情感真挚,丝毫不见半点虚假造作;语言通俗,明白如话;悲壮处见沉郁,愤懑却不消沉。所有这些,使陆游这首词感人至深,独具风格。
8、《溪居即事崔道融》赏析
《溪居即事崔道融 》
篱外谁家不系船, 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 急向柴门去却关。
作者介绍:崔道融,唐朝荆州人。以征辟为永嘉令,累官右补阙。避地入闽。《申唐诗》三卷,《东浮集》九卷,今编诗一卷。 崔道融的诗作和罗隐一样,流传的不多。其风格或清新,或凝重,比较多样。所选的四首诗里前两首十分活泼生动,后两首则凄苦悲郁。其中《牧竖》一诗流传较广。
赏析:这首诗写眼前所见,信手拈来,自然成篇。所写虽日常生活小事,却能给人以美的薰陶。
凡是有河道的地方,小船作为生产和生活必需的工具,是一点不稀奇的。但“篱外谁家不系船”句,却于平常中又显出不平常来了。似乎作者于无意中注意到了生活中的这一琐事,故以此句开首。“谁家”即不知是哪一家的。因为“不系船”,船便被吹进“钓鱼湾”。“春风”二字,不仅点时令,也道出了船的动因。春潮上涨,溪水满溢,小船才会随着风势,由远至近,悠悠荡荡地一直飘进钓鱼湾来。不系船,可能出于无心,这在春日农村是很普通的事,但经作者两笔勾勒,溪居的那种恬静、平和的景象便被摄入画面,再着春风一“吹”,整个画面都活了起来,生气盎然,饶有诗意。
乡村春日,人们都在田间劳作,村里是很清静的,除了孩子们在宅前屋后嬉戏之外,少有闲人。有一位小童正玩得痛快,突然发现有船进湾来了,以为是客人来了,撒腿就跑回去,急急忙忙地打开柴门的扣子,打开柴门迎接客人。作者用“疑”“急”二字,把儿童那种好奇、兴奋、粗疏、急切的心理状态,描绘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诗人捕捉住这一刹那间极富情趣的小镜头,成功地摄取了一个热情淳朴、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的形象。
这首诗纯用白描,不做作,不涂饰,朴素自然,平淡疏野,真可谓洗尽铅华,得天然之趣,因而诗味浓郁,意境悠远。诗人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恬静、平和的水乡风景画:临水的村庄,掩着的柴门,疏疏落落的篱笆,碧波粼粼的溪水,漂荡的小船,奔走的儿童,静中寓动,动中见静,一切都很和谐而富有诗意,使人感受到水乡宁静、优美的景色,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而透过这一切,我们还隐约可见一位翘首拈须、悠然自得的诗人形象,领略到他那积极乐观的生活情趣和闲适舒坦的心情。
《诗歌鉴赏》教案 篇6
古代诗歌鉴赏教案三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1、《越王勾践墓 柴 望》赏析
《越王勾践墓 柴 望》
秦望山头自夕阳,伤心谁复赋凄凉? 今人不见亡吴事,故墓犹传霸越乡。
雨打乱花迷复道,鸟翻黄叶下宫墙。 登临莫向高台望,烟树中原正渺茫。
注释:秦望山,在浙江绍兴,为这一带最高的山,因秦始皇登之以望海而得名。首联的意思是,秦望山头,夕阳西下,一片苍茫景象,但是伤心已绝的人谁又有心思去抒写凄凉之情呢? 颔联的意思是,当代人没见过吴国被越国攻破的情景,所以勾践墓附近的百姓还时常传说着当年遭吴凌辱的往事。颈联中的“复道”和“宫墙”都不是眼前实景,而是对越宫景物的想象,“复道” 义同《阿房宫赋》“复道行空,不霁何虹”中的“复道”。 尾联中“中原”和陆游《书愤》“中原北望气如山”中的“中原”一样,都是指被金人侵占的黄河流域。“烟树”“渺茫”含有收复难望之义。
作者介绍: 柴望(一二二二——一二八),字仲山,号秋堂,又号归田,江山(今属浙江)人。理宗嘉熙间为太学上舍生。淳佑六年(一二四六)元旦日食,诏求直言,上《丙丁龟鉴》,忤时相意,诏下临安狱,临安尹赵与?疏救得免,放归。端宗景炎二年(一二七七)授迪功郎,史馆国史编校。宋亡,与弟随亨、元亨、元彪遁迹江湖,称柴氏四隐。元世祖至元十七年卒,年六十九。有《道州台衣集》、《咏史诗》、《西凉鼓吹》等,已佚。后人辑为《秋堂集》二卷,收入《柴氏四隐集》。事见《柴氏四隐集》附录里人苏幼安所撰墓志及清同治《江山县志》卷一二。柴望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柴氏四隐集》为底本,校以《四库全书·秋堂集》(简称秋堂集)。编为一卷。
简析: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伤时之作。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家喻户晓,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风雨飘摇之况国人皆知,将这一古一今,一正一反的景况联系在一起,这样构思,颇为巧妙。首联以苍茫、凄凉的景象和伤心的情怀开篇,加上“自”、“谁复”之反复咏叹,诗人寂寞悲凉之情是何等强烈。颔联吊古伤今,虽然“犹传”勾践“霸越乡”,可是今人却不见“亡吴事”,勾践复国报仇的壮举难以重见的哀愁涌上诗人的心头。颈联即景抒情,勾践墓、越王宫,雨打乱花,鸟翻黄叶,何等肃杀凄凉。诗人难道写的仅仅就是这些吗?那“高台望”到的汴京故宫,那想象中不久后的临安凤阙,不也都是这样的吗?尾联和辛弃疾、陆游、陈亮等爱国志士“望中原”时所表达的悲愤、沉痛的情感是一样的,恢复中原无望的惆怅也是一样的。
2、 《初见嵩山》赏析
(宋)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①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①赖:依赖,凭借。②豁我怀:使我开怀、振奋;豁,舒展。
作者介绍:张耒,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因其仪观甚伟,魁梧逾常,所以人复称其“肥仙”。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殁于政和四年(1114),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赏析:题为“初见嵩山”,显然既要写人又要写山。作者有意把“数峰清瘦出云来”这一正面写山的句子放在最后,而把自己对嵩山的感情和风吹雨去的环境放在前面作为铺垫,取得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艺术效果。这正是写景的成功之处。不直露地写初见嵩山时的惊喜,更不直露地表达自己的情怀,而先写只有青山能豁我胸怀,既从反面写出了仕途的苦闷,又从正面写出了“仁者乐山”之意。最后,在刻画山的形象时,特意拈出“清瘦”二字,融入了自己以清峻瘦硬为美的审美趣味,进而深化了诗人的品格志趣,使景中有我。这是写人的成功所在。
3、《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赏析
《望江南超然台作》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赏析: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熙宁九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此作。这首豪迈与婉约相兼的词,通过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表达了词人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词的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暮春时节的郊外景色。
首以春柳在春风中的姿态——“风细柳斜斜”,点明当时的季节特征:春已暮而未老。“试上”二句,直说登临远眺,而“半壕春水一城花”,在句中设对,以春水、春花,将眼前图景铺排开来。然后,以“烟雨暗千家”作结,居高临下,说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于是,满城风光,尽收眼底。作者写景,注意色彩上的强烈对比作用,把春日里不同时空的色彩变幻,用明暗相衬的手法传神地传达出来。
下片写情,乃触景生情,与上片所写之景,关系紧密。“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进一步将登临的时间点明。寒食,在清明前二日,相传为纪念介子推,从这一天起,禁火三天;寒食过后,重新点火,称为“新火”。此处点明“寒食后”,一是说,寒食过后,可以另起“新火”,二是说,寒食过后,正是清明节,应当返乡扫墓。但是,此时却欲归而归不得。以上两句,词情荡漾,曲折有致,寄寓了作者对故国、故人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写作者为摆脱思乡之苦,借煮茶来作为对故国思念之情的自我排遣,既隐含着词人难以解脱的苦闷,又表达出词人解脱苦闷的自我心理调适。
“诗酒趁年华”,进一步申明:必须超然物外,忘却尘世间一切,而抓紧时机,借诗酒以自娱。“年华”,指好时光,与开头所说“春未老”相应合。全词所写,紧紧围绕着“超然”二字,至此,进入了“超然”的最高境界。这一境界,便是苏轼在密州时期心境与词境的具体体现。
这首词情由景发,情景交融。词中浑然一体的斜柳、楼台、春水、城花、烟雨等暮春景象,以及烧新火、试新茶的细节,细腻、生动的表现了作者细微而复杂的内心活动,表达了游子炽烈的思乡之情。将写异乡之景与抒思乡之情结合得如此天衣无缝,足见作者艺术功力之深。
注释 :⑴“风细”句:微风吹动杨柳,杨柳轻轻飘拂。斜斜:无风时柳枝垂直,风吹动柳枝更倾斜了。 ⑵超然台:密州北城有台,名超然台,苏轼让人修葺一新,经常登临游玩,并且写了《超然台记》那篇有名的散文。超然台故址在今山东诸城。望:一作看。 ⑶“半壕春水”等二句:写细雨蒙蒙中密州城内美丽的景色。大意说:绕城的“护城河”里不很满的水在春风中泛着微波,城里到处开满绚丽的花朵,千家万户在云雾细雨中暗下来了。 壕:指绕城的水沟,俗称“护城河”。⑷“寒食后”等二句:寒食过后,每逢酒醒了便叹息不绝。 寒食:节名。我国民间习俗,寒食后两天是清明节。咨嗟:叹息。 ⑸“休对故人”句:这几天不要对朋友谈起思念家乡的事情。故国:指故乡。 ⑹新火:古代风俗,寒食节这天是不烧火的,节后再点的火称为新火。 ⑺诗酒趁年华:趁着现在年纪不老纵情赋诗饮酒。
4、清代诗人、史学家。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阳湖人(今江苏常州)。生於雍正五年,卒於嘉庆十九年。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进士。历任广西镇安知府、广东广州知府、贵州贵西兵备道。乾隆三十六年(1772),称母病辞官归里,主讲扬州安定书院,潜心读书。乾隆五十二年(1787),中国台湾发生林爽文事件,闽浙总督李侍尧邀请赵翼入幕商研;当时中国台湾镇总兵柴大纪欲从嘉义突围内渡。赵翼恐弃守城池易引发连锁反应,力劝闽督封还此旨;不久,乾隆命钦差大臣福康安率兵援台,遂能与守台官兵裏应外合。
长于文学与史学,其诗名闻於全国,与袁枚、蒋士铨齐名,合称"乾隆三大家"。
赏析:①将“秋风”拟人化,认为它是个“管闲事”的家伙,染红了枫叶,染白了人头,一年年秋风吹走了一年年时光,它撩起人的种种愁绪,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己老之将至的感慨形象地表达出来了;②枫叶红头发白本是自然地规律,作者却将其原因归结为秋风的“管闲事”,以悖于常理的方式来实现抒情上的曲折效果,无理而妙;③红、白使动用法,红、白色彩的对照配置,也最容易使人引起岁月无情、年华已逝的无限怅惘。
6、 《农家望晴》赏析
《农家望晴》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作者介绍:雍裕之,唐朝人(约公元八一三年前后在世)字不详,蜀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宪宗元和中前后在世。有诗名。工乐府,极有情致。贞元后,数举进士不第,飘零四方。裕之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赏析:正当打麦晒场的时候,忽然变了风云。一时风声紧,雨意浓。秦地(今陕西一带)西风则雨,大约出自当时农谚。提起这样的农谚,显然与眼前天气变化有关。“尝闻”二字,写人们对天气变化的关切。这样,开篇一反绝句平直叙起的常法,入手就造成紧迫感,有烘托气氛的作用。
在这个节骨眼上,天气好坏关系一年收成。一场大雨,将会使多少人家的希望化作泡影。所以诗人恳切地默祷苍天不要下雨。这层意思在诗中没有直说,而用了形象化的语言,赋西风以人格,盼其早早回去,仿佛它操有予夺之权柄似的。“为问西风早晚回?”早晚回,即何时回,这怯生生的一问,表现的心情是焦灼的。
后二句是从生活中直接选取一个动人的形象来描绘:“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首先,这样的人物最能集中体现古代农民的性格:他们默默地为社会创造财富,饱经磨难与打击,经常挣扎在生死线上,却顽强地生活着,永不绝望。其次,“如鹤立”三字描绘老人“望云开”的姿态极富表现力。“如鹤”的比喻,自然与白发有关,“鹤立”的姿态给人一种持久、执着的感觉。这一形体姿态,能恰当表现出人物的内心活动。最后是“麦场高处”这一背景细节处理对突出人物形象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麦场”,对于季节和“农家望晴”的原因是极形象的说明。而“高处”,对于老人“望云开”的迫切心情则更是具体微妙的一个暗示。通过近乎绘画的语言来表述,较之直接的叙写,尤为含蓄,有力透纸背之感。
此诗选取收割时节西风已至大雨将来时的一个农家生活片断,集中刻画一个老农望云的情节,通过这一“望”,可以使人联想到农家一年半载的辛勤,想到白居易《观刈麦》所描写过的那种劳动情景;也可以使人想到嗷嗷待哺的农家儿孙和等着收割者的无情的“收租院”等等,此诗潜在含义是很深的。由于七绝体小,意象须集中,须使人窥斑见豹。此诗不同于《观刈麦》的铺陈抒写手法,只集中写一“望”字,也是“体实施之”的缘故。
此诗对农民有同情,但没有同情的话;对农民有歌颂,但也没有歌颂的话。读者却不难感到由衷的同情与歌颂就在不言之中。
《诗歌鉴赏》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针对高考,通过对具体诗歌的鉴赏,总结鉴赏古代诗歌的方法和规律
教学方法:
借助多媒体讲练结合
重点:
理清鉴赏古代诗歌的思路
难点:
在主观题的回答中语言如何简练准确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导入:
我国古代诗歌灿若繁星,诗人辈出,它以其凝练的语言、含蓄而丰富的内蕴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崇高的艺术殿堂,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如我们课本上所学过的古代诗词就有《诗经》(《静女》、《无衣》、《氓》)、《楚辞》、(《离骚》)、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五言诗(《白马篇》、《归园田居》),尤其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的标志——唐诗宋词元曲更令我们目不暇接。如何才能领悟到它们的美呢?这需要掌握一些鉴赏方法。
二、考纲分析:
文学鉴赏评价: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内容:形象——思想——观点
形式:语言——表达技巧
考试形式:主观题
三、鉴赏方法:
1、透过字面把握形象
因为古代诗歌贵在含蓄,所以要准确把握诗歌的形象只有透过文字的表象,进入作品的情境中,这就必须理解词义、弄清典故、了解背景、具备常识。
如:20__年高考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此诗中理解的关键在“折柳”上。“折柳”包含了一定的文化常识,即在古诗词中有些意象是为诗人们所青睐的,它们往往有较为固定的内涵,如“柳”即“留”的谐音,因而“折柳”有惜别怀远之意。其它这类意象还有“岁寒三友”(梅、兰、竹、菊)、菊花等等都各有含义。所以要准确把握诗歌的形象,还需具备一定的文化常识。
“形象”就是文学作品中展示出来的生活图画,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
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景中情。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象出来的主观的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2、通过联想分析思想
诗歌要“言志”,这需借助一定的景或物,而景或物的组合又会产生优美而丰富的意境,给人带来美妙的想象。所以要分析作品内容、评价作者的思想,需通过联想来实现。
如: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元曲以凝练的语言将秋天傍晚几个特有的景物巧妙地组合起来,让人想到:在这惹人愁绪的时节,面对令人伤怀的景致,只有凄凉的西风与羸弱的老马与这个游子相伴,悲凉之情油然而生!全曲寥寥数笔,借助联想和想象,境界全出。
思想内容:情感类别(哀怨、欢快、离愁别恨……)
情感载体(杨柳、菊花、圆月、落叶)
内容主旨:涉及的文化常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等
某一诗句的大意或内涵
诗人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
时代背景、社会现实
3、品味语言鉴赏技巧
从高考的角度看,所选的古代诗歌均是篇幅较小的,所以把握诗歌的艺术和表现技法,需建立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上。
关键词句的理解: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
考题有两种形式:给出意境,让考生判断锤炼选择词句
分析诗眼,展示意境,让考生感受情趣,领悟旨意
修辞手法的判断:一般看来,集中考查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
考查形式:修辞的艺术效果
容易混淆的修辞手法
如:华子岗
裴迪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唏。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这首诗以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华子岗的景物,请从诗后两句的两个动词“侵”、“拂”入手,分析这两个词在表达上的作用,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侵”字写夕阳余辉逐渐消退的过程,写出了诗人在夕阳落下一步步下山的生动情景。“拂”字运用拟人手法,增强了动感,也使人想见山色青翠可爱,柔和多姿。这两个动词写云光山翠对诗人的眷恋不舍之情,正折射出诗人对华子岗的喜爱与留恋。
4、书面表达掌握术语
抒情手段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
表现手法赋、比、兴(创作方法)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表达方式)
点面结合、想象联想、象征寄托
典故典故的来源极其含义
用典的作用:怀古伤今、咏史言志
风格浪漫主义/现实主义
豪放/婉约
缠绵宛转/清新优美/慷慨悲凉/沉郁激愤
意境诗人的“情”与“理”
事物的“形”与“神”
如: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诗写诗人春游西涧赏景和晚雨野渡所见,诗中有无寄托,寄托何意,历有争论。有人认为它通篇比兴,有所寄托;有人认为此诗只是写西涧景色,毫无寄托。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说出理由。
这首诗借景写意,有所寄托。前两句写诗人独爱幽草,与以鸣声诱人的黄鹂作比,喻仕途世态,寓意明显。第三四句写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蕴涵了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忧伤情怀。
四、练习:
1、阅读下面两首“咏秋”诗,比较、分析后,填写后面的表格。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行秋
徐玑
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停柳边行。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出细浪生。
意境格调修辞方法艺术手法
刘诗昂扬对比虚实结合
徐诗闲适比喻以动衬静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这首诗描写的边塞景象是怎样的?对后两句诗,有人这样评说:“同用落梅,太白‘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是直说硬说,此二句却是巧说婉说。”请具体解说高适这二句诗怎样巧妙委婉。
大地回春,雪净风清,笛声悠扬,一片明朗开阔的景象。诗人用“借问“引起人们遐想,又把《梅花落》的笛曲幻化成梅花随微风散落,洒遍关山的具体形象,委婉巧妙地表现了守边战士戍边怀乡之情。
五、总结:
自去年以来,诗歌鉴赏题由客观选择题变为主观表述题,虽然加大了答题的难度,但从某种意义上看,只要掌握了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这种方式就可以更好地发挥我们的水平。
六、近五年高考所选古代诗歌
年份诗歌
1998《题李凝幽居》贾岛
1999《漫成一首》杜甫
20__《约客》赵师秀
20__《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
20__《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诗歌鉴赏》教案 篇8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释]
1. 动征铎(duó):震动出行的铃铛。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铎:大铃。
2. 槲(hú):一种落叶乔木。
3.枳(zhǐ):也叫“臭橘”,一种落叶灌木。驿墙:驿站的墙壁。驿:古时候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这句说: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墙边。
4.杜陵:在长安城南,因汉宣帝陵墓所在而得名,这里指长安。作者此时从长安赴襄阳投友,途经商山。这句说:因而思想起在长安时的梦境。
5. 凫(fú):野鸭。回塘:岸边弯曲的湖塘。这句写的就是“杜陵梦”的梦境。
[作者简介]
温庭筠(yún)(812-870),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出生在京兆鄠(hù)县(今陕西户县)。才思敏捷,参加考试,八*手即写成八韵,人称“温八*”。诗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温李”。又擅长填词,是最早大量写词的作家。
[翻译]
清早起马车铃响声叮当,
出门人想家乡倍感悲伤。
雄鸡唱茅草店残月当空,
踏寒霜人脚印留板桥上。
槲树叶纷纷落满山满路,
月光下枳树花映照驿墙。
思故乡我昨夜梦会杜陵,
春天里凫和雁布满池塘。
[赏析]
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商山,也叫楚山,在今陕西商县东南。作者曾于唐宣宗大中末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
首句表现“早行”的典型情景,概括性很强。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叮叮当当,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之类的许多活动已暗含其中。第二句固然是作者讲自己,但也适用于一般旅客。“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时难”。在封建社会里,一般人由于交通困难、人情浇薄等许多原因,往往安土重迁,怯于远行。“客行悲故乡”这句诗,很能够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三、四两句,历来脍炙人口。梅尧臣曾经对欧阳修说:最好的诗,应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请他举例说明,他便举出这两句和贾岛的“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并反问道:“道路辛苦,羁旅愁思,岂不见于言外乎?”(《六一诗话》)李东阳在《怀麓堂诗话》中进一步分析说:“‘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人但知其能道羁愁野况于言意之表,不知二句中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而音韵铿锵,意象具足,始为难得。若强排硬叠,不论其字面之清浊,音韵之谐舛,而云我能写景用事,岂可哉!”“音韵铿锵”,“意象具足”,是一切好诗的必备条件。李东阳把这两点作为“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紧关物色字样”的从属条件提出,很可以说明这两句诗的艺术特色。所谓“闲字”,指的是名词以外的各种词;所谓“提掇紧关物色字样”,指的是代表典型景物的名词的选择和组合。这两句诗可分解为代表十种景物的十个名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虽然在诗句里,“鸡声”、“茅店”、“人迹”、“板桥”都结合为“定语加中心词”的“偏正词组”,但由于作定语的都是名词,所以仍然保留了名词的具体感。例如“鸡声”一词,“鸡”和“声”结合在一起,不是可以唤起引颈长鸣的视觉形象吗?“茅店”、“人迹”、“板桥”,也与此相类似。
古时旅客为了安全,一般都是“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诗人既然写的是早行,那么鸡声和月,就是有特征性的景物。而茅店又是山区有特征性的景物。“鸡声茅店月”,把旅人住在茅店里,听见鸡声就爬起来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起身赶路等许多内容,都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了。
同样,对于早行者来说,板桥、霜和霜上的人迹也都是有特征性的景物。作者于雄鸡报晓、残月未落之时上路,也算得上“早行”了;然而已经是“人迹板桥霜”,这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
这两句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确实称得上“意象具足”的佳句。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两句,写的是刚上路的景色。商县、洛南一带,枳树、槲树很多。槲树的叶片很大,冬天虽干枯,却存留枝上;直到第二年早春树枝将发嫩芽的时候,才纷纷脱落。而这时候,枳树的白花已在开放。因为天还没有大亮,驿墙旁边的白色枳花,就比较显眼,所以用了个“明”字。可以看出,诗人始终没有忘记“早行”二字。
旅途早行的景色,使诗人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色:“凫雁满回塘”。春天来了,故乡杜陵,回塘水暖,凫雁自得其乐;而自己,却离家日远,在茅店里歇脚,在山路上奔波呢!“杜陵梦”,补出了夜间在茅店里思家的心情,与“客行悲故乡”首尾照应,互相补充;而梦中的故乡景色与旅途上的景色又形成鲜明的对照。眼里看的是“槲叶落山路”,心里想的是“凫雁满回塘”。“早行”之景与“早行”之情,都得到了完美的表现。
末联点出主题:行旅中思念着长安。但这里不用通常的写法:直抒感情或发议论,而是同样在景物的描写中托寓对长安的怀念。“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杜陵是长安城南的地名,凫、雁都是水鸟。梦想中的杜陵,鸟雁在曲折的池塘里到处游转,这正是诗人对长安的怀念。诗人写怀念长安,一般都是用以表现政治上的进取心,希望能在京城长安有所作为。温庭筠在诗中表现的,也是这个意思。
《诗歌鉴赏》教案 篇9
年级: 高三 学科: 语文 章节、课时:高考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导学案
教学目标:1 构建诗歌鉴赏的知识网络;
2 掌握诗歌鉴赏的必要知识、方法、技巧;
3 培养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教学重点:诗歌鉴赏的形象、情感、技巧。
教学难点:诗歌鉴赏的技巧与方法。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高考诗歌常考内容回顾:
1 形象
a 常见形象 b 答题步骤
2 技巧
a 常见技巧 b 答题步骤
3 情感
a 常见情感 b 答题步骤
二 技法专练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南柯子•忆旧①
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②
注:①仲殊,宋代僧人。②家: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
这首词的上阕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枕 上 作
陆 游
一室幽幽梦不成,高城传漏过三更。
孤灯无焰穴鼠出,枯叶有声邻犬行。
壮日自期如孟博,残年但欲慕初平【注】。
不然短楫弃家去,万顷松江看月明。
【注】孟博,即东汉范滂,《后汉书》记载他“有澄清天下之志”。初平,即黄初平,《神仙传》说他“至五百岁而有童子之色”。
这首诗的第二联运用了什么手法?在表情达意上有何作用?
三 高考真题专练:
(XX年福建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11分)
望江南
【宋】李纲
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①空。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
(选自《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五)
[注]①玉花:喻雪花。
(1)“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5分)
(2)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6分)
四 学有所思:
本堂课的收获与问题
五 作业:整理《望江南》于作业本上。(按格式)
上一篇:《孔雀东南飞》第一课时教案
下一篇:《错误》教学设计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