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新课标验收课](精选16篇)
《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新课标验收课] 篇1
夷陵区邓村二中 王宗衡
一、激情导入 :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根钓鱼杆,同学们钓过鱼吗?(大声说:钓过。)能告诉老师钓鱼有哪些技巧吗?
生1:钓鱼要有耐心。
生2:钓鱼要把握好时机。
生3:钓鱼要选择合适的鱼饵。
师:老师没大家这么有经验,但老师知道一句话“钓钩上悬挂的必然是鱼吃的饵”。今天我们将一同跟随丹麦童话大师去钓一条很大很大的鱼。在《皇帝的新装》一文中,是谁在钓鱼?他想钓哪条鱼?他用的鱼饵又是什么?最后又是谁把丝线剪断了?请大家扛着这跟钓鱼杆,默读课文,寻找答案。
二默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生默读课文。
2、分组讨论。
3、合作探究:
师:在《皇帝的新装》一文中,谁在钓鱼?
生:骗子。
师:骗子想钓哪条鱼?
生(七嘴八舌):皇帝 ;皇帝的钱财。
师:骗子用的诱饵是什么?
生:新衣。
师:骗子为什么用新衣作诱饵?
生:因为皇帝喜欢新衣。
师:从文中什么地方可以看出皇帝喜欢新衣?
生:课文第一段。
师:请一名同学把第一段的相关内容大声朗读一遍。
(生纷纷举手)
师:这新衣有什么特别之处?
生:仍何不称职 或愚蠢的人都看不见。
师:皇帝穿上这样的衣服有什么作用?
生:可以分辨他的臣民是否称职是否愚蠢。
师:这样的衣服这两位服装设计师设计出来了吗?
生:没有。
师:未来的设计师们,你们能制造出这样的衣服吗?
生(七嘴八舌):不能;能。
师:老师记得这样一句话“没有做不能的,只有想不到的。”
生(大声说):能制造出这样的衣服。
师:希望未来的设计师们制造出功能更多的衣服。最后是谁又将这根丝线剪断了?
生:是一个小孩把骗局揭穿了。
师:对!难道只有小孩知道事情的真相?
生1:他们都知道皇帝没有穿衣服。
生2:因为大臣们怕皇帝说他们不称职 。
生3:老百姓怕别人说他们愚蠢。
生4:他们都上了骗子的当。
师:大家说的都很好。你们知道“三人成虎”这个成语吗?
生:没有。
师:如果老师说街上来了老虎,你们相信吗?
生:不相信。师:如果一个家长跑到学校对你们说街上来了老虎,你们信吗?
生(有的点头有的摇头)
师:如果另一个老师也对你们说街上来了老虎,你们相信吗?
生:相信。
师:这就叫“三人成虎”。本来不存在的衣服,为什么都说看见了呢?除了皇帝的昏庸以外,也与两个大臣说谎有关。
三、分析人物,感情主旨。
1、扮演角色:
师:请三名同学 上台来分别扮演皇帝、骗子、小孩,准备接受大家庭评判。
(学生争先恐后)
师:皇帝驾到——
生:(见皇帝上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2、评析人物。
师:这声荒唐的闹剧,成了世人的笑柄,也使国人蒙受了莫大的羞辱,大家说罪魁祸首是谁?
生:(七嘴八辞舌)是皇帝;是骗子。
师:自由自在的鱼儿成了垂钓者的盘中餐,这是怪贪嘴的鱼还是怪钓鱼者?
生:奇迹是两个人创造的!
师:非常精辟!今天我们有幸把当年的主要角色都请到了我们的现场,相信大家一定有许多话要对他们说。
生1:(扣首行礼):尊敬的皇帝陛下,你太让我们失望了,希望您能改过自新,为天下百姓造福。 生2:你这个皇帝,只知道穿着打扮,一点也不关心你的国民,你才是个不称职的皇帝。
生3:你这个狗皇帝,你荒唐无能,还有何面目面对你的子民?快滚远点。(手推皇帝)
师:我们给这个不称职的皇帝一张红牌,把他罚下场。大家想对骗子说点什么?
生1:你这个骗子,你太可耻了,你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你可知罪?
生2:(手推骗子)你还不快给天下百姓道谦?这荒唐的闹剧全是你一手策划 的。
生3:高明的服装设计师,你很聪明,可惜呀,你没有走正道,你走的是歪门邪道。希望你能把你的聪明才智用在正道上,为国家和人民多作贡献。
师:我们给这个骗子一张黄牌给以警告。大家还有什么要对这个小孩说的?
生1:(握着小孩的手)好样的,我们应该向你学习。
生2(拥抱小孩):你真勇敢,我们要和你一样,在生活中敢说实话。
生3:是你揭穿了骗局,让皇帝老儿出尽了洋相。应该给频发一枚诚实勋章。
师:大家说的真好,我们要学习小孩诚实勇敢,不说慌话。
四、续写练习。
1、小组讨论。
师:游行大典结束了,可这个故事结束了没有?
生:没有。
师:皇帝回宫以后,他会怎样?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先讨论一会儿。
2、结果展示。
生1:皇帝回宫以后,勃然大怒,下令捉拿说他没穿衣服的人,捉来以后,把他们都杀了。并且还奖赏了那个骗子,给了他们更多的生丝和金子。从此皇帝 就再也不穿衣服了。
师:你是昏庸皇帝忠实的追随者。
生2:皇帝回宫以后,下令捉拿那两个骗子,那两个骗子早已无影无踪了。皇帝又把那两个大臣叫到后宫,单独审问:“你们真的看见了那漂亮的衣服了?”“没——没有。”“没看见为什么要说看见了,你们可知罪?”“我们怕您给我们定不称职的罪名,所以就——”“哎,也只怪朕一时胡涂,听信了骗子的花言巧语——你们都起来,把我的更衣室给拆了,从此以后我要以天下苍生为重。”从此以后,皇帝一心治理国家,没出几年就国泰民安了。
师:你是一个敢于改过自新的倍受人民拥戴的明君。
生3:皇帝回宫以后,下令把那个小孩捉来打入天牢,激起了天下百姓的愤怒,那两个骗子领导大家发动起义,不出数月就把那个裸体皇帝赶下了台,从天牢里救出那个小孩,并推举他做皇帝。
师:相信你定会以小孩为榜样,干出一番事业。
生4:------
师:大家的想象真丰富,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以示奖励。(师讲“指鹿为马”这个成语故事。)
五、课堂小结。(由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生1:我们要拭亮我们的眼睛,保持清醒的头脑,以防上坏人的当。
生2:我们不要学习那个敢说真话的小孩,在生活中不说假话。
生3:我们要把聪明才智用在正道上,为国家和人民做出应有的贡献。
生4:我记住了“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
生5:我也记住了“钓钩上悬挂的一定鱼儿爱吃的饵”。
生6:------
师:这节课大家能有这么多的收获,老师真为你们的聪慧感到高兴。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飞向文学的殿堂。 作者邮箱:
《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新课标验收课] 篇2
教材理解:《皇帝的新装》是一个带着很强现实感的短篇童话,描写了一个常人活动的世界,没有动植物的出现,没有精灵鬼怪的加入。只是在一个皇帝、几个大臣、两个骗子之间上演了一场骗与被骗的滑稽喜剧,借助极度的夸张和想象营造了一个异乎寻常的世界,通过荒诞的情节和幽默的语言讽刺时弊。童话巧于用“骗”,用“骗”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丰满人物形象,组织童话结构,引出荒唐可笑的语言、动作。由皇帝受骗、骗子行骗、大臣助骗、百姓传骗构筑的社会怪圈,扭曲、怪异、不可思议。细读课文,我们能一次又一次地挖掘出更多的新意和深意。
教学设想:《皇帝的新装》极富魅力,学生爱读,也能读懂,从表层来看是一篇浅文。但其中常读常新的思想内核不易把握,认识不够。故事本身不乏幽默、荒诞可笑的情节元素,如果不能充分、有效、合理地挖掘文中固有的内蕴丰富的资源,学生充其量付之一笑。浅文趣教,就是让学生读出兴趣、体会谐趣、悟出理趣。“趣”不单纯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皇帝、大臣不再是平面化、文字式的人物,而是一帮活脱脱、有血有肉的跳梁小丑。引导学生笑有所得,笑有所悟。浅文趣教,做到对文本内容有所取舍,以点带面,力避胡子、眉毛一把抓。同时要求教学语言鲜活感人,不入俗套,富有机智。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精彩片断,体会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的妙处
2、合作探究故事中离奇现象产生的诸种原因
教学实录:
一、导入 :一杯水倒入杯中,如果杯子是圆形的,那么水自然也是圆形;如果杯子是方形、三角形、不规则形呢?结论是:杯子的形状决定着水的形状。(趣入,吸引学生注意力)
二、安徒生的作品读过几篇呢?(学生自由回答)(营造安徒生童话教学情境)
1、 能用一些词语概括《皇帝的新装》一文语言留给你的深刻印象吗?(学生自由回答)
生1:精巧
师:很会思考,不过“精巧”通常是说结构,能否表述再准确些?
生2:精美
师:说得好!
生3:搞笑
师:这个词用得较时尚。(学生欣欣然)
生4:语言很幽默,甚至带一点夸张。
师:看来你很留心,安徒生童话读了不少!
2、再用一句简洁的话浓缩故事情节(学生讨论后选一代表作答,教师补充)
3、一个无比威严的、至高无上的皇帝活精光光地、一丝不挂地走到大街上游行,是什么神奇的力量在背后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呢?(学生略作思考,教师点拨并明确:骗)板书
师:谁骗?
生:骗子。
师:为何行骗?
生:贪财。(板书)
师:谁受骗了?
生:皇帝。(板书:皇帝受骗)
师:皇帝为什么能轻而易举的进入圈套?(学生自由讨论,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
生1:皇帝爱美。
师:爱美并不是坏事呀?(学生笑,并齐声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生2:皇帝爱美太疯狂!
师:疯狂了!确实不是好事。
生3:皇帝是一个昏庸、愚蠢的国君。(板书)
师:你看问题很能一针见血(学生3会意一笑)
生4:特爱听假话、鬼话,否则怎么会心甘情愿光屁股上大街呢?
师:看法很新!说话很幽默。 大臣呢?( 思考片刻)
生5:大臣助骗。
师:此话怎讲?
生6:大臣本应辅助皇帝治理国家的。
生7:大臣并未像皇帝一样赤裸着身子游行,他们充当了一回辅助皇帝受骗。
师:说得真精彩!大臣如此拙劣,怎么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教师再引导语 )
生顿悟:什么样的皇帝就有什么样的大臣!
师:太好了!大臣到底是什么样的?
生1:阿谀奉承。(板书)
师:会用成语,词汇量很丰富!
生2:为保乌纱帽不知廉耻。(学生笑)
4、老百姓在这场闹剧中既不象皇帝那样身居高位,又没有必要如大臣般讨好皇帝,况且又没亲见奇特的新装,怎么也陷进去了?(学生快速读课文,寻找关键句。)
生1:我们刚学了一个词叫“道听途说”,我看很合适!(学生的老练语言引得一阵笑声)
生2:我也用一成语“以讹传讹”,谬误传千遍便成了真理。(学生再次鼓掌)
师:既然这样,百姓传骗了?
生:对!(教师板书:百姓传骗)
三、教师小结: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大臣助骗,百姓传骗。一个圆也不是,方也不是,三角更不是,扭曲的、不规则的怪圈 !(指名学生画出这个怪圈)最精彩的是哪一种骗?(学生七嘴八舌,兴趣高涨)分角色朗读课文7-22段,教师作适当辅读,体会语言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及时巩固,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四、那位可笑、可悲、可叹的皇帝光着身子上街游行,举国轰动。除此而外,还有那个地方值得我们看笑话?(“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
1、 指名学生朗读该句,另指名学生表演。(学生哄笑)
2、 教师:学生的精彩表演其实是紧扣住了“转”、“扭”两个动词。齐读托尔斯泰语:“在艺术语言中,最重要的是动词,精妙的动词能使笔下的人物鲜活感人。”
五、由皇帝、大臣、百姓用谎言营造的怪圈,最终是被谁捅破的?(学生齐答:小孩子)小孩子其实只说了谁都能说出口的一句真话,犹如一把利剑。皇帝及其一帮人阵脚大乱,提着裤子仓皇逃窜了吗?
生:没有!
师:没有?可见他们--
生:愚蠢至极。(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师:安徒生用笔也达到了极至,并在故事高潮处嘎然而止,留给我们无尽的思考。(教师指出安徒生童话创作意图:歌颂真与美,批判假与丑)(板书)
师:教材编者巧妙地配制了一幅插图,谁能用一句《核舟记》中的话再描化一下皇帝的丑态?
生:袒胸露乳,矫首昂视。(学生大笑,灵活利用教材资源,知识得到迁移)
六、学生合书凝思:该向谁学?(自由回答)
生1:小孩
师:小孩终究要长大的!周围大人都在说谎!
生2:老师,您的说法太片面了。并不是所有的大人都在说谎!
师:哦!说下去!
生2:况且这仅仅是童话,正如您刚才所说安徒生在“歌颂真与美,批判假与丑”。
生3插话:安徒生用了夸张手法。
师:说得好!我为你鼓掌!有一种说法叫美丽的谎言,但不管如何,决不能违背人的-
生齐答:良知!
七、作业 布置:1.查阅资料,了解“指鹿为马”、“洪武试臣”的故事
2.阅读安徒生其它作品
教后反思:浅文趣教,学生读出兴趣,体会谐趣,悟出理趣。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张扬阅读个性。整堂课气氛活跃,师生互动,体现新课标“鼓励有创意的阅读”的精神。不过,从课堂流程某些局部来看,引导学生往设计的“圈套”中钻的痼疾仍时隐时现,需进一步改进。
《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新课标验收课] 篇3
余映潮
[教例简述]
这是卢传福老师的一个教例(见《中学语文教学》1988年第7期)。
对《皇帝的新装》的讲析已近尾声。教师印发给学生一个古代故事:
狂人之细布
昔狂人,令绩师绩锦,极令细好。绩师加意,细若微尘,狂人犹恨其粗。
绩师大怒,及指控示曰:“此是细缕。”狂人曰:“何以不见?”师曰:“此缕极细,我工之良匠,犹且不见,况他人耶?”
狂人大喜,以付绩师。
(南朝《高僧传 (初集)》)
(注释:绩师:纺织师 加意:特别用心地织 恨:不满意,嫌)
参照注释疏通句义后,要求学生与《皇帝的新装》进行比较。
师:我们先来看看这两篇文章在题材和主题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生:《皇帝的新装》揭露了统治阶级的穷奢极欲、挥霍无度、卑劣愚蠢;《狂人之细布》表现了封建社会剥削者爱慕虚荣、贪婪愚蠢的丑态,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病状。
师:接下来我们比较两篇文章的结构。
生:情节曲折,故事完整,结构紧凑。
生:两篇文章都是以物为线索展开故事,安排结构。
生:两篇文章的情节结构相似,《皇帝的新装》中的故事,以骗开始,以骗结束:《狂人之细布》中的故事,也贯穿一个“骗”字。
师:南朝梁《高僧传》比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早一千多年。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类似的故事?
生:两个类似的故事,都是从真实生活中产生出来的,都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的、政治的现实。
师:这恰恰说明了“生活是与作的源泉”。
[评析]
这个教例美点在于引进了一篇参读资料,从教学手法讲,这叫“插入式比较阅读”,比较的角度是“求同”,比较的重点是题材、主题和结构。
比较阅读实际上是一种“小单元教学”,对于本课教学来讲,它起码有三个优点:
第一,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他们对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有如此相似的内容觉得十分奇妙,觉得有元限的趣味,增强了学习课文的兴趣。
第二,增加了学生思维的深度。两篇文章放在一起,使学习的内容具有立体感,学生思考的联系面扩大,思索的层次增加,有助于对课文的进一步的理解。
第三,使学生有较为持久的心理亢奋,在反复的比较之中不断延伸着自己的注意力,保持着自己的注意力,课堂教学效益增加。
从教学改革的角度来讲,比较阅读教学也具有它独特的意义:
比如,比较阅读是中学生必须掌握的阅读技能之一;
比如,比较阅读所形成的对比度、新异点,是对学生“注意”的积极强化;
比如,比较阅读教学的普遍的实施,将大面积提高教师的阅读教学操作技能。
……
所以,语文的课文阅读教学之中,要多引进一些参读资料。
《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新课标验收课] 篇4
学习目标:
1、掌握课文中出现的基本字词、文学常识
2、理清故事情节,学会讲述童话故事
3、掌握本文的写作手法,总结童话的写作特点
3、分析把握文中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5、联系现实生活,体验反思,培养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1、联想和想像的写作手法
2、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3、培养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二、接触新课,走近作者
1、写出你知道的童话故事,说说看童话有什么特点?
2、写出你知道的本文作者的相关情况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复述课文故事
1、本文讲述一个什么故事?把本故事压缩在150字以内
3、故事中写了哪些人物?各有什么性格特点?
四、研究课文,理解内容
1、刚才我们分析了人物的性格特点,那么试试可不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所有人物的性格特点
2、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骗子行骗为什么一路绿灯?
五、拓展延伸,提升能力
朗读课文,体会其中的情节发展,骗子在安徒生的笔下他们最终没有落入法网,实在耐人寻味。运用你的想象力续写文章《大典之后》。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童话运用想象的艺术特点以及运用夸张达到讽刺效果的写法。
2.正确认识童话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作品的社会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揣摩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品析人物形象。
2.通过梳理写作思路和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主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多元解读童话主题,在感染和熏陶中培养健康人格。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从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中感知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多元解读童话主题,依据主题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三、教学策略
学生对于安徒生的这篇童话早有了解,学习兴趣非常浓厚,但往往流于情节与人物的浅层理解。因此,本课主要采用复述法和讨论法进行教学,同时通过开拓学生的想象空间,加深对童话主旨的理解。
1.童话篇幅颇长,不宜在课堂通篇朗读,通过复述梳理脉络,抓住叙事要素即可。
2.学生对于童话有个性化理解,分组讨论可开阔学生思路,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完成全班的讨论交流,有助于学生对童话的深入理解。
3.童话的主要写作手法是想象,最后的拓展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五、六两个单元引导我们走入大千世界,探索万事万物的奥秘和见识各色各样的人物。我们已经在第五单元中见证了伟大的科学在各个领域的巨大影响力。在第六单元中,我们将走入想象的世界,看看在想象中折射出来的各种社会现象。我们首先走入的就是想象最为丰富的童话世界。而提到童话,大家会不约而同地想起一位大师,那就是──安徒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尽快进入学习情境。
(二)作者简介
师:同学们对安徒生和他的创作有哪些了解,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教师补充相关资料)安徒生,19世纪丹麦文学的代表作家,童话作家。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1835年开始写童话,一生共创作160多篇杰出的童话作品。代表作品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海的女儿》等。
在《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夜莺》《皇帝的新装》《她是一个废物》等篇中,主题以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讽刺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反映贫富之间的悬殊与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为主。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
【设计意图】扩大知识面,为理解童话主旨做铺垫。
(三)研读文本
1.整体感知。
师:(1)下面是关于这篇童话的结构图,请大家根据结构图复述童话的情节。
(2)童话刻画了哪些人物?这些人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
(3)你能否用一个准确的动词将人物和“新装”表现出来?
(明确文章的线索和结构)
【设计意图】抓住童话的主要人物,理清情节发展过程。
2.选读重点情节,读准字音。
炫耀(xuàn) 愚蠢(yú) 妥当(tu?) 钦差(qīn) 滑稽 (jī) 陛下(bì)
赐给(cì ) 爵士(jué) 头衔(xián) 勋章(xūn ) 称职(chèn) 呈报(chéng)
御聘 (yù pìn) 骇人听闻(hài)随声附和(hè)
【设计意图】掌握本课的重点字词的读音。
(三)合作探究
1.文章的引子和开端部分刻画了一个怎样的皇帝?是怎样表现皇帝的这些特点的?
2.文章的高潮和结局部分刻画了一个怎样的皇帝?是怎样表现皇帝的这些特点的?
3.骗子有怎样的特点?请从文中找出依据。
4.分别分析大臣官员和孩子的性格特点。
5.文中刻画了哪两个群体形象?他们说谎的原因和皇帝大臣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群体形象的刻画有什么意义?
6.能否用一个字来概括这篇童话的情节?从行骗者和被骗者的角度分别分析谎言不被揭穿的原因,从中分析这篇童话的意义。
师点拨:这个故事本身就是一个骗局,而这个骗局是有两个骗子导演的,这个故事从骗子行骗开始,到小孩揭穿骗局结束,始终没有离开这个“骗”字。所以说,这个故事是围绕着一个“骗”字展开的。那么这个故事中的各色人物就围绕着一个“骗”字显出了他们的真面目。
他们为什么用织新衣而不用别的手段来骗皇帝呢?就是因为皇帝爱新装已经到了成癖的程度,对骗子所说的神奇而又漂亮的新装自然会感兴趣,所以狡猾的骗子看准了皇帝的心思,投其所好,用织新衣来骗他,自然会行骗成功。
那么该如何来评价文中的骗子呢?两个骗子其实代表了社会上靠行骗为生的一种社会病态,所以作者把骗局当作一面镜子,一方面照出了文臣百官的丑恶灵魂,也可以当作一把解剖刀,剖析这种社会病态。
本文写出骗子用根本不存在的布料、衣服向皇帝行骗,写出皇帝和大臣们都甘愿受骗、并且骗人,最后写出皇帝赤全身在大街上,构成了丰富想象、大胆夸张的'写作特点,无情地鞭挞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和道貌岸然的大臣,辛辣地嘲笑了他们的愚蠢虚伪、卑鄙自私,曲折地反映了现实生活,反映了封建王朝的腐朽,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热衷权力和无知、虚伪、愚蠢的本质,同时告诉人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设计意图】深入探究童话的主旨。
(四)语言品析
1.为了穿得漂亮,不惜把所有的钱花掉。
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提示:抓住皇帝爱穿新衣服的特点,紧扣皇帝的身份,从修辞手法作用的角度分析。)
2.“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提示:结合说话人的身份,从语气语调的角度分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童话的语言特点及写作手法。
(五)拓展思维训练
就下面设定的情景,展开大胆想象,对故事情节进行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合理增补,体会童话想象力丰富、情节生动的特色:
1.一天,皇帝在更衣室里,有个大臣来报重要军情,想象一下,皇帝的反应如何?
2.大臣走后,想象一下两个骗子会说什么?
3.皇帝看到新装后,想象皇帝回到宫里想什么做什么?
4.假如孩子没有把真话说出来,事情会怎样发展?
【设计意图】把握童话主旨,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六)布置作业
愚蠢的皇帝在赤全身后,回到宫里他会怎么做?是怒不可遏地将小孩子抓起来,给予严厉惩罚,还是悔过自新,做一个一心为民称职的好皇帝呢?请你发挥合理想象,为文章续写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不少于300字。
【设计意图】将本文所学运用到实际写作中,实现学以致用,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新课标验收课] 篇5
教学目的:
1、揣摩人物心理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语言实践的能力
教学设想:
发挥想象,穿越时空,以《焦点访谈》节目的形式让学生对此次新装游行作新闻采访、报道,学生讨论、合作,确定采访对象、谈话内容,并演示采访过程,从而全面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心理,既发挥了学生的想象,也培养了语言实践的能力。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演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问题的形式导入,兼顾到对安徒生的介绍。)
同学们喜欢看童话吗?能说说你看过哪些童话吗?你还熟悉哪些童话人物?
这些可爱的童话人物,是谁创作出来的呢?
我们感谢这些伟大作家,因为他们,我们的童年是个梦;因为他们,我们的人生更精彩。
那你们想不想亲身体验一下童话的世界?
好,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乘坐时空飞车,回到古代的丹麦,做一次奇妙的采访,见证一位皇帝的新装游行盛典。
二、创设情境:
我们是应邀参加盛典,并将作全程报道,以享二十一世纪的观众。
三、思考报道的内容:(讨论明确)
1、这是一位怎样的皇帝?
2、布料(新装)的特性是什么?
3、官员们对布料如何评价的?
4、小孩看到了什么?
5、解说游行盛典的场面。
进一步思考:针对这些内容,我们该采访谁?
1、百姓、官员
2、骗子
3、两位官员
4、小孩、百姓
四、分担任务,分组谈论:
1、针对目的,结合课文内容,讨论记者该向采访对象提什么问题?
2、揣摩被采访者说话内容、语气、表情等,特别是心理。
五、以《焦点访谈》的形式演示:
1、明确:主持人、前方记者、采访对象
2、过程:学生演示
六、学生评价
重点评价被采访者表演是否符合人物的形象
七、质疑
同学们,在这次节目报道中,不知大家能否发现问题;
明确:三个“不一致”
1、百姓和官员对皇帝的评价不一致;
2、两位官员对布料的描述不一致;
3、小孩与大人的反映不一致。
究其原因,是什么呢?
下节课,我们仍然以新闻报道的形式揭示事实的真相。
《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新课标验收课] 篇6
教学目标
1.读、述课文,进而培养学生的概述能力和表达能力;
2.感知课文情节,进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领会童话的写作特点和深刻的内涵,进而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敢于说真话的品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文
由“大典——盛装”引出《皇帝的新装》,并简介作者、作品。
作者简介(参考):安徒生(1805~1875)全名是:汉斯·克利斯坦·安徒生,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他的160余篇童话在近150年中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界。安徒生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拓宽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
二.速读课文并简述
在小组或同组互相简述的基础上进行班级简述。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概述能力及表达能力。)
三.观看动画影片,进一步感知课文
(设计意图:利用动画,增强感观,引发学生兴趣,进一步感知课文,抓住要点。)
1. 上当受骗的主要有哪些人?
(预设结论:皇帝,老大臣,诚实的官员,百姓)
2.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装”面前,从皇帝到老百姓都不敢说自己根本看不见它,这是为什么?
(预设结论:因为“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四.问题探究
要求:小组讨论,各抒己见,不求答案统一,只要表达观点。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将所学所知同自己的思想认识、生活现实贯通。同时,通过这个环节的讨论,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从而深刻领悟文章的内涵,培养敢说真话的品质。)
1. 你是如何评价皇帝、大臣和百姓的?从文中找出根据加以说明。
(重点分析皇帝这个人物。可以“一个 ? 的皇帝”或“我认为皇帝是一个 ? 的人”这种句式进行。)
(预设结论:愚蠢,虚伪,狡猾,极端奢侈、腐朽,胆小怕事、圆滑、自欺欺人,怕被嘲笑……)
2. 后来,一个小孩最先说出了真话,说明了什么?
(预设结论:说明小孩敢说真话,天真,诚实,纯洁……)
3. 你怎样理解故事的内涵?
(预设结论: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统治阶级愚蠢、虚伪、昏庸、腐朽的本质,批判了说假话的世风,赞扬了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
4. 假设你当时在场,你会怎样做?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碰到过不说真话的情况?
(预设结论:可能有学生说自己会站出来说真话,有可能有学生会说不敢。多数学生肯定都会遇到“说还是不说”的情况。至于如何做,可能有些同学不会讲真话。这一问题,重要的是鼓励学生站出来说实话。
教师顺势小结:
一场闹剧,以骗开场,以骗收束,围绕“新装”,刻画出统治阶级上层人物的荒诞、可笑,揭露他们的虚伪、愚蠢、腐朽的本质。笑声过后,留给我们的却是严肃的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如何保持纯真的童心,不虚伪,不说假话`,敢说实话,敢说真话,让我们的社会保持纯净,这就是对每个人的考验了。
五.拓展延伸(机动)
运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描述一下皇帝穿着新衣游行时装模作样的丑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不脱离文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同时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分角色朗读(机动)
方法:旁白一人,皇上一人,老大臣一人,诚实的官员一人,小孩一人,其余所有角色一人。
要求:读出各个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
(设计意图:在把握课文内容及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有利于学生更进一步地领会童话深刻的内涵,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
七.布置作业
1. 思考:对于文中骗子行骗这一行为,你是如何评价的?(多角度)
2.写作(二选一):
(1)、大胆想象,为课文续写一个合理的结尾,描述游行以后发生的事。
(2)、运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描述一下皇帝穿着新衣游行时装模作样的丑态。
《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新课标验收课]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学习表现人物的方法。
2.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艺术特点。
3.培养感悟文章主旨的能力。
4.认识封建统治者虚伪、愚蠢的本质,领会作者讽刺皇帝的用意。
过程与方法:
以朗读为载体,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会文章的艺术特色,感悟文章的主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培养敢说真话的优秀品质。
2.培养批判精神,敢于揭露生活中的丑恶现象。
教学重点:
1.把握本文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学习表现人物的方法。
2.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艺术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激趣入题
说起童话,大家肯定会想起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安徒生。小学时,大家已学过了他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你还知道他的哪些作品?(《海的女儿》《丑小鸭》《豌豆公主》等。)
今天,老师
介绍安徒生笔下的一位皇帝给大家认识。这位皇帝酷爱新衣服,这不,他又在换衣服了,这一次可是一件非常神奇的衣服呀,那就是——《皇帝的新装》。
介绍背景:19世纪初,在拿破仑战争最激烈的时候,丹麦统治阶级利用英法矛盾,以中立地位大搞粮食贸易,引起英国不满,双方交战,丹麦倒向法国。后来拿破仑战败,丹麦也成为战败国因而失去了广大的领土,耗尽钱财,最终成了英国的附庸国。丹麦人民身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了《皇帝的新装》,把揭露的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并无情地嘲讽了贵族、大臣的丑恶行径,深刻地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主快速浏览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读准下面的字词。
称(chèn)职称(chēng)赞陛(bì)下
滑稽(jī)御聘(pìn)附和(hè)
赐(cì)头衔(xián)骇(hài)人听闻
(2)理解下面的词语。
炫耀:夸耀。
称职:能够胜任所担任的职务。
不可救药:这里比喻人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生丝:用茧缫制成的丝。
腰包:腰间所带的钱包。
呈报:报告上级。
骇(hài)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骇,震惊。
头衔:指官衔、学衔等称号。
(3)全文可分为哪几个部分?
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引子:皇帝爱新装成癖。
第二部分(2-4)开端:骗子诱皇帝上钩,织新装。
第三部分(5-31)发展:皇帝派两大臣及亲自去看新衣并试穿新衣。
第四部分(32-36)高潮及结局:皇帝穿新装游行,真相被揭穿。
(4)作者围绕“新装”写了哪些事情?分别用一个词语加以概括。
爱(引子)——织(开端)——看、穿(发展)——游行(高潮、结局)
(5)依据第(4)小题,可以说整个故事围绕皇帝的新装展开,如果课文第一段用小标题“皇帝爱新装”概括,请你快速浏览全文,也用类似的小标题给课文故事拟个提纲。
皇帝爱新装——骗子“做”新装——君臣看新装——穿新装游行——揭穿假新装。
教师过渡语:围绕“新装”这个中心,作者创设了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官员助骗——百姓传骗——孩子揭骗这样一个社会怪圈。
2、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小组合作)。
3、分角色朗读(5-17、20-30)。
4、请学习小组表演排练好的节目。(发展部分)
三、布置作业
改编课本剧。
选取文中你们最感兴趣的情节,运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把所选文段改编成课本剧。
要求:1.学生组成自由小组,确定组长,每组5-6人。
2.大家讨论,把所选文段改写成课本剧。
3.小组推选演员和导演进行排练。
组织学生快速、轻声、有序地自由分组,写剧本,进行排练,为第二节课做准备。
《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新课标验收课] 篇8
时间:1995年12月
班级:北京八十中初一(1)班
执教:宁鸿彬
第一课时
师:上课。(师生问好)
师:打开书!(板书:皇帝的新装)《皇帝的新装》是一篇童话,作者安徒生。下面默读“提示”第一段,读后请同学们说说你认为介绍作者这部分内容,应该抓住几个要点?
(生看书,片刻生举手)
生(1):我认为应该抓住五点:名,安徒生;时,19世纪;地,丹麦;评,世界著名童话作家;作,《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师:很好!下面准备读课文。读完之后,请你们给这篇童话加个副标题,一个什么什么样的皇帝(板书,一个……的皇帝)。省略号什么意思?
生(齐):要填出来形容皇帝的词语。
师:对!你怎么认为就怎么填,所以在读课文时,要边读边思考。下面按座次朗读课文。
(8名学生按座次朗读了课文,教师巡视,并不时在书上做记号。)
师:大家读得都比较好。有两个字的读音需要注意:“对于自己职位不相———”什么?
生(齐):不相chèn。
师:正确!大家跟我读,不相chèn。
生(齐):不相chèn。
师:再读。
生(齐):不相chèn。
师:“这可hài人听闻了”中的“骇”,念h—ài—hài,标第四声。在书上注一下。跟我读,hài人听闻。
生(齐):hài人听闻。
师:再读。
生(齐):hài人听闻。
师:这两个字的读音今后要多加注意。下面再给大家两分钟准备时间,请你们给本文拟一个副标题———一个什么样的皇帝,最好能结合课文做些解释。
(众生翻书思考)
生(10):我添加的副标题是“一个愚蠢的皇帝”。因为课文中那两个自称是织工的骗子,根本没织衣服,也没给皇帝穿衣服,只是作作样子而已。而皇帝为了炫耀自己,还穿着这件实际上并不存在的衣服去参加隆重的游行大典。这一切,作为常人都能分辨出来,他却上当受骗,所以我认为他是个愚蠢的皇帝。
生(11):我拟的副标题是“一个爱美的皇帝”。因为文中的皇帝一天到晚考虑的总是如何穿换新衣服。
师:你说的“爱美”是他的优点还是缺点?
生(11):当然是缺点。
师:如果是缺点,光说“爱美”是不行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也爱美,你们看,我上课还穿西服系领带呢?我这60岁的老头儿,也爱美。但是,这是优点不是缺点。作为教师,应该服装整洁,落落大方。你能不能把刚才的说法稍加修改,使人一听,就知道说的是缺点。(生稍停一会)
生(11):爱美过度。
师:很好!过分讲究穿戴就是缺点了。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什么词?
生(12):臭美。
(众生笑)
师:就是这样说的。这显然是贬义。
生(13):我认为是“一个虚伪的皇帝”。因为他天天换衣服,每时每刻都换衣服,换得太勤了。
师:这叫虚伪?老换衣服就是虚伪吗?
生(13)(未语)
生(14):这叫虚荣。
师:对!那么什么叫虚伪呢?
生(15):虚伪就是不实事求是,不暴露真面目、真思想,搞伪装,说假话。总之,是装出一副假相。
(师点头表示肯定)
生(16):我添加的副标题是“一个不可救药的皇帝”。因为他整天想的是穿新衣,从来也不关心国家大事,这样统治国家,国家必将走向灭亡。所以他是一个不可救药的皇帝。
师:他不可救药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呢?
生(16):(似有所悟)噢!主要表现在课文的最后,当那个小孩儿的话已经普遍传开的时候,那皇帝不仅继续游行,而且表现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这就表现了他的顽固不化,不可救药。
师:说得好!就是这样。
生(17):我加的副标题是“一个昏庸的皇帝”。他身为皇帝,不去管理国家大事,不去关心臣民百姓,而是整天呆在更衣室里,可见他是个昏君。他听信骗子的谎话,他还听信内臣们的话,赤身裸体去游行,都说明他一点儿头脑都没有。他是个十分昏庸的皇帝。
生(18):我拟的副标题是“一个无能的皇帝”。他认为最诚实的、很有理智的、最称职的老大臣,却向他说假话,作假汇报,可见这个老大臣是不诚实的,没有理智的,不称职的。他连自己身边的最信任的大臣都没有认清,这说明他是十分无能的。
生(19):我添的副标题是“一个无知的皇帝”。我认为那两个骗子并不高明。他们的谎话,只要有点头脑的人便可识破。可是这个皇帝呢,当他在织布机前看不到布料时,竟然没有丝毫的怀疑,而是在想自己是否不够资格当皇帝。他真是连起码的知识也没有,他是一个无知的皇帝。
生(20):我加的副标题是“一个不称职的皇帝”。我说他不称职并不是因为他看不见布料,而是因为他不务正业,不明是非,不辨真伪。这样一个昏庸、虚伪、无能的皇帝是不称职的。
师:大家从现象到本质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这很好。刚才大家的发言绝大部分是对的,个别有点毛病的也纠正了。通过这个练习,我们对课文中的主要人物———皇帝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我们再来研究一下这个故事的情节。谁能用一个字概括这篇童话的故事情节?或者说这个故事是围绕哪一个字展开的?给大家一分钟准备时间。
(生翻书、思考)
生(21):我认为用“蠢”字来概括。因为皇帝和那些大臣的言谈举止都特别蠢。
生(22):我认为用“骗”字概括。就是骗子的骗,因为开始是骗子骗皇帝,后来发展到皇帝、大臣、老百姓自己骗自己。
生(23):我认为用“伪”字,就是虚伪的伪。因为皇帝、大臣和老百姓谁也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他们宁愿欺骗别人、欺骗自己,也不愿讲真话,所有的一切都是虚伪的。
生(24):我认为用“假”字。因为根本没有什么美丽的布料、美丽的花纹,而且骗子、皇帝、大臣、骑士和老百姓对这件衣服全说了假话,所以我用“假”字概括。
生(25):我认为用“傻”字。那两个骗子的骗术很容易识破,而皇帝等人却信以为真。骗子在给皇帝穿衣服时,其实什么也没穿,皇帝却说特别合身。大臣、骑士以及老百姓对皇帝所谓的衣服也大加赞扬。其实穿没穿衣服,只要用手挠一挠不就知道了吗?这个皇帝太傻了!
生(26):我认为应该用“装”字来概括。这个故事从始至终是围绕着那一套新装展开的,如果没有了新装,就没有了这个故事。
生(27):我认为不应该是“新装”的“装”,而应该是“新装”的“新”。因为,那个皇帝喜欢穿新装,关键是那个“新”字。那两个骗子胡说的那些特性,也是指的新织的布和用它做出的新装。大臣们称赞的,也是那新织的布和新缝制的衣服。
生(28):我也用一个“心”字来概括,不过不是新装的“新”,而是心脏的“心”。我认为骗子骗人是居心不良,大臣、骑士们说假话是心怀鬼胎,皇帝不说真话也是心里有鬼。因此,我认为这个故事是围绕一个“心”字展开的。
师:大家发表了不同的见解。你们分别用蠢、骗、伪、假、傻、装、新、心八个字概括这篇课文。那么,这八个字哪个是正确的呢?
(众生纷纷举手要求发言。)
师:很好!大家的积极性很高。不过,如果请你们现在就发表意见,恐怕还是各抒己见,一时很难统一。那么,怎样才能比较迅速的把正确答案筛选出来呢?下面我就教给你们几种办法。
(众生活跃)
师:首先,大家使用“排除法”,把不切题的答案排除掉。我们先回忆一下,刚才我是怎么提出问题的。刚才我说的是:谁能用一个字概括这篇童话的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四字语气加重)
生(29):既然题目的要求是用一个字概括故事情节,那么“蠢、伪、假、傻”这四个字是不对的,因为这四个字说的是皇帝这个人物,是不切题的。
(众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师:完全正确。咱们就把这四个字排除掉。现在还剩下“骗、装、新、心”四个字,咱们使用“检验法”进一步解决。什么是“检验法”呢?就是把这四个字,一个一个的试用,进行检验,能够适合于文中所有人物的就留下,不能适合于文中所有人物的就去掉。
生(30):“新、装”这两个字都不能单独的用在课文中所有人物身上。因为一单独用就说不清是什么意思啦。所以,这两个字是经不住检验的,应该去掉。
生(31):“骗”和“心”这两个字都可以。我试了一下,这两个字用在哪个人物身上都说得通。
师:现在还剩下两个字了,咱们使用“比较法”来解决,作最后的筛眩怎样比较呢?就是用这两个字分别用于每个人物,比比看,看哪个字更准确,哪个字更能表现出这个故事的特点。
生(31):我认为“心”字不如“骗”字好。在这个故事中,所有的人物都和“骗”字有关系,有骗人的,有被骗的,还有不被骗的。总之,一个“骗”字说出了这篇课文的特色。
生(32):我也认为“心”字不如“骗”字。“心”指的是心理活动,就是思想。这个故事中的人物都有他自己的思想。这样一想,用“心”字概括很好。可是再一想,哪一篇课文中的人物都是有思想的。这样一来,这个“心”字,用它概括这课可以,用它概括别的课也可以。所以,用“心”字概括这一课,不能说出这一课的特色。
师:还有不同意见没有?(众生摇头)
师:大家的看法是对的,本文是围绕一个“骗”字展开的(师板书:骗)。请大家回忆一下,开始你们提出了八个字,我们为什么能够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就统一了认识呢?这是因为我们采用了恰当的筛选方法,这就是排除法、检验法和比较法。希望大家记住这三种方法,并在今后注意学习运用。
师:这篇课文是围绕一个“骗”字展开的。请同学们说说,文中的各种人物是怎样围绕这个“骗”字进行活动的呢?
生(33):骗子骗人。
生(34):皇帝受骗。
生(35):那两个老大臣还有其他官员是既受骗又骗人。
师:对大臣官员们来说,他们在这个故事中的作用,受骗是主要的呢,还是骗人是主要的呢?
众生:骗人。师:对。不管是为了什么,他们实际上是帮助骗子骗了皇帝。
生(36):老百姓也是既受骗又骗人。对他们来说,受骗是主要的。
师:你学了马上就用,很好。老百姓受骗,是那两个骗子直接骗的老百姓吗?
生(37):不是。是听别人说的,逐步就谈论开了。我明白了,是老百姓传播了骗子的谎话。
师:很好!你那个“传”字用得好。
生(38):那个小孩不受骗。
生(39):那个小孩把两个骗子的谎话说穿了。
师:那么,那个小孩在这个故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生(40):小孩揭露了骗子。
师:很好!就是这样。现在我们总的看一下。(边说边板书)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官员助骗,百姓传骗,小孩揭骗。这个故事从骗子行骗开始,到小孩揭骗结束,始终没有离开这个“骗”字。所以说,这个故事是围绕着一个“骗”字展开的。
(下课铃响)
师: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到这里。下课。
《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新课标验收课] 篇9
浅 文 趣 教
--《皇帝的新装》教学实录
薛波
教学设想:《皇帝的新装》极富魅力,学生爱读,也能读懂,从表层来看是一篇浅文。但其中常读常新的思想内核不易把握,认识不够。故事本身不乏幽默、荒诞可笑的情节元素,如果不能充分、有效、合理地挖掘文中固有的内蕴丰富的资源,学生充其量付之一笑。浅文趣教,就是让学生读出兴趣、体会谐趣、悟出理趣。“趣”不单纯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皇帝、大臣不再是平面化、文字式的人物,而是一帮活脱脱、有血有肉的跳梁小丑。引导学生笑有所得,笑有所悟。浅文趣教,做到对文本内容有所取舍,以点带面,力避胡子、眉毛一把抓。同时要求教学语言鲜活感人,不入俗套,富有机智。
教学实录:
一、导入 :一杯水倒入杯中,如果杯子是圆形的,那么水自然也是圆形;如果杯子是方形、三角形、不规则形呢?结论是:杯子的形状决定着水的形状。(趣入,吸引学生注意力)
二、安徒生的作品读过几篇呢?(学生自由回答)(营造安徒生童话教学情境)
1、 能用一些词语概括《皇帝的新装》一文语言留给你的深刻印象吗?(学生自由回答)
生1:精巧
师:很会思考,不过“精巧”通常是说结构,能否表述再准确些?
生2:精美
师:说得好!
生3:搞笑
师:这个词用得较时尚。(学生欣欣然)
生4:语言很幽默,甚至带一点夸张。
师:看来你很留心,安徒生童话读了不少!
2、再用一句简洁的话浓缩故事情节(学生讨论后选一代表作答,教师补充)
3、一个无比威严的、至高无上的皇帝活精光光地、一丝不挂地走到大街上游行,是什么神奇的力量在背后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呢?(学生略作思考,教师点拨并明确:骗)板书
师:谁骗?
生:骗子。
师:为何行骗?
生:贪财。(板书)
师:谁受骗了?
生:皇帝。(板书:皇帝受骗)
师:皇帝为什么能轻而易举的进入圈套?(学生自由讨论,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
生1:皇帝爱美。
师:爱美并不是坏事呀?(学生笑,并齐声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生2:皇帝爱美太疯狂!
师:疯狂了!确实不是好事。
生3:皇帝是一个昏庸、愚蠢的国君。(板书)
师:你看问题很能一针见血(学生3会意一笑)
生4:特爱听假话、鬼话,否则怎么会心甘情愿光屁股上大街呢?
师:看法很新!说话很幽默。 大臣呢?( 思考片刻)
生5:大臣助骗。
师:此话怎讲?
生6:大臣本应辅助皇帝治理国家的。
生7:大臣并未像皇帝一样赤裸着身子游行,他们充当了一回辅助皇帝受骗。
师:说得真精彩!大臣如此拙劣,怎么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教师再引导语 )
生顿悟:什么样的皇帝就有什么样的大臣!
师:太好了!大臣到底是什么样的?
生1:阿谀奉承。(板书)
师:会用成语,词汇量很丰富!
生2:为保乌纱帽不知廉耻。(学生笑)
4、老百姓在这场闹剧中既不象皇帝那样身居高位,又没有必要如大臣般讨好皇帝,况且又没亲见奇特的新装,怎么也陷进去了?(学生快速读课文,寻找关键句。)
生1:我们刚学了一个词叫“道听途说”,我看很合适!(学生的老练语言引得一阵笑声)
生2:我也用一成语“以讹传讹”,谬误传千遍便成了真理。(学生再次鼓掌)
师:既然这样,百姓传骗了?
生:对!(教师板书:百姓传骗)
三、教师小结: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大臣助骗,百姓传骗。一个圆也不是,方也不是,三角更不是,扭曲的、不规则的怪圈 !(指名学生画出这个怪圈)最精彩的是哪一种骗?(学生七嘴八舌,兴趣高涨)分角色朗读课文7-22段,教师作适当辅读,体会语言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及时巩固,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四、那位可笑、可悲、可叹的皇帝光着身子上街游行,举国轰动。除此而外,还有那个地方值得我们看笑话?(“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
1、 指名学生朗读该句,另指名学生表演。(学生哄笑)
2、 教师:学生的精彩表演其实是紧扣住了“转”、“扭”两个动词。齐读托尔斯泰语:“在艺术语言中,最重要的是动词,精妙的动词能使笔下的人物鲜活感人。”
五、由皇帝、大臣、百姓用谎言营造的怪圈,最终是被谁捅破的?(学生齐答:小孩子)小孩子其实只说了谁都能说出口的一句真话,犹如一把利剑。皇帝及其一帮人阵脚大乱,提着裤子仓皇逃窜了吗?
生:没有!
师:没有?可见他们--
生:愚蠢至极。(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师:安徒生用笔也达到了极至,并在故事高潮处嘎然而止,留给我们无尽的思考。(教师指出安徒生童话创作意图:歌颂真与美,批判假与丑)(板书)
师:教材编者巧妙地配制了一幅插图,谁能用一句《核舟记》中的话再描化一下皇帝的丑态?
生:袒胸露乳,矫首昂视。(学生大笑,灵活利用教材资源,知识得到迁移)
六、学生合书凝思:该向谁学?(自由回答)
生1:小孩
师:小孩终究要长大的!周围大人都在说谎!
生2:老师,您的说法太片面了。并不是所有的大人都在说谎!
师:哦!说下去!
生2:况且这仅仅是童话,正如您刚才所说安徒生在“歌颂真与美,批判假与丑”。
生3插话:安徒生用了夸张手法。
师:说得好!我为你鼓掌!有一种说法叫美丽的谎言,但不管如何,决不能违背人的——
生齐答:良知!
七、作业 布置:1.查阅资料,了解“指鹿为马”、“洪武试臣”的故事
2.阅读安徒生其它作品
点评:
浅文趣教,浅文理教;理从趣中获得,理从悟中获得。同样也能发挥学生自主性。整堂课中师生、生生多方互动,亦能体现新课标“鼓励有创意的阅读”的理念。合作、探究尚须进一步努力。
总之,这是一种较好的课案。
《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新课标验收课] 篇10
教学目标设计
1、 知识方面:(1)掌握加点字的读音、写法。
炫耀 称职 滑稽 陛下 头衔 骇人听闻 钦差 附和
(2)认识、了解童话中的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
(3)了解童话语言的生动性。
2、 能力方面:(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口述故事内容
3、 情感方面:认识生活中的美和丑、真和假、善和恶。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理解这篇童话的讽喻意义。
2、 难点:童话夸张和想象的特点。
三、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世界著名的童话,为了体现其通过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幻想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软件创设情境,让同学们在一次又一次的判断和讨论中加深对故事的理解。通过一连串的问题完成本节内容的欣赏和学习,从而更好地帮助同学们认识生活中的美和丑、善和恶、真和假。
四、 教学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分五部分:1、教学目标 2、重点难点 3、教学过程
4、查询资料 5、课件说明
五、 教学模式说明
教学模式说明:
观摩感知
课
教师 讨论、练习 学生
件
归 纳
六、教学流程图 导 语
图,字幕 | 师生讨论故事围绕什么而展开的
对人物进行分析:围绕新装、骗子、皇帝、老大臣、诚实 的官员、
随员们老百姓和天真的孩子是怎样评价、议论的?
讨 论
心口不一表现了
皇帝什么心理?
打开课件练习二,请同学们做(总结各自
不敢说真话的原因?)
他们这样说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利用课件,打开课件讨论一
师生讨论,课文中还有哪些表现皇帝虚荣和愚蠢的地方?
结合课后练习⑴ 结合课后练习⑵
总 结
七、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导语] 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 复习了什么是童
《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的故事内容,我们知道本文的体 话这一体裁,同
裁是童话。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 时又引出了本节
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 课的学习内容
想教育。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举凡鸟兽虫鱼、花
草树木整个大自然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
人格化。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详细地学习这篇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故事曲折,情节动人, 醒目
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下故事围绕什么而展开的?教师展示课
件的引入部分,大屏幕上出现这一问题
讨论归纳:(新装)
二(1)、围绕新装骗子、大臣、皇帝、百姓、孩子等 让同学们自己动
各是怎样的评价和议论呢?请同学们在书上找一找。教师 手做一做,既可
展示课件练习一,大屏幕上出现这一练习,并请一位同学上 以增强,学生的
讲台在电脑上做一做。归纳: 学习兴趣,又可
骗子:人间最美丽的、奇怪的特性 以加深对课文内
皇帝:理想的衣服——真是美极了 容的了解。
老大臣: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
官员:真是太美了
随员们: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
百姓:真是漂亮
孩子:什么衣服也没穿
2、接下来我们将对课文中的人物进行分析。
(1)教师提问:两个骗子用什么手段取得了皇帝的信
任?点击课件人物分析,大屏幕上出现两个骗子的画面。
讨论并归纳:两个骗子,自称织工,说能织出人间最 形象、生动、直
美丽的布。这就投了皇帝爱穿的癖好。 观
骗子还说,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
外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
特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的不
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是最
合皇帝心意的。因为皇帝不仅喜欢穿得
漂亮,不问国家大事,而且对他的臣下
也极不信任的。所以,这新装一举两得
的功能,很快骗得了皇帝的信任。
(2)接着教师提问:皇帝派了城实的老 大屏幕上展示
大臣去看织布,老大臣看到了什么?他 图片的同时播
为什么不敢说真话?从课文中找出语句 放课文朗读,
。打开课件人物分析,大屏幕上出现老 以此增强同学
大臣看两个骗子织布的图片,同时播放课 的学习兴趣和
文朗读 朗读能力。
讨论并归纳:课文语句:“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
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
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
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他什
么东西也没看见。诚实的老大臣不敢说
真话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
(3)点击课件人物分析,大屏幕上出现官员看骗子织 形象,以此引
布的图片,教师提问:皇帝又派了另外一名诚实的官员去 起同学们的兴
看织布,这位诚实的官员看到了什么?他为什么不敢说真 趣。
话?从课文中找出语句。
讨论并归纳:课文语句;“我并不愚蠢呀!这大概是我
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这也真够
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他什
么东西也没看见。这位诚实的官员不敢
说真话也是为了保住他的乌纱帽。
(4)接下来大屏幕上又展示皇帝亲自看织布的图片,
教师又问:皇帝在随员陪同下亲自来看织布,他心里是怎
么想的,嘴上又是怎么说的呢?这表现了皇帝什么样的心
理呢?皇帝为什么不敢说真话?从课文中找出语句来。
讨论并归纳:皇帝心理想:“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
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
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
怕的事情。”可嘴上又说“真是美极了,
我十分满意!”表现皇帝虚伪、骄横的心
理。他不敢说真话是为了保住自己的皇
位。
(5)教师又提问:皇帝亲自来看织布,那俩位诚实的
官员为什么要抢先介绍?
讨论并归纳:怕皇帝责怪他们欺骗皇上,以先入为主的
方法,极口称赞骗子织的布料之美,使皇
帝相信他们的汇报是真的,这样才能保住
自己的乌纱帽。
(6)教师提问:那么跟着皇帝来的全体随员怎么评价骗子
织的衣料?他们提出了什么建议?
讨论并归纳:他们说:“啊呀!真是美极了!”“这布是
华丽的!精致的! 无双的!”他们建议皇
帝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
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
(7)皇帝在大群官员的陪同下赤裸全身游行起来,老百姓
的反映如何?点击课件人物分析大屏幕上展示皇帝裸体游行
的图片
讨论归纳:老百姓起先都说:“乖乖:皇帝的新装真漂 形象、生动、
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 好像 引人入胜
他们都看见了皇帝穿着的“新衣”,说了假
话。一个小孩最后叫了出来:“可是他什么
衣服也没有穿呀!”说的是实话。老百姓私
自低声地把这孩子的话传播开来,最后都说
“他实在没有什么衣服呀!”也都说了实话。
(8)教师问:为什么小孩子能说实话,老百姓先说假话最
后也能说出实话?
归纳:小孩子天真无邪,没有顾虑,所以能说实话。
结局让一个小孩子说出真话,说明一个人应该
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说真话。
官员也有顾虑,怕显出不称职、太愚蠢,故而
先说了假话;但老百姓的顾虑远不像官员们那
样严重,没有官可丢,没有职可罢,所以终究
说出实话。
(9)教师提问:裸体游行的皇帝听到老百姓真话以后的反
映如何?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归纳:皇帝听到老百姓都说:“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
服呀”以后:既“有点儿发抖”,“似乎觉得老
百姓所讲的话是真的”,意识到受了骗,为在
老百姓面前裸体游行、大出其丑“有点儿发抖”;
却又心中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摆出一幅更骄傲的神气”,在以经识破骗局
的老百姓面前,装作确实穿着美丽的衣服,硬
把裸体游行的丑剧表演下去,来保住皇帝的尊
严,维持住专治统治。这篇童话也就在皇帝裸
体游行的丑剧高潮中结束。
三、通过以上的人物分析请同学们讨论他们这样说的原因是 锻炼了学生的
什么?打开课件练习二大屏幕上出现这一练习,并请一个同 动手能力,加
学上讲台实际操做。 深了对课文内
骗子:骗术是成功的关键 容的理解,提
皇帝:虚荣、愚蠢 高学习兴趣
大臣、官员:明哲保身、保住官位
随员:附和、讨好
百姓:害怕
孩子:天真、诚实
四、教师问:那么,看完这个故事,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呢?请同学填一填-------------的皇帝(打开课件讨论一,大屏
幕上出现这一题目)
讨论:虚伪、愚蠢
五、课文中还有那些地方表现皇帝的虚荣、愚蠢的地方?
(开头、结尾)
(1) 首先看一看课文开头从哪几个方面具体的夸张皇帝只
图穿得漂亮?结合课后练习三(1)他既不关心他的
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 更加醒目,加深
——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 同学的印象。
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
在更衣室里。”(第一句强调的重点是什么?“他每一
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是夸张,这个夸张有什
么表达效果?
(2) 教师问:故事最后皇帝在大群官员的陪同下赤裸全身
游行起来,老百姓的反映如何?大屏幕上展示皇帝游
行的图片,接着打出课后练习三(4)不过他心理都是
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
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皇帝已经感觉到老百姓说的话
是真的,为什么反而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讨论归纳:老百姓起先都说:“乖乖:皇帝的新装真漂
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 好
像他们都看见了皇帝穿着的“新衣”,说了
假话。一个小孩最后叫了出来:“可是他什
么衣服也没有穿呀!”说的是实话。老百姓
私自低声地把这孩子的话传播开来,最后
都说“他实在没有什么衣服呀!”也都说了
实话。皇帝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是为了掩
饰自己内心的恐慌。
六、总结
本文刻画了皇帝、官员和两个骗子,主要表现什么人物?
表现了他们的什么特点?
主要表现皇帝和官员。表现了皇帝奢靡愚蠢,官员的阿谀
奉承,全都虚伪透顶。
板书设计:
皇帝的新装
爱新装
治装费用:“为了”、“不惜”、“所有”
心思兴趣:“也不”、“除非”、“炫耀”
换衣次数:“每一天每一点钟”、“都”、“总”
(骗子的手段:“任何不称职 都看不见这衣服。”)
做新装
皇帝派诚实的老大臣看织布
皇帝派另外一位诚实的官员看织布
皇帝在随员的陪同下亲自看织布
小结:皇帝:愚蠢奢靡
全都虚伪透顶
官员:阿谀奉承
《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新课标验收课] 篇11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字词、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了解童话的有关知识。
2、能够用小标题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二、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够快速阅读文章,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快速阅读法、提要法等教学方法,同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快速阅读:理清故事情节,初步感知课文。
2、分组研究学习:依照故事情节发展,结合屏幕图片展示,研究总结不同人物的相同心理,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悟出作者写作目的,同时感受与人合作学习的愉悦,方法由记忆性学习上升到理解性学习。
3、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交流氛围,引导鼓励学生积极交流,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文的体裁是童话。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你喜欢童话吗?你读过哪些童话作品?你知道安徒生和他的童话的主题吗?
结合学生已熟知的童话故事,采用画面展示《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海的女儿》等将学生引入童话世界,导入课题。
歌颂劳动人民的善良、纯洁,同情不幸的穷人,鞭挞统治阶级和剥削者的残暴、贪婪、虚伪、愚蠢,批判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这是安徒生童话的主题。
(二)关于作者
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安徒生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童话有关知识,为今后学习同类体裁文章打下铺垫。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阅读童话三方法:
读童话,知情节;
抓角色,品语言;
明是非,辨美丑。
采用跳读课文的方法,快速浏览文章,思考:
1、作者围绕“皇帝的新装”写了哪些内容?按照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为这些内容拟写小标题。
按照皇帝“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展新装”的顺序,理清本文结构层次。
(1)引子——爱新装(第1段)
(2)开端——做新装(第2至4段)
(3)发展——看新装(第5至23段)
(4)高潮——展新装(第24段至末尾)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依据文章线索,梳理文章写作思路,搭建文章框架。
2、本文以“新装”为线索展开情节,让不同身份的人在这场闹剧中登场,充分展示了他们的性格特征。依据你对人物的初步理解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各个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
【设计意图】理解人物的行为、语言,揣摩人物心理活动。通过人物的形形色色的表现,初步感悟本文的主题。
3、这个故事与这些人物是怎样“编织”在一起的?有关童话故事的主要情节如果用一个字来勾连、概括的话,你会选用哪一个字呢?
选定“骗”字最为切合,那么情节围绕“骗”而展开。
小组讨论:
(1)骗子骗人;
(2)皇帝受骗;
(3)那两个老大臣还有其他官员是既受骗又骗人;
(4)老百姓既受骗又骗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知晓本文的另一条线索。
(四)小结
本文是明暗两条线索并线。文章围绕“皇帝的新装”通过大家的“骗”术,把文章的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
(五)通过跳读方法,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进行复述
提示:复述课文有三种形式:一是简要复述,抓住课文主要情节进行复述;二是详细复述,除根据课文主要情节外,还有记住一些关键词语,使复述尽量接近课文;三是创造性复述,大体技课文情节,可用自己的语言,增添生动的细节复述。课文“爱新装”比较简单,可用详细复述。“做新装”比较长,可用简单复述。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掌握快速阅读的能力。
(六)布置作业
就“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展新装”这几个环节,挑选一个进行复述。
《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新课标验收课] 篇12
【教学内容】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皇帝的新装》《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打开梦想的盒子》(七年级上):《夜莺》《聪明的野牛》
课外拓展阅读《捧着空花盆的孩子》
【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皇帝的新装》总结童话的写作特点,学习童话的阅读方法,并能拓展到自主阅读中去;
2、认清三篇文章中所彰显的美和丑、真和假、善和恶。
【学习重点】 调动学生阅读童话兴趣,并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自主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炫耀 ( ) 更衣( ) 称职( )随声附和( )的确( )赏赐( ) 陛下( )滑稽( ) 头衔( ) 勋章( ) 骇人听闻( )爵士( ) 御聘( )
2.你能解释下列词语吗?
呈报:
滑稽:
骇人听闻:
不可救药:
3.本文选自 , 体裁是一篇 ,作者是 (国家)著名童话作家 。他一生创作了 、 、 等大量优秀的童话作品。
4.了解童话知识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易懂,情节曲折离奇,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5、掌握阅读童话的方法:
①弄清童话中塑造的形象是什么
作者利用童话故事在编写上较自由的特点,选择能反映主题思想的事物来塑造形象,也可能是人,也可能是动植物,也可能是机器等其他东西,但无论是什么事物,进入了童话,就成为具有其本身特点的活生生的人了。阅读此类文章时要明确这一点。
②了解童话的基本情节
阅读童话故事,还要了解其情节,尤其是对曲折生动、富有夸张和幻想特色的情节要熟记,这才能开拓你的联想、想象空间,激发你的灵感。
③欣赏童话的离奇,理解其现实意义
童话由于自由体裁特点决定,作者在童话中会运用夸张、拟人、想象等多种方法进行描写,这样会才会给童话增添新奇、神秘的色彩。在阅读童话时,如果善于分辨、把握,既可以使你对故事的情节充满向往,加深印象,又可以调动你的想象力,激发写作兴趣。同时,它的思想内容,都带有现实生活的影子,阅读时,不妨想想你的身边是否有相似的人或事。
【课堂活动】
阅读童话方法之一:读童话,知情节
5.依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用简练语句勾勒故事发展的梗概。
阅读童话方法之二:抓角色,品语言
6.写大臣、官员和皇帝三次察看骗子织布的情景,场面相同,但写法各不相同,试就他们的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进行比较,分析人物形象。
阅读童话方法之三:明是非,辨美丑
7.这场骗局是由一个小孩说出真相,这说明了什么?
8.这个故事有什么思想意义和现实意义?
【总结提升】阅读童话三方法 ;
读童话,知情节
抓角色,品语言
明是非,辨美丑
【学以致用】
用刚才学到的方法阅读《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夜莺》《聪明的野牛》。
阅读思考后与小组同学交流形成自己见解。展示到黑板上,共同讨论交流。
总结童话的阅读方法。
【自主检测】
捧着空花盆的孩子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国家里,有一个贤明而受人爱戴的国王。但是,他的年纪已很大了,而且年迈的国王没有一个孩子。这件心事,使他很伤脑筋。有一天,国王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吩咐发给每个孩子一些花种子,并宣布: “如果谁能用这些花种子培育出最美丽的花朵,那么,那个孩子便是我的继承人。”
所有的孩子都种下了那些花种子,他们从早到晚,浇水、施肥、松土,护理得非常精心。有个名叫雄日的男孩,他也整天用心培育花种,但是,十天过去了,半月过去了,一月过去了……花盆里的种子依然如故,不见发芽。
“真奇怪!”雄日有些纳闷。最后,他去问他的母亲:“妈妈,为什么我种的花不出芽呢?”母亲同样为此事操心,她说:“你把花盆里的土换一换,看行不行。”
雄日依照妈妈的意见,在新的土壤里播下了种子,但是它们仍然不发芽。
国王决定观花的日子来到了。无数个穿着漂亮的孩子涌上街头,他们各自捧着盛开着鲜花的花盆,每个人都想成为继承王位的太子。但是,不知为什么,当国王环视花朵,从一个个孩子面前走过去时,他的脸上没有一丝高兴的影子。
忽然,在一个店铺旁,国王看见了正在流泪的雄日,这个孩子端着空花盆站在那里。国王把他叫到自己的眼前,问道:“你为什么端着空花盆呢?”雄日抽咽着,他把他如何种花,但花种又长期不萌芽的经过告诉给国王,并说,这可能是报应,因为他在别人的果园里偷偷摘过一个苹果。
国王听了雄日的回答,高兴地拉着他的双手,大声地说:“这就是我的忠实的儿子。”
“为什么您选择了一个端着空花盆的孩子做接班人呢?”孩子们问国王。
于是,国王说:“子民们,我发给你们的花种子都是煮熟了的。”
听了国王的这句话,那些捧着最美丽花朵的孩子,个个面红耳赤,因为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解释下列词语:
(1)贤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纳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环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抽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依然如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面红耳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这个故事的起因是( )
a.国王发给每个孩子一些花种子,让他们培育出最美的花朵。
b.国王深受人们爱戴,他年纪已经很大了,可还没有一个孩子。
c.国王年迈而无子,想要挑选一个义子作为继承人。
d.国王年迈而又无子,他十分苦恼。
11.这个故事的中心人物是( )
a.国王 b.雄日 c.雄日的母亲 d.手捧鲜花的孩子
12.依据你的理解,补写完全文最后一句话(写在横线上)。
13.国王选雄日做接班人是因为雄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恰当地归纳了本文中心思想的一项是( )
a.本文通过一位国王挑选继承人的故事,告诉我们这样的国王才是贤明而受人爱戴的。
b.本文通过一位国王挑选继承人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一味追求地位与财富。
c.本文通过一位国王挑选继承人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d.本文通过一位国王挑选继承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做过坏事的人是一定会遭报应的。
【拓展提升】
15.请你参加下面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今年是安徒生诞生200周年,世界各国的读者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纪念这位给一代又一代儿童带来感动和快乐的巨人,你们班要举办一次纪念活动,同学们都以极高的热情积极筹备。
(1)请你为这次纪念活动确定一个主题。
主题: 。
(2)围绕你确定的主题,设计一个简要的活动方案。
答:
。
(3)请就安徒生童话对你的成长的影响和意义,发表一段富有感情的简短演讲。
【教(学)后记】
答案
1.xuàn gēng chèn hè dí cì bì jī xián xūn hài jué pìn
2.(1)报告(上级) (2)(言语、动作)引人发笑
(3)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4)病重到已无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3.《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 童话 丹麦 安徒生 《卖火柴的小女孩》
《海的女儿》 《丑小鸭》
5.皇帝对新装的痴迷(引子)→骗子投饵诱皇帝上钩(开端)→两大臣和皇帝去看新装(发展)→皇帝穿新装参加游行大典(高潮)→新衣真面目被揭穿,皇帝及其官员丑态毕露(结局)
课文是按照皇帝爱新装、骗子做新装、两大臣和皇帝看新装、游行穿新装、揭穿伪新装的思路安排情节的。
6.(三个场面类似而不同,情趣横生,刻画了皇帝和他的臣属丑恶可笑的嘴脸。
①老大臣和官员察看织布的神态、动作各有不同。老大臣在惊奇之余,先是“把眼睛睁得特别大”,然后又一边称赞,“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最后则“注意地听着,以便回到皇帝那儿可以照样背出来”。而那个官员只是“看了又看”,并没进一步的动作。
②心理描写也各有不同。写老大臣用祈使句,表示他的可怜和哀叹;写皇帝则多用疑问句,表示吃惊和怀疑;官员用疑问句,年轻得志自我怀疑。
③语言描写也各有特色。老大臣不仅反复称赞,而且答应要呈报皇上,表现了他的虚伪、自欺欺人,也再现他当时惶恐的心态。总之,三个人中对老大臣用了较多的笔墨描述。而对大臣的描述则是对皇帝的陪衬和烘托,揭露出整个宫廷,乃至整个社会说假话、互相欺骗、随声附和的恶习。)
7.作者让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讲出真相:“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这句话既天真又大胆,既率直又肯定,符合孩子的身份。这一笔,增强了童话的神奇色彩和作品的现实意义。孩子无所顾忌、直言不讳,因无私才无畏。相形之下,皇帝、骗子、臣民们说假话无不缘于自私自利。)
8.(这个故事通过爱慕虚荣的皇帝上当受骗的故事,告诉我们凡事都不要自欺欺人,不要爱慕虚荣。)
(如果大家都像故事中的小孩子那样敢于说真话,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纯洁、真实。)
9.(1)有才能有见解。(2)因为疑惑而发闷。 (3)向四周春。
(4) 一吸一顿地哭泣。(5)仍然和过去一个样子。(6)形容因急躁、害羞脸上发红的样子
10.c 11.b 12.他们为自己的不诚实行为感到羞愧
13.是个诚实的孩子
14.c
【拓展提升】
15.(1)安徒生童话伴我成长 (2)略
(3)同学们,在安徒生美丽的童话世界里,我们懂得同情与善良,感受到了真善美的力量,让我们走近安徒生,理解安徒生童话的精髓,让我们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长。
《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新课标验收课] 篇13
教学目标
1.学唱《皇帝的新装》中的七个音乐片段,主动参与音乐的表现。
2.积极体验,在歌曲表现中培养同学们的表现能力和不错的心理素质。
3.大胆表现,在实践中增多同学们对音乐表现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
聆听欣赏七个音乐片段,并能富有表现力的演唱。
教学难点
合作探究,利用七个片段展开联想,表演音乐剧,培养同学们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教学方法
欣赏法、表演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
同学们,前几天我听到了一首非常有趣的歌曲,它给我带来了快乐。今天,我把这首歌曲带来,让大家共同来分享我的快乐。
播放歌曲《国王的新衣》。
同学们,你们欣赏完这首有趣的歌曲,知道它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吗?
学生回答:皇帝的新装(若学生难以回答,那教师提示歌词大意)。
教师介绍:《皇帝的新装》是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大师安徒生初期创作的童话作品。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安徒生的其他作品吗?(教师做举手手势)
指名回答:《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学习根据安徒生同名童话改编的综合艺术表演《皇帝的新装》。
三、新课教学:
1.理清故事情节。
现在,请同学们翻开课本,快速浏览剧本,了解一下《皇帝的新装》的故事情节。
2.音乐赏析。
分片段听赏音乐,并教学生分段演唱。
3.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加深理解,培养学生们的表现能力和不错的.心理素质。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学习了综合艺术表演——《皇帝的新装》,这里的皇帝整天爱慕名虚荣,以至他的官员、老百姓都说假话,但一个率真的小孩让他们的丑行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任何时候,真、善、美都应是社会的主流,是永恒的真理。因此我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不要爱慕虚荣,学习上要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新课标验收课] 篇14
单位:哈尔滨市第三十五中学
姓名:高 星
各位老师:
你们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言教材第一册第四单元《皇帝的新装》一课。
以下从教材分析、教材处理、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对本课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体裁为童话,学生初次学习这种体裁的文章,它是在了解记叙文的基础上采用拟人的方法、将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等人格化。并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等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教育。所以这一课既是对记叙文巩固,又进一步学习拟人、夸张等修辞及想象在作品中的实际运用,对培养学生今后阅读童话的能力和想象能力起重要作用,因此本课在本单元及本册教材知识体系中处于重要位置。
2、教学目标
学生初次接触童话,有很必要了解童话有关知识,同时为了给学生今后的研究提供规律性等方法方面的启示,所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1)知识掌握目标:掌握字词、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和童话的有关知识,学习通过人物描写、运用恰当的修辞、合理的想象揭示作品主题。
为激起学生探索和研究的欲望确定(2)能力培养目标为:训练想象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为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结合教材确定(3)品德和心理素质培养目标为:注入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的精神养料。
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合本节实际确定(4)创新素质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
3、教学重、难点
为给学生今后写作提供方法方面的启示,确定本节教学重点:学习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及恰当的修辞、合理的想象突出作品主题。
为将本节所学知识运用到不同的问题情境中去。将学习重点再实际运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确定教学难点为:想象力训练。
二、教材处理
教学重点的完成将依照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分析人物语言、动作及总结受骗人的相同的心理达到揭示作品主题的目的,课后练习穿插进行。教学难点安排在分析课文后,了解了课文内容及人物性格特征后再安排想象力的训练更有利于难点的突破。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根据童话作品体裁的特点及时间所限,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1、字词训练,大屏幕显示,师生合作完成。此为记忆性学习。
2、快速阅读:理清故事情节,初步感知课文。
3、分组研究学习:依照故事情节发展,结合屏幕图片展示,研究总结不同人物的相同心理,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悟出作者写作目的,同时感受与人合作学习的愉悦,方法由记忆性学习上升到理解性学习。
4、想象:我本着营造机会就放手的原则,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给学生思维活动空间,激励创新欲望,培养创新思维,使学生由理解性学习上升到创造性学习。
四、教学程序
(一)课前准备
1、思想准备:确认帮助学生成人,培养创新精神思想,按照研究式创新教学法进行教学。
2、心理准备:以积极饱满的情绪上课,有实足的信心。
3、物质条件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
(二)导入:结合学生已熟知的童话故事,采用画面展示《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海的女儿》等将学生引入童话世界,导入课题。
(三)了解作者及文体:初次接触童话,这一环节的设置意在使学生了解童话有关知识,为今后学习同类体裁文章打下铺垫。
(四)整体感知:这一环节设计是从课文整体入手,在快速阅读中理解大意,对作品中人物作出初步评价。
(五)学生研究、解决教学重点
在整体感知基础上研究作品中人物的相同点及不同点,理解作品的现实意义,从而提示主题,这也是德育渗透的大好时机。
(六)创设情境、突破教学难点
想象力的训练会给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为学生创设了培养创新思维的好机会,也是本节教学重点的实际应用。
(七)反思与小结
这一环节一方面系统地总结本节所学知识,另一方面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表现,以提高学习质量,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
(八)研究性学习
此环节是想象力训练的进一步强化,将口头表达内容形成文字,更具问题的挑战性,是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再提高过程。
板书设计:
皇 帝 的 新 装
安徒生
(讽刺)
1、人物的语言 展新装
心理描写
2、夸张的修辞 试新装
3、合理的想象 看新装
做新装
皇帝爱新装 孩子说真话
鞭挞虚伪 呼唤真诚
突出中心
以上是我关于《皇帝的新装》一课的设计说明。
《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新课标验收课] 篇15
xuaihong
一、教学目标 :
1、了解安徒生及文章内容。
2、把握文中人物个性特点。
3、初步感知主题。
二、教学难点 及重点;
个性化朗读
三、教学过程 :
(一)、导入 :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童话《皇帝的新装》。大家了解安徒生吗?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
(安徒生,丹麦,童话作家,作品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野天鹅》,《大克劳斯和小克劳斯》等)
(二)、复述情节:
大家都看过本文了吗?谁来给大家简要地复述一下这个故事?(图片提示,显示主要情节: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展新装),学生复述。
(三)、找出圈套:
提问:从刚才的故事里,大家可以看到,骗子要行骗成功,往往要设下一个圈套,你能否从文中找出表明骗子设下圈套的这句话。(这种布有一个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强调“称”字的特殊读音:称chen职;杆秤cheng)
(四)、明确人物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
问:一个至高无上的皇帝为什么会一丝不挂地到大街上游行,是什么神奇的力量在背后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呢?明确:
骗子:行骗
皇帝:受骗
大臣:助骗
百姓:传骗
小孩:揭骗
(五)、读一读,演一演
在刚才大家说的各种“骗”中大家认为哪一种“骗”最精彩,找出来读一读,演一演,并说说你为什么觉得这部分精彩。
1、学生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表演,教师点拨。
2、挑选比较优秀的且能代表各种“骗”的小组在班中交流。表演完一组,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且分析原因。
(六)、归纳小结:各个人物性格特点
皇帝:昏庸、愚蠢。
大臣:阿谀奉承、愚蠢、虚伪、自私。
百姓:怕被杀头,怕被人嘲笑
小孩:天真烂漫,无私无畏
(七)、探讨主题:
1、骗局最后还是被揭穿了,但为什么要借小孩的嘴来揭穿这各骗局呢?
2、骗局揭穿后,皇帝及其一帮人阵脚大乱,提着裤子逃跑了吗?为什么?
3、该向谁学习?有人认为要向骗子学习,你认为呢?
(八)、作业 :
1、读一读,写一写:(选择自己不会的)
炫耀( ) 称职( ) 滑稽( )
陛下( ) 头衔( ) 骇人听闻( )
2、想象力训练:
(1).想象皇帝回宫后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2).想象假如孩子没有把真相说出来,结果会怎样?
作者邮箱:
《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新课标验收课] 篇16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丹麦出了一个安徒生,赢得了世界的、不只限于少年儿童的广大读者。我们中国也要有自己民族的、社会主义的安徒生!
(周扬《为了未来的一代》,《儿童文学》1980年第5期)
我用我的一切感情和思想来写童话,但是同时我也没有忘记成年人。当我在为孩子们写一篇故事的时候,我永远记住他们的父亲和母亲也会在旁边听。
(安徒生,见叶君健《安徒生童话全集·译者前言》)
最奇妙的童话都是从真实的生活中产生出来的,否则我的美丽的接骨树丛就不会从茶壶里冒出来了。
(安徒生,见《儿童文学研究》1978年第1辑)
童话中的形象是从生活中来的,但是,并不是生活中实际存在的,甚至也不是生活中可能存在的。童话的形象是象征性的形象,并且具有极大的夸张性。
(贺宜《小百花园丁杂说》)
生气勃勃的、富有诗意的想象力是培养儿童作家的一系列必备条件中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儿童作家应当通过幻想并且凭借这种幻想去打动孩子们。
(别林斯基《新年礼物·霍夫曼的两篇童话和伊利涅依爷爷的童话》)
上一篇:《散步》教学实录
下一篇:《往事依依》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