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媒体 教活课文——《火烧云》课堂实录(精选14篇)
巧用媒体 教活课文——《火烧云》课堂实录 篇1
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 王振刚
(一)导语激情,引入新课
师:夕阳、明月、火烧云……是美丽的。曾经有多少位作家、诗人用最美的语言描绘过它们。火烧云这一景象使多少人陶醉过。现代女作家萧红用最生动、最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夕阳西下,火烧云颜色、形状变化的瑰丽情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火烧云》。(板书:火烧云)
(二)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师:什么叫“火烧云”?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一读课文,可以是大声朗读,可以是轻声速读,可以是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进行读书。)
师:什么叫“火烧云”呢?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
生:“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这就是火烧云。
师:你读书很认真,找得很准确。这句话中有一个动词用得特别好,读读这句话,看看谁能把它找出来?(学生读)
生:我认为“烧”这个动词用得好。
师:为什么?不必急于回答,先来看看火烧云上来时的景象,边看边体会。
(课件展示:在烈火中燃烧的云从西边逐渐烧到东边,最后一片片呼呼燃烧着的火焰弥漫了大半个天。)
师:谁来谈一谈为什么“烧”字用得好呢?
生:我体会到火烧云上来了,就像是天空中着了一场大火。
生:着火的时候,火势特别大,特别猛。我从这个“烧”字感受到火烧云上来时一定很快、很有气势。
生:我还感受到了火烧云上来时,像铺开了一幅巨大的瑰丽绸缎,天空中完全是红颜色的,美丽极了。
师:你们真会思考!你瞧,祖国的语言文字真是太美妙了!一个 “烧”字既突出了火烧云上来时天空的颜色,像火一样红;又如同熊熊燃烧的烈火一样有气势,给人一种动态变化的感受。
师:那么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
生:是按照“火烧云上来了、火烧云的变化、火烧云下去了”顺序记叙的。(板书:火烧云上来了、火烧云的变化、火烧云下去了)
(三)读中感悟,积累运用
1、学习“火烧云上来了”
师:课文里讲的火烧云是什么时候的?自己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学生读)
师:课文里讲的火烧云是什么时候的?
生:是傍晚时候的。
师:再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课文里讲的是什么季节傍晚时候的火烧云?(学生自由读)
生:是夏季傍晚时候的火烧云。
师: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生:我从“晚饭过后”体会到这是傍晚时的火烧云,从“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体会到这是夏季的火烧云。
师:你真会读书!
(课件出示一副霞光照到大地上的美丽图画。)
师:夏季傍晚的火烧云景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
生:夏季傍晚的火烧云,简直是太美啦!
生:火烧云真伟大,把大地打扮得这么漂亮。
生:火烧云就像一位神奇的画师,把整个天空涂抹得五彩缤纷。
师:霞光照到大地上,使地上的人和物的颜色发生了变化,从侧面渲染了火烧云的“红”。霞光这么美,火烧云就更美了。
师:我们可以带着怎样的语气去读呢?
生:惊喜的语气。
师:可以。
生:带着赞美的语气读。
师:好!带着感情自己读读这段话。(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我们一起读,边读边感受霞光的美。(学生有感情地齐读)
2、学习“火烧云的颜色变化”
师: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描写火烧云的变化?自己读三~六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学生自由朗读)
生:写了火烧云的颜色,还写了它的形状。(板书:颜色、形状)
师:火烧云颜色变化有什么特点?
生:火烧云颜色变化特别快。(板书:快)
师: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生:我从“一会儿”这个词体会到的。
师:火烧云的颜色变化不仅快,而且还很——
生:(齐答)多。(板书:多)
师:都有哪些颜色?
生: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还有红通通、金灿灿、
生: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师:“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三种颜色,能不能分别用“像 一样的 _____色。”这句话描述一下?
生:“葡萄灰”就是像葡萄一样的灰色。
生:“梨黄”,像梨一样的黄色。
生:“茄子紫”,像茄子一样的紫色。
师:天空中还有哪些颜色?
生:还有些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师:你们看,这些颜色多漂亮啊!
(课件展示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录像。)
师:那么我们试着说说这些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颜色,用“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种带比喻的形式来说。
生:苹果绿。
生:桃红。
生:玫瑰紫。
生:石榴红。
生:杏黄。
生:秋叶黄。
师:说的真好。
生:黄瓜绿。
生:草莓红。
生:橘黄。
生:橄榄绿。
生:柠檬黄。
生:西瓜绿。
生:我觉得这个词语不好。因为西瓜的皮有的地方是深绿色,有的地方是浅绿纹,一个词语它不能代表两种颜色呀。
师:说的有道理。那你能不能说一个更好的?
生:冬瓜绿。
师:真好!(还有同学举手)你接着说。
生:枣红。
生:香蕉黄。
生:草绿。
师: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那是多美的呀!能不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呢?
生:五颜六色。
师:概括得好!
生:五彩缤纷。
生:绚丽多彩。
生:色彩斑斓。
生:五光十色。
师:真会用词。读读这段话,比一比谁能读出对火烧云的赞美之情?(学生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指名两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
师:感情很充沛。凭借段落结构,自己试着背一背。
(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的段落结构。)(学生自由背)
师:谁愿意带着感情给大家背一背?(全班同学举手)既然这么多的同学都愿意背,那么我们一起背诵这一段话。(学生有感情地齐背第三自然段)
3、学习“火烧云的形状变化”
师:读读四~六自然段,思考:火烧云形状变化有什么特点?(自由读)
生: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很多。
师:火烧云的形状像什么?
生:像马、狗、狮子。
师:形状变化除了多以外,还有什么特点?
生:特别快。
师: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生:从“一会儿”、“忽然”体会到的。
生:还有“过了两三秒钟”、“一转眼”、“接着”
师:说的很好。还有补充吗?
生:还有“正在”这个词语。
师:补充的很准确。 你们知道吗?作者在描写马的样子时,描绘得真是精彩,一起来欣赏。(课件出示)
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
马是跪着的。
师:读一读这两句话,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学生自由读)
生:第二句话中少了“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
师:再读读这两句话,想一想书上为什么选用第一句?(自由读)
生:因为第一句作者把马写得非常温顺,可爱,恳请主人骑上它的背,它才高兴似的。
生:我觉得书上选用第一句是因为它很具体,把马跪在那想干什么写了出来。第二就像一杯白开水,没有意思。
师:同学们很会思考,说的很精彩。第一句中哪是看到的,哪是想到的?
生:“马是跪着的”是看到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是想到的。
师:很好,作者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一起写,不仅使文章的生动、具体,还突出了火烧云的变化美。再来读四~六自然段,边读边体会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一起写的写作方法。(自由读)
师:老师想和大家一起读火烧云形状变化的三个自然段。我们先读第四自然段,怎样读呢?我来提问题,你们用书上的句子来回答,咱们一起读书。
师:一会儿,天空中出现了什么?——(板书:出现)
生:(接读)一会儿,天空中出现一匹马,
师:(插问)它是什么样子的?——(板书:样子)
生:(接读)马头向南,……它才站起来似的。
师:(插问)它是怎样变化的?——(板书:变化)
生:(接读)过了两三秒钟,……尾巴可不见了。
师:(插问)消失了吗?—— (板书:消失)
生:(接读)看的人……变模糊了。
(写狗和狮子的两个自然段,教师也这样引读。)
师:(手指板书)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火烧云形状变化的?
生:按“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个顺序来写的。
师:说的对。作者按“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个顺序叙述的,并融入了自己的想象,突出了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特点,这种写法很值得大家学习啊!
师:学习到这,老师有个突发的灵感,电脑里有火烧云形状变化的录像,想请大家给录像配音,有兴趣吗?(生齐答:有)配音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要记住火烧云形状变化的内容,再根据画面充满激情地讲解。我们先试着一起背诵一下四~六自然段,好吗?(课件出示四~六自然段的段落结构)(学生有感情齐背)
师:谁愿意当配音演员?(学生兴趣浓厚,纷纷举手)请三位同学分别为“马”、“狗”、“狮子”这三部分内容配音。
(课件播放录像,并配上悠扬的乐曲)(教师指名三位同学为录像配音)
师:太精彩了!(教师带头鼓掌)下面我们一起为录像配音,好吗?(学生兴趣高涨,齐声答:好)(学生充满激情地给录像配音)
师:真不错!说不定10年后,我们班还真能出一位著名配音演员呢。
师:火烧云形状变化这么多,用学过的词语概括出火烧云形状变化多。
生:变化多端。
生:变化莫测。
生:千变万化。
生:绚丽多姿。
生:千姿百态。
生:瞬息万变。
师:真好!老师捕捉了一组火烧云变化的镜头,我请同学一起来欣赏。
(课件展示一组火烧云变化的图片)
师:想象一下,它们像些什么呢?想象它的形状,并按照它的“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一顺序同桌同学互相说一段话,一会儿我们集体交流。
(同桌同学一起练习说话)
师:我们一起来交流,谁愿意先发言?
生:(学生手指屏幕)一会儿,天空中出现了一座座山峰,高低不平,连绵起伏,犹如珠穆朗玛峰一样雄伟、壮观。可一眨眼的工夫,就离我们远去了,而且越去越远。(学生鼓掌)
生:(学生手指屏幕)这时又跑来了一只大花猫,猫的身上全是彩色的斑点。我还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点点。它趴在空中,好像在撒娇,想让人抱一抱它。(学生沉思)
师:当它看见那边出现了一只小老鼠,猛地跑了过去,猫和小老鼠都看不清了。(学生:大笑)(还有学生举手)你接着说。
生:快看啊,不知从哪里钻出了一群小猴子,那些小猴子的脸红红的,眼睛圆圆的,跳来跳去,仿佛运动员在认真地跳鞍马。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变成了一只小兔。
生:小兔是躺着的,看上去就像躺在沙发上一样悠闲。过了两三秒钟,小兔站起来了,伸了伸懒腰。这时,小兔的四肢变得更长了,变得模糊了。
生:再看那边,一条“巨龙”腾空而起,还在空中不停地舞动着。只见那条“巨龙”张着大嘴,鼻子翘着老高,一双铜铃般的圆眼,放射出紫色的光,还挺神气呢!可我还没有尽情欣赏,“巨龙”就赶回“龙宫”去了……(鼓掌)
师:你们的想象太丰富了,说的真棒!
4、学习“火烧云下去了”
师:作者观察火烧云时有着怎样的感受?从第7自然段找一句话来回答。
生:读“一时恍恍惚惚的,……什么也看不清了。”
(四)回归整体,激发情感
师:学完了这篇课文,能不能说一句赞美火烧云的话呢?
生:火烧云真是太美丽啦!
生:火烧云不但绚丽多彩,而且变幻莫测。
生:我爱火烧云,它给我的想象插上了翅膀。
(五)质疑问难,妙在延伸
师:现在大家还有没有不懂的问题?如果有,马上提出来?
生:为什么火烧云颜色变化这么多?
生:为什么火烧云只出现在早晨或傍晚?
生:火烧云上来时,为什么地上的人和小动物的颜色发生变化呢?
师:你们提出的问题很好,有的连老师一时也回答不上来。怎么办呢?《变幻的天空》一书介绍了有关火烧云的知识,下课可以请教它。(课件展示《变幻的天空》一书的封面)
(六)作业
师:今天的作业共两项,你可以从以下两项作业中任选一项来完成。分别是:1、以“火烧云”为内容。2、以“礼花”为内容。想像它的形状,按照“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一顺序写一段话。
(语文课 堂 网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原文地址
巧用媒体 教活课文——《火烧云》课堂实录 篇2
巧用媒体 教活课文
——《火烧云》课堂实录
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 王振刚
(一)导语 激情,引入新课
师:夕阳、明月、火烧云……是美丽的。曾经有多少位作家、诗人用最美的语言描绘过它们。火烧云这一景象使多少人陶醉过。现代女作家萧红用最生动、最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夕阳西下,火烧云颜色、形状变化的瑰丽情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火烧云》。(板书:火烧云)
(二)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师:什么叫“火烧云”?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一读课文,可以是大声朗读,可以是轻声速读,可以是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进行读书。)
师:什么叫“火烧云”呢?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
生:“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这就是火烧云。
师:你读书很认真,找得很准确。这句话中有一个动词用得特别好,读读这句话,看看谁能把它找出来?(学生读)
生:我认为“烧”这个动词用得好。
师:为什么?不必急于回答,先来看看火烧云上来时的景象,边看边体会。
(课件展示:在烈火中燃烧的云从西边逐渐烧到东边,最后一片片呼呼燃烧着的火焰弥漫了大半个天。)
师:谁来谈一谈为什么“烧”字用得好呢?
生:我体会到火烧云上来了,就像是天空中着了一场大火。
生:着火的时候,火势特别大,特别猛。我从这个“烧”字感受到火烧云上来时一定很快、很有气势。
生:我还感受到了火烧云上来时,像铺开了一幅巨大的瑰丽绸缎,天空中完全是红颜色的,美丽极了。
师:你们真会思考!你瞧,祖国的语言文字真是太美妙了!一个 “烧”字既突出了火烧云上来时天空的颜色,像火一样红;又如同熊熊燃烧的烈火一样有气势,给人一种动态变化的感受。
师:那么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
生:是按照“火烧云上来了、火烧云的变化、火烧云下去了”顺序记叙的。(板书:火烧云上来了、火烧云的变化、火烧云下去了)
(三)读中感悟,积累运用
1、学习“火烧云上来了”
师:课文里讲的火烧云是什么时候的?自己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学生读)
师:课文里讲的火烧云是什么时候的?
生:是傍晚时候的。
师:再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课文里讲的是什么季节傍晚时候的火烧云?(学生自由读)
生:是夏季傍晚时候的火烧云。
师: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生:我从“晚饭过后”体会到这是傍晚时的火烧云,从“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体会到这是夏季的火烧云。
师:你真会读书!
(课件出示一副霞光照到大地上的美丽图画。)
师:夏季傍晚的火烧云景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
生:夏季傍晚的火烧云,简直是太美啦!
生:火烧云真伟大,把大地打扮得这么漂亮。
生:火烧云就像一位神奇的画师,把整个天空涂抹得五彩缤纷。
师:霞光照到大地上,使地上的人和物的颜色发生了变化,从侧面渲染了火烧云的“红”。霞光这么美,火烧云就更美了。
师:我们可以带着怎样的语气去读呢?
生:惊喜的语气。
师:可以。
生:带着赞美的语气读。
师:好!带着感情自己读读这段话。(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我们一起读,边读边感受霞光的美。(学生有感情地齐读)
2、学习“火烧云的颜色变化”
师: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描写火烧云的变化?自己读三~六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学生自由朗读)
生:写了火烧云的颜色,还写了它的形状。(板书:颜色、形状)
师:火烧云颜色变化有什么特点?
生:火烧云颜色变化特别快。(板书:快)
师: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生:我从“一会儿”这个词体会到的。
师:火烧云的颜色变化不仅快,而且还很——
生:(齐答)多。(板书:多)
师:都有哪些颜色?
生: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还有红通通、金灿灿、
生: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师:“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三种颜色,能不能分别用“像 一样的 _____色。”这句话描述一下?
生:“葡萄灰”就是像葡萄一样的灰色。
生:“梨黄”,像梨一样的黄色。
生:“茄子紫”,像茄子一样的紫色。
师:天空中还有哪些颜色?
生:还有些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师:你们看,这些颜色多漂亮啊!
(课件展示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录像。)
师:那么我们试着说说这些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颜色,用“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种带比喻的形式来说。
生:苹果绿。
生:桃红。
生:玫瑰紫。
生:石榴红。
生:杏黄。
生:秋叶黄。
师:说的真好。
生:黄瓜绿。
生:草莓红。
生:橘黄。
生:橄榄绿。
生:柠檬黄。
生:西瓜绿。
生:我觉得这个词语不好。因为西瓜的皮有的地方是深绿色,有的地方是浅绿纹,一个词语它不能代表两种颜色呀。
师:说的有道理。那你能不能说一个更好的?
生:冬瓜绿。
师:真好!(还有同学举手)你接着说。
生:枣红。
生:香蕉黄。
生:草绿。
师: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那是多美的呀!能不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呢?
生:五颜六色。
师:概括得好!
生:五彩缤纷。
生:绚丽多彩。
生:色彩斑斓。
生:五光十色。
师:真会用词。读读这段话,比一比谁能读出对火烧云的赞美之情?(学生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指名两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
师:感情很充沛。凭借段落结构,自己试着背一背。
(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的段落结构。)(学生自由背)
师:谁愿意带着感情给大家背一背?(全班同学举手)既然这么多的同学都愿意背,那么我们一起背诵这一段话。(学生有感情地齐背第三自然段)
3、学习“火烧云的形状变化”
师:读读四~六自然段,思考:火烧云形状变化有什么特点?(自由读)
生: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很多。
师:火烧云的形状像什么?
生:像马、狗、狮子。
师:形状变化除了多以外,还有什么特点?
生:特别快。
师: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生:从“一会儿”、“忽然”体会到的。
生:还有“过了两三秒钟”、“一转眼”、“接着”
师:说的很好。还有补充吗?
生:还有“正在”这个词语。
师:补充的很准确。 你们知道吗?作者在描写马的样子时,描绘得真是精彩,一起来欣赏。(课件出示)
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
马是跪着的。
师:读一读这两句话,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学生自由读)
生:第二句话中少了“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
师:再读读这两句话,想一想书上为什么选用第一句?(自由读)
生:因为第一句作者把马写得非常温顺,可爱,恳请主人骑上它的背,它才高兴似的。
生:我觉得书上选用第一句是因为它很具体,把马跪在那想干什么写了出来。第二就像一杯白开水,没有意思。
师:同学们很会思考,说的很精彩。第一句中哪是看到的,哪是想到的?
生:“马是跪着的”是看到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是想到的。
师:很好,作者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一起写,不仅使文章的生动、具体,还突出了火烧云的变化美。再来读四~六自然段,边读边体会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一起写的写作方法。(自由读)
师:老师想和大家一起读火烧云形状变化的三个自然段。我们先读第四自然段,怎样读呢?我来提问题,你们用书上的句子来回答,咱们一起读书。
师:一会儿,天空中出现了什么?——(板书:出现)
生:(接读)一会儿,天空中出现一匹马,
师:(插问)它是什么样子的?——(板书:样子)
生:(接读)马头向南,……它才站起来似的。
师:(插问)它是怎样变化的?——(板书:变化)
生:(接读)过了两三秒钟,……尾巴可不见了。
师:(插问)消失了吗?—— (板书:消失)
生:(接读)看的人……变模糊了。
(写狗和狮子的两个自然段,教师也这样引读。)
师:(手指板书)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火烧云形状变化的?
生:按“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个顺序来写的。
师:说的对。作者按“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个顺序叙述的,并融入了自己的想象,突出了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特点,这种写法很值得大家学习啊!
师:学习到这,老师有个突发的灵感,电脑里有火烧云形状变化的录像,想请大家给录像配音,有兴趣吗?(生齐答:有)配音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要记住火烧云形状变化的内容,再根据画面充满激情地讲解。我们先试着一起背诵一下四~六自然段,好吗?(课件出示四~六自然段的段落结构)(学生有感情齐背)
师:谁愿意当配音演员?(学生兴趣浓厚,纷纷举手)请三位同学分别为“马”、“狗”、“狮子”这三部分内容配音。
(课件播放录像,并配上悠扬的乐曲)(教师指名三位同学为录像配音)
师:太精彩了!(教师带头鼓掌)下面我们一起为录像配音,好吗?(学生兴趣高涨,齐声答:好)(学生充满激情地给录像配音)
师:真不错!说不定10年后,我们班还真能出一位著名配音演员呢。
师:火烧云形状变化这么多,用学过的词语概括出火烧云形状变化多。
生:变化多端。
生:变化莫测。
生:千变万化。
生:绚丽多姿。
生:千姿百态。
生:瞬息万变。
师:真好!老师捕捉了一组火烧云变化的镜头,我请同学一起来欣赏。
(课件展示一组火烧云变化的图片)
师:想象一下,它们像些什么呢?想象它的形状,并按照它的“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一顺序同桌同学互相说一段话,一会儿我们集体交流。
(同桌同学一起练习说话)
师:我们一起来交流,谁愿意先发言?
生:(学生手指屏幕)一会儿,天空中出现了一座座山峰,高低不平,连绵起伏,犹如珠穆朗玛峰一样雄伟、壮观。可一眨眼的工夫,就离我们远去了,而且越去越远。(学生鼓掌)
生:(学生手指屏幕)这时又跑来了一只大花猫,猫的身上全是彩色的斑点。我还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点点。它趴在空中,好像在撒娇,想让人抱一抱它。(学生沉思)
师:当它看见那边出现了一只小老鼠,猛地跑了过去,猫和小老鼠都看不清了。(学生:大笑)(还有学生举手)你接着说。
生:快看啊,不知从哪里钻出了一群小猴子,那些小猴子的脸红红的,眼睛圆圆的,跳来跳去,仿佛运动员在认真地跳鞍马。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变成了一只小兔。
生:小兔是躺着的,看上去就像躺在沙发上一样悠闲。过了两三秒钟,小兔站起来了,伸了伸懒腰。这时,小兔的四肢变得更长了,变得模糊了。
生:再看那边,一条“巨龙”腾空而起,还在空中不停地舞动着。只见那条“巨龙”张着大嘴,鼻子翘着老高,一双铜铃般的圆眼,放射出紫色的光,还挺神气呢!可我还没有尽情欣赏,“巨龙”就赶回“龙宫”去了……(鼓掌)
师:你们的想象太丰富了,说的真棒!
4、学习“火烧云下去了”
师:作者观察火烧云时有着怎样的感受?从第7自然段找一句话来回答。
生:读“一时恍恍惚惚的,……什么也看不清了。”
(四)回归整体,激发情感
师:学完了这篇课文,能不能说一句赞美火烧云的话呢?
生:火烧云真是太美丽啦!
生:火烧云不但绚丽多彩,而且变幻莫测。
生:我爱火烧云,它给我的想象插上了翅膀。
(五)质疑问难,妙在延伸
师:现在大家还有没有不懂的问题?如果有,马上提出来?
生:为什么火烧云颜色变化这么多?
生:为什么火烧云只出现在早晨或傍晚?
生:火烧云上来时,为什么地上的人和小动物的颜色发生变化呢?
师:你们提出的问题很好,有的连老师一时也回答不上来。怎么办呢?《变幻的天空》一书介绍了有关火烧云的知识,下课可以请教它。(课件展示《变幻的天空》一书的封面)
(六)作业
师:今天的作业 共两项,你可以从以下两项作业 中任选一项来完成。分别是:1、以“火烧云”为内容。2、以“礼花”为内容。想像它的形状,按照“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一顺序写一段话。
巧用媒体 教活课文——《火烧云》课堂实录 篇3
北京史家胡同小学 特级教师 杨丽娜
一、教材分析
《火烧云》这篇课文描绘了晚饭过后夕阳西下时,天空中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表现了人们对生活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描写自然景物的散文。从美学的角度看:全文结构完整统一,段层错落有序;内容丰富充实,更富于变化;语言有韵律有气势,瑰丽动人。因此,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好教材。通过学习本文,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提高学生审美鉴美的能力。
这篇课文共七个自然段,按火烧云变化来安排材料的。全文可分三大段:
第一段写火烧云上来时,天空中的霞光使大地的一切都改变了颜色。
第二段写火烧云的颜色、形状在不断变化着。
第三段写火烧云下去了。
全文紧紧抓住“变”来写的。
首先写出火烧云上来时,它的霞光使小孩子的脸、大白狗、红公鸡、黑母鸡、小白猪、老头儿的胡子……都在极短的时间内改变了本来的色彩,染上了一层神秘的颜色。抓住了五个“变”字,可以使学生理解晚饭过后人们看到“火烧云上来了”那种惊喜的心情,体味老人“笑盈盈地看着他的小猪”以及乘凉人说“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那开心的祝愿话的情感。从而感受到是火烧云这种自然现象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带来了生活的情趣。
接着写了火烧云颜色与形状的变化。变化之快、变化之多,是火烧云的特点。
课文第三段用了“一会儿……一会儿……”说明了变化快,又暗示了色彩繁多。这四个“一会儿”构成一组排比句,可见天空颜色变化气势壮观,令人陶醉。课文中使用了三种方法表现色彩的繁多:“红彤彤”“金灿灿”突出了“烧”时色彩的光亮;“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是两种色彩的融合;“葡萄灰”“梨黄”“茄子紫”是以拟物的方法,更生动、更形象地说明了生活中的色彩在天空中都有。学习这一段时,抓住这些词语,让学生理解想象,可以使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瑰丽,激发学生的情感。
课文第四至第七段写火烧云形状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马是跪着的”,“那条狗十分凶猛”,“一头大狮子……也是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这些描写将火烧云如马、如狗、如狮的形态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一会儿……变模糊了”,“忽然……也不见了”,“接着……看不到了”这些词句,反映了“马”、“狗”、“狮”变化匆匆,来无踪去无影的特点。
最后写火烧云下去了。“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这一拟人句说明了火烧云好像在故意逗弄孩子们,也表现了孩子们对变化莫测的火烧云迷恋的情感。课文最后一句“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做为全文的结尾,与开头一句“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形成首尾呼应,使全文结构严谨,同时也再一次显示了火烧云变化的神速,说明了火烧云是在很短时间内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然而,它留给人们的是欢乐与美好,迷恋与向往。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品味句子的意思,体味思想情感,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1.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对他说:“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
这是一句开心的祝愿话。老人的胡子是银白的,在火烧云霞光的照射下,变成了金黄的,长金胡子的人是没有的,乘凉人用这句话表示对老人的美好祝福,充满了幽默与风趣,也表现了乘凉人喜悦心情。
2.“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这句话一连用了四个“半”,不是表示左一半为紫,右一半为黄,也不是二分之一的紫,二分之一的黄,而是“紫”与“黄”,“灰”与“百合”色的混合体。其中紫色与黄色的多与少,浓与淡,又可以形成许许多多的新调合的色彩。由此可见火烧云颜色变化很多。
3.“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
这句话中的“恍恍惚惚”是模糊不清,看得不真切的意思。天空恍恍惚惚的,是太阳落下去了,火烧云就要消失了的缘故。正因为如此,所以火烧云的形状是模糊的,既像这个,又像那个,这全凭人们的想象。然而这种自然现象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的,又是瞬息万变的,因此是似像非像的,很快就什么都看不清了。
部分词语的意思可结合课文内容理解:
笑盈盈:盈,充满。脸上充满了笑容。课文指喂猪的老头儿看见自己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那种高兴喜悦的样子。
恍恍惚惚:看不真切,模糊不清。
火烧云:日出或日落时出现的赤色云霞。课文指日落时的云霞。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1.理清作者成文的思路,了解文章的段落层次,是学习本文的重难点之一。
课文分三大段:
第一大段(1—2自然段)讲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
第二大段(3—6自然段)讲火烧云变化着。其中第三自然段讲火烧云颜色变化快、变化多。第四、五、六自然段讲火烧云形状变化快、变化多。
第三大段(第7自然段)讲一会儿火烧云下去了。
课文第二自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是承接上文,点出这个火烧云是傍晚时的,太阳西落,首先照红了西边的天空,然后蔓延到东边。“好像是天空着了火”这半句既点明了什么是火烧云,又引起下文,具体写天空中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在教学中可重点分析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帮助学生分段。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学习本文的另一个重点与难点。(详见教材分析)
二、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火烧云刚上来时的情景以及火烧云的颜色、形状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课文分段的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朗读课文,背诵部分指定课文。
三、教学前准备
幻灯片4张
自制幻灯卡片2张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安排三课时
(二)课时内容安排
第一课时:自学生字、初读课文,置疑问难,学习分段。
第二课时:分析理解内容。
第三课时:指导背诵、片断练习,完成作业 。
五、教案(第二课时)
(一)课时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及口头作文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背诵课文。
(二)课前准备:
幻灯片4张
幻灯卡片2张
板书设计
六、教学提示
1.教学中可使用幻灯片,帮助学生理解内容,发展学生想象能力。
2.本课文质兼美,应指导学生朗读。朗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方法与手段,朗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朗读可以体会作者的情感,朗读可以进行思想教育。在熟读的基础上指导背诵。
3.课后可以让学生仿照第三、四、五自然段的写法,写一片断,把读与写紧密联系起来。
巧用媒体 教活课文——《火烧云》课堂实录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3个字。能正确读写“火烧云、喂猪、笑盈盈、高寿、百合色、茄子紫、跪着、模糊、凶猛、庙门、蹲着、镇静、必须、揉眼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4.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
二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和朗读的训练,使学生了解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学习作者的观察,写作方法和特色。
三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的观察,写作方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准备:制作教学课件,搜集云的图片和有关文字材料。
第一课时
一、导语激情,引入新课
1、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配上优美音乐的火烧云图片供学生欣赏。
师:看完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生:火烧云很美。
生:火烧云的形状很多。
生:火烧云的颜色很漂亮。
生:火烧云的变化很快。
生:……
2、课前小知识:火烧云的形成——清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或者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太阳光射到地面上,穿过的空气层要比中午太阳当顶的时候厚一些。太阳光中的黄、绿、青、蓝、紫几种光,在空气层里行走没有多远就已经筋疲力尽,不能穿过空气层。只有红、橙色光可以穿过空气层探出头来,将天边染成红色。
师:那文章是如何把你们的这些感受淋漓尽致地描述出来的呢?打开课本《火烧云》一课,我们一起来研究。
(以课件导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欣赏美丽的火烧云变化万千的同时,尽情地表达自己的心情,激发了学习的兴趣,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看得认真,听得专注,很快便进入了课文情境。同时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调。)
二、启发谈话、简介作者、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的《火烧云》是已故的优秀女作家萧红的作品。
谁来简单介绍一下萧红。(萧红是三十年代的青年女作家,曾受到过鲁迅先生的关怀和帮助。)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字音。
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一读课文,可以是大声朗读,可以是轻声速读,可以是默读课文。勾划生字词,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加以理解
2.人们为什么将这种云称为“火烧云”?课文中的哪句话点明了题意?
(第一段第2节)
课件出示: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师:你读书很认真,找得很准确。这句话中有一个动词用得特别好,读读这句话,看看谁能把它找出来?(学生读)
生:我认为“烧”这个动词用得好。
师:为什么?不必急于回答,先来看看火烧云上来时的景象,边看边体会。
(课件展示:在烈火中燃烧的云从西边逐渐烧到东边,最后一片片呼呼燃烧着的火焰弥漫了大半个天。)
师:同学们互相讨论一分钟,来谈一谈为什么“烧”字用得好呢?
生:我体会到火烧云上来了,就像是天空中着了一场大火。
生:着火的时候,火势特别大,特别猛。我从这个“烧”字感受到火烧云上来时一定很快、很有气势。
生:我还感受到了火烧云上来时,像铺开了一幅巨大的瑰丽绸缎,天空中完全是红颜色的,美丽极了。
师:你们真会思考!你瞧,祖国的语言文字真是太美妙了!一个 “烧”字既突出了火烧云上来时天空的颜色,像火一样红;又如同熊熊燃烧的烈火一样有气势,给人一种动态变化的感受。
师:好,现在我们就把全文梳理一下,同学们知道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吗?
生:是按照“火烧云上来了、火烧云的变化、火烧云下去了”顺序记叙的
请按“上来了、变化极多、下去了”给课文分段。
板书:上来了(1-2)
变化极多(3-6)
下去了(7)
四、导学第一段:
小组比赛朗读,然后完成下面题目:
(1)思考:红红的火烧云的形成需要怎样的条件?你从哪里看出来?(傍晚——晚饭过后;夏季——乘凉)
(2)引读: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 ),大白狗变成——( ),红公鸡变成——( ),黑母鸡变成——( ),小白猪变成了——( ),老爷爷的胡子变成——( )。
(3)出示课后题3:
读一读,比一比,体会排比句的作用:
霞光照得动物的颜色都变了。
大白狗变成红的了。
红公鸡变成金的了。
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
师:像这样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紧密关联的短语或句子连成一串的修辞手法,叫“排比”。
教师指明一人读第一句,一人读二、三、四句,比较、体会。
(突出了地面上的景物在霞光映照下颜色变化的奇妙。)
(4)人们对火烧云的出现是什么态度?(“笑盈盈”)
(5)请你带着笑意朗读第一段。
五、小结、读文。
1.今天我们读通了课文,给课文分了段,并且学习了第一段。
2.朗读全文。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并试着把火烧云的过程复述给家长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读通了课文,分了段,并且学习了第一段,今天我们以自学为主,来学习第二段。
师:这篇课文的叙述是以“变”为主线的,描写了火烧云变化的“多”和“快”两个特点。
二、自学第二段。
(一)出示自学题:(分组学习)
1.小组朗读第二段,找到分别描写颜色和形状变化的小节;
2.小组讨论,完成课后题1/②,用直线划出有关词语;
3.独立完成:把颜色归类,每一类再另外写几种
(二)大组交流:
1.指名小组朗读描写颜色的小节,填空并归类:(出示课后题1/②)
颜色变化(多):红彤彤金灿灿……
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
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变化(快):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师生配合朗读下面句子: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 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讨论:四个“一会儿”构成了排比句式,有什么作用呢?
2.指名小组朗读描写形状的小节,填空。
出示:形状:变化(多):马狗狮子
变化(快):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忽然接着一转眼
3.自由朗读4-6节,体会马、狗、狮子的变化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清晰(逼真)——模糊(不见了)
4.小组分配朗读,两人读描写形状“清晰”的句子,两人读描写形状“模糊直至不见了”的句子,并圈出描写“清晰”和“模糊”的词语。
5.指名小组朗读,交流划到的词。
(三)小结:可见火烧云的变化极多。
试着背诵4-6节。自背,个别背,集体背。
三、学习最后一段。
1.个别朗读。
2.学习词语:恍恍惚惚
文章中哪句话可解释“恍恍惚惚”? 补充板书:又像这个,又像那个。
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
意思:由于事物变化快而看不真切、看不清楚。
造句:
3.背诵这段。
四、总结并朗读全文。
火烧云下去了,将迎来一个晴朗的夜晚。大自然就是这样,此起彼落,彼落此起。无限循环,变化万千。不但诗人、作家热爱它,我们每个人都热爱它。
五、布置作业
1.火烧云是怎么形成的?
2.背诵4-7节
3.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
巧用媒体 教活课文——《火烧云》课堂实录 篇5
一、给下面的音节填上汉字
二、照样子各写四个词语
红通通:
恍恍惚惚:
半信半疑:
三、写出五个表示时间极短的词语
四、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1.《火烧云》这篇课文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顺序,具体生动地描写了火烧云颜色、形状_______和_______这两个特点,表达了作者_______的思想感情。
2.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_______。大白狗_______。红公鸡_______。黑母鸡_______。喂猪的老爷爷在墙根靠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_______。他刚想说“_______”,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对他说:_______。”
这一片段主要写了_______。人和动物颜色的变化是由于_______。霞光和火烧云的关系是:_______。
五、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 一会儿红通通的 一会儿金灿灿的 一会儿半紫半黄 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葡萄灰 梨黄 茄子紫 这些颜色天空都有 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 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1.给这段话加上标点。
2.这段话写了_______。用了_______的修辞方法,更加突出了_______。
六、缩句
1.天空中的那匹马忽然变得模糊了。
2.一头大狮子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
巧用媒体 教活课文——《火烧云》课堂实录 篇6
【教材分析】
《火烧云》一文是著名女作家萧红写的。是一篇自读课文。课文描写了日落时晚霞的美丽景象,全文以“变”字统领全篇,且节节有“变”,使自然之美、人与物之美在“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是一篇非常优美的写景之作。
【设计理念】
《火烧云》一课写了晚饭后火烧云从出现到消失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我根据本单元的单元导读要求重点在于 “注意积累材料”和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运用讲授法,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不同形式和层次地阅读和交流等,帮助学生理解字、词,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的变化,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边读课文边想象火烧云的奇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自然景象的心境。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生动地描写火烧云的颜色及形态的变化的;并能边读课文边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
【教具准备】
火烧云相关资料介绍。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游戏导入:
进行汉字加笔画组成新字游戏。教师出示汉字“二”,要求加两笔变成新字,从而引出“云”字。
2、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看到过一些什么颜色的云?从而引出“火烧云”。
3、课题板书:
4、火烧云
学生齐读课题。
4、学习教师补充的火烧云的资料。从中明白什么叫火烧云?火烧云的作用!并积累和理解关与天气的谚语“早烧不出门,晚烧行千里”。
二、明确目标,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导读:
找出本课的学习要求。
在指名学生回答后学生齐读要求。
⑴ 认真读课文:
随着课文的描绘,想象火烧云那绚丽的色彩和多变的形态。
⑵ 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学生默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⑴ 读不准的字音借助拼音读正确。
巧用媒体 教活课文——《火烧云》课堂实录 篇7
[教学要求]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晚霞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2.学习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进行观察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教学准备]
课件、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谈话激情:
现在,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微机出示自信课前谈话是走向成功的桥梁”),同学们一起来读。的目的是对,只要相信自己,课上敢于思考,积极发表激发学生的自己的见解,就一定会有收获。好,上课。课上参与
一、导入新课热情。
同学们,你们欣赏过早晨或傍晚的云霞吗?这美丽的云霞就是火烧云[板书:火烧云]。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欣赏这大自然所赋予我们的美丽景色吧!(出课件)
二、检查朗读通过检查
谁能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认真听,读让学生听他有没有读错的地方。)整体感知
三、自主学习课文。
A.请同学们再把课文认真地读一遍,看看你通过学生自会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读)学探究理解课。
B.同学们都读得那么认真,下面请你们前后文内容培养四人交流一下,比一比,谁的收获多。(学自主学习的生交流,师巡视。)习惯。
C.谁能把自己的收获说给大家听?
(1)知道了霞光照在地上是什么样的?让学生谈自小结:火烧云上来时地面上发生了这么多让己的收获。
人惊喜的变化,真美!你们还有什么收获?
(2)知道了火烧云的颜色……[根据学生的与鼓励增强回答板书:颜色、形状]学生的信心
四、朗读体会与积极性。
(一)颜色
A.同学们的收获可真多,你们都抓住了火烧云引导学生联的颜色和形状来谈,很好!谁再把描写火烧云系课文内容颜色的这一部分读读。(指名读)解决问题,
师:(出示文字)同学们自己去读读这一训练学生的段,体会一下火烧云颜色有什么特点?(让分析和归纳学生看屏幕读)的综合能力
生:颜色多。[板书:多]。并训练学
师:有什么颜色?就这些颜色吗?你怎么体生有感情的会到的?朗读课文。
师:火烧云不但颜色多它还有另外一个特点,读读课文试试能不能体会出来?根据对颜色的
生:变化快。[板书:变、快]学习让学生自
B.天空中的火烧云不断变化它的颜色,那会学形状这部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欣赏分,目的是(播放课件)培养学生思
师:这是一幅多么绚丽多彩的画面,自己试维的深刻性
一试怎样读才能把这种美表达出来。(自由读和逻辑性。----指读----范读----体会读----齐读)
(二)形状
A.刚才我们通过读体会到火烧云的颜色多、变化快,那么它的形状有什么特点呢?老师相信你们通过自己的读也能体会到。好,读吧。
师:谁来谈火烧云的形状有什么特点?怎样体会到的?
师:作者对火烧云形状的描写非常有趣,你喜欢哪种动物自己选择试着读读,把那种喜欢的感觉读出来。(指名读)
师:火烧云形状变化可真奇妙,一会儿像狗,发挥学生一会儿像马,接下来会像什么呢?请你想象一下。的想象,激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读的也不错。
五、课堂质疑维的火花,
谁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小组或集体讨论解培养学生的决)自主意识和(机动课时)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读确实体会到火创新精神。
烧云的颜色、形状那么多,变化又那么快,这篇文章写得多么美啊,你们喜欢这篇文章吗?好,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六、课堂总结:
我们跟随作者欣赏了火烧云美丽壮观的景色,就让我们把这美丽的云彩、美丽的语言,永远的记在心中吧!
巧用媒体 教活课文——《火烧云》课堂实录 篇8
一、以读带讲,领会文本魅力。
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充分地读,先自由读喜欢的段落,然后以自主汇报的形式指名读,读的过程中,展开生生评议、师生评议,提升朗读的感悟能力,并最终通过老师的范读,让学生做到以情带读。要读好文章,就要理解文本所描绘的内容,作者所传递的情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
例如我通过读引领学生体会“天空出现一匹马”时小朋友是多么的喜悦,做做表情与动作,而“等人骑上它的背”让学生入境为主,想象自己要上天骑马的神往,但最后“马消失不见”小朋友的失望,让学生实现的“文章写得是什么,我就读得像什么”的境界。而对火烧云的喜爱之情更是溢于言表了。
又如在朗读第2自然段“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我让学生谈谈感受,体会“烧”字的用法,然后读出在天上“烧火”的感觉来。
二、活用教材,迸射创造火花。
在教学时,我设计了四个层次的开放练习,贯彻于课堂始终。
首先,天空里还有些见也没见过、说也说不出来的颜色,请你通过观察图画与展开想象,还会有哪些色彩。学生说出了大量的色彩:苹果红、柠檬黄、湖水蓝、西瓜绿、香蕉黄、辣椒青……
然后,天空中的马、狗、狮子都走了,还会出现什么事物呢?依照作者的写作思路来说一说吧。学生兴趣盎然、讨论热烈,展开了极其丰富的奇思妙想,有的说“一朵巨大的雪莲花开放在天空中,它的色彩很特殊,十分绚丽无比,可突然有一朵花瓣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那一朵花变模糊了”;有的说“天边开了一朵莲花,里面蹦出一个哪吒,……后来哪吒踏着风火轮飞走了”;还有的说是七个仙女在嬉戏,在跳舞,后来发现看的小朋友太多了,就豁羞了,躲起来了;有的还那些马、狗、狮子都是被天上的一把大枪给吓跑的,还很有环保意识呢!……大家的发言各种各样,是的,这里可以想象的空间太广阔了,而又有了方法的指导,他想说,他能说,他也会说,课堂形成了一个高潮。
其次,我呈现大量的图片,先让学生七嘴八舌的说“你觉得图画上的云朵像什么”然后选择一张指名说,有的说像“呼啦圈”,有的说像“风火轮”,有的说像“汉堡包”……在大家谈兴正浓时戛然而止,导出难点句“天空中恍恍惚惚的,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都不像”水到渠成,学生一点就通了。
最后,我引入两段话,拓展学生的`阅读,也为创造性的描写其他自然景观打开了思路,让这一堂课如同一篇习作一样,宕开一笔,令人回味无穷。
在课堂教学中,我也有一些许多不足之处,在汇报自然段时,我预先设置的是学生会先汇报第2自然段,再汇报第1、3、4、5自然段,结果一点名,学生居然先汇报第3自然段,而我的课件没有做交互性的链接,所以只能先讲课文,后看图片,这样与学生思维意识形态产生一定的矛盾。另外,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搜集的资料无法得到大量的呈现,没有很好为学生搭建展示课前学习的平台,在汇报时,应该多顾及到这一方面,让学生及时有效的交流资料,使课堂的墙壁消失,知识得以更多的积淀。还有在指导朗读时,学生因为是公开课,格外投入,导制朗读的基调整体偏高,因该及时提醒并进行调整,而我是在最后才指出来的,而指导纠正的良机已经错过了。
巧用媒体 教活课文——《火烧云》课堂实录 篇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学会正确书写11个字。能正确理解文中的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4、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继续学习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日出或日落时,天空经常出现绚烂多彩的`云霞,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吗?(火烧云)你眼中的火烧云是什么样的呢?(学生自由发言)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我国现代女作家萧红笔下的《火烧云》。(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一读课文。
2、出示文中的生词,先指名读,再开火车读。
3、理解文中词语。
4、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1、自由读文,思考:通过读课文读懂了什么?
2、集体交流。(引导学生结合文本交流,抓住颜色的变化和形态的变化,同时引导学生对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进行感情朗读,边读边在头脑中呈现画面。)
3、教师总结:作者抓住火烧云这一自然景观,以丰富的想象力,以优美的语句描绘出夕阳西下时火烧云的瑰丽多姿,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
四、拓展延伸
1、你留心看过天空吗?那时的云彩什么样?能把你的观察所得写一写吧!
2、把有关描写云的词语、句子、段落摘抄在笔记本上。
五、指导书写
1、学生完成作业。
2、背诵喜欢的段落。
巧用媒体 教活课文——《火烧云》课堂实录 篇10
巧用媒体 教活课文
——
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 王振刚
(一)导语 激情,引入新课
师:夕阳、明月、火烧云……是美丽的。曾经有多少位作家、诗人用最美的语言描绘过它们。火烧云这一景象使多少人陶醉过。现代女作家萧红用最生动、最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夕阳西下,火烧云颜色、形状变化的瑰丽情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火烧云》。(板书:火烧云)
(二)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师:什么叫“火烧云”?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一读课文,可以是大声朗读,可以是轻声速读,可以是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进行读书。)
师:什么叫“火烧云”呢?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
生:“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这就是火烧云。
师:你读书很认真,找得很准确。这句话中有一个动词用得特别好,读读这句话,看看谁能把它找出来?(学生读)
生:我认为“烧”这个动词用得好。
师:为什么?不必急于回答,先来看看火烧云上来时的景象,边看边体会。
(课件展示:在烈火中燃烧的云从西边逐渐烧到东边,最后一片片呼呼燃烧着的火焰弥漫了大半个天。)
师:谁来谈一谈为什么“烧”字用得好呢?
生:我体会到火烧云上来了,就像是天空中着了一场大火。
生:着火的时候,火势特别大,特别猛。我从这个“烧”字感受到火烧云上来时一定很快、很有气势。
生:我还感受到了火烧云上来时,像铺开了一幅巨大的瑰丽绸缎,天空中完全是红颜色的,美丽极了。
师:你们真会思考!你瞧,祖国的语言文字真是太美妙了!一个 “烧”字既突出了火烧云上来时天空的颜色,像火一样红;又如同熊熊燃烧的烈火一样有气势,给人一种动态变化的感受。
师:那么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
生:是按照“火烧云上来了、火烧云的变化、火烧云下去了”顺序记叙的。(板书:火烧云上来了、火烧云的变化、火烧云下去了)
(三)读中感悟,积累运用
1、学习“火烧云上来了”
师:课文里讲的火烧云是什么时候的?自己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学生读)
师:课文里讲的火烧云是什么时候的?
生:是傍晚时候的。
师:再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课文里讲的是什么季节傍晚时候的火烧云?(学生自由读)
生:是夏季傍晚时候的火烧云。
师: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生:我从“晚饭过后”体会到这是傍晚时的火烧云,从“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体会到这是夏季的火烧云。
师:你真会读书!
(课件出示一副霞光照到大地上的美丽图画。)
师:夏季傍晚的火烧云景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
生:夏季傍晚的火烧云,简直是太美啦!
生:火烧云真伟大,把大地打扮得这么漂亮。
生:火烧云就像一位神奇的画师,把整个天空涂抹得五彩缤纷。
师:霞光照到大地上,使地上的人和物的颜色发生了变化,从侧面渲染了火烧云的“红”。霞光这么美,火烧云就更美了。
师:我们可以带着怎样的语气去读呢?
生:惊喜的语气。
师:可以。
生:带着赞美的语气读。
师:好!带着感情自己读读这段话。(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我们一起读,边读边感受霞光的美。(学生有感情地齐读)
2、学习“火烧云的颜色变化”
师: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描写火烧云的变化?自己读三~六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学生自由朗读)
生:写了火烧云的颜色,还写了它的形状。(板书:颜色、形状)
师:火烧云颜色变化有什么特点?
生:火烧云颜色变化特别快。(板书:快)
师: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生:我从“一会儿”这个词体会到的。
师:火烧云的颜色变化不仅快,而且还很——
生:(齐答)多。(板书:多)
师:都有哪些颜色?
生: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还有红通通、金灿灿、
生: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师:“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三种颜色,能不能分别用“像 一样的 _____色。”这句话描述一下?
生:“葡萄灰”就是像葡萄一样的灰色。
生:“梨黄”,像梨一样的黄色。
生:“茄子紫”,像茄子一样的紫色。
师:天空中还有哪些颜色?
生:还有些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师:你们看,这些颜色多漂亮啊!
(课件展示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录像。)
师:那么我们试着说说这些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颜色,用“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种带比喻的形式来说。
生:苹果绿。
生:桃红。
生:玫瑰紫。
生:石榴红。
生:杏黄。
生:秋叶黄。
师:说的真好。
生:黄瓜绿。
生:草莓红。
生:橘黄。
生:橄榄绿。
生:柠檬黄。
生:西瓜绿。
生:我觉得这个词语不好。因为西瓜的皮有的地方是深绿色,有的地方是浅绿纹,一个词语它不能代表两种颜色呀。
师:说的有道理。那你能不能说一个更好的?
生:冬瓜绿。
师:真好!(还有同学举手)你接着说。
生:枣红。
生:香蕉黄。
生:草绿。
师: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那是多美的呀!能不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呢?
生:五颜六色。
师:概括得好!
生:五彩缤纷。
生:绚丽多彩。
生:色彩斑斓。
生:五光十色。
师:真会用词。读读这段话,比一比谁能读出对火烧云的赞美之情?(学生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指名两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
师:感情很充沛。凭借段落结构,自己试着背一背。
(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的段落结构。)(学生自由背)
师:谁愿意带着感情给大家背一背?(全班同学举手)既然这么多的同学都愿意背,那么我们一起背诵这一段话。(学生有感情地齐背第三自然段)
3、学习“火烧云的形状变化”
师:读读四~六自然段,思考:火烧云形状变化有什么特点?(自由读)
生: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很多。
师:火烧云的形状像什么?
生:像马、狗、狮子。
师:形状变化除了多以外,还有什么特点?
生:特别快。
师: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生:从“一会儿”、“忽然”体会到的。
生:还有“过了两三秒钟”、“一转眼”、“接着”
师:说的很好。还有补充吗?
生:还有“正在”这个词语。
师:补充的很准确。 你们知道吗?作者在描写马的样子时,描绘得真是精彩,一起来欣赏。(课件出示)
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
马是跪着的。
师:读一读这两句话,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学生自由读)
生:第二句话中少了“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
师:再读读这两句话,想一想书上为什么选用第一句?(自由读)
生:因为第一句作者把马写得非常温顺,可爱,恳请主人骑上它的背,它才高兴似的。
生:我觉得书上选用第一句是因为它很具体,把马跪在那想干什么写了出来。第二就像一杯白开水,没有意思。
师:同学们很会思考,说的很精彩。第一句中哪是看到的,哪是想到的?
生:“马是跪着的”是看到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是想到的。
师:很好,作者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一起写,不仅使文章的生动、具体,还突出了火烧云的变化美。再来读四~六自然段,边读边体会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一起写的写作方法。(自由读)
师:老师想和大家一起读火烧云形状变化的三个自然段。我们先读第四自然段,怎样读呢?我来提问题,你们用书上的句子来回答,咱们一起读书。
师:一会儿,天空中出现了什么?——(板书:出现)
生:(接读)一会儿,天空中出现一匹马,
师:(插问)它是什么样子的?——(板书:样子)
生:(接读)马头向南,……它才站起来似的。
师:(插问)它是怎样变化的?——(板书:变化)
生:(接读)过了两三秒钟,……尾巴可不见了。
师:(插问)消失了吗?—— (板书:消失)
生:(接读)看的人……变模糊了。
(写狗和狮子的两个自然段,教师也这样引读。)
师:(手指板书)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火烧云形状变化的?
生:按“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个顺序来写的。
师:说的对。作者按“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个顺序叙述的,并融入了自己的想象,突出了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特点,这种写法很值得大家学习啊!
师:学习到这,老师有个突发的灵感,电脑里有火烧云形状变化的录像,想请大家给录像配音,有兴趣吗?(生齐答:有)配音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要记住火烧云形状变化的内容,再根据画面充满激情地讲解。我们先试着一起背诵一下四~六自然段,好吗?(课件出示四~六自然段的段落结构)(学生有感情齐背)
师:谁愿意当配音演员?(学生兴趣浓厚,纷纷举手)请三位同学分别为“马”、“狗”、“狮子”这三部分内容配音。
(课件播放录像,并配上悠扬的乐曲)(教师指名三位同学为录像配音)
师:太精彩了!(教师带头鼓掌)下面我们一起为录像配音,好吗?(学生兴趣高涨,齐声答:好)(学生充满激情地给录像配音)
师:真不错!说不定10年后,我们班还真能出一位著名配音演员呢。
师:火烧云形状变化这么多,用学过的词语概括出火烧云形状变化多。
生:变化多端。
生:变化莫测。
生:千变万化。
生:绚丽多姿。
生:千姿百态。
生:瞬息万变。
师:真好!老师捕捉了一组火烧云变化的镜头,我请同学一起来欣赏。
(课件展示一组火烧云变化的图片)
师:想象一下,它们像些什么呢?想象它的形状,并按照它的“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一顺序同桌同学互相说一段话,一会儿我们集体交流。
(同桌同学一起练习说话)
师:我们一起来交流,谁愿意先发言?
生:(学生手指屏幕)一会儿,天空中出现了一座座山峰,高低不平,连绵起伏,犹如珠穆朗玛峰一样雄伟、壮观。可一眨眼的工夫,就离我们远去了,而且越去越远。(学生鼓掌)
生:(学生手指屏幕)这时又跑来了一只大花猫,猫的身上全是彩色的斑点。我还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点点。它趴在空中,好像在撒娇,想让人抱一抱它。(学生沉思)
师:当它看见那边出现了一只小老鼠,猛地跑了过去,猫和小老鼠都看不清了。(学生:大笑)(还有学生举手)你接着说。
生:快看啊,不知从哪里钻出了一群小猴子,那些小猴子的脸红红的,眼睛圆圆的,跳来跳去,仿佛运动员在认真地跳鞍马。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变成了一只小兔。
生:小兔是躺着的,看上去就像躺在沙发上一样悠闲。过了两三秒钟,小兔站起来了,伸了伸懒腰。这时,小兔的四肢变得更长了,变得模糊了。
生:再看那边,一条“巨龙”腾空而起,还在空中不停地舞动着。只见那条“巨龙”张着大嘴,鼻子翘着老高,一双铜铃般的圆眼,放射出紫色的光,还挺神气呢!可我还没有尽情欣赏,“巨龙”就赶回“龙宫”去了……(鼓掌)
师:你们的想象太丰富了,说的真棒!
4、学习“火烧云下去了”
师:作者观察火烧云时有着怎样的感受?从第7自然段找一句话来回答。
生:读“一时恍恍惚惚的,……什么也看不清了。”
(四)回归整体,激发情感
师:学完了这篇课文,能不能说一句赞美火烧云的话呢?
生:火烧云真是太美丽啦!
生:火烧云不但绚丽多彩,而且变幻莫测。
生:我爱火烧云,它给我的想象插上了翅膀。
(五)质疑问难,妙在延伸
师:现在大家还有没有不懂的问题?如果有,马上提出来?
生:为什么火烧云颜色变化这么多?
生:为什么火烧云只出现在早晨或傍晚?
生:火烧云上来时,为什么地上的人和小动物的颜色发生变化呢?
师:你们提出的问题很好,有的连老师一时也回答不上来。怎么办呢?《变幻的天空》一书介绍了有关火烧云的知识,下课可以请教它。(课件展示《变幻的天空》一书的封面)
(六)作业
师:今天的作业 共两项,你可以从以下两项作业 中任选一项来完成。分别是:1、以“火烧云”为内容。2、以“礼花”为内容。想像它的形状,按照“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一顺序写一段话。
巧用媒体 教活课文——《火烧云》课堂实录 篇11
《火烧云》这篇课文可以说资历比较老了,老教材选它,课改教材也选它,它在儿童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说实话这篇课文我上过,也听别的教师上过公开课,感觉就是难。如何教会学生去发现、体验生活中的美,培养一双慧眼,热爱生活,是本文的核心所在。
这次,我有幸再次接触到它,它在四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一组课文中,是作为阅读课文出现的。本来我还有些犯怵,担心上不好,但是因为是阅读课文,所以还少了些包袱。结果大胆发挥,成就了一堂自我感觉良好的课。下将实录如下:
一、师:导入:
潮汐、大峡谷、美丽的大榕树,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我们在享受美时,应该感谢作者。其实呀,生活中也有许多的美,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去发现,你会发现天边的云彩也时很美的。著名的女作家萧红就用优美的语言给我们描绘了美丽的云彩。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火烧云》
二、师:读了这个题目,大家会想些什么呢?
生:我想知道火烧云是什么样的?
生:我想知道为什么叫火烧云?
师:这个问题提得真好,老师也想知道,是不是火把天上的云烧着了?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读读课文吧!
三、同学自由读课文。
四、师:现在知道课文写的什么吗?
生:写火烧云。
生:写傍晚时天边的云彩。
师:作者把天边的云彩描写得美吗
生(齐):美!
师:现在我就请同学把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生 1 读第四自然段。
生 2 读第三自然段。
师(相机):你读得真好!你能告诉大家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吗?
生 2 :因为它描写了许多颜色,很美丽。
师: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描写了多少颜色,同学们一起说,老师写。
(学生齐说,老师板书:红彤彤 金灿灿
半紫半黄 半灰半百合色
葡萄灰 梨黄 茄子紫)
师 ( 指着最后一行 ): 有谁发现这些词有什么特点吗?
生:它们前面都有水果蔬菜的名称。
师:你说得真棒!能不能照样子说几个呢?
生 1 :杏黄。橘红。
生 2 :青绿。
师:青绿不太具体。能不能再换一个?
生 2 :草绿。
师:很具体了。
生 3 :柠檬黄。
师:我们再看第二行的词。谁会说?
生 4 :半红半紫。
生 5 :半红半绿。
师:你使我想起了《白雪公主》。那个可恶的后母就是用一个半红半绿的苹果毒死了可怜的白雪公主。
(生笑,兴奋。)
我们再看最上面的一行,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格式吗 ?
生(齐): abb 式。
师:很好。现在咱们同桌之间互相说说这样的词,看谁说得多。
五、师:这些描写火烧云颜色的词怎么没有绿色,蓝色呀?
生不语。
师:我们夏天喜欢看绿色,觉得凉爽,冬天喜欢看红色,觉得很温暖。这是因为绿色蓝色等颜色是冷色调,使人凉爽。而红黄等颜色是属于暖色调的 ,使人温暖。傍晚天边的云霞色彩是暖色调的,就没有绿、蓝色了。现在明白为什么说是火烧云了吧 ?
师:火烧云的颜色那么多,我们能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它呢?
生:多。
师:对,颜色很多,我们可以用“丰富多彩”来形容。(板书:丰富多彩。)
六、师:作者除了描写火烧云的颜色丰富多彩,还写了什么呢?
无人举手。
师:生 1 ,刚才你说喜欢第四自然段,能说说看为什么喜欢吗?
生 1: 因为它写了一匹马。我最喜欢马了。
师:这马其实是什么?真的是马跑到天上去了吗?
生 1 (想想):是火烧云。
师:对,那么这个自然段描写的就是火烧云的——
生 1 :形状。
师:你真棒!
师:火烧云还会变成什么样?
生 6 :还会变成大狗、小狗、狮子。
师:我们来看看插图,看看你眼中的火烧云像什么?
生 7 :火烧云像一只狼,它张着大嘴想要吃小羊。
生 8 :火烧云像头牛,上面尖尖的是牛角。
(还有许多学生举手跃跃欲试。)
师:就请同学们把你眼中的火烧云说给你的同桌听吧!
(生积极交流,课堂上气氛热烈。)
七、师:火烧云变来变去,变化的速度快步快?你从哪知道的 ?
生 9 :火烧云变化的速度很快。我是从“过了两三秒钟、忽然、一转眼”这些词知道的。
师:你读书真认真!
师:火烧云变化真是快,所以天空里恍恍惚惚,(相机板书“恍恍惚惚”)一会儿像这个,一会儿像那个,只有有心的人们才能发现它的变化。
八、师:我们一起来看板书,火烧云的特点我们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变”。(板书:“变”)同学们要想写出好文章,就要多观察,认真观察,抓住事物的特点。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读读课文,积累一些优美的词句。
(课文上完了,也到下课时间了,黑板板书如下:) 红彤彤 金灿灿
颜 色 半紫半黄 半灰半百合色 (丰富多彩) 火烧云 (变) 葡萄灰 梨黄 茄子紫
形 状: 像马、狗、狮子 (恍恍惚惚)
再回头看看,自我感觉关于“半红半绿 ” 的插话比较好,既活跃了气氛,又让学生感觉到,哎呀,老师也看童话书的,也许就会产生一种想读书的欲望。关于冷暖色调的一段话,说实话我也不是懂得多,要是有同学再问问:冷色调有哪些?为什么火烧云是暖色调?我一定会汗颜。但我想,现在不是提倡学科整合,构建语文大课堂吗?我只要有这个设想,愿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构建大课堂,提高他们学语文的兴趣,就值 !
其实最应该感谢的是我的学生,他们在无意之中为我创造了契机,使我得以顺利把教学进行下去。像刚开始,正好第二个读书的同学喜欢第三自然段,为我顺利实施“颜色”这一部分的教学搭了一架好桥还节约时间。要是学生都不喜欢这一段就麻烦了。还有要是没有一个同学喜欢文中描写的动物,真不知该如何进行下一步!我之所以敢这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阅读课文不作为考试内容,所以讲授相对自由。要是讲读课文,断不敢如此,那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深怕讲漏了什么。当然了,这节课也有不足,像关于颜色的内容就比形状的内容费时多些,而就课文内容来说, “形状”这一部分比重大些。还有学生读书的时间不是很多,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
巧用媒体 教活课文——《火烧云》课堂实录 篇12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神奇。
2、学习课文生字词。
3、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引起兴趣。
1、关于火烧云,你知道一些什么呢?
2、你想再从课文中知道什么呢?
二、初读,感知内容。
1、自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音。
2、开火车读课文。
3、你认为课文中哪些地方把火烧云写得很美,找出来读读看。
三、精读,积累语言。
(一)学习课文第3小节
1、我们先来看第三小节美在什么地方?
2、读第3小节,圈出表示颜色的词。
3、看了这么多,这么美的颜色,你想用哪些词来形容呢?(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绚烂多彩、色彩镔纷……)
4、既然颜色这么美,我们能把它读得美吗?(小组内读,派代表比赛,谁读得好)
5、这么多描写颜色的词,你已经把它记住了吗?
(二)我们再来看4、5、6小节,它们是写火烧云的什么呢?(板书)。
1、分组自学4、5、6节,要求:a、你认为哪一节写得好,为什么?b、你能把它读好吗?
2、交流,小组派代表比赛谁读得好。
3、这么多的形状,你想用哪个词来概括?
4、这三小节写得都好,因为作者把云想象成马、狗、狮等等,把云写活了,下面教师要让大家学着作者的样子来想,看谁想得好,看谁想得有趣。
5、学生看图想象。(先自己说,再小组说,最后比赛谁想得妙。)
四、熟读,理清脉络。
1、课文中除了写火烧云的颜色,形状外,还写了什么?
2、火烧云上来了……火烧云下来了……
五、想象,知识升华。
把刚才的想象用一段话写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一、复习导入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火烧云给了你怎样的印象?
估生:变化多端,形状各异等。
师总结:火烧云是那么得变化极多,那么从哪两个方面可以看出来呢?
二、感知课文内容,引导主动参与
1、自由朗读2—7自然段,思考火烧云变化极多是从哪两个方面看出来的?(颜色和形状)
2、仔细观察,说说这些颜色有什么特点?(估:是ABB型ABAC型)
师:这么多的颜色用了不同的这些(师引导)词语来写,前面的是事物加上后面的是颜色,对啊,我们把这样的词语类型用简单的符号来表示——事物+颜色。还能说说这种类型的词语吗?(只要合理都可以采取)
3、师总结:这么多的颜色,真是太美了,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归纳吗?
4、 师引导:火烧云不仅颜色多,变化快,而且它的形状也是千变万化的,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5、自由朗读4—6自然段,找一找写了哪些动物?(马、大狗、大狮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来读一读。(生读)
师引:是的,这三种动物是各有姿态,多可爱啊,你们还想读一读吗?
生:想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吧,边读边想象一下你心目中那可爱的小动物吧(齐读)。
师引:通过想象朗读,我们知道了作者是按照(师生齐说)“出现了什么?什么样儿?怎样变化的?”顺序来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的。师引导学生举例说说其中一种动物。
师:接下去,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按照这个顺序来想象复述一下。
6、天空中有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火烧云在不断地变化着,聪明的你猜想一下还会有其他的形状吗?
7、模仿其中的一段,(发挥想象),仿写一种其他事物形状的变化。写在练习本上。
8、生展示自己心目中可爱的小动物。
三、学习第三部分课文
1、火烧云下去时又是怎样的情景呢?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
估生:恍恍惚惚 一会儿工夫
2、齐读
四、思考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一定被火烧云千姿百态的变化深深吸引了吧,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五、作业
把你想说的写在练习本上。
巧用媒体 教活课文——《火烧云》课堂实录 篇13
在《火烧云》的教学过程中,我站在教师的立场,理应引导学生受到思想的感染,得到语言文字的训练。因此产生了各种教学设想,看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是否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是否能造成思维活跃,情绪欢快的课堂气氛。为这一教学,我在课堂中安排了四项词语练习:
一、用“烧”和用“红”进行比较
我问:“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这句话中的“烧”字改成“红”字,通不通?既然是通的,那作者为什么不用“红”字,而用“烧”字呢?这个问题学生很感兴趣,在我的启发下,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开了,一学生说:“句中也有‘红通通’一词,用了‘红’字就重复了。”一学生说:“课题是《火烧云》,用‘烧’字起点题作用。”另一学生又说:“用了‘烧’字。他跟‘着了火’相互照应。”
这个问题的设计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咬文嚼字”,推敲词语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语文教学要取得成功,关键在于要营造学生思维活跃的课堂气氛。其中,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否难易适度,是否有足够的思考价值,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里我提出了用“烧”和“红”比较的问题,在课堂实践证明,效果很好。
二、说说火烧云的其他名称
我提出:“火烧云还有其他名称吗?”这一问题一出现,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抢着说:“朝霞、晚霞、云霞、彩霞、红霞。”
这也是词语的训练,这一设计是我让学生加深对“霞”、“朝”、“晚”等字字义的理解,让学生体会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彩。
三、用仿“红通通”的形式讲颜色
我问学生:“作者说,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那么你们能试着说这些颜色吗?”同学们有的说“红通通”、“金灿灿”,也有的说“葡萄灰”、“茄子紫”、“梨黄”,还有的说“白茫茫”、“灰蒙蒙”等,当学生说到“白茫茫”、“灰蒙蒙”两词时,我告诉学生,这两个词从词的结构来说是对的,但跟火烧云的实际不相符。
这种词语训练的方式很受学生的欢迎,因为要求具体,方式新颖。
四、用一个词语概括火烧云的某种变化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火烧云颜色的变化多和变化快吗?”这一问后,一同学答道:“五颜六色、变化莫测。”这时我继续追问:“你又能用一个词语概括火烧云形状的变化多和变化快吗?”学生回答:“千姿百态、瞬间万变。”
就这样,我用“变化多”、“变化快”这条线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火烧云这三个方面的景象显示出共同的特点,这样一来,教学思路清晰,学生获得的印象也就集中而深刻了。
这些练习,学生却很感兴趣,发言兴致高,效果是很好的。我还在课文结束后安排了一个说话练习,要求仿照课文说说火烧云的形状,这项练习,仿中有创。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即可完成,从而获得成功的满足。因而学生情绪高涨,争相发言,欲望不止。
巧用媒体 教活课文——《火烧云》课堂实录 篇14
洪春幸
一、出示课题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读课题《火烧云》。
看到这三个字,在你的脑海里马上呈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一片红色的云——师:那是火烧的颜色
生:一大片云在跳跃——师:那跳动的是火苗,那是火烧的样子,那是不断变化的云
生:各种颜色的云——师:主要是什么颜色?——
师:看,这就是——火烧云。带着我们的惊叹,一起读课题——
生:火烧云
师:这篇课文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女作家萧红的作品,萧红用她的文笔带给我们是一片怎样的火烧云呢?我们来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想一想:用课文中的一句话说说什么是火烧云?
2、认读生字新词
紫檀色 高寿 红彤彤 恍恍惚惚
一模一样 模糊
3、用课文中的一句话说说什么是火烧云。你找到的是哪一句话?
生:天空中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师:反复读读这句话,边读边想象,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啊?
生:读
师:把你想象的画面,用你的声音读出来,我们来听听,你想象中最精彩的是什么?
生:重读“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师:你想象中的画面是多么巨大,一直烧到了东边——你们也有这样巨大的画面吗?一起读——
生:齐读
师:你想象中的画面有不同吗?谁愿意再来读——
生:重读“天空着了火”——师:你想象中的画面是那么热烈,好像是天空着了火——你们的想象中也有这样热烈的画面吗?一起读——
生:齐读
师:(出示图片)这就是天空的云——
生: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
师:这就好像是——
生:天空着了火。
师: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
师:我们看,天空的云多红啊,真是红云——满天,满天——红云。这句话中,我们如果换一个字,把“烧”换成“红”,你们说行不行?自己读读,比较比较。
生:……
师:是啊,“烧”不仅写出了火烧云的红,还写出了火烧云的红不是一般的红,是红的特别热烈,更写出了火烧云的动态,那红色就想火焰一样不断的变化。一个“烧”字那么简单,那么朴素,却是那么传神——这就是萧红的文笔——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朗读
师:火烧云到底是什么呢?大家看看课文中的火烧云出现在什么季节的什么时候?
生:夏季的傍晚
师:从哪里看出来?
生:晚饭过后、乘凉
师:那么火烧云就是我们平时称呼的——晚霞。
三、精读课文
1、火烧云上来了,在萧红的笔下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
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你觉得这一段课文带给你什么感觉?你是从哪些句子中读出来的。
生:惊奇。读有关的句子
师:真是令人惊奇啊,怎么都变了呢?你也有惊奇的感觉吗?你也来读读——
生:读
师:能把这种惊奇读得更强烈吗?老师教你一个办法,可以加上语气词在读读——谁来读
生:朗读
师:还有哪些句子也带给你惊奇的感觉?读一读
生:读
师:这一段话还给带给你什么感觉?——老师有一种感觉——你们听——(范读)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这是什么感觉?
生:惊喜
师:对,惊喜,又惊又喜啊!你也来体会体会,读一读——
生:读
师:这是等待了一天的惊喜啊,再读——
师:这是迫不及待的惊喜啊,再读——
师:我们带着又惊又喜的心情一起来读读这一段好不好?我们来合作一下,第一句谁来读——后面四句我们一起读——喂猪的老头我来读——乘凉的人谁来读——
开始
师:课文是写火烧云,可这一段写的都是地上的东西,不是天上的,这一段到底写了什么?
生:霞光
师:是啊,因为火烧云的霞光照下来,一切都变了。所有惊奇和惊喜都是火烧云的霞光带给我们的,我们的惊奇和惊喜都是作家萧红带给我们的,萧红的文笔真是充满了——丰富的情感。
师:我们反复读了这段话,你有没有什么疑问?
生:大白狗和小白猪变得颜色不一样?
师:唉,这倒是个问题,你们看大白狗是白的,小白猪也是白的,怎么会变得不一样呢?
轻声读读课文,看看能不能在课文中找到原因。
2、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说说你在哪里找到了原因?
生:第三自然段,因为天空中的颜色变化多……
师: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多吗?——多——能把这么多的颜色读出来吗?先自己试一试——谁来读
生:朗读
师:听他的朗读,有多的感觉吗?哪些地方你听了觉得多?
生:……
师:(范读)“变化极多”“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谁再来读——
生:朗读
师:因为火烧云的颜色多,所以火烧云的霞光的颜色也就多,所以大白狗变成——红的了,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看这边的大白狗是红的,在看那边的小白猪就变成——小金猪了,仅仅是颜色多吗?还因为颜色的变化——快!谁再来读这段话,不仅要读出颜色变化多,还要读出颜色变化快。需要先练一练吗?
生:朗读
师:他读四个“一会儿”很有意思,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生:这样读才快
师:你是怎样读出变化快的,你来读读
生:朗读
师:火烧云的颜色变化那么多,变化那么快,它有多少种颜色呀?我们在这段话中找一找描写颜色的词,画出来。
生:找
师:(出示)我们看,这些描写颜色的词很有意思,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生:……(可能会有几种不同的发现:构词规律、颜色是从暖色到冷色的、颜色以红黄为主色等)
师:这些描写颜色的词的构词的方式各不一样,可以分为几类?
生:三类
师:怎么分?(出示)分类读一读——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
生:读
师:这第一类、第二类特点很明显,这第三类有什么特点啊?
生:前面是一个事物的名称,后面是一个表示颜色的词
师:你说对了一半,这两个部分之间还有一种关系,我们如果把“葡萄灰”这个词说成一句话就是:像——葡萄一样的灰色。梨黄呢?——茄子紫呢?——
师:火烧云的颜色只有这些吗?
生:无数种。
师:为什么?
生: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看也没看见过的颜色
师:想看看火烧云吗?想看看那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吗?(播放图片)
师:把我们见到的颜色,按照课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的样子写一写,每一类你还能写出几个,试着写一写——
生:写
师:把你写的这些词语替换到课文中去,读一读。谁来读读你的创作。
生:读
师:大家觉得这样替换合适吗?哪里不合适?
生:绿油油不是火烧云的颜色
师:为什么?
生:火烧云……
师:还有什么不合适的?
生:颜色的词要对应
师:现在,我们四个同学合作改一改,改得既合理,又优美。
生:修改
师:那个组愿意来读一读你们的成果。
师:火烧云的颜色那么多,变化那么快,要写好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家萧红为什么能写的那么好?
生:因为他用词准确,因为他观察仔细。
师:这么准确优美的语言我们应该背下来,会背了吗?——自己先试试。
生:背诵
四、课文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欣赏了火烧云美丽的霞光和颜色,也领略了作家萧红优美的文笔。我现在想问——
如果今天傍晚你能看到火烧云,你会怎么样?
生:去看,还要写一篇文章
你能看到吗?——不一定
只要你每天傍晚都望望西边的天空,总有一天,你一定会看到美丽的火烧云!只要你有一颗和萧红一样热爱大自然心,也一定能写出这样优美的文章。
(语文 课 堂 网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原文地址
上一篇:《往事依依》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下一篇:《赵州桥》课堂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