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易文君范文网!

语文新课改中的困惑

johngko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语文新课改中的困惑5qS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新课程改革大势所趋,2004年9月终于不容商量的来到我们的面前。我们县小学、初中的起始年级轰轰闹闹的拉开了课程改革的帷幕。不再停留,不再观望,不再犹抱琵琶,不再楼外楼,不在山外山,人人都实实在在的参与,人人都真真切切感受。我也一样,举着语文的大旗,走在全县课改的最前沿。参与,摸索,一路跌跌撞撞,走过了将近一年的语文课改路程。自然经验也有,困惑也有。

困惑一:合作互动存困惑

以我的经验来看,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绝大部分归于学生在自主状态下的认真阅读与深思熟虑、灵活模仿。古人云:深思熟虑子自知。这是有道理的。我不是否认合作互动的必要性。我以为,合作互动是要以学生的阅读深思为前提的。忘了这一点,我们的合作只是一种不必要的形式而已。但我们的老师常常忘了这至要的一点,往往草率的早早的来分组讨论互动,成效并不如人意。合作学习的另一个误区,就是常被搞成“在一起”学习。每一个人在同一个问题之下,做了准备没有,有没有自己的独立的思考和见解,这是合作的基本前提。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合作中比较、争辩、求同存异,各得其所。这样才能体现共同参与、互动互助、共同提高的原则。

困惑二:大班教学存困惑

我所任教的班级59人。大大超过了规定的不高于44人的最高限数。不到48平米的教室(按新教室的标准要63平米)显得座位拥挤、人声糟杂,空气沉闷,人气窒息。组织教学耗时耗力,生源的参差不齐,因材施教、后进生转化都困难重重。合作探究更是举步维艰。看着一些观摩教学片子里的一个班30人不到的场面,我羡慕死了。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班级模式啊。想想这样的教学班级,课改的步伐会受到多大的制约啊。

困惑三:课外阅读存困惑

根据语文新课标的目标,七-九年级学生“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还有“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在我看来这是大大超乎我的想象的,也是难以全面落实的。理由有①是时间上不允许有阅读的时间。从早到晚学生基本没有自主支配的阅读时间。因为被白天的满课和晚上的课业填满了。负都减不下来,读谈何容易。②是考试评比的指挥棒在引领着你必须以考试为中心,老师要割舍,学生要割爱。在分数压倒一切的现状下,谁敢拿分数开玩笑啊!③是条件不允许。我班学生近20个乡下的寄宿生,从小学至今除读的课本外,几乎没看过真正象样的课外书(我是指整本的),可怜的一点知识大都是从电视或老师的口头知道的,而且显得那么零碎和班驳。我班级里只有2个孩子家有电脑。城区孩子大都看了一些童话故事书,看过中国古典名著的少得可怜(当然,有在电视剧里获得一些零散的情节,但这不等于看了)。他们基本没有什么藏书,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孩子都没有广泛阅读、查找和收集信息的条件。学生说,县图书馆的名存实亡欲去不能,去书店小阅得挨店主的驱辱。只好作罢了。是啊,也就只好如此了。还能要求学生怎么呢?
   困惑四:综合实践存困惑<?xml:namespace prefix =o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拓展,是新课程一道亮丽的风景。它强调的是“实践”与“活动”,强调的是开放。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去创新、去动手、去实践、去调查、去分析。老师是喜欢的,学生是喜欢的。它实际上是综合实践活动课在语文学科的体现。然而,受评价机制的限制,受社会和家长的观念约束,在加上这种课的费时费力,参与与管理的矛盾,老师大都一揭而过或一笔带过。事实上,近一年来,学生都是坚守“课堂”阵地,几乎没有有计划有组织的迈出过校门,迈向过社会过。安全的担心、经济的问题、时间的制约、学校的担忧等等等等,谁也不敢越“雷池”一步。把新课标强调的“密切与生活的联系”一棍打入冷宫。用老师的话说,就是不如在试卷上下点工夫来得实惠。因为分数决定一切,分数才是法宝。新教材中的“口语交际与实践”成了一道亮丽的摆设。课标与观念的脱节,教材与教法的脱节,评价机制与课程改革的脱节,留给我们的是哭笑不得的困惑和遗憾。

困惑五:作文教学存困惑

我一直以为,作文是语文的最集中的体现。所有的阅读都归根落实到作文上来。新教材在这方面过分强调学生的自由式写作,过分强调主观意念上表达,而忽视了有步骤的循序渐进的写作指导和案例解析,缺乏系统化的作文教学的编排。这无疑是新教材的一个缺失和黑点(这一点上明显不如旧版义教教材,我以为,仅个人一己之见)。作文和阅读的同等重要(甚至比阅读更重要)的地位没有能很好的突现,这是对作文教学的一个误导,把作文教学逼到了一个死胡同。另一个原因,本来写作教学就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难在作文教学设计,难在作文批改、难在作文讲评、难在学生课外阅读涉猎少,难在作文能力提高的渐进性,大多老师都把它作为语文教学的附件,即使有的老师已经意识到了,但也是头热脚冷,浅尝辄止,难能坚持,无疾而终(本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我们一方面强调作文的重要(如:考查中作文分值的一再提高。我认为是很有必要),另一方面,我们在作文教学上的敷衍应付,学生写作一学期就那么十篇八篇,怎么可能有效的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呢。前几年由进修学校牵头的作文单列教学实验,我以为是我们县作文教学上的一个很好的尝试,也是一个很好的突破。我也参与了一个学校的组织和指导,也取得了应有的效果。后被列为市级的重点研究课题。一时间搞得热闹轰烈,有机构、有基地、有参与、有研讨、有调查、有总结。可惜好景不长,一轮过后,便销声匿迹了。来不及评优伐劣,来不及经验总结和推广,就划上了句号。这不能不让人感觉有作秀和形式的味道。不能坚持是致命的,要知道,作文教学任重道远。

种种的困惑萦绕心头,我只好见教于同仁,求教于方家。我常思考:评价机制的改革该要适应新课标、新课程了;语文学习要提供和生活联系的平台了;作文教学出路的研究和探索要有一个航向了;班级规模要降了;互动合作要真正的体现在课堂上来了;要腾出时间让学生真实的喜欢语文,喜欢读书,接触和喜欢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了。。。。。。。当然我们还可举出很多的思考。但真正要落实是有困难的,需要社会家长、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老师来营造一个这样的和谐氛围。我并不要求在课改伊始就要解决所有问题,只是把这些困惑摆在同行面前,要我们正确的正视面对。我们在目前而且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仍要“一支粉笔搞课改”的情况之下,碰到一点一点的问题解决一点一点的问题,把课改的微风更温性的吹进校园,吹进课堂,吹进`每个孩子的心灵。

精选图文

151723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