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译文(精选13篇)
《隆中对》译文 篇1
隆 中 对 作者:陈寿
文 本
译 文
原 文
文 本
诸葛亮亲自耕种田地,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与管仲、乐毅相比,当时的人没有谁承认这一点。只有博陵崔州平,颖川的徐庶徐元直跟他交情很好,说是确实这样。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当时刘备驻军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是卧龙啊,将军可愿意见他吗?”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到他那里去拜访,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门来,您应当屈身去拜访他。”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于是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共去了三次,才见到。刘备于是叫旁边的人避开,说:“汉朝的天下崩溃,奸臣窃取了政权,皇上逃难出奔。我没有估量自己的德行,衡量自己的力量,想要在天下伸张大义,但是自己的智谋浅短、办法很少,终于因此失败,造成今天这个局面。但是我的志向还没有罢休,您说该采取怎样的计策呢?”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大,而智太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隆中对》
2003/03/09
《隆中对》译文 篇2
[ 教学目标 ]
1 、了解 “ 隆中对策 ” 的核心,明确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战略方针及根据,并学习文章选材精当,详略分明的写作手法。
2 、学习作者围绕主要人物形象进行叙写议论的写法,领略诸葛亮的军事天才。
[ 教学设想 ]
1 、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将枯燥的文字变为直观的图片和生动的动画。
2 、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效果,以此活跃课堂气氛。
[ 教学准备 ]
本案例记录的是第二、三课时的授课内容。
在正式授课前一星期,可布置学生课余阅读《三国演义》中一些描写诸葛亮的精彩片段,对诸葛亮的性格、才能、人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利用第一课时,带领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以培养其较好的文言语感,并借助课下注释或一些古译今之类的工具书,疏通文章大意,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脉络。
[ 教学过程 ]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点击课件,屏幕上出现这样一幅画面:黄昏下的古城背景前,大江滚滚东去,一渔夫撑一扁舟划过。同时,在悠扬的古筝乐曲的烘托下,《三国演义》的开篇词缓缓出现)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读《三国演义》的开篇词。(老师带头,学生齐声诵读)
师:一位退隐江湖的高人,或闲情垂钓,惯看秋月春风;或与志同道合的友人开怀畅饮,笑谈古今往事。许多的人事已随滚滚江水飘然而逝,而那些杰出的英雄人物和他们的故事却如同璀璨的明星长留于人们的心中。比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隆中对》中的诸葛亮。今天,我们也来笑谈一把《隆中对》。(点击画面,出现课题。)
(画面切换到刘关张 “ 三顾茅庐 ” 的图片,图片的前景制作成雪花漫天飞舞的动画效果)
生:(倍感新鲜、交头接耳)呀!下雪了!
师:《三国演义》中最经典的故事之一 “ 三顾茅庐 ” 大多数同学都听过、看过,谁来简单讲述一下这个故事?
(一学生将课前收集的故事大致讲述了一番)
师:由于刘备的诚心拜访, “ 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 ” 的诸葛亮为刘备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特点,对发展前景作出了天才的预见,这就是有名的 “ 隆中对策 ” ,后人也称它为 “ 隆中对 ” 。(点击画面,出现相关文字简介。)
(再次点击鼠标,出现三国时期的战略形势示意图 , 展示出曹操、孙权、刘表、刘璋的势力范围。)
师:我想请同学们来指出我们所居住的城市大致在什么位置?谁来指指?
(几个学生上来指点,但不是很准确。)
师:(指着地图上的 “ 夏口 ” )汉朝末年以武汉为中心的地区叫 “ 夏口 ” ,属于荆州管辖,刘表
是荆州牧,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省长。我们孝感就在夏口的西北面。
生:噢,原来《隆中对》里讲的很多事情就发生在我们这啊!( “ 找位置 ” 的环节一下子从时间和空间上拉近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学生啧啧连声,气氛渐渐活跃。)
二、进入角色,积极探究
(先布置学生齐读文章核心部分 ----“ 隆中对策 ” ,即文章第 4 自然段,教师纠正字音错误、停顿不当的毛病)
师:读完了课文,接着我想请四位同学来扮演刘备的四位竞争对手曹操、孙权、刘表、刘璋,我们来进行一个表演,谁来试试?
(几个大胆的学生跃跃欲试,高高地举起了手。指定了四位同学后,再开始布置任务。)
师:假设你们就是曹操、孙权、刘表、刘璋,请你们分别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将刘备的四位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说出来,记住要用自己的语言来说,最好能借助一些肢体语言和神态来表现。大家先快速看课文,旁边的同学可以为这四位同学出谋划策。作战最有利的条件是 “ 人和 ” ,这四位同学可要好好利用啊!
(学生开始通读课文,接着就开始小声交谈,渐渐声音大起来,甚至有人在指手画脚。几分钟后,大家示意已经准备好了。)
师:好!下面我们先请 “ 曹操 ” 来表演!(底下有学生笑)
生:我曹操拥兵百万,皇帝小儿还在我手里,我利用皇帝可以号令各诸侯,没多久,我就要一统天下!
师:注意神态!再来一遍!好不好?
( “ 曹操 ” 想了想,然后故作昂首挺胸状,拍拍胸脯,又表演了一番。)
师: “ 曹操 ” 表演得怎么样?
生:他把曹操的不可一世、骄横的样子表现出来了。
师:很好!下面请 “ 孙权 ” 来表演!
生:(语速较缓慢)我孙权在势力上虽然比不过曹操,但我们据有长江天险,从我父兄到我已经历三朝,而且我们地势险要,百姓归顺。敌人要想攻打我们,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师: “ 刘表 ” 呢?
生:唉,想我刘表身为荆州牧,却无法守住自己的地盘!惭愧呀惭愧!
(另外一男生举手,老师示意他起来发言。)
生:老师,我想把 “ 刘表 ” 的表演发挥一下!
师:请!
生:(装出一副黯然伤神的模样,捶胸摇头道)想我刘表不就是刘备和诸葛亮菜板上的鱼肉,任其宰割吗?唉! “ 谁知盘中餐,便宜刘备家 ” !(师生鼓掌,笑声四起)
师: “ 刘璋 ” 来表演一下!
生:我刘璋真是一个昏君呀!我不仅生性懦弱,而且不知体恤百姓,我手下的人才都去投奔明主了!看来我也没有什么好日子过了!(摇头叹息)
(对于几位同学的表演,大家都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从大家热烈的掌声可以看出几位同学的表演都很到位。可以看出,曹操、孙权势力强大,诸葛亮认为不可争,不可图,而二刘昏庸懦弱,所以占领荆州、益州就有极大的可能性。但是,要提醒大家注意:刘表、刘璋就没有优势吗?
(短暂的阅读之后,有几个同学举手)
生:刘表的优势是身据交通要塞,是兵家必争之地。因为书上说 “ 荆州北据汉、沔 …… 此用武之国 ” ;而刘璋的地盘是 “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 。
师:不错!荆州身据要塞,兵家必争;益州物产丰饶,地势险固。那么,大家知道不知道诸葛亮为什么要刘备拿下荆州、益州呢?
生:这样地势险要的交通要塞,物产富饶的宝地,谁不想占有呢?
师:对,这样的要塞、宝地就有占领的必要。我们再次明确一下曹、孙、二刘的势力情况。(分别点击地图上 “ 曹操 ” 、 “ 孙权 ” 、 “ 荆州 ” 、 “ 益州 ” 等字样,依次出现对四人势力的概括。)
师:对于这四个竞争对手,诸葛亮替刘备制定了什么样的斗争策略呢?
生:要刘备不与曹操、孙权争锋,并且与孙权结为友好,先拿下荆州、益州。
师:这是最终目标吗?
生:最终要打败曹操、孙权。
师:然后呢?书上有没有说?
生:(学生看书,有人说)成就霸业,兴复汉室。
师:不错,这是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最终目标。对那些少数民族部落又该怎么办呢?
生: “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 ” 。
师:谁能完整地用书上的话来回答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斗争策略?
生:(讨论后明确) “ 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 , “ 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 。(点击画面,出现诸葛亮制定的战略方针。再次点击画面,出现两个红色箭头,从荆、益两州向许昌运动,接着,红星闪动,出现 “ 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 的字样。)(形象直观的运动线路让学生对诸葛亮的作战策略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师:诸葛亮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除了表现在他制定的一套切实可行的政治方案上,还体现在他深知治国不光要考虑到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和军事实力,更重要的是要体恤百姓、任用贤能。大家能不能在书中找到这样的内容?同桌之间互相帮助,在书中找找有关的句子。
(大家齐心协力找到了答案: “ 贤能为之用 ” 、 “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 、 “ 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 。)
师:诸葛亮的这一思想如果用孟子的一句名言来说,应该是哪句?
生: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师:对,就是孟子强调的“人和”。刚才四位同学表演成功、同桌之间能很快找到答案,都是大家注重了 “ 人和 ” 作用的结果。
第三课时
三、龙争凤斗,互动生趣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战略方针,领略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这节课我们重点分析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从上节课的讨论来看,诸葛亮是不是有惧强凌弱之嫌?
生:有一点。
师:能这么看吗?作者对诸葛亮是持肯定态度还是否定态度?
生:肯定。
师:没错!那么,作者笔下的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下面我们进入 “ 谈古论英雄 ” 的环节。(点击鼠标,出现 “ 谈古论英雄 ” 的画面。明确要求:将男女生命名为 “ 龙队 ” 、 “ 凤队 ” ,每队每次可起来一名同学谈一条对诸葛亮这一人物的分析,答得有道理者,可分别点击 “ 龙队 ” 、 “ 凤队 ” 字样,电脑将分别在两队下方出现红旗,比比哪队红旗多,也就意味哪队对诸葛亮的分析更准确、更透彻。)
( 学生讨论后,纷纷回答 )
生:我认为诸葛亮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人,他对曹操、孙权和二刘的情况是了如指掌,他知道避实击虚,先拿下二刘,使自己的势力逐渐强大后,再考虑对付曹、孙二人。
生:我觉得诸葛亮不是一个惧强凌弱的人,如果他是个 “ 惧强 ” 之人,他怎么会有成就霸业,兴复汉室的计划?他这是有头脑的表现。文章里不是说 “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 吗?他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攻打曹操的。
师:除了 “ 隆中对策 ” 这一部分,大家还可以看看其它段落。
(短暂的阅读之后,又有学生举手。)
生:我分析的是第一自然段。首先,我认为诸葛亮自比于管仲、乐毅,说明他非常自信,试想一下,若没有真本事,他敢这么比吗?其次,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都认为是这样,可见不是瞎吹。
生:我有点不明白, “ 时人莫之许也 ” ,就是说当时世人都不赞同这种说法。我也看过《三国演义》,知道诸葛亮是一个军事天才,那文章为什么还要写 “ 时人莫之许也 ” ?这不和崔州平、徐庶二人的说法自相矛盾吗?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诸葛亮是不是有些自命清高,有些狂妄呢?大家同意哪种看法?
(学生开始争辩、讨论)
生:时人,我想是当时社会上的普通人,普通人怎么能发现高人的真正面目,我想诸葛亮是个深藏不露的人,他不夸夸其谈,四处张扬,一般人自然不知。
生:对!这说明他是一个沉稳的人、谦虚的人,要不徐庶怎么说诸葛亮是一条 “ 卧龙 ” 呢?
生:老师,我认为诸葛亮还是个美男子。(众人笑) “ 身长八尺 ” 说明诸葛亮一定是个高大魁梧的人。
生:文章结尾处刘备说 “ 孤之得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 ,可见刘备对诸葛亮的重视,这也从侧面烘托了诸葛亮卓越的军事才能。
师:大家的思维非常活跃。有几个问题我要问问大家:文章为什么要写诸葛亮好为《梁父吟》?诸葛亮为什么要隐居田野?为什么刘备三请诸葛亮,诸葛亮才出山?
生:诸葛亮隐居田野,我想可能是由于他的性格决定的,前面大家不是讨论了吗?诸葛亮是一个不张扬的人,他深藏不露,我想他的官瘾也不大。刘备三请诸葛亮,诸葛亮才出山,我认为是在考验刘备是否诚心诚意。至于他为什么好为《梁父吟》,我没想出来。
师:其他同学有没有想出来的?(学生摇头)
师:既然这样,我来补充一下。《梁父吟》是一首流传在齐鲁之间的感慨时事,忧伤战争、乱的歌曲,诸葛亮借古抒怀,表达他感伤乱世的思想感情和对军阀混战的不满。
生:这么说,诸葛亮可以说是个忧国忧民的人。
师:不错。他厌恶军阀混战,所以隐居田野,所以甘做一 “ 卧龙 ” 。后来,他被刘备的诚心所感动,才决定出山辅佐刘皇叔。
生:这让我想到,许多人绞尽脑汁想升官发财,而诸葛亮却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他身上有一种 “ 傲气 ” 、有一种 “ 傲骨 ” 。
师:你的思维极具发散性。没错,正如诸葛亮在他的《出师表》中所说: “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 ,他不想升官发财。诸葛亮对名利、对地位的淡泊,从 “ 白帝城托孤 ” 一节也能有所了解。当时,刘备临终将刘禅托付与诸葛亮,让诸葛亮辅佐刘禅,并且说,若刘禅扶不起,让诸葛亮取而代之。可诸葛亮一直对刘氏父子忠心耿耿,绝无贰心。可见诸葛亮对名利的淡泊程度。
师:现在,我们大家来总结一下,作者在刻画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时,采用了什么方法?(点击鼠标,出现描写方法的提示:描写可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描写人物时,可对其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进行描写。)
(根据提示,这个问题很快迎刃而解,一学生代表起来发言。)
生: “ 隆中对策 ” 部分应该是对诸葛亮进行正面描写,重点描写人物的语言。开头和结尾处应该是侧面描写,以崔州平、徐庶的评价、推荐,和刘备对诸葛亮的认可,来从侧面烘托诸葛亮卓越的军事才能。
(显示竞赛结果, “ 龙队 ” 获胜。大家鼓掌祝贺。)
四、古今对话,拓展思维
(点击鼠标,出现下面文字:假设诸葛亮现在就在你的面前,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师:假设我就是诸葛亮,你们会对我说些什么?
生:我会说,诸葛亮先生,你真了不起,您能告诉我怎样才能拥有像您一样的天才头脑?
生:那还用说,好好学习呗!(众人笑)
生:诸葛先生,我认为您看错了人。您的英明远见曾使得刘备能和曹操、孙权抗衡,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但刘备和他手下的一些人并没完全照您的意思去做,再加上刘禅昏庸无能,使您统一天下的计划落空。要是您去辅佐孙权的话,结果也许会是另一种样子。
师:你的话虽然有一定道理,但古人注重忠孝,一臣不侍二主;更何况刘皇叔对我有知遇之恩呢?
生:孔明先生,我认为您忽视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您的健康。您若能重视这个问题,我想您会有更多的精彩故事留给后人,历史也许会因您而改变。
师:多谢你的关心!可是,为报先帝知遇之恩,我愿肝脑涂地。当然,若我能再活一次,我一定会注意养生之道。也希望你们能珍爱生命!
(教师小结,结束本节课的授课任务)
[ 教学反思 ]
一般来说,文言文学起来会让学生有晦涩难懂的感觉。所以,要想上好这一课,老师必须在课外花大量的工夫。如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对三国历史的了解以及设计各种丰富的表现形式,这些都花去了我大量的精力。
总结这节课之所以上得比较生动有趣,是因为我准确地抓住了一些兴奋点来设计教案,并在授课的适当时机恰如其分地制造兴奋点。如 “ 激趣导入 ” 部分中的 “ 渔樵 ” 、 “ 扁舟 ” 、 “ 雪花 ” 、 “ 三国地图 ” 、 “ 古筝曲 ” 、 “ 找位置 ” 等景物和环节,都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跨越了时空的阻隔,仿佛置身于古三国时期,目睹诸葛亮笑谈 “ 天下三分 ” 的策略。在 “ 进入角色 ” 的环节中,要想成功扮演好你的角色,就必须认真研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琢磨人物表情,当然,这少不了他人的帮助。这一环节使学生感受到了 “ 团队精神 ” 的重要,这和诸葛亮 “ 隆中对策 ” 中所提倡的 “ 用贤 ” 有很多相似之处。 “ 龙争凤斗夺红旗 ” 的环节再次调动了学生的热情,使学生更好地发挥了其 “ 主角 ” 的作用,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补缺者,学生思维的活跃远远超出了老师预先的估计,这其中也少不了课前广泛阅读所起的作用。最后 “ 古今对话 ” 的环节,更使学生的思维得以拓展,使他们了解了古人与今人对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理解。
课堂要精彩,工夫在课外。这是我这堂课最深的体会。
《隆中对》译文 篇3
隆中对(资源汇集)
东汉末年,汉室倾颓,局势混乱,各地群雄割据,人才择主而事。汉室后裔刘备怀有兴复汉室之志,但势单力薄,无法与群雄抗衡。为实现统一大业,刘备广揽人才,筹谋大计。而此时诸葛亮“躬耕陇亩”,避世待时。在建安十二年,刘备三顾茅庐,以诚纳贤,终于请得卧龙出山,并按照诸葛亮的意见开始了光复大业。
《隆中对》是人物传记节选,但它的核心部分却是一篇才华横溢的对策──诸葛亮对刘备为“信大义于天下”而问“计”所作的回答。对策的主要内容是,劝说刘备先夺取荆、益二州作为王业的根基,然后跟西南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并外结孙权,内修政理,使战略后方得到巩固;待到时机成熟,再从荆、益二州出兵,北定中原。这是诸葛亮在精辟分析当时形势特点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对发展前景所作的天才预见。人们常说的“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就是指这篇对策而言。
文章通过隆中对策,给读者塑造了诸葛亮这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形象。他善于审时度势,观察分析形势,善于透过现状,掌握全局,并能高瞻远瞩,推知未来。诸葛亮的崇高智慧和科学预见,并非天性而来,而是建筑在对现实的深入观察和了解,对形势的科学分析和对历史经验总结基础之上的。
有了“隆中对”才有了三国的历史,才有了刘备、诸葛亮的青史留名,才有了让后人荡气回肠的三国历史风云。读后该文,结合现实,有以下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管理要有战略思维
隆中对讲的是经营战略问题。洞悉毫厘,决胜千里,作为一名管理者如果缺乏对事物环境的科学分析和事物发展变化的科学预测,或者说没有战略性眼光,就不会有科学的决策,也就不会有科学的计划去组织和实施好管理工作。对形势的准确分析,对未来的准确预见,并定下具体可行的计划去实施,这正是诸葛亮对于刘备的助益所在。所以作为一名企业管理者一定要有战略经营思想,作为一名公共行政管理者就应具有科学的发展观,而作为一名地方领导干部更要有区域战略的经营规划和目标,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发展阶段面临不同的发展课题,尽管在演义小说展示的主要是诸葛亮“鬼神不测”的战术变化,但《隆中对》的总揽作用,确立了诸葛亮军事战略家的地位。这几百字的短文,就包含了战略制定的环境分析、优劣势对比、路径选择、培育核心竞争力等主要方面。我们可以把它放到现代的语境下稍加分析。
1.环境分析:“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无论是政治斗争还是企业经营,都需要首先了解所处的是个什么样的环境。环境带来机会,也带来威胁,把握好环境带来的机会,这是天赐之“势”,所谓“天时”,“顺天乘时”,是一种最顺利的成功路径,特别是对于相对弱小的个体来说,改变环境的作用可以忽略,把握机遇对成功具有更大的意义。任正非在谈到华为的成长时候说“华为成长在全球信息产业发展最快的时期,特别是中国从一个落后网改造成为世界级先进网,迅速发展的大潮流中,华为像一片树叶,有幸掉到了这个潮流的大船上,是躺在大船上随波逐流到今天,本身并没有经历惊涛骇浪、洪水泛滥、大堤崩溃等危机的考验。因此,华为的成功应该是机遇大于其素质与本领。”诸葛亮首先认为,自董卓之后,原来的汉王室基本上气数就已经到头了,刘备虽然是“帝室之胄”,但试图在原来的汉王室的基础上去恢复汉王室的机会基本上消失。同时,乱世的出现,才可以再造江山,否则赶上“文景之治”的开明盛世,想法去谋个一官半职就是了,即使是“万夫不当之勇”、“经天纬地之才”也只好在大局势面前臣服。有人说“事在人为”,“机会是自己创造的”,只能相对的来看。但机会来了,并不是谁都可以利用,说“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也需要在大局观下来看。相比于政治上的更迭,市场变化的周期要小的多,理论上说在一个三五年的战略周期里面,企业是可以做好准备“逮”机遇的,这需要对局势发展的洞察能力,有幸运的成分,但不完全是。同时,局势的发展演化也有固有的规律,所谓“分久必和、合久必分”也是对局势变化的一个粗略概括,产业同样有产业周期说。发展规律存在对战略制定的意义在于:你希望苟安于某一个中间状态的位置是非常不稳固的。所以诸葛亮为刘备规划的是一个立国的大战略,而不单纯是一个三分天下。而只有以其卓越的“企业家精神”弥补蜀国内在的劣势而进入统一状态,才真正能建立其百世基业的“壁垒”。所以分析环境,第一是发现环境中可以利用的机遇在什么地方,第二是预测局势发展的轨迹。
2.优劣势对比与方案选择:“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曲折而行;成者,另辟蹊径。”,杀身成仁,知其不可为而为,对于智者来说,都是愚蠢的行为,或者说是不得已的选择。智者之所以乐水,是因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是故无人与其争”。其实,不以道家的这种高迈的养生态度来看,以一种竞争的格式来说就是:高明的战略家所设计的竞争路线都是选择对方最薄弱的环节,所谓孙子之“攻其不备”。毛泽东走“农村包围城市”,娃哈哈的非常可乐也是“农村包围城市”,但理解“农村包围城市”,其实也是在优劣势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具有相对优势的地方。再强大的对手,也有它的“沼泽地”,所以设计合理的战略路径,就可以在每一次的交锋中与“可战之敌”而战,从而在竞争中壮大自己,在迂回曲折中走向成功。格鲁夫说英特尔是“只有偏执狂才生存”,英特尔做出向微处理器行业的决策方式和诸葛亮一样:诸葛亮认为曹操占尽天时,拥兵百万,事实上已经坐大,“不可与争锋”,英特尔判断日本的存储器生产拥有绝对成本优势,竞争下去已经注定必败。诸葛亮判断“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英特尔判断信息产业将进入微机时代,微处理器芯片会成为核心。诸葛亮认为刘备“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有自己入川的优势条件。英特尔认为在微处理器上已经有一定的积累,相比于其他对手有开发优势。所以所谓的路径选择就是利用已有的优势选择可以战胜的对手并在竞争中发展壮大的过程。
诸葛亮的路径选择是从区域地理面上规划,毛泽东的路径选择是从区域地理结合人文地理来规划。产业竞争上分析对手可以做出更多的剖面来分析对手的弱点从而确立存在的机会:产品档次、营销渠道、地理位置、上下游。选择路线第一是生存问题,第二是发展问题,有的位置可以呆,但是却失去了发展的空间,至少不能说是最优选择。诸葛亮选择益州做为复兴的基业,后世也受到一些批评,认为益州之地固然易守难攻,但是要想走出去却也不容易,不过诸葛亮本来的规划是荆州、益州两地互为支撑,荆州失守是个意外。
3.培育核心竞争力。诸葛亮为刘备规划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人和”,在“人和”的基础上可以内修政理,外修同盟,内修可以总揽英雄,百姓拥戴,外修可以创造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我觉得把“培育核心竞争力”引入战略规划,在发展上增加了“时间柔性”,就是说存在“待时”的可能,因为企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产业的发展,但毕竟里面的变数太多,时间上更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规划发展,即使环境无法完全控制,太刚性的规划失效的可能性就比较大。象一些企业做三到五年规划,然后把指标分解到每一年应该达到什么程度,从某种程度上说,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过分在战略规划中引入数字上的指标,并曲意逢迎,反而可能破坏企业长期发展的竞争优势。也就是说规划得有权变思想。
对于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何尝又不是如此呢?只有结合本地实际,审时度势,科学分析和规划,打好自己的品牌,才能驾驭现在,把握未来,尤其是科技日新月异、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才是硬道理”。
二、 仁者无敌,智得天下
诸葛亮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不仅表现在他为建立蜀汉政权,统一中国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政治方案,而且也表现在他深知治国之本。他分析政治形势,除考虑到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和军事实力而外,还特别突出地强调恤民和用贤两事。他在论述东吴“不可图”时,指出“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论述益州“可图”时,指出益州、汉中“民殷国富”而其主刘璋、张鲁“不知存恤”,致使“贤能之士思得明君”。他把能否取得政权和巩固政权,从是否恤民和举贤着眼,就更加显示了一个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卓见。
所谓“仁者无敌”正迎合了当前社会大众人生精神需要,是最具现代意义的。中国在由贫穷向富裕,经济从无序向有序转变的过程中,“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社会现象让人深恶痛绝,一些腐朽文化泛滥。社会经济的发展,呼唤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回归。“仁者无敌”正是呼唤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仁义”精神的回归,符合当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迎合了人们对社会风气恶化不满的精神需要。是国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功的价值观法则,是中国人迎接民族复兴大业的人生精神。建设和谐社会,依法治国,广施“仁政”“德政”也是十分必要的。
所谓“智得天下”迎合了新世纪知识经济挑战的属性,具超前的时代意义。面对新一轮智力经济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国家的发展,企业的进步,个人事业的成败,莫不更加依赖于知识与科技。所以,“智得天下”又是新时代人才素质和事业成功的必然要件。
中国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们要取得成功,需要知识与“知本”的支撑,需要讲究诚信按游戏规则与规律办事。“智得天下”着眼未来,既表达了人们自我成功的精神需求,又为中国传统文化设定了长远和广阔的生存空间。韬光养晦,内练苦功,外谋发展的中国不正在演绎着《隆中对》“仁者无敌,智得天下”的精髓么?
三、知识就是力量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当今社会已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关于这方面的论述已经很多,笔者在这里也不再过多地重复。从三国里的一句“卧龙与凤雏,得其一而得天下”可见一斑。刘备三顾茅庐,更是历史上的佳话,代代相传。昔燕昭王视人才为宝贝,把人才当成一笔财富、一种动力,虚心采取郭隗的建议,礼贤下士,广召贤才,以师礼事之并加以重用,从而富国强兵,报仇雪耻。那种求贤若渴,礼待人才的作风直到今天也值得我们去学习,去认真品味,尤其是组织的管理者和部门的领导者。作为党的领导干部更是应当率先垂范,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榜样,反对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错误思想,为四化建设营造出一 只强壮的人才队伍。
有文章说:“不尊重人才就不能成为合格的领导者”,说得好,赞成!
的确,领导者应当从内心里真正尊重人才,并且从工作上、生活上等各方面体现出这种尊重,这是凝聚人才、发挥人才聪明才智的基本条件。不光是对人才,就是对一般部属,也应有足够的尊重,这是领导科学的基本要求,也是当一名合格领导者的第一要则。
四、会抓住机遇的人才是真人才
这个观点是就个人努力和个人发展的角度来谈的,诸葛亮虽“躬耕陇亩”,却对全国的形势了如指掌,对当时政坛人物如数家珍,可见其的确足智多谋。有非常高的智力,知识丰富,也非常聪明,是人才中的奇才。这就是所谓厚积薄发,唯有厚积,方能薄发。但是他如果没有遇到刘备,或即使遇到刘备,但他没有意识到这是机遇,没有去抓住机遇的话,那么就不会有三国演义以后的故事了。也不会有中国历史上那一段精彩的历史。
《隆中对》告诉我们:一个创造性的人才第一要有很好的智力,包括知识和他的各种能力,不仅要求他本人的智商要高,知识面要广,而且需要不断地勤奋学习,不断丰富自己,才能达到思维和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正如孙子兵法上说“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第二就是要有发现机遇,抓住机遇的能力。也就是说你的知识再丰富,没有发挥出来,应用于社会事业的建设,也等于零,就算不上真正的人才,当然更不会像诸葛亮一样名垂青史了。
《隆中对》译文 篇4
教学设想
本文从客观实际出发,摆事实,讲道理,提出充足理由,得出明确结论的说理方法,对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说理能力大有好处,应该引导学生学习。通过对隆中对策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诸葛亮怎样从客观实际出发,正确分析当时形势,推断未来发展,为刘备确定了建立帝业的政策和策略,从而认识诸葛亮非凡的政治军事才能和卓越的远见。教学过程 中注意遵循“读写结合”的原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简介当时的政治形势,导入 新课
1.出示预先准备的《三国形势图》。
2.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广大农民在残酷的剥削压迫下,纷纷举行起义。其中声势最大的是公元184年的黄巾起义。
3.东汉统治者利用地方豪强武装镇压农民起义军,因此各地豪强武装扩大了势力,各据一方,互相混战。当时袁绍占有现在的辽宁省、河北省、山东省、山西省和河南省北部一带,势力最大。曹操在公元200年的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之战以几万兵力打败袁绍几十万大军之后,到公元206年完全占有袁绍的地盘,成为势力最强大的军阀,整个黄河流域,几乎都在他的控制范围。孙权占有长江下游一带,包括现在的江苏省长江以南部分和浙省北部,以及安徽省的宣城、江西省的吉安等地。刘表据有现在的湖北省荆州二带。刘璋占有现在的四川省。张鲁占据了现在四川省北面的汉中一带。
刘备在公元186年靠镇压黄巾军起家,只有几千人马,没有地盘,先后曾依附曹操、袁绍等人。曹操袁绍作战时,刘备被袁绍派到汝南活动,扰乱曹操的后方。公元201年被曹操赶到荆州投奔刘表,屯驻在新野(今河南新野),看守荆州的北门,以防曹操。
公元207年,在徐庶的推荐下,刘备三次亲自到现在湖北省襄阳县城西20里的隆中访问诸葛亮,向诸葛亮请教统一天下的大计,并请他出山辅佐自己。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诸葛亮当了刘备的军师,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二、板书课题,解题
对,对策。古代臣民回答统治者所问的政治、军事方面的策略叫“对策”。《隆中对》是刘备在公元207年(汉献帝建安十二年)10月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就刘备提出的问题所陈的对策。
三、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准确
1.学生默读。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借助工具书、注释,扫除文字障碍。
陇亩(lǒng) 倾颓(tuí) 猖獗(chāngjué)
存恤(xù) 夷越(yí) 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
2.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全文。
3.学生个别朗读,其余学生认真听。要求读准音,断准句,明确句读,不读破句。
4.学生齐读全文。
四、诵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
第二部分(第2段):徐庶推荐诸葛亮。
第三部分(第3、4、5段):刘备往见,诸葛亮详陈对策。
第四部分(第6段):刘备对诸葛亮的器重。
五、师生共同分析第一、二部分的内容
1.第一部分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介绍人物和身份。
2.徐庶说诸葛亮是“卧龙”有什么含义?他为什么要刘备亲自去拜访诸葛亮?
明确:“卧龙”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诸葛亮的超人才智,再一次表明他是一个隐居山野的非凡人物。在徐庶看来,“枉驾”才是得“宜”,“俱来”便为“屈致”,这就更突出了诸葛亮的才能。为下文“凡三往,乃见”埋下伏笔。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学生朗读课文第三部分
二、引导学生分析第三部分
这一部分是全文的主体。在这一部分里,诸葛亮十分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天下形势,推断了未来的发展,为刘备确定了建立霸业,复兴汉王朝的政策和策略。
1. 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时态度和心情怎样?从哪些行动和语言里能看出来?
明确:“凡三往,乃见”,既表现了诸葛亮的谨慎性格,也说明了刘备的热心求贤。针对时局特点,表明平生抱负,询问除奸兴汉的大计。谈话简明得体,语气委婉有致,态度谦虚诚恳,流露了对汉室江山的焦虑心情。
2.诸葛亮的回答直接从曹操谈起行不行?为什么?
明确:不行。因为先分析形势,是针对刘备谈话时对形势的说明而发,同时分析形势是为下文确定策略提供根据。
3.为什么要先分析曹操?摆了哪些事实?得出了什么结论?
明确:因为曹操使“主上蒙尘”,“汉室倾颓”,是刘备“欲信大义于天下”的头号敌人。曹袁并论,用事实有力地肯定了曹操谋略出众,兵力雄厚,政治地位优越。得出强弱悬殊,难与为敌的结论。
4.接着从哪几个方面分析了孙权?结论是什么?
明确:从政权、地利、人和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论是孙、曹矛盾,可结为外援。
5.对刘备来说,荆州有哪些有利条件?诸葛亮是怎样暗示刘备的?
明确:荆州的有利条件是物产丰富、军事要塞、刘表无能。所以诸葛亮用反问句的方式来暗示刘备,含蓄而有分寸,巧妙地将荆州可取、勿失良机的信息传达给了刘备。
6.为什么要分析益州?诸葛亮认为益州有哪些优越条件?
明确:由于荆州四通八达,为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只能做外围,不能做主要的根据地,因此最后分析了益州。益州的有利条件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天然粮仓,条件优越;政权动摇,民心已失。因此有机可乘,并且益州可以作为可靠的根据地。
7.建立根据地以后,诸葛亮告诉刘备进一步应该怎么办?
明确:根据地解决后,就形成了三国鼎立之势。但如何“信大义于天下”“成霸业”“兴汉室”呢?因此诸葛亮进一步为刘备谋划了北伐曹操的战略蓝图,指明了建立根据地以后应该如何行动。
谈如何北伐曹操可从三个方面分析:
(1)条件如何?
①有政治资本;②深得人心;③人才荟集。
(2)怎样准备?
①军事上,先保住荆、益二州,积蓄力量;
②民族关系上,“和”“抚”各部族,解除后顾之忧;
③外交上联合孙权,共击曹操;
④内政上革新政治。
(3)如何行动?
①等待时机,兵分两路;②钳形攻势,直取中原。
这样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先主曰:‘善’!”则含蓄地流露了刘备内心的无限喜悦,表明两人的政治见解完全一致。
在这段对策里,诸葛亮针对刘备提出的问题,根据当时的客观形势,具体分析了敌我情况和相互间的利害关系,为刘备确定的“成霸兴汉”的建国策略具体周详。从后来形成的三国鼎立的历史事实来看,其预见性是完全正确的。这就充分显示了诸葛亮惊人的政治军事才能和卓越的见识。
这一段不仅内容精辟,而且论证严密,层层深人,摆事实,讲道理,有根有据,结论明确。这种说理方法和严密的逻辑思维,很值得学习和借鉴。
三、教师评点第四段。
最后写“关羽、张飞等不悦”,实际上是从侧面表现刘备对诸葛亮的依赖。“犹鱼之有水也”的比喻,形象地揭示了刘备得到诸葛亮后的满足心情,证明了诸葛亮的惊人才能的确是名副其实,从而很自然地照应了开头的“自比管仲、乐毅”和人称“卧龙”。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背诵第4段。
2.把下面的一段文字译成现代汉语: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硅,字君贡,汉末为泰山郡丞。亮少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
《隆中对》译文 篇5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初步理清全文思路
全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简述诸葛亮的为人。
第二部分(第2段):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第三部分(第3、4、5段):写刘备三顾草庐,着重写诸葛亮的隆中对策。
第四部分(第6段):写刘备对诸葛亮的倚重和信赖。
二、精讲课文第三部分
1.思考:“凡三往,乃见。”五个字,表现了刘备对诸葛亮怎样的态度?刘备的话有哪几层意思?
明确:五个宇表明了刘备求贤若渴的态度,又表现了诸葛亮对进退出处大节十分慎重,必得贤明知遇的君主然后才肯出山的态度。这一段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用了“刘玄德三顾草庐”,“对隆中三分决策”两个回目来写。“三顾草庐”一回,写得曲折起伏有声有色,而本文是历史著作,只用了五个字就把过程交待清楚,文字极其简炼。刘备此时的心情是十分焦急的,但态度谦虚诚恳,语气委婉有致,措辞简明得体。分三层意思:(1)概述当前政治形势,站在汉王朝的立场,对曹操等人表示了强烈的愤恨,对汉王朝的命运表示深切关注。(2)申述自己的抱负和处境,俨然以兴复汉室、剪除奸恶为己任。(3)表明几次相访的意图,询问诸葛亮除奸兴汉的大计。这番表白,恰合诸葛亮的抱负,于是他才提出了的“对策”。
2.思考:诸葛亮的对策为什么要先从形势谈起?他又是怎样有理有据地分析各方面的政治军事力量,为刘备作出除奸兴汉的决策的?
明确:先从形势谈起,是对刘备说话时对形势的说明而发,同时分析形势也是为下文确定策略提供根据。
诸葛亮的应对可分两层来分析:
前一层是对时局以及曹操、孙权、荆、益二州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地理形势等的分析及对策。
(1)论曹操:曹操是“兴复汉室”的主要障碍,是刘备的头号敌人,也是诸葛亮出山后直至逝世前坚持讨伐的惟一目标(包括以后的曹魏政权)。对曹操的分析是:先以袁绍作反衬,突出了曹操的谋略出众,能以少胜多,转弱为强;次写曹操军事力量的雄厚(“百万之众”);再次写曹操政治地位优越(“挟天子以令诸侯”),然后得出结论:“此诚不可与争锋。”这里所说“不可与争锋”,是指刘备的力量暂时还不能胜过他,因此,不能硬拼,要待机而动,不要误解成不能和曹操交锋。
(2)论孙权:孙权是刘备另一个强有力的对手,也是诸葛亮心目中在未剪除曹魏以前要倚为外援的惟一对象。孙吴方面政权巩固(“已历三世”——孙坚、孙策、孙权),地理条件优越(“据有江东”,“国险”),人心归附(“民附”,“贤能为之用”),由此得出结论:“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3)论荆、益二州:曹操既不可争,孙权又不可图,为刘备计,出路究竟何在呢?于是诸葛亮就着眼于另外两个地盘:荆州和益州。荆州是刘备目前栖身的地方,刘备在患难之际投奔刘表,受到上宾的礼遇,所以诸葛亮在分析了荆州的地理形势、物资条件,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证明完全正确,就在下一年,曹操就率兵攻打荆州,以后曹、孙、刘三方为争夺荆州,发生过多次纠纷和战争),而其主又无能之后,用委婉的语气表达了荆州可取,失良机(“此殆天……岂有意乎?”)的结论。最后分析益州。益州和荆州不同,荆州是四通八达的军事要地,易于攻敌,也易于受敌;益州是天府之国,是最理想的根据地。所以诸葛亮着重指出它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物产丰饶,是“天府之土”,并举汉的始祖刘邦的史实作证,又指出刘璋昏庸懦弱,与张鲁不和,且不知存恤国力民力,因此政权不稳,民心已失,人才思得明主而事。这里,结论——是建立帝业的理想根据地,又有可乘之机——虽未明确提出,但不言而喻了。
后一层是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建国方针政策,以及伐曹进军的路线。
诸葛亮先分析了刘备现有的优越条件:政治上有号召力(“帝王之胄”),社会上有威望(“信义著于四海”),又虚心求贤,人才荟集。再指出应如何准备创造新的条件:①建立根据地(“跨有荆、益,保其岩阻”),积蓄力量;②搞好和西南各民族的关系(“西和诸戎,南和夷越”),解除后顾之忧;③联合孙权(“外结好孙权”),争取同盟者;④革新政治(“内修政理”),取得各阶层的支持。然后提出伐曹兴汉的时机和步骤。如前所述,曹操这时已很强大,所以要等到“天下有变”,即有了可乘之机,才进行讨伐。在军事行动上,诸葛亮提出兵分两路,像钳子一样夹攻敌人的高想,并用反问句强调这一行动必然会得到人民拥护(对此决策,诸葛亮身体力行,付出毕生精力)。最后,用预言的形式,作出整个对策的结论——“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圆满地回答了“君谓计将安出”的发问。“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表明了刘备内心的无限喜悦和赞赏,也表明了两人的政治见解完全一致。
3.小结这一部分。
在这段对策里,年仅26岁的诸葛亮,准确而深刻地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预见到今后将会出现的鼎足三分的局面,并事先为刘备规划了战略决策,以后事态的发展,基本上符合隆中对策的预言。这就充分显示了这位青年政治家、军事家的卓越见识和非凡才能。从某种意义上说,刘备如果没有诸葛亮的赞助,就不能成就他以后的霸业。当然,诸葛亮之所以能作出这样的分析和规划,是他密切注意时局及其他有关资料,深入观察和研究时局的动态和发展的结果。不关心和观察时局,胸无大志,鼠目寸光,是不可能作出这的对策的。在对策中,还可看到诸葛亮主张爱恤民力,信用贤才,革新政治,争取同盟者,认真研究各种力量的特点及其矛盾关系,作出相应的战略决策,这些在当时及此后都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这一段不仅内容精辟,而且论证严密,对每种力量的分析,都是先举出充足的论据,进行推理,然后作出明确的结论。这种说理方法和严密的逻辑思维,很值得学习和借鉴。
三、简析课文第一、二、四部分
思考:这几部分在全文中各起什么作用?从中可以看出本文在叙事上有何特点?
明确:
1.第一部分(第1段):写诸葛亮“躬耕”而“好为《梁父吟》”“自比管仲、乐毅”,是正面写他有不凡的抱负;“时人莫之许”从反面衬托,说明一般人不了解他;“惟……谓为信然”一句则从侧面写出只有知己才真正了解他。这一段使人们对诸葛亮有一个初步认识。为下文刘备的出场作铺垫,为徐庶荐诸葛亮埋下伏笔。
2.第二部分(第2段):徐庶把诸葛亮比作“卧龙”,这一比喻形象地显示了诸葛亮是一个隐居山野而具有超人才智的非凡人物(“龙”是传说中的动物,“卧龙”是说它目前虽然卧伏在草野之间,一旦风云际会,就会飞腾九天的)。刘备的“君与俱来”四字,既表明他希望招致人才,又反映了他对诸葛亮还没有真正了解和高度重视。徐庶建议刘备亲自往访,“不可屈致”,就进一步说明诸葛亮的卓越不群,从而提高了诸葛亮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并为下文“凡三往,乃见”埋下伏笔。’
3.第四部分(第6段):写关、张不悦和刘备称他得亮“犹鱼之有水”,照应开头,再次从侧面衬托出诸葛亮的卓越才能。这一比喻也写出了刘备对诸葛亮的信赖和极为满意的心情。
从这几段文章中可以看出本文在叙事上既简洁又生动,虽系节选,但有首有尾,独立成篇,全文过渡自然,联系紧密,重点突出,结构完整,值得学习借鉴。
四、简要小结全文的写法
《隆中对》一文仅用五百余字,材料又以对话居多,但能鲜明地树立起诸葛亮的形象,这是只有大手笔才能做到的。一方面由于作者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等手法,从不同角度来突出诸葛亮的品行、性格、远见和才能,另一方面又处处围绕诸葛亮进行详略得当的剪裁,使得重点突出,中心明确。
五、学生齐诵第4段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第4段。
2.课外阅读《三国演义》中“徐庶走马荐诸葛”“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对隆中三分决策”等有关回目,并与课文比较两者写法的异同。
《隆中对》译文 篇6
教学设想
本文从客观实际出发,摆事实,讲道理,提出充足理由,得出明确结论的说理方法,对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说理能力大有好处,应该引导学生学习。通过对隆中对策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诸葛亮怎样从客观实际出发,正确分析当时形势,推断未来发展,为刘备确定了建立帝业的政策和策略,从而认识诸葛亮非凡的政治军事才能和卓越的远见。教学过程 中注意遵循“读写结合”的原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简介当时的政治形势,导入 新课
1.出示预先准备的《三国形势图》。
2.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广大农民在残酷的剥削压迫下,纷纷举行起义。其中声势最大的是公元184年的黄巾起义。
3.东汉统治者利用地方豪强武装镇压农民起义军,因此各地豪强武装扩大了势力,各据一方,互相混战。当时袁绍占有现在的辽宁省、河北省、山东省、山西省和河南省北部一带,势力最大。曹操在公元200年的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之战以几万兵力打败袁绍几十万大军之后,到公元206年完全占有袁绍的地盘,成为势力最强大的军阀,整个黄河流域,几乎都在他的控制范围。孙权占有长江下游一带,包括现在的江苏省长江以南部分和浙省北部,以及安徽省的宣城、江西省的吉安等地。刘表据有现在的湖北省荆州二带。刘璋占有现在的四川省。张鲁占据了现在四川省北面的汉中一带。
刘备在公元186年靠镇压黄巾军起家,只有几千人马,没有地盘,先后曾依附曹操、袁绍等人。曹操袁绍作战时,刘备被袁绍派到汝南活动,扰乱曹操的后方。公元201年被曹操赶到荆州投奔刘表,屯驻在新野(今河南新野),看守荆州的北门,以防曹操。
公元207年,在徐庶的推荐下,刘备三次亲自到现在湖北省襄阳县城西20里的隆中访问诸葛亮,向诸葛亮请教统一天下的大计,并请他出山辅佐自己。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诸葛亮当了刘备的军师,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二、板书课题,解题
对,对策。古代臣民回答统治者所问的政治、军事方面的策略叫“对策”。《隆中对》是刘备在公元207年(汉献帝建安十二年)10月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就刘备提出的问题所陈的对策。
三、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准确
1.学生默读。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借助工具书、注释,扫除文字障碍。
陇亩(lǒng) 倾颓(tuí) 猖獗(chāngjué)
存恤(xù) 夷越(yí) 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
2.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全文。
3.学生个别朗读,其余学生认真听。要求读准音,断准句,明确句读,不读破句。
4.学生齐读全文。
四、诵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
第二部分(第2段):徐庶推荐诸葛亮。
第三部分(第3、4、5段):刘备往见,诸葛亮详陈对策。
第四部分(第6段):刘备对诸葛亮的器重。
五、师生共同分析第一、二部分的内容
1.第一部分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介绍人物和身份。
2.徐庶说诸葛亮是“卧龙”有什么含义?他为什么要刘备亲自去拜访诸葛亮?
明确:“卧龙”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诸葛亮的超人才智,再一次表明他是一个隐居山野的非凡人物。在徐庶看来,“枉驾”才是得“宜”,“俱来”便为“屈致”,这就更突出了诸葛亮的才能。为下文“凡三往,乃见”埋下伏笔。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学生朗读课文第三部分
二、引导学生分析第三部分
这一部分是全文的主体。在这一部分里,诸葛亮十分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天下形势,推断了未来的发展,为刘备确定了建立霸业,复兴汉王朝的政策和策略。
1. 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时态度和心情怎样?从哪些行动和语言里能看出来?
明确:“凡三往,乃见”,既表现了诸葛亮的谨慎性格,也说明了刘备的热心求贤。针对时局特点,表明平生抱负,询问除奸兴汉的大计。谈话简明得体,语气委婉有致,态度谦虚诚恳,流露了对汉室江山的焦虑心情。
2.诸葛亮的回答直接从曹操谈起行不行?为什么?
明确:不行。因为先分析形势,是针对刘备谈话时对形势的说明而发,同时分析形势是为下文确定策略提供根据。
3.为什么要先分析曹操?摆了哪些事实?得出了什么结论?
明确:因为曹操使“主上蒙尘”,“汉室倾颓”,是刘备“欲信大义于天下”的头号敌人。曹袁并论,用事实有力地肯定了曹操谋略出众,兵力雄厚,政治地位优越。得出强弱悬殊,难与为敌的结论。
4.接着从哪几个方面分析了孙权?结论是什么?
明确:从政权、地利、人和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论是孙、曹矛盾,可结为外援。
5.对刘备来说,荆州有哪些有利条件?诸葛亮是怎样暗示刘备的?
明确:荆州的有利条件是物产丰富、军事要塞、刘表无能。所以诸葛亮用反问句的方式来暗示刘备,含蓄而有分寸,巧妙地将荆州可取、勿失良机的信息传达给了刘备。
6.为什么要分析益州?诸葛亮认为益州有哪些优越条件?
明确:由于荆州四通八达,为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只能做外围,不能做主要的根据地,因此最后分析了益州。益州的有利条件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天然粮仓,条件优越;政权动摇,民心已失。因此有机可乘,并且益州可以作为可靠的根据地。
7.建立根据地以后,诸葛亮告诉刘备进一步应该怎么办?
明确:根据地解决后,就形成了三国鼎立之势。但如何“信大义于天下”“成霸业”“兴汉室”呢?因此诸葛亮进一步为刘备谋划了北伐曹操的战略蓝图,指明了建立根据地以后应该如何行动。
谈如何北伐曹操可从三个方面分析:
(1)条件如何?
①有政治资本;②深得人心;③人才荟集。
(2)怎样准备?
①军事上,先保住荆、益二州,积蓄力量;
②民族关系上,“和”“抚”各部族,解除后顾之忧;
③外交上联合孙权,共击曹操;
④内政上革新政治。
(3)如何行动?
①等待时机,兵分两路;②钳形攻势,直取中原。
这样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先主曰:‘善’!”则含蓄地流露了刘备内心的无限喜悦,表明两人的政治见解完全一致。
在这段对策里,诸葛亮针对刘备提出的问题,根据当时的客观形势,具体分析了敌我情况和相互间的利害关系,为刘备确定的“成霸兴汉”的建国策略具体周详。从后来形成的三国鼎立的历史事实来看,其预见性是完全正确的。这就充分显示了诸葛亮惊人的政治军事才能和卓越的见识。
这一段不仅内容精辟,而且论证严密,层层深人,摆事实,讲道理,有根有据,结论明确。这种说理方法和严密的逻辑思维,很值得学习和借鉴。
三、教师评点第四段。
最后写“关羽、张飞等不悦”,实际上是从侧面表现刘备对诸葛亮的依赖。“犹鱼之有水也”的比喻,形象地揭示了刘备得到诸葛亮后的满足心情,证明了诸葛亮的惊人才能的确是名副其实,从而很自然地照应了开头的“自比管仲、乐毅”和人称“卧龙”。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背诵第4段。
2.把下面的一段文字译成现代汉语: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硅,字君贡,汉末为泰山郡丞。亮少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
(《初中语文第六册教案》人教社 延边教育出版社)
《隆中对》译文 篇7
隆中对(资源汇集)
1.这两篇文章均选自《__________》,其中《隆中对》的作者是______朝史学家______。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 利尽南海__________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__________ 以光先帝遗德_________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_________ 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__猥自枉屈__________ 以彰其咎__________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遂用猖獗,至于今日。译文: (2)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 (4)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 4.《隆中对》一文中,刘备分析天下形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师表》一文中,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 5.《隆中对》一文中,刘备的政治抱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为刘备谋划的政治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师表》一文中,诸葛亮的政治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隆中对》一文中,诸葛亮给刘备全面地分析了当时全国的形势,为刘备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战略方针。 《出师表》一文是诸葛亮出师前写给后主刘禅的表文。文章表达了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在文中,他提出了三条建议,其中最重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分别从《隆中对》《出师表》中找出成语“三顾茅庐”的原句。 《隆中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师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妇孺皆知,请分别写出其中的两个故事、两条歇后语、两个成语。 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 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 歇后语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9.《出师表》中,“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这句话,历来被人们所传颂。请列举出我国历史上类似于诸葛亮这样的人物及对应的事例。 参考答案: 1.《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晋陈寿2.利:物资存恤:爱抚、爱惜光:发扬光大遗:给予卑鄙:身份低微,出身鄙野猥: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彰:表明,显扬3.(1)就因此失败,(弄)到(成为)今天(这个局面)。(2)不仅仅是时机(好),而且是人的筹划(得当)。(3)亲近贤良的忠臣,疏远*佞的小人,这就是西汉兴隆的原因。(4)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于陛下的职责和本分啊。4.汉室倾颓,*臣窃命,主上蒙尘。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今天下三分。 5.欲信大义于天下。 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6.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报先帝 忠陛下 亲贤臣,远小人。7.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8.故事 (诸葛亮)空城计或挥泪斩马谡 (曹操)杀杨修或杀吕伯奢 成语三顾茅庐 乐不思蜀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歇后语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答案只要与《三国演义》有关均可) 9.唐朝大将郭子仪受命平息安史之乱或林则徐受命虎门销烟等。
《隆中对》译文 篇8
学习目标
1.疏通文意,了解课文大意。
2.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明确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3.能够结合课文及历史典籍对诸葛亮作出恰当的评价
4.了解诸葛亮的远见卓识以及锐利深刻的战略眼光。
一、资料链接
1.作者作品简介
本文节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作者陈寿(233—297)字承祚,晋朝安汉(现在四川南充)人,史学家,所著《三国志》六十五卷,记载三国时期(220-280)魏、蜀、吴三国的历史。
2.时代背景简介
东汉末年是个土地兼并剧烈、地主剥削残酷、官府摇役繁重、政治腐败不堪的黑暗时代。这时,爆发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农民起义——黄巾起义。在镇压黄巾起义过程中产生和壮大起来的大小武装力量,为了取代东汉王朝,争夺势力范围,进行了勾心斗角的政治斗争和频繁的军事混战。在镇压黄巾起义中起家的曹操、刘备和孙坚,在多次战争中,一步步扩大势力。赤壁大战之后,形成了曹操、刘备和孙权三国鼎立的形势。此后,三国之间又混战了七十二年,全国才得到统一。《三国志》就是记载这段时期的历史的史书。在当时的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中,刘备处于劣势。因此,他十分希望有能人来帮助他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他思贤若渴,“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下山。本文叙写的就是诸葛亮回答刘备的咨询,充分展示了诸葛亮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
二、初读文章
1.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陇亩( ) 倾颓( ) 猖獗( ) 存恤( ) 夷越( )
三、疏通文意
1.解释下列划横线词语的意思。
躬( )耕陇亩 好( )为《梁父吟》
时人莫之许( )也 谓( )为信然
时先主屯( )新野 先主器( )之谓先主曰
此人可就见( ) 不可屈致( )也
凡( )三往 因屏人( )曰
汉室倾颓( ) 遂用猖獗( )
然志犹未已( ) 挟( )天子而令诸侯 此诚不可与争锋( )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 )也 利( )尽( )南海 此殆( )天所以资将军 高祖因之以成( )帝业 民殷( )国富而不知存恤
内修( )政理 箪食壶浆( )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欲信大义于天下 ,通“ ”,解释: 。
自董卓已来 ,通“ ”。
3.翻译下列句子。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操遂能克绍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
此殆天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如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四、深入探究
1.课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徐庶说诸葛亮是“卧龙”有什么含义?他为什么要刘备亲自去拜访诸葛亮?
3.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时态度和心情怎样?从哪些行动和语言里能看出来?
4.为什么要先分析曹操?摆了哪些事实?得出了什么结论?
5.本文从哪几个方面分析了孙权?结论是什么?
6.对刘备来说,荆州有哪些有利条件?诸葛亮是怎样暗示刘备的?
7.为什么要分析益州?诸葛亮认为益州有哪些优越条件?
8.这番对策表现了诸葛亮怎样的才能?
9.在诸葛亮眼中刘备是个怎样的人?
五、积累迁移
1.你还知道有关诸葛亮的其它故事吗?
2.熟读课文。
附参考答案和思路提示
二、1.陇亩(lǒng) 倾颓(tuí) 猖獗(chāngjué) 存恤(xù) 夷越(yí)
三、1.躬,亲自。好, 喜欢。 许,承认。谓,认为。屯, 驻军防守。 器,器重、重视。就见, 到那里拜访。就,接近,趋向。屈致, 委屈(他)召他来。 致,招致,引来。凡, 总共。屏人, 这里是命人退避的意思。 倾颓,崩溃、衰败。 猖獗, 这里是失败的意思。已, 停止,罢休。 挟,挟持,控制。争锋,争强,争胜。图, 谋取。利,物资。尽,全部取得。殆, 大概。成,成就,创建。 兴旺富裕。诚信仁义。 显明。 修,治理。 “箪”和“壶”是形容词作状语,表工具。箪,用箪。壶,用水壶。
2. 信,通“伸”,伸张。 已,通“以”。
3.诸葛亲自耕种田地,喜欢吟唱《梁父吟》。
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提并论,当时的人不同意这种说法。
这个人可以去拜见他,不可以委屈他召他来,将军应该亲自去拜访他。
因此先生就去拜访诸葛亮,一共去了三次,才见到。
我没有正确估价自己的德行和能力,想要为天下伸张正义,但是我的智谋有限,所以一再失败,直到现在。
然而曹操终于打败了袁绍,以弱胜强的原因,不仅是时机有利,而且更重要的还在于人的谋划。
荆州北靠汉水、沔水,南边直到南海的物资都可以得到,东面和吴郡、会稽郡相连,西面和巴郡、蜀郡相通,这是个战略要地。
这大概是上天给您提供的机会,难道将军没有夺取它的意图吗?
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刘璋却不知道爱惜。
如果能占据荆、益二州,守住险要的地方,与西边的各少数民族和好,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内部革新政治。
现在曹操已经拥有上百万的兵力,挟持天子来命令诸侯各国,(我们)的确不能与之争强夺势。
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筐盛着食物、用壶装着水来迎接将军你呢?
四、1.课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第二部分(第2段):徐庶推荐诸葛亮。
第三部分(第3、4、5段):刘备往见,诸葛亮详陈对策。
第四部分(第6段):刘备对诸葛亮的器重。
2. “卧龙”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诸葛亮的超人才智,再一次表明他是一个隐居山野的非凡人物。在徐庶看来,“枉驾”才是得“宜”,“俱来”便为“屈致”,这就更突出了诸葛亮的才能。为下文“凡三往,乃见”埋下伏笔。
3.“凡三往,乃见”,既表现了诸葛亮的谨慎性格,也说明了刘备的热心求贤。针对时局特点,表明平生抱负,询问除奸兴汉的大计。谈话简明得体,语气委婉有致,态度谦虚诚恳,流露了对汉室江山的焦虑心情。
4.因为曹操使“主上蒙尘”,“汉室倾颓”,是刘备“欲信大义于天下”的头号敌人。曹袁并论,用事实有力地肯定了曹操谋略出众,兵力雄厚,政治地位优越。得出强弱悬殊,难与为敌的结论。
5.从政权、地利、人和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论是孙、曹矛盾,可结为外援。
6.荆州的有利条件是物产丰富、军事要塞、刘表无能。所以诸葛亮用反问句的方式来暗示刘备,含蓄而有分寸,巧妙地将荆州可取、勿失良机的信息传达给了刘备。
7.由于荆州四通八达,为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只能做外围,不能做主要的根据地,因此最后分析了益州。益州的有利条件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天然粮仓,条件优越;政权动摇,民心已失。因此有机可乘,并且益州可以作为可靠的根据地。
8.表现了诸葛亮天才的预见能力“未出茅庐而已知天下三分”肯定了诸葛亮在推动汉末的纷乱局势向三国分力的方向发展上发挥的重要作用。
诸葛亮: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军事家具有天才的预见和审时度势的非凡能力。
9.是一个讲信用,重义气,重视人才,礼贤下士的名君。
五、1.例 草船借剑 空城计
《隆中对》译文 篇9
教学设想
本文从客观实际出发,摆事实,讲道理,提出充足理由,得出明确结论的说理方法,对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说理能力大有好处,应该引导学生学习。通过对隆中对策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诸葛亮怎样从客观实际出发,正确分析当时形势,推断未来发展,为刘备确定了建立帝业的政策和策略,从而认识诸葛亮非凡的政治军事才能和卓越的远见。教学过程 中注意遵循“读写结合”的原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简介当时的政治形势,导入 新课
1.出示预先准备的《三国形势图》。
2.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广大农民在残酷的剥削压迫下,纷纷举行起义。其中声势的是公元184年的黄巾起义。
3.东汉统治者利用地方豪强武装镇压农民起义军,因此各地豪强武装扩大了势力,各据一方,互相混战。当时袁绍占有现在的辽宁省、河北省、山东省、山西省和河南省北部一带,势力。曹操在公元200年的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之战以几万兵力打败袁绍几十万大军之后,到公元206年完全占有袁绍的地盘,成为势力大的军阀,整个黄河流域,几乎都在他的控制范围。
孙权占有长江下游一带,包括现在的江苏省长江以南部分和浙省北部,以及安徽省的宣城、江西省的吉安等地。刘表据有现在的湖北省荆州二带。刘璋占有现在的四川省。张鲁占据了现在四川省北面的汉中一带。
刘备在公元186年靠镇压黄巾军起家,只有几千人马,没有地盘,先后曾依附曹操、袁绍等人。曹操袁绍作战时,刘备被袁绍派到汝南活动,扰乱曹操的后方。公元201年被曹操赶到荆州投奔刘表,屯驻在新野(今河南新野),看守荆州的北门,以防曹操。
公元207年,在徐庶的推荐下,刘备三次亲自到现在湖北省襄阳县城西20里的隆中访问诸葛亮,向诸葛亮请教统一天下的大计,并请他出山辅佐自己。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诸葛亮当了刘备的军师,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二、板书课题,解题
对,对策。古代臣民回答统治者所问的政治、军事方面的策略叫“对策”。《隆中对》是刘备在公元207年(汉献帝建安十二年)10月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就刘备提出的问题所陈的对策。
三、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准确
1.学生默读。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借助工具书、注释,扫除文字障碍。
陇亩(lǒng) 倾颓(tuí) 猖獗(chāngjué)
存恤(xù) 夷越(yí) 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
2.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全文。
3.学生个别朗读,其余学生认真听。要求读准音,断准句,明确句读,不读破句。
4.学生齐读全文。
四、诵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
第二部分(第2段):徐庶推荐诸葛亮。
第三部分(第3、4、5段):刘备往见,诸葛亮详陈对策。
第四部分(第6段):刘备对诸葛亮的器重。
五、师生共同分析第一、二部分的内容
1.第一部分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介绍人物和身份。
2.徐庶说诸葛亮是“卧龙”有什么含义?他为什么要刘备亲自去拜访诸葛亮?
明确:“卧龙”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诸葛亮的超人才智,再一次表明他是一个隐居山野的非凡人物。在徐庶看来,“枉驾”才是得“宜”,“俱来”便为“屈致”,这就更突出了诸葛亮的才能。为下文“凡三往,乃见”埋下伏笔。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学生朗读课文第三部分
二、引导学生分析第三部分
这一部分是全文的主体。在这一部分里,诸葛亮十分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天下形势,推断了未来的发展,为刘备确定了建立霸业,复兴汉王朝的政策和策略。
1. 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时态度和心情怎样?从哪些行动和语言里能看出来?
明确:“凡三往,乃见”,既表现了诸葛亮的谨慎性格,也说明了刘备的热心求贤。针对时局特点,表明平生抱负,询问除奸兴汉的大计。谈话简明得体,语气委婉有致,态度谦虚诚恳,流露了对汉室江山的焦虑心情。
2.诸葛亮的回答直接从曹操谈起行不行?为什么?
明确:不行。因为先分析形势,是针对刘备谈话时对形势的说明而发,同时分析形势是为下文确定策略提供根据。
3.为什么要先分析曹操?摆了哪些事实?得出了什么结论?
明确:因为曹操使“主上蒙尘”,“汉室倾颓”,是刘备“欲信大义于天下”的头号敌人。曹袁并论,用事实有力地肯定了曹操谋略出众,兵力雄厚,政治地位优越。得出强弱悬殊,难与为敌的结论。
4.接着从哪几个方面分析了孙权?结论是什么?
明确:从政权、地利、人和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论是孙、曹矛盾,可结为外援。
5.对刘备来说,荆州有哪些有利条件?诸葛亮是怎样暗示刘备的?
明确:荆州的有利条件是物产丰富、军事要塞、刘表无能。所以诸葛亮用反问句的方式来暗示刘备,含蓄而有分寸,巧妙地将荆州可取、勿失良机的信息传达给了刘备。
6.为什么要分析益州?诸葛亮认为益州有哪些优越条件?
明确:由于荆州四通八达,为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只能做外围,不能做主要的根据地,因此最后分析了益州。益州的有利条件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天然粮仓,条件优越;政权动摇,民心已失。因此有机可乘,并且益州可以作为可靠的根据地。
7.建立根据地以后,诸葛亮告诉刘备进一步应该怎么办?
明确:根据地解决后,就形成了三国鼎立之势。但如何“信大义于天下”“成霸业”“兴汉室”呢?因此诸葛亮进一步为刘备谋划了北伐曹操的战略蓝图,指明了建立根据地以后应该如何行动。
谈如何北伐曹操可从三个方面分析:
(1)条件如何?
①有政治资本;②深得人心;③人才荟集。
(2)怎样准备?
①军事上,先保住荆、益二州,积蓄力量;
②民族关系上,“和”“抚”各部族,解除后顾之忧;
③外交上联合孙权,共击曹操;
④内政上革新政治。
(3)如何行动?
①等待时机,兵分两路;②钳形攻势,直取中原。
这样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先主曰:‘善’!”则含蓄地流露了刘备内心的无限喜悦,表明两人的政治见解完全一致。
在这段对策里,诸葛亮针对刘备提出的问题,根据当时的客观形势,具体分析了敌我情况和相互间的利害关系,为刘备确定的“成霸兴汉”的建国策略具体周详。从后来形成的三国鼎立的历史事实来看,其预见性是完全正确的。这就充分显示了诸葛亮惊人的政治军事才能和卓越的见识。
这一段不仅内容精辟,而且论证严密,层层深人,摆事实,讲道理,有根有据,结论明确。这种说理方法和严密的逻辑思维,很值得学习和借鉴。
三、教师评点第四段。
最后写“关羽、张飞等不悦”,实际上是从侧面表现刘备对诸葛亮的依赖。“犹鱼之有水也”的比喻,形象地揭示了刘备得到诸葛亮后的满足心情,证明了诸葛亮的惊人才能的确是名副其实,从而很自然地照应了开头的“自比管仲、乐毅”和人称“卧龙”。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背诵第4段。
2.把下面的一段文字译成现代汉语: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硅,字君贡,汉末为泰山郡丞。亮少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
《隆中对》译文 篇10
教学设想
《隆中对》是《诸葛亮传》的前一部分文字,题目是后加的。虽是节选,但充分表现了诸葛亮的洞察时势和远见卓识,表现他善于根据客观形势制定建国方针,以统一天下。
文章第4段“隆中对策’’摆事实,讲道理,理由充足,结论明确,对训练学生逻辑思维和说理能力大有好处。教学时应结合这一段进行必要的读写训练。
文言文中一词多义,古今词义变化现象,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应结合课文,并联系过去学过的文言文讲正确,讲清楚。
学习本文还应注意引导学生认识诸葛亮在青年时期就有远大抱负、非凡才能和卓越见识,并从中受到教益,立志培养自己成为有用之才。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课前准备,布置预习要求
1.准备一幅《三国形势图》,标明课文中提到的这些人当时所占据的地盘。
2.要求学生课前认真朗读课文,结合看注释,查字典,初步体会各段的主要意思。
二、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解题。
引导学生看课文注释①,补充以下要点:
1.陈寿,曾在蜀任观阁令史,蜀亡后,仁晋任著作郎,平阳侯相,累官至治书侍御史。他博采旧闻,综合当时各国史料,进行考核取舍,著《三国志》,与《史记》《前汉书》《后汉书》合称《四史》,南北朝时宋裴松之为它作注,亦颇有名。
2.“对”,对策。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隆中对》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20xx年)十月刘备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针对刘备所提的问题陈述其对策,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此后,诸葛亮即出山辅佐刘备,做刘备的军师(后为丞相),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三、结合《三国形势图》,简介当时的政治形势
1.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广大农民不堪忍受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纷纷举行起义,规模的为公元184年的黄巾起义。
2.各地豪强武装在镇压农民起义军过程中,占据地盘,互相混战,形成割据局面。当时势力较大的军阀有袁绍、袁术、公孙瓒、刘表、孙坚和他的儿子孙策、孙权、吕布、张鲁、刘璋、马腾、曹操等。以袁绍势力为,占有现在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土地,刘表占有现在湖北省荆州一带,孙坚占有长江下游的南部,张鲁占有现在陕南川北的汉中一带,刘璋占有现在的四川。
3.曹操有雄才大略,又利用他的特殊地位(汉献帝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公元220xx年官渡之战中,以几万兵力击败袁绍的几十万大军,到了公元220xx年,完全占有袁绍的地盘,几乎控制了整个黄河流域,成为势力的军阀。
4.刘备靠镇压黄巾起家,纠集了几千人马,但没有地盘,先后依附曹操、袁绍等人,公元220xx年,到荆州依附刘表。公元220xx年,经徐庶推荐,三次到隆中(襄阳县城西二十里)访问诸葛亮(“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请教复兴汉室的大计,并请他出山辅佐自己。课文即记载了第三次会见时谈话的内容。
四、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在听课时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并结合注释及工具书掌握下列生字、通假字的音、形、义。
⑴陇:lǒng,通“垄”。田地分界的稍稍高起的小路(《陈涉世家》“辍耕之陇上”),在耕地上培成一行一行的土埂,在上面种植农作物。本文中“陇”和“亩”结合在一起,泛指田地。
⑵好:hǎo,喜欢。
⑶颍:yǐng,不要写成“颖”
⑷就:接近,趋往,动词,与现代汉语作副词“就”的解释不同。
⑸诣:yì去到,一般用于到上级或所尊敬的人的地方去。
⑹屏:bǐng,屏弃,这里是命人退避的意思。
⑺颓:tuí,崩坏,倒塌。
⑻度:duó,估计、衡量。
⑼信:通“伸”,伸张。
⑽用:因(此)。
⑾猖獗:颠簸受挫。和现在的通用义不同,要特别注意。
⑿胜:shēng,尽。
⒀数:shǔ,计算。
⒁挟:xié,挟持,控制。
⒂沔:miǎn,水名。
⒃会:guì,指会稽郡,今浙江北部。
⒄殆:dài,大概(另一义为危险)。
⒅资:资助,给予,动词,现在通常和别的词结合作名词用。
⒆暗:àn,昏暗,愚昧。
⒇殷:yīn,富裕。
五、教师逐句领读课文,学生在跟读时要注意句中的停顿和重音
六、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重音和停顿
七、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对着注释,试着口译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本堂课引导学生边读边口译课文,要求采用直译法,忠实原意,字字落实;针对学生理解的不确切或有困难的地方加以点拨,并重点提示下列词、句,要求学生加深理解,注意积累,掌握规律。
一、介宾短语作补语,翻译时要移到谓语前。
1.“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
2.“欲信大义〈于天下〉)”——想要在天下人面前伸张大义。
3.“曹操比〈于袁绍〉”——曹操和袁绍相比。
4.“信义著〈于四海〉——威信和正义在全国都很显著。
二、几个难句
1.“跨州连郡者”——指控制几个州郡的地方军阀。州、郡,均为当时的地方行政区域。
2.“将军岂愿见之乎?”“将军岂有意乎?”——两个“岂”字都不能译为“难道”,应译为“可”,表示一种委婉而期待的语气。(一说“岂”,相当于“其”,表语气,亦通。)
三、学生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1.整理笔记,掌握并积累重点提示的词和句子。
2.熟读第3、4段。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初步理清全文思路
全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简述诸葛亮的为人。
第二部分(第2段):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第三部分(第3、4、5段):写刘备三顾草庐,着重写诸葛亮的隆中对策。
第四部分(第6段):写刘备对诸葛亮的倚重和信赖。
三、精讲课文第三部分
1.思考:“凡三往,乃见。”五个字,表现了刘备对诸葛亮怎样的态度?刘备的话有哪几层意思?
明确:五个宇表明了刘备求贤若渴的态度,又表现了诸葛亮对进退出处大节十分慎重,必得贤明知遇的君主然后才肯出山的态度。这一段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用了“刘玄德三顾草庐”,“对隆中三分决策”两个回目来写。“三顾草庐”一回,写得曲折起伏有声有色,而本文是历史著作,只用了五个字就把过程交待清楚,文字极其简炼。刘备此时的心情是十分焦急的,但态度谦虚诚恳,语气委婉有致,措辞简明得体。分三层意思:(1)概述当前政治形势,站在汉王朝的立场,对曹操等人表示了强烈的愤恨,对汉王朝的命运表示深切关注。(2)申述自己的抱负和处境,俨然以兴复汉室、剪除奸恶为己任。(3)表明几次相访的意图,询问诸葛亮除奸兴汉的大计。这番表白,恰合诸葛亮的抱负,于是他才提出了的“对策”。
2.思考:诸葛亮的对策为什么要先从形势谈起?他又是怎样有理有据地分析各方面的
政治军事力量,为刘备作出除奸兴汉的决策的?
明确:先从形势谈起,是对刘备说话时对形势的说明而发,同时分析形势也是为下文确定策略提供根据。
诸葛亮的应对可分两层来分析:
前一层是对时局以及曹操、孙权、荆、益二州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地理形势等的分析及对策。
(1)论曹操:曹操是“兴复汉室”的主要障碍,是刘备的头号敌人,也是诸葛亮出山后直至逝世前坚持讨伐的惟一目标(包括以后的曹魏政权)。对曹操的分析是:先以袁绍作反衬,突出了曹操的谋略出众,能以少胜多,转弱为强;次写曹操军事力量的雄厚(“百万之众”);再次写曹操政治地位优越(“挟天子以令诸侯”),然后得出结论:“此诚不可与争锋。”这里所说“不可与争锋”,是指刘备的力量暂时还不能胜过他,因此,不能硬拼,要待机而动,不要误解成不能和曹操交锋。
(2)论孙权:孙权是刘备另一个强有力的对手,也是诸葛亮心目中在未剪除曹魏以前要倚为外援的惟一对象。孙吴方面政权巩固(“已历三世”——孙坚、孙策、孙权),地理条件优越(“据有江东”,“国险”),人心归附(“民附”,“贤能为之用”),由此得出结论:“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3)论荆、益二州:曹操既不可争,孙权又不可图,为刘备计,出路究竟何在呢?于是诸葛亮就着眼于另外两个地盘:荆州和益州。荆州是刘备目前栖身的地方,刘备在患难之际投奔刘表,受到上宾的礼遇,所以诸葛亮在分析了荆州的地理形势、物资条件,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证明完全正确,就在下一年,曹操就率兵攻打荆州,以后曹、孙、刘三方为争夺荆州,发生过多次纠纷和战争),而其主又无能之后,用委婉的语气表达了荆州可取,失良机(“此殆天……岂有意乎?”)的结论。最后分析益州。益州和荆州不同,荆州是四通八达的军事要地,易于攻敌,也易于受敌;益州是天府之国,是最理想的根据地。所以诸葛亮着重指出它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物产丰饶,是“天府之土”,并举汉的始祖刘邦的史实作证,又指出刘璋昏庸懦弱,与张鲁不和,且不知存恤国力民力,因此政权不稳,民心已失,人才思得明主而事。这里,结论——是建立帝业的理想根据地,又有可乘之机——虽未明确提出,但不言而喻了。
后一层是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建国方针政策,以及伐曹进军的路线。
诸葛亮先分析了刘备现有的优越条件:政治上有号召力(“帝王之胄”),社会上有威望(“信义著于四海”),又虚心求贤,人才荟集。再指出应如何准备创造新的条件:①建立根据地(“跨有荆、益,保其岩阻”),积蓄力量;②搞好和西南各民族的关系(“西和诸戎,南和夷越”),解除后顾之忧;③联合孙权(“外结好孙权”),争取同盟者;④革新政治(“内修政理”),取得各阶层的支持。然后提出伐曹兴汉的时机和步骤。如前所述,曹操这时已很强大,所以要等到“天下有变”,即有了可乘之机,才进行讨伐。在军事行动上,诸葛亮提出兵分两路,像钳子一样夹攻敌人的高想,并用反问句强调这一行动必然会得到人民拥护(对此决策,诸葛亮身体力行,付出毕生精力)。最后,用预言的形式,作出整个对策的结论——“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圆满地回答了“君谓计将安出”的发问。“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表明了刘备内心的无限喜悦和赞赏,也表明了两人的政治见解完全一致。
3.小结这一部分。
在这段对策里,年仅26岁的诸葛亮,准确而深刻地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预见到今后将会出现的鼎足三分的局面,并事先为刘备规划了战略决策,以后事态的发展,基本上符合隆中对策的预言。这就充分显示了这位青年政治家、军事家的卓越见识和非凡才能。从某种意义上说,刘备如果没有诸葛亮的赞助,就不能成就他以后的霸业。当然,诸葛亮之所以能作出这样的分析和规划,是他密切注意时局及其他有关资料,深入观察和研究时局的动态和发展的结果。不关心和观察时局,胸无大志,鼠目寸光,是不可能作出这的对策的。在对策中,还可看到诸葛亮主张爱恤民力,信用贤才,革新政治,争取同盟者,认真研究各种力量的特点及其矛盾关系,作出相应的战略决策,这些在当时及此后都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这一段不仅内容精辟,而且论证严密,对每种力量的分析,都是先举出充足的论据,进行推理,然后作出明确的结论。这种说理方法和严密的逻辑思维,很值得学习和借鉴。
四、简析课文第一、二、四部分
思考:这几部分在全文中各起什么作用?从中可以看出本文在叙事上有何特点?
明确:
1.第一部分(第1段):写诸葛亮“躬耕”而“好为《梁父吟》”“自比管仲、乐毅”,是正面写他有不凡的抱负;“时人莫之许”从反面衬托,说明一般人不了解他;“惟……谓为信然”一句则从侧面写出只有知己才真正了解他。这一段使人们对诸葛亮有一个初步认识。为下文刘备的出场作铺垫,为徐庶荐诸葛亮埋下伏笔。
2.第二部分(第2段):徐庶把诸葛亮比作“卧龙”,这一比喻形象地显示了诸葛亮是一个隐居山野而具有超人才智的非凡人物(“龙”是传说中的动物,“卧龙”是说它目前虽然卧伏在草野之间,一旦风云际会,就会飞腾九天的)。刘备的“君与俱来”四字,既表明他希望招致人才,又反映了他对诸葛亮还没有真正了解和高度重视。徐庶建议刘备亲自往访,“不可屈致”,就进一步说明诸葛亮的卓越不群,从而提高了诸葛亮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并为下文“凡三往,乃见”埋下伏笔。’
3.第四部分(第6段):写关、张不悦和刘备称他得亮“犹鱼之有水”,照应开头,再次从侧面衬托出诸葛亮的卓越才能。这一比喻也写出了刘备对诸葛亮的信赖和极为满意的心情。
从这几段文章中可以看出本文在叙事上既简洁又生动,虽系节选,但有首有尾,独立成篇,全文过渡自然,联系紧密,重点突出,结构完整,值得学习借鉴。
五、简要小结全文的写法
《隆中对》一文仅用五百余字,材料又以对话居多,但能鲜明地树立起诸葛亮的形象,这是只有大手笔才能做到的。一方面由于作者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等手法,从不同角度来突出诸葛亮的品行、性格、远见和才能,另一方面又处处围绕诸葛亮进行详略得当的剪裁,使得重点突出,中心明确。
六、学生齐诵第4段
七、布置作业
1.背诵第4段。
2.课外阅读《三国演义》中“徐庶走马荐诸葛”“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对隆中三分决策”等有关回目,并与课文比较两者写法的异同。
《隆中对》译文 篇11
隆中对(二)
深圳市南山荔香中学 萧明光
教学立意和要求:
秉五柳先生“不求甚解”和诸葛亮自己“观其大略”的读书方法,总体感悟和把握诸葛亮垄亩隐居却全知天下的青年政治家的胸襟韬略,获得年少奋发可为的人生启迪。深入钻研,理解和领会本传节选部分详言略事的特点与严整的行文结构。反复诵读,于情感熏陶之外,培养文言语感,积累相应的语言材料。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步骤 :
第一步课前准备
给学生提供三个网站:
襄阳网:http:
襄樊汉江网:http:)
琅邪三国文化三国杂谈
要求学生课前查阅,了解诸葛亮的简单生平事迹、东汉末诸侯割据的状况和三国鼎立的形势图,以期对文本教学的背景资料有一些基本的感性接触。
第二步 课堂演绎
一、导课。以“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开场,点明诸葛亮这个名字在民族历史传统中作为智慧符号的现象和意义。
二、开读。作为感悟领会的重要环节,要求用重视历史沧桑的心态和模拟特定人物口吻的语调来读。首先,用录音范读或教师范读。再学生齐声通读课文一遍,教师根据具体情况,纠正相关误读和心态语调不到位的地方。继而,给足时间,让学生对照课文和字典词典,在读准字音和粗通文意的基础上,分角色(陈寿、刘备和诸葛亮)自主或教师点名朗读。
三、感知。从最后一段开始,抓住刘备比喻,确定君臣二者鱼水相得的关系。此处可略做阐发:“鱼水”之喻于后代影响至巨,唐太宗将君民比喻为“船与水的关系”,毛泽东将军民比喻为“鱼水关系”。本文以“鱼水相得”为小结,我们的研读可看作事物发展之果,再回溯到篇首,探究事物发展形成之因。教师或引导学生杂说,或点名个别回答,归纳总结全文的基本内容:
第一段:诸葛为人,蓄“水”待发。作为传记的基本要素,这一段依次介绍了传主的职业身份、爱好、身高、志向和交友,塑造的是一个隆中十年、淡泊明志却又高远雅怀的隐士形象。
结合本段内容,引导学生结合网上查阅,简单介绍诸葛亮的生平。可提出三个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一是“好为《梁父吟》”说明诸葛亮的什么特点?二是“身长八尺”的介绍仅仅就身高而身高吗?三是对诸葛亮自比而起的友与时人、众与寡的评价的含义是什么?
第二段:先主器友,荐“水”将用。这一段有别于上段的正面介绍,而做侧面展示,通过其朋友徐庶的推荐来渲染诸葛天才难得的人物性格。以写法而言,既是变化,又是照应承接。
第三、四两段:鱼儿问计,放“水”对策。这两段是文章的重心部分,刘备的三顾茅庐而问计,既是他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广告姿态,又是他考察真伪、试探深浅的手段。“三往”,见其诚:“屏人”状其密;言说内容,可以看出他的急不可耐(由短句和语意体现)。刘备所说,分三个方面,首是严峻局面,次是承担己责,后是求计问策。诸葛亮的回答,胸有成竹,从容不迫,以十年的潜心修为,解刘备的长期困惑。
以写法而言,这一部分又为正面展现。
最后两段,用刘备的称善和形象比喻,再一次侧面烘托诸葛亮英明睿智的形象。
通过以上串讲和粗略分析,板书本文的思路结构:
①蓄水静待(正)
②荐水替用(侧)
③问水求计
④放水对策
⑤称善情好
⑥鱼水相得
四、精研。把第四段作为精读详解的对象。为了获得直观效果,让学生提供从网上查得的东汉末各地豪强的割据图和三国鼎立图,前者照应诸葛亮指定蓝图方略时的天下形势,后者印证诸葛亮终生为之奋斗而形成的实际局面。同时,引导和组织学生运用多种诵读方式,将文字读顺,大意读懂;再师生合作探究;诸葛亮隆中潜卧十年,精心为刘皇叔度身打造的战略蓝图是什么?对于天下形势,诸葛亮是如何依次进行分析的?刘备的优势及其一统天下的策略方针是怎样的?在充分思考讨论的基础上,达成大体的共识,板书如下:曹操人谋转强百万之众挟天子不可争锋孙权贤能为用国险民富江东三世为援不图
荆州 其主不守 用武之国 环境优越
益州 璋弱鲁北 人思明君 高祖成业
优势:帝室 信义
策略:西和南抚 外结内修
蓝图:霸业可成 汉室可兴
严密的推理分析,具有谨严的逻辑结构。诸葛亮身居茅庐,何以能够如此明察天下呢?引导学生就文章和诸葛亮自身的修养寻找答案。第一段中透露有二:一是高远的志向;二是高朋相交。就修为说,诸葛亮《诫子书》有云,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羽扇纶巾,雄姿英发”,十年隐居,一朝出山,浓墨重彩写春秋,诸葛亮在躬耕垄亩、立志远图之初,实在比我们同学大不了几岁。此中启迪在哪?当要提及。
五、背诵。师生同背,重申开读时的要求。
第三步 影视放映
将《三国演义》电视剧中有关诸葛亮出山的内容于课堂上放映,要求学生将直观形象和根据文字所想像的形象两相比较,看看何处是严格依据史实,哪些地方有较大的艺术加工。
第四步 基础检验
1.注音:垄 诣 胄 沔 箪
2.解释几组多义词:
为 ①好为《梁父吟》 ②谓为信然 ③以弱为强者 ④贤能为之用
谓 ①谓为信然 ②谓先主曰
已 ①自董卓已来 ②已拥百万之众 ③志犹未已
将 ①则命一上将 ②将荆州之军 ③计将安出
3.整理归纳本文的通假字
第五步 拓展延伸
1.利用网络或图书,搜集后人吟咏诸葛亮的诗词或对联五首(副)以上。
2.本文“凡三往,乃见”只五个字,《三国演义》在37和38回里写成五千余字。
要求学生必读这两回的相关文字,感悟小说作者的创造虚构。有余力和兴趣者,可通读《三国志·诸葛亮传》。
3.与家人交流对诸葛亮的看法,尤其注意倾听父母的意见。
《隆中对》译文 篇12
隆中对(一)
深圳市荔香中学 何俊婷
设计方案一
教学设想:
这篇文言文涉及许多历史人物,字句较难,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怎么讲好这篇名文呢?新课标要求教师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即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学生观;发挥师生两个主动性、创造性的教学观;开放的、与现实生活和儿童实际紧密联系的大语文教育观。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习,我决定一改以往的逐字翻译的传统讲法,从启发学生根据课文弄清历史人物的身份、关系入手,进而理解课文,了解诸葛亮的远见卓识。
教学目的:
1.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2.理解时年27岁的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
教学难点 :
目的1。
教学步骤 :
课前预习:要求学生正音、熟读课文,准备有关诸葛亮的故事、对联、诗歌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三国演义》开篇有一首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依旧夕阳依旧,英雄生命已逝,但却活在后世人的记忆里,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今天我们要通过《隆中对》这篇文章来了解他,在学习之前,问一问学生,了解哪些关于诸葛亮的词语、对联、诗歌、故事?
二、检查预习,学生齐读课文。
三、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找出文中所有的人物名字。
四、学生讨论回答:
亮、管仲、乐毅、崔州平、徐庶元直、先主(刘备)、董卓、曹操、袁绍、孙权、高祖、刘邦、刘表、刘璋、张鲁、关羽、张飞
五、如此众多的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的身份、地位是怎样?请同学们分成四人小组,探讨这个问题,记得提供原文根据。
诸葛亮:隐居隆中,种田人。(“亮躬耕陇亩”)
管仲、乐毅:春秋战国有名的将相,辅佐国君成霸业,诸葛亮自比二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崔州平、徐庶元直:是诸葛亮的朋友(“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先主(刘备):是帝室的后代,其父中山靖王刘胜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以光复汉室为由屯兵新野,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为什么?请在原文中找答案。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撅,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
董卓:杀死东汉少帝刘辩,独掌大权,导致天下大乱。(“自董卓以来……不可胜数)
曹操:开始没有名声,兵力也弱,现在有百万军队,挟持皇帝号令诸侯。(“曹操比于袁绍……挟天子而令诸侯”)
袁绍:汉末冀州牧,几十万军队与几万人作战,大败(老师补充官渡之战)。
孙权:继承父兄之业占据江东,是江东之主。(“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
高祖:刘邦,西汉开国皇帝。
刘表:荆州牧
刘璋:益州牧,昏庸懦弱。(“刘璋暗弱”)
张鲁:占据汉中,在益州的北面,国富民强却不知爱惜。(“张鲁在北,……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关羽、张飞:师补充:是刘备的手下。(“关羽、张飞等不悦……羽、飞乃止”)
说明:弄清楚了人物关系,也就基本疏通了课文,而这一切都是学生依据课文讨论、探究的结果,因为从人物人手,也不至于很难。
六、人物的身份、地位现在都清楚了,问问学生,对于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刘备来说,哪些人特别重要?(曹操和孙权、刘表、刘璋、张鲁)
(设计这个问题,是为下节课引出诸葛亮的计策做铺垫。)
七、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进一步熟悉人物,自己查阅相关历史书籍,了解当时的背景。找出文中的地名,画一张地形草图,能体现大致方位即可。
第二课时
一、学生交流所找的地名,根据课文,分析当时情形。(这部分以学生分组讨论为主,需要老师的引导)
博陵、颖川、新野、江东、荆州、南海、吴公、巴蜀、益州
1.博陵、颖川:分别是崔州平徐庶的家乡。提一下即可,古人常将家乡缀在人名前面。
2.新野:刘备屯兵之所。为什么刘备会屯兵这里?他怎么会见到诸葛亮?用文中话回答,并解释清楚。(这个问题有助于理解课文第二、三段)
3.江东:孙权占据的地方。
4.荆州:北面靠着汉水、沔水;东面与吴会相连,西面与巴郡蜀郡相通,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北据汉、沔……此用武之国)
5.益州、地势险要,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
二、出示三国形势图,(虽此时还没有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但可以帮助学生有大致的方位概念)
三、请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将上节课的人物与本节课的地名结合起来,参照地图,分析形势,当一回军事指挥家,为处在困境中的刘备出一条妙计。
曹操北方,兵力雄厚,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江东,已经三世,国显民附可以为援
刘表据荆州用武之国,不能守
刘璋据益州险塞,暗弱可攻荆益
张鲁在益州北面,民殷国富却不知存恤有利条件
刘备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思贤如渴
四、参照课文,将你的计策与诸葛亮的对照一下,看看诸葛亮对天下形势有怎样的分析。
五、诸葛亮为刘备提出了什么策略?(要有原文根据)
曹操:今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民附,任用贤能可援不可图
刘表:据荆州用武之国,却不能守。
刘璋:据益州险塞,暗弱
张鲁:在益州之北,民殷国富却不知存恤。
第三课时
一、再读课文,体会文章语言的精妙。
二、通过一番精彩的对话,我们初步了解了诸葛亮,你如何评价他?与同学交流一下。
三、完成课后练习一、三。
四、发《三国演义》第37、38回的资料,做比较阅读。课下写小短文,探讨一下史学家和文学家笔下的诸葛亮有什么不同?
五、建议:学完《出师表》一文,可与本文结合,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再次解读历史人物诸葛亮。
相关网站:
http:
资料:
1.诗词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
2.诸葛武侯祠对联:
日月同悬出师表,风云常护定军山。
青山绕郭宜龙卧,翠柏参天有鹤来。
有庐堪千古,读策定三分。
草庐卧龙,王佐动先主三顾,兰田生玉,英才起吴帝唯称。
梁父吟成高士志,出师表见老臣心。
3.词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故事: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空城计。
5.补充:官渡之战。八月,袁绍大军推进至官渡,双方攻守激战,对峙数月,十月,袁绍谋士许修愤然降曹,献计偷袭袁军屯粮地乌巢(今河南原阳东北)。曹操当即亲率步骑连夜奔袭乌巢,尽焚袁军粮袜(参见乌巢之战)。袁军乌巢大败,军心震恐,部将张、高览阵前降曹,瞬时全线崩溃。曹操趁热反攻,大获全胜,歼灭袁军7万余人,袁绍率余部渡河北逃,从此一蹶不振(见官渡之战)。此战,曹操展出奇兵,顽强坚持正面固守,创造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隆中对》译文 篇13
教学设想: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篇教学设计旨在立足文本本身,教师适度的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目的:
一、明确诸葛亮的政治蓝图及策略;
二、了解诸葛亮的远见卓识以及锐利深刻的战略眼光。
教学难点:
目的1。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提起诸葛亮,我想大家都知道,你记得哪些关于诸葛亮的词语、诗句、故事、对联,说出来让同学们一起分享。今天我们学习新课文《隆中对》,你们肯定会对诸葛亮有进一步的了解。
(以故事、对联等引起学生求知的兴趣)
二、老师介绍《三国志》,范读课文。
三、生准备分小组比赛朗读课文,为课文正音、正字。
四、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参照课文注释,自己解读课文,有问题的,做上记号。老师巡视指导,然后集中解答疑难字句,充分相信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交流,能够解决疑难问题,为进一步探究做好准备。
五、布置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研读课文,了解诸葛亮的政治蓝图及策略,解决课后习题一。
一、请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讨论:
(用原文回答)
1.刘备的现状:刘备为什么会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2.天下的形势:曹操、孙权、荆益二州。
3.在此形势下,诸葛亮为刘备设计的策略及政治蓝图是什么?
二、再读课文,你如何评价诸葛亮?与同学交流一下。
三、布置作业:完成短文:我眼中的诸葛亮。
第三课时
一、本节课进行比较阅读,将小说中的诸葛亮与史书中的诸葛亮相比较,小说家进行了哪些艺术加工?
二、关于诸葛亮还有哪些故事?请同学们课后阅读《三国演义》,研究诸葛亮的战略在小说中是如何演绎的。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多种渠道,进一步了解诸葛亮的一生,谈谈你的感受,写在周记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