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通用2篇)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篇1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一、课时基本内容:1课时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二、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重、难点的确立,教学资源的取舍,教法、学法的选择等
1.教学内容分析:第三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是一单元内容的总结和提升。要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引导学生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应有的贡献。“忧患可以兴国”,引导学生了解国情,使他们正确认识我国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差距,树立忧患意识。“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分析了青少年要承担的历史责任,激励青少年面对现实,了解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懂得为中华民族的兴亡做好准备。是知识性最弱、情感性最强的一课。
2.学情分析:对于爱国者的事迹,学生知道不少,关键是如何通过对人物事迹的分析让学生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应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启发学生与这些爱国人物产生思想共鸣。培养坚定的爱国主义情感,对于我国的青少年以及我国的未来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3.重、难点的确立: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对爱国者热爱祖国、忠于祖国的思想情感的理解和体会。对于爱国者的事迹,学生知道不少,关键是如何通过对人物事迹的分析让学生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应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启发学生与这些爱国人物产生思想共鸣。4.教学资源的取舍:(1)充分利用教材课文中的材料。(2)对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与创新方面的差距需补充相关材料。5.教法、学法的选择:探究、体验、讨论、讲授等相结合;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和讨论,将问题分析清晰,给学生以启发和反思。(1)讨论法。(2)问答法。在导入阶段和课中,大量使用。(3)阅读法。对课中重要文字、图片、图表要引导学生阅读。(4)笔记法。课文中重要的概念、意义等要通过笔记批注和用笔勾画的方法进行标识。(5)探究法。结合课中的交流和探究。(6)讲解法。本课知识点较多,需要教师适当进行归纳和讲解。三、拟达成的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的国情,了解我党的基本路线。
能力目标:认识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
态度情感价值观: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关心人民,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情感。四、教学流程
环节
师生活动设计
训练内容
预期目标
设计意图
效果反馈与修正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课前准备. .收集资料比较我国与发达国家存在哪些差距。学生课后自己归纳、查阅资料、整理树立忧患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
课中教学
课中教学
导入:读教材p17:孟子的名句:“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帝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并尝试进行解释。
这句话的原意是,一个国家内部没有执法严明的世臣和直谏之士,外部没有抗衡的邻国和受侵袭的忧虑,往往会走向灭亡。由此可见,忧难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则会导致灭亡。 现在,我国与新中国成立前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在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时时不能忘记的就是“忧患”两个字。第三课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板书)一、树立忧患意识(板书)在当前我们为什么还要树立忧患意识?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7-18,进行思考归纳。学生分组讨论。树立忧患意识有两个原因:1.对于个人来说,如果因为生活富足而变得毫无理想,整天沉浸在享乐之中,就必然会堕落;对于国家来讲,如果满足于自己的现状,则会走向灭亡。2.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社会政治制度还很不完善,公民的素质还比较低。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的不足,否则,必然会落后。3.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科技、教育、综合国力等方面仍然存在差距。我们说到“树立忧患意识”,那么,谁应该树立忧患意识?(我们大家。)确实,我国每个中华儿女都应承担起建设国家的重任,特别是我们青少年,祖国的未来属于你们,建设祖国未来的责任也属于你们。青少年肩负着怎样的建设祖国的重任呢?二、以振兴中华为己任(板书)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9-20:就名言名句谈读后感,说说这些先辈高尚的思想境界。寻找“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人物或有关的故事,也可以查找当代的人物或者自己身边的普通人及其故事。
人物
事迹
学生阅读教材p19最后一段,说说自己对这段话的理解。活动:结合教科书第19页的“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谱写自己的“毕业歌”小结:学生齐读教科书第20页一段学生阅读这句话并尝试进行解释。学生回答学生阅读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学生发言学生展示查找的资料,了解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差距。学生回答学生阅读学生思考学生回答学生阅读学生回答学生活动学生小结孟子的名言是什么意思?在当前我们为什么还要树立忧患意识?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哪些差距?我们说到“树立忧患意识”,那么,谁应该树立忧患意识?青少年肩负着怎样的建设祖国的重任呢?谱写自己的“毕业歌”这句名言是本部分内容的最好诠释,用此引入主题极为恰当。
用提问的方法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讨论,使学生对树立忧患意识的重要性产生深刻的认识
让学生通过事实了解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差距,从而树立忧患意识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建设祖国的重任通过解释名句,让学生了解一些爱国志士的胸怀,激发学生为国家民族的兴旺而担当重任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巩固本课所学知识,升华主题。
课后安排1.完成练习册p?2.从历史一路走来,面对现实,展望未来,我们该做些什么?学生课后自己归纳、查阅资料。树立忧患意识振兴中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五、教学反思: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篇2
教学内容 “忧患可以兴国”“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执教人意见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的国情,了解我党的基本路线。
能力目标:认识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
过程方法 阅读名言导入,自由交流,图片展示,教师讲解
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关心人民,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情感。
重点、难点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因为只有让学生搞清楚资本主义在中国走不通,学生才能明白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教具、学具 白纸,粉笔,多媒体(条件允许的话)
教学环节一:阅读名言导入
1.呈现教科书第17页《孟子》中的名句“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帝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学生阅读这句话并尝试进行解释。
2.教师:这句话的原意是,一个国家内部没有执法严明的世臣和直谏之士,外部没有抗衡的邻国和受侵袭的忧虑,往往会走向灭亡。由此可见,忧难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则会导致灭亡。
现在,我国与新中国成立前比,与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有了保障,正在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时时不能忘记的就是“忧患”两个字。
教学环节二:忧患可以兴国
1.教师:在当前我们为什么还要树立忧患意识?
2.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讨论后,再在全班进行交流。教师把学生的看法和意见写下来。
3.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树立忧患意识有两个原因:其一,对于个人来说,如果因为生活富足而变得毫无理想,整天沉浸在享乐之中,就必然会堕落;对于国家来讲,如果满足于自己的现状,则会走向灭亡。其二,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才刚刚起步。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实力还很薄弱,社会政治制度还很不完善,公民的素质还比较低。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的不足,否则,必然会落后。
4.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7页的主题文字,懂得树立忧患意识的重要性。阅读有关柏耀平的阅读资料,并交流对“文章反映了柏耀平怎样的精神”问题的认识。
5.学生查找资料,了解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差距。
教学环节三: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1.教师:我们前面说到“树立忧患意识”,那么,谁应该树立忧患意识?(学生回答:我们大家。)确实,我国每个中华儿女都应承担起建设国家的重任,特别是我们青少年,祖国的未来属于你们,建设祖国未来的责任也属于你们。青少年肩负着怎样的建设祖国的重任呢?
2.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9页的第一段正文,把其中反映先人忧国忧民、自觉承担建设祖国重任的名句找出来。
3.教师解释名句。其具体解释见本教学案例后的附文。
4.学生就名言名句谈读后感,说说这些先辈高尚的思想境界。
5.学生查找资料,寻找“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人物或有关的故事,也可以查找当代的人物或者自己身边的普通人及其故事。
人物 事迹
6.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9页左后一段主题文字,说说自己对这段话的理解。
教学环节四:总结
学生齐读教科书第20页的主题文字,作为本节课的结束。
板书设计 “忧患可以兴国”“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1忧患可以兴国
2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教学反思
要加强知识点的衔接
上一篇:《民族精神耀中华》教案
下一篇:日月无私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