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艾黎:做别人不喜欢的工作
“我喜欢挑战,……十三岁开始就在中国餐馆打工,什么活都干过,而在上大学时因为想一边念书一边做事,所以我在念书的时候就在ge公司做了两年。”在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中国女企业家协会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崛起的中国女性管理者”论坛上,作为演讲嘉宾,思科系统有限公司企业网络解决方案部亚洲总经理侯艾黎娓娓叙述了她的事业旅程……
父亲是山东人,母亲是浙江人。不过,侯艾黎却认为自己的“背景非常复杂”,“我一年半前来到北京,但不是北京人;我从香港搬来,但是我也不是香港人;我在美国住了二三十年,但是我也不是美国人;我在中国台湾出生,但是我也不是中国台湾人;我在西班牙念书,但是我也不是西班牙人。有这样的经验累积下来,我自己觉得我是什么样的人?我觉得我是一个非常非常普通的中国人。”而恰恰是这些复杂的背景,成就了今天的侯艾黎。
而在第二天的专访中,侯艾黎更是向东方早报记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她的职业观。
寻找自身独特的价值
侯艾黎认为,工作时有热情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今天我们做的事情不是自己非常非常喜欢的,那也没关系,把它当作一个学习的过程,累积经验,并且要找寻不同的机会累积经验。
13岁时,侯艾黎和母亲移民到了美国,可是姐姐和弟弟当时却还在中国台湾;为了让姐姐和弟弟能早日来到美国,迫于经济原因加上当时一句英文也讲不来,侯艾黎不得不随母亲到中国餐馆打工。据侯艾黎回忆,在中国餐馆里她什么活都干过,例如,帮客人挂大衣,洗碗,帮大厨、二厨配菜,而且做得非常好,到了18岁时已够担任总经理的资格。
在侯艾黎看来,这些餐馆里干的活并不是一级比一级高,有很多活是横向的;工作经验的积累也是一样,人们想要升职,但是很多时候是需要很多横向经验以后,才能升任为经理。不过,最终侯艾黎放弃了餐馆总经理的职位,在母亲的支持下上大学,攻读数学和西班牙语,毕业后进入美国的at&t工作(1986年-2000年)。
虽然进了at&t,但是当时艾黎什么都不会,一切得从零开始,而在中国餐馆的打工经验很好地帮助侯艾黎度过了一般人难以逾越的难关:从头学起,足足学了6年;付出总有回报,最终侯艾黎在at&t升职到了董事总经理的职位。
当然,侯艾黎也把自己成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归结到善于抓住机会:别人不喜欢做的工作自己却喜欢做。
1995年,在美国新泽西州工作的时候,侯艾黎的同事最厌烦在下了班吃完饭之后再回到办公室开电话会议与东南亚联系;而侯艾黎却抢着在下了班以后开电话会议联系东南亚。at&t的相关负责人知晓情况后,把侯艾黎派到东南亚负责产品销售,而这是侯艾黎职业生涯的第一次突破,从科技转向商业,边学边做,一共做了7年。
到了2000年,在互联网热潮袭来时,侯艾黎带着5名at&t的同事,辞职离开了at&t,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吸取冒险的经验教训
侯艾黎认为,人要在冒险中吸取经验教训。她本人便是在事业最低潮时得到了即使到哈佛攻读mba也学不到的经验教训。
侯艾黎说,当时之所以创办自己的公司,主要是看到通过互联网可以做ipphone的生意,一旦上市的话,还能赚到大钱。
但是,由于之前在at&t工作时,客户是冲着公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与侯艾黎洽谈生意的,守时而有效率,因而相信任何人说的话都是值得信赖的。而在自己任公司ceo时,侯艾黎“推销”的却是自己,要凭自己的“嘴”说服客户,结果与客户谈生意时,侯艾黎渐渐发现偏离了原来的轨道:客户不守时,不讲信用,虽然从一位美国投资商得到第一笔10万美元的种子基金,但还是找不到足够的基金维持网站初期的“烧钱”数量。因而,不到6个月,便垮掉了。
不过,即使在最低潮、最困难的时侯,侯艾黎也仍然坚持先帮助和自己一同辞职的原at&t的同事找到工作,之后自己才开始找工作。
通过这次最冒险的创业经历,侯艾黎感觉当时自己特傻,因而反思:是继续做生意还是进大公司?而如果进大公司的话,可以得到很好的培训机会,也能降低职业风险。
经过反复衡量之后,2000年末侯艾黎决定加入思科的咨询团队———互联网解决方案部(ibsg)。有趣的是,思科的亚洲顾问团主管这一职位当时没人担任,而侯艾黎坚持她特有的“别人不喜欢做的工作自己却喜欢做”的职业观,加上自己是中国人又是女性,希望回到北京后自己的工作能对中国和中国的女性有所贡献,因而主动请缨,得到了亚洲顾问团主管的职位。
不过,侯艾黎坦承自己没有咨询的经验,却有技术、通讯方面的行业经验,但她自信地认为,咨询的经验可以在实践中学到。
而现在,她已升职为思科系统有限公司企业网络解决方案部亚洲总经理。咨询的经验也是越来越丰富。据侯艾黎本人透露,她带领的这个咨询团队作为北京市政府的咨询顾问,已协助市政府完成了一个重大的在线战略项目,也早已和政府建立了很好的联系。
是挑战,是自信,是主动,才有了今天的她。
来源:东方早报
上一篇:李一男:华为最牛的人
下一篇:隋凯:从乞儿到股市“大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