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雷锋精神学习心得
“雷锋”,这个年仅23岁的名字对于每一个生长在中国土地上的公民来说耳熟能详、家喻户晓,在他短暂的时间里做好事无数,而且这些好事没有一件是惊天动地的,都非常平凡普通,每一个四肢健全的人力所能及,可在他逝世后,毛泽东亲笔题写:向雷锋同志学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地成长。就是在他活着的每一天每一时刻都在帮助别人,“做一件好事容易,难得是做一辈子好事”,我坚信雷锋同志如果依然健在,他一定还继续坚守自己的这份执着,他的动力源自何处?
雷锋出生于1940年,这个时候我们的祖国正处在抗战的水深火热中,逝世于1962年新中国正是百废待新的建设时期。他的一生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界,天差地别。雷锋的爷爷一生辛勤劳作,依然负债累累,大年三十被地主讨债,悲愤地死在除夕的鞭炮声中;他的父亲因为参加过毛泽东领导的湖南农民运动,先是被国民党抓去毒打,6年后又遭侵华日军的迫害,翌年一身伤病悲痛离世;哥哥十二岁外出当童工,在繁重劳动的折磨下得了童子痨(肺结核),昏倒在机器旁轧伤了胳膊和手指被解雇。后又到一家印染作坊当了童工,劳累过度肺病加重凄惨地死去;年幼的弟弟还在懵懂中饿死;在育婴堂长到6岁就到雷家当童养媳的母亲在雷锋不到7岁的时候不堪地主凌辱自尽而亡。成为孤儿的雷锋被好心的邻居刘叔奶奶领养,一次砍柴碰到地主婆,左手被连砍三刀……解放前的9年,在雷锋身上旧社会的万恶得到淋漓尽致地体现。
进入新中国的雷锋找到解放湖南部队中的一位连长要求当兵,年龄的原因连长拒绝了他,可是连长将自己的钢笔送给他,在今天来看一只钢笔是多么的不起眼,可是当年对于雷锋,一个9岁的在旧社会受尽苦难的孩子得到一位陌生人如此的馈赠,已经不仅仅是物质的感激,更有精神的感动。1950年,雷锋当了儿童团团长,同年夏天乡政府的党支书供他免费读书,1954年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1956年夏天,他小学毕业后在乡政府当了通信员。1957年加入共青团。自立后的雷锋开始了践行他平凡又辉煌的人生观、价值观:“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在雷锋身上我们能清晰看到新旧中国的差别,幼年在今天的我们看来如同被加工了的电影情节般的惨痛经历,新中国成立后的生活对于雷锋这个无依无靠的孤儿来说是多么幸福,他对旧社会的仇恨有多深对新中国的热爱就有多剧烈!这就是他的强大动力的来源,正是这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感恩和无比的热爱激发着这个年轻充满活力的生命不知疲惫、不求回报地帮助身边每一个能需要帮助的人,尽职尽责做好每一项工作,满腔热情地参与每一项有意义的劳动。
相比之下,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我们,对于旧中国的认知仅在书本、影视作品中,反而越是衣食无忧越是挑剔委屈,我们抱怨社会处处是陷阱埋怨他人冷漠……我们得到的太容易了,幸福被我们自己贬值了,就像现在过年没意思了,因为每一天的生活标准都如同过年(写的这里,很想问一句题外话:过年的没意思我们应该感谢社会还是怨恨社会?),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毕竟是事实。当然,现实的社会的确并不完美,很多原本要正面积极引导的表象可能因为必须正面而“被正面”,科技的进步、信息的发达让我们完全有能力通过表现直接看到本质,所以对于很多人对“主流”的抵制我很理解。但是我个人觉得,不能因为这些都成为自己消极低沉,甚至为恶的理由,不管学习雷锋是谁在发起谁在倡议谁在号召,雷锋作为一个普通工人、普通的士兵,他实实在在地感动了我,我的学习很简单,做好自己,尽自己的能力帮助身边的人。就像团委曾经组织过的拓展活动,平时显而易见的大道理在亲身经历体验后才能真正感同身受,感悟必须自己去实现,喜欢公益广告里的一句话:公益广告如同一盏灯。我愿学习雷锋的活动也像一盏灯,每个人照亮自己照亮自己身边的人,就足够了!
上一篇:小草的启示
下一篇:父亲节征文:父亲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