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易文君范文网!

7.1 轴对称现象

小学作文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7.1 轴对称现象(精选3篇)Cs1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7.1 轴对称现象 篇1

  教学目标:Cs1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探索轴对称现象共同特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Cs1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认识轴对称,能够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Cs1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3.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体会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和它的丰富文化价值.Cs1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教学重点:通过实例理解轴对称的概念.Cs1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折纸、图形欣赏、印墨汁等数字活动过程,提高空间观念.Cs1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教学准备:宣纸、墨水、剪刀、生活中的一些轴对称图形(如:剪纸、图片等)、常见几何图形、多媒体.Cs1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教学过程设计:Cs1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Cs1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欣赏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Cs1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在生活中,许多事物与图形紧密联系在一起,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生活中的图案,首先请大家来欣赏.(多媒体显示)Cs1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这些美丽的图形来自生活.认真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Cs1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学生从图形中抽象出它们的共同特征.Cs1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3.举出几个生活中具有对称特征的物体,并与同伴交流.Cs1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4.你能将图中的窗花沿某条直线对折,使直线两旁的部分完全重合吗?Cs1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5.通过动手实验,你发现这些对称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Cs1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6.出示课题.Cs1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二、动手操作,相互交流Cs1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做“扎纸”活动Cs1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动手实践Cs1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将一张纸对折后,用一根大头针在纸上任意扎出一个图案,将纸打开后铺平,观察、欣赏各自所得到的图案.Cs1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观察探究,相互交流Cs1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观察图案,位于折痕两侧的部分有什么关系?与同伴进行交流.Cs1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定义展示Cs1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3.练一练Cs1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4.做“印墨迹”实验Cs1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动手实践Cs1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取一张质地较软、吸水性能好的纸,在纸的一侧滴一滴墨水,将纸迅速对折、压平,并用手指压出清晰的折痕,再将纸打开后铺平,观察所得到的图案.Cs1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观察探究,相互交流Cs1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位于折痕两侧的墨水迹图案彼此之间有什么关系?与同伴交流.Cs1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三、观察图案,获取发现Cs1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向学生展示几组图案.如:、两个“囍”字,两只小脚丫等,请同学们仔细观察.Cs1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观察每组图案,你发现了什么?与同伴讨论交流.Cs1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四、巩固应用Cs1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从优美的风景画中寻找成轴对称的图形.Cs1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辨别熟悉的几何图形是否轴对称图形?Cs1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3.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向学生展示几幅国旗,请学生观察是否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对称轴.Cs1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六、课堂小结Cs1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Cs1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七、课外延伸,激发求知欲望Cs1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生活中许多轴对称图形,它们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对称美,但它们对称的形状不仅是为了美观,还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你们知道吗?Cs1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如:闹钟的对称保证了走时的均匀性;Cs1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飞机的对称使飞机能在空中保持平衡;Cs1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人的眼睛的对称使人观看物体能够更加准确、全面;Cs1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双耳的对称能使听到的声音具有较强的立体感;Cs1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这节课我们探讨了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在生活中,还存在各式各样的图形,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同学们要做个有心人,认真观察,去感受生活,相信你会有更大的发现!Cs1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八、自我创作,发展思维Cs1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刚才,我们通过“扎纸”、“印墨迹”的方法,得到轴对称图形,想不想自己创作一个轴对称图形来?Cs1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请采用任意一种方式(扎纸、印墨迹、剪纸等)自己设计一个具有特色的轴对称图形来.Cs1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7.1 轴对称现象 篇2

  湖北公安县胡家场中学  刘小平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第一节“轴对称现象”,下面,我就教材、学生、理念、教学过程 等进行说明。一、             说教材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的必不可少的工具,通过对日常生活中表面上杂乱无章的数据和现象的收集、整理,获得对数据和现象的科学认识,从而更准确、更清晰地认识、描述、把握和改造世界。“轴对称现象”是第七章“生活中的轴对称”的第一节,教材通过丰富的现实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并自觉加以数学理性上的分析,感受数学的魅力,体会轴对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丰富的人文价值,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一般能力和审美意识的发展,为后面研究轴对称的性质和其它数学知识打下基础,在初中数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2、 教学目标 的确定根据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新课程标准,以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本课时的教学应力求达到以下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实例和典型图形的过程,认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会找出简单的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了解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联系和区别。能力目标:通过折纸、剪纸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与思考问题的习惯。情感目标:通过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体验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3、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对现实生活实例和典型图案的观察与分析,认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会找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教学难点 :理解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共同特征。为了很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中我认为要把握以下几点:(1)      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比如说,在得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时,我不仅打算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而且还让学生动手剪纸真正理解什么是轴对称图形。(2)      关注方法的形成过程在教学中,我打算启发学生抽象出生活中的实例的基本图形,展开数学探究。在得出轴对称的概念时,要求学生先将纸片对折,中间放一张复写纸,画出一幅轴对称图形来,然后展开,观察折痕两侧的图案,进而归纳出轴对称的概念。让学生形成“实践——观察——归纳”的方法。二、             说学生根据七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对他们作如下心理预测:(1)对生活中的丰富的现实情境具有强烈的好奇心;(2)缺乏学习的方法和语言概括能力;(3)对基础知识重视不够,因而对概念分析不清,把握不透。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1),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心理(2),避免学生心理(3)的出现。三、说理念在整个教学过程 中,体现新课程理念:1、 数学知识的探索与获得来源于对生活的感悟。情境中游览世博园后,学生感悟了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学生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了解了轴对称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2、体现“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位的主体教育思想。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发扬教学民主,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活动、合作交流,充分进行鼓励与引导,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3、  体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理念。无论是在情境的创设,还是在开放性习题的设置,每个学生看到的和想到的都不一样,教师都给予肯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如何画和剪轴对称图形,如将纸片对折两次后,剪大红的“双喜”,这种利用轴对称的知识剪纸,在学生以后的日常生活中是非常有用的。4、 现了“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理念。通过让学生观看美好的风光,感受到我们的地球原来如此美妙,诱发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设计、美化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当然首先要保护好环境。四、说过程本节课的教学流程为:观察思考——探讨特征——归纳总结——动手实践。教学内容由以下四个问题逐步深入:1、 观察思考本节课首先把学生带入到央视栏目“正大综艺”节目现场,让学生到美丽的云南参观后,以小组为单位抢答问题:影片中各景点和图案的最大特征是什么?这样的引入创设了一个愉悦的问题情境。学生通过看到的,在小组内积极讨论后回答问题。接着,教师顺势给出几个轴对称图形,让学生分析这些图形有何共同特征?2、 探索特征,形成概念学生针对上面提到的问题,举出生活中具有这种特征的图形,并动手折叠、动手剪纸,交流讨论得出什么是轴对称图形,这样,即让学生关注了生活,又关注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学生建立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后,为了避免前面所说的心理预测(3),对概念分析不透,把握不清,这里要求学生在对折后的纸片上(其间放了复写纸)把生活中自己认为最美好的轴对称图形画出来,全体学生都能画出不同的轴对称图形来,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不仅可巩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还让全体学生都能体验成功。接着让学生展开矩形纸片,分析折痕两边的图案,从而得出轴对称。为了进一步让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概念,分清它们的区别和联系,设计了一组习题:第一题中,有的学生认为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的认为不是,面对这样的认知冲突,就形成了新的认知需求——寻求解决方法。学生很自然地在下面先裁剪一个平行四边形纸片,折叠后惊喜的发现,平行四边形竟然不是轴对称图形。在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之后,不仅悟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还形成了科学的数学研究方法:猜想——实践——归纳——验证。第二题是一个开发性题,学生观察一建筑物及其在水中的倒影后,有的说是轴对称图形,有的说是轴对称,实际上都有道理,把水上部分和水下部分看成一个整体,就是轴对称图形,把水上部分和水下部分看成两部分,就是关于水面成轴对称。这里向学生初步渗透辨证统一的哲学思想。第三题是从四个图形中找出不同类的一个图形,因学生观察的角度不同,结果不一样,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尊重了学生。3、 归纳总结学生小组交流,小结本节课在知识、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收获。4、 动手实践让学生利用轴对称的知识剪“双喜”,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综上所述,在教案的设计中,我突出了以下三点:一是贯穿一根暗线,以学生的认知需求为整堂课的逻辑顺序,推动课程的进行;二是体现一种理念,新的课程理念;三是达到一个目的,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Cs1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7.1 轴对称现象 篇3

  一、背景分析 Cs1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教材背景:《轴对称现象》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Cs1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学生生活在丰富的图形世界中,许多美丽的事物往往与图形的对称联系在一起,教材提供了建筑物、动物、植物等图片,由学生观察、分析,抽象出它们的共同特征,为学生的自主探索留有很大的空间。 Cs1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学情分析:学生综合素质较好,家长文化素质较高,班级多媒体及网络设备齐全。为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创设了有利条件。 Cs1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二  教学反思  Cs1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1、教材提供的素材较多,但还不足以充分挖掘数学的人文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在用教材上下功夫,要能预见到学生在课堂上会举什么例子,做好应对准备,比如车标、国旗、民间艺术、银行行徽、中英文字等等,学生要什么,我们可以给它什么,同时学生在课前也要通过各种途径包括上网查询、搜集一些资料,虽然前期准备工作较辛苦,但效果肯定更好。 Cs1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2、教学时比较关注非数学化的图形操作(动手剪字等),也比较关注非标准化的几何图形(以实物为载体,感受轴对称现象),这就是新课程的独到之处。从双喜剪字、车标、国旗、民间艺术、银行行徽、中英文字等切入,多方位、多角度进行人文教育,真正体现数学的人文价值,既反映数学的生活化,又能让学生在兴致高昂的状态下学习有用的数学,融入社会时也能体验到生活中的一些数学情境,甚至可以终身受益。 Cs1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3、我用大量的flash图片进行演示,给学生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旨在培养学生养成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生活现象的习惯,主动建构自己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课后我随机作了调查(本节课其它环节的设计大致相同),我问学生这节课到底学到了什么?一位学生的回答很有代表性:“说实话,老师,这节课我学到的数学知识并不多,但我学到了其它很多非常实用的生活常识,真的使我大开眼界,另外我考虑问题的角度也多了,思路也开阔了。”——我暗自庆幸,也许这就是我教学观念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所致吧。 Cs1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4、此案例是《轴对称现象》的一个片断案例,案例形成之前经历过多次试教,是原汁原味的自我反思,这期间也获得过同伴的诸多帮助,也受到过一些专家在理念层面和实践层面所赐予的专业引领,这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原动力,是我本人一次真正的元心理体验。我坚信:只要有行为跟进的全过程自我反思,新课程理念就容易转化为教师的实践行为,从而缩短高位理念和低位实践之间的落差。Cs1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精选图文

154647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