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 米 的 认 识(精选14篇)
千 米 的 认 识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长度的观念,知道1千米(公里)=1000米.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测量1千米的方法.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
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1千米的长度,掌握1千米和1米的关系.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亲自体会生活中测量1千米的方法.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
1.师问:我们都学过什么长度单位?你们能用手比一比1毫米有多长吗?1厘米、1米呢?如果测量铅笔的长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测量教室的长度呢?
2.小组交流,整理资料(课初,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课外测量的情况)
各小组汇报课外测量情况:
(1)测量一下路边两根路灯间的距离为多少米?多远为1000米?
(2)测量一下学校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多少米?跑几圈是1000米?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图片“认识千米”.
师问: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发表自己的看法.
2.教师小结:通过画面我们看到了路旁的里程碑上标有50千米(km)、100千米(km)的字样,同时板书“千米”.
3.设疑:计算比较长的路程,为什么通常用“千米”(公里)作单位?
你们想了解有关千米的什么知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
三、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1.各小组汇报课外实际测量情况.学生汇报时,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并把有关数量板书.
2.教师说明:路边两根路灯杆间的距离是50米,二十一根路灯杆的距离长1000米;
运动场跑道的一圈通常是400米(结合本校实际)跑两圈半是1000米.
那么,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就是1千米.
师问:你们知道1千米和1米之间的关系吗?(板书; 1千米=1000米)
3.估想.
(1)师问:1米有多长?50米有多长?100米有多长?两个里程碑间1千米的长度?(让学生闭眼想象)
(2)师问: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的里程大约是1千米?(小组讨论)
(3)师问: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猜测的吗?想一想,你还知道什么物体间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或者是几千米?
记忆进率.
问:还记得手指游戏吗?现在请你猜一猜“大哥和二哥”之间有什么秘密?
明确:大拇指代表“千米”、 食指代表“米”;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较远,正好表示它们之间的进率是1000.
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看下图,从小林家到什么地方有1千米远,把路线画出来.
学生汇报时,说一说想的过程.
2.把每小时的路程和合适的交通工具用线连接起来.
(学生订正时,适时加入交通法规教育.)
五、实践.
师问:你们想不想体验一下走1千米有什么感觉?想不想知道自己走了多少步就是1千米?走了多长时间大约是1千米?(组织学生到操场分小组进行探究活动“走一走”)
汇报:你们是怎么走的?有什么感觉?
六、看书质疑,全课总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你们有什么收获?
2.齐背“手指游戏歌”,加最后一句话“大哥二哥有秘密,这个秘密是1000.”
七、课外实践作业 .
查阅有关“千米”这个长度单位的小资料,和同学们说一说.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走一走
活动目的
通过实践使学生真正领悟1千米的具体长度.
活动准备
秒表
活动过程
1.教师事先在操场上量出1千米的长度(可根据跑道的长度进行估算).
2.组织学生到操场分小组进行体验.
3.可以看自己走多少步是1千米,也可以利用秒表看走多长时间是1千米.
千 米 的 认 识 篇2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p7-8千米的认识.
二,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走走100米的一段路,感受100米的路有多长,同桌准备一根米尺与课件.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目标确定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这一长度单位,并通过操作,推想,交流等活动感知1千米有多长,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
(2)知道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化聚.
(3)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千米,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与同伴交流中体验学习数学的愉悦心情.
教学策略选择
(1)让学生成为建构新知的主人
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对有关的数学学习内容进行探索,实践与学习的过程.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通过引导,组织及与学生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建构新知时,要以学生为主,让他们去亲自体验.本节课我主要通过以下环节突破重点:第一,回忆活动,建立表象.课前让学生通过"走一走100米","扣一扣时间","数一数步数"等活动,建立学生对100米的表象,从而让学生推出:10个100米是1千米,在100米的路上来回5次是1千米,大约走15分钟是1千米……第二,学生描述1千米的长度.学生对千米的初步认识后,我放手让学生利用身边的数据来描述1千米的长度,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留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和广阔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自己学习.
(2)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新课标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感性材料,在课堂上创设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例如在教学"千米的认识"时,我就录制一段录像放给学生观看,就可以告诉学生,我们刚才走了1千米.运用媒体教学一方面学生亲身体会到1千米到底有多远,把一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另一方面,学生观看时,每看到一处自己熟悉的事物,就指着说:这就是"什么".学生情绪高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些信息的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生产实际,拉近了学生与千米的距离,从而也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体会到原来千米就在我们身边,原来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课件出示一些路程指示牌)
平阳 瑞安
50千米 38千米
乐清 灵昆
45千米 20千米
师:小朋友见过这些牌子吗 你能看明白指示牌的意思吗
师:千米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生活中以千米作长度单位是很常见的,1千米有多长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千米.(板书课题)
建立模型
(一)初步感知1000米的长度
师:昨天我们一起测量了从百里路小学的校门口到丽都美容院刚好是100米的路程,同学们分小组走了走这100米的路程
(课件出示图片,引起回忆后交流)
汇报交流:
师:小朋友走100米大约用了多少时间 走100米大约用了多少步
师:从校门口到丽都美容院是100米,1000米里面有几个这样的100米呢 (板书:10个100米)
师:根据这100米的路程,你还可以怎样描述1000米的长度 (一般学生会从来回次数,所需的时间和总的步数来回答)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引入,增强了数学知识的现实感和亲切感,课伊始就吸引学生的目光,为学习新知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数学才是有生命力的.教师找准了教学内容与学生知识经验的"切合点",在学生建立
100米长度的表象基础上感知1千米的长度,在真实的生活体验中引领学生建立数学模型.
【备选】若学生提出同学间所需时间和总的步数相差较大,可以让学生讨论为什么会有相差,然后得出全班的大约值.
(二)介绍1千米=1000米
1000米用"千米"做单位,可以写作1千米.
板书:1千米=1000米
(三)进一步感知1千米的长度
师:我们用10个100米来描述1千米的长度,走1千米大约用15分钟的时间,走1千米大约用了2000步等分式来描述1千米的长度,同学们能不能观察,测量自己身边的物体长度,再来推想1千米有多少个这样的物体 用你自己的方式来描述1千米的长度.
观察,测量后与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汇报
(四)强化感知1千米的长度
课件出示学校周边的地图:从学校向右走,从校门口—麻行僧街—大榕树—百里东路—市二医大约1千米.从学校向左走,从校门口—一百超市——江心码头—江滨西路—郭公山—勤奋
水闸—现代概念大约1千米
师:其中第2条路是老师每天回家的必经之路,老师骑摩托车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从学校出发到现代概念大约用了1分30秒,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随着镜头来感受一下(课件播放录象).
千米和米的换算
(一)教学换算
师:千米除了表示比较远的路程以外,它还可以用来表示河的长度,桥的长度,水的深度,山的高度,以及描述速度等……(边说课件边出示图片)
师:火箭的速度大约是每秒4千米,也就是多少米
板书:4千米=( )米(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
师:雅鲁藏布大峡谷水深约达5000米,南京长江大桥的长约6000米,能把它们成用千米作单位的吗
板书:5000米=( )千米 6000米=( )千米
(同桌互说想法,然后全班交流)
(二)练习:
1,9000米=( )千米 800米+200米=( )千米
4千米=( )米 3千米—1000米=( 米
2,把每小时行的路程与合适的交通工具连一连.(略)
(三)解释与拓展
课件出示高速公路的指路标志,限速标志,汽车,摩托车上的速度表等让学生能说说指路标志,限速标志的意思.
四 ,总结评价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让你感到最深刻的地方在哪 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五,家庭作业
与同伴在家的附近或学校附近走1千米的路程,体验1千米有多远.
此环节的设计让学生通过多方位,多角度的材料感知建立1千米的丰富表象,学生举例身边的事物并用具体的数据来描述1千米的长度,给学生提供操作,交流与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在提供学习资料的基础上现场生成学习材料,在交流中进一步感受1千米的具体长度,在头脑中比较清晰的建立1千米长度的"模型",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在学生具有大量的感性基础和丰富的表象积累上,以直观,动态的录象播放让学生感知摩托车行驶1千米路程,用另一种的方式感知和感受1千米,强化了对1千米有多长的感受性.
此环节的设计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联系生活提供丰富学习材料作为数学教学的活教材,使数学不显得枯燥而是充满真实感和亲切感,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的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四,教学片段实录
片段一:初步感知1000米的长度
师:昨天我们一起测量了从百里路小学的校门口到丽都美容院刚好是100米的路程,同学们分小组走了走这100米的路程
(课件出示图片,引起回忆后交流)
汇报交流:
师:小朋友走100米大约用了多少时间 (大约用了1分30秒)走100米大约用了多少步 (大约走了200步)
师:从校门口到丽都美容院是100米,1000米里面有几个这样的100米呢 (板书:10个100米)
师:根据这100米的路程,你还可以这样描述1000米的长度
生:从美容院回到校门口一个来回是200米,1000米里面有5个来回.
生:走100米大约用了1分30秒,按这样计算,走1000米大约需要15分钟.
生:走100米大约用200步,走1000米大约需要走2000步
……
片段二:进一步感知1千米的长度
师:我们用10个100米来描述1千米的长度,走1千米大约用15分钟的时间,走1千米大约用了600步等分式来描述1千米的长度,同学们能不能观察,测量自己身边的物体长度,再来推想1千米有多少个这样的物体 用你自己的方式来描述1千米的长度.
(1)观察,测量后与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
生1:教室的2块地砖的长度大约是1米,2000块这样地砖的长度约是1千米.
生2:一根米尺长1米,1000根米尺连接起来就是1千米.
生3:教室门高约2米,500个门叠起来的高度约是1千米,快冲天了!
生4:一张课桌的长约1米,1000张课桌连起来约1千米
生5:一个同学把两臂张开伸直大约是1米,1000个同学手拉手大约是1千米.
生6:教室的黑板长约4米,250个黑板连起来大约是1千米.
生7:学校操场跑一圈是200米,跑5圈是1千米.
生8:体育中心泳池的泳道长是50米,游10个来回就是1千米.
………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体现新课标理念,设计巧妙,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素材,注重学生自己对知识的体验,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一)让数学知识与生活密切联系
当数学与学生的现实密切联系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新课标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于1千米的观念的建立本身是枯燥的,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只是机械被动的去学习.然而教师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和补充,教师选择贴近学生生活,以常见的事物作为教学内容,如课件播放我国长江,雅鲁藏布江,火箭发射等图片,让学生对它们的长度,深度,高度进行千米和米的换算,使学生自然就融入了学习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与意义.
(二)把已有的经验作为支点
学生的空间知识来自于丰富的现实原型,培养空间观念要将教学拓宽到生活空间.教师能借助学生对100米的长度的认识作为"敲门砖",找准发展空间观念的支点,通过课前感知,课中回忆,推想等一系列数学活动中逐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让学生在真实的现实背景中,引领学生建立数学模型.
(三)给学生充分的感性积累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感受1千米,建立1千米的观念.教师能从学生所熟悉的校门口到丽都美容院之间100米的长度入手,推想1千米的长度;接着,让学生结合身边的物体利用数据来描述1千米的长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最后,再让学生通过看摩托车行驶1千米的实际长度的录象,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注重感性积累与体验,在学生自己对知识的体验中建构新知的,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用自己的方式描述1千米的长度时,留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自己探索与交流,学生的答案丰富多彩:"教室的2块地砖的长度大约是1米,2000块地砖的长度约是1千米", "教室门约高2米,500个门叠起来的高度约是1千米,冲天了!小朋友走1米大约要2步,1千米大约要走2000步"……这一环节的设计提供给学生"再创造"的时机,形成学生思维碰撞的高潮,课堂显得真实而生动.
执教:温州市鹿城区百里路小学王逸娴老师
设计:温州市鹿城区百里路小学王逸娴老师
指导:温州市鹿城区教师进修与科研中心曾秀真老师
长江是亚洲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长约6000千米.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中国最深的峡谷,水深约达5000米
南京长江大桥约长6000米
火箭的速度大约是每秒4千米
温州市鹿城区"学习主题
构建"观摩课教案
千 米 的 认 识 篇3
教学目标 :
1、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知道1千米是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化聚。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前活动:课前领学生到操场里走100米的路1次,并计下所需的时间和走100米要几步?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初步感知:
1、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并用手势表示长度。
2、填空:2米 =( )分米 60厘米 =( )分米
300厘米 =( )米
3、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①单人书桌的长度是60( )。 ②深圳国贸大厦的高度是160( )。 ③有一项田径比赛是200( )跑。
4、[课件出示中国地图]:
①请同学们找到首都的位置,再找到我们省会的位置,从北京到杭州的铁路[课件演示闪动的铁路]这段长1651( ),你知道填什么长度单位?还能用以前学过的单位名称吗?
计量较远的路程,通常用千米作单位(板书:千米)所以北京到杭州的铁路长为1651千米。
②让我们再去欣赏北国冰城的景象吧![课件同时出现哈尔滨冰雕图片]从北京到哈尔滨的铁路长1388千米(这个单位由学生说)。
③你还想到美丽的春城去参观世博会吗?[课件出现世博会图片]从北京到昆明的铁路长3179千米(这个单位也由学生说)。
5、这节课我们就来具体认识“千米”这个长度单位(揭示课题)。
你们最想了解有关“千米”的什么知识?
提出学习目标:(1)、了解千米的实际长度;(2)、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3)、千米的应用。
二、新课展开:
1、联系生活,建立“千米”观念:
我们现在知道“千米 ”这个长度单位大吗?(大!)
刚才我们从地图上认识了“千米”,那现实生活中,1千米到有多长呢?
上课前老师带领你们在操场上走了100米的路程,想一想,1000米要走多少个100米?(10个)
10个100米是1000米,1000米就是1千米。我们可以写成
1千米=1000米 全班齐读一次 。根据这道公式,
a、出示画面讨论一下问题:
①用等号相连,说明他们的长度怎么样?
②等号两边的数字和单位相同吗?
③要表示一个距离的长短能不能只看数字?还要看什么?
④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⑤米可以用符号m表示,千米可以用符号km表示,那么上面的等式可以怎样表示?
思考:1千米到底有多长?
提出问题:谁能用身边的例子说说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
如果在100米长的路上来回走一次就是200米,那么来回走几次就是1000米?(5次)
你们都已记下自己走100米路的时间,照这样计算,走1千米大约需要几分钟?
找一找,从学校出发到哪个地方大约是1千米的路呢?(从学校到……)你还知道哪段路程也是1千米左右?(学校操场200米一圈,跑5圈是1千米左右……)
现在你脑子里有1千米长度的概念了吗?闭上眼睛,想象1千米的长度。
B、出示几组常规画面,强化“千米”概念。
①成人每小时可行5千米。
②自行车1小时可行15千米。
③公共汽车1小时可行40千米。
④火车1小时可行驶80千米。
⑤飞机1小时可飞行700千米。
2、学会米与千米的换算:
(1)、例1教学:2千米 =( )米 2千米500米 =( )米
①想:你会推算上面两题吗?尝试做一做,再同桌互相交流方法。
②反馈:(指名回答)2千米 =2000米,因为1千米是1000米,2千米是2个1000米,就是2000米;
2千米500米 =2500米,因为2千米是2000米,加上500米,就是2500米。
③练习:3千米 =( )米 8千米=( )米
6千米720米 =( )米
3千米25米 =( )米
做后,把方法说给同桌听。
(2)、例2教学:4000米 =( )千米 4350米 =( )千米( )米
①你再来试着做一做,再与同桌交流思考方法。
②反馈:4000米 =4千米,因为1000米是1千米,4000米里有4个1000米,就是4千米;
4350米 =4千米350米,因为4350米可以分为4000米与350米,4000米是
4千米,4350米就是4千米350米。
③练习:6000米 =( )千米
2400米 =( )千米( )米 全体同学自由说推算过程。
7005米 =( )千米( )米
(3)、自学课本P84-85。
三、练习巩固:[课件出示]
现在,老师要带你们到智慧宫去闯一闯,只有动脑筋,开了金银锁,你
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准备好了吗?
(1) 银锁题:
1、练一练2,填数轴。
2、填合适的长度单位:
珠海到广州距离151( ) 数学课本厚( )
学校操场长250( ) 成人3小时行15( )。
3、在 里填上“>”、“<”或“=”。
2000米Ο3千米 5千米20米Ο5020米
4100米Ο4千米 8千米Ο8006米
(2)、金锁题
1、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①汽车每小时行60米。 ( )
②1千米又叫1公里。 ( )
③跑道长400千米。 ( )
④50千米和5000米同样长。 ( )
2、把下面的速度与合适的交通工具用线连起来。T3
3、改错题:
小明的日记
2003年4月19日 星期六
今天早晨7点钟,我丛2厘米的床上起来。用了10小时很快刷了牙、洗了脸,然后喝了一杯牛奶和吃了一根长约20分米的油条。然后和爸爸妈妈走了200千米来到公共汽车站,一看手表,哇!才走了3分钟。路上碰到体重50克的小胖子叮叮,叮叮问:“小明,上那里去?”我说:“去江心屿放风筝。” 叮叮说:“石坦巷离江心屿很近,才3米呀!
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里的一个新成员—千米,你们现在有什么收获吗?(了解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简单换算,并了解了它的实际用途。你现在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延伸:实地走一走1千米的路。
千 米 的 认 识 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长度的观念,知道1千米(公里)=1000米.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测量1千米的方法.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
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1千米的长度,掌握1千米和1米的关系.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亲自体会生活中测量1千米的方法.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
1.师问:我们都学过什么长度单位?你们能用手比一比1毫米有多长吗?1厘米、1米呢?如果测量铅笔的长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测量教室的长度呢?
2.小组交流,整理资料(课初,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课外测量的情况)
各小组汇报课外测量情况:
(1)测量一下路边两根路灯间的距离为多少米?多远为1000米?
(2)测量一下学校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多少米?跑几圈是1000米?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图片“认识千米”.
师问: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发表自己的看法.
2.教师小结:通过画面我们看到了路旁的里程碑上标有50千米(km)、100千米(km)的字样,同时板书“千米”.
3.设疑:计算比较长的路程,为什么通常用“千米”(公里)作单位?
你们想了解有关千米的什么知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
三、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1.各小组汇报课外实际测量情况.学生汇报时,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并把有关数量板书.
2.教师说明:路边两根路灯杆间的距离是50米,二十一根路灯杆的距离长1000米;
运动场跑道的一圈通常是400米(结合本校实际)跑两圈半是1000米.
那么,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就是1千米.
师问:你们知道1千米和1米之间的关系吗?(板书; 1千米=1000米)
3.估想.
(1)师问:1米有多长?50米有多长?100米有多长?两个里程碑间1千米的长度?(让学生闭眼想象)
(2)师问: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的里程大约是1千米?(小组讨论)
(3)师问: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猜测的吗?想一想,你还知道什么物体间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或者是几千米?
记忆进率.
问:还记得手指游戏吗?现在请你猜一猜“大哥和二哥”之间有什么秘密?
明确:大拇指代表“千米”、 食指代表“米”;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较远,正好表示它们之间的进率是1000.
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看下图,从小林家到什么地方有1千米远,把路线画出来.
学生汇报时,说一说想的过程.
2.把每小时的路程和合适的交通工具用线连接起来.
(学生订正时,适时加入交通法规教育.)
五、实践.
师问:你们想不想体验一下走1千米有什么感觉?想不想知道自己走了多少步就是1千米?走了多长时间大约是1千米?(组织学生到操场分小组进行探究活动“走一走”)
汇报:你们是怎么走的?有什么感觉?
六、看书质疑,全课总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你们有什么收获?
2.齐背“手指游戏歌”,加最后一句话“大哥二哥有秘密,这个秘密是1000.”
七、课外实践作业 .
查阅有关“千米”这个长度单位的小资料,和同学们说一说.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走一走
活动目的
通过实践使学生真正领悟1千米的具体长度.
活动准备
秒表
活动过程
1.教师事先在操场上量出1千米的长度(可根据跑道的长度进行估算).
2.组织学生到操场分小组进行体验.
3.可以看自己走多少步是1千米,也可以利用秒表看走多长时间是1千米.
千 米 的 认 识 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长度的观念,知道1千米(公里)=1000米.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测量1千米的方法.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
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1千米的长度,掌握1千米和1米的关系.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亲自体会生活中测量1千米的方法.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
1.师问:我们都学过什么长度单位?你们能用手比一比1毫米有多长吗?1厘米、1米呢?如果测量铅笔的长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测量教室的长度呢?
2.小组交流,整理资料(课初,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课外测量的情况)
各小组汇报课外测量情况:
(1)测量一下路边两根路灯间的距离为多少米?多远为1000米?
(2)测量一下学校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多少米?跑几圈是1000米?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图片“认识千米”.
师问: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发表自己的看法.
2.教师小结:通过画面我们看到了路旁的里程碑上标有50千米(km)、100千米(km)的字样,同时板书“千米”.
3.设疑:计算比较长的路程,为什么通常用“千米”(公里)作单位?
你们想了解有关千米的什么知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
三、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1.各小组汇报课外实际测量情况.学生汇报时,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并把有关数量板书.
2.教师说明:路边两根路灯杆间的距离是50米,二十一根路灯杆的距离长1000米;
运动场跑道的一圈通常是400米(结合本校实际)跑两圈半是1000米.
那么,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就是1千米.
师问:你们知道1千米和1米之间的关系吗?(板书; 1千米=1000米)
3.估想.
(1)师问:1米有多长?50米有多长?100米有多长?两个里程碑间1千米的长度?(让学生闭眼想象)
(2)师问: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的里程大约是1千米?(小组讨论)
(3)师问: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猜测的吗?想一想,你还知道什么物体间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或者是几千米?
记忆进率.
问:还记得手指游戏吗?现在请你猜一猜“大哥和二哥”之间有什么秘密?
明确:大拇指代表“千米”、 食指代表“米”;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较远,正好表示它们之间的进率是1000.
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看下图,从小林家到什么地方有1千米远,把路线画出来.
学生汇报时,说一说想的过程.
2.把每小时的路程和合适的交通工具用线连接起来.
(学生订正时,适时加入交通法规教育.)
五、实践.
师问:你们想不想体验一下走1千米有什么感觉?想不想知道自己走了多少步就是1千米?走了多长时间大约是1千米?(组织学生到操场分小组进行探究活动“走一走”)
汇报:你们是怎么走的?有什么感觉?
六、看书质疑,全课总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你们有什么收获?
2.齐背“手指游戏歌”,加最后一句话“大哥二哥有秘密,这个秘密是1000.”
七、课外实践作业 .
查阅有关“千米”这个长度单位的小资料,和同学们说一说.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走一走
活动目的
通过实践使学生真正领悟1千米的具体长度.
活动准备
秒表
活动过程
1.教师事先在操场上量出1千米的长度(可根据跑道的长度进行估算).
2.组织学生到操场分小组进行体验.
3.可以看自己走多少步是1千米,也可以利用秒表看走多长时间是1千米.
千 米 的 认 识 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长度的观念,知道1千米(公里)=1000米.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测量1千米的方法.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
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1千米的长度,掌握1千米和1米的关系.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亲自体会生活中测量1千米的方法.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
1.师问:我们都学过什么长度单位?你们能用手比一比1毫米有多长吗?1厘米、1米呢?如果测量铅笔的长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测量教室的长度呢?
2.小组交流,整理资料(课初,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课外测量的情况)
各小组汇报课外测量情况:
(1)测量一下路边两根路灯间的距离为多少米?多远为1000米?
(2)测量一下学校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多少米?跑几圈是1000米?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图片“认识千米”.
师问: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发表自己的看法.
2.教师小结:通过画面我们看到了路旁的里程碑上标有50千米(km)、100千米(km)的字样,同时板书“千米”.
3.设疑:计算比较长的路程,为什么通常用“千米”(公里)作单位?
你们想了解有关千米的什么知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
三、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1.各小组汇报课外实际测量情况.学生汇报时,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并把有关数量板书.
2.教师说明:路边两根路灯杆间的距离是50米,二十一根路灯杆的距离长1000米;
运动场跑道的一圈通常是400米(结合本校实际)跑两圈半是1000米.
那么,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就是1千米.
师问:你们知道1千米和1米之间的关系吗?(板书; 1千米=1000米)
3.估想.
(1)师问:1米有多长?50米有多长?100米有多长?两个里程碑间1千米的长度?(让学生闭眼想象)
(2)师问: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的里程大约是1千米?(小组讨论)
(3)师问: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猜测的吗?想一想,你还知道什么物体间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或者是几千米?
记忆进率.
问:还记得手指游戏吗?现在请你猜一猜“大哥和二哥”之间有什么秘密?
明确:大拇指代表“千米”、 食指代表“米”;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较远,正好表示它们之间的进率是1000.
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看下图,从小林家到什么地方有1千米远,把路线画出来.
学生汇报时,说一说想的过程.
2.把每小时的路程和合适的交通工具用线连接起来.
(学生订正时,适时加入交通法规教育.)
五、实践.
师问:你们想不想体验一下走1千米有什么感觉?想不想知道自己走了多少步就是1千米?走了多长时间大约是1千米?(组织学生到操场分小组进行探究活动“走一走”)
汇报:你们是怎么走的?有什么感觉?
六、看书质疑,全课总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你们有什么收获?
2.齐背“手指游戏歌”,加最后一句话“大哥二哥有秘密,这个秘密是1000.”
七、课外实践作业 .
查阅有关“千米”这个长度单位的小资料,和同学们说一说.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走一走
活动目的
通过实践使学生真正领悟1千米的具体长度.
活动准备
秒表
活动过程
1.教师事先在操场上量出1千米的长度(可根据跑道的长度进行估算).
2.组织学生到操场分小组进行体验.
3.可以看自己走多少步是1千米,也可以利用秒表看走多长时间是1千米.
千 米 的 认 识 篇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长度的观念,知道1千米(公里)=1000米.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测量1千米的方法.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
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1千米的长度,掌握1千米和1米的关系.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亲自体会生活中测量1千米的方法.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
1.师问:我们都学过什么长度单位?你们能用手比一比1毫米有多长吗?1厘米、1米呢?如果测量铅笔的长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测量教室的长度呢?
2.小组交流,整理资料(课初,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课外测量的情况)
各小组汇报课外测量情况:
(1)测量一下路边两根路灯间的距离为多少米?多远为1000米?
(2)测量一下学校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多少米?跑几圈是1000米?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图片“认识千米”.
师问: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发表自己的看法.
2.教师小结:通过画面我们看到了路旁的里程碑上标有50千米(km)、100千米(km)的字样,同时板书“千米”.
3.设疑:计算比较长的路程,为什么通常用“千米”(公里)作单位?
你们想了解有关千米的什么知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
三、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1.各小组汇报课外实际测量情况.学生汇报时,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并把有关数量板书.
2.教师说明:路边两根路灯杆间的距离是50米,二十一根路灯杆的距离长1000米;
运动场跑道的一圈通常是400米(结合本校实际)跑两圈半是1000米.
那么,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就是1千米.
师问:你们知道1千米和1米之间的关系吗?(板书; 1千米=1000米)
3.估想.
(1)师问:1米有多长?50米有多长?100米有多长?两个里程碑间1千米的长度?(让学生闭眼想象)
(2)师问: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的里程大约是1千米?(小组讨论)
(3)师问: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猜测的吗?想一想,你还知道什么物体间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或者是几千米?
记忆进率.
问:还记得手指游戏吗?现在请你猜一猜“大哥和二哥”之间有什么秘密?
明确:大拇指代表“千米”、 食指代表“米”;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较远,正好表示它们之间的进率是1000.
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看下图,从小林家到什么地方有1千米远,把路线画出来.
学生汇报时,说一说想的过程.
2.把每小时的路程和合适的交通工具用线连接起来.
(学生订正时,适时加入交通法规教育.)
五、实践.
师问:你们想不想体验一下走1千米有什么感觉?想不想知道自己走了多少步就是1千米?走了多长时间大约是1千米?(组织学生到操场分小组进行探究活动“走一走”)
汇报:你们是怎么走的?有什么感觉?
六、看书质疑,全课总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你们有什么收获?
2.齐背“手指游戏歌”,加最后一句话“大哥二哥有秘密,这个秘密是1000.”
七、课外实践作业 .
查阅有关“千米”这个长度单位的小资料,和同学们说一说.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走一走
活动目的
通过实践使学生真正领悟1千米的具体长度.
活动准备
秒表
活动过程
1.教师事先在操场上量出1千米的长度(可根据跑道的长度进行估算).
2.组织学生到操场分小组进行体验.
3.可以看自己走多少步是1千米,也可以利用秒表看走多长时间是1千米.
千 米 的 认 识 篇8
1.例3(见下页图).
通过情境图,将学生引入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出千米,图中的道路指示牌,表明了主题.接着,展示学生比较熟悉的运动场400米跑道上运动的场景,目的是让学生感受1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创设生活中的情境,目的在于唤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直接经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时,应注意下面几点:
(1)出示例3的情境.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类似图中的情境你见过吗 说一说图中主要说了些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出:"到叶镇还有21千米","到灵山还有23千米",也有的学生会说出:"小汽车1小时可以行80千米"等等,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并由此引出千米.
(2)引出千米后,还要让学生说一说对千米的感受,如千米(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3)出示运动场跑道上学生的活动情境,将1千米与学生的经验建立起联系,增强学生对1千米的感受.如果学生没有接触过400米1圈的标准跑道,也可以结合本校操场的跑道,如200米1圈的跑道,5圈就是1千米.
2.例4及相应的"做一做".
这部分内容是以量一量,走一走,估一估的活动形式呈现的,借助学生的活动经验,增强学生对1千米直线距离的感受.
教学这部分内容,应注意下面几点:
(1)可以在操场的跑道上,或在学校的其他地方量出100米的直线距离.测量时,应该先确定起点并选定一条直线,然后用卷尺(或其他测量工具)量出100米,在50米及终点处各设立一个明显标志.
(2)让学生先看一看50米的直线距离,再看一看100米的直线距离,然后想像一下2个100米有多远,3个100米有多远,……10个100米有多远.
(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走100米的活动.
要求小组长具体负责,每组要有指定的记录员.活动内容是:①用平时的步幅,走完100米,确定走的步数.用平时的速度,确定走100米需要的时间.学生可以以平时的速度走到100米处,边走边数出自己走的步数.②提醒学生这不是比赛,如果比平时走得快(或慢),走的步幅比平时大(或小)都会影响对1千米有多远的推想.③让学生根据走100米的感受(用的时间和对距离的直接经验)推想出1千米大约有多远.
(4)组织学生完成做一做.到校门口,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估)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 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外走1千米的活动,感受1千米的距离.
3.例5及"做一做".
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接触了千米,并明确了千米与米的进率,初步建立了1千米的长度观念,这里学习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时,应注意下面几点:
(1)出示例5后,可以放手让学生先独立填写,然后让学生在组内互相说说是怎样想的.
(2)组织反馈,并在全班交流填写的思路,学生的思路可能有多种,只要合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当然,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到评价当中.
(3)做一做中安排的内容是在数轴上填写合适的数,涉及到千米和米的换算.
4.关于练习二中习题的说明和建议.
第1题,是关于物体运动速度的练习,目的是让学生对常见物体运行速度有一定的认识.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再进行反馈.
第2题,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
第4题,安排了三组情境(见下图),分别提供了3千米,1200千米和30千米3个不同的出行路程,应该先让学生认真看图,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可以有多种答案.比如,去植物园可以步行,也可以坐车去.对应不同的出行方式,需要的时间也是不同的.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想法,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到讨论中来.
第5题,可以有不同的路线.例如,可以从邮局出发途经学校,医院最后到体育场(公园)是1千米.也可能有的学生会说,学校到邮局不到250米,差不多有200米,所以从学校途经邮局,少年宫到体育场(公园)也是1千米.教学中,不要仅仅关注结果,要多给学生说理的机会.
第6*题,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时间的计算,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法知道从8时到12时是4小时(如数钟面刻度,用减法计算等).在解决问题时,由于学生还没有接触过80×4,308÷4等式题,可以用加,减法进行计算.如果有的学生会计算80×4,也是应该鼓励的.
千 米 的 认 识 篇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
2.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千米慨念的建立。
教具学具:米尺、多媒体及课件一套。
课前活动:量出到l00米的实践活动,量出1米的距离,走一走有多少步,沿操场走1圈(200米),看看用了多少时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前几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在操场上进行了测量。
下面请同学们边看屏幕,边想:我们是用哪个长度单位测量100米的?(米)
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计量长度的单位?请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说一说。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1米等于多少分米?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谁能比划一下1米的长度?一起比划一下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3.说出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
(1)测量铅笔的长度。(厘米)
(2)测量硬币的厚度。(毫米)
(3)测量课桌的高。(分米)
(4)测量教室的长。(米)
师:如果要测量平阳到温州的距离,可以选用我们已经学过的哪个单位来测量呢?
师:用米测量太麻烦了。平阳到温州的距离比较远,而米这个单位较短。那用什么单位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长度单位家族里的新朋友:千米(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
学习千米的认识,你们最想了解有关千米的什么知识?
提出学习目标:
1.千米的实际长度,并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2.千米的应用。
[意图:从测量本地两个城市距离引出新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可以帮助人类理解周围世界,从而增强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自己寻找目标进一步体现学生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认识1千米的实际长度
那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
1.师:老师手里拿的米尺是1米长,用这把米尺连续量几次是1000米?(板书:1000米)
1000米用我们今天所学的千米作单位就是1千米。(板书:1千米)
板书:用米尺量1000次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2.请看屏幕:上次我们量出了100米的长度,几个100米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板书:10个100米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3.(屏幕显示)我们学校的操场一圈是200米,沿操场(一圈200米)走( )圈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板书:沿操场(一圈200米)走5圈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想一想:我们沿操场走一圆大约用了几分钟?(3分钟)
那么沿这操场走5圈,也就是走1千米大约要几分钟?(15分钟)。。
板书:走15分钟的路程,长约1千米。
4.感受1千米有多远.
小结:1千米=1000米
[意图:利用多媒体唤起对行走本地区主要街道实践活动的回忆,以情激情,既使学生感到身边处处有数学,又助于抽象千米"形成正确的"表象",从而加深对"千米"的认识。]
1千米等于1000米,听起来不容易区分,语文课上朗读讲究抑扬顿挫,谁能巧用停顿,把千米和米区分开来,使人一听就明白。
l(停顿)千米=1000(停顿)米
指导读:注意在数字和单位之间适当停顿。
师:千米也称公里,在上面的板书上添上(公里),有时也用km表示。
5.我们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千米和米之间怎样换算呢?下面请同学们自学例题,重点看一看是怎么想的。
完成书做一做1,重点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意图:揭示了千米和米之间的进卒,即引导学生自学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活用教材,节时高效。]
三、千米的应用
现在我们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那千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呢?
(屏幕显示)请看老师星期天在路上拍摄的一些镜头,请你仔细观察,哪些地方有"千米"?
1.公路边的里程碑
2.指路标志
3.限速标志
4.摩托车的速度表
随着学生的回答,屏幕上分别出示图片。
小结:千米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
[意图:通过观察里程碑、指路标志、速度表、限速标志,让学生体会到"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认识数学的价值。]
练习把每小时行的路程和合适的交通工具用线连起来。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千米的认识,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了解了千米的用途。现在请你估计一下,从校门口出发到什么地方大约是4千米?谁能用比较科学的办法证实?
生:利用摩托车的里程表测量、走一走是否15分钟。
师:还可以这样证实:(结合屏幕)
(1)量出1米的距离,走一走,有多少步?(1米有2步)
(2)算一算,1千米有多少步?(1000米有2000步)
师:1千米,我们大约走2000步。我们可以从校门口出发数出2000步,看看你正好走到什么地方,与你刚才的估计是否相符?
五、巩固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汽车每小时行40米。
电线杆高6千米。
小李身高135厘米。
飞机每小时飞行1800千米。
教室黑板长3分米。
一支铅笔长2千米。
2.书练习。
3.综合练习。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过国庆五十周年阅兵式吗?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其中一些精彩的片段。边看边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17个官兵方阵和25个车辆方阵共长2______。(千米)
1万多名官兵过检阅区时每步都走75______(厘米),踢腿高度都是30______。(千米)
你知道阅兵式上的官兵为什么走得这么整齐吗?在阅兵村,他们平均每天要走3亿___(千米)整个训练过程,他们平均每人走了10000多_______(千米)
师:辛勤的汗水、刻苦的训练换来了祖国的荣誉。|
[意图:再现庆祝建国五十周年阅兵场面,进行新知识综合训练,以景激情自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六、今天我们学习了千米的认识,同学们学得很好。学校组织同学秋游,现在想请小朋友们帮助设计一条路线,要求:1.从学校出发到游玩的最后一处景点之间的路程不超过10千米;2.游玩的景点要尽可能多。四人小组合作,比一比,哪一组设计得最好。(图略)
[意图:创设设计秋游最佳路线的情景,激活学生思维,再次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采用小组学习的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交往意识和创新意识。]
[意图:"千米"这个长度单位,学生生活中很少接触,显得比较抽象,教材内容单一、简要,增加了教学难度。所以在课前作了大量的准备,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联系乡土实际,教"书"育人。]
千 米 的 认 识 篇10
千 米 的 认 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七页至第八页例三和例四
教学目标:
1、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教学准备:
要求学生到路边观察路标,教师制作一块路标。
教学过程:
一、认识千米
1、学生汇报到路边观察到什么。
2、出示老师制作的第一块路标,让学生理解、体会从某路口到南宁市外环线6千米的含义,
3、让学生看书第七页的例三,理解到叶镇21千米、灵山23千米的意义。
4、小结: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二、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师:从某路口到南宁外环线6千米,那么你是否知道从某路口到那里大约是1千米,1千米又有多长呢?
生:想
师:从某路口到某处就是1千米,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200米,5圈就有1千米。
1、让学生到运动场看一看跑道,想一想5圈约有多长。
2、让学生动手测量1千米的跑道有多少米。
汇报板出:1千米=1000米
3、举出例子说一说在我们生活周围有1千米长的物体吗 ?
三、巩固知识、动用知识: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一题和第四题。
2、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练习二第二题
(2)补充题(略)
四、全课总结:
第 四 课 时
千 米 的 认 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8页例四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千米,加深理解1千米的长度概念。
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体验1千米有多远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让学生说说1千米有多长,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呢?
2、填空:
1千米= ( )米 1米=( )厘米
1米= ( )分米 1分米=( )毫米
二、学生实践( 把全班学生分为10个小组进行测量)
1、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走一走,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100米有多远。
3、汇报:
(1)请学生说一说你走了100米你走了几步,如果你走1000米大约走了多少步。
(2)提问;一个小组量出100米,10个小组一共量出多少个100米?是多少千米?
(3)让学生讨论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是非曲直千米。
4、体验1000米有多远。
带学生校外走1千米的路程,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1千米有多远。
千 米 的 认 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七页至第八页例三和例四
教学目标:
1、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教学准备:
要求学生到路边观察路标,教师制作一块路标。
教学过程:
一、认识千米
1、学生汇报到路边观察到什么。
2、出示老师制作的第一块路标,让学生理解、体会从某路口到南宁市外环线6千米的含义,
3、让学生看书第七页的例三,理解到叶镇21千米、灵山23千米的意义。
4、小结: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二、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师:从某路口到南宁外环线6千米,那么你是否知道从某路口到那里大约是1千米,1千米又有多长呢?
生:想
师:从某路口到某处就是1千米,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200米,5圈就有1千米。
1、让学生到运动场看一看跑道,想一想5圈约有多长。
2、让学生动手测量1千米的跑道有多少米。
汇报板出:1千米=1000米
3、举出例子说一说在我们生活周围有1千米长的物体吗 ?
三、巩固知识、动用知识: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一题和第四题。
2、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练习二第二题
(2)补充题(略)
四、全课总结:
千 米 的 认 识 篇11
设计说明
由于“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离学生的“可视性”和感受经验比较远,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此,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时,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1.充分利用生活情境,帮助学生感受“千米”。
通过创设生活中的情境,唤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围绕着教学重点“千米的认识”,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和发现,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千米、建构千米、应用千米。
2.注重交流,概括换算方法。
在学生掌握了千米和米的进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多角度、多方法思考问题,使学生掌握正确思考问题的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引出“千米”
1.在数学王国里,有一座五指山,住着长度单位五兄弟(教师伸出四根手指),猜一猜,这里住着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
2.它们之间的进率分别是多少?(学生回答)
3.你能用手势告诉大家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分别有多长吗?(学生动手比划)
4.揭示课题。
师:刚才我们回想了长度单位中的四兄弟,那么拇指峰上住着谁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长度单位家族中的新朋友——千米。(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学过的长度单位,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顾,为学习新知作铺垫。
⊙联系生活,建立表象
1.建立1千米的表象。
(1)联系实际: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你能具体说说你心目中1千米的长度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千米=1000米。
(2)课件出示例4,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进行分析,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1千米有多长。
预设 生1:用米尺要量1000次。
生2:100米的路,要走10次。
生3:走100米的路大约需要200步,走1千米的路大约需要20xx步。
生4:绕200米的操场走5圈。
生5:绕200米操场走一圈大约需要3分钟,所以走1千米的路大约需要15分钟。
2.估计1千米的距离。
(1)初步估计:从我们的学校出发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
学生估计,师生共同评价。
(2)想象: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从学校出发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
(3)如果让我们步行1千米的路,你会有什么感觉?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感知,逐步加深学生对1千米的理解,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了解用途,体会价值
1.引导学生举例。
师:千米也称公里,用符号km表示。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想想看,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千米?(摩托车的表盘上等)
2.欣赏生活中的千米。(出示课件)
(1)世界上最长的河——尼罗河全长约6671千米。
(2)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约是8844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师引导学生小结:计量比较长的路程或距离,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千 米 的 认 识 篇12
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千米,明确千米与米的关系,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 用手势表示1毫米、1分米的长度。
2、 口答:
50毫米=( )厘米 5米=( )分米
60厘米=( )分米 9厘米=( )毫米
3、 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的长15( ) 门高2 ( )
橡皮长40( ) 课桌长60( )
二、探究新知
1、 通过投影出示书本第7页的例3图,“图中的情境大家见过吗?说一说图中主要说了些什么?”找二至三名学生回答。对,图上说的是到叶镇还有21千米,到灵山还有23千米,我们今天再来学习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
2、 在日常生活中类似的情境大家见过吗?找二名学生说说身边的类似问题。 你知道千米是个怎样的长度单位吗?(千米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3、 出示例3的图,如果我们用毫米、厘米、米来作单位好不好?为什么?找一至二名学生回答让学生说说他们的原因。(很不方便)在什么情况下我们用千米作单位比较方便呢?(明确计量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4、 你知道1千米有多长吗?哪个同学能说说?老师:其实昨天同学们就和老师一起跑完了一千米的路程,很多同学都说跑完了很累,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昨天我们跑步时的情境,想想跑完这一千米我们用了多长时间。我们的操作一圈是200米,跑5圈正好是1000米,看来1千米还是很长的。板书:1千米=1000米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二第1、2题
第一题:把每小时行的路程与合适的出行方式连起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进行反馈。
第二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总结。
千 米 的 认 识 篇13
教学内容
教材第7~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长度单位千米,也叫公里,知道1000米=1千米。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知一千米的长度,建立一千米的长度概念。并通过观察、推究等方法明确 1000米=1千米,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并且通过教学内容能够喜欢体育,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积极学习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及长度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使学生亲身体验1000米长度,建立1千米的空间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师:在之前的学习中,咱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呢?能从小到大背出来吗?并且用手表示每个小单位。
板书: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
师:我们一起用手表示一下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
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暑假中有没有观看一场体育盛事——奥运会,在奥运会中有些什么比赛?
生:乒乓球 羽毛球 跑步、游泳、
师:那么跑步比赛中有一些什么项目呢?
生: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等等
师:跑步比赛中都是在规定的跑道内完成,你们有没有试过这些长度的跑步
锻炼呢?在跑步运动中最长的跑步运动同学们听过没有?——马拉松小结:对于马拉松比赛,让孩子们有一定的`了解,并通过马拉松的长度展开教学。马拉松为什么用公里作为单位,而公里又是千米都是比米更大的单位,大多少呢?
生:1千米=1000米<因为1000g=1kg>通过孩子们已知的知识构架能够清楚地推出此公式。
三、体验1000米的长度
1、联系实际,提示咱们学校的操场一圈大约是150米,那么如果我们要跑
1000米的话需要跑几圈呢?
2、估想
(1)、1000米是多少个100米,那么在操场上会跑多久就是1000米了呢? (学生快速的思考,有的在草稿本上计算,有的自己默默的想)
3、总结出正确的圈数:150+150+150+150+150+150+100
4、那么我们亲自到操场上去体验一下1000米的真实长度,跑完后我们一起
迅速回教室分享一下大家的感受。
四、分享跑完1000米长度后的感受,继续探究米和千米的关系。
1、全班共同分享感受
生1:1000米真的好长啊!
生2:跑到三圈的时候就很累了。
生3:1000个1米真的好长啊!
生4:1公里原来有这么长!、
2、那么我们再次来从小到大把咱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整理一遍。
毫米 厘米 分米 米 千米
总结:在计量比较远的长度时我们通常用千米(公里)作为单位。
3、想一想
师:如果我们要完成3000米,得在我们的操场上跑多少圈?
生:150米一圈得20圈才能完成3000米
师:3000米有多少个1000米
生:3个
4、换一换
6000米=千米5千米=米 ( )米=7千米 9000米=千米3500米=千米+( )米
5、总结: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五、看书质疑
看一看书,想一想还有什么地方不懂或是有疑问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六、巩固练习(多媒体课件展示)
师:我们一起把今天学过的知识再巩固一下,看看今天我们班上谁最勤劳,回答的问题有多有正确,我们将给予奖励哦!
1、完成课件的题
2、完成书上的练习
板书设计:
千米的认识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千米=1000米
千 米 的 认 识 篇14
教学目标:
使学生认识“千米”,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
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千米,建立千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千米观念的建立。
课前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一走100米长的一段路,感知100米的长度。
教学过程
复习引新,初步感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哪几个长度单位?
师:你能按从大到小的顺序给这几个长度单位排排队吗?(米、分米、厘米、毫米)
师:能跟我们说说这“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各有多少长吗?它们之间的进率还记得吗?好!请你填一填
出示:练习纸第一题——10毫米=( )厘米 1米=( )分米
10厘米=( )分米 600厘米=( )米
说说最后一题你是怎样想的?(指名说、同桌说)
创设情境
师:胡老师前几天骑车回家,过了楼岩桥头,在山岭处看到一块很高的路牌,上面写着“距离尚田还有3km”。同学们,这“km”表示什么意思呢?
师:千米!你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千米这个单位?
揭题:我们今天就要来具体认识“千米”这个新的长度单位。
板书:千米的认识
简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要测量较长路程时,我们就需要用到这个比米更大的长度单位——千米。
联系生活,建立“千米”的长度观念
师:看到“千米”这两个字,你现在最想知道什么呢?
(千米有多少长、千米和米之间有关系吗……)
请生猜测一下它们之间会有什么关系,引出:1千米=1000米
师:课前老师带大家走了100米长的一段路,大家现在脑子里有100米长度了吗?
四人小组讨论:那么估计一下从我们校门口出发到楼岩初中这段路程大约有多少;(约300米)再从楼岩初中出发到春光食品厂大约有多少路程?(约300米)现在 距离1000米还差多少米?(400米)
师:想一想从学校门口出发到哪里的路程大约是1千米?(到飞扬特钢)
师:你还知道从我们校门口出发到哪里也是1千米左右?(到上楼岩、到项岙……)
师:现在你的脑子里有1千米的长度了吗?闭上眼睛,想象1千米的长度。
千米和米的单位换算
师:刚才我们已经知道“km”的意思就是“千米”,那么这个“3km”就可以写成(3千米)
板书:3千米
还可以怎么写?引出:3千米=3000米
你怎么知道的?(指名说)
师:好,从校门口到飞扬特钢是1千米,从山岭到尚田是3千米,那么请你算算:从校门口到尚田有多少千米呢?(先要估计从飞扬特钢到山岭还有多少路程)
生:4千米多。
师:多多少呢?
生:500米左右。
师:4千米多,多了500米,该怎么写呢?(引出:4千米500米)
板书:4千米500米
师:那么它还有其他写法吗?引出板书:4千米500米=4500米
(指名说说思考过程、再同桌说说)
这样也会写了,那这几题根本就难不住大家了,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
出示:练习纸第二题——9千米=( )米
6千米720米=( )米
2千米5米=( )米
4000米=( )千米
师:说说最后两题的思考过程。
师:你的脑子可真灵活,还会反过来思考!老师这儿还有一道更难的,不知大家有没有信心把它答完整!
出示:4350米=( )千米( )米
说说该怎样想。
还想再试试吗?
出示:练习纸第三题——6000米=( )千米
2400米=( )千米( )米
4005米=( )千米( )米
说说“4005米=( )千米( )米”的思考方法。
练习巩固
现在我们有多了一个长度单位“千米”,你能正确运用这五个长度单位吗?
请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出示:练习纸第四题
铅笔长16( ) 教室宽7( )
步行每小时可走5( ) 飞机每小时飞行2000( )
你能很快地比较出这些单位长度的大小吗?在 里填上>、<或=
3800米 4千米 6300米 6千米30米
80米 8千米 3千米12米 3012米
师:能帮老师解决一个问题吗?
出示:学校操场跑道每圈长140米,跑了10圈共多少米?(合多少千米多少米)
全课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实践活动:先估计再填表格,(实际路程可通过询问父母、驾驶员等方法得知)
楼岩——奉化 奉化——宁波 宁波——杭州 楼岩——杭州的总路程
估 计
实际路程
评析:
1、紧密联系生活。让数学源于生活,归于生活。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因此这一堂课着重体现新课程的这一理念:复习以前所学的长度单位,从学生的日常生活认识中导出千米这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然后引导学生,并结合实际指出这些单位所表示的实际长度。在学习千米时,也是通过学校的运动场的周长等生活材料来建立千米的概念的。之后,让学生估计一下,从你家到学校,大概有多少距离?说一说生活中其它大约相隔1000米的地方等。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作用,体验数学的魅力,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学生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后,让学生了解千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如课件屏幕显示:汽车里程表、公路边的标志牌,这样让学生再次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最后的综合题则是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2、深刻体验生活。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学习。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过程中,至始至终体现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基本理念。课前让学生走走,数数,感受1千米的长度。认识千米这一单位时,由学生从学校操场一圈的周长推导出1000米大概有多长。在提示进率时,由他们自己组成学习小组分析讨论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及相互之间如何转化。综合题练习时,更是把学生推到了前台,让他们自己结合实际独立运用。在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的同时,也设计了学生的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如在学完千米这一概念后,即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讨论学习2千米50米=( )米,50000米=( )千米等。综合题也是要求学生小组讨论,互相交流的。这样设计的目的旨在培养学生的群体合作意识和探究学习意识。
3、快乐享受生活。着重体现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
基于建构主义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过程是完善学生认知结构的最有效途径。教学过程中,着重体现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高效、丰富的学习环境下通过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在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与新的所学知识同化后,即通过“自主学习”后完成对千米的概念、进率的认识。如学生从10米、100米和200米的实际长度推出1000米的具体长度,从1000米=1千米推出2000米=2千米甚至更多。为了达成学生顺利建构其知识结构,教学中主要体现了这样几个环节,一是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驾车旅游中的数学问题。二是采用积极性评价肯定学生的学习状态。三是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帮助学生建立千米概念的表象。四即小组协作学习。五是强化练习设计,即在每一个环节结束后,都及时安排进行必要的练习等。
上一篇:加 法 教学设计
下一篇: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