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数据分析(通用3篇)
简单的数据分析 篇1
教学目标:
1、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和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感受到统计对于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加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例1用:每人一张空白的统计图(纵向),四人小组一张空白的格子图。例2用:师准备一些不同单位的空白统计图。(1小格分别表示1厘米、2厘米、5厘米、10厘米、20厘米的空白统计图。)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横向条形统计图。
1、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a:出示情境图及统计表,让学生说说统计表上收集到的数据。
b:根据这些数据,引导学生独立画出纵向条形统计图。(师事先准备的空白统计图)
c:师提问: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每一小格表示多少数量?
2、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a:师谈话:画出条形统计图,我们就能清楚的看出卖出的各种矿泉水之间的差异。但是,有时候纸的空间太小,不够画出这样纵向的条形统计图,那怎么办呢?
b:引出新课:如果我们把纵向的条形统计图变成横放的条形统计图,那占的上下空间就小了。这样横轴就变成表示矿泉水卖出的数量,纵轴变成表示各种不同品牌的矿泉水。
3、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a:师问:你能和四人小组的伙伴讨论讨论,再试着设计设计吗?
b:学生四人小组合作,讨论设计横向的条形统计图。
c:交流汇报展示四人小组的作品。学生自己介绍本组设计的条形统计图。
d:师肯定孩子的创作,并出示规范的横向条形统计图。
e:全班学生说说横向条形统计图横轴、纵轴、每一小格表示的意思。
f:全班学生完成书上没画完的横向统计图。
4、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a:师提问:根据横向统计图上的数据,你知道了什么?
b: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c:你认为应多进哪种矿泉水,为什么?
d:师小结:你看,统计图还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帮我们决策。
5、巩固练习。
p40第1题。
a:看横向统计图,说说统计图各部分表示的意思。(同桌交流)
b: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二、学习例2—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1、看统计表,分析数据。
a:引导学生看书上的统计表。
b:师提问:从统计表上,你知道了什么?
2、发现矛盾,引出新课。
a:如果让你根据统计表的数据,绘制一个学生身高统计图,你准备一小格表示多少厘米?(让学生自由的发表自己的看法。)
b:师拿出事先准备的不同空白统计图,让四人小组合作画完。
c:出示学生画的统计图,引导比较,发现问题。(学生可以发现:如果每格表示较少的单位,画出的条形会很长,如果每格表示10个单位或20个单位,虽然画的格数少了许多,但是从图中很难直观地区分不同学生的身高相差几厘米。)
d:师提问: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些问题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f:引出新课:出示书上的统计图。
3、学看统计图,尝试画统计图。
a: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发现这个统计图和前面学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b:用折线表示的起始格代表多少个单位,其他格代表多少个单位,这样画有什么好处?
c:引导学生按照示例,把其他两人的条形补充完整。
d:引导学生讨论:在什么情形下应该使用这种统计图?这种统计图的优点是什么?
e:引导学生观察体重统计图,看看这个图中的起始格表示多少个单位,其他每格表示多少个单位?
f:学生尝试独立完成该统计图。
4、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a:师问:根据上面两个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了什么问题?你能解决吗?
b:出示“中国10岁儿童身高、体重的正常值”引导学生比较。发现哪些同学的身高、体重在正常值以下,哪些同学在正常值以上?
c:引导学生为这些体重超正常值的同学出谋献策。
d:师提问:刚刚在比较时,你是怎么看出他们在正常值以上还是在正常值以下的。
e:师引导学生思考:在统计图中怎样一目了然地看出每个学生的身高、体重是在正常值以上还是正常值以下?(引导学生在统计图上用一条虚线画出正常值,再直观地比较。)
5、巩固练习。
p40—41的练习。
三、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你对自己、同学这节课学习的表现有什么评价?
简单的数据分析 篇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认识统计图的另外一种形式横向统计图;
2、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并作出合理分析和预测,培养学生利用统计方法推测和预见未来的意识;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4、引导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传播信息。
教学重点:根据统计图表作出合理的分析和预测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利用统计方法推测和预见未来的意识
教学准备:网络教室,多媒体网页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图意)
如果超市的王经理,现在很想知道超市上周四种品牌矿泉水的销售情况,还想知道下周该进些什么品牌的矿泉水。你有什么好办法?(统计)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出示空白的纵向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
说说这个统计图与以前见过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2、它的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
3、根据统计表,你能完成下面这份统计图吗?
4、学生讨论并说明如何完成统计图。
5、提问:如果用横轴代表销售量,用纵轴代表不同的品牌,该怎样设计这样的统计图?
6、小组合作学习
7、小组汇报
8、出示规范的横向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完成。
你能跟同学说说完成这样的条形统计图时要注意什么?
9、讨论:如果下周要进货,哪种品牌的矿泉水应该多进些?哪种品牌的矿泉水应该多进些?你能说说理由吗?
三、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在前几个学期,我们已经学会了收集数据 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的结果。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统计、让学生理解、体验统计的1、展示数据2、科学预测、决策作用。
四、巩固练习
课本40页第一、第四题
五、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简单的数据分析 篇3
简单的数据分析(2)
教学内容 第39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看起始格与其它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2、会分析各种不同的统计图。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能力,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看起始格与其它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会分析各种不同的统计图。
教学难点
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我们学校的校医非常关心我们同学的身体健康,经常要了解我们同学的体重,身高等,(出示班级座位图)
如果老师想要了解三(5)班第一组6位同学的身高的情况,你有什么办法能让老师一眼就看明白?
2、提问:你打算怎样完成这份统计图?
3、出示几个空白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根据统计表尝试完成条形统计图。
4、如果用条形统计图表示这个小组学生的身高,每格表示多少个单位比较合适?
二、出示教材上的统计图,让学生观察,讨论。
1、 你能说说破这个统计图跟我们以前学过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吗?用折线表示的起始格代表多少个单位?其他格代表多少个单位?这样画有什么好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汇报。
2、在统计图的纵轴上,起始格和其他格表示的单位量是不同的(第一个图中起始格表示137厘米,其他每格表示1厘米。)
3、让学生按照例子把其他两个同学的条形补充完整。
4、学生讨论:什么情形下应该使用这样的统计图?这种统计图的优点是什么?
5、观察体重统计图,看这个图中的起始格表示多少个单位?其他每格表示多少个单位?
6、这个统计图跟我们刚才学习的学生身高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7、独立完成书上的统计图
三、小组进行学习小结。
这种统计图一般在以下情形中加以使用:各样本的统计数据的绝对值都比较大(如本例中学生的身高都在138厘米以上,体重都在32千克以上),但不同样本统计数据之间的差异值又相对比较小(如本例中身高和体重的最小差异分别是1厘米和1千克)。当出现这种情形时,会出现一种矛盾:如果每格代表的单位量较小(如第一个统计图中每格表示1厘米或2厘米),统计图中的条形就会很长,如果每格代表的单位量较大(如第二个统计图中每格表示10千克),又很难在统计图中看出不同样本之间的差异。所以,为了比较直观地反映这种差异性,采取用起始格表示较大单位量,而其他格表示较小单位量的方式,就避免了上述矛盾。在这种统计图中的纵轴上,起始格是用折线表示的,以和其他的格有所区别。
四、教师小结
通过完成这一份统计图。你得到了哪些信息?进一步体会统计的作用。你想对这些同学说些什么?
(实践作业)让学生从报纸、书籍上找到更多形式的统计图表,并找出相应的信息,可以培养学生从各种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五、巩固练习:40页2、41页3、5
上一篇:《平移和旋转》
下一篇: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教材分析